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96755A - 面向多用户的智能反射面辅助网络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面向多用户的智能反射面辅助网络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96755A
CN116896755A CN202310871307.8A CN202310871307A CN116896755A CN 116896755 A CN116896755 A CN 116896755A CN 202310871307 A CN202310871307 A CN 202310871307A CN 116896755 A CN116896755 A CN 116896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s
rrc
signaling
mode
dc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7130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鸿涛
张博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231087130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967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96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967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layers above the physical layer, e.g. RRC or MAC-CE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2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physical layer, e.g. DCI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面向多用户的智能反射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以下简称为RIS)辅助网络传输方法,涉及无线通信网络领域,特别涉及网络规划、网络规划工具。本申请考虑了RIS可以在不同的时频空码域上进行复用,从而实现对多个用户设备同时服务。为了提高RIS的资源利用率和系统性能,本申请提出了四种触发RIS反射角度切换的方法,分别是时间触发、频率触发、编码方式触发和空间位置触发,并在每一种触发切换方法下对服务基站发向用户设备的控制信令以及控制基站发向RIS的控制信令进行设计,以实现RIS模式切换的协调和同步。基于时频空码域复用的RIS模式切换可以有效地利用RIS资源,提高系统的容量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面向多用户的智能反射面辅助网络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网络领域,特别涉及网络规划、网络规划工具,面向多用户的智能反射面辅助网络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在基站到用户设备的直射径被遮挡的通信场景下,容量增益获得显著提升。
在具有RIS的无线传输场景下,例如,在初始波束建立时的基站-RIS-用户设备的波束训练过程,不仅需要基站和用户设备进行波束角度的选择,也需要RIS选择不同的角度,即不同的RIS模式,以达到最大的链路增益。但是多个用户设备复用同一个RIS时,RIS的角度改变会影响其他正在服务的用户设备,RIS角度不改变对于新接入的用户设备反射角度不一定是最优的。
本申请提出一种面向多用户的智能反射面辅助网络传输方法,旨在通过时频空码的复用方式实现最大化RIS利用率和获得最大的链路增益。
发明内容
当多个用户设备复用同一个RIS时,该方法可以通过时分复用、频分复用、码分复用和空分复用等方式来为多个用户设备提供服务。其中,时分复用的方式通过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为不同的用户设备服务,频分复用的方式则通过在不同的频率上为不同的用户设备服务,码分复用的方式则通过不同的编码方式为不同的用户设备服务,空分复用的方式则通过不同的分区反射不同的方向为不同的用户设备服务,如附图1所示。
服务基站是服务于用户设备的基站,控制基站是控制RIS相位控制器的基站。每个RIS都有一个控制基站,并通过光纤与控制基站相连。控制基站发送相关的控制信令,来控制RIS上的相位控制器,进行相位的调节,从而改变其反射方向,即实现RIS的模式切换。同时,服务基站将相关的更改情况发送给用户设备,使用户设备获取RIS的最新配置情况。
本申请提供了以下四种触发RIS模式切换的方案:时间触发模式切换、频率触发模式切换、编码方式触发模式切换和其他方式触发模式切换。对于不同RIS模式切换方案,控制基站发送的控制信令是不同的。
特别地,时分复用的方式对RIS的能力没有要求,适用于全部的场景。频分复用的方式需要RIS具有分辨不同频率的能力,码分复用的方式需要RIS具有分辨不同编码方式的能力,空分复用的方式需要解决对不同分区之间干扰的问题。
本申请的时频空码域复用的RIS模式切换流程与信令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0,在一个或多个服务基站和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之间经由RIS建立无线通信链路,在一个控制基站和一个RIS之间建立光纤连接。
在本申请中,服务基站为用户设备提供服务,一个或多个服务基站和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之间经由RIS建立无线通信链路,即服务基站通过无线信道向RIS发送下行信号,RIS对下行信号进行调节后再通过无线信道向用户设备发送;用户设备通过无线信道向RIS发送上行信号,RIS对上行信号进行调节后再通过无线信道向服务基站发送。在本申请中,还设置了一个控制基站,用于对RIS进行配置和管理。控制基站和RIS之间建立光纤连接,即控制基站通过光纤向RIS发送控制信息,包括RIS的工作模式、单元状态、相位调节参数等。
步骤210,根据预设的触发条件,选择一种复用方式,包括时分复用、频分复用、码分复用和空分复用。
一种基于时分复用的RIS模式切换流程和方法,旨在最大化RIS利用率的同时获得最大的链路增益。通过静态配置、半静态配置和动态配置的方式实现RIS模式和持续时间的动态调整和控制,同时设计了服务基站到用户设备的RRC信令一和DCI信令一,用于通知用户设备各个RIS的配置,控制基站到RIS的控制信令一,用于更改RIS的配置。
基于时分复用,本申请提出三种不同的RIS模式配置方式,包括静态配置、半静态配置和动态配置。其中,静态配置是周期性地对RIS模式按顺序进行轮询,每个模式持续RISduration时间。该配置通过下发RRC信令通知用户设备;
半静态配置是在静态配置的基础上,对RIS的时域资源进行动态调整,该配置通过下发RRC信令通知用户设备全部的RIS模式,以及模式可选持续的时间,通过下发DCI信令,指示用户设备可选的RIS模式,以及持续时间;
动态配置是通过下发DCI信令,动态配置用户设备选择的RIS的模式和持续时间。通过以上配置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用户设备的最优链路增益。
一种基于频分复用的RIS模式切换流程和方法,当不同频率的信号发送给RIS时,RIS对不同的频率进行不同的相移调节来实现不同的RIS模式。具体地,RIS可以根据频率的不同将信号分为不同的子带,然后针对每个子带分别设计相应的反射角度,从而达到针对不同频率的信号反射角度不同的效果。
假设RIS具有区分不同频段的能力,通过对频段进行划分,不同频段的信号使用不同的RIS模式。
基于频分复用,本申请提出三种不同的RIS模式配置方式,包括静态配置、半静态配置和动态配置。其中,静态配置是对频段进行静态划分。例如,对基站配置的M个BWP进行划分,每个BWP分成N个BWP unit,共分成M*N个BWP unit,一个或多个BWP unit对应一个RIS模式。或者改变原有协议,直接将频段划分成K个BWP unit,每个BWP unit对应一个RIS模式。该配置通过下发RRC信令通知用户设备;
半静态配置是在静态配置的基础上,对BWP的划分方式进行动态选择,该配置通过下发RRC信令通知用户设备全部的BWP unit,通过下发DCI信令,指示用户设备可以选择的BWP unit;
动态配置是通过下发DCI信令,动态配置用户设备可以选择的BWP unit。
一种基于码分复用的RIS模式切换流程和方法,是指基站在发送信号前增加不同编码方式的前导序列,RIS控制器根据前导序列的编码方式不同,将信号反射到不同的方向上。
假设RIS具有区分不同编码方式的能力,通过对信号增加具有不同编码方式的前导序列,来使用不同的RIS模式。
基于码分复用,本申请提出三种不同的RIS模式配置方式,包括静态配置、半静态配置和动态配置。其中,静态配置是将不同编码方式的前导序列通过RRC信令发送给用户设备;
半静态配置是在静态配置的基础上,对编码方式的前导序列进行动态选择,该配置通过下发RRC信令通知用户设备全部的编码方式的前导序列,通过下发DCI信令,指示用户设备可以选择的编码方式的前导序列;
动态配置是通过下发DCI信令,动态配置用户设备可以使用的编码方式的前导序列。
一种基于空分复用的RIS模式切换流程和方法,是指将RIS划分成不同的分区,通过不同的分区指示不同的RIS模式。
假设RIS可以区分不同分区波束的能力,通过在不同分区接收的信号,选择不同的RI S模式。由于RI S的位置是固定的,基站和用户设备可以使用窄波束,根据分区的具体位置发送相应的波束。
基于空分复用,本申请提出三种不同的RI S模式配置方式,包括静态配置、半静态配置和动态配置。其中,静态配置是将不同分区的位置通过RRC信令发送给用户设备;
半静态配置是在静态配置的基础上,对RI S分区信息进行动态选择,该配置通过下发RRC信令通知用户设备全部的RI S分区信息,通过下发DCI信令,指示用户设备可以选择的RI S分区信息;
动态配置是通过下发DCI信令,动态配置用户设备可以使用的RI S分区信息。
步骤220,根据所选的复用方式,控制基站发送控制信令给RI S,指示RI S切换到相应的模式。
控制信令一适用于基于时分复用的RI S模式切换流程,由控制基站发送给RI S,至少包含如下参数:
表1控制信令一参数
控制信令二适用于基于频分复用的RI S模式切换流程,由控制基站发送给RI S,至少包含如下参数:
表2控制信令二参数
控制信令三适用于基于码分复用的RI S模式切换流程,由控制基站发送给RI S,至少包含如下参数:
表3控制信令三参数
控制信令四适用于基于空分复用的RI S模式切换流程,由控制基站发送给RI S,至少包含如下参数:
表4控制信令四参数
步骤230,服务基站发送通知信令给用户设备,告知用户设备RI S的最新配置情况。
在实现RIS的时分复用流程的过程中,服务基站需要向用户设备发送通知信令,通知用户设备最新的RIS配置。
RRC信令:在静态配置和半静态配置的情况下,基站通过RRC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RRC信令中包含RIS ID、RIS pattern和RIS duration等信息。其中RIS ID是RIS的唯一标识符,用于用户设备识别通过哪个RIS。RIS pattern是RIS模式的集合、RISduration是RIS保持该模式的持续时间。
DCI信令:在半静态配置和动态配置的情况下,基站通过DCI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RIS配置。对于动态配置,DCI信令中包含RIS ID、RIS pattern和RIS duration等信息。对于半静态配置,DCI信令中包含指示RRC信令中配置参数的具体数值的参数。
在实现RIS的频分复用流程的过程中,服务基站需要向用户设备发送通知信令,通知用户设备最新的RIS配置。
RRC信令:在静态配置和半静态配置的情况下,基站通过RRC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RRC信令中包含RIS ID、RIS pattern和RIS BWP unit等信息。其中RIS ID是RIS的唯一标识符,用于用户设备识别通过哪个RIS。RIS pattern是RIS模式的集合、RIS BWPunit是链路中使用的部分带宽的单元号集合。
DCI信令:在半静态配置和动态配置的情况下,基站通过DCI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RIS配置。对于动态配置,DCI信令中包含RIS ID、RIS pattern和RIS BWP unit等信息。对于半静态配置,DCI信令中包含指示RRC信令中配置参数的具体数值的参数。
在实现RIS的码分复用流程的过程中,服务基站需要向用户设备发送通知信令,通知用户设备最新的RIS配置。
RRC信令:在静态配置和半静态配置的情况下,基站通过RRC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RRC信令中包含RIS ID、RIS pattern和RIS seqNum信息。其中RIS ID是RIS的唯一标识符,用于用户设备识别通过哪个RIS。RIS pattern是RIS模式的集合、RIS seqNum是不同编码方式的前导序列编号的集合。
DCI信令:在半静态配置和动态配置的情况下,基站通过DCI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RIS配置。对于动态配置,DCI信令中包含RIS ID、RIS pattern和RIS seqNum等信息。对于半静态配置,DCI信令中包含指示RRC信令中配置参数的具体数值的参数。
在实现RIS的空分复用流程的过程中,服务基站需要向用户设备发送通知信令,通知用户设备最新的RIS配置。
RRC信令:在静态配置和半静态配置的情况下,基站通过RRC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RRC信令中包含RIS ID、RIS pattern和RIS location信息。其中RIS ID是RIS的唯一标识符,用于用户设备识别通过哪个RIS。RIS pattern是RIS模式的集合、RISlocation是分区位置的集合。
DCI信令:在半静态配置和动态配置的情况下,基站通过DCI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RIS配置。对于动态配置,DCI信令中包含RIS ID、RIS pattern和RIS location等信息。对于半静态配置,DCI信令中包含指示RRC信令中配置参数的具体数值的参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时频空码域复用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实施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本申请针对多个用户设备复用同一个RIS时,RIS的角度改变会影响其他正在服务的用户设备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时频空码域复用的RIS模式切换流程与信令设计方法,如附图1所示:时分复用的方式通过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为不同的用户设备服务,频分复用的方式则通过在不同的频率上为不同的用户设备服务,码分复用的方式则通过不同的编码方式为不同的用户设备服务。此外,空分复用的方式则通过不同的分区反射不同的方向为不同的用户设备服务。
本案例的流程如附图2所示,其具体的实施步骤为:
步骤300,在一个或多个服务基站和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之间经由RIS建立无线通信链路,在一个控制基站和一个RIS之间建立光纤连接。
步骤310,根据预设的触发条件,选择一种复用方式,包括时分复用、频分复用、码分复用和空分复用。
根据预设的触发条件,选择一种复用方式,包括时分复用、频分复用、码分复用和空分复用。例如,当控制基站检测到当前无线信道的时域变化较大时,可以选择时分复用方式,将RIS的服务周期划分为多个子周期,每个子周期内RIS服务于不同的用户设备或服务基站;当控制基站检测到当前无线信道的频域变化较大时,可以选择频分复用方式,将RIS的服务频段划分为多个子频段,每个子频段内RIS服务于不同的用户设备或服务基站;当控制基站检测到当前无线信道的码域变化较大时,可以选择码分复用方式,将RIS的服务编码方式划分为多种子编码方式,每种子编码方式内RIS服务于不同的用户设备或服务基站;当控制基站检测到当前无线信道的空域变化较大时,可以选择空分复用方式,将RIS的服务空间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内RIS服务于不同的用户设备或服务基站。
步骤320,根据所选的复用方式,控制基站发送控制信令给RIS,指示RIS切换到相应的模式。
控制信令一适用于基于时分复用的RIS模式切换流程,由控制基站发送给RIS,每个参数可能的取值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5控制信令一参数
控制信令二适用于基于频分复用的RI S模式切换流程,由控制基站发送给RI S,每个参数可能的取值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6控制信令二参数
控制信令三适用于基于码分复用的RI S模式切换流程,由控制基站发送给RI S,每个参数可能的取值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7控制信令三参数
控制信令四适用于基于空分复用的RIS模式切换流程,由控制基站发送给RIS,每个参数可能的取值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8控制信令四参数
步骤330,服务基站发送通知信令给用户设备,告知用户设备RIS的最新配置情况。
服务基站发送通知信令给用户设备,告知用户设备RIS的最新配置情况。例如,当服务基站检测到RIS的工作模式、单元状态、相位调节参数等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下行控制信息向服务基站发送通知信令,携带RIS的最新配置情况,以便用户设备根据RIS的配置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保证与RIS的无线通信链路的质量和可靠性。
服务基站根据预设的触发条件,选择时分复用方式,将RIS的服务周期划分为多个子周期,每个子周期内RIS服务于不同的用户设备或服务基站。
服务基站根据RIS的配置方式,向用户设备发送通知信令,通知用户设备最新的RIS配置。RIS的配置方式可以分为静态配置、半静态配置和动态配置。对于静态配置,服务基站在用户设备初始接入时通过RRC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包括RIS ID、RISpattern和RIS duration等信息。对于半静态配置,服务基站在用户设备初始接入时通过RRC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通知信息,包括RIS ID和RIS pattern等信息,在后续的通信过程中,服务基站根据需要通过DCI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通知信息,包括指示RRC信令中配置参数的具体数值的参数。对于动态配置,服务基站在每个子周期开始时通过DCI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通知信息,包括RIS ID、RIS pattern和RIS duration等信息。
用户设备根据收到的通知信令,调整与RIS的无线通信链路的参数。
服务基站根据预设的触发条件,选择频分复用方式,将RIS的服务周期划分为多个子周期,每个子周期内RIS服务于不同的用户设备或服务基站。
服务基站根据RIS的配置方式,向用户设备发送通知信令,通知用户设备最新的RIS配置。RIS的配置方式可以分为静态配置、半静态配置和动态配置。对于静态配置,服务基站在用户设备初始接入时通过RRC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包括RIS ID、RISpattern和RIS BWP unit等信息。对于半静态配置,服务基站在用户设备初始接入时通过RRC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通知信息,包括RIS ID和RIS pattern等信息,在后续的通信过程中,服务基站根据需要通过DCI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通知信息,包括指示RRC信令中配置参数的具体数值的参数。对于动态配置,服务基站在每个子周期开始时通过DCI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通知信息,包括RIS ID、RIS pattern和RIS BWP unit等信息。
用户设备根据收到的通知信令,调整与RIS的无线通信链路的参数。
服务基站根据预设的触发条件,选择码分复用方式,将RIS的服务周期划分为多个子周期,每个子周期内RIS服务于不同的用户设备或服务基站。
服务基站根据RIS的配置方式,向用户设备发送通知信令,通知用户设备最新的RIS配置。RIS的配置方式可以分为静态配置、半静态配置和动态配置。对于静态配置,服务基站在用户设备初始接入时通过RRC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包括RIS ID、RISpattern和RIS seqNum等信息。对于半静态配置,服务基站在用户设备初始接入时通过RRC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通知信息,包括RIS ID和RIS pattern等信息,在后续的通信过程中,服务基站根据需要通过DCI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通知信息,包括指示RRC信令中配置参数的具体数值的参数。对于动态配置,服务基站在每个子周期开始时通过DCI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通知信息,包括RIS ID、RIS pattern和RIS seqNum等信息。
用户设备根据收到的通知信令,调整与RIS的无线通信链路的参数。
服务基站根据预设的触发条件,选择时分复用方式,将RIS的服务周期划分为多个子周期,每个子周期内RIS服务于不同的用户设备或服务基站。
服务基站根据RIS的配置方式,向用户设备发送通知信令,通知用户设备最新的RIS配置。RIS的配置方式可以分为静态配置、半静态配置和动态配置。对于静态配置,服务基站在用户设备初始接入时通过RRC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包括RIS ID、RISpattern和RIS location等信息。对于半静态配置,服务基站在用户设备初始接入时通过RRC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通知信息,包括RIS ID和RIS pattern等信息,在后续的通信过程中,服务基站根据需要通过DCI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通知信息,包括指示RRC信令中配置参数的具体数值的参数。对于动态配置,服务基站在每个子周期开始时通过DCI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通知信息,包括RIS ID、RIS pattern和RIS location等信息。
用户设备根据收到的通知信令,调整与RIS的无线通信链路的参数。
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一和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
以上所述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27)

1.面向多用户的智能反射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简称RIS)辅助网络传输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一个或多个服务基站和一个或多个终端之间经由RIS建立无线通信链路,在一个控制基站和一个RIS之间建立光纤连接;根据预设的触发条件,选择一种复用方式,包括时分复用、频分复用、码分复用和空分复用;根据所选的复用方式,控制基站发送控制信令给RIS,指示RIS切换到相应的模式;服务基站发送通知信令给终端,告知终端RIS的最新配置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服务基站服务于用户设备的基站,为用户设备提供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基站是控制RIS相位控制器的基站,通过向被控制的RIS发送相关的控制信令,实现对RIS进行相位的调节,改变其反射方向实现RIS模式的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条件包括时间触发模式切换、频率触发模式切换、编码方式触发模式切换和空间位置触发模式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触发模式切换方法通过静态配置、半静态配置和动态配置的方式通知用户设备RIS模式和其持续时间的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触发模式切换方法通过对不同的频率进行不同的相移调节来实现不同的RIS模式,并通过静态配置、半静态配置和动态配置的方式通知用户设备,具体地,RIS可以根据频率的不同将信号分为不同的子带,然后针对每个子带分别设计相应的反射角度,从而达到针对不同频率的信号反射角度不同的效果。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方式触发模式切换方法是指基站在经由RIS给用户设备发送下行信号前增加不同编码方式的前导序列,并通过静态配置、半静态配置和动态配置的方式通知用户设备,RIS控制器根据前导序列的编码方式不同,将信号反射到不同的方向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位置触发模式切换方法是指将RIS划分成不同的分区,通过分区位置的不同指示不同的RIS模式,并将分区位置信息通过静态配置、半静态配置和动态配置的方式通知用户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选的时频空码域复用方式不同,所述控制基站发送相应的控制信令一或控制信令二或控制信令三或控制信令四给RIS,指示RIS切换到相应的模式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令一用于时分复用方式,包含一个控制信令标识、一个可选RIS模式数量标识和一个RIS持续时间标识;其中控制信令标识是指该控制信令是使用时频空码哪种复用方式、可选RIS模式数量标识是指RIS有多少种不同的模式、RIS持续时间标识是指RIS模式的持续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令二用于频分复用方式,包含一个控制信令标识、一个可选RIS模式数量标识和一个频段范围标识;其中控制信令标识是指该控制信令是使用时频空码哪种复用方式、可选RIS模式数量标识是指RIS有多少种不同的模式、频段范围标识是对频段划分模式前总的频段范围。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令三用于码分复用方式,包含一个控制信令标识、一个可选RIS模式数量标识和一个编码方式标识;其中控制信令标识是指该控制信令是使用时频空码哪种复用方式、可选RIS模式数量标识是指RIS有多少种不同的模式、编码方式标识是指根据RIS模式数量配置不同的编码方式。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令四用于空分复用方式,包含一个控制信令标识、一个可选RIS模式数量标识;其中控制信令标识是指该控制信令是使用时频空码哪种复用方式、可选RIS模式数量标识是指RIS有多少种不同的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或11或1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令标识取值为{1,2,3,4}中的任意一个,分别表示时分复用、频分复用、码分复用和空分复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选的时频空码域复用方式不同,服务基站发送相应的通知信令一或通知信令二或通知信令三或通知信令四给用户设备,告知终端RIS的最新配置情况。
15.根据权利要求4或14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信令一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RRC)信令一、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简称DCI)信令一,应用于时分复用方式。
16.根据权利要求4或15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RC信令一包含RRCRIS ID、RRC RIS pattern和RRC RIS duration等信息;其中RRC RIS ID是RIS的唯一标识符、RRC RIS pattern是RIS模式个数的集合、RRC RIS duration是RIS保持该模式的持续时间的集合,当RRC信令一应用于在静态配置时,所述RRC RIS pattern和所述RRC RISduration只包含一个元素,当RRC信令一应用于在半静态配置时,所述RRC RIS pattern和所述RRC RIS duration包含一个或多个元素。
17.根据权利要求4或15或16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CI信令一应用在动态配置时,包含DCIRISID、DCIRIS pattern和DCIRIS duration等信息,其中DCIRISID是RIS的唯一标识符、DCI RIS pattern是RIS模式个数、DCI RIS duration是RIS保持该模式的持续时间;所述DCI信令一应用在半静态配置时,所述DCI信令一中包含指示所述RRC信令一中所述RRC RIS pattern和所述RRC RIS duration参数集合中具体数值的DCI RISpattern和DCI RIS duration参数。
18.根据权利要求5或14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信令二包括RRC信令二和DCI信令二,应用于频分复用方式。
19.根据权利要求5或1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RC信令二包含RRCRIS ID、RRC RIS pattern和RRC RIS BWP unit等信息;其中RRC RIS ID是RIS的唯一标识符、RRC RIS pattern是RIS模式个数的集合、RRC RIS BWP unit是链路中使用的部分带宽的单元号集合,当RRC信令二应用于在静态配置时,所述RRC RIS pattern和所述RRC RISBWP unit只包含一个元素,当RRC信令二应用于在半静态配置时,所述RRC RIS pattern和所述RRC RIS BWP unit包含一个或多个元素。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IS BWP unit的计算方法是首先对基站配置的M个BWP进行划分,每个BWP分成N个BWP unit,共分成M*N个BWP unit,然后将一个或多个所述BWP unit标记成一个RIS BWP unit ID,全部所述的RIS BWP unitID组成所述RRC RIS BWP unit,其中所述RIS BWP unit ID的个数不多于所述RRC RISpattern集合的元素个数。
21.根据权利要求5或18或19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CI信令二应用在动态配置时,包含DCIRISID、DCIRIS pattern和DCI RIS BWP unit等信息,其中DCI RIS ID是RIS的唯一标识符、DCI RIS pattern是RIS模式个数、RIS BWP unit ID指示使用所述RISBWP unit中的哪个BWP单元号的参数;所述DCI信令二应用在半静态配置时,所述DCI信令二中包含指示所述RRC信令二中所述RRC RIS pattern和所述RRC RIS BWP unit参数集合中具体数值的DCI RIS pattern和所述RIS BWP unit ID参数。
22.根据权利要求6或14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信令三包括RRC信令三和DCI信令三,应用于码分复用方式。
23.根据权利要求6或15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RC信令三包含RRCRIS ID、RRC RIS pattern和RRC RIS seqNum等信息;其中RRC RIS ID是RIS的唯一标识符、RRC RIS pattern是RIS模式个数的集合、RRC RIS seqNum是不同编码方式的前导序列编号的集合,当RRC信令三应用于在静态配置时,所述RRC RIS pattern和所述RRC RIS seqNum只包含一个元素,当RRC信令三应用于在半静态配置时,所述RRC RIS pattern和所述RRCRIS seqNum包含一个或多个元素。
24.根据权利要求6或22或23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CI信令三应用在动态配置时,包含DCIRISID、DCIRIS pattern和DCI RIS seqNum等信息,其中DCI RIS ID是RIS的唯一标识符、DCI RIS pattern是RIS模式个数、DCI RIS seqNum是不同编码方式的前导序列编号;所述DCI信令三应用在半静态配置时,所述DCI信令三中包含指示所述RRC信令三中所述RRC RIS pattern和所述RRC RIS duration参数集合中具体数值的DCI RISpattern和DCI RIS seqNum参数。
25.根据权利要求7或14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信令四包括RRC信令四和DCI信令四,应用于空分复用方式。
26.根据权利要求7或25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RC信令四包含RRCRIS ID、RRC RIS pattern和RRC RIS location等信息;其中RRC RIS ID是RIS的唯一标识符、RRC RIS pattern是RIS模式个数的集合、RRC RIS location是RIS分区位置的集合,当RRC信令四应用于在静态配置时,所述RRC RIS pattern和所述RRC RIS duration只包含一个元素,当RRC信令四应用于在半静态配置时,所述RRC RIS pattern和所述RRC RISlocation包含一个或多个元素。
27.根据权利要求7或25或26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CI信令四应用在动态配置时,包含DCIRISID、DCIRIS pattern和DCIRISlocation等信息,其中DCIRISID是RIS的唯一标识符、DCI RIS pattern是RIS模式个数、DCI RIS location是指示的RIS分区位置;所述DCI信令四应用在半静态配置时,所述DCI信令四中包含指示所述RRC信令四中所述RRC RIS pattern和所述RRC RIS location参数集合中具体数值的DCI RIS pattern和DCI RIS location参数。
CN202310871307.8A 2023-07-14 2023-07-14 面向多用户的智能反射面辅助网络传输方法 Pending CN1168967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71307.8A CN116896755A (zh) 2023-07-14 2023-07-14 面向多用户的智能反射面辅助网络传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71307.8A CN116896755A (zh) 2023-07-14 2023-07-14 面向多用户的智能反射面辅助网络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96755A true CN116896755A (zh) 2023-10-17

Family

ID=88311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71307.8A Pending CN116896755A (zh) 2023-07-14 2023-07-14 面向多用户的智能反射面辅助网络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9675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89398B2 (ja) 異なるサイズ周波数帯域をサポートす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使用される無線端末方法及び装置
EP1672947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 hybrid multiple access in an OFDM-based wireless network
KR20240093429A (ko) 멀티-빔 시스템 빔 매니지먼트
KR101223795B1 (ko) 업링크에서 사용되는 주파수 대역이 적어도 두 개의서브집합으로 세분되는 단일 주파수 네트워크의 셀들간에서 업링크 시의 간섭을 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RU2427980C2 (ru) Система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и беспроводное термин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RU2326497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лучшения передачи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между секторами и/или между сотами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с несколькими несущими
KR101095777B1 (ko) 다중-캐리어 시스템에서 접속전 채널단절 핸드오프를 지원하는 기지국 기반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CN102946265B (zh) 宽带无线网络中用于切换天线和信道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RU2367090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средствами связи с множеством несущих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CN101043693B (zh) 一种在小区间消除干扰的方法及系统
CN111464275B (zh) 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配置、发送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US2009006735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hannel Switch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JP2008517533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帯域幅割当を調節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20060199577A1 (en) Method for enabling use of secondary pilot signals across a forward link of a CDMA network employing a slotted transmission scheme and time multiplexed pilot channel
CN101689936A (zh) 支持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对等(p2p)通信的连接性的方法和设备
MXPA06011855A (es) Metodos y aparatos para comunicaciones de multiples portadoras.
JP5424886B2 (ja) 種々の周波数再利用係数を用いたデータパケット伝送方法
CN108633029B (zh) 波束指示方法及装置
JP2008517524A (ja) 改善されたビーコン信号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JP2010508692A5 (zh)
US8374211B2 (en)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163698A (en) Link setup method for a narrowband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30300892A1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nodes, and storage media
EP1209838A1 (en) Asymmetric rate feedback and adjustment syste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2966788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