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20282A - 一种口腔黏膜疾病光动力治疗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口腔黏膜疾病光动力治疗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20282A
CN116920282A CN202310821909.2A CN202310821909A CN116920282A CN 116920282 A CN116920282 A CN 116920282A CN 202310821909 A CN202310821909 A CN 202310821909A CN 116920282 A CN116920282 A CN 1169202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shell
optical power
support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2190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道宇
刘金友
肖朝晖
丁伟敏
邓超
兰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Yage Optic And Electronic Techniqu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Yage Optic And Electronic Techniqu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Yage Optic And Electronic Techniqu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Yage Optic And Electronic Techniqu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2190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202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202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202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5/0601Apparatus for use inside the body
    • A61N5/0603Apparatus for use inside the body for treatment of body cavit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5/0613Apparatus adapted for a specific treatment
    • A61N5/062Photodynamic therapy, i.e. excitation of an ag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5/067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using laser ligh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3/00Measuring distances in line of sight; Optical rangefind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1/00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 G01J1/42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 G01J1/4257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applied to monito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beam, e.g. laser beam, headlamp bea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5/0601Apparatus for use inside the body
    • A61N5/0603Apparatus for use inside the body for treatment of body cavities
    • A61N2005/0606Mou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26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3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omprising light transmitting means, e.g. optical fib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32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64Detai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口腔黏膜疾病光动力治疗系统,包括:壳体,上部侧壁开设有光纤接口,下部侧壁设置有电源接头;光治疗装置,包括光纤、光纤支架、智能测距探头和红光激光器,光纤固定在光纤支架上,光纤的一端穿过光纤支架与智能测距探头连接,光纤支架的一端设置在壳体的顶部,智能测距探头固定在光纤支架的另一端,红光激光器固定在壳体的内部并与光纤连接,红光激光器的功率范围为100mW‑5000mW;光功率计,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光功率计的测量口位于壳体的顶面;显控装置,与光功率计、红光激光器和智能测距探头连接;驱动电源。本发明采用的光动力治疗系统可提高治疗效果,且可直接实时测算光功率密度,使治疗更加精准。

Description

一种口腔黏膜疾病光动力治疗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动力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口腔黏膜疾病光动力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口腔黏膜疾病是一种口腔科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属于癌前病变,有转变成口腔鳞癌的潜在可能。光动力在口腔黏膜疾病的治疗方面,可以诱导病变部位组织坏死,抑制病变部位组织的复发与恶化,因而光动力疗法可用于治疗口腔黏膜疾病,通过肿瘤组织对光敏剂的选择性吸收和潴留,然后用合适波长和剂量的光来激发光敏剂,产生细胞毒性物质即活性氧类物质来杀伤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传统的红光光动力治疗系统,采用的大都为630nm波段的红光,光功率范围在500mw,且光斑直径只有0.8cm,对于口腔黏膜疾病的治疗虽有一定的效果,但仍会有复发可能,且有些患者会出现对光动力治疗没明显效果的反应。此外,传统的光动力治疗系统在操作时,需要外接电源及其他设备进行光功率密度的测量,操作不方便,且无法直接实时测量光功率密度。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口腔黏膜疾病光动力治疗系统,提高治疗效果,且可直接实时测算光功率密度,使治疗更加精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红光光动力治疗系统的治疗效果不佳,且无法直接实时测量光功率密度等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腔黏膜疾病光动力治疗系统,包括:壳体,上部侧壁开设有光纤接口,下部侧壁设置有电源接头;光治疗装置,包括光纤、光纤支架、智能测距探头和红光激光器,所述光纤固定在所述光纤支架上,所述光纤的一端穿过所述光纤支架与所述智能测距探头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的内部并通过所述光纤接口连接外部设备,所述光纤支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智能测距探头固定在所述光纤支架的另一端,所述红光激光器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与所述光纤连接,所述红光激光器的功率范围为100mW-5000mW;光功率计,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光功率计的测量口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面,所述光功率计的测量口与所述智能测距探头的出光口相适配;显控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显控装置与所述光功率计、所述红光激光器和所述智能测距探头连接;驱动电源,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驱动电源与所述红光激光器、所述光功率计和所述显控装置连接,所述驱动电源通过电源接头连接外部电源。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智能测距探头包括光束整形器、微型摄像头和测距组件,所述光束整形器的一端与所述光纤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光纤的一端穿过所述光纤支架与所述光束整形器连接,所述光功率计的测量口与所述光束整形器的出光口相适配,所述微型摄像头设置在所述光束整形器的一端,所述测距组件设置在所述光束整形器的另一端,所述测距组件的测量精度为0.1mm。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显控装置包括显示器组件、支架组件和控制器,所述显示器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组件的一端,所述支架组件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显示器组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光功率计、所述红光激光器、所述微型摄像头和所述测距组件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控制器包括存储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下步骤:当所述显示器组件收到所输入的目标指令时,获取所述显示器组件所收到的所述目标指令;依据所述目标指令确定所述红光激光器的目标光功率值;依据所述红光激光器的目标光功率值调节所述红光激光器的实际光功率值,使得所述实际光功率值与所述目标光功率值相等;实时获取所述测距组件测量的距离信息;依据所述距离信息和所述实际光功率值得到实际光功率密度;实时将所述实际光功率密度传送到所述显示器组件进行显示。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时还能够实现如下步骤:获取所述光功率计测量的光束整形器的出光口的校验光功率值:依据所述距离信息和所述校验光功率实际值得到校验光功率密度;实时将所述校验光功率密度传送到所述显示器组件;当所述校验光功率密度与所述实际光功率密度不相等时,标记所述校验光功率密度为真实光功率密度。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控制器为ATMEGA2560-16AU单片机。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光纤支架包括包括阻力座、第一旋转阻尼器、第一支撑部、第二旋转阻尼器、第二支撑部、万向管、光纤接头和固定组件,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阻尼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阻尼器安装在所述阻力座的一端,所述阻力座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第二旋转阻尼器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端,所述第二旋转阻尼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另一端相连;所述万向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光纤接头固定在所述万向管的另一端,所述光纤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外侧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外侧,所述光纤的一端穿过所述万向管的内部并通过光纤接头与所述光束整形器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固定于所述光纤接头的另一端,所述光束整形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组件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固定座、旋转分度盘、支撑架、旋转阻尼器、从动旋转部件和阻力中心支架,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旋转分度盘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的内部中心,所述旋转分度盘的顶部与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阻尼器的一半侧壁固定于所述从动旋转部件的内部,所述旋转阻尼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旋转分度盘的中心轴线相垂直;所述阻力中心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从动旋转部件的内部并与所述从动旋转部件活动连接,所述阻力中心支架的内部中心与所述旋转阻尼器的另一半侧壁活动连接,所述阻力中心支架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旋转阻尼器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显示器组件与所述从动旋转部件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还包括:第一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所述第一散热风扇与所述驱动电源和所述控制器连接;第二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与所述红光激光器相邻设置,所述第二散热风扇与所述驱动电源和所述控制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还包括:两个扶手,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四个万向滑轮,沿所述壳体的底面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口腔黏膜疾病光动力治疗系统,包括壳体、光治疗装置、光功率计、显控装置和驱动电源,通过将光治疗装置中的红光激光器固定在壳体的内部并与光纤连接,红光激光器的功率范围为100mW-5000mW,最大功率可达5W,可通过增大光功率进而增大光功率密度,使得光斑调价范围为3cm-6cm,可扩大治疗范围,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通过将智能测距探头固定在光纤支架的另一端,将光功率计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光功率计的测量口位于壳体的顶面,在治疗口腔黏膜疾病的过程中,只需移动光纤支架的另一端进而将智能测距探头对准光功率计的测量口,使得光功率计可测量智能测距探头的出光口的实际光源功率,实现光源功率的精确测量,此外,通过智能测距探头可实时测量智能测距探头的位置信息;显控装置与光功率计、红光激光器和智能测距探头连接,在治疗过程口腔黏膜疾病的中,通过显控装置可获取的光功率计的光功率信息和红光激光器的光功率信息,并实时获取智能测距探头的位置信息,再实时将光功率信息和距离信息直接转化成光功率密度并实时显示,实现光功率密度的实时测算,并提供最直观的数据,使治疗更加精准。本发明的光动力治疗系统无需外部设备测量光功率密度,可直接实时测算光功率密度,使治疗更加精准,且可提高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口腔黏膜疾病光动力治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口腔黏膜疾病光动力治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口腔黏膜疾病光动力治疗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光纤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光纤支架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控装置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
1、壳体;11、光纤接口;12、电源接头;
2、光治疗装置;21、光纤;22、光纤支架;221、阻力座;222、第一旋转阻尼器;223、第一支撑部;2231、第一内接头;2232、第一固定杆;2233、第二内接头;224、第二旋转阻尼器;225、第二支撑部;2251、外接头;2252、第二固定杆;2253、固定接头;226、万向管;227、光纤接头;228、固定组件;2281、固定帽;2282、固定螺丝;23、智能测距探头;231、光束整形器;232、微型摄像头;233、测距组件;2331、测距模块;2332、测距模块壳体;2333、模块盖;24、红光激光器;
3、光功率计;31、测量口;
4、显控装置;41、显示器组件;411、后壳体;412、前壳体;413、触摸显示器;414、数据连接线;42、支架组件;421、固定座;422、旋转分度盘;423、支撑架;424、旋转阻尼器;425、从动旋转部件;4251、外支架;4252、定位筒;4253、盖板;426、阻力中心支架;427、限位部件;4271、限位螺丝;4272、阻力弹簧;4273、限位块;
5、驱动电源;
6、第一散热风扇;
7、第二散热风扇;
8、扶手;
9、万向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口腔黏膜疾病光动力治疗系统,包括:壳体1,上部侧壁开设有光纤接口11,下部侧壁设置有电源接头12;光治疗装置2,包括光纤21、光纤支架22、智能测距探头23和红光激光器24,所述光纤21固定在所述光纤支架22上,所述光纤21的一端穿过所述光纤支架22与所述智能测距探头23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1的内部并通过所述光纤接口11连接外部设备,所述光纤支架2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顶部,所述智能测距探头23固定在所述光纤支架22的另一端,所述红光激光器24固定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并与所述光纤21连接,所述红光激光器24的功率范围为100mW-5000mW;光功率计3,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光功率计3的测量口31位于所述壳体1的顶面,所述光功率计3的测量口31与所述智能测距探头23的出光口相适配;显控装置4,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显控装置4与所述光功率计3、所述红光激光器24和所述智能测距探头23连接;驱动电源5,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驱动电源5与所述红光激光器24、所述光功率计3和所述显控装置4连接,所述驱动电源5通过电源接头12连接外部电源。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口腔黏膜疾病光动力治疗系统,包括壳体1、光治疗装置2、光功率计3、显控装置4和驱动电源5,通过将光治疗装置2中的红光激光器24固定在壳体1的内部并与光纤21连接,红光激光器24的功率范围为100mW-5000mW,最大功率可达5W,可通过增大光功率进而增大光功率密度,使得光斑调价范围为3cm-6cm,可扩大治疗范围,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通过将智能测距探头23固定在光纤支架22的另一端,将光功率计3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光功率计3的测量口位于壳体1的顶面,在治疗口腔黏膜疾病的过程中,只需移动光纤支架22的另一端进而将智能测距探头23对准光功率计3的测量口31,使得光功率计3可测量智能测距探头23的出光口的实际光源功率,实现光源功率的精确测量,此外,通过智能测距探头23可实时测量智能测距探头23的位置信息;显控装置4与光功率计3、红光激光器24和智能测距探头23连接,在治疗过程口腔黏膜疾病的中,通过显控装置4可获取的光功率计3的光功率信息和红光激光器24的光功率信息,并实时获取智能测距探头23的位置信息,再实时将光功率信息和距离信息直接转化成光功率密度并实时显示,实现光功率密度的实时测算,并提供最直观的数据,使治疗更加精准。本发明的光动力治疗系统无需外部设备测量光功率密度,可直接实时测算光功率密度,使治疗更加精准,且可提高治疗效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测距探头23包括光束整形器231、微型摄像头232和测距组件233,所述光束整形器231的一端与所述光纤支架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光纤21的一端穿过所述光纤支架22与所述光束整形器231连接,所述光功率计3的测量口31与所述光束整形器231的出光口相适配,所述微型摄像头232设置在所述光束整形器231的一端,所述测距组件233设置在所述光束整形器231的另一端,所述测距组件233的测量精度为0.1mm。
这是由于,光束整形器231的一端与光纤支架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光纤21的一端穿过光纤支架22与光束整形器231连接,可通过光束整形器231的透镜组将光斑进行匀化并输出,大大提高了光斑均匀性,提高治疗效果,且通过显控装置4改变光束整形器231的焦距即可调节光斑的大小,实现光斑直径可调;通过光功率计3的测量口31与所述光束整形器231的出光口相适配,可将光束整形器231的出光口对准测量口31,以测量光束整形器231的出光口的光功率;通过设置在光束整形器231的一端的微型摄像头232,可对微弱环境下的患者的患处进行拍照留存;通过设置在光束整形器231的另一端的测距组件233,可对治疗光与病灶之间的距离进行实时测量,进而通过显控装置4将位置信息实时转化成功率密度,并显示出来,为医生提高最直观的数据以确定最佳治疗点,使得治疗更加精准,此外,当光纤21的治疗光与病灶之间的初始距离发生偏移时,测距组件233会检测到变化,并将此信息传输至显控装置4,以提示医生治疗光发生偏移。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显控装置4包括显示器组件41、支架组件42和控制器,所述显示器组件41设置在所述支架组件42的一端,所述支架组件42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顶部,所述显示器组件41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光功率计3、所述红光激光器24、所述微型摄像头232和所述测距组件233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通过显示器组件41可以显示口腔黏膜疾病光动力治疗系统的相关治疗信息,并且显示器组件41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光功率计3、红光激光器24、微型摄像头232和测距组件233连接,可用通过显示器组件41给控制器发送指令,以控制光功率计3、红光激光器24、微型摄像头232和测距组件233。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包括存储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下步骤:当所述显示器组件41收到所输入的目标指令时,获取所述显示器组件41所收到的所述目标指令;依据所述目标指令确定所述红光激光器24的目标光功率值;依据所述红光激光器24的目标光功率值调节所述红光激光器24的实际光功率值,使得所述实际光功率值与所述目标光功率值相等;实时获取所述测距组件233测量的距离信息;依据所述距离信息和所述实际光功率值得到实际光功率密度;实时将所述实际光功率密度传送到所述显示器组件41进行显示。
这是由于,控制器的存储单元和处理单元通过获取的目标光功率值,可设定红光激光器24的实际光功率值为目标光功率值,再通过红光激光器24的实际光功率值和测距组件233实时测量的距离信息,可实时测算光功率密度,并通过显示器组件41实时显示出来,以提供最直观的数据,确定最佳治疗点。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时还能够实现如下步骤:获取所述光功率计3测量的光束整形器231的出光口的校验光功率值:依据所述距离信息和所述校验光功率实际值得到校验光功率密度;实时将所述校验光功率密度传送到所述显示器组件41;当所述校验光功率密度与所述实际光功率密度不相等时,标记所述校验光功率密度为真实光功率密度。
这是由于,在口腔黏膜疾病光动力治疗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存在光纤损耗,导致光束整形器231的出光口的实际的治疗光功率与红光激光器24的设定的光功率出现偏差,进而可通过获取光功率计3测量的光束整形器231的出光口的校验光功率值以及测距组件233实时测量的距离信息,实时测算得到校验光功率密度,以对红光激光器24的实际光功率密度进行校验,当所述校验光功率密度与所述实际光功率密度不相等时,标记所述校验光功率密度为真实光功率密度,并通过显示器组件41实时显示出来,以避免光束整形器231出光口的实际光功率和红光激光器24的设定光功率出现偏差导致影响治疗效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为ATMEGA2560-16AU单片机。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控制器为ATMEGA2560-16AU单片机,具有高速、低功耗和强大的处理能力。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纤支架22包括包括阻力座221、第一旋转阻尼器222、第一支撑部223、第二旋转阻尼器224、第二支撑部225、万向管226、光纤接头227和固定组件228,所述第一支撑部22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阻尼器222连接,所述第一旋转阻尼器222安装在所述阻力座221的一端,所述阻力座221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顶部;所述第二旋转阻尼器224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部223的一端,所述第二旋转阻尼器224与所述第一支撑部223的另一端相连;所述万向管22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部22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光纤接头227固定在所述万向管226的另一端,所述光纤21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部223的外侧和所述第二支撑部225的外侧,所述光纤21的一端穿过所述万向管226的内部并通过光纤接头227与所述光束整形器231连接,所述固定组件228固定于所述光纤接头227的另一端,所述光束整形器23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组件228的内部。
这是由于,第一支撑部22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阻尼器222连接,所述第一旋转阻尼器222安装在所述阻力座221的一端,所述阻力座221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顶部,通过阻力座221和第一旋转阻尼器222可随时调整阻尼大小,可以精准操控第一支撑部223在水平方向旋转至任意角度,并固定在所需要的方位,不会随意移动,稳定性强,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通过第二旋转阻尼器224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部225的一端,所述第二旋转阻尼器224与所述第一支撑部223的另一端相连,可以精准操控第二支撑部225在垂直方向180度范围内活动至任意位置,并固定在所需要的高度,不会随意移动,稳定性强;通过将光纤21的一端穿过所述万向管226的内部通过光纤接头227与所述光束整形器231连接,可通过万向管226对光纤21进行固定和调节方向,使光束整形器231在水平及垂直范围内的任意角度活动并定位,最终使治疗光对准病灶处,可动性强。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万向管226为金属万向软管;所述光纤接头227为SMA905接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通过万向管226为金属万向软管,具有一定的刚度,抗拉性强,可对光纤21进行一定的保护,并可以稳定光纤21的位置,调节后不会随意移动,保证治疗的精确度,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柔性,可动性强,可调节光纤至任意角度;通过光纤接头227为SMA905接头,性能优良,可与光纤21和光束整形器231进行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部223包括第一内接头2231、第一固定杆2232和第二内接头2233,所述第一内接头2231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杆2232的一端,所述第一内接头2231与所述第一旋转阻尼器222连接,所述第二内接头2233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杆2232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内接头2233与所述第二旋转阻尼器224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225包括外接头2251、第二固定杆2252和固定接头2253,所述第二旋转阻尼器224安装在所述外接头2251上,所述外接头2251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杆2252的一端,所述固定接头2253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杆2252的另一端,所述固定接头2253与所述万向管226的一端固定连接;
这是由于,通过第一内接头2231和第二内接头2233,可使得第一固定杆2232的一端与第一旋转阻尼器222连接,另一端和第二旋转阻尼器224连接,使得第一固定杆2232的另一端相对于阻力座221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转动,进而控制光纤支架22的方向,且采用接头方式连接可使得连接更加稳固;通过外接头2251和固定接头2253,可使得第二固定杆2252的一端与第二旋转阻尼器224连接,另一端与万向管226连接,使得第二固定杆2252的另一端相对于第一固定杆2232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转动,进而控制光纤支架22的方向,且采用接头方式连接可使得连接更加稳固。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组件228包括固定帽2281和固定螺丝2282,所述固定帽228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光纤接头227的另一端,所述固定螺丝2282设置于所述固定帽2281的另一端,所述光束整形器231的一端通过所述固定螺丝2282固定于所述固定帽2281的内部并与所述光纤接头227的另一端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固定组件228包括固定帽2281和固定螺丝2282,通过固定螺丝2282可抵住光束整形器231的一端,并与固定帽2281相配合,以对光束整形器231的一端进行固定。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距组件233包括测距模块2331和测距模块壳体2332,所述测距模块壳体2332安装在所述光束整形器231的另一端外侧,所述测距模块壳体2332的远离所述光束整形器231的另一端的一侧设置有模块盖2333,所述测距模块2331安装在所述测距模块壳体2332的内部,所述测距模块2331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测距模块2331为微型红外传感器。
这是由于,测距模块壳体2332安装在所述光束整形器231的另一端外侧,所述测距模块壳体2332的远离所述光束整形器231的另一端的一侧设置有模块盖2333,所述测距模块2331安装在所述测距模块壳体2332的内部,所述测距模块2331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在安装时,可打开模块盖2333,将测距模块2331放入测距模块壳体2332的内部,再关上模块盖2333,以完成将测距模块2331固定于所述光束整形器231的另一端外侧,以实时测量治疗距离;通过测距模块2331为微型红外传感器,可通过红外进行定位,实时测量治疗距离。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组件42包括固定座421、旋转分度盘422、支撑架423、旋转阻尼器424、从动旋转部件425和阻力中心支架426,所述固定座421固定在所述壳体1的顶部,所述旋转分度盘422设置于所述固定座421的内部中心,所述旋转分度盘422的顶部与所述支撑架42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阻尼器424的一半侧壁固定于所述从动旋转部件425的内部,所述旋转阻尼器424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旋转分度盘422的中心轴线相垂直;所述阻力中心支架426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4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从动旋转部件425的内部并与所述从动旋转部件425活动连接,所述阻力中心支架426的内部中心与所述旋转阻尼器424的另一半侧壁活动连接,所述阻力中心支架426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旋转阻尼器424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显示器组件41与所述从动旋转部件425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这是由于,支架组件42包括固定座421、旋转分度盘422、支撑架423、旋转阻尼器424、从动旋转部件425和阻力中心支架426,旋转分度盘422的顶部与支撑架423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架423的另一端与阻力中心支架426固定连接,阻力中心支架426的另一端位于从动旋转部件425的内部并与从动旋转部件425活动连接,显示器组件41与从动旋转部件425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当需要在水平方向上旋转显示器组件41时,可对显示器组件41施加外力使其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并依次带动从动旋转部件425、阻力中心支架426、支撑架423和旋转分度盘422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旋转,此时旋转分度盘422的齿轮波动定位可控制左右旋转力度并增加转动时的稳定性,当停止施加外力时,显示器组件41会固定于所需位置,进而实现显示器组件41可在水平方向上旋转至所需位置;旋转阻尼器424的一半侧壁固定于从动旋转部件425的内部,旋转阻尼器424的中心轴线与旋转分度盘422的中心轴线相垂直,当需要竖直方向上旋转显示器组件41时,可对显示器组件41施加外力使其在竖直方向上旋转,并依次带动从动旋转部件425和旋转阻尼器424旋转,此时旋转阻尼器424可控制上下旋转力度,当停止施加外力时,显示器组件41会固定于所需位置,进而实现显示器组件41可在竖直方向上旋转至所需位置;阻力中心支架426的一端与支撑架4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从动旋转部件425的内部并与从动旋转部件425活动连接,阻力中心支架426的内部中心与旋转阻尼器424的另一半侧壁活动连接,当旋转阻尼器424在阻力中心支架426的内部进行自转时,阻力中心支架426不会随之转动,可用于支撑旋转阻尼器的转动。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从动旋转部件425包括外支架4251、定位筒4252和两个盖板4253,所述外支架4251的外侧壁与所述显示器组件41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阻尼器424的一半侧壁固定于所述外支架4251的内部,所述阻力中心支架426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外支架4251的内部并与所述外支架4251活动连接;两个所述盖板4253对称设置在所述外支架4251的两端;所述定位筒4252的一端抵于所述阻力中心支架426上,另一端抵于两个所述盖板4253中的其中一个远离所述旋转阻尼器424的所述盖板4253上。
这是由于,从动旋转部件425包括外支架4251,通过外支架4251与显示器组件41和旋转阻尼器424相连,并与阻力中心支架426活动连接,使得当旋转阻尼器424在外支架4251的内部旋转时,可通过带动外支架4251相对于阻力中心支架426进行旋转,进而带动显示器组件41进行旋转,且外支架4251可用于支撑旋转阻尼器424旋转;通过两个所述盖板4253对称设置在所述外支架4251的两端,可用于隐藏外支架4251内部的结构,使得结构更加美观;通过定位筒4252一端抵于所述阻力中心支架426上,另一端抵于两个所述盖板4253中的其中一个远离所述旋转阻尼器424的所述盖板4253上,可使得当旋转阻尼器424转动时,定位筒4252的一端可抵住阻力中心支架426进而抵住外支架4251,进而使得旋转阻尼器424在自转时不会左右晃动,以保证旋转阻尼器424的旋转精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组件42还包括限位部件427,所述限位部件427包括限位螺丝4271、阻力弹簧4272和限位块4273,所述限位螺丝4271、阻力弹簧4272和限位块4273均设置于所述固定座421的内部,所述限位螺丝4271的一端位于所述固定座421的一侧壁上,所述限位螺丝4271的另一端与所述阻力弹簧4272的一端相连,所述阻力弹簧4272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块4273的一端相接触,所述限位块4273的另一端抵于所述旋转分度盘422的外侧壁上,所述限位块4273的另一端呈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的半径与所述旋转分度盘422的外径相适配。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限位部件427包括限位螺丝4271、阻力弹簧4272和限位块4273,可通过旋转限位螺丝4271,使得限位螺丝4271的另一端挤压阻力弹簧4272,使得阻力弹簧4272的另一端挤压限位块4273的一端,进而限位块4273的另一端挤压旋转分度盘422的外侧壁,加大旋转分度盘422的旋转阻力,进而对旋转分度盘422进行限位;反之,通过反向旋转限位螺丝4271,可减小旋转分度盘422的旋转阻力,使得旋转分度盘422可任意进行旋转;通过限位块4273的另一端的弧形结构的半径与所述旋转分度盘422的外径相适配,可使得限位块4273与旋转分度盘422接触的更加紧密,有利于对旋转分度盘422进行限位。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分度盘42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布线通道,所述支撑架423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布线通道,所述阻力中心支架426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定位筒4252的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近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布线通道、所述第二布线通道、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所述外支架4251的与所述显示器组件41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显示器组件41包括后壳体411、前壳体412、触摸显示器413和数据连接线414,所述后壳体411的外侧与所述外支架4251固定连接,所述后壳体411与所述外支架4251的连接处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相连通,所述触摸显示器413设置于所述后壳体411的内部,所述数据连接线414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布线通道和所述第一布线通道与所述驱动电源5连接,所述数据连接线414的另一端与所述触摸显示器413连接;所述前壳体412的四周外侧与所述后壳体411连接,所述前壳体412的四周内侧与所述触摸显示器413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通过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布线通道和所述第一布线通道,可对显示器组件41与驱动电源的连接的部分进行隐藏和保护,提高多角度旋转显示屏结构的安全性和美观性;将触摸显示器413设置于所述后壳体411的内部,可通过后壳体411连接触摸显示器413和外支架4251,并对触摸显示器413进行保护;通过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布线通道和所述第一布线通道,可对数据连接线414进行隐藏和保护,提高安全性和美观性;通过前壳体412和后壳体411连接,可进一步固定和保护触摸显示器413,增加触摸显示器413旋转时的稳定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散热风扇6,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底面,所述第一散热风扇6与所述驱动电源5和所述控制器连接;第二散热风扇7,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并与所述红光激光器24相邻设置;所述第二散热风扇7与所述驱动电源5和所述控制器连接。
这是由于,通过将第一散热风扇6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底面,并与驱动电源5和控制器连接,可预先通过控制器将第一散热风扇6设置为定时运行,或者当机体热量过高时,通过控制器开启第一散热风扇6运行,以对整个光动力治疗系统进行散热;通过将第二散热风扇7与红光激光器24相邻设置,并与驱动电源5和控制器连接,可预先通过控制器将第二散热风扇7设置为定时运行,或者当红光激光器24热量过高时,通过控制器开启第二散热风扇7运行,以对红光激光器24进行散热。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两个扶手8,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外壁上;四个万向滑轮9,沿所述壳体1的底面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底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四个万向滑轮9沿壳体1的底面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可便于移动壳体,操作方便,且两个扶手8对称设置在壳体1的外壁上,可通过扶手8移动壳体1,并在移动过程中通过扶手保持壳体1的稳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口腔黏膜疾病光动力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上部侧壁开设有光纤接口,下部侧壁设置有电源接头;
光治疗装置,包括光纤、光纤支架、智能测距探头和红光激光器,所述光纤固定在所述光纤支架上,所述光纤的一端穿过所述光纤支架与所述智能测距探头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的内部并通过所述光纤接口连接外部设备,所述光纤支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智能测距探头固定在所述光纤支架的另一端,所述红光激光器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与所述光纤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红光激光器的功率范围为100mW-5000mW;
光功率计,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光功率计的测量口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面,所述光功率计的测量口与所述智能测距探头的出光口相适配;
显控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显控装置与所述光功率计、所述红光激光器和所述智能测距探头连接;
驱动电源,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驱动电源与所述红光激光器、所述光功率计和所述显控装置连接,所述驱动电源通过电源接头连接外部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黏膜疾病光动力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测距探头包括光束整形器、微型摄像头和测距组件,所述光束整形器的一端与所述光纤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光纤的一端穿过所述光纤支架与所述光束整形器连接,所述光功率计的测量口与所述光束整形器的出光口相适配,所述微型摄像头设置在所述光束整形器的一端,所述测距组件设置在所述光束整形器的另一端,所述测距组件的测量精度为0.1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腔黏膜疾病光动力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控装置包括显示器组件、支架组件和控制器,所述显示器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组件的一端,所述支架组件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显示器组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光功率计、所述红光激光器、所述微型摄像头和所述测距组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腔黏膜疾病光动力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存储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下步骤:
当所述显示器组件收到所输入的目标指令时,获取所述显示器组件所收到的所述目标指令;
依据所述目标指令确定所述红光激光器的目标光功率值;
依据所述红光激光器的目标光功率值调节所述红光激光器的实际光功率值,使得所述实际光功率值与所述目标光功率值相等;
实时获取所述测距组件测量的距离信息;
依据所述距离信息和所述实际光功率值得到实际光功率密度;
实时将所述实际光功率密度传送到所述显示器组件进行显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腔黏膜疾病光动力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时还能够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光功率计测量的光束整形器的出光口的校验光功率值:
依据所述距离信息和所述校验光功率实际值得到校验光功率密度;
实时将所述校验光功率密度传送到所述显示器组件;
当所述校验光功率密度与所述实际光功率密度不相等时,标记所述校验光功率密度为真实光功率密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腔黏膜疾病光动力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为ATMEGA2560-16AU单片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口腔黏膜疾病光动力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支架包括包括阻力座、第一旋转阻尼器、第一支撑部、第二旋转阻尼器、第二支撑部、万向管、光纤接头和固定组件,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阻尼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阻尼器安装在所述阻力座的一端,所述阻力座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第二旋转阻尼器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端,所述第二旋转阻尼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另一端相连;所述万向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光纤接头固定在所述万向管的另一端,所述光纤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外侧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外侧,所述光纤的一端穿过所述万向管的内部并通过光纤接头与所述光束整形器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固定于所述光纤接头的另一端,所述光束整形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组件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口腔黏膜疾病光动力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固定座、旋转分度盘、支撑架、旋转阻尼器、从动旋转部件和阻力中心支架,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旋转分度盘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的内部中心,所述旋转分度盘的顶部与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阻尼器的一半侧壁固定于所述从动旋转部件的内部,所述旋转阻尼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旋转分度盘的中心轴线相垂直;所述阻力中心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从动旋转部件的内部并与所述从动旋转部件活动连接,所述阻力中心支架的内部中心与所述旋转阻尼器的另一半侧壁活动连接,所述阻力中心支架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旋转阻尼器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显示器组件与所述从动旋转部件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口腔黏膜疾病光动力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所述第一散热风扇与所述驱动电源和所述控制器连接;
第二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与所述红光激光器相邻设置,所述第二散热风扇与所述驱动电源和所述控制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口腔黏膜疾病光动力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扶手,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
四个万向滑轮,沿所述壳体的底面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CN202310821909.2A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口腔黏膜疾病光动力治疗系统 Pending CN1169202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21909.2A CN116920282A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口腔黏膜疾病光动力治疗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21909.2A CN116920282A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口腔黏膜疾病光动力治疗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20282A true CN116920282A (zh) 2023-10-24

Family

ID=88379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21909.2A Pending CN116920282A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口腔黏膜疾病光动力治疗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2028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29756B2 (ja) フォロプタ及び前記種類のフォロプタを使用して屈折度を測定する方法
CN202715136U (zh) 移动x射线单元
EP3166498B1 (en) X-ray imag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WO2016202311A2 (zh) 手持式自主视力测量装置及视力测量方法
JP2001238856A (ja) 手持ち式非接触トノメータ
BR112013015879B1 (pt) Unidade de raio-x móvel, e, método para controle da dosimetria de um feixe de raio-x emanando de uma unidade de raio-x móvel
CN104274152B (zh) 一种医疗验光仪及其验光方法
CN116920282A (zh) 一种口腔黏膜疾病光动力治疗系统
EP3325096B1 (en) System for delivering dosed light to tissue
CN102551677B (zh) 用于漫射光断层成像的内窥式旋转探头
CN106233190A (zh) 牙科光照射装置
CN102100533A (zh) 一体化红外线热扫描膀胱镜系统
CN102100529A (zh) 一体化红外线热扫描食管镜系统
CN209416869U (zh) 一种可调节光入射角的烟尘仪
CN102100540A (zh) 一体化红外线热扫描结肠镜系统
CN103181756A (zh) 一种用于激光真菌治疗的非接触实时测温治疗手具
CN102100530A (zh) 一体化红外线热扫描十二指肠镜系统
CN112717281B (zh) 一种医疗机器人平台及控制方法
Zou et al. Evaluation of lensed fibers used in 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CN115671574A (zh) 一种视力精准化治疗仪及其使用的治疗光功率调整方法
CN219590572U (zh) 一种带有距离测量功能的光纤支架
CN201920697U (zh) 一体化红外线热扫描膀胱镜系统
CN208567806U (zh) 一种高精度激光测径仪
TWI555552B (zh) 移動式x光單元及劑量控制方法
CN201939320U (zh) 一体化红外线热扫描喉镜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