CN116938799A - 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938799A CN116938799A CN202210322738.4A CN202210322738A CN116938799A CN 116938799 A CN116938799 A CN 116938799A CN 202210322738 A CN202210322738 A CN 202210322738A CN 116938799 A CN116938799 A CN 1169387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ssage
- communication module
- terminal communication
- equipment
-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101100042631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SIN3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4
- 229920006235 chlorinated polyethylene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136 cloud-poi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150069124 RAN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00355633 Salmo salar ran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50014328 RAN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076 repl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04L45/243—Multipath using M+N parallel active path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的方法和装置,包括:第一终端通信模块从第一设备接收第一报文后,将第一报文分别通过第二有线连接发送给第二终端通信模块、通过无线连接发送给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且第二终端通信模块也会转发第一报文至该对端设备。这样从第一设备到对端设备之间,就实现了第一报文的双链路发送,有利于提高报文传输的可靠性。另外,在端到端的传输过程中,可以减少依赖工业交换机对报文进行双链路发送,减少了线路部署和人工调配的成本,也降低了对设备部署和网络配置的依赖,有利于系统的快速部署。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很多工业场景对报文传输的高可靠性的要求,会通过双链路传输报文。一种实现方式是在端到端设备之间部署交换机和无线装置,并依赖交换机对报文进行复制和去重,由无线装置为交换机与核心网之间转发报文。因此,该实现方式提高了交换机的复杂度,增大了网络配置的成本,不利于系统的部署。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减少对交换机的依赖,实现报文的高可靠性传输,降低了网络配置的成本,有利于系统的快速部署。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的方法,包括:第一终端通信模块通过第一有线连接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报文,该第一设备为业务控制器或远控台设备;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通过无线连接向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发送该第一报文;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通过第二有线连接向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发送该第一报文,其中,该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无线连接转发该第一报文至该对端设备,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该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用于为该第一设备提供无线双发功能,该无线双发功能用于实现该第一报文的备份发送。
上述方案,第一终端通信模块从第一设备接收第一报文后,将第一报文分别发送给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和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且第二终端通信模块也会转发第一报文至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这样第一报文从第一设备到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就实现了双链路发送,有利于提高报文传输的可靠性。在端到端的传输过程中,可以减少依赖工业交换机对报文进行复制后通过双链路发送,减少了线路部署和人工调配的成本,也降低了对设备部署和网络配置的依赖。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有线连接包括:千兆位的媒体访问控制、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通用串行总线。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报文包括以太网报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该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分别是两个用户驻地设备,或者,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该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分别是一个用户驻地设备中的两个内部通信模块。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的方法,包括:第一终端通信模块通过无线连接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的第二报文;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通过第二有线连接接收来自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的第三报文,其中,该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用于将来自该对端设备的该第三报文通过无线连接转发至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该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用于为第一设备提供无线双收功能,该第一设备为业务控制器或远控台设备;当该第二报文和该第三报文重复时,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通过第一有线连接向该第一设备发送该第二报文和该第三报文中的一个。
上述方案,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分别从第二终端通信模块或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接收第二报文,其中,第二终端通信模块从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接收第二报文后转发给第一终端通信模块的。在第二报文是接收到的第一个报文的情况下,第一终端通信模块会向第一设备转发第二报文,从而实现第二报文在端到端设备之间的双发选收。从而,能够减少依赖交换机实现端到端设备之间报文的双发选收,降低对设备部署和网络配置的依赖,降低成本,有利于快速的业务部署。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通过第一有线连接向第一设备发送该第二报文和该第三报文中的一个,包括: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通过第一有线连接向该第一设备发送该第二报文和该第三报文中更早接收到的一个;以及,丢弃该第二报文和该第三报文中更晚接收到的一个。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有线连接包括:千兆位的媒体访问控制端口、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端口、通用串行总线端口。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报文包括以太网报文。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报文和该第三报文重复包括:该第二报文的报文类型与该第三报文的报文类型相同,或者,该第二报文的业务内容与该第三报文的业务内容相同。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该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分别是两个用户驻地设备,或者,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该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分别是一个用户驻地设备中的两个内部通信模块。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当该第二报文和该第三报文不重复时,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通过该第一有线连接向该第一设备发送该第二报文和该第三报文。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的装置,位于第一终端通信模块中,包括:有线通信接口,用于通过第一有线连接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报文,该第一设备为业务控制器或远控台设备;无线通信接口,用于通过无线连接向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发送该第一报文;该有线通信接口,还用于通过第二有线连接向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发送该第一报文,其中,该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无线连接转发该第一报文至该对端设备,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该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用于为该第一设备提供无线双发功能,该无线双发功能用于实现该第一报文的备份发送。
上述方案,第一终端通信模块从第一设备接收第一报文后,将第一报文分别发送给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和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且第二终端通信模块也会转发第一报文至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这样第一报文从第一设备到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就实现了双链路发送,有利于提高报文传输的可靠性。在端到端的传输过程中,可以减少依赖工业交换机对报文进行复制后通过双链路发送,减少了线路部署和人工调配的成本,也降低了对设备部署和网络配置的依赖。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有线连接包括:千兆位的媒体访问控制、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通用串行总线。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报文包括以太网报文。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该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分别是两个用户驻地设备,或者,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该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分别是一个用户驻地设备中的两个内部通信模块。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的装置,位于第一终端通信模块中,包括:无线通信接口,用于通过无线连接从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接收第二报文;有线通信接口,用于通过第二有线连接从第二终端通信模块接收第三报文,其中,该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用于将来自该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的该第三报文通过无线连接转发至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该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用于为第一设备提供无线双收功能,该第一设备为业务控制器或远控台设备;当该第二报文和该第三报文重复时,该有线通信接口,还用于通过第一有线连接向该第一设备发送该第二报文和该第三报文中的一个。
上述方案,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分别从第二终端通信模块或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接收第二报文,其中,第二终端通信模块从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接收第二报文后转发给第一终端通信模块的。在第二报文是接收到的第一个报文的情况下,第一终端通信模块会向第一设备转发第二报文,从而实现第二报文在端到端设备之间的双发选收。从而,能够减少依赖交换机实现端到端设备之间报文的双发选收,降低对设备部署和网络配置的依赖,降低成本,有利于快速的业务部署。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有线通信接口,具体用于通过第一有线连接向该第一设备发送该第二报文和该第三报文中更早接收到的一个;该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用于丢弃该第二报文和该第三报文中更晚接收到的一个。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有线连接包括:千兆位的媒体访问控制端口、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端口、通用串行总线端口。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报文包括以太网报文。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报文和该第三报文重复包括:该第二报文的报文类型与该第三报文的报文类型相同,或者,该第二报文的业务内容与该第三报文的业务内容相同。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该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分别是两个用户驻地设备,或者,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该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分别是一个用户驻地设备中的两个内部通信模块。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当该第二报文和该第三报文不重复时,该有线通信接口通过该第一有线连接向该第一设备发送该第二报文和该第三报文。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该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系统地通信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的系统,包括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第二终端通信模块,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该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用于为第一设备提供无线双发功能,该第一设备为业务控制器或远控台设备,该无线双发功能用于实现该第一报文的备份发送,其中,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有线连接接受来自该第一设备的第一报文,通过无线连接向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发送该第一报文,通过第二有线连接向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发送该第一报文,该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用于通过该第二有线连接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的该第一报文,通过无线连接向该对端设备发送该第一报文;或者,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该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用于为第一设备提供无线双收功能,该第一设备为业务控制器或远控台设备,其中,该第二终端通信用于通过无线连接接收来自该对端设备的第三报文,通过第二有线连接向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发送该第三报文;第一终端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无线连接从该对端设备接收第二报文,通过该第二有线连接从第二终端通信模块接收第三报文,当该第二报文和该第三报文重复时,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有线连接向该第一设备发送该第二报文和该第三报文中的一个。
附图说明
图1中的(a)和(b)示出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和PLC远控台之间进行报文的交互的流程。
图2中的(a)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报文传输的方法110的示意性交互图,图2中的(b)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报文传输的方法120的示意性交互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报文传输的方法200的示意性交互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报文传输的方法300的示意性交互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的实现方式。
图6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报文传输的方法400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报文传输的方法500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下面对于本申请涉及的一些技术用于进行介绍。
1、业务控制器:在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例如,接收来自业务控制器的远控台的业务控制报文,并根据该业务报文控制机械设备(例如机械臂)或生产过程。例如,业务控制器可以是PLC,或者也可以是其他具备类似功能的设备。其中,PLC为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它采用一种可编程的存储器,在内部存储上述操作的指令。
2、业务控制器的远控台:业务控制器的远控台通过网络向业务控制器的发送业务控制报文,通过该业务控制报文指示该业务控制器对机械设备或生成过程进行控制。相应地,业务控制器通过网络向业务控制器的远控台进行状态上报。从而,实现业务控制器的远控台对业务控制器的远程控制。例如,业务控制器为PLC,业务控制器的远控台为PLC的远控台。
3、用户驻地设备(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CPE):一种接收移动信号(如5G信号)并通过有线端口(例如以太网接口或通用串行总线端口等)转发出去的移动信号接入设备。
4、工业交换机:工业交换机主要用于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中的实现实时以太网数据传输。工业交换机采用存储转换交换方式,同时提高以太网通信速度,并且内置智能报警设计监控网络运行状况,使得在恶劣危险的工业环境中保证以太网可靠稳定的运行。
5、控制室交换机:用于PLC远控台与通信网络之间的信息交互。
6、核心网:主要用于提供用户连接、对用户的管理以及对业务完成承载,作为承载网络提供到外部网络的接口。以5G核心网为例,其包括控制面设备和用户面设备。其中,控制面设备包括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会话管理功能实体、网络能力开放实体、网络数据分析实体等。用户面设备例如可以是用户面功能实体。本申请涉及用户面功能实体(userplane function,UPF),负责用户的数据转发、计费统计等。
7、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是指具备无线接入网的功能网元,主要负责无线接入控制,无线资源分配等功能。其中,无线网络的网元可以只包括gNB、也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还可以包括集中单元控制面(centralized unit-control plane,CU-CP)、集中单元用户面(centralized unit-user plane,CU-UP)。
8、PROFINET:是由PROFIBUS国际组织(PROFIBUS International,PI)推出的新一代基于工业以太网技术的自动化总线标准。PROFINET为自动化通信领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网络解决方案,囊括了诸如实时以太网、运动控制、分布式自动化、故障安全以及网络安全等当前自动化领域的热点话题,并且,作为跨供应商的技术,可以完全兼容工业以太网和现有的现场总线(如过程现场总线(process field bus,PROFIBUS))技术,保护现有投资。
目前,5G已经融入千行百业,为千行百业创造新价值。为了满足很多5G ToB的场景对报文(例如业务报文)传输的高可靠性的要求,会对需要传输的报文进行复制后通过双链路传输。一种实现方式是在端到端设备之间部署交换机,并依赖交换机对报文进行复制和去重。下面以PLC和PLC远控台之间进行业务报文的端到端交互为例,介绍该实现方式。
图1中的(a)和(b)示出了PLC和PLC远控台之间进行报文的交互的流程。如图1中的(a)所示,PLC向PLC远控台发送上行报文时,上行报文经交换机复制转发后,分别接入CPE1和CPE2,随后CPE1和CPE2分别通过空口通信将上行报文传输到5G核心网,随后由UPF将上行报文发送给控制室交换机,到达远控台。如图1中的(b)所示,PLC远控台发送的报文经控制室交换机和4G核心网之后,通过空口向CPE1和CPE2发送,再经工业交换机处理后发送给PLC。
上述实现方式要实现报文的双链路传输,需要依赖于端到端之间的设备的部署以及网络的配置,例如需要配置由工业交换机、需要考虑到网线的布置等,使得部署成本高,不利于5G ToB领域的业务快速部署。
下面结合图2至图7介绍本申请提供的报文传输的方法。
应理解,本申请中的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可以是对报文传输有高可靠性需求的两个模块;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可以是两个不同的设备(如用户驻地设备),也可以是一个设备中的两个内部通信模块(例如芯片)。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可以是具备完全相同的能力的两个设备或两个内部通信模块,或者说,第二终端通信模块也具备本申请中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具备的能力,只是在本申请提供的报文传输的方法中,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可以不激活相关功能。在具体实现中,例如,有通信模块1和通信模块2互联,且通信模块1和通信模块2与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具备相同的能力。该两个通信模块中的通信模块1与业务控制器互联,且激活了该通信模块1的相关功能,没有激活通信模块2的功能,那么就可以将该通信模块1作为第一终端通信模块,该通信模块2作为第二终端通信模块。
下面分别结合图2中的(a)和图2中的(b)介绍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在本申请提供的报文传输的方法中提供的功能。
图2中的(a)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报文传输的方法110的示意性交互图。
方法110中,第一设备与对端设备之间进行端到端通信,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第二终端通信模块为第一设备向对端设备发送报文。示例性地,这里的第一设备可以是业务控制器,对端设备为该业务控制器的远控台,或者,这里的第一设备可以是远控台,对端设备为该远控台对应的业务控制器。
S111,第一设备通过第一有线连接向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发送第一报文,相应地,第一终端通信模块通过第一有线连接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报文。
示例性地,这里的第一报文可以是以太网类型的报文,第一有线连接可以是千兆位的媒体访问控制(gigabit media access control,GMAC)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 bus,USB)。或者,第一报文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报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S112,第一终端通信模块通过无线连接向对端设备发送第一报文,相应地,对端设备通过无线连接接收来自第一终端通信模块的第一报文。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可以直接向对端设备发送第一报文,也可以经过其他设备将第一报文转发给对端设备,例如,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可以通过无线连接向5G核心网发送第一报文,随后由5G核心网向对端设备转发第一报文。
S113,第一终端通信模块通过第二有线连接向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发送第一报文,相应地,第二终端通信模块通过第二有线连接接收来自第一终端通信模块的第一报文。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用于为第一设备提供无线双发功能,该无线双发功能用于实现第一报文的备份发送。其中,第一终端通信模块从第一设备接收第一报文后,将第一报文分别通过无线连接发送至对端设备和通过第二有线连接发送给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再由第二终端通信模块通过无线连接发送至对端设备。这样,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分别将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报文通过无线连接发送至对端设备,实现了第一报文的备份发送,可以提高端到端之间报文传输的可靠性。
示例性地,第二有线连接可以是千兆位的媒体访问控制、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或通用串行总线。或者,第二有线连接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连接,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可以根据第一报文的协议包头和业务内容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是否既要将第一报文发送给对端设备又要将第一报文发送给第二终端通信模块。这里的协议包头可以包括以太网包头的报文类型字段、协议类型字段和VLAN ID的字段等。比如,当该业务报文的VLAN ID为10时,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将第一报文分别发送给对端设备和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当该业务报文的VLAN ID为01时,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将该第一报文发送给对端设备。
可选地,方法110还包括:S114,第二终端通信模块通过无线连接向对端设备发送第一报文,相应地,对端设备通过无线连接接收来自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的第一报文。
示例性地,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可以直接向对端设备发送第一报文,或者也可以通过其他设备向对端设备发送第一报文,例如第二终端可以通过无线连接向5G核心网发送第一报文,随后由5G核心网向对端设备转发第一报文。
示例性地,上述第一设备可以是PLC,对端设备可以是PLC远控台;或者,第一设备为PLC远控台,对端设备为PLC。
本申请实施例,在高可靠性地传输报文的同时,可以减少依赖工业交换机对报文进行复制后通过双链路发送,减少了线路部署和人工调配的成本,降低对设备部署和网络配置的依赖,以便于业务的快速部署。
图2中的(b)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报文传输的方法120的示意性交互图。
应理解,方法120中,第一设备与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之间进行端到端通信,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第二终端通信模块为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报文。示例性地,这里的第一设备可以是业务控制器,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为该业务控制器的远控台,或者,这里的第一设备可以是远控台,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为该远控台对应的业务控制器。
S121,第一终端通信模块通过无线连接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的第二报文。相应地,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通过无线连接向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发送第二报文。
S122,第一终端通信模块通过第二有线连接接收来自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的第三报文。相应地,第二终端通信模块通过第二有线连接向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发送第三报文。
可选地,在S122之前,该方法还包括:S120,第二终端通信模块通过无线连接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的第三报文,相应地,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通过无线连接向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发送第三报文。
根据S121和S12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用于为第一设备提供无线双收功能,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分别通过无线连接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的报文,随后将接收到的报文发送给第一设备。
S123,当第二报文和第三报文重复时,第一终端通信模块通过第一有线连接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报文和第三报文中的一个,相应地,第一设备通过第一有线连接接收来自第一终端通信模块的第二报文和第三报文中的一个。
示例性地,当第二报文和第三报文重复时,第一终端通信模块通过第一有线连接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报文和第三报文中更早接收到的一个;以及,丢弃第二报文和第三报文中更晚接收到的一个。
结合S121-S123,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终端通信模块还用于为第一设备提供无线选收功能,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将从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接收的第三报文发送给第一终端通信模块,由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对第二报文或第三报文进行去重,如果第二报文和第三报文重复,则将第二报文和第三报文中的一个报文发送给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
可选地,方法120还可以包括:
当第二报文和第三报文不重复时,第一终端通信模块通过第一有线连接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报文和第三报文。
示例性地,第二报文和第三报文重复可以理解为,第二报文的报文类型与第三报文的报文类型相同,或者,第二报文的业务内容与第三报文的业务内容相同。
示例性地,这里的第二报文或第三报文可以是以太网类型的报文,第一有线连接可以是GMAC。或者,第一报文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报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第二有线连接可以是以下任意一个,千兆位的媒体访问控制端口、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端口、通用串行总线端口。或者,第二有线连接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连接,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直接向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发送第二报文,也可以通过其他设备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一终端通信模块,例如,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可以向5G核心网发送第一报文,随后由5G核心网向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转发第一报文。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可以根据第一报文的协议包头和业务内容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是否既要将对第二报文执行S123。这里的协议包头可以包括以太网包头的报文类型字段、协议类型字段和VLAN ID的字段等。比如,当该业务报文的VLAN ID为10时,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对第二报文执行S122-a或S122-b,当该业务报文的VLAN ID为01时,第一终端通信模块直接将该第二报文转发至第一设备。
示例性地,上述第一设备可以是PLC,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可以是PLC远控台;或者,第一设备为PLC远控台,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为PLC。
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减少依赖交换机实现端到端设备之间报文的双发选收,降低对设备部署和网络配置的依赖,降低成本,有利于快速的业务部署。
以上,介绍了本申请提供的报文传输的方法110和120,下文结合图3至图7,以PLC和PLC远控台之间的端到端交互为例,介绍本申请提供的报文传输的方法。
下面结合图3,以上述第一设备和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分别为PLC和PLC远控台为例、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分别为两个CPE(CPE1和CPE2)为例介绍方法200。
图3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报文传输的方法200的示意性交互图。方法200中,上行报文经单网口接入CPE1,在CPE1内进行报文识别和复制。CPE1将复制后的报文转发给CPE2后,分别在两个CPE内进行正常的5G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转发即可,实现双发选收。CPE2通过空口接收下行报文后,转发给CPE1,由CPE1进行去重处理。
如图3中的(a)所示,PLC向PLC远控台实现上行报文的双发。PLC向CPE1发送上行报文,CPE1一方面识别并复制该报文,将复制后的报文发送给CPE2,另一方面通过空口将该报文发送给RAN。CPE2从CPE1接收到该报文后,通过空口将该报文发送给RAN。该报文经5G核心网传输后通过UPF发送给控制室交换机,再由控制室交换机发送给PLC远控台。
如图3中的(b)所示,PLC远控台向PLC通过双链路发送下行报文。PLC远控台向控制室交换机发送下行报文,控制室交换机将该报文发送给UPF,后经5G核心网传输,该报文由RAN通过空口向CPE1和CPE2发送。如果CPE2接收到该报文,会将该报文发送给CPE1。CPE1可能从RAN和/或CPE2接收到该报文。如果CPE1接收到两份该报文,会进行去重处理。随后CPE1将该报文发送给PLC。
需要说明的是,方法200以PLC和PLC远控台为例进行介绍并不对第一设备和对端设备的保护范围造成限定,以CPE1和CPE2为例进行介绍也不对第一终端通信模块或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的保护范围造成限定。再具体实现中,CPE1和CPE2执行相应功能也可以由一个设备的两个芯片分别执行。
应理解,方法200通过CPE1实现报文的复制和去重,可以减少依赖工业交换机实现PLC与PLC远控台之间的报文的双发选收,或者说,方法200可以在没有配置工业交换机(或者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的场景下实现报文的双发选收,降低了对设备部署和网络配置(或者,场景)的依赖和部署成本。
还应理解,一方面,由于PLC可以减少依赖工业交换机对报文进行复制和去重,而是由CPE提供相应的功能,减少了工业交换机的线路部署和人工调配的成本。另一方面,方法200中的网络部署可以通过CPE灵活地为多个PLC提供无线服务,进一步降低了重新部署线路和人工调配的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高可靠性地传输报文的同时,降低对设备部署的依赖和部署成本,以便于业务的快速部署。
以上,介绍了本申请提供的报文传输的方法200,下面结合图4以上述第一设备和对端设备分别为PLC和PLC远控台为例,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分别为CPE1和CPE2,以及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分别为CPE3和CPE4为例介绍方法300。
图4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报文传输的方法300的示意性交互图。方法300在方法200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了对设备部署的依赖,从而更加灵活地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下面结合图4以双端无线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在该场景中,PLC和PLC远控台都减少依赖交换机进行报文传输。PLC和PLC远控台的之间的双向交互业务报文分别在各自接入的用户设备组(user equipment group,UEG)内完成上行复制和下行去重,从而提升空口可靠性。如图所示,PLC侧的UEG为CPE1和CPE2,PLC远控台侧的UEG为CPE3和CPE4。其中,UEG的物理形态可以是单设备双芯片模式,或者双设备互联模式。
如图4中的(a)所示,PLC向PLC远控台实现上行报文的双发。PLC向CPE1发送上行报文,CPE1一方面识别并复制该报文,将复制后的报文发送给CPE2,另一方面通过空口将该报文发送给RAN。CPE2从CPE1接收到该报文后,通过空口将该报文发送给RAN1。该报文经5G核心网传输后,由RAN2通过空口发送给CPE3和CPE4。如果CPE4接收到该报文,会将该报文发送给CPE3。CPE3可能从RAN和/或CPE4接收到该报文。如果CPE1接收到两份该报文,会进行去重处理。随后CPE1将该报文发送给PLC远控台。
如图4中的(b)所示,PLC远控台向PLC通过双链路发送下行报文。PLC远控台向CPE3发送下行报文,CPE3一方面识别并复制该报文,将复制后的报文发送给CPE4,另一方面通过空口将该报文发送给RAN2。后经5G核心网传输,该报文由RAN1通过空口向CPE1和CPE2发送。如果CPE2接收到该报文,会将该报文发送给CPE1。CPE1可能从RAN1和/或CPE2接收到该报文。如果CPE1接收到两份该报文,会进行去重处理。随后CPE1将该报文发送给PLC。
需要说明的是,方法300以PLC和PLC远控台为例进行介绍并不对第一设备和对端设备的保护范围造成限定,以CPE1和CPE2、CPE3和CPE4为例进行介绍也不对第一终端通信模块或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的保护范围造成限定。再具体实现中,CPE1和CPE2执行相应功能也可以由一个设备的两个芯片分别执行,CPE3和CPE4执行相应功能也可以由一个设备的两个芯片分别执行。
应理解,方法300通过CPE1实现报文的复制和去重,可以减少依赖工业交换机和控制室交换机实现PLC与PLC远控台之间的报文的双发选收,或者说,方法200可以在没有配置工业交换机和/或控制室交换机(或者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的场景下实现报文的双发选收,降低了对设备部署(或者,场景)的依赖和部署成本。
还应理解,一方面,由于PLC可以减少依赖工业交换机和控制室交换机对报文进行复制和去重,而是由CPE提供相应的功能,减少了工业交换机的线路部署和人工调配的成本。另一方面,方法300中的网络部署可以通过CPE灵活地为多个PLC提供无线服务,以及通过CPE灵活地为多个PLC远控台提供无线服务,进一步降低了重新部署线路和人工调配的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高可靠性地传输报文的同时,降低对设备部署的依赖和部署成本,以便于业务的快速部署。
以上介绍了本申请提供的报文传输的方法300。下面结合图5分别介绍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在图3或图4所示的应用场景中的实现方式。其中,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为CPE1,第二终端通信模块为CPE2为例进行介绍,但该示例对本申请的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的保护范围并不造成限定,例如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的物理形态还可以是单设备双芯片。类似的,CPE3也可以实现与CPE1类似的功能,CPE4也可以实现与CPE2类似的功能,本申请对此不多赘述。
图5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的实现方式。CPE1与CPE2之间通过互联端口进行报文的传输,该互联端口可以是GMAC端口、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PCI-Express)端口或者USB端口,或者还可以是能够用于CPE1与CPE2之间传输报文其他端口,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可以将图5中的(a)与图3中的(a)或图4中的(a)来理解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的实现方式;可以将图5中的(b)与图3中的(b)或图4中的(b)来理解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的实现方式。
如图5中的(a)所示,PLC通过GMAC端口向CPE1发送报文(例如业务报文),CPE1从GMAC端口接收报文后,将该报文上送至转发模块。转发模块将该报文转发至5G协议栈。5G协议栈通过空口将该报文转发出去。转发模块对该报文进行复制,并将复制后的报文通过互联端口发送给CPE2。CPE2通过互联端口接收到该报文,将该报文上送至转发模块。转发模块将该报文转发至5G协议栈。5G协议栈通过空口将该报文转发出去。
如图5中的(b)所示,CPE1可以从空口和/或互联端口接收到报文。其中,CPE1通过5G协议栈从空口接收报文,并将该报文上送到转发模块;CPE1通过互联端口接收来自CPE2的报文。如果CPE1从空口和互联端口接收到该报文,将会进行去重处理,将去重处理后的报文通过GMAC端口发送给PLC;如果CPE1从空口或互联端口接收到该报文,将接收到的报文通过GMAC端口发送给PLC。如果CPE1从互联端口接收到该报文,相应地,CPE2从空口接收到该报文,5G协议栈将该报文发送至转发模块,该转发模块通过互联端口将该报文发送给CPE1。
需要说明的是,CPE1的转发模块可以通过硬件或软件的方式实现,例如该转发模块可以是具备复制和去重功能的硬件以太网转发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CPE1和CPE2具备的能力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例如,CPE1和CPE2具备的能力相同的情况下,CPE1和CPE2的端口数量和类型一致,即CPE2具备互联端口外,至少还具备一个GMAC端口,但该GMAC端口未从PLC接收报文;CPE1和CPE2的转发模块都具备对报文进行复制和去重的能力,但CPE2的转发模块未激活相关功能(例如,CPE2可以根据未与PLC连接确定不激活转发模块的对报文进行复制和去重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增加CPE1和CPE2之间的互联端口,实现CPE1和CPE2之间的报文传输,通过增强CPE对报文进行复制和去重的能力,实现PLC与PLC远控台之间的报文传输的双发选收,提高空口传输的可靠性。并且,可以在高可靠性地传输报文的同时,降低对设备部署的依赖和部署成本,以便于业务的快速部署。
以上,介绍了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的实现方式。下面结合图6和图7,以第一终端通信模块为CPE1,第二终端通信模块为CPE2为例,分别介绍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如何对报文进行复制和去重。
图6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报文传输的方法400的示意性流程图。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可以将图3中的(a)、图4中的(a)、图5中的(a)中的任意一项所示的方法与图6所示的方法相结合来理解方法400。
S401,CPE1的GMAC端口接收业务报文。
S402,业务报文上送给转发模块。
随后转发模块可以执行S403和S407。
S407,转发模块通过空口协议栈将该业务报文转发至空口。
S403,转发模块判断该业务报文是否为PLC业务报文。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结束该流程;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进行步骤S404。
示例性地,转发模块可以根据该业务报文的协议包头和内容中的至少一个进行上述判断。例如,该业务报文的协议包头可以包括以太网报文类型的字段、协议类型的字段或VLAN ID的字段等。例如,这里的协议类型的字段可以是用于指示使用PROFINET的字段;再例如,这里的VLAN ID根据ID的不同可以对应于不同的场景。比如,当该业务报文的以太网报文类型的字段为0x8892时,可以确定该业务报文为PLC业务报文,当该业务报文的以太网报文类型的字段不是0x8892时,可以确定该业务报文不是PLC业务报文。再比如,当该业务报文的VLAN ID为10时,可以确定该业务报文为PLC业务报文,当该业务报文的VLAN ID为01时,可以确定该业务报文不是PLC业务报文。又比如,当该业务报文的内容为机械臂的翻转或喷漆业务时,可以确定该业务报文为PLC业务报文,否则,则不是PLC业务报文。
示例性地,转发模块可以预配置与PLC业务报文对应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与业务报文的协议包头和内容相关的字段,当转发模块确定该业务报文的协议包头和内容相关的字段与配置信息对应时,可以确定该业务报文为PLC业务报文。
S404,转发模块判断该业务报文是否对该业务报文进行复制。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结束该流程;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进行步骤S405。
示例性地,转发模块可以根据该业务报文的协议包头和内容中的至少一个进行上述判断。该业务报文的协议包头可以包括以太网包头的报文类型字段、协议类型字段和VLAN ID的字段等。比如,当该业务报文的VLAN ID为10时,可以确定该业务报文需要被复制,当该业务报文的VLAN ID为01时,可以确定该业务报文不需要被复制。
示例性地,转发模块可以预配置用于确定是否复制该业务报文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与业务报文的协议包头和内容相关的字段,当转发模块确定该业务报文的协议包头和内容相关的字段与配置信息对应时,可以确定复制该业务报文。
S405,转发模块复制该业务报文。
S406,CPE1通过互联端口向CPE2发送该业务报文,相应地,CPE2从互联端口接收该业务报文。
上述方案,通过CPE1将从PLC接收的报文转发至空口,以及对该报文进行复制并转发给CPE2,再由CPE2转发至空口,使得CPE1和CPE2可以为PLC提供无线双发功能,实现该报文的备份发送,提高业务报文传输的高可靠性。其中,通过在两个CPE之间设置互联端口,实现该两个CPE之间的报文传输,从而报文的备份发送,相对于使用工业交换机提供类似的功能,可以降低PLC与PLC远控台的端到端传输对设备部署的依赖和网络部署成本,以便于系统的灵活、快速部署。
图7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报文传输的方法500的示意性流程图。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可以将图3中的(b)、图4中的(b)、图5中的(b)中的任意一项所示的方法与图7所示的方法相结合来理解方法500。
S501,CPE1从互联端口或空口接收业务报文。
S502,业务报文上送给转发模块。
S503,转发模块判断该业务报文是否为PLC业务报文。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S508;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进行步骤S504。
具体判断流程可以参考S403对应的描述。
下面分别介绍S508和S504。
S508,向GMAC端口转发该业务报文,或者,通过GMAC端口向PLC转发该业务报文。
S504,转发模块判断是否对该业务报文进行去重。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S508;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进行步骤S505。
示例性地,转发模块可以根据该业务报文的协议包头和内容中的至少一个进行上述判断。例如,该业务报文的协议包头可以包括以太网报文类型的字段、协议类型的字段或VLAN ID的字段等。例如,这里的协议类型的字段可以是用于指示使用PROFINET的字段;再例如,这里的VLAN ID根据ID的不同可以对应于不同的场景。比如,当该业务报文的以太网报文类型的字段为0x8892时,可以确定需要对该业务报文进行去重处理,当该业务报文的以太网报文类型的字段不是0x8892时,可以确定不需要对该业务报文进行去重处理。再比如,当该业务报文的VLAN ID为10时,可以确定需要对该业务报文进行去重处理,当该业务报文的VLAN ID为01时,可以确定不需要对该业务报文进行去重处理。又比如,当该业务报文的内容为机械臂的翻转或喷漆业务时,可以确定需要对该业务报文进行去重处理,否则,则不需要。
示例性地,转发模块可以预配置用于确定是否对该业务报文进行去重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与业务报文的协议包头和内容相关的字段,当转发模块确定该业务报文的协议包头和内容相关的字段与配置信息对应时,可以确定对该业务报文进行去重。
下面对S505进行介绍,S508参考上述描述。
S505,转发模块判断定时器窗口内,是否已收到PLC业务报文。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S507,随后执行S508;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进行步骤S506。
或者,S505也可以理解为,转发模块判断该业务报文是否是定时器窗口内接收到的第一个PLC业务报文,或者,转发模块判断在接收到该业务报文之前,是否已经接收到与该业务报文重复的PLC业务报文。示例性地,这里的“重复”可以参照方法120中“第二报文和第三报文重复”对应的描述,在此不多赘述。
下面给出具体示例,用于说明S505中转发模块如何进行判断、对应的S506和S507如何执行。
作为一个示例,S505,定时器窗口内,转发模块可以根据本地记录的信息判断是否已收到PLC业务报文。例如,该本地记录的信息可以是一个状态位,当该状态位为0时,表示定时器窗口内未收到PLC业务报文,那么后续执行S507;当该状态位为1时,表示定时器窗口内已收到PLC业务报文,那么后续执行S506。
S506,丢弃该业务报文。
S507,记录已收到PLC业务报文。示例性地,与S505的示例对应,S507这里可以是将状态为设为1。
作为另一个示例,S505’,转发模块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报文本身的序列号判断是否已收到PLC业务报文。例如,转发模块根据本地是否记录着与接收到的报文的序列号相同的序列号进行判断。如果本地记录着与接收到的报文的序列号相同的序列号,那么执行S506;如果本地没有记录与接收到的报文的序列号相同的序列号,那么执行S507,随后再执行S508。
S506’,丢弃该业务报文。
S507’,转发模块记录已收到的PLC业务报文的序列号。
可选地,S505’中转发模块还可以在定时器窗口内判断是否已收到PLC业务报文。示例性地,这里的定时器窗口的时长可以根据业务场景在初始化时配置。定时器到期后,需要先清除PLC业务报文的序列号,再重启定时器。
示例性地,这里的定时器窗口的时长可以根据业务场景在初始化时配置。定时器到期后,需要先清除PLC业务报文接收标记(例如将上述状态位归为0),再重启定时器。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CPE1和CPE2分别从PLC远控台接收PLC业务报文,使得CPE1和CPE2可以为PLC提供无线双收功能,随后CPE2将接收到的PLC业务报文发送给CPE1,由CPE1对接收到的PLC业务报文进行去重处理后发送给PLC,可以实现PLC对报文的选收,提高报文传输的高可靠性。其中,通过在CPE1和CPE2之间设置互联端口,实现PLC对业务报文的选收,相对于使用工业交换机提供类似的功能,可以降低PLC与PLC远控台的端到端传输对设备部署的依赖和网络部署成本,以便于系统的灵活、快速部署。
上文结合图2至图7,详细描述了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8至图9,详细描述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功能,图8或图9中的装置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设计约束条件。
图8和图9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能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这些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功能,因此也能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一终端通信模块,还可以是应用于第一终端通信模块的模块(如芯片)。
如图8所示,装置2000包括收发单元2001和处理单元2002。
装置200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功能。例如,收发单元2001可以用于执行步骤S111、S112、S113。又例如,收发单元2001可以用于执行步骤S121-a或S121-b、S122-a,处理单元2002用于执行步骤S122-b。又例如,收发单元2001可以用于执行步骤S401、S406、S407,处理单元2002用于执行步骤S403、S404、S406。又例如,收发单元2001可以用于执行步骤S501、S508,处理单元2002用于执行步骤S503、S504、S505、S506、S507。
具体地,第一终端通信模块的收发单元2001可以包括无线通信接口和有线通信接口,装置20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接口与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通信,可以通过有线通信端口与第二终端通信模块通信。
关于上述收发单元2001和处理单元2002更详细的描述,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说明。
如图9所示,装置3000包括处理器3001和接口电路3002。处理器3001和接口电路3002之间相互耦合。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3002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可选地,装置30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3003,用于存储处理器3001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3001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3001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当装置3000用于实现上文该的方法时,处理器3001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单元2002的功能,接口电路3002用于实现上述接收单元2001的功能。
当装置3000为芯片时,该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功能。该芯片从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其他装置发送给芯片的;或者,该芯片向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芯片发送给其它装置的。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和/或数据,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或读取存储器存储的数据,以执行上文各方法实施例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的方法。可选地,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可选地,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可选地,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可选地,该存储器与该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分离设置。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用于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的方法的计算机指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指令,该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以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的方法。
上述提供的任一种装置中相关内容的解释及有益效果均可参考上文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目标会话管理功能、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源会话管理功能、或源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目标会话管理功能、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源会话管理功能、或源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申请实施例该的流程或功能。该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用户设备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该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也可以是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还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那么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应理解,上述为举例说明,上文的例子仅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要将申请实施例限制于所示例的具体数值或具体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文所给出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和变化也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7)
1.一种报文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通信模块通过第一有线连接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设备为业务控制器或远控台设备;
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模块通过无线连接向所述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
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模块通过第二有线连接向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发送所述第一报文,其中,所述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无线连接转发所述第一报文至所述对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设备提供无线双发功能,所述无线双发功能用于实现所述第一报文的备份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有线连接包括:千兆位的媒体访问控制、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通用串行总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文包括以太网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分别是两个用户驻地设备,或者,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分别是一个用户驻地设备中的两个内部通信模块。
5.一种报文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通信模块通过无线连接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的第二报文;
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模块通过第二有线连接接收来自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的第三报文,其中,所述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用于将来自所述对端设备的所述第三报文通过无线连接转发至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模块,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用于为第一设备提供无线双收功能,所述第一设备为业务控制器或远控台设备;
当所述第二报文和所述第三报文重复时,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模块通过第一有线连接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报文和所述第三报文中的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模块通过第一有线连接向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报文和所述第三报文中的一个,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模块通过第一有线连接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报文和所述第三报文中更早接收到的一个;以及,丢弃所述第二报文和所述第三报文中更晚接收到的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有线连接包括:千兆位的媒体访问控制端口、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端口、通用串行总线端口。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报文包括以太网报文,所述第三报文包括以太网报文。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报文和所述第三报文重复包括:
所述第二报文的报文类型与所述第三报文的报文类型相同,或者,所述第二报文的业务内容与所述第三报文的业务内容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分别是两个用户驻地设备,或者,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分别是一个用户驻地设备中的两个内部通信模块。
11.根据权利要求5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二报文和所述第三报文不重复时,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有线连接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报文和所述第三报文。
12.一种报文传输的装置,位于第一终端通信模块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有线通信接口,用于通过第一有线连接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设备为业务控制器或远控台设备;
无线通信接口,用于通过无线连接向所述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
所述有线通信接口,还用于通过第二有线连接向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发送所述第一报文,其中,所述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无线连接转发所述第一报文至所述对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设备提供无线双发功能,所述无线双发功能用于实现所述第一报文的备份发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有线连接包括:千兆位的媒体访问控制、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通用串行总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文包括以太网报文。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分别是两个用户驻地设备,或者,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分别是一个用户驻地设备中的两个内部通信模块。
16.一种报文传输的装置,位于第一终端通信模块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通信接口,用于通过无线连接从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接收第二报文;
有线通信接口,用于通过第二有线连接从第二终端通信模块接收第三报文,其中,所述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用于将来自所述对端设备的所述第三报文通过无线连接转发至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模块,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设备提供无线双收功能,所述第一设备为业务控制器或远控台设备;
当所述第二报文和所述第三报文重复时,所述有线通信接口,还用于通过第一有线连接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报文和所述第三报文中的一个。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线通信接口,具体用于通过第一有线连接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报文和所述第三报文中更早接收到的一个;
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丢弃所述第二报文和所述第三报文中更晚接收到的一个。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有线连接包括:千兆位的媒体访问控制端口、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端口、通用串行总线端口。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报文包括以太网报文。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报文和所述第三报文重复包括:
所述第二报文的报文类型与所述第三报文的报文类型相同,或者,所述第二报文的业务内容与所述第三报文的业务内容相同。
21.根据权利要求16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分别是两个用户驻地设备,或者,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分别是一个用户驻地设备中的两个内部通信模块。
22.根据权利要求16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二报文和所述第三报文不重复时,所述有线通信接口,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有线连接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报文和所述第三报文。
2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5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系统地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执行如权利要求5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5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或者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5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27.一种报文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第二终端通信模块,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用于为第一设备提供无线双发功能,所述第一设备为业务控制器或远控台设备,所述无线双发功能用于实现所述第一报文的备份发送,其中,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有线连接接受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报文,通过无线连接向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通过第二有线连接向第二终端通信模块发送所述第一报文,所述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有线连接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模块的所述第一报文,通过无线连接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终端通信模块用于为第一设备提供无线双收功能,所述第一设备为业务控制器或远控台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终端通信用于通过无线连接接收来自所述对端设备的第三报文,通过第二有线连接向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模块发送所述第三报文;第一终端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无线连接从所述对端设备接收第二报文,通过所述第二有线连接从第二终端通信模块接收第三报文,当所述第二报文和所述第三报文重复时,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有线连接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报文和所述第三报文中的一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22738.4A CN116938799A (zh) | 2022-03-29 | 2022-03-29 | 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PCT/CN2023/073803 WO2023185237A1 (zh) | 2022-03-29 | 2023-01-30 | 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22738.4A CN116938799A (zh) | 2022-03-29 | 2022-03-29 | 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938799A true CN116938799A (zh) | 2023-10-24 |
Family
ID=88199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22738.4A Pending CN116938799A (zh) | 2022-03-29 | 2022-03-29 | 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938799A (zh) |
WO (1) | WO2023185237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05160B (zh) * | 2018-05-17 | 2021-09-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KR102396950B1 (ko) * | 2018-05-21 | 2022-05-12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5g 무선통신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 최고 신뢰성있는 서비스를 위한 이중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CN114788401B (zh) * | 2019-12-10 | 2024-09-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10912655B (zh) * | 2019-12-24 | 2023-01-20 |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冗余备份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2022
- 2022-03-29 CN CN202210322738.4A patent/CN116938799A/zh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1-30 WO PCT/CN2023/073803 patent/WO2023185237A1/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185237A1 (zh) | 2023-10-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S6333945A (ja) | ロ−カルエリアデ−タデイストリビユ−シヨンシステム | |
EP3202093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globally distributed remote storage devices | |
US9497025B2 (en) | Ethernet interface module | |
CN110868278B (zh) | 一种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通信前置机双机冗余的方法 | |
CN113728585A (zh) | 具有带内唤醒/睡眠命令的以太网phy-mac通信 | |
CN102282787B (zh) | 将分布式计算机网络中的本地时钟同步的方法 | |
WO2021217540A1 (zh) | 通信链路的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和可移动平台 | |
WO2016044066A1 (en) | Ethernet interface module | |
KR102707737B1 (ko) | 제어기 진단 장치 및 그 방법 | |
CN101106504A (zh) | 基于can总线的智能自主机器人分布式通信系统 | |
US9294342B2 (en) | Network node apparatus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 |
CN116938799A (zh) | 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8264696A (zh) | 一种基于网络的远程fpga重构方法、fpga及系统 | |
JP6975823B2 (ja) | サーバーモジュール内蔵のゲートウェイ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
CN117955813A (zh) |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 |
RU2430400C1 (ru) | Комплекс резервируемых программно-аппаратных средств автоматизации контроля и управления | |
US9081743B2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on method | |
CN112671624A (zh) | 一种构建实时处理EtherCAT帧的方法 | |
CN218183360U (zh) | 一种录波数据安全交换电路 | |
WO2018131550A1 (ja) | コネクション管理ユニット、およびコネクション管理方法 | |
RU2691886C1 (ru) | Сложно-функциональный блок для СБИС типа система на кристалле | |
Strecker | CI: A high speed interconnect for computers and mass storage controllers | |
JP2715137B2 (ja) | 通信網制御方式 | |
Wasicek | Embedding complex embedded systems in large ethernet–based networks | |
WO2016044062A1 (en) | Ethernet interface modul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