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17618A - 雷电保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雷电保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17618A
CN116917618A CN202180087173.XA CN202180087173A CN116917618A CN 116917618 A CN116917618 A CN 116917618A CN 202180087173 A CN202180087173 A CN 202180087173A CN 116917618 A CN116917618 A CN 116917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block
protection system
lightning protection
foil
m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71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斯·基尔克高
理查德·贝克
莉萨·卡洛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lytech AS
Original Assignee
Polytech 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lytech AS filed Critical Polytech AS
Publication of CN116917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176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80/00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3D1/00 - F03D17/00
    • F03D80/30Lightning prot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风力涡轮机叶片的雷电保护系统,风力涡轮机叶片包括根端和顶端以及纵向轴线、压力侧和吸力侧、以及沿着纵向轴线延伸的结构元件,压力侧和吸力侧是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外表面,结构元件是由纤维增强聚合物(FRP)制成的杆件或梁,雷电保护系统包括:‑第一引下导体,第一引下导体从顶端延伸到顶部连接块,顶部连接块布置在距顶端预定距离处,第一引下导体与顶部连接块电连接;‑第二引下导体,第二引下导体从顶部连接块在结构元件与压力侧之间并且沿着结构元件和压力侧朝向布置在根端处的根部连接块延伸;‑第三引下导体,第三引下导体从顶部连接块在结构元件与吸力侧之间并且沿着结构元件和吸力侧朝向根部连接块延伸;‑第二引下导体包括第一膨胀箔或第一网,并且第三引下导体包括第二膨胀箔或第二网,第一膨胀箔或第一网和第二膨胀箔或第二网由导电材料制成,第一膨胀箔或第一网和第二膨胀箔或第二网包括多个导电连接点,导电连接点布置在顶部连接块和根部连接块附近,并且分别与顶部连接块和根部连接块电连接。

Description

雷电保护系统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风力涡轮机叶片的雷电保护系统,风力涡轮机叶片包括根端和顶端以及纵向轴线、压力侧和吸力侧、以及沿着纵向轴线延伸的结构元件,压力侧和吸力侧是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外表面,结构元件是由纤维增强聚合物(FRP)制成的杆件或梁。
大多数已知的用于风力涡轮机叶片的雷电保护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布置在内部的引下导体(down conductor)和布置在叶片的外部表面上的多个雷电接受器。
这种系统的众所周知的问题是,雷击不仅在预期位置(即,在外部附着点(所谓的雷电接受器)上)附着到风力涡轮机叶片,而且还可能直接穿过叶片的结构而雷击雷电保护系统的内部导电部分。由于通常关于雷电冲击释放的大量能量,这种事件可能对风力涡轮机叶片造成严重的结构损坏。
由于风力涡轮机的尺寸增加,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尺寸也增加。因此,风力涡轮机叶片的结构设计越来越重要,因为总是期望将风力涡轮机叶片设计得尽可能轻而不危及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强度。因此,在整个长度上保护风力涡轮机叶片免受雷电冲击引起的结构损坏甚至更加重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完全地或部分地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缺陷。更具体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风力涡轮机叶片的改进的雷电保护系统,该风力涡轮机叶片具有结构元件,该结构元件是由纤维增强聚合物(FRP)制成的杆件或梁。
从下面的描述中将变得显而易见的上述目的以及许多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通过用于风力涡轮机叶片的雷电保护系统来实现,风力涡轮机叶片包括根端和顶端以及纵向轴线、压力侧和吸力侧、以及沿着纵向轴线延伸的结构元件,压力侧和吸力侧是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外表面,结构元件是由纤维增强聚合物(FRP)制成的杆件或梁,雷电保护系统包括:
-第一引下导体,第一引下导体从顶端延伸到顶部连接块,顶部连接块布置在距顶端预定距离处,第一引下导体与顶部连接块电连接,
-第二引下导体,第二引下导体从顶部连接块在结构元件与压力侧之间并且沿着结构元件和压力侧朝向布置在根端处的根部连接块延伸,
-第三引下导体,第三引下导体从顶部连接块在结构元件与吸力侧之间并且沿着结构元件和吸力侧朝向根部连接块延伸,
-第二引下导体包括第一片材,并且第三引下导体包括第二片材,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完全地或部分地由导电材料制成,
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包括多个导电连接点,导电连接点布置在顶部连接块和根部连接块附近,并且分别与顶部连接块和根部连接块电连接。
因此,顶部连接块用作从风力涡轮机叶片的顶部延伸的第一引下导体与每个叶片壳中的两个片材之间的接口,这两个片材用作从FRP杆件帽的尖端的引下导体。另外,在一个单元中执行压力侧引下导体与吸力侧引下导体之间的结合或等电位化。同时,第二引下导体和第三引下导体可以用作用于雷击附着到片材尖端的接受器基部。该部分被精心设计以处理全雷电电流并且避免由于其绝缘铸件而导致的拦截故障。
此外,结构元件可以是由导电的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制成的杆件或梁。
根据风力涡轮机叶片的总长度,预定距离可以是距风力涡轮机叶片的顶端5米至25米。
此外,第一膨胀箔或第一网和第二膨胀箔或第二网可以关于结构元件对称地布置在相对侧上,并且尺寸基本上相等。
此外,导电连接点可以由金属或其他导电材料或其组合制成。
另外,金属可以是锡、铝、铜、黄铜、银、金或其任何合金。
此外,导电连接点可以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
第一层可以由第一材料制成,并且第二层可以由第二材料制成。第一材料不同于第二材料。
此外,导电连接点可以与连接块直接或间接连接。
在实施例中,每个导电连接点可以具有呈现外部闭合曲线的几何形状,外部闭合曲线的最小曲率半径在3mm至200mm之间,优选地在5mm至100mm之间。
此外,导电连接点可以具有半长轴和半短轴。
半长轴和半短轴可以相等,从而提供圆形外周边。
此外,半长轴和半短轴可以是不同的,从而提供卵形或椭圆形的外周边。
另外,半长轴可以关于风力涡轮机叶片的纵向轴线以预定角度取向。
预定角度可以在0度与90度之间。
此外,导电连接点可以是部分或完全圆形或椭圆形的。
另外,连接点可以具有不对称的形状。
另外,导电连接点的外周边可以由曲线和直线限定。
此外,导电连接点可以没有任何尖角。
此外,导电连接点可以具有厚度,该厚度大于0.5mm,优选地大于1.0mm。
此外,导电连接点的厚度可以相对于片材的厚度在两个方向上延伸。
另外,导电连接点可以与片材机械连接。
导电连接点可以通过导电粘合剂粘附到片材。
此外,接受器螺栓可以通过导电连接点拧入连接块中。
此外,导电连接点中可以设置螺纹。
此外,接受器螺栓可以终止于导电连接点。
另外,侧部接受器可以连接到导电连接点。
多个中间导电连接点可以相对于结构元件相对地布置在距顶部连接块预定中间距离处。
此外,中间导电连接点可以与结构元件连接。
此外,预定中间距离可以小于1500mm,优选地在1500mm至500mm之间,更优选地在500mm至100mm之间,最优选地在100mm至10mm之间。
此外,导电连接点可以通过熔化材料制成,使得液态的熔化材料与片材连接,从而在材料硬化时在导电连接点与片材之间提供机械和导电连接。
材料的熔化可以通过电感应加热或电阻加热来执行。
另外,导电连接点可以通过将熔融金属喷涂到片材上、然后进行焊接来制成。
导电连接点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盘,这两个盘布置在片材的相对侧上,并且随后将每个盘彼此机械紧固。
此外,导电连接点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盘,这两个盘布置在片材的相对侧上,并且随后通过塑性变形围绕片材压在一起。
此外,导电连接点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盘,这两个盘布置在片材的相对侧上,并且随后被点焊在一起。
导电连接点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盘,这两个盘布置在片材的相对侧上,并且随后被脉冲熔化在一起。
此外,导电连接点包括至少两个盘,这两个盘布置在片材的相对侧上,并且随后通过导电粘合剂被胶合在一起。
另外,导电连接点具有边缘或外周边,边缘或外周边处的电流密度可以不大于1500A/mm。
有利地,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是膨胀箔或网。
第一膨胀箔或第一网和第二膨胀箔或第二网的导电材料可以是金属,诸如铝、铜、钢或相关联的合金。
此外,片材或网的导电材料可以是非金属的,诸如复合材料或纤维。
第一膨胀箔或第一网可以布置成使得其至少完全覆盖结构元件的面向压力侧的第一侧,并且第二膨胀箔或第二网可以布置成使得其至少完全覆盖结构元件的面向吸力侧的第二侧。
另外,第一膨胀箔或第一网和第二膨胀箔或第二网的长度可以等于或长于结构元件的长度。
此外,第一膨胀箔或第一网可以具有第一面积,并且第二膨胀箔或第二网具有第二面积,第一面积和第二面积基本上相等。
膨胀箔可以制成整体。
此外,网可以通过编织导电线来提供。
网也可以由非编织导电线来提供。
此外,顶部连接块可以经由导电连接点将第一引下导体分别与第一膨胀箔或第一网和第二膨胀箔或第二网电连接。
此外,顶部连接块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接受器基部和至少一个第二接受器基部,第一接受器基部被构造为将第一膨胀箔的导电连接点连接到顶部连接块,并且第二接受器基部被构造为将第二膨胀箔的导电连接点连接到顶部连接块。
另外,接受器螺栓可以穿过导电连接点拧入接受器基部中。
此外,顶部连接块可以包括至少第一对接受器基部和至少第二对接受器基部,第一对接受器基部被构造为将第一膨胀箔的导电连接点连接到顶部连接块,并且第二对接受器基部被构造为将第二膨胀箔的导电连接点连接到顶部连接块。
此外,可以布置相等数量的接受器基部,用于将第一膨胀箔或第一网和第二膨胀箔或第二网连接到顶部连接块。
此外,顶部连接块可以被构造为通过确保绝缘等级足够来避免拦截故障。
此外,根部连接块可以被构造为将第一膨胀箔和第二膨胀箔与单个根部引下导体电连接。
根部连接块可以是Y形的。
此外,第一中间连接块可以布置在第一膨胀箔与根部连接块之间,第一中间连接块将第一膨胀箔与根部连接块电连接,并且第二中间连接块布置在第二膨胀箔与根部连接块之间,第二中间连接块将第二膨胀箔与根部连接块电连接。
每个中间连接块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接受器基部和至少一个第二接受器基部,第一接受器基部被构造为将第一膨胀箔的连接点连接到中间连接块,并且第二接受器基部被构造为将第二膨胀箔的连接点连接到中间连接块。
此外,每个中间连接块可以包括至少一对接受器基部,该对接受器基部被构造为将膨胀箔的导电连接点连接到中间连接块。
此外,接受器螺栓可以穿过导电连接点拧入中间连接块的接受器基部中。
此外,第一缆线可以布置在第一中间连接块与根部连接块之间,并且第二缆线布置在第二中间连接块与根部连接块之间。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用作引下导体。
此外,结构元件可以是导电的并且由拉挤部件制造。拉挤部件可以使用预浸渍的玻璃纤维片材在干燥织物叠层和真空辅助树脂灌注工艺中制成。
另外,结构元件可以例如通过以下步骤制造:
-组装和堆叠若干导电的拉挤型材,灌注和加热成完整的结构元件;
-干燥织物叠层,然后进行真空辅助树脂灌注工艺和加热;或
-叠置预浸渍的纤维层片材,然后进行真空和加热。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风力涡轮机叶片,该风力涡轮机叶片包括根端和顶端、纵向轴线、压力侧和吸力侧、沿着纵向轴线延伸的结构元件、以及如上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压力侧和吸力侧是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外表面,结构元件是由导电的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制成的杆件或梁。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风力涡轮机,该风力涡轮机具有一个或多个风力涡轮机叶片,该风力涡轮机叶片具有如上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
本发明另外涉及一种用于将雷电保护系统的导电连接点设置到片材(诸如膨胀箔或网)的方法,该包括:
-熔化导电材料,
-施加液态的熔化的导电材料,以围绕膨胀箔或网,
-允许熔化的材料硬化,以在连接点与膨胀箔或网之间提供机械和导电连接。
熔化材料的步骤可以通过电感应加热或电阻加热来执行。
施加熔化的连接材料的步骤通过浇注来执行。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将雷电保护系统的导电连接点设置到片材(诸如膨胀箔或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模制的导电材料,
-将模制的导电材料施加到膨胀箔或网上,
-焊接模制的导电材料,以在连接点与膨胀箔或网之间提供机械和导电连接。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将雷电保护系统的导电连接点设置到片材(诸如膨胀箔或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由导电材料制成的至少两个盘,
-将两个盘布置在膨胀箔或网的相对侧上,
-将盘彼此紧固,使膨胀箔或网位于这些盘之间,以在膨胀箔或网与盘之间提供导电连接。
另外,可以通过机械连接将盘彼此紧固。
此外,可以通过塑性变形将两个盘围绕膨胀箔或网压在一起而将盘彼此紧固。
此外,可以通过点焊将盘彼此紧固。
此外,可以通过脉冲熔化将盘彼此紧固。
另外,可以通过在盘之间施加导电粘合剂并且将盘保持在适当位置直到粘合剂固化来将盘彼此紧固。
下面将参考所附的示意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及其许多优点,出于说明目的,所附的示意性附图示出了一些非限制性实施例,并且其中:
图1示出了具有三个风力涡轮机叶片的风力涡轮机,
图2示出了穿过风力涡轮机叶片的截面视图,
图3至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雷电冲击和风力涡轮机叶片的被施加雷击的区域,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雷电保护系统,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雷电保护系统,
图9至图12示出了导电连接点的不同形状,
图13至图14示出了布置在片材之间的顶部连接块,
图15至图16示出了顶部连接块的实施例,
图17至图18示出了中间连接块的不同实施例,
图19示出了连接到片材和连接贴片的中间连接块,
图20至图21示出了根部连接块的不同实施例,
图22至图25示出了顶部单元的实施例,
图26至图29示出了侧部接受器的不同实施例,
图30示出了顶部单元的另一实施例,
图31至图33示出了连接贴片与导电连接点的连接,以及
图34示出了连接贴片的另一实施例。
所有附图都是高度示意性的并且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并且它们仅示出了为了阐明本发明所必需的那些部分,其他部分被省略或仅被建议。
图1示出了风力涡轮机100,该风力涡轮机具有塔架107、机舱108和三个风力涡轮机叶片101。每个风力涡轮机叶片101具有顶端103和连接到毂109的根端102。风力涡轮机叶片101具有从根端102延伸到顶端103的纵向轴线106。
图2中示出了风力涡轮机叶片101的截面视图。风力涡轮机叶片101具有压力侧111和吸力侧110,压力侧111和吸力侧110是风力涡轮机叶片101的外表面。风力涡轮机叶片101还具有前缘104和后缘105。风力涡轮机叶片101具有沿着纵向轴线延伸的结构元件112,结构元件112是由导电的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制成的杆件或梁。CFRP杆件或梁增强风力涡轮机叶片101的强度。本实施例示出了结构元件112布置在风力涡轮机叶片101的壳中。CFRP元件可以经由例如制成为GFRP和芯材料(PVC泡沫或轻木)的夹层结构的网连接。
本发明尤其涉及增强具有由CFRP制成并因此导电的结构元件的风力涡轮机叶片101的雷电保护。
多年来,现场检查已经不断证明了叶片顶部如何是风力涡轮机的最暴露部分,参见图3,其证实了描述雷电附着过程的数值模型。结果已经导致针对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分区概念的开发,分区概念描述了叶片的哪些部分暴露最多以及暴露于怎样的雷电电流幅度。
对40m至80m长的普通叶片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附着到涡轮的雷击在不同电流幅度下的分布。结果清楚地表明,对于向下引发的雷击,所有雷击中的大部分附着到叶片顶部,并且对于较低幅度的雷击,附着点可以在叶片上向内移动并且附着到风力涡轮机的其他部分和较少暴露的部分(毂、机舱、塔架等)。
分区概念可以用于描述对叶片上的不同区域的可能雷击幅度。在IEC 61400-24标准中的LPL1要求的一些解释中,幅度在例如3kA至200kA之间的所有雷击必须被安全地拦截并朝向地面引导,而在这些极值之外的雷击的损坏是容许的。在实践中,这将意味着由于叶片的内侧区段可能发生雷击(尽管概率非常低),叶片必须能够承受这些雷击,从而避免意外的操作停止。在实践中,幅度的分布遵循正态分布,这意味着“小”电流能够向内潜入,并且雷电保护系统被设计为处理这一点。
此外,如果通过考虑雷电保护标准中描述的概率密度函数来考虑叶片受到这种小幅度雷击的概率,则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根据这种低幅度雷击的保护是不必要的,因为这些低幅度雷击仅非常少地发生。
雷电保护系统的设计应该更集中于通过确保附着到顶部区域处的预期接闪位置(intended air termination)来保护叶片的更暴露部分。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在距顶端的前几米处经历超过75%的损坏,因此叶片的这些区域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即使在距顶端10米处发生的雷击相当低,但CFRP杆件或梁通常从该点沿着纵向轴线布置。因此,确保CFRP杆件或梁的适当雷电保护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图7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雷电保护系统1。雷电保护系统1包括第一引下导体2,第一引下导体从顶端103延伸到布置在距顶端预定距离处的顶部连接块3,第一引下导体2与顶部连接块3电连接。
此外,第二引下导体4从顶部连接块3在结构元件112与压力侧之间并且沿着结构元件和压力侧朝向布置在根端102处的根部连接块5延伸。
另外,第三引下导体(图7中未示出)从顶部连接块在结构元件与吸力侧之间并且沿着结构元件和吸力侧朝向根部连接块延伸。
第二引下导体包括第一片材,并且第三引下导体包括第二片材,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由导电材料制成以用作引下导体。
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包括多个导电连接点6,导电连接点6布置在顶部连接块3和根部连接块5附近,并且分别与顶部连接块和根部连接块电连接。
由此,顶部连接块3用作从风力涡轮机叶片101的顶部的第一引下导体2与每个叶片壳体中的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之间的接口,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用作从CFRP杆件或梁的尖端部分的引下导体。另外,在一个单元中执行压力侧引下导体(即,第一片材)与吸力侧引下导体(即,第二片材)之间的结合或等电位化。同时,第二引下导体和第三引下导体充当用于雷击附着到片材的顶端的接受器基部。该部分被精心设计以处理全雷电电流并且避免由于其绝缘铸件而导致的拦截故障。
图8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雷电保护系统1的实施例。雷电保护系统1包括第一引下导体2,第一引下导体从顶端103延伸到顶部连接块3,顶部连接块布置在距顶端预定距离处,第一引下导体2与顶部连接块3电连接。
第二引下导体4从顶部连接块3在结构元件(图8中未示出)与压力侧之间并且沿着结构元件和压力侧朝向布置在根端102处的根部连接块5延伸。第三引下导体7从顶部连接块3在结构元件与吸力侧之间并且沿着结构元件和吸力侧朝向根部连接块102延伸。
第二引下导体4包括第一片材4,并且第三引下导体7包括第二片材7,第一片材4和第二片材7由导电材料制成以用作引下导体。
如图8所示,第一片材4和第二片材7包括多个导电连接点6,导电连接点6布置在顶部连接块3和根部连接块5附近,并且分别与顶部连接块3和根部连接块5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导电连接点6被布置用于将第一片材4与顶部连接块3电连接,并且两个导电连接点6被布置用于将第二片材7与顶部连接块3电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仅一个导电连接点将第一片材连接到顶部连接块,并且一个导电连接点将第二片材连接到顶部连接块。另外,多个连接点可以将第一片材连接到顶部连接块,并且多个连接点可以将第二片材连接到顶部连接块。有利地,将第一片材与顶部连接块连接的导电连接点的数量与将第二片材连接到顶部连接块的连接点的数量相同。这同样适用于根部连接块。
如图8所示,第一片材4和第二片材7关于结构元件对称地布置在相对侧上,并且尺寸基本上相等。因此,由于法拉第笼状几何形状,CFRP结构元件得到保护,并且避免了CFRP结构元件中的高电流密度的风险以及CFRP结构元件的各部分之间的高电压差和内部闪络的风险。
导电连接点优选地由金属或其他导电材料或其组合制成。金属可以是锡、铝、铜、黄铜、银、金或其任何合金。
此外,导电连接点可以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一层可以由第一材料制成,并且第二层由第二材料制成。第一材料可以不同于第二材料。
图9中示出了导电连接点6的实施例。每个连接点6可以具有呈现外部闭合曲线8的几何形状,外部闭合曲线的最小曲率半径在3mm至200mm之间,优选地在5mm至100mm之间。
另外,连接点6具有半长轴9和半短轴10,如图9所示。当半长轴9和半短轴10的长度相等时,提供导电连接点的圆形外周边,如图9所示。
当半长轴9和半短轴10不同时,提供导电连接点6的卵形或椭圆形的外周边,如图10所示。另外,半长轴9可以关于风力涡轮机叶片的纵向轴线106以预定角度α取向。预定角度α可以在0度与90度之间。
因此,连接点6可以是部分或完全圆形或椭圆形。
另外,连接点可以具有不对称的形状。
此外,连接点6的外周边11可以由曲线和直线限定,如图11所示。
目前优选的是,连接点6没有任何尖角。
如图12中可见,连接点6可以具有厚度t,厚度t大于0.5mm,优选地大于1.0mm。连接点6的厚度t可以相对于片材的厚度在两个方向上延伸。
第一片材4和第二片材7由导电材料制成。导电材料可以是金属,诸如铝、铜、钢或相关联的合金。
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电材料是非金属的,诸如复合材料或纤维。
为了使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重量最小化,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可以设置为膨胀箔或网。
第一膨胀箔或第一网可以布置成使得其至少完全覆盖结构元件的面向压力侧的第一侧,并且第二膨胀箔或第二网布置成使得其至少完全覆盖结构元件的面向吸力侧的第二侧。
另外,第一膨胀箔或第一网和第二膨胀箔或第二网的长度可以等于或长于结构元件的长度。
此外,第一膨胀箔或第一网可以具有第一面积,并且第二膨胀箔或第二网可以具有第二面积,第一面积和第二面积基本上相等。
此外,膨胀箔可以制成整体。
网可以通过编织导电线来提供。
在另一实施例中,网可以由非编织导电线来提供。
导电连接点6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被设置到片材,诸如膨胀箔或网。
-熔化导电材料,
-施加液态的熔化的导电材料,以围绕膨胀箔或网,
-允许熔化的材料硬化,以在导电连接点与膨胀箔或网之间提供机械和导电连接。
材料的熔化可以通过电感应加热或电阻加热来执行。
熔化的连接材料可以通过将其浇注到与膨胀箔或网连接布置的模具中来施加。该模具限定导电连接点的外周边。导电材料可以是金属,诸如锡。
导电连接点6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被设置到片材,诸如膨胀箔或网:
-提供模制的导电材料,
-将模制的导电材料施加到膨胀箔或网上,
-焊接模制的导电材料,以在连接点与膨胀箔或网之间提供机械和导电连接。
另外,导电连接点6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被设置到片材,诸如膨胀箔或网:
-提供由导电材料制成的至少两个盘,
-将两个盘布置在膨胀箔或网的相对侧上;
-将盘彼此紧固,使膨胀箔或网位于盘之间,以在膨胀箔或网与盘之间提供导电连接。
可以通过机械连接将盘彼此紧固。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塑性变形将两个盘围绕膨胀箔或网压在一起而将盘彼此紧固。
此外,可以通过点焊或钎焊将盘彼此紧固。
此外,可以通过脉冲熔化将盘彼此紧固。
另外,可以通过在盘之间施加导电粘合剂并将盘保持在适当位置直到粘合剂固化来将盘彼此紧固。
图13和图14中示出了连接到第一片材4和第二片材7的顶部连接块3的实施例。导电连接点6已经分别布置在第一片材4和第二片材上的预定位置处,并且顶部连接块3布置成使得可以将导电连接点6电连接到顶部连接块3。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螺栓16已经穿过导电连接点6拧入顶部连接块3中。由此获得了第一引下导体2与第一片材4(即,第二引下导体)和第二片材7(即,第三引下导体)电连接,使得来自雷击的雷电电流可以从第一引下导体2引导通过顶部连接块3并且经由导电连接点6进入第一片材4和第二片材7,并且由此向下朝向风力涡轮机叶片的根端。
顶部连接块3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块接受器基部49和至少一个第二块接受器基部50,第一块接受器基部49被构造为将第一片材4的导电连接点6连接到顶部连接块3,并且第二块接受器基部50被构造为将第二片材7的连接点6连接到顶部连接块3。在图13和14所示的实施例中,顶部连接块3具有两个第一块接受器基部49和两个第二块接受器基部50。
如上所提及的,连接螺栓16或接受器螺栓穿过连接点6拧入块接受器基部49、50中。因此,在该实施例中,连接点与连接块直接连接。
顶部连接块可以包括至少第一对块接受器基部和至少第二对块接受器基部,第一对块接受器基部被构造为将第一膨胀箔的连接点连接到顶部连接块,并且第二对块接受器基部被构造为将第二膨胀箔的连接点连接到顶部连接块。
可以布置相等数量的块接受器基部,用于将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连接到顶部连接块。
图15和图16中示出了顶部连接块3的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顶部连接块3设计有经由中间部分51连接的第一部分17和第二部分18。第一部分17的尺寸大于第二部分18的尺寸,使得顶部连接块可以被布置在风力涡轮机叶片内,使第一部分17布置成比第二部分18更靠近前缘。第一部分17和第二部分18两者在一侧上包括第一块接受器基部49并且在相对侧上包括第二块接受器基部50。
图16中示出了图15的顶部连接块3的截面视图。顶部连接块3具有导电材料的芯19,该芯从第一部分17经由中间部分51延伸到第二部分18,使得所有部分电连接。整个芯19被隔离层20覆盖。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引下导体2与第二部分18的芯连接。另外,重要的是,连接螺栓穿过导电连接点拧入顶部连接块3的导电芯中,以提供电连接。芯19的导电材料可以是金属,诸如铝或黄铜。
顶部连接块3的设计和形状可以由于不同的风力涡轮机叶片设计和其应定位在叶片内的位置而变化。然而,顶部连接块被构造为通过确保绝缘等级足够来避免拦截故障。此外,顶部连接块被构造为充分地承载雷电电流。
在将连接螺栓或接受器螺栓穿过导电连接点拧入之前,在导电连接点中设置螺纹。
此外,如果需要为雷电保护系统提供与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相对的侧部接受器,则接受器螺栓终止于连接点,并且侧部接受器可以连接到连接点。
回到图8,雷电保护系统1还包括顶部单元25和布置在顶端103与顶部连接块3之间的多个侧部接受器30。顶部单元25和侧部接受器30经由第一引下导体2连接。下面将结合图22至图23进一步描述顶部单元的实施例。
与根端处的空间相比,顶端处的叶片壳部分之间的空间相当有限。因此,根部连接块通常布置成距第一片材4和第二片材7较大距离。在雷电保护系统1中,两个中间连接块13布置成用于分别电连接第一片材4和第二片材7的导电连接点。每个中间连接块13具有将中间连接块与根部连接块5电连接的缆线14、15。根部连接块5与单个根部引下导体24电连接,该根部引下导体通过风力涡轮机机舱和塔架(未示出)电连接到地。
另外,第一片材4和第二片材7可以具有与结构元件相对布置的中间导电连接点12。最靠近顶端的中间导电连接点可以布置在距顶部连接块3预定距离处。预定距离小于1500mm,优选地在1500mm至500mm之间,更优选地在500mm至100mm之间,最优选地在100mm至10mm之间。
由于叶片的结构元件由CFRP制成,因此来自雷击的直接耦合或感应的雷电电流将被引导通过结构元件。通过将第一片材4和第二片材7布置在CFRP杆件或梁的延伸部的外部并与之相对,使得大部分雷电电流将经由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被引导,使CFRP梁或杆件中的雷电电流的大小最小化。必须控制仍将在CFRP梁或杆件中流动的剩余电流,以均衡材料中的电位差并且避免CFRP梁或杆件之间的意外电闪络。
因此,中间连接点12在必要时与结构元件电连接,使得在CFRP结构元件中从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引导一定的电流,由此材料中的电位差被均衡,并且CFRP结构元件不被施加损坏电流和能量。因此,根据本发明的雷电保护系统1将保持CFRP结构元件的功能。
在第一片材4和第二片材7的根端处,中间导电连接点12布置成在需要时与结构元件电连接,以确保在结构元件中流动的电流经由中间导电连接点12在第一片材4和第二片材7中引出并且从其向下到达根部连接块5。
图17中示出了中间连接块的实施例。中间连接块13以与如前面描述的顶部连接块相同的方式起作用。
然而,如前文所提及的,第一中间连接块布置在第一片材4与根部连接块之间,第一中间连接块将第一片材与根部连接块电连接,并且第二中间连接块布置在第二片材与根部连接块之间,第二中间连接块将第二膨胀金属箔与根部连接块电连接。
每个中间连接块13包括至少一个接受器基部49,该接受器基部被构造为将片材的导电连接点连接到中间连接块。在图17所示的实施例中,中间连接块13具有两个接受器基部49。以与顶部连接块相同的方式,连接螺栓或接受器螺栓穿过导电连接点拧入中间连接块13的接受器基部49中。第一缆线14布置在第一中间连接块13与根部连接块之间,并且第二缆线布置在第二中间连接块与根部连接块之间。
图18中示出了中间连接块的另一实施例。该中间连接块与图17所示的中间连接块非常相似,然而,中间连接块13包括电连接到CFRP结构元件的中间缆线21,如图19所示。
如图19中可见,连接贴片22电连接到CFRP结构元件112。连接贴片22具有缆线连接器23,缆线连接器再次与中间缆线21连接,中间缆线进而与中间连接块13连接。因此,在CFRP结构元件112中流动的电流可以以有利的方式被引到中间连接块13。中间连接块13能以与前面描述的方式相同的方式经由导电连接点6连接到第二片材7。
图20中示出了根部连接块5的实施例。根部连接块以与上面描述相同的方式起作用,并且来自第一缆线14和第二缆线15的雷电电流在根部连接块5中对接并且被引到单个根部引下导体24中。
图21中示出了根部连接块5的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根部连接块5是Y形的,然而它以与结合图20描述的方式相同的方式起作用。通过具有Y形根部连接块5,连接块的重量被明显最小化。
如前面所提及的,结构元件是导电的并且可以由拉挤部件制造。拉挤部件使用预浸渍的玻璃纤维片材在干燥织物叠层和真空辅助树脂灌注工艺中制成。
例如,结构元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制造:
-组装和堆叠若干导电的拉挤型材,灌注和加热成完整的结构元件;
-干燥织物叠层,然后进行真空辅助树脂灌注工艺和加热;或
-叠置预浸渍的纤维层片材,然后进行真空和加热。
图22示出了布置在风力涡轮机叶片101的顶端处的顶部单元25。优选地,顶部单元25借助于合适的粘合剂(诸如双组分环氧树脂粘合剂、快速固化聚氨酯粘合剂、双组分聚氨酯粘合剂、双组分固化丙烯酸酯粘合剂或其他聚合物粘合剂)附接到风力涡轮机叶片101。
顶部单元25布置成其纵向轴线至少基本上平行于风力涡轮机叶片101的纵向轴线,使得顶部26的外部部分27形成风力涡轮机叶片101的顶端,并且绝缘缆线28形成沿着风力涡轮机叶片101的纵向轴线在顶部连接块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引下导体的最外部分。
顶部单元25包括四个导电元件,即,顶部26的外部部分27和内部部分32,其通过内部顶部单元导体电连接和机械连接到侧部接受器基部31。内部顶部单元导体借助于集成在其中的连接元件连接到侧部接受器基部31。形成雷电保护系统的第一引下导体的最外部分的绝缘缆线28借助于相同的连接元件连接到侧部接受器基部31。因此,顶部单元25的所有导电部分32、31、28彼此电连接和机械连接。
图23示出了绝缘材料29围绕顶部单元25的部件布置。因此,除了绝缘缆线28的形成从顶部单元25向内朝向顶部连接块的引下导体的部分和顶部26的内部部分32的端部部分之外,顶部单元25的所有导电部分完全被电绝缘材料29(诸如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热塑性材料、热固性材料绝缘泡沫或其任何组合)覆盖。该绝缘材料29的厚度、几何形状和材料特性的尺寸设计成承受环境条件(振动、温度、温度循环、湿度等)以及在风力涡轮机叶片的雷电暴露和正常操作期间的电场。
因此,仅存在这样的两种方式,其中雷击可以到达顶部单元25的内部部分,并且由此到达单个引下导体的延伸穿过风力涡轮机叶片101的该部分的部分。一种是通过由顶部26的外部部分27形成的雷电保护系统的顶部接受器,该顶部接受器通过其未被电绝缘材料29覆盖的端部部分机械连接和电连接到顶部26的内部部分32。另一种方式是通过侧部接受器30,侧部接受器布置在壳的外表面上或与风力涡轮机叶片101的壳表面齐平,并且不是顶部单元25本身的一部分。侧部接受器30通过穿透风力涡轮机叶片101的外表面和覆盖侧部接受器基部31的电绝缘材料29而机械连接和电连接到侧部接受器基部31。雷击只能通过布置在风力涡轮机叶片101的外表面上的顶部接受器和侧部接受器30到达内部雷电保护系统的事实意味着没有雷击穿过风力涡轮机叶片101的该部分的结构部件。由此,风力涡轮机叶片101的顶部的结构部件的损坏或甚至破坏的风险被消除或至少显著降低。
在顶部单元25的圆柱形部分的围绕侧部接受器基部31的端部处,绝缘材料29在其表面中形成用于放置粘合材料的凹部。
图24和图25分别是图23所示的顶部单元25的侧视图和截面视图。
图26示意性地示出了侧部接受器30。侧部接受器30安装在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外表面内,优选地与该外表面对齐,并且与布置在风力涡轮机叶片内并由绝缘体覆盖的侧部接受器基部机械连接和电连接。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侧部接受器30可以形成为螺栓,与侧部接受器基部的连接简单地包括螺纹连接。
图26和图27a分别是安装在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外表面内的侧部接受器30形式的接受器组件的透视图和截面视图。接受器筒33构成侧部接受器30的导电部分。接受器筒的上圆形端部形成侧部接受器30的外部部分,当侧部接受器30安装在风力涡轮机叶片中时,侧部接受器的该外部部分与风力涡轮机叶片的表面基本上对齐。这是被雷击冲击的部分。
接受器筒33的相对端部形成接触表面34,雷电电流通过该接触表面从侧部接受器30进入侧部接受器30连接到侧部接受器基部31中。接受器筒33借助于安装螺栓35机械地连接到侧部接受器基部31,安装螺栓的头部隐藏在接受器筒33内,并且安装螺栓35的螺纹部分突出穿过接受器筒33的接触表面34中的中心孔。
在这些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接触表面34是平面并且垂直于接受器筒33的纵向轴线。在其他实施例中,接触表面34或其至少一部分可以是倾斜的。
图27a示出了绝缘体29如何覆盖侧部接受器基部31以及连接到该侧部接受器基部的侧部接受器30。这对于确保雷击实际上是穿过侧部接受器30而不是通过在其通向侧部接受器基部31和风力涡轮机叶片内部的引下导体的路径上穿透靠近侧部接受器30的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壳而绕过侧部接受器是非常重要的。
垫圈可以布置在安装螺栓35的头部与接受器筒33的内表面之间,用于固定安装螺栓35。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侧部接受器30包括可选的叶片表面保护件36,叶片表面保护件呈围绕接受器筒33布置的耐热材料的圆形片材的形式,以保护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外表面免受雷击冲击侧部接受器30之后的过量热能的损坏。有利地,在将侧部接受器30安装在风力涡轮机叶片中期间,将该叶片表面保护件36粘附到风力涡轮机叶片的表面。
密封剂37确保侧部接受器30与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周围外表面之间的紧密连接。
接受器筒33的开口端部由接受器塞38封闭,接受器塞可以由固体导电或绝缘材料制成,或者由耐热膏构成。该接受器塞38覆盖并保护安装螺栓35的头部免受雷击冲击的损坏。螺帽39保护安装螺栓35的狭槽,例如,在接受器塞38由浆料构成的情况下防止这种浆料进入。
此外,侧部接受器30的该实施例包括围绕安装螺栓35的头部布置的螺栓绝缘体40,以确保安装螺栓35与接受器筒33之间的电绝缘,使得雷电电流被迫通过接触表面34而不是通过安装螺栓35在其从侧部接受器30到侧部接受器基部31的路径上的螺纹。
图27b中示出了侧部接受器30的另一实施例。该侧部接受器30的设计基本上如图27a所示并且如上所述。在图27b所示的实施例中,接受器筒33被隔离构件60包围。隔离构件60由隔离材料制成,并且除了密封件40之外还确保电隔离。
图28是前面两个附图的侧部接受器30的放大截面视图,而图29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侧部接受器30形式的接受器组件的截面视图。
与图28所示的实施例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在图29所示的实施例中,接受器筒33设置有从接受器筒33的上圆形端部向外延伸的接受器凸缘(ruff)。这种接受器凸缘可用于确保侧部接受器30与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周围外表面之间的紧密且耐气候的连接,并且为侧部接受器30的弧根侵蚀以及因此产生的自然磨损提供附加材料。
此外,接受器筒33的边缘是倾斜的,使得接触表面34的至少一部分是倾斜的。这增加接触表面34的面积,并且由此改善与侧部接受器基部31的电连接。此外,它确保了侧部接受器30与侧部接受器基部31之间的更好的机械连接稳定性。
图30是顶部接受器组件形式的接受器组件的截面视图。
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顶部接受器27借助于两个螺纹杆42安装到顶部接受器基部41。这些螺纹杆42拧入顶部接受器基部41内的螺纹孔中,并且导电衬套61围绕螺纹杆42中的每个布置。螺纹杆42的自由端部被放入顶部接受器27的面向顶部接受器基部41的表面中的孔中,并且螺母通过顶部接受器27的侧部中的开口围绕顶部接受器27内的螺纹杆42的这些端部安装和拧紧。在另一未示出的实施例中,顶部接受器可以借助于单个螺纹杆或螺栓安装。可以存在用于将顶部接受器与顶部接受器基部对齐的对齐构件。
这意味着顶部接受器27与导电衬套61的一个端部机械接触和电接触,并且顶部接受器基部41与导电衬套61的另一个端部机械接触和电接触。该图示出了顶部接受器基部41如何被电绝缘材料层29覆盖,两个开口通过该电绝缘材料层为螺纹杆42和周围的衬套61提供通路,以与顶部接受器基部41电接触和机械接触。
雷电电流倾向于沿着导体的表面经过而不是通过导体的更中心的部分的事实意味着,当接受器组件受到雷电冲击时,绝大多数的雷电电流经过导电衬套61,并且只有可忽略的部分经过螺纹杆42,因此螺纹杆不会被损坏。因此,螺纹杆42和螺母保持完整,并且可以在需要更换顶部接受器组件或其部件的情况下正常使用。
通过其安装螺母的开口可以用接受器塞(未示出)封闭,该接受器塞例如由耐热膏(诸如硅树脂)构成,或者由固体材料(诸如金属、塑料材料、橡胶或玻璃纤维)制成。
图31中示出了连接贴片22。连接贴片22具有与缆线43电连接的缆线连接器23。缆线43将缆线连接器23与连接点连接器44电连接。连接点连接器44与布置在第一片材4中的导电连接点6连接。由此获得柔性连接。
图32和图33中示出了连接点连接器44如何与导电连接点6连接。第一连接器盘45布置在导电连接点6的一侧上,并且第二连接器盘46布置在导电连接点的相对侧上,由此封装导电连接点6。如前面所描述的,导电连接点与第一片材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盘和第二连接器盘借助于连接器螺栓47连接,如图33中可见。
图34中示出了连接贴片22的缆线连接器23。缆线43经由螺栓头48连接到缆线连接器。该实施例有助于确保缆线43可以克服任何制造公差。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风力涡轮机叶片,该风力涡轮机叶片包括根端和顶端、纵向轴线、压力侧和吸力侧、沿着纵向轴线延伸的结构元件、以及如上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压力侧和吸力侧是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外表面,结构元件是由导电的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制成的杆件或梁。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风力涡轮机叶片,该风力涡轮机叶片包括根端和顶端、纵向轴线、压力侧和吸力侧、沿着纵向轴线延伸的结构元件、以及如上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压力侧和吸力侧是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外表面,结构元件是由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制成的杆件或梁。
尽管上面已经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是,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情况下,可以想到若干修改。

Claims (28)

1.一种用于风力涡轮机叶片(101)的雷电保护系统(1),所述风力涡轮机叶片(101)包括根端(102)和顶端(103)以及纵向轴线(106)、压力侧(110)和吸力侧(111)、以及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延伸的结构元件(112),所述压力侧和所述吸力侧是所述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外表面,所述结构元件是由纤维增强聚合物(FRP)制成的杆件或梁,所述雷电保护系统包括:
-第一引下导体(2),所述第一引下导体从所述顶端(103)延伸到顶部连接块(3),所述顶部连接块布置在距所述顶端预定距离处,所述第一引下导体(2)与所述顶部连接块电连接,
-第二引下导体(4),所述第二引下导体从所述顶部连接块(3)在所述结构元件(112)与所述压力侧(110)之间并且沿着所述结构元件和所述压力侧朝向布置在所述根端(102)处的根部连接块(5)延伸,
-第三引下导体(7),所述第三引下导体从所述顶部连接块(3)在所述结构元件(112)与所述吸力侧(111)之间并且沿着所述结构元件和所述吸力侧朝向所述根部连接块(5)延伸,
-所述第二引下导体(4)包括第一膨胀箔或第一网,并且所述第三引下导体(7)包括第二膨胀箔或第二网,所述第一膨胀箔或第一网和所述第二膨胀箔或第二网由导电材料制成,
所述第一膨胀箔或第一网和所述第二膨胀箔或第二网包括多个导电连接点(6),所述导电连接点(6)布置在所述顶部连接块(3)和所述根部连接块(5)附近,并且分别与所述顶部连接块(3)和所述根部连接块(5)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其中,所述结构元件(112)是由导电的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制成的杆件或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其中,所述预定距离是距所述顶端(103)大约5米至25米。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其中,所述第一膨胀箔或第一网和所述第二膨胀箔或第二网关于所述结构元件(112)对称地布置在相对侧上,并且尺寸基本上相等。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其中,所述导电连接点(6)由金属或其他导电材料或它们的组合制成。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其中,所述导电连接点(6)与所述连接块(3,5)直接或间接连接。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其中,每个导电连接点(6)具有呈现外部闭合曲线(8)的几何形状,所述外部闭合曲线的最小曲率半径在3mm至200mm之间,优选地在5mm至100mm之间。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其中,所述导电连接点(6)具有半长轴(9)和半短轴(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其中,所述半长轴(9)和所述半短轴(10)是不同的,从而提供卵形或椭圆形的外周边(11)。
10.根据权利要求8和/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其中,所述半长轴(9)关于所述风力涡轮机叶片的纵向轴线(106)以预定角度取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其中,所述预定角度在0度与90度之间。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其中,所述导电连接点(6)具有边缘或外周边,所述边缘或外周边处的电流密度不大于1500A/mm。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其中,所述导电连接点(6)具有厚度,所述厚度大于0.5mm,优选地大于1.0mm。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其中,所述导电连接点(6)的厚度相对于所述片材的厚度在两个方向上延伸。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其中,接受器螺栓穿过所述导电连接点(6)拧入所述连接块中。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其中,多个中间导电连接点(12)相对于所述结构元件(112)相对地布置在距所述顶部连接块(3)预定中间距离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其中,所述中间导电连接点(12)与所述结构元件(112)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6和/或17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其中,所述预定中间距离小于1500mm,优选地在1500mm至500mm之间,更优选地在500mm至100mm之间,最优选地在100mm至10mm之间。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其中,所述第一膨胀箔或第一网和所述第二膨胀箔或第二网的导电材料是金属,诸如铝、铜、钢或相关联的合金。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其中,所述第一膨胀箔或第一网布置成使得其至少完全覆盖所述结构元件(112)的面向所述压力侧(110)的第一侧,并且所述第二膨胀箔或第二网布置成使得其至少完全覆盖所述结构元件(112)的面向所述吸力侧(111)的第二侧。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其中,所述第一膨胀箔或第一网和所述第二膨胀箔或第二网的长度等于或长于所述结构元件(112)的长度。
2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其中,所述顶部连接块(3)经由所述导电连接点(6)将所述第一引下导体(2)分别与所述第一膨胀箔或第一网和所述第二膨胀箔或第二网电连接。
2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其中,所述顶部连接块(3)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接受器基部和至少一个第二接受器基部,所述第一接受器基部被构造为将所述第一膨胀箔或第一网的导电连接点(6)连接到所述顶部连接块(3),并且所述第二接受器基部被构造为将所述第二膨胀箔或第二网的导电连接点(6)连接到所述顶部连接块(3)。
2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其中,所述根部连接块(5)被构造为将所述第一膨胀箔或第一网和所述第二膨胀箔或第二网与单个根部引下导体(24)电连接。
25.一种风力涡轮机叶片(101),包括根端(102)和顶端(103)、纵向轴线(106)、压力侧(110)和吸力侧(111)、沿着所述纵向轴线(106)延伸的结构元件(112)、以及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所述压力侧和所述吸力侧是所述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外表面,所述结构元件(112)是由导电的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制成的杆件或梁。
26.一种风力涡轮机(100),具有一个或多个风力涡轮机叶片(101),所述风力涡轮机叶片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
27.一种用于将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的导电连接点(6)设置到膨胀箔或网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熔化导电材料,
-施加液态的熔化的导电材料,以围绕所述膨胀箔或网,
-允许熔化的材料硬化,以在所述导电连接点与所述膨胀箔或网之间提供机械和导电连接。
28.一种用于将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的导电连接点(6)设置到膨胀箔或网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由导电材料制成的至少两个盘,
-将两个盘布置在所述膨胀箔或网的相对侧上,
-将所述盘彼此紧固,使所述膨胀箔或网位于所述盘之间,以在所述膨胀箔或网与所述盘之间提供导电连接。
CN202180087173.XA 2020-12-23 2021-12-23 雷电保护系统 Pending CN1169176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216990.0 2020-12-23
EP20216990.0A EP4019772A1 (en) 2020-12-23 2020-12-23 Ligthning protection system for a wind turbine blade
PCT/EP2021/087468 WO2022136631A1 (en) 2020-12-23 2021-12-23 Ligthning protec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17618A true CN116917618A (zh) 2023-10-20

Family

ID=73857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7173.XA Pending CN116917618A (zh) 2020-12-23 2021-12-23 雷电保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2) EP4019772A1 (zh)
JP (1) JP2024500960A (zh)
CN (1) CN116917618A (zh)
MX (1) MX2023007456A (zh)
WO (1) WO20221366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68833A1 (en) 2022-11-14 2024-05-15 Siemens Gamesa Renewable Energy Innovation & Technology S.L. Wind turbine blad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82057B1 (en) * 2009-06-29 2015-11-25 Vestas Wind Systems A/S Lightning protection mesh
US9252503B2 (en) * 2010-07-09 2016-02-02 Paige Electric Company, Lp Grounding device having a grounding plate and an insulated connecting wire
CN201943901U (zh) * 2011-01-11 2011-08-24 联合船舶设计发展中心 叶片避雷接闪器
DE102014202951A1 (de) * 2014-02-18 2015-08-2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Blitzschutzvorrichtung
JP6421078B2 (ja) * 2015-05-28 2018-11-07 エムエイチアイ ヴェスタス オフショア ウィンド エー/エス 風車翼及び風力発電装置、並びに風車翼の製造又は改造方法
WO2019048015A1 (en) * 2017-09-06 2019-03-14 Vestas Wind Systems A/S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PROCESS OF RENOVATION OF A WIND TURBINE BLAD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67853A1 (en) 2023-11-01
MX2023007456A (es) 2023-09-05
WO2022136631A1 (en) 2022-06-30
JP2024500960A (ja) 2024-01-10
EP4019772A1 (en) 2022-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25949B2 (en)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s for wind turbine blades
US10465662B2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s for wind turbine blades
EP3058222B1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s for wind turbine blades
US10288044B2 (en) Receptor for a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WO2013084361A1 (ja) 風車翼
WO2015185066A1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wind turbine blades
EP0783629A1 (en) Lightning arrester for windmill blades
CN116917618A (zh) 雷电保护系统
JP7440840B2 (ja) 風力発電設備
EP3967869A1 (en) Wind turbine blade, wind turbine, method for fabrication of a wind turbine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on of a wind turbine blad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