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20279A - 一种用于起搏的导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起搏的导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20279A
CN116920279A CN202311176062.3A CN202311176062A CN116920279A CN 116920279 A CN116920279 A CN 116920279A CN 202311176062 A CN202311176062 A CN 202311176062A CN 116920279 A CN116920279 A CN 1169202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layer
electrode
lead
anchoring member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760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20279B (zh
Inventor
金汉�
胡奕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1117606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202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20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20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20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202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72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implantation of stimulators
    • A61N1/375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e.g. casings
    • A61N1/37512Pacemak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2Heart stimul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72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implantation of stimulators
    • A61N1/375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e.g. casings
    • A61N1/3752Details of casing-lead connections
    • A61N1/3754Feedthrough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起搏的导线,包括:绝缘层、电极头以及至少一个锚定构件,电极头能够相对于绝缘层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活动;至少一个锚定构件能够相对于绝缘层活动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活动,其中,相比起第二位置,第一位置靠近于导线的近端;相比起第四位置,第三位置靠近于导线的近端;处于第一位置的电极头和处于第三位置的至少一个锚定构件位于绝缘层内;其中,电极伸出部为电极头伸出于绝缘层的部分,构件伸出部为各锚定构件伸出于绝缘层的部分。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起搏的导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植入式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心脏左束支区域的、用于起搏的导线。
背景技术
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心律失常疾病有效且成熟的技术手段。通常将心脏起搏导线植入右心室心尖处或间隔处心肌组织,以发放电脉冲形式起搏局部心肌。然而,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发现,这种传统右心室起搏心肌方式会造成左右心室电学失同步,增加了患者远期慢性心力衰竭或心房颤动的发生风险。2017年,学者首次将心脏起搏导线穿过心脏室间隔部位,通过直接起搏左心室心内膜面下左束支传导系统(而非仅作用于心肌组织),率先实现生理性的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方式。这种起搏方式能够保证电脉冲直接起搏心脏正常的电传导系统,使得左心室内收缩保持同步,目前被认为是最可行、最有发展前景、且有效的生理性起搏方式。
目前临床上可用于LBBAP的心脏起搏导线主要分为两类:(1)由美敦力公司生产的螺旋主动导线(型号3830),作为实心的心脏主动起搏导线,其主要设计特点为:a、直径小至1.4mm; b、全实心,内部无钢丝支撑;c、头端螺旋完全露出。然而这种设计在实施LBBAP时遇到两个问题:1)难以将起搏导线拧入室间隔深处的左束支区域:由于全实心且内部无钢丝支撑,使得导线整体较为柔软,螺旋内部包饶的心肌组织会阻挡导线继续进入间隔心肌深处。2)远期拔除困难:心脏起搏导线通常使用10-15年,在此期间患者如果发生感染、导线故障等不可抗拒因素通常需要接受导线拔除。然而,由于导线头端完全深拧在室间隔内,头端螺旋的设计尽管保证导线牢靠,但同时带来的问题是周围心肌和纤维组织与螺旋钢丝反复缠绕,使得拔除植入左束支区域的这种螺旋主动导线异常困难。
此外,上述市面上的心脏起搏导线都不是针对LBBAP专门设计研发的,目前有公开了可用于LBBAP的新型起搏导线设计的现有技术包括:a、公开号为CN113289244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希浦系统起搏的四极螺旋主动导线,其头端螺旋的设计仍然不能解决远期拔除困难的问题,并且由于提供多个环电极起搏,不能兼容目前市面上的脉冲发生器,需要同时研发配套的特制脉冲发生器。b、公开号为CN116053825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植入式导线连接器,同样无法解决远期拔除困难的问题;c、公开号为CN11639271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深间隔起搏的起搏元件的生物刺激器,该器件为无导线起搏器直接植入心肌设计,不是单纯的一根起搏导线;另外该器件头端尖锐且直接暴露在外,需要配套研发特定的递送鞘管,否则会捅破心肌或血管;d、公开号为US11712188B2的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左后分支接合器,固定构件(20)刺穿心脏组织达到一定深度之后,还会反向弯曲,以类似于爪的形式抓攫住心脏组织,由此将接合器固定在心脏组织处,该结构的固定方式对心脏组织造成的损伤和潜在负担可能较大,而且也会导致医生难以将该导线从心脏组织中拔除。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起搏的导线,方便医生将其拔除。
本申请提供的用于起搏的导线,包括:绝缘层、电极头以及至少一个锚定构件,所述电极头能够相对于所述绝缘层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活动;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绝缘层活动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活动,其中,相比起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靠近于所述导线的近端;相比起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三位置靠近于所述导线的近端;
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电极头和处于所述第三位置的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位于所述绝缘层内;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电极头,部分或全部伸出于所述绝缘层外;处于所述第四位置的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部分或全部伸出于所述绝缘层外;所述电极头的电极伸出部的横截面沿着该电极头的轴向从近到远不会增大,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的构件伸出部的横截面沿着该锚定构件的轴向从近到远不会增大,其中,所述电极伸出部为所述电极头伸出于所述绝缘层的部分,所述构件伸出部为各所述锚定构件伸出于所述绝缘层的部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头包括沿着该电极头的轴向从近向远依次连接的第一柱形部与第一锥形头,或者,所述电极头为锥形;
所述锚定构件包括沿着该锚定构件的轴向从近向远依次连接的第二柱形部与第二锥形头,或者,所述锚定构件为锥形。
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推进杆与活动部,所述第一推进杆与所述电极头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部形成有第一通孔供所述第一推进杆通过,所述第一推进杆与所述第一通孔过盈连接,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安装于所述活动部,其中,所述活动部活动安装于所述绝缘层内,推动所述第一推进杆能够带动所述活动部移动,进而带动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移动。
在再一实施例中,通过推动所述第一推进杆向远端移动带动所述电极头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以及带动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从所述第三位置移动至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在所述电极头伸出绝缘层前伸出于所述绝缘层。
在再一实施例中,导线还包括第二推进杆与电极杆,所述电极杆的远端与所述电极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进杆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电极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电极杆与所述第二通孔过盈连接,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通过变形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推进杆的远端连接,其中,所述绝缘层内形成有限位通道以供所述变形件穿过且限制所述变形件的位置。
在再一实施例中,通过推动所述第二推进杆向远端移动带动所述电极头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同时通过变形件带动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从所述第三位置移动至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在所述电极头伸出绝缘层前伸出于所述绝缘层。
在再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推进杆向近端延伸至所述绝缘层外,且所述电极杆的近端设置有刻度标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设置有向内凹陷而形成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绕所述绝缘层的周向一圈。
在再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包括3个所述锚定构件。
在再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用于将所述的用于起搏的导线固定于心脏组织,当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处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插入所述心脏组织,当所述电极头从所述第四位置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不勾住所述心脏组织;当所述电极头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电极头插入所述心脏组织;当所述电极头从所述第二位置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电极头不勾住所述心脏组织。
本申请的用于起搏的导线通过设置至少一个锚定构件来让导线可以安稳地固定在心脏内,同时,电极头的电极伸出部与锚定构件的构件伸出部由于从近至远不会增大,所以不容易勾住心脏的组织,以便于后期将电极头与锚定构件从心脏中拔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起搏的导线的透视图,其中导线沿任一轴向截面被剖开。
图2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的导线在电极头和锚定构件未伸出的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的电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的锚定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a-c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的导线在不同状态下的剖面图,其中图5a示出了电极头和锚定构件未伸出的状态、图5b示出了锚定构件处于第四位置的状态、以及图5c示出了电极头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
图6-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起搏的导线不同状态下的透视图,其中导线沿某一轴向截面被剖开;其中,图6示出了锚定构件处于第四位置、电极头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图7示出了锚定构件处于第四位置的状态;图8示出了锚定构件处于第三位置、电极头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
图9a-c示出了图6所示实施例的导线在不同状态下的剖面图,其中图9a示出了电极头和锚定构件未伸出的状态、图9b示出了锚定构件处于第四位置的状态、以及图9c示出了电极头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
图10示出了图6所示实施例的导线近端的剖视图。
图11示出了绝缘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X轴”“Y轴”“Z轴”“垂直”“平行”“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起搏的导线的透视图,其中导线沿某一轴向截面被剖开。图2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的导线在电极头和锚定构件未伸出的状态下的透视图。如图1与图2所示,导线100包括绝缘层110、电极头120以及至少一个锚定构件130。电极头120可以相对于绝缘层110在第一位置(即其缩回位置)与第二位置(即其完全伸出位置)之间活动。锚定构件130可以相对于绝缘层110在第三位置(即其缩回位置)与第四位置(即其完全伸出位置)之间活动。可以设想到的是,当电极头120处于第一位置时,以及当锚定构件130处于第三位置时,它们分别(相比起处于第二位置、第四位置而言)接近导线100的近端。此外,当电极头120处于第一位置时,以及当锚定构件130处于第三位置时,电极头120以及锚定构件130均位于绝缘层110内,特别是位于绝缘层110专门为其配置的通道内,具体如图2所示。当电极头120处于第二位置时,以及当锚定构件130处于第四位置时,它们分别(相比起处于第一位置、第三位置而言)接近导线100的远端,具体如图1所示。
如图3所示,电极头120可以设计为,包括沿该电极头120的轴向A从近向远依次连接的第一柱形部121与第一锥形头122。替代地,电极头120可以具有锥体的形状。类似地,如图4所示,锚定构件130可以设计为,包括沿该锚定构件130的轴向B从近向远依次连接的第二柱形部131与第二锥形头132。替代地,锚定构件130可以具有锥体的形状。这意味着,电极头120以及锚定构件130在其轴向的近端附近的横截面不会比在远端附近的横截面更大。这也会使得上述方案中的电极头120伸出于绝缘层的部分,即电极伸出部123的横截面沿该电极伸出部123的轴向A从近到远不会增大,以及使得上述方案中的锚定构件130伸出于绝缘层110的部分(即构件伸出部133)的横向面沿该构件伸出部133的轴向B从近到远不会增大。更具体而言,当介入医师将锚定构件130与电极头120往近端移动以缩入至绝缘层110时(即将锚定构件130从第四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将电极头120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电极头120与锚定构件130都不会勾住心脏组织,对心脏组织造成较大损伤。
需要说明的是,电极头120与锚定构件130由硬质材料制备得到,不容易变形,具体可为金属或者合金。
导线100还包括第一推进杆140与活动部150。其中,第一推进杆140固定连接至电极头120。活动部150设置有第一通孔151,第一推进杆140延伸穿过该第一通孔。优选地,第一推进杆140与第一通孔151过盈配合。锚定构件130安装在活动部150上。需要说明的是,绝缘层110形成有限位容腔,限位容腔用于将活动部150限位。此外,第一推进杆140位于第一通孔151的部分设有橡胶套,其中,橡胶套(未在图中画出)套设在第一推进杆140外,使得第一推进杆140与第一通孔151过盈配合。
可选的,锚定构件130活动安装在活动部150上。具体而言,活动部150形成有活动容腔,锚定构件130的近端部被限制于仅能沿着活动容腔移动。可选的,锚定构件130的近端部插入于活动容腔的限位槽(未在图中标识),使得锚定构件130的近端部仅能沿着活动容腔的限位槽移动。上述方案,通过让锚定构件130活动安装在活动部150上,使得在推进过程中,锚定构件130的位置与朝向可以变化,进而方便锚定构件130从绝缘层110中伸出。当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调整绝缘层110中供锚定构件130穿过的通孔的尺寸,以便于锚定构件130的通过。
需要说明的是,绝缘层110的远端设置有第二阴极接口220,在后续的说明书中会对其具体的结构展开说明。
图5a-c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的导线在不同状态下的剖面图,其中图5a示出了电极头和锚定构件未伸出的状态、图5b示出了锚定构件处于第四位置的状态、以及图5c示出了电极头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参照图5a,在植入导线100开始阶段,电极头120位于第一位置,锚定构件130位于第三位置。此时,介入医师推动第一推进杆140朝向远端移动,由此带动电极头12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以及由于第一推进杆140与第一通孔151的过盈配合,还带动锚定构件130从第三位置移动至第四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电极头120和锚定构件130同时向远端移动,但是锚定构件130,在电极头120伸出绝缘层前,已伸出于绝缘层并处于第四位置处,由此将导线100锚定在心肌内,如图5b所示。此时,介入医师需要施加更大的力以推动第一推进杆140朝向远端继续移动,甚至还可能需要在推动的同时附带旋转的操作,以便第一推进杆140能够朝向远端旋进。这样,在活动部150已经被限位容腔(未示出)约束,导致锚定构件130被约束在第四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推进杆140将电极头120继续推进至其第二位置,稍微刺进心肌内的左束支区域M,具体如图5c所示。上述方案中,通过让锚定构件130在电极头120伸出绝缘层前伸出于绝缘层,以保证锚定构件130可以先插入至左束支区域M内进行锚定,方便后续慢慢将电极头120准确地插入至心肌组织中。需要说明的是,方向C为导线的轴向方向。
当需要进行拔除时,介入医师可以拉动第一推进杆140朝向近端移动,同时带动电极头120向近端移动。此时,由于第一推进杆140与第一通孔151的过盈配合,所以活动部150与锚定构件130也会同样向近端移动,以从第四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当锚定构件130位于第三位置时,由于限位容腔的限制,导致活动部150与锚定构件130无法再往近端移动。介入医生可以拉动第一推进杆140的同时附带旋转的操作,以便第一推进杆140能够朝向近端旋进。
实施例二
图6-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起搏的导线不同状态下的透视图,其中导线沿某一轴向截面被剖开。其中,图6示出了锚定构件处于第四位置、电极头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图7示出了锚定构件处于第四位置的状态;图8示出了锚定构件处于第三位置、电极头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导线100’包括绝缘层110’、电极头120’以及至少一个锚定构件130’。电极头120’可以相对于绝缘层110’在第一位置(即其缩回位置)与第二位置(即其完全伸出位置)之间活动。锚定构件130’可以相对于绝缘层110’在第三位置(即其缩回位置)与第四位置(即其完全伸出位置)之间活动。可以设想到的是,当电极头120’处于第一位置时,以及当锚定构件130’处于第三位置时,它们分别(相比起处于第二位置、第四位置而言)接近导线100’的近端。此外,当电极头120’处于第一位置时,以及当锚定构件130’处于第三位置时,电极头120’以及锚定构件130’均位于绝缘层110’内,特别是位于绝缘层110’专门为其配置的通道内。
电极头120’可以设计为,包括沿该电极头120’的轴向从近向远依次连接的第一柱形部121’与第一锥形头122’。替代地,电极头120’可以具有锥体的形状。类似地,锚定构件130’可以设计为,包括沿该锚定构件130’的轴向从近向远依次连接的第二柱形部131’与第二锥形头132’。替代地,锚定构件130’可以具有锥体的形状。这意味着电极头120’以及锚定构件130’在近端附近的横截面不会比在远端附近的横截面更大。这使得上述方案中的电极头120’伸出于绝缘层的部分(即电极伸出部123’)的横截面沿电极头120’的轴向从近到远不会增大,以及使得上述方案中的锚定构件130’ 伸出于绝缘层的部分(即构件伸出部133’)的横向面沿该锚定构件130’的轴向从近到远不会增大。更具体而言,当介入医师将锚定构件130’与电极头120’往近端移动以缩入至绝缘层110’时(即将锚定构件130’从第四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将电极头120’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电极头120’与锚定构件130’都不会勾住心脏组织,对心脏组织造成较大损伤。
需要说明的是,电极头120’与锚定构件130’由硬质材料制备得到,不容易变形,具体可为金属或者合金。
导线100’还包括第二推进杆140’与电极杆160,电极杆160的远端固定连接至电极头120’。第二推进杆140’设置有第二通孔141’,电极杆160延伸穿过该第二通孔。优选地,电极杆160与第二通孔141’过盈配合。锚定构件130’通过变形件190间接连接至第二推进杆140’,具体地,第二推进杆140’的远端与变形件190固定连接,变形件190的远端与锚定构件130’固定连接。可以设想到的是,变形件190也位于绝缘层110’内,特别是位于绝缘层110’专门为其配置的通道内。其中,变形件190的材质为记忆金属材质,例如镍合金,钛合金材质。当在外力作用下,可沿着通道移动并变形。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橡胶套外套(未在图中画出)在电极杆160外,使得电极杆160与第二通孔141’过盈配合。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极杆160可以与电极头120’一体成型。
如图9a,在植入导线100’开始阶段,电极头120’位于第一位置,锚定构件130’位于第三位置,介入医师推动第二推进杆140’朝向远端移动,通过电极杆160与第二通孔141’的过盈配合以带动电极杆160移动,进而带动电极杆160上的电极头12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此外,第二推进杆140’的远端还会带动变形件190移动并且随之带动锚定构件130’从第三位置移动至第四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电极头120’和锚定构件130’同时向远端移动,但是锚定构件130’先于电极头120’到达第四位置,所以可以先通过锚定构件130’将导线100’锚定在左束支区域M,如图9b所示。此时,第二推进杆140’被限制件111所限制不能再向前移动,进而限制了锚定构件130’继续向远端移动。而介入医师需要施加更大的力以推动电极杆160朝向远端继续移动,甚至还可能需要在推动的同时附带旋转的操作,以便电极杆160能够朝向远端旋进。这样,在第二推进杆140’已经被绝缘层110’形成的凸起111所约束的情况下,电极杆160将电极头120’继续推进至其第二位置,即稍微刺进心肌内的左束支区域M,具体如图9c所示。
当需要进行拔除时,介入医师可以拉动第二推进杆140’朝向近端移动,同时由于第二推进杆140’与第二通孔141’的过盈配合,所以电极杆160与电极头120’会向近端移动。此时,所以变形件190与锚定构件130’也会同样向近端移动(锚定构件130’从第四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最终,直至将电极头120’ 与锚定构件130’收回至绝缘层110内。
可选的,如图10所示,第二推进杆140’的近端继续朝向近端方向延伸至绝缘层110’外,且电极杆160的近端设置有刻度标志,例如相距固定间距的刻度,其中固定间距可以是1mm或其他合适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9a、图9b以及图9c所示,绝缘层110’形成有第一阴极接口210、第二阴极接口220、第一阳极接口230以及第二阳极接口240,其中,第一阴极接口210与第二阴极接口220通过位于绝缘层110’内部的阴极导电线圈连通。第一阳极接口230与第二阳极接口240通过位于绝缘层110’内部的阳极导电线圈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当将导线的电极头120’插入心肌内的左束支区域M后,需要剪断漏出于绝缘层110’近端的电极杆160与第二推进杆140’。接着,让导线的近端接上脉冲发生器即可。此时,脉冲发生器会分别接触并连通位于近端的第一阴极接口210与第一阳极接口230。而当电极头120’向远端移动接触到左束支区域M时,电极头120’会接触到位于绝缘层110’远端的第二阴极接口220,同时,由于第二阳极接口240位于导线的外侧,导线外的血液会将第二阴极接口220与第二阳极接口240连通,使得左束支区域M与脉冲发生器形成回路,进而让脉冲发生器能够向左束支区域M发放电脉冲。
需要说明的是电极头120、120’通电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局限于上述的常规的通电方式。此外,电极头120、120’通电位置不局限于左束支区域M,其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对心肌内的其它区域进行电击。
实施例三
图11示出了设置有环形槽170的绝缘层110’的的侧视图。在导线100’的绝缘层110’靠近近端的位置设置有向内凹陷而形成的环形槽170。在导线100’因故障或使用寿命的原因而需要被更换的情形下,环形切割刀在环形槽170处将导线100’绞断,从而暴露第二推进杆140’,便于操作者旋转并抽回第二推进杆140’乃至整根导线100’。优选地,所配置的环形槽170数量可以为不止一个。进一步地,在缩回第二推进杆140’乃至整根导线100’时,锚定构件130’以及电极头120’沿直线路径缩回到绝缘层110’的相应通道内,以确保它们不继续侵入左束支区域M的相关(心肌)组织。
需要说明的是,环形槽170也可以设置于绝缘层110上。具体为,在导线100的绝缘层110靠近近端的位置设置有向内凹陷而形成的环形槽170。
在上述以及其他实施例中,尽管剖视图显示了锚定构件130、130’成对地排列在电极头120、120’的两侧,然而,优选地,导线100、100’可以包括3个锚定构件130、130’。当然,配置其他数量的锚定构件130、130’也是可行的。
本申请的起搏导线:利用稍尖锐设计的推进杆(第一推进杆140或第二推进杆140’)并通过进一步旋转推进杆,易于进入室间隔深处的左束支区域,操作简单;根据推进杆近端的刻度标识,保证导线的远端进入室间隔深度安全可控,避免拧入过深导致室间隔穿孔。同时利用锚定构件130、130’辅助导线固定于室间隔心肌,能够保证导线的长期稳定,不会因心脏的自主收缩与舒张而发生移位。此外,本申请的起搏导线100、100’,于近端处切割延伸出绝缘层的电极杆160与第二推进杆140’(或第一推进杆140)后,能够连通脉冲发生器。
当需要撤回导线时,可使用切割刀切割部分的导线100、100’以暴露出推进杆后,通过旋转回退等方式直接将电极头120、120’与锚定构件130、130’回退至导线100、100’内部,从而将导线100、100’完全拔出体内,就远期而言,拔除导线100、100’的操作方便,对心肌损伤小。
需要说明的是,以靠近导线使用者的一端为近端,以远离导线使用者(即靠近心脏)的一端为远端。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仅仅是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而并非对本申请的可能实施方式的穷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对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各种改动,而不背离本申请的主旨。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起搏的导线,包括:绝缘层、电极头以及至少一个锚定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头能够相对于所述绝缘层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活动;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绝缘层活动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活动,其中,相比起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靠近于所述导线的近端;相比起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三位置靠近于所述导线的近端;
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电极头和处于所述第三位置的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位于所述绝缘层内;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电极头,部分或全部伸出于所述绝缘层外;处于所述第四位置的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部分或全部伸出于所述绝缘层外;所述电极头的电极伸出部的横截面沿着该电极头的轴向从近到远不会增大,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的构件伸出部的横截面沿着该锚定构件的轴向从近到远不会增大,其中,所述电极伸出部为所述电极头伸出于所述绝缘层的部分,所述构件伸出部为各所述锚定构件伸出于所述绝缘层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起搏的导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头包括沿着该电极头的从近向远依次连接的第一柱形部与第一锥形头,或者,所述电极头为锥形;
所述锚定构件包括沿着该锚定构件的轴向从近向远依次连接的第二柱形部与第二锥形头,或者,所述锚定构件为锥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起搏的导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推进杆与活动部,所述第一推进杆与所述电极头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部形成有第一通孔供所述第一推进杆通过,所述第一推进杆与所述第一通孔过盈连接,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安装于所述活动部,其中,所述活动部活动安装于所述绝缘层内,推动所述第一推进杆能够带动所述活动部移动,进而带动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起搏的导线,其特征在于,通过推动所述第一推进杆向远端移动带动所述电极头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以及带动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从所述第三位置移动至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在所述电极头伸出绝缘层前伸出于所述绝缘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起搏的导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推进杆与电极杆,所述电极杆的远端与所述电极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进杆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电极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电极杆与所述第二通孔过盈连接,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通过变形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推进杆的远端连接,其中,所述绝缘层内形成有限位通道以供所述变形件穿过且限制所述变形件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起搏的导线,其特征在于,通过推动所述第二推进杆向远端移动带动所述电极头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同时通过变形件带动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从所述第三位置移动至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在所述电极头伸出绝缘层前伸出于所述绝缘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起搏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进杆向近端延伸至所述绝缘层外,且所述电极杆的近端设置有刻度标志。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起搏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设置有向内凹陷而形成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绕所述绝缘层的周向一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起搏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包括3个所述锚定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起搏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用于将所述的用于起搏的导线固定于心脏组织,当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处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插入所述心脏组织,当所述电极头从所述第四位置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不勾住所述心脏组织;当所述电极头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电极头插入所述心脏组织;当所述电极头从所述第二位置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电极头不勾住所述心脏组织。
CN202311176062.3A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用于起搏的导线 Active CN1169202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76062.3A CN116920279B (zh)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用于起搏的导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76062.3A CN116920279B (zh)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用于起搏的导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20279A true CN116920279A (zh) 2023-10-24
CN116920279B CN116920279B (zh) 2023-12-08

Family

ID=88382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76062.3A Active CN116920279B (zh)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用于起搏的导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20279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601383U (zh) * 2015-05-11 2015-09-0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心脏被动起搏导线可吸收翼状固定结构
CN109529194A (zh) * 2019-01-24 2019-03-29 宁波市第二医院 一种阴极外旋式起搏器植入测试线
US20200197693A1 (en) * 2018-12-21 2020-06-25 Cardiac Pacemakers, Inc. Activation fixation lead for cardiac conductive system pacing
CN111437512A (zh) * 2020-03-12 2020-07-24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一种用于人工心脏起搏的电极导线
CN111991696A (zh) * 2020-07-15 2020-11-27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一种起搏电极导线
CN113289244A (zh) * 2021-06-29 2021-08-24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一种用于希浦系统起搏的四极螺旋主动导线
CN115869542A (zh) * 2021-09-29 2023-03-31 创领心律管理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医用电极导线组件及心脏起搏系统
US20230201579A1 (en) * 2021-12-29 2023-06-29 Cairdac S.A.S.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with a flexible helical anchoring screw
WO2023144544A1 (en) * 2022-01-26 2023-08-03 Royal United Hospitals Bath Nhs Foundation Trust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ardiac pacemaker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601383U (zh) * 2015-05-11 2015-09-0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心脏被动起搏导线可吸收翼状固定结构
US20200197693A1 (en) * 2018-12-21 2020-06-25 Cardiac Pacemakers, Inc. Activation fixation lead for cardiac conductive system pacing
CN109529194A (zh) * 2019-01-24 2019-03-29 宁波市第二医院 一种阴极外旋式起搏器植入测试线
CN111437512A (zh) * 2020-03-12 2020-07-24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一种用于人工心脏起搏的电极导线
CN111991696A (zh) * 2020-07-15 2020-11-27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一种起搏电极导线
CN113289244A (zh) * 2021-06-29 2021-08-24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一种用于希浦系统起搏的四极螺旋主动导线
CN115869542A (zh) * 2021-09-29 2023-03-31 创领心律管理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医用电极导线组件及心脏起搏系统
US20230201579A1 (en) * 2021-12-29 2023-06-29 Cairdac S.A.S.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with a flexible helical anchoring screw
WO2023144544A1 (en) * 2022-01-26 2023-08-03 Royal United Hospitals Bath Nhs Foundation Trust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ardiac pacemak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20279B (zh) 2023-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59234B2 (en) Pacemaker retrieval systems and methods
US9597514B2 (en) Epicardial heart rhythm management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EP3436137B1 (en) Extraction devices configued to extract chronically implanted medical devices
EP2890444B1 (en) His bundle lead delivery system
US4913164A (en) Extensible passive fixation mechanism for lead assembly of an implantable cardiac stimulator
US8747417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implantation of active fixation medical leads
US10946190B2 (en) Epicardial defibrilation lead with side helix fixation and placement thereof
JP4722441B2 (ja) 心中隔への穿通用及び経中隔装置の留置、特に刺激プローブの左心腔への留置用キット
US8942829B2 (en) Trans-septal lead anchoring
EP3758791B1 (en) Implantable medical electrode assemblies and devices
US1178674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anting a medical device using an active guidewire
CN116920279B (zh) 一种用于起搏的导线
EP3641879B1 (en) Delivery device with tethering for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EP3456379B1 (en) Explantation assembly for retrieving intracorporeal autonomous capsules
EP3950052A1 (en) Leadless pacemaker and leadless pacemaker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