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15688A - 一种实时音视频传输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时音视频传输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15688A
CN116915688A CN202311178375.2A CN202311178375A CN116915688A CN 116915688 A CN116915688 A CN 116915688A CN 202311178375 A CN202311178375 A CN 202311178375A CN 116915688 A CN116915688 A CN 1169156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data
hop node
weak
rt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783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15688B (zh
Inventor
刘志龙
李军
丁元欣
张森
郭成峰
陈俊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117837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156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15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156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156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156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0Hop count for routing purposes, e.g. TT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0Routing of multiclass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5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 H04L65/752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adapting media to network capabil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时音视频传输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携带有初始数据的第一数据包,其中,初始数据包含多种不同数据类型的媒体数据;根据预先探测的下一跳节点的网络状态信息确定下一跳节点的网络评价得分;根据预先配置的抗弱网策略和网络评价得分确定多个目标策略,其中,每个目标策略对应一种数据类型的媒体数据;根据多个目标策略对多种不同数据类型的媒体数据进行处理,并将携带有处理后数据的第二数据包发送给下一跳节点。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针对不同的媒体数据制定不同的抗弱网策略,解决了相关技术中RTN网络采用统一的抗弱网策略,导致弱网环境下数据传输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升了RTN网络的数据传输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实时音视频传输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实时音视频传输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音视频媒体数据已经成为互联网流量的主体,近年来云游戏、互动直播、云电脑、远程教育、视频会议等场景的发展也推动实时音视频传输网络(Realtime Network,简称RTN)技术的快速发展。
当前RTN系统中在各种场景、各种媒体流、各种视频帧类型数据缺乏针对性的抗弱网策略,对不同业务、不同媒体流、不同视频帧类型采取相同的抗弱网策略,导致在RTN网络传输能力趋近饱和或者一些弱网环境下,RTN网络总体传输效果不佳的问题。
综上,针对上述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时音视频传输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RTN网络采用统一的抗弱网策略,导致弱网环境下数据传输效果不佳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时音视频传输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携带有初始数据的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初始数据包含多种不同数据类型的媒体数据;根据预先探测的下一跳节点的网络状态信息确定所述下一跳节点的网络评价得分;根据预先配置的抗弱网策略和所述网络评价得分确定多个目标策略,其中,每个所述目标策略对应一种数据类型的媒体数据;根据所述多个目标策略对所述多种不同数据类型的媒体数据进行处理,并将携带有处理后数据的第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下一跳节点。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时音视频传输网络的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路由调度中心和多个实时音视频传输网络RTN节点;路由调度中心,用于对多个RTN节点的网络拓扑关系和抗弱网策略进行配置,并指示所述多个RTN节点根据所述网络拓扑关系进行网络探测,得到链路探测数据;RTN节点,用于获取携带有初始数据的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初始数据包含多种不同数据类型的媒体数据;根据预先探测的下一跳节点的网络状态信息确定所述下一跳节点的网络评价得分,其中,所述链路探测数据包含所述下一跳节点的网络状态信息;根据预先配置的抗弱网策略和所述网络评价得分确定多个目标策略,其中,每个所述目标策略对应一种数据类型的媒体数据;根据所述多个目标策略对所述多种不同数据类型的媒体数据进行处理,并将携带有处理后数据的第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下一跳节点。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针对不同的媒体数据制定不同的抗弱网策略,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根据下一跳节点的实时网络状态和具体的数据类型对媒体数据进行自适应调整,解决了相关技术中RTN网络采用统一的抗弱网策略,导致弱网环境下数据传输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升了RTN网络的数据传输效果,保证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RTN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时音视频传输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视频会议场景的抗弱网策略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时音视频传输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路由调度中心的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客户端的结构框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RTN网络节点的结构框图;
图8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部分流程示意图(一);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部分流程示意图(二);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部分流程示意图(三);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应用于实时音视频传输网络(RealtimeNetwork,简称RTN),可以由RT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执行,例如节点、服务器、交换机、用户终端等,用户终端可以包括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等。以运行在计算机终端上为例,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RTN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硬件单板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1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2(处理器1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等的处理装置)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4,其中,上述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16以及输入输出设备1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计算机终端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移动终端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传输方法,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设备1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1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1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实时音视频传输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时音视频传输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获取携带有初始数据的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初始数据包含多种不同数据类型的媒体数据;
步骤S204,根据预先探测的下一跳节点的网络状态信息确定所述下一跳节点的网络评价得分;
步骤S206,根据预先配置的抗弱网策略和所述网络评价得分确定多个目标策略,其中,每个所述目标策略对应一种数据类型的媒体数据;
步骤S208,根据所述多个目标策略对所述多种不同数据类型的媒体数据进行处理,并将携带有处理后数据的第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下一跳节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步骤S202至步骤S208,可以针对不同的媒体数据制定不同的抗弱网策略,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根据下一跳节点的实时网络状态和具体的数据类型对媒体数据进行自适应调整,解决了相关技术中RTN网络采用统一的抗弱网策略,导致弱网环境下数据传输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升了RTN网络的数据传输效果,保证了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实时音视频通信的相关场景中,如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简称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云游戏、互动直播、云电脑、远程教育、视频会议、视频监控以及各种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Over The Top,简称OTT)的应用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携带有所述初始数据的业务类型。业务类型可以包括视频会议、视频监控或其他RTN网络的应用场景,本申请对RTN网络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06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62,根据预设配置的抗弱网策略确定与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目标抗弱网策略;
步骤S2064,根据所述目标抗弱网策略、所述网络评价得分以及所述数据类型分别确定与所述多种不同数据类型的媒体数据对应的多个目标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音频流、辅视频流I帧、辅视频流P帧、辅视频流B帧、主视频流I帧、主视频流P帧、主视频流B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不同的业务场景下不同媒体流的优先级是不同的,如在视频会议中,音频流的优先级大于视频流,视频流中,辅视频流的优先级大于主视频流,在视频帧中,I帧的优先级大于P帧,P帧的优先级大于B帧。通过针对不同的媒体数据制定不同的抗弱网策略,对高优先级的数据提供更多的抗弱网保护,可以提高数据传输效果,保证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策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正常发包、丢包重传(Retransmission,简称RTX)、前向纠错编码(Forward Error Correction,简称FEC)、丢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还携带有路径长度和传输路径。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02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203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确定下一跳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3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32,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中去掉当前节点的路径信息,得到所述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步骤S2034,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径长度减一,得到所述第二数据包的路径长度,其中,所述路径长度用于指示所述传输路径中包含的节点数量;
步骤S2036,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路径确定所述下一跳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4中的网络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往返时延、最大往返时延、丢包率、重传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4可以包括:根据所述往返时延、所述最大往返时延、所述丢包率以及所述重传率确定所述下一跳节点的网络评价得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4还可以包括:根据所述往返时延与所述最大往返时延的比值、所述丢包率、所述重传率以及预设的权重值确定所述下一跳节点的网络评价得分。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下一跳节点的网络评价得分:
net_score=1/exp(k1*rtt/rtt_max+k2*loss_rate+k3*retrans_rate)*100;
其中,net_score为网络评价得分,k1,k2,k3分别为往返时延、丢包率、重传率的权重值,具体数值可以根据不同场景需要进行配置,rtt为往返时延(Round-Trip Time),rtt_max为最大往返时延,loss_rate为丢包率,retrans_rate为重传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202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2002,向路由调度中心进行注册,其中,所述路由调度中心用于在各个节点注册完成后根据用户配置结果保存各个节点之间的网络拓扑关系和各个节点的抗弱网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2002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04,获取所述路由调度中心下发的与当前节点关联的网络拓扑关系和对应的抗弱网策略;
步骤S2006,根据所述网络拓扑关系进行网络探测,得到所述当前节点的链路探测数据,其中,所述链路探测数据包含所述下一跳节点的网络状态信息;
步骤S2008,将所述当前节点的链路探测数据定时上报给所述路由调度中心。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针对媒体流类型、视频帧种类分别制定不同的抗弱网策略。在RTN网络传输能力趋近饱和或者一些弱网环境下,给高优先级的数据更多的抗弱网保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RTN网络采用统一的抗弱网策略,导致弱网环境下数据传输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升了RTN网络的数据传输效果,保证了用户体验。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视频会议场景的抗弱网策略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抗弱网策略可以针对不同业务场景、不同媒体流、不同视频帧进行制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评价得分(如0~100)可以分成多个网络评级,如优、良、中、差等,在用户配置阶段,仅需为每个网络评级配置抗弱网策略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类型可以根据媒体流类型和视频帧种类进行区分,数据类型可以包括:音频流、辅视频流I帧、辅视频流P帧、辅视频流B帧、主视频流I帧、主视频流P帧、主视频流B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策略可以包括正常发包、正常重传、不重传、前向纠错编码(Forward Error Correction,简称FEC)、丢帧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前向纠错编码是在原始数据中增加冗余码来提高数据传输成功率,编码冗余度可以在处理策略中进行配置,如40%FEC。
在一些实施例中,RTN网络中的多个RTN节点可以分别配置相同或不同的抗弱网策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实时音视频传输网络的数据传输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路由调度中心和多个实时音视频传输网络RTN节点。
在本实施例中,路由调度中心,用于对多个RTN节点的网络拓扑关系和抗弱网策略进行配置,并指示所述多个RTN节点根据所述网络拓扑关系进行网络探测,得到链路探测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RTN节点,用于获取携带有初始数据的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初始数据包含多种不同数据类型的媒体数据;根据预先探测的下一跳节点的网络状态信息确定所述下一跳节点的网络评价得分,其中,所述链路探测数据包含所述下一跳节点的网络状态信息;根据预先配置的抗弱网策略和所述网络评价得分确定多个目标策略,其中,每个所述目标策略对应一种数据类型的媒体数据;根据所述多个目标策略对所述多种不同数据类型的媒体数据进行处理,并将携带有处理后数据的第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下一跳节点。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时音视频传输网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网络包括以下结构:
路由调度中心42、RTN网络节点44以及客户端46。
在一些实施例中,RTN网络节点44和客户端46均属于RTN节点的一种。RTN网络节点和客户端可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RTN网络节点包括边缘节点和中间转发节点,负责客户端的接入和数据的转发,根据预设策略对不同数据进行抗弱网处理;同时还负责接收路由调度中心的数据探测请求,并探测与其相连的客户端和中转节点的网络参数,并将探测结果上报到路由调度中心。
在一些实施例中,客户端可以是音视频终端或相关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Development Kit,简称SDK),主要负责生成或展示音视频媒体数据、处理音视频业务(包括采集、编解码、渲染等),查询数据传输路径并组包,还负责音视频数据的收发。并进行客户端与RTN网络节点链路质量的探测和上报。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客户端类型统一涵盖音视频媒体展示部分和音视频媒体生成部分,例如,视频会议场景下可以包含PC客户端、手机移动客户端、会议室的会议终端;云桌面场景包含瘦终端、PC端、后端服务器;AR/VR场景下包含VR眼镜、头戴终端、后台服务器。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客户端也可以接收路由调度中心下发的抗弱网策略,在对原始数据进行封装前,预先根据下一跳节点的网络状态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路由调度中心负责整体网络拓扑的管理,整体流级别抗弱网策略的管理和下发,将链路探测请求下发到客户端、边缘节点、中转节点并收集客户端、边缘节点、转发节点上报的链路探测数据,根据各个节点之间的链路探测数据、网络拓扑关系对数据传输路径进行统一规划、并将规划的路径下发到客户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路由调度中心还可以对链路探测数据进行量化处理,转换为具体的链路质量指数。路由调度中心还可以根据量化后的链路质量指数进行路径规划。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路由调度中心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路由调度中心可以由以下功能模块组成:
拓扑管理模块51、抗弱网策略管理模块52、探测管理模块53、数据量化模块54、路径规划模块55。
拓扑管理模块51,负责整个RTN网络的拓扑关系的管理,包含RTN网络节点的增加、删除操作,节点之间连接关系的变更操作。
抗弱网策略管理模块52,负责管理整个RTN系统的抗弱网策略,针对不同的业务场景制定相应的抗弱网策略。同时还负责将抗弱网策略下发到客户端和RTN网络节点。
探测管理模块53,负责向客户端、RTN网络节点下发探测请求,并负责接收客户端、RTN网络节点上报的探测数据。
数据量化模块54,负责将收到的丢包、延迟、抖动、可用带宽、节点负载等链路探测数据经过量化处理得到对应链路的质量指数。
路径规划模块55,负责根据客户端、RTN网络节点的网络拓扑关系和链路的质量进行路径的规划,形成最优转发路径。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客户端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客户端可以由以下功能模块组成:
媒体内容模块62、路径控制模块64、第一数据收发模块66、第一链路探测模块68。
媒体内容模块62,负责音视频媒体的生产/展示等相关业务的处理。
路径控制模块64,负责接收路由调度中心下发的数据转发路径,并将原始数据根据路径封装成新的数据包。
第一数据收发模块66,负责数据的收发,按照传输路径中指示的路径信息将封装后数据发送到下一跳,并负责完成流级别抗弱网策略的执行。
第一链路探测模块68,负责向路由调度中心的探测管理进行注册并接收其下发的探测请求指令,指令中会包含需要探测的具体节点,如与客户端直接关联的边缘节点,接收指令后随即进行链路探测,探测指标包含丢包、延迟、抖动、可用带宽、节点负载等,探测完成后将探测的具体参数定时发送到路由调度中心的探测管理模块。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路径控制模块封装后的数据包格式主要包含业务类型、数据类型、传输路径信息以及原始数据四个部分。
业务类型:用来表示不同的业务类型,不同业务类型的抗弱网策略不同。如,视频会议、视频监控等。
数据类型:用来表示不同的数据类型,媒体流类型,视频帧种类。如音频流、辅视频流I帧、辅视频流P帧、辅视频流B帧、主视频流I帧、主视频流P帧、主视频流B帧。
传输路径信息:包含路径长度和传输路径,路径长度表示后续待传输的路径跳数,传输路径记录具体的节点信息,包括具体节点的IP地址和端口信息,数据每经过一个网络节点转发,路径长度减一,并从传输路径中剥离当前节点,如传输路径为1-2-3,经过节点1转发后,新的传输路径为2-3。
原始数据:原始的媒体数据。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RTN网络节点的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RTN网络节点可以由以下功能模块组成:
第二链路探测模块72、抗弱网策略同步模块74、第二数据收发模块76。
第二链路探测模块72,负责向路由调度中心的探测管理模块注册并接收探测请求指令,指令中会包含需要探测的具体转发节点,接收指令后随即进行链路探测,探测指标包含丢包、延迟、抖动、可用带宽、节点负载等,探测完成后将探测的具体参数定时发送到路由调度中心的探测管理模块。
抗弱网策略同步模块74,负责完成从路由调度中心的抗弱网策略管理模块接收不同业务类型的抗弱网策略。
第二数据收发模块76,负责客户端的接入、数据的接收、路径数据解封装、新路径数据封装、数据的转发功能,并负责按照抗弱网策略进行抗弱网操作。
图8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客户端、RTN网络节点向路由调度中心的拓扑管理模块进行注册;
步骤S2,通过门户设置RTN网络拓扑关系、不同业务场景抗弱网配置信息;
步骤S3,路由调度中心向各个节点下发探测请求和抗弱网策略;
步骤S4,网络探测和探测数据上报;
步骤S5,路由调度中心进行路径规划;
步骤S6,客户端从路由调度中心获取传输路径信息,对原始数据进行封装,添加业务类型、数据类型、路径长度、传输路径等信息;
步骤S7,客户端和RTN网络节点根据下一跳节点的网络评价和对应业务的抗弱网策略对数据进行抗弱网处理;
步骤S8,将处理完成后的数据、封装路径转发到下一跳节点;
步骤S9,客户端接收数据,经过解封装得到原始数据。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针对不同的媒体数据制定不同的抗弱网策略,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根据下一跳节点的实时网络状态和具体的数据类型确定对应的抗弱网策略,解决了相关技术中RTN网络采用统一的抗弱网策略,导致弱网环境下数据传输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升了RTN网络的数据传输效果,保证了用户体验。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部分流程示意图(一),如图9所示,该流程包括上述步骤S1至步骤S3中的注册、配置及下发流程,具体内容如下:
步骤S1,客户端、RTN网络节点向路由调度中心的拓扑管理模块进行注册;
步骤S2,注册完成后,通过门户配置进行网络拓扑配置和抗弱网策略配置,路由调度中心的拓扑管理模块将用户配置的网络拓扑关系保存,路由调度中心的抗弱网策略管理模块将不同场景下的抗弱网策略配置保存。
步骤S3,网络拓扑关系和抗弱网策略配置完成后,路由调度中心的探测管理模块向客户端和RTN网络节点下发与其相关的网络拓扑关系,并指示其开始探测。同时路由调度中心的抗弱网策略管理模块根据预先配置抗弱网策略向客户端和各个RTN网络节点下发策略。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部分流程示意图(二),如图10所示,该流程包括上述步骤S4中的网络探测和数据上报流程,具体内容如下:
步骤S4-1,客户端、RTN网络节点的链路探测模块在接收到路由调度中心的探测请求后随即开始链路网络参数的探测请求;
步骤S4-2,将探测结果定时上报到路由调度中心的路径规划模块。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部分流程示意图(三),如图11所示,该流程包括上述步骤S5至步骤S7中的路径查询和封包流程,具体内容如下:
步骤S5,客户端A在通过RTN网络向客户端B发送数据时,客户端A会向路由调度中心的路径规划模块查询传输路径,路由调度中心的路径规划模块根据客户端、RTN网络节点的拓扑关系和实时探测数据进行路径规划。
步骤S6,路由调度中心将实时计算出的传输路径返回给客户端A。
步骤S7,客户端路径控制模块将业务类型、数据类型、路径长度、传输路径封装到原始数据中。然后由客户端的收发模块将封装后的数据发送到下一跳边缘节点。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S6中路由调度中心下发的传输路径信息包括:业务类型、路径长度和具体的传输路径。步骤S7中封装后的数据包中包括:业务类型、数据类型、路径长度、传输路径、原始数据。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四),如图12所示,该流程包括上述步骤S8至步骤S9中的抗弱网的数据处理流程,具体内容如下:
步骤S8,RTN网络节点收到转发来的数据后,计算下一跳的网络状态,根据不同的网络评级进行不同的抗弱网处理。
步骤S9,目的客户端收到数据后,将封装后的数据解封装,获取到原始数据,然后继续相关内容的展示。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从路由调度中心获取原始媒体数据(A+V1+V2)的业务类型为01(表示视频会议)传输路径为1-2-3-B(表示依次经过RTN网络节点1至3最终到达客户端B),传输过程中在RTN网络节点2处获取到RTN网络节点2至RTN网络节点3之间的实时网络评级为中,则根据对应的业务场景的抗弱网策略决策出抗弱网策略为丢掉主视频数据帧V2,转发音频A和辅视频V1。并且从传输路径中去掉本节点的路径信息并更新路径长度字段,暴露路径中下一节点的信息以便数据在路径中的快速转发,然后对数据进行封装,转发到下一跳。最终完成数据在RTN网络中流级别的抗弱网传输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针对的是当前RTN系统中在各种场景、各种媒体流、各种视频帧类型数据缺乏针对性的抗弱网策略,对不同业务、不同媒体流、不同视频帧类型采取相同的抗弱网策略,导致在RTN网络传输能力趋近饱和或者一些弱网环境下,RTN网络总体传输效果不佳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RTN网络中流级别的抗弱网系统,通过针对不同业务场景、不同媒体流、不同视频帧制定针对性的抗弱网策略,充分发挥RTN网络承载能力的同时,保证用户的体验,整体提升RTN网络的传输能力。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申请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申请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实时音视频传输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携带有初始数据的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初始数据包含多种不同数据类型的媒体数据;
根据预先探测的下一跳节点的网络状态信息确定所述下一跳节点的网络评价得分;
根据预先配置的抗弱网策略和所述网络评价得分确定多个目标策略,其中,每个所述目标策略对应一种数据类型的媒体数据;
根据所述多个目标策略对所述多种不同数据类型的媒体数据进行处理,并将携带有处理后数据的第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下一跳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携带有所述初始数据的业务类型,根据预先配置的抗弱网策略和所述网络评价得分确定多个目标策略,包括:
根据预设配置的抗弱网策略确定与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目标抗弱网策略;
根据所述目标抗弱网策略、所述网络评价得分以及所述数据类型分别确定与所述多种不同数据类型的媒体数据对应的多个目标策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音频流、辅视频流I帧、辅视频流P帧、辅视频流B帧、主视频流I帧、主视频流P帧、主视频流B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策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正常发包、丢包重传、前向纠错编码、丢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还携带有路径长度和传输路径,在获取携带有初始数据的第一数据包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中去掉当前节点的路径信息,得到所述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径长度减一,得到所述第二数据包的路径长度,其中,所述路径长度用于指示所述传输路径中包含的节点数量;
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路径确定所述下一跳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往返时延、最大往返时延、丢包率、重传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先探测的下一跳节点的网络状态信息确定所述下一跳节点的网络评价得分,包括:
根据所述往返时延、所述最大往返时延、所述丢包率以及所述重传率确定所述下一跳节点的网络评价得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先探测的下一跳节点的网络状态信息确定所述下一跳节点的网络评价得分,包括:
根据所述往返时延与所述最大往返时延的比值、所述丢包率、所述重传率以及预设的权重值确定所述下一跳节点的网络评价得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携带有初始数据的第一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路由调度中心进行注册,其中,所述路由调度中心用于在各个节点注册完成后根据用户配置结果保存各个节点之间的网络拓扑关系和各个节点的抗弱网策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路由调度中心进行注册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路由调度中心下发的与当前节点关联的网络拓扑关系和对应的抗弱网策略;
根据所述网络拓扑关系进行网络探测,得到所述当前节点的链路探测数据,其中,所述链路探测数据包含所述下一跳节点的网络状态信息;
将所述当前节点的链路探测数据定时上报给所述路由调度中心。
11.一种实时音视频传输网络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路由调度中心和多个实时音视频传输网络RTN节点;
路由调度中心,用于对多个RTN节点的网络拓扑关系和抗弱网策略进行配置,并指示所述多个RTN节点根据所述网络拓扑关系进行网络探测,得到链路探测数据;
所述RTN节点,用于获取携带有初始数据的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初始数据包含多种不同数据类型的媒体数据;根据预先探测的下一跳节点的网络状态信息确定所述下一跳节点的网络评价得分,其中,所述链路探测数据包含所述下一跳节点的网络状态信息;根据预先配置的抗弱网策略和所述网络评价得分确定多个目标策略,其中,每个所述目标策略对应一种数据类型的媒体数据;根据所述多个目标策略对所述多种不同数据类型的媒体数据进行处理,并将携带有处理后数据的第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下一跳节点。
12.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13.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178375.2A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实时音视频传输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69156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78375.2A CN116915688B (zh)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实时音视频传输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78375.2A CN116915688B (zh)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实时音视频传输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15688A true CN116915688A (zh) 2023-10-20
CN116915688B CN116915688B (zh) 2024-01-23

Family

ID=88355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78375.2A Active CN116915688B (zh)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实时音视频传输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1568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8757A (zh) * 2018-02-12 2018-08-17 北京容联易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媒体平台的智能路由方法及系统
CN110267321A (zh) * 2019-06-14 2019-09-2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三维场景中的贪婪多播路由协议设计方法
CN110366003A (zh) * 2019-06-24 2019-10-22 北京大米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数据的抗抖动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804726A (zh) * 2021-01-06 2021-05-14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多智能体强化学习路由算法
CN116506697A (zh) * 2022-01-21 2023-07-2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流丢包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6708598A (zh) * 2023-05-12 2023-09-05 瞬已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实时网络传输的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8757A (zh) * 2018-02-12 2018-08-17 北京容联易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媒体平台的智能路由方法及系统
CN110267321A (zh) * 2019-06-14 2019-09-2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三维场景中的贪婪多播路由协议设计方法
CN110366003A (zh) * 2019-06-24 2019-10-22 北京大米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数据的抗抖动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804726A (zh) * 2021-01-06 2021-05-14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多智能体强化学习路由算法
CN116506697A (zh) * 2022-01-21 2023-07-2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流丢包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6708598A (zh) * 2023-05-12 2023-09-05 瞬已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实时网络传输的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15688B (zh) 2024-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0551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of content
CN110121059B (zh) 监控视频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068186B (zh) 丢包率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US9998298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05556916B (zh) 网络流的信息统计方法和装置
CN110311865B (zh) 一种视频数据的传输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01282356A (zh) 一种实时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系统
CN109327493A (zh) 一种基于云的远程医疗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CN109672857B (zh) 监控资源的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4374647B (zh) 一种对时敏业务流和路由联合调度的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10474721A (zh) 视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62761A (zh) 一种视频解码方法及装置
CN104301252A (zh) 一种数据发送系统及数据发送方法
CN109561462A (zh) 一种适用于5g终端模拟器的多协议关联方法及系统
CN110445723A (zh) 一种网络数据调度方法及边缘节点
CN104754521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无线接入点、无线控制器和系统
CN103327129B (zh) 针对多wan口网关设备的域名解析方法
KR20050009061A (ko) 모바일 애드 혹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효율적인 데이터송수신을 위한 네트워크 장치 및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CN116708598A (zh) 用于实时网络传输的系统及方法
CN113746602A (zh) 一种网络实时通话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915688B (zh) 一种实时音视频传输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3438182A (zh) 一种基于信用的流量控制系统和流量控制方法
CN112398754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介质、电子设备及网络接入设备
JP3627674B2 (ja) Codec選択方式および方法
CN112291076A (zh) 丢包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