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08599A - 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08599A
CN116908599A CN202311166683.3A CN202311166683A CN116908599A CN 116908599 A CN116908599 A CN 116908599A CN 202311166683 A CN202311166683 A CN 202311166683A CN 116908599 A CN116908599 A CN 1169085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charging
surge
charging current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666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08599B (zh
Inventor
侯帅
张广玉
张旺
张云蕾
陈希琛
张旭
国晨
郭建东
李晓光
王云
范岩
高悦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utomotive Research New Energy Vehicle Inspection Center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utomotive Research New Energy Vehicle Inspection Center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utomotive Research New Energy Vehicle Inspection Center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utomotive Research New Energy Vehicle Inspection Center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6668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085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08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085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085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085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05Testing of electric installations on transport means
    • G01R31/006Testing of electric installations on transport means on road vehicles, e.g. automobiles or truck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0092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measuring current on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系统包括:浪涌脉冲发生装置、充电电流监测装置、控制装置以及测试装置;当待测试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模式是模式2时,所述浪涌脉冲发生装置与待测试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枪电连接,用于发出浪涌脉冲信号,以使所述浪涌脉冲信号叠加到电网中的交流电;所述充电电流监测装置连接在所述浪涌脉冲发生装置与待测试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枪之间,用于对接入到所述充电枪中充电电流的大小进行监测。提高了整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冲击抗扰测试的效率和检测准确度,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提升行业发展、提高检测机构的检测水平以及间接提升汽车的安全稳定充电功能。

Description

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新能源车在进行模式2或者模式3(可参考标准18487.1附录A)充电过程中,随时可能面临电网投切开关或者由于雷电感应产生的浪涌(冲击)脉冲作用到新能源车充电系统,轻则导致充电停止,重则导致汽车充电元件损坏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提高了整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冲击抗扰测试的效率和检测准确度,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提升行业发展、提高检测机构的检测水平以及间接提升汽车的安全稳定充电功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浪涌脉冲发生装置、充电电流监测装置、控制装置以及测试装置;
其中,当待测试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模式是模式2时,所述浪涌脉冲发生装置与待测试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枪电连接,用于发出浪涌脉冲信号,以使所述浪涌脉冲信号叠加到电网中的交流电,其中,叠加有所述浪涌脉冲信号的交流电通过所述浪涌脉冲发生装置接入到所述汽车的充电枪;
所述充电电流监测装置套在所述浪涌脉冲发生装置与待测试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枪之间的连接线路上,所述充电电流监测装置与所述连接线路无接触,用于对接入到所述充电枪中充电电流的大小进行监测;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测试装置以及所述充电电流监测装置分别相连,用于控制所述充电电流监测装置的开启与关闭,以及接收所述充电电流监测装置所监测到的充电电流值,并将接收到的充电电流值发送至所述测试装置;
所述测试装置与所述浪涌脉冲发生装置相连,用于配置测试参数,并控制所述浪涌脉冲发生装置按照配置的测试参数运行,以及基于配置的测试参数和接收到的所述充电电流值生成测试报告。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方法,应用于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系统,该方法包括:
基于测试装置配置测试参数以及充电电流的正常范围和异常范围,所述测试参数包括:测试标准、测试电流等级、耦合位置、测试脉冲极性、测试次数、脉冲触发角度以及脉冲间隔时间;
当待测试新能源汽车进入正常充电状态后,通过测试装置向控制装置发送测试开始指令,以使控制装置基于测试开始指令控制充电电流监测装置启动监测,以及通过测试装置向浪涌脉冲发生装置发送控制指令,以使浪涌脉冲发生装置按照配置的测试参数发出匹配的浪涌脉冲信号;
在测试过程中,充电电流监测装置将监测到的充电电流值发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将接收到的充电电流值发送给测试装置,测试装置将收到的充电电流值与配置的测试参数进行关联记录,以及基于配置的充电电流的正常范围和异常范围确定监测到的充电电流值是否属于异常电流,如果是属于异常电流且在下次浪涌脉冲信号到来之前所述充电电流值未能恢复到正常范围,则使控制装置控制报警装置执行报警动作,并同时记录测试异常信息以及控制通向待测试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切断,以使测试流程中止;当测试流程中止预设时长之后,通过所述测试装置向控制装置发送控制指令,使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复位,以及将所述脉冲间隔时间调大,并从充电电流值出现异常时对应的耦合位置处恢复测试流程。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或指令,用于执行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使计算机执行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系统,包括:浪涌脉冲发生装置、充电电流监测装置、控制装置以及测试装置;其中,当待测试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模式是模式2时,所述浪涌脉冲发生装置与待测试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枪电连接,用于发出浪涌脉冲信号,以使所述浪涌脉冲信号叠加到电网中的交流电,其中,叠加有所述浪涌脉冲信号的交流电通过所述浪涌脉冲发生装置接入到所述汽车的充电枪;所述充电电流监测装置套在所述浪涌脉冲发生装置与待测试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枪之间的连接线路上,所述充电电流监测装置与所述连接线路无接触,用于对接入到所述充电枪中充电电流的大小进行监测;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测试装置以及所述充电电流监测装置分别相连,用于控制所述充电电流监测装置的开启与关闭,以及接收所述充电电流监测装置所监测到的充电电流值,并将接收到的充电电流值发送至所述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与所述浪涌脉冲发生装置相连,用于配置测试参数,并控制所述浪涌脉冲发生装置按照配置的测试参数运行,以及基于配置的测试参数和接收到的所述充电电流值生成测试报告。提高了整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冲击抗扰测试的效率和检测准确度,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提升行业发展、提高检测机构的检测水平以及间接提升汽车的安全稳定充电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为了提高整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冲击抗扰测试的效率和检测准确度,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提升行业发展、提高检测机构检测水平以及间接提升汽车的安全稳定充电功能,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自动测试系统及方法,以求通过自动化的软硬件设置,提高测试准确度和降低人力/时间成本,提升准确性和经济性。另外本方案适用于所有通过监测充电(或者放电)电流作为核心要素判定产品工作状态稳定与否的交流充电端口浪涌冲击测试。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待测试新能源汽车1、浪涌脉冲发生装置2、测试装置3、PWM信号源装置4、充电电流监测装置5、控制装置6、报警装置7。
其中,当待测试新能源汽车1的充电模式是模式2时,所述浪涌脉冲发生装置2与待测试新能源汽车1的充电枪电连接,用于发出浪涌脉冲信号,以使所述浪涌脉冲信号叠加到电网中的交流电,其中,叠加有所述浪涌脉冲信号的交流电通过所述浪涌脉冲发生装置2接入到所述汽车1的充电枪。
所述充电电流监测装置5套在所述浪涌脉冲发生装置2与待测试新能源汽车1的充电枪之间的连接线路上,所述充电电流监测装置5与所述连接线路无接触,用于对接入到所述充电枪中充电电流的大小进行监测。典型的,通过电缆将充电电流接入所述充电枪中,充电电流监测装置5可以是一个电感圆环,该电感圆环设置在所述电缆外面,或者说所述电缆穿过所述电感圆环,电感圆环与电缆之间无物理接触,通过电感圆环感应的方式检测电缆中充电电流的大小。这样的设计一方面不会对浪涌信号产生干扰,进而保证测试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不会被浪涌信号所干扰,进而保证电流监测的准确性。
所述控制装置6与所述测试装置3以及所述充电电流监测装置5分别相连,用于控制所述充电电流监测装置5的开启与关闭,以及接收所述充电电流监测装置5所监测到的充电电流值,并将接收到的充电电流值发送至所述测试装置3。
所述测试装置3与所述浪涌脉冲发生装置2相连,用于配置测试参数,并控制所述浪涌脉冲发生装置2按照配置的测试参数运行,以及基于配置的测试参数和接收到的所述充电电流值生成测试报告。所述测试参数包括:测试标准、测试电流等级、耦合位置、测试脉冲极性、测试次数、脉冲触发角度以及脉冲间隔时间。其中,耦合位置是指将浪涌脉冲信号叠加到的交流电的位置,例如耦合位置具体可以是火线与地之间,零线与地之间等,耦合位置有多处,可参考相关标准确定。
可选的,报警装置7与所述控制装置6相连,用于在所述控制装置6的控制下执行报警动作。所述测试装置3还用于配置充电电流的正常范围和异常范围,并基于配置的充电电流的正常范围和异常范围以及接收到的充电电流值确定是否使所述控制装置6控制所述报警装置7执行报警动作。
可选的,所述测试装置3还用于配置充电电流的正常范围和异常范围,并将充电电流的正常范围和异常范围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6,以使所述控制装置6基于充电电流的正常范围和异常范围确定是否控制报警装置7执行报警动作。
所述报警装置7执行报警动作包括播放预设声音和/或发出预设亮光。
特别的,当所述待测试新能源汽车1的充电模式是模式3时,所述浪涌脉冲发生装置2与待测试新能源汽车1的模拟枪端口电连接;对应的,所述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系统还包括:PWM信号源装置4,通过所述测试装置3控制所述PWM信号源装置4发出的PWM信号的占空比对充电电流进行控制,以使充电电流满足所述待测试新能源汽车的交流充电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系统,一方面可以实现超出设定阈值报警功能,另一方面可通过软件生成的测试报告高效查看有问题脉冲点。该方法为业内首次提出,且可以在其它需要长时间监测电流的检测领域推广。该系统的提出,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整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冲击抗扰测试的效率和检测准确度,另一方面有助于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检测机构检测水平以及间接提升汽车的安全稳定充电功能。该系统具有方便快捷、操作简单、对于已购置设备通过简单升级即可实现该功能等优点。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系统执行,该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系统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形式实现。参见图2,该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0、基于测试装置配置测试参数以及充电电流的正常范围和异常范围,所述测试参数包括:测试标准、测试电流等级、耦合位置、测试脉冲极性、测试次数、脉冲触发角度以及脉冲间隔时间。
S220、当待测试新能源汽车进入正常充电状态后,通过测试装置向控制装置发送测试开始指令,以使控制装置基于测试开始指令控制充电电流监测装置启动监测,以及通过测试装置向浪涌脉冲发生装置发送控制指令,以使浪涌脉冲发生装置按照配置的测试参数发出匹配的浪涌脉冲信号。
S230、在测试过程中,充电电流监测装置将监测到的充电电流值发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将接收到的充电电流值发送给测试装置,测试装置将收到的充电电流值与配置的测试参数进行关联记录,以及基于配置的充电电流的正常范围和异常范围确定监测到的充电电流值是否属于异常电流,如果是属于异常电流且在下次浪涌脉冲信号到来之前所述充电电流值未能恢复到正常范围,则使控制装置控制报警装置执行报警动作,并同时记录测试异常信息以及控制通向待测试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切断,以使测试流程中止;当测试流程中止预设时长之后,通过所述测试装置向控制装置发送控制指令,使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复位,以及将所述脉冲间隔时间调大,并从充电电流值出现异常时对应的耦合位置处恢复测试流程。
换言之,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检查车辆充电功能,确定车辆充电电流的异常范围。将被测车辆停在浪涌脉冲发生装置附近,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布置,将电网中交流电通过浪涌脉冲发生装置,接入到模式2充电枪或者模式3的模拟枪端口上,模式2的枪可以直接将电流引入到被测车辆充电端口处进行充电。模式3通过调节PWM信号源占空比控制充电电流,达到被测车辆交流充电状态。
按照测试标准要求,调节新能源车工作状态到满足要求,按照标准要求或者与厂家商定,确定充电电流监测装置监测的充电电流的正常范围与异常范围,并设定到控制装置中,并将该值录入到测试装置生成的测试报告模板中。实例说明:如果按照模式3模拟法三相供电的测试,且脉冲间隔按照最大值设置为60s,则该项测试施加脉冲的总时间可为960min;若将脉冲脉冲间隔按照最大值设置为10s的话,则该项测试施加脉冲的总时间可为160min,同时间隔时间的缩短还将提升测试严苛程度,从而达到增加被测件性能可靠性、降低测试成本、节省研发时间、提升测试效率、提升整改效率等诸多目的。
若测试中按照10s脉冲间隔施加浪涌脉冲信号会出现被测车辆充电失效无法自恢复情况,则系统自动中止测试,更改脉冲间隔为60s,从失效耦合位置恢复测试,若继续失效,则系统终止测试。例如,若向火线与地之间施加浪涌脉冲信号时,被测车辆充电失效,则失效耦合位置是火线与地之间,当恢复测试时,还将浪涌脉冲信号施加到火线与地之间,以保证测试的全面性、可靠性与准确性。
出于上述考虑,在测试过程中测试装置将自动控制控制装置、PWM信号源装置、浪涌脉冲发生装置,并通过控制装置联动充电电流监测装置和报警装置。打开测试装置,勾选AC供电,选取对应标准IEC 61000-4-5:2014,选择测试等级、耦合位置、测试脉冲极性、测试次数、脉冲触发角度、脉冲间隔时间、总测试时长等参数。按照标准要求设置好报警阈值。a.初始脉冲间隔设定为10s,被测车辆充电后正常后开始测试,若无异常,测试装置记录测试数据,至测试结束。b.若存在充电电流监测装置监测到的充电电流值超出报警装置阈值的情况且该充电电流值在下次脉冲前自行恢复正常,则测试装置记录测试数据及异常情况,至测试结束;c.若存在充电电流监测装置监测到的充电电流值超出报警装置的报警阈值的情况且该充电电流值在下次脉冲前未能自行恢复正常,则测试装置通过控制装置发出指令使报警装置报警,测试装置记录测试数据及异常情况,继而测试装置中止测试,之后测试装置自动切断被测车辆充电交流电和PWM信号源装置足够长时间后重新恢复被测车辆充电,同时测试装置通过控制装置发出指令使报警装置复位,测试装置自动将脉冲间隔更改为60s,从失效耦合位置恢复测试,记录测试数据及异常情况,至测试结束;若60s脉冲间隔的浪涌测试仍失效,则测试装置通过控制装置发出指令使报警装置工作,进行报警,测试装置记录测试数据及异常情况,并终止测试。本发明实施例所搭建的系统,在测试过程中,相关实时数据都将通过充电电流监测装置被测试装置观测记录,测试结束后测试装置将生成更加全面细致实用的测试报告,极大程度提高测试准确性和可靠性。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4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
处理器4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他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电子设备400中的其他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存储器4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401可以运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上文所说明的本发明任意实施例的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方法以及/或者其他期望的功能。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还可以存储诸如初始外参、阈值等各种内容。
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400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403和输出装置404,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统和/或其他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连。该输入装置403可以包括例如键盘、鼠标等等。该输出装置404可以向外部输出各种信息,包括预警提示信息、制动力度等。该输出装置404可以包括例如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以及通信网络及其所连接的远程输出设备等等。
当然,为了简化,图3中仅示出了该电子设备400中与本发明有关的组件中的一些,省略了诸如总线、输入/输出接口等等的组件。除此之外,根据具体应用情况,电子设备400还可以包括任何其他适当的组件。
除了上述方法和设备以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是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方法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方法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用术语仅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而非限制本申请范围。如本发明说明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还需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

Claims (9)

1.一种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浪涌脉冲发生装置、充电电流监测装置、控制装置以及测试装置;
其中,当待测试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模式是模式2时,所述浪涌脉冲发生装置与待测试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枪电连接,用于发出浪涌脉冲信号,以使所述浪涌脉冲信号叠加到电网中的交流电,其中,叠加有所述浪涌脉冲信号的交流电通过所述浪涌脉冲发生装置接入到所述汽车的充电枪;
所述充电电流监测装置套在所述浪涌脉冲发生装置与待测试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枪之间的连接线路上,所述充电电流监测装置与所述连接线路无接触,用于对接入到所述充电枪中充电电流的大小进行监测;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测试装置以及所述充电电流监测装置分别相连,用于控制所述充电电流监测装置的开启与关闭,以及接收所述充电电流监测装置所监测到的充电电流值,并将接收到的充电电流值发送至所述测试装置;
所述测试装置与所述浪涌脉冲发生装置相连,用于配置测试参数,并控制所述浪涌脉冲发生装置按照配置的测试参数运行,以及基于配置的测试参数和接收到的所述充电电流值生成测试报告,所述测试参数包括:测试标准、测试电流等级、耦合位置、测试脉冲极性、测试次数、脉冲触发角度以及脉冲间隔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用于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执行报警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还用于配置充电电流的正常范围和异常范围,并将充电电流的正常范围和异常范围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以使所述控制装置基于充电电流的正常范围和异常范围确定是否控制所述报警装置执行报警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还用于配置充电电流的正常范围和异常范围,并基于配置的充电电流的正常范围和异常范围以及接收到的充电电流值确定是否使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报警装置执行报警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执行报警动作包括播放预设声音和/或发出预设亮光。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待测试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模式是模式3时,所述浪涌脉冲发生装置与待测试新能源汽车的模拟枪端口电连接;对应的,所述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系统还包括:PWM信号源装置,通过所述测试装置控制所述PWM信号源装置发出的PWM信号的占空比对充电电流进行控制,以使充电电流满足所述待测试新能源汽车的交流充电条件。
7.一种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测试装置配置测试参数以及充电电流的正常范围和异常范围,所述测试参数包括:测试标准、测试电流等级、耦合位置、测试脉冲极性、测试次数、脉冲触发角度以及脉冲间隔时间;
当待测试新能源汽车进入正常充电状态后,通过测试装置向控制装置发送测试开始指令,以使控制装置基于测试开始指令控制充电电流监测装置启动监测,以及通过测试装置向浪涌脉冲发生装置发送控制指令,以使浪涌脉冲发生装置按照配置的测试参数发出匹配的浪涌脉冲信号;
在测试过程中,充电电流监测装置将监测到的充电电流值发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将接收到的充电电流值发送给测试装置,测试装置将收到的充电电流值与配置的测试参数进行关联记录,以及基于配置的充电电流的正常范围和异常范围确定监测到的充电电流值是否属于异常电流,如果是属于异常电流且在下次浪涌脉冲信号到来之前所述充电电流值未能恢复到正常范围,则使控制装置控制报警装置执行报警动作,并同时记录测试异常信息以及控制通向待测试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切断,以使测试流程中止;当测试流程中止预设时长之后,通过所述测试装置向控制装置发送控制指令,使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复位,以及将所述脉冲间隔时间调大,并从充电电流值出现异常时对应的耦合位置处恢复测试流程。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或指令,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方法的步骤。
CN202311166683.3A 2023-09-12 2023-09-12 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69085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66683.3A CN116908599B (zh) 2023-09-12 2023-09-12 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66683.3A CN116908599B (zh) 2023-09-12 2023-09-12 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08599A true CN116908599A (zh) 2023-10-20
CN116908599B CN116908599B (zh) 2023-12-01

Family

ID=88367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66683.3A Active CN116908599B (zh) 2023-09-12 2023-09-12 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08599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72616A (ja) * 1985-05-28 1986-12-0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サ−ジング監視装置
CN102156251A (zh) * 2011-03-18 2011-08-17 杭州远方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雷击浪涌发生器
CN104485652A (zh) * 2014-12-18 2015-04-01 江苏天安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终端电源防反接兼防浪涌装置
CN108963996A (zh) * 2018-07-24 2018-12-0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减小瞬态输入浪涌电流的方法及装置
CN112305399A (zh) * 2019-08-01 2021-02-02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bms前端采集芯片浪涌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2782500A (zh) * 2020-09-16 2021-05-11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电磁兼容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测试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3183779A (zh) * 2021-04-22 2021-07-30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车载充电机及其充电方法
CN113391171A (zh) * 2021-05-27 2021-09-14 深圳深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浪涌电压抗扰度的测试方法和浪涌电压抗扰度的测试装置
CN114675096A (zh) * 2020-12-27 2022-06-28 上海普锐马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雷击浪涌测试装置
CN115144720A (zh) * 2022-07-13 2022-10-04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功率器件的浪涌测试装置
CN115932521A (zh) * 2022-11-18 2023-04-0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SiC MOSFET重复浪涌测试方法
CN219513785U (zh) * 2022-12-30 2023-08-11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浪涌防护装置及充电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72616A (ja) * 1985-05-28 1986-12-0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サ−ジング監視装置
CN102156251A (zh) * 2011-03-18 2011-08-17 杭州远方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雷击浪涌发生器
CN104485652A (zh) * 2014-12-18 2015-04-01 江苏天安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终端电源防反接兼防浪涌装置
CN108963996A (zh) * 2018-07-24 2018-12-0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减小瞬态输入浪涌电流的方法及装置
CN112305399A (zh) * 2019-08-01 2021-02-02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bms前端采集芯片浪涌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2782500A (zh) * 2020-09-16 2021-05-11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电磁兼容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测试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4675096A (zh) * 2020-12-27 2022-06-28 上海普锐马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雷击浪涌测试装置
CN113183779A (zh) * 2021-04-22 2021-07-30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车载充电机及其充电方法
CN113391171A (zh) * 2021-05-27 2021-09-14 深圳深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浪涌电压抗扰度的测试方法和浪涌电压抗扰度的测试装置
CN115144720A (zh) * 2022-07-13 2022-10-04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功率器件的浪涌测试装置
CN115932521A (zh) * 2022-11-18 2023-04-0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SiC MOSFET重复浪涌测试方法
CN219513785U (zh) * 2022-12-30 2023-08-11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浪涌防护装置及充电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明月 等: "数据采集器的浪涌抗扰度试验研究",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no. 3, pages 135 - 13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08599B (zh) 2023-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99825B (zh) 一种汽车静态电流检测设备及方法
CN106291384B (zh) 一种电池检测方法、系统及功能测试装置
JP6875125B2 (ja) 電動車両のための多出力協調制御一体型充電器の協調または制御を監視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5548892A (zh) 电池系统的故障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以及电动车
CN104062967B (zh) 启停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
KR101893174B1 (ko) 인버터의 다중 스위치 개방 고장부 판별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8381007A (zh) 一种低成本的数字化、互联网焊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1474453A (zh) 绝缘检测电路、部件绝缘故障的检测方法及车辆
CN109240883A (zh) 定位smart报错硬盘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247710A (zh) 储能系统预警装置、方法、电池管理系统及储能系统
CN116908599B (zh) 汽车交流充电端口浪涌测试监测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05024595A (zh)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故障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8802627B (zh) Bbu独立供电的测试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24482A (zh) 水阀的性能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471278A (zh) 应用于变流器中的辅助控制装置及变流器系统
CN210835189U (zh) 电弧故障和漏电故障检测保护系统及充电桩
CN112034822A (zh) 一种自动化开关控制器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2165164B (zh) 一种开关偷跳判断方法、判断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186332B (zh) 一种充电桩工作模式切换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3922324A (zh) 嵌入式继电保护定值整定计算校验方法及继电保护装置
CN204731374U (zh) 点火线圈的放电检测装置
CN111948527B (zh) 一种霍尔式制动开关测试装置、方法及车辆
CN113777452A (zh) 一种电压自适应站用直流系统接地试验装置及方法
EP4091227A1 (en) Circuit breakers with notification and reporting capability
CN201868846U (zh) 漏电保护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