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69316A - 一种双层床的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床的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69316A
CN116869316A CN202310988231.7A CN202310988231A CN116869316A CN 116869316 A CN116869316 A CN 116869316A CN 202310988231 A CN202310988231 A CN 202310988231A CN 116869316 A CN116869316 A CN 1168693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ight
layer
bed frame
target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8823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炳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 Rucci Healthy Slee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 Rucci Healthy Slee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 Rucci Healthy Slee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 Rucci Healthy Slee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8823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693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69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693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9/00Bedsteads
    • A47C19/20Multi-stage bedsteads; e.g. bunk beds; Bedsteads stackable to multi-stage bedstea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9/00Bedsteads
    • A47C19/22Combinations of bedsteads with other furniture or with accessories, e.g. with bedside cabin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1/00Attachments for beds, e.g. sheet holders, bed-cover holders; Ventilating, cooling or heating means in connection with bedsteads or mattress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层床的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该方法应用于双层床,双层床包括床体组件;床体组件包括第一层床架、第二层床架以及多根连接杆;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通过多根连接杆连接,且第一层床架设置在第二层床架上方,连接杆具备升降功能;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根据身体信息确定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目标高度指的是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根据目标高度,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以对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行调整。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适应性对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便于用户进行攀爬,提高了安全性以及双层床的智能化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床的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床的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双层床是指上下双层的床。双层床在举步为艰的房间里可以节省相当大的空间,也为朋友留宿提供方便。而在大多数学校,学生宿舍内统一采用双层床更是普遍。
现有的双层床包括上层床架和下层床架,并且在床体外侧会设置爬梯,爬梯的顶部固定于上层床架,爬梯的底部支撑在地上,以便于用户攀爬至上床铺。然而,由于上床铺的高度较高,对于儿童或者行动不便的用户来说,攀爬上去的难度较大,并且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双层床的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能够适应性对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便于用户进行攀爬,提高了安全性以及双层床的智能化程度。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一种双层床的调整方法,所述双层床包括床体组件;所述床体组件包括第一层床架、第二层床架以及多根连接杆;所述第一层床架与所述第二层床架通过所述多根连接杆连接,且所述第一层床架设置在所述第二层床架上方,所述连接杆具备升降功能;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所述目标用户为需要攀爬上所述第一层床架的用户;
根据所述身体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所述目标高度指的是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
根据所述目标高度,控制所述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以对所述第一层床架相对于所述地面的高度进行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一种双层床的调整装置,所述双层床包括床体组件;所述床体组件包括第一层床架、第二层床架以及多根连接杆;所述第一层床架与所述第二层床架通过所述多根连接杆连接,且所述第一层床架设置在所述第二层床架上方,所述连接杆具备升降功能;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所述目标用户为需要攀爬上所述第一层床架的用户;
高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身体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所述目标高度指的是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
高度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高度,控制所述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以对所述第一层床架相对于所述地面的高度进行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的双层床的调整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的所述双层床的调整方法中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设置在双层床上,双层床包括床体组件,床体组件包括第一层床架、第二层床架以及多根连接杆,第一层床架位于第二层床架上方,第一层床架通过多根连接杆与第二层床架连接,连接杆具备升降功能。电子设备获取需要攀爬上第一层床架的用户的身体信息,根据身体信息确定出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也就是目标高度,根据目标高度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从而对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行调整,以使在检测到目标用户需要攀爬上第一层床架时,控制双层床的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进行调整,便于用户攀爬到第一层床架上,提高了用户攀爬上第一层床架时的安全性以及双层床的智能化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公开的双层床的调整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双层床的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对第一层床架进行调整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双层床的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双层床的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对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进行进一步调整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连接组件为收缩状态时双层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连接组件为伸长状态时双层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双层床的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双层床的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能够适应性对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便于用户进行攀爬,提高了安全性以及双层床的智能化程度。以下进行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1为一个实施例公开的双层床的调整方法的应用场景图。如图1所示,可包括双层床10和用户。双层床10包括床体组件。床体组件包括第一层床架110、第二层床架120以及多根连接杆130。第一层床架110与第二层床架120通过多根连接杆130连接,且第一层床架110设置在第二层床架120上方,连接杆130具备升降功能。
进一步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电子设备如双层床的中控设备或者是外置的电子设备,下述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以电子设备进行说明,但对此并未进行限定。
获取需要攀爬上第一层床架210的用户的身体信息,并根据得到的身体信息确定第一层床架210对应的目标高度。其中,目标高度指的是第一层床架210相对于地面的高度。根据确定的目标高度控制多根连接杆230进行升降,从而对第一层床架210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行调整。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双层床的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中的双层床10,双层床10包括床体组件。床体组件包括第一层床架110、第二层床架120以及多根连接杆130。第一层床架110与第二层床架120通过多根连接杆130连接,且第一层床架110设置在第二层床架120上方,连接杆130具备升降功能。如图2所示,该双层床的调整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210、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目标用户为需要攀爬上第一层床架的用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双层床至少包括床体组件,床体组件包括第一层床架、第二层床架以及多根连接杆。其中,第一层床架为双层床中相对于地面较高的床架,第二层床架则为双层床中相对于地面较低的床架。连接杆是用于连接第一层床架和第二层床架的部件,具体可以通过螺纹、销、轴等方式将第一层床架和第二层床架连接起来,并且连接杆具备升降功能,也就是连接杆能够对其长度进行伸长和缩短。
双层床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其中,目标用户为需要攀爬上第一层床架的用户;身体信息指的是评价用户身体条件或者说评价用户身体素质的信息,如用户的身体、体重、年龄、身高体重比、血压、肌肉含量以及身体不适部位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双层床可以预先存储有不同用户的身体信息。双层床通过图像采集设备对目标用户进行图像采集,根据采集到的图像,采用人脸识别等方式确定出每个用户的身份,并将每个用户的身份与预先存储的身体信息进行匹配,将成功匹配的身体信息确定为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其中,如果双层床附近只有一个用户,也就是图像采集设备只能够采集到包含一个用户的图像,那么可以直接将该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如果双层床附近有一个以上的用户,也就是图像采集设备可以采集到包含多个用户的图像,那么双层床可以将采集到的每个用户的身份与预先存储的身体信息进行匹配,将成功匹配的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双层床执行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目标用户输入的登录信息,并且根据登录信息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或者,
获取包含目标用户的用户图像,对用户图像进行识别,以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先存储的身体信息可以与目标用户的登录信息进行绑定。目标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方式输入登录信息,也可以通过点击按键或者点击触控屏等方式输入登录信息,双层床接收到目标用户所输入的登录信息,并且将登录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身体信息进行匹配,将成功匹配的身体信息确定为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
或者,预先存储的身体信息可以与目标用户的人脸信息进行绑定。双层床通过图像采集设备获取包含目标用户的用户图像,并通过人脸识别方式对用户图像进行识别,以获取目标用户的人脸信息,并将目标用户的人脸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身体信息进行匹配,将成功匹配的身体信息确定为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
或者,双层床通过图像采集设备获取包含目标用户的用户图像,并通过图像识别方式对用户图像进行识别,获取到用户图像中目标用户的相关信息,并根据目标用户的相关信息确定出用户的身体信息。例如,双层床通过图像识别方式获取到用户图像中目标用户的身高,并根据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用户图像时的图像比例,确定出目标用户实际的身高,从而得到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
采用上述实施例,双层床能够通过目标用户输入的方式获取目标用户的登录信息,并根据目标用户的登录信息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或者,双层床能够通过主动对目标用户进行图像获取,并通过图像识别方式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能够多种方式获取到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提高了双层床的适用性以及智能化程度。
220、根据身体信息确定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目标高度指的是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双层床需要根据确定的身体信息来判断是否需要对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进行调整,以及第一层床架所需要调整的高度。因此,双层床可以先判断身体信息是否满足第一层床架进行高度调整的条件,例如,判断目标用户的体重是否小于体重阈值;判断目标用户的血压是否高于血压阈值,等等。在确定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满足第一层床架进行高度调整的条件之后,双层床可以根据身体信息确定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其中,目标高度指的是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
具体实施时,双层床可以预先设置多个高度值,每个高度值对应不同的身体信息。双层床根据所确定的身体信息,将身体信息所关联的高度值确定为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或者,可以预先设置有目标高度的计算公式,双层床将确定的身体信息代入到计算公式中,将得到的值确定为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例如,身体信息为用户的身高,计算公式为“目标高度=身高*0.6”,因此双层床可以根据目标用户的身高确定出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
230、根据目标高度,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以对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双层床根据目标高度,通过控制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连接杆进行升降,从而对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行调整,实现了对第一层床架的升高或者降低。具体实施时,双层床还可以设置有电机等动力装置或者传动装置来对连接杆进行升降控制。
实施上述实施例,在检测到目标用户需要攀爬上第一层床架时,控制双层床的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进行调整,便于用户攀爬到第一层床架上,提高了用户攀爬上第一层床架时的安全性以及双层床的智能化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双层床在执行根据目标高度,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以对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高度,控制多根连接杆按照目标速度进行升降,以对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行调整;
若检测到任一连接杆的升降速度与目标速度之间的速度差小于速度差阈值,则控制连接杆停止进行升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双层床根据目标高度以及预设的目标速度,通过控制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连接杆按照目标速度进行升降,从而对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行调整,实现了对第一层床架的升高或者降低。其中,目标速度为连接杆单位时间内进行升降的理论速率。具体实施时,双层床可以控制电机等动力装置或者传动装置的运行速率来对连接杆升降的目标速度进行控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双层床在控制多根连接杆按照目标速度进行升降的过程中,对每根连接杆的升降速度进行实时监测。若检测到任一连接杆的升降速度与目标速度之间的速度差小于速度差阈值,则表明该连接杆的升降过程出现了状况,此时双层床可以控制连接杆停止进行升降。其中,升降速度为连接杆单位时间内进行升降的实际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双层床通过传感设备检测第一层床架所受到的压力值,并且根据所述压力值确定目标速度;其中,目标速度与第一层床架所受到的压力值成负相关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双层床通过传感设备检测第一层床架所受到的压力值,也就是检测第一层床架上的对象的重量,在第一层床架上的对象的重量越大时,双层床所确定的目标速度也就越小;而第一层床架上的对象的重量越小时,双层床所确定的目标速度也就越大;通过对升降杆的目标速度与第一层床架受到的压力值进行关联,能够提高对第一层床架进行高度调整时的安全性。
采用上述实施例,通过控制连接杆按照预设的目标速度进行伸缩,并且在连接杆实际的升降速度相较于目标速度相差较大时,则认为连接杆的升降过程出现了状况如剐蹭了墙壁或者升降杆出现了卡顿,此时控制连接杆停止进行升降能够提高第一层床架进行高度调整过程的安全性以及提高了双层床的智能化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对第一层床架进行调整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双层床在执行根据目标高度,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以对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310、通过图像采集部件连续采集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空间的图像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双层床可以通过图像采集部件如摄像头等,对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空间进行连续的图像采集,以获取若干图像信息。其中,图像采集部件可以设置在第一层床架的底部,以对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空间进行图像采集。
320、对图像信息进行物体运动识别,若根据物体运动识别结果确定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空间中存在移动的对象,则控制连接杆停止进行升降。和/或,
330、对图像信息进行对象识别,若检测到有用户位于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空间,则控制连接杆停止进行升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空间的图像信息后,双层床可以对获取到的图像信息进行物体运动识别,以识别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空间中是否存在移动的对象。若识别到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空间中存在移动的对象,则认为继续控制连接杆进行升降以调整第一层床架的高度会对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移动对象造成影响,因此双层床控制连接杆停止进行升降。
此外,在获取到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空间的图像信息后,双层床可以对获取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对象识别,以判断位于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各种对象。若识别到有用户位于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空间,则认为继续控制连接杆进行升降以调整第一层床架的高度会对位于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用户造成影响,因此双层床控制连接杆停止进行升降。
340、若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空间中不存在移动的对象,以及没有用户位于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空间,则根据目标高度,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下降操作,以将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调整至目标高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双层床物体运动识别以及对象识别方式,识别不到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空间中存在移动的对象,以及识别不到有用户位于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空间,则认为控制连接杆进行升降以调整第一层床架的高度不会对位于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对象造成任何影响,因此双层床无需控制连接杆停止进行升降,而是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下降操作,将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调整至目标高度,以完成对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调整。
采用上述实施例,通过采集图像方式获取位于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各个物体的情况,在存在移动的对象或者是存在用户的情况下,控制连接杆停止进行升降,而在其他情况下继续完成对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调整,能够进一步提高双层床执行第一层床架进行高度调整过程的智能化程度以及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双层床的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中的双层床10,双层床10包括床体组件。床体组件包括第一层床架110、第二层床架120以及多根连接杆130。第一层床架110与第二层床架120通过多根连接杆130连接,且第一层床架110设置在第二层床架120上方,连接杆130具备升降功能。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410、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目标用户为需要攀爬上第一层床架的用户;身体信息包括身高、年龄或者身体状态评分。
420、若身高小于身高阈值,则确定身高所属的目标身高区间,并将目标身高区间对应的高度值确定为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目标身高区间为预设的多个身高区间中的一个;每个身高区间分别对应一个高度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双层床获取到的身体信息为目标用户的身高。双层床可以将目标用户的身高与预设的身高阈值进行比较。若目标用户的身高大于或者等于身高阈值,那么双层床则无需对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进行调整,因此无需确定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若目标用户的身高小于身高阈值,那么双层床则需要对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进行调整,此时双层床可以根据目标用户的身高与预设的多个身高区间,确定出目标用户的身高所处的目标身高区间,并将目标身高区间对应的高度值确定为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其中,目标身高区间为预设的多个身高区间中的一个,每个身高区间分别对应一个高度值。
举例来说,获取到的目标用户的身高为1.16m,预设的身高阈值为1.6m,预设有三个身高区间,分别为[1m,1.2m]、[1.2m,1.4m]和[1.4m,1.6m],其中,身高区间[1m,1.2m]对应的高度值为1.2m,身高区间[1.2m,1.4m]对应的高度值为1.3m,身高区间[1.4m,1.6m]对应的高度值为1.4m。因此,双层床比较目标用户的身高与身高阈值之间的大小,在确定目标用户的身高小于身高阈值后,根据三个身高区间,确定出目标身高所属的目标身高区间为[1m,1.2m]。双层床将目标身高区间[1m,1.2m]对应的高度值,也就是1.2m确定为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
430、若年龄大于年龄阈值,则确定年龄所属的目标年龄区间,并将目标年龄区间对应的高度值确定为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目标年龄区间为预设的多个年龄区间中的一个;每个年龄区间分别对应一个高度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双层床获取到的身体信息为目标用户的年龄。双层床可以将目标用户的年龄与预设的年龄阈值进行比较。若目标用户的年龄小于或者等于年龄阈值,那么双层床则无需对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进行调整,因此无需确定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若目标用户的年龄大于年龄阈值,那么双层床则需要对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进行调整,此时双层床可以根据目标用户的年龄与预设的多个年龄区间,确定出目标用户的年龄所处的目标年龄区间,并将目标年龄区间对应的高度值确定为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其中,目标年龄区间为预设的多个年龄区间中的一个,每个年龄区间分别对应一个高度值。
举例来说,获取到的目标用户的年龄为41岁,预设的年龄阈值为40岁,预设有三个年龄区间,分别为[41,45]、[46,50]和[51,55],其中,年龄区间[41,45]对应的高度值为1.4m,年龄区间[46,50]对应的高度值为1.3m,年龄区间[51,55]对应的高度值为1.2m。因此,双层床比较目标用户的年龄与年龄阈值之间的大小,在确定目标用户的年龄大于年龄阈值后,根据三个年龄区间,确定出目标年龄所属的目标年龄区间为[41,45]。双层床将目标年龄区间[41,45]对应的高度值,也就是1.4m确定为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
440、若身体状态评分小于评分阈值,则确定身体状态评分的目标评分区间,并将目标评分区间对应的高度值确定为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目标评分区间为预设的多个评分区间中的一个;每个评分区间分别对应一个高度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双层床获取到的身体信息为目标用户的身体状态评分。其中,身体状态评分为对用户的身体状态进行综合评价的数值,身体状态评分越高,表示用户的身体状态越好,例如结合用户的身高、体重、血压和肌肉含量等数据,通过一个固定的计算公式来确定出用户的身体状态评分。双层床可以将目标用户的身体状态评分与预设的评分阈值进行比较。若目标用户的身体状态评分大于或者等于评分阈值,则可认为用户身体状态较好,那么双层床则无需对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进行调整,因此无需确定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若目标用户的身体状态评分小于身体状态评分阈值,那么双层床则需要对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进行调整,此时双层床可以根据目标用户的身体状态评分与预设的多个评分区间,确定出目标用户的身体状态评分所处的目标评分区间,并将目标评分区间对应的高度值确定为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其中,目标评分区间为预设的多个评分区间中的一个,每个评分区间分别对应一个高度值。
举例来说,获取到的目标用户的身体状态评分为50分(满分为100分),预设的评分阈值为60分,预设有三个评分区间,分别为[31,40]、[41,50]和[51,60],其中,评分区间[31,40]对应的高度值为1.2m,评分区间[41,50]对应的高度值为1.3m,评分区间[51,60]对应的高度值为1.4m。因此,双层床比较目标用户的身体状态评分与评分阈值之间的大小,在确定目标用户的身体状态评分小于评分阈值后,根据三个评分区间,确定出身体状态评分所属的目标评分区间为[41,50]。双层床将目标评分区间[41,50]对应的高度值,也就是1.3m确定为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
450、根据目标高度,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以对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双层床根据目标高度,通过控制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连接杆进行升降,从而对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行调整,实现了对第一层床架的升高或者降低。
实施上述实施例,双层床在目标用户的身高小于身高阈值时,或者在目标用户的年龄大于年龄阈值时,又或者在目标用户的身体状态评分小于评分阈值时,对第一层床架进行调整,使得双层床能够针对不同目标用户进行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调整,提高了双层床的适应性,并且根据身高、年龄或者身体状态评分所处的区间来确定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能够更加合理地对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进行调整,提高了双层床的智能化程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双层床的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中的双层床10,双层床10包括床体组件。床体组件包括第一层床架110、第二层床架120以及多根连接杆130。第一层床架110与第二层床架120通过多根连接杆130连接,且第一层床架110设置在第二层床架120上方,连接杆130具备升降功能。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510、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目标用户为需要攀爬上第一层床架的用户。
520、根据身体信息确定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目标高度指的是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
530、获取目标物体相对于地面的物体高度;其中,目标物体为位于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空间的高度最高的物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双层床在对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进行调整,尤其是对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进行降低时,需要考虑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物体的高度,尤其是其中最高的物体的高度,因此,双层床可获取目标物体相对于地面的物体高度,其中,目标物体为位于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空间的高度最高的物体。具体实施时,双层床可以通过图像采集设备或者是激光检测设备等,采集位于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各个物体的图像数据或者是点云数据,根据各个物体的图像数据或者点云数据,确定出位于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各个物体的高度,并从中确定出高度最高的物体,该物体即为目标物体,并获取目标物体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具体实施时,双层床可以根据各个物体的图像数据或者点云数据,确定出位于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各个物体相对于图像采集设备或者激光检测设备的距离,接着根据图像采集设备或者激光检测设备相对于地面的高度,确定出每个物体相对于地面的高度。
540、若目标高度大于物体高度,且物体高度与目标高度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或者等于高度差阈值,则根据目标高度,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下降操作,以将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调整至目标高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双层床在获取目标物体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也就是物体高度之后,计算根据身体信息确定的目标高度与物体高度之间的高度差,并且将物体高度与之前目标高度进行比较,以及将计算得到的高度差与高度差阈值进行比较。若目标高度小于或者等于物体高度,则认为目标物体与第一层床架之间的距离太小,不适合于对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进行调整,因此双层床无需对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行调整。若目标高度大于物体高度,且物体高度与目标高度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或者等于高度差阈值,则认为第一层床架与目标物体之间存在足够的距离以供第一层床架进行高度调整,因此,双层床可以直接根据目标高度,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下降操作,以将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调整至目标高度。
550、若目标高度大于物体高度,且物体高度与目标高度之间的高度差小于高度差阈值,则根据物体高度以及高度差阈值,控制多个连接杆进行下降操作,以使第一层床架下降后的高度与物体高度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或者等于高度差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目标高度大于物体高度,且物体高度与目标高度之间的高度差小于高度差阈值,则认为第一层床架与目标物体之间有距离供第一层床架进行高度调整,但不足以供第一层床架调整至目标高度。因此,双层床根据物体高度以及高度差阈值,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下降操作,以使第一层床架下降后的高度与物体高度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或者等于高度差阈值。具体实施时,双层床可以计算目标物体的物体高度以及高度差阈值之间的和,将这物体高度与高度差阈值的和作为新的目标高度,根据新的目标高度,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下降操作,以将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调整至新的目标高度。
举例来说,位于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目标物体的物体高度为1m,目标高度为1.2m,高度差阈值为0.3m,因此,双层床可以确定目标高度大于物体高度,但物体高度与目标高度之间的高度差(0.2m)小于高度差阈值(0.3m)。因此,双层床计算物体高度与高度差阈值之间的和,即1.3m,将这个作为对目标高度进行替换更新,得到新的目标高度为1.3m,并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下降操作,以将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调整至1.3m,以使第一层床架下降后的高度(1.3m)与物体高度(1m)之间的高度差(0.3m),大于或者等于高度差阈值(0.3m)。
采用上述实施例,在对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进行调整时,考虑了位于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空间的高度最高的物体的高度,根据目标高度与物体之间的高度差,对第一层床架调整的高度进行适应性调整,令对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进行调整的过程更加安全和合理,进一步提高了双层床的智能化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对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进行进一步调整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双层床在执行根据目标高度,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以对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行调整的过程之后,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610、获取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的第一位置信息、出风强度,以及获取照明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发光强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双层床可以与空气调节设备如空调、加湿器等进行通信连接,双层床还可以与照明设备如吊灯等通信连接。双层床与空气调节设备以及照明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以获取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的第一位置信息、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强度、照明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以及照明设备的发光强度。其中,第一位置信息指的是空调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的高度、在所在空间的位置以及相对于双层床的方位等信息;出风强度指的是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的出风速度以及出风温度等信息;第二位置信息指的是照明设备的高度、在所在空间的位置以及相对于双层床的方位等信息;发光强度指的是照明设备的亮度等信息。
620、根据第一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层床架与出风口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根据第二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层床架与照明设备之间的第二距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双层床根据第一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层床架与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根据第二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层床架与照明设备之间的第二距离。其中,第一距离为第一层床架与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之间的最短距离;第二距离为第一层床架与照明设备之间的最短距离。
630、若第一距离小于距离阈值且出风强度大于出风强度阈值,则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下降操作,以对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行降低;或者,若第二距离小于距离阈值且发光强度大于发光强度阈值,则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下降操作,以对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行降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双层床在确定第一距离、第二距离以及获取出风强度、发光强度之后,将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分别与距离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将出风强度与出风强度阈值进行比较,将发光强度与发光强度阈值进行比较。若第一距离大于或者等于距离阈值,或者出风强度小于或者等于出风强度阈值,则认为空气调节设备当前的出风情况不会对第一层床架上的用户造成影响,因此无需对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进行调整。若第一距离小于距离阈值且出风强度大于出风强度阈值,则认为空气调节设备当前的出风情况会对第一层床架上的用户造成影响,双层床可以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下降操作,以对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行降低。
或者,若第二距离大于或者等于距离阈值,或者发光强度小于或者等于发光强度阈值,则认为照明设备当前的照明情况不会对第一层床架上的用户造成影响,因此无需对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进行调整。若第二距离小于距离阈值且发光强度大于发光强度阈值,则认为照明设备当前的照明情况会对第一层床架上的用户造成影响,双层床可以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下降操作,以对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行降低。
采用上述实施例,通过获取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位置以及出风强度,能够判断空气调节设备当前的出风情况是否会对第一层床架上的用户造成影响如令用户感觉太冷,以及通过获取照明设备的位置以及照明强度,能够判断照明设备当前的照明情况是否会对第一层床架上的用户造成影响如令用户感觉太刺眼。并且在空气调节设备以及照明设备对第一层床架上的用户造成影响时,降低第一层床架的高度,以降低空气调节设备以及照明设备给用户带来的不适,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体验以及双层床的智能化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和图8,图7是连接组件为收缩状态时双层床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连接组件为伸长状态时双层床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和图8所示,双层床10包括第一层床架110、第二层床架120、多根连接杆130、连接组件140和爬梯150,连接组件140与第一层床架110连接,爬梯150的一端与连接组件140连接,其中,连接组件140具有两种状态,收缩状态和伸长状态,当连接组件140处于收缩状态时,如图7所示,能够将爬梯150固定在第一层床架110的下方,当连接组件140处于伸长状态时,如图8所示,能够使爬梯150从第一层床架110的下方伸出,并使爬梯150沿爬梯150的一端朝向另一端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通过设置连接组件140将爬梯150与第一层床架110连接,一般情况下,连接组件140处于收缩状态,爬梯150位于第一层床架110的下方,当需要上下床时,使连接组件140由收缩状态切换至伸长状态,即将爬梯150从第一层床架110的下方拉出,爬梯150被拉出后能够呈倾斜状态,相比于现有的竖直爬梯,通过倾斜设置的爬梯150上下床更加方便,且从爬梯150上掉落的风险很小,在上床或者下床之后,再使连接组件140由伸长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从而将爬梯150固定至第一层床架110的下方,能够减少占用空间。此外,爬梯150为可伸缩的爬梯150,也就是在第一层床架110的高度升高后,能够令爬梯150进行伸长;在第一层床架110的高度进行降低后,能够令爬梯150进行收缩;从而便于第一层床架110的高度改变后,目标用户仍能够通过爬梯150攀爬上第一层床架,提高了爬梯150的安全性。
双层床在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之前,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输出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将连接组件调整至收缩状态;
双层床在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之后,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输出第二提示信息,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将连接组件调整至伸长状态;
在检测到目标用户位于第一层床架的情况下,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以将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恢复至第一高度,第一高度为根据目标高度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前,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图7和图8所示的双层床的结构,双层床在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之前,输出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将连接组件调整至收缩状态,使得目标用户攀爬第一层床架之前,先将连接组件调整至收缩状态,以使双层床能够更好地对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进行调整,减少了爬梯造成的干扰。而双层床在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之后,也就是双层床完成了对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调整,以使目标用户能够攀爬到第一层床架上时,双层床输出第二提示信息,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将连接组件调整至伸长状态,使得目标用户能够放下爬梯,并通过爬梯攀爬到第一层床架上。
此外,双层床在通过传感设备如温度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等,检测到目标用户位于第一层床架的情况下,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以将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恢复至第一高度。其中,第一高度为双层床根据目标高度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前,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也就是说,在目标用户成功攀爬上第一层床架后,双层床可以将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进行恢复。
采用上述实施例,通过在双层床上设置连接组件以使第一层床架与爬梯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能够令双层床在对第一层床架进行高度调整时,避免了爬梯阻碍对第一层床架进行高度调整;并且,双层床在对第一层床架进行高度调整的前后,通过输出第一提示信息和第二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对连接组件的状态进行设置,也能够提示用户即将对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进行调整,令用户保持安全距离,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而在用户攀爬上第一层床架之后,令第一层床架的高度复原,能够减少对于第二层床架上的对象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双层床的智能化程度。
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双层床的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双层床的调整装置可基于图1所示的双层床10实现,双层床10包括床体组件。床体组件包括第一层床架110、第二层床架120以及多根连接杆130。第一层床架110与第二层床架120通过多根连接杆130连接,且第一层床架110设置在第二层床架120上方,连接杆130具备升降功能。如图9所示,该双层床的调整装置900可以包括:信息获取单元910、高度确定单元920以及高度调整单元930。
信息获取单元910,用于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目标用户为需要攀爬上第一层床架的用户;
高度确定单元920,用于根据身体信息确定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目标高度指的是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
高度调整单元930,用于根据目标高度,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以对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行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身体信息包括身高。
高度确定单元920,还用于:
若身高小于身高阈值,则确定身高所属的目标身高区间,并将目标身高区间对应的高度值确定为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目标身高区间为预设的多个身高区间中的一个;每个身高区间分别对应一个高度值;
和/或,
身体信息包括年龄;
高度确定单元920,还用于:
若年龄大于年龄阈值,则确定年龄所属的目标年龄区间,并将目标年龄区间对应的高度值确定为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目标年龄区间为预设的多个年龄区间中的一个;每个年龄区间分别对应一个高度值;
和/或,身体信息包括身体状态评分;
高度确定单元920,还用于:
若身体状态评分小于评分阈值,则确定身体状态评分的目标评分区间,并将目标评分区间对应的高度值确定为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目标评分区间为预设的多个评分区间中的一个;每个评分区间分别对应一个高度值。
实施上述实施例,双层床能够针对不同目标用户进行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调整,提高了双层床的适应性,并且根据身高、年龄或者身体状态评分所处的区间来确定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能够更加合理地对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进行调整,提高了双层床的智能化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高度调整单元930,还用于:
获取目标物体相对于地面的物体高度;其中,目标物体为位于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空间的高度最高的物体;
若目标高度大于物体高度,且物体高度与目标高度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或者等于高度差阈值,则根据目标高度,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下降操作,以将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调整至目标高度;
若目标高度大于物体高度,且物体高度与所述目标高度之间的高度差小于高度差阈值,则根据物体高度以及高度差阈值,控制多个连接杆进行下降操作,以使第一层床架下降后的高度与物体高度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或者等于高度差阈值。
实施上述实施例,在对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进行调整时,考虑了位于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空间的高度最高的物体的高度,根据目标高度与物体之间的高度差,对第一层床架调整的高度进行适应性调整,令对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进行调整的过程更加安全和合理,进一步提高了双层床的智能化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息获取单元910,还用于:
接收目标用户输入的登录信息,并且根据登录信息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或者,
获取包含目标用户的用户图像,对用户图像进行识别,以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
实施上述实施例,双层床能够通过目标用户输入的方式获取目标用户的登录信息,并根据目标用户的登录信息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或者,双层床能够通过主动对目标用户进行图像获取,并通过图像识别方式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能够多种方式获取到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提高了双层床的适用性以及智能化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的双层床的调整装置,还包括:
升降停止单元940,用于通过图像采集部件连续采集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空间的图像信息;
对图像信息进行物体运动识别,若根据物体运动识别结果确定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空间中存在移动的对象,则控制连接杆停止进行升降;和/或,
对图像信息进行对象识别,若检测到有用户位于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空间,则控制连接杆停止进行升降。
实施上述实施例,通过采集图像方式获取位于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各个物体的情况,在存在移动的对象或者是存在用户的情况下,控制连接杆停止进行升降,而在其他情况下继续完成对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调整,能够进一步提高双层床执行第一层床架进行高度调整过程的智能化程度以及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息获取单元910,还用于:
获取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的第一位置信息、出风强度,以及获取照明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发光强度;
根据第一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层床架与出风口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根据第二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层床架与照明设备之间的第二距离;
高度调整单元930,还用于:
若第一距离小于距离阈值且出风强度大于出风强度阈值,则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下降操作,以对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行降低;或者,若第二距离小于距离阈值且发光强度大于发光强度阈值,则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下降操作,以对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行降低。
实施上述实施例,在空气调节设备以及照明设备对第一层床架上的用户造成影响时,降低第一层床架的高度,以降低空气调节设备以及照明设备给用户带来的不适,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体验以及双层床的智能化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双层床还包括连接组件和爬梯;连接组件与第一层床架连接,连接组件还与爬梯的一端连接;其中,连接组件用于当连接组件处于收缩状态时将爬梯固定在第一层床架的下方,以及当连接组件处于伸长状态时使爬梯从第一层床架的下方伸出并使爬梯沿爬梯的一端朝向另一端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如图9所示的双层床的调整装置,还包括:
信息输出模块950,用于在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之前,输出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将连接组件调整至收缩状态;
信息输出模块950,还用于:
在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之后,输出第二提示信息,第二提示信息用户提示用户将连接组件调整至伸长状态;
高度调整单元930,还用于:
在检测到目标用户位于第一层床架的情况下,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以将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恢复至第一高度,第一高度为根据目标高度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前,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
实施上述实施例,通过在双层床上设置连接组件以使第一层床架与爬梯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能够令双层床在对第一层床架进行高度调整时,避免了爬梯阻碍对第一层床架进行高度调整;并且,双层床在对第一层床架进行高度调整的前后,通过输出第一提示信息和第二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对连接组件的状态进行设置,也能够提示用户即将对第一层床架的高度进行调整,令用户保持安全距离,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而在用户攀爬上第一层床架之后,令第一层床架的高度复原,能够减少对于第二层床架上的对象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双层床的智能化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高度调整单元930,还用于:
根据目标高度,控制多根连接杆按照目标速度进行升降,以对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行调整;
升降停止单元940,还用于:
若检测到任一连接杆的升降速度与目标速度之间的速度差小于速度差阈值,则控制连接杆停止进行升降。
实施上述实施例,通过控制连接杆按照预设的目标速度进行伸缩,并且在连接杆实际的升降速度相较于目标速度相差较大时,则认为连接杆的升降过程出现了状况如剐蹭了墙壁或者升降杆出现了卡顿,此时控制连接杆停止进行升降能够提高第一层床架进行高度调整过程的安全性以及提高了双层床的智能化程度。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电子设备1000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1010;
与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1020;
其中,处理器1020调用存储器1010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目标用户为需要攀爬上第一层床架的用户;
根据身体信息确定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目标高度指的是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
根据目标高度,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以对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行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身体信息包括身高;
处理器1020根据身体信息确定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的方式为:
若身高小于身高阈值,则确定身高所属的目标身高区间,并将目标身高区间对应的高度值确定为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目标身高区间为预设的多个身高区间中的一个;每个身高区间分别对应一个高度值;
和/或,
身体信息包括年龄;
处理器1020根据身体信息确定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的方式为:
若年龄大于年龄阈值,则确定年龄的目标年龄区间,并将目标年龄区间对应的高度值确定为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目标年龄区间为预设的多个年龄区间中的一个;每个年龄区间分别对应一个高度值;
和/或,
身体信息包括身体状态评分;
处理器1020根据身体信息确定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的方式为:
若身体状态评分小于评分阈值,则确定身体状态评分的目标评分区间,并将目标评分区间对应的高度值确定为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目标评分区间为预设的多个评分区间中的一个;每个评分区间分别对应一个高度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20根据目标高度,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以对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行调整的方式为:
获取目标物体相对于地面的物体高度;其中,目标物体为位于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空间的高度最高的物体;
若目标高度大于物体高度,且物体高度与目标高度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或者等于高度差阈值,则根据目标高度,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下降操作,以将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调整至目标高度;
若目标高度大于物体高度,且物体高度与目标高度之间的高度差小于高度差阈值,则根据物体高度以及高度差阈值,控制多个连接杆进行下降操作,以使第一层床架下降后的高度与物体高度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或者等于高度差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20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的方式为:
接收目标用户输入的登录信息,并且根据登录信息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或者,
获取包含目标用户的用户图像,对用户图像进行识别,以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20还执行如下步骤:
通过图像采集部件连续采集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空间的图像信息;
对图像信息进行物体运动识别,若根据物体运动识别结果确定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空间中存在移动的对象,则控制连接杆停止进行升降;和/或,
对图像信息进行对象识别,若检测到有用户位于第一层床架与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空间,则控制连接杆停止进行升降。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20还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的第一位置信息、出风强度,以及获取照明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发光强度;
根据第一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层床架与出风口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根据第二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层床架与照明设备之间的第二距离;
若第一距离小于距离阈值且出风强度大于出风强度阈值,则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下降操作,以对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行降低;或者,若第二距离小于距离阈值且发光强度大于发光强度阈值,则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下降操作,以对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行降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双层床还包括连接组件和爬梯;连接组件与第一层床架连接,连接组件还与爬梯的一端连接;其中,连接组件用于当连接组件处于收缩状态时将爬梯固定在第一层床架的下方,以及当连接组件处于伸长状态时使爬梯从第一层床架的下方伸出并使爬梯沿爬梯的一端朝向另一端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处理器1020在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之前,还执行如下步骤:
输出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将连接组件调整至收缩状态;
处理器1020在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之后,还执行如下步骤:
输出第二提示信息,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将连接组件调整至伸长状态;
在检测到目标用户位于第一层床架的情况下,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以将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恢复至第一高度,第一高度为根据目标高度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前,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20根据目标高度,控制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以对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行调整的方式为:
根据目标高度,控制多根连接杆按照目标速度进行升降,以对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行调整;
若检测到任一连接杆的升降速度与目标速度之间的速度差小于速度差阈值,则控制连接杆停止进行升降。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1020还可以执行前面实施例中描述到的其他步骤,此处不作赘述。
其中,实施图10所示的电子设备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且保证了用户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面实施例描述的双层床的调整方法中的步骤。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双层床的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例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例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双层床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床包括床体组件;所述床体组件包括第一层床架、第二层床架以及多根连接杆;所述第一层床架与所述第二层床架通过所述多根连接杆连接,且所述第一层床架设置在所述第二层床架上方,所述连接杆具备升降功能;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所述目标用户为需要攀爬上所述第一层床架的用户;
根据所述身体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所述目标高度指的是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
根据所述目标高度,控制所述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以对所述第一层床架相对于所述地面的高度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体信息包括身高;所述根据所述身体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包括:
若所述身高小于身高阈值,则确定所述身高所属的目标身高区间,并将所述目标身高区间对应的高度值确定为所述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所述目标身高区间为预设的多个身高区间中的一个;每个所述身高区间分别对应一个高度值;
和/或,
所述身体信息包括年龄,所述根据所述身体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包括:
若所述年龄大于年龄阈值,则确定所述年龄所属的目标年龄区间,并将所述目标年龄区间对应的高度值确定为所述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所述目标年龄区间为预设的多个年龄区间中的一个;每个所述年龄区间分别对应一个高度值;
和/或,所述身体信息包括身体状态评分,所述根据所述身体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包括:
若所述身体状态评分小于评分阈值,则确定所述身体状态评分的目标评分区间,并将所述目标评分区间对应的高度值确定为所述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所述目标评分区间为预设的多个评分区间中的一个;每个所述评分区间分别对应一个高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高度,控制所述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以对所述第一层床架相对于所述地面的高度进行调整,包括:
获取目标物体相对于地面的物体高度;其中,所述目标物体为位于所述第一层床架与所述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空间的高度最高的物体;
若所述目标高度大于所述物体高度,且所述物体高度与所述目标高度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或者等于高度差阈值,则根据所述目标高度,控制所述多根连接杆进行下降操作,以将所述第一层床架相对于所述地面的高度调整至所述目标高度;
若所述目标高度大于所述物体高度,且所述物体高度与所述目标高度之间的高度差小于所述高度差阈值,则根据所述物体高度以及所述高度差阈值,控制所述多个连接杆进行下降操作,以使所述第一层床架下降后的高度与所述物体高度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高度差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包括:
接收目标用户输入的登录信息,并且根据所述登录信息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或者,
获取包含目标用户的用户图像,对所述用户图像进行识别,以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图像采集部件连续采集所述第一层床架与所述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空间的图像信息;
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物体运动识别,若根据物体运动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第一层床架与所述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空间中存在移动的对象,则控制所述连接杆停止进行升降;和/或,
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对象识别,若检测到有用户位于所述第一层床架与所述第二层床架之间的空间,则控制所述连接杆停止进行升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的第一位置信息、出风强度,以及获取照明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发光强度;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层床架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层床架与所述照明设备之间的第二距离;
若所述第一距离小于距离阈值且所述出风强度大于出风强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多根连接杆进行下降操作,以对所述第一层床架相对于所述地面的高度进行降低;或者,若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距离阈值且所述发光强度大于发光强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多根连接杆进行下降操作,以对所述第一层床架相对于所述地面的高度进行降低。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床还包括连接组件和爬梯;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层床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还与所述爬梯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连接组件用于当所述连接组件处于收缩状态时将所述爬梯固定在所述第一层床架的下方,以及当所述连接组件处于伸长状态时使所述爬梯从所述第一层床架的下方伸出并使所述爬梯沿所述爬梯的一端朝向另一端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在控制所述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将所述连接组件调整至所述收缩状态;
在控制所述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将所述连接组件调整至所述伸长状态;
在检测到所述目标用户位于所述第一层床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以将所述第一层床架相对于所述地面的高度恢复至第一高度,所述第一高度为根据所述目标高度控制所述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前,所述第一层床架相对于所述地面的高度。
8.一种双层床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床包括床体组件;所述床体组件包括第一层床架、第二层床架以及多根连接杆;所述第一层床架与所述第二层床架通过所述多根连接杆连接,且所述第一层床架设置在所述第二层床架上方,所述连接杆具备升降功能;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体信息;所述目标用户为需要攀爬上所述第一层床架的用户;
高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身体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层床架对应的目标高度;所述目标高度指的是第一层床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
高度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高度,控制所述多根连接杆进行升降,以对所述第一层床架相对于所述地面的高度进行调整。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988231.7A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双层床的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Pending CN1168693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88231.7A CN116869316A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双层床的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88231.7A CN116869316A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双层床的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69316A true CN116869316A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68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88231.7A Pending CN116869316A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双层床的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6931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64219B (zh) 卧室场景下智能灯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5163418B (zh) 线性调光方法及装置
CN105867284A (zh) 一种安全睡眠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2128946B (zh) 电梯轿厢的环境调节方法以及电梯空调器
CN116869316A (zh) 一种双层床的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752160A (zh) 一种智能家居光照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14554660B (zh) 灯光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403778B (zh) 车窗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7305006U (zh) 老龄人士起夜安全智能照护系统
CN117156624B (zh) 一种自习室的led智能控制系统
CN205709285U (zh) 一种防止幼儿误入危险的升降电梯
CN113787966B (zh) 车用踏板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917101A (zh) 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CN113089281B (zh) 智能晾衣架的控制方法、智能晾衣架及存储介质
CN111910401B (zh) 一种便捷式晾衣机
CN219627729U (zh) 一种基于微波成像技术的智能客控装置
CN214575222U (zh) 一种家用智能升降楼梯
CN113311743A (zh) 一种建筑爬架控制系统
CN103303750A (zh) 智能型电梯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875632B (zh) 智能烘洗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5558450U (zh) 防水帐篷
CN116012935A (zh) 一种基于微波成像技术的智能客控方法及装置
JP2009238400A (ja) 照明システム
CN108709282A (zh) 一种基于气体溶液pH值测定的智能空调系统
CN114875622B (zh) 智能晾晒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