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01916A - 制动阀、制动系统和作业机械 - Google Patents

制动阀、制动系统和作业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01916A
CN116901916A CN202311061218.3A CN202311061218A CN116901916A CN 116901916 A CN116901916 A CN 116901916A CN 202311061218 A CN202311061218 A CN 202311061218A CN 116901916 A CN116901916 A CN 1169019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piston
valve
brake valv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6121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飞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6121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019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01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019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1/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 B60T11/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transmitting by fluid means, e.g. hydraulic
    • B60T11/28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 B60T13/58Combined or convertible systems
    • B60T13/581Combined or convertible systems both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ower brake system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8/00, B60T13/00 or B60T15/00, or presenting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 B60T17/04Arrangements of piping, valves in the piping, e.g. cut-off valves, couplings or air h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提供一种制动阀、制动系统和作业机械,包括气制动阀和液压制动阀。液压制动阀设置在气制动阀的排气通道内,且气制动阀与液压制动阀的触发端均与制动踏板传动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制动阀将液压制动阀设置在气制动阀内,不占用作业机械的底盘的其他空间,合理利用排气通道的空间,而且当踩下制动踏板时,由于气制动阀和液压制动阀的触发端均与制动踏板传动连接,因此,气制动阀和液压制动阀可实现被同步触发的效果,无需考虑气制动阀与液压制动阀如何同步被触发的问题。

Description

制动阀、制动系统和作业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动阀、制动系统和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的制动系统包括行车制动,用于工程机械行驶过程中对工程机械进行制动。行车制动又分为气压制动和液压制动,气压制动的制动力小于液压制动的制动力。
在一些使用气压制动的工程机械中,有时会存在制动力不足的问题,因此,相关技术中,通常在工程机械上增设液压制动,使气压制动与液压制动同时作用,但是此种混合制动的方式需要在工程机械上额外布置一套液压制动系统。
此种混合制动方式由于需要额外布置液压制动系统,导致占用一定的底盘空间,而且液压制动和气压制动需要做同步处理,以使液压制动和气压制动同时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动阀,所述液压制动阀设置在所述气制动阀的排气通道内,且所述气制动阀和所述液压制动阀的触发端均与制动踏板传动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制动阀,所述气制动阀包括:
阀体;
至少一个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设置在所述阀体内,当所述阀芯组件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时,多个所述阀芯组件联动;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其中一个所述阀芯组件传动连接;
所述阀体内与所述阀芯组件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进气通道、出气通道和所述排气通道,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阀芯组件可选择的使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进气通道或与所述排气通道导通或关闭。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制动阀,所述阀芯组件组包括:
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阀体滑动连接,且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阀体之间形成有过渡气室,所述过渡气室与所述出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连通;
第一活塞组件,所述第一活塞组件与所述阀体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可选择的导通或切断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排气通道的连通;
当所述移动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活塞组件位于第三位置,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导通所述过渡气室和所述排气通道,且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切断所述过渡气室与所述进气通道的连通;
当所述移动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活塞组件位于第四位置,所述过渡气室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所述移动组件和所述第一活塞组件接触,切断所述过渡气室与所述排气通道的连通。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制动阀,所述阀芯组件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其中一个所述阀芯组件的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驱动件传动连接,且相邻两个所述阀芯组件组中,靠近所述驱动件的所述阀芯组件的第一活塞组件还用于驱动远离所述驱动件的所述阀芯组件的所述移动组件移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制动阀,所述液压制动阀包括:
缸体;
至少一个第二活塞组件,所述第二活塞组件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缸体内,当所述第二活塞组件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时,多个所述第二活塞组件同轴滑动,靠近所述驱动件一端的所述第二活塞组件与所述驱动件传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活塞组件之间以及远离所述驱动件一端的所述第二活塞组件与所述缸体之间均设置有油腔;
第三复位件,每个所述油腔内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三复位件,所述第三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活塞组件向靠近所述驱动件的方向运动;
所述缸体上与每个所述油腔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补油口和出油口,当所述第二活塞组件位于第五位置时,所述补油口与所述出油口均与所述油腔连通,当所述第二活塞组件向远离所述驱动件的方向运动时,所述补油口与所述油腔的连通被切断,所述出油口与所述油腔连通。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制动阀,所述移动组件包括:
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与所述阀体密封滑动连接;
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与所述阀体之间;
当所述滑动件受力向靠近所述活塞组件的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复位件形变蓄力,当所述滑动件失去外力时,所述第一复位件驱动所述滑动件向远离所述活塞组件的方向运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制动阀,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包括:
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设置有沿轴向贯穿所述第一活塞的第三连通孔,所述第三连通孔的一端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且所述第三连通孔的第二端可选择的与所述过渡气室连通或封闭;
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阀体之间;
当所述滑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活塞运动时,所述滑动件封闭所述第三连通孔,且所述第一活塞导通所述过渡气室与所述进气通道,所述第二复位件形变蓄力,当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复位件推动所述活塞向靠近所述滑动件的方向运动至所述第五位置,所述滑动件开放所述第三连通孔,所述第一活塞切断所述第三连通孔与所述进气通道,且所述第三连通孔与所述过渡气室连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动系统,包括储气装置、液压油供给装置、制动器和如上所述的制动阀;
所述制动器的进气口通过所述制动阀的气制动阀与所述储气装置连接,所述制动器的进液口通过所述制动阀的液压制动阀与所述液压油供给装置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制动系统,所述制动器包括:
壳体;
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且所述推杆用于与制动卡钳连接;
制动气室,所述制动气室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制动气室连通,所述制动气室上设置有膜片,所述膜片与所述推杆连接,当所述制动气室膨胀时,所述膜片推动所述推杆伸出;
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与所述壳体连接,且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液压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杆与所述膜片接触,当向所述液压缸的无杆腔内供油时,所述液压杆通过所述膜片推动所述推杆伸出;
第四复位件,所述第四复位件设置在所述推杆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第四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推杆收回。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作业机械,包括如上所述的制动阀或如上所述的制动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制动阀,包括气制动阀和液压制动阀。液压制动阀设置在气制动阀的排气通道内,且气制动阀与液压制动阀的触发端均与制动踏板传动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制动阀将液压制动阀设置在气制动阀内,合理利用排气通道的空间,不占用作业机械的底盘的其他空间,而且当踩下制动踏板时,由于气制动阀和液压制动阀的触发端均与制动踏板传动连接,因此,气制动阀和液压制动阀可实现被同步触发的效果,无需考虑气制动阀与液压制动阀如何同步被触发的问题。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提供的制动系统和作业机械中,由于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制动阀,因此具有与如上所述相同的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制动系统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制动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气制动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液压制动阀解除制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液压制动阀制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气制动阀;110、阀体;111、进气通道;1111、第一连通孔;112、出气通道;1121、第二连通孔;113、排气通道;114、过渡气室;120、驱动件;131、滑动件;1311、连接头;132、第一弹簧;141、第一活塞;1411、第三连通孔;142、第二弹簧;200、液压制动阀;210、缸体;211、补油口;212、出油口;221、第一活塞杆;222、第二活塞;230、油腔;240、第三弹簧;250、进油管;260、出油管;300、储气装置;400、液压油供给装置;500、制动器;510、壳体;520、推杆;530、制动气室;531、膜片;540、液压缸;541、第二活塞杆;550、第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至图6描述本发明的制动阀、制动系统和作业机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动阀,包括气制动阀100和液压制动阀200,气制动阀100内设置有排气通道113,本发明的实施例将液压制动阀200集成到排气通道113内,合理利用排气通道113的空间,使液压制动阀200的布置不占用作业机械的底盘的其他空间。气压制动阀与液压制动阀200的触发端均与接制动踏板传动连接。当制动踏板被踩下时,可以同时驱动气压制动阀和液压制动阀200的触发端动作,同时导通气路和油路,对作业机械实施制动,增大制动力,使制动效果更加可靠,同时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气压制动系统额外布置液压制动系统后需要考虑使气压制动系统和液压制动系统如何同步动作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气制动阀100包括阀体110、至少一个阀芯组件和驱动件120。
以作业机械包括一个前桥和一个后桥为例,阀芯组件可以设置两组,其中一组阀芯组件用于控制前桥制动器,另一组阀芯组件用于控制后桥制动器。
两个阀芯组件均设置在阀体110内,且阀体110与每个阀芯组件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一个进气通道111、一个出气通道112和一个排气通道113,且两个排气通道113相互连通。
两个阀芯组件联动,进一步的说是两个阀芯组件串联,驱动件120与其中一端的阀芯组件传动连接,当驱动件120驱动该阀芯组件动作时,该阀芯组件同时驱动另一个阀芯组件同步动作。
当制动器500需要制动时,驱动件120可用于驱动阀芯组件导通出气通道112与进气通道111,同时切断出气通道112与排气通道113的连通,使高压气体经进气通道111和出气通道112进入制动器500,进而实施制动。
当制动器500需要解除制动时,驱动件120反向移动,对阀芯组件的驱动力消失,阀芯组件自动回位,导通出气通道112与排气通道113,同时切断出气通道112与进气通道111的连通,使制动器500内的高压气体经出气通道112和排气通道113排出,进而解除制动。
参看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制动阀包括两组阀芯组件,每组阀芯组件均包括移动组件和第一活塞组件。
在阀体110的中部偏上位置的右侧设置有进气通道111,在进气通道111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气通道112,在进气通道111的底部设置有排气通道113。
移动组件包括滑动件131和第一复位件,滑动件131的外侧壁可以与阀体110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滑动方向可以沿竖直方向。滑动件131连接到阀体110内后,滑动件131与阀体110之间形成过渡气室114。第一复位件可以为第一弹簧132,第一弹簧132设置在滑动件131与阀体110之间。滑动件131的顶部与驱动件120连接,当制动踏板被踩下时,驱动件120下压滑动件131,此时第一弹簧132受压蓄力,当松开制动踏板后,驱动件120的下压力消失,第一弹簧132恢复形变,推动滑动件131复位。
在进气通道111的顶部且位于阀体110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与过渡气室114连通的第一连通孔1111,在出气通道112的顶部设置有与过渡气室114连通的第二连通孔1121。
第一活塞组件包括第一活塞141和第二复位件。第一活塞141设置在进气通道111内,第一活塞141上设置有第三连通孔1411,第三连通孔1411沿竖直方向贯穿第一活塞141。第一活塞141的底部套设在排气通道113的外侧,且与排气通道113的外侧壁滑动连接。第一活塞141的顶部的外径大于第一连通孔1111的内径,且第一活塞141的顶部可与第一连通孔1111的底部边缘密封接触。
滑动件131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头1311,连接头1311的外径小于第一连通孔1111,且连接头1311的外径大于第三连通孔1411的内径。如此,连接头1311可穿过第一连通孔1111,与第一活塞141的顶部接触,当连接头1311与第一活塞141的顶部接触时,连接头1311可封闭第一活塞141的第三连通孔1411。
第二复位件可以为第二弹簧142,第二弹簧142套设在第一活塞141的外侧,且位于第一活塞141与阀体110之间,当滑动件131下压,进而推动第一活塞141向下运动时,第二弹簧142受压蓄力,当滑动件131的下压力消失时,第二弹簧142向上推动第一活塞141复位。
在阀体110靠近底部的位置也设置有进气通道111、出气通道112、排气通道113、第一连通孔1111和第二连通孔1121,且也设置有一组阀芯组件,与在上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该阀芯组件的滑动件131与在上的阀芯组件的第一活塞141连接,由在上的阀芯组件的第一活塞141推动其向下移动。
气制动阀100的工作过程如下:
制动踏板踩下,带动驱动件120推动滑动件131向下运动到第二位置,滑动件131的连接头1311穿过第一连通孔1111后与第一活塞141的顶部密封接触,封堵第一活塞141内部的第三连通孔1411,由于第一活塞141与排气通道113密封滑动,因此当第三连通孔1411被封堵时,排气通道113与进气通道111被切断。滑动件131继续下压第一活塞141,使第一活塞141运动到第四位置,第一活塞141的顶部与第一连通孔1111的底部边缘脱离接触,此时进气通道111和过渡气室114连通,过渡气室114又与出气通道112连通,最终实现进气通道111和出气通道112连通,使高压气可通过进气通道111和出气通道112供应至制动器500。
同理,当位于上方的阀芯组件的第一活塞141下移时,在上的第一活塞141推动在下的阀芯组件的滑动件131下移,进而推动在下的阀芯组件的第一活塞141下移至第四位置,同样实现进气通道111与出气通道112的连通,此处不再赘述。
当松开制动踏板后,第二弹簧142推动第一活塞141向上运动至第三位置,第一弹簧132推动滑动件131向上运动,在移动过程中,第一活塞141的顶部始终与滑动件131的连接头1311接触,以保证进气通道111与排气通道113的连通被切断。
当第一活塞141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一活塞141的顶部与第一连通孔1111的底部边缘接触,第一弹簧132继续推动滑动件131向上运动至第一位置,使滑动件131的连接头1311与第一活塞141的顶部分离,第三连通孔1411开放,此时过渡气室114与第三连通孔1411连通,进而使过渡气室114与排气通道113连通,由于出气通道112通过第二连通孔1121与过渡气室114连通,位于制动器500内的回流高压气经出气通道112、第二连通孔1121、过渡气室114和排气通道113排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液压制动阀200包括缸体210、至少一个第二活塞组件和第三复位件。
参看图1,缸体210可以为圆筒形结构,第二活塞组件可以包括两个,每个第二活塞组件均包括第一活塞杆221和第二活塞222,第二活塞222连接在第一活塞杆221的底部。
两个第二活塞组件沿缸体210的轴向布置,且两个第二活塞组件之间、在下的第二活塞组件与缸体210的底部之间均设置有油腔230。在上的第二活塞组件的第一活塞杆221的顶端穿出缸体210,且与在上的阀芯组件的滑动件131的连接头1311接触。
第三复位组件可以为第三弹簧240,在每个油腔230内均设置有一个第三弹簧240。
在缸体210上与在上的油腔230对应的位置以及与在下的油腔230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补油口211和出油口212。补油口211处连接有进油管250,进油管250向上穿出气制动阀100的阀体110,且进油管250的外侧与气制动阀100的阀体110密封连接。出油口212处连接有出油管260,出油管260向下穿出气制动阀100的阀体110,且出油管260的外侧与气制动阀100的阀体110密封连接。
当第二活塞组件位于最上方的位置,即第五位置时,对应的补油口211和出油口212均与油腔230连通,当第二活塞组件离开第五位置向下运动时,对应第二活塞组件的底部运动到补油口211的下方,使补油口211与油腔230的连通被切断,此时仅出油口212与油腔230连通。
液压制动阀200的工作过程为:
当制动踏板未被踩下时,第三弹簧240推动第二活塞组件位于最上方的第五位置,此时进油管250可通过补油口211向油腔230内补油。
当制动踏板被踩下后,滑动件131驱动第二活塞组件向下运动,补油口211与油腔230的连通被切断,在第二活塞组件的挤压下,油腔230的容积变小,油腔230内的液压油经出油口212和出油管260路供向制动器500。此时第三弹簧240受压蓄力,当制动踏板松开时,第三弹簧240推动第二活塞组件回复到第五位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制动系统,包括储气装置300、液压油供给装置400、制动器500和上述的制动阀。
储气装置300可以为储气罐,储气罐与气制动阀100的进气通道111连通,制动器500的进气端与气制动阀100的出气通道112连通。
液压油供给装置400可以为液压油壶,液压油壶与液压制动阀200的补油口211连通,液压制动阀200的出油口212与制动器500的进油端连通。
当踩下制动踏板时,驱动件120带动在上的阀芯组件的滑动件131向下运动,使气制动阀100的进气通道111与出气通道112连通,储气罐向制动器500输送高压气,使制动器500实施制动。同时液压制动阀200的第二活塞组件向下运动,将油腔230内的液压油通过出油口212挤压至制动器500的进油端,使制动器500实施制动。
当松开制动踏板时,第一弹簧132和第二弹簧142带动滑动件131和第一活塞141复位,气制动阀100的出气通道112与排气通道113连通,制动器500内的气体经排气通道113排出。同时第三弹簧240带动第二活塞组件复位,制动器500内的液压油回到油腔230内。如此制动器500解除制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制动器500包括壳体510、推杆520、制动气室530、液压缸540和第四复位件。
推杆520设置在壳体510的一端,且与壳体510滑动连接,推杆520用于推动刹车卡钳移动。
制动气室530设置在推杆520远离刹车卡钳的一端,且制动气室530与推杆520之间设置有膜片531。当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气室530与气制动阀100的出气通道112连通,当出气通道112与进气通道111连通时,储气罐内的气体进入制动气室530,制动气室530膨胀,进而通过膜片531带动推杆520推动刹车卡钳实施制动。
第四复位件可以为第四弹簧550,第四弹簧550设置在制动气室530内,且第四弹簧550的一端与膜片531靠近刹车卡钳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与壳体510连接。当制动气室530膨胀时,膜片531压缩弹簧,使弹簧受压蓄力。当松开刹车踏板时,气制动阀100的出气通道112与排气通道113连通,第四弹簧550恢复形变推动膜片531回位,同时膜片531带动推杆520回位,使刹车卡钳解除制动。
液压缸540与壳体510连接,且设置在膜片531远离推杆520的一侧,液压缸540的第二活塞杆541可以与推杆520的轴线共线。液压缸540的无杆腔与液压制动阀200的出油口212连通。当液压制动阀200通过出油口212向液压缸540的无杆腔供油时,液压缸540的第二活塞杆541伸出,进而通过膜片531推动推杆520伸出,为刹车卡钳提供制动力。当推杆520收回时,推动液压缸540的第二活塞杆541向无杆腔运动,将无杆腔内的液压油挤压到液压制动阀200的油腔230内。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作业机械,作业机械可以为起重机或挖掘机等,由于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制动阀或如上所述的制动系统,因此具有与如上所述相同的优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制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制动阀(100)和液压制动阀(200),所述液压制动阀(200)设置在所述气制动阀(100)的排气通道(113)内,且所述气制动阀(100)和所述液压制动阀(200)的触发端均与制动踏板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制动阀(100)包括:
阀体(110);
至少一个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设置在所述阀体(110)内,当所述阀芯组件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时,多个所述阀芯组件联动;
驱动件(120),所述驱动件(120)与其中一个所述阀芯组件传动连接;
所述阀体(110)内与所述阀芯组件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进气通道(111)、出气通道(112)和所述排气通道(113),所述驱动件(120)用于驱动所述阀芯组件可选择的使所述出气通道(112)与所述进气通道(111)或与所述排气通道(113)导通或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组包括:
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阀体(110)滑动连接,且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阀体(110)之间形成有过渡气室(114),所述过渡气室(114)与所述出气通道(112)、所述进气通道(111)连通;
第一活塞组件,所述第一活塞组件与所述阀体(110)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可选择的导通或切断所述出气通道(112)与所述排气通道(113)的连通;
当所述移动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活塞组件位于第三位置,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导通所述过渡气室(114)和所述排气通道(113),且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切断所述过渡气室(114)与所述进气通道(111)的连通;
当所述移动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活塞组件位于第四位置,所述过渡气室(114)与所述进气通道(111)连通,所述移动组件和所述第一活塞组件接触,切断所述过渡气室(114)与所述排气通道(113)的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其中一个所述阀芯组件的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驱动件(120)传动连接,且相邻两个所述阀芯组件组中,靠近所述驱动件(120)的所述阀芯组件的第一活塞组件还用于驱动远离所述驱动件(120)的所述阀芯组件的所述移动组件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制动阀(200)包括:
缸体(210);
至少一个第二活塞组件,所述第二活塞组件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缸体(210)内,当所述第二活塞组件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时,多个所述第二活塞组件同轴滑动,靠近所述驱动件(120)一端的所述第二活塞组件与所述驱动件(120)传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活塞组件之间以及远离所述驱动件(120)一端的所述第二活塞组件与所述缸体(210)之间均设置有油腔(230);
第三复位件,每个所述油腔(230)内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三复位件,所述第三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活塞组件向靠近所述驱动件(120)的方向运动;
所述缸体(210)上与每个所述油腔(230)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补油口(211)和出油口(212),当所述第二活塞组件位于第五位置时,所述补油口(211)与所述出油口(212)均与所述油腔(230)连通,当所述第二活塞组件向远离所述驱动件(120)的方向运动时,所述补油口(211)与所述油腔(230)的连通被切断,所述出油口(212)与所述油腔(23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
滑动件(131),所述滑动件(131)与所述阀体(110)密封滑动连接;
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设置在所述滑动件(131)与所述阀体(110)之间;
当所述滑动件(131)受力向靠近所述活塞组件的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复位件形变蓄力,当所述滑动件(131)失去外力时,所述第一复位件驱动所述滑动件(131)向远离所述活塞组件的方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包括:
第一活塞(141),所述第一活塞(141)设置有沿轴向贯穿所述第一活塞(141)的第三连通孔,所述第三连通孔的一端与所述排气通道(113)连通,且所述第三连通孔的第二端可选择的与所述过渡气室(114)连通或封闭;
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141)与所述阀体(110)之间;
当所述滑动件(131)驱动所述第一活塞(141)运动时,所述滑动件(131)封闭所述第三连通孔,且所述第一活塞(141)导通所述过渡气室(114)与所述进气通道(111),所述第二复位件形变蓄力,当所述滑动件(131)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复位件推动所述活塞向靠近所述滑动件(131)的方向运动至所述第五位置,所述滑动件(131)开放所述第三连通孔,所述第一活塞(141)切断所述第三连通孔与所述进气通道(111),且所述第三连通孔与所述过渡气室(114)连通。
8.一种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气装置(300)、液压油供给装置(400)、制动器(500)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动阀;
所述制动器(500)的进气口通过所述制动阀的气制动阀(100)与所述储气装置(300)连接,所述制动器(500)的进液口通过所述制动阀的液压制动阀(200)与所述液压油供给装置(40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500)包括:
壳体(510);
推杆(520),所述推杆(520)与所述壳体(510)滑动连接,且所述推杆(520)用于与制动卡钳连接;
制动气室(530),所述制动气室(530)设置在所述壳体(510)内,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制动气室(530)连通,所述制动气室(530)上设置有膜片(531),所述膜片(531)与所述推杆(520)连接,当所述制动气室(530)膨胀时,所述膜片(531)推动所述推杆(520)伸出;
液压缸(540),所述液压缸(540)与所述壳体(510)连接,且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液压缸(540)的无杆腔连通,所述液压缸(540)的液压杆与所述膜片(531)接触,当向所述液压缸(540)的无杆腔内供油时,所述液压杆通过所述膜片(531)推动所述推杆(520)伸出;
第四复位件,所述第四复位件设置在所述推杆(520)与所述壳体(510)之间,所述第四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推杆(520)收回。
10.一种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动阀或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制动系统。
CN202311061218.3A 2023-08-22 2023-08-22 制动阀、制动系统和作业机械 Pending CN1169019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61218.3A CN116901916A (zh) 2023-08-22 2023-08-22 制动阀、制动系统和作业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61218.3A CN116901916A (zh) 2023-08-22 2023-08-22 制动阀、制动系统和作业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01916A true CN116901916A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53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61218.3A Pending CN116901916A (zh) 2023-08-22 2023-08-22 制动阀、制动系统和作业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0191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74730B1 (en) Reaction device for forming equipment
KR101655420B1 (ko) 부스터펌프 장치 일체형 증압실린더
CN103373332A (zh) 用于制动系统的压力阻尼装置
CN101725580B (zh) 液压增压缸
US3173339A (en) Power control valve
GB2060798A (en) Hydraulic brake system
GB1493305A (en) Hydraulic booster
CN1321845C (zh) 车辆用制动装置
CN1321846C (zh) 车辆用制动装置
EP0507070B1 (en) Combined pneumatic-hydraulic press head with high actuation speed
JPS62181951A (ja) ブ−スタ付タンデムマスタシリンダ
KR890003574B1 (ko) 유압 서보 기구의 손실 행정 감소 장치
CN100375693C (zh) 比例分配制动主缸
CN116901916A (zh) 制动阀、制动系统和作业机械
KR20200003077A (ko) 증압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실린더 장치
EP1064179B1 (en) Fluid control valve and braking system incorporating such a valve
US3899889A (en) Pedal ratio control for hydraulic booster
EP2749462A1 (en) Hydraulic brak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brake boosting in a motor vehicle
US4232520A (en) Actuator assemblies for vehicle hydraulic braking systems
CN102039886B (zh) 液压助力器
JP3451542B2 (ja) 油空圧変換増圧機の給油構造
RU2046223C1 (ru) Пневмогидроусилитель
JPS6039521Y2 (ja) 増圧器
CN114454859B (zh) 一种液压制动阀及液压制动系统
CN2758139Y (zh) 液压制动总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