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34166A - 一种自然资源土壤价值核算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然资源土壤价值核算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34166A
CN116934166A CN202310946300.8A CN202310946300A CN116934166A CN 116934166 A CN116934166 A CN 116934166A CN 202310946300 A CN202310946300 A CN 202310946300A CN 116934166 A CN116934166 A CN 1169341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value
module
calculating
ero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463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玉庆
仝英平
孟凡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uiyu Aviation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uiyu Aviation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uiyu Aviation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uiyu Aviation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4630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341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34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341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10Terrestrial scenes
    • G06V20/17Terrestrial scenes taken from planes or by dron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然资源土壤价值核算系统,具体涉及价值核算领域,包括土壤区域划分模块、土壤数据采集模块、土壤容重计算模块、EPIC模型建立与计算模块、无人机采集土壤面貌模块、DOM模型和DEM模型计算模块、降雨侵蚀值计算模块、数据分析计算模块、土壤综合价值判断模块;本发明通过采集土壤数据,计算出土壤容重值,再建立EPIC模型将土壤的粉粒,沙粒,粘粒含量与土壤有机含碳量输入到模型中计算得出土壤侵蚀值;使用无人机采集地形面貌,通过DOM和DEM模型计算得出植被覆盖度、坡长值和坡度值,再采集降水量和降雨时间计算得出降雨侵蚀值,最后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得出土壤综合价值,与预设的土壤综合价值进行对比,得出不同的处理方式。

Description

一种自然资源土壤价值核算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然资源核算价值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然资源土壤价值核算系统。
背景技术
土地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我国土壤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了土壤资源日益稀缺,土地退化问题日益严峻。为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需要对国土空间土壤资源进行价值核算。
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土地数量固定的情况下,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对土地及土地资源的依赖与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及土地资源,使土地资源得以永续利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土地问题。利用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对于衡量土地资源利用、评估生态环境现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土地利用研究已成为我国核心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我们必须在充分了解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评价,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该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该方法主要关注于微观层面的研究,而缺乏对土地利用和自然地理要素数据的整合分析。这可能会导致模型结果与真实值存在一定差异,从而影响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此外,由于该方法需要大量的数据来构建模型,因此在数据处理和处理过程中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自然资源土壤价值核算系统,通过提供一套可承载的软件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优选的,待取样土壤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将待取样土壤区域按照等面积划分为n个子区域并编号为1,2,3……n;所述将待取样土壤区域按面积划分各监测子区域中面积不少于一平方米。
优选的,土壤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各监测子区域内的土壤干重量,土壤体积,土壤含水量;所述土壤数据采集模块中,土壤干重量是指土壤经过干燥后处理的质量;土壤体积是指土壤占据的空间体积;土壤含水量是指土壤在饱和状态下所含水分的体积比。
所述土壤容重计算模块用于将土壤采集模块采集的土壤干重量和土壤含水量进行计算得出土壤质量含水量,再根据土壤干重量算出土壤容重;
所述土壤质量含水量的算法具体为:
其中Q为土壤质量含水量,K为土壤含水量,M为土壤干土质量;
土壤容重的算法具体为:
其中R为土壤容重,M为土壤干土质量,Q为土壤质量含水量,V为土壤体积,η为其他影响因子。
优选的,EPIC模型建立与计算模块用于收集各监测子区域内土壤的粉粒,沙粒,粘粒含量与土壤有机含碳量,并将这些数据输入到EPIC模型中进行计算,得出土壤侵蚀值;所述各监测子区域内土壤中的粉粒,土壤中的沙粒与土壤中的粘粒含量以及土壤有机含碳量均可在数据中查询得到,其中土壤侵蚀值的计算方法具体为:
其中P为土壤侵蚀值,K为土壤中粉粒含量,I为土壤中沙粒含量,U为土壤中粘粒含量,C为土壤中有机含碳量,ε为其他影响因子。
优选的,无人机收集土壤面貌模块用于通过无人机采集各监测子区域内的地形样貌图像;所述无人机采集各监测子区域中地形样貌图像搭载的拍摄工具为高清摄像头。
优选的,DOM模型和DEM模型计算模块根据采集到的地形样貌图像生成各监测子区域的DOM和DEM,根据各监测子区域的DOM计算得到监测子区域的植被覆盖度,根据各监测子区域的DEM计算监测子区域的坡度值和坡长值。
所述DOM模型中植被覆盖度计算方法具体为:
其中F为植被覆盖度,S为覆盖面积,VVDVI为各监测子区域的VDVI指数,μ为其他影响因子。
所述DEM模型中坡度值和坡长值的计算方法具体为:
其中L为监测子区域内坡长值,θ为监测子区域内坡度值,fx表示监测子区域内的南北方向上的高程变化率,fy表示监测子区域内的东西方向上的高程变化率,λ表示所述预设区域的水平坡长。
优选的,降雨侵蚀值计算模块用于收集各监测子区域内最近一场降雨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降水量,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降雨侵蚀值;所述降雨侵蚀值的算法具体为:
其中W为降雨侵蚀值,Tj为降雨的结束时间,Tk为降雨的开始时间,J为降水量,ξ为其他影响因子。
优选的,数据分析计算模块用于分析土壤容重,土壤侵蚀值、降雨侵蚀值、植被覆盖度和坡长值以及坡度值,并根据数据计算得出土壤综合价值;所述数据分析计算模块中土壤利用值的算法具体为:
其中Y为土壤利用值,P为土壤侵蚀值,W为降雨侵蚀值,R为土壤容重,M为土壤干土质量,ω12为权重。
优选的,土壤综合价值判断模块用于将计算后的土壤综合价值和预设的土壤综合价值进行对比,若土壤综合价值大于预设的土壤综合价值,则输出土壤价值高指令;若土壤综合价值小于预设的土壤综合价值,则输出土壤价值低指令。所述土壤利用值判断模块中,若土壤利用值大于预设的土壤利用值,则输出土壤价值高指令,相关人员无需操作;若土壤利用值小于预设的土壤利用值,则输出土壤价值的指令,则需要相关人员进行修正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提高土壤资源管理和保护的精准性,优化土壤资源利用方式。
2、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然资源土壤价值核算系统,其中包括待取样土壤区域划分模块、土壤数据采集模块、土壤容重计算模块、EPIC模型建立与计算模块、无人机采集土壤面貌模块、DOM模型和DEM模型计算模块、降雨侵蚀值计算模块、数据分析计算模块、土壤综合价值判断模块。
所述待取样土壤区域划分模块与土壤数据采集模块相连接,所述土壤数据采集模块与土壤容重计算模块相连接,所述土壤容重计算模块与EPIC模型建立与计算模块相连接,所述EPIC模型建立与计算模块与无人机采集土壤面貌模块相连接,所述无人机采集土壤面貌模块与DOM模型和DEM模型计算模块相连接,所述DOM模型和DEM模型计算模块与降雨侵蚀值计算模块相连接,所述降雨侵蚀值计算模块与数据分析计算模块相连,所述数据分析计算模块与土壤综合价值判断模块相连接。
所述待取样土壤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将待取样土壤区域按照等面积划分为n个子区域,并编号为1,2,3……n;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待取样土壤区域划分模块中对区域划分的处理方式具体为:
将待取样土壤区域按面积划分各监测子区域中面积不少于一平方米。
所述土壤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各监测子区域内的土壤干重量,土壤体积,土壤含水量;土壤数据采集模块中,土壤干重量是指土壤经过干燥后处理的质量;土壤体积是指土壤占据的空间体积;土壤含水量是指土壤在饱和状态下所含水分的体积比。
所述土壤容重计算模块用于将土壤采集模块采集的土壤干重量和土壤含水量进行计算得出土壤质量含水量,再根据土壤干重量算出土壤容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土壤质量含水量的算法具体为:
其中Q为土壤质量含水量,K为土壤含水量,M为土壤干土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土壤容重的算法具体为:
其中R为土壤容重,M为土壤干土质量,Q为土壤质量含水量,V为土壤体积,η为其他影响因子。
所述EPIC模型建立与计算模块用于收集各监测子区域内土壤的粉粒,沙粒,粘粒含量与土壤有机含碳量,并将这些数据输入到EPIC模型中进行计算,得出土壤侵蚀值;各监测子区域内土壤中的粉粒,土壤中的沙粒与土壤中的粘粒含量以及土壤有机含碳量均可在数据中查询得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土壤侵蚀值的算法具体为:
其中P为土壤侵蚀值,K为土壤中粉粒含量,I为土壤中沙粒含量,U为土壤中粘粒含量,C为土壤中有机含碳量,ε为其他影响因子。
所述无人机收集土壤面貌模块用于通过无人机采集各监测子区域内的地形样貌图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无人机采集各监测子区域中地形样貌图像搭载的拍摄工具为高清摄像头。
所述DOM模型和DEM模型计算模块根据采集到的地形样貌图像生成各监测子区域的DOM和DEM,根据各监测子区域的DOM计算得到监测子区域的植被覆盖度,根据各监测子区域的DEM计算监测子区域的坡度值和坡长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植被覆盖度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F为植被覆盖度,S为覆盖面积,VVDVI为各监测子区域的VDVI指数,μ为其他影响因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DEM模型中坡度值和坡长值的计算方法具体为:
其中L为监测子区域内坡长值,θ为监测子区域内坡度值,fx表示监测子区域内的南北方向上的高程变化率,fy表示所述预设区域的东西方向上的高程变化率,λ表示所述预设区域的水平坡长。
所述降雨侵蚀值计算模块用于收集各监测子区域内最近一场降雨的开始时间,降雨的结束时间和降水量,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降雨侵蚀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降雨侵蚀值的计算方法具体为:
其中W为降雨侵蚀值,Tj为降雨的结束时间,Tk为降雨的开始时间,J为降水量,ξ为其他影响因子。
所述数据分析计算模块用于分析土壤容重,土壤侵蚀值、降雨侵蚀值、植被覆盖度和坡长值以及坡度值,并根据数据计算得出土壤综合价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土壤综合价值的计算方法具体为:
其中Y为土壤利用值,P为土壤侵蚀值,W为降雨侵蚀值,R为土壤容重,M为土壤干土质量,ω12为权重。
所述土壤综合价值判断模块用于将计算后的土壤综合价值和预设的土壤综合价值进行对比,若土壤综合价值大于预设的土壤综合价值,则输出土壤价值高指令;若土壤综合价值小于预设的土壤综合价值,则输出土壤价值低指令。土壤利用值判断模块中,若土壤利用值大于预设的土壤利用值,则输出土壤价值高指令,相关人员无需操作;若土壤利用值小于预设的土壤利用值,则输出土壤价值的指令,则需要相关人员进行修正。
请参阅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需要具体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结构安全评估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A01:将待取样土壤区域按照等面积划分为n个子区域,并编号为1,2,3……n;
A02:采集各监测子区域内的土壤干重量,土壤体积,土壤含水量;
A03:将各监测子区域内采集的土壤干重量,土壤体积,土壤含水量进行计算得出土壤质量含水量,再根据土壤干重量算出土壤容重;
A04:收集各监测子区域内土壤的粉粒,沙粒,粘粒含量与土壤有机含碳量,并将这些数据输入到EPIC模型中进行计算,得出土壤侵蚀值;
A05:通过无人机采集各监测子区域内的地形样貌图像;
A06:根据采集到的地形样貌图像生成各监测子区域的DOM和DEM,根据各监测子区域的DOM计算得到监测子区域的植被覆盖度,根据各监测子区域的DEM计算监测子区域的坡度值和坡长值。
A07:收集各监测子区域内最近一场降雨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降水量,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降雨侵蚀值;
A08:分析土壤容重,土壤侵蚀值、降雨侵蚀值、植被覆盖度和坡长值以及坡度值,并根据数据计算得出土壤综合价值;
A09:将计算后的土壤综合价值和预设的土壤综合价值进行对比,若土壤综合价值大于预设的土壤综合价值,则输出土壤价值高指令;若土壤综合价值小于预设的土壤综合价值,则输出土壤价值低指令。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然资源土壤价值核算系统,包括,其特征在于:
待取样土壤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将待取样土壤区域按照等面积划分为n个子区域并编号为1,2,3……n;
土壤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各监测子区域内的土壤干重量,土壤体积,土壤含水量;
土壤容重计算模块:用于将土壤采集模块采集的土壤干重量和土壤含水量进行计算得出土壤质量含水量,再根据土壤干重量算出土壤容重;
EPIC模型建立与计算模块:用于收集各监测子区域内土壤的粉粒,沙粒,粘粒含量与土壤有机含碳量,并将这些数据输入到EPIC模型中进行计算,得出土壤侵蚀值;
无人机采集土壤面貌模块:用于通过无人机采集各监测子区域内的地形样貌图像;
DOM模型和DEM模型计算模块:根据采集到的地形样貌图像生成各监测子区域的DOM和DEM,根据各监测子区域的DOM计算得到监测子区域的植被覆盖度,根据各监测子区域的DEM计算监测子区域的坡度值和坡长值;
降雨侵蚀值计算模块:用于收集各监测子区域内最近一场降雨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降水量,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降雨侵蚀值;
数据分析计算模块:分析土壤容重,土壤侵蚀值、降雨侵蚀值、植被覆盖度和坡长值以及坡度值,并根据数据计算得出土壤综合价值;
土壤综合价值判断模块:用于将计算后的土壤综合价值和预设的土壤综合价值进行对比,若土壤综合价值大于预设的土壤综合价值,则输出土壤价值高指令;若土壤综合价值小于预设的土壤综合价值,则输出土壤价值低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资源土壤价值核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待取样土壤区域按面积划分各监测子区域中面积不少于一平方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资源土壤价值核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数据采集模块中,土壤干重量是指土壤经过干燥后处理的质量;土壤体积是指土壤占据的空间体积;土壤含水量是指土壤在饱和状态下所含水分的体积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资源土壤价值核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质量含水量的算法具体为:
其中Q为土壤质量含水量,K为土壤含水量,M为土壤干土质量;
土壤容重的算法具体为:
其中R为土壤容重,M为土壤干土质量,Q为土壤质量含水量,V为土壤体积,η为其他影响因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资源土壤价值核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监测子区域内土壤中的粉粒,土壤中的沙粒与土壤中的粘粒含量以及土壤有机含碳量均可在数据中查询得到,其中土壤侵蚀值的计算方法具体为:
其中P为土壤侵蚀值,K为土壤中粉粒含量,I为土壤中沙粒含量,U为土壤中粘粒含量,C为土壤中有机含碳量,ε为其他影响因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资源土壤价值核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采集各监测子区域中地形样貌图像搭载的拍摄工具为高清摄像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资源土壤价值核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OM模型中植被覆盖度计算方法具体为:
其中F为植被覆盖度,S为覆盖面积,VVDVI为各监测子区域的VDVI指数,μ为其他影响因子。
所述DEM模型中坡度值和坡长值的计算方法具体为:
其中L为监测子区域内坡长值,θ为监测子区域内坡度值,fx表示监测子区域内的南北方向上的高程变化率,fy表示监测子区域内的东西方向上的高程变化率,λ表示所述预设区域的水平坡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资源土壤价值核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雨侵蚀值的算法具体为:
其中W为降雨侵蚀值,Tj为降雨的结束时间,Tk为降雨的开始时间,J为降水量,ξ为其他影响因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资源土壤价值核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计算模块中土壤利用值的算法具体为:
其中Y为土壤利用值,P为土壤侵蚀值,W为降雨侵蚀值,R为土壤容重,M为土壤干土质量,F为植被覆盖值,L为监测子区域内坡长值,θ为监测子区域内坡度值,ω12为权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资源土壤价值核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利用值判断模块中,若土壤利用值大于预设的土壤利用值,则输出土壤价值高指令,相关人员无需操作;若土壤利用值小于预设的土壤利用值,则输出土壤价值的指令,则需要相关人员进行修正。
CN202310946300.8A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自然资源土壤价值核算系统 Pending CN1169341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46300.8A CN116934166A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自然资源土壤价值核算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46300.8A CN116934166A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自然资源土壤价值核算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34166A true CN116934166A (zh) 2023-10-24

Family

ID=88380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46300.8A Pending CN116934166A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自然资源土壤价值核算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3416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00619A (ko) * 2016-06-23 2018-01-03 (주)해동기술개발공사 Gis 기반 토사유실 평가 방법
CN114443982A (zh) * 2021-05-06 2022-05-06 中南大学 一种大区域土壤重金属检测与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5239175A (zh) * 2022-08-03 2022-10-25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一种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快速估算方法及其系统
CN115620129A (zh) * 2022-09-21 2023-01-17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土壤水蚀保持量的监测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16148433A (zh) * 2021-11-22 2023-05-23 天津大学 一种基于rusle的流域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关系定量评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00619A (ko) * 2016-06-23 2018-01-03 (주)해동기술개발공사 Gis 기반 토사유실 평가 방법
CN114443982A (zh) * 2021-05-06 2022-05-06 中南大学 一种大区域土壤重金属检测与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6148433A (zh) * 2021-11-22 2023-05-23 天津大学 一种基于rusle的流域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关系定量评价方法
CN115239175A (zh) * 2022-08-03 2022-10-25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一种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快速估算方法及其系统
CN115620129A (zh) * 2022-09-21 2023-01-17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土壤水蚀保持量的监测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elfan et al. Large-basin hydrological response to climate model outputs: uncertainty caused by internal atmospheric variability
Williams et al. Stream restoration performance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Chesapeake Bay TMDL: Challenges posed by climate change in urban areas
CN103940974A (zh) 基于gis的中尺度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动态分析方法
Männel et al. Correcting surface loading at the observation level: impact on global GNSS and VLBI station networks
Li et al.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runoff in the Yarlung Tsangpo River basin in the Tibetan Plateau
Boluwade et al. Modeling the impacts of spatial heterogeneity in the castor watershed on runoff, sediment, and phosphorus loss using SWAT: I. Impacts of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properties
Zheng et al. Identifying important ecological areas for potential rainwater harvesting in the semi-arid area of Chifeng, China
Bao et al. Application of a developed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based on the mixed runoff generation model and 2D kinematic wave flow routing model for better flood forecasting
CN103293285A (zh) 一种在流域或区域尺度上的土壤侵蚀测定方法
Wu et al. Screening of urban environmental vulnerability indicators based on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and anti-image correlation matrix method
Zhu et al. Soil organic carbon in semiarid alpine region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stock estim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ontrols
Zhang et al. Investigation of lake shrinkage attributed to climate change over the past 33 years in Inner Mongolia, China
Smith et al. Upscaling land-use effects on water partitioning and water ages using tracer-aided ecohydrological models
Li et al. Effect of rock exposure on runoff and sediment on karst slopes under erosive rainfall conditions
Xu et al. Driving forces of nature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water and sediment change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in the past 100 years
Nadeem et al. Quantification of temporal variations in groundwater level using satellite imagery technique: A case study of Rachna Doab, Pakistan
CN116934166A (zh) 一种自然资源土壤价值核算系统
Yang Research on vegetation coverage optimisation of urban landscape based on vegetation index
CN115620129A (zh) 一种土壤水蚀保持量的监测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Miao et al. Study of uncertainty of satellite and reanalysis precipitation products and their impact on hydrological simulation
Geng et al. 1-km Raster Dataset of Annual Soil Erosion Modulus on the Loess Plateau (2001–2015)[J]
Yan et al. Effects of model segmentation approach on the performance and parameters of the Hydrological Simulation Program–Fortran (HSPF) models
Brovkina et al. Analysing changes in land cover in relation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districts of Znojmo and Třebíč (Czech Republic)
CN109409674B (zh) 一种流域棕色基础设施现状调蓄能力评估方法
Patidar et al. Covariation between lulc change and hydrological balance in river basin sca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