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86755A - 一种被测服务器的保活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被测服务器的保活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86755A
CN116886755A CN202311158963.XA CN202311158963A CN116886755A CN 116886755 A CN116886755 A CN 116886755A CN 202311158963 A CN202311158963 A CN 202311158963A CN 116886755 A CN116886755 A CN 116886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ep
period
alive
management system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5896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86755B (zh
Inventor
刘天力
俞跃渊
万大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ginetech Tianjin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ginetech Tianjin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ginetech Tianjin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ginetech Tianjin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5896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867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886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86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867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867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3Termination or inactivation of sessions, e.g. event-controlled end of session
    • H04L67/145Termination or inactivation of sessions, e.g. event-controlled end of session avoiding end of session, e.g. keep-alive, heartbeats, resumption message or wake-up for inactive or interrupted se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被测服务器的保活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被测服务器向测试管理系统发送保活报文,保活报文包括状态码;测试管理系统根据状态码及被测服务器的测试参数计算保活周期;若保活周期落入周期阈值范围内,则测试管理系统向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否则,以保活周期超过周期阈值的边界方向的周期阈值边界值,作为测试管理系统向被测服务器发送的保活报文发送周期;被测服务器根据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向测试管理系统发送下一保活报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服务器测试过程中,测试管理系统及网络环境的压力较大的技术问题,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降低了测试管理系统以及网络环境的压力。

Description

一种被测服务器的保活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被测服务器的保活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对服务器进行测试时,为了能够实时监控被测服务器的健康状态,通常需要被测服务器定时向测试管理系统发送保活报文,以证明被测服务器处于正常测试状态。然后,当同时进行测试的被测服务器数量较大,导致大量的被测服务器同时向指定向测试管理系统时,测试管理系统及网络环境的压力较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同时对海量服务器进行测试的过程中,现有技术存在的测试管理系统及网络环境压力较大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被测服务器的保活方法,包括:
被测服务器向测试管理系统发送保活报文,所述保活报文包括状态码;
所述测试管理系统根据所述状态码及所述被测服务器的测试参数计算保活周期;
若所述保活周期落入周期阈值范围内,则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否则,以所述保活周期超过所述周期阈值的边界方向的周期阈值边界值,作为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的保活报文发送周期;
所述被测服务器根据所述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向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发送下一保活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试参数包括:第一时间区间测试状态、交互窗口次数、当前测试项的风险等级、上一保活周期、网络环境等级;
所述测试参数中的所述第一时间区间测试状态、所述当前测试项的风险等级、所述网络环境等级,所述保活报文中的所述状态码为至少由0和1定义的状态数值;所述测试参数中的所述交互窗口次数为随着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报文次数递增的正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活周期随所述交互窗口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所述保活周期随所述当前测试项的风险等级的增加而减少;所述状态码中代表测试中的状态数值、所述第一时间区间测试状态中代表测试正常的状态数值、所述网络环境中代表内部网络的状态数值对所述保活周期产生增加保活周期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试管理系统根据所述状态码及所述被测服务器的测试参数计算保活周期的方法为:
;
其中,Ti为保活周期,n为交互窗口次数,S为状态码,Ti-1为上一保活周期,R为第一时间区间测试状态,c为当前测试项的风险等级,w为网络环境等级,为调节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被测服务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被测服务器不限定具有相同的所述保活周期;多个所述被测服务器不限定具有相同的首次发送保活报文时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试管理系统根据所述状态码及所述被测服务器的测试参数计算保活周期为:
分别针对每个被测服务器,根据所述状态码及所述被测服务器的测试参数计算每个被测服务器的保活周期;
所述若所述保活周期落入周期阈值范围内,则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否则,以所述保活周期超过所述周期阈值的边界方向的周期阈值边界值,作为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的保活报文发送周期为:
分别判断每个所述保活周期是否落入周期阈值范围内,若任意所述保活周期落入周期阈值范围内,则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对应所述保活报文发送周期的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否则,以所述保活周期超过所述周期阈值的边界方向的周期阈值边界值,作为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对应所述保活报文发送周期的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的保活报文发送周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活报文还包括:所述被测服务器的物理地址、当前正在执行的测试项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被测服务器根据所述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向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发送下一保活报文包括:
所述被测服务器记录接收所述保活报文发送周期的接收时刻;
以所述接收时刻开始计时,在经过所述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后,所述被测服务器根据所述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向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发送下一保活报文。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被测服务器的保活装置,包括:
被测服务器发送单元,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向测试管理系统发送保活报文,所述保活报文包括状态码;以及,根据所述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向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发送下一保活报文;
测试管理系统计算单元,所述测试管理系统计算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状态码及所述被测服务器的测试参数计算保活周期,并判断所述保活周期是否落入周期阈值范围内;
测试管理系统发送单元,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周期;若所述保活周期落入周期阈值范围内,则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否则,以所述保活周期超过所述周期阈值的边界方向的周期阈值边界值,作为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的保活报文发送周期。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服务器测试装置,包括:
被测服务器、测试管理系统;
所述被测服务器包括被测服务器发送单元;
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向测试管理系统发送保活报文,所述保活报文包括状态码;以及,根据所述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向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发送下一保活报文;
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包括测试管理系统计算单元、测试管理系统发送单元;
所述测试管理系统计算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状态码及所述被测服务器的测试参数计算保活周期,并判断所述保活周期是否落入周期阈值范围内;
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周期;若所述保活周期落入周期阈值范围内,则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否则,以所述保活周期超过所述周期阈值的边界方向的周期阈值边界值,作为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的保活报文发送周期。
本发明在每次发送保活报文后,通过建立体现被测服务器特征的测试参数与保活报文中的状态码建立关联,实时调整下一次保活报文的发送周期,实现保活报文发送周期的动态调整,既能缓解测试管理系统和网络环境的压力,又能避免因保活周期较久导致对被测服务器的故障识别的延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被测服务器的保活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被测服务器的保活装置框图;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服务器测试装置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对被测服务器进行测试的时候,为了能够实时监测被测试服务器的健康状态,被测服务器需要定时向测试管理系统发送保活报文,以证明自己处理正常测试的状态。当测试管理系统接收不到被测测试服务器发送的保活报文后,会综合判断测试服务器是否出现故障,并发送异常信息给测试用户,以进行排查。
一般来说,保活报文的发送间隔较小,以确保在网络连接长时间没有数据传输时,仍然能够保持连接状态。保活报文的接收方通常会对收到的报文进行响应,以确认连接的存活状态。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对保活报文的响应,就可以认为连接已经断开,需要重新建立连接。上述方式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一是,当同时进行测试服务器数量很大的时候,容易导致测试管理系统的处理负荷较大,容易发生系统延迟甚至瘫痪;
二是,较短的发送周期使得保活数据包较多,网络存在大量的保活数据包,影响网络环境。
本发明将固定的定时发送的保活报文优化为不定时不定周期的保活报文发送方法,通过给定的参数实时调整下一次保活报文的发送周期,实现保活报文发送周期的动态调整,既能缓解测试管理系统和网络环境的压力,又能避免因保活周期较久导致对被测服务器的故障识别的延迟。
图1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被测服务器的保活方法的流程图。请参照图1,一种被测服务器的保活方法包括:
S101、被测服务器向测试管理系统发送保活报文。
保活报文的发送频率和内容可以根据具体的网络通信协议和应用场景进行设置。通常情况下,保活报文可以包括目标地址、源地址、端口号、协议类型、指令类型等。在某些情况下,保活报文可能包含时间戳,用于记录报文发送的时间,以便计算连接的存活时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活报文还包括状态码,所述状态码用于在后续步骤中与其他测试参数共同计算保活周期。所述状态码的取值为0:开始测试、1:测试中。当状态码的取值为0时,即,所述被测服务器的状态为开始测试,保活周期应较短,且所述被测服务器的状态为开始测试的状态时,交互窗口次数对保活周期不产生影响。当状态码的取值为1时,即,所述被测服务器的状态为测试中,保活周期可以较长,且随着测试中的时间的推移,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报文的交互窗口次数的增加,保活周期随之越长。
可以理解的是,除状态码外,所述保活报文还包括:所述被测服务器的物理地址、当前正在执行的测试项目。
S102、所述测试管理系统根据所述状态码及所述被测服务器的测试参数计算保活周期。若所述保活周期落入周期阈值范围内,则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否则,以所述保活周期超过所述周期阈值的边界方向的周期阈值边界值,作为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的保活报文发送周期。
例如,周期阈值可以以分钟计,若计算获得的保活周期小于1分钟,则以1分钟作为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报文发送周期;若计算获得的保活周期大于60分钟,则以60分钟作为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报文发送周期;若计算获得保活周期大于1分钟且小于60分钟,则以计算获得的保活周期作为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报文发送周期。
通过设置周期阈值边界值,避免计算获得的过小的保活周期不必要的增加测试管理系统及网络环境的压力,或过大的保活周期导致不能及时识别被测服务器的故障。
针对某一被测服务器的保活报文的保活周期的计算,基于两块独立的渠道获得:一是测试管理系统接收到的针对该被测服务器的上一保活报文中的状态码;二是测试管理系统针对该被测服务器记录的测试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试管理系统接收到的针对该被测服务器的上一保活报文中的状态码为:0或1。其中,0为开始测试,1为测试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试管理系统的测试参数包括:第一时间区间测试状态、交互窗口次数、当前测试项的风险等级、上一保活周期、网络环境等级。所述测试参数中的所述第一时间区间测试状态、所述当前测试项的风险等级、所述网络环境等级,所述保活报文中的所述状态码为至少由0和1定义的状态数值;所述测试参数中的所述交互窗口次数为随着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报文次数递增的正整数。
具体的,所述保活周期随所述交互窗口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所述保活周期随所述当前测试项的风险等级的增加而减少,所述状态码中代表测试中的状态数值、所述第一时间区间测试状态中代表测试正常的状态数值、所述网络环境中代表内部网络的状态数值对所述保活周期产生增加保活周期的影响。
第一时间区间测试状态可以为从当前时刻起前7天之内的测试状态,或前10天之内的测试状态等。第一时间区间测试状态的取值包括:-1、0、1。其中,-1为测试出现异常、0为无测试记录、1为测试正常完成。第一时间区间测试状态通过根据指定周期内被测服务器的历史状态,增大或减小保活周期。
交互窗口次数表示从指定时刻起,接收到的保活报文的数量。交互窗口次数的初始值为0,每收到一条保活报文,交互窗口的次数滑动加1。当被测服务器的状态为开始测试,交互窗口次数对保活周期不产生影响。当被测服务器的状态为测试中,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报文的交互窗口次数的越大,保活周期随之越长。优选的,当被测服务器的状态为测试中,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报文的交互窗口次数呈指数性影响。
当前测试项的风险等级为被测服务器当前的测试项的风险情况。当前测试项的风险等级包括:0、1、2。其中,0为无风险的测试项,1为存在一定概率出现异常的测试项,2为极易出现风险的测试项。当前测试项的风险等级的风险等级越大,保活周期越短。
上一保活周期为发送上一保活报文与发送上一保活报文之前的报文之间的时间间隔。当被测服务器的状态为开始测试,上一保活周期作为部分基准值影响保活周期。当被测服务器的状态为测试中,上一保活周期除了作为部分基准值影响保活周期,还可能与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报文的交互窗口次数共同对保活周期产生影响。
网络环境指被测服务器为外部网络还是内部网络。网络环境包括0、1。其中,0为内部网络,1为外部网络。当被测服务器为外部网络时,需要减小保活周期,以排除网络的影响。
经计算及校验,所述测试管理系统根据所述状态码及所述被测服务器的测试参数计算保活周期的方法为:
;
其中,Ti为保活周期,n为交互窗口次数,S为状态码,Ti-1为上一保活周期,R为第一时间区间测试状态,c为当前测试项的风险等级,w为网络环境等级,为调节系数。
可以理解的是,不限定上述关系为唯一可实现较好的保活周期确定方法。其他可满足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降低测试管理系统及网络环境压力的状态码与第一时间区间测试状态、交互窗口次数、当前测试项的风险等级、上一保活周期、网络环境等级的数学关系,也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每次发送保活报文后,通过动态模型计算下一次的保活报文的发送周期,本步骤通过结合被测服务器及测试管理系统的内外环境计算合理的保活周期,与定时轮询发送保活报文相比,降低了测试管理系统及网络环境的压力。
在被测服务器的数量为多个的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被测服务器不限定具有相同的所述保活周期;多个所述被测服务器不限定具有相同的首次发送保活报文时刻。
具体在上述实施例中,分别针对每个被测服务器,根据所述状态码及所述被测服务器的测试参数计算每个被测服务器的保活周期。分别判断每个所述保活周期是否落入周期阈值范围内,若任意所述保活周期落入周期阈值范围内,则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对应所述保活报文发送周期的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否则,以所述保活周期超过所述周期阈值的边界方向的周期阈值边界值,作为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对应所述保活报文发送周期的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的保活报文发送周期。
在面临海量被测服务器的场景中,针对不同被测服务器设置不同的基于被测服务器测试参数及当前状态的差异化的保活周期,通过发送时刻差异,发送周期差异的方式,在满足被测服务器的保活报文发送周期不影响识别故障的延迟识别的条件下,进一步避免管理系统及网络环境的压力较大。
S103所述被测服务器根据所述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向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发送下一保活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被测服务器记录接收所述保活报文发送周期的接收时刻,以所述接收时刻开始计时,在经过所述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后,所述被测服务器根据所述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向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发送下一保活报文。
本实施例将固定的定时发送的保活报文优化为不定时不定周期的保活报文发送方法,通过给定的参数实时调整下一次保活报文的发送周期,实现保活报文发送周期的动态调整,既能缓解测试管理系统和网络环境的压力,又能避免因保活周期较久导致对被测服务器的故障识别的延迟。
以上是对本发明提供的被测服务器保活方法进行的说明,接下来,对被测服务器保活方法对应装置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2为一示例性的被测服务器的保活装置框图。
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被测服务器的保活装置包括:
被测服务器发送单元201,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向测试管理系统发送保活报文,所述保活报文包括状态码;以及,根据所述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向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发送下一保活报文;
测试管理系统计算单元202,所述测试管理系统计算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状态码及所述被测服务器的测试参数计算保活周期,并判断所述保活周期是否落入周期阈值范围内;
测试管理系统发送单元203,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周期;若所述保活周期落入周期阈值范围内,则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否则,以所述保活周期超过所述周期阈值的边界方向的周期阈值边界值,作为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的保活报文发送周期。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装置用于执行如图1所述的被测服务器的保活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3为一示例性的服务器测试装置的框图。
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测试装置包括:
被测服务器301、测试管理系统302;
所述被测服务器301包括被测服务器发送单元3011;
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单元3011被配置为向测试管理系统发送保活报文,所述保活报文包括状态码;以及,根据所述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向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发送下一保活报文;
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包括测试管理系统计算单元3021、测试管理系统发送单元3022;
所述测试管理系统计算单元3021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状态码及所述被测服务器的测试参数计算保活周期,并判断所述保活周期是否落入周期阈值范围内;
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发送单元3022被配置为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周期;若所述保活周期落入周期阈值范围内,则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否则,以所述保活周期超过所述周期阈值的边界方向的周期阈值边界值,作为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的保活报文发送周期。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装置用于执行如图1所述的被测服务器的保活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被测服务器的保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被测服务器向测试管理系统发送保活报文,所述保活报文包括状态码;
所述测试管理系统根据所述状态码及所述被测服务器的测试参数计算保活周期;
若所述保活周期落入周期阈值范围内,则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否则,以所述保活周期超过所述周期阈值的边界方向的周期阈值边界值,作为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的保活报文发送周期;
所述被测服务器根据所述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向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发送下一保活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的保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参数包括:第一时间区间测试状态、交互窗口次数、当前测试项的风险等级、上一保活周期、网络环境等级;
所述测试参数中的所述第一时间区间测试状态、所述当前测试项的风险等级、所述网络环境等级,所述保活报文中的所述状态码为至少由0和1定义的状态数值;所述测试参数中的所述交互窗口次数为随着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报文次数递增的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器的保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活周期随所述交互窗口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所述保活周期随所述当前测试项的风险等级的增加而减少;所述状态码中代表测试中的状态数值、所述第一时间区间测试状态中代表测试正常的状态数值、所述网络环境中代表内部网络的状态数值对所述保活周期产生增加保活周期的影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器的保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管理系统根据所述状态码及所述被测服务器的测试参数计算保活周期的方法为:
;
其中,Ti为保活周期,n为交互窗口次数,S为状态码,Ti-1为上一保活周期,R为第一时间区间测试状态,c为当前测试项的风险等级,w为网络环境等级,为调节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的保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服务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被测服务器不限定具有相同的所述保活周期;多个所述被测服务器不限定具有相同的首次发送保活报文时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务器的保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管理系统根据所述状态码及所述被测服务器的测试参数计算保活周期为:
分别针对每个被测服务器,根据所述状态码及所述被测服务器的测试参数计算每个被测服务器的保活周期;
所述若所述保活周期落入周期阈值范围内,则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否则,以所述保活周期超过所述周期阈值的边界方向的周期阈值边界值,作为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的保活报文发送周期为:
分别判断每个所述保活周期是否落入周期阈值范围内,若任意所述保活周期落入周期阈值范围内,则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对应所述保活报文发送周期的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否则,以所述保活周期超过所述周期阈值的边界方向的周期阈值边界值,作为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对应所述保活报文发送周期的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的保活报文发送周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的保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活报文还包括:所述被测服务器的物理地址、当前正在执行的测试项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的保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服务器根据所述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向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发送下一保活报文包括:
所述被测服务器记录接收所述保活报文发送周期的接收时刻;
以所述接收时刻开始计时,在经过所述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后,所述被测服务器根据所述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向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发送下一保活报文。
9.一种被测服务器的保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被测服务器发送单元,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向测试管理系统发送保活报文,所述保活报文包括状态码;以及,根据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向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发送下一保活报文;
测试管理系统计算单元,所述测试管理系统计算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状态码及所述被测服务器的测试参数计算保活周期,并判断所述保活周期是否落入周期阈值范围内;
测试管理系统发送单元,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周期;若所述保活周期落入周期阈值范围内,则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否则,以所述保活周期超过所述周期阈值的边界方向的周期阈值边界值,作为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的保活报文发送周期。
10.一种服务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被测服务器、测试管理系统;
所述被测服务器包括被测服务器发送单元;
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向测试管理系统发送保活报文,所述保活报文包括状态码;以及,根据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向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发送下一保活报文;
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包括测试管理系统计算单元、测试管理系统发送单元;
所述测试管理系统计算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状态码及所述被测服务器的测试参数计算保活周期,并判断所述保活周期是否落入周期阈值范围内;
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周期;若所述保活周期落入周期阈值范围内,则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保活报文发送周期;否则,以所述保活周期超过所述周期阈值的边界方向的周期阈值边界值,作为所述测试管理系统向所述被测服务器发送的保活报文发送周期。
CN202311158963.XA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被测服务器的保活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68867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58963.XA CN116886755B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被测服务器的保活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58963.XA CN116886755B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被测服务器的保活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86755A true CN116886755A (zh) 2023-10-13
CN116886755B CN116886755B (zh) 2023-11-17

Family

ID=88270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58963.XA Active CN116886755B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被测服务器的保活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86755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10173A1 (en) * 2010-11-01 2012-05-03 Michael Luna Distributed management of keep-alive message signaling for mobile network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optimization
CN106376060A (zh) * 2016-08-24 2017-02-01 重庆大学 数据包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789394A (zh) * 2016-11-18 2017-05-3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长连接服务器保活报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355764A (zh) * 2018-12-24 2020-06-30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保活报文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22646A (zh) * 2020-11-05 2021-02-26 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udp动态心跳的实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631761A (zh) * 2020-12-31 2021-04-09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任务调度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13238925A (zh) * 2021-04-13 2021-08-10 厦门路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服务测试方法、介质、设备及系统
CN113746939A (zh) * 2021-09-29 2021-12-03 摩拜(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保活周期调整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16049820A (zh) * 2022-08-12 2023-05-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流氓应用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10173A1 (en) * 2010-11-01 2012-05-03 Michael Luna Distributed management of keep-alive message signaling for mobile network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optimization
CN106376060A (zh) * 2016-08-24 2017-02-01 重庆大学 数据包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789394A (zh) * 2016-11-18 2017-05-3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长连接服务器保活报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355764A (zh) * 2018-12-24 2020-06-30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保活报文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22646A (zh) * 2020-11-05 2021-02-26 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udp动态心跳的实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631761A (zh) * 2020-12-31 2021-04-09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任务调度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13238925A (zh) * 2021-04-13 2021-08-10 厦门路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服务测试方法、介质、设备及系统
CN113746939A (zh) * 2021-09-29 2021-12-03 摩拜(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保活周期调整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16049820A (zh) * 2022-08-12 2023-05-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流氓应用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86755B (zh) 2023-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273749A1 (en) Unauthorized Communication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US5163055A (en)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ing a fault tolerant protocol
US20090024722A1 (en) Proxying availability indications in a failover configuration
CN113746900B (zh) 内外网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792650B2 (en) Unauthorized communication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WO2018090602A1 (zh) 一种长连接服务器保活报文控制方法及系统
US729926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 connection between a server and a passive client device
US852186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porting defects within a network
CN116886755B (zh) 一种被测服务器的保活方法及装置
CN113994274B (zh) 网络压力测试
CN112839106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2637055B (zh) 基于vpn隧道的多链路聚合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396529A (zh) 多通道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29281B (zh) 一种视频传输中基于网络丢包率分布的在线连续检验方法
US856663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sking defects within a network
KR20220014796A (ko) 의도적 에러를 이용한 위변조 제어기 식별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1222882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9743037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evice indicator data in network-based AV system
CN111601177B (zh) 一种基于数据包往返时延分布的在线连续检验方法
CN116232442B (zh) 基于tcp/ip协议和ccsds协议的通信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4640704B (zh) 通讯数据获取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065723B (zh) 用于网络容灾的数据处理系统
CN112671608B (zh) Ipg监测方法、交换设备及交换系统
CN116248172B (zh) 基于tcp/ip协议和ccsds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347119B (zh) 一种发送数据包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