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76704A - 一种加强型地面墙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强型地面墙体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876704A CN116876704A CN202310925292.9A CN202310925292A CN116876704A CN 116876704 A CN116876704 A CN 116876704A CN 202310925292 A CN202310925292 A CN 202310925292A CN 116876704 A CN116876704 A CN 1168767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body
- wall
- steel wire
- reinforced
- damp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7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7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21715 photosynthesis, light harves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92—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 E04B1/98—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against vibrations or shocks; against mechanical destruction, e.g. by air-raid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18—Increasing or restoring the load-bearing capacit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elemen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1—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1—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 E04H9/0237—Structural braces with damp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强型地面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本体,墙体本体上设置有墙体加固结构,还包括对称地固定埋设在墙体两侧地面下方的阻尼器,墙体加固结构下端和阻尼器相连。本发明能够提高地面墙体的减震抗震效果,易于在已有墙体上实施,能够极大地提高对墙体的保护效果,降低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本申请为申请号202111530694.6,申请日2021-12-15的《一种地面墙体减震方法》专利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减震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强型地面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属于地震多发国家,随着人们防震抗震意识的加强,在地震多发地区,现代建筑在设计和建造时均会考虑减震防护方面的需求。但对于一些农村老旧的建筑墙体,以及部分景点早期时间修筑的装饰性墙体。这类墙体通常为砌块修建且外表面粉刷涂层;又因为是基于地面修建,高度不高,故通常均没有设在抗震结构,没有考虑防震效果。这种旧的砌体墙体一般面积大,随着年久强度下降,在地震作用下抗震强度低,砌体完全依靠自身的粘接力抵抗剪力,容易发生破碎性崩塌,安全隐患较大。
故随着人们抗震意识的提升和安全需求的提高,有必要设计一种针对地面墙体的减震防护方法,以提高墙体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墙体减震抗震效果的地面墙体减震方法,以及加强型地面墙体结构,并使其易于在已有墙体上实施,能够极大地提高对墙体的保护效果,降低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面墙体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墙体地面下方两侧固定埋设阻尼器,将墙体向下接入到阻尼器上,依靠阻尼器转化吸收震动,实现减震防护。
这样,同时墙体整体加固后接入到地下的阻尼器上,地震发生时,墙体左右摆动的力能够传递到下方阻尼器上并被吸收转化,起到减震防护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墙体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先对墙体表面进行整体加固,将墙体整体加固后再接入到阻尼器上。
这样,先对墙体表面进行加固,更好地防止其破碎崩塌,使其特别适用于老旧墙体修复加固时实施。
进一步地,本方法依靠一种加强型地面墙体结构实现,所述加强型地面墙体结构,包括墙体本体,墙体本体上设置有墙体加固结构,还包括对称地固定埋设在墙体两侧地面下方的阻尼器,墙体加固结构下端和阻尼器相连。
这样,在墙体加固结构对墙体加固后再连接到下端固定预埋的阻尼器上,地震发生时能够将振动传递到阻尼器上吸收转化,起到很好地减震防护加固效果。所述加强地面墙体结构,通常为已有墙体经加强施工处理后得到。
进一步地,墙体本体下方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支撑地梁,阻尼器浇筑固定到支撑地梁内。
这样,支撑地梁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墙体的支撑,同时能够实现阻尼器的可靠固定。
进一步地,支撑地梁包括沿墙体宽度方向设置且两端沿墙体宽度方向往两侧外部延伸出一截的横梁,还包括沿墙体纵向方向设置于墙体本体下方的纵梁,横梁和纵梁固接为一体。
这样墙体受震横向摆动时,通过墙体加固结构作用到支撑地梁上,其中横梁能够在横向上的支撑作用,很好地防止墙体倾翻倒塌。纵梁和横梁固接为一体,保证了支撑地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横梁至少具有沿墙体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两根。
这样,可以更好地防止侧翻。
进一步地,所述纵梁有两根并对称设置于墙体本体两侧下方,每根纵梁的内侧部分延伸进入到墙体本体正下方,外侧部分向外露出于墙体本体正下方,两根纵梁之间内侧不相接触,阻尼器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地安装在纵梁上。
这样,纵梁的结构在相同耗材的基础上可以扩宽支撑基础横向面积,更好地支撑墙体,防止侧翻,也可以更好地方便阻尼器的安装以及实现阻尼器和墙体的连接。同时该结构还方便在墙体维护翻修加固时施工实施,保证了施工过程中墙体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纵梁为多根预制的纵梁节段沿纵向拼接得到,纵梁节段对接端设置有榫卯配合结构实现对接,横梁为现浇得到并和纵梁浇筑为一体。
这样,纵梁由纵梁节段拼接得到,方便阻尼器的预先固定,同时避免现场浇筑工期较长,开挖较深对墙体造成的影响;纵梁节段数量可通过现场测量墙体长度后计算获得,通常可在两米左右长度,可在每根纵梁节段上安装一个阻尼器。横梁采用现浇的方式因为横梁施工对墙体影响较小,采用现浇方便将纵梁固接为一体,形成稳固可靠的支持基础,同时也方便通过现浇完成横梁和墙体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纵梁中与横梁相接位置留有若干横向穿孔,横梁现浇进入该横向穿孔并固接为一体。
这样,更加方便二者的固接。
进一步地,横梁上端和墙体本体固定连接为一体,纵梁上端和墙体本体之间隔离设置并填充有回填土。
这样是因为墙体本体自身强度往往较低(比较老旧比较脆),故采用该结构,使得当地震较小,墙体左右摆动幅度较小时,可以依靠横梁的支撑作用直接防止墙体左右摆动,避免其表面装饰面因墙体摆动而受破坏。而当地震强度增大,墙体摆动增大时,此时墙体和横梁之间能够断开(如果纵梁和横梁均和墙体固接,则墙体难以断开,容易因摆动过大而导致墙体直接崩塌),使得墙体能够脱离束缚,从而整体进行左右摆动;同时因为在墙体加固结构的作用下,墙体的强度和韧性增加,其脱离支撑地梁约束而左右摆动时不会轻易破碎,而墙体左右摆动时,受钢丝绳的约束使得不会轻易倒塌并能够靠钢丝绳更好地将摆动的力传递到下方的阻尼器上,依靠阻尼器以及纵梁和墙体本体之间的回填土实现减震和转换消能,故可以更好地防止墙体倒塌和破碎。具体实施时,更好的选择是横梁上端对应墙体本体位置可以只设置部分区域(最好是中间区域位置)向上和墙体本体固定连接,另一部分区域填充回填土或者弹性橡胶材料,具体面积可以根据墙体自身强度估算,以能够更好地实现上述效果为宜。这样能够更好地实现小震时能靠中间部分区域刚性连接支撑实现减震防破碎,大震时(中间刚性连接部分断开)能够靠韧性(靠两侧的回填土或弹性橡胶材料缓冲以及阻尼器和钢丝绳的拉扯实现韧性减震)减震防倒塌的双重保护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墙体加固结构,包括整体铺设布置于墙体本体两侧和表面层之间的钢丝网,还包括竖向设置在钢丝网上的钢丝绳,钢丝绳两端向下拉接在墙体上呈倒U形结构,钢丝绳对应阻尼器设置且下端和阻尼器连接。
这样,通过在墙体两侧铺设钢丝网的方式,对墙体表面进行加固加强,然后通过钢丝绳向下拉接固定到阻尼器上,使得墙体和支撑地梁之间并非刚性连接而是具有较强的韧性,墙体具有一定的摆动余地。这样钢丝绳通过钢丝网对墙体整体两侧进行拉接加固,但同时依靠阻尼器保留一定韧性,使得地震时,墙体的振动和摆动可以很好地通过钢丝网和钢丝绳向下传导到支撑地梁的阻尼器中,靠阻尼器吸收转化,实现吸振减震,超过阻尼器吸收转化的部分由支撑地梁支撑抵消。故实现减震的同时,还可以更好地避免墙体本体因自身材料强度不够而被震碎或崩塌,提高其抗震韧性,更好地提高对墙体的减震保护效果。使得本方案特别适合在老旧的墙体上进行防护升级改造实施。
进一步地钢丝绳下端通过关节轴承连接到阻尼器上。
这样,依靠关节轴承实现钢丝绳和阻尼器之间的连接,使得墙体振动晃荡时,钢丝绳下端能够具有更大的摆动幅度,更好地提高墙体整体抗震韧性,避免地震过程中,因墙体自身强度不够而被钢丝绳硬拉崩塌。提高对墙体的防护减震效果。
进一步地,墙体本体的两侧对应阻尼器位置沿竖向开设有钢管槽,钢管槽内设置有钢管,钢丝网位于钢管槽位置具有内凹的型面并被钢管压接在钢管槽内,钢丝绳贯穿设置在钢管内。
这样,钢管的设置使得钢丝绳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压接在钢丝网表面,提高钢丝网对墙体的加强效果。更重要的是,钢管使得地震时墙体左右摆动过程中,钢丝绳在保留对钢丝绳以及墙体侧面压力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在钢管内上下滑动,从而对墙体释放出更多的可摆动余地,产生更好的韧性,避免墙体因为自身强度不够而被拉崩塌。
进一步地,钢丝绳上端越过墙体本体顶部的位置和墙体本体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沿宽度方向设置在墙体本体上表面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表面还设置有截面呈弧形的绳槽,钢丝绳拉接在绳槽内。
这样,同样是为了方便钢丝绳能够具有一定滑动的余地,从而在地震时方便对墙体释放出更多的可摆动余地,产生更好的韧性。
进一步地,支撑板两端位置下方和墙体本体顶部之间还垫设有两块向外延伸出支撑板宽度方向的翼板。
这样,可以更好地防护墙体本体两侧顶部位置,避免此处位置收钢丝绳应力集中而崩塌。
进一步地,钢丝网外表面相贴设置有装饰墙面层。使其更加美观好看,也使得墙体加固结构能够更好地和墙体结合为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型地面墙体结构,是在已有地面墙体的基础上,依靠以下加固施工方法获得,所述加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待加强的地面墙体测绘获得其尺寸数据,根据待加强的地面墙体长度在工厂预制两条纵梁,纵梁宽度小于墙体宽度,纵梁上表面中部位置按照固定间隔(通常两米左右,可根据待加强的地面墙体自身强度做对应的增减)预浇固定好多个阻尼器;纵梁中至少在靠近两端位置各设置有一段横梁连接段,横梁连接段上设置有若干横向穿孔;纵梁由多节预制的纵梁节段拼接得到,每节纵梁节段端部设置有榫卯配合结构实现对接;b现场开挖纵梁安装槽,纵梁安装槽布置在待加强的地面墙体两侧下端位置,纵梁安装槽一部分深入到待加强的地面墙体正下方,一部分位于地面墙体外侧;纵梁安装槽采用根据纵梁节段长度逐段开挖,每挖完一节后即填入一节纵梁节段,并将纵梁节段上表面和地面墙体之间位置填实,阻尼器上方位置留出空隔,直到所有纵梁安装完毕;c在纵梁的横梁连接段位置开挖横梁安装槽,横梁安装槽贯穿地面墙体下方设置,挖完后现浇横梁,横梁现浇过程中设置连接筋贯穿纵梁上的横向穿孔,使得横梁和纵梁固接为一体;横梁现浇时使其至少部分区域和上方的地面墙体下端固连;d当地面墙体表面具有装饰层时,先除下地面墙体两侧表面的装饰层,露出墙体本体,在墙体本体两侧表面对应设置阻尼器的位置开凿出竖向的钢管槽,钢管槽上端正对的墙体本体上表面设置支撑板,支撑板两端下方垫有翼板;e将钢丝网铺设在墙体本体两侧表面并采用铆钉固定,钢丝网位于钢管槽的位置往内压入到钢管槽内;f将钢丝绳搭接到支撑板上,并在两端穿上钢管后再将下端拉紧固定到阻尼器上,使得钢管被压紧到钢管槽内并压住钢丝网;g重新粉刷或铺设表面层和/或装饰层。
这样,上述施工方法可以获得所述加强型地面墙体,实现了对已有墙体的加固,并使其能够实现减震。当地震作用时,墙体晃动,钢丝绳为连续的,通过钢管和钢丝网将整个墙体包裹,防止砌块散落,另外钢丝绳牵动整个墙体通过埋设在地梁中的阻尼器消能减震,防止墙体整体倒塌,晃动时,钢丝绳越过墙体顶部的地方与支撑结构会发生相对滑动,同时钢丝绳穿入地梁的位置会发生倾斜,因此支撑结构上设置弧形槽,在地梁与钢丝绳的连接处设置关节轴承,使钢丝绳能够自由的相对墙体运动,更好的拉住墙体。同时施工方法自身具有方便快捷高效可靠等优点。能够更好地完成纵梁和横梁的固定连接,完成横梁和墙体的固定连接,完成墙体加固结构的施工形成,使其具有小震时能靠刚性减震防破碎,大震时能够靠韧性减震防倒塌的双重保护效果;极其适用于对已有老旧墙体的加固防护抗震处理。另外,本方式比较适用于自身具有一定强度的老旧墙体,其自身强度需要能够承受纵梁槽开挖的施工;对于部分自身强度过低,无法承受纵梁开挖的墙体,可以取消纵梁,增加横梁的数量并将阻尼器设置在横梁上,此种方式申请人另行申请有专利进行保护,不在此进行详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够提高地面墙体的减震抗震效果,易于在已有墙体上实施,能够极大地提高对墙体的保护效果,降低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加强型地面墙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单独支撑地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地面墙体减震方法,其特点在于,在墙体地面下方两侧固定埋设阻尼器,将墙体向下接入到阻尼器上,依靠阻尼器转化吸收震动,实现减震防护。
这样,同时墙体整体加固后接入到地下的阻尼器上,地震发生时,墙体左右摆动的力能够传递到下方阻尼器上并被吸收转化,起到减震防护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墙体的安全性。
其中,先对墙体表面进行整体加固,将墙体整体加固后再接入到阻尼器上。
这样,先对墙体表面进行加固,更好地防止其破碎崩塌,使其特别适用于老旧墙体修复加固时实施。
具体地说,本方法依靠图1-3所示的一种加强型地面墙体结构实现,所述加强型地面墙体结构,包括墙体本体1,墙体本体1上设置有墙体加固结构,还包括对称地固定埋设在墙体两侧地面下方的阻尼器2,墙体加固结构下端和阻尼器2相连。
这样,在墙体加固结构对墙体加固后再连接到下端固定预埋的阻尼器上,地震发生时能够将振动传递到阻尼器上吸收转化,起到很好地减震防护加固效果。所述加强地面墙体结构,通常为已有墙体经加强施工处理后得到。
其中,墙体本体1下方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支撑地梁,阻尼器浇筑固定到支撑地梁内。
这样,支撑地梁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墙体的支撑,同时能够实现阻尼器的可靠固定。
其中,支撑地梁包括沿墙体宽度方向设置且两端沿墙体宽度方向往两侧外部延伸出一截的横梁3,还包括沿墙体纵向方向设置于墙体本体下方的纵梁4,横梁3和纵梁4固接为一体。
这样墙体受震横向摆动时,通过墙体加固结构作用到支撑地梁上,其中横梁能够在横向上的支撑作用,很好地防止墙体倾翻倒塌。纵梁和横梁固接为一体,保证了支撑地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中,横梁3至少具有沿墙体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两根。
这样,可以更好地防止侧翻。
其中,所述纵梁4有两根并对称设置于墙体本体两侧下方,每根纵梁的内侧部分延伸进入到墙体本体正下方,外侧部分向外露出于墙体本体正下方,两根纵梁之间内侧不相接触,阻尼器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地安装在纵梁上。
这样,纵梁的结构在相同耗材的基础上可以扩宽支撑基础横向面积,更好地支撑墙体,防止侧翻,也可以更好地方便阻尼器的安装以及实现阻尼器和墙体的连接。同时该结构还方便在墙体维护翻修加固时施工实施,保证了施工过程中墙体的稳定性。
其中,纵梁4为多根预制的纵梁节段沿纵向拼接得到,纵梁节段对接端设置有榫卯配合结构5实现对接,横梁3为现浇得到并和纵梁浇筑为一体。
这样,纵梁由纵梁节段拼接得到,方便阻尼器的预先固定,同时避免现场浇筑工期较长,开挖较深对墙体造成的影响;纵梁节段数量可通过现场测量墙体长度后计算获得,通常可在两米左右长度,可在每根纵梁节段上安装一个阻尼器。横梁采用现浇的方式因为横梁施工对墙体影响较小,采用现浇方便将纵梁固接为一体,形成稳固可靠的支持基础,同时也方便通过现浇完成横梁和墙体的固定连接。
其中,纵梁4中与横梁3相接位置留有若干横向穿孔(图中未显示),横梁现浇进入该横向穿孔并固接为一体。
这样,更加方便二者的固接。
其中,横梁3上端和墙体本体1固定连接为一体,纵梁4上端和墙体本体之间隔离设置并填充有回填土6。
这样是因为墙体本体自身强度往往较低(比较老旧比较脆),故采用该结构,使得当地震较小,墙体左右摆动幅度较小时,可以依靠横梁的支撑作用直接防止墙体左右摆动,避免其表面装饰面因墙体摆动而受破坏。而当地震强度增大,墙体摆动增大时,此时墙体和横梁之间能够断开(如果纵梁和横梁均和墙体固接,则墙体难以断开,容易因摆动过大而导致墙体直接崩塌),使得墙体能够脱离束缚,从而整体进行左右摆动;同时因为在墙体加固结构的作用下,墙体的强度和韧性增加,其脱离支撑地梁约束而左右摆动时不会轻易破碎,而墙体左右摆动时,受钢丝绳的约束使得不会轻易倒塌并能够靠钢丝绳更好地将摆动的力传递到下方的阻尼器上,依靠阻尼器以及纵梁和墙体本体之间的回填土实现减震和转换消能,故可以更好地防止墙体倒塌和破碎。具体实施时,更好的选择是横梁上端对应墙体本体位置可以只设置部分区域(最好是中间区域位置)向上和墙体本体固定连接,另一部分区域填充回填土或者弹性橡胶材料,具体面积可以根据墙体自身强度估算,以能够更好地实现上述效果为宜。这样能够更好地实现小震时能靠中间部分区域刚性连接支撑实现减震防破碎,大震时(中间刚性连接部分断开)能够靠韧性(靠两侧的回填土或弹性橡胶材料缓冲以及阻尼器和钢丝绳的拉扯实现韧性减震)减震防倒塌的双重保护效果。
其中,所述墙体加固结构,包括整体铺设布置于墙体本体两侧和表面层之间的钢丝网7,还包括竖向设置在钢丝网上的钢丝绳8,钢丝绳8两端向下拉接在墙体上呈倒U形结构,钢丝绳8对应阻尼器2设置且下端和阻尼器2连接。
这样,通过在墙体两侧铺设钢丝网的方式,对墙体表面进行加固加强,然后通过钢丝绳向下拉接固定到阻尼器上,使得墙体和支撑地梁之间并非刚性连接而是具有较强的韧性,墙体具有一定的摆动余地。这样钢丝绳通过钢丝网对墙体整体两侧进行拉接加固,但同时依靠阻尼器保留一定韧性,使得地震时,墙体的振动和摆动可以很好地通过钢丝网和钢丝绳向下传导到支撑地梁的阻尼器中,靠阻尼器吸收转化,实现吸振减震,超过阻尼器吸收转化的部分由支撑地梁支撑抵消。故实现减震的同时,还可以更好地避免墙体本体因自身材料强度不够而被震碎或崩塌,提高其抗震韧性,更好地提高对墙体的减震保护效果。使得本方案特别适合在老旧的墙体上进行防护升级改造实施。
其中钢丝绳8下端通过关节轴承9连接到阻尼器2上。
这样,依靠关节轴承实现钢丝绳和阻尼器之间的连接,使得墙体振动晃荡时,钢丝绳下端能够具有更大的摆动幅度,更好地提高墙体整体抗震韧性,避免地震过程中,因墙体自身强度不够而被钢丝绳硬拉崩塌。提高对墙体的防护减震效果。
其中,墙体本体的两侧对应阻尼器位置沿竖向开设有钢管槽,钢管槽内设置有钢管10,钢丝网7位于钢管槽位置具有内凹的型面并被钢管10压接在钢管槽内,钢丝绳8贯穿设置在钢管内。
这样,钢管的设置使得钢丝绳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压接在钢丝网表面,提高钢丝网对墙体的加强效果。更重要的是,钢管使得地震时墙体左右摆动过程中,钢丝绳在保留对钢丝绳以及墙体侧面压力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在钢管内上下滑动,从而对墙体释放出更多的可摆动余地,产生更好的韧性,避免墙体因为自身强度不够而被拉崩塌。
其中,钢丝绳8上端越过墙体本体1顶部的位置和墙体本体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沿宽度方向设置在墙体本体上表面的支撑板11,支撑板11上表面还设置有截面呈弧形的绳槽,钢丝绳8拉接在绳槽内。
这样,同样是为了方便钢丝绳能够具有一定滑动的余地,从而在地震时方便对墙体释放出更多的可摆动余地,产生更好的韧性。
其中,支撑板两端位置下方和墙体本体顶部之间还垫设有两块向外延伸出支撑板宽度方向的翼板12。
这样,可以更好地防护墙体本体两侧顶部位置,避免此处位置收钢丝绳应力集中而崩塌。
其中,钢丝网7外表面相贴设置有装饰墙面层(图中未显示)。使其更加美观好看,也使得墙体加固结构能够更好地和墙体结合为整体。
其中,所述加强型地面墙体结构,是在已有地面墙体的基础上,依靠以下加固施工方法获得,所述加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待加强的地面墙体测绘获得其尺寸数据,根据待加强的地面墙体长度在工厂预制两条纵梁,纵梁宽度小于墙体宽度,纵梁上表面中部位置按照固定间隔(通常两米左右,可根据待加强的地面墙体自身强度做对应的增减)预浇固定好多个阻尼器;纵梁中至少在靠近两端位置各设置有一段横梁连接段,横梁连接段上设置有若干横向穿孔;纵梁由多节预制的纵梁节段拼接得到,每节纵梁节段端部设置有榫卯配合结构实现对接;b现场开挖纵梁安装槽,纵梁安装槽布置在待加强的地面墙体两侧下端位置,纵梁安装槽一部分深入到待加强的地面墙体正下方,一部分位于地面墙体外侧;纵梁安装槽采用根据纵梁节段长度逐段开挖,每挖完一节后即填入一节纵梁节段,并将纵梁节段上表面和地面墙体之间位置填实,阻尼器上方位置留出空隔,直到所有纵梁安装完毕;c在纵梁的横梁连接段位置开挖横梁安装槽,横梁安装槽贯穿地面墙体下方设置,挖完后现浇横梁,横梁现浇过程中设置连接筋贯穿纵梁上的横向穿孔,使得横梁和纵梁固接为一体;横梁现浇时使其至少部分区域和上方的地面墙体下端固连;d当地面墙体表面具有装饰层时,先除下地面墙体两侧表面的装饰层,露出墙体本体,在墙体本体两侧表面对应设置阻尼器的位置开凿出竖向的钢管槽,钢管槽上端正对的墙体本体上表面设置支撑板,支撑板两端下方垫有翼板;e将钢丝网铺设在墙体本体两侧表面并采用铆钉固定,钢丝网位于钢管槽的位置往内压入到钢管槽内;f将钢丝绳搭接到支撑板上,并在两端穿上钢管后再将下端拉紧固定到阻尼器上,使得钢管被压紧到钢管槽内并压住钢丝网;g重新粉刷或铺设表面层和/或装饰层。
这样,上述施工方法可以获得所述加强型地面墙体,实现了对已有墙体的加固,并使其能够实现减震。当地震作用时,墙体晃动,钢丝绳为连续的,通过钢管和钢丝网将整个墙体包裹,防止砌块散落,另外钢丝绳牵动整个墙体通过埋设在地梁中的阻尼器消能减震,防止墙体整体倒塌,晃动时,钢丝绳越过墙体顶部的地方与支撑结构会发生相对滑动,同时钢丝绳穿入地梁的位置会发生倾斜,因此支撑结构上设置弧形槽,在地梁与钢丝绳的连接处设置关节轴承,使钢丝绳能够自由的相对墙体运动,更好的拉住墙体。同时施工方法自身具有方便快捷高效可靠等优点。能够更好地完成纵梁和横梁的固定连接,完成横梁和墙体的固定连接,完成墙体加固结构的施工形成,使其具有小震时能靠刚性减震防破碎,大震时能够靠韧性减震防倒塌的双重保护效果;极其适用于对已有老旧墙体的加固防护抗震处理。另外,本方式比较适用于自身具有一定强度的老旧墙体,其自身强度需要能够承受纵梁槽开挖的施工;对于部分自身强度过低,无法承受纵梁开挖的墙体,可以取消纵梁,增加横梁的数量并将阻尼器设置在横梁上,此种方式申请人另行申请有专利进行保护,不在此进行详述。
Claims (10)
1.一种加强型地面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本体,墙体本体上设置有墙体加固结构,还包括对称地固定埋设在墙体两侧地面下方的阻尼器,墙体加固结构下端和阻尼器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地面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墙体本体下方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支撑地梁,阻尼器浇筑固定到支撑地梁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强型地面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地梁包括沿墙体宽度方向设置且两端沿墙体宽度方向往两侧外部延伸出一截的横梁,还包括沿墙体纵向方向设置于墙体本体下方的纵梁,横梁和纵梁固接为一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强型地面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有两根并对称设置于墙体本体两侧下方,每根纵梁的内侧部分延伸进入到墙体本体正下方,外侧部分向外露出于墙体本体正下方,两根纵梁之间内侧不相接触,阻尼器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地安装在纵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强型地面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纵梁为多根预制的纵梁节段沿纵向拼接得到,纵梁节段对接端设置有榫卯配合结构实现对接,横梁为现浇得到并和纵梁浇筑为一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强型地面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纵梁中与横梁相接位置留有若干横向穿孔,横梁现浇进入该横向穿孔并固接为一体。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强型地面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横梁上端和墙体本体固定连接为一体,纵梁上端和墙体本体之间隔离设置并填充有回填土。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地面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加固结构,包括整体铺设布置于墙体本体两侧和表面层之间的钢丝网,还包括竖向设置在钢丝网上的钢丝绳,钢丝绳两端向下拉接在墙体上呈倒U形结构,钢丝绳对应阻尼器设置且下端和阻尼器连接;
钢丝绳下端通过关节轴承连接到阻尼器上;
墙体本体的两侧对应阻尼器位置沿竖向开设有钢管槽,钢管槽内设置有钢管,钢丝网位于钢管槽位置具有内凹的型面并被钢管压接在钢管槽内,钢丝绳贯穿设置在钢管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强型地面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钢丝绳上端越过墙体本体顶部的位置和墙体本体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沿宽度方向设置在墙体本体上表面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表面还设置有截面呈弧形的绳槽,钢丝绳拉接在绳槽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强型地面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板两端位置下方和墙体本体顶部之间还垫设有两块向外延伸出支撑板宽度方向的翼板;
钢丝网外表面相贴设置有装饰墙面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925292.9A CN116876704A (zh) | 2021-12-15 | 2021-12-15 | 一种加强型地面墙体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925292.9A CN116876704A (zh) | 2021-12-15 | 2021-12-15 | 一种加强型地面墙体结构 |
CN202111530694.6A CN114108880B (zh) | 2021-12-15 | 2021-12-15 | 一种地面墙体减震方法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530694.6A Division CN114108880B (zh) | 2021-12-15 | 2021-12-15 | 一种地面墙体减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876704A true CN116876704A (zh) | 2023-10-13 |
Family
ID=8036460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925292.9A Pending CN116876704A (zh) | 2021-12-15 | 2021-12-15 | 一种加强型地面墙体结构 |
CN202111530694.6A Active CN114108880B (zh) | 2021-12-15 | 2021-12-15 | 一种地面墙体减震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530694.6A Active CN114108880B (zh) | 2021-12-15 | 2021-12-15 | 一种地面墙体减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16876704A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04704B (zh) * | 2012-06-19 | 2015-01-21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砌体建筑竖向无粘结预应力抗震加固结构 |
KR102104604B1 (ko) * | 2017-12-08 | 2020-04-24 | 주식회사 유원구조진단건축사사무소 | 프리스트레스를 도입한 환경 친화적 구조물 |
CN109914847A (zh) * | 2019-03-26 | 2019-06-21 | 西安理工大学 | 一种砖石古塔地基托换减震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
CN214462866U (zh) * | 2021-02-22 | 2021-10-22 | 石家峰 | 一种砌体结构加固墙面与基础的连接结构 |
-
2021
- 2021-12-15 CN CN202310925292.9A patent/CN116876704A/zh active Pending
- 2021-12-15 CN CN202111530694.6A patent/CN114108880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08880A (zh) | 2022-03-01 |
CN114108880B (zh) | 2023-07-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15068B (zh) | 既有砖混结构隔震支座托换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5736001B (zh) | 一种采用预制构件建造地铁车站的施工方法 | |
CN107386310B (zh) | 一种应用于山坡地形的建筑物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KR20100138122A (ko) | 강합성 복개 아치 구조물을 포함하는 지중 아치 라멘식 구조물의 기초부 및 이 시공 방법 | |
CN107288138B (zh) | 含软弱夹层岩质边坡的防治结构与施工方法 | |
CN219386364U (zh) | 一种路基边坡综合防护结构 | |
CN103485794B (zh) | 马头门复合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9578011B (zh) | 一种市政隧道内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3306295A (zh) | 刚架桩支挡结构 | |
JP2021042610A (ja) | カルバート構造物、及び、その構築方法 | |
CN209324377U (zh) | 拱盖法暗挖地铁车站拱脚加固结构 | |
CN114108880B (zh) | 一种地面墙体减震方法 | |
CN112761671A (zh) | 一种吸能降压的隧道底部桩板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10013239U (zh) | 一种防山体滑坡保护挡土墙 | |
KR100908904B1 (ko) | 매립형 프리플랙스 합성아치 복개구조물 및 이 시공방법 | |
CN216360618U (zh) | 一种适用于超浅埋隧道盾构下穿既有高速公路路基的保护结构 | |
CN114109067B (zh) | 一种老旧墙体防护加固方法 | |
JP4020918B2 (ja) | 桁橋の架橋構造 | |
CN107447685A (zh) | 一种空心板梁桥的纵向预应力加固方法 | |
CN211006716U (zh) | 一种联合支挡结构 | |
CN113389130A (zh) | 一种悬索桥重力式锚碇与隧道组合结构及其共建方法 | |
KR100884391B1 (ko) | 옹벽 상단의 배수기능을 보강한 보강토 옹벽 및 이 시공방법 | |
CN221645566U (zh) | 一种廊桥鞍座结构 | |
CN216339714U (zh) | 一种地下室抗浮补桩 | |
CN220746973U (zh) | 一种边坡支护局部垮塌修复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