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80601A - 熔融态黄磷恒温输送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熔融态黄磷恒温输送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80601A
CN116880601A CN202310858034.3A CN202310858034A CN116880601A CN 116880601 A CN116880601 A CN 116880601A CN 202310858034 A CN202310858034 A CN 202310858034A CN 116880601 A CN116880601 A CN 1168806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time
real
signa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5803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征祥
廖艳辉
杨善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Xiangxiang Pump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Xiangxiang Pump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Xiangxiang Pump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Xiangxiang Pump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5803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806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80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806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20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with sensing elements having variation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properties with change of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熔融态黄磷恒温输送控制系统,包括信息采集单元、调节判断单元和信息输出单元,本发明涉及恒温输送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设备参数调节的时候不能根据实时的情况来进行应变,从而会导致后续生产过程中温度发生变化对整体造成影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集的实时温度来判断是否需要对其进行调整,接着对需要调整的情况进行分析,并计算相应设备的工作效率,同时根据相应设备的工作效率来设定参数,获取到一定工作时间内的实时温度,并对其进行分析,根据分析来进行后续的参数调整,通过二次调整的方式来保证整体的恒温控制,避免在调节的过程中由于外界情况导致恒温控制发生变化,不能及时的发现,对整体的生产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熔融态黄磷恒温输送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恒温输送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熔融态黄磷恒温输送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熔融态黄磷恒温输送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控制熔融态黄磷输送过程中的温度的系统。熔融态黄磷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当的温度,以保证其稳定性和适应后续工艺的要求。
熔融态黄磷在生产的时候需要对其温度进行控制,从而到达一个恒温的状态,部分现有的恒温控制系统都是通过对其实时温度进行监测来对设备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但是在对针对设备工作时长的判断不能进行很好的调节,其次在调节过后没有周期性的来对实时温度的变化进行及时的处理,按照设定好的参数进行工作,会导致后续温度发生变化,从而对整体的生产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熔融态黄磷恒温输送控制系统,解决了设备参数调节的时候不能根据实时的情况来进行应变,从而会导致后续生产过程中温度发生变化对整体造成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熔融态黄磷恒温输送控制系统,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对象基础信息,其中目标对象包括:熔融态黄磷,基础信息包括:实时温度,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实时温度通过设置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并将目标对象基础信息传输到调节判断单元;
调节判断单元,用于获取到传输的目标对象基础信息,并获取到信息获取单元传输的工作记录,且工作记录包括:工作实时温度,结合工作记录来对目标对象进行分析生成对应的分析结果,其中分析结果包括:需要正常信号和异常信号,同时将异常信号传输到异常分析单元,将正常信号传输到正常监测单元;
异常分析单元,用于获取到传输的异常信号,同时对其进行分析分类为增大异常信号和减小异常信号,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增大异常信号和减小异常信号根据获取到的实时温度与正常温度区间进行比较,若实时温度小于最小温度WDmi n,则生成增大异常信号,若实时温度大于最大温度WDmax,则生成减小异常信号,并获取到信息存储单元传输的存储信息,其中存储信息包括:加热设备和冷却设备的效率,并分别对增大异常信号和减小异常信号进行分析,通过获取到的存储信息来计算对应信号下对应设备的工作时长信息,并将其传输到信息输出单元;
二次调整单元,用于获取到传输的冷却设备工作时长信息,并结合获取到的工作温度来对冷却设备工作时长信息进行分析,此处的工作温度表示的为:在开启冷却设备t2时间后,目标对象的整体温度,同时生成对应的处理结果,其中处理结果包括:匹配信号和调整信息,并将其传输到信息输出单元;
正常监测单元,用于获取到传输的正常信号并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对获取到的实时温度进行分析,并结合正常工作记录来进行预警,生成对应的预警信号和正常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调节判断单元生成分析结果的具体方式如下:
S1:获取到工作记录中的温度最大值和温度最小值且记作为WDmax和WDmi n,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温度最大值和温度最小值均表示的为正常工作下温度浮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将其整理生成正常温度区间且记作为[WDmi n,WDmax];
S2:接着获取到目标对象实时温度且将其记作为WDs,并将其与正常温度区间[WDmi n,WDmax]进行判断,具体的判断方式如下:
S21:当目标对象实时温度WDs存在于正常温度区间[WDmi n,WDmax]内时,系统判定目标对象实时温度WDs正常,并生成正常信号,同时将正常信号传输到正常监测单元;
S22:当目标对象实时温度WDs不存在于正常温度区间[WDmi n,WDmax]内时,系统判定目标对象实时温度WDs异常,并生成异常信号,同时将异常信号传输到异常分析单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异常分析单元生成工作时长信息的具体方式如下:
P1:当生成的异常信号为减小异常信号时,获取到冷却设备的效率,其中冷却设备的效率计算方式为,获取任意空间体积V,同时获取到该空间内的初始温度记作为WDc,并获取最终温度WDz,并获取到降温到最终温度时需要的时间记作为t1,接着将获取到的参数代入公式:计算得到冷却设备的效率并记作为XL1,其中a为影响因子,且a=0.3412,此处需要说明的是:通常V为1立方米的空间体积,WDc-WDz的温度差值为1;
P2:接着获取到目标对象实时温度WDs与正常温度区间[WDmi n,WDmax]的温度差值记作为Wc,同时将冷却设备效率XL1和温度差值Wc代入公式:计算得到冷却设备的工作时长Tg,其中b为影响因子,且b=0.234,Vq为目标对象空间体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二次调整单元生成处理结果的具体方式如下:
A1:以t2为时间周期,同时获取到t2时间周期目标对象的实时温度并记作为WD2,并将其代入公式WC2=WDs-WD2计算得到t2时间周期目标对象的实际温度差值WC2,接着将t2代入公式计算得到理论温度差值Wc,此处计算出来的温度差值Wc表示的为在冷却设备工作t2时间后目标对象整体降低的理论温度差值,目标对象温度差值WC2表示的为目标对象初始实时温度WDs与冷却设备工作t2时间后测得的实时温度WD2之间的实际温度差值,并将Wc与WC2进行比较;
A2:当|Wc-WC2|≥YS时,系统判定计算的温度差值Wc与实时温度差值WC2不匹配,同时生成不匹配信号,当|Wc-WC2|<YS时,系统判定温度差值Wc与实时温度差值WC2匹配,同时生成匹配信号,并将生成的匹配信号传输到信息输出单元,且YS为预设值,具体的数值由操作人员自行设定;
A3:获取到不匹配信号,同时对不匹配信号进行分析,生成对应的调整信息,具体的分析方式如下:
A31:以t2时间周期内的目标对象的实际温度差值WC2为计算标准,并将其代入到公式中计算得到调整工作时间Tk,其中b为影响因子,且b=0.234,Vq为目标对象空间体积;
A32:接着将计算得到的Tk和Tg代入公式Tc=|Tk-Tg|计算得到调整时间Tc,并生成调整信息,同时将调整信息传输到信息输出单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正常监测单元的预警方式如下:
获取到实时温度WDs,并以T为时间周期获取到n个实时温度记作WDsn,接着对计算相邻两个时间周期的实时温度差值并记作为WDsc,并将其进行曲线图的绘制,同时判断实时温度差值WDsc的变化情况,当实时温度差值WDsc为增大时,系统生成预警信号,当实时温度差值WDsc不变时,系统生成监测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对工作记录和存储信息进行存储,并将存储信息传输到异常分析单元,信息输出单元,用于获取到传输的工作时长信息、匹配信号、调整信息、监测信号和预警信号,并将其通过显示设备显示给操作人员。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熔融态黄磷恒温输送控制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采集的实时温度来判断是否需要对其进行调整,接着对需要调整的情况进行分析,并计算相应设备的工作效率,同时根据相应设备的工作效率来设定参数,进一步的获取到一定工作时间内的实时温度,并对其进行误差分析,根据误差分析来进行后续的参数调整,通过二次调整的方式来保证整体的恒温控制,避免在调节的过程中由于外界情况导致恒温控制发生变化,不能及时的发现,对整体的生产造成影响。
本发明通过生产监测单元来对实时温度进行监测预警,并获取到一定时间间隔内的温度变化情况,针对不同的情况生成不同的信号,从而达到预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框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判断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了熔融态黄磷恒温输送控制系统,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对象基础信息,其中目标对象包括:熔融态黄磷,基础信息包括:实时温度,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实时温度通过设置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并将目标对象基础信息传输到调节判断单元。
调节判断单元,用于获取到传输的目标对象基础信息,并获取到信息获取单元传输的工作记录,且工作记录包括:工作实时温度,结合工作记录来对目标对象进行分析生成对应的分析结果,其中分析结果包括:需要正常信号和异常信号,同时将异常信号传输到异常分析单元,将正常信号传输到正常监测单元,生成分析结果的具体方式如下:
S1:获取到工作记录中的温度最大值和温度最小值且记作为WDmax和WDmi n,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温度最大值和温度最小值均表示的为正常工作下温度浮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将其整理生成正常温度区间且记作为[WDmi n,WDmax];
S2:接着获取到目标对象实时温度且将其记作为WDs,并将其与正常温度区间[WDmi n,WDmax]进行判断,具体的判断方式如下:
S21:当目标对象实时温度WDs存在于正常温度区间[WDmi n,WDmax]内时,系统判定目标对象实时温度WDs正常,并生成正常信号,同时将正常信号传输到正常监测单元;
S22:当目标对象实时温度WDs不存在于正常温度区间[WDmi n,WDmax]内时,系统判定目标对象实时温度WDs异常,并生成异常信号,同时将异常信号传输到异常分析单元。
结合实际应用常见进行分析,熔融态黄磷在输送时的正常温度为浮动变化的,因此存在一个正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如果在对其实时温度进行检测的时候不存在于最小值和最大值的区间内,则表示需要对熔融态黄磷的温度进行调控。
异常分析单元,用于获取到传输的异常信号,同时对其进行分析分类为增大异常信号和减小异常信号,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增大异常信号和减小异常信号根据获取到的实时温度与正常温度区间进行比较,若实时温度小于最小温度WDmi n,则生成增大异常信号,若实时温度大于最大温度WDmax,则生成减小异常信号,并获取到信息存储单元传输的存储信息,其中存储信息包括:加热设备和冷却设备的效率,并分别对增大异常信号和减小异常信号进行分析,通过获取到的存储信息来计算对应信号下对应设备的工作时长信息,并将其传输到信息输出单元,具体的获取方式如下,且本申请中以生成的减小异常信号进行分析,从而来对温度进行降低:
P1:当生成的异常信号为减小异常信号时,获取到冷却设备的效率,其中冷却设备的效率计算方式为,获取任意空间体积V,同时获取到该空间内的初始温度记作为WDc,并获取最终温度WDz,并获取到降温到最终温度时需要的时间记作为t1,接着将获取到的参数代入公式:计算得到冷却设备的效率并记作为XL1,其中a为影响因子,且a=0.3412,此处需要说明的是:通常V为1立方米的空间体积,WDc-WDz的温度差值为1;
P2:接着获取到目标对象实时温度WDs与正常温度区间[WDmi n,WDmax]的温度差值记作为Wc,同时将冷却设备效率XL1和温度差值Wc代入公式:计算得到冷却设备的工作时长Tg,其中b为影响因子,且b=0.234,Vq为目标对象空间体积。
信息输出单元,用于获取到传输的冷却设备工作时长信息,并将其通过显示设备显示给操作人员。
实施例二,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异常分析单元将生成的冷却设备工作时长信息传输到二次调整单元。
二次调整单元,用于获取到传输的冷却设备工作时长信息,并结合获取到的工作温度来对冷却设备工作时长信息进行分析,此处的工作温度表示的为:在开启冷却设备t2时间后,目标对象的整体温度,同时生成对应的处理结果,其中处理结果包括:匹配信号和调整信息,并将其传输到信息输出单元,生成处理结果的具体方式如下:
A1:以t2为时间周期,同时获取到t2时间周期目标对象的实时温度并记作为WD2,并将其代入公式WC2=WDs-WD2计算得到t2时间周期目标对象的实际温度差值WC2,接着将t2代入公式计算得到理论温度差值Wc,此处计算出来的温度差值Wc表示的为在冷却设备工作t2时间后目标对象整体降低的理论温度差值,目标对象温度差值WC2表示的为目标对象初始实时温度WDs与冷却设备工作t2时间后测得的实时温度WD2之间的实际温度差值,并将Wc与WC2进行比较;
A2:当|Wc-WC2|≥YS时,系统判定计算的温度差值Wc与实时温度差值WC2不匹配,同时生成不匹配信号,当|Wc-WC2|<YS时,系统判定温度差值Wc与实时温度差值WC2匹配,同时生成匹配信号,并将生成的匹配信号传输到信息输出单元,且YS为预设值,具体的数值由操作人员自行设定;
A3:获取到不匹配信号,同时对不匹配信号进行分析,生成对应的调整信息,具体的分析方式如下:
A31:以t2时间周期内的目标对象的实际温度差值WC2为计算标准,并将其代入到公式中计算得到调整工作时间Tk,其中b为影响因子,且b=0.234,Vq为目标对象空间体积;
A32:接着将计算得到的Tk和Tg代入公式Tc=|Tk-Tg|计算得到调整时间Tc,并生成调整信息,同时将调整信息传输到信息输出单元。
信息输出单元,用于获取到传输的匹配信号和调整信息,并将其通过显示设备显示给操作人员。
实施例三,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区别之处在于,调节判断单元将生成的正常信号传输到正常监测单元。
正常监测单元,用于获取到传输的正常信号并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对获取到的实时温度进行分析,并结合正常工作记录来进行预警,生成对应的预警信号和正常信号,具体的预警方式如下:
获取到实时温度WDs,并以T为时间周期获取到n个实时温度记作WDsn,接着对计算相邻两个时间周期的实时温度差值并记作为WDsc,并将其进行曲线图的绘制,同时判断实时温度差值WDsc的变化情况,当实时温度差值WDsc为增大时,系统生成预警信号,当实时温度差值WDsc不变时,系统生成监测信号,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实时温度差值WDsc不变表示为实时温度差值WDsc的曲线图接近一条直线。
信息输出单元,用于获取到传输的监测信号和预警信号,并将其通过显示设备显示给操作人员。
实施例四,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四,重点在于将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的实施过程结合实施。
上述公式中的部分数据均是去其纲量进行数值计算,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法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法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法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熔融态黄磷恒温输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对象基础信息,其中目标对象包括:熔融态黄磷,基础信息包括:实时温度,并将目标对象基础信息传输到调节判断单元;
调节判断单元,用于获取到传输的目标对象基础信息,并获取到信息获取单元传输的工作记录,且工作记录包括:工作实时温度,结合工作记录来对目标对象进行分析生成对应的分析结果,其中分析结果包括:需要正常信号和异常信号,同时将异常信号传输到异常分析单元,将正常信号传输到正常监测单元;
异常分析单元,用于获取到传输的异常信号,同时对其进行分析分类为增大异常信号和减小异常信号,并获取到信息存储单元传输的存储信息,其中存储信息包括:加热设备和冷却设备的效率,并分别对增大异常信号和减小异常信号进行分析,通过获取到的存储信息来计算对应信号下对应设备的工作时长信息,并将其传输到信息输出单元;
二次调整单元,用于获取到传输的冷却设备工作时长信息,并结合获取到的工作温度来对冷却设备工作时长信息进行分析,同时生成对应的处理结果,其中处理结果包括:匹配信号和调整信息,并将其传输到信息输出单元;
正常监测单元,用于获取到传输的正常信号并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对获取到的实时温度进行分析,并结合正常工作记录来进行预警,生成对应的预警信号和正常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态黄磷恒温输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判断单元生成分析结果的具体方式如下:
S1:获取到工作记录中的温度最大值和温度最小值且记作为WDmax和WDmin,并将其整理生成正常温度区间且记作为[WDmin,WDmax];
S2:接着获取到目标对象实时温度且将其记作为WDs,并将其与正常温度区间[WDmin,WDmax]进行判断,具体的判断方式如下:
S21:当目标对象实时温度WDs存在于正常温度区间[WDmin,WDmax]内时,系统判定目标对象实时温度WDs正常,并生成正常信号,同时将正常信号传输到正常监测单元;
S22:当目标对象实时温度WDs不存在于正常温度区间[WDmin,WDmax]内时,系统判定目标对象实时温度WDs异常,并生成异常信号,同时将异常信号传输到异常分析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态黄磷恒温输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分析单元生成工作时长信息的具体方式如下:
P1:当生成的异常信号为减小异常信号时,获取到冷却设备的效率,其中冷却设备的效率计算方式为,获取任意空间体积V,同时获取到该空间内的初始温度记作为WDc,并获取最终温度WDz,并获取到降温到最终温度时需要的时间记作为t1,接着将获取到的参数代入公式:计算得到冷却设备的效率并记作为XL1,其中a为影响因子,且a=0.3412;
P2:接着获取到目标对象实时温度WDs与正常温度区间[WDmin,WDmax]的温度差值记作为Wc,同时将冷却设备效率XL1和温度差值Wc代入公式:计算得到冷却设备的工作时长Tg,其中b为影响因子,且b=0.234,Vq为目标对象空间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态黄磷恒温输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调整单元生成处理结果的具体方式如下:
A1:以t2为时间周期,同时获取到t2时间周期目标对象的实时温度并记作为WD2,并将其代入公式WC2=WDs-WD2计算得到t2时间周期目标对象的实际温度差值WC2,接着将t2代入公式计算得到理论温度差值Wc,并将Wc与WC2进行比较;
A2:当|Wc-WC2|≥YS时,系统判定计算的温度差值Wc与实时温度差值WC2不匹配,同时生成不匹配信号,当|Wc-WC2|<YS时,系统判定温度差值Wc与实时温度差值WC2匹配,同时生成匹配信号,并将生成的匹配信号传输到信息输出单元,且YS为预设值,具体的数值由操作人员自行设定;
A3:获取到不匹配信号,同时对不匹配信号进行分析,生成对应的调整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熔融态黄磷恒温输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3中具体的分析方式如下:
A31:以t2时间周期内的目标对象的实际温度差值WC2为计算标准,并将其代入到公式中计算得到调整工作时间Tk,其中b为影响因子,且b=0.234,Vq为目标对象空间体积;
A32:接着将计算得到的Tk和Tg代入公式Tc=|Tk-Tg|计算得到调整时间Tc,并生成调整信息,同时将调整信息传输到信息输出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态黄磷恒温输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常监测单元的预警方式如下:
获取到实时温度WDs,并以T为时间周期获取到n个实时温度记作WDsn,接着对计算相邻两个时间周期的实时温度差值并记作为WDsc,并将其进行曲线图的绘制,同时判断实时温度差值WDsc的变化情况,当实时温度差值WDsc为增大时,系统生成预警信号,当实时温度差值WDsc不变时,系统生成监测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态黄磷恒温输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对工作记录和存储信息进行存储,并将存储信息传输到异常分析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态黄磷恒温输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输出单元,用于获取到传输的工作时长信息、匹配信号、调整信息、监测信号和预警信号,并将其通过显示设备显示给操作人员。
CN202310858034.3A 2023-07-13 2023-07-13 熔融态黄磷恒温输送控制系统 Pending CN1168806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58034.3A CN116880601A (zh) 2023-07-13 2023-07-13 熔融态黄磷恒温输送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58034.3A CN116880601A (zh) 2023-07-13 2023-07-13 熔融态黄磷恒温输送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80601A true CN116880601A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54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58034.3A Pending CN116880601A (zh) 2023-07-13 2023-07-13 熔融态黄磷恒温输送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8060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72115A (zh) * 2023-12-22 2024-01-30 山东鼎晟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真空烧结炉的温度控制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72115A (zh) * 2023-12-22 2024-01-30 山东鼎晟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真空烧结炉的温度控制系统
CN117472115B (zh) * 2023-12-22 2024-03-29 山东鼎晟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真空烧结炉的温度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00736B (zh) 工具状态推定装置以及机床
US11745298B2 (en) Method for correcting tool parameters of a machine tool for machining of workpieces
CN109365769B (zh) 一种基于混合模型判断的结晶器漏钢预报方法
US7206657B2 (en) Real-time measurement of tool forces and machining process model parameters
CN116880601A (zh) 熔融态黄磷恒温输送控制系统
US2020000422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ool lif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in a cnc environment
TW202012905A (zh) 刀具磨耗監控方法
US2005019269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process control for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US11980933B2 (en) Closed-loop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ld temperature in wheel casting process
CN102754040B (zh) 用于调节注塑过程的方法
CN104268416B (zh) 一种冷链物流车厢温度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3105849A (zh) 工业调节阀非线性工作特性诊断方法
CN103372787A (zh) 工具机智能化适应性切削振动抑制方法与系统
CN112183919A (zh) 质量预测系统和质量预测方法
CN115016403A (zh) 一种滚动轴承外圈内滚道的磨削加工过程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7453962A (zh) 测量仪的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16408501A (zh) 窜刀模式下滚刀磨损状态在机无监督实时监测方法
US8166874B2 (en) Vibration severity monitor to control press operating shutheight and process operating conditions
US20070191980A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tools using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CN116661381A (zh) 智能生产设备远程监控系统
CN113358236B (zh) 一种提高温度测量精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17300908B (zh) 一种钻头生产异常工况监测控制系统
CN117472115B (zh) 基于真空烧结炉的温度控制系统
JP7491118B2 (ja) 検査システム、検査方法、及び検査プログラム
CN117532403A (zh)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cnc加工质量实时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