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93664B - 一种热管理测试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管理测试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93664B
CN116893664B CN202311160206.6A CN202311160206A CN116893664B CN 116893664 B CN116893664 B CN 116893664B CN 202311160206 A CN202311160206 A CN 202311160206A CN 116893664 B CN116893664 B CN 1168936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l
power assembly
rack
power
hea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602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93664A (zh
Inventor
赵宇超
张虎
高永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termo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termo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termo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termo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6020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936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893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936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936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936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18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ault detection method dealing with either existing or incipient faults
    • G05B23/0221Preprocessing measurements, e.g. data collection rate adjustment; Standardization of measurements; Time series or signal analysis, e.g. frequency analysis or wavelets; Trustworthiness of measurements; Indexes therefor; Measurements using easily measured parameters to estimate parameters difficult to measure; Virtual sensor creation; De-noising; Sensor fusion; Unconventional preprocessing inherently present in specific fault detection methods like PCA-based metho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测试系统及方法,涉及热管理控制领域。本发明中实时机根据整车设置参数得到动力台架控制参数,动力总成台架根据动力台架控制动力总成运行,将动力总成的动力热负荷参数发送至实时机。实时机得到热源模拟参数并发送至热源模拟器,热源模拟器进行热负荷模拟,热管理系统对电池包和热源模拟器进行热负荷控制。实时机获取热源模拟器的实时热负荷参数并发送至动力总成台架,动力总成台架基于实时热负荷参数对动力总成进行温度控制。本发明通过实时机获取动力总成台架的动力热负荷并发送到热源模拟器,再通过管路连接电池包台架上的电池包和热源模拟器,由热源模拟器进行热负荷模拟,实现热管理系统的闭环测试,测试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热管理测试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管理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管理测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开发周期越来越短,在工程样车尚未制造完成前,需要对重要零部件提前进行测试,主要有动力总成测试、电池包测试和热管理测试。当前,动力总成测试和电池包测试比较成熟,一般主机厂或者测试机构都会有单独的测试台架。动力总成台架主要包含被测件(电驱、电驱控制器等)、测功机、电池模拟器、冷却液温控系统,测功机主要用来给被测件提供负载,电池模拟器用来提供被测件工作电源和回收能量,冷却液温控系统主要用来控制被测件的工作温度。电池包台架主要包含被测件(即电池包)、充放电机柜、防爆环境舱及冷水单元。而热管理级的台架测试当前还没有成熟的测试体系,较多的只是单个热管理子零部件的测试,如电动压缩机、PTC、换热器、HVAC总成、水泵、阀体、管路的单体测试。
对于当前越来越复杂、高集成度的新能源热管理系统,单体测试已无法满足开发需求,需要搭建整车测试环境,和动力总成、电池包一起形成闭环测试,进行与整车动态驾驶相关的热管理系统的功能验证、性能标定等工作。然而,重新搭建一套完整的包含热管理系统、动力总成及电池包的台架,结构复杂,工程量大,周期长,且实验室需要重新建设,台架需要重新布局搭建,无法利用现有的动力总成台架和电池包台架,成本很高,大大降低台架资源利用率。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申请人提出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热管理测试系统及方法,通过实时机获取动力总成台架的动力热负荷,由实时机将动力热负荷发送到热源模拟器,利用热源模拟器在电池包台架上模拟出动力总成的热负荷,热管理系统再分别通过管路连接电池包台架上的电池包和热源模拟器,即将分布于不同地点、独立完成特定功能的动力总成台架、电池包台架、热管理系统连接起来,以达到测试资源共享、分散操作、集中管理、协同工作、测试过程监控等目的,完成整车级的热管理闭环测试,降低了测试成本,进一步地,由于使用现有动力总成台架和电池包台架,使得测试环境搭建省时省力,也提升了现有动力总成台架和电池包台架的资源利用率,完善测试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理测试系统,包括:实时机,和分别与所述实时机通信连接的动力总成台架、电池包台架、热管理系统以及热源模拟器,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分别与所述电池包台架上的电池包、所述热源模拟器通过管路相连;
所述实时机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整车设置参数,得到动力台架控制参数并发送至所述动力总成台架;
所述动力总成台架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动力台架控制参数控制所述动力总成台架上的动力总成运行,并将所述动力总成的动力热负荷参数发送至所述实时机;
所述实时机还用于根据所述动力热负荷参数得到热源模拟参数,并将所述热源模拟参数发送至所述热源模拟器;
所述热源模拟器用于基于所述热源模拟参数进行热负荷模拟;
所述热管理系统用于对管路中冷却液进行控制,以对所述电池包和所述热源模拟器进行热负荷控制;
所述实时机还用于获取所述热源模拟器的实时热负荷参数,并将所述实时热负荷参数发送至所述动力总成台架;
所述动力总成台架用于基于所述实时热负荷参数对所述动力总成进行温度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热管理测试方法,应用于热管理测试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实时机根据接收到的整车设置参数,得到动力台架控制参数并发送至所述动力总成台架;
所述动力总成台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动力台架控制参数控制所述动力总成台架上的动力总成运行,并将所述动力总成的动力热负荷参数发送至所述实时机;
所述实时机还根据所述动力热负荷参数得到热源模拟参数,并将所述热源模拟参数发送至所述热源模拟器;
所述热源模拟器基于所述热源模拟参数进行热负荷模拟;
所述热管理系统对管路中冷却液进行控制,以对所述电池包和所述热源模拟器进行热负荷控制;
所述实时机还获取所述热源模拟器的实时热负荷参数,并将所述实时热负荷参数发送至所述动力总成台架;
所述动力总成台架基于所述实时热负荷参数对所述动力总成进行温度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总成台架还用于将所述动力总成台架产生的实际输出功率发送至所述实时机;
所述实时机还用于接收所述电池包台架发送的所述电池包的工作电压,并将所述工作电压发送至所述动力总成台架;
所述实时机还用于根据所述实际输出功率和所述工作电压,得到目标电流,并将所述目标电流发送至所述电池包台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总成台架包括动力总成、测功机、电池模拟器、冷却水温控系统,所述动力总成与所述测功机机械相连,所述动力总成与所述电池模拟器通过高压电线相连,所述动力总成与所述冷却水温控系统通过管路相连;
所述测功机用于接收所述动力台架控制参数,根据所述动力台架控制参数向所述动力总成施加道路负载,并测量所述动力总成的实际扭矩;
所述电池模拟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工作电压驱动所述动力总成运行,并将所述电池模拟器的实际输出功率发送至所述实时机;
所述冷却水温控系统用于接收所述实时机发送的所述实时热负荷参数,并基于所述实时热负荷参数对管路中冷却液进行控制,以对所述动力总成进行热负荷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台架包括充放电机柜和电池包,所述充放电机柜和所述电池包相连;
所述充放电机柜用于获取所述电池包的工作电压,并将所述工作电压发送至所述实时机;
所述充放电机柜还用于将所述目标电压发送至所述实时机;
接收所述实时机发送的所述目标电流,以及根据所述目标电压和所述目标电流驱动所述电池包运行;
所述电池包用于基于所述工作电压和所述目标电流运行,并对所述充放电机柜放电,以及为所述热管理系统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测试系统还包括具备环境调节功能的环境仓,所述电池包、所述热源模拟器和所述热管理系统设置在所述环境仓内;
所述环境仓用于接收由所述实时机发送的至少包括温度的环境仓参数,并模拟出与所述环境仓参数相应的仓内环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整车设置参数中包括目标车速;
所述实时机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车速得到目标扭矩和目标转速;
所述动力总成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扭矩和目标转速运行,并将实际扭矩和实际转速发送至所述实时机;
所述实时机还用于基于所述实际扭矩和所述实际转速,对所述目标扭矩和所述目标转速进行修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系统和所述电池包之间通过第一进水管路和第一出水管路连接,所述热管理系统和所述热源模拟器之间通过第二进水管路和第二出水管路,所述第一进水管路、第一出水管路连接、第二进水管路和第二出水管路上分别布设有温度计和流量计,各个所述流量计和所述温度计的数值均发送至所述实时机;
所述实时机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各个所述流量计和所述温度计的数值计算所述目标电驱热负荷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测试系统还包括上位机,所述上位机与所述实时机相连;
所述上位机用于输入所述整车设置参数,所述整车设置参数包括环境温度、目标车速、道路条件、加速踏板开度和刹车踏板开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热管理测试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热管理测试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在下文的描述中,出于说明各种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阐述了某些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公开实施例的透彻理解。但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无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细节的情况来实践实施例。在其它情形下,与本申请相关联的熟知的装置、结构和技术可能并未详细地示出或描述从而避免不必要地混淆实施例的描述。
除非语境有其它需要,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和其变型,诸如“包含”和“具有”应被理解为开放的、包含的含义,即应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的提及表示结合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包括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的出现无需全都指相同实施例。另外,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方式组合。
如该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用的单数形式“一”和“所述”包括复数指代物,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应当指出的是术语“或”通常以其包括“或/和”的含义使用,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发明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外”、“内”、“向外”、“向内”、“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热管理测试系统,用于对热管理系统进行功能测试验证,实现了热管理系统的在环测试。
如图1所示,热管理测试系统包括实时机3,和分别与实时机3通信连接的动力总成台架1、电池包台架2、热管理系统5以及热源模拟器6,热管理系统5还分别与电池包台架2上的电池包21、热源模拟器6通过管路相连。其中,动力总成台架1和电池包台架2均为现有在用的动力总成台架和电池包台架,如此使用现有动力总成台架和电池包台架,使得测试环境搭建省时省力,也提升了现有动力总成台架和电池包台架的资源利用率。热管理系统5与电池包21、热源模拟器6之间分别通过进水口管路和出水口管路相连,便于热管理系统工作。
实时机3与上位机4相连,上位机4用于供用户输入整车设置参数,实时机3根据接收到的整车设置参数,得到动力台架控制参数并发送至动力总成台架1。其中,整车设置参数中包括环境温度、目标车速、道路条件、加速踏板开度和刹车踏板开度。
热管理系统5中设置有具备环境调节功能的环境仓,实时机3接收到环境温度后,将该环境温度作为环境仓参数发送至环境仓,由环境仓模拟出与环境仓参数相应的仓内环境。电池包21、热管理系统5和热源模拟器6均设置在环境仓中。
整车设置参数中包括的其它参数,例如目标车速、道路条件、加速踏板开度和刹车踏板开度均由实时机3发送给动力总成台架1,用于动力总成台架1的运行,例如,为动力总成12提供目标车速,为测功机10提供道路条件等。
动力总成台架1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动力台架控制参数控制动力总成台架1上的动力总成12运行,并将动力总成12的动力热负荷参数发送至实时机3。实时机3用于根据动力热负荷参数得到热源模拟参数,并将热源模拟参数发送至热源模拟器6。
具体而言,动力总成台架1包括动力总成12、测功机10、电池模拟器11和冷却水温控系统13。其中,动力总成12与测功机10机械相连,动力总成12和电池模拟器11通过高压电线相连,动力总成12与冷却水温控系统13通过管路相连。动力总成12运行过程中,主要发热源为电驱和电驱控制器,动力总成12的温度控制由冷却水温控系统13完成,动力总成12与冷却水温控系统13相连的管路分为进口水管路和出水口管路,通过管路上的温度传感器可精确测量水温,并传送给实时机3,实时机3由此可得到相应的热负荷。
测功机10接收实时机3发送的动力台架控制参数,根据动力台架控制参数中的转速和扭矩等实现道路负载,并测试动力总成12的实际扭矩。动力总成12根据目标车速指示的目标扭矩和目标转速进行运行,并将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实际扭矩和实际转速发送至实时机3,实时机3也基于接收到的实际扭矩和实际转速对目标扭矩和目标转速进行修正,从而对动力总成12的运行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在动力总成12和测功机10开始转动之后,动力总成台架1还将动力总成台架1产生的实际输出功率发送至实时机3。实时机3接收电池包台架2的工作电压,并将工作电压的数值发送至动力总成台架1。也即,电池模拟器11从实时机3接收工作电压的数值,并根据该数值形成工作电压驱动动力总成12运行,以及将电池模拟器11的实际输出功率发送至实时机3。动力总成12的工作电源由电池模拟器11提供,动力总成12所回收的能量也由电池模拟器11吸收。
实时机3根据接收到的实际输出功率和工作电压,得到目标电流,并将目标电流发送至电池包台架2。例如,用实际输出功率除以工作电压得到目标电流。由此动力总成台架1和电池包台架2始终处于统一相同的工作电压之下,使得热管理系统5的测试环境更加符合在实际整车中的运行环境。使用实际的动力总成台架1和电池包台架2,相比使用模型仿真来说,更容易接近实际的整车运行状态。比如电池包21在不同环境温度、不同工作温度、不同SOC、不同驾驶工况下都会有不同的电压,如果用模型仿真,不可能精确模拟出这部分的电压变化情况。
电池包台架2包括充放电机柜20和电池包21,充放电机柜20和电池包21相连。充放电机柜20用于获取电池包21的工作电压,并将该工作电压发送至实时机3,电池包21的工作电压也是电池包21的本体电压。充放电机柜20还用于将目标电压发送至实时机3,接收实时机3发送的目标电流。电池包21在目标电压和目标电流下运行,电池包21还用于为热管理系统5供电,以及对充放电机柜20放电。
具体而言,电池包台架2中的充放电机柜20的工作电压由电池包21的本体电压决定,该工作电压通过实时机3作为目标电压发给动力总成台架1的电池模拟器11,当电池模拟器11执行相应的目标电压指令后,动力总成12会按此工作电压进行工作,从而实现动力总成12的整车运行状态。再比如电池包台架2中的充放电机柜20的目标电流是由实际输出功率和目标电压得到,目标电流由实时机3发送给充放电机柜20,目标电流受到动力总成12的驱动扭矩或回收扭矩的大小影响,不同的工况、不同的工作温度、不同的工作电压都会影响不同的目标电流,如果用模型仿真是无法达到这种控制效果的,也无法实现电池包21的整车运行状态。一旦动力总成12开始运行,电池模拟器11的实际输出功率就会发送至实时机3,由实时机3计算出目标电流给充放电机柜20,然后电池包21,电池包21在该电压和电流下工作,并对充放电机柜20放电。
在动力总成12运行过程中,冷却水温控系统13接收实时机3发送的实时热负荷参数,并基于实时热负荷参数对与动力总成12相连的管路中冷却液的控制,以对动力总成12进行热负荷控制,例如冷却水温控系统13不断调节进水口管路和出水口管路的水温和流量。在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上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传感设备,冷却水温控系统13通过这些传感设备精确获知动力总成12的实际热负荷,进而以实时机3发送的实际热负荷参数为目标,对动力总成12进行热负荷控制。同时,冷却水温控系统13也将动力总成12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实际的动力热负荷参数发送给实时机3,实时机3根据动力热负荷参数计算得到热源模拟参数,将热源模拟参数发送至热源模拟器6。热源模拟器6根据热源模拟参数进行热负荷模拟,也即,热源模拟器6基于热源模拟参数进行热负荷模拟。
热管理系统5和电池包21之间通过第一进水管路和第一出水管路连接,热管理系统5和热源模拟器6之间通过第二进水管路和第二出水管路连接,第一进水管路、第一出水管路、第二进水管路和第二出水管路上分别布设有温度计和流量计,各个流量计和温度计的数值均发送至实时机3。实时机3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各个流量计和温度计的数值计算目标电驱热负荷参数。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热管理测试系统中设有专门的环境仓,热源模拟器6、热管理系统5和电池包台架2中的电池包21都处于环境仓内部。热管理系统5与电池包21、热源模拟器6之间分别设置有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上分别安装由温度计和流量计,温度计和流量计测得的温度值和流量值都会发送给实时机3。热管理系统5对管路中冷却液的控制,以对电池包21和热源模拟器6进行热负荷控制。实时机3获取热源模拟器6的实时热负荷参数,例如通过上述的温度值和流量值等计算出实时热负荷参数,并将实时热负荷参数发送至动力总成台架1。由此,动力总成台架中的冷却水温控系统13基于实时热负荷参数对动力总成12进行温度控制。热管理系统5对热源模拟器6的温度控制效果同步映射到动力总成台架1中冷却水温控系统13对动力总成12的温度控制,即通过采集热源模拟器6的进口温度及流量,冷却水温控系统13按此目标温度和流量控制动力总成12的温度,使得动力总成12的工作状态能和热管理系统5的控制相互联动。换句话说,在动力总成台架1中,冷却水温控系统13对动力总成12的温度控制效果相当于热管理系统5对热源模拟器6的温度控制效果。
本实施例中,热管理系统5包括高压部件和低压部件,热管理系统5中的高压部件,如PTC电加热器、电动压缩机等,直接由电池包21高压供电。热管理系统5中的低压部件,如水泵、风扇、鼓风机和阀体等。需要说明的是,高压执行部件指在新能源汽车中的高压部件,低压执行部件指在新能源汽车中的低压部件,在新能源汽车中,高压部件的工作电压达到380V-600V,由电池包21直接供电,低压部件的工作电压主要是12V或者24V或者48V,主要有小电瓶供电。
按照上述的系统构成和要求完成各台架的搭建的系统组装之后,可以形成较为完整的整车测试条件,除了可以完成热管理系统的功能测试及性能标定,如低温采暖、高温制冷、冷却液加注测试、逻辑切换及能力优化等工作,同样可以完成动力总成测试和电池包测试。在本实施例的测试系统下,动力总成和电池包的测试不仅能完全覆盖普通台架的测试内容,其测试结果会更贴近整车状态。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一种热管理测试方法,应用于在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热管理测试系统上,本实施例的热管理测试方法的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步骤101,实时机从上位机接收到整车设置参数,计算得到动力台架控制参数并发送至动力总成台架。
具体而言,实时机上运行有车辆联合仿真模型,车辆联合仿真模型中的动力学仿真是由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完成,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基于整车设置参数得到动力台架控制参数。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的计算方式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做赘述。
步骤102,动力总成台架根据接收到的动力台架控制参数控制动力总成台架上的动力总成运行,并将动力总成的动力热负荷参数发送至实时机。
步骤103,实时机根据动力热负荷参数得到热源模拟参数,并将热源模拟参数发送至热源模拟器。
步骤104,热源模拟器基于热源模拟参数进行热负荷模拟。
步骤105,热管理系统对管路中冷却液进行控制,以对电池包和热源模拟器进行热负荷控制。
步骤106,实时机获取热源模拟器的实时热负荷参数,并将实时热负荷参数发送至动力总成台架。
步骤107,动力总成台架基于实时热负荷参数对动力总成进行温度控制。
在动力总成台架和电池包台架的供电控制上,通过电压联动控制的方式进行。本实施例中,动力总成台架将动力总成台架产生的实际输出功率发送至实时机。实时机接收电池包台架的工作电压,并将工作电压发送至动力总成台架。实时机根据实际输出功率和工作电压,得到目标电流,并将目标电流发送至电池包台架。
本实施例在方法执行过程中,通过上位机设定环境温度发给环境仓以实现与该环境温度相应的仓内环境。实时机获取电池包的当前电压,电池模拟器的初始电压按照获取的该当前电压来设定,在测试过程中电池模拟器的电压值始终和充放电机柜中的电压保持一致。通过上位机输入目标车速、道路条件(坡度、迎风面积等)、加速踏板开度、刹车踏板开度等参数,实时机将这些参数发送到动力总成台架,使得动力总成按着参数要求运行,例如由上位机设置目标车速发给实时机,实时机计算出目标扭矩和目标转速发给动力总成台架,动力总成收到目标车速后输出扭矩,测功机和动力总成开始转动运行,并将运行过程中的扭矩和转速不断反馈给实时机,实时机再对目标扭矩和目标转速进行动态调整。例如,实时机内部部署的车辆动力学模型计算出道路负载和实际车速,道路负载由实时机发给测功机实现,实际车速不断调整动力总成的目标扭矩,从而调整动力总成的输出扭矩。
在测试过程中,电池模拟器将实际输出功率发给实时机,实时机结合充放电机柜给的当前的工作电压,将实际输出功率除以工作电压,计算出动力总成当前的工作电流,并将该工作电流作为目标电流发给充放电机柜,电池包按照该目标电流进行充放电。
冷却水温控系统的进出水温度和流量会在实时机内部转换成目标热负荷或目标出口温度发送给热源模拟器,由热源模拟器实现动力总成的热负荷模拟。热管理系统会根据内部策略对电池包和热源模拟器进行温度控制,经过控制后的热源模拟器的进水口温度,也即实测温度通过实时机发给冷却水温控系统,冷却水温控系统按照该实测温度对动力总成进行温度控制。
通过以上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实施,整个热管理测试系统完全联动运行,具备了整车测试环境,可以基于该整车环境进行全功能、全方位的热管理系统级测试。
由于第一实施例与本实施例相互对应,因此本实施例可与第一实施例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例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例中依然有效,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例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二实施例中。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到,若需要,能修改实施例的方面来采用各种专利、申请和出版物的方面、特征和构思来提供另外的实施例。
考虑到上文的详细描述,能对实施例做出这些和其它变化。一般而言,在权利要求中,所用的术语不应被认为限制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是应被理解为包括所有可能的实施例连同这些权利要求所享有的全部等同范围。

Claims (7)

1.一种热管理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实时机,和分别与所述实时机通信连接的动力总成台架、电池包台架、热管理系统以及热源模拟器,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分别与所述电池包台架上的电池包、所述热源模拟器通过管路相连;
所述实时机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整车设置参数,得到动力台架控制参数并发送至所述动力总成台架;
所述动力总成台架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动力台架控制参数控制所述动力总成台架上的动力总成运行,并将所述动力总成的动力热负荷参数发送至所述实时机;
所述实时机还用于根据所述动力热负荷参数得到热源模拟参数,并将所述热源模拟参数发送至所述热源模拟器;
所述热源模拟器用于基于所述热源模拟参数进行热负荷模拟;
所述热管理系统用于对管路中冷却液进行控制,以对所述电池包和所述热源模拟器进行热负荷控制;
所述实时机还用于获取所述热源模拟器的实时热负荷参数,并将所述实时热负荷参数发送至所述动力总成台架;
所述动力总成台架用于基于所述实时热负荷参数对所述动力总成进行温度控制;
其中,所述动力总成台架还用于将所述动力总成台架产生的实际输出功率发送至所述实时机;
所述实时机还用于接收所述电池包台架发送的所述电池包的工作电压,并将所述工作电压发送至所述动力总成台架;
所述实时机还用于根据所述实际输出功率和所述工作电压,得到目标电流,并将所述目标电流发送至所述电池包台架;
其中,所述动力总成台架包括动力总成、测功机、电池模拟器、冷却水温控系统,所述动力总成与所述测功机机械相连,所述动力总成与所述电池模拟器通过高压电线相连,所述动力总成与所述冷却水温控系统通过管路相连;
所述测功机用于接收所述动力台架控制参数,根据所述动力台架控制参数向所述动力总成施加道路负载,并测量所述动力总成的实际扭矩;
所述电池模拟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工作电压驱动所述动力总成运行,并将所述电池模拟器的实际输出功率发送至所述实时机;
所述冷却水温控系统用于接收所述实时机发送的所述实时热负荷参数,并基于所述实时热负荷参数对管路中冷却液进行控制,以对所述动力总成进行热负荷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台架包括充放电机柜和电池包,所述充放电机柜和所述电池包相连;
所述充放电机柜用于获取所述电池包的工作电压,并将所述工作电压发送至所述实时机;
所述充放电机柜还用于接收所述实时机发送的所述目标电流;
所述电池包用于基于所述工作电压和所述目标电流运行,并对所述充放电机柜放电,以及为所述热管理系统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测试系统还包括具备环境调节功能的环境仓,所述电池包、所述热源模拟器和所述热管理系统设置在所述环境仓内;
所述环境仓用于接收由所述实时机发送的至少包括温度的环境仓参数,并模拟出与所述环境仓参数相应的仓内环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设置参数中包括目标车速;
所述实时机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车速得到目标扭矩和目标转速;
所述动力总成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扭矩和目标转速运行,并将实际扭矩和实际转速发送至所述实时机;
所述实时机还用于基于所述实际扭矩和所述实际转速,对所述目标扭矩和所述目标转速进行修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和所述电池包之间通过第一进水管路和第一出水管路连接,所述热管理系统和所述热源模拟器之间通过第二进水管路和第二出水管路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路、第一出水管路、第二进水管路和第二出水管路上分别布设有温度计和流量计,各个所述流量计和所述温度计的数值均发送至所述实时机;
所述实时机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各个所述流量计和所述温度计的数值计算所述目标电驱热负荷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测试系统还包括上位机,所述上位机与所述实时机相连;
所述上位机用于输入所述整车设置参数,所述整车设置参数包括环境温度、目标车速、道路条件、加速踏板开度和刹车踏板开度。
7.一种热管理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测试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实时机根据接收到的整车设置参数,得到动力台架控制参数并发送至所述动力总成台架;
所述动力总成台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动力台架控制参数控制所述动力总成台架上的动力总成运行,并将所述动力总成的动力热负荷参数发送至所述实时机;
所述实时机还根据所述动力热负荷参数得到热源模拟参数,并将所述热源模拟参数发送至所述热源模拟器;
所述热源模拟器基于所述热源模拟参数进行热负荷模拟;
所述热管理系统对管路中冷却液进行控制,以对所述电池包和所述热源模拟器进行热负荷控制;
所述实时机还获取所述热源模拟器的实时热负荷参数,并将所述实时热负荷参数发送至所述动力总成台架;
所述动力总成台架基于所述实时热负荷参数对所述动力总成进行温度控制;其中,
所述动力总成台架还将所述动力总成台架产生的实际输出功率发送至所述实时机;
所述实时机还接收所述电池包台架发送的所述电池包的工作电压,并将所述工作电压发送至所述动力总成台架;
所述实时机还根据所述实际输出功率和所述工作电压,得到目标电流,并将所述目标电流发送至所述电池包台架;
其中,所述动力总成台架包括动力总成、测功机、电池模拟器、冷却水温控系统,所述动力总成与所述测功机机械相连,所述动力总成与所述电池模拟器通过高压电线相连,所述动力总成与所述冷却水温控系统通过管路相连;
所述测功机接收所述动力台架控制参数,根据所述动力台架控制参数向所述动力总成施加道路负载,并测量所述动力总成的实际扭矩;
所述电池模拟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工作电压驱动所述动力总成运行,并将所述电池模拟器的实际输出功率发送至所述实时机;
所述冷却水温控系统接收所述实时机发送的所述实时热负荷参数,并基于所述实时热负荷参数对管路中冷却液进行控制,以对所述动力总成进行热负荷控制。
CN202311160206.6A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热管理测试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68936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60206.6A CN116893664B (zh)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热管理测试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60206.6A CN116893664B (zh)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热管理测试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93664A CN116893664A (zh) 2023-10-17
CN116893664B true CN116893664B (zh) 2024-01-30

Family

ID=88311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60206.6A Active CN116893664B (zh)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热管理测试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9366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9292A (zh) * 2019-10-31 2020-02-14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车整车热管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3552485A (zh) * 2021-07-23 2021-10-26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功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4239133A (zh) * 2021-11-26 2022-03-25 中汽研(常州)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一维联合仿真建模方法
CN114706366A (zh) * 2022-03-23 2022-07-05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Vcu热管理功能的hil台架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5071505A (zh) * 2022-06-20 2022-09-20 武汉理工大学 燃料电池汽车分层规划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3286656A1 (ja) * 2021-07-12 2023-01-19 株式会社堀場製作所 試験システム、試験方法及び試験システム用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CN116048057A (zh) * 2023-04-03 2023-05-02 苏州英特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管理测试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9292A (zh) * 2019-10-31 2020-02-14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车整车热管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WO2023286656A1 (ja) * 2021-07-12 2023-01-19 株式会社堀場製作所 試験システム、試験方法及び試験システム用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CN113552485A (zh) * 2021-07-23 2021-10-26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功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4239133A (zh) * 2021-11-26 2022-03-25 中汽研(常州)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一维联合仿真建模方法
CN114706366A (zh) * 2022-03-23 2022-07-05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Vcu热管理功能的hil台架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5071505A (zh) * 2022-06-20 2022-09-20 武汉理工大学 燃料电池汽车分层规划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048057A (zh) * 2023-04-03 2023-05-02 苏州英特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管理测试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93664A (zh) 2023-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09120B (zh) 一种弱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电气部件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7132865A (zh) 储能单元的主动冷却功率标定方法及系统
CN204405336U (zh) 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模拟台
CN113552485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功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0926833A (zh) 一种电动汽车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CN102841315B (zh) 一种动力蓄电池系统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
CN206162185U (zh) 一种整车控制器在环仿真测试系统
EP4372351A1 (en) Testing system, testing method, and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for testing system
CN115577454A (zh) 电动车热管理系统虚拟标定方法及系统
CN206974675U (zh)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开发匹配试验台
CN110040001A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制动转矩分配方法和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CN111983933A (zh) 一种增程器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系统
CN116893664B (zh) 一种热管理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6048057B (zh) 一种热管理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7117397B (zh) 电池热管理模拟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3134687A (zh) 发动机台架试验中的空调系统模拟加载装置
CN108089084A (zh)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的测试台架
CN106932211B (zh)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台架系统
CN109583127A (zh) 一种整车电平衡仿真测试方法
CN113124950B (zh) 一种增程器在环的混合动力整车油耗测试系统
CN203310645U (zh) 一种基于CANoe的PTC加热器测试系统
CN105115730A (zh) 一种纯电动动力系统试验台及其测试方法
CN109932928A (zh) 半消声室环境下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在环仿真试验台
CN115014799A (zh)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系统电池温差台架测试的系统及方法
CN207817094U (zh) 一种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的测试台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