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69745B - 一种急救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急救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69745B
CN116869745B CN202311087561.5A CN202311087561A CN116869745B CN 116869745 B CN116869745 B CN 116869745B CN 202311087561 A CN202311087561 A CN 202311087561A CN 116869745 B CN116869745 B CN 1168697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atient
bed
plate
emerg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875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69745A (zh
Inventor
舒勤
陈蓓婧
谢菲
胡光云
江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TMMU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TMM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TMMU filed Critical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TMMU
Priority to CN2023110875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697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869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697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697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697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2Stretchers with whe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13Stretchers foldable or collapsi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e.g. head-, foot-, or like res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tch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e.g. head-, foot-, or like res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tchers
    • A61G1/052Struts, spars or legs
    • A61G1/056Swivelling legs
    • A61G1/0562Swivelling legs independently foldable, i.e. at least part of the leg folding movement is not simultaneo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1/00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 A61M21/02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for inducing sleep or relaxation, e.g. by direct nerve stimulation, hypnosis, analges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7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with special adaptations, e.g. for safety or comfor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10/00Devices for specific treatment or diagnosis
    • A61G2210/90Devices for specific treatment or diagnosis for he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1/00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 A61M2021/0005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sense, or stimulus
    • A61M2021/0066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sense, or stimulus with heating or cool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Psyc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救床,涉及急救病床技术领域,包括:驱动部件,通过驱动部件的运行带动着自适应锁定部件运转,对患者身体进行竖向抵压锁定,并能给予患者适宜的稳压力。本发明具备了能根据实际情况预先调整急救床的软硬程度,同时在转运的时候具有可折叠的性能,因此便于将本急救床移动至急救车上,以及患者能通过身体按压以达到驱动避让组件运行的效果,在初始时还具有避让的效果,进而不影响患者的使用,所以整体机械运转更具自动化和智能化,在之后能对不同体型的患者施加等同的且适宜的作用力,以在稳压的基础上避免患者受到二次伤害,并能在固定住患者之后进行热气施加,以达到缓解患者紧张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急救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急救病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急救床。
背景技术
急救床是一种医疗用紧急救援设备,其是一种搬运患者的运输工具。
目前现有的急救床,在患者躺上之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固定,现有的技术手段有捆绑固定,即是采用捆绑绳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固定,但是此种方式可能需要一定的捆绑时间,且完全凭借医护人员的经验和患者的反应来掌控捆绑力度,以及捆绑后因绳子可能具有弹性,可能会出现捆绑不牢固的情况,也可能出现捆绑过度出现患者二次受伤的情况,致使实用性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救床,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救床,包括:
床体和滑轮,所述床体与所述滑轮之间通过折叠部件进行连接;
床板和可调式部件,所述床板位于所述床体的上方,所述可调式部件用于调节床板的软硬程度;
自动触发结构和避让组件,使用者平躺在所述床板上能自动触发所述自动触发结构进行运行,并由所述自动触发结构带动着所述避让组件进行运转;
驱动部件、自适应锁定部件和注气结构,通过所述驱动部件的运行,带动着所述自适应锁定部件运转,对患者的身体进行竖向抵压锁定,并能给予患者适宜的稳压力,并在锁定完成后能自驱动所述注气结构,进而能减小所述自适应锁定部件与患者身体之间的间隙。
可选的,所述折叠部件包括:
连接件一,所述连接件一的一端与所述床体的下表面处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一的另一端定轴转动连接有轴体,所述轴体的外表面处固定连接有连接件二,所述滑轮安装在所述连接件二的端部,所述连接件二的侧面设置有触发开关,所述连接件一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轴体的外表面处相抵接。
可选的,所述可调式部件包括:
上板,所述床板的下表面处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床板的上表面处固定连接有限制件,所述限制件的内侧与所述上板的下表面处相滑动连接,所述上板与所述床板的相对侧通过弹簧一相连接,所述限制件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磁性块,所述电磁铁通电产生的磁性与所述磁性块磁性相斥。
可选的,所述自动触发结构包括:
挤压块,所述床板的上表面处开设有供所述挤压块穿过且与之滑动连接的开口一,所述挤压块与所述床体内壁的相对侧通过弹簧二相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块的下表面处固定连接有抵压杆,所述床体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侧定轴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处固定连接有跷板,所述支架与所述连接轴的相对侧通过扭力弹簧相连接,所述床体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表面处滑动套接有斜齿板,所述斜齿板的侧面与所述跷板的端部通过铰接板相铰接。
可选的,所述避让组件包括:
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与所述床体的内壁处相定轴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处固定连接有斜齿轮,所述斜齿轮的齿槽部与所述斜齿板的齿槽部相啮合,所述床体的内壁处定轴转动连接有轴一,所述轴一与所述转杆之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相传动连接,所述床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的中心部开设有开口二,所述开口二的口壁处定轴转动连接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的外表面处与所述转杆通过皮带轮传动机构相传动连接,所述稳定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可选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
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外壳部与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处相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一的转动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螺纹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套。
可选的,所述自适应锁定部件包括:
移动壳,所述移动壳的侧面开设有供所述螺纹套穿过且与之定轴转动连接的开口四,所述螺纹套的外表面处定轴转动连接有移动壳,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处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移动壳的上表面处开设有供所述插杆穿过且与之滑动连接有滑口,所述移动壳的下表面处固定连接有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性部件,所述伸缩件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锁定板,所述锁定板的上表面处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部固定连接有抵压件;
插块,所述移动壳的上表面处开设有开口三,所述开口三的口壁处与所述插块的外表面处相滑动连接,所述螺纹套的外表面处开设有供所插块插入的插口,所述插块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抵杆,所述插块与所述移动壳内壁的相对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弹簧三。
可选的,所述注气结构包括:
活塞机构,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活塞筒、活塞杆、弹簧三、活塞头、抵压板、输入管一、输出管一和输出管二,所述输入管一、输出管一和输出管二的内部均安装有单向阀,所述输出管一和输出管二的内部还安装有控制阀,所述螺纹套的外表面处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活塞筒的外壳部通过支撑件与所述移动壳的侧面相固定连接,所述输出管一的端部通过波纹管一固定连通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外表面处设置有泄气阀,所述气囊的外表面处与所述锁定板的下表面处相固定连接,所述输入管一的端部通过波纹管二与加热设备相连通,所述加热设备的外壳处与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处相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发明通过折叠部件的设置下,能使得床体下方结构进行遮挡,本方式还具备了:
首先:无需人工搬动整体的急救床,通过折叠关系下即可缩短急救床下方的长度,从而能满足急救车的进入高度,也达到了便捷性的效果;
其次:仅有两个触发开关均被抵接运行的时候,才可达到解锁的效果,能避免误触一个开关时出现的转动性质突然被打开的情况,以保证安全稳定性。
二、本发明通过可调式部件的设置下,能调节床板的软硬程度,本方式还具备了:
能达到将弹性转变为硬性的效果,在实际的使用中时,无需医护人员携带不同类型的急救床进行施救,本方式具有灵活调节的效果。
三、本发明使用者平躺在床板上能自动触发自动触发结构和避让组件进行运转,本方式还具备了:
本装置具有实用性,本装置采用挤压触发的方式,不借助传感器等其他部件来实现,因机械结构相对于传感器,具有传动精准和稳定的特定;
首先:在患者躺在急求床之前具有避让的效果,以避免连接板影响患者的躺平,在患者平躺后能自动的将连接板转入至患者的身体上方,具有锁定的效果,所以实用性更佳;
其次:无需电控的驱动机构进行运行,通过机械结构的移动来进行触发,所以稳定性和精准性相对更佳。
四、本发明通过驱动部件的运行,带动着自适应锁定部件运转,对患者的身体进行竖向抵压锁定,并能给予患者适宜的稳压力,并在锁定完成后能自驱动注气结构,进而能减小自适应锁定部件与患者身体之间的间隙,本方式还具备了:
首先:因本方式为由上向下的接近性弹性锁定,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下适应不同体型的使用者,无需医护人员手动运行,全程传动具有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效果,适应性更佳;
其次:无论患者的体型如何,仅有当锁定板与移动壳发生相对移动的时候才开始施加稳压弹性力,所以在对不同体型的患者进行锁定的时候,均能施加同等的作用力,以避免距离量锁定时出现的,患者锁定不牢固或患者锁定过度出现的患者晃动或患者受伤的情况,智能化水平更佳;
再者:能根据实际的需求自动的调节对患者施加的稳压力,本方式的稳压力为弹性部件的压缩量也就是抵杆的移动时机,进而能通过电动推杆进行自动化的调节,例如冬天的时候可能多数患者穿衣较厚,例如夏天的时候患者多数可能穿衣较薄,可由此来进行调节,所以实用性和应用前景较为的广泛;
还有:当患者被锁定后因颠簸或患者剧烈晃动使得锁定板与患者身体出现间隙的时候,能通过伸缩件的弹性性质下,使得锁定板进一步的对患者的身体进行锁定挤压,从而能保证患者稳定的处于本急救床上,避免患者意外掉落急救创出现的二次受伤情况;
接着:本装置的充气时刻为自适应锁定部件锁定完成后,因此此时再开始注气,使得气体能充满气囊,而气囊充气膨胀后能对锁定板与患者身体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并具备缓冲的效果,本方式具有自启动自运行的效果,无需人工操控充气时机,装置本身根据实际的锁定情况进行运行,所以自动化水平较高,同时能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
最后:由于充入的是热气,所以能对气囊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气囊贴在患者的身体上,能使得患者的身体感受到温暖,而温暖的条件下能一定程度下降低患者的不适和紧张情况,因此能减小患者身体的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皮带轮传动机构处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床体处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上板处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移动壳处结构的第一轴测图;
图7为本发明移动壳处结构的第二轴测图;
图8为本发明移动壳处结构的第三轴测图。
图中:1、床体;2、滑轮;3、床板;4、连接件一;5、连接件二;6、上板;7、电磁铁;8、限制件;10、弹簧一;11、挤压块;12、弹簧二;13、跷板;14、限位块;15、斜齿板;16、转杆;17、斜齿轮;18、齿轮传动机构;19、安装件;20、稳定杆;21、连接板;22、电机一;23、螺纹杆;24、螺纹套;25、移动壳;26、插杆;27、伸缩件;28、皮带轮传动机构;29、锁定板;30、电动推杆;31、抵压件;32、插块;33、抵杆;34、活塞筒;35、抵压板;36、输入管一;37、输出管一;38、输出管二;39、控制阀;40、凸轮;41、气囊;42、磁性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急救床,包括:
床体1、滑轮2和床板3、折叠部件和可调式部件。
更为具体的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在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滑轮2便于急救床的行走,提高了便捷性,在遮挡部件的作用下,便于床体1下方进行折叠,以此便于将床体1运输到急救车上,以及在可调式部件的作用下,在一定程度下,能调节床板3的软硬度,以使用不同患者的需求,避免患者出现二次受伤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自动触发结构和避让组件。
更为具体的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当患者平躺在本急救床上,会自动的挤压自动触发结构,所以自动触发结构会即可的运行,具有优良的智能化效果,使得带动避让组件进行运转,避让组件在患者平躺前具有避让的效果,以避免其上的结构影响患者的躺平,在平躺后能自动的将后续的结构旋入过来以正对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部件、自适应锁定部件和注气结构。
更为具体的来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部件的运转下,带动着自适应锁定部件运行,使得对患者进行竖向的弹性稳压锁定,因此能适用于不同身材和体型的患者进行使用,且无论患者的胖瘦均能施加相同的适宜的稳压力,区别于固定式的锁定结构,本方式更具实用性,以避免出现稳压力不够和稳压力过大的情况,同时能自动化的调节施加的作用力,将作用力转化为移动量的调节,所以更易使用者进行操控,以及在抵压锁定完成后,即可自动化的驱动注气结构进行运转,使得填充自适应锁定部件与患者身体接触部位的空隙,并起到保温和缓冲的效果,具备了优良的智能性和多功能性的效果。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请参阅图1,对实施例一中的折叠部件进行如下的公开,折叠部件包括:
连接件一4,连接件一4的一端与床体1的下表面处固定连接,连接件一4的另一端定轴转动连接有轴体,轴体的外表面处固定连接有连接件二5,滑轮2安装在连接件二5的端部,连接件二5的侧面设置有触发开关,连接件一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的伸缩端与轴体的外表面处相抵接。
更为具体的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因现有的急救方式多是医护人员将急救床推入到患者的家中,然后患者躺在急救床上然后运输到急救车上进行患者的运输,而现有的简易式急救床,多需要多个医护人员抬起急救床来送入到急救车内,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因患者的身体可能较重,所以可能会出现不易搬动或搬动时出现患者掉落的情况,为了避免此情况,本方式采用触发折叠式的效果,当两个连接件二5的侧面触发开关与急救车后备箱的框体结构相硬性接触的时候,两个触发开关会一起被挤压,因此能使得外置的无线型号发射器运行,由控制板进行信号接收,然后控制板会启动气缸,使得气缸的伸缩端与轴体相远离,进而轴体能进行转动,从而达到了能使得连接件一4和连接件二5相对转动的效果,所以连接件二5被后备箱的框体相抵接后进行折叠,使得连接件一4侧面上的小轮体组件与急救车内的底面相接触,从而能将本急救床便捷的推入至急救车内,本方式具备了:
其一:无需人工搬动整体的急救床,通过折叠关系下,即可缩短急救床下方的长度,从而能满足急救车的进入高度,也达到了便捷性的效果;
其二:仅有两个触发开关均被抵接运行的时候,才可达到解锁的效果,因此能避免误触一个开关时出现的转动性质突然被打开的情况,以保证安全稳定性。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请参阅图1和图5,对实施例一中的可调式部件进行如下的公开,可调式部件包括:
上板6,床板3的下表面处固定连接有电磁铁7,床板3的上表面处固定连接有限制件8,限制件8的内侧与上板6的下表面处相滑动连接,上板6与床板3的相对侧通过弹簧一10相连接,限制件8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磁性块42,电磁铁7通电产生的磁性与磁性块42磁性相斥。
更为具体的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当使用者平躺在急救床上时,有的患者可能不能使用硬质急救床而有的患者不能使用软质的急救床,所以为了避免患者的二次受伤,本方式独特性的采用此种可调式的结构,软质的床区别于硬质的床其本身具有弹性的性能,而如果对弹性功能进行去除,那在某一程度上可将软质转化为硬质,而为了更贴近患者的身体的凹凸不平,本方式采用需要规格较小的上板6当做其与患者身体的接触部,以能实现上述所需的要求,当无需上板6具有弹性的时候,可运行电磁铁7,使得电磁铁7通电产生磁性,进而能产生对磁性块42的相斥力,使得磁性块42上移与上板6进行抵接,进而能限制上板6的竖向移动,所以能达到将弹性转变为硬性的效果,在实际的使用中时,无需医护人员携带不同类型的急救床进行施救,本方式具有灵活调节的效果。
实施例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请参阅图1和图4,对实施例一中的自动触发结构进行如下的公开,自动触发结构包括:
挤压块11,床板3的上表面处开设有供挤压块11穿过且与之滑动连接的开口一,挤压块11与床体1内壁的相对侧通过弹簧二12相固定连接,挤压块11的下表面处固定连接有抵压杆,床体1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的内侧定轴转动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外表面处固定连接有跷板13,支架与连接轴的相对侧通过扭力弹簧相连接,床体1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4,限位块14的外表面处滑动套接有斜齿板15,斜齿板15的侧面与跷板13的端部通过铰接板相铰接。
更为具体的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当患者躺在急救床上时,其身体势必会挤压着挤压块11,使得挤压块11进行向下移动,因此能给予跷板13的右侧以向下的作用力,因跷板13具有转动性质,且由于其转动支点靠近右侧,如图4所示,所以跷板13的左侧会同步进行翘起,且相对于左侧的移动量,右侧的移动量会更大,所以本方式具有提高移动量的效果,进而能传递到后续,运行后续的避让组件,使得后续的避让组件有足够的运转力,因挤压块11是要与患者的身体进行接触,所以其势必不能外凸过度,以避免弹簧二12的弹性力过大,所以由此作为触发驱动的话,能将后续的运行量变大,所以本装置更具实用性,以及本方式采用挤压触发的方式,不借助传感器等其他部件来实现,因机械结构相对于传感器,具有传动精准和稳定的特定,而传感器可能在长时间的使用或外在的影响下出现传感延迟的情况,因此本方式的可靠性更佳。
实施例五: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对实施例一中的避让组件进行如下的公开,避让组件包括:
转杆16,转杆16的一端与床体1的内壁处相定轴转动连接,转杆16的外表面处固定连接有斜齿轮17,斜齿轮17的齿槽部与斜齿板15的齿槽部相啮合,床体1的内壁处定轴转动连接有轴一,轴一与转杆16之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18相传动连接,床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件19,安装件19的中心部开设有开口二,开口二的口壁处定轴转动连接有稳定杆20,稳定杆20的外表面处与转杆16通过皮带轮传动机构28相传动连接,稳定杆20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1。
更为具体的来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斜齿板15的向上移动,会带动着斜齿轮17和转杆16进行转动,而转杆16转动的时候,会带动着齿轮传动机构18进行运转,然后在皮带轮传动机构28的作用下,使得两个稳定杆20和连接板21进行同步反向运动,使得两个连接板21下发的部件转入至患者的身体上方,本方式具备了:
其一:在患者躺在急求床之前具有避让的效果,以避免连接板21影响患者的躺平,在患者平躺后能自动的将连接板21转入至患者的身体上方,具有锁定的效果,所以实用性更佳;
其二:无需电控的驱动机构进行运行,通过机械结构的移动来进行触发,所以稳定性和精准性相对更佳。
实施例六: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请参阅图1、图6、图7和图8,对实施例一中的驱动部件进行如下的公开,驱动部件包括:
电机一22,电机一22的外壳部与连接板21的上表面处相固定连接,电机一22的转动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3,螺纹杆23的螺纹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套24。
更为具体的来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机一22转动部的运转下,带动着螺纹杆23进行转动,进而能使得螺纹套24开始运转。
实施例七: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请参阅图1、图6、图7和图8,对实施例一中的自适应锁定部件进行如下的公开,自适应锁定部件包括:
移动壳25,移动壳25的侧面开设有供螺纹套24穿过且与之定轴转动连接的开口四,螺纹套24的外表面处定轴转动连接有移动壳25,连接板21的下表面处固定连接有插杆26,移动壳25的上表面处开设有供插杆26穿过且与之滑动连接有滑口,移动壳25的下表面处固定连接有伸缩件27,伸缩件2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性部件,伸缩件27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锁定板29,锁定板29的上表面处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30,电动推杆30的伸缩部固定连接有抵压件31;
插块32,移动壳25的上表面处开设有开口三,开口三的口壁处与插块32的外表面处相滑动连接,螺纹套24的外表面处开设有供所插块32插入的插口,插块3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抵杆33,插块32与移动壳25内壁的相对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弹簧三。
更为具体的来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螺纹杆23的转动,且由于螺纹杆23与螺纹套24的螺纹传动关系,以及插杆26的限制关系下,可带动着螺纹套24、移动壳25、伸缩件27和锁定板29同步的朝向着患者的身体处进行接近性移动,当锁定板29与患者的身体接触的时候,锁定板29不能继续移动,而移动壳25在螺纹传动下还在继续下移,因此移动壳25与锁定板29之间形成相对移动,进而能使得伸缩件27收缩并同步压缩其内的弹性部件,使得形成弹性势能通过锁定板29给予到患者身上以提高稳压力,与此同时电动推杆30和抵压件31朝向着抵杆33进行接近性的移动,由于抵压件31呈向下的凸起状,如图6所示视角,以及移动壳25对插块32的滑动限位下,使得抵杆33和插块32以远离螺纹套24的方向作线性运动,最终能使得插块32脱离出插口,进而达到了解锁螺纹套24的作用,使得螺纹套24不能再进行横向螺纹推进,而当螺纹套24的限制被解除后因螺纹的特性下整体装置不会再发生反向移动,以保持在该位置处,而上述运动的过程中会压缩弹簧三使其形成势能,当需要复位的时候,仅需反向运转电动推杆30,并在弹簧三释放势能的配合下,使得插块32重新插入至插口内即可重新连接传动,本方式具备了:
其一:因本方式为由上向下的接近性弹性夹持,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下适应不同体型的使用者,无需医护人员手动运行,全程传动具有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效果,适应性更佳;
其二:无论患者的体型如何,例如肚子大或肚子小等,仅有当锁定板29与移动壳25发生相对移动的时候才开始施加稳压弹性力,所以在对不同体型的患者进行锁定的时候,均能施加同等的作用力,以避免距离量锁定时出现的,患者锁定不牢固或患者锁定过度出现的患者晃动或患者受伤的情况,智能化水平更佳;
其三:能根据实际的需求自动的调节对患者施加的稳压力,本方式的稳压力为弹性部件的压缩量也就是抵杆33的移动时机,进而能通过电动推杆30进行自动化的调节,例如冬天的时候可能多数患者穿衣较厚,例如夏天的时候患者多数可能穿衣较薄,可由此来进行调节,所以实用性和应用前景较为的广泛;
其四:当患者被锁定后因颠簸或患者剧烈晃动使得锁定板29与患者身体出现间隙的时候,能通过伸缩件27的弹性性质下,使得锁定板29进一步的对患者的身体进行锁定挤压,而当极端情况出现的时候,也就是间隙较大的话,上述的螺纹传动会即可接通运行,以达到进一步稳固锁定的效果,从而能保证患者稳定的处于本急救床上,避免患者意外掉落急救创出现的二次受伤情况。
实施例八: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请参阅图1、图6、图7和图8,对实施例一中的注气结构进行如下的公开,注气结构包括:
活塞机构,活塞机构包括活塞筒34、活塞杆、弹簧三、活塞头、抵压板35、输入管一36、输出管一37和输出管二38,输入管一36、输出管一37和输出管二38的内部均安装有单向阀,输出管一37和输出管二38的内部还安装有控制阀39,螺纹套24的外表面处固定连接有凸轮40,活塞筒34的外壳部通过支撑件与移动壳25的侧面相固定连接,输出管一37的端部通过波纹管一固定连通有气囊41,气囊41的外表面处设置有泄气阀,气囊41的外表面处与锁定板29的下表面处相固定连接,输入管一36的端部通过波纹管二与加热设备相连通,加热设备的外壳处与连接板21的下表面处相固定连接。
更为具体的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当对螺纹套24的限位解除后,螺纹套24会与螺纹杆23进行同步的转动,因此会带动着凸轮40进行转动,由于凸轮40与抵压板35的间隙性抵压关系,以及弹簧三的弹性复位下,会带动着活塞头和活塞头进行往复移动,进而活塞筒34内形成负压环境,并在加热设备的配合下,将加热设备加热后的热气通过输入管一36、波纹管二、活塞筒34、输出管一37和波纹管一的作用下,输入至气囊41内,使得气囊41冲气,而当气囊41充满气之后可通过泄气阀进行泄气,以达到复位和放出降温后的热气作用,同时活塞机构还在继续运行,可关闭输出管一37的控制阀,并打开输出管二38的控制阀,使得朝向着患者的身体喷入热气,本方式具备了:
其一:本充气时机为螺纹套24的解锁后即刻进行,也就表示此时对应自适应锁定部件锁定完成后,因此此时再开始注气,使得气体能充满气囊41,而气囊41充气膨胀后能对锁定板29与患者身体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并具备缓冲的效果,本方式具有自启动自运行的效果,无需人工操控充气时机,装置本身根据实际的锁定情况进行运行,所以自动化水平较高,同时能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
其二:由于充入的是热气,所以能对气囊41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气囊41贴在患者的身体上,能使得患者的身体感受到温暖,而温暖的条件下能一定程度下降低患者的不适和紧张情况,因此能减小患者身体的晃动;
其三:还能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喷热气,使得患者的身体周围的温度升高,具有保温的效果,避免患者移动的时候出现受凉的情况。
工作原理:该急救床使用时,有如下的运行步骤:
S1:根据患者的受伤情况,医护人员操控可调式部件,来将床板3调节为硬质或软质状态,然后将患者放置在床板3上;
S2:患者躺平后,其身体会即刻按压自动触发结构,使自动触发机构运转,会随之带动着避让组件运行,以将连接板21和其上的结构转入到患者的身体上方;
S3:随后使用者操控控制板,使得控制板操控驱动部件进行运行,驱动部件运行后能随之带动着自适应锁定部件运转,对患者的身体进行竖向的稳压,并施加适应的稳压力;
S4:当自适应锁定部件对患者的身体锁定完成后,注气结构会即刻的运转,使得对气囊41进行热气的填充,并向着患者的身体周围喷射热气;
S5:当一起锁定妥当后,医护人员推动着床体1朝向着救护车进行移动,然后打开急救床的后备箱,使床体1的下端与急救床相接触,然后能使折叠部件运行,以折叠床体1的下方部分,以使床体1进入到急救床内,完成对患者的急救和转运。

Claims (3)

1.一种急救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床体(1)和滑轮(2),所述床体(1)与所述滑轮(2)之间通过折叠部件进行连接;
床板(3)和可调式部件,所述床板(3)位于所述床体(1)的上方,所述可调式部件用于调节床板(3)的软硬程度;
自动触发结构和避让组件,使用者平躺在所述床板(3)上能自动触发所述自动触发结构进行运行,并由所述自动触发结构带动着所述避让组件进行运转;
驱动部件、自适应锁定部件和注气结构,通过所述驱动部件的运行,带动着所述自适应锁定部件运转,对患者的身体进行竖向抵压锁定,并能给予患者适宜的稳压力,并在锁定完成后能自驱动所述注气结构,进而能减小所述自适应锁定部件与患者身体之间的间隙;
所述折叠部件包括:
连接件一(4),所述连接件一(4)的一端与所述床体(1)的下表面处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一(4)的另一端定轴转动连接有轴体,所述轴体的外表面处固定连接有连接件二(5),所述滑轮(2)安装在所述连接件二(5)的端部,所述连接件二(5)的侧面设置有触发开关,所述连接件一(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轴体的外表面处相抵接;
所述可调式部件包括:
上板(6),所述床板(3)的下表面处固定连接有电磁铁(7),所述床板(3)的上表面处固定连接有限制件(8),所述限制件(8)的内侧与所述上板(6)的下表面处相滑动连接,所述上板(6)与所述床板(3)的相对侧通过弹簧一(10)相连接,所述限制件(8)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磁性块(42),所述电磁铁(7)通电产生的磁性与所述磁性块(42)磁性相斥;
所述自动触发结构包括:
挤压块(11),所述床板(3)的上表面处开设有供所述挤压块(11)穿过且与之滑动连接的开口一,所述挤压块(11)与所述床体(1)内壁的相对侧通过弹簧二(12)相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块(11)的下表面处固定连接有抵压杆,所述床体(1)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侧定轴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处固定连接有跷板(13),所述支架与所述连接轴的相对侧通过扭力弹簧相连接,所述床体(1)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4),所述限位块(14)的外表面处滑动套接有斜齿板(15),所述斜齿板(15)的侧面与所述跷板(13)的端部通过铰接板相铰接;
所述避让组件包括:
转杆(16),所述转杆(16)的一端与所述床体(1)的内壁处相定轴转动连接,所述转杆(16)的外表面处固定连接有斜齿轮(17),所述斜齿轮(17)的齿槽部与所述斜齿板(15)的齿槽部相啮合,所述床体(1)的内壁处定轴转动连接有轴一,所述轴一与所述转杆(16)之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18)相传动连接,所述床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件(19),所述安装件(19)的中心部开设有开口二,所述开口二的口壁处定轴转动连接有稳定杆(20),所述稳定杆(20)的外表面处与所述转杆(16)通过皮带轮传动机构(28)相传动连接,所述稳定杆(20)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1);
所述驱动部件包括:
电机一(22),所述电机一(22)的外壳部与所述连接板(21)的上表面处相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一(22)的转动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3),所述螺纹杆(23)的螺纹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套(24);
所述自适应锁定部件包括:
移动壳(25),所述移动壳(25)的侧面开设有供所述螺纹套(24)穿过且与之定轴转动连接的开口四,所述螺纹套(24)的外表面处定轴转动连接有移动壳(25),所述连接板(21)的下表面处固定连接有插杆(26),所述移动壳(25)的上表面处开设有供所述插杆(26)穿过且与之滑动连接有滑口,所述移动壳(25)的下表面处固定连接有伸缩件(27),所述伸缩件(2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性部件,所述伸缩件(27)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锁定板(29),所述锁定板(29)的上表面处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30),所述电动推杆(30)的伸缩部固定连接有抵压件(31);
插块(32),所述移动壳(25)的上表面处开设有开口三,所述开口三的口壁处与所述插块(32)的外表面处相滑动连接,所述螺纹套(24)的外表面处开设有供所插块(32)插入的插口,所述插块(3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抵杆(33),所述插块(32)与所述移动壳(25)内壁的相对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弹簧三;
所述注气结构包括:
活塞机构,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活塞筒(34)、活塞杆、弹簧三、活塞头、抵压板(35)、输入管一(36)、输出管一(37)和输出管二(38),所述输入管一(36)、输出管一(37)和输出管二(38)的内部均安装有单向阀,所述输出管一(37)和输出管二(38)的内部还安装有控制阀(39),所述螺纹套(24)的外表面处固定连接有凸轮(40),所述活塞筒(34)的外壳部通过支撑件与所述移动壳(25)的侧面相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一(37)的端部通过波纹管一固定连通有气囊(41),所述气囊(41)的外表面处设置有泄气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急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41)的外表面处与所述锁定板(29)的下表面处相固定连接,所述输入管一(36)的端部通过波纹管二与加热设备相连通,所述加热设备的外壳处与所述连接板(21)的下表面处相固定连接。
CN202311087561.5A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急救床 Active CN1168697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87561.5A CN116869745B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急救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87561.5A CN116869745B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急救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69745A CN116869745A (zh) 2023-10-13
CN116869745B true CN116869745B (zh) 2024-03-08

Family

ID=88266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87561.5A Active CN116869745B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急救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6974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22529A (ko) * 2004-09-07 2006-03-10 이창현 응급용 간이 침대의 안전장치
CN108403305A (zh) * 2018-03-22 2018-08-17 河南科技大学第附属医院(河南省显微外科研究所) 急诊科专用可调节担架
CN110547918A (zh) * 2019-10-09 2019-12-10 江苏沥泽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急救充气折叠便携式担架
CN110638580A (zh) * 2019-09-25 2020-01-03 孙斌 急诊科救护用担架
CN116138959A (zh) * 2023-04-20 2023-05-2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一种自动夹持骨外科急救转运床
CN116492151A (zh) * 2023-05-05 2023-07-28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一种患者抢救用转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87029A1 (ja) * 2003-03-31 2004-10-14 Shinmaywa Industries, Ltd. ストレッチャー、ストレッチャーシステム、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22529A (ko) * 2004-09-07 2006-03-10 이창현 응급용 간이 침대의 안전장치
CN108403305A (zh) * 2018-03-22 2018-08-17 河南科技大学第附属医院(河南省显微外科研究所) 急诊科专用可调节担架
CN110638580A (zh) * 2019-09-25 2020-01-03 孙斌 急诊科救护用担架
CN110547918A (zh) * 2019-10-09 2019-12-10 江苏沥泽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急救充气折叠便携式担架
CN116138959A (zh) * 2023-04-20 2023-05-2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一种自动夹持骨外科急救转运床
CN116492151A (zh) * 2023-05-05 2023-07-28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一种患者抢救用转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69745A (zh) 2023-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37870U (zh) 一种用于非手术脊柱治疗设备的床体
CN116869745B (zh) 一种急救床
CN110575389A (zh) 颈椎康复治疗装置
CN111408110A (zh) 一种下肢康复医疗装置
CN110772396B (zh) 一种躺卧式腿部锻炼器械及方法
CN109984899B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下肢垫枕
CN210228539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下肢垫枕
CN206852998U (zh) 一种用于腿部断过后康复训练支撑架
CN103239312A (zh) 一种用于非手术脊柱治疗设备的床体
CN115804678A (zh) 一种腰椎患者术后辅助康复矫正装置
CN213218938U (zh) 动态背部智能按压装置
CN112190445B (zh) 一种康复外骨骼机器人
JP3750168B2 (ja) 歩行屈伸動作補助装置
CN212662215U (zh) 一种具有牵引功能的肩关节复位椅
CN114452167A (zh) 一种糖尿病下肢康复治疗仪
CN208641064U (zh) 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护理躺椅
KR101231099B1 (ko) 물리 치료용 안마기
CN219088797U (zh) 一种组合式减压床垫
CN213553137U (zh) 一种脊椎护理垫
CN217245492U (zh) 一种康复护理用老年患者用腿部锻炼装置
CN220236553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护颈枕
CN221045112U (zh) 便于固定的折叠担架车
CN113662804B (zh) 一种位置可任意调节的通用医疗牵引架
CN213550477U (zh) 一种可控制头位和坐姿的辅助装置
CN211797620U (zh) 多功能座腿部按摩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