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16295B - 常驻基站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常驻基站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916295B CN116916295B CN202311162034.6A CN202311162034A CN116916295B CN 116916295 B CN116916295 B CN 116916295B CN 202311162034 A CN202311162034 A CN 202311162034A CN 116916295 B CN116916295 B CN 11691629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dent
- base station
- terminal
- area
- targ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常驻基站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基站驻留信息,根据所述基站驻留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驻留的目标基站;根据所述目标基站的分布区域确定目标区域,将所述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根据所述目标基站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子区域中所述目标基站所处的第一子区域;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在每个第一子区域对应的驻留时长;将所述驻留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第一子区域确定为所述第一终端的常驻子区域,所述常驻子区域中包含的目标基站为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常驻基站。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常驻基站的确定准确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常驻基站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可根据终端接入基站的时长是否达到一定阈值,来确定基站是否为终端的常驻基站。然而,在终端附近的基站分布较为均匀的情况下,终端在各基站之间的切换频次可能较高,从而导致终端接入附近的每个基站的时长可能较短,进而根据上述方法可能确定附近的每个基站均非为终端的常驻基站,但实际上,该终端经常接入附近的每个基站,其附近的每个基站应为终端的常驻基站。可见,若仅根据终端接入基站的时长是否达到一定阈值来确定基站是否为常驻基站,将导致常驻基站的确定准确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常驻基站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仅根据终端接入基站的时长是否达到一定阈值来确定基站是否为常驻基站,而导致常驻基站的确定准确率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常驻基站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基站驻留信息,根据所述基站驻留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驻留的目标基站;
根据所述目标基站的分布区域确定目标区域,将所述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
根据所述目标基站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子区域中所述目标基站所处的第一子区域;
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在每个第一子区域对应的驻留时长;
将所述驻留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第一子区域确定为所述第一终端的常驻子区域,所述常驻子区域中包含的目标基站为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常驻基站。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常驻基站确定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基站驻留信息,根据所述基站驻留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驻留的目标基站;
第一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基站的分布区域确定目标区域,将所述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基站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子区域中所述目标基站所处的第一子区域;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在每个第一子区域对应的驻留时长;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驻留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第一子区域确定为所述第一终端的常驻子区域,所述常驻子区域中包含的目标基站为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常驻基站。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常驻基站确定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常驻基站确定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确定终端在预设时长内驻留的目标基站,并将目标基站的分布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电子设备根据目标基站的位置信息从多个子区域中确定目标基站所处的第一子区域,并确定终端在每个第一子区域对应的驻留时长;将驻留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第一子区域确定为第一终端的常驻子区域,且将常驻子区域中包含的目标基站确定为第一终端的第一常驻基站。这样,即便终端在常驻子区域中的各目标基站之间的切换频次较高,导致终端接入常驻子区域的各目标基站的时间较短时,本申请实施例也能够直接将常驻子区域中的各目标基站确定为该终端的常驻基站,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根据终端接入基站的时长来确定基站是否为常驻基站,本申请实施例所确定的常驻基站更加合理,从而能够提高常驻基站的确定准确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常驻基站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定义区域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定义区域常驻终端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常驻基站确定装置的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常驻基站确定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常驻基站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常驻基站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第一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基站驻留信息,根据所述基站驻留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驻留的目标基站;
步骤102、根据所述目标基站的分布区域确定目标区域,将所述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
步骤103、根据所述目标基站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子区域中所述目标基站所处的第一子区域;
步骤104、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在每个第一子区域对应的驻留时长;
步骤105、将所述驻留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第一子区域确定为所述第一终端的常驻子区域,所述常驻子区域中包含的目标基站为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常驻基站。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常驻基站确定方法可以是应用于常驻基站确定装置、也可以是应用于电子设备。为更好地理解,以下将以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在步骤101中,电子设备获取第一终端在预设时长内的基站驻留信息,并根据基站驻留信息确定第一终端在预设时长内驻留的目标基站。基站驻留信息中,可包括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目标基站所属的物理小区的小区码(location area code LAC)、目标基站的基站码(即基站ID,也可称为cell ID)、目标基站的经纬度、以及终端在目标基站的驻留时长等。第一终端可为移动终端,例如可为手机或者电话手表等,第一终端标识可为手机或者电话手表等移动终端中的手机卡标识,手机卡标识即手机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其中,在不同的物理小区,可能存在部分基站的基站码相同,也即一个基站码对应于多个基站。本实施例中基站驻留信息包括目标基站所属的物理小区的小区码以及目标基站的基站码,从而根据每个目标基站所属的物理小区的小区码以及每个目标基站的基站码,能够识别出对应的每个目标基站。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基站为第一终端在预设时长内接入过的基站,预设时长例如是一个月或者两个月等等,从而在通常情况下,目标基站可为多个目标基站,当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目标基站也可能仅为一个目标基站。
作为示例,电子设备可基于基站驻留汇总数据来获取终端在预设时长内的基站驻留信息。基站驻留汇总数据为基于各终端在预设时长内的通信信令,所汇总的各终端在预设时长内的基站驻留信息,基站驻留汇总数据可为在一个月内的基站驻留月汇总数据或者在一个周内的基站驻留周汇总数据等。
在步骤102中,电子设备根据目标基站的分布区域确定目标区域,目标区域可直接为目标基站的分布区域,也可为包括目标基站的分布区域的区域。电子设备将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多个子区域的面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在步骤103中,电子设备根据目标基站的位置信息,例如根据目标基站的经纬度,确定多个子区域中目标基站所处的第一子区域。第一子区域可为多个第一子区域,每个第一子区域均包括目标基站中的至少一个基站,即每个第一子区域的位置范围均包括目标基站中的至少一个基站所处的位置。可见,第一子区域即为第一终端在预设时长内驻留过的子区域。
在步骤104中,电子设备确定第一终端每个第一子区域对应的驻留时长。电子设备可根据每个第一子区域包括的目标基站对应的驻留时长,确定每个第一子区域的驻留时长。
作为示例,假设存在一个第一子区域包括目标基站A和目标基站B,基于基站驻留信息获取目标基站A对应的驻留时长为t1(即预设时长内第一终端在目标基站A的驻留时长为t1),基于基站驻留信息获取目标基站B对应的驻留时长为t2,则终端在该第一子区域的驻留时长为()。
在步骤105中,电子设备将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T1)的第一子区域确定为第一终端的常驻子区域,并将常驻子区域中包含的目标基站确定为第一终端的第一常驻基站。驻留时长小于T1的第一子区域为第一终端的非常驻子区域,非常驻子区域中的目标基站为第一终端的非常驻基站,容易理解的,若终端在非常驻子区域的驻留时长较低,则终端在非常驻子区域的目标基站常驻的概率也会更低,从而将非常驻子区域的目标基站确定为非常驻基站较为合理。
并且,在常驻子区域中的各目标基站分布较为均匀的情况下,终端在常驻子区域中的各目标基站之间的切换频次可能较高,这导致终端接入常驻子区域的各目标基站的时间可能较短。可见,若仅基于终端接入基站的时长来确定基站是否为常驻基站,可能导致将常驻子区域中的各目标基站确定为非常驻基站,这显然不够合理,因终端接入常驻子区域的各目标基站的时间虽然较短,但终端接入常驻子区域的各目标基站的频次较高,常驻子区域的各目标基站应为终端的常驻基站。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驻留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终端驻留子区域确定为终端的常驻子区域,且将常驻子区域中包含的目标基站确定为终端的常驻基站,这样,即便终端在常驻子区域中的各目标基站之间的切换频次较高,仅根据终端接入基站的时长来确定基站是否为常驻基站不够合理时,本申请实施例能够直接将常驻子区域中包含的目标基站确定为终端的常驻基站,从而有利于提高常驻基站的确定准确率。
可选地,所述步骤102包括:
基于网格化将所述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一个所述子区域对应一个网格。
该实施方式中,可基于网格化将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一个子区域对应一个网格。网格是对经纬度的泛化,一个网格可以覆盖一定面积范围的位置,不同的泛化级别,对应的网格面积不同。
基于网格化将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之后,可采用空间点索引算法(GeoHash)算法或者google s2算法,根据目标基站的经纬度将目标基站映射于网格,并将包括至少一个目标基站的经纬度的网格确定为第一子网格,每个第一子网格对应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第一子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网格化能够快速将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从而有利于提高划分目标区域的效率;并且,在将目标区域网格化之后,通过将目标基站的经纬度映射于网格,能够快速确定包括至少一个目标基站的经纬度的第一子网格,即能够快速确定第一子区域,可见,通过将目标基站的经纬度映射于网格,能够使确定第一子区域的过程较为高效便捷。
可选地,在步骤105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常驻子区域的目标信息进行存储,所述目标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常驻基站的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常驻基站的驻留时长;
获取驻留时长小于所述预设阈值的目标第一子区域,对所述目标第一子区域的第一信息不进行存储,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第一子区域中的目标基站的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目标第一子区域的驻留时长。
该实施方式中,对常驻子区域的目标信息进行存储,目标信息包括第一常驻基站的信息以及第一终端在第一常驻基站的驻留时长。其中,第一常驻基站的信息包括第一常驻基站的基站码、第一常驻基站所属的位置区编码以及第一常驻基站的经纬度等等。
电子设备对驻留时长小于预设阈值的目标第一子区域(即为非常驻子区域)的第一信息不进行存储。第一信息包括非常驻子区域中的目标基站的信息,以及终端在非常驻子区域的驻留时长。容易理解地,若终端在非常驻子区域的驻留时长较低,则终端在非常驻子区域的目标基站常驻的概率也会更低,从而即便不保存非常驻子区域的第一信息,对后续根据驻留时长来判断终端是否在某自定义区域常驻的影响也较低,从而本申请实施例不对非常驻子区域的第一信息进行存储对后续确定自定义区域的常驻终端的影响较低。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驻留时长小于预设阈值的目标第一子区域,并对目标第一子区域(即非常驻子区域)的第一信息不进行存储,从而能够有效节约内存。
通过对常驻子区域的目标信息进行存储,从而能够根据目标信息来判断终端是否在某自定义区域常驻,以下,对判断终端是否在某自定义区域常驻进行具体说明。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常驻子区域的目标信息进行存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基站,并获取第二预设时长内接入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
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且在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存在至少部分重合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一常驻基站进行比对;
在所述第一基站中存在至少一个基站与所述第一常驻基站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基站为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常驻基站;
基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二常驻基站的驻留时长,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为所述第一区域的常驻终端。
该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获取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基站,第一区域为自定义区域,第一基站通常为多个基站。
电子设备获取第二预设时长内接入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具体地,电子设备可获取第二预设时长内的基站终端快照,基站终端快照中包括各终端以及各终端驻留的基站。电子设备将基站终端快照中每个终端驻留的基站与第一基站进行比对,在终端驻留的基站的信息与第一基站的信息匹配的情况下,确定该终端为第二预设时长内接入第一基站的第二终端。其中,终端驻留的基站的信息与第一基站的信息匹配,可为终端驻留的基站ID以及其所属小区的小区ID(即LAC)与第一基站的基站ID以及其所属小区的小区ID匹配。
在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包括第一终端的情况下,则表征第一终端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到访过第一区域。在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包括第一终端的情况下,判断目标区域与第一区域是否存在至少部分重合,若目标区域与第一区域不存在至少部分重合,则可直接确定第一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到访过第一区域,第一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为第一区域的非常驻终端。
在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包括第一终端,且在目标区域与第一区域存在至少部分重合的情况下,将第一基站与第一常驻基站进行比对,可为将第一基站的基站ID以及其所属小区的小区ID与第一常驻基站的基站ID以及其所属小区的小区ID进行比对。在第一基站中存在至少一个基站与第一常驻基站匹配的情况下,确定至少一个基站为第一终端的第二常驻基站,第二常驻基站同属于第一基站和第一常驻基站。
在确定第二常驻基站之后,根据上述实施例中存储的目标信息,获取第一预设时长内第一终端在第二常驻基站的驻留时长。其中,目标信息包括第一常驻基站的信息以及预设时长内第一终端在第一常驻基站的驻留时长。
电子设备基于第一预设时长内第一终端在第二常驻基站的驻留时长,确定第一终端在第一区域的驻留时长。其中,在存在多个第二常驻基站的情况下,将第一预设时长内第一终端在多个第二常驻基站的驻留时长之和,确定为第一终端在第一区域的驻留时长。根据第一终端在第一区域的驻留时长,可判断第一终端是否为所述第一区域的常驻终端,例如,可设置第一终端在第一区域的驻留时长大于或者等于T2的情况下,第一终端是为第一区域的常驻终端,其中,T2可大于上述实施例中的T1。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预先存储第一常驻子区域的目标信息,从而在判断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访问过自定义区域的终端是否为常驻终端时,只需将自定义区域的基站信息与终端的目标信息中的第一常驻基站的信息进行匹配,即能够从自定义区域的基站中确定第二常驻基站,第二常驻基站同属于自定义区域的基站和第一常驻基站。在确定第二常驻基站后,基于目标信息中终端在第二常驻基站的驻留时长,即可确定终端是否为自定义区域的常驻终端。这样,常驻子区域的目标信息的确定不依赖于自定义区域是否建立,在自定义区域建立之前,即可预先确定并存储常驻子区域的目标信息,例如可在每个自然月之后,定期及时地确定并存储常驻子区域的目标信息,从而在自定义区域创建之后无需等待目标信息的确定,有利于提高自定义区域的常驻终端的确定效率;并且,在自定义区域建立之后,将自定义区域的基站信息与目标信息直接进行比对,由于无需与非常驻区域的第一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能够有效减少比对的数据量,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定义区域常驻终端的确定效率。
可选地,在步骤105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常驻基站的经纬度,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常驻经纬度;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常驻基站的驻留时长,确定所述第一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
保存所述第一常驻经纬度及所述第一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
基站与经纬度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有可能存在多个基站对应于同一经纬度,例如:在同一经纬度下,可能存在多个朝向不同的基站。根据第一常驻基站的经纬度,确定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常驻经纬度,根据第一终端在第一常驻基站的驻留时长,确定第一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具体的,在某个第一常驻经纬度对应一个第一常驻基站的情况下,该第一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即为第一终端在该一个常驻基站的驻留时长;在某个第一常驻经纬度对应多个第一常驻基站的情况下,该第一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即为第一终端在所述多个第一常驻基站的驻留时长之和。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保存第一常驻经纬度及第一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从而能够将第一常驻基站的驻留时长在经纬度维度上进行汇总,这样无需保存各个第一常驻基站以及第一终端在各个第一常驻基站的驻留时长,有利于进一步节约内存。
可选地,在保存所述第一常驻经纬度及所述第一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区域内的第二基站的目标经纬度,并获取第三预设时长内接入所述第二基站的至少一个第三终端;
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终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且在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存在至少部分重合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经纬度与所述第一常驻经纬度进行比对;
在所述目标经纬度中存在至少一个经纬度与所述第一常驻经纬度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经纬度为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常驻经纬度;
基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第二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为所述第二区域的常驻终端。
该实施方式中,第二区域也为自定义区域,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是否包括第一终端的步骤,来确定本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第三终端是否包括第一终端,为避免重复,对此不再赘述。
在至少一个第三终端包括第一终端,且在目标区域与第二区域存在至少部分重合的情况下,将目标经纬度与第一常驻经纬度进行比对,目标经纬度为第二区域中的各基站的经纬度;在目标经纬度中存在至少一个经纬度与第一常驻经纬度匹配的情况下,确定该至少一个经纬度为第一终端的第二常驻经纬度,第二常驻基站同属于目标经纬度和第一常驻经纬度。
在确定第二常驻经纬度之后,根据上述实施例中存储的常驻经纬度的驻留时长,即可确定第一终端在第二区域的驻留时长。
该实施方式中,将目标经纬度与第一常驻经纬度进行比对,而不是将第二区域与第一常驻子区域比对,这样能够使得驻留时长的确定更为准确,具体的,由于第一常驻子区域的覆盖范围大于基站,这样,若将第二区域与第一常驻子区域比对,可能导致将第二区域以外,但与第二区域以内的常驻基站处于同一常驻子区域的其他常驻基站的驻留信息,也错误地识别为区域内的驻留信息。例如,如图2所示,如果终端的常驻基站a\b\c\d同属于一个常驻子区域1,那么该终端在这个常驻子区域1下的驻留时长,是在4个常驻基站a\b\c\d对应的常驻经纬度的驻留时长之和,若将区域A与常驻子区域比对,在区域A包括常驻子区域1的情况下,则可能将终端在常驻子区域1下的驻留时长确定为在区域A的总驻留时长。显然,常驻子区域1下只有终端的常驻基站a属于区域A,终端在常驻基站a的驻留时长应为终端在区域A的有效驻留时长,若将终端在常驻子区域1下的总驻留时长均确定为在区域A的驻留时长显然不够合理,这导致后续常驻终端的确定较不准确。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经纬度维度上将自定义区域的基站进行汇总,并将第一常驻基站进行汇总,从而相较于将自定义区域的基站信息与目标信息中的第一常驻基站的信息进行比对,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自定义区域的目标经纬度与第一常驻经纬度进行比对,能够有效减少比对的数据量,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定义区域常驻终端的确定效率。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第二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为所述第二区域的常驻终端,包括:
基于在第一时段内和/或在第二时段内所述第二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为所述第一时段内在所述第二区域的常驻终端,和/或,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为所述第二时段内在所述第二区域的常驻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时段和所述第二时段为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的不同时段。
该实施方式中,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为第一预设时长内的不同时段。上述实施例中保存的第一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中,驻留时长可包括在第一时段内和/或在第二时段内的驻留时长。第一时段例如可为工作时段、居住时段以及全时段中的一个时段,第二时段例如可为工作时段、居住时段以及全时段中的另一个时段。
第二常驻经纬度属于第一常驻经纬度,根据保存的在第一时段内和/或在第二时段内第一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从而可以获取在第一时段内和/或在第二时段内第二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
将在第一时段内第二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汇总,从而能够确定第一时段内第一终端在第二区域的驻留时长,进而能够判断第一终端是否为第一时段内在第二区域的常驻终端,例如可设置第一时段内第一终端在第二区域的驻留时长大于时,则确定第一终端为第一时段内在第二区域的常驻终端。同理,将在第二时段内第二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汇总,从而能够确定第二时段内第一终端在第二区域的驻留时长,进而能够判断第一终端是否为第二时段内在第二区域的常驻终端,例如可设置第二时段内第一终端在第二区域的驻留时长大于/>时,则确定第一终端为第二时段内在第二区域的常驻终端,其中,/>和/>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确定终端是否为第一时段内在第二区域的常驻终端,和/或,终端是否为第二时段内在第二区域的常驻终端,从而能够实现终端常驻类型的细分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实施例中保存的第一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中,驻留时长还可分别包括在第一时段内第一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第二时段内第一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以及第三时段内的第一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其中第一时段、第二时段和第三时段可分别为工作时段、居住时段以及全时段。第二常驻基站属于第一常驻基站,将在工作时段内第二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汇总得到在第二区域的工作时段驻留时长、将在居住时段内第二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汇总得到在第二区域的居住时段驻留时长,将在全时段内的第二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汇总得到在第二区域的全时段驻留时长。作为示例,可设置工作时段驻留时长大于或等于,则确定终端是自定义区域(第二区域)的工作时段常驻终端;还可设置居住时段驻留时大于或等于/>,则确定终端是自定义区域的居住时段常驻终端;且还可设置全时段驻留时大于或等于/>,则确定终端是自定义区域的全时段常驻终端。通过确定终端是自定义区域的哪一时段或哪几时段的常驻终端,从而能够实现终端常驻类型的细分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将驻留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第一子区域确定为第一终端的常驻子区域中,可根据驻留时长的类型设置不同的预设阈值。例如:可设置将工作时段驻留时长大于或等于的第一子区域确定为第一终端的工作时段常驻子区域;还可设置将居住时段驻留时长大于或等于/>的第一子区域确定为第一终端的居住时段常驻子区域;且还可设置将全时段驻留时长大于或等于/>的第一子区域确定为第一终端的全时段常驻子区域。这样,能够实现常驻子区域的类型的细分类。需要说明的是,/>、/>和/>作为初步筛选常驻子区域的阈值,可分别小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和/>。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图3对本申请中的常驻基站确定方法以及自定义区域常驻终端确定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获取终端的基站驻留月汇总信息,将上月内各个IMSI驻留的目标基站的分布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基于S2算法下的14级网格对目标区域进行网格化,并将每个IMSI驻留的目标基站映射于网格。得到每个IMSI对应的子网格,确定每个子网格的ID。并确定每个IMSI在每个子网格ID下的工作时段(工作日9:00-17:00)驻留总时长t1(分钟)、居住时段(19:00-7:00)驻留总时长t2(分钟)、全时段(0:00-24:00)驻留总时长t3。针对不同的驻留类型,分别设定阈值1()——用于筛选工作时段常驻网格、阈值2(/>)——用于筛选居住时段常驻网格、阈值3(/>)——用于筛选全时段常驻网格。如果t1>=/>,则认为该子网格为该IMSI的对应的工作时段常驻子网格,保留该IMSI在该子网格下的常驻经纬度以及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如果t2>=/>,则认为该子网格为该IMSI对应的居住时段常驻网格,保留该IMSI在该网格下的常驻经纬度以及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如果t3>=,则认为该网格为该IMSI的全时段常驻网格,保留该IMSI的终端在该网格下的常驻经纬度以及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驻留时长包括工作时段驻留时长、居住时段驻留时长以及全时段驻留时长。
在确定每个IMSI的终端对应的常驻子网格,以及保存每个IMSI的常驻经纬度及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之后,构建自定义区域。获取自定义区域中的基站信息以及天级终端快照,通过将自定义区域中的基站ID和小区ID与天级终端快照中的基站ID和小区ID进行比对,从而确定当天到访过该自定义区域的终端快照,即确定自定义区域基站终端快照表。自定义区域基站终端快照表包括当天到访过该自定义区域的终端的IMSI以及自定义区域的基站的经度和纬度。将自定义区域的终端的IMSI、基站的经度和纬度与上述保存的信息中的IMSI和IMSI对应的常驻经纬度进行比对,在定义区域的终端的IMSI与上述保存的信息中的IMSI匹配的情况下,能够基于该IMSI的常驻经纬度以及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确定该IMSI处于区域内的每个常驻经纬度在工作时段对应的驻留时长、区域内每个常驻经纬度在居住时段对应的驻留时长、区域内每个常驻经纬度在全时段对应的驻留时长。通过分别对上述驻留时长汇总,得到该IMSI在区域内工作时段的驻留时长t4、在区域内居住时段的驻留时长t5、区域内全时段的驻留时长t6,将t4、t5和t6分别与给定的阈值、和/>进行对比,识别IMSI对应的终端是否为该自定义区域的工作时段常驻用户、居住时段常驻用户以及全时段常驻用户。其中,/>、/>、/>和相应的大于/>、/>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常驻基站确定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常驻基站确定装置,或者该常驻基站确定装置中的用于执行常驻基站确定方法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常驻基站确定装置执行常驻基站确定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常驻基站确定装置。
请参照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常驻基站确定装置的结构图,所述常驻基站确定装置200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第一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基站驻留信息,根据所述基站驻留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驻留的目标基站;
划分模块202,根据所述目标基站的分布区域确定目标区域,将所述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
第一确定模块203,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基站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子区域中所述目标基站所处的第一子区域;
第二确定模块204,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在每个第一子区域对应的驻留时长;
第三确定模块205,用于将所述驻留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第一子区域确定为所述第一终端的常驻子区域,所述常驻子区域中包含的目标基站为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常驻基站。
可选地,所述划分模块202具体用于:
基于网格化将所述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一个所述子区域对应一个网格。
可选地,所述常驻基站确定装置200还包括:
第一存储模块,用于对所述常驻子区域的目标信息进行存储,所述目标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常驻基站的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常驻基站的驻留时长;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驻留时长小于所述预设阈值的目标第一子区域,对所述目标第一子区域的第一信息不进行存储,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第一子区域中的目标基站的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目标第一子区域的驻留时长。
可选地,所述常驻基站确定装置200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基站,并获取第二预设时长内接入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
第一比对模块,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且在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存在至少部分重合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一常驻基站进行比对;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基站中存在至少一个基站与所述第一常驻基站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基站为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常驻基站;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二常驻基站的驻留时长,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为所述第一区域的常驻终端。
可选地,所述常驻基站确定装置200还包括: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常驻基站的经纬度,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常驻经纬度;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常驻基站的驻留时长,确定所述第一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
第二存储模块,用于保存所述第一常驻经纬度及所述第一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
可选地,所述常驻基站确定装置200还包括: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区域内的第二基站的目标经纬度,并获取第三预设时长内接入所述第二基站的至少一个第三终端;
第二比对模块,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终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且在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存在至少部分重合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经纬度与所述第一常驻经纬度进行比对;
第七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经纬度中存在至少一个经纬度与所述第一常驻经纬度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经纬度为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常驻经纬度;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第二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为所述第二区域的常驻终端。
可选地,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在第一时段内和/或在第二时段内所述第二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为所述第一时段内在所述第二区域的常驻终端,和/或,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为所述第二时段内在所述第二区域的常驻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时段和所述第二时段为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的不同时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常驻基站确定装置200能够实现图1所述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300、存储器320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320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300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300,用于读取存储器320中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总线接口和收发机310。
收发机310,用于在处理器3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5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3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3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3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3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320可以存储处理器3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其中,处理器300,用于读取存储器320中的程序或指令,执行如下步骤:
通过收发机310获取第一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基站驻留信息,根据所述基站驻留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驻留的目标基站;
根据所述目标基站的分布区域确定目标区域,将所述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
根据所述目标基站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子区域中所述目标基站所处的第一子区域;
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在每个第一子区域对应的驻留时长;
将所述驻留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第一子区域确定为所述第一终端的常驻子区域,所述常驻子区域中包含的目标基站为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常驻基站。
可选地,处理器300,用于读取存储器320中的程序或指令,执行如下步骤:
基于网格化将所述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一个所述子区域对应一个网格。
可选地,处理器300,用于读取存储器320中的程序或指令,执行如下步骤:
对所述常驻子区域的目标信息进行存储,所述目标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常驻基站的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常驻基站的驻留时长;
通过收发机310获取驻留时长小于所述预设阈值的目标第一子区域,对所述目标第一子区域的第一信息不进行存储,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第一子区域中的目标基站的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目标第一子区域的驻留时长。
可选地,处理器300,用于读取存储器320中的程序或指令,执行如下步骤:
通过收发机310获取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基站,并获取第二预设时长内接入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
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且在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存在至少部分重合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一常驻基站进行比对;
在所述第一基站中存在至少一个基站与所述第一常驻基站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基站为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常驻基站;
基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二常驻基站的驻留时长,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为所述第一区域的常驻终端。
可选地,处理器300,用于读取存储器320中的程序或指令,执行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常驻基站的经纬度,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常驻经纬度;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常驻基站的驻留时长,确定所述第一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
保存所述第一常驻经纬度及所述第一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
可选地,处理器300,用于读取存储器320中的程序或指令,执行如下步骤:
通过收发机310获取第二区域内的第二基站的目标经纬度,并获取第三预设时长内接入所述第二基站的至少一个第三终端;
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终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且在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存在至少部分重合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经纬度与所述第一常驻经纬度进行比对;
在所述目标经纬度中存在至少一个经纬度与所述第一常驻经纬度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经纬度为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常驻经纬度;
基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第二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为所述第二区域的常驻终端。
可选地,处理器300,用于读取存储器320中的程序或指令,执行如下步骤:
基于在第一时段内和/或在第二时段内所述第二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为所述第一时段内在所述第二区域的常驻终端,和/或,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为所述第二时段内在所述第二区域的常驻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时段和所述第二时段为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的不同时段。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图1所述常驻基站确定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 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 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图1所述常驻基站确定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8)
1.一种常驻基站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基站驻留信息,根据所述基站驻留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驻留的目标基站;
根据所述目标基站的分布区域确定目标区域,将所述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
根据所述目标基站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子区域中所述目标基站所处的第一子区域;
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在每个第一子区域对应的驻留时长;
将所述驻留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第一子区域确定为所述第一终端的常驻子区域,所述常驻子区域中包含的目标基站为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常驻基站;
根据所述第一常驻基站的经纬度,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常驻经纬度;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常驻基站的驻留时长,确定所述第一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
保存所述第一常驻经纬度及所述第一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
获取第二区域内的第二基站的目标经纬度,并获取第三预设时长内接入所述第二基站的至少一个第三终端;
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终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且在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存在至少部分重合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经纬度与所述第一常驻经纬度进行比对;
在所述目标经纬度中存在至少一个经纬度与所述第一常驻经纬度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经纬度为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常驻经纬度;
基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第二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为所述第二区域的常驻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包括:
基于网格化将所述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一个所述子区域对应一个网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驻留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第一子区域确定为所述第一终端的常驻子区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常驻子区域的目标信息进行存储,所述目标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常驻基站的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常驻基站的驻留时长;
获取驻留时长小于所述预设阈值的目标第一子区域,对所述目标第一子区域的第一信息不进行存储,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第一子区域中的目标基站的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目标第一子区域的驻留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常驻子区域的目标信息进行存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基站,并获取第二预设时长内接入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
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且在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存在至少部分重合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一常驻基站进行比对;
在所述第一基站中存在至少一个基站与所述第一常驻基站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基站为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常驻基站;
基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二常驻基站的驻留时长,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为所述第一区域的常驻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第二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为所述第二区域的常驻终端,包括:
基于在第一时段内和/或在第二时段内所述第二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为所述第一时段内在所述第二区域的常驻终端,和/或,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为所述第二时段内在所述第二区域的常驻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时段和所述第二时段为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的不同时段。
6.一种常驻基站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基站驻留信息,根据所述基站驻留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驻留的目标基站;
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基站的分布区域确定目标区域,将所述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基站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子区域中所述目标基站所处的第一子区域;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在每个第一子区域对应的驻留时长;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驻留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第一子区域确定为所述第一终端的常驻子区域,所述常驻子区域中包含的目标基站为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常驻基站;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常驻基站的经纬度,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常驻经纬度;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常驻基站的驻留时长,确定所述第一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
第二存储模块,用于保存所述第一常驻经纬度及所述第一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区域内的第二基站的目标经纬度,并获取第三预设时长内接入所述第二基站的至少一个第三终端;
第二比对模块,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终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且在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存在至少部分重合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经纬度与所述第一常驻经纬度进行比对;
第七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经纬度中存在至少一个经纬度与所述第一常驻经纬度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经纬度为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常驻经纬度;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第二常驻经纬度对应的驻留时长,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为所述第二区域的常驻终端。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常驻基站确定方法的步骤。
8.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常驻基站确定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162034.6A CN116916295B (zh) | 2023-09-11 | 2023-09-11 | 常驻基站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162034.6A CN116916295B (zh) | 2023-09-11 | 2023-09-11 | 常驻基站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916295A CN116916295A (zh) | 2023-10-20 |
CN116916295B true CN116916295B (zh) | 2024-01-26 |
Family
ID=88367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162034.6A Active CN116916295B (zh) | 2023-09-11 | 2023-09-11 | 常驻基站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916295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22381A (zh) * | 2018-11-27 | 2020-06-02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用户出行方式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263311A (zh) * | 2018-11-30 | 2020-06-0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 一种常驻物理小区识别方法和装置 |
CN114173318A (zh) * | 2021-12-09 | 2022-03-11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待优化区域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4493395A (zh) * | 2021-12-15 | 2022-05-13 |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 移动设备驻留区域计算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710787A (zh) * | 2022-04-28 | 2022-07-05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网络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设备 |
CN115114539A (zh) * | 2021-03-23 | 2022-09-2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 用户群体划分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5967906A (zh) * | 2021-10-13 | 2023-04-14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用户常驻位置识别方法、终端、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2023
- 2023-09-11 CN CN202311162034.6A patent/CN11691629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22381A (zh) * | 2018-11-27 | 2020-06-02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用户出行方式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263311A (zh) * | 2018-11-30 | 2020-06-0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 一种常驻物理小区识别方法和装置 |
CN115114539A (zh) * | 2021-03-23 | 2022-09-2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 用户群体划分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5967906A (zh) * | 2021-10-13 | 2023-04-14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用户常驻位置识别方法、终端、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173318A (zh) * | 2021-12-09 | 2022-03-11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待优化区域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4493395A (zh) * | 2021-12-15 | 2022-05-13 |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 移动设备驻留区域计算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710787A (zh) * | 2022-04-28 | 2022-07-05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网络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王波 ; 郭翔宇.基于中国移动大数据的智慧网格运营管理研究.《信息通信》.2020,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916295A (zh) | 2023-10-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87908B (zh) | 服务器限流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399380B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8271120B (zh) | 目标区域及目标用户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09766349B (zh) | 任务防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8681504A (zh) | 自动化测试方法、测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3434293A (zh) | 处理重复请求的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3392330A (zh) | 一种基于互联网行为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111767144A (zh) | 交易数据的交易路由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
CN113448862A (zh) | 软件版本测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 |
CN102088477A (zh) | 网站内容防采集系统和方法 | |
CN110971690A (zh) | 一种ios客户端的推送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3961179A (zh) | Soar平台的服务接入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 |
CN116916295B (zh) | 常驻基站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3515612A (zh) | 一种黑产手机号识别方法及装置 | |
CN108924915A (zh) | 基于飞行模式的数据更新方法及装置 | |
CN112995909A (zh) | 一种sim卡分配方法、装置、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4928849A (zh) | 一种基站部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434135B (zh) | 接口的调用重复度确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2995900B (zh) | 一种sim卡分配方法、装置、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131393B (zh) | 用户活跃度数据统计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9299765B (zh) | 多物联网射频识别设备防碰撞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8959501B (zh) | 删除es索引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3434525A (zh) | 缓存数据的更新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2306649A (zh) | 管理进程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1127065A (zh) | 用户职住地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