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91311A - 一种初期雨水原位分离耦合多级生态净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初期雨水原位分离耦合多级生态净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91311A
CN116891311A CN202310787762.XA CN202310787762A CN116891311A CN 116891311 A CN116891311 A CN 116891311A CN 202310787762 A CN202310787762 A CN 202310787762A CN 116891311 A CN116891311 A CN 1168913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orage
storage unit
unit
wat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8776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淑铭
田文瑞
张琼华
赵效许
郭巧换
孙琳
魏凯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Jiaoko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Jiaoko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Jiaoko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anxi Jiaoko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8776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913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91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913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02F1/28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using inorganic sorb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02F1/283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using coal, charred products, or inorganic mixtures containing th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02F1/28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using composite sorbents, e.g. coated, impregnated, multi-layer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01Runoff or storm wa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初期雨水原位分离耦合多级生态净化系统,属于城市径流污染控制和雨水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包括快滤单元、净化单元等多个蓄水单元,快滤单元内铺设大粒径砾石滤料,法兰连接于落水管与净化单元之间,方便拆卸清洗;安装在快滤单元下部的净化单元,包括蓄水单元与多级生态吸附单元;净化单元后续安装地下式储水池;本发明装置蓄水能力强,储水水质稳定,可实现水质水量动态化调控,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和提升雨水资源化利用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初期雨水原位分离耦合多级生态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径流污染控制和雨水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初期雨水原位分离耦合多级生态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普遍认为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是一种有效解决途径,使得雨水作为非常规水资源逐渐得到广泛关注。城市屋顶自然集雨面大,通过落水管与地面收集装置连接,方便实现雨水收集。城市空气和屋顶集雨面含有部分污染物,由于初期雨水具有冲刷效应,使得这部分污染物溶于初期雨水中。如今雨水径流逐渐成为湖泊、河流等地表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城市屋顶初期雨水在进入出水管网前必须进行预处理,尽量减少环境问题。
传统的为了实现城市雨水的“蓄、净、用”,往往通过如:绿色屋顶、生物滞留池等绿色基础设施。但由于其建设成本较高、蓄水能力不强、污染物截留效果不佳,导致雨水资源化利用率低。
针对这一问题,本发明在原有储水设施的基础上,基于雨水的原位净化理念,构建了一种初期雨水原位分离耦合多级生态净化系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初期雨水原位分离耦合多级生态净化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初期雨水原位分离耦合多级生态净化系统,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一一连通的进水管、快滤单元、净化单元以及位于地下的储水池;
所述进水管通过多孔筛板与快滤单元连通,位于多孔筛板上方的进水管上设有逆止阀,位于逆止阀上方的进水管一侧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另一端与储水池连通;所述快滤单元通过法兰与净化单元顶部设置的进水孔连接;
所述净化单元内部被倾斜的蓄水板从上到下依次分隔为蓄水单元、多级生态吸附单元,所述蓄水单元通过顶部设置的进水口与快滤单元连通,且蓄水单元侧壁上设有排泥管,所述蓄水板上设有连通蓄水单元与多级生态吸附单元的出水口;
所述多级生态吸附单元通过其侧壁上设置的出水管与溢流管连通;且多级生态吸附单元内部设有两个竖向间隔设置的多级填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与多孔筛板之间设有喇叭状的输水通道。
说明:通过设置喇叭状的输水通道增大水流与多孔筛板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快滤单元内设有粒径为0.6~0.9mm的砾石;两个所述多级填料层均由网框以及左到右依次装填在网框内的珊瑚沙、火山岩、生化球、陶瓷环、活性炭以及生化棉构成。
说明:砾石的化学性能稳定、渗透性较好;上述填料的吸附性能较好。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上均设有流量监测装置。
说明:通过设置流量监测装置,实时监测水量波动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池由混凝土构建而成,所述排泥管为钢材质,所述出水管为PVC材质。
说明:混凝土的耐压强度大,耐久性好;钢材质强度高,刚性强,不易渗透;PVC材质防水防潮,耐老化。
进一步地,位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所述蓄水单元内设有与蓄水单元内壁密封固定连接的限流板,所述限流板由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通槽、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上设有通过第一铰接杆与第一通槽密封铰接的铰接板,所述限流板内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上设有用于利用上下滑动控制所述第二通槽开启或闭合的遮板;所述第一通槽、第二通槽之间的限流板上设有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二铰接杆上设有一端与其连接的第一过滤板;蓄水单元内顶部设有弧形挡块,所述第一过滤板与弧形挡块滑动密封连接;
所述第一铰接杆贯穿蓄水单元内壁并套设有第一齿轮,第二铰接杆贯穿蓄水单元内壁并套设有第二齿轮,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通槽上设有与第二通槽滑动密封连接的遮板;
位于第一通槽和第二铰接杆之间的所述限流板上设有水位感应器;
位于限流板左侧的所述蓄水单元内设有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与蓄水单元内顶部转动连接的驱动轮、设置在驱动轮上的偏心柱以及套设在所述偏心柱上的限位框,所述限位框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移动杆;
所述蓄水单元上壁内设有与其上壁内部设有的空腔滑动连接的齿条,所述齿条一端通过连接块贯穿蓄水单元上壁并与移动杆固定连接,且蓄水单元内顶部设有用于连接块滑动的滑槽,齿条另一端贯穿进水口的侧壁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蓄水单元内顶部设有用于对移动杆进行限位的限位块;
所述快滤单元内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贯穿快滤单元内底部并设有与齿条啮合传动的第五齿轮;
蓄水单元顶部设有用于带动驱动轮工作的电机,位于所述驱动轮一侧的蓄水单元内顶部上设有与驱动轮啮合传动连接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蓄水单元内顶部转动连接,蓄水单元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各设有一个通过其中心轴与蓄水单元内壁转动连接的圆盘,位于蓄水单元侧壁内部的所述圆盘上套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连接;
两个所述圆盘之间设有四个环绕圆盘圆心均匀分布的横杆,四个所述横杆间设有一根贯穿横杆间空隙的拨动杆,且靠近出水口的横杆上设有刮板;所述拨动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转盘,且拨动杆的两端分别与转盘的偏心处固定连接,且两个转盘与拨动杆连接的偏心处呈中心对称设置,位于横杆上方的转盘与从动轮同轴固定连接,位于横杆下方的转盘通过其中心轴与蓄水单元内底部转动连接。
说明:通过在蓄水单元内设置限流板,减少雨水在持续流动过程中会携带一部分未沉降完全的雨水进入下一单元,从而减轻因蓄水单元沉降不够彻底而对下一单元产生的影响;并通过设置第一传动组件和齿条,对快滤单元进行辅助过滤的促进作用,并控制第一过滤板对雨水的间歇过滤以及推动第一过滤板对铰接板辅助出水口的出水。
进一步地,所述多级生态吸附单元内设有第二传动组件以及与多级生态吸附单元内底部固定连接的气囊,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组成部件以及各个组成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与第一传动组件相同,且第二传动组件呈纵向设置,第二传动组件的驱动轮设置在多级生态吸附单元侧壁内部并与第三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移动杆与气囊顶部固定连接。
说明:通过设置气囊和第二传动组件,在对雨水间歇通入的同时对多级生态吸附单元内的雨水进行间歇式气流冲击,一方面使雨水的沉积水位升高,减少对填料层底部的冲击,另一方面使雨水中的悬浮物扩散,防止对填料层某个部位产生堵塞。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限位框一端设有齿板,所述齿板一侧设有与其啮合传动的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的中心轴两端均与多级生态吸附单元内壁转动连接,且第四齿轮的中心轴上设有用于改变雨水流动方向的摆动板。
说明:通过设置齿板、第四齿轮和摆动板,使在进行间歇式气流冲击的同时,从上方出水口的位置对通入的雨水进行方位的变动,将垂直下落的部分雨水偏移至向填料层的上部进行过滤,从而减少对填料层下部的使用,进而使填料层整体使用更为均匀,使用寿命更长。
进一步地,位于进水口右侧的蓄水单元侧壁上设有通过第三铰接杆与其侧壁铰接的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三铰接杆一端贯穿蓄水单元侧壁内部并设有转轮,所述转轮通过传送带与第二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与第二过滤板上均设有与其铰接的推动杆,两个所述推动杆的一端均与设置在蓄水单元内底部的推杆铰接,所述推杆两端与蓄水单元内壁上设有的横向滑槽滑动连接。
说明:通过设置第二过滤板,因传送带和转轮而与第一过滤板运动方向相反,在第一过滤板向下过滤时,第二过滤板向上使水流从两者之间进入到第二过滤板的下方提高过滤效果,且同步对推杆产生向右的作用力,推杆向右运动将沉降物向排泥管推进;第一过滤板向上推动出水时,第二过滤板向下将被带动向上的悬浮物又往蓄水单元的底部压动,抑制悬浮物的上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多级生态净化系统包括快滤单元、净化单元等多个蓄水单元,快滤单元内铺设大粒径砾石滤料,法兰连接于落水管与净化单元之间,方便拆卸清洗;本发明装置蓄水能力强,储水水质稳定,可实现水质水量动态化调控,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和提升雨水资源化利用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多级生态净化系统实施例1的整体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多级生态净化系统快滤单元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多级生态净化系统多孔滤板的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多级生态净化系统排泥管和出水管的分布图;
图5是本发明多级生态净化系统蓄水单元的截面图;
图6是本发明多级生态净化系统多级生态吸附单元的截面图;
图7是本发明多级生态净化系统实施例2净化单元的整体外观图;
图8是本发明多级生态净化系统实施例2净化单元右视角的内部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多级生态净化系统实施例2净化单元左视角的内部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多级生态净化系统实施例2快滤单元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多级生态净化系统第一传动组件与齿条的连接结构图;
图12是本发明多级生态净化系统的横杆分布图;
图13是本发明多级生态净化系统实施例3净化单元的整体外观图;
其中,1-储水池,2-进水管,3-逆止阀,4-输水通道,5-快滤单元,6-多孔滤板,7-蓄水单元,71-齿条,711-驱动轮,712-限位框,713-移动杆,72-限流板,721-第二齿轮,722-第一齿轮,723-铰接板,724-遮板,73-第一过滤板,74-蓄水板,75-从动轮,751-圆盘,752-横杆,753-刮板,754-拨动杆,755-转盘,756-第三齿轮,76-第二过滤板,761-转轮,762-传送带,763-推动杆,764-推杆,8-多级生态吸附单元,81-多级填料层,82-气囊,821-齿板,822-第四齿轮,823-摆动板,9-排泥管,10-出水管,11-溢流管,12-进水口,13-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更好地体现本发明的优势。
实施例1
一种初期雨水原位分离耦合多级生态净化系统,如图1所示,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一一连通的进水管2、快滤单元5、净化单元以及位于地下的储水池1;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进水管2通过多孔筛板6与快滤单元5连通,所述进水管2与多孔筛板6之间设有喇叭状的输水通道4,位于多孔筛板6上方的进水管2上设有逆止阀3,位于逆止阀3上方的进水管2一侧设有溢流管11,所述溢流管11另一端与储水池1连通;所述快滤单元5通过法兰与净化单元顶部设置的进水孔连接;
如图1、图4~图6所示,所述净化单元内部被倾斜的蓄水板74从上到下依次分隔为蓄水单元7、多级生态吸附单元8,所述蓄水单元7通过顶部设置的进水口12与快滤单元5连通,且蓄水单元7侧壁上设有排泥管9,所述蓄水板74上设有连通蓄水单元7与多级生态吸附单元8的出水口13;
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多级生态吸附单元8通过其侧壁上设置的出水管10与溢流管11连通;且多级生态吸附单元8内部设有两个竖向间隔设置的多级填料层81;
如图2所示,所述快滤单元5内设有粒径为0.7mm的砾石;如图6所示,两个所述多级填料层81均由网框以及左到右依次装填在网框内的珊瑚沙、火山岩、生化球、陶瓷环、活性炭以及生化棉构成,且珊瑚沙、火山岩、生化球、陶瓷环、活性炭以及生化棉的装填厚度相同;所述储水池1由混凝土构建而成;如图4所示,所述排泥管9为钢材质,所述出水管10为PVC材质;所述进水管2与出水管10上均设有流量监测装置,所述流量监测装置为市售产品。
上述初期雨水原位分离耦合多级生态净化系统的工作原理为:降雨事件发生后,城市屋面雨水汇入落水管并连接到本发明装置的进水管2,携带大量污染物的初期雨水首先进入快滤单元5,由于砾石的过滤截留作用,大颗粒污染物被滞留在快滤单元5,随着进水量增大,初期雨水透过快滤单元5进入净化单元的蓄水单元7,蓄水单元7水位逐渐升高,此时雨水开始进入多级生态吸附单元8,由于多级生态吸附单元8的吸附和微生物作用,大量污染物被截留该多级生态吸附单元8;
随着水位的上升直至进水管止逆阀3闭合,使得初期雨水被分离并储存在主体装置内,而中后期雨水则通过溢流口11排出至储水池1中,该过程尽可能使得更多污染较重的初期雨水在净化单元内完成净化过程,蓄水单元7的沉积物待稳定后经排泥管9排出,当多级生态吸附单元8出水水位到达出水管10高度时,可排出至储水池1中,从而实现雨水连续储存利用;
待降雨事件结束后,进水管2停止进水,蓄水单元7待稳定沉淀后,打开排泥管9排出沉积物,多级生态吸附单元8持续净化主体装置内储存的初期雨水,直至净化过程完成后排出至储水池1中,此时,可实现净化后雨水在储水池1长期储存,随着装置内水位逐渐下降,止逆阀3恢复开启状态,当降雨事件再次发生时,即可重复上述过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8所示,位于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之间的所述蓄水单元7内设有与蓄水单元7内壁密封固定连接的限流板72,所述限流板72由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通槽、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上设有通过第一铰接杆与第一通槽密封铰接的铰接板723,所述限流板72内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上设有用于利用上下滑动控制所述第二通槽开启或闭合的遮板724;所述第一通槽、第二通槽之间的限流板72上设有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二铰接杆上设有一端与其连接的第一过滤板73;蓄水单元7内顶部设有弧形挡块,所述第一过滤板73与弧形挡块滑动密封连接;第一过滤板73摆动角度为30°,所述弧形挡块的弧形长度与第一过滤板73摆动30°所对应的摆动周长一致;
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铰接杆贯穿蓄水单元7内壁并套设有第一齿轮722,第二铰接杆贯穿蓄水单元7内壁并套设有第二齿轮721,且第一齿轮722和第二齿轮721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通槽上设有与第二通槽滑动密封连接的遮板724;
位于第一通槽和第二铰接杆之间的所述限流板72上设有水位感应器;
如图7、图9和图10所示,位于限流板72左侧的所述蓄水单元7内设有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与蓄水单元7内顶部转动连接的驱动轮711、设置在驱动轮711上的偏心柱以及套设在所述偏心柱上的限位框712;所述限位框71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移动杆713;
如图9和图11所示,所述蓄水单元7上壁内设有与其上壁内部设有的空腔滑动连接的齿条71,所述齿条71一端通过连接块贯穿蓄水单元7上壁并与移动杆713固定连接,且蓄水单元7内顶部设有用于连接块滑动的滑槽,齿条71另一端贯穿进水口12的侧壁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蓄水单元7内顶部设有用于对移动杆713进行限位的限位块;
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快滤单元5内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贯穿快滤单元5内底部并设有与齿条71啮合传动的第五齿轮;
如图7和图12所示,蓄水单元7顶部设有用于带动驱动轮711工作的电机,位于所述驱动轮711一侧的蓄水单元7内顶部上设有与驱动轮711啮合传动连接的从动轮75,所述从动轮75与蓄水单元7内顶部转动连接,蓄水单元7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各设有一个通过其中心轴与蓄水单元7内壁转动连接的圆盘755,位于蓄水单元7侧壁内部的所述圆盘755上套设有第三齿轮756,所述第三齿轮756与第二齿轮721啮合传动连接;
如图12所示,两个所述圆盘755之间设有四个环绕圆盘755圆心均匀分布的横杆752,四个所述横杆752间设有一根贯穿横杆752间空隙的拨动杆754,且靠近出水口13的横杆752上设有刮板753;所述拨动杆754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转盘751,且拨动杆754的两端分别与转盘751的偏心处固定连接,且两个转盘751与拨动杆754连接的偏心处呈中心对称设置,位于横杆752上方的转盘751与从动轮75同轴固定连接,位于横杆752下方的转盘751通过其中心轴与蓄水单元7内底部转动连接;
如图12所示,所述多级生态吸附单元8内设有第二传动组件以及与多级生态吸附单元8内底部固定连接的气囊82,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组成部件以及各个组成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与第一传动组件相同,且第二传动组件呈纵向设置,第二传动组件的驱动轮711设置在多级生态吸附单元8侧壁内部并与第三齿轮756啮合传动,所述移动杆713与气囊82顶部固定连接;
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限位框712一端设有齿板821,所述齿板821一侧设有与其啮合传动的第四齿轮822,所述第四齿轮822的中心轴两端均与多级生态吸附单元8内壁转动连接,且第四齿轮822的中心轴上设有用于改变雨水流动方向的摆动板823;所述水位感应器通过第一控制器控制电机的开闭,且水位感应器通过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为控制遮板上下滑动并与第二控制器适配的动力系统,从而来调节遮板724的上下滑动,所述电机、水位感应器、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以及第二电机均为市售产品。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当水从快滤单元5进入蓄水单元7,蓄水水位达到水位感应器的高度时,水位感应器通过第一控制器启动电机使驱动轮711转动,驱动轮711上的偏心柱带动限位架712运动,移动杆713在限位架712的作用下向右平移,使齿条71带动第五齿轮转动,进而对快滤单元5内进行搅拌提高快滤单元5的过滤效率;
同时,驱动轮711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轮75转动,从动轮75带动圆盘751转动使拨动杆754触碰横杆752,从而在横杆752的左右限制下使转盘754往复转动,进而第三齿轮756带动第二齿轮721进行往复转动,第二齿轮721先进行逆时针转动,进而使第一过滤板73同步进行顺时针摆动,对进入蓄水单元7的水进行过滤,从而将污染物过滤到第一过滤板73的下方,使蓄水单元7的蓄水上层保持较为清澈的状态;第二齿轮721同时带动第一齿轮722逆时针转动,铰接板723将第一通槽关闭;
移动杆713反向向左平移的同时,第一齿轮722顺时针转动,第二齿轮721、第三齿轮756均为逆时针转动,铰接板723将第一通槽逐渐开启,且第一过滤板73逆时针往回摆动,将蓄水单元7内上层较为清澈的水推动至开启的第一通槽而出水;
当水位感应器感应到水位低于第一通槽后,通过第二控制器使遮板724上移而将低于第一通槽的第二通槽打开,将低水位的水排到限流板72左侧的蓄水单元7中;
当雨水从出水口进入多级生态吸附单元8时,第二传动组件的驱动轮711被第三齿轮756带动转动,从而使移动杆713下移压缩气囊82,从而对多级生态吸附单元8内底部的雨水产生气流冲击,使雨水的水位提高,从而使部分雨水从更高点通过多级填料层81;且限位框712同步带动齿板821向下运动,从而带动第四齿轮822转动,使摆动板823对上方进入的雨水进行导流,使部分雨水往多级填料层81的上半部分流动,从而防止多级填料层81的下半部分吸附污染物过多而堵塞,提高多级填料层81的整体使用效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3所示,位于进水口12右侧的蓄水单元7侧壁上设有通过第三铰接杆与其侧壁铰接的第二过滤板76,所述第三铰接杆一端贯穿蓄水单元7侧壁内部并设有转轮761,所述转轮761通过传送带762与第二齿轮721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73与第二过滤板76上均设有与其铰接的推动杆763,两个所述推动杆763的一端均与设置在蓄水单元7内底部的推杆764铰接,所述推杆764两端与蓄水单元7内壁上设有的横向滑槽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过滤板73顺时针向下摆动的同时,通过传送带762使第二过滤板76顺时针向上摆动,从而两者都对推杆764产生向右的推动力,从而使推杆764在蓄水单元7内底部向右刮动,使污泥更集中地聚集在排泥管9附近进行沉降,并对蓄水单元7的内底部起到一定的刮泥作用;
在第一过滤板73逆时针向上摆动的同时,第二过滤板76向下摆动将被第一过滤板73带起向上浮动的悬浮物向下压制,抑制悬浮物的上浮。

Claims (9)

1.一种初期雨水原位分离耦合多级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一一连通的进水管(2)、快滤单元(5)、净化单元以及位于地下的储水池(1);
所述进水管(2)通过多孔筛板(6)与快滤单元(5)连通,位于多孔筛板(6)上方的进水管(2)上设有逆止阀(3),位于逆止阀(3)上方的进水管(2)一侧设有溢流管(11),所述溢流管(11)另一端与储水池(1)连通;所述快滤单元(5)通过法兰与净化单元顶部设置的进水孔连接;
所述净化单元内部被倾斜的蓄水板(74)从上到下依次分隔为蓄水单元(7)、多级生态吸附单元(8),所述蓄水单元(7)通过顶部设置的进水口(12)与快滤单元(5)连通,且蓄水单元(7)侧壁上设有排泥管(9),所述蓄水板(74)上设有连通蓄水单元(7)与多级生态吸附单元(8)的出水口(13);
所述多级生态吸附单元(8)通过其侧壁上设置的出水管(10)与溢流管(11)连通;且多级生态吸附单元(8)内部设有两个竖向间隔设置的多级填料层(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初期雨水原位分离耦合多级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与多孔筛板(6)之间设有喇叭状的输水通道(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初期雨水原位分离耦合多级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滤单元(5)内设有粒径为0.6~0.9mm的砾石;两个所述多级填料层(81)均由网框以及左到右依次装填在网框内的珊瑚沙、火山岩、生化球、陶瓷环、活性炭以及生化棉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初期雨水原位分离耦合多级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与出水管(10)上均设有流量监测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初期雨水原位分离耦合多级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1)由混凝土构建而成,所述排泥管(9)为钢材质,所述出水管(10)为PVC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初期雨水原位分离耦合多级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之间的所述蓄水单元(7)内设有与蓄水单元(7)内壁密封固定连接的限流板(72),所述限流板(72)上由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通槽、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上设有通过第一铰接杆与第一通槽密封铰接的铰接板(723),所述限流板(72)内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上设有用于利用上下滑动控制所述第二通槽开启或闭合的遮板(724);所述第一通槽、第二通槽之间的限流板(72)上设有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二铰接杆上设有一端与其连接的第一过滤板(73);蓄水单元(7)内顶部设有弧形挡块,所述第一过滤板(73)与弧形挡块滑动密封连接;
所述第一铰接杆贯穿蓄水单元(7)内壁并套设有第一齿轮(722),第二铰接杆贯穿蓄水单元(7)内壁并套设有第二齿轮(721),且第一齿轮(722)和第二齿轮(721)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通槽上设有与第二通槽滑动密封连接的遮板(724);
位于第一通槽和第二铰接杆之间的所述限流板(72)上设有水位感应器;
位于限流板(72)左侧的所述蓄水单元(7)内设有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与蓄水单元(7)内顶部转动连接的驱动轮(711)、设置在驱动轮(711)上的偏心柱以及套设在所述偏心柱上的限位框(712),所述限位框(71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移动杆(713);
所述蓄水单元(7)上壁内设有与其上壁内部设有的空腔滑动连接的齿条(71),所述齿条(71)一端通过连接块贯穿蓄水单元(7)上壁并与移动杆(713)固定连接,且蓄水单元(7)内顶部设有用于连接块滑动的滑槽,齿条(71)另一端贯穿进水口(12)的侧壁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蓄水单元(7)内顶部设有用于对移动杆(713)进行限位的限位块;
所述快滤单元(5)内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贯穿快滤单元(5)内底部并设有与齿条(71)啮合传动的第五齿轮;
蓄水单元(7)顶部设有用于带动驱动轮(711)工作的电机,位于所述驱动轮(711)一侧的蓄水单元(7)内顶部上设有与驱动轮(711)啮合传动连接的从动轮(75),所述从动轮(75)与蓄水单元(7)内顶部转动连接,蓄水单元(7)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各设有一个通过其中心轴与蓄水单元(7)内壁转动连接的圆盘(755),位于蓄水单元(7)侧壁内部的所述圆盘(755)上套设有第三齿轮(756),所述第三齿轮(756)与第二齿轮(721)啮合传动连接;
两个所述圆盘(755)之间设有四个环绕圆盘(755)圆心均匀分布的横杆(752),四个所述横杆(752)间设有一根贯穿横杆(752)间空隙的拨动杆(754),且靠近出水口(13)的横杆(752)上设有刮板(753);所述拨动杆(754)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转盘(751),且拨动杆(754)的两端分别与转盘(751)的偏心处固定连接,且两个转盘(751)与拨动杆(754)连接的偏心处呈中心对称设置,位于横杆(752)上方的转盘(751)与从动轮(75)同轴固定连接,位于横杆(752)下方的转盘(751)通过其中心轴与蓄水单元(7)内底部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初期雨水原位分离耦合多级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生态吸附单元(8)内设有第二传动组件以及与多级生态吸附单元(8)内底部固定连接的气囊(82),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组成部件以及各个组成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与第一传动组件相同,且第二传动组件呈纵向设置,第二传动组件的驱动轮(711)设置在多级生态吸附单元(8)侧壁内部并与第三齿轮(756)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移动杆(713)与气囊(82)顶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初期雨水原位分离耦合多级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限位框(712)一端设有齿板(821),所述齿板(821)一侧设有与其啮合传动的第四齿轮(822),所述第四齿轮(822)的中心轴两端均与多级生态吸附单元(8)内壁转动连接,且第四齿轮(822)的中心轴上设有用于改变雨水流动方向的摆动板(823)。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初期雨水原位分离耦合多级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进水口(12)右侧的蓄水单元(7)侧壁上设有通过第三铰接杆与其侧壁铰接的第二过滤板(76),所述第三铰接杆一端贯穿蓄水单元(7)侧壁内部并设有转轮(761),所述转轮(761)通过传送带(762)与第二齿轮(721)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73)与第二过滤板(76)上均设有与其铰接的推动杆(763),两个所述推动杆(763)的一端均与设置在蓄水单元(7)内底部的推杆(764)铰接,所述推杆(764)两端与蓄水单元(7)内壁上设有的横向滑槽滑动连接。
CN202310787762.XA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初期雨水原位分离耦合多级生态净化系统 Pending CN1168913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87762.XA CN116891311A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初期雨水原位分离耦合多级生态净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87762.XA CN116891311A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初期雨水原位分离耦合多级生态净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91311A true CN116891311A (zh) 2023-10-17

Family

ID=88314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87762.XA Pending CN116891311A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初期雨水原位分离耦合多级生态净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9131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14913B (zh) 一种基于分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分流处理系统
CN102219319A (zh) 一种可用于源头治污的物理式污水污物处理系统
CN115536177A (zh) 一种环保型城市污水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CN212039383U (zh) 一种水污染净化装置
CN210764666U (zh) 一种混凝土污水沉降池
CN205475587U (zh) 一种基于分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分流处理系统
CN113089809A (zh) 一种水利清淤装置
CN116891311A (zh) 一种初期雨水原位分离耦合多级生态净化系统
CN201558586U (zh) 一种砂洗过滤器
CN113529902B (zh) 一种复合式雨污水检查井及环保分流方法
CN216395584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固液分离系统
CN214383939U (zh) 一种隧道施工用清淤台车
CN115608030A (zh) 一种pc构件生产废水智能处理及循环利用系统
CN213260329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水回收循环系统
CN117552383B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闸口清淤装置
CN215619128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污水循环装置
CN218553211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CN111185047A (zh) 一种搅拌站污水处理装置
CN219058760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18911705U (zh) 一种抽屉式道路雨水净化排水装置
CN218653404U (zh) 混凝土加工用污水过滤机
CN220478221U (zh) 一种污水净化搅拌罐
CN217567718U (zh) 一种资源化利用的工程石泥浆多级除杂装置
CN218687226U (zh) 一种蓄水池雨水采集的过滤设备
CN210206168U (zh)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泥砂沉淀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