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80840A - 业务界面生成方法、业务界面生成装置、电子设备、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业务界面生成方法、业务界面生成装置、电子设备、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80840A
CN116880840A CN202310876791.3A CN202310876791A CN116880840A CN 116880840 A CN116880840 A CN 116880840A CN 202310876791 A CN202310876791 A CN 202310876791A CN 116880840 A CN116880840 A CN 1168808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data
cloud network
scene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767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一超
阳志明
毛斌宏
田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31087679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808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80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808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30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 G06F8/38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for implementing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10Requirements analysis; Specifica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30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 G06F8/34Graphical or visual programm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业务界面生成方法、业务界面生成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属于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云网孪生场景的业务配置数据;采集所述云网孪生场景的业务场景数据;根据所述业务配置数据和所述业务场景数据,构建云网业务孪生模型;对所述云网业务孪生模型进行解析,确定业务解析数据;根据所述业务解析数据对所述云网业务孪生模型进行处理,生成目标业务界面,所述目标业务界面用于可视化展示所述云网孪生场景的相关数据。本公开可以生成可视化的目标业务界面,以满足业务场景需求。

Description

业务界面生成方法、业务界面生成装置、电子设备、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界面生成方法、业务界面生成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云网融合场景:目前各个运营商均在着力打造及部署新一代云网运营系统,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掌控,进而从客户的角度提升云网业务体验,赋能客户数字化转型,助力云网融合快速布局。
面向业务的孪生场景:传统数字孪生体系缺少非物理空间实体的定义和实现,如业务运行状态、业务规则,但对用户有广泛影响和价值;同时,缺少体系化规划和建设,数据、模型、应用等协作存在困难,阻碍跨域交互,从用户视角难以感知孪生价值。因此,如何构建业务维度的业务界面,以呈现云网孪生场景,为运维人员提供便捷,是现有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业务界面生成方法、业务界面生成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可视化显示业务维度的云网孪生场景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业务界面生成方法,包括:获取云网孪生场景的业务配置数据;采集所述云网孪生场景的业务场景数据;根据所述业务配置数据和所述业务场景数据,构建云网业务孪生模型;对所述云网业务孪生模型进行解析,确定业务解析数据;根据所述业务解析数据对所述云网业务孪生模型进行处理,生成目标业务界面,所述目标业务界面用于可视化展示所述云网孪生场景的相关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云网孪生场景的业务配置数据,包括:确定所述云网孪生场景中待配置业务的配置项目,所述配置项目包括业务场景、业务运行状态、业务规则中的一个或多个;为所述配置项目配置对应的业务属性参数;将所述业务属性参数作为所述云网孪生场景的业务配置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采集所述云网孪生场景的业务场景数据,包括:确定所述云网孪生场景中待处理业务的多个数据采集对象,所述数据采集对象包括业务对象、业务关联网元、业务配置对象中的一个或多个;采集各所述数据采集对象相关的业务场景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业务配置数据和所述业务场景数据,构建云网业务孪生模型,包括:以各所述数据采集对象作为节点,根据所述业务配置数据和业务场景数据确定各所述节点的节点信息,所述节点信息包括节点属性、节点能力或节点关系中的一个或多个;根据所述节点和节点信息,构建关于所述云网孪生场景的云网业务孪生模型。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云网业务孪生模型进行解析,确定业务解析数据,包括:确定所述云网业务孪生模型中各所述节点的节点属性;根据各所述节点的节点属性,确定各所述节点对应的类别;在各所述类别下,对所述节点的节点信息进行解析,确定各所述节点对应的数据采集对象的业务解析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业务解析数据对所述云网业务孪生模型进行处理,生成目标业务界面,包括:获取预设分域规则、预设关系规则、预设分级规则;根据所述业务解析数据,从所述云网业务孪生模型中确定所述云网孪生场景的网元元素;基于所述预设分域规则和所述预设关系规则,对所述网元元素进行布局;将所述业务解析数据与所述网元元素进行关联,并按照所述预设分级规则进行信息展示,以生成目标业务界面。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确定业务解析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按照预设入库规则,将所述业务解析数据存储至多个业务信息表中。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业务界面生成装置,包括:配置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云网孪生场景的业务配置数据;场景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云网孪生场景的业务场景数据;孪生模型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配置数据和所述业务场景数据,构建云网业务孪生模型;解析数据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云网业务孪生模型进行解析,确定业务解析数据;业务界面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解析数据对所述云网业务孪生模型进行处理,生成目标业务界面,所述目标业务界面用于可视化展示所述云网孪生场景的相关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获取云网孪生场景的业务配置数据;采集云网孪生场景的业务场景数据;根据业务配置数据和业务场景数据,构建云网业务孪生模型;对云网业务孪生模型进行解析,确定业务解析数据;根据业务解析数据对云网业务孪生模型进行处理,生成目标业务界面,目标业务界面用于可视化展示云网孪生场景的相关数据。一方面,本示例性实施例提出一种新的业务界面生成方法,目标业务界面是基于云网业务孪生模型生成的,能够从业务维度展现云网孪生场景,以供运维人员对业务进行监控等,应用范围广泛;另一方面,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根据业务配置数据和业务场景数据,构建云网业务孪生模型,能够真实的还原孪生对象的真实形态;再一方面,本示例性实施例,能够根据业务配置数据和业务场景数据构建的面向业务维度的云网业务孪生模型,并基于该模型生成云网孪生场景的目标业务界面,能够将该目标业务界面扩展到5G业务开通及应用,高效支撑云网业务运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意性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业务界面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意性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业务界面的显示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业务配置信息的显示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孪生业务处理方法的架构流程图;
图5示意性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孪生业务处理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6示意性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业务界面生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示意性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电子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业务界面生成方法,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示例性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业务界面生成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10~S150:
步骤S110,获取云网孪生场景的业务配置数据。
其中,云网孪生场景是指与云网物理资源具有映射关系的孪生体,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通过构成云网孪生场景,执行云网业务、业务数据处理或业务数据呈现与监控等,例如对云网孪生场景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采集,还原孪生对象的真实形态,或者通过本示例性实施例构建的云网孪生场景的云网孪生模型,使得孪生对象构建与模型应用之间具有交互衔接的适配性,能够提供面向业务的支撑能力。业务配置数据是指为不同的配置项目预先定义或配置的属性参数,例如为业务场景预定义的参数数据等。不同的业务可以对应不同的业务配置数据,业务配置数据可以由运维人员自定义配置获取,也可以基于历史数据确定等。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10,可以包括:
确定云网孪生场景中待配置业务的配置项目,配置项目包括业务场景、业务运行状态、业务规则中的一个或多个;
为配置项目配置对应的业务属性参数;
将业务属性参数作为云网孪生场景的业务配置数据。
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待配置业务可以是指云网孪生场景中可针对的业务,例如5G(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五代通信技术)切片专线业务,不同的待配置业务可以对应不同的配置项目,或者对应不同的业务配置数据。每个待配置业务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配置项目,例如5G切片专线业务可以包括业务场景、业务运行状态和业务规则这三个配置项目,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分别为这三个配置项目配置对应的业务属性参数,并将该业务属性参数作为云网孪生场景的业务配置数据。其中,业务属性参数可以对配置项目进行细化定义或限定,例如针对5G切片专线业务,配置项目包括业务场景、业务运行状态和业务规则,其中,业务场景的业务属性参数可以被预定义为,5G切片专线业务的网络配置实时监控、分析和预警,或者业务应用可视化等场景;业务运行状态的业务属性参数可以被预定义为,专线配置数据可以分为有效数据或脏数据,参数分配状态可以包含占用、可用或不可用等;业务规则的业务属性参数可以被预定义为,存储切片专线规则参数、设备厂商/区域(如“设备厂商的名称”/广东等),以及NS IDX、NF NS(网络切片选择功能)等涉及业务的指令等。
步骤S120,采集云网孪生场景的业务场景数据。
为了构建云网业务孪生模型,本示例性实施例还需要对业务场景数据进行采集,其中业务场景数据可以包括业务对象的信息,业务关联网元的信息以及其他业务配置对象的信息等。针对不同的业务,业务场景数据也可以不同。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20,可以包括:
确定云网孪生场景中待处理业务的多个数据采集对象,数据采集对象包括业务对象、业务关联网元、业务配置对象中的一个或多个;
采集各数据采集对象相关的业务场景数据。
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针对不同的业务,采集与业务对应的业务场景数据,即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针对待处理业务确定多个数据采集对象,每个数据采集对象可以视为一个数据采集类别,采集各数据采集对象相关的业务场景数据,即为在云网业务场景中对数据进行分类采集的过程。其中,数据采集对象可以包括业务对象、业务关联网元、业务配置对象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待处理业务可以是5G切片专线业务时,数据采集对象可以是业务对象、业务关联网元、业务配置对象,采集各数据采集对象相关的业务场景数据,可以是获取如DNN(Data Network Name,数据网络名称)、Network Slice(NS,网络切片)、L3VPN(3层虚拟专用网)、IP POOL(IP地址池)等业务对象的数据;获取预设设备厂商的AMF(Access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认证管理功能单元)、SMF(Session ManagementFunction,会话管理功能单元)、UPF(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面功能单元)等业务关联网元的数据;获取PLMN NS(公共陆地移动网络网络切片)、NS DNN等业务配置对象的数据等。
步骤S130,根据业务配置数据和业务场景数据,构建云网业务孪生模型。
在确定业务配置数据和业务场景数据后,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将业务配置数据与业务场景数据相结合,构建云网孪生场景的云网业务孪生模型。具体构建方式可以是,以各个数据采集对象作为节点,将采集的数据以及配置的数据作为节点信息,生成云网业务网络图,该网络图中包括了节点及节点信息,可以作为云网业务孪生模型。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30,可以包括:
以各数据采集对象作为节点,根据业务配置数据和业务场景数据确定各节点的节点信息,节点信息包括节点属性、节点能力或节点关系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节点和节点信息,构建关于云网孪生场景的云网业务孪生模型。
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通过引入TOSCA(Topology Orchestration Specificationfor Cloud Applications,云应用拓扑编排标准)规范对云网业务孪生模型进行统一描述,通过界面可视化配置的方式,以各数据采集对象为节点,例如可以以业务对象为节点,根据业务配置数据和业务场景数据确定各节点的节点信息,例如确定业务对象所在节点的节点信息,以确定每个节点应当对应哪些配置信息,或者对应哪些采集数据等。节点信息可以包括节点属性、节点能力或节点关系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节点属性可以包括用于标识数据采集对象的信息,例如根据节点属性可以确定节点是业务对象、业务关联网元还是业务配置对象等;节点能力可以是数据采集对象所能够实现的功能,例如业务对象可以实现的功能;业务关系可以是指用于定义数据采集对象之间的关系,例如业务对象与哪些网元关联等。进一步的,即可以根据节点和节点信息,构建关于云网孪生场景的云网业务孪生模型,通过节点信息描述业务对象、业务关联网元、业务配置对象等节点。
步骤S140,对云网业务孪生模型进行解析,确定业务解析数据。
在将初始的云网业务孪生模型构建完成之后,可以通过对构建的云网业务孪生模型进行解析,确定业务解析数据,通过对云网业务孪生模型所包括的节点及节点信息进行剖析和处理,以便于基于云网业务孪生模型生成对应可视化的云网业务界面。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40,可以包括:
确定云网业务孪生模型中各节点的节点属性;
根据各节点的节点属性,确定各节点对应的类别;
在各类别下,对节点的节点信息进行解析,确定各节点对应的数据采集对象的业务解析数据。
在解析云网业务孪生模型时,可以先对云网业务孪生模型中包括的各个节点的类型进行分类,具体的,可以基于每个节点定义的节点属性确定节点对应的类别,其中,节点属性中可以包括用于表征节点属于哪一数据采集对象的标识信息,例如在5G切片专线业务中,根据tosca.nodes中定义的节点属性,通过“WebServer(Web服务器)”、“Compute(计算单元)”、“WebApplication(网络应用)”,分别标识业务对象、业务网元以及业务配置对象。
在对各个节点类型进行分类后,可以进一步对各个节点的节点信息进行解析,确定业务解析数据,以确定节点所携带的信息、各个节点之间的关系,以及明晰整体业务的分级配置项,例如针对5G切片专线任务,对各个节点信息进行解析后,确定业务对象的业务解析数据可以包括对象名称或对象ID(Identify,唯一标识)等,如L7 RULE对应对象名称为七层规则,NS对应对象名称为网络切片,同时获取对象ID等;业务关联网元的业务解析数据可以包括,关联的具体网元以及网元ID等,例如5G切片专线业务关联5G UPF、5G SMF网元,并获取对应网元规格ID;业务配置对象的业务解析数据可例如NS DNN为网络切片支持的DNN,所属预设设备厂商SMF网元,并获取其配置对象规格ID。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确定云网业务解析数据之后,上述业务界面生成方法还可以包括:
按照预设入库规则,将业务解析数据存储至多个业务信息表中。
为了便于对业务解析数据进行管理,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按照预设入库规则,将业务解析数据存储至多个业务信息表中,通过将业务解析数据相应分级入库,存入业务信息表,以供下一步的孪生场景还原读取。
其中,预设入库规则可以是预先定义的将那些业务解析数据存储至哪一指定业务信息表的标准,或者业务解析数据与业务信息表的对应关系,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业务信息表可以包括多种不同功能类型的表,例如可以包括存储业务对象信息的信息表,或者用于存储业务对象与网元关系的信息表,再或者用于存储业务对象和网元关联后使用的指令的信息表等等。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入库规则可以分为实体表与关系表两部分,实体表与关系表的区别可以预先定义,举例而言,实体表可以包括,5G切片专线业务入业务信息表,L7RULE等入业务对象表,NS DNN等入配置对象表三种业务信息表;关系表可以包括,切片业务关联区域如广东、设备厂商名称等,以及关联网元类型UPF、SMF等入网元关系表这两类业务信息表等。
步骤S150,根据业务解析数据对云网业务孪生模型进行处理,生成目标业务界面,目标业务界面用于可视化展示云网孪生场景的相关数据。
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基于业务解析数据对云网业务孪生模型进行处理,以渲染云网业务孪生模型,生成目标业务界面。其中,目标业务界面用于可视化展示云网孪生场景的相关数据,例如具体的业务解析数据等,以供运维人员对业务进行检查与监控等。
另外,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根据云网业务孪生模型和具体的实例数据,生成云网业务界面,使得生成的云网业务界面既能够包括云网业务孪生模型中的信息,还可以包括具体的实例数据。
基于上述说明,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云网孪生场景的业务配置数据;采集云网孪生场景的业务场景数据;根据业务配置数据和业务场景数据,构建云网业务孪生模型;对云网业务孪生模型进行解析,确定业务解析数据;根据业务解析数据对云网业务孪生模型进行处理,生成目标业务界面,目标业务界面用于可视化展示云网孪生场景的相关数据。一方面,本示例性实施例提出一种新的业务界面生成方法,目标业务界面是基于云网业务孪生模型生成的,能够从业务维度展现云网孪生场景,以供运维人员对业务进行监控等,应用范围广泛;另一方面,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根据业务配置数据和业务场景数据,构建云网业务孪生模型,能够真实的还原孪生对象的真实形态;再一方面,本示例性实施例,能够根据业务配置数据和业务场景数据构建的面向业务维度的云网业务孪生模型,并基于该模型生成云网孪生场景的目标业务界面,能够将该目标业务界面扩展到5G业务开通及应用,高效支撑云网业务运行。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5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预设分域规则、预设关系规则、预设分级规则;
根据业务解析数据,从云网业务孪生模型中确定云网孪生场景的网元元素;
基于预设分域规则和预设关系规则,对网元元素进行布局;
将业务解析数据与网元元素进行关联,并按照预设分级规则进行信息展示,以生成目标业务界面。
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基于上述对云网业务孪生模型解析得到的业务解析数据,实现业务真是场景的展示及还原,具体可以先根据业务解析数据,确定目标业务界面中的网元元素,其中,网元元素是指用于构成拓扑可视化的目标业务界面中的元素,例如其可以是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R)AN(接入网或基站)、UPF、DN(运营数据网络)、AMF、SMF、UDM(the Unified Data Management,统一数据管理功能单元)、PCF(Policy ControlFunction,策略控制功能单元)等。
然后,根据预先获取的预设分域规则和预设关系规则对网元元素进行布局。预设分域规则用于对上述网元元素进行分域处理,例如目标业务界面的拓扑面可以分为前侧域和后侧域,其中前侧域为用户面,包括UE、(R)AN、UPF、DN;后侧域为控制面,包括AMF、SMF、UDM、PCF等。预设关系规则用于对上述网元元素进行连线处理,例如AMF与UE、RAN连线,UPF与RAN、DN连线,SMF与UPF连线,UE与RAN连线,AMF、SMF、UDM、PCF与总线连线等。具体可以如图2所示的拓扑可视化呈现界面示意图。
最后,可以按照预设分级规则对各个网元元素以及关联的业务解析数据进行信息展示,其中,预设分级规则可以包括:第一层级,根据业务基本信息展现其关联网元元素(如关联网元设备),例如5G切片专线业务包含AMF、SMF、UDM;第二层级,当对网元元素进行点开层级操作时,展现其第二层级信息,例如点击网元设备,呈现其厂商、父区域、子区域、设备编码、关联业务对象列表等,又例如点击某一SMF设备,可以展现其属于设备厂商名称(用于表示是哪一设备厂商)-广东-广州-xx城,关联业务对象包括网络切片、L3VPN、IP POOL等;第三层级,当对展示的业务对象进行点开层级操作时,展示所属业务配置规格及其参数等,例如点击网络切片对象,展示配置规格NFSNSSAI及其所属参数,包括切片区分器(标识为SD)、组名称(标识为GRPNNAME)、分片业务类型(标识为SST)、索引(标识为INDEX)。图3示出了一种按照预设层级点开后,业务配置信息展开的示意图,其中具体示出了SMF网元标识“FJ-FZ-SNL-RP0001B-A-5GC-ZE-SMF13-B”下的业务对象信息,包括设备ID、设备编码、是否告警、业务对象列表,其中业务对象列表具体还包括网络切片信息,如配置对象名称、配置对象属性编码、配置对象属性名称、配置对象属性值等。
最后,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基于生成的目标业务界面进行孪生业务的扩展和应用,以在业务建模及多维度可视化呈现的基础上,拓展云网孪生相关应用并提供现网支撑,例如通过目标业务界面,可以对5G切片专线业务进行业务流量监控;通过生成的可视化拓扑目标业务界面,可以获知业务关联网元数量,并对配置规格及其参数进行统计;还可以进行数据稽核等;当面临业务卡单、指令下发异常等故障时,还可以由运维人员对孪生拓扑目标业务界面中的参数进行巡检,提升业务开通及处理的实时性与效率。
图4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孪生业务处理方法的架构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云网业务定义模块410,可以用于对云网运营实体定义实现,具体可以是对业务场景411、业务运行状态412和业务规则413分别进行业务属性参数的配置和定义;云网数据采集模块420,用于根据需求配置场景映射或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可例如针对第一厂商UPF 421、第二厂商UDM 422、其他厂商423分别进行数据采集,该厂商可以是设备厂商,云网数据采集模块也可用于进行数据存储;云网业务孪生模型构建与解析模块430,用于根据云网业务定义模块410与云网数据采集模块420中的数据,基于孪生数据及场景,引入TOSCA规范构建云网业务孪生模型并进行解析;孪生场景呈现与展示模块440,用于构建基于业务视角的分域和/或分级的拓扑业务界面,即目标业务界面,并实现分级展示;孪生业务扩展与应用模块450,用于拓展云网孪生相关应用,并支撑5G业务场景需求。
图5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孪生业务处理系统的模块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云网运营场景分析510,通过业务定义及分类模块520获取业务配置数据,并通过数据采集与映射模块530,采集业务场景数据;通过云网数据管理与存储模块540,对数据进行储存管理;通过孪生模型构建与呈现模块550,构建云网业务孪生模型560,并对其进行解析,生成并呈现拓扑可视化的目标业务界面570;其中,云网业务孪生模型560,包括业务基本信息561、业务感知对象562、业务配置规格563等,拓扑可视化的目标业务界面570,包括网络实体基座571、网元设备关联572、业务信息展示573;最后,可以通过孪生场景扩展与应用模块580,实现5G业务应用能力支撑590。
现有技术,一方面,缺乏对孪生对象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孪生场景的实时性存在不足,无法还原对象真实形态;另外缺乏必要的孪生数据存储及管理模块,孪生模型亦缺乏更新及维护,另一方面,根据固定对象模板及当前状态数据生成孪生对象,缺乏数据动态校核及更新,在还原度方面无法做到准确映射;再一方面,孪生对象构建与模型应用之间缺乏交互衔接的适配性模块,面向业务支撑能力不足,孪生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
本示例性实施例,一方面,通过对业务信息/网元数据进行定义/实时采集,并建立系统数据库进行统一存储及动态维护,能够还原设备真实形态;另一方面,本示例性实施例通过引入TOSCA规范构建业务孪生模型,网元数据与孪生模型基于业务导向进行交互,实现跨域的关联拓扑可视化呈现;再一方面,基于各项采集数据构建面向业务维度的云网孪生场景及系统,并扩展到5G业务开通及应用,高效支撑云网业务运行。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界面生成装置。参照图6,该装置600可以包括,配置数据获取模块610,用于获取云网孪生场景的业务配置数据;场景数据采集模块620,用于采集云网孪生场景的业务场景数据;孪生模型生成模块630,用于根据业务配置数据和业务场景数据,构建云网业务孪生模型;解析数据确定模块640,用于对云网业务孪生模型进行解析,确定业务解析数据;业务界面生成模块650,用于根据业务解析数据对云网业务孪生模型进行处理,生成目标业务界面,目标业务界面用于可视化展示云网孪生场景的相关数据。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配置数据获取模块,包括:配置数据获取单元,用于确定云网孪生场景中待配置业务的配置项目,配置项目包括业务场景、业务运行状态、业务规则中的一个或多个;为配置项目配置对应的业务属性参数;将业务属性参数作为云网孪生场景的业务配置数据。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场景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单元,用于确定云网孪生场景中待处理业务的多个数据采集对象,数据采集对象包括业务对象、业务关联网元、业务配置对象中的一个或多个;采集各数据采集对象相关的业务场景数据。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孪生模型生成模块,包括:节点信息确定单元,用于以各数据采集对象作为节点,根据业务配置数据和业务场景数据确定各节点的节点信息,节点信息包括节点属性、节点能力或节点关系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根据节点和节点信息,构建关于云网孪生场景的云网业务孪生模型。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解析数据确定模块,包括:属性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云网业务孪生模型中各节点的节点属性;类别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节点的节点属性,确定各节点对应的类别;数据解析单元,用于在各类别下,对节点的节点信息进行解析,确定各节点对应的数据采集对象的业务解析数据。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业务界面生成模块,包括:规则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分域规则、预设关系规则、预设分级规则;网元元素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业务解析数据,从云网业务孪生模型中确定云网孪生场景的网元元素;元素布局单元,用于基于预设分域规则和预设关系规则,对网元元素进行布局;信息展示单元,用于将业务解析数据与网元元素进行关联,并按照预设分级规则进行信息展示,以生成目标业务界面。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业务界面生成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在确定业务解析数据之后,按照预设入库规则,将业务解析数据存储至多个业务信息表中。
上述装置中各模块/单元的具体细节在方法部分的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未披露的细节内容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实施例内容,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电子设备。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7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这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700。图7显示的电子设备7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7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7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7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7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720和处理单元710)的总线730、显示单元740。
其中,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可以被处理单元710执行,使得处理单元7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处理单元710可以执行图1所示的步骤等。
存储单元7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7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7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723。
存储单元7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725的程序/实用工具724,这样的程序模块72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7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7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8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7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7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7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7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7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760通过总线730与电子设备7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7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公开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业务界面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云网孪生场景的业务配置数据;
采集所述云网孪生场景的业务场景数据;
根据所述业务配置数据和所述业务场景数据,构建云网业务孪生模型;
对所述云网业务孪生模型进行解析,确定业务解析数据;
根据所述业务解析数据对所述云网业务孪生模型进行处理,生成目标业务界面,所述目标业务界面用于可视化展示所述云网孪生场景的相关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云网孪生场景的业务配置数据,包括:
确定所述云网孪生场景中待配置业务的配置项目,所述配置项目包括业务场景、业务运行状态、业务规则中的一个或多个;
为所述配置项目配置对应的业务属性参数;
将所述业务属性参数作为所述云网孪生场景的业务配置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所述云网孪生场景的业务场景数据,包括:
确定所述云网孪生场景中待处理业务的多个数据采集对象,所述数据采集对象包括业务对象、业务关联网元、业务配置对象中的一个或多个;
采集各所述数据采集对象相关的业务场景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业务配置数据和所述业务场景数据,构建云网业务孪生模型,包括:
以各所述数据采集对象作为节点,根据所述业务配置数据和业务场景数据确定各所述节点的节点信息,所述节点信息包括节点属性、节点能力或节点关系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所述节点和节点信息,构建关于所述云网孪生场景的云网业务孪生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云网业务孪生模型进行解析,确定业务解析数据,包括:
确定所述云网业务孪生模型中各所述节点的节点属性;
根据各所述节点的节点属性,确定各所述节点对应的类别;
在各所述类别下,对所述节点的节点信息进行解析,确定各所述节点对应的数据采集对象的业务解析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业务解析数据对所述云网业务孪生模型进行处理,生成目标业务界面,包括:
获取预设分域规则、预设关系规则、预设分级规则;
根据所述业务解析数据,从所述云网业务孪生模型中确定所述云网孪生场景的网元元素;
基于所述预设分域规则和所述预设关系规则,对所述网元元素进行布局;
将所述业务解析数据与所述网元元素进行关联,并按照所述预设分级规则进行信息展示,以生成目标业务界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业务解析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预设入库规则,将所述业务解析数据存储至多个业务信息表中。
8.一种业务界面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云网孪生场景的业务配置数据;
场景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云网孪生场景的业务场景数据;
孪生模型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配置数据和所述业务场景数据,构建云网业务孪生模型;
解析数据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云网业务孪生模型进行解析,确定业务解析数据;
业务界面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解析数据对所述云网业务孪生模型进行处理,生成目标业务界面,所述目标业务界面用于可视化展示所述云网孪生场景的相关数据。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876791.3A 2023-07-17 2023-07-17 业务界面生成方法、业务界面生成装置、电子设备、介质 Pending CN1168808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76791.3A CN116880840A (zh) 2023-07-17 2023-07-17 业务界面生成方法、业务界面生成装置、电子设备、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76791.3A CN116880840A (zh) 2023-07-17 2023-07-17 业务界面生成方法、业务界面生成装置、电子设备、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80840A true CN116880840A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61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76791.3A Pending CN116880840A (zh) 2023-07-17 2023-07-17 业务界面生成方法、业务界面生成装置、电子设备、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8084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08558A (zh) * 2024-01-09 2024-04-02 南京清正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孪生网络的客户风险行为识别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08558A (zh) * 2024-01-09 2024-04-02 南京清正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孪生网络的客户风险行为识别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34168B (zh) 一种基于业务拓扑的数据展示方法及系统
CN110929201B (zh) 一种基于Web的复杂网络拓扑编辑及可视化系统
US7809667B1 (en) Rule-based network resource compliance
CN111475728B (zh) 云资源信息搜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7885943B1 (en) IT compliance rules
US10684890B2 (en) Network deployment for cellular, backhaul, fiber optic and other network infrastructure
CN109388791A (zh) 图表动态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33657B (zh) 基于知识图谱的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875297B2 (en) Generation of dashboard templates for operations management
CN116880840A (zh) 业务界面生成方法、业务界面生成装置、电子设备、介质
CN114244676A (zh) 一种智能it综合网关系统
DE112021003402T5 (de) Blockchain-verwaltung von bereitstellungsfehlern
US9767170B2 (en) Storage area network zone optimization
CN111198902A (zh) 元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719325A (zh) 响应用户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US20150278739A1 (en) Measuring utilisation of physical locations
CN115756472A (zh) 云边协同的工业设备数字孪生运行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13553520B (zh) 一种多技术栈融合的域名自动化运维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5640457A (zh) 信息管理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JP3186922B2 (ja) ネットワ−ク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4065248A (zh) 用户访问权限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89150A (zh) 一种运维图的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E112021001578T5 (de) Verwalten der Kapazität und Auslastung entfernt angeordneter Ressourcen
CN117236645B (zh) 一种基于设备信息分类的数据中心用it资产管理系统
CN116955502A (zh) 一种基于cmdb的业务和资源映射可视化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