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67795A - 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新型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新型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67795A
CN116867795A CN202280012523.0A CN202280012523A CN116867795A CN 116867795 A CN116867795 A CN 116867795A CN 202280012523 A CN202280012523 A CN 202280012523A CN 116867795 A CN116867795 A CN 1168677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antibody
compound
compound represented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1252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仓友和
仲谷岳志
井上英和
阿边成己
阿部祐三
中村龙也
山本裕子
坂西航平
阪本龙浩
中根智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ichi Sank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ichi Sank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ichi Sank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ichi Sankyo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22/00351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2163846A1/ja
Publication of CN116867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677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用于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环状二核苷酸衍生物的立体选择性的新型制造方法及其制造中间体。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使用了该制造方法的、环状二核苷酸-连接子以及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环状二核苷酸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通过使用光学活性的亚磷酰化剂(Rc-II)或(Sc-II),使化合物(I)与化合物(IV)立体选择性地缩合的工序。

Description

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新型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用于抗体-免疫刺激剂(immunostimulant)偶联物的、环状二核苷酸衍生物的立体选择性的新型制造方法及其制造中间体。此外,本发明涉及包括该制造方法的环状二核苷酸-连接子以及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新型制造方法。进而,本发明涉及在环状二核苷酸衍生物的制造中使用的原料化合物的新型制造方法、及其制造中间体。
背景技术
环状二核苷酸(Cyclic dinucleotide,以下也称为CDN)使STING(Stimulator ofInterferon Genes: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激活(非专利文献1)。揭示了:通过该激活,将CDN给药至荷癌小鼠,由此STING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增强,肿瘤增殖被显著阻碍,改善小鼠的存活率(非专利文献2)。根据最近的研究,开发了不会在活体内被核酸分解酶分解而具有STING激动剂活性的合成低分子化合物(例如,专利文献1~5)。还研究了使显示这样的活性的CDN与抗体经由连接子结合而成的抗体药物复合体(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 DrugConjugate,ADC),在抗原表达的肿瘤中显示出抗肿瘤效果(专利文献6、专利文献7)。
迄今为止所研究的CDN中,在将两种核苷酸连结成环状时具有两个被称为硫代磷酸酯键(phosphorothioate bonds)的经硫修饰的5价磷酸键,在非对称的核苷酸彼此环状化的情况下,在各自的硫代磷酸酯部的磷原子上生成手性点。在迄今为止报告的CDN的合成法中,不控制磷上的手性(chirality)来进行合成,结果生成四种非对映异构体,对其进行精制,由此获得具有目标绝对构型的CDN(例如,非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1~7)。在这样的合成法的情况下,由于生成四种非对映异构体而成为低产率,而且非对映异构体的物性类似,因此其分离精制需要利用HPLC在低负荷量下进行严格的分取精制,因此利用这样的合成法大量合成目标物会产生大的负荷。作为立体选择性的CDN的合成法,报道了使用将5价磷与手性辅基组合而成的化合物的方法,但环化时的产率停留于低产率(非专利文献4)。此外,就立体选择性的硫代磷酸酯的合成法而言,迄今为止有几个关于将3价磷和手性辅基组合而成的立体控制型寡核苷酸的研究例(例如,非专利文献5~9、专利文献8~9)。另一方面,没有使用可用于合成环状二核苷酸的化合物来生成二核苷酸键的例子,也没有实际上立体选择性地合成环状二核苷酸的例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189805号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4/189806号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6/145102号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17/093933号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2018/060323号
专利文献6:国际公开第2020/050406号
专利文献7:国际公开第2021/177438号
专利文献8:国际公开第2005/092909号
专利文献9:国际公开第2016/012305号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Mol.Cell,2013,51,226-235
非专利文献2:Sci.Rep.2016,6,19049
非专利文献3:J.Med.Chem.2016.59.10253-10267
非专利文献4:Science 2018.361.1234-1238
非专利文献5:Tetrahedron Lett.1998.39.2491-2494
非专利文献6:Bioorg.Med.Chem.Lett.1998.8.2539-2544
非专利文献7:J.Am.Chem.Soc.2002.124.4962-4963
非专利文献8:J.Am.Chem.Soc.2003.125.8307-8317
非专利文献9:J.Am.Chem.Soc.2008.130.16031-16037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在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作为抗体药物复合体的中间体有用的环状二核苷酸衍生物的新型制造方法,该环状二核苷酸衍生物尤其是作为具有STING激动剂活性且将免疫细胞激活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中间体是有用的。
环状二核苷酸的立体选择性合成需要使具有亚磷酸这样的强酸性官能团的核苷酸与具有对酸性显著不稳定的光学活性的亚酰胺(amidite)部位的核苷酸以实用上的产率和高立体选择性结合的方法。但是,以往的制造方法由于是非立体选择性的合成法,因此目标物的生成比例也低,与之相伴精制变得困难,因此总产率显著低。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通过使用立体选择性合成来提高目标物的生成比例,与之相伴减少精制负荷,总产率提高的工业性优异的CDN的新型制造方法。此外,提供使用该制造方法的CDN-连接子的新型制造方法。
此外,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关于环状二核苷酸的合成中使用的原料化合物的制备,还提供工序数进一步减少、产率提高的新型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了使用光学活性的亚磷酰化剂(Phosphitylation reagent)的环状二核苷酸衍生物的立体选择性合成法,由此实现了减少非对映异构体精制负荷、总产率提高的新型制造方法。此外,进行了使用通过该制造方法得到的CDN的CDN-连接子的构建、以及使用该CDN-连接子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构建。进而,关于环状二核苷酸的制造中使用的原料化合物的制备,发现了与现有的制造方法相比工序数减少、产率提高的新型制造方法,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申请发明涉及以下内容。
[1]一种方法,是由式(Rp-VI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工序a1、工序a2、工序a3以及工序a4。
[式中,A1为Q为硫醇基或羟基,PG1为羟基的保护基,以及,PG3为氨基的保护基。]
(工序a1)使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与选自由下式(Rc-II-1)以及(Rc-II-2)构成的组中的光学活性的亚磷酰化剂(Rc-II)反应,得到由式(Rc-III)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PG1以及PG3如上定义,以及,PG2为羟基的保护基。]
[式中,R1为氢或甲基,R2为氢、碳原子数1~3的烷基或苯基,在此,所述烷基未经取代,或由一个以上的苯基、甲苯磺酰基或者二苯基甲基硅烷基取代,以及,所述苯基未经取代,或由硝基或者甲氧基取代。]
[式中,PG1、PG2以及PG3如上定义,以及,B1为R1以及R2如上定义。]
(工序a2)使所得到的式(Rc-III)的化合物与由式(IV)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在活化剂的存在下反应,接着,利用酰化剂或烷氧基羰基化剂进行处理,进而与硫化剂反应,接着对PG2进行去保护,得到由式(Rc-V)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式中,A2为以及,PG4为氨基的保护基。]
[式中,A2、PG1以及PG3如上定义,B2为以及,PG6为氨基的保护基。]
(工序a3)使所得到的式(Rc-V)的化合物或其盐在缩合剂的存在下环化,接着与硫化剂或氧化剂反应,得到由式(Rc-V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式中,A2、B2、Q、PG1以及PG3如上定义。]
(工序a4)对所得到的式(Rc-VI)的化合物的硫代磷酸部位的保护基B2、以及A2中的保护基PG4进行去保护,得到式(Rp-VII)的化合物或其盐。
[2]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工序a2中,在与硫化剂反应后且对PG2进行去保护前得到的中间体是由式(Rc-V0)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式中,A2、B2、PG1、PG2以及PG3如[1]所定义。]
[3]一种方法,是由式(Sp-VI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工序a1、工序a2、工序a3以及工序a4。
[式中,A1为Q为硫醇基或羟基,PG1为羟基的保护基,以及PG3为氨基的保护基。]
(工序a1)使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与选自由下式(Sc-II-1)以及(Sc-II-2)构成的组中的光学活性的亚磷酰化剂(Sc-II)反应,得到由式(Sc-III)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PG1以及PG3如上定义,以及,PG2为羟基的保护基。]
[式中,R1为氢或甲基,R2为氢、碳原子数1~3的烷基或苯基,在此,所述烷基未经取代,或由一个以上的苯基、甲苯磺酰基或者二苯基甲基硅烷基取代,以及,所述苯基未经取代,或由硝基或者甲氧基取代。]
[式中,PG1、PG2以及PG3如上定义,以及,B1SR1以及R2如上定义。]
(工序a2)使所得到的式(Sc-III)的化合物与由式(IV)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在活化剂的存在下反应,接着,利用酰化剂或烷氧基羰基化剂进行处理,进而与硫化剂反应,接着对PG2进行去保护,得到由式(Sc-V)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式中,A2为以及,PG4为氨基的保护基。]
[式中,A2、PG1以及PG3如上定义,B2S以及,PG6为氨基的保护基。]
(工序a3)使所得到的式(Sc-V)的化合物或其盐在缩合剂的存在下环化,接着与硫化剂或氧化剂反应,得到由式(Sc-V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式中,A2、B2S、Q、PG1以及PG3如上定义。]
(工序a4)对所得到的式(Sc-VI)的化合物的硫代磷酸部位的保护基B2S、以及A2中的保护基PG4进行去保护,得到式(Sp-VII)的化合物或其盐。
[4]根据[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工序a2中,在与硫化剂反应后且对PG2进行去保护前得到的中间体是由式(Sc-V0)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式中,A2、B2S、PG1、PG2以及PG3如[2]所定义。]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a2中的活化剂为选自由1-苯基咪唑、苯并咪唑、1-甲基苯并咪唑、1-氰甲基哌啶、1-吡咯烷乙腈、1-(氰甲基)咪唑、以及它们的盐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a2中的酰化剂或烷氧基羰基化剂为选自由乙酸酐、N-琥珀酰亚胺乙酸酯、五氟苯基乙酸酯、三氟乙酸乙酯、三氟乙酸甲酯、五氟苯基三氟乙酸酯、三氟乙酰基苯并三唑、1-三氟乙酰基咪唑、苯甲酸酐、苯甲酸五氟苯酯、苯甲酸五氟苯酯、1-叔丁氧基羰基-1,2,4-三唑、N-叔丁氧基羰基咪唑、二碳酸二叔丁酯、9-芴基甲基五氟苯基碳酸酯、1-[(9H-芴-9-基甲氧基)羰基氧基]苯并三唑、N-[(9H-芴-9-基甲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N-(2,2,2-三氯乙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N-苄氧基羰基琥珀酰亚胺、二碳酸二苄酯、3-硝基-1H-1,2,4-三唑-1-羧酸2-(三甲基硅烷基)乙酯、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N-乙氧基羰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以及咪唑-1-羧酸甲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a2中的硫化剂为选自由氢化黄原素、双(苯基乙酰基)二硫醚、3H-1,2-苯并二硫醇-3-酮-1,1-二氧化物、5-苯基-3H-1,2,4-二噻唑-3-酮以及[(N,N-二甲基氨基亚甲基)氨基]-3H-1,2,4-二噻唑啉-3-硫酮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8]根据[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a3中的缩合剂为选自由2-氯-5,5-二甲基-1,3,2-二氧磷杂环己烷2-氧化物、二甲基磷酰氯、二乙基磷酰氯、2-氯-2-氧-1,3,2-二氧磷杂环戊烷、1H-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鏻六氟磷酸盐、氯三吡咯烷基六氟磷酸盐、溴三吡咯烷基六氟磷酸盐、以及丙基磷酸酐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9]根据[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a3中的硫化剂为选自由氢化黄原素、双(苯基乙酰基)二硫醚、3H-1,2-苯并二硫醇-3-酮-1,1-二氧化物、5-苯基-3H-1,2,4-二噻唑-3-酮以及[(N,N-二甲基氨基亚甲基)氨基]-3H-1,2,4-二噻唑啉-3-硫酮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10]根据[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a3中的氧化剂为选自由碘、叔丁基过氧化氢、3-氯过氧苯甲酸、过氧化氢、高碘酸、高锰酸钾以及氧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11]根据[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PG4为苄基、苯甲酰基、叔丁氧基羰基、9-芴基甲基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2,2,2-三氯乙氧基羰基、苄基氧基羰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或乙氧基羰基。
[12]根据[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PG6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苯甲酰基、叔丁氧基羰基、9-芴基甲基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2,2,2-三氯乙氧基羰基、苄基氧基羰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甲氧基羰基、或乙氧基羰基。
[13]根据[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式(IV)的化合物或其盐通过以下的工序a5以及工序a6来制造,或者通过以下的工序a5’、工序a5”以及工序a6来制造。
(工序a5)使由式(VII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与亚磷酸酯反应,得到由式(IX)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式中,A2如[1]所定义,以及,PG5为羟基的保护基。]
[式中,A2以及PG5如上定义。]
(工序a5’)使由式(VII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与亚磷酸酯反应,得到由式(IX’)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式中,A1如[1]所定义,以及,PG5如上定义。]
[式中,A1以及PG5如上定义。]
(工序a5”)使所得到的式(IX’)的化合物或其盐与酰化剂或烷氧基羰基化剂反应,得到由式(IX)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式中,A2以及PG5如上定义。]
(工序a6)对工序a5或工序a5”中得到的式(IX)的化合物的5’羟基的保护基PG5进行去保护,得到式(IV)的化合物或其盐。
[14]根据[13]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a5和工序a5’的亚磷酸酯为选自由亚磷酸二苯酯、亚磷酸甲酯、亚磷酸二乙酯、以及亚磷酸二丁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15]根据[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a5”的酰化剂或烷氧基羰基化剂为选自由乙酸酐、乙酰氯、N-琥珀酰亚胺乙酸酯、五氟苯基乙酸酯、1-乙酰基-1H-1,2,3-三唑并[4,5-b]吡啶、N-甲氧基二乙酰胺、N-乙酰基咪唑、三氟乙酸酐、双三氟乙酰胺、三氟乙酸乙酯、三氟乙酸甲酯、五氟苯基三氟乙酸酯、三氟乙酰基苯并三唑、S-乙基三氟硫代乙酸酯、N-甲基双三氟乙酰胺、三氟乙酰基三氟甲磺酸酯、1-三氟乙酰基咪唑、苯甲酸酐、苯甲酰氯、苯甲酸五氟苯酯、苯甲酸五氟苯酯、三氟甲磺酸苯甲酰酯、3-苯甲酰噻唑烷-2-硫酮、叔丁基苯基碳酸酯、N-(叔丁氧基羰基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2-(叔丁氧基羰基硫代)-4,6-二甲基吡啶、N-叔丁氧基羰基咪唑、肼基甲酸叔丁酯、2-(叔丁氧基羰基氧基亚氨基)-2-苯基乙腈、1-叔丁氧基羰基-1,2,4-三唑、N-叔丁氧基羰基咪唑、二碳酸二叔丁酯、9-芴基甲基五氟苯基碳酸酯、氯甲酸9-芴基甲酯、9-芴基甲基肼基甲酸酯、19-芴基甲基氨基甲酸酯、1-[(9H-芴-9-基甲氧基)羰基氧基]苯并三唑、N-[(9H-芴-9-基甲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氯甲酸烯丙酯、二碳酸二烯丙酯、N-(烯丙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碳酸烯丙基苯酯、N-(2,2,2-三氯乙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氯甲酸2,2,2-三氯乙酯、氯甲酸苄酯、肼基甲酸苄酯、碳酸苄基苯酯、N-苄氧基羰基琥珀酰亚胺、二碳酸二苄酯、4-[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氧基]硝基苯、3-硝基-1H-1,2,4-三唑-1-羧酸2-(三甲基硅烷基)乙酯、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N-乙氧基羰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氯甲酸乙酯、二碳酸二乙酯、咪唑-1-羧酸乙酯、2-乙氧基-1-(乙氧基羰基)-1,2-二氢喹啉、氯甲酸甲酯、碳酸二甲酯、二碳酸二甲酯、或咪唑-1-羧酸甲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16]根据[1]、[2]、[5]~[9]以及[1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1]所述的工序a3中,通过使用所述硫化剂来得到式(Rp-VII)的化合物(式中,Q为硫醇基)或其盐。
[17]根据[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1]所述的工序a4中,在将所得到的式(Rp-VII)的化合物转换为其盐之前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处理,和/或,在将所得到的式(Rp-VII)的化合物转换为其盐之后进行结晶化,得到式(Rp,Rp-VII’)的化合物或其盐,式(Rp-VII)中,Q为硫醇基。
[18]根据[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工序a7和工序a8。
(工序a7)对所得到的式(Rp,Rp-VII’)的化合物的保护基PG1和PG3进行去保护,得到由式(Rp,Rp-X)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式中,A1如[1]所定义。]
(工序a8)使所得到的式(Rp,Rp-X)的化合物或其盐与由式(X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活性酯体缩合,得到由式(Rp,Rp-XI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式中,A1如上定义。]
[19]根据[1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工序a9。
(工序a9)使所得到的式(Rp,Rp-XII)的化合物或其盐与抗体或该抗体的功能性片段(以下称为Ab)结合,得到由式(Rp,Rp-XIII)表示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或它们的混合物。
[式中,m为1~10的范围,Ab的糖链任意地被重构,Ab从任选地被修饰的氨基酸残基的侧链直接键合于式(Rp,Rp-XII)的化合物,或从Ab的糖链或经重构的糖链键合于式(Rp,Rp-XII)的化合物,A1为。]。
[20]根据[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序a9中,使式(Rp,Rp-XII)的化合物或其盐与Ab通过应变促进型叠氮-炔烃加成环化反应(strain-promoted azide-alkynecycloaddition)反应结合。
[21]根据[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中,抗体为选自由抗HER2抗体、抗HER3抗体、抗DLL3抗体、抗FAP抗体、抗CDH11抗体、抗CDH6抗体、抗A33抗体、抗CanAg抗体、抗CD19抗体、抗CD20抗体、抗CD22抗体、抗CD30抗体、抗CD33抗体、抗CD56抗体、抗CD70抗体、抗CD98抗体、抗TROP2抗体、抗CEA抗体、抗Cripto抗体、抗EphA2抗体、抗G250抗体、抗MUC1抗体、抗GPNMB抗体、抗Integrin抗体、抗PSMA抗体、抗Tenascin-C抗体、抗SLC44A4抗体、抗Mesothelin抗体、抗ENPP3抗体、抗CD47抗体、抗EGFR抗体、抗GPR20抗体、以及抗DR5抗体构成的组中的抗体。
[22]一种化合物,其由式(Rc-III)表示:
/>
[式中,B1如[1]所定义,PG1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三甲基硅烷基、三乙基硅烷基、三异丙基硅烷基、或叔丁基二苯基硅烷基,PG2为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4-甲氧基三苯甲基、2-氯三苯甲基、或三苯甲基,PG3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叔丁氧基羰基、9-芴基甲基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2,2,2-三氯乙氧基羰基、或苄基氧基羰基。]
[23]一种化合物或其盐,其由式(Rc-V0)表示:
[式中,A2和B2如[1]所定义,PG1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三甲基硅烷基、三乙基硅烷基、三异丙基硅烷基、或叔丁基二苯基硅烷基,PG2为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4-甲氧基三苯甲基、2-氯三苯甲基、或三苯甲基,PG3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叔丁氧基羰基、9-芴基甲基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2,2,2-三氯乙氧基羰基、或苄基氧基羰基。]
[24]一种化合物或其盐,其由式(Rc-V)表示:
[式中,A2和B2如[1]所定义,PG1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三甲基硅烷基、三乙基硅烷基、三异丙基硅烷基、或叔丁基二苯基硅烷基,PG3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叔丁氧基羰基、9-芴基甲基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2,2,2-三氯乙氧基羰基、或苄基氧基羰基。]
[25]根据[1]~[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式(I)的化合物通过以下的工序b1和工序b2来制造,式(I)中,PG1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
(工序b1)使由式(XIV)表示的化合物与由式(XV)表示的化合物反应,得到由式(XVI)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PG2如[1]所定义。]
[式中,PG3如[1]所定义,以及,X为Cl、Br、或I。]
[式中,PG2以及PG3如上定义。]
(工序b2)使所得到的式(XVI)的化合物与硅烷化剂反应,得到下式(I’)的化合物与式(XVII)的化合物的混合物,接着,在碱的存在下,使该混合物中的式(XVII)的化合物转换为式(I’)的化合物,得到式(I’)的化合物。
[式中,PG2和PG3如上定义。]
[26]根据[25]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b1的反应在碱的存在下实施,该碱为1,1,3,3-四甲基胍、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或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
[27]根据[25]或[26]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在工序b2中,使式(XVI)的化合物与硅烷化剂的反应在第一碱的存在下实施,得到式(I’)的化合物与式(XVII)的化合物的混合物,接着,将该混合物中的式(XVII)的化合物在第二碱的存在下转换为式(I’)的化合物,得到式(I’)的化合物。
[28]根据[27]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碱为选自由1,1,3,3-四甲基胍、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以及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29]根据[27]或[28]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碱为选自由1,1,3,3-四甲基胍、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以及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30]根据[25]~[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b2的硅烷化剂为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或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三氟甲磺酸酯。
[31]根据[25]~[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式(XV)的化合物通过以下的工序b3来制造。
(工序b3)使由式(XVIII)表示的化合物在酸或碱的存在下与2-卤乙醇反应,得到式(XV)的化合物。
[式中,PG3如[1]所定义。]
[32]根据[31]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b3的碱为选自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以及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33]一种化合物,其由式(XV)表示:
[式中,PG3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以及,X为Cl、Br、或I。]
[34]根据[13]~[21]以及[25]~[3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式(VIII’)的化合物通过以下的工序c1、工序c2、工序c3、工序c4、工序c5、工序c6来制造。
[式中,A1为以及,PG5为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4-甲氧基三苯甲基、2-氯三苯甲基或三苯甲基。]
(工序c1)使由式(XIX)表示的化合物与苯甲酰化剂反应,得到由式(XX)表示的化合物。
(工序c2)使所得到的式(XX)的化合物水解,得到由式(XXI)表示的化合物。
(工序c3)使所得到的式(XXI)的化合物与氯化剂反应,得到由式(XXII)表示的化合物。
(工序c4)使所得到的式(XXII)的化合物与由式(XXIII)表示的化合物反应,得到由式(XXIV)表示的化合物。
(工序c5)从所得到的式(XXIV)的化合物将苯甲酰基去保护,得到由式(XXV)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工序c6)使所得到的式(XXV)的化合物或其盐与三苯甲基化剂反应,得到式(VIII’)的化合物(式中,A1和PG5如上定义。)或其盐。
[35]根据[3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工序c7和工序c8。
(工序c7)使所得到的式(VIII’)的化合物(式中,A1以及PG5如[34]所定义。)或其盐与硅烷化剂反应,接着与酰化剂或烷氧基羰基化剂反应,得到由式(XXVII)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PG4为苯甲酰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叔丁氧基羰基、9-芴基甲基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2,2,2-三氯乙氧基羰基、或苄基氧基羰基,PG5如上定义,以及,PG7为羟基的保护基。]
(工序c8)对所得到的式(XXVII)的化合物的保护基PG7进行去保护,得到由式(VII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
[式中,A2为以及,PG4以及PG5如上定义。]
[36]根据[34]或[35]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c3的氯化剂为选自由三氯异氰脲酸、氯异氰脲酸、二氯异氰脲酸、N-氯琥珀酰亚胺、1,3-二氯-5,5-二甲基海因、以及四氯化碳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工序c3的反应在选自由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三邻甲苯基亚磷酸酯、三苯基亚磷酸酯、三乙基亚磷酸酯、以及三苯基膦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的存在下实施。
[37]根据[34]~[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c4在选自由碳酸铯、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以及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的存在下实施。
[38]根据[34]~[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c6的三苯甲基化剂为选自由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氯、4-甲氧基三苯甲基氯、2-氯三苯甲基氯、以及三苯甲基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39]根据[35]~[3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c7的酰化剂或烷氧基羰基化剂为选自由苯甲酰化剂、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化剂、叔丁氧基羰基化剂、9-芴基甲基氧基羰基化剂、烯丙氧基羰基化剂、2,2,2-三氯乙氧基羰基化剂、以及苄基氧基羰基化剂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40]根据[34]~[3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式(XXIII)的化合物通过以下的工序c9、工序c10以及工序c11来制造。
(工序c9)从由式(XXVIII)表示的化合物将叔丁氧基羰基去保护,得到由式(XXIX)表示的化合物。
(工序c10)使所得到的式(XXIX)的化合物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炔烃的还原反应,接着进行还原氨基化反应,得到由式(XXX)表示的化合物。
(工序c11)使所得到的式(XXX)的化合物与苯甲酰化剂反应,得到式(XXIII)的化合物。
[41]根据[4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式(XXVIII)的化合物通过以下的工序c12和工序c13来制造。
(工序c12)使由式(XXXI)表示的化合物在1-甲基咪唑的存在下与叔丁氧基羰基化剂反应,得到由式(XXXII)表示的化合物。
(工序c13)使所得到的式(XXXII)的化合物与丙醛二乙基乙缩醛反应,得到式(XXVIII)的化合物。
[42]根据[34]~[39]以及[4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式(XXIV)的化合物通过以下的工序c14和工序c15代替所述工序c4来制造。
(工序c14)使所述式(XXII)的化合物与所述式(XXIX)的化合物反应,得到由式(XXXIII)表示的化合物。
(工序c15)使所得到的式(XXXIII)的化合物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炔烃的还原反应,接着进行还原氨基化反应,进而与苯甲酰化剂反应,得到式(XXIV)的化合物。
[43]一种化合物,其由式(XX)表示:
[44]一种化合物,其由式(XXII)表示:
[45]一种化合物,其由式(XXIV)表示:
[46]一种化合物或其盐,其由式(XXV)表示:
[47]一种化合物或其盐,其由式(VIII’-1)表示:
式中,PG5为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4-甲氧基三苯甲基、2-氯三苯甲基或三苯甲基。
[48]一种化合物,其由式(XXVII)表示:
式中,PG4为苯甲酰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叔丁氧基羰基、9-芴基甲基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2,2,2-三氯乙氧基羰基、或苄基氧基羰基,PG5为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4-甲氧基三苯甲基、2-氯三苯甲基或三苯甲基,以及,PG7为三甲基硅烷基、三乙基硅烷基、三异丙基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叔丁基二苯基硅烷基、或三苯基硅烷基。
[49]一种化合物,其由式(XXVIII)表示:
[50]一种方法,是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工序b1和工序b2。
[式中,PG1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PG2为羟基的保护基,以及,PG3为氨基的保护基。]
(工序b1)使由式(XIV)表示的化合物与由式(XV)表示的化合物反应,得到由式(XVI)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PG2如上定义。]
/>
[式中,PG3如上定义,以及,X为Cl、Br、或I。]
[式中,PG2以及PG3如上定义。]
(工序b2)使所得到的式(XVI)的化合物与硅烷化剂反应,得到下式(I’)的化合物与式(XVII)的化合物的混合物,接着,在碱的存在下,将该混合物中的式(XVII)的化合物转换为式(I’)的化合物,得到式(I’)的化合物。
[式中,PG2以及PG3如上定义。]
[51]根据[50]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b1的反应在碱的存在下实施,该碱为1,1,3,3-四甲基胍、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或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
[52]根据[50]或[51]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在工序b2中,使式(XVI)的化合物与硅烷化剂的反应在第一碱的存在下实施,得到式(I’)的化合物与式(XVII)的化合物的混合物,接着,将该混合物中的式(XVII)的化合物在第二碱的存在下转换为式(I’)的化合物,得到式(I’)的化合物。
[53]根据[52]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碱为选自由1,1,3,3-四甲基胍、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以及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54]根据[52]或[53]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碱为选自由1,1,3,3-四甲基胍、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以及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55]根据[50]~[5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b2的硅烷化剂为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或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三氟甲磺酸酯。
[56]一种方法,是由式(XV)表示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工序b3。
[式中,PG3为氨基的保护基,以及,X为Cl、Br、或I。]
(工序b3)使由式(XVIII)表示的化合物在酸或碱的存在下与2-卤乙醇反应,得到式(XV)的化合物。
[式中,PG3如上定义。]
[57]根据[56]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b3的碱为选自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以及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58]一种方法,是由式(VIII’)表示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工序c1、工序c2、工序c3、工序c4、工序c5、工序c6。
[式中,A1为以及,PG5为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4-甲氧基三苯甲基、2-氯三苯甲基或三苯甲基。]
(工序c1)使由式(XIX)表示的化合物与苯甲酰化剂反应,得到由式(XX)表示的化合物。
(工序c2)使所得到的式(XX)的化合物水解,得到由式(XXI)表示的化合物。
(工序c3)使所得到的式(XXI)的化合物与氯化剂反应,得到由式(XXII)表示的化合物。
(工序c4)使所得到的式(XXII)的化合物与由式(XXIII)表示的化合物反应,得到由式(XXIV)表示的化合物。
(工序c5)从所得到的式(XXIV)的化合物将苯甲酰基去保护,得到由式(XXV)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工序c6)使所得到的式(XXV)的化合物或其盐与三苯甲基化剂反应,得到式(VIII’)的化合物(式中,A1以及PG5如上定义。)或其盐。
[59]根据[5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工序c7和工序c8。
(工序c7)使所得到的式(VIII’)的化合物(式中,A1以及PG5如[55]所定义。)或其盐与硅烷化剂反应,接着与酰化剂或烷氧基羰基化剂反应,得到由式(XXVII)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PG4为苯甲酰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叔丁氧基羰基、9-芴基甲基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2,2,2-三氯乙氧基羰基、或苄基氧基羰基,PG5如上定义,以及,PG7为羟基的保护基。]
(工序c8)对所得到的式(XXVII)的化合物的保护基PG7进行去保护,得到由式(VII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式中,A2为以及,PG4以及PG5如上定义。]
[60]根据[59]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c3的氯化剂为选自由三氯异氰脲酸、氯异氰脲酸、二氯异氰脲酸、N-氯琥珀酰亚胺、1,3-二氯-5,5-二甲基海因、以及四氯化碳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工序c3的反应在选自由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三邻甲苯基亚磷酸酯、三苯基亚磷酸酯、三乙基亚磷酸酯、以及三苯基膦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的存在下实施。
[61]根据[59]或[60]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c4在选自由碳酸铯、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以及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的存在下实施。
[62]根据[59]~[6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c6的三苯甲基化剂为选自由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氯、4-甲氧基三苯甲基氯、2-氯三苯甲基氯、以及三苯甲基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63]根据[59]~[6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c7的酰化剂或烷氧基羰基化剂为选自由苯甲酰化剂、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化剂、叔丁氧基羰基化剂、9-芴基甲基氧基羰基化剂、烯丙氧基羰基化剂、2,2,2-三氯乙氧基羰基化剂、以及苄基氧基羰基化剂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64]一种方法,其是由式(XXIII)表示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工序c9、工序c10以及工序c11。
(工序c9)从由式(XXVIII)表示的化合物将叔丁氧基羰基去保护,得到由式(XXIX)表示的化合物。
(工序c10)使所得到的式(XXIX)的化合物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炔烃的还原反应,接着进行还原氨基化反应,得到由式(XXX)表示的化合物。
(工序c11)使所得到的式(XXX)的化合物与苯甲酰化剂反应,得到式(XXIII)的化合物。
[65]一种方法,其是由式(XXVIII)表示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工序c12和工序c13。
(工序c12)使由式(XXXI)表示的化合物在1-甲基咪唑的存在下与叔丁氧基羰基化剂反应,得到由式(XXXII)表示的化合物。
(工序c13)使所得到的式(XXXII)的化合物与丙醛二乙基乙缩醛反应,得到式(XXVIII)的化合物。
[66]一种方法,其是由式(XXIV)表示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工序c14和工序c15。
(工序c14)使由式(XXII)表示的化合物与由式(XXIX)表示的化合物反应,得到由式(XXXIII)表示的化合物。
/>
(工序c15)使所得到的式(XXXIII)的化合物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炔烃的还原反应,接着进行还原氨基化反应,进而与苯甲酰化剂反应,得到式(XXIV)的化合物。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环状二核苷酸的立体选择性制造方法。根据该制造方法,能减轻非对映异构体精制的负担,能以更高产率、大量制造具有目标构型的CDN。此外,其结果是,通过包括该CDN的立体选择性制造方法的CDN-连接子的制造方法,能以高产率制造CDN-连接子。进而,根据本发明,关于环状二核苷酸的制造中使用的原料化合物的制备,也能以更少的工序数且高产率地制造。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在环状二核苷酸的制造方法中,使用光学活性的亚磷酰化剂(Rc-II),使两种核苷酸(化合物(I)和化合物(IV))立体选择性地进行硫代磷酸酯键合,得到制造中间体(Rc-V)的工序。
图2表示抗CD70抗体1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1)以及抗CD70抗体1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2)。
图3表示抗CD70抗体2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3)以及抗CD70抗体2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4)。
图4表示抗TROP2抗体1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5)以及抗TROP2抗体1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6)。
图5表示抗TROP2抗体2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7)以及抗TROP2抗体2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8)。
图6表示抗EGFR抗体1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9)以及抗EGFR抗体1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10)。
图7表示抗EGFR抗体2的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11)以及抗EGFR抗体2的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12)。
图8表示抗CD70抗体1的CDRL1氨基酸序列(序列号13)、抗CD70抗体1的CDRL2氨基酸序列(序列号14)、抗CD70抗体1的CDRL3氨基酸序列(序列号15)、抗CD70抗体1的CDRH1氨基酸序列(序列号16)、抗CD70抗体1的CDRH2氨基酸序列(序列号17)、以及抗CD70抗体1的CDRH3氨基酸序列(序列号18)。CDR序列通过Kabat的定义来决定。
图9表示抗CD70抗体2的CDRL1氨基酸序列(序列号19)、抗CD70抗体2的CDRL2氨基酸序列(序列号20)、抗CD70抗体2的CDRL3氨基酸序列(序列号21)、抗CD70抗体2的CDRH1氨基酸序列(序列号22)、抗CD70抗体2的CDRH2氨基酸序列(序列号23)、以及抗CD70抗体2的CDRH3氨基酸序列(序列号24)。CDR序列通过Kabat的定义来决定。
图10表示抗TROP2抗体1的CDRL1氨基酸序列(序列号25)、抗TROP2抗体1的CDRL2氨基酸序列(序列号26)、抗TROP2抗体1的CDRL3氨基酸序列(序列号27)、抗TROP2抗体1的CDRH1氨基酸序列(序列号28)、抗TROP2抗体1的CDRH2氨基酸序列(序列号29)、以及抗TROP2抗体1的CDRH3氨基酸序列(序列号30)。CDR序列通过Kabat的定义来决定。
图11表示抗TROP2抗体2的CDRL1氨基酸序列(序列号31)、抗TROP2抗体2的CDRL2氨基酸序列(序列号32)、抗TROP2抗体2的CDRL3氨基酸序列(序列号33)、抗TROP2抗体2的CDRH1氨基酸序列(序列号34)、抗TROP2抗体2的CDRH2氨基酸序列(序列号35)、以及抗TROP2抗体2的CDRH3氨基酸序列(序列号36)。CDR序列通过Kabat的定义来决定。
图12表示抗EGFR抗体1的CDRL1氨基酸序列(序列号37)、抗EGFR抗体1的CDRL2氨基酸序列(序列号38)、抗EGFR抗体1的CDRL3氨基酸序列(序列号39)、抗EGFR抗体1的CDRH1氨基酸序列(序列号40)、抗EGFR抗体1的CDRH2氨基酸序列(序列号41)、以及抗EGFR抗体1的CDRH3氨基酸序列(序列号42)。CDR序列通过Kabat的定义来决定。
图13表示抗EGFR抗体2的CDRL1氨基酸序列(序列号43)、抗EGFR抗体2的CDRL2氨基酸序列(序列号44)、抗EGFR抗体2的CDRL3氨基酸序列(序列号45)、抗EGFR抗体2的CDRH1氨基酸序列(序列号46)、抗EGFR抗体2的CDRH2氨基酸序列(序列号47)、以及抗EGFR抗体2的CDRH3氨基酸序列(序列号48)。CDR序列通过Kabat的定义来决定。
图14表示曲妥珠单抗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49)以及曲妥珠单抗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50)。
图15表示改造HER2抗体的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49)以及改造HER2抗体的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51)。
图16表示帕妥珠单抗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52)以及帕妥珠单抗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53)。
图17表示改造HER2抗体2的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52)以及改造HER2抗体2的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54)。
图18表示抗CDH6抗体的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55)以及抗CD33抗体的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56)。
图19是示意性地表示作为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XXXIV)的分子)的、由SG型糖链重构抗体得到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图1A的(XXXIV)的分子)以及由MSG型糖链重构抗体得到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图1B的(XXXIV)的分子)的图。(a)表示免疫刺激剂D,(b)表示连接子L,(c)表示PEG连接子(L(PEG)),(d)表示N297糖链(在此,白色的圆形表示NeuAc(Sia),白色的六边形表示Man,黑色的六边形表示GlcNAc,白色的菱形表示Gal、以及白色的倒三角形表示Fuc)。白色的五边形表示来自连接子L的炔烃与来自PEG连接子的叠氮基反应而生成的三唑环。Y字形表示抗体Ab。PEG连接子与位于非还原末端的唾液酸的2位羧基经由酰胺键连接。只要没有特别说明,这样的表示方法在本说明书中全部适用。
图20表示帕妥珠单抗的CDRL1氨基酸序列(序列号57)、帕妥珠单抗的CDRL2氨基酸序列(序列号58)、帕妥珠单抗的CDRL3氨基酸序列(序列号59)、帕妥珠单抗的CDRH1氨基酸序列(序列号60)、帕妥珠单抗的CDRH2氨基酸序列(序列号61)、以及帕妥珠单抗的CDRH3氨基酸序列(序列号62)。CDR序列通过IMGT的定义来决定。
图21表示抗CDH6抗体的CDRL1氨基酸序列(序列号63)、抗CDH6抗体的CDRL2氨基酸序列(序列号64)、抗CDH6抗体的CDRL3氨基酸序列(序列号65)、抗CDH6抗体的CDRH1氨基酸序列(序列号66)、抗CDH6抗体的CDRH2氨基酸序列(序列号67)、以及抗CDH6抗体的CDRH3氨基酸序列(序列号68)。CDR序列通过Kabat的定义来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一个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作为具有STING激动剂活性且将免疫细胞激活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中间体的CDN衍生物的新型制造方法。在国际公开第2020/050406号公报(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这样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是立体选择性地合成具有下式(Rp-VII)或式(Sp-VII)的结构的CDN衍生物的方法。
以下示出以作为一个实施方式的式(Rp-VII)的CDN衍生物的新型制造方法为中心的本发明的代表性的路径的概要。
以下,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的方案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表示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并不是由此来狭义地解释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用于表示化合物,使用各反应式中所示的化合物的编号。即,称为“式(I)的化合物”、“化合物(I)”等。此外,对于除此以外的编号的化合物也同样地记载。
<1.环状二核苷酸(CDN)和CDN-连接子的制造>
<1-1.环状二核苷酸(化合物(Rp-VII)和(Sp-VII))的制造方法及其中间体>
在现有的制造方法中,非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以下所示的四种环状二核苷酸(参照专利文献6等)。就这四种环状二核苷酸的构型而言,关于两个磷原子上的绝对构型,按照(2位磷的绝对构型,10位磷的绝对构型)的顺序记为(Rp,Rp)、(Sp,Rp)、(Rp,Sp)、(Sp,Sp)。
在本发明的CDN的制造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依照以下的合成路径<A1-Rp>来制造式(Rp-VII)的环状二核苷酸。
[合成路径<A1-Rp>]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式(Sp-VII)的环状二核苷酸可以依照以下的合成路径<A1-Sp>进行制造。
[合成路径<A1-Sp>]
在上述的[合成路径<A1-Rp>以及<A1-Sp>]中,PG1为羟基的保护基,PG2为羟基的保护基,PG3为氨基的保护基,A1为
A2为
(在此,PG4为氨基的保护基。)
光学活性的亚磷酰化剂(Rc-II)为
(在此,R1为氢或甲基,R2为氢、碳原子数1~3的烷基或苯基,所述烷基未经取代、或被一个以上的苯基、甲苯磺酰基或者二苯基甲基硅烷基取代,以及,所述苯基未经取代、或被硝基或者甲氧基取代。)
光学活性的亚磷酰化剂(Sc-II)为
(在此,R1以及R2与以上的亚磷酰化剂(Rc-II)含义相同。)
在合成路径<A1-Rp>中,B1为
在合成路径<A1-Sp>中,B1S
在合成路径<A1-Rp>中,B2为
在合成路径<A1-Sp>中,B2S
(在此,PG6为氨基的保护基。)Q为硫醇基或羟基。
在本制造方法中,作为PG1,例如可列举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三甲基硅烷基、三乙基硅烷基、三异丙基硅烷基、或叔丁基二苯基硅烷基。优选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三甲基硅烷基。更优选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
作为PG2,例如可列举出: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4-甲氧基三苯甲基、2-氯三苯甲基、或三苯甲基。优选为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4-甲氧基三苯甲基或三苯甲基。更优选为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
作为PG3,例如可列举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叔丁氧基羰基、9-芴基甲基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2,2,2-三氯乙氧基羰基、或苄基氧基羰基。优选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或烯丙氧基羰基。更优选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
作为PG4,例如可列举出:苄基、苯甲酰基、叔丁氧基羰基、9-芴基甲基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2,2,2-三氯乙氧基羰基、苄基氧基羰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或乙氧基羰基。优选为苯甲酰基或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
作为PG6,例如可列举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苯甲酰基、叔丁氧基羰基、9-芴基甲基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2,2,2-三氯乙氧基羰基、苄基氧基羰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甲氧基羰基或乙氧基羰基。优选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苯甲酰基、9-芴基甲基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或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更优选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烯丙氧基羰基、或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
以下,对各工序进行说明。
(工序a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工序是使式(I)的化合物与光学活性的亚磷酰化剂(Rc-II)反应,得到式(Rc-III)的化合物的工序。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是使式(I)的化合物与光学活性的亚磷酰化剂(Sc-II)反应,得到式(Sc-III)的化合物的工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光学活性的亚磷酰化剂(Rc-II),可列举出由下式(Rc-II-1)或式(Rc-II-2)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R1为氢或甲基,R2为氢、碳原子数1~3的烷基或苯基,在此,所述烷基未经取代、或被一个以上的苯基、甲苯磺酰基或者二苯基甲基硅烷基取代,以及,所述苯基未经取代、或被硝基或者甲氧基取代。]
所述光学活性的亚磷酰化剂是用于使式(I)的化合物与式(IV)的化合物立体选择性地缩合来生成式(Rc-V)的化合物的试剂,与式(I)的化合物立体选择性地反应,生成式(Rc-III)的中间体。
作为光学活性的亚磷酰化剂(Rc-II),可以使用:(3aR)-1-氯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aR)-1-氯-3,3-二甲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S,3aR)-1-氯-3-甲基-3-苯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S,3aR)-1-氯-3-苯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R,3aR)-1-氯-3-[(4-甲基苯-1-磺酰基)甲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S,3aR)-1-氯-3-[(4-硝基苯基)甲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R,3aR)-1-氯-3-{[甲基(二苯基)硅烷基]甲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S,3aR)-1-氯-3-[(4-甲氧基苯基)甲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S,3aR)-1-氯-3-(二苯基甲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aR)-1-氯-3a,4-二氢-1H,3H-[1,3,2]氧氮磷杂[3,4-a]吲哚等,优选可以使用:(3aR)-1-氯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aR)-1-氯-3,3-二甲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S,3aR)-1-氯-3-甲基-3-苯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S,3aR)-1-氯-3-苯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R,3aR)-1-氯-3-{[甲基(二苯基)硅烷基]甲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更优选可以使用:(3aR)-1-氯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aR)-1-氯-3,3-二甲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S,3aR)-1-氯-3-苯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R,3aR)-1-氯-3-{[甲基(二苯基)硅烷基]甲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本工序中使用的光学活性的亚磷酰化剂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为1~3当量。
以下示出上述举例示出的光学活性的亚磷酰化剂(Rc-II)的结构。
表A:亚磷酰化剂(Rc-II)的结构
此外,作为另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光学活性的亚磷酰化剂(Sc-II),可列举出由下式(Sc-II-1)或式(Sc-II-2)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R1为氢或甲基,R2为氢、碳原子数1~3的烷基或苯基,在此,所述烷基未经取代、或被一个以上的苯基、甲苯磺酰基或者二苯基甲基硅烷基取代,以及,所述苯基未经取代、或被硝基或者甲氧基取代。]
作为光学活性的亚磷酰化剂(Sc-II),可以使用:(3aS)-1-氯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aS)-1-氯-3,3-二甲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R,3aS)-1-氯-3-甲基-3-苯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R,3aS)-1-氯-3-苯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S,3aS)-1-氯-3-[(4-甲基苯-1-磺酰基)甲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R,3aS)-1-氯-3-[(4-硝基苯基)甲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S,3aS)-1-氯-3-{[甲基(二苯基)硅烷基]甲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R,3aS)-1-氯-3-[(4-甲氧基苯基)甲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R,3aS)-1-氯-3-(二苯基甲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aS)-1-氯-3a,4-二氢-1H,3H-[1,3,2]氧氮磷杂[3,4-a]吲哚等,优选可以使用:(3aS)-1-氯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aS)-1-氯-3,3-二甲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R,3aS)-1-氯-3-甲基-3-苯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R,3aS)-1-氯-3-苯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S,3aS)-1-氯-3-{[甲基(二苯基)硅烷基]甲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更优选可以使用:(3aS)-1-氯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aS)-1-氯-3,3-二甲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R,3aS)-1-氯-3-苯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3S,3aS)-1-氯-3-{[甲基(二苯基)硅烷基]甲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本工序中使用的光学活性的亚磷酰化剂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为0.5~10当量,更优选为1~3当量。
以下示出上述举例示出的光学活性的亚磷酰化剂(Sc-II)的结构。
表B:亚磷酰化剂(Sc-II)的结构
在本工序中,立体选择性地进行反应,能得到具有所期望的绝对构型的式(III)的化合物。在此,式(III)的化合物的绝对构型如下所例示,使用脯氨醇骨架中所含的手性碳原子上的绝对构型的(Rc)或(Sc)来表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使用R1以及R2为氢原子的光学活性的亚磷酰化剂(Rc-II)的情况下,如下所示,生成磷原子上的绝对构型为(Sp)的式(Rc-III)的化合物。
此外,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在使用光学活性的亚磷酰化剂(Sc-II)的情况下,能获得关于磷上的手性点具有相反的绝对构型的非对映异构体。
即,通过使用绝对构型为(Rc)或(Sc)的光学活性的亚磷酰化剂,能分别以90%以上、优选95%以上、更优选98%以上的高选择性得到所期望的非对映异构体。在现有的制造方法中,非立体选择性地形成硫代磷酸酯键,以大约50∶50的比率生成(Rp)型和(Sp)型,因此具有目标绝对构型的化合物的产率为一半以下。
本工序优选可以在碱的存在下进行。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碱,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三乙胺、三丁胺、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N-甲基吡咯烷、N-甲基哌啶、吡啶、2-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等有机碱;碳酸钾、氢氧化钾、碳酸氢钾、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乙酸钠、乙酸钾、甲醇钠、乙醇钠、以及叔丁醇钾等碱,优选可列举出:三乙胺、三丁胺、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N-甲基吡咯烷、N-甲基哌啶、吡啶、2-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更优选可列举出: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本工序中使用的碱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特别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为0.5~10当量,更优选为1~5当量。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乙酸乙酯、己烷、戊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列举出:乙腈、二氯甲烷、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甲苯,更优选可列举出:二氯甲烷、四氢呋喃。
本工序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78℃~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20℃~3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2分钟~10小时,更优选为5~180分钟。
(工序a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工序为如下工序:使式(Rc-III)的化合物与式(IV)的化合物或其盐在活化剂的存在下反应,接着,用酰化剂或烷氧基羰基化剂进行处理,进而与硫化剂(也被称为sulfurizing agent或硫醇化剂)反应,接着对PG2进行去保护,得到式(Rc-V)的化合物。也可以任意地在对PG2进行去保护前将产物分离。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是通过同样的反应从式(Sc-III)的化合物得到式(Sc-V)的化合物的工序。本工序任意地包括用有机碱或无机碱进行处理而转换为其盐的工序。
在本工序中,作为与硫化剂反应后且对PG2进行去保护前得到的中间体,得到由式(Rc-V0)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在此,A2、B2、PG1、PG2以及PG3与合成路径<A1-Rp>中说明的基团含义相同。)
此外,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作为与硫化剂反应后且对PG2进行去保护前得到的中间体,得到由式(Sc-V0)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在此,A2、B2S、PG1、PG2以及PG3与合成路径<A1-Sp>中说明的基团含义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在本工序中,立体选择性地进行反应,能经由式(Rc-V0)的中间体得到具有目标绝对构型的式(Rc-V)的化合物。式(V)以及式(V0)的绝对构型的表述与上述的式(III)的化合物同样地使用B2内脯氨醇骨架中所含的手性碳原子上的绝对构型来表示。
在本工序中,维持由式(Rc-III)构建的手性环境,并且以70%以上、75%以上、80%以上、85%以上、90%以上、95%以上或98%以上的选择性进行立体反转型反应。由此能以70%以上、75%以上、80%以上、85%以上、90%以上、95%以上或98%以上的高选择性得到所期望的非对映异构体。在现有方法中,式(I)的化合物与式(IV)的化合物非立体选择性地缩合,因此以大约50∶50的比率得到相当于式(V)的化合物的分离困难的(Rp)型与(Sp)型的混合物。因此,关于作为所期望的化合物的(Rc-V)型的产率,从立体选择性的观点考虑,不仅观察到约2倍的改善,而且考虑到分离困难的大量的磷上的非对映异构体的分离负荷时,可以预计生产率提高至3~10倍左右。
另一方面,在使用式(Sc-III)的化合物的情况下,能经由式(Sc-V0)的中间体得到作为同样地反转的非对映异构体的式(Sc-V)的化合物。由此,通过使用的光学活性的亚磷酰化剂的脯氨醇骨架上的手性碳的绝对构型,能立体选择性地得到具有所期望的绝对构型的化合物。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活化剂,只要在不损害由式(Rc-III)或式(Sc-III)表示的化合物的绝对构型的情况下使反应进行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1-苯基咪唑、苯并咪唑、1-甲基苯并咪唑、1-氰甲基哌啶、1-吡咯烷乙腈、1-(氰甲基)咪唑、或它们的盐,优选可列举出:1-苯基咪唑、1-甲基苯并咪唑、1-氰甲基哌啶、1-(氰甲基)咪唑或它们的盐,更优选可列举出:1-苯基咪唑、1-甲基苯并咪唑或它们的盐。本工序中使用的活化剂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Rc-III)或式(Sc-III)表示的化合物为1~3当量。
本工序中使用的化合物(IV)或其盐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Rc-III)或式(Sc-III)表示的化合物为0.5~3当量,更优选为0.8~1.2当量。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酰化剂或烷氧基羰基化剂,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乙酸酐、乙酰氯、N-琥珀酰亚胺乙酸酯、五氟苯基乙酸酯、1-乙酰基-1H-1,2,3-三唑并[4,5-b]吡啶、N-甲氧基二乙酰胺、N-乙酰基咪唑、三氟乙酸酐、双三氟乙酰胺、三氟乙酸乙酯、三氟乙酸甲酯、五氟苯基三氟乙酸酯、三氟乙酰基苯并三唑、S-乙基三氟硫代乙酸酯、N-甲基双三氟乙酰胺、三氟乙酰基三氟甲磺酸酯、1-三氟乙酰基咪唑、苯甲酸酐、苯甲酰氯、苯甲酸五氟苯酯、苯甲酸五氟苯酯、三氟甲磺酸苯甲酰酯、3-苯甲酰噻唑烷-2-硫酮、叔丁基苯基碳酸酯、N-(叔丁氧基羰基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2-(叔丁氧基羰基硫代)-4,6-二甲基吡啶、N-叔丁氧基羰基咪唑、肼基甲酸叔丁酯、2-(叔丁氧基羰基氧基亚氨基)-2-苯基乙腈、1-叔丁氧基羰基-1,2,4-三唑、N-叔丁氧基羰基咪唑、二碳酸二叔丁酯、9-芴基甲基五氟苯基碳酸酯、氯甲酸9-芴基甲酯、9-芴基甲基肼基甲酸酯、19-芴基甲基氨基甲酸酯、1-[(9H-芴-9-基甲氧基)羰基氧基]苯并三唑、N-[(9H-芴-9-基甲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氯甲酸烯丙酯、二碳酸二烯丙酯、N-(烯丙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碳酸烯丙基苯酯、N-(2,2,2-三氯乙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氯甲酸2,2,2-三氯乙酯、氯甲酸苄酯、肼基甲酸苄酯、碳酸苄基苯酯、N-苄氧基羰基琥珀酰亚胺、二碳酸二苄酯、4-[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氧基]硝基苯、3-硝基-1H-1,2,4-三唑-1-羧酸2-(三甲基硅烷基)乙酯、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N-乙氧基羰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氯甲酸乙酯、二碳酸二乙酯、咪唑-1-羧酸乙酯、2-乙氧基-1-(乙氧基羰基)-1,2-二氢喹啉、氯甲酸甲酯、碳酸二甲酯、二碳酸二甲酯、或咪唑-1-羧酸甲酯,优选可列举出:乙酸酐、1-三氟乙酰基咪唑、苯甲酸酐、N-[(9H-芴-9-基甲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N-(烯丙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更优选可列举出:乙酸酐、1-三氟乙酰基咪唑、N-(烯丙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本工序中使用的酰化剂或烷氧基羰基化剂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Rc-III)或式(Sc-III)表示的化合物为0.7~5当量,更优选为1~3当量。
本工序的与酰化剂或烷氧基羰基化剂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2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20℃~3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2分钟~5小时,更优选为5~90分钟。
本工序的活化剂、酰化剂或烷氧基羰基化剂、以及硫化剂的反应优选可以在脱水剂的存在下进行。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脱水剂,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出:3A分子筛、4A分子筛、5A分子筛、13X分子筛、硫酸镁、硫酸钠、以及氯化钙等,优选可列举出:3A分子筛、4A分子筛、5A分子筛、13X分子筛以及硫酸钠,更优选可列举出:3A分子筛、4A分子筛。本工序中使用的脱水剂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Rc-III)或式(Sc-III)表示的化合物的质量为0.01~3倍的质量,更优选为0.01~1倍的质量。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硫化剂,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氢化黄原素、双(苯基乙酰基)二硫醚、3H-1,2-苯并二硫醇-3-酮-1,1-二氧化物、5-苯基-3H-1,2,4-二噻唑-3-酮以及[(N,N-二甲基氨基亚甲基)氨基]-3H-1,2,4-二噻唑啉-3-硫酮等,优选可以使用:氢化黄原素、双(苯基乙酰基)二硫醚、[(N,N-二甲基氨基亚甲基)氨基]-3H-1,2,4-二噻唑啉-3-硫酮。本工序中使用的硫化剂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Rc-III)或式(Sc-III)表示的化合物为0.5~5当量,更优选为1~2当量。
本工序的与硫化剂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2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0℃~3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5分钟~5小时,更优选为5~90分钟。
本工序优选可以在碱的存在下进行。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碱,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三乙胺、三丁胺、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N-甲基吡咯烷、N-甲基哌啶、吡啶、2-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等有机碱;碳酸钾、氢氧化钾、碳酸氢钾、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乙酸钠、乙酸钾、甲醇钠、乙醇钠、以及叔丁醇钾等碱,优选可列举出:三乙胺、三丁胺、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N-甲基吡咯烷、N-甲基哌啶,更优选可列举出: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本工序中使用的碱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Rc-III)或式(Sc-III)表示的化合物为0.5~20当量,更优选为1~10当量。
作为本工序的去保护反应中使用的酸,例如可列举出:盐酸、硫酸、甲酸、草酸、乙酸、三氟乙酸、一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苯磺酸等。优选可列举出:盐酸、乙酸、一氯乙酸、二氯乙酸,更优选可列举出:盐酸、二氯乙酸。用于去保护的pH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1~4。去保护反应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3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20℃~30℃。本反应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0.5~48小时,更优选为1~24小时。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乙酸乙酯、己烷、戊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列举出乙腈、二氯甲烷,更优选可列举出乙腈。
作为将式(Rc-V)或式(Sc-V)的化合物转换为其盐时使用的有机碱,可列举出:三乙胺、三丁胺、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N-甲基吡咯烷、N-甲基哌啶、吡啶、2-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等。此外,作为无机碱,有碳酸钾、氢氧化钾、碳酸氢钾、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乙酸钠、乙酸钾、甲醇钠、乙醇钠以及叔丁醇钾等。优选可列举出:三乙胺、三丁胺、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N-甲基吡咯烷、N-甲基哌啶、碳酸钾、碳酸氢钾、碳酸钠、碳酸氢钠。更优选可列举出:三乙胺、碳酸钾、碳酸氢钾、碳酸钠、碳酸氢钠。
(工序a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工序为使式(Rc-V)的化合物或其盐在缩合剂的存在下环化,接着与硫化剂或氧化剂反应,得到式(Rc-VI)的化合物的工序。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本工序为通过同样的反应从式(Sc-V)的化合物得到式(Sc-VI)的化合物的工序。
在本工序中,在与硫化剂反应的情况下,可以得到Q为硫醇基的式(VI)的化合物。此外,在本工序中,在与氧化剂反应的情况下,可以得到Q为羟基的式(VI)的化合物。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缩合剂,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2-氯-5,5-二甲基-1,3,2-二氧磷杂环己烷2-氧化物、二甲基磷酰氯、二乙基磷酰氯、2-氯-2-氧-1,3,2-二氧磷杂环戊烷、1H-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鏻六氟磷酸盐、氯三吡咯烷基六氟磷酸盐、溴三吡咯烷基六氟磷酸盐、丙基磷酸酐、二异丙基磷酰氯、双(2,6-二甲基苯基)磷酰氯、双(二甲基氨基)磷酰氯、双(2-氧代-3-恶唑烷基)膦酰氯、二苯基次膦酰氯、氯硫代磷酸二乙酯、(7-氮杂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鏻六氟磷酸盐、6-三氟甲基-1H-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鏻六氟磷酸盐、氯磷酸二苯酯、双(2,2,2-三氯乙基)磷酰氯、二氯磷酸乙酯、邻亚苯基氯膦酸、3-(二乙氧基磷酰氧基)-1,2,3-苯并三嗪ー4(3H)-酮、2-氯-1-甲基吡啶碘化物、1-[双(二甲基氨基)亚甲基]-1H-苯并三唑鎓3-氧化物六氟磷酸盐、(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二甲基氨基)鏻六氟磷酸盐、1-金刚烷甲酰氯、特戊酰氯,优选可列举出:2-氯-5,5-二甲基-1,3,2-二氧磷杂环己烷2-氧化物、二甲基磷酰氯、二乙基磷酰氯、2-氯-2-氧-1,3,2-二氧磷杂环戊烷、丙基磷酸酐,更优选可列举出:2-氯-5,5-二甲基-1,3,2-二氧磷杂环己烷2-氧化物、2-氯-2-氧-1,3,2-二氧磷杂环戊烷、丙基磷酸酐。本工序中使用的缩合剂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Rc-V)或式(Sc-V)表示的化合物为0.5~10当量,更优选为1~5当量。
本工序的与缩合剂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78℃~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20℃~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2分钟~10小时,更优选为5分钟~2小时。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硫化剂,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氢化黄原素、双(苯基乙酰基)二硫醚、3H-1,2-苯并二硫醇-3-酮-1,1-二氧化物、5-苯基-3H-1,2,4-二噻唑-3-酮以及[(N,N-二甲基氨基亚甲基)氨基]-3H-1,2,4-二噻唑啉-3-硫酮等,优选可以使用:氢化黄原素、双(苯基乙酰基)二硫醚、[(N,N-二甲基氨基亚甲基)氨基]-3H-1,2,4-二噻唑啉-3-硫酮。本工序中使用的硫化剂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Rc-V)或式(Sc-V)表示的化合物为0.5~5当量,更优选为1~2当量。
本工序的与硫化剂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4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20℃~3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2分钟~10小时,更优选为5分钟~3小时。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氧化剂,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碘、溴、叔丁基过氧化氢、3-氯过氧苯甲酸、过氧化氢、高碘酸、高锰酸钾、氧以及臭氧等,优选可以使用:碘、3-氯过氧苯甲酸、过氧化氢、氧。本工序中使用的氧化剂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Rc-V)或式(Sc-V)表示的化合物为0.5~10当量,更优选为1~5当量。
本工序的与氧化剂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4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20℃~3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2分钟~10小时,更优选为5分钟~3小时。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吡啶、2-甲基吡啶、3-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乙酸乙酯、己烷、戊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列举出:吡啶、2-甲基吡啶、3-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乙腈、二氯甲烷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更优选可列举出吡啶。
式(VI)的化合物的绝对构型由B2内的脯氨醇骨架上的手性碳原子的绝对构型示出。需要说明的是,在Q为硫醇基的式(VI)的化合物中,如下所示,对于两个磷原子上的绝对构型,按照(2位磷的绝对构型,10位磷的绝对构型)的顺序进行表述。与之前的脯氨醇骨架上的手性碳原子上的构型一起记为(Rc,Rp,Rp)、(Rc,Sp,Rp)、(Rc,Rp,Sp)、(Rc,Sp,Sp)、(Sc,Rp,Rp)、(Sc,Sp,Rp)、(Sc,Rp,Sp)、(Sc,Sp,Sp)。
本工序中的环化反应不是立体选择性地控制反应,但基于分子自身的立体结构,一个非对映异构体的生成会优先进行。例如,如本说明书的实施例3、实施例8以及实施例A5-4所示,在由式(Rc-V)的化合物向式(Rc-VI)的化合物的环化反应中,具有所期望的绝对构型的(Rc,Rp,Rp-VI)型相对于(Rc,Sp,Rp-VI)型以约70∶30~85∶15的选择性得到。
(工序a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工序是对(Rc-VI)的化合物的硫代磷酸部位的保护基B2、以及A2中的保护基PG4进行去保护,得到式(Rp-VII)的化合物的工序。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本工序是通过同样的反应从式(Sc-VI)的化合物得到式(Sp-VII)的化合物的工序。本工序任意地包括用有机碱或无机碱进行处理而转换为其盐的工序。
本工序的去保护反应中使用的氨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可以使用28%氨水。
本工序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30℃~65℃。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1~96小时,更优选为5~48小时。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乙酸乙酯、己烷、戊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吡啶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列举出:甲醇、乙醇、乙腈、二氯甲烷、吡啶,更优选可列举出甲醇、吡啶。
作为将式(Rp-VII)或式(Sp-VII)的化合物转换为其盐时使用的有机碱,可列举出:三乙胺、三丁胺、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N-甲基吡咯烷、N-甲基哌啶、吡啶、2-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等。此外,作为无机碱,可列举出:碳酸钾、氢氧化钾、碳酸氢钾、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乙酸钠、乙酸钾、甲醇钠、乙醇钠以及叔丁醇钾等。优选可列举出:三乙胺、三丁胺、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N-甲基吡咯烷、N-甲基哌啶、碳酸钾、碳酸氢钾、碳酸钠、碳酸氢钠,更优选可列举出:三乙胺、碳酸钾、碳酸氢钾、碳酸钠、碳酸氢钠。
(新型中间体)
作为上述的[合成路径<A1-Rp>]中的新型中间体,可列举出由下式(Rc-III)表示的化合物。
在此,B1优选为如下基团:
R1为氢或甲基,R2为氢、碳原子数1~3的烷基或苯基,所述烷基未经取代、或被一个以上的苯基、甲苯磺酰基或者二苯基甲基硅烷基取代,以及,所述苯基未经取代、或被硝基或者甲氧基取代。
B1更优选为
B1进一步优选为
PG1优选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三甲基硅烷基、三乙基硅烷基、三异丙基硅烷基、或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更优选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
PG2优选为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4-甲氧基三苯甲基、2-氯三苯甲基、或三苯甲基,更优选为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
PG3优选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叔丁氧基羰基、9-芴基甲基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2,2,2-三氯乙氧基羰基、或苄基氧基羰基,更优选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
此外,作为上述的[合成路径<A1-Rp>]中的新型中间体,可列举出由下式(Rc-V0)表示的化合物。
在此,A2优选为
更优选为
PG4为氨基的保护基,优选可列举出苄基、苯甲酰基、叔丁氧基羰基、9-芴基甲基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2,2,2-三氯乙氧基羰基、苄基氧基羰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或乙氧基羰基。更优选为苯甲酰基或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
B1、PG1、PG2以及PG3与上述所示的式(Rc-III)的化合物的各基团含义相同。
而且,作为上述的[合成路径<A1-Rp>]中的新型中间体,可列举出由下式(Rc-V)表示的化合物。
在此,A2与上述所示的式(Rc-V0)的化合物的A2含义相同。
优选的是,B2优选为如下基团:
R1为氢或甲基,R2为氢、碳原子数1~3的烷基或苯基,所述烷基未经取代、或被一个以上的苯基、甲苯磺酰基或者二苯基甲基硅烷基取代,以及,所述苯基未经取代、或被硝基或者甲氧基取代。
B2更优选为
B2进一步优选为
PG6为氨基的保护基,优选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苯甲酰基、叔丁氧基羰基、9-芴基甲基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2,2,2-三氯乙氧基羰基、苄基氧基羰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甲氧基羰基、或乙氧基羰基,更优选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
PG1优选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三甲基硅烷基、三乙基硅烷基、三异丙基硅烷基、或叔丁基二苯基硅烷基,更优选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
PG3优选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叔丁氧基羰基、9-芴基甲基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2,2,2-三氯乙氧基羰基、或苄基氧基羰基,更优选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
此外,本工序a4还包括:将式(Rp-VII)中Q为硫醇基的化合物转换为其盐之前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处理,和/或,将式(Rp-VII)中Q为硫醇基的化合物转换为其盐之后进行结晶化,得到式(Rp,Rp-VII’)的化合物或其盐。
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由式(Rp-VII)或式(Sp-VII)表示的化合物、尤其是由式(Rp,Rp-VII’)表示的化合物可以优选用于式(Rp,Rp-XII)所示的CDN-连接子(以下也称为CDN偶联物前体)、以及在该CDN偶联物前体上进一步结合有抗体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此外,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式(Rp-VII)或式(Sp-VII)的化合物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用于具有其他化学结构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制造、其他用途。
<1-2.本发明的化合物(Rp-VII)的制造方法与现有方法(专利文献6等)的比较>
在现有方法中,环状二核苷酸以大致相同的比率生成四种非对映异构体混合物,因此需要用柱精制获取具有目标构型的环状二核苷酸,存在产率非常低的问题。在本发明的式(Rp-VII)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中,能选择性地合成目标构型,结果是与以下所示的专利文献6的合成路径相比,能够提供具有提高总产率、避免柱精制这样的优异效果的制造方法。
[现有方法的合成路径(来自专利文献6实施例77的合成路径]
[本发明的式(Rp-VII)的制造方法的效果]
在现有的合成路线(专利文献6)中,关于磷上的构型,不是通过反应进行控制,而是以四种非对映异构体混合物的形式合成,最终通过柱精制获得期望的构型的方法,因此产率极低(8个反应工序的总产率7.5%(记载为含有杂质。))。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能立体选择性地进行第一阶段的硫代磷酸酯键合,结果是来自式(I)的化合物的总产率提高约20%~40%,品质在HPLC分析中也为92.4%~>99%的高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合成路径<A1-Rp>或<A1-Sp>的(工序a1)中,作为式(I)的化合物,使用由下式(I-1)或式(I-2)表示的化合物,以及,在(工序a2)中,作为式(IV),使用由下式(IV-1)或式(IV-2)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由此,根据其组合,也可以合成与式(Rp-VII)对应的以下的具有12元环~14元环结构的四种环状二核苷酸衍生物、或与式(Sp-VII)对应的具有12元环~14元环结构的四种环状二核苷酸(未图示)。
[式中,A3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脱氮嘌呤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嘌呤碱、或取代或者未取代的嘧啶碱,以及,Y分别独立地为H、F或-O-PG1,在此,PG1为羟基的保护基。]
[式中,A4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脱氮嘌呤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嘌呤碱、或取代或者未取代的嘧啶碱,以及,Z分别独立地为H、F或-O-PG1,在此,PG1为羟基的保护基。]
/>
<1-3.式(IV)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上述的环状二核苷酸的制造中使用的式(IV)的化合物或其盐可以依照以下的合成路径进行制造。
[合成路径<A2>]
在上述的[合成路径<A2>]中,A1以及A2与上述[合成路径<A1>]含义相同,PG5为羟基的保护基。
在本制造方法中,作为PG5,例如可列举出: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4-甲氧基三苯甲基、2-氯三苯甲基或三苯甲基。优选可列举出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或4-甲氧基三苯甲基。
以下,对各工序进行说明。
(工序a5)和(工序a5’)
本工序是使式(VIII)或式(VIII’)的化合物与亚磷酸酯反应,得到式(IX)或者式(IX’)的化合物或它们的盐的工序。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亚磷酸酯,可列举出:亚磷酸二苯酯、亚磷酸甲酯、亚磷酸二乙酯、或亚磷酸二丁酯,优选可列举出:亚磷酸二苯酯、亚磷酸甲酯,更优选可列举出亚磷酸二苯酯。本工序中使用的亚磷酸酯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VIII)或式(VIII’)表示的化合物为0.5~20当量,更优选为1~10当量。
本工序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2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10℃~3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2分钟~120小时,更优选为5分钟~72小时。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吡啶、2-甲基吡啶、3-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乙酸乙酯、己烷、戊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列举出:吡啶、2-甲基吡啶、3-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乙腈、二氯甲烷,更优选可列举出吡啶、乙腈。
作为将式(IX)或式(IX’)的化合物转换为其盐时使用的试剂,有三乙胺、三丁胺、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N-甲基吡咯烷、N-甲基哌啶、吡啶、2-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丙胺、异丙胺、丁胺、异丁胺、叔丁胺、戊胺、苯胺、碳酸钾、氢氧化钾、碳酸氢钾、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乙酸钠、乙酸钾、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钾、氯化钠以及氯化钾等。优选可列举出:三乙胺、三丁胺、异丙胺、丁胺、异丁胺、叔丁胺、碳酸钾、碳酸氢钾、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氯化钾。更优选可列举出:三乙胺、叔丁胺、碳酸钾、碳酸氢钾、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氯化钾。用于转换为盐的碱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2)表示的化合物为0.5~10当量,更优选为3~8当量。
(工序a5”)
本工序是使式(IX’)的化合物或其盐与酰化剂或烷氧基羰基化剂反应而得到式(IX)的化合物或其盐的工序。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酰化剂或烷氧基羰基化剂,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乙酸酐、乙酰氯、N-琥珀酰亚胺乙酸酯、五氟苯基乙酸酯、1-乙酰基-1H-1,2,3-三唑并[4,5-b]吡啶、N-甲氧基二乙酰胺、N-乙酰基咪唑、三氟乙酸酐、双三氟乙酰胺、三氟乙酸乙酯、三氟乙酸甲酯、五氟苯基三氟乙酸酯、三氟乙酰基苯并三唑、S-乙基三氟硫代乙酸酯、N-甲基双三氟乙酰胺、三氟乙酰基三氟甲磺酸酯、1-三氟乙酰基咪唑、苯甲酸酐、苯甲酰氯、苯甲酸五氟苯酯、苯甲酸五氟苯酯、三氟甲磺酸苯甲酰酯、3-苯甲酰噻唑烷-2-硫酮、叔丁基苯基碳酸酯、N-(叔丁氧基羰基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2-(叔丁氧基羰基硫代)-4,6-二甲基吡啶、N-叔丁氧基羰基咪唑、肼基甲酸叔丁酯、2-(叔丁氧基羰基氧基亚氨基)-2-苯基乙腈、1-叔丁氧基羰基-1,2,4-三唑、N-叔丁氧基羰基咪唑、二碳酸二叔丁酯、9-芴基甲基五氟苯基碳酸酯、氯甲酸9-芴基甲酯、9-芴基甲基肼基甲酸酯、19-芴基甲基氨基甲酸酯、1-[(9H-芴-9-基甲氧基)羰基氧基]苯并三唑、N-[(9H-芴-9-基甲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氯甲酸烯丙酯、二碳酸二烯丙酯、N-(烯丙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碳酸烯丙基苯酯、N-(2,2,2-三氯乙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氯甲酸2,2,2-三氯乙酯、氯甲酸苄酯、肼基甲酸苄酯、碳酸苄基苯酯、N-苄氧基羰基琥珀酰亚胺、二碳酸二苄酯、4-[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氧基]硝基苯、3-硝基-1H-1,2,4-三唑-1-羧酸2-(三甲基硅烷基)乙酯、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N-乙氧基羰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氯甲酸乙酯、二碳酸二乙酯、咪唑-1-羧酸乙酯、2-乙氧基-1-(乙氧基羰基)-1,2-二氢喹啉、氯甲酸甲酯、碳酸二甲酯、二碳酸二甲酯、或咪唑-1-羧酸甲酯,优选可列举出:乙酸酐、1-三氟乙酰基咪唑、苯甲酸酐、N-[(9H-芴-9-基甲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N-(烯丙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4-[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氧基]硝基苯、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更优选可列举出:1-三氟乙酰基咪唑、4-[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氧基]硝基苯、3-硝基-1H-1,2,4-三唑-1-羧酸2-(三甲基硅烷基)乙酯、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本工序中使用的酰化剂或烷氧基羰基化剂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IX’)表示的化合物为1~15当量,更优选为3~8当量。
本工序优选可以在碱的存在下进行。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碱,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三乙胺、三丁胺、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N-甲基吡咯烷、N-甲基哌啶、吡啶、2-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等有机碱;碳酸钾、氢氧化钾、碳酸氢钾、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乙酸钠、乙酸钾、甲醇钠、乙醇钠、以及叔丁醇钾等碱,优选可列举出:三乙胺、三丁胺、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N-甲基吡咯烷、N-甲基哌啶,更优选可列举出: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本工序中使用的碱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IX’)表示的化合物为1~20当量,更优选为4~10当量。
本工序的与酰化剂或烷氧基羰基化剂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2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40℃~8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1小时~96小时,更优选为24小时~72小时。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吡啶、2-甲基吡啶、3-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乙酸乙酯、己烷、戊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列举出:吡啶、4-甲基吡啶、2-甲基四氢呋喃、乙腈、1-甲基-2-吡咯烷酮,更优选可列举出2-甲基四氢呋喃、乙腈。
作为将所得到的式(IX)的化合物转换为其盐时使用的试剂及其量,可以使用与上述工序a5相同的试剂和量。
(工序a6)
本工序是对式(IX)的化合物的5’羟基的保护基PG5进行去保护而得到式(IV)的化合物的工序。
作为本工序的去保护反应中使用的酸,可列举出:乙酸、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氟乙酸、甲磺酸、甲苯磺酸、以及硫酸等,优选可列举出:乙酸、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更优选可列举出二氯乙酸。本工序中使用的酸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IX)表示的化合物为0.05~500当量,更优选为0.1~200当量。
本工序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2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10℃~4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1小时~96小时,更优选为5小时~48小时。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乙酸乙酯、己烷、戊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列举出甲醇、乙腈、二氯甲烷,更优选可列举出二氯甲烷。
<1-4.CDN-连接子(化合物(Rp,Rp-XII))的制造方法>
式(Rp,Rp-XII)的化合物或其盐可以依照以下的合成路径进行制造。式(Rp,Rp-XII)的化合物为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制造前体。
[合成路径<A3>]
在上述的[合成路径<A3>]中,PG1、PG3、A1与上述[合成路径<A1-Rp>]含义相同。
以下,对各工序进行说明。
(工序a7)
本工序是对式(Rp,Rp-VII’)的化合物的保护基PG1以及PG3进行去保护而得到式(Rp,Rp-X)的化合物的工序。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去保护剂,可列举出:氟化铵、四正丁基氟化铵、吡啶氢氟酸盐、以及三乙胺三氢氟酸盐等,优选可列举出:氟化铵、四正丁基氟化铵,更优选可列举出四正丁基氟化铵。本工序中使用的去保护剂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Rp,Rp-VII’)表示的化合物为0.5~60当量,更优选为1~30当量。
本工序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10℃~4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30分钟~240小时,更优选为1小时~120小时。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乙酸乙酯、己烷、戊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列举出:甲醇、乙腈、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更优选可列举出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
(工序a8)
本工序是使式(XI)的化合物与式(Rp,Rp-X)的化合物缩合,得到式(Rp,Rp-XII)的化合物或其盐的工序。
由式(XI)表示的化合物优选通过衍生为活性酯,而能与由式(Rp,Rp-X)表示的化合物缩合。本工序中使用的由式(XI)表示的化合物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Rp,Rp-X)表示的化合物为0.3~3当量,更优选为0.7~1.3当量。
本工序中的向活性酯的衍生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例如可以使用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WSCD/HCl)、或N,N’-二环己基碳酰二亚胺(DCC)等缩合剂,使用1-羟基苯并三唑(HOBt)、1-羟基-7-氮杂苯并三唑(HOAt)、N-羟基琥珀酰亚胺、氰基(羟基亚氨基)乙酸乙酯、或对硝基苯酚等添加剂来进行,或可以使用1-[双(二甲基氨基)亚甲基]-1H-苯并三唑鎓3-氧化物六氟磷酸盐(HBTU)、1-[双(二甲基氨基)亚甲基]-1H-1,2,3-三唑并[4,5-b]吡啶鎓3-氧化物六氟磷酸盐(HATU)、或(1-氰基-2-乙氧基-2-氧代亚乙基氨基氧基)二甲基氨基-吗啉-碳鎓六氟磷酸盐(COMU)、4-(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4-甲基吗啉鎓氯化物(DMT-MM)等缩合剂来进行。优选可以使用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与1-羟基苯并三唑(HOBt)、或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与1-羟基-7-氮杂苯并三唑、或4-(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4-甲基吗啉鎓氯化物(DMT-MM)来进行。本工序中使用的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Rp,Rp-X)表示的化合物为0.5~5当量,更优选为0.7~2当量。本工序中使用的1-羟基苯并三唑、或1-羟基-7-氮杂苯并三唑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Rp,Rp-X)表示的化合物为0.05~4当量,更优选为0.1~2当量。本工序中使用的4-(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4-甲基吗啉鎓氯化物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Rp,Rp-X)表示的化合物为0.3~5当量,更优选为0.7~2当量。
本工序优选可以在碱的存在下进行。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碱,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三乙胺、三丁胺、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N-甲基吡咯烷、N-甲基哌啶、吡啶、2-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等有机碱;碳酸钾、氢氧化钾、碳酸氢钾、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乙酸钠、乙酸钾、甲醇钠、乙醇钠、以及叔丁醇钾等碱,优选可列举出:三乙胺、三丁胺、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碳酸钾、氢氧化钾、碳酸氢钾、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以及乙酸钠,更优选可列举出三乙胺、N-甲基吗啉。本工序中使用的碱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Rp,Rp-X)表示的化合物为0.5~10当量,更优选为1~5当量。
本工序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10℃~4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5分钟~72小时,更优选为1小时~24小时。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水、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乙酸乙酯、己烷、戊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列举出:水、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
作为将式(Rp,Rp-XII)转换为其盐时使用的碱,可列举出:三乙胺、三丁胺、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N-甲基吡咯烷、N-甲基哌啶、吡啶、2-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丙胺、异丙胺、丁胺、异丁胺、叔丁胺、戊胺、苯胺等有机碱;2-乙基己酸钾、碳酸钾、氢氧化钾、碳酸氢钾、2-乙基己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乙酸钠、乙酸钾、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钾、氯化钠、以及氯化钾等无机碱。优选可列举出:三乙胺、叔丁胺、2-乙基己酸钾、碳酸钾、碳酸氢钾、2-乙基己酸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氯化钾。更优选可列举出:三乙胺、2-乙基己酸钾、碳酸钠。
作为将式(Rp,Rp-XII)转换为其盐时使用的溶剂,可以使用:水、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环戊基甲基醚、乙酸乙酯、己烷、戊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列举出:水、2-丙醇、乙腈、环戊基甲基醚、以及乙酸乙酯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
<2.环状二核苷酸的制造中使用的原料化合物(I)的制造>
<2-1.式(I)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上述的环状二核苷酸的制造中使用的式(I)的化合物可以依照以下的合成路径进行制造。
[合成路径<B1>]
在上述的[合成路径<B1>]中,PG1、PG2以及PG3与上述[合成路径<A1-Rp>]含义相同,X为Cl、Br、或I。
在本制造方法中,PG1表示羟基的保护基,作为该保护基,可列举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三甲基硅烷基、三乙基硅烷基、三异丙基硅烷基、或叔丁基二苯基硅烷基。优选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三甲基硅烷基。更优选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
PG2表示羟基的保护基,作为该保护基,可列举出: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4-甲氧基三苯甲基、2-氯三苯甲基、或三苯甲基。优选为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4-甲氧基三苯甲基或三苯甲基。更优选为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
PG3表示氨基的保护基,作为该保护基,可列举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叔丁氧基羰基、9-芴基甲基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2,2,2-三氯乙氧基羰基、或苄基氧基羰基。优选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或烯丙氧基羰基。更优选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
以下,对各工序进行说明。
(工序b1)
本工序是使式(XIV)的化合物与式(XV)的化合物反应而得到式(XVI)的化合物的工序。
本工序的反应在碱的存在下实施,作为该碱,可以使用1,1,3,3-四甲基胍、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或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优选可以使用1,1,3,3-四甲基胍、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更优选可列举出1,1,3,3-四甲基胍。本工序中使用的碱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XIV)表示的化合物为0.5~10当量,更优选为1~3当量。
本工序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1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20℃~5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30分钟~72小时,更优选为5小时~36小时。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乙酸乙酯、己烷、戊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以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更优选可列举出1,3-二甲基-2-咪唑啉酮。
(工序b2)
本工序是使式(XVI)的化合物与硅烷化剂反应而得到式(I’)的化合物与式(XVII)的化合物的混合物,接着,在碱的存在下,使该混合物中的式(XVII)的化合物转换为式(I’)的化合物而得到式(I’)的化合物的工序。
此外,本工序包括如下工序:使式(XVI)的化合物与硅烷化剂的反应在第一碱的存在下实施,得到式(I’)的化合物与式(XVII)的化合物的混合物,接着,将该混合物中的式(XVII)的化合物在第二碱的存在下转换为式(I’)的化合物,得到式(I’)的化合物。
从式(XVII)的化合物向式(I’)的化合物的转换通过如下方式来实施:利用该混合物溶液中的平衡反应、以及式(XVII)的化合物与式(I’)的化合物的溶解性差异,从该混合物的溶液中使式(I’)的化合物晶体析出。
在此,作为第一碱,可列举出:1,1,3,3-四甲基胍、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2,6-二甲基吡啶或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优选可列举出:1,1,3,3-四甲基胍、2,6-二甲基吡啶、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更优选可列举出1,1,3,3-四甲基胍。本工序中使用的第一碱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XVI)表示的化合物为0.5~10当量,更优选为1~5当量。
本工序的使用第一碱的反应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1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40℃~7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30分钟~72小时,更优选为5小时~36小时。
作为本工序的使用第一碱的反应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乙酸乙酯、己烷、戊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以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更优选可列举出1,3-二甲基-2-咪唑啉酮。
作为本工序的硅烷化剂,可列举出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或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三氟甲磺酸酯,优选可列举出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本工序中使用的硅烷化剂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XIV)表示的化合物为0.5~10当量,更优选为2~4当量。
此外,作为第二碱,可列举出:1,1,3,3-四甲基胍、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2,6-二甲基吡啶、或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优选可列举出:1,1,3,3-四甲基胍、2,6-二甲基吡啶、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更优选可列举出1,1,3,3-四甲基胍。本工序中使用的第二碱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XIV)表示的化合物为0.01~3当量,更优选为0.05~1当量。
本工序的使用第二碱的反应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1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10℃~4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2分钟~10小时,更优选为5分钟~90分钟。
作为本工序的使用第二碱的反应的第一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乙酸乙酯、己烷、戊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以使用: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更优选可列举出四氢呋喃。
作为本工序的使用第二碱的反应的第二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乙酸乙酯、己烷、戊烷、庚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以使用:四氢呋喃、庚烷、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更优选可列举出庚烷。
<2-2.式(XV)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及其中间体>
上述的式(I)的制造中使用的式(XV)的化合物可以依照以下的合成路径进行制造。
[合成路径<B2>]
在上述的[合成路径<B2>]中,PG3与上述[合成路径<A1>]含义相同,X与上述[合成路径<B1>]含义相同。
以下,对工序b3进行说明。
(工序b3)
本工序是使由式(XVIII)表示的化合物在酸或碱的存在下与2-卤乙醇反应而得到式(XV)的化合物的工序。
作为本工序的碱,可列举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或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优选可列举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更优选可列举出氢氧化钠。本工序中使用的碱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作为化合物(XVIII)的起始原料的甘氨酰甘氨酸为0.5~2当量。该化合物(XVIII)可以由甘氨酰甘氨酸通过保护氨基以及将羧基转换为乙酰氧基而得到。
本工序中使用的2-卤乙醇可列举出:2-氯乙醇、2-溴乙醇、以及2-碘乙醇,优选可列举出:2-溴乙醇、2-碘乙醇,更优选可列举出2-溴乙醇。本工序中使用的2-卤乙醇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作为化合物(XVIII)的起始原料的甘氨酰甘氨酸的量为0.5~10当量,更优选为1~4当量。
本工序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2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10℃~2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5分钟~36小时,更优选为1小时~10小时。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乙酸乙酯、己烷、戊烷、庚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以使用:1,2-二甲氧基乙烷、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更优选可列举出1,2-二甲氧基乙烷。
(新型中间体)
作为上述的合成[路径<B1>]中的新型中间体,可列举出由下式(XV)表示的化合物。
在此,PG3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以及,X优选为Cl、Br、或I,更优选为Br。
<2-3.本发明的化合物(I)的制造方法与现有方法(专利文献6等)的比较>
本发明的式(I)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能够实现作为现有方法的技术问题的、2’位、3’位羟基中的3’位羟基的选择性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化体的合成,结果是与以下所示的专利文献6的合成路径相比,能够提供具有提高总产率、减少工序数、避免柱精制这样的优异效果的制造方法。
[现有方法的合成路径(来自专利文献6实施例77的合成路径]
/>
[本发明的式(I)的制造方法的效果]
(效果1)2’位、3’位羟基中的3’位羟基的选择性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化体(I)的合成
在现有的合成路线(专利文献6)中,在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化工序(工序5)中,无法选择性地对2’位、3’位羟基中的3’位进行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化,生成2’位被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化的副产物等,因此目标的式(I)的化合物的产率低至约35%。此外,作为2’位、3’位羟基的选择性硅烷化反应,已知使用手性咪唑选择性地对3’位进行三乙基硅烷化的方法(参照Org.Lett.,Vol.15,No.18,2013,pp.4710-4713),但存在其为特殊的手性咪唑而无法容易取得的问题。进而,还已知使用银试剂的选择性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化(参照TetrahedronLett.,Vol.22,No.52,1981,pp.5423-5246),但需要使用与反应底物当量同等以上的昂贵的银试剂,因此不优选,并且使用本底物在同样的条件下实施,但无法得到期望的选择性。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发现了在2’位、3’位羟基的非选择性的TBS基的导入后,TBS基在2’位与3’位之间发生转移的条件,并且发现了仅目标的3’位羟基被TBS化的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发生结晶化的条件,由此能够优先地取得目标的式(I)的化合物。
(效果2)减少工序数、提高产率、避免柱精制
在现有的合成路线(专利文献6)中,在核酸碱酰胺基的N-烷基化时,由于对反应底物保护2’位、3’位羟基而需要多余的去保护工序。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发现了在2’位、3’位羟基无保护的状态下进行核酸碱酰胺基的N-烷基化的烷基化剂(式(XV)的化合物),由此能够提供无需2’位、3’位羟基的保护、去保护工序,减少了两个工序的制造方法。
(效果3)全部路径中的提高产率、避免柱精制
在现有的合成路线(专利文献6)中,从起始原料2’,3’,5’-三-O-[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肌苷到式(I)的化合物的总产率约为13%(五个工序),但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能够以产率约60%(三个工序)从起始原料肌苷合成式(I)的化合物。此外,在现有的合成路线(专利文献6)中,在全部的工序中,实施导致废弃物量(硅胶、己烷、乙酸乙酯之类的展开溶剂等)增加、生产周期(lead time)长期化的硅胶柱色谱法的精制来获得产物,但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能够避免硅胶柱色谱法,减轻环境负荷并提高生产率。
<3.环状二核苷酸的制造中使用的原料化合物(VIII)和式(VIII’)的制造>
<3-1.式(VIII)和式(VIII’)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及其中间体>
上述的环状二核苷酸的制造中使用的式(VIII)和式(VIII’)的化合物可以依照以下的合成路径进行制造。
[合成路径<C1>]
在上述的[合成路径<C1>]中,PG4为苯甲酰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叔丁氧基羰基、9-芴基甲基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2,2,2-三氯乙氧基羰基、或苄基氧基羰基,PG5为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4-甲氧基三苯甲基、2-氯三苯甲基或三苯甲基,以及,PG7为三甲基硅烷基、三乙基硅烷基、三异丙基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叔丁基二苯基硅烷基、或三苯基硅烷基。
以下,对各工序进行说明。
(工序c1)
本工序是使式(XIX)的化合物与苯甲酰化剂反应而得到式(XX)的化合物的工序。
本工序中使用的苯甲酰化剂可列举出:苯甲酰氯、苯甲酰溴、苯甲酸酐或三氟甲磺酸苯甲酰酯等,优选可列举出:苯甲酰氯、苯甲酰溴,更优选可列举出苯甲酰氯。本工序中使用的苯甲酰化剂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XIX)表示的化合物为0.5~5当量,更优选为1~2当量。
本工序优选可以在碱的存在下进行。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碱,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三乙胺、三丁胺、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N-甲基吡咯烷、N-甲基哌啶、吡啶、2-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等有机碱;碳酸钾、氢氧化钾、碳酸氢钾、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乙酸钠、乙酸钾、甲醇钠、乙醇钠、以及叔丁醇钾等碱、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优选可列举出:三乙胺、2,6-二甲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碳酸钾、氢氧化钾、碳酸氢钾、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以及乙酸钠、以及它们的混合物,更优选可列举出三乙胺与4-二甲基氨基吡啶的混合物。本工序中使用的碱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XIX)表示的化合物为0.1~10当量,更优选为0.2~5当量。
本工序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4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10℃~35℃。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5分钟~24小时,更优选为0.5小时~10小时。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乙酸乙酯、己烷、戊烷、庚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以使用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更优选可列举出乙腈。
(工序c2)
本工序是使由式(XX)表示的化合物水解而得到式(XXI)的化合物的工序。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酸,可列举出盐酸、乙酸、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氟乙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以及硫酸等,优选可列举出盐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硫酸,更优选可列举出对甲苯磺酸。本工序中使用的酸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XX)表示的化合物为0.5~20当量,更优选为1~10当量。
本工序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40℃~8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5分钟~24小时,更优选为1小时~10小时。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水、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环戊基甲基醚、乙酸乙酯、己烷、戊烷、庚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以使用:1,2-二甲氧基乙烷、2-甲基四氢呋喃、四氢呋喃、环戊基甲基醚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更优选可以使用环戊基甲基醚与水的混合溶剂。
(工序c3)
本工序是使式(XXI)的化合物与氯化剂反应而得到式(XXII)的化合物的工序。
作为本工序的氯化剂,可列举出:三氯异氰脲酸、氯异氰脲酸、二氯异氰脲酸、N-氯琥珀酰亚胺、1,3-二氯-5,5-二甲基海因、N-氯邻磺酰苯甲酰亚胺、N-N-二氯对甲苯磺酰胺、N-N-二氯苯磺酰胺、或四氯化碳,优选可列举出:三氯异氰脲酸、氯异氰脲酸、二氯异氰脲酸,更优选可列举出三氯异氰脲酸。本工序中使用的氯化剂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XXI)表示的化合物为0.1~6当量,更优选为0.3~3当量。
此外,本工序的反应优选可以在磷试剂的存在下进行。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磷试剂,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出: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三邻甲苯基亚磷酸酯、三苯基亚磷酸酯、三乙基亚磷酸酯、三丁基膦、三苯基膦、三(二甲基氨基)膦、或三(二乙基氨基)膦,优选可列举出: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三邻甲苯基亚磷酸酯、三苯基亚磷酸酯,更优选可列举出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本工序中使用的磷试剂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XXI)表示的化合物为0.5~6当量,更优选为1~3当量。
本工序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8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20℃~3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5分钟~24小时,更优选为1小时~10小时。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环戊基甲基醚、乙酸乙酯、己烷、戊烷、庚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以使用:二氯甲烷、1,2-二甲氧基乙烷、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环戊基甲基醚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更优选可列举出:二氯甲烷、环戊基甲基醚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
(工序c4)
本工序是使式(XXII)的化合物与式(XXIII)反应而得到式(XXIV)的化合物的工序。
本工序的反应优选可以在碱的存在下进行。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碱,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三乙胺、三丁胺、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N-甲基吡咯烷、N-甲基哌啶、吡啶、2-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等有机碱;碳酸铯、碳酸钾、氢氧化钾、碳酸氢钾、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乙酸钠、乙酸钾、甲醇钠、乙醇钠、以及叔丁醇钾等碱、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优选可列举出:碳酸铯、碳酸钾、碳酸钠,更优选可列举出碳酸铯。本工序中使用的碱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XXII)表示的化合物为0.5~10当量,更优选为1~5当量。
本工序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2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10℃~5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5分钟~24小时,更优选为1小时~10小时。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环戊基甲基醚、乙酸乙酯、己烷、戊烷、庚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以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二甲基亚砜,更优选可列举出二甲基亚砜。
(工序c5)
本工序是从式(XXIV)的化合物将苯甲酰基去保护,得到式(XXV)的化合物或其盐的工序。
本工序优选可以在碱的存在下进行。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碱,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三乙胺、三丁胺、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N-甲基吡咯烷、N-甲基哌啶、吡啶、2-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等有机碱;碳酸铯、碳酸钾、氢氧化钾、碳酸氢钾、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乙酸钠、乙酸钾、甲醇钠、乙醇钠、以及叔丁醇钾等碱、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优选可列举出: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甲醇钠、乙醇钠、碳酸钾、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更优选可列举出氢氧化钠、甲醇钠、乙醇钠。本工序中使用的碱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XXIV)表示的化合物为0.001~10当量,更优选为0.01~5当量。
本工序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2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0℃~4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5分钟~24小时,更优选为1小时~10小时。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水、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环戊基甲基醚、乙酸乙酯、己烷、戊烷、庚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以使用:水、甲醇、乙醇、四氢呋喃、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更优选可列举出:乙醇或水与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
作为将式(XXV)的化合物转换为其盐时使用的酸,可列举出:甲酸、乙酸、丙酸、草酸、马来酸、苯甲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盐酸、硝酸、硫酸、磷酸等。优选可列举出:乙酸、对甲苯磺酸、盐酸。更优选可列举出:对甲苯磺酸、盐酸。用于转换为盐的酸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XXIV)表示的化合物为0.5~5当量,更优选为1~3当量。
(工序c6)
本工序是使式(XXV)的化合物或其盐与三苯甲基化剂反应而得到式(VIII’)的化合物或其盐的工序。
作为本工序的三苯甲基化剂,可列举出: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氯、4-甲氧基三苯甲基氯、2-氯三苯甲基氯、或三苯甲基氯,优选可列举出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氯、4-甲氧基三苯甲基氯。本工序中使用的三苯甲基化剂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XXV)表示的化合物为0.5~6当量,更优选为1~3当量。
本工序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2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0℃~4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5分钟~72小时,更优选为1小时~36小时。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吡啶、2-甲基吡啶、3-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乙酸乙酯、己烷、戊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列举出:吡啶、2-甲基吡啶、3-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乙腈、二氯甲烷,更优选可列举出吡啶。
(工序c7)
本工序是使由式(VII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与硅烷化剂反应,接着与酰化剂或烷氧基羰基化剂反应,得到式(XXVII)的化合物的工序。
作为本工序的硅烷化剂,可列举出:三甲基氯硅烷、三甲基硅烷基三氟甲磺酸酯、三乙基氯硅烷、三乙基硅烷基三氟甲磺酸酯、三异丙基氯硅烷、三异丙基硅烷基三氟甲磺酸酯、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三氟甲磺酸酯、叔丁基二苯基氯硅烷、叔丁基二苯基硅烷基三氟甲磺酸酯、三苯基氯硅烷、或三苯基硅烷基三氟甲磺酸酯,优选可列举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三氟甲磺酸酯。
作为本工序的酰化剂或烷氧基羰基化剂,可列举出苯甲酰化剂、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化剂、叔丁氧基羰基化剂、9-芴基甲基氧基羰基化剂、烯丙氧基羰基化剂、2,2,2-三氯乙氧基羰基化剂、或苄基氧基羰基化剂,优选可列举出苯甲酰化剂、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化剂。本工序中使用的酰化剂或烷氧基羰基化剂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VII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为0.5~6当量,更优选为1~3当量。
本工序的与酰化剂或烷氧基羰基化剂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2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0℃~40℃。本工序的与酰化剂或烷氧基羰基化剂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5分钟~24小时,更优选为1小时~10小时。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吡啶、2-甲基吡啶、3-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乙酸乙酯、己烷、戊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列举出:吡啶、2-甲基吡啶、3-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乙腈、二氯甲烷,更优选可列举出吡啶。
(工序c8)
本工序是对由式(XXVII)表示的化合物的保护基PG7进行去保护而得到式(VIII)的化合物的工序。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去保护剂,可列举出:氟化铵、四正丁基氟化铵、吡啶氢氟酸盐、以及三乙胺三氢氟酸盐等,优选可列举出:氟化铵、四正丁基氟化铵,更优选可列举出四正丁基氟化铵。本工序中使用的去保护剂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XXVII)表示的化合物为0.1~5当量,更优选为0.2~2当量。
本工序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2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0℃~4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5分钟~24小时,更优选为1小时~10小时。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乙酸乙酯、己烷、戊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列举出:甲醇、乙腈、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更优选可列举出四氢呋喃。
(新型中间体)
作为上述的[合成路径<C1>]中的新型中间体,可列举出由下式(XX)表示的化合物。
作为上述的[合成路径<C1>]中的新型中间体,可列举出由下式(XXII)表示的化合物。
作为上述的[合成路径<C1>]中的新型中间体,可列举出由下式(XXIV)表示的化合物。
作为上述的[合成路径<C1>]中的新型中间体,可列举出由下式(XXV)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作为上述的[合成路径<C1>]中的新型中间体,可列举出由下式(VIII’-1)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在此,PG5优选为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4-甲氧基三苯甲基、2-氯三苯甲基或三苯甲基。
作为上述的[合成路径<C1>]中的新型中间体,可列举出由下式(XXVII)表示的化合物。
在此,PG4优选为苯甲酰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叔丁氧基羰基、9-芴基甲基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2,2,2-三氯乙氧基羰基或苄基氧基羰基,更优选为苯甲酰基或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
PG5优选为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4-甲氧基三苯甲基、2-氯三苯甲基或三苯甲基,更优选为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或4-甲氧基三苯甲基。
PG7优选为羟基(桥氧基)-λ5-膦基、三甲基硅烷基、三乙基硅烷基、三异丙基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叔丁基二苯基硅烷基或三苯基硅烷基,更优选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
<3-2.式(XXIII)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及其中间体>
上述的式(VIII)的制造中使用的式(XXIII)的化合物可以依照以下的合成路径进行制造。
[合成路径<C2>]
以下,对各工序进行说明。
(工序c9)
本工序是从由式(XXVIII)表示的化合物将叔丁氧基羰基去保护而得到式(XXIX)的化合物的工序。
本工序优选可以在碱的存在下进行。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碱,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三乙胺、三丁胺、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N-甲基吡咯烷、N-甲基哌啶、吡啶、2-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等有机碱;碳酸钾、氢氧化钾、碳酸氢钾、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乙酸钠、乙酸钾、甲醇钠、乙醇钠、以及叔丁醇钾等碱,优选可列举出:氢氧化钾、碳酸氢钾、碳酸钠、氢氧化钠,更优选可列举出氢氧化钠。本工序中使用的碱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XXVIII)表示的化合物为0.5~6当量,更优选为1~3当量。
本工序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2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0℃~4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5分钟~24小时,优选为1小时~10小时。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乙酸乙酯、己烷、戊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列举出:甲醇、乙醇、1-丙醇、四氢呋喃,更优选可列举出乙醇。
(工序c10)
本工序是使式(XXIX)的化合物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炔烃的还原反应,接着进行还原氨基化反应,得到式(XXX)的化合物的工序。
作为本工序的炔烃的还原反应的催化剂,可以使用金属催化剂。本工序中使用的金属催化剂只要催化氢化就没有特别限制,优选可列举出:钌催化剂、铑催化剂、钯催化剂、铂催化剂、或镍催化剂,更优选可列举出钯催化剂。本工序中使用的金属催化剂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XXVIII)表示的化合物的质量为0.01~1倍的质量,更优选为0.02~0.4倍的质量,更优选为0.05~0.2倍的质量。氢气压力通常为100~1000kPa,优选为100~700kPa,更优选为200~500kPa。本工序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20℃~8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5分钟~72小时,更优选为1小时~24小时。
作为本工序的炔烃的还原反应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水、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乙酸乙酯、己烷、戊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乙酸、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列举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更优选可列举出1-甲基-2-吡咯烷酮。
作为本工序的还原氨基化反应的催化剂,可以使用金属催化剂。本工序中使用的金属催化剂只要催化氢化就没有特别限制,优选可列举出:钌催化剂、铑催化剂、钯催化剂、铂催化剂、或镍催化剂,更优选可列举出钯催化剂。本工序中使用的金属催化剂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XXVIII)表示的化合物的质量为0.01~1倍的质量,更优选为0.02~0.4倍的质量,更优选为0.05~0.2倍的质量。氢气压力通常为100~1000kPa,优选为100~700kPa,更优选为200~500kPa。本工序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20℃~8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5分钟~72小时,更优选为1小时~24小时。
作为本工序的还原氨基化反应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水、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乙酸乙酯、己烷、戊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乙酸、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列举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水、乙酸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更优选可列举出:1-甲基-2-吡咯烷酮、水、乙酸的混合溶剂。
(工序c11)
本工序是使式(XXX)的化合物与苯甲酰化剂反应后,通过碱处理进行脱苯甲酰化,得到式(XXIII)的化合物的工序。
作为本工序的苯甲酰化剂,可列举出:苯甲酰氯、苯甲酰溴、苯甲酸酐或三氟甲磺酸苯甲酰酯等,优选可列举出苯甲酰氯。本工序中使用的苯甲酰化剂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XXX)表示的化合物为0.5~10当量,更优选为1~5当量。
本工序的与苯甲酰化剂的反应优选可以在碱的存在下进行。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碱,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三乙胺、三丁胺、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N-甲基吡咯烷、N-甲基哌啶、吡啶、2-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等有机碱;碳酸钾、氢氧化钾、碳酸氢钾、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乙酸钠、乙酸钾、甲醇钠、乙醇钠、以及叔丁醇钾、以及它们的混合碱等碱,优选可列举出: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4-二甲基氨基吡啶、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以及它们的混合碱,更优选可列举出: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4-二甲基氨基吡啶的混合碱。本工序中使用的碱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特别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XXVIII)表示的化合物为0.5~10当量,更优选为1~5当量。
本工序的与苯甲酰化剂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2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0℃~4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5分钟~72小时,更优选为1小时~24小时。
作为本工序的与苯甲酰化剂的反应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吡啶、2-甲基吡啶、3-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乙酸乙酯、己烷、戊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列举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更优选可列举出1,3-二甲基-2-咪唑啉酮。
作为本工序的碱处理中使用的碱,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三乙胺、三丁胺、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N-甲基吡咯烷、N-甲基哌啶、吡啶、2-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等有机碱;碳酸钾、氢氧化钾、碳酸氢钾、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乙酸钠、乙酸钾、甲醇钠、乙醇钠、以及叔丁醇钾等碱,优选可列举出:氢氧化钾、碳酸氢钾、碳酸钠、氢氧化钠,更优选可列举出三乙胺。本工序的碱处理中使用的碱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XXVIII)表示的化合物为0.5~10当量,更优选为1~5当量。
本工序的碱处理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2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0℃~4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5分钟~72小时,更优选为1小时~24小时。
作为本工序的碱处理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吡啶、2-甲基吡啶、3-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乙酸乙酯、己烷、戊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列举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更优选可列举出甲醇与1,3-二甲基-2-咪唑啉酮的混合溶剂。
作为上述的[合成路径<C2>]中的中间体,可列举出由下式(XXVIII)表示的化合物。
<3-3.式(XXVIII)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上述的式(XXIII)的制造中使用的式(XXVIII)的化合物可以依照以下的合成路径进行制造。
[合成路径<C3>]
以下,对各工序进行说明。
(工序c12)
本工序是使式(XXXI)的化合物在1-甲基咪唑的存在下与叔丁氧基羰基化剂反应而得到式(XXXII)的化合物的工序。
作为本工序的叔丁氧基羰基化剂,可列举出二碳酸二叔丁酯、N-叔丁氧基羰基咪唑、N-叔丁氧基羰基-1,2,4-三唑、N-(叔丁氧基羰基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等,优选可列举出二碳酸二叔丁酯。本工序中使用的叔丁氧基羰基化剂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XXXI)表示的化合物为0.5~6当量,更优选为1~3当量。
本工序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2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0℃~4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5分钟~24小时,更优选为1小时~10小时。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乙酸乙酯、己烷、戊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列举出:乙腈、四氢呋喃、乙酸乙酯、苯、甲苯,更优选可列举出甲苯。
(工序c13)
本工序是使由式(XXXII)表示的化合物与丙醛二乙基乙缩醛反应而得到式(XXVIII)的化合物的工序。
本工序优选可以在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优选可以在钯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本工序中使用的钯催化剂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乙酸钯(II)、三氟乙酸钯(II)、氯化钯(II)、溴化钯(II)、碘化钯(II)、二氯二(三苯基膦)钯(II)等2价钯盐及其络合物;钯黑、钯碳、四三苯基膦钯(0)、双(二亚芐基丙酮)钯(0)等0价钯金属及其络合物等,优选可以使用二氯二(三苯基膦)钯(II)。本工序中使用的钯催化剂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XXXII)表示的化合物为0.0001~1当量,更优选为0.005~0.05当量。
进而,本工序优选除了上述钯催化剂以外,还可以在铜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可以用于本工序的铜催化剂可以使用:氯化铜(I)、溴化铜(I)以及碘化铜(I)等,优选可以使用碘化铜(I)。本工序中使用的铜催化剂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XXXII)表示的化合物为0.0001~1当量,更优选为0.005~0.05当量。
此外,本工序优选可以在碱的存在下进行。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碱,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三乙胺、三丁胺、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N-甲基吡咯烷、N-甲基哌啶、吡啶、2-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等有机碱;碳酸钾、氢氧化钾、碳酸氢钾、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乙酸钠、乙酸钾、甲醇钠、乙醇钠、以及叔丁醇钾、以及它们的混合碱等碱,优选可列举出: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更优选可列举出三乙胺。本工序中使用的碱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XXXII)表示的化合物为0.5~10当量,更优选为1~5当量。
本工序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15℃~5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5分钟~72小时,更优选为1小时~24小时。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乙酸乙酯、己烷、戊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列举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更优选可列举出N,N-二甲基甲酰胺。
<3-4.式(XXIV)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上述的式(VIII)和式(VIII’)的制造中使用的式(XXIV)的化合物可以依照以下的合成路径进行制造。
[合成路径<C4>]
以下,对各工序进行说明。
(工序c14)
本工序是使式(XXII)的化合物与式(XXIX)的化合物反应而得到式(XXXIII)的化合物的工序。
本工序的反应优选可以在碱的存在下进行。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碱,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三乙胺、三丁胺、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N-甲基吡咯烷、N-甲基哌啶、吡啶、2-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等有机碱;碳酸铯、碳酸钾、氢氧化钾、碳酸氢钾、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乙酸钠、乙酸钾、甲醇钠、乙醇钠、以及叔丁醇钾等碱、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优选可列举出:碳酸铯、碳酸钾、碳酸钠,更优选可列举出碳酸铯。本工序中使用的碱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XXII)表示的化合物为0.5~10当量,更优选为1~5当量。
本工序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2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10℃~5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5分钟~72小时,更优选为1小时~24小时。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环戊基甲基醚、乙酸乙酯、己烷、戊烷、庚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以使用: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二甲基亚砜,更优选可列举出二甲基亚砜。
(工序c15)
本工序是使由式(XXXIII)表示的化合物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炔烃的还原反应,接着进行还原氨基化反应,进一步与苯甲酰化剂反应而得到式(XXIV)的化合物的工序。
本工序中的炔烃的还原反应以及还原氨基化反应可以将金属催化剂用作催化剂。本工序中使用的金属催化剂只要催化氢化就没有特别限制,优选可列举出:钌催化剂、铑催化剂、钯催化剂、铂催化剂、或镍催化剂,更优选可列举出钯催化剂。本工序中使用的金属催化剂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XXXIII)表示的化合物的质量为0.01~1倍的质量,更优选为0.02~1倍的质量,更优选为0.05~0.5倍的质量。氢气压力通常为100~1000kPa,优选为100~900kPa,为200~700kPa。本工序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15℃~8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5分钟~96小时,更优选为1小时~36小时。
作为本工序中的炔烃的还原反应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水、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乙酸乙酯、己烷、戊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乙酸、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列举出:乙醇、甲醇、1-丙醇、2-丙醇、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更优选可列举出乙醇。
作为本工序中的还原氨基化反应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水、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乙酸乙酯、己烷、戊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乙酸、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列举出:乙醇、水、乙酸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更优选可列举出水与乙酸的混合溶剂。
本工序的苯甲酰化反应中使用的苯甲酰化剂可列举出:苯甲酸酐、苯甲酰氯、苯甲酰溴、或三氟甲磺酸苯甲酰酯等,优选可列举出苯甲酰氯、苯甲酰溴,更优选可列举出苯甲酰氯。本工序中使用的苯甲酰化剂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XIX)表示的化合物为0.5~10当量,更优选为1~5当量。
本工序的苯甲酰化优选可以在碱的存在下进行。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碱,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三乙胺、三丁胺、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N-甲基吡咯烷、N-甲基哌啶、吡啶、2-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等有机碱;碳酸钾、氢氧化钾、碳酸氢钾、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乙酸钠、乙酸钾、甲醇钠、乙醇钠、以及叔丁醇钾等碱,优选可列举出:三乙胺、2,6-二甲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碳酸钾、氢氧化钾、碳酸氢钾、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以及乙酸钠,更优选可列举出4-二甲基氨基吡啶。本工序中使用的碱的量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相对于由式(XIX)表示的化合物为0.05~10当量,更优选为0.2~5当量。
本工序的苯甲酰化的反应温度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20℃~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0℃~90℃。本工序的反应时间只要使反应进行就没有限制,优选为5分钟~24小时,更优选为1小时~10小时。
作为本工序的苯甲酰化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吡啶、2-甲基吡啶、3-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噁烷、乙酸乙酯、己烷、戊烷、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氯苯、丙酮、2-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可列举出:吡啶、2-甲基吡啶、3-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乙腈、二氯甲烷,更优选可列举出吡啶。
<3-5.本发明的化合物(VIII)的制造方法与现有方法(专利文献6等)的比较>
本发明的式(VIII)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与以下所示的专利文献6的合成路径相比,能够提供具有提高总产率、减少工序数、避免柱精制这样的优异效果的制造方法。
[现有方法的合成路径1(来自专利文献6实施例1以及44的合成路径]
[现有方法的合成路径2(来自专利文献6实施例42的合成路径]
[本发明的式(VIII)的制造方法的效果]
(效果1)合成路线的改良(改善产率、省略柱精制)
在现有方法的合成路线(专利文献6/现有方法的合成路径1)中,由市售的5-碘杀结核菌素(5-Iodotubercidin)经过11个工序合成了式(VIII)的化合物,但由于该合成路线为线性合成(linear synthesis),因此存在总产率低至5%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通过采用汇集合成(convergent synthesis),自作为可取得的原材料的化合物(XXXI)和2’-脱氧-2’-氟尿苷起经过的工序数分别缩短至10个工序,关于总产率,就化合物(XXXI)而言改善至17%,就2’-脱氧-2’-氟尿苷而言改善至9%。
(效果2)由化合物(XX)的去糖基化进行的2-氟核糖衍生物的合成
作为现有方法,已知将2’-脱氧-2’-氟-5,6-二氢尿苷这样的二氢尿苷衍生物水解来合成化合物(XXI)这样的2-脱氧-2-氟核糖衍生物的酸水解法(参照Carbohydrate Res.,I,1966,pp.455-466)。但是,当将该方法应用于化合物(XIX)来合成化合物(XXI)时,存在作为副反应伴有羟基的苯甲酰基的去保护、产率低这样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将化合物(XIX)的尿苷部苯甲酰化而制成化合物(XX)时,对水解的反应性提高,能够在更缓和的条件下进行去糖基化,苯甲酰基的去保护受到抑制,由此产率提高。
(效果3)由化合物(XXI)的选择性α氯化反应进行的化合物(XXII)的合成
以往,作为2-氟核糖衍生物的氯化反应,报道了在甲磺酰氯/三乙胺条件下对用TBDMS基保护了2,5位羟基的2-氟核糖衍生物进行处理的方法,但在该方法中,以α/β的混合物的形式得到氯化糖(参照J.Org.Chem.,2009,74,pp.5779-5789以及国际公开第2011/003018号)。此外,还报道了用六甲基亚磷酰三胺/四氯化碳对用苄基保护了2,5位羟基的2-氟核糖衍生物进行处理的方法,但在该方法中生成β型,无法应用于α型的合成(参照国际公开第2014/124430号以及国际公开第2015/038596号)。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对α-氯-2-氟核糖衍生物的合成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用苯甲酰基保护了2,5位羟基的2-氟核糖衍生物(化合物(XXI))利用三芳基亚磷酸酯或三芳基膦与三氯异氰脲酸之类的氯化剂的组合进行氯化,以高α选择性(α/β=15/1)进行反应,能确立α-氯-2-氟核糖衍生物的高效合成法。
此外,作为现有方法,很早就已知利用三芳基膦和氯化剂进行的醇的氯化反应,例如利用三苯基膦与四氯化碳的组合的氯化反应作为Appel反应广为人知(参照Angew.Chem.Int.Edit.,Vol.14,No.12,1975,pp.801-811)。然而,该Appel反应在反应后生成三苯基氧化膦,因此为了去除该三苯基氧化膦而需要利用硅胶柱进行精制,在大量合成时存在问题。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通过在三芳基亚磷酸酯中使用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能够通过分液去除副产物磷酸酯,成功避免了柱精制。
(效果4)基于Boc保护路线的化合物(XXIII)的合成
在现有方法的合成路线(专利文献6/现有方法的合成路径2)中,存在由化合物(XXXI)合成化合物(XXIX)的园头反应(Sonogashira reaction)工序的产率低、总产率低至18%的问题。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通过借助使用Boc保护基的化合物(XXXII),园头反应工序的产率提高,总产率改善至53%。
<4.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Rp,Rp-XIII)的制造方法>
<4-1.抗体及其糖链重构>
<4-1-1.抗体>
在本说明书中,“抗体的功能性片段”也被称为“抗体的抗原结合片段”,是指具有与抗原的结合活性的抗体的部分片段,包含Fab、F(ab’)2、Fv、scFv、diabody(双特异抗体)、线性抗体以及由抗体片段形成的多特异性抗体等。此外,将F(ab’)2在还原条件下进行处理后的抗体的可变区的一价片段Fab’也包含在抗体的抗原结合片段中。但是,只要具有与抗原的结合能力,就不限定于这些分子。此外,这些抗原结合片段不仅包含将抗体蛋白质的全长分子用适当的酶处理后的分子,也包含使用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抗体基因而在适当的宿主细胞中产生的蛋白质。
在本说明书中,“功能性片段”包含保持受到在IgG重链的Fc区高度保守的N连接型糖链的修饰的天冬酰胺(Asn297)及其周围的氨基酸,且具有与抗原的结合能力的功能性片段。
本发明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制造中使用的抗体是指免疫球蛋白,是含有与抗原免疫特异性结合的抗原结合部位的分子。作为本发明的抗体,可以是IgG、IgE、IgM、IgD、IgA以及IgY中的任一类,优选IgG。此外,作为亚类(subclass),可以是IgG1、IgG2、IgG3、IgG4、IgA1以及IgA2中的任一种,优选IgG1、IgG2或IgG4(包含IgG重链的Fc区中具有影响ADCC以及ADCP活性的变异的抗体)。
在使用IgG1作为本发明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制造中使用的抗体的同型(isotype)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将恒定区的氨基酸残基的一部分取代而调整效应物(effector)功能(参照WO88/07089、WO94/28027、WO94/29351)。作为IgG1的变异体,例如可列举出IgG1 LALA变异(IgG1-L234A、L235A)。所述L234A、L235A表示由EU index(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America,Vol.63,No.1(May 15,1969),pp.78-85)确定的234位以及235位的亮氨酸被丙氨酸取代。
已知抗体分子的重链和轻链分别有三处互补决定区(CDR: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CDR也被称为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在抗体的重链和轻链的可变区内,是一级结构的变异性特别高的部位,在重链和轻链的多肽链的一级结构上分别分离于三处。本说明书中,对于抗体的CDR,从重链氨基酸序列的氨基末端侧起将重链的CDR记为CDRH1、CDRH2、CDRH3,从轻链氨基酸序列的氨基末端侧起将轻链的CDR记为CDRL1、CDRL2、CDRL3。这些部位在立体结构上相互靠近,决定针对要结合的抗原的特异性。
抗体可以来自任意物种,优选可举例示出人、大鼠、小鼠以及兔子。在来自人以外的物种的情况下,优选使用公知的技术进行嵌合化或人源化。本发明的抗体可以是多克隆抗体,也可以是单克隆抗体,优选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包括大鼠抗体、小鼠抗体、兔子抗体等来自非人动物的单克隆抗体、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人抗体、它们的功能性片段或它们的修饰体。
抗体优选为以肿瘤细胞或免疫细胞作为靶点的抗体,但并不限定于此。抗体更优选为以肿瘤细胞作为靶点的抗体。
抗体与肿瘤细胞的结合性可以使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来确认。抗体向肿瘤细胞内的吞入可以使用下述方式进行确认:(1)使用与治疗抗体结合的二次抗体(荧光标记)通过荧光显微镜将吞入细胞内的抗体可视化的分析(Cell Death andDifferentiation(2008)15,751-761),(2)使用与治疗抗体结合的二次抗体(荧光标记)测定吞入细胞内的荧光量的分析(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Vol.15,5268-5282,December 2004)或(3)使用与治疗抗体结合的免疫毒素,当被吞入细胞内时,毒素被释放从而抑制细胞增殖的Mab-ZAP分析(Bio Techniques 28:162-165,January 2000)。作为免疫毒素,也可以使用白喉毒素的催化区域与蛋白G的重组复合蛋白质。
在本发明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使用以肿瘤细胞为靶点的抗体的情况下,优选抗体本身具有抗肿瘤效果,但不是必须的。
免疫刺激剂以及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抗肿瘤活性是指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抗细胞效果、肿瘤体积的萎缩。可以使用公知的体外(in vitro)或体内(in vivo)的评价系统来确认抗肿瘤活性。
免疫刺激剂以及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免疫激活活性是指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的敏感性亢进或肿瘤细胞介导的免疫细胞的激活。可以使用公知的体外(in vitro)或体内(in vivo)的评价系统来确认免疫激活活性。
作为本发明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制造中使用的抗体,例如可列举出:抗HER2抗体、抗HER3抗体、抗DLL3抗体、抗FAP抗体、抗CDH11抗体、抗CDH6抗体、抗A33抗体、抗CanAg抗体、抗CD19抗体、抗CD20抗体、抗CD22抗体、抗CD30抗体、抗CD33抗体、抗CD56抗体、抗CD70抗体、抗CD98抗体、抗TROP2抗体、抗CEA抗体、抗Cripto抗体、抗EphA2抗体、抗G250抗体、抗MUC1抗体、抗GPNMB抗体、抗Integrin抗体、抗PSMA抗体、抗Tenascin-C抗体、抗SLC44A4抗体、抗Mesothelin抗体、抗ENPP3抗体、抗CD47抗体、抗EGFR抗体、抗GPR20抗体或抗DR5抗体,但并不限定于这些。作为本发明的抗体,优选为抗HER2抗体(例如曲妥珠单抗或帕妥珠单抗)、抗CDH6抗体、抗CD33抗体、抗EphA2抗体、抗CD70抗体、抗TROP2抗体或抗EGFR抗体,更优选为抗HER2抗体、抗CDH6抗体、抗CD70抗体、抗TROP2抗体或抗EGFR抗体。
本发明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制造中使用的抗体可以通过使用本领域通常实施的方法,使用成为抗原的多肽对动物进行免疫,并采集、精制活体内产生的抗体来得到。抗原的来源不限定于人,也可以使用来自小鼠、大鼠等人以外的动物的抗原对动物进行免疫。在该情况下,可以通过对所获得的异种抗原结合的抗体与人抗原的交叉性进行试验来挑选能够用于人的疾病的抗体。
此外,也可以根据公知的方法(例如,Kohler and Milstein,Nature(1975)256,p.495-497、Kennett,R.ed.,Monoclonal Antibodies,p.365-367,Plenum Press,N.Y.(1980)),使产生针对抗原的抗体的抗体产生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来建立杂交瘤,获得单克隆抗体。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基因操作使宿主细胞产生编码抗原蛋白质的基因来得到抗原。
本发明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制造中使用的人源化抗体可以根据公知的方法(例如,Proc.Natl.Acad.Sci.U.S.A.,81,6851-6855,(1984)、Nature(1986)321,p.522-525、WO90/07861)来获得。
例如,抗HER2抗体(US5821337、WO2004/008099、WO2020/050406等)、抗CD33抗体(WO2014/057687、WO2020/050406等)、抗EphA2抗体(WO2009/028639、WO2020/050406等)、抗CDH6抗体(WO2018/212136、WO2020/050406等)、抗CD70抗体(WO2004/073656、WO2007/038637、WO2021/177438等)、抗TROP2抗体(WO2015/098099、WO2021/177438等)、抗EGFR抗体(WO1998/050433、WO2002/092771、WO2021/177438等)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获得。
本发明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制造中使用的抗HER2抗体没有特别限制,理想的是,例如具有以下的特性。
(1)一种抗HER2抗体,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特性。
(a)与HER2特异性结合。
(b)具有通过与HER2结合而内化于HER2表达细胞的活性。
(2)根据上述(1)所述的抗体,其与HER2的细胞外结构域结合。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抗体,所述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具有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活性和/或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DC)活性。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为小鼠单克隆抗体、嵌合单克隆抗体或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6)根据上述(1)~(3)所述的抗体,其中,重链恒定区为人IgG1的重链恒定区,包含引起ADCC和ADCP活性的降低的变异。
(7)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为包含由序列号50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重链和由序列号49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轻链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8)根据上述(6)所述的抗体,其中,重链恒定区为人IgG1的重链恒定区,由EUINDEX所示的234位和235位的亮氨酸被丙氨酸取代。
(9)根据上述(8)所述的抗体,其为包含由序列号51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重链和由序列号49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轻链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10)根据上述(1)~(4)所述的抗体,其为包含由序列号53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重链和由序列号5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轻链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11)根据上述(8)所述的抗体,其为包含由序列号5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重链和由序列号5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轻链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12)根据上述(1)~(3)、(6)或(8)所述的抗体,其为包含轻链和重链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所述轻链包含由序列号57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L1、由序列号58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L2、以及由序列号59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L3,所述重链包含由序列号60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H1、由序列号61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H2、以及由序列号6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H3。
(13)根据上述(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中,在重链羧基末端缺失1个或2个氨基酸。
(14)一种抗体,其由包括下述工序的该抗体的制造方法得到:培养通过含有编码上述(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的多核苷酸的表达载体进行转化的宿主细胞的工序;以及从由该工序得到的培养物中选取目标抗体的工序。
本发明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制造中使用的抗CD70抗体没有特别限制,理想的是,例如具有以下的特性。
(1)一种抗CD70抗体,其与CD70特异性结合。
(2)根据上述(1)所述的抗体,其与CD70的细胞外结构域结合。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抗体,所述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具有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活性和/或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DC)活性。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为小鼠单克隆抗体、嵌合单克隆抗体或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6)根据上述(1)~(3)所述的抗体,其中,重链恒定区为人IgG1的重链恒定区,包含引起ADCC和ADCP活性的降低的变异。
(7)根据上述(6)所述的抗体,其中,重链恒定区为人IgG1的重链恒定区,由EUINDEX所示的234位和235位亮氨酸被丙氨酸取代。
(8)根据上述(7)所述的抗体,其为包含由序列号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重链和由序列号1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轻链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9)根据上述(7)所述的抗体,其为包含由序列号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重链和由序列号3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轻链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10)根据上述(1)~(3)、(6)或(7)所述的抗体,其为包含轻链和重链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所述轻链包含由序列号13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L1、由序列号1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L2、以及由序列号15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L3,所述重链包含由序列号16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H1、由序列号17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H2、以及由序列号18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H3。
(11)根据上述(1)~(3)、(6)或(7)所述的抗体,其为包含轻链和重链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所述轻链包含由序列号19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L1、由序列号20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L2、以及由序列号21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L3,所述重链包含由序列号2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H1、由序列号23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H2、以及由序列号2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H3。
(12)根据上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中,在重链羧基末端缺失1个或2个氨基酸。
(13)一种抗体,其由包括下述工序的该抗体的制造方法得到:培养通过含有编码上述(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的多核苷酸的表达载体进行转化的宿主细胞的工序;以及从由该工序得到的培养物中选取目标抗体的工序。
本发明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制造中使用的抗TROP2抗体没有特别限制,理想的是,例如具有以下的特性。
(1)一种抗TROP2抗体,其与TROP2特异性结合。
(2)根据上述(1)所述的抗体,其与TROP2的细胞外结构域结合。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抗体,所述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具有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活性和/或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DC)活性。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为小鼠单克隆抗体、嵌合单克隆抗体或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6)根据上述(1)~(3)所述的抗体,其中,重链恒定区为人IgG1的重链恒定区,包含引起ADCC和ADCP活性的降低的变异。
(7)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为包含由序列号6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重链和由序列号5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轻链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8)根据上述(6)所述的抗体,其中,重链恒定区为人IgG1的重链恒定区,由EUINDEX所示的234位和235位的亮氨酸被丙氨酸取代。
(9)根据上述(8)所述的抗体,其为包含由序列号8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重链和由序列号7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轻链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10)根据上述(1)~(3)、(6)或(8)所述的抗体,其为包含轻链和重链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所述轻链包含由序列号25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L1、由序列号26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L2、以及由序列号27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L3,所述重链包含由序列号28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H1、由序列号29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H2、以及由序列号30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H3。
(11)根据上述(1)~(3)、(6)或(8)所述的抗体,其为包含轻链和重链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所述轻链包含由序列号31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L1、由序列号3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L2、以及由序列号33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L3,所述重链包含由序列号3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H1、由序列号35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H2、以及由序列号36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H3。
(12)根据上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中,在重链羧基末端缺失1个或2个氨基酸。
(13)一种抗体,其由包括下述工序的该抗体的制造方法得到:培养通过含有编码上述(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的多核苷酸的表达载体进行转化的宿主细胞的工序;以及从由该工序得到的培养物中选取目标抗体的工序。
本发明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制造中使用的抗EGFR抗体没有特别限制,理想的是,例如具有以下的特性。
(1)一种抗EGFR抗体,其与EGFR特异性结合。
(2)根据上述(1)所述的抗体,其与EGFR的细胞外结构域结合。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抗体,所述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具有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活性和/或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DC)活性。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为小鼠单克隆抗体、嵌合单克隆抗体或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6)根据上述(1)~(3)所述的抗体,其中,重链恒定区为人IgG1的重链恒定区,包含引起ADCC和ADCP活性的降低的变异。
(7)根据上述(6)所述的抗体,其中,重链恒定区为人IgG1的重链恒定区,由EUINDEX所示的234位和235位的亮氨酸被丙氨酸取代。
(8)根据上述(7)所述的抗体,其为包含由序列号10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重链和由序列号9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轻链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9)根据上述(7)所述的抗体,其为包含由序列号1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重链和由序列号11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轻链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10)根据上述(1)~(3)、(6)或(7)所述的抗体,其为包含轻链和重链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所述轻链包含由序列号37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L1、由序列号38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L2、以及由序列号39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L3,所述重链包含由序列号40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H1、由序列号41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H2、以及由序列号4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H3。
(11)根据上述(1)~(3)、(6)或(7)所述的抗体,其为包含轻链和重链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所述轻链包含由序列号43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L1、由序列号4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L2、以及由序列号45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L3,所述重链包含由序列号46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H1、由序列号47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H2、以及由序列号48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H3。
(12)根据上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中,在重链羧基末端缺失1个或2个氨基酸。
(13)一种抗体,其由包括下述工序的该抗体的制造方法得到:培养通过含有编码上述(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的多核苷酸的表达载体进行转化的宿主细胞的工序;以及从由该工序得到的培养物中选取目标抗体的工序。
本发明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制造中使用的抗CDH6抗体没有特别限制,理想的是,例如具有以下的特性。
(1)一种抗CDH6抗体,其与CDH6特异性结合。
(2)根据上述(1)所述的抗体,其与CDH6的细胞外结构域结合。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抗体,所述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具有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活性和/或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DC)活性。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为小鼠单克隆抗体、嵌合单克隆抗体或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6)根据上述(1)~(3)所述的抗体,其中,重链恒定区为人IgG1的重链恒定区,包含引起ADCC和ADCP活性的降低的变异。
(7)根据上述(6)所述的抗体,其中,重链恒定区为人IgG1的重链恒定区,由EUINDEX所示的234位和235位的亮氨酸被丙氨酸取代。
(8)根据上述(7)所述的抗体,其为包含由序列号56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重链和由序列号55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轻链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9)根据上述(1)~(3)、(6)或(7)所述的抗体,其为包含轻链和重链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所述轻链包含由序列号63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L1、由序列号6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L2、以及由序列号65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L3,所述重链包含由序列号66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H1、由序列号67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H2、以及由序列号68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CDRH3。
(10)根据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中,在重链羧基末端缺失1个或2个氨基酸。
(11)一种抗体,其由包括下述工序的该抗体的制造方法得到:培养通过含有编码上述(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的多核苷酸的表达载体进行转化的宿主细胞的工序;以及从由该工序得到的培养物中选取目标抗体的工序。
<4-1-2.抗体的糖链重构>
近年来,报道了通过酶反应重构不均匀的抗体的糖链,均匀地导入具有官能团的糖链的方法(ACS Chem.Biol.2012,7,110-122,ACS Med.Chem.Lett.2016,7,1005-1008)。已经尝试使用该糖链重构技术,部位特异性地导入药物,合成均匀的ADC(Bioconjugate Chem.2015,26,2233-2242,Angew.Chem.Int.Ed.2016,55,2361-2367,US2016361436)。
糖链的重构首先利用水解酶切除添加到蛋白质(抗体等)中的不均匀的糖链而仅留下末端的GlcNAc,制备添加了GlcNAc的均匀的蛋白质部分(以下称为“受体”)。接着,准备另行制备的任意的糖链(以下称为“供体”),使用糖基转移酶连结该受体和供体。由此可以合成具有任意的糖链结构的均匀的糖蛋白质。
在本说明书中,“糖链”是指两个以上单糖通过糖苷键结合而成的结构单元。有时将具体的单糖、糖链以缩写表示,例如“GlcNAc-”、“SG-”。结构式中用这些缩写记载的情况下,除了具有特别定义的情况以外,还原末端上归属于与其他结构单元的糖苷键的氧原子或氮原子并不包含在表示该糖链的缩写中。
在本说明书中,除了另有规定的情况以外,为了方便起见,在作为糖链的基本单元的单糖的记载中,在其环结构中与构成环的氧原子结合且与羟基(或归属于糖苷键的氧原子)直接结合的碳原子记为1位(仅唾液酸中为2位)。实施例化合物的名称以化学结构整体来命名,未必适用该规则。
在本说明书中,在以符号(例如SG、MSG、GlcNAc等)来记载糖链的情况下,除了另有定义的情况以外,连还原末端的碳都包含在该符号中,但归属于N-或O-糖苷键中的N或O不包含在该符号中。
本发明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制造中使用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由下式(XXXIV)表示:
抗体Ab或其功能性片段从其氨基酸残基(例如半胱氨酸、赖氨酸等)的侧链直接与L结合,或者从Ab的糖链或经重构的糖链与L结合。氨基酸残基的侧链例如可以被叠氮基等修饰。
在此,Ab表示抗体或该抗体的功能性片段,该抗体的糖链可以被重构,m1为1至10的范围,L表示连结Ab与D的连接子,连接子L由-Lb-La-Lp-Lc-*表示,式中,星号表示与免疫刺激剂D结合,Lp为-GGFG-,在此,G表示甘氨酸,F表示苯丙氨酸,La表示-C(=O)-CH2CH2-C(=O)-,Lb表示下式:(在上述所示的Lb的结构式中,星号表示与La结合,波浪线表示与Ab的糖链或经重构的糖链结合),Lc表示-NH-CH2-。D表示/>
在本说明书中,Ab的糖链为N连接型糖链、O连接型糖链,优选为N连接型糖链。
N连接型糖链通过N糖苷键与抗体的氨基酸侧链结合,O连接型糖链通过O糖苷键与抗体的氨基酸侧链结合。
在本说明书中,Ab为IgG,优选为IgG1、IgG2或IgG4。
已知IgG在其重链的Fc区中的第297位天冬酰胺残基(以下称为“Asn297或N297”)具有高度保守的N连接型糖链(以下称为“Asn297糖链或N297糖链”),有助于抗体分子的活性、动态等(Eon-Duval,A.et al,Biotechnol.Prog.2012,28,608-622、Sanglier-Cianferani,S.,Anal.Chem.2013,85,715-736)。
IgG的恒定区中的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在Edelman等的报告(Proc.Natl.Acad.Sci.U.S.A.,63,78-85,(1969))中,各氨基酸由EU编号(EU INDEX)确定。例如,Fc区中添加N连接型糖链的Asn297相当于EU编号中的第297位,即使在由于分子的片段化、区域缺损导致实际的氨基酸位置发生变动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以EU编号表示而唯一地确定氨基酸。
下图表示本发明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从抗体或其功能性片段的所述N297糖链与L结合的情况。m2表示1或2的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将具有该经重构的糖链的抗体称为糖链重构抗体。
SGP(α2,6-SGP)为Sialylglycopeptide(唾液酸糖肽)的简称,是N连接型糖肽的代表例。可以从鸡蛋的蛋黄中根据例如WO2011/027868所记载的方法分离、精制而得到SGP。此外,SGP的精制品由东京化成工业和伏见制药所销售。在本说明书中,将SGP的糖链部分记为SG,将缺少一个SG的还原末端的GlcNAc的糖链记为SG(10)。SG(10)可以例如参照梅川等的报告(Biochim.Biophys.Acta 2010,1800,1203-1209),通过SGP的酶水解来制备。此外,SG(10)也可以从东京化成工业和伏见制药所购入。
在本说明书中,将仅在SG(10)的β-Man的支链中的任意一方缺失了非还原末端的唾液酸的糖链结构记为MSG(9),将仅在支链的1-3糖链具有唾液酸的糖链记为MSG1,将仅在支链的1-6糖链具有唾液酸的糖链记为MSG2。
本发明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中使用的经重构的糖链为N297-(Fuc)SG、N297-(Fuc)MSG1、N297-(Fuc)MSG2、或N297-(Fuc)MSG1与N297-(Fuc)MSG2的混合物,优选为N297-(Fuc)SG、N297-(Fuc)MSG1或N297-(Fuc)MSG2,更优选为N297-(Fuc)SG或N297-(Fuc)MSG1。
N297-(Fuc)SG由以下的结构式或序列式表示。
上述式中,波浪线表示与抗体的Asn297结合,L(PEG)表示-(CH2-CH2-O)n5-CH2-CH2-NH-,表示该L(PEG)的右端的氨基与N297糖链的β-Man的支链的1-3链侧以及1-6链侧两者的非还原末端的唾液酸的2位羧基进行酰胺键合,星号表示与所述连接子L、特别是连接子L的Lb的1,2,3-三唑环上的1位或3位氮原子结合,在此,n5为整数2~10,优选为整数2~5。
N297-(Fuc)MSG1由以下的结构式或序列式表示。
上述式中,波浪线表示与抗体的Asn297结合,L(PEG)表示-(CH2-CH2-O)n5-CH2-CH2-NH-,表示该L(PEG)的右端的氨基与N297糖链的β-Man的支链的1-3链侧的非还原末端的唾液酸的2位羧基进行酰胺键合,星号表示与所述连接子L、特别是连接子L的Lb的1,2,3-三唑环上的1位或3位氮原子结合,在此,n5为整数2~10,优选为整数2~5。
N297-(Fuc)MSG2由以下的结构式或序列式表示。
上述式中,波浪线表示与抗体的Asn297结合,L(PEG)表示-(CH2-CH2-O)n5-CH2-CH2-NH-,表示该L(PEG)的右端的氨基与N297糖链的β-Man的支链的1-6链侧的非还原末端的唾液酸的2位羧基进行酰胺键合,星号表示与所述连接子L、特别是连接子L的Lb的1,2,3-三唑环上的1位或3位氮原子结合,在此,n5为整数2~10,优选为整数2~5。
在本发明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抗体的N297糖链为N297-(Fuc)SG的情况下,抗体为二聚物,因此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为结合了四个连接子L和四个免疫刺激剂D的分子(上述m2=2)。
在本发明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抗体的N297糖链为N297-(Fuc)MSG1或者N297-(Fuc)MSG2或它们的混合物的情况下,抗体为二聚物,因此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为结合了两个连接子L和两个免疫刺激剂D的分子(上述m2=1)(参照图19)。
N297糖链优选为N297-(Fuc)SG或者N297-(Fuc)MSG1或N297-(Fuc)MSG2,更优选为N297-(Fuc)SG或N297-(Fuc)MSG1,进一步优选为N297-(Fuc)SG。
在本发明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抗体的N297糖链为N297-(Fuc)SG或者N297-(Fuc)MSG1或N297-(Fuc)MSG2的情况下,可获得均匀性高的ADC。
<4-2.糖链重构抗体的制造>
糖链重构抗体可以根据例如WO2018/003983、WO2020/050406、WO2021/177438、PLos ONE 2018,13,e0193534等所记载的方法用下式所示的方法进行制造。
(D-1工序)
本工序是对目标抗体使用公知的酶反应,利用水解将与抗体的氨基酸序列第297位的天冬酰胺结合的N连接型糖链(N297结合糖链)的还原末端壳二糖结构的GlcNAcβ1-4GlcNAc间的糖苷键切断,来制造糖链切断抗体的工序。在缓冲液(磷酸缓冲液等)中,在0℃~40℃下,使用野生型EndoS酶等水解酶对目标抗体(1)(10mg/mL)实施还原末端的壳二糖结构的GlcNAcβ1与4GlcNAc间的糖苷键的水解反应。反应时间为10分钟~72小时,优选为1小时~6小时。相对于抗体(1)100mg,野生型EndoS酶使用0.1mg~10mg、优选使用0.1mg~3mg。反应结束后,用亲和色谱(HiTrap rProtein A FF(5ml)(GE Healthcare制))和/或羟基磷灰石柱(Bio-Scale Mini CHT Type I管(5ml)(BIO-RAD制))进行精制,得到(Fucα1,6)GlcNAc抗体(2)。
(D-2工序)
本工序是使用公知的酶反应,使具有包含叠氮基的PEG连接子的SG型或MSG(MSG1、MSG2)型糖链恶唑啉体(以下称为“叠氮基糖链恶唑啉体”)与D-1工序中得到的(Fucα1,6)GlcNAc抗体(2)结合,制造糖链重构抗体(3)的工序。
在缓冲液(磷酸缓冲液等)中,在0℃~40℃下,在EndoS(D233Q/Q303L)等糖基转移酶存在下,使抗体(2)与叠氮基糖链恶唑啉体反应来实施糖链转移反应。反应时间为10分钟~72小时,优选为1小时~6小时。相对于抗体100mg,EndoS酶(D233Q/Q303L)使用1mg~10mg,优选使用1mg~3mg,叠氮基糖链恶唑啉体使用2当量~过量当量,优选使用4当量~20当量。反应结束后,用亲和色谱(HiTrap rProtein A FF(5ml)(GE Healthcare制))以及羟基磷灰石柱(Bio-Scale Mini CHT Type I管(5ml)(BIO-RAD制))进行精制,得到糖链重构抗体(3)。
在上述的糖链重构抗体的制备中,抗体水溶液的浓缩、浓度测定、以及缓冲液交换可以依照后述的共通操作A~C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SG型的叠氮基糖链恶唑啉体根据WO2018/003983所记载的方法进行合成。作为一个例子,将[N3-PEG(3)]2-SG(10)-Ox(WO2018/003983所记载的化合物1-10)的合成方法示于下式。
MSG型的叠氮基糖链恶唑啉体也根据WO2018/003983所记载的方法进行合成。作为一个例子,将[N3-PEG(3)]-MSG1(9)-Ox(WO2018/003983所记载的化合物1-11)的合成方法示于下式。
(D-3工序)
本工序是通过对D-1工序所得到的(Fucα1,6)GlcNAc抗体(2)使用了两种Endo酶的糖链转移反应来制造糖链重构抗体(3)的工序。通过同时使用两种酶,能将还原末端未被活化的SGP、(SG)Asn等作为糖链供体,直接向抗体的N297糖链转移糖链。
关于使用的两种Endo酶,可以适当地组合酶A(EndoM样酶)以及酶B(EndoS样酶)。
作为酶A,可举例示出EndoM、EndoOm、EndoCC与降低了其水解活性的EndoM变异体、EndoOm变异体、EndoCC变异体等。作为酶A,优选为EndoM N175Q、EndoCC N180H、EndoOmN194Q。
作为酶B,可举例示出EndoS、EndoS2(EndoS49)以及降低了它们的水解活性的EndoS变异体、EndoS2(EndoS49)变异体等。作为酶B,优选为EndoS D233Q、EndoSD233Q/Q303L、EndoSD233Q/E350A、EndoSD233Q/E350Q、EndoSD233Q/E350D、EndoSD233Q/E350N、EndoSD233Q/D405A、EndoS2D184M、EndoS2 T138Q等。
作为糖链供体,可以使用([N3-PEG(3)]2-SG)-Asn-PEG(3)-N3、[N3-PEG(3)]-MSG1-Asn-PEG(3)-N3、[N3-PEG(3)]-MSG2-Asn-PEG(3)-N3等。
在缓冲液(Tris缓冲液等)中、在酶A(EndoM样酶)以及酶B(EndoS样酶)的糖基转移酶存在下,使抗体(2)与([N3-PEG(3)]2-SG)-Asn-PEG(3)-N3反应,由此实施糖链转移反应。反应温度可以根据使用的酶的最适温度适当选择,通常为15~50度,优选为25~40度。反应时间可以在2小时~48小时之间适当选择。
反应结束后,选择适于反应规模的精制方法(亲和色谱、羟基磷灰石柱等)、超滤方法(超滤膜),得到糖链重构抗体(3)。
上述的糖链重构抗体的制备中,抗体水溶液的浓缩、浓度测定、以及缓冲液交换依照后述的共通操作A~C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N3-PEG(3)]2-SG)-Asn-PEG(3)-N3根据WO2018/003983所记载的方法进行合成。在WO2018/003983所记载的工序1-2A中,使从Fmoc-(SG-)Asn(1S2S-11NC-Asn-Fmoc、糖链工程研究所制)制备出的Fmoc-(SG-)Asn游离体与11-叠氮基-3,6,9-三氧杂十一烷-1-胺反应而得到([N3-PEG(3)]2-SG)-Asn-PEG(3)-N3(WO2018/003983所记载的化合物1-13)。
MSG型的糖链供体[N3-PEG(3)]-MSG1-Asn-PEG(3)-N3、[N3-PEG(3)]-MSG2-Asn-PEG(3)-N3也可以根据WO2019065964的实施例154的工序1~工序3所记载的方法进行合成。
<4-3.抗体与免疫刺激剂的偶联>
式(Rp,Rp-XIII)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可以依照以下的方法进行制造。
(在此,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Rp,Rp-XIII)的左侧的两个星号(*)表示右侧的星号所示的CDN-连接子部分。)
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Rp,Rp-XIII)可以使糖链重构抗体(3)与CDN偶联物前体(Rp,Rp-XII)通过环化加成反应而结合来制造。作为环化加成反应,例如可列举出Diels-Alder反应、以及1,3-偶极环加成反应,优选使用1,3-偶极环加成反应来制造。作为1,3-偶极环加成反应,例如可列举出叠氮化合物与末端炔烃的环化加成反应、以及SPAAC(应变促进型叠氮-炔烃加成环化反应strain-promoted azide-alkynecycloaddition:J.Am.Chem.Soc.2004,126,15046-15047)反应,优选使用SPAAC反应来制造。
本制造法是使上述的D-2工序或D-3工序中得到的糖链重构抗体(3)与CDN偶联物前体(Rp,Rp-XII)通过SPAAC反应而结合来制造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Rp,Rp-XIII)的方法。
(E-1工序)(工序a9)
通过将糖链重构抗体(3)的缓冲溶液(磷酸缓冲液、乙酸缓冲液、硼酸缓冲液等)与在适当的溶剂(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丙二醇或它们的混合溶剂)中溶解CDN偶联物前体(Rp,Rp-XII)而得到的溶液混合,实施SPAAC反应。相对于糖链重构抗体(3)1摩尔,CDN偶联物前体(Rp,Rp-XII)为2摩尔~过量摩尔,优选为4摩尔~30摩尔,相对于抗体的缓冲溶液,有机溶剂的比率优选为1%~200%(v/v)。反应温度为0℃~37℃,优选为15℃~25℃,反应时间为1小时~150小时,优选为6小时~72小时。反应溶液的pH优选为5~9。将反应溶液依照后述的共通操作D所记载的方法进行精制,得到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Rp,Rp-XIII)。
对于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可以通过后述的共通操作D~G进行缓冲液交换、精制、抗体浓度的测定以及每一分子抗体的免疫刺激剂平均结合数的测定,进行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鉴定。
共通操作A:抗体水溶液的浓缩
在Amicon(注册商标)Ultra离心式过滤器装置(50000NMWL,Merck MilliporeLtd.)中加入抗体或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溶液,通过使用离心机(Allegra X-15R,Beckman Coulter,Inc.)的离心操作(在2000G~4000G下离心5分钟~20分钟),对抗体和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溶液进行浓缩。
共通操作B:抗体的浓度测定
使用UV测定器(Nanodrop 1000,Thermo Fisher Scientific,Inc.),根据制造商规定的方法进行抗体浓度的测定。此时,按每种抗体使用不同的280nm吸光系数(1.3mLmg 1cm-1~1.8mLmg-1cm-1)。
共通操作C:抗体的缓冲液交换
在抗体水溶液中加入缓冲液(磷酸缓冲生理食盐水(pH6.0)、磷酸缓冲液(pH6.0)等),依照共通操作A所记载的方法进行浓缩。进行几次该操作后,依照共通操作B所记载的方法测定抗体浓度。在该抗体缓冲溶液中适当加入缓冲液(磷酸缓冲生理食盐水(pH6.0)、磷酸缓冲液(pH6.0)等)来制备目标浓度(例如,约10mg/mL)的抗体缓冲溶液。
共通操作D: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精制(凝胶过滤色谱)
用乙酸缓冲液(10mM乙酸盐缓冲液,5%山梨糖醇,pH5.5;本说明书中称为ABS)或其他的适当的缓冲液使NAP柱(NAP-5,NAP-10,NAP-25(GE Healthcare制))平衡化。在该NAP柱中装填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反应溶液,使制造商规定量的缓冲液自然流下,分取出抗体组分。将该组分再次装填到NAP柱中,使制造商规定量的缓冲液自然流下,分取出抗体组分。反复进行合计2次~3次该操作,由此得到除去了未结合的免疫刺激剂连接子、二甲基亚砜、丙二醇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根据需要通过共通操作A以及C调节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溶液的浓度。
共通操作E: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抗体浓度以及每一分子抗体的免疫刺激剂平均结合数的测定(UV法)
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结合免疫刺激剂浓度可以通过依照WO2020/050406、WO2021/177438所记载的方法,使用吸光光度计(UV/VIS Spectrometer Lambda 25,PerkinElmer,Inc.)测定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水溶液的280nm以及250nm这两个波长下的吸光度来计算出。
共通操作F: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抗体浓度以及每一分子抗体的免疫刺激剂平均结合数的测定(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
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抗体浓度以及每一分子抗体的免疫刺激剂平均结合数除了上述的共通操作E以外,还可以依照WO2020/050406、WO2021/177438所记载的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来求出。
共通操作G: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抗体浓度以及每一分子抗体的免疫刺激剂平均结合数的测定(疏水性相互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HPLC)
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抗体浓度以及每一分子抗体的免疫刺激剂平均结合数除了上述的共通操作E以及F以外,还可以依照WO2020/050406、WO2021/177438所记载的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来求出。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或其制造中间体有时也存在立体异构体或者来自手性碳原子的光学异构体、几何异构体、互变异性体或d型、l型、阻转异构体(atropisomer)等光学异构体,这些异构体、光学异构体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均包含在本发明中。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中,免疫刺激剂与一分子抗体的结合数是影响其有效性、安全性的重要因素。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制造是规定反应的原料/试剂的使用量等反应条件以使免疫刺激剂的结合数成为固定数量而实施的,但与低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反应不同,通常得到的是结合有不同数量的免疫刺激剂的混合物。免疫刺激剂与一分子抗体的结合数可以平均值、即平均免疫刺激剂结合数(DAR:Drug toAntibody Ratio)来确定。环状二核苷酸衍生物与抗体分子的结合数可以控制,作为每个抗体的免疫刺激剂平均结合数,可以结合1~10个范围的环状二核苷酸衍生物,优选结合1~8个,更优选结合1~5个。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中,在抗体Ab从抗体Ab的经重构的糖链与L结合的情况下,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每一分子抗体的免疫刺激剂结合数m2为整数1或2。在该糖链为N297糖链、糖链为N297-(Fuc)SG的情况下,m2为2,DAR为3~5的范围(优选为3.2~4.8的范围,更优选为3.5~4.2的范围)。在N297糖链为N297-(Fuc)MSG1、N297-(Fuc)MSG2或N297-(Fuc)MSG1与N297-(Fuc)MSG2的混合物的情况下,m2为1,DAR为1~3的范围(优选为1.0~2.5的范围,更优选为1.2~2.2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记载来设计使抗体与所需数量的免疫刺激剂结合的反应,可以获得控制了环状二核苷酸衍生物的结合数的抗体。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或其制造中间体通过放置于大气中或者进行重结晶,吸收水分,有时会附着吸附水或者形成水合物,这样的含水的化合物和盐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或其制造中间体具有氨基等碱性基团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制成医药上可接受的盐。作为这样的盐,可列举出例如盐酸盐、氢碘酸盐等氢卤酸盐;硝酸盐、高氯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等无机酸盐;甲磺酸盐、三氟甲磺酸盐、乙磺酸盐等低级烷烃磺酸盐;苯磺酸盐、对甲苯磺酸盐等芳基磺酸盐;甲酸盐、乙酸盐、苹果酸盐、富马酸盐、琥珀酸盐、柠檬酸盐、酒石酸盐、草酸盐、马来酸盐等有机酸盐;以及鸟氨酸盐、谷氨酸盐、天冬氨酸盐等氨基酸盐。
就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或其制造中间体而言,在其结构中包含磷酸基和/或硫代磷酸基,因此通常可以形成碱加成盐。此外,在其制造中间体具有羧基等酸性基团的情况下,通常也可以形成碱加成盐。作为医药上可接受的盐,例如可列举出:钠盐、钾盐、锂盐等碱金属盐;钙盐、镁盐等碱土金属盐;铵盐等无机盐;二苄胺盐、吗啉盐、苯基甘氨酸烷基酯盐、乙二胺盐、N-甲基葡萄糖胺盐、二乙胺盐、三乙胺盐、叔丁胺盐、环己胺盐、二环己胺盐、N,N’-二苄基乙二胺盐、二乙醇胺盐、N-苄基-N-(2-苯基乙氧基)胺盐、哌嗪盐、四甲基铵盐、三(羟基甲基)氨基甲烷盐等有机胺盐等。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及其制造中间体也有时通过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等而以水合物的形式存在。作为本发明的溶剂合物,只要是医药上可接受的,就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优选为水合物、乙醇合物、2-丙醇合物等。此外,在本发明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及其制造中间体中存在氮原子的情况下,可以形成N-氧化物体,这些溶剂合物以及N-氧化物体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此外,在本发明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及其制造中间体中存在硫原子的情况下,也可形成亚砜体,这些溶剂合物以及亚砜体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此外,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及其制造中间体也包含被各种放射性或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构成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及其制造中间体的原子的一个以上也可含有原子同位素的非天然比例。作为原子同位素,例如可列举出氘(2H)、氚(3H)、碘-125(125I)或碳-14(14C)等。此外,本发明化合物也可例如被氚(3H)、碘-125(125I)或碳-14(14C)之类的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放射性标记。被放射性标记的化合物作为治疗或预防剂、研究试剂(例如分析试剂)、以及诊断剂(例如体内影像诊断剂)是有用的。本发明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所有同位素变种无论是否为放射性,都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5.医药>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对癌细胞显示出抗肿瘤免疫活性或细胞毒性,因此可用作医药,特别是针对癌症的治疗剂和/或预防剂、或抗肿瘤剂。
作为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适用的癌症的种类,可列举出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等)、肾癌、尿路上皮癌、大肠癌、前列腺癌、多形性神经胶质母细胞瘤、卵巢癌(表层上皮性肿瘤、间质性肿瘤、生殖细胞肿瘤等)、胰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肝癌、膀胱癌、胃癌、食道癌、子宫体癌、睾丸癌(精原细胞瘤、非精原细胞瘤)、宫颈癌、胎盘绒毛膜癌、脑肿瘤、头颈癌、甲状腺癌、间皮瘤、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胆囊癌、胆管癌、肾上腺癌、咽癌、舌癌、听觉器官癌、胸腺癌、小肠癌、鳞状细胞癌、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浆细胞瘤、骨髓瘤、肉瘤等,关于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只要为作为治疗对象的癌细胞中表达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中的抗体能够识别的蛋白质的癌细胞,就并不限定于这些。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可对哺乳动物适宜地给药,哺乳动物更优选为人。
作为含有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医药组合物中使用的物质,在给药量、给药浓度方面,可以从本领域中通常使用的制剂添加物等中适当选择而使用。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能以包含一种以上的药学相容性成分的医药组合物的形式给药。例如,上述医药组合物代表性地包含一种以上的药学载体(例如,灭菌液体(例如包含水和油(源自石油、动物、植物、或合成的油(例如花生油、大豆油、矿物油、芝麻油等))))。在上述医药组合物静脉给药的情况下,水是更具有代表性的载体。食盐水溶液、以及葡萄糖水溶液和甘油水溶液也可以用作液体载体,特别可以用于注射用溶液。适当的药学赋形剂为本领域中公知的。根据需要,上述组合物还可以包含微量的湿润剂或者乳化剂、或pH缓冲剂。适当的药学载体的例子记载于E.W.Martin的“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中。其处方对应于给药方式。
各种传递系统是公知的,可以用于本发明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给药。作为导入方法,可列举出皮内、肌内、腹腔内、静脉内、以及皮下途径,但并不限定于此。给药例如可以通过注入或弹丸式注射(bolus injection)进行。在特定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给药通过注入进行。非消化道给药(parenteraladministration)是优选的给药途径。
在代表性实施方式中,包含上述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医药组合物根据常规的步骤设计为适合于对人静脉给药的医药组合物的处方。代表性地用于静脉给药的组合物为灭菌的等渗性的水性缓冲液中的溶液。在必要的情况下,上述医药还可以包含增溶剂和用于缓解注射部位疼痛的局部麻醉剂(例如利多卡因)。通常,上述成分例如以显示活性剂的量的安瓿或药囊(Sachet)等经密封而封口的容器中的干燥冻干粉末或无水浓缩物的形式分开供给,或在单位剂型中一起混合供给。在预定上述医药组合物通过注入给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例如包含灭菌的制药级的水或食盐水的注入瓶来给药。在通过注射给药上述医药的情况下,注射用灭菌水或食盐水的安瓿可以例如可在给药前混合上述成分的方式提供。上述医药组合物有时以溶液的形式提供。
包含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医药组合物可以为仅包含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医药组合物,也可以为包含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及其他癌治疗剂的医药组合物。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可以与其他癌治疗剂一起给药,由此可增强抗肿瘤效果。出于这样的目的而使用的其他癌治疗剂可以与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同时、分开或连续地给药至个体,也可以改变各自的给药间隔进行给药。作为这样的癌治疗剂,可列举出:抗代谢物、烷基化剂、微管抑制剂等化学疗法剂(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abraxane)、卡铂(carboplatin)、顺铂(cisplatin)、吉西他滨(gemcitabine)、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紫杉醇(paclitaxel)、多西他赛(docetaxel)、培美曲塞(pemetrexed)、长春花碱(vinblastine)或国际公开第WO2003/038043号小册子中记载的药剂等)、激素调整药(作为LH-RH类似物的亮丙瑞林等、戈舍瑞林、雌莫司汀、作为雌性激素拮抗药的他莫昔芬、雷洛昔芬等)、芳香酶抑制剂(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等)、激酶抑制剂、PARP抑制剂、骨破坏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转移抑制剂、分子靶向药(抗EGFR抗体、抗VEGF抗体、抗VEGFR抗体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抗PD-1抗体的纳武单抗(nivolumab)、派姆单抗(pembrolizumab)等、作为抗PD-L1抗体的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阿维单抗(avelumab)、德瓦鲁单抗(durvalumab)等、抗PD-L2抗体、作为抗CTLA4抗体的伊匹单抗(ipilimumab)等、抗A2aR抗体、A2a受体拮抗剂、抗LAG3抗体、抗TIM3抗体等)、抗控制性T细胞药(抗CTLA4抗体、抗CD25抗体、抗GITR抗体、抗GARP抗体、抗TIGIT抗体、抗CCR8抗体等)、免疫刺激剂(抗4-1BB抗体、抗OX40抗体、抗CD40抗体、抗CD3抗体、抗CD28抗体、IL-2类似物、细胞因子、TLR激动剂等)、免疫调节剂(抗CD47抗体、抗SIRPα抗体、抑制性骨髓调整剂等)、具有ADCC(Antibody Dependent Cellular Cytotoxicity:抗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活性、ADCP(Antibody Dependent Cellular Phagocytosis: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吞噬作用)活性或补体活性的抗体医药、BiTE(Bi-specific T-cell engagers: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剂)、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Conjugate(ADC)(例如,包含德鲁替康Deruxtecan、DM1、吡咯并苯并二氮杂卓Pyrrolobenzodiazepine、MMAF等的药剂偶联物(抗HER2-ADC、抗TROP2-ADC、抗HER3-ADC等))、组合了光动力学疗法的ADC等、以及抗肿瘤疫苗、抗肿瘤细胞治疗(CAR-T、TCR-T、树突状细胞、NK细胞等)、抗肿瘤细菌治疗、抗肿瘤病毒治疗等,只要是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药剂就没有限定。进而,本发明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也可以与本发明的其他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一起给药,由此可以增强抗肿瘤效果。此外,本发明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不仅可以通过与免疫刺激剂并用,还可以通过与带来抗肿瘤效果的治疗,例如放射线、重粒子线、外科手术、骨髓移植等的并用来增强抗肿瘤效果,只要是具有抗肿瘤效果的治疗就没有限定。
这样的医药组合物制剂成冻干制剂或者液态制剂作为具有所选择的组成和所需纯度的制剂即可。在制剂成冻干制剂时,可以为包含本领域中使用的适当的制剂添加物的制剂。此外,同样液态制剂可以制剂成包含本领域中使用的各种制剂添加物的液态制剂。
医药组合物的组成以及浓度也根据给药方法而变化,就包含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医药组合物中所含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而言,在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对抗原的亲和性,即对抗原的解离常数(Kd值)方面,亲和性越高(Kd值越低),即使是少量的给药量也能够发挥药效。因此,在决定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给药量时,也可以基于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与抗原的亲和性的状況设定给药量。本发明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对人给药时,例如,将约0.001~100mg/kg一次给药或者每次间隔1~180天来多次给药即可。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化合物(I)”或合成路径中的“(I)”表示与“式(I)的化合物”对应,对于之后的化合物编号也同样。
实施例
以下的实施例中,除了具有单独的规定的情况以外,室温表示15℃~35℃。脱水二氯甲烷使用由FUJIFILM和光纯药销售的二氯甲烷(超脱水)。脱水乙腈使用由FUJIFILM和光纯药销售的乙腈(超脱水)。脱水吡啶使用由关东化学销售的吡啶(脱水)。硅胶柱色谱法使用Biotage Sfar HC D(20μm,Biotage制)来实施,氨基硅胶柱色谱法使用Biotage SfarAmino D(50μm,Biotage制)来实施,制备型HPLC使用Agilent Preparative HPLC System(Agilent Technology制)来实施。制备柱使用XBridge Prep OBD(5μm,C18,250×30mm,Waters制)。
各种光谱数据的测定使用以下的设备。1H-NMR和31P-NMR光谱使用JEOL制ECZ500R进行测定。质谱使用Shimadzu LCMS-2010和LCMS-2020(岛津制作所制)进行测定。LC/MS的测定在以下的条件下实施[柱:XBridge C18,3.5μm,150×4.6mm(Waters制),流动相:10mM乙酸铵/乙腈、乙腈:10%-97.5%(0分钟-42分钟)]。
[A.环状二核苷酸(CDN)的合成]
A-1CDN1的合成1
依照以下的合成路径A-1来合成环状二核苷酸(CDN1)。在合成路径A-1中,A2=Bz-四氮杂苯并[cd]薁基、Q=硫醇基、PG1=TBS、PG2=DMTr、PG3=Teoc、PG6=Ac,作为(Rc-II),使用(3aR)-1-氯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
[合成路径A-1]
实施例1:
5’-O-[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3’-O-[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2’-O-[(1S,3aR)-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1-基]-1-(2-{[(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基)氨基]甲氧基}乙基)肌苷(相当于式(Rc-II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1)
在5’-O-[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3’-O-[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1-(2-{[(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基)氨基]甲氧基}乙基)肌苷(10.0g)中加入脱水二氯甲烷(150mL)冷却至-5℃,添加三乙胺(1.73mL)。在上述溶液中滴加文献已知(Tetrahedron Letter,1998,39,2491-2494)的(3aR)-1-氯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的脱水二氯甲烷(50mL)溶液,在相同温度下搅拌30分钟。升温至室温,搅拌30分钟后,将反应液浓缩。将浓缩后的粗产物用二氯甲烷稀释溶解,用氨基硅胶柱色谱法[二氯甲烷/乙酸乙酯]进行精制,得到目标化合物(10.4g)。
MS(ESI)m/z:1088(M+H)+,1086(M-H).
1H-NMR(MeCN-d3)δ:7.94(1H,s),7.93(1H,s),7.44-7.42(3H,m),7.31(4H,d,J=9.0Hz),7.27(2H,t,J=7.0Hz),7.21(1H,t,J=7.0Hz),6.84(4H,d,J=7.0Hz),5.88(1H,d,J=6.5Hz),5.83(1H,brm),4.94(1H,m),4.56(2H,m),4.33(1H,m),4.17-4.02(6H,m),3.74(6H,s),3.69(2H,m),3.61-3.57(3H,m),3.43(1H,dd,J=5.0Hz),3.28-3.19(3H,m),2.48-2.44(1H,m),1.65-1.49(3H,m)1.26-1.17(1H,m),0.94-0.90(2H,m),0.87(9H,s),0.10(3H,s),0.06(3H,s),0.00(9H,s).
31P-NMR(MeCN-d3)δ:151.93.
实施例2:
(2R,3R,4R,5R)-2-({[(R)-{[(2R)-1-乙酰基吡咯烷-2-基]甲氧基}{[(2R,3R,4R,5R)-4-{[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氧基}-2-[1-(2,2-二甲基-6,9-二桥氧基-5,12-二氧杂-7,10-二氮杂-2-硅十四烷-14-基)-6-桥氧基-1,6-二氢-9H-嘌呤-9-基]-5-(羟基甲基)氧戊环-3-基]氧基}硫代磷酰基]氧基}甲基)-5-(6-苯甲酰基-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2-基)-4-氟氧戊环-3-基磷酸N,N-二乙基乙铵(相当于式(Rc-V)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2)
将6-苯甲酰基-2-{2-脱氧-2-氟-3-O-[羟基(桥氧基)-λ5-膦基]-β-D-呋喃核糖基}-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的三乙胺盐(260mg)溶解于脱水乙腈(2.7mL)中,添加4A分子筛(12.5mg),搅拌30分钟。在另外的容器中,将实施例1所得到的化合物(540mg)溶解于脱水乙腈(2.7mL)中,添加4A分子筛(25mg),搅拌30分钟,添加先制备出的6-苯甲酰基-2-{2-脱氧-2-氟-3-O-[羟基(桥氧基)-λ5-膦基]-β-D-呋喃核糖基}-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的三乙胺盐的乙腈溶液。添加制备成0.4mol/L的1-苯基咪唑三氟甲磺酸盐的脱水乙腈溶液(2.7mL),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接着,添加制备成1mol/L的乙酸酐的脱水乙腈溶液(0.45mL),之后添加三乙胺(55mg),搅拌30分钟。接着,添加氢化黄原素(74mg),搅拌30分钟,将反应液过滤,由此过滤除去分子筛。将滤液冷却至0℃,添加20%食盐水(2.7mL),利用盐酸调整为pH2.5,在相同温度下搅拌一整夜。对反应液进行分液,在所得到的有机层中添加20%食盐水(2.7mL),用三乙胺中和至pH7。之后,将通过分液而得到的有机层浓缩,用硅胶柱色谱法[乙腈/甲醇]进行粗精制,进行浓缩干固,得到目标化合物。反应时生成的磷原子上的非对映异构体的HPLC测定的结果为98.5∶1.5。
MS(ESI)m/z:1336(M+H)+,1334(M-H).
31P-NMR(MeCN-d3)δ:69.41,2.13(旋转异构体δ:68.23,1.91).
31P-NMR数据使用利用反相HPLC[10mM乙酸铵水溶液/乙腈]得到的分离品进行测定。
实施例3:
2-(三甲基硅烷基)乙基(2-{[(2-{9-[(5R,7R,8R,10R,12aR,14R,15R,15aR,16R)-10-{[(2R)-1-乙酰基吡咯烷-2-基]甲氧基}-14-(6-苯甲酰基-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2-基)-16-{[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氧基}-15-氟-2-桥氧基-2-巯基-10-硫酮八氢-2H,10H,12H-5,8-甲桥-2λ5,10λ5-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杂二膦环十四炔-7-基]-6-桥氧基-6,9-二氢-1H-嘌呤-1-基}乙氧基)甲基]氨基}-2-桥氧基乙基)氨基甲酸酯(相当于式(Rc-V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3)
将实施例2所得到的化合物(320mg)用脱水吡啶(50mL)进行共沸脱水,制备16mL的吡啶溶液,冷却至-20℃。在另外的容器中称量2-氯-2-氧-1,3,2-二氧磷杂环戊烷(171mg),冷却至-20℃。将上述吡啶溶液添加至2-氯-1,3,2-二氧磷杂环戊烷-2-氧化物的容器中,在-20℃下搅拌1小时。环化时产生的磷原子上的非对映异构体比为75∶25。添加水(43mg),在相同温度下搅拌10分钟后,添加氢化黄原素(40mg),升温至室温,搅拌1小时。将所得到的反应液用5%碳酸氢钠水(3mL)进行急冷(quench),加入乙酸乙酯(12mL)和20%食盐水(3mL)进行分液。将水层用乙酸乙酯(3mL)再萃取,将第一次分液所得到的有机层与再萃取所得到的有机层合并,用20%食盐水(1.5mL)与5%碳酸氢钠水(1mL)的混合液清洗。接着,将有机层浓缩干固,添加甲醇(30mL),再次进行浓缩干固,得到目标化合物。
MS(ESI)m/z:1350(M+H)+,1348(M-H).
31P-NMR(MeCN-d3)δ:65.93,56.60(旋转异构体δ:65.51,57.12).
31P-NMR数据使用利用反相HPLC[10mM乙酸三乙铵水溶液/乙腈]得到的分离品进行测定。
实施例4:
(2R,5R,7R,8R,10R,12aR,14R,15R,15aR,16R)-16-{[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氧基}-15-氟-2,10-二桥氧基-7-[6-桥氧基-1-(2-{[(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基)氨基]甲氧基}乙基)-1,6-二氢-9H-嘌呤-9-基]-14-(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2-基)八氢-2H,10H,12H-5,8-甲桥-2λ5,10λ5-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杂二膦环十四炔-2,10-双(硫醇)双(N,N-二乙基乙铵)(相当于式(Rp,Rp-VI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4)
在实施例2所得到的化合物中添加甲醇(12mL)而得到甲醇溶液,在该甲醇溶液中添加28%氨水(4.5mL),在60℃下搅拌30小时。将所得到的反应液浓缩,将残留物用制备型HPLC[10mM乙酸三乙铵水溶液/乙腈]进行精制,以磷原子上的单一的非对映异构体(Rp,Rp型)的形式得到目标化合物84mg。需要说明的是,经分离的化合物的HPLC纯度为92.4%。
MS(ESI)m/z:1121(M+H)+,1119(M-H).
1H-NMR(MeCN-d3)δ:8.61(1H,s),8.10(1H,s),8.07(1H,brs),7.84-7.82(1H,m),7.50(1H,brs),7.03(1H,brs),6.37(1H,dd,J=16.5,3.0Hz),6.10(1H,d,J=8.0Hz),6.06(1H,brm),5.51(1H,dt,J=52.5,4.0Hz),5.37(1H,m),5.31(1H,m),4.57(2H,d,J=7.0Hz),4.52(1H,d,J=3.5Hz),4.28(2H,m),4.19(3H,m),4.07(3H,m),3.91(1H,ddd,J=12.0,5.0,2.0Hz),3.84(1H,ddd,J=12.0,5.0,2.0Hz),3.70(2H,m),3.62(2H,m),3.46(2H,m),2.99(6H,q,J=7.0Hz),2.86(1H,m),2.73(1H,m),1.95(2H,m),1.17(18H,t,J=7.0Hz),0.95-0.92(2H,m),0.94(9H,s),0.23(3H,s),0.20(3H,s),0.00(9H,s).
31P-NMR(MeCN-d3)δ:58.31,57.22.
A-2化合物(IV)(A2=Bz-四氮杂苯并[cd]薁基)的合成
按照以下的路径来合成上述的合成路径A-1中使用的原料化合物(IV)。
[合成路径A-2]
实施例5:
6-苯甲酰基-2-{5-O-[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2-脱氧-2-氟-3-O-[羟基(桥氧基)-λ5-膦基]-β-D-呋喃核糖基}-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相当于式(IX)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1)
将6-苯甲酰基-2-{5-O-[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2-脱氧-2-氟-β-D-呋喃核糖基}-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800mg)溶解于吡啶(6mL)中,冷却至0℃。添加亚磷酸二苯酯(1.31g),在冷却下搅拌1小时。接着,在加入水(3mL)后,加入三乙胺(3mL),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在反应液中加入二氯甲烷(8mL)和5%碳酸氢钠水(2mL)进行分液。用5%碳酸氢钠水(4mL)将有机层清洗两次。将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得到目标化合物。
MS(ESI)m/z:779(M+H)+,777(M-H).
实施例6:
6-苯甲酰基-2-{2-脱氧-2-氟-3-O-[羟基(桥氧基)-λ5-膦基]-β-D-呋喃核糖基}-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相当于式(IV)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2)
将实施例5所得到的化合物的溶液冷却至0℃,加入二氯乙酸(12mL),在冷却下进行24小时的搅拌。将反应液用硅胶柱色谱法[乙腈/甲醇]进行精制,通过浓缩制备成乙腈溶液,得到目标化合物(基于NMR的两个工序总计定量值358mg)。
MS(ESI)m/z:477(M+H)+,475(M-H).
A-3CDN2的合成
依照以下的合成路径A-3来合成环状二核苷酸(CDN2)。在合成路径A-3中,A2=Bz-腺嘌呤基,Q=硫醇基,PG1=TBS,PG2=DMTr,PG3=Teoc,PG6=Ac。
[合成路径A-3]
实施例7:
(2R,3R,4R,5R)-2-({[(R)-{[(2R)-1-乙酰基吡咯烷-2-基]甲氧基}{[(2R,3R,4R,5R)-4-{[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氧基}-2-[1-(2,2-二甲基-6,9-二桥氧基-5,12-二氧杂-7,10-二氮杂-2-硅十四烷-14-基)-6-桥氧基-1,6-二氢-9H-嘌呤-9-基]-5-(羟基甲基)氧戊环-3-基]氧基}硫代磷酰基]氧基}甲基)-5-(6-苯甲酰胺-9H-嘌呤-9-基)-4-氟氧戊环-3-基膦酸钠(相当于式(Rc-V)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1)
将专利文献WO2015/185565所记载的(2R,3R,4R,5R)-5-(6-苯甲酰胺-9H-嘌呤-9-基)-4-氟-2-(羟基甲基)四氢呋喃-3-基氢膦酸酯(400mg)溶解于脱水乙腈(4mL)中,添加三乙胺(97mg)和4A分子筛(20mg),搅拌30分钟。在另外的容器中,将实施例1所得到的化合物(1.1g)溶解于脱水乙腈(5.5mL)中,添加4A分子筛(25mg),搅拌30分钟,添加先制备出的(2R,3R,4R,5R)-5-(6-苯甲酰胺-9H-嘌呤-9-基)-4-氟-2-(羟基甲基)四氢呋喃-3-基氢膦酸酯的三乙胺盐的乙腈溶液。添加制备成0.4mol/L的1-苯基咪唑三氟甲磺酸盐的脱水乙腈溶液(5.5mL),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接着,添加制备成1mol/L的乙酸酐的脱水乙腈溶液(1.14mL),之后添加三乙胺(139mg),搅拌30分钟。接着,添加氢化黄原素(154mg),搅拌30分钟,将反应液过滤,由此过滤除去分子筛。将过滤除去的分子筛用脱水乙腈(5mL)清洗,在将滤液与清洗液合并后冷却至0℃,添加20%食盐水(6mL),利用盐酸调整为pH2.5,在相同温度下进行整夜搅拌。对反应液进行分液,在所得到的有机层中添加20%食盐水(6mL),用三乙胺中和至pH7。之后,将通过分液而得到的有机层浓缩,用硅胶柱色谱法[乙酸乙酯/甲醇/0.4%三乙胺]进行粗精制。将回收后的馏分浓缩,用制备型HPLC[10mM乙酸铵水溶液/乙腈]进行精制,将乙腈浓缩除去。在所得到的水溶液中添加食盐,用四氢呋喃萃取,通过浓缩干固获得目标化合物(776mg)。就反应时生成的磷原子上的非对映异构体而言,HPLC测定的结果为98.5∶1.5。
MS(ESI)m/z:1297(M+H)+,1295(M-H).
31P-NMR(MeOH-d3)δ:70.20,4.17.
实施例8:
(5R,7R,8R,10R,12aR,14R,15R,15aR,16R)-10-{[(2R)-1-乙酰基吡咯烷-2-基]甲氧基}14-(6-苯甲酰胺-9H-嘌呤-9-基)-16-{[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氧基}-15-氟-2-桥氧基-7-[6-桥氧基-1-(2-{[(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基)氨基]甲氧基}乙基)-1,6-二氢-9H-嘌呤-9-基]-10-硫酮八氢-2H,10H,12H-5,8-甲桥-2λ5,10λ5-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杂二膦环十四炔-2-硫醇钠(相当于式(Rc-V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2)
将实施例7所得到的化合物(18mg)溶解于脱水吡啶(1mL)中,添加4A分子筛(3mg)。环化时产生的磷原子上的非对映异构体比为70∶30。接着,添加2-氯-5,5-二甲基-1,3,2-二氧磷杂环己烷2-氧化物(5.7mg),搅拌30分钟,滤去分子筛。在滤液中添加水(10mg),搅拌5分钟后,添加氢化黄原素(2.6mg),搅拌30分钟。在反应液中加入5%碳酸氢钠水(2mL),停止反应,加入乙酸乙酯进行了分液萃取。将有机层浓缩干固,用制备型HPLC[10mM乙酸铵水溶液/乙腈]进行精制,将乙腈浓缩除去。在所得到的水溶液中添加食盐,用四氢呋喃萃取,通过浓缩干固以单一的磷上的非对映异构体的形式获得目标化合物(4mg)。
MS(ESI)m/z:1311(M+H)+,1309(M-H).
31P-NMR(MeOH-d3)δ:66.89,58.93.
实施例9:
(2R,5R,7R,8R,10R,12aR,14R,15R,15aR,16R)-14-(6-氨基-9H-嘌呤-9-基)-16-{[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氧基}-15-氟-2,10-二桥氧基-7-[6-桥氧基-1-(2-{[(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基)氨基]甲氧基}乙基)-1,6-二氢-9H-嘌呤-9-基]八氢-2H,10H,12H-5,8-甲桥-2λ5,10λ5-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杂二膦环十四炔-2-双硫醇二钠(相当于式(Rp,Rp-VI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3)
将实施例8所得到的化合物(1.6mg)溶解于MeOH(0.1mL)中,添加28%氨水(0.05mL),在50℃下搅拌24小时。对所得到的反应液进行LC-MS分析,确认到以磷原子上的单一的非对映异构体(Rp,Rp型)的形式生成了目标化合物。
MS(ESI)m/z:1121(M+H)+,1119(M-H).
A-4化合物(IV)(A2=Bz-腺嘌呤基)的合成
依照以下的路径来合成上述的合成路径A-3中使用的原料化合物(IV)。
[合成路径A-4]
实施例10:
N-苯甲酰基-5’-O-[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2’-脱氧-2’-氟-3’-O-[羟基(桥氧基)-λ5-膦基]腺苷(相当于式(IX)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1)
将市售的N-苯甲酰基-5’-O-[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2’-脱氧-2’-氟腺苷(1g)溶解于吡啶(7.5mL)中,冷却至0℃。添加亚磷酸二苯酯(1.73g),在冷却下搅拌1小时。接着加入水(3.7mL),之后加入三乙胺(3.7mL),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将反应液浓缩至5mL,得到目标化合物。
MS(ESI)m/z:740(M+H)+,738(M-H).
实施例11:
N-苯甲酰基-2’-脱氧-2’-氟-3’-O-[羟基(桥氧基)-λ5-膦基]腺苷(相当于式(IV)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2)
在实施例10所得到的溶液中加入二氯甲烷(10mL),冷却至0℃。在冷却下添加二氯乙酸直至pH为3,搅拌24小时。将反应液用硅胶柱色谱法[乙酸乙酯/甲醇]精制,通过浓缩制备成乙腈溶液,使用浓盐酸调整为pH2以下。过滤伴随调整pH而析出的白色晶体,用80%乙腈水溶液清洗晶体,进行干燥,获得目标化合物(产量0.24g,产率37%)。
MS(ESI)m/z:438(M+H)+,436(M-H).
1H-NMR(DMSO-d6)δ:11.29(1H,brs),8.78(1H,s),8.73(1H,s),8.05(2H,m),7.65(2H,t,J=7.5Hz),7.60(1H,d,J=1.5Hz),7.56(2H,t,J=7.5Hz),6.45(1H,dd,J=16.5,3.5Hz),6.24(1H,d,J=1.5Hz),5.88-5.76(1H,m),5.22(1H,m),4.25(1H,m),3.80(1H,dd,J=12.5,4.0Hz),3.67(1H,dd,J=12.5,4.0Hz).
A-5CDN1的合成2
依照以下的合成路径A-5来合成环状二核苷酸(CDN1)。在合成路径A-5中,A2=Teoc-四氮杂苯并[cd]薁基,Q=硫醇基,PG1=TBS,PG2=DMTr,PG3=Teoc,PG6=TFAc,作为(Rc-II),使用(3aR)-1-氯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
[合成路径A-5]
实施例A5-1:
5’-O-[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3’-O-[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2’-O-[(1S,3aR)-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1-基]-1-(2-{[(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基)氨基]甲氧基}乙基)肌苷(相当于式(Rc-II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1)
将5’-O-[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3’-O-(2,3,3-三甲基丁烷-2-基)-1-(2-{[(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基)氨基]甲氧基}乙基)肌苷(372.7mg,0.39mmol)、3A分子筛(80mg)的二氯甲烷(0.8mL)溶液在氮氛围中室温下搅拌2小时后,冷却至0℃,添加三乙胺(58.7μL,0.42mmol),添加文献已知(TetrahedronLetter,1998,39,2491-2494)的(3aR)-1-氯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64.3mg,0.39mmol)的二氯甲烷(0.6mL)溶液。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得到目标化合物的二氯甲烷溶液。
实施例A5-2:
(2R,3R,4R,5R)-2-({[(R)-({(2R,3R,4R,5R)-5-{[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氧基]甲基}-4-{[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氧基}-2-[1-(2,2-二甲基-6,9-二桥氧基-5,12-二氧杂-7,10-二氮杂-2-硅十四烷-14-基)-6-桥氧基-1,6-二氢-9H-嘌呤-9-基]氧戊环-3-基}氧基){[(2R)-1-(三氟乙酰基)吡咯烷-2-基]甲氧基}硫代磷酰基]氧基}甲基)-5-(6-{[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2-基)-4-氟氧戊环-3-基膦酸N,N-二乙基乙铵(相当于式(Rc-V0)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2)
在2-(三甲基硅烷基)乙基2-{2-脱氧-2-氟-3-O-[氧化(桥氧基)-λ5-膦基]-β-D-呋喃核糖基}-2,7,8,9-四氢-6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6-羧酸N,N-二乙基乙铵(200mg,0.32mmol)的乙腈(2.0mL)溶液中添加3A分子筛(60mg),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将该溶液冷却至-10℃后,添加三乙胺(18.1μL,0.13mmol),滴加实施例A5-1所得到的化合物的二氯甲烷溶液,用0.2mL的二氯甲烷洗涤。添加0.8mol/L的1-甲基苯并咪唑三氟甲磺酸盐的乙腈溶液(809.4μL,0.65mmol),搅拌1.5小时后,追加0.8mol/L的1-甲基苯并咪唑/>三氟甲磺酸盐的乙腈溶液(121.4μL,0.10mmol)。确认反应结束后,在-10℃下添加三乙胺(158.0μL,1.13mmol)、1-(三氟乙酰基)咪唑(66.3μL,0.58mmol),升温至室温。搅拌约30分钟后,添加氢化黄原素(63.2mg,0.42mmol),在室温下搅拌15分钟。将反应液浓缩至约2.5mL,用硅胶柱色谱法(加入0.4%三乙胺的0-12%甲醇乙腈)进行精制,以微黄色固体(536.0mg,产率90%)的形式得到目标化合物。就反应时生成的磷原子上的非对映异构体而言,HPLC测定的结果为94.7∶5.3。
MS(ESI)m/z:1734(M+H)+,1732(M-H).
1H-NMR(500MHz,DMSO-d6)δ:9.22(1H,s),9.10-9.02(1H,m),8.50(1H,s),8.45(1H,s),8.39(1H,s),7.37-7.28(4H,m),7.26-7.16(7H,m),6.85-6.80(4H,m),6.42(1H,dd,J=18.6,2.0Hz),6.25(1H,d,J=3.4Hz),6.16(1H,s),5.53-5.45(1H,m),5.42-5.28(1H,m),4.89-4.78(1H,m),4.73-4.67(1H,m),4.57-4.49(2H,m),4.42-4.33(1H,m),4.28-4.19(3H,m),4.18-4.03(6H,m),4.02-3.84(5H,m),3.72(6H,s),3.69-3.56(4H,m),3.53-3.41(2H,m),3.16-3.04(7H,m),2.89-2.72(2H,m),1.97-1.89(2H,m),1.84-1.65(4H,m),1.17(9H,t,J=7.2Hz),0.98-0.94(2H,m),0.92-0.86(2H,m),0.71(9H,s),0.03--0.09(负0.09)(24H,m).
31P-NMR(DMSO-d6)δ:69.43,1.45.
实施例A5-3:
(2R,3R,4R,5R)-2-({[(R)-{[(2R,3R,4R,5R)-4-{[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氧基}-2-[1-(2,2-二甲基-6,9-二桥氧基-5,12-二氧杂-7,10-二氮杂-2-硅十四烷-14-基)-6-桥氧基-1,6-二氢-9H-嘌呤-9-基]-5-(羟基甲基)氧戊环-3-基]氧基}({2-[(2R)-1-(三氟乙酰基)吡咯烷-2-基]甲氧基}硫代磷酰基]氧基}甲基)-5-(6-{[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2-基)-4-氟氧戊环-3-基膦酸N,N-二乙基乙铵(相当于式(Rc-V)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3)
在实施例A5-2所得到的化合物(4.1g,2.25mmol)的二氯甲烷(100mL)溶液中在室温下添加乙腈(15mL)、乙醇(4.1g,89.84mmol)。添加二氯乙酸(0.9g,6.74mmol),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添加三乙胺(0.91g,8.98mmol)、水(50mL),进行搅拌。废弃水层,添加乙腈(22.5mL)、乙醇(6.2g,134.8mmol)、水(50mL)。废弃水层,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至约15mL。添加乙腈(100mL),实施两次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至约15mL的操作,得到目标化合物的乙腈溶液(13.95g)。
实施例A5-4:
(2R,5R,7R,8R,10R,12aR,14R,15R,15aR,16R)-16-{[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氧基}-15-氟-2-桥氧基-7-[6-桥氧基-1-(2-{[(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基)氨基]甲氧基}乙基)-1,6-二氢-9H-嘌呤-9-基]-10-硫酮-14-(6-{[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2-基)-10-{[(2R)-1-(三氟乙酰基)吡咯烷-2-基]甲氧基}八氢-2H,10H,12H-5,8-甲桥-2λ5,10λ5-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杂二磷杂环十四炔-2-硫醇钠(相当于式(Rc-V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4)
在吡啶(42mL)、二氯甲烷(42mL)的混合溶液中添加T3P的乙腈溶液(1.7mol/L,4.9mL,8.30mmol),冷却至-20℃。滴加实施例A5-3所得到的化合物的乙腈溶液(13.67g),在-20℃下搅拌1小时。环化时产生的磷原子上的非对映异构体比为85∶15。添加氢化黄原素(0.62g,4.15mmol),加温至约0℃,搅拌3小时。添加5%碳酸氢钠水溶液(22.5mL)、乙酸乙酯(40mL)、食盐(1.2g),进行搅拌。废弃水层,用水(22.5mL)、碳酸氢钠(1.1g)、食盐(2.4g)的溶液清洗。将所得到的有机层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至约15mL,得到目标化合物的吡啶溶液。
实施例A5-5:
(2R,5R,7R,8R,10R,12aR,14R,15R,15aR,16R)-16-{[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氧基}-15-氟-2,10-二桥氧基-7-[6-桥氧基-1-(2-{[(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基)氨基]甲氧基}乙基)-1,6-二氢-9H-嘌呤-9-基]-14-(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2-基)八氢-2H,10H,12H-5,8-甲桥-2λ5,10λ5-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杂二膦环十四炔-2,10-双(硫醇)双(N,N-二乙基乙铵)(相当于式(Rp,Rp-VI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5)
在实施例A5-4所得到的化合物的吡啶溶液中添加28%氨水(35mL),在约45℃下搅拌1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添加庚烷(35mL)进行搅拌。废弃有机层,将所得到的水层用庚烷(35mL)清洗。将水层用制备型HPLC[10mM乙酸三乙胺水溶液/乙腈]进行精制,将所得到的组分用水稀释。对该溶液进行使用了硅胶的固相萃取,用0.1%三乙胺/乙腈溶液洗脱,将所得到的组分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至约15mL。添加乙酸乙酯(100mL),反复进行两次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至约15mL的操作,添加乙酸乙酯(10mL)。将该乙酸乙酯溶液在室温下滴加至庚烷(175mL)中,搅拌30分钟。从所得到的悬浮液中滤取固体,用庚烷(25mL)清洗。将固体在40℃下干燥整夜,以白色粉末(1.9g,产率55%,HPLC:>99%)的形式得到目标化合物。
A-6化合物(IV)(A2=Teoc-四氮杂苯并[cd]薁基)的合成
依照以下的路径来合成上述的合成路径A-5中使用的原料化合物(IV)。
[合成路径A-6]
参考例A6-1:
2-{2-脱氧-2-氟-5-Ο-[(4-甲氧基苯基)(二苯基)甲基]-β-D-呋喃核糖基}-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盐酸盐(相当于式(VIII’)的化合物的盐酸盐)的合成
(工序1)
在实施例25-2所得到的化合物的对甲苯磺酸盐(34.2g,71.2mmol)的吡啶(171mL)溶液中,在室温下添加4-甲氧基三苯甲基氯(26.4g,85.4mmol)。在室温下搅拌约24小时后,滴加5%碳酸氢钠水溶液(171mL)。添加甲苯(684mL),在搅拌后废弃水层。将所得到的有机层用10%食盐水(171mL)清洗,得到有机层。添加吡啶盐酸盐(8.2g,71.2mmol),搅拌1小时。进一步添加吡啶盐酸盐(12.3g,106.8mmol),搅拌约23小时。从所得到的悬浮液中滤取晶体,用甲苯(103mL)清洗晶体,获得目标化合物的盐酸盐的湿晶体。
实施例A6-1:
2-{2-脱氧-2-氟-5-O-[(4-甲氧基苯基)(二苯基)甲基]-3-O-[氧化(桥氧基)-λ5-膦基]-β-D-呋喃核糖基}-2,7,8,9-四氢-6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6-羧酸2-甲基丙烷-2-铵(相当于式(IX’)的化合物的叔丁胺盐)的合成
(工序2)
在参考例A6-1所得到的盐酸盐的湿晶体中添加乙酸乙酯(342mL)、5%碳酸氢钠(342mL),在室温下搅拌。废弃水层,将所得到的有机层用10%食盐水(171mL)清洗。在有机层中添加乙腈(171mL),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至约170mL。追加乙腈(342mL),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至约170mL,添加三乙胺(61.2g,605.2mmol)。滴加亚磷酸二苯酯(43.4g,185.1mmol),在室温下搅拌47小时。添加水(34.2mL)后,搅拌约5小时。添加乙酸乙酯(513mL)、23%碳酸氢钾(239mL),进行搅拌后废弃水层。将有机层用20%碳酸氢钾(239mL)清洗两次,将所得到的有机层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至约170mL。添加乙腈(342mL),实施两次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至约170mL的操作后,添加乙腈(342mL)。添加叔丁胺(2.3mL,21.4mmol)后,添加目标化合物的叔丁胺盐的晶种(34.2mg),搅拌一整夜。进一步分三次滴加(5.3mL,15.0mL,22.5mL)叔丁胺(42.8mL,405.8mmol)。在室温下搅拌后,冷却至-1℃。在-1℃下搅拌约6小时,从所得到的悬浮液中滤取晶体,用乙腈(102mL)清洗。将晶体在40℃下干燥一整夜,以白色晶体(35.7g,产率70%)的形式得到目标化合物的叔丁胺盐。
MS(ESI)m/z:645(M+H)+,643(M-H).
1H-NMR(500MHz,DMSO-d6)δ:8.04(1H,s),7.84(2H,brs),7.60(1H,t,J=3.4Hz),7.42-7.37(4H,m),7.32-7.23(8.5H,m),7.07(1H,s),6.88(2H,td,J=6.0,3.4Hz),6.35(1H,dd,J=17.2,2.3Hz),6.07(0.5H,d,J=1.7Hz),5.30(0.5H,q,J=2.1Hz),5.20(0.5H,q,J=2.3Hz),4.90-4.79(1H,m),4.16-4.13(1H,m),3.74(3H,s),3.31-3.26(2H,m),2.66-2.53(2H,m),1.87-1.82(2H,m),1.22(9H,s).
实施例A6-2:
2-(三甲基硅烷基)乙基2-{2-脱氧-2-氟-5-O-[(4-甲氧基苯基)(二苯基)甲基]-3-O-[氧化(桥氧基)-λ5-膦基]-β-D-呋喃核糖基}-2,7,8,9-四氢-6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6-羧酸钾(相当于式(IX)的化合物的钾盐)的合成
(工序3)
将4-[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氧基]硝基苯(59.2g,209.0mmol)、N,N-二异丙基乙基胺(36.0g,278.6mmol)的乙腈(125mL)溶液加温至60℃,分三次添加实施例A6-1所得到的叔丁胺盐(25.0g,34.8mmol)。在60℃下搅拌约2天后,冷却至室温,滴加异丙胺(10.3g,174.2mmol)后,搅拌2.5小时。添加乙酸异丙酯(250mL)、10%氯化铵水溶液(250mL)进行搅拌后,废弃水层。将有机层用10%氯化铵水溶液(250mL)清洗后,用10%碳酸钾水溶液(500mL)清洗两次。进一步将用10%氯化钾水溶液(250mL)清洗后的有机层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至约125mL,得到目标化合物的钾盐的乙腈溶液(123.9g)。
实施例A6-3:
2-(三甲基硅烷基)乙基2-{2-脱氧-2-氟-3-O-[氧化(桥氧基)-λ5-膦基]-β-D-呋喃核糖基}-2,7,8,9-四氢-6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6-羧酸N,N-二乙基乙铵(相当于式(IV)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4)
在实施例A6-2所得到的钾盐的乙腈溶液(121.2g)中添加二氯甲烷(417mL)、甲醇(55.4mL)后,在室温下滴加二氯乙酸(22.0g,170.7mmol)。搅拌约27小时后,滴加三乙胺(20.7g,204.8mmol),得到目标化合物的溶液(658.1g)。将该目标化合物的溶液(26.9g)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至约5mL,添加乙腈(3mL)、水(10mL)、正庚烷(10mL),在搅拌后得到水层。将水层用正庚烷(10mL)清洗,添加二氯甲烷(20mL)后,用三乙胺(97μL)将pH调整至8.5。添加三乙胺盐酸盐(500mg),在搅拌后得到有机层。在有机层中添加水(10mL)、三乙胺盐酸盐(500mg),在搅拌后废弃水层。将所得到的有机层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至约5mL。添加乙腈(10mL),实施两次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至约5mL的操作,得到目标化合物的三乙胺盐的乙腈溶液(632.6mg,产率74%)。
MS(ESI)m/z:517(M+H)+,515(M-H).
1H-NMR(500MHz,DMSO-d6)δ:8.51(1H,s),7.56(1H,s),7.30(0.5H,s),6.42(1H,dd,J=17.8,1.7Hz),6.12(0.5H,s),5.80(1H,brs),5.31-5.30(0.5H,m),5.20-5.19(0.5H,m),4.81-4.72(1H,m),4.27-4.23(2H,m),4.02-3.91(3H,m),3.72-3.63(2H,m),3.07(6H,s),2.89(2H,t,J=6.30Hz),1.99(2H,t,J=4.6Hz),1.17(9H,t,J=7.5Hz),1.00-0.97(2H,m),-0.01(9H,s).
A-7CDN-连接子的合成
依照以下的路径来合成CDN-连接子。
[合成路径A-7]
参考例A7-1:
N-[4-(11,12-二去氢二苯并[b,f]氮杂环辛四稀-5(6H)-基)-4-桥氧基丁酰基]甘氨酰基甘氨酰基-L-苯丙氨酸(相当于式(X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1)
在1-{[4-(11,12-二去氢二苯并[b,f]氮杂环辛四稀-5(6H)-基)-4-桥氧基丁酰基]氧基}吡咯烷-2,5-二酮(5.0g,12.4mmol)、甘氨酰基甘氨酰基-L-苯丙氨酸(4.2g,14.9mmol)的乙腈(50mL)、水(50mL)悬浮液中,在室温下添加三乙胺(2.3mL,16.1mmol),搅拌约4小时。添加1mol/L的盐酸水溶液(16.2mL)后,添加目标化合物的晶种(4.6mg)。在室温下搅拌一整夜,历时2小时在所得到的悬浮液中滴加水(100mL)。在40℃下搅拌约1.5小时后,添加1mol/L的盐酸水溶液(16.2mL)。搅拌3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进一步搅拌2小时。从悬浮液中滤取晶体,用乙腈/水(1/3,50mL)清洗。将晶体在30℃下干燥一整夜,以白色晶体(6.7g,产率95%)的形式得到目标化合物。
1H-NMR(500MHz,DMSO-d6)δ:12.8(1H,brs),8.15-7.95(3H,m),7.68-7.17(13H,m),5.01(1H,J=14.2Hz),4.41-4.37(1H,m),3.74-3.57(5H,m)3.05-3.01(1H,m),2.87(1H,dd,J=14.2,9.3Hz),2.68-2.59(1H,m)、2.32-2.25(1H,m),2.09-2.03(1H,m),1.82-1.76(1H,m).
实施例A7-1:
N-[(2-{9-[(2R,5R,7R,8R,10R,12aR,14R,15R,15aR,16R)-15-氟-16-羟基-2,10-二桥氧基-2,10-双(巯基)-14-(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2-基)八氢-2H,10H,12H-5,8-甲桥-2λ5,10λ5-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杂二膦环十四炔-7-基]-6-桥氧基-6,9-二氢-1H-嘌呤-1-基}乙氧基)甲基]甘氨酰胺(相当于式(Rp,Rp-X)的化合物)的合成1
(工序2)
在实施例A5-4所得到的化合物(1g,0.76mmol)的二甲基亚砜(3mL)溶液中,在室温下添加70%四丁基氟化铵水溶液(3mL),在30℃下搅拌2天。添加乙腈(12mL)、氯化钙(0.59g,5.32mmol),在室温下搅拌14小时。添加三乙胺(1mL)、水(2mL),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后,分六次添加5mol/L的盐酸水(1.2mL)。添加三乙胺(60μL),滤去不溶物。将所得到的滤液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至约10mL。添加乙腈(20mL),反复进行两次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至约10mL的操作后,添加乙腈(50mL),反复进行两次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至约10mL的操作。在所得到的溶液中添加5mol/L的盐酸水(165μL),添加乙腈(50mL)后,冷却至0℃,搅拌2小时。从所得到的悬浮液中滤取固体,用乙腈(5mL)清洗。将固体在25℃下干燥一整夜,以白色晶体(0.46g,产率71%)的形式得到目标化合物。
MS(ESI)m/z:863(M+H)+,861(M-H).
1H-NMR(500MHz,DMSO-d6)δ:9.18(1H,t,J=6.5Hz),9.02(1H,brs),8.69(1H,s),8.37(1H,s),8.20(1H,s),8.09(2H,brs),7.47(1H,s),6.40(1H,dd,J=15.0,2.0Hz),6.06(1H,d,J=8.0Hz),5.42(1H,d,J=52.5Hz),5.22(1H,m),5.09(1H,m),4.56(1H,dd,J=10.0,6.5Hz),4.43-4.40(2H,m),4.30(2H,m),4.19-4.08(3H,m),3.91(2H,m),3.77(1H,dd,J=11.0,3.5Hz),3.66(2H,m),3.54(2H,m),3.41(2H,m),2.58(2H,m),1.86(2H,m).
31P-NMR(DMSO-d6)δ:55.36,51.31.
实施例A7-2:
N-[(2-{9-[(2R,5R,7R,8R,10R,12aR,14R,15R,15aR,16R)-15-氟-16-羟基-2,10-二桥氧基-2,10-双(巯基)-14-(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2-基)八氢-2H,10H,12H-5,8-甲桥-2λ5,10λ5-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杂二膦环十四炔-7-基]-6-桥氧基-6,9-二氢-1H-嘌呤-1-基}乙氧基)甲基]甘氨酰胺(相当于式(Rp,Rp-X)的化合物)的合成2
(工序2’)
在实施例A5-4所得到的化合物(0.8g,0.60mmol)的二甲基亚砜(2.4mL)溶液中,在室温下添加70%四丁基氟化铵水溶液(2.4mL),在室温下搅拌4天。添加乙腈(9.6mL)、碳酸钙(0.67g,6.65mmol)、DOWEX 50Wx8(2.24g,2.42mmol),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实施反应液的减压脱气操作后,加入三乙胺(0.8mL),搅拌1小时。滤去不溶物,用乙腈(8.0mL)清洗不溶物。将所得到的滤液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至约4mL。添加乙腈调整至8mL,在溶液(8mL)中添加5mol/L的盐酸水(280μL),添加乙腈(9.6mL)后,搅拌1小时。从所得到的悬浮液中滤取固体,用乙腈(4.0mL)清洗。将固体在室温下干燥一整夜,以白色晶体(0.48g,产率91%)的形式得到目标化合物。
实施例A7-3:
N-[4-(11,12-二去氢二苯并[b,f]氮杂环辛四稀-5(6H)-基)-4-桥氧基丁酰基]甘氨酰基甘氨酰基-L-苯基丙氨酰基-N-[(2-{9-[(2R,5R,7R,8R,10R,12aR,14R,15R,15aR,16R)-15-氟-16-羟基-2,10-二桥氧基-2,10-二硫醚-14-(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2-基)八氢-2H,10H,12H-5,8-甲桥-2λ5,10λ5-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杂二膦环十四炔-7-基]-6-桥氧基-6,9-二氢-1H-嘌呤-1-基}乙氧基)甲基]甘氨酰胺双(N,N-二乙基乙铵)(相当于式(Rp,Rp-XI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3)
在参考例A7-1所得到的化合物(132.6mg,0.23mmol)的乙腈(1.8mL)、水(0.44mL)的悬浮液中添加三乙胺(52.6mg,0.52mmol)后,添加实施例A7-2所得到的化合物(222.0mg,0.26mmol)。在室温下添加4-(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4-甲基吗啉鎓氯化物(93.5mg,0.34mmol),在室温下搅拌18小时。在反应液中添加乙腈(2.2mL)、环戊基甲基醚(2.2mL)、13.8%硫酸钠水溶液(3.3mL),进行搅拌。废弃水层,将所得到的有机层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将残留物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精制,以白色固体的形式得到目标化合物(222mg,产率59%)。
1H-NMR(500MHz,CD3OD)δ:8.58(1H,s),8.09(1H,s),8.04(1H,s),7.57-7.49(2H,m),7.43-7.34(3H,m),7.32-7.08(9H,m),6.47(1H,d,J=16.9Hz),6.23(1H,d,J=7.9Hz),5.56-5.37(2H,m),5.31-5.17(1H,m),5.03(1H,d,J=13.9Hz),4.79(1H,d,J=4.2Hz),4.64-4.38(6H,m),4.36-4.21(4H,m),4.05-3.60(10H,m),3.53-3.42(3H,m),3.18(12H,q,J=7.3Hz),3.01-2.92(1H,m),2.86-2.73(1H,m),2.70-2.54(2H,m),2.37-2.16(2H,m),2.06-1.77(3H,m),1.28(18H,t,J=7.3Hz).
实施例A7-4:
N-[4-(11,12-二去氢二苯并[b,f]氮杂环辛四稀-5(6H)-基)-4-桥氧基丁酰基]甘氨酰基甘氨酰基-L-苯基丙氨酰基-N-[(2-{9-[(2R,5R,7R,8R,10R,12aR,14R,15R,15aR,16R)-15-氟-16-羟基-2,10-二桥氧基-2,10-二硫醚-14-(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2-基)八氢-2H,10H,12H-5,8-甲桥-2λ5,10λ5-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杂二膦环十四炔-7-基]-6-桥氧基-6,9-二氢-1H-嘌呤-1-基}乙氧基)甲基]甘氨酰胺二钾(相当于式(Rp,Rp-XI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3’)
在参考例A7-1所得到的化合物(177.3mg,0.31mmol)的乙腈(3.9mL)、水(0.78mL)的悬浮液中添加三乙胺(70.8mg,0.70mmol)后,添加实施例A7-2所得到的化合物(300.0mg,0.35mmol)。在室温下添加4-(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4-甲基吗啉鎓氯化物(125.1mg,0.45mmol),在室温下搅拌5.5小时。在反应液中添加乙腈(3.9mL)、环戊基甲基醚(2.0mL)、13.8%硫酸钠水溶液(5.8mL),搅拌后废弃水层而得到有机层。在2-乙基己烷酸钾(380.4mg,2.09mmol)的2-丙醇(19.5mL)溶液中,在室温下滴加有机层后,搅拌1小时。添加环戊基甲基醚(7.8mL),搅拌约15小时。从所得到的悬浮液中滤取固体,用2-丙醇/乙腈/环戊基甲基醚(5/2/2,3mL)清洗。在减压下、室温下干燥约8小时,以白色固体的形式得到目标化合物(384.6mg,产率74%)。
1H-NMR(500MHz,DMSO-d6)δ:8.68(brs,1H),8.61(dd,J=13.2,6.3Hz,1H),8.35(dt,J=10.9,5.7Hz,1H),8.25(brs,1H),8.17(dt,J=16.6,5.7Hz,1H),8.13-7.99(m,3H),7.70-7.62(m,1H),7.60-7.55(m,2H),7.50-7.46(m,1H),7.46-7.41(m,2H),7.38-7.27(m,3H),7.26-7.20(m,4H),7.18-7.13(m,1H),7.11(brs,1H),6.37(dd,J=14.6,3.7Hz,1H),6.03(d,J=8.0Hz,1H),5.48(dt,J=51.0,3.9Hz,1H),5.22-5.16(m,1H),5.12-5.04(m,1H),5.00(d,J=13.7Hz,1H),4.93(brs,1H),4.62-4.57(m,1H),4.56-4.50(m,2H),4.49-4.43(m,1H),4.36(brs,1H),4.26-4.17(m,3H),4.06-3.96(m,3H),3.82-3.51(m,11H),3.04(dd,J=13.7,4.6Hz,1H),2.79(dd,J=13.7,9.7Hz,1H),2.70-2.57(m,3H),2.29(dt,J=15.5,7.7Hz,1H)、2.12-2.02(m,1H),1.91-1.74(m,3H),1.59-1.52(m,1H).
实施例A7-5:
N-[4-(11,12-二去氢二苯并[b,f]氮杂环辛四稀-5(6H)-基)-4-桥氧基丁酰基]甘氨酰基甘氨酰基-L-苯基丙氨酰基-N-[(2-{9-[(2R,5R,7R,8R,10R,12aR,14R,15R,15aR,16R)-15-氟-16-羟基-2,10-二桥氧基-2,10-二硫醚-14-(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2-基)八氢-2H,10H,12H-5,8-甲桥-2λ5,10λ5-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杂二膦环十四炔-7-基]-6-桥氧基-6,9-二氢-1H-嘌呤-1-基}乙氧基)甲基]甘氨酰胺二钠(相当于式(Rp,Rp-XI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3”)
在参考例A7-1所得到的化合物(18.1mg,0.03mmol)的乙腈(0.5mL)的悬浮液中,在室温下添加三乙胺(12.1μL,0.09mmol)、4-(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4-甲基吗啉鎓氯化物(10.4mg,0.04mmol)。在室温下添加实施例A7-2所得到的化合物(25.0mg,0.03mmol),搅拌2小时。将反应液在减压下浓缩,在所得到的残渣中添加乙酸乙酯(0.75mL)、5%碳酸钠水溶液(0.25mL)。从两层溶液中分离油成分,在油成分中添加乙腈(1mL),在室温下搅拌6小时。从所得到的悬浮液中去除上清液成分,得到固体。将固体在减压下干燥5小时,以白色固体的形式得到目标化合物(38.2mg,产率91%)。
MS(ESI)m/z:1411(M+H)+,1409(M-H).
A-8CDN1的合成3
依照以下的合成路径A-8来合成环状二核苷酸(CDN1)。在合成路径A-8中,A2=Teoc-四氮杂苯并[cd]薁基,Q=硫醇基,PG1=TBS,PG2=DMTr,PG3=Teoc,PG6=TFAc,作为(Rc-II),使用(3aR)-1-氯-3,3-二甲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
[合成路径A-8]
/>
在以下的实施例A8-1~A8-4中,制备型HPLC使用Agilent Preparative HPLCSystem(Agilent Technology制)来实施。制备柱使用YMC-Actus Triart C18(250*20mmI.D.S-5μm,12nm)。
各种光谱数据的测定使用以下的设备。质谱使用Shimadzu LCMS-2020(岛津制作所制)来测定。LC/MS的测定在以下的条件下实施[柱:XBridge C18,3.5μm,150×4.6mm(Waters制),流动相:10mM乙酸铵(或者乙酸三乙胺)/乙腈]
实施例A8-1:
5’-O-[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3’-O-[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2’-O-3,3-二甲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1-基]-1-(2-{[(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基)氨基]甲氧基}乙基)肌苷(相当于式(Rc-II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1)
在5’-O-[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3’-O-[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1-(2-{[(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基)氨基]甲氧基}乙基)肌苷(1.00g)中加入脱水二氯甲烷(14mL)和3A分子筛(200mg),搅拌2小时。之后,将反应体系冷却至-10℃,添加三乙胺(0.58mL)。在上述溶液中滴加文献已知(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2009,48,496-499)的(3aR)-1-氯-3,3-二甲基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0.504g)的脱水二氯甲烷(6mL)溶液,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后,将反应液浓缩。将浓缩后的粗产物用二氯甲烷稀释溶解,用氨基硅胶柱色谱法[二氯甲烷/乙酸乙酯]进行精制,得到目标化合物(1.06g)。
MS(ESI)m/z:1148(M+H)+,1146(M-H).
31P-NMR(MeCN-d3)δ:149.68.
实施例A8-2:
(2R,3R,4R,5R)-2-({[(R)-({(2R,3R,4R,5R)-5-{[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氧基]甲基}-4-{[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氧基}-2-[1-(2,2-二甲基-6,9-二桥氧基-5,12-二氧杂-7,10-二氮杂-2-硅十四烷-14-基)-6-桥氧基-1,6-二氢-9H-嘌呤-9-基]氧戊环-3-基}氧基)({2-[(2R)-1-(三氟乙酰基)吡咯烷-2-基]丙烷-2-基}氧基)硫代磷酰基]氧基}甲基)-4-氟-5-(6-{[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2-基)-3-基膦酸N,N-二乙基乙铵(相当于式(Rc-V0)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2)
使2-(三甲基硅烷基)乙基-2-{2-脱氧-2-氟-3-O-[羟基(桥氧基)-λ5-膦基]-β-D-呋喃核糖基}-2,7,8,9-四氢-6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的三乙胺盐(250mg)溶解于脱水乙腈(2.5mL)中,添加3A分子筛(75mg),搅拌1小时。在另外的容器中,将实施例A8-1所得到的化合物(497mg)溶解于脱水乙腈(2.5mL)中,添加3A分子筛(50mg),搅拌1小时后,添加至冷却至-10℃的先制备出的2-(三甲基硅烷基)乙基-2-{2-脱氧-2-氟-3-O-[羟基(桥氧基)-λ5-膦基]-β-D-呋喃核糖基}-2,7,8,9-四氢-6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的三乙胺盐的乙腈溶液中。添加制备成0.8mol/L的1-甲基苯并咪唑三氟甲磺酸盐的脱水乙腈溶液(1.01mL),在-10℃下搅拌1小时。接着添加三乙胺(164mg),之后添加1-三氟乙酰基咪唑(119mg),搅拌1小时。接着,添加氢化黄原素(58mg),搅拌1小时,将反应液过滤,由此滤去分子筛。将滤液浓缩,用硅胶柱色谱法[甲醇/乙腈(0.4%三乙胺)]进行精制,得到目标化合物。就反应时生成的磷原子上的非对映异构体而言,HPLC测定的结果为>99∶1。
MS(ESI)m/z:1762(M+H)+,1760(M-H).
31P-NMR(MeCN-d3)δ:61.43,2.03.
实施例A8-3:
(2R,3R,4R,5R)-2-({[(R)-{[(2R,3R,4R,5R)-4-{[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氧基}-2-[1-(2,2-二甲基-6,9-二桥氧基-5,12-二氧杂-7,10-二氮杂-2-硅十四烷-14-基)-6-桥氧基-1,6-二氢-9H-嘌呤-9-基]-5-(羟基甲基)氧戊环-3-基]氧基}({2-[(2R)-1-(三氟乙酰基)吡咯烷-2-基]丙烷-2-基}氧基)硫代磷酰基]氧基}甲基)-5-(6-{[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2-基)-4-氟氧戊环-3-基膦酸N,N-二乙基乙铵(相当于式(Rc-V)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3)
将实施例A8-2所得到的化合物(180mg)溶解于脱水乙腈(0.54mL)和二氯甲烷(3.6mL)中,添加乙醇(0.23mL)和二氯乙酸(38.0mg),在室温下进行整夜搅拌。接着添加三乙胺(39.7mg),搅拌5分钟后,加入水(1.8mL)进行分液。在有机层中加入水(1.8mL)、乙腈(0.54mL)以及乙醇(0.23mL),再次进行分液。接着,将有机层浓缩干固后,添加乙腈(4mL),再次进行浓缩干固,得到目标化合物。
MS(ESI)m/z:1459(M+H)+,1457(M-H).
31P-NMR(MeCN-d3)δ:60.77,1.72.
实施例A8-4:
(2R,5R,7R,8R,10R,12aR,14R,15R,15aR,16R)-16-{[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氧基}-15-氟-2,10-二桥氧基-7-[6-桥氧基-1-(2-{[(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基)氨基]甲氧基}乙基)-1,6-二氢-9H-嘌呤-9-基]-14-(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2-基)八氢-2H,10H,12H-5,8-甲桥-2λ5,10λ5-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杂二膦环十四炔-2,10-双(硫醇)双(N,N-二乙基乙铵)(相当于式(Rp,Rp-VI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4)
在实施例A8-3所得到的粗产物中加入脱水乙腈(0.54mL),冷却至-15℃。在另外的容器中加入脱水吡啶(1.53mL)、二氯甲烷(1.53mL)以及丙基磷酸酐的50%乙腈溶液(176μL),冷却至-15℃。将上述乙腈溶液添加至丙基磷酸酐溶液的容器中,在-15℃下搅拌1小时。之后,添加氢化黄原素(23mg),升温至0℃,搅拌1小时。在所得到的反应液中加入碳酸氢钠(43mg)、食盐(43mg)的水(0.8mL)溶液以及乙酸乙酯(1.6mL),进行分液。将有机层用碳酸氢钠(43mg)和食盐(43mg)的水(0.8mL)溶液清洗。接着,将有机层浓缩干固,得到(2R,5R,7R,8R,10R,12aR,14R,15R,15aR,16R)-16-{[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氧基}-15-氟-2-桥氧基-7-[6-桥氧基-1-(2-{[(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基)氨基]甲氧基}乙基)-1,6-二氢-9H-嘌呤-9-基]-10-硫酮-14-(6-{[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2-基)-10-({2-[(2R)-1-(三氟乙酰基)吡咯烷-2-基]丙烷-2-基}氧基)八氢-2H,10H,12H-5,8-甲桥-2λ5,10λ5-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杂二磷杂环十四炔-2-硫醇钠(相当于式(VI)的化合物)。在所得到的化合物中添加吡啶(0.48mL)和28%氨水(1.01mL),在53℃下搅拌15小时。将所得到的反应液用正庚烷清洗两次后,将水层进行浓缩,将残留物用制备型HPLC[10mM乙酸三乙胺水溶液/乙腈]进行精制,以磷原子上的单一的非对映异构体(Rp,Rp型)的形式得到目标化合物66.1mg。需要说明的是,经分离的化合物的HPLC纯度为99.8%。
MS(ESI)m/z:1121(M+H)+,1119(M-H).
1H-NMR(MeCN-d3)δ:8.61(1H,s),8.10(1H,s),8.07(1H,brs),7.84-7.82(1H,m),7.50(1H,brs),7.03(1H,brs),6.37(1H,dd,J=16.5,3.0Hz),6.10(1H,d,J=8.0Hz),6.06(1H,brm),5.51(1H,dt,J=52.5,4.0Hz),5.37(1H,m),5.31(1H,m),4.57(2H,d,J=7.0Hz),4.52(1H,d,J=3.5Hz),4.28(2H,m),4.19(3H,m),4.07(3H,m),3.91(1H,ddd,J=12.0,5.0,2.0Hz),3.84(1H,ddd,J=12.0,5.0,2.0Hz),3.70(2H,m),3.62(2H,m),3.46(2H,m),2.99(6H,q,J=7.0Hz),2.86(1H,m),2.73(1H,m),1.95(2H,m),1.17(9H,t,J=7.0Hz),0.95-0.92(2H,m),0.94(9H,s),0.23(3H,s),0.20(3H,s),0.00(9H,s).
31P-NMR(MeCN-d3)δ:58.31,57.22.
A-9CDN3的合成
依照以下的合成路径A-9来合成环状二核苷酸(CDN3)。在合成路径A-9中,A2=Teoc-四氮杂苯并[cd]薁基,Q=羟基,PG1=TBS,PG3=Teoc,PG6=TFAc。
[合成路径A-9]
/>
在以下的实施例A9-1中,制备柱使用YMC-Actus Triart C18(250*20mmI.D.S-5μm,12nm)。
各种光谱数据的测定使用以下的设备。质谱使用Shimadzu LCMS-2020(岛津制作所制)进行测定。LC/MS的测定在以下的条件下实施[柱:XBridge C18,3.5μm,150×4.6mm(Waters制),流动相:10mM乙酸铵(或者乙酸三乙胺)/乙腈]
实施例A9-1:
(5R,7R,8R,10R,12aR,14R,15R,15aR,16R)-16-{[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氧基}-15-氟-2,10-二桥氧基-7-[6-桥氧基-1-(2-{[(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基)氨基]甲氧基}乙基)-1,6-二氢-9H-嘌呤-9-基]-10-硫醚-14-(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2-基)八氢-2H,10H,12H-5,8-甲桥-2λ5,10λ5-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杂二膦环十四炔-2-油酸双(N,N-二乙基乙铵)(相当于式(Rp-VI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1)
在(2R,3R,4R,5R)-2-({[(R)-{[(2R)-1-乙酰基吡咯烷-2-基]甲氧基}{[(2R,3R,4R,5R)-4-{[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氧基}-2-[1-(2,2-二甲基-6,9-二桥氧基-5,12-二氧杂-7,10-二氮杂-2-硅十四烷-14-基)-6-桥氧基-1,6-二氢-9H-嘌呤-9-基]-5-(羟基甲基)氧戊环-3-基]氧基}硫代磷酰基]氧基}甲基)-5-(6-苯甲酰基-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2-基)-4-氟氧戊环-3-基膦酸N,N-二乙基乙铵(170mg)的脱水吡啶溶液(1.7mL)中加入脱水乙腈(0.54mL),冷却至-15℃。在另外的容器中加入脱水二氯甲烷(1.7mL)和丙基磷酸酐的50%乙腈溶液(192μL),冷却至-15℃。将上述的脱水吡啶-乙腈溶液添加至丙基磷酸酐溶液的容器中,在-15℃下搅拌1小时。之后添加碘(85mg),升温至室温,搅拌1小时。在所得到的反应液中加入水(0.5mL),搅拌10分钟,加入亚硫酸钠饱和溶液将碘急冷后,加入乙酸乙酯(1.8mL)进行分液,将有机层用20%食盐水(1.0mL)清洗。接着,将有机层浓缩干固,添加吡啶(0.6mL)和28%氨水(1.26mL),在53℃下搅拌15小时。将所得到的反应液用正庚烷清洗两次后,将水层浓缩,将残留物用制备型HPLC[10mM乙酸三乙胺水溶液/乙腈]进行精制,以磷原子上的单一的非对映异构体(Rp型)的形式得到目标化合物52mg。需要说明的是,经分离的化合物的HPLC纯度为98.7%。
MS(ESI)m/z:1105(M+H)+,1103(M-H).
1H-NMR(MeCN-d3)δ:8.63(1H,brs),8.18(1H,brs),8.08(2H,s),7.18(1H,brs),6.35(1H,d,J=21.5Hz),6.11(1H,d,J=5.0Hz),6.10(1H,brm),5.42(1H,brm),5.17(1H,m),4.56-4.47(3H,m),4.29-4.18(4H,m),4.07(3H,m),3.97(1H,m),3.94(1H,m),3.83(1H,dd,3.5,10.0Hz),3.69-3.66(3H,m),3.46(2H,brs),2.90(9H,q,J=7.5Hz),2.67(2H,brm),1.93(5H,m),1.11(15H,t,J=7.5Hz),0.95(9H,s),0.92-0.91(2H,m),0.25(3H,s),0.22(3H,s),0.00(9H,s).
31P-NMR(MeCN-d3)δ:55.08,-1.44.
A-10CDN4的合成
依照以下的合成路径A-10来合成环状二核苷酸(CDN4)。在合成路径A-10中,A2=Teoc-四氮杂苯并[cd]薁基,Q=硫醇基,PG1=TBS,PG2=DMTr,PG3=Teoc,PG6=TFAc,作为(Sc-II),使用(3aS)-1-氯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
[合成路径A-10]
在以下的实施例A10-1~A10-4中,制备柱使用YMC-Actus Triart C18(250*20mmI.D.S-5μm,12nm)。
各种光谱数据的测定使用以下的设备。LC/MS的测定在以下的条件下实施[柱:XBridge C18,3.5μm,150×4.6mm(Waters制),流动相:10mM乙酸铵(或者乙酸三乙胺)/乙腈]
实施例A10-1:
5’-O-[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3’-O-[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2’-O-[(1R,3aS)-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1-基]-1-(2-{[(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基)氨基]甲氧基}乙基)肌苷(相当于式(Sc-II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1)
在5’-O-[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3’-O-[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1-(2-{[(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基)氨基]甲氧基}乙基)肌苷(3.00g)中加入脱水二氯甲烷(42mL)和3A分子筛(600mg),搅拌2小时。之后,将反应体系冷却至-10℃,添加三乙胺(0.575mL)。在上述溶液中滴加文献已知(Tetrahedron Letter,1998,39,2491-2494)的(3aS)-1-氯四氢-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磷杂环戊烯的脱水二氯甲烷(9mL)溶液,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后,将反应液浓缩。将浓缩后的粗产物用二氯甲烷稀释溶解,用氨基硅胶柱色谱法[二氯甲烷/乙酸乙酯]进行精制,得到目标化合物(3.37g)。
MS(ESI)m/z:1088(M+H)+,1086(M-H).
1H-NMR(MeCN-d3)δ:7.93(2H,s),7.43-7.41(2H,m),7.31-7.26(7H,m),7.22-7.21(1H,m),6.84(4H,d,J=8.5Hz),5.88(1H,m),5.72(1H,brm),4.97(1H,m),4.55-4.53(2H,m),4.37(1H,s),4.17-4.02(6H,m),3.74(6H,s),3.69(2H,s),3.58-3.56(2H,m),3.44-3.42(2H,m),3.31-3.22(3H,m),2.71-2.70(1H,m),1.67-1.61(2H,m),1.48-1.46(1H,m)1.31-1.30(1H,m),0.94-0.91(2H,m),0.86(9H,s),0.08(3H,s),0.03(3H,s),0.00(9H,s).
31P-NMR(MeCN-d3)δ:154.01.
实施例A10-2:
(2R,3R,4R,5R)-2-({[(S)-({(2R,3R,4R,5R)-5-{[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氧基]甲基}-4-{[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氧基}-2-[1-(2,2-二甲基-6,9-二桥氧基-5,12-二氧杂-7,10-二氮杂-2-硅十四烷-14-基)-6-桥氧基-1,6-二氢-9H-嘌呤-9-基]氧戊环-3-基}氧基){[(2S)-1-(三氟乙酰基)吡咯烷-2-基]甲氧基}硫代磷酰基]氧基}甲基)-5-(6-{[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2-基)-4-氟氧戊环-3-基膦酸N,N-二乙基乙铵(相当于式(Sc-V0)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2)
使2-(三甲基硅烷基)乙基-2-{2-脱氧-2-氟-3-O-[羟基(桥氧基)-λ5-膦基]-β-D-呋喃核糖基}-2,7,8,9-四氢-6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的三乙胺盐(200mg)溶解于脱水乙腈(1.0mL)中,添加3A分子筛(60mg),搅拌1小时。在另外的容器中将实施例A10-1所得到的化合物(388mg)用脱水乙腈(1.0mL)溶解,添加3A分子筛(40mg),搅拌1小时后,添加至冷却至-10℃的、上述的2-(三甲基硅烷基)乙基-2-{2-脱氧-2-氟-3-O-[羟基(桥氧基)-λ5-膦基]-β-D-呋喃核糖基}-2,7,8,9-四氢-6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的三乙胺盐的乙腈溶液中。添加制备成0.4mol/L的N-苯基咪唑三氟甲磺酸盐的脱水乙腈溶液(1.21mL),在-10℃下搅拌1小时。接着添加三乙胺(131mg),之后添加1-三氟乙酰基咪唑(96mg),搅拌30分钟。接着添加氢化黄原素(58mg),搅拌30分钟,将反应液过滤,滤去分子筛。将滤液浓缩,用硅胶柱色谱法[甲醇/乙腈(0.4%三乙胺)]进行精制,进行浓缩干固,得到目标化合物。就反应时生成的磷原子上的非对映异构体而言,HPLC测定的结果为78.6∶21.3,获取到的目标物的非对映异构体选择性为84.7∶15.3。
MS(ESI)m/z:1734(M+H)+,1732(M-H).
31P-NMR(MeCN-d3)δ:69.19(主要Major),68.11(次要Minor),1.55.
实施例A10-3:
(2R,3R,4R,5R)-2-({[(S)-{[(2R,3R,4R,5R)-4-{[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氧基}-2-[1-(2,2-二甲基-6,9-二桥氧基-5,12-二氧杂-7,10-二氮杂-2-硅十四烷-14-基)-6-桥氧基-1,6-二氢-9H-嘌呤-9-基]-5-(羟基甲基)氧戊环-3-基]氧基}{[(2S)-1-(三氟乙酰基)吡咯烷-2-基]甲氧基}硫代磷酰基]氧基}甲基)-5-(6-{[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2-基)-4-氟氧戊环-3-基膦酸N,N-二乙基乙铵(相当于式(Sc-V)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3)
将实施例A10-2所得到的化合物(180mg)溶解于脱水乙腈(0.54mL)和二氯甲烷(3.6mL)中,添加乙醇(0.23mL)和二氯乙酸(38.0mg),在室温下进行整夜搅拌。接着添加三乙胺(39.7mg),搅拌5分钟后,加入水(1.8mL)进行分液。在有机层中加入水(1.8mL)、乙腈(0.54mL)以及乙醇(0.23mL),再次进行分液。接着,将有机层浓缩干固,添加乙腈(4mL),再次进行浓缩干固而得到目标化合物。
MS(ESI)m/z:1430(M+H)+,1428(M-H).
31P-NMR(MeCN-d3)δ:69.30(Major),68.80(Minor),1.39.
实施例A10-4:
(2R,5R,7R,8R,10S,12aR,14R,15R,15aR,16R)-16-{[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氧基}-15-氟-2,10-二桥氧基-7-[6-桥氧基-1-(2-{[(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基)氨基]甲氧基}乙基)-1,6-二氢-9H-嘌呤-9-基]-14-(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2-基)八氢-2H,10H,12H-5,8-甲桥-2λ5,10λ5-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杂二膦环十四炔-2,10-双(硫醇)双(N,N-二乙基乙铵)(相当于式(Rp,Sp-VI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4)
在实施例A10-3所得到的粗产物中加入脱水乙腈(0.54mL),冷却至-15℃。在另外的容器中加入脱水吡啶(1.53mL)、二氯甲烷(1.53mL)以及丙基磷酸酐的50%乙腈溶液(172μL),冷却至-15℃。将上述的实施例A10-3的化合物的乙腈溶液添加至丙基磷酸酐溶液的容器中,在-15℃下搅拌1小时。之后添加氢化黄原素(23mg),升温至0℃,搅拌一整夜。在所得到的反应液中加入碳酸氢钠(43mg)、食盐(43mg)的水(0.8mL)溶液以及乙酸乙酯(1.6mL),进行分液。将有机层用碳酸氢钠(43mg)和食盐(43mg)的水(0.8mL)溶液清洗。接着,将有机层浓缩干固,得到(2R,5R,7R,8R,10R,12aR,14R,15R,15aR,16R)-16-{[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氧基}-15-氟-2-桥氧基-7-[6-桥氧基-1-(2-{[(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基)氨基]甲氧基}乙基)-1,6-二氢-9H-嘌呤-9-基]-10-硫酮-14-(6-{[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2-基)-10-{[(2R)-1-(三氟乙酰基)吡咯烷-2-基]甲氧基}八氢-2H,10H,12H-5,8-甲桥-2λ5,10λ5-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杂二磷杂环十四炔-2-硫醇钠(相当于式(VI)的化合物)。在所得到的化合物中添加吡啶(0.48mL)和28%氨水(1.01mL),在53℃下搅拌15小时。将所得到的反应液用正庚烷清洗两次后,将水层浓缩,将残留物用制备型HPLC[10mM乙酸三乙胺水溶液/乙腈]精制,以磷原子上的单一的非对映异构体(Rp,Sp型)的形式得到目标化合物47.6mg。需要说明的是,经分离的化合物的HPLC纯度为95.9%。
MS(ESI)m/z:1121(M+H)+,1119(M-H).
1H-NMR(MeCN-d3)δ:8.94(1H,brs),8.22(1H,brs),8.08(1H,s),7.57(1H,brs),7.25(1H,brs),,6.30(1H,dd,J=13,5.0Hz),6.11(1H,d,J=8.0Hz),6.03(1H,brm),5.61(1H,brm),5.40(1H,m),,4.56(2H,d,J=6.5Hz),4.90(2H,d,J=4.0Hz),4.31(1H,m),4.21-4.05(7H,m),3.97(1H,dd,J=11.0,5.5Hz),3.78(1H,m),3.74-3.59(4H,m),3.50(2H,m),3.01(10H,q,J=7.5Hz),2.76(2H,brm),1.95(2H,m),1.19(15H,t,J=7.5Hz),0.95-0.92(2H,m),0.95(9H,s),0.20(3H,s),0.19(3H,s),0.00(9H,s)
31P-NMR(MeCN-d3)δ:58.74,56.83.
[B原料化合物(I)的合成]
B-1化合物(XV)(X=Br)的合成
依照以下的路径来合成以下的合成路径B-2中使用的原料化合物(XV)。
[合成路径B-1]
参考例1:
[(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基)氨基]甲基乙酸酯(相当于式(XVII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1)
将甘氨酰甘氨酸(60g,0.45mol)、三乙胺(69g,0.68mol)、水(600mL)、四氢呋喃(600mL)的溶液冷却至0℃后,添加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130g,0.50mol),在25℃下搅拌22小时。将反应液在减压下浓缩至900mL后,添加乙酸乙酯(600mL)。添加三乙胺(69g,0.68mol),进行搅拌后,废弃有机层。在所得到的水层中添加乙酸乙酯(600mL),添加浓盐酸(116g)。去除水层后,将所得到的有机层用10wt%食盐水(600mL)清洗两次。将有机层在减压下浓缩,得到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甘氨酸的乙酸乙酯溶液(120mL)。
(工序2)
将四乙酸铅(302g,0.68mol)、乙酸(360mL)、四氢呋喃(600mL)的溶液加温至35℃后,滴加在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甘氨酸的乙酸乙酯溶液(120mL)中添加了四氢呋喃(600mL)的溶液。在35℃下搅拌1小时后,滤取析出物,用乙酸乙酯(600mL)清洗。将滤液用20wt%柠檬酸三钠二水合物水溶液(300mL)清洗七次。在所得到的有机层中添加20wt%食盐水(180mL)后,适量添加25wt%氢氧化钠水溶液使pH成为6.5。废弃水层,将所得到的有机层在减压下浓缩至约600mL。添加1,2-二甲氧基乙烷(1200mL),在减压下浓缩至约600mL。再次实施该操作,得到目标化合物的1,2-二甲氧基乙烷溶液(约600mL)。
实施例12:
N-[(2-溴乙氧基)甲基]-N2-{[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胺(相当于式(XV)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3)
在参考例1所得到的化合物的1,2-二甲氧基乙烷溶液(约600mL)中添加1,2-二甲氧基乙烷(300mL),在室温下添加2-溴乙醇(114g,0.91mol)。冷却至0℃后,添加10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66g,0.50mol),搅拌3.5小时。在反应液中添加乙酸(41g,0.68mol)。进一步添加水(300mL),加入目标化合物(60mg)的晶种,添加水(600mL)。从所得到的悬浮液中滤取晶体,用50%含水1,2-二甲氧基乙烷(360mL)清洗晶体。将晶体在40℃下搅拌一整夜,以白色晶体(15g,产率80%)的形式得到目标化合物。
1H-NMR(500MHz,DMSO-d6)δ8.66(1H,t,J=6.6Hz),7.23(1H,t,J=6.0Hz),4.58(2H,d,J=6.9Hz),4.06-4.01(2H,m),3.69(2H,t,J=6.0Hz),3.58(2H,d,J=6.3Hz),3.56(2H,t,J=5.7Hz),0.95-0.90(2H,m),0.02(9H,s).
B-2化合物(I)的合成1
依照以下的路径来合成上述的合成路径A-1、A-5、A-8以及A-10中使用的原料化合物(I)。
[合成路径B-2]
参考例2:
5’-O-[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肌苷(相当于式(XIV)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1)
在肌苷(5.0g,18.4mmol)、吡啶(30mL)、二甲基亚砜(20mL)的溶液中,在氮气流下、室温下添加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氯(7.0g,20.5mmol)。搅拌2小时后,追加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氯(1.3g,3.7mmol)。搅拌4小时后,在反应液中添加5wt%碳酸氢钠水溶液(50mL)、甲苯(50mL)、20wt%食盐水(25mL)。废弃水层,在有机层中添加5wt%碳酸氢钠水溶液(50mL)、20wt%食盐水(25mL)。废弃水层后,将有机层用20wt%食盐水(50mL)清洗。将所得到的有机层在减压下浓缩至约20mL,在所得到的溶液中滴加乙酸乙酯(100mL)。在50℃下搅拌1小时后,冷却至室温,搅拌一整夜。从所得到的悬浮液中滤取晶体,用乙酸乙酯(40mL)清洗。将晶体在减压下、40℃下进行干燥,以白色晶体(9.0g,产率85%)的形式得到目标化合物。
1H-NMR(500MHz,DMSO-d6)δ12.39(1H,brs),8.19(1H,s),8.00(1H,s),7.35(2H,d,J=7.4Hz),7.26(2H,t,J=7.4Hz),7.24-7.18(5H,m),6.86-6.81(4H,m),5.91(1H,d,J=4.6Hz),5.60(1H,brs),5.23(1H,brs),4.58(1H,t,J=4.9Hz)4.24(1H,t,J=5.2Hz),4.06(1H,q,J=4.8Hz),3.73(6H,s),3.23-3.17(2H,m).
实施例13:
5’-O-[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1-(2-{[(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基)氨基]甲氧基}乙基)肌苷的1,3-二甲基-2-咪唑啉酮(相当于式(XV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2)
将参考例2所得到的化合物(3.0g,5.3mmol)、N-[(2-溴乙氧基)甲基]-N2-{[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胺(5.6g,15.7mmol)、1,3-二甲基-2-咪唑啉酮(30mL)的溶液加热至35~40℃。滴加1,1,3,3-四甲基胍(1.5mL,11.8mmol)。在35~40℃下搅拌16小时后,冷却至室温。添加甲苯(45mL)、10wt%食盐水(30mL),进行搅拌后,废弃水层。添加1,3-二甲基-2-咪唑啉酮(15mL)、10wt%食盐水(15mL),进行搅拌后,废弃水层。将所得到的有机层用10wt%食盐水(30mL)清洗两次,在减压下浓缩至约15mL。在浓缩液中添加1,3-二甲基-2-咪唑啉酮(15mL),在减压下进行浓缩,得到目标化合物的1,3-二甲基-2-咪唑啉酮溶液(约24mL)。
实施例14:
5’-O-[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3’-O-(2,3,3-三甲基丁烷-2-基)-1-(2-{[(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基)氨基]甲氧基}乙基)肌苷(相当于式(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3)
在实施例13所得到的化合物的1,3-二甲基-2-咪唑啉酮溶液(约24mL)中添加1,3-二甲基-2-咪唑啉酮(15mL),添加1,1,3,3-四甲基胍(4.0mL,31.5mmol)、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2.2g,14.5mmol)。加温至55~60℃,搅拌7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在反应液中添加甲苯(60mL)、水(30mL),进行搅拌。废弃水层,将所得到的有机层在减压下浓缩至约15mL。在浓缩液中添加四氢呋喃(30mL),在减压下浓缩至约15mL。反复进行两次同样的操作,得到5’-O-[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3’-O-(2,3,3-三甲基丁烷-2-基)-1-(2-{[(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基)氨基]甲氧基}乙基)肌苷(目标化合物)与5’-O-[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2’-O-(2,3,3-三甲基丁烷-2-基)-1-(2-{[(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基)氨基]甲氧基}乙基)肌苷的混合物(6∶4)的四氢呋喃溶液(约15mL)。添加四氢呋喃(30mL)、1,1,3,3-四甲基胍(0.07mL,0.5mmol)、目标化合物的晶体(1.0mg)。在25℃下搅拌30分钟后,添加正庚烷(30mL),在25℃下搅拌一整夜。从所得到的悬浮液中滤取晶体,用四氢呋喃/正庚烷(1/1,30mL)清洗晶体。将晶体在减压下进行干燥,以白色晶体(3.7g,产率73%)的形式得到目标化合物。
1H-NMR(500MHz,CDCl3)δ7.99(1H,s),7.93(1H,s),7.42(2H,d,J=7.7Hz),7.33-7.29(4H,m),7.29-7.24(3H,m),7.23-7.19(1H,m),7.08-7.01(1H,m),6.83-6.78(4H,m),5.92(1H,d,J=5.2Hz),5.46(1H,brs),4.70-4.65(1H,m),4.64(2H,d,J=6.9Hz),4.50(1H,dd,J=5.4,3.7Hz),4.19(2H,t,J=4.9Hz)4.18-4.12(3H,m),3.81-3.76(8H,m),3.73(2H,d,J=5.7Hz),3.48(1H,dd,J=10.9,3.4Hz),3.26(1H,dd,J=10.9,4.0Hz),3.16(1H,d,J=6.9Hz),0.99-0.93(2H,m),0.89(9H,s),0.09(3H,s),0.02(9H,s),0.01(3H,s).
B-3化合物(XV)(X=I)的合成
依照以下的路径来合成以下的合成路径B-4中使用的原料化合物(XV)。
[合成路径B-3]
实施例B3-1:
N-[(2-碘乙氧基)甲基]-N2-{[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胺(相当于式(XV)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1)
将在乙酸[(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基)氨基]甲酯(15.0g,51.7mmol)、2-碘乙烷(8.1mL,103.3mmol)中加入1,2-二甲氧基乙烷(225mL)而成的溶液冷却至0℃后,添加10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5.2mL,51.7mmol),搅拌1小时。在反应液中添加乙酸(4.4mL,77.5mol)。进一步添加水(75mL),加入目标化合物的晶种(15mg),添加水(300mL)。进一步添加晶种(15mg)、水(45mL)后,追加晶种(15mg)和水(75mL)。在0℃下搅拌1小时,从所得到的悬浮液中滤取晶体,用50%含水1,2-二甲氧基乙烷(150mL)清洗晶体。将晶体在40℃下干燥一整夜,以白色晶体(16.0g,产率77%)的形式得到目标化合物。
1H-NMR(500MHz,CDCl3)δ:6.78(1H,brs),5.19(1H,brs),4.82(2H,d,J=6.9Hz),4.22-4.18(2H,m),3.88(2H,d,J=6.3Hz),3.78(2H,t,J=6.6Hz),3.25(2H,t,J=6.6Hz),1.03-0.98(2H,m),0.05(9H,s).
B-4化合物(I)的合成2
依照以下的路径来合成上述的合成路径A-1、A-5、A-8以及A-10中使用的原料化合物(I)。
[合成路径B-4]
实施例B4-1:
5’-O-[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1-(2-{[(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基)氨基]甲氧基}乙基)肌苷(相当于式(XV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1)
将5’-O-[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肌苷(500mg,0.88mmol)、N-[(2-碘乙氧基)甲基]-N2-{[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胺(529mg,1.31mmol)、二甲基甲酰胺(2mL)的溶液在室温下搅拌25小时。添加甲苯(10mL),2.5%碳酸氢钠水溶液(5mL),搅拌15分钟。废弃水层,将所得到的有机层用10%食盐水(5mL)清洗,在将有机层在减压下浓缩而成的残渣中加入甲苯(5mL),再次在减压下进行浓缩,得到目标化合物的粗产物。
实施例B4-2:
5’-O-[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3’-O-(2,3,3-三甲基丁烷-2-基)-1-(2-{[(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甘氨酰基)氨基]甲氧基}乙基)肌苷(相当于式(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2)
在实施例B4-1所得到的化合物的五分之一量中添加1,3-二甲基-2-咪唑啉酮(1mL)、2,6-二甲基吡啶(41μL,0.35mmol)、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三氟甲磺酸酯(11μL,0.15mmol),搅拌约2小时。之后,追加2,6-二甲基吡啶(12μL,0.10mmol)、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三氟甲磺酸酯(11μL,0.05mmol),搅拌约19小时。之后,进一步追加2,6-二甲基吡啶(3μL,0.02mmol)、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三氟甲磺酸酯(3μL,0.01mmol),搅拌2小时。添加甲苯(2mL)、2.5%碳酸氢钠水溶液(1mL),进行搅拌。废弃水层,将所得到的有机层用20%食盐水(1mL)清洗,得到有机层。在减压下进行浓缩,在所得到的残渣中添加四氢呋喃(1mL)使其溶解后,添加庚烷(0.3mL)。添加目标化合物的晶种,两次添加庚烷(0.3mL)。从所得到的悬浮液中滤取晶体,用四氢呋喃/正庚烷(11/14、0.5mL)清洗。将晶体在减压下进行干燥,以白色晶体(80mg,产率48%)的形式得到目标化合物。
[C原料化合物(VIII)的合成]
C-1化合物(XXIII)的合成
依照以下的路径来合成以下的合成路径C-2中使用的原料化合物(XXIII)。
[合成路径C-1]
实施例15:
叔丁基-4-氨基-5-碘-7H-吡咯并[2,3-d]嘧啶-7-羧酸酯(相当于式(XXXI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1)
在5-碘-7H-吡咯并[2,3-d]嘧啶-4-胺(318.5g,1.225mol)的甲苯(1750mL)溶液中加入二碳酸二叔丁酯(294.1g,1.347mol)、1-甲基咪唑(50.28g,0.612mol),在室温下搅拌6小时。在反应液中滴加庚烷(7000mL),在室温下搅拌10分钟后,冷却至0℃,搅拌1小时。将析出的晶体过滤,用甲苯/庚烷(280mL/1120mL)混合液清洗后,在40℃下进行减压干燥,得到目标化合物(415.7g,1.154mol,产率94.2%)。
MS(ESI)m/z:361[M+H]+.
1H-NMR(500MHz,CDCl3)δ8.46(1H,s),7.55(1H,s),5.81(2H,brs),1.65(9H,s).
实施例16:
叔丁基-4-氨基-5-(3,3-二乙氧基丙-1-炔-1-基)-7H-吡咯并[2,3-d]嘧啶-7-羧酸酯(相当于式(XXVII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2)
在减压下对实施例15所得到的化合物(285.4g,0.792mol)的N,N-二甲基甲酰胺(1500mL)溶液进行脱气操作后,加入碘化铜(I)(1.51g,0.0079mol)、二氯二(三苯基膦)钯(II)(3.89g,0.0055mol)、丙醛二乙基乙缩醛(182.8g,1.426mol)、三乙胺(240.5g,2.377mol),在室温下搅拌18.5小时。在反应液中加入甲苯(6000mL)、10%氯化铵水溶液(1500mL)进行搅拌,进行分液并去除水层。将所得到的有机层用10%氯化铵水溶液(1500mL)清洗两次,用20%氯化钠水溶液(1500mL)清洗一次。加入活性炭(30g)在室温下搅拌约2小时后,滤去活性炭,将活性炭用甲苯(600mL)清洗,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1500mL。滴加庚烷(6000mL),在室温下搅拌约10分钟后,冷却至0℃,搅拌1小时。将析出的晶体过滤,用甲苯/庚烷(240mL/960mL)混合液清洗后,在40℃下进行减压干燥,得到目标化合物(269.9g,0.749mol,产率94.6%)。
MS(ESI)m/z:361[M+H]+.
1H-NMR(500MHz,CDCl3)δ8.47(1H,s),7.60(1H,s),5.71(2H,brs),5.49(1H,s),3.81(2H,dq,J=9.5,7.5Hz),3.67(2H,dq,J=9.5,7.5Hz),1.65(9H,s),1.28(6H,t,J=7.5Hz).
实施例17:
5-(3,3-二乙氧基丙-1-炔-1-基)-7H-吡咯并[2,3-d]嘧啶-4-胺(相当于式(XXIX)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3)
在实施例16所得到的化合物(250.0g,0.694mol)的乙醇(1500mL)溶液中加入4mol/L氢氧化钠溶液(260.1mL,1.040mol),在室温下搅拌约1.5小时。在反应液中加入水(1500mL)后,用2M盐酸将pH调整为7.5,在室温下搅拌约45分钟。接着滴加水(3000mL),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过滤析出的晶体,用乙醇/水(250mL/750mL)混合液、冷却至0℃的乙腈(1000mL)清洗。在40℃下对所得到的晶体进行减压干燥,得到目标化合物(152.5g,0.586mol,产率84.4%)。
MS(ESI)m/z:261[M+H]+.
1H-NMR(500MHz,DMSO-d6)δ12.01(1H,brs),8.09(1H,s),7.55(1H,s),6.50(2H,brs),5.58(1H,s),3.68(2H,dq,J=10.0,7.5Hz),3.58(2H,dq,J=10.0,7.5Hz),1.16(6H,t,J=7.5Hz).
实施例18:
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相当于式(XXX)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4)
在实施例17所得到的化合物(63.0g,0.242mol)的1-甲基吡咯烷酮(189mL)混合物中加入5%钯碳(13.4g,水分53.2%),在氢气氛下(300kPa)、40℃下搅拌约2小时。对反应体系内进行氮气置换,加入乙酸(630mL)、水(32mL)以及5%钯碳(13.4g,水分53.2%),在氢气氛下(300kPa)、50℃下搅拌约21小时。对反应体系内进行氮气置换,加入水(300mL),然后滤去钯碳,将钯碳用乙酸(150mL)、水(150mL)的混合液清洗后,将滤液减压浓缩至550mL。在50℃下滴加水(620mL)和48%氢氧化钾水溶液20mL),冷却至0~5℃,搅拌约20小时。过滤析出物,将过滤出的晶体用冷却的1-甲基吡咯烷酮/水(36mL/144mL)混合液清洗,进而用水(320mL)清洗。在减压下50℃下干燥所得到的晶体,得到目标化合物(37.0g,0.212mol,产率87.8%)。
MS(ESI)m/z:175[M+H]+.
1H-NMR(500MHz,DMSO-d6)δ11.24(1H,s),7.34(1H,s),6.86(1H,s)3.34-3.38(2H,m),2.80(2H,brt,J=6.0Hz),2.49-2.51(2H,m),1.85-1.91(2H,m).
实施例19:
苯基(2,7,8,9-四氢-6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6-基)甲酮(相当于式(XXII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5)
在室温下在实施例18所得到的化合物(4.0g,23.0mmol)的1,3-二甲基-2-咪唑啉酮(40mL)的混合物中加入三乙胺(10.6mL,75.9mol)、4-二甲基氨基吡啶(280mg,2.3mmol)后,冷却至0~5℃,加入苯甲酰氯(8.3mL,72.0mmol)。搅拌约21小时后,在反应液中加入甲醇(20mL)、三乙胺(12.0mL),搅拌约23小时。添加乙酸(6.7mL)、水(102mL),在0~5℃下搅拌约2小时。过滤析出物,将过滤出的粉末用冷却的乙腈/水(2mL/18mL)混合溶液清洗。将所得到的粉末悬浮于乙腈(40mL)中,在0~5℃下搅拌约1小时。过滤析出物,将过滤出的粉末用冷乙腈(10mL)清洗。在减压下50℃下干燥所得到的粉末,得到目标化合物(5.13g,18.4mmol,产率80.0%)。
MS(ESI)m/z:279[M+H]+.
1H-NMR(500MHz,DMSO-d6)δ11.99(1H,s),7.93(1H,s),7.32-7.39(4H,m),4.18(2H,m),2.98(2H,t,J=6.3Hz),2.12-2.18(2H,m).
C-2化合物(VIII)的合成
依照以下的路径来合成上述的合成路径A-2中使用的原料化合物(VIII)。
[合成路径C-2]
参考例3:
2’-脱氧-2’-氟-3,4,5,6-四氢尿苷的合成
(工序1)
在1L高压釜中加入2’-脱氧-2’-氟尿苷(70.0g,28.4mmol)、甲醇(420mL),添加5%钯碳(13.57g,水分52.2%),在氢气氛下(300kPa)、50℃下搅拌7小时。对反应体系内进行氮气置换后,过滤钯碳,用甲醇/水(189mL/21mL)混合液清洗。将滤液减压浓缩至210mL以下,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350mL)、甲苯(350mL)减压浓缩至350mL。之后,加入甲苯(350mL)再次减压浓缩至350mL。进一步反复进行两次同样的操作,得到目标化合物。
参考例4:
3’,5’-二-O-苯甲酰基-2’-脱氧-2’-氟-3,4,5,6-四氢尿苷(相当于式(XIX)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2)
在参考例3所得到的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340mL)中加入吡啶(76.5g,96.7mmol),在冰冷却下滴加苯甲酰氯(85.4g,60.5mmol)后,在室温下将混合物搅拌2.5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添加水(6.8mL)、2-丙醇(408mL)后,升温至50℃,滴加水(102mL)。在相同温度下搅拌30分钟后,添加水(136mL),搅拌3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搅拌22小时。冷却至0℃,搅拌1小时后,将析出的晶体过滤,用2-丙醇/水(204mL/122mL)混合液清洗后,在40℃下进行减压干燥,以白色固体的形式得到目标化合物(117.2g,25.7mmol,产率93.0%)。
MS(ESI)m/z:457[M+H]+.
1H-NMR(500MHz,CDCl3)δ8.05(4H,dd,J=23.5,8.0Hz),7.62-5.56(2H,m),7.48-7.41(4H,m),7.38-7.32(1H,m),5.85(1H,dd,J=22.3,2.3Hz),5.54-5.37(2H,m),4.81(1H,dd,J=12.0,2.9Hz),4.59-4.49(2H,m),3.53-3.44(2H,m),2.69-2.58(2H,m).
实施例20:
3-苯甲酰基-3’,5’-二-O-苯甲酰基-2’-脱氧-2’-氟-3,4,5,6-四氢尿苷(相当于式(XX)的化合物)的合成1
(工序3)
在参考例4所得到的化合物(67.0g,14.7mmol)的乙腈(402mL)悬浮液中添加4-二甲基氨基吡啶(18.0g,14.7mmol)、三乙胺(26.8g,26.5mmol)后,进行冰冷却。滴加苯甲酰氯(33.1g,23.5mmol),升温至室温后,搅拌1小时。对反应液进行冰冷却,加入环戊基甲基醚(670mL)进行稀释后,加入10%食盐水(670mL)搅拌5分钟,进行分液。将有机层用0.5M对甲苯磺酸水溶液(670mL)清洗后,进一步用水(335mL)清洗。在所得到的有机层中加入环戊基甲基醚(670mL),减压浓缩至670mL,得到目标化合物。
实施例21:
3-苯甲酰基-3’,5’-二-O-苯甲酰基-2’-脱氧-2’-氟-3,4,5,6-四氢尿苷(相当于式(XX)的化合物)的合成2
(工序3’)
在参考例4所得到的化合物(200mg,0.44mmol)的N,N-二甲基乙酰胺(2mL)溶液中,在室温下添加4-二甲基氨基吡啶(5.35mg,0.04mmol)、三乙胺(70.9mg,0.70mmol)后,滴加苯甲酰氯(80.1mg,0.57mmol),搅拌3小时。添加4-二甲基氨基吡啶(5.35mg,0.04mmol)、三乙胺(70.9mg,0.70mmol)后,追加苯甲酰氯(80.1mg,0.57mmol),进一步搅拌17小时,添加4-二甲基氨基吡啶(5.35mg,0.04mmol)、三乙胺(70.9mg,0.70mmol)后,追加苯甲酰氯(80.1mg,0.57mmol),搅拌2小时。在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4mL)进行稀释后,加入5%食盐水(4mL)搅拌5分钟,进行分液。将有机层用5%食盐水(4mL)清洗后,进行减压浓缩,将残渣用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70/30,60/40)进行精制,以白色泡状物质的形式得到目标化合物(226mg,0.40mmol,产率91.6%)。
MS(ESI)m/z:561[M+H]+.
1H-NMR(500MHz,CDCl3)δ8.02(4H,dt,J=16.6,4.3Hz),7.89-7.87(2H,m),7.64-7.54(3H,m),7.49-7.38(6H,m),5.82(1H,dd,J=21.8,2.3Hz),5.53-5.42(2H,m),4.78-4.76(1H,m),4.57-4.51(2H,m),3.67-3.62(2H,m),2.90-2.76(2H,m).
实施例22:
3,5-二-O-苯甲酰基-2-脱氧-2-氟-D-呋喃核糖(相当于式(XX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4)
在实施例20所得到的环戊基甲基醚溶液(670mL)中加入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139.8g,73.5mmol)的水溶液(134mL),对混合物进行加热,在60℃下搅拌6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进行分液,将水层用环戊基甲基醚(335mL)萃取。合并有机层,用8%碳酸氢钠水溶液(503mL)清洗两次,用水(335mL)清洗后,将有机层减压浓缩至335mL,得到目标化合物。
实施例23:
3,5-二-O-苯甲酰基-2-脱氧-2-氟-α-D-呋喃核糖基氯(相当于式(XXI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5)
在实施例22所得到的环戊基甲基醚溶液(50mL)中加入二氯甲烷(50mL),在冰冷却下加入三氯异氰脲酸(1.55g,6.66mmol)、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8.64g,13.35mmol)。在相同温度下搅拌1小时,加入三氯异氰脲酸(1.55g,6.66mmol)、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8.64g,13.35mmol),搅拌1小时。在反应液中加入环戊基甲基醚(100mL),减压浓缩至150mL以下后,加入2M氢氧化钠水溶液(50mL)、10%硫代硫酸钠水溶液(50mL),搅拌20分钟。对反应混合物进行分液,将有机层用2M氢氧化钠水溶液(100mL)分液清洗两次,用6%碳酸氢钠水溶液(100mL)、水(100mL)分液清洗两次。将有机层减压浓缩至30mL以下,加入庚烷(100mL)减压浓缩至30mL以下。加入庚烷(100mL)、乙腈(100mL)进行分液,将乙腈层用庚烷(100mL)进一步进行分液清洗。在乙腈层中加入活性炭(0.5g)搅拌30分钟,过滤后,用环戊基甲基醚(50mL)清洗。将滤液减压浓缩至50mL,加入CPME(100mL),减压浓缩至50mL。加温至50℃,加入庚烷(50mL)减压浓缩至50mL后,滴加庚烷(50mL)。在相同温度下搅拌30分钟,之后减压浓缩至50mL后,加入庚烷(50mL)。进一步反复进行两次相同的操作后,加入环戊基甲基醚(10mL),冷却至0℃后,将析出的晶体过滤,用庚烷/环戊基甲基醚(45mL/5mL)混合液清洗后,在室温下进行减压干燥,以白色固体的形式得到目标化合物(6.2g,16.4mmol,产率61.3%)。
MS(ESI)m/z:396[M+NH3+H]+.
1H-NMR(500MHz,CDCl3)δ8.13(2H,d,J=7.4Hz),8.01(2H,d,J=8.0Hz),7.63-7.58(2H,m),7.49-7.43(4H,m),6.38(1H,d,J=4.0Hz),5.61-5.59(1H,m),5.26(1H,ddd,J=50.4,6.9,4.6Hz),4.86-4.84(1H,m),4.73(1H,dd,J=12.6,2.9Hz),4.62(1H,dd,J=12.0,4.0Hz).
实施例24-1:
6-苯甲酰基-2-(3,5-二-O-苯甲酰基-2-脱氧-2-氟-β-D-呋喃核糖基)-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相当于式(XXIV)的化合物)的合成1
(工序6)
在实施例19所得到的化合物(2.51g,9.02mmol)的二甲基亚砜(25mL)溶液中加入碳酸铯(8.72g,26.78mmol),搅拌10分钟后,加入实施例23所得到的化合物(6.82g,18.01mmol),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添加甲苯(25mL)、水(25mL)以及活性炭(0.50g),在搅拌30分钟后进行过滤。将活性炭用甲苯(12.5mL)清洗后,对滤洗液进行分液,在有机层中添加1M盐酸(25mL)和活性炭(0.49g),搅拌30分钟后进行过滤。将活性炭用甲苯(12.5mL)清洗后,对滤洗液进行分液,将有机层用10%磷酸氢二钾水溶液(12.5mL)、水(12.5mL)分液清洗两次。将所得到的有机层在40℃下减压下浓缩,使溶液量成为12.5mL。将溶液在40℃下搅拌,确认到目标物析出后,升温至50℃,加入甲苯(12.5mL)以及2-丙醇(50.0mL)。将溶液缓慢冷却至0℃后,进行过滤,将过滤物用甲苯(2.0mL)/2-丙醇(8.0mL)混合液清洗,在40℃下进行减压干燥,以白色固体的形式得到目标化合物(3.15g,5.08mmol,产率56.4%)。
MS(ESI)m/z:621[M+H]+.
1H-NMR(500MHz,CDCl3)δ8.11-8.08(3H,m),8.03-8.00(2H,m),7.64-7.55(2H,m),7.50-7.44(2H,m),7.42-7.34(5H,m),7.27-7.23(2H,m),7.09(1H,s),6.47(1H,dd,J=19.5,2.3Hz),5.93-5.74(2H,m),4.86(2H,dd,J=12.6,3.4Hz),4.75(1H,ddd,J=7.4,4.0,3.4Hz),4.61(1H,dd,J=12.6,4.0Hz),4.31-4.22(2H,m),2.88(2H,dd,J=6.9,6.9Hz),2.24-2.17(2H,m).
实施例24-2:
6-苯甲酰基-2-(3,5-二-O-苯甲酰基-2-脱氧-2-氟-β-D-呋喃核糖基)-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相当于式(XXIV)的化合物)的合成2
(工序6’)
在实施例19所得到的化合物(1.0g,3.59mmol)的二甲基亚砜(8mL)溶液中加入碳酸铯(3.51g,10.77mmol),搅拌10分钟后,分三次加入实施例23所得到的化合物(2.72g,7.18mmol),将添加时所使用的器具用二甲基亚砜(2mL)洗涤,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添加乙酸(1.19g,19.75mmol)、乙腈(15mL)、甲醇(5mL)。加温至40℃,滴加水(5mL)。在约40℃下添加目标化合物的晶种(0.5mg),历时1小时滴加水(7mL)。滴加后,恢复至室温,搅拌一整夜。从所得到的悬浮液中滤取晶体,用乙腈/水(7/3,25mL)、接着用乙醇(5mL)清洗。在晶体中添加乙醇(20mL),在室温下搅拌约30分钟。从悬浮液中滤取晶体,用乙醇(5mL)清洗。将晶体在40℃下干燥一整夜,以白色晶体(1.4g,产率63%)的形式得到目标化合物。
实施例25-1:
2-(2-脱氧-2-氟-β-D-呋喃核糖基)-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相当于式(XXV)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7)
在实施例24所得到的化合物(6.50g,10.47mmol)的四氢呋喃溶液(52mL)中添加水(26mL)以及4M氢氧化钠水溶液(10.5mL),在室温下搅拌21小时。使用浓盐酸将反应液的pH调整为pH9.6后,添加食盐(8.15g)以及环戊基甲基醚(26mL)进行分液。将水层用四氢呋喃(52mL)以及环戊基甲基醚(26mL)的混合溶液萃取三次。混合有机层,用20%食盐水(26mL)清洗。将所得到的有机层浓缩后,反复进行三次在残渣中添加1-丙醇(130mL)并进行浓缩的操作,将溶液量调整为33mL。将溶液加温至80℃,添加庚烷(130mL)后,慢慢冷却至5℃,搅拌2小时。过滤析出的晶体,用1-丙醇/庚烷(6.5mL/26mL)混合液以及庚烷(13mL)清洗后,在室温下进行减压干燥,以白色固体的形式得到目标化合物(2.88g,9.34mmol,产率89.2%)。
MS(ESI)m/z:309[M+H]+.
1H-NMR(500MHz,CDCl3)δ8.04(1H,s),6.97(1H,d,J=12.0Hz),6.76(1H,s),5.97-5.83(2H,m),5.74(1H,brs),4.68(1H,d,J=4.6Hz),4.32(1H,dd,J=1.1,1.1Hz),3.95(1H,dd,J=13.2,1.1Hz),3.74(1H,ddd,J=13.2,12.0,1.1Hz),3.59-3.50(2H,m),2.95-2.84(2H,m),2.40(1H,brs),2.12-2.00(2H,m).
实施例25-2:
2-(2-脱氧-2-氟-β-D-呋喃核糖基)-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对甲苯磺酸盐(相当于式(XXV)的化合物的对甲苯磺酸盐)的合成(其他方法)
(工序7’)
在实施例24所得到的化合物(300mg,0.48mmol)的乙醇(1.5mL)溶液中添加乙醇钠的乙醇溶液(20%,0.012mL,0.03mmol),在65℃下搅拌6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184mg,0.97mmol)、乙醇(0.6mL),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之后加入甲苯(6.3mL),在室温下搅拌一整夜后,冷却至0℃。在0℃下搅拌4小时后,过滤析出的晶体,用冷却至0℃的乙醇/甲苯(0.3mL/0.9mL)混合液清洗。将所得到的晶体在40℃下减压干燥,得到目标化合物(215.9mg,0.45mmol,产率93.0%)。
1H-NMR(500MHz,DMSO-d6)δ9.02(1H,brs),8.37(1H,s),7.56(1H,brs),7.48(2H,dd,J=10.3,1.8Hz),7.12(2H,d,J=7.5Hz),6.40(1H,dd,J=16.1,4.0Hz),5.24(1H,m),4.34(1H,dt,J=13.0,5.2Hz),3.98(1H,brs),3.69-3.58(4H,m),2.87(2H,t,J=5.2Hz),2.29(3H,s),2.00-1.98(2H,m).
实施例26:
2-{5-O-[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2-脱氧-2-氟-β-D-呋喃核糖基}-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相当于式(VII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8)
在实施例25所得到的化合物(2.80g,9.08mmol)的吡啶(8.4mL)溶液中添加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氯(3.98g),在室温下搅拌7小时。在反应液中添加甲苯(56mL)以及水(15mL)后进行分液,将有机层用水(15mL)清洗两次。将有机层减压浓缩,将残渣用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进行精制,得到目标化合物(5.65g,9.25mmol,产率101.9%)。
MS(ESI)m/z:611[M+H]+.
1H-NMR(500MHz,CDCl3)δ8.22(1H,s),7.45-7.42(2H,m),7.34-7.30(4H,m),7.29-7.25(2H,m),7.24-7.19(1H,m),6.97(1H,s),6.83-6.79(2H,m),6.46(1H,dd,J=18.3,2.3Hz),5.65(1H,dd,J=4.0,2.3Hz),5.35(1H,ddd,J=53.3,4.6,2.3Hz),4.73(1H,ddd,J=17.8,6.9,5.2Hz),4.14-4.10(1H,m),3.79(3H,s),3.78(3H,s),3.57(1H,dd,J=10.9,2.9Hz),3.52-3.49(1H,m),3.42(1H,dd,J=10.9,3.4Hz),2.76-2.66(2H,m),2.04-1.96(2H,m).
实施例27:
6-苯甲酰基-2-{5-O-[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3-O-[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2-脱氧-2-氟-β-D-呋喃核糖基}-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相当于式(XXVI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9)
在实施例26所得到的化合物(50.0mg,0.0819mmol)的吡啶(0.15mL)溶液中添加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三氟甲磺酸酯(0.038mL,0.165mmol),搅拌30分钟后,添加苯甲酰氯(0.019mL,0.165mmol),搅拌2小时。添加甲苯(0.5mL)以及水(0.5mL)后进行分液,将所得到的有机层用水(0.5mL)进行两次清洗后,在减压下进行浓缩,将残渣用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进行精制,得到目标化合物(56.4mg,0.0680mmol,产率83.1%)。
1H-NMR(500MHz,CDCl3)δ8.11(1H,s),7.42-7.39(2H,m),7.35(1H,s),7.32-7.20(10H,m),7.16-7.12(2H,m),6.82-6.77(4H,m),6.46(1H,dd,J=16.0,2.9Hz),5.34(1H,ddd,J=52.7,4.6,2.9Hz),4.77(1H,ddd,J=16.0,6.3,4.6Hz),4.28-4.24(2H,m),4.18-4.14(1H,m),3.78(3H,s),3.78(3H,s),3.59(1H,dd,J=10.9,2.9Hz),3.24(1H,dd,J=10.9,3.4Hz),2.88-2.75(2H,m),2.21-2.15(2H,m).
实施例28:
6-苯甲酰基-2-{5-O-[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2-脱氧-2-氟-β-D-呋喃核糖基}-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相当于式(VII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10)
在实施例27所得到的化合物(15.0mg,0.0181mmol)的四氢呋喃(0.075mL)溶液中添加四丁基氟化铵的四氢呋喃溶液(1M,0.0090mL,0.009mmol),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加入甲苯(0.3mL)、饱和氯化铵水溶液(0.3mL),进行分液,将所得到的有机层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0.3mL)清洗,将有机层在减压下进行浓缩,由此得到目标化合物(12.2mg,0.0171mmol,产率94.5%)。
1H-NMR(500MHz,CDCl3)δ8.09(1H,s),7.44-7.41(2H,m),7.35-7.18(13H,m),6.84-6.80(4H,m),6.52(1H,dd,J=17.2,2.3Hz),5.40(1H,ddd,J=53.3,4.0,2.3Hz),4.77(1H,ddd,J=16.6,6.3,4.6Hz),4.30-4.22(2H,m),4.18-4.14(1H,m),3.79(3H,s),3.78(3H,s),3.59(1H,dd,J=10.9,2.9Hz),3.24(1H,dd,J=10.9,3.4Hz),2.85-2.75(2H,m),2.21-2.14(2H,m).
C-3化合物(XXIV)的合成
也可以依照以下的路径来合成上述的合成路径C-2中的化合物(XXIV)。
[合成路径C-3]
实施例29:
7-(3,5-二-O-苯甲酰基-2-脱氧-2-氟-β-D-呋喃核糖基)-5-(3,3-二乙氧基丙-1-炔-1-基)-7H-吡咯并[2,3-d]嘧啶-4-胺(相当于式(XXXIII)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1)
在实施例17所得到的化合物(132.2mg,0.508mmol)的乙腈(2mL)溶液中添加碳酸铯(210.1mg,0.595mmol),搅拌15分钟后,添加实施例23所得到的化合物(100.0mg,0.264mmol),搅拌17小时。在反应液中添加乙酸(50μL)后,加入乙酸乙酯(1mL)和水(1mL)进行分液。将水层用乙酸乙酯(1mL)萃取后,将所得到的有机层合并,在减压下进行浓缩。将残渣用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进行精制,得到目标化合物(78.7mg,0.131mmol,产率49.5%)。
1H-NMR(500MHz,CDCl3)δ8.28(1H,s),8.10-8.07(2H,m),8.01-7.97(2H,m),7.64-7.59(1H,m),7.58-7.53(1H,m),7.49-7.44(2H,m),7.44-7.39(2H,m),7.31(1H,s),6.31(1H,dd,J=20.0,1.7Hz),5.97-5.79(3H,m),5.60(2H,brs),5.48(1H,s),4.79(1H,dd,J=12.0,3.4Hz),4.76-4.72(1H,m),4.64(1H,dd,J=12.0,4.0Hz),3.83-3.75(2H,m),3.69-3.62(2H,m),1.30-1.25(6H,m).
实施例30:
6-苯甲酰基-2-(3,5-二-O-苯甲酰基-2-脱氧-2-氟-β-D-呋喃核糖基)-6,7,8,9-四氢-2H-2,3,5,6-四氮杂苯并[cd]薁(相当于式(XXIV)的化合物)的合成
(工序2)
在实施例29所得到的化合物(78.7mg,0.131mmol)的乙醇(3.5mL)溶液中加入10%钯碳(34.4mg,水分48%),在氢气氛下(300kPa)、室温下搅拌23小时后,将反应液进一步在氢气氛下(500kPa)、40℃下搅拌10小时。对反应体系进行氮气置换后,过滤钯碳,用乙醇(1mL)清洗。将滤液在减压下浓缩后,加入乙酸(1.4mL)、水(70μL)以及10%钯碳(34.4mg,水分48%),在氢气氛下(500kPa)、50℃下搅拌14小时。对反应体系进行氮气置换后,过滤钯碳,用乙酸乙酯(1mL)清洗。将滤液在减压下浓缩后,加入乙酸乙酯(1.5mL)、水(1.5mL)、磷酸钾(0.15g)进行分液,将有机层在减压下浓缩。在残渣中加入吡啶(1.5mL)、苯甲酰氯(60μL,0.51mmol)以及4-二甲基氨基吡啶(3.0mg,0.025mmol),在50℃下搅拌2小时后,加入苯甲酰氯(30μL,0.26mmol)以及4-二甲基氨基吡啶(8.5mg,0.070mmol),在70℃下搅拌1小时。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搅拌16小时后,添加乙酸乙酯(2mL)以及水(2mL),进行分液,将有机层用10%磷酸钾水溶液(1mL)清洗两次。将有机层减压浓缩,将残渣用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进行精制,得到目标化合物(50.8mg,0.0819mmol,产率62.5%)。
参考例5:抗CD70抗体1的制作
抗CD70抗体1参照WO2004/073656进行制作。在实施例中使用的抗CD70抗体1的同型为IgG1,具有LALA变异。将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抗CD70抗体1的轻链氨基酸序列(序列号1)以及重链氨基酸序列(序列号2)示于图2。在序列号1(图2)所示的轻链序列中,由第1~112位氨基酸残基形成的氨基酸序列为轻链可变区,在序列号2(图2)所示的重链序列中,由第1~118位氨基酸残基形成的氨基酸序列为重链可变区。将该抗体的CDRL1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13)、CDRL2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14)、CDRL3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15)、CDRH1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16)、CDRH2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17)、以及CDRH3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18)示于图8。
参考例6:抗CD70抗体2的制作
抗CD70抗体2参照WO2007/038637进行制作。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抗CD70抗体2的同型为IgG1,具有LALA变异。将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抗CD70抗体2的轻链氨基酸序列(序列号3)以及重链氨基酸序列(序列号4)示于图3。在序列号3(图3)所示的轻链序列中,由第1~108位氨基酸残基形成的氨基酸序列为轻链可变区,在序列号4(图3)所示的重链序列中,由第1~118位氨基酸残基形成的氨基酸序列为重链可变区。将该抗体的CDRL1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19)、CDRL2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20)、CDRL3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21)、CDRH1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22)、CDRH2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23)、以及CDRH3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24)示于图9。
参考例7:抗TROP2抗体1的制作
抗TROP2抗体1参照WO2015/098099进行制作。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抗TROP2抗体1的同型为IgG1。将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抗TROP2抗体1的轻链氨基酸序列(序列号5)以及重链氨基酸序列(序列号6)示于图4。在序列号5(图4)所示的轻链序列中,由第1~108位氨基酸残基形成的氨基酸序列为轻链可变区,在序列号6(图4)所示的重链序列中,由第1~121位氨基酸残基形成的氨基酸序列为重链可变区。将该抗体的CDRL1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25)、CDRL2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26)、CDRL3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27)、CDRH1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28)、CDRH2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29)、以及CDRH3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30)示于图10。
参考例8:抗TROP2抗体2的制作
抗TROP2抗体2参照WO2015/098099进行制作。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抗TROP2抗体2的同型为IgG1。抗TROP2抗体2将LALA变异导入抗TROP2抗体1。将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抗TROP2抗体2的轻链氨基酸序列(序列号7)以及重链氨基酸序列(序列号8)示于图5。在序列号7(图5)所示的轻链序列中,由第1~108位氨基酸残基形成的氨基酸序列为轻链可变区,在序列号8(图5)所示的重链序列中,由第1~121位氨基酸残基形成的氨基酸序列为重链可变区。将该抗体的CDRL1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31)、CDRL2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32)、CDRL3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33)、CDRH1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34)、CDRH2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35)、以及CDRH3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36)示于图11。
参考例9:抗EGFR抗体1的制作
抗EGFR抗体1参照帕尼单抗(Vectibix)点滴静注100mg审查结果报告书(平成22年3月5日医药食品局审查管理课)进行制作。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抗EGFR抗体1的同型为IgG1,具有LALA变异。将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抗EGFR抗体1的轻链氨基酸序列(序列号9)以及重链氨基酸序列(序列号10)示于图6。在序列号9(图6)所示的轻链序列中,由第1~108位氨基酸残基形成的氨基酸序列为轻链可变区,在序列号10(图6)所示的重链序列中,由第1~119位氨基酸残基形成的氨基酸序列为重链可变区。将该抗体的CDRL1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37)、CDRL2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38)、CDRL3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39)、CDRH1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40)、CDRH2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41)以及CDRH3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42)示于图12。CDR序列参照WO1998/050433。
参考例10:抗EGFR抗体2的制作
抗EGFR抗体2参照WO2002/092771进行制作。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抗EGFR抗体2的同型为IgG1,具有LALA变异。将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抗EGFR抗体2的轻链氨基酸序列(序列号11)以及重链氨基酸序列(序列号12)示于图7。在序列号11(图7)所示的轻链序列中,由第1~108位氨基酸残基形成的氨基酸序列为轻链可变区,在序列号12(图7)所示的重链序列中,由第1~116位氨基酸残基形成的氨基酸序列为重链可变区。将该抗体的CDRL1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43)、CDRL2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44)、CDRL3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45)、CDRH1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46)、CDRH2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47)、以及CDRH3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48)示于图13。
参考例11:抗HER2抗体的制作
在本说明书中,“曲妥珠单抗”有时也被称为HERCEPTIN(注册商标)、huMAb4D5-8、rhuMAb4D5-8,是具有由序列号49所记载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轻链以及由序列号50所记载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重链的人源化IgG1抗体。氨基酸序列参照US5821337。将曲妥珠单抗的轻链氨基酸序列(序列号49)以及重链氨基酸序列(序列号50)示于图14。
抗HER2抗体可以设计并制备将曲妥珠单抗的重链氨基酸序列的EU INDEX第234位以及第235位亮氨酸(L)变异为丙氨酸(A)(在本说明书中,也称为LALA变异)的、曲妥珠单抗的恒定区改造IgG1抗体(本说明书中,也称为改造抗HER2抗体)。将改造抗HER2抗体的轻链氨基酸序列(序列号49)以及重链氨基酸序列(序列号51)示于图15。
参考例12:抗HER2抗体2的制作
“帕妥珠单抗”有时也被称为PERJETA(注册商标),是具有由序列号52所记载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轻链以及由序列号53所记载的氨基酸序列形成的重链的人源化IgG1抗体。氨基酸序列参照WO2004/008099。在本说明书中也称为抗HER2抗体2。将帕妥珠单抗的轻链氨基酸序列(序列号52)和重链氨基酸序列(序列号53)示于图16。
抗HER2抗体2可以设计、制作除了LALA变异以外,还具有使重链氨基酸序列的EUINDEX第214位赖氨酸(K)变异成精氨酸(R)的G1m3同种异型(allotype)的恒定区的抗HER2抗体2(在本说明书中,也称为改造抗HER2抗体2)。将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改造抗HER2抗体2的轻链氨基酸序列(序列号52)以及重链氨基酸序列(序列号54)示于图17。将该抗体的CDRL1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57)、CDRL2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58)、CDRL3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59)、CDRH1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60)、CDRH2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61)、以及CDRH3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62)示于图20。
参考例13:抗CDH6抗体的制作
抗CDH6抗体可以参照WO2018/212136来制作。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抗CDH6抗体的同型为IgG1,除了LALA变异以外,还具有将重链氨基酸序列的EU INDEX第329位脯氨酸(P)变异成甘氨酸(G)的变异。将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抗CDH6抗体的轻链氨基酸序列(序列号55)以及重链氨基酸序列(序列号56)示于图18。在序列号55(图18)所示的轻链序列中,由第1~107位氨基酸残基形成的氨基酸序列为轻链可变区,在序列号56(图18)所示的重链序列中,由第1~122位氨基酸残基形成的氨基酸序列为重链可变区。将该抗体的CDRL1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63)、CDRL2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64)、CDRL3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65)、CDRH1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66)、CDRH2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67)、以及CDRH3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68)示于图21。
序列表
<110> 第一三共株式会社
<120> 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新型制造方法
<130> SAP-866-PCT
<141> 2022-01-31
<150> JP 2021014624
<151> 2021-02-01
<150> JP 2021066316
<151> 2021-04-09
<160> 68
<170> PatentIn 第3.5版
<210> 1
<211> 21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CD70 抗体 1 轻链
<400> 1
Asp Ile Val Met Thr Gln Ser Pro Asp Ser Leu Ala Val Ser Leu Gly
1 5 10 15
Glu Arg Ala Thr Ile Asn Cys Arg Ala Ser Lys Ser Val Ser Thr Ser
20 25 30
Gly Tyr Ser Phe Met His Trp Tyr Gln Gln Lys Pro Gly Gln Pro Pro
35 40 45
Lys Leu Leu Ile Tyr Leu Ala Ser Asn Leu Glu Ser Gly Val Pro Asp
50 55 60
Arg Phe Ser Gly Ser Gly Ser Gly Thr Asp Phe Thr Leu Thr Ile Ser
65 70 75 80
Ser Leu Gln Ala Glu Asp Val Ala Val Tyr Tyr Cys Gln His Ser Arg
85 90 95
Glu Val Pro Trp Thr Phe Gly Gln Gly Thr Lys Val Glu Ile Lys Arg
100 105 110
Thr Val Ala Ala Pro Ser Val Phe Ile Phe Pro Pro Ser Asp Glu Gln
115 120 125
Leu Lys Ser Gly Thr Ala Ser Val Val Cys Leu Leu Asn Asn Phe Tyr
130 135 140
Pro Arg Glu Ala Lys Val Gln Trp Lys Val Asp Asn Ala Leu Gln Ser
145 150 155 160
Gly Asn Ser Gln Glu Ser Val Thr Glu Gln Asp Ser Lys Asp Ser Thr
165 170 175
Tyr Ser Leu Ser Ser Thr Leu Thr Leu Ser Lys Ala Asp Tyr Glu Lys
180 185 190
His Lys Val Tyr Ala Cys Glu Val Thr His Gln Gly Leu Ser Ser Pro
195 200 205
Val Thr Lys Ser Phe Asn Arg Gly Glu Cys
210 215
<210> 2
<211> 44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CD70 抗体 1 重链
<400> 2
Gln Val Gln Leu Val Gln Ser Gly Ala Glu Val Lys Lys Pro Gly Ala
1 5 10 15
Ser Val Lys Val Ser Cys Lys Ala Ser Gly Tyr Thr Phe Thr Asn Tyr
20 25 30
Gly Met Asn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y Gln Gly Leu Lys Trp Met
35 40 45
Gly Trp Ile Asn Thr Tyr Thr Gly Glu Pro Thr Tyr Ala Asp Ala Phe
50 55 60
Lys Gly Arg Val Thr Met Thr Arg Asp Thr Ser Ile Ser Thr Ala Tyr
65 70 75 80
Met Glu Leu Ser Arg Leu Arg Ser Asp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Ala Arg Asp Tyr Gly Asp Tyr Gly Met Asp Tyr Trp Gly Gln Gly Thr
100 105 110
Thr Val Thr Val Ser Ser Ala Ser Thr Lys Gly Pro Ser Val Phe Pro
115 120 125
Leu Ala Pro Ser Ser Lys Ser Thr Ser Gly Gly Thr Ala Ala Leu Gly
130 135 140
Cys Leu Val Lys Asp Tyr Phe Pro Glu Pro Val Thr Val Ser Trp Asn
145 150 155 160
Ser Gly Ala Leu Thr Ser Gly Val His Thr Phe Pro Ala Val Leu Gln
165 170 175
Ser Ser Gly Leu Tyr Ser Leu Ser Ser Val Val Thr Val Pro Ser Ser
180 185 190
Ser Leu Gly Thr Gln Thr Tyr Ile Cys Asn Val Asn His Lys Pro Ser
195 200 205
Asn Thr Lys Val Asp Lys Arg Val Glu Pro Lys Ser Cys Asp Lys Thr
210 215 220
His Thr Cys Pro Pro Cys Pro Ala Pro Glu Ala Ala Gly Gly Pro Ser
225 230 235 240
Val Phe Leu Phe Pro Pro Lys Pro Lys Asp Thr Leu Met Ile Ser Arg
245 250 255
Thr Pro Glu Val Thr Cys Val Val Val Asp Val Ser His Glu Asp Pro
260 265 270
Glu Val Lys Phe Asn Trp Tyr Val Asp Gly Val Glu Val His Asn Ala
275 280 285
Lys Thr Lys Pro Arg Glu Glu Gln Tyr Asn Ser Thr Tyr Arg Val Val
290 295 300
Ser Val Leu Thr Val Leu His Gln Asp Trp Leu Asn Gly Lys Glu Tyr
305 310 315 320
Lys Cys Lys Val Ser Asn Lys Ala Leu Pro Ala Pro Ile Glu Lys Thr
325 330 335
Ile Ser Lys Ala Lys Gly Gln Pro Arg Glu Pro Gln Val Tyr Thr Leu
340 345 350
Pro Pro Ser Arg Glu Glu Met Thr Lys Asn Gln Val Ser Leu Thr Cys
355 360 365
Leu Val Lys Gly Phe Tyr Pro Ser Asp Ile Ala Val Glu Trp Glu Ser
370 375 380
Asn Gly Gln Pro Glu Asn Asn Tyr Lys Thr Thr Pro Pro Val Leu Asp
385 390 395 400
Ser Asp Gly Ser Phe Phe Leu Tyr Ser Lys Leu Thr Val Asp Lys Ser
405 410 415
Arg Trp Gln Gln Gly Asn Val Phe Ser Cys Ser Val Met His Glu Ala
420 425 430
Leu His Asn His Tyr Thr Gln Lys Ser Leu Ser Leu Ser Pro Gly Lys
435 440 445
<210> 3
<211> 21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CD70 抗体 2 轻链
<400> 3
Glu Ile Val Leu Thr Gln Ser Pro Ala Thr Leu Ser Leu Ser Pro Gly
1 5 10 15
Glu Arg Ala Thr Leu Ser Cys Arg Ala Ser Gln Ser Val Ser Ser Tyr
20 25 30
Leu Ala Trp Tyr Gln Gln Lys Pro Gly Gln Ala Pro Arg Leu Leu Ile
35 40 45
Tyr Asp Ala Ser Asn Arg Ala Thr Gly Ile Pro Ala Arg Phe Ser Gly
50 55 60
Ser Gly Ser Gly Thr Asp Phe Thr Leu Thr Ile Ser Ser Leu Glu Pro
65 70 75 80
Glu Asp Phe Ala Val Tyr Tyr Cys Gln Gln Arg Thr Asn Trp Pro Leu
85 90 95
Thr Phe Gly Gly Gly Thr Lys Val Glu Ile Lys Arg Thr Val Ala Ala
100 105 110
Pro Ser Val Phe Ile Phe Pro Pro Ser Asp Glu Gln Leu Lys Ser Gly
115 120 125
Thr Ala Ser Val Val Cys Leu Leu Asn Asn Phe Tyr Pro Arg Glu Ala
130 135 140
Lys Val Gln Trp Lys Val Asp Asn Ala Leu Gln Ser Gly Asn Ser Gln
145 150 155 160
Glu Ser Val Thr Glu Gln Asp Ser Lys Asp Ser Thr Tyr Ser Leu Ser
165 170 175
Ser Thr Leu Thr Leu Ser Lys Ala Asp Tyr Glu Lys His Lys Val Tyr
180 185 190
Ala Cys Glu Val Thr His Gln Gly Leu Ser Ser Pro Val Thr Lys Ser
195 200 205
Phe Asn Arg Gly Glu Cys
210
<210> 4
<211> 44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CD70 抗体 2 重链
<400> 4
Gln Val Gln Leu Val Glu Ser Gly Gly Gly Val Val Gln Pro Gly Arg
1 5 10 15
Ser Leu Arg Leu Ser Cys Ala Ala Ser Gly Phe Thr Phe Ser Ser Tyr
20 25 30
Ile Met His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y Lys Gly Leu Glu Trp Val
35 40 45
Ala Val Ile Ser Tyr Asp Gly Arg Asn Lys Tyr Tyr Ala Asp Ser Val
50 55 60
Lys Gly Arg Phe Thr Ile Ser Arg Asp Asn Ser Lys Asn Thr Leu Tyr
65 70 75 80
Leu Gln Met Asn Ser Leu Arg Ala Glu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Ala Arg Asp Thr Asp Gly Tyr Asp Phe Asp Tyr Trp Gly Gln Gly Thr
100 105 110
Leu Val Thr Val Ser Ser Ala Ser Thr Lys Gly Pro Ser Val Phe Pro
115 120 125
Leu Ala Pro Ser Ser Lys Ser Thr Ser Gly Gly Thr Ala Ala Leu Gly
130 135 140
Cys Leu Val Lys Asp Tyr Phe Pro Glu Pro Val Thr Val Ser Trp Asn
145 150 155 160
Ser Gly Ala Leu Thr Ser Gly Val His Thr Phe Pro Ala Val Leu Gln
165 170 175
Ser Ser Gly Leu Tyr Ser Leu Ser Ser Val Val Thr Val Pro Ser Ser
180 185 190
Ser Leu Gly Thr Gln Thr Tyr Ile Cys Asn Val Asn His Lys Pro Ser
195 200 205
Asn Thr Lys Val Asp Lys Arg Val Glu Pro Lys Ser Cys Asp Lys Thr
210 215 220
His Thr Cys Pro Pro Cys Pro Ala Pro Glu Ala Ala Gly Gly Pro Ser
225 230 235 240
Val Phe Leu Phe Pro Pro Lys Pro Lys Asp Thr Leu Met Ile Ser Arg
245 250 255
Thr Pro Glu Val Thr Cys Val Val Val Asp Val Ser His Glu Asp Pro
260 265 270
Glu Val Lys Phe Asn Trp Tyr Val Asp Gly Val Glu Val His Asn Ala
275 280 285
Lys Thr Lys Pro Arg Glu Glu Gln Tyr Asn Ser Thr Tyr Arg Val Val
290 295 300
Ser Val Leu Thr Val Leu His Gln Asp Trp Leu Asn Gly Lys Glu Tyr
305 310 315 320
Lys Cys Lys Val Ser Asn Lys Ala Leu Pro Ala Pro Ile Glu Lys Thr
325 330 335
Ile Ser Lys Ala Lys Gly Gln Pro Arg Glu Pro Gln Val Tyr Thr Leu
340 345 350
Pro Pro Ser Arg Glu Glu Met Thr Lys Asn Gln Val Ser Leu Thr Cys
355 360 365
Leu Val Lys Gly Phe Tyr Pro Ser Asp Ile Ala Val Glu Trp Glu Ser
370 375 380
Asn Gly Gln Pro Glu Asn Asn Tyr Lys Thr Thr Pro Pro Val Leu Asp
385 390 395 400
Ser Asp Gly Ser Phe Phe Leu Tyr Ser Lys Leu Thr Val Asp Lys Ser
405 410 415
Arg Trp Gln Gln Gly Asn Val Phe Ser Cys Ser Val Met His Glu Ala
420 425 430
Leu His Asn His Tyr Thr Gln Lys Ser Leu Ser Leu Ser Pro Gly Lys
435 440 445
<210> 5
<211> 21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TROP2 抗体 1 轻链
<400> 5
Asp Ile Gln Met Thr Gln Ser Pro Ser Ser Leu Ser Ala Ser Val Gly
1 5 10 15
Asp Arg Val Thr Ile Thr Cys Lys Ala Ser Gln Asp Val Ser Thr Ala
20 25 30
Val Ala Trp Tyr Gln Gln Lys Pro Gly Lys Ala Pro Lys Leu Leu Ile
35 40 45
Tyr Ser Ala Ser Tyr Arg Tyr Thr Gly Val Pro Ser Arg Phe Ser Gly
50 55 60
Ser Gly Ser Gly Thr Asp Phe Thr Leu Thr Ile Ser Ser Leu Gln Pro
65 70 75 80
Glu Asp Phe Ala Val Tyr Tyr Cys Gln Gln His Tyr Ile Thr Pro Leu
85 90 95
Thr Phe Gly Gln Gly Thr Lys Leu Glu Ile Lys Arg Thr Val Ala Ala
100 105 110
Pro Ser Val Phe Ile Phe Pro Pro Ser Asp Glu Gln Leu Lys Ser Gly
115 120 125
Thr Ala Ser Val Val Cys Leu Leu Asn Asn Phe Tyr Pro Arg Glu Ala
130 135 140
Lys Val Gln Trp Lys Val Asp Asn Ala Leu Gln Ser Gly Asn Ser Gln
145 150 155 160
Glu Ser Val Thr Glu Gln Asp Ser Lys Asp Ser Thr Tyr Ser Leu Ser
165 170 175
Ser Thr Leu Thr Leu Ser Lys Ala Asp Tyr Glu Lys His Lys Val Tyr
180 185 190
Ala Cys Glu Val Thr His Gln Gly Leu Ser Ser Pro Val Thr Lys Ser
195 200 205
Phe Asn Arg Gly Glu Cys
210
<210> 6
<211> 45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TROP2 抗体 1 重链
<400> 6
Gln Val Gln Leu Val Gln Ser Gly Ala Glu Val Lys Lys Pro Gly Ala
1 5 10 15
Ser Val Lys Val Ser Cys Lys Ala Ser Gly Tyr Thr Phe Thr Thr Ala
20 25 30
Gly Met Gln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y Gln Gly Leu Glu Trp Met
35 40 45
Gly Trp Ile Asn Thr His Ser Gly Val Pro Lys Tyr Ala Glu Asp Phe
50 55 60
Lys Gly Arg Val Thr Ile Ser Ala Asp Thr Ser Thr Ser Thr Ala Tyr
65 70 75 80
Leu Gln Leu Ser Ser Leu Lys Ser Glu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Ala Arg Ser Gly Phe Gly Ser Ser Tyr Trp Tyr Phe Asp Val Trp Gly
100 105 110
Gln Gly Thr Leu Val Thr Val Ser Ser Ala Ser Thr Lys Gly Pro Ser
115 120 125
Val Phe Pro Leu Ala Pro Ser Ser Lys Ser Thr Ser Gly Gly Thr Ala
130 135 140
Ala Leu Gly Cys Leu Val Lys Asp Tyr Phe Pro Glu Pro Val Thr Val
145 150 155 160
Ser Trp Asn Ser Gly Ala Leu Thr Ser Gly Val His Thr Phe Pro Ala
165 170 175
Val Leu Gln Ser Ser Gly Leu Tyr Ser Leu Ser Ser Val Val Thr Val
180 185 190
Pro Ser Ser Ser Leu Gly Thr Gln Thr Tyr Ile Cys Asn Val Asn His
195 200 205
Lys Pro Ser Asn Thr Lys Val Asp Lys Arg Val Glu Pro Lys Ser Cys
210 215 220
Asp Lys Thr His Thr Cys Pro Pro Cys Pro Ala Pro Glu Leu Leu Gly
225 230 235 240
Gly Pro Ser Val Phe Leu Phe Pro Pro Lys Pro Lys Asp Thr Leu Met
245 250 255
Ile Ser Arg Thr Pro Glu Val Thr Cys Val Val Val Asp Val Ser His
260 265 270
Glu Asp Pro Glu Val Lys Phe Asn Trp Tyr Val Asp Gly Val Glu Val
275 280 285
His Asn Ala Lys Thr Lys Pro Arg Glu Glu Gln Tyr Asn Ser Thr Tyr
290 295 300
Arg Val Val Ser Val Leu Thr Val Leu His Gln Asp Trp Leu Asn Gly
305 310 315 320
Lys Glu Tyr Lys Cys Lys Val Ser Asn Lys Ala Leu Pro Ala Pro Ile
325 330 335
Glu Lys Thr Ile Ser Lys Ala Lys Gly Gln Pro Arg Glu Pro Gln Val
340 345 350
Tyr Thr Leu Pro Pro Ser Arg Glu Glu Met Thr Lys Asn Gln Val Ser
355 360 365
Leu Thr Cys Leu Val Lys Gly Phe Tyr Pro Ser Asp Ile Ala Val Glu
370 375 380
Trp Glu Ser Asn Gly Gln Pro Glu Asn Asn Tyr Lys Thr Thr Pro Pro
385 390 395 400
Val Leu Asp Ser Asp Gly Ser Phe Phe Leu Tyr Ser Lys Leu Thr Val
405 410 415
Asp Lys Ser Arg Trp Gln Gln Gly Asn Val Phe Ser Cys Ser Val Met
420 425 430
His Glu Ala Leu His Asn His Tyr Thr Gln Lys Ser Leu Ser Leu Ser
435 440 445
Pro Gly Lys
450
<210> 7
<211> 21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TROP2 抗体 2 轻链
<400> 7
Asp Ile Gln Met Thr Gln Ser Pro Ser Ser Leu Ser Ala Ser Val Gly
1 5 10 15
Asp Arg Val Thr Ile Thr Cys Lys Ala Ser Gln Asp Val Ser Thr Ala
20 25 30
Val Ala Trp Tyr Gln Gln Lys Pro Gly Lys Ala Pro Lys Leu Leu Ile
35 40 45
Tyr Ser Ala Ser Tyr Arg Tyr Thr Gly Val Pro Ser Arg Phe Ser Gly
50 55 60
Ser Gly Ser Gly Thr Asp Phe Thr Leu Thr Ile Ser Ser Leu Gln Pro
65 70 75 80
Glu Asp Phe Ala Val Tyr Tyr Cys Gln Gln His Tyr Ile Thr Pro Leu
85 90 95
Thr Phe Gly Gln Gly Thr Lys Leu Glu Ile Lys Arg Thr Val Ala Ala
100 105 110
Pro Ser Val Phe Ile Phe Pro Pro Ser Asp Glu Gln Leu Lys Ser Gly
115 120 125
Thr Ala Ser Val Val Cys Leu Leu Asn Asn Phe Tyr Pro Arg Glu Ala
130 135 140
Lys Val Gln Trp Lys Val Asp Asn Ala Leu Gln Ser Gly Asn Ser Gln
145 150 155 160
Glu Ser Val Thr Glu Gln Asp Ser Lys Asp Ser Thr Tyr Ser Leu Ser
165 170 175
Ser Thr Leu Thr Leu Ser Lys Ala Asp Tyr Glu Lys His Lys Val Tyr
180 185 190
Ala Cys Glu Val Thr His Gln Gly Leu Ser Ser Pro Val Thr Lys Ser
195 200 205
Phe Asn Arg Gly Glu Cys
210
<210> 8
<211> 45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TROP2 抗体 2 重链
<400> 8
Gln Val Gln Leu Val Gln Ser Gly Ala Glu Val Lys Lys Pro Gly Ala
1 5 10 15
Ser Val Lys Val Ser Cys Lys Ala Ser Gly Tyr Thr Phe Thr Thr Ala
20 25 30
Gly Met Gln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y Gln Gly Leu Glu Trp Met
35 40 45
Gly Trp Ile Asn Thr His Ser Gly Val Pro Lys Tyr Ala Glu Asp Phe
50 55 60
Lys Gly Arg Val Thr Ile Ser Ala Asp Thr Ser Thr Ser Thr Ala Tyr
65 70 75 80
Leu Gln Leu Ser Ser Leu Lys Ser Glu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Ala Arg Ser Gly Phe Gly Ser Ser Tyr Trp Tyr Phe Asp Val Trp Gly
100 105 110
Gln Gly Thr Leu Val Thr Val Ser Ser Ala Ser Thr Lys Gly Pro Ser
115 120 125
Val Phe Pro Leu Ala Pro Ser Ser Lys Ser Thr Ser Gly Gly Thr Ala
130 135 140
Ala Leu Gly Cys Leu Val Lys Asp Tyr Phe Pro Glu Pro Val Thr Val
145 150 155 160
Ser Trp Asn Ser Gly Ala Leu Thr Ser Gly Val His Thr Phe Pro Ala
165 170 175
Val Leu Gln Ser Ser Gly Leu Tyr Ser Leu Ser Ser Val Val Thr Val
180 185 190
Pro Ser Ser Ser Leu Gly Thr Gln Thr Tyr Ile Cys Asn Val Asn His
195 200 205
Lys Pro Ser Asn Thr Lys Val Asp Lys Arg Val Glu Pro Lys Ser Cys
210 215 220
Asp Lys Thr His Thr Cys Pro Pro Cys Pro Ala Pro Glu Ala Ala Gly
225 230 235 240
Gly Pro Ser Val Phe Leu Phe Pro Pro Lys Pro Lys Asp Thr Leu Met
245 250 255
Ile Ser Arg Thr Pro Glu Val Thr Cys Val Val Val Asp Val Ser His
260 265 270
Glu Asp Pro Glu Val Lys Phe Asn Trp Tyr Val Asp Gly Val Glu Val
275 280 285
His Asn Ala Lys Thr Lys Pro Arg Glu Glu Gln Tyr Asn Ser Thr Tyr
290 295 300
Arg Val Val Ser Val Leu Thr Val Leu His Gln Asp Trp Leu Asn Gly
305 310 315 320
Lys Glu Tyr Lys Cys Lys Val Ser Asn Lys Ala Leu Pro Ala Pro Ile
325 330 335
Glu Lys Thr Ile Ser Lys Ala Lys Gly Gln Pro Arg Glu Pro Gln Val
340 345 350
Tyr Thr Leu Pro Pro Ser Arg Glu Glu Met Thr Lys Asn Gln Val Ser
355 360 365
Leu Thr Cys Leu Val Lys Gly Phe Tyr Pro Ser Asp Ile Ala Val Glu
370 375 380
Trp Glu Ser Asn Gly Gln Pro Glu Asn Asn Tyr Lys Thr Thr Pro Pro
385 390 395 400
Val Leu Asp Ser Asp Gly Ser Phe Phe Leu Tyr Ser Lys Leu Thr Val
405 410 415
Asp Lys Ser Arg Trp Gln Gln Gly Asn Val Phe Ser Cys Ser Val Met
420 425 430
His Glu Ala Leu His Asn His Tyr Thr Gln Lys Ser Leu Ser Leu Ser
435 440 445
Pro Gly Lys
450
<210> 9
<211> 21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EGFR 抗体 1 轻链
<400> 9
Asp Ile Gln Met Thr Gln Ser Pro Ser Ser Leu Ser Ala Ser Val Gly
1 5 10 15
Asp Arg Val Thr Ile Thr Cys Gln Ala Ser Gln Asp Ile Ser Asn Tyr
20 25 30
Leu Asn Trp Tyr Gln Gln Lys Pro Gly Lys Ala Pro Lys Leu Leu Ile
35 40 45
Tyr Asp Ala Ser Asn Leu Glu Thr Gly Val Pro Ser Arg Phe Ser Gly
50 55 60
Ser Gly Ser Gly Thr Asp Phe Thr Phe Thr Ile Ser Ser Leu Gln Pro
65 70 75 80
Glu Asp Ile Ala Thr Tyr Phe Cys Gln His Phe Asp His Leu Pro Leu
85 90 95
Ala Phe Gly Gly Gly Thr Lys Val Glu Ile Lys Arg Thr Val Ala Ala
100 105 110
Pro Ser Val Phe Ile Phe Pro Pro Ser Asp Glu Gln Leu Lys Ser Gly
115 120 125
Thr Ala Ser Val Val Cys Leu Leu Asn Asn Phe Tyr Pro Arg Glu Ala
130 135 140
Lys Val Gln Trp Lys Val Asp Asn Ala Leu Gln Ser Gly Asn Ser Gln
145 150 155 160
Glu Ser Val Thr Glu Gln Asp Ser Lys Asp Ser Thr Tyr Ser Leu Ser
165 170 175
Ser Thr Leu Thr Leu Ser Lys Ala Asp Tyr Glu Lys His Lys Val Tyr
180 185 190
Ala Cys Glu Val Thr His Gln Gly Leu Ser Ser Pro Val Thr Lys Ser
195 200 205
Phe Asn Arg Gly Glu Cys
210
<210> 10
<211> 44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EGFR 抗体 1 重链
<400> 10
Gln Val Gln Leu Gln Glu Ser Gly Pro Gly Leu Val Lys Pro Ser Glu
1 5 10 15
Thr Leu Ser Leu Thr Cys Thr Val Ser Gly Gly Ser Val Ser Ser Gly
20 25 30
Asp Tyr Tyr Trp Thr Trp Ile Arg Gln Ser Pro Gly Lys Gly Leu Glu
35 40 45
Trp Ile Gly His Ile Tyr Tyr Ser Gly Asn Thr Asn Tyr Asn Pro Ser
50 55 60
Leu Lys Ser Arg Leu Thr Ile Ser Ile Asp Thr Ser Lys Thr Gln Phe
65 70 75 80
Ser Leu Lys Leu Ser Ser Val Thr Ala Ala Asp Thr Ala Ile Tyr Tyr
85 90 95
Cys Val Arg Asp Arg Val Thr Gly Ala Phe Asp Ile Trp Gly Gln Gly
100 105 110
Thr Met Val Thr Val Ser Ser Ala Ser Thr Lys Gly Pro Ser Val Phe
115 120 125
Pro Leu Ala Pro Ser Ser Lys Ser Thr Ser Gly Gly Thr Ala Ala Leu
130 135 140
Gly Cys Leu Val Lys Asp Tyr Phe Pro Glu Pro Val Thr Val Ser Trp
145 150 155 160
Asn Ser Gly Ala Leu Thr Ser Gly Val His Thr Phe Pro Ala Val Leu
165 170 175
Gln Ser Ser Gly Leu Tyr Ser Leu Ser Ser Val Val Thr Val Pro Ser
180 185 190
Ser Ser Leu Gly Thr Gln Thr Tyr Ile Cys Asn Val Asn His Lys Pro
195 200 205
Ser Asn Thr Lys Val Asp Lys Arg Val Glu Pro Lys Ser Cys Asp Lys
210 215 220
Thr His Thr Cys Pro Pro Cys Pro Ala Pro Glu Ala Ala Gly Gly Pro
225 230 235 240
Ser Val Phe Leu Phe Pro Pro Lys Pro Lys Asp Thr Leu Met Ile Ser
245 250 255
Arg Thr Pro Glu Val Thr Cys Val Val Val Asp Val Ser His Glu Asp
260 265 270
Pro Glu Val Lys Phe Asn Trp Tyr Val Asp Gly Val Glu Val His Asn
275 280 285
Ala Lys Thr Lys Pro Arg Glu Glu Gln Tyr Asn Ser Thr Tyr Arg Val
290 295 300
Val Ser Val Leu Thr Val Leu His Gln Asp Trp Leu Asn Gly Lys Glu
305 310 315 320
Tyr Lys Cys Lys Val Ser Asn Lys Ala Leu Pro Ala Pro Ile Glu Lys
325 330 335
Thr Ile Ser Lys Ala Lys Gly Gln Pro Arg Glu Pro Gln Val Tyr Thr
340 345 350
Leu Pro Pro Ser Arg Glu Glu Met Thr Lys Asn Gln Val Ser Leu Thr
355 360 365
Cys Leu Val Lys Gly Phe Tyr Pro Ser Asp Ile Ala Val Glu Trp Glu
370 375 380
Ser Asn Gly Gln Pro Glu Asn Asn Tyr Lys Thr Thr Pro Pro Val Leu
385 390 395 400
Asp Ser Asp Gly Ser Phe Phe Leu Tyr Ser Lys Leu Thr Val Asp Lys
405 410 415
Ser Arg Trp Gln Gln Gly Asn Val Phe Ser Cys Ser Val Met His Glu
420 425 430
Ala Leu His Asn His Tyr Thr Gln Lys Ser Leu Ser Leu Ser Pro Gly
435 440 445
Lys
<210> 11
<211> 21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EGFR 抗体 2 轻链
<400> 11
Asp Ile Leu Met Thr Gln Ser Pro Ser Ser Met Ser Val Ser Leu Gly
1 5 10 15
Asp Thr Val Ser Ile Thr Cys His Ser Ser Gln Asp Ile Asn Ser Asn
20 25 30
Ile Gly Trp Leu Gln Gln Arg Pro Gly Lys Ser Phe Lys Gly Leu Ile
35 40 45
Tyr His Gly Thr Asn Leu Asp Asp Glu Val Pro Ser Arg Phe Ser Gly
50 55 60
Ser Gly Ser Gly Ala Asp Tyr Ser Leu Thr Ile Ser Ser Leu Glu Ser
65 70 75 80
Glu Asp Phe Ala Asp Tyr Tyr Cys Val Gln Tyr Ala Gln Phe Pro Trp
85 90 95
Thr Phe Gly Gly Gly Thr Lys Leu Glu Ile Lys Arg Thr Val Ala Ala
100 105 110
Pro Ser Val Phe Ile Phe Pro Pro Ser Asp Glu Gln Leu Lys Ser Gly
115 120 125
Thr Ala Ser Val Val Cys Leu Leu Asn Asn Phe Tyr Pro Arg Glu Ala
130 135 140
Lys Val Gln Trp Lys Val Asp Asn Ala Leu Gln Ser Gly Asn Ser Gln
145 150 155 160
Glu Ser Val Thr Glu Gln Asp Ser Lys Asp Ser Thr Tyr Ser Leu Ser
165 170 175
Ser Thr Leu Thr Leu Ser Lys Ala Asp Tyr Glu Lys His Lys Val Tyr
180 185 190
Ala Cys Glu Val Thr His Gln Gly Leu Ser Ser Pro Val Thr Lys Ser
195 200 205
Phe Asn Arg Gly Glu Cys
210
<210> 12
<211> 44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EGFR 抗体 2 重链
<400> 12
Asp Val Gln Leu Gln Glu Ser Gly Pro Ser Leu Val Lys Pro Ser Gln
1 5 10 15
Ser Leu Ser Leu Thr Cys Thr Val Thr Gly Tyr Ser Ile Thr Ser Asp
20 25 30
Phe Ala Trp Asn Trp Ile Arg Gln Phe Pro Gly Asn Lys Leu Glu Trp
35 40 45
Met Gly Tyr Ile Ser Tyr Ser Gly Asn Thr Arg Tyr Asn Pro Ser Leu
50 55 60
Lys Ser Arg Ile Ser Ile Thr Arg Asp Thr Ser Lys Asn Gln Phe Phe
65 70 75 80
Leu Gln Leu Asn Ser Val Thr Ile Glu Asp Thr Ala Thr Tyr Tyr Cys
85 90 95
Val Thr Ala Gly Arg Gly Phe Pro Tyr Trp Gly Gln Gly Thr Leu Val
100 105 110
Thr Val Ser Ala Ala Ser Thr Lys Gly Pro Ser Val Phe Pro Leu Ala
115 120 125
Pro Ser Ser Lys Ser Thr Ser Gly Gly Thr Ala Ala Leu Gly Cys Leu
130 135 140
Val Lys Asp Tyr Phe Pro Glu Pro Val Thr Val Ser Trp Asn Ser Gly
145 150 155 160
Ala Leu Thr Ser Gly Val His Thr Phe Pro Ala Val Leu Gln Ser Ser
165 170 175
Gly Leu Tyr Ser Leu Ser Ser Val Val Thr Val Pro Ser Ser Ser Leu
180 185 190
Gly Thr Gln Thr Tyr Ile Cys Asn Val Asn His Lys Pro Ser Asn Thr
195 200 205
Lys Val Asp Lys Arg Val Glu Pro Lys Ser Cys Asp Lys Thr His Thr
210 215 220
Cys Pro Pro Cys Pro Ala Pro Glu Ala Ala Gly Gly Pro Ser Val Phe
225 230 235 240
Leu Phe Pro Pro Lys Pro Lys Asp Thr Leu Met Ile Ser Arg Thr Pro
245 250 255
Glu Val Thr Cys Val Val Val Asp Val Ser His Glu Asp Pro Glu Val
260 265 270
Lys Phe Asn Trp Tyr Val Asp Gly Val Glu Val His Asn Ala Lys Thr
275 280 285
Lys Pro Arg Glu Glu Gln Tyr Asn Ser Thr Tyr Arg Val Val Ser Val
290 295 300
Leu Thr Val Leu His Gln Asp Trp Leu Asn Gly Lys Glu Tyr Lys Cys
305 310 315 320
Lys Val Ser Asn Lys Ala Leu Pro Ala Pro Ile Glu Lys Thr Ile Ser
325 330 335
Lys Ala Lys Gly Gln Pro Arg Glu Pro Gln Val Tyr Thr Leu Pro Pro
340 345 350
Ser Arg Glu Glu Met Thr Lys Asn Gln Val Ser Leu Thr Cys Leu Val
355 360 365
Lys Gly Phe Tyr Pro Ser Asp Ile Ala Val Glu Trp Glu Ser Asn Gly
370 375 380
Gln Pro Glu Asn Asn Tyr Lys Thr Thr Pro Pro Val Leu Asp Ser Asp
385 390 395 400
Gly Ser Phe Phe Leu Tyr Ser Lys Leu Thr Val Asp Lys Ser Arg Trp
405 410 415
Gln Gln Gly Asn Val Phe Ser Cys Ser Val Met His Glu Ala Leu His
420 425 430
Asn His Tyr Thr Gln Lys Ser Leu Ser Leu Ser Pro Gly Lys
435 440 445
<210> 13
<211> 1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CD70 抗体 1 CDRL1
<400> 13
Arg Ala Ser Lys Ser Val Ser Thr Ser Gly Tyr Ser Phe Met His
1 5 10 15
<210> 14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CD70 抗体 1 CDRL2
<400> 14
Leu Ala Ser Asn Leu Glu Ser
1 5
<210> 15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CD70 抗体 1 CDRL3
<400> 15
Gln His Ser Arg Glu Val Pro Trp Thr
1 5
<210> 16
<211> 1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CD70 抗体 1 CDRH1
<400> 16
Gly Tyr Thr Phe Thr Asn Tyr Gly Met Asn
1 5 10
<210> 17
<211> 1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CD70 抗体 1 CDRH2
<400> 17
Trp Ile Asn Thr Tyr Thr Gly Glu Pro Thr Tyr Ala Asp Ala Phe Lys
1 5 10 15
Gly
<210> 18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CD70 抗体 1 CDRH3
<400> 18
Asp Tyr Gly Asp Tyr Gly Met Asp Tyr
1 5
<210> 19
<211> 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CD70 抗体 2 CDRL1
<400> 19
Arg Ala Ser Gln Ser Val Ser Ser Tyr Leu Ala
1 5 10
<210> 20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CD70 抗体 2 CDRL2
<400> 20
Asp Ala Ser Asn Arg Ala Thr
1 5
<210> 21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CD70 抗体 2 CDRL3
<400> 21
Gln Gln Arg Thr Asn Trp Pro Leu Thr
1 5
<210> 22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CD70 抗体 2 CDRH1
<400> 22
Ser Tyr Ile Met His
1 5
<210> 23
<211> 1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CD70 抗体 2 CDRH2
<400> 23
Val Ile Ser Tyr Asp Gly Arg Asn Lys Tyr Tyr Ala Asp Ser Val Lys
1 5 10 15
Gly
<210> 24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CD70 抗体 2 CDRH3
<400> 24
Asp Thr Asp Gly Tyr Asp Phe Asp Tyr
1 5
<210> 25
<211> 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TROP2 抗体 1 CDRL1
<400> 25
Lys Ala Ser Gln Asp Val Ser Thr Ala Val Ala
1 5 10
<210> 26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TROP2 抗体 1 CDRL2
<400> 26
Ser Ala Ser Tyr Arg Tyr Thr
1 5
<210> 27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TROP2 抗体 1 CDRL3
<400> 27
Gln Gln His Tyr Ile Thr Pro Leu Thr
1 5
<210> 28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TROP2 抗体 1 CDRH1
<400> 28
Thr Ala Gly Met Gln
1 5
<210> 29
<211> 1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TROP2 抗体 1 CDRH2
<400> 29
Trp Ile Asn Thr His Ser Gly Val Pro Lys Tyr Ala Glu Asp Phe Lys
1 5 10 15
Gly
<210> 30
<211> 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TROP2 抗体 1 CDRH3
<400> 30
Ser Gly Phe Gly Ser Ser Tyr Trp Tyr Phe Asp Val
1 5 10
<210> 31
<211> 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TROP2 抗体 2 CDRL1
<400> 31
Lys Ala Ser Gln Asp Val Ser Thr Ala Val Ala
1 5 10
<210> 32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TROP2 抗体 2 CDRL2
<400> 32
Ser Ala Ser Tyr Arg Tyr Thr
1 5
<210> 33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TROP2 抗体 2 CDRL3
<400> 33
Gln Gln His Tyr Ile Thr Pro Leu Thr
1 5
<210> 34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TROP2 抗体 2 CDRH1
<400> 34
Thr Ala Gly Met Gln
1 5
<210> 35
<211> 1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TROP2 抗体 2 CDRH2
<400> 35
Trp Ile Asn Thr His Ser Gly Val Pro Lys Tyr Ala Glu Asp Phe Lys
1 5 10 15
Gly
<210> 36
<211> 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TROP2 抗体 2 CDRH3
<400> 36
Ser Gly Phe Gly Ser Ser Tyr Trp Tyr Phe Asp Val
1 5 10
<210> 37
<211> 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EGFR 抗体 1 CDRL1
<400> 37
Gln Ala Ser Gln Asp Ile Ser Asn Tyr Leu Asn
1 5 10
<210> 38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EGFR 抗体 1 CDRL2
<400> 38
Asp Ala Ser Asn Leu Glu Thr
1 5
<210> 39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EGFR 抗体 1 CDRL3
<400> 39
Gln His Phe Asp His Leu Pro Leu Ala
1 5
<210> 40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EGFR 抗体 1 CDRH1
<400> 40
Ser Gly Asp Tyr Tyr Trp Thr
1 5
<210> 41
<211> 1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EGFR 抗体 1 CDRH2
<400> 41
Gly His Ile Tyr Tyr Ser Gly Asn Thr Asn Tyr Asn Pro Ser Leu Lys
1 5 10 15
Ser
<210> 42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EGFR 抗体 1 CDRH3
<400> 42
Asp Arg Val Thr Gly Ala Phe Asp Ile
1 5
<210> 43
<211> 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EGFR 抗体 2 CDRL1
<400> 43
His Ser Ser Gln Asp Ile Asn Ser Asn Ile Gly
1 5 10
<210> 44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EGFR 抗体 2 CDRL2
<400> 44
His Gly Thr Asn Leu Asp Asp
1 5
<210> 45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EGFR 抗体 2 CDRL3
<400> 45
Val Gln Tyr Ala Gln Phe Pro Trp Thr
1 5
<210> 46
<211> 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EGFR 抗体 2 CDRH1
<400> 46
Gly Tyr Ser Ile Thr Ser Asp Phe Ala Trp Asn
1 5 10
<210> 47
<211> 1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EGFR 抗体 2 CDRH2
<400> 47
Gly Tyr Ile Ser Tyr Ser Gly Asn Thr Arg Tyr Asn Pro Ser Leu Lys
1 5 10 15
<210> 48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EGFR 抗体 2 CDRH3
<400> 48
Val Thr Ala Gly Arg Gly Phe Pro Tyr
1 5
<210> 49
<211> 21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曲妥珠单抗 轻链
<400> 49
Asp Ile Gln Met Thr Gln Ser Pro Ser Ser Leu Ser Ala Ser Val Gly
1 5 10 15
Asp Arg Val Thr Ile Thr Cys Arg Ala Ser Gln Asp Val Asn Thr Ala
20 25 30
Val Ala Trp Tyr Gln Gln Lys Pro Gly Lys Ala Pro Lys Leu Leu Ile
35 40 45
Tyr Ser Ala Ser Phe Leu Tyr Ser Gly Val Pro Ser Arg Phe Ser Gly
50 55 60
Ser Arg Ser Gly Thr Asp Phe Thr Leu Thr Ile Ser Ser Leu Gln Pro
65 70 75 80
Glu Asp Phe Ala Thr Tyr Tyr Cys Gln Gln His Tyr Thr Thr Pro Pro
85 90 95
Thr Phe Gly Gln Gly Thr Lys Val Glu Ile Lys Arg Thr Val Ala Ala
100 105 110
Pro Ser Val Phe Ile Phe Pro Pro Ser Asp Glu Gln Leu Lys Ser Gly
115 120 125
Thr Ala Ser Val Val Cys Leu Leu Asn Asn Phe Tyr Pro Arg Glu Ala
130 135 140
Lys Val Gln Trp Lys Val Asp Asn Ala Leu Gln Ser Gly Asn Ser Gln
145 150 155 160
Glu Ser Val Thr Glu Gln Asp Ser Lys Asp Ser Thr Tyr Ser Leu Ser
165 170 175
Ser Thr Leu Thr Leu Ser Lys Ala Asp Tyr Glu Lys His Lys Val Tyr
180 185 190
Ala Cys Glu Val Thr His Gln Gly Leu Ser Ser Pro Val Thr Lys Ser
195 200 205
Phe Asn Arg Gly Glu Cys
210
<210> 50
<211> 45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曲妥珠单抗 重链
<400> 50
Glu Val Gln Leu Val Glu Ser Gly Gly Gly Leu Val Gln Pro Gly Gly
1 5 10 15
Ser Leu Arg Leu Ser Cys Ala Ala Ser Gly Phe Asn Ile Lys Asp Thr
20 25 30
Tyr Ile His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y Lys Gly Leu Glu Trp Val
35 40 45
Ala Arg Ile Tyr Pro Thr Asn Gly Tyr Thr Arg Tyr Ala Asp Ser Val
50 55 60
Lys Gly Arg Phe Thr Ile Ser Ala Asp Thr Ser Lys Asn Thr Ala Tyr
65 70 75 80
Leu Gln Met Asn Ser Leu Arg Ala Glu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Ser Arg Trp Gly Gly Asp Gly Phe Tyr Ala Met Asp Tyr Trp Gly Gln
100 105 110
Gly Thr Leu Val Thr Val Ser Ser Ala Ser Thr Lys Gly Pro Ser Val
115 120 125
Phe Pro Leu Ala Pro Ser Ser Lys Ser Thr Ser Gly Gly Thr Ala Ala
130 135 140
Leu Gly Cys Leu Val Lys Asp Tyr Phe Pro Glu Pro Val Thr Val Ser
145 150 155 160
Trp Asn Ser Gly Ala Leu Thr Ser Gly Val His Thr Phe Pro Ala Val
165 170 175
Leu Gln Ser Ser Gly Leu Tyr Ser Leu Ser Ser Val Val Thr Val Pro
180 185 190
Ser Ser Ser Leu Gly Thr Gln Thr Tyr Ile Cys Asn Val Asn His Lys
195 200 205
Pro Ser Asn Thr Lys Val Asp Lys Lys Val Glu Pro Lys Ser Cys Asp
210 215 220
Lys Thr His Thr Cys Pro Pro Cys Pro Ala Pro Glu Leu Leu Gly Gly
225 230 235 240
Pro Ser Val Phe Leu Phe Pro Pro Lys Pro Lys Asp Thr Leu Met Ile
245 250 255
Ser Arg Thr Pro Glu Val Thr Cys Val Val Val Asp Val Ser His Glu
260 265 270
Asp Pro Glu Val Lys Phe Asn Trp Tyr Val Asp Gly Val Glu Val His
275 280 285
Asn Ala Lys Thr Lys Pro Arg Glu Glu Gln Tyr Asn Ser Thr Tyr Arg
290 295 300
Val Val Ser Val Leu Thr Val Leu His Gln Asp Trp Leu Asn Gly Lys
305 310 315 320
Glu Tyr Lys Cys Lys Val Ser Asn Lys Ala Leu Pro Ala Pro Ile Glu
325 330 335
Lys Thr Ile Ser Lys Ala Lys Gly Gln Pro Arg Glu Pro Gln Val Tyr
340 345 350
Thr Leu Pro Pro Ser Arg Glu Glu Met Thr Lys Asn Gln Val Ser Leu
355 360 365
Thr Cys Leu Val Lys Gly Phe Tyr Pro Ser Asp Ile Ala Val Glu Trp
370 375 380
Glu Ser Asn Gly Gln Pro Glu Asn Asn Tyr Lys Thr Thr Pro Pro Val
385 390 395 400
Leu Asp Ser Asp Gly Ser Phe Phe Leu Tyr Ser Lys Leu Thr Val Asp
405 410 415
Lys Ser Arg Trp Gln Gln Gly Asn Val Phe Ser Cys Ser Val Met His
420 425 430
Glu Ala Leu His Asn His Tyr Thr Gln Lys Ser Leu Ser Leu Ser Pro
435 440 445
Gly Lys
450
<210> 51
<211> 45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改造 HER2 抗体 重链
<400> 51
Glu Val Gln Leu Val Glu Ser Gly Gly Gly Leu Val Gln Pro Gly Gly
1 5 10 15
Ser Leu Arg Leu Ser Cys Ala Ala Ser Gly Phe Asn Ile Lys Asp Thr
20 25 30
Tyr Ile His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y Lys Gly Leu Glu Trp Val
35 40 45
Ala Arg Ile Tyr Pro Thr Asn Gly Tyr Thr Arg Tyr Ala Asp Ser Val
50 55 60
Lys Gly Arg Phe Thr Ile Ser Ala Asp Thr Ser Lys Asn Thr Ala Tyr
65 70 75 80
Leu Gln Met Asn Ser Leu Arg Ala Glu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Ser Arg Trp Gly Gly Asp Gly Phe Tyr Ala Met Asp Tyr Trp Gly Gln
100 105 110
Gly Thr Leu Val Thr Val Ser Ser Ala Ser Thr Lys Gly Pro Ser Val
115 120 125
Phe Pro Leu Ala Pro Ser Ser Lys Ser Thr Ser Gly Gly Thr Ala Ala
130 135 140
Leu Gly Cys Leu Val Lys Asp Tyr Phe Pro Glu Pro Val Thr Val Ser
145 150 155 160
Trp Asn Ser Gly Ala Leu Thr Ser Gly Val His Thr Phe Pro Ala Val
165 170 175
Leu Gln Ser Ser Gly Leu Tyr Ser Leu Ser Ser Val Val Thr Val Pro
180 185 190
Ser Ser Ser Leu Gly Thr Gln Thr Tyr Ile Cys Asn Val Asn His Lys
195 200 205
Pro Ser Asn Thr Lys Val Asp Lys Lys Val Glu Pro Lys Ser Cys Asp
210 215 220
Lys Thr His Thr Cys Pro Pro Cys Pro Ala Pro Glu Ala Ala Gly Gly
225 230 235 240
Pro Ser Val Phe Leu Phe Pro Pro Lys Pro Lys Asp Thr Leu Met Ile
245 250 255
Ser Arg Thr Pro Glu Val Thr Cys Val Val Val Asp Val Ser His Glu
260 265 270
Asp Pro Glu Val Lys Phe Asn Trp Tyr Val Asp Gly Val Glu Val His
275 280 285
Asn Ala Lys Thr Lys Pro Arg Glu Glu Gln Tyr Asn Ser Thr Tyr Arg
290 295 300
Val Val Ser Val Leu Thr Val Leu His Gln Asp Trp Leu Asn Gly Lys
305 310 315 320
Glu Tyr Lys Cys Lys Val Ser Asn Lys Ala Leu Pro Ala Pro Ile Glu
325 330 335
Lys Thr Ile Ser Lys Ala Lys Gly Gln Pro Arg Glu Pro Gln Val Tyr
340 345 350
Thr Leu Pro Pro Ser Arg Glu Glu Met Thr Lys Asn Gln Val Ser Leu
355 360 365
Thr Cys Leu Val Lys Gly Phe Tyr Pro Ser Asp Ile Ala Val Glu Trp
370 375 380
Glu Ser Asn Gly Gln Pro Glu Asn Asn Tyr Lys Thr Thr Pro Pro Val
385 390 395 400
Leu Asp Ser Asp Gly Ser Phe Phe Leu Tyr Ser Lys Leu Thr Val Asp
405 410 415
Lys Ser Arg Trp Gln Gln Gly Asn Val Phe Ser Cys Ser Val Met His
420 425 430
Glu Ala Leu His Asn His Tyr Thr Gln Lys Ser Leu Ser Leu Ser Pro
435 440 445
Gly Lys
450
<210> 52
<211> 21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帕妥珠单抗 轻链
<400> 52
Asp Ile Gln Met Thr Gln Ser Pro Ser Ser Leu Ser Ala Ser Val Gly
1 5 10 15
Asp Arg Val Thr Ile Thr Cys Lys Ala Ser Gln Asp Val Ser Ile Gly
20 25 30
Val Ala Trp Tyr Gln Gln Lys Pro Gly Lys Ala Pro Lys Leu Leu Ile
35 40 45
Tyr Ser Ala Ser Tyr Arg Tyr Thr Gly Val Pro Ser Arg Phe Ser Gly
50 55 60
Ser Gly Ser Gly Thr Asp Phe Thr Leu Thr Ile Ser Ser Leu Gln Pro
65 70 75 80
Glu Asp Phe Ala Thr Tyr Tyr Cys Gln Gln Tyr Tyr Ile Tyr Pro Tyr
85 90 95
Thr Phe Gly Gln Gly Thr Lys Val Glu Ile Lys Arg Thr Val Ala Ala
100 105 110
Pro Ser Val Phe Ile Phe Pro Pro Ser Asp Glu Gln Leu Lys Ser Gly
115 120 125
Thr Ala Ser Val Val Cys Leu Leu Asn Asn Phe Tyr Pro Arg Glu Ala
130 135 140
Lys Val Gln Trp Lys Val Asp Asn Ala Leu Gln Ser Gly Asn Ser Gln
145 150 155 160
Glu Ser Val Thr Glu Gln Asp Ser Lys Asp Ser Thr Tyr Ser Leu Ser
165 170 175
Ser Thr Leu Thr Leu Ser Lys Ala Asp Tyr Glu Lys His Lys Val Tyr
180 185 190
Ala Cys Glu Val Thr His Gln Gly Leu Ser Ser Pro Val Thr Lys Ser
195 200 205
Phe Asn Arg Gly Glu Cys
210
<210> 53
<211> 44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帕妥珠单抗 重链
<400> 53
Glu Val Gln Leu Val Glu Ser Gly Gly Gly Leu Val Gln Pro Gly Gly
1 5 10 15
Ser Leu Arg Leu Ser Cys Ala Ala Ser Gly Phe Thr Phe Thr Asp Tyr
20 25 30
Thr Met Asp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y Lys Gly Leu Glu Trp Val
35 40 45
Ala Asp Val Asn Pro Asn Ser Gly Gly Ser Ile Tyr Asn Gln Arg Phe
50 55 60
Lys Gly Arg Phe Thr Leu Ser Val Asp Arg Ser Lys Asn Thr Leu Tyr
65 70 75 80
Leu Gln Met Asn Ser Leu Arg Ala Glu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Ala Arg Asn Leu Gly Pro Ser Phe Tyr Phe Asp Tyr Trp Gly Gln Gly
100 105 110
Thr Leu Val Thr Val Ser Ser Ala Ser Thr Lys Gly Pro Ser Val Phe
115 120 125
Pro Leu Ala Pro Ser Ser Lys Ser Thr Ser Gly Gly Thr Ala Ala Leu
130 135 140
Gly Cys Leu Val Lys Asp Tyr Phe Pro Glu Pro Val Thr Val Ser Trp
145 150 155 160
Asn Ser Gly Ala Leu Thr Ser Gly Val His Thr Phe Pro Ala Val Leu
165 170 175
Gln Ser Ser Gly Leu Tyr Ser Leu Ser Ser Val Val Thr Val Pro Ser
180 185 190
Ser Ser Leu Gly Thr Gln Thr Tyr Ile Cys Asn Val Asn His Lys Pro
195 200 205
Ser Asn Thr Lys Val Asp Lys Lys Val Glu Pro Lys Ser Cys Asp Lys
210 215 220
Thr His Thr Cys Pro Pro Cys Pro Ala Pro Glu Leu Leu Gly Gly Pro
225 230 235 240
Ser Val Phe Leu Phe Pro Pro Lys Pro Lys Asp Thr Leu Met Ile Ser
245 250 255
Arg Thr Pro Glu Val Thr Cys Val Val Val Asp Val Ser His Glu Asp
260 265 270
Pro Glu Val Lys Phe Asn Trp Tyr Val Asp Gly Val Glu Val His Asn
275 280 285
Ala Lys Thr Lys Pro Arg Glu Glu Gln Tyr Asn Ser Thr Tyr Arg Val
290 295 300
Val Ser Val Leu Thr Val Leu His Gln Asp Trp Leu Asn Gly Lys Glu
305 310 315 320
Tyr Lys Cys Lys Val Ser Asn Lys Ala Leu Pro Ala Pro Ile Glu Lys
325 330 335
Thr Ile Ser Lys Ala Lys Gly Gln Pro Arg Glu Pro Gln Val Tyr Thr
340 345 350
Leu Pro Pro Ser Arg Glu Glu Met Thr Lys Asn Gln Val Ser Leu Thr
355 360 365
Cys Leu Val Lys Gly Phe Tyr Pro Ser Asp Ile Ala Val Glu Trp Glu
370 375 380
Ser Asn Gly Gln Pro Glu Asn Asn Tyr Lys Thr Thr Pro Pro Val Leu
385 390 395 400
Asp Ser Asp Gly Ser Phe Phe Leu Tyr Ser Lys Leu Thr Val Asp Lys
405 410 415
Ser Arg Trp Gln Gln Gly Asn Val Phe Ser Cys Ser Val Met His Glu
420 425 430
Ala Leu His Asn His Tyr Thr Gln Lys Ser Leu Ser Leu Ser Pro Gly
435 440 445
Lys
<210> 54
<211> 44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改造 HER2 抗体 2 重链
<400> 54
Glu Val Gln Leu Val Glu Ser Gly Gly Gly Leu Val Gln Pro Gly Gly
1 5 10 15
Ser Leu Arg Leu Ser Cys Ala Ala Ser Gly Phe Thr Phe Thr Asp Tyr
20 25 30
Thr Met Asp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y Lys Gly Leu Glu Trp Val
35 40 45
Ala Asp Val Asn Pro Asn Ser Gly Gly Ser Ile Tyr Asn Gln Arg Phe
50 55 60
Lys Gly Arg Phe Thr Leu Ser Val Asp Arg Ser Lys Asn Thr Leu Tyr
65 70 75 80
Leu Gln Met Asn Ser Leu Arg Ala Glu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Ala Arg Asn Leu Gly Pro Ser Phe Tyr Phe Asp Tyr Trp Gly Gln Gly
100 105 110
Thr Leu Val Thr Val Ser Ser Ala Ser Thr Lys Gly Pro Ser Val Phe
115 120 125
Pro Leu Ala Pro Ser Ser Lys Ser Thr Ser Gly Gly Thr Ala Ala Leu
130 135 140
Gly Cys Leu Val Lys Asp Tyr Phe Pro Glu Pro Val Thr Val Ser Trp
145 150 155 160
Asn Ser Gly Ala Leu Thr Ser Gly Val His Thr Phe Pro Ala Val Leu
165 170 175
Gln Ser Ser Gly Leu Tyr Ser Leu Ser Ser Val Val Thr Val Pro Ser
180 185 190
Ser Ser Leu Gly Thr Gln Thr Tyr Ile Cys Asn Val Asn His Lys Pro
195 200 205
Ser Asn Thr Lys Val Asp Lys Arg Val Glu Pro Lys Ser Cys Asp Lys
210 215 220
Thr His Thr Cys Pro Pro Cys Pro Ala Pro Glu Ala Ala Gly Gly Pro
225 230 235 240
Ser Val Phe Leu Phe Pro Pro Lys Pro Lys Asp Thr Leu Met Ile Ser
245 250 255
Arg Thr Pro Glu Val Thr Cys Val Val Val Asp Val Ser His Glu Asp
260 265 270
Pro Glu Val Lys Phe Asn Trp Tyr Val Asp Gly Val Glu Val His Asn
275 280 285
Ala Lys Thr Lys Pro Arg Glu Glu Gln Tyr Asn Ser Thr Tyr Arg Val
290 295 300
Val Ser Val Leu Thr Val Leu His Gln Asp Trp Leu Asn Gly Lys Glu
305 310 315 320
Tyr Lys Cys Lys Val Ser Asn Lys Ala Leu Pro Ala Pro Ile Glu Lys
325 330 335
Thr Ile Ser Lys Ala Lys Gly Gln Pro Arg Glu Pro Gln Val Tyr Thr
340 345 350
Leu Pro Pro Ser Arg Glu Glu Met Thr Lys Asn Gln Val Ser Leu Thr
355 360 365
Cys Leu Val Lys Gly Phe Tyr Pro Ser Asp Ile Ala Val Glu Trp Glu
370 375 380
Ser Asn Gly Gln Pro Glu Asn Asn Tyr Lys Thr Thr Pro Pro Val Leu
385 390 395 400
Asp Ser Asp Gly Ser Phe Phe Leu Tyr Ser Lys Leu Thr Val Asp Lys
405 410 415
Ser Arg Trp Gln Gln Gly Asn Val Phe Ser Cys Ser Val Met His Glu
420 425 430
Ala Leu His Asn His Tyr Thr Gln Lys Ser Leu Ser Leu Ser Pro Gly
435 440 445
Lys
<210> 55
<211> 21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CDH6 抗体 轻链
<400> 55
Asp Ile Gln Met Thr Gln Ser Pro Ser Ser Leu Ser Ala Ser Val Gly
1 5 10 15
Asp Arg Val Thr Ile Thr Cys Lys Ala Ser Gln Asn Ile Tyr Lys Asn
20 25 30
Leu Ala Trp Tyr Gln Gln Lys Pro Gly Lys Ala Pro Lys Leu Leu Ile
35 40 45
Tyr Asp Ala Asn Thr Leu Gln Thr Gly Val Pro Ser Arg Phe Ser Gly
50 55 60
Ser Gly Ser Gly Ser Asp Phe Thr Leu Thr Ile Ser Ser Leu Gln Pro
65 70 75 80
Glu Asp Phe Ala Thr Tyr Phe Cys Gln Gln Tyr Tyr Ser Gly Trp Ala
85 90 95
Phe Gly Gln Gly Thr Lys Val Glu Ile Lys Arg Thr Val Ala Ala Pro
100 105 110
Ser Val Phe Ile Phe Pro Pro Ser Asp Glu Gln Leu Lys Ser Gly Thr
115 120 125
Ala Ser Val Val Cys Leu Leu Asn Asn Phe Tyr Pro Arg Glu Ala Lys
130 135 140
Val Gln Trp Lys Val Asp Asn Ala Leu Gln Ser Gly Asn Ser Gln Glu
145 150 155 160
Ser Val Thr Glu Gln Asp Ser Lys Asp Ser Thr Tyr Ser Leu Ser Ser
165 170 175
Thr Leu Thr Leu Ser Lys Ala Asp Tyr Glu Lys His Lys Val Tyr Ala
180 185 190
Cys Glu Val Thr His Gln Gly Leu Ser Ser Pro Val Thr Lys Ser Phe
195 200 205
Asn Arg Gly Glu Cys
210
<210> 56
<211> 45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CDH6 抗体 重链
<400> 56
Glu Val Gln Leu Val Gln Ser Gly Ala Glu Val Lys Lys Pro Gly Ala
1 5 10 15
Ser Val Lys Val Ser Cys Lys Ala Ser Gly Tyr Thr Phe Thr Arg Asn
20 25 30
Phe Met His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y Gln Gly Leu Glu Trp Met
35 40 45
Gly Trp Ile Tyr Pro Gly Asp Gly Glu Thr Glu Tyr Ala Gln Lys Phe
50 55 60
Gln Gly Arg Val Thr Ile Thr Ala Asp Thr Ser Thr Ser Thr Ala Tyr
65 70 75 80
Met Glu Leu Ser Ser Leu Arg Ser Glu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Ala Arg Gly Val Tyr Gly Gly Phe Ala Gly Gly Tyr Phe Asp Phe Trp
100 105 110
Gly Gln Gly Thr Leu Val Thr Val Ser Ser Ala Ser Thr Lys Gly Pro
115 120 125
Ser Val Phe Pro Leu Ala Pro Ser Ser Lys Ser Thr Ser Gly Gly Thr
130 135 140
Ala Ala Leu Gly Cys Leu Val Lys Asp Tyr Phe Pro Glu Pro Val Thr
145 150 155 160
Val Ser Trp Asn Ser Gly Ala Leu Thr Ser Gly Val His Thr Phe Pro
165 170 175
Ala Val Leu Gln Ser Ser Gly Leu Tyr Ser Leu Ser Ser Val Val Thr
180 185 190
Val Pro Ser Ser Ser Leu Gly Thr Gln Thr Tyr Ile Cys Asn Val Asn
195 200 205
His Lys Pro Ser Asn Thr Lys Val Asp Lys Arg Val Glu Pro Lys Ser
210 215 220
Cys Asp Lys Thr His Thr Cys Pro Pro Cys Pro Ala Pro Glu Ala Ala
225 230 235 240
Gly Gly Pro Ser Val Phe Leu Phe Pro Pro Lys Pro Lys Asp Thr Leu
245 250 255
Met Ile Ser Arg Thr Pro Glu Val Thr Cys Val Val Val Asp Val Ser
260 265 270
His Glu Asp Pro Glu Val Lys Phe Asn Trp Tyr Val Asp Gly Val Glu
275 280 285
Val His Asn Ala Lys Thr Lys Pro Arg Glu Glu Gln Tyr Asn Ser Thr
290 295 300
Tyr Arg Val Val Ser Val Leu Thr Val Leu His Gln Asp Trp Leu Asn
305 310 315 320
Gly Lys Glu Tyr Lys Cys Lys Val Ser Asn Lys Ala Leu Gly Ala Pro
325 330 335
Ile Glu Lys Thr Ile Ser Lys Ala Lys Gly Gln Pro Arg Glu Pro Gln
340 345 350
Val Tyr Thr Leu Pro Pro Ser Arg Glu Glu Met Thr Lys Asn Gln Val
355 360 365
Ser Leu Thr Cys Leu Val Lys Gly Phe Tyr Pro Ser Asp Ile Ala Val
370 375 380
Glu Trp Glu Ser Asn Gly Gln Pro Glu Asn Asn Tyr Lys Thr Thr Pro
385 390 395 400
Pro Val Leu Asp Ser Asp Gly Ser Phe Phe Leu Tyr Ser Lys Leu Thr
405 410 415
Val Asp Lys Ser Arg Trp Gln Gln Gly Asn Val Phe Ser Cys Ser Val
420 425 430
Met His Glu Ala Leu His Asn His Tyr Thr Gln Lys Ser Leu Ser Leu
435 440 445
Ser Pro Gly Lys
450
<210> 57
<211> 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帕妥珠单抗 CDRL1
<400> 57
Gln Asp Val Ser Ile Gly
1 5
<210> 58
<211> 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帕妥珠单抗 CDRL2
<400> 58
Ser Ala Ser
1
<210> 59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帕妥珠单抗 CDRL3
<400> 59
Gln Gln Tyr Tyr Ile Tyr Pro Tyr Thr
1 5
<210> 60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帕妥珠单抗 CDRH1
<400> 60
Gly Phe Thr Phe Thr Asp Tyr Thr
1 5
<210> 61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帕妥珠单抗 CDRH2
<400> 61
Val Asn Pro Asn Ser Gly Gly Ser
1 5
<210> 62
<211> 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帕妥珠单抗 CDRH3
<400> 62
Ala Arg Asn Leu Gly Pro Ser Phe Tyr Phe Asp Tyr
1 5 10
<210> 63
<211> 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CDH6 抗体 CDRL1
<400> 63
Lys Ala Ser Gln Asn Ile Tyr Lys Asn Leu Ala
1 5 10
<210> 64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CDH6 抗体 CDRL2
<400> 64
Asp Ala Asn Thr Leu Gln Thr
1 5
<210> 65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CDH6 抗体 CDRL3
<400> 65
Gln Gln Tyr Tyr Ser Gly Trp Ala
1 5
<210> 66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CDH6 抗体 CDRH1
<400> 66
Arg Asn Phe Met His
1 5
<210> 67
<211> 1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CDH6 抗体 CDRH2
<400> 67
Trp Ile Tyr Pro Gly Asp Gly Glu Thr Glu Tyr Ala Gln Lys Phe Gln
1 5 10 15
Gly
<210> 68
<211> 1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CDH6 抗体 CDRH3
<400> 68
Gly Val Tyr Gly Gly Phe Ala Gly Gly Tyr Phe Asp Phe
1 5 10

Claims (49)

1.一种方法,是由式(Rp-VI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工序a1、工序a2、工序a3以及工序a4,
式(Rp-VII)中,
A1为
Q为硫醇基或羟基,
PG1为羟基的保护基,以及,
PG3为氨基的保护基,
工序a1中,使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与选自由下式(Rc-II-1)以及(Rc-II-2)构成的组中的光学活性的亚磷酰化剂(Rc-II)反应,得到由式(Rc-III)表示的化合物,
式(I)中,
PG1以及PG3如上定义,以及,
PG2为羟基的保护基,
以及/>
式(Rc-II-1)中,
R1为氢或甲基,
R2为氢、碳原子数1~3的烷基或苯基,
在此,所述烷基未经取代,或由一个以上的苯基、甲苯磺酰基或者二苯基甲基硅烷基取代,以及,
所述苯基未经取代,或由硝基或者甲氧基取代,
式(Rc-III)中,
PG1、PG2以及PG3如上定义,以及,
B1为
R1以及R2如上定义,
工序a2中,使所得到的式(Rc-III)的化合物与由式(IV)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在活化剂的存在下反应,接着,利用酰化剂或烷氧基羰基化剂进行处理,进而与硫化剂反应,接着对PG2进行去保护,得到由式(Rc-V)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式(IV)中,
A2为以及,
PG4为氨基的保护基,
式(Rc-V)中,
A2、PG1以及PG3如上定义,
B2为以及,
PG6为氨基的保护基,
工序a3中,使所得到的式(Rc-V)的化合物或其盐在缩合剂的存在下环化,接着与硫化剂或氧化剂反应,得到由式(Rc-V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式(Rc-VI)中,
A2、B2、Q、PG1以及PG3如上定义,
工序a4中,对所得到的式(Rc-VI)的化合物的硫代磷酸部位的保护基B2、以及A2中的保护基PG4进行去保护,得到式(Rp-VII)的化合物或其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工序a2中,在与硫化剂反应后且对PG2进行去保护前得到的中间体是由式(Rc-V0)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式(Rc-V0)中,
A2、B2、PG1、PG2以及PG3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
3.一种方法,是由式(Sp-VI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工序a1、工序a2、工序a3以及工序a4,
式(Sp-VII)中,
A1为
Q为硫醇基或羟基,
PG1为羟基的保护基,以及,
PG3为氨基的保护基,
工序a1中,使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与选自由下式(Sc-II-1)以及(Sc-II-2)构成的组中的光学活性的亚磷酰化剂(Sc-II)反应,得到由式(Sc-III)表示的化合物,
式(I)中,
PG1以及PG3如上定义,以及,
PG2为羟基的保护基,
以及/>
式(Sc-II-1)中,
R1为氢或甲基,
R2为氢、碳原子数1~3的烷基或苯基,
在此,所述烷基未经取代,或由一个以上的苯基、甲苯磺酰基或者二苯基甲基硅烷基取代,以及,
所述苯基未经取代,或由硝基或者甲氧基取代,
式(Sc-III)中,
PG1、PG2以及PG3如上定义,以及,
B1S
R1以及R2如上定义,
工序a2中,使所得到的式(Sc-III)的化合物与由式(IV)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在活化剂的存在下反应,接着,利用酰化剂或烷氧基羰基化剂进行处理,进而与硫化剂反应,接着对PG2进行去保护,得到由式(Sc-V)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式(IV)中,
A2为以及,
PG4为氨基的保护基,
式(Sc-V)中,
A2、PG1以及PG3如上定义,
B2S以及,
PG6为氨基的保护基,
工序a3中,使所得到的式(Sc-V)的化合物或其盐在缩合剂的存在下环化,接着与硫化剂或氧化剂反应,得到由式(Sc-V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式(Sc-VI)中,
A2、B2S、Q、PG1以及PG3如上定义,
工序a4中,对所得到的式(Sc-VI)的化合物的硫代磷酸部位的保护基B2S、以及A2中的保护基PG4进行去保护,得到式(Sp-VII)的化合物或其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工序a2中,在与硫化剂反应后且对PG2进行去保护前得到的中间体是由式(Sc-V0)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式(Sc-V0)中,
A2、B2S、PG1、PG2以及PG3如权利要求2所定义。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工序a2中的活化剂为选自由1-苯基咪唑、苯并咪唑、1-甲基苯并咪唑、1-氰甲基哌啶、1-吡咯烷乙腈、1-(氰甲基)咪唑、以及它们的盐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工序a2中的酰化剂或烷氧基羰基化剂为选自由乙酸酐、N-琥珀酰亚胺乙酸酯、五氟苯基乙酸酯、三氟乙酸乙酯、三氟乙酸甲酯、五氟苯基三氟乙酸酯、三氟乙酰基苯并三唑、1-三氟乙酰基咪唑、苯甲酸酐、苯甲酸五氟苯酯、苯甲酸五氟苯酯、1-叔丁氧基羰基-1,2,4-三唑、N-叔丁氧基羰基咪唑、二碳酸二叔丁酯、9-芴基甲基五氟苯基碳酸酯、1-[(9H-芴-9-基甲氧基)羰基氧基]苯并三唑、N-[(9H-芴-9-基甲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N-(2,2,2-三氯乙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N-苄氧基羰基琥珀酰亚胺、二碳酸二苄酯、3-硝基-1H-1,2,4-三唑-1-羧酸2-(三甲基硅烷基)乙酯、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N-乙氧基羰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以及咪唑-1-羧酸甲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工序a2中的硫化剂为选自由氢化黄原素、双(苯基乙酰基)二硫醚、3H-1,2-苯并二硫醇-3-酮-1,1-二氧化物、5-苯基-3H-1,2,4-二噻唑-3-酮以及[(N,N-二甲基氨基亚甲基)氨基]-3H-1,2,4-二噻唑啉-3-硫酮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工序a3中的缩合剂为选自由2-氯-5,5-二甲基-1,3,2-二氧磷杂环己烷2-氧化物、二甲基磷酰氯、二乙基磷酰氯、2-氯-2-氧-1,3,2-二氧磷杂环戊烷、1H-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鏻六氟磷酸盐、氯三吡咯烷基六氟磷酸盐、溴三吡咯烷基六氟磷酸盐、以及丙基磷酸酐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工序a3中的硫化剂为选自由氢化黄原素、双(苯基乙酰基)二硫醚、3H-1,2-苯并二硫醇-3-酮-1,1-二氧化物、5-苯基-3H-1,2,4-二噻唑-3-酮以及[(N,N-二甲基氨基亚甲基)氨基]-3H-1,2,4-二噻唑啉-3-硫酮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工序a3中的氧化剂为选自由碘、叔丁基过氧化氢、3-氯过氧苯甲酸、过氧化氢、高碘酸、高锰酸钾以及氧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PG4为苄基、苯甲酰基、叔丁氧基羰基、9-芴基甲基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2,2,2-三氯乙氧基羰基、苄基氧基羰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或乙氧基羰基。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PG6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苯甲酰基、叔丁氧基羰基、9-芴基甲基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2,2,2-三氯乙氧基羰基、苄基氧基羰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甲氧基羰基、或乙氧基羰基。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式(IV)的化合物或其盐通过以下的工序a5以及工序a6来制造,或者通过以下的工序a5’、工序a5”以及工序a6来制造,
工序a5中,使由式(VII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与亚磷酸酯反应,得到由式(IX)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式(VIII)中,
A2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以及,
PG5为羟基的保护基,
式(IX)中,A2以及PG5如上定义,
工序a5’中,使由式(VII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与亚磷酸酯反应,得到由式(IX’)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式(VIII’)中,
A1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以及,
PG5如上定义,
式(IX’)中,A1以及PG5如上定义,
工序a5”中,使所得到的式(IX’)的化合物或其盐与酰化剂或烷氧基羰基化剂反应,得到由式(IX)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式(IX)中,A2以及PG5如上定义,
工序a6中,对工序a5或工序a5”中得到的式(IX)的化合物的5’羟基的保护基PG5进行去保护,得到式(IV)的化合物或其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
工序a5和工序a5’的亚磷酸酯为选自由亚磷酸二苯酯、亚磷酸甲酯、亚磷酸二乙酯、以及亚磷酸二丁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中,
工序a5”的酰化剂或烷氧基羰基化剂为选自由乙酸酐、乙酰氯、N-琥珀酰亚胺乙酸酯、五氟苯基乙酸酯、1-乙酰基-1H-1,2,3-三唑并[4,5-b]吡啶、N-甲氧基二乙酰胺、N-乙酰基咪唑、三氟乙酸酐、双三氟乙酰胺、三氟乙酸乙酯、三氟乙酸甲酯、五氟苯基三氟乙酸酯、三氟乙酰基苯并三唑、S-乙基三氟硫代乙酸酯、N-甲基双三氟乙酰胺、三氟乙酰基三氟甲磺酸酯、1-三氟乙酰基咪唑、苯甲酸酐、苯甲酰氯、苯甲酸五氟苯酯、苯甲酸五氟苯酯、三氟甲磺酸苯甲酰酯、3-苯甲酰噻唑烷-2-硫酮、叔丁基苯基碳酸酯、N-(叔丁氧基羰基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2-(叔丁氧基羰基硫代)-4,6-二甲基吡啶、N-叔丁氧基羰基咪唑、肼基甲酸叔丁酯、2-(叔丁氧基羰基氧基亚氨基)-2-苯基乙腈、1-叔丁氧基羰基-1,2,4-三唑、N-叔丁氧基羰基咪唑、二碳酸二叔丁酯、9-芴基甲基五氟苯基碳酸酯、氯甲酸9-芴基甲酯、9-芴基甲基肼基甲酸酯、19-芴基甲基氨基甲酸酯、1-[(9H-芴-9-基甲氧基)羰基氧基]苯并三唑、N-[(9H-芴-9-基甲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氯甲酸烯丙酯、二碳酸二烯丙酯、N-(烯丙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碳酸烯丙基苯酯、N-(2,2,2-三氯乙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氯甲酸2,2,2-三氯乙酯、氯甲酸苄酯、肼基甲酸苄酯、碳酸苄基苯酯、N-苄氧基羰基琥珀酰亚胺、二碳酸二苄酯、4-[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氧基]硝基苯、3-硝基-1H-1,2,4-三唑-1-羧酸2-(三甲基硅烷基)乙酯、N-[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氧基]琥珀酰亚胺、N-乙氧基羰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氯甲酸乙酯、二碳酸二乙酯、咪唑-1-羧酸乙酯、2-乙氧基-1-(乙氧基羰基)-1,2-二氢喹啉、氯甲酸甲酯、碳酸二甲酯、二碳酸二甲酯、或咪唑-1-羧酸甲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2、5~9以及1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序a3中,通过使用所述硫化剂来得到式(Rp-VII)的化合物或其盐,式(Rp-VII)中,Q为硫醇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序a4中,在将所得到的式(Rp-VII)的化合物转换为其盐之前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处理,和/或,在将所得到的式(Rp-VII)的化合物转换为其盐之后进行结晶化,得到式(Rp,Rp-VII’)的化合物或其盐,式(Rp-VII)中,Q为硫醇基,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工序a7和工序a8,
工序a7中,对所得到的式(Rp,Rp-VII’)的化合物的保护基PG1和PG3进行去保护,得到由式(Rp,Rp-X)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式(Rp,Rp-X)中,
A1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
工序a8中,使所得到的式(Rp,Rp-X)的化合物或其盐与由式(X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活性酯体缩合,得到由式(Rp,Rp-XI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式(Rp,Rp-XII)中,A1如上定义。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工序a9,
工序a9中,使所得到的式(Rp,Rp-XII)的化合物或其盐与以下称为Ab的抗体或该抗体的功能性片段结合,得到由式(Rp,Rp-XIII)表示的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或它们的混合物,
式(Rp,Rp-XIII)中,
m为1~10的范围,
Ab的糖链任意地被重构,
Ab从任选地被修饰的氨基酸残基的侧链直接键合于式(Rp,Rp-XII)的化合物,或从Ab的糖链或经重构的糖链键合于式(Rp,Rp-XII)的化合物,
A1为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工序a9中,使式(Rp,Rp-XII)的化合物或其盐与Ab通过应变促进型叠氮-炔烃加成环化反应即strain-promoted azide-alkyne cycloaddition反应结合。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中,
抗体为选自由抗HER2抗体、抗HER3抗体、抗DLL3抗体、抗FAP抗体、抗CDH11抗体、抗CDH6抗体、抗A33抗体、抗CanAg抗体、抗CD19抗体、抗CD20抗体、抗CD22抗体、抗CD30抗体、抗CD33抗体、抗CD56抗体、抗CD70抗体、抗CD98抗体、抗TROP2抗体、抗CEA抗体、抗Cripto抗体、抗EphA2抗体、抗G250抗体、抗MUC1抗体、抗GPNMB抗体、抗Integrin抗体、抗PSMA抗体、抗Tenascin-C抗体、抗SLC44A4抗体、抗Mesothelin抗体、抗ENPP3抗体、抗CD47抗体、抗EGFR抗体、抗GPR20抗体、以及抗DR5抗体构成的组中的抗体。
22.一种化合物,其由式(Rc-III)表示:
式(Rc-III)中,
B1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
PG1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三甲基硅烷基、三乙基硅烷基、三异丙基硅烷基、或叔丁基二苯基硅烷基,
PG2为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4-甲氧基三苯甲基、2-氯三苯甲基、或三苯甲基,
PG3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叔丁氧基羰基、9-芴基甲基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2,2,2-三氯乙氧基羰基、或苄基氧基羰基。
23.一种化合物或其盐,其由式(Rc-V0)表示:
式(Rc-V0)中,
A2和B2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
PG1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三甲基硅烷基、三乙基硅烷基、三异丙基硅烷基、或叔丁基二苯基硅烷基,
PG2为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4-甲氧基三苯甲基、2-氯三苯甲基、或三苯甲基,
PG3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叔丁氧基羰基、9-芴基甲基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2,2,2-三氯乙氧基羰基、或苄基氧基羰基。
24.一种化合物或其盐,其由式(Rc-V)表示:
式(Rc-V)中,
A2和B2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
PG1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三甲基硅烷基、三乙基硅烷基、三异丙基硅烷基、或叔丁基二苯基硅烷基,
PG3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叔丁氧基羰基、9-芴基甲基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2,2,2-三氯乙氧基羰基、或苄基氧基羰基。
25.根据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式(I)的化合物通过以下的工序b1和工序b2来制造,式(I)中,PG1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
工序b1中,使由式(XIV)表示的化合物与由式(XV)表示的化合物反应,得到由式(XVI)表示的化合物,
式(XIV)中,PG2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
式(XV)中,
PG3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以及,
X为Cl、Br、或I,
式(XVI)中,PG2以及PG3如上定义,
工序b2中,使所得到的式(XVI)的化合物与硅烷化剂反应,得到下式(I’)的化合物与式(XVII)的化合物的混合物,接着,在碱的存在下,使该混合物中的式(XVII)的化合物转换为式(I’)的化合物,得到式(I’)的化合物,
式(I’)、式(XVII)中,PG2和PG3如上定义。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
工序b1的反应在碱的存在下实施,该碱为1,1,3,3-四甲基胍、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或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在工序b2中,使式(XVI)的化合物与硅烷化剂的反应在第一碱的存在下实施,得到式(I’)的化合物与式(XVII)的化合物的混合物,接着,将该混合物中的式(XVII)的化合物在第二碱的存在下转换为式(I’)的化合物,得到式(I’)的化合物。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
第一碱为选自由1,1,3,3-四甲基胍、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以及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方法,其中,
第二碱为选自由1,1,3,3-四甲基胍、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以及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30.根据权利要求25~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工序b2的硅烷化剂为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或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三氟甲磺酸酯。
31.根据权利要求25~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式(XV)的化合物通过以下的工序b3来制造,
工序b3中,使由式(XVIII)表示的化合物在酸或碱的存在下与2-卤乙醇反应,得到式(XV)的化合物,
式(XVIII)中,PG3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
工序b3的碱为选自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以及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33.一种化合物,其由式(XV)表示:
式(XV)中,
PG3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以及,
X为Cl、Br、或I。
34.根据权利要求13~21以及25~3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式(VIII’)的化合物通过以下的工序c1、工序c2、工序c3、工序c4、工序c5、工序c6来制造,
式(VIII’)中,
A1为以及,
PG5为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4-甲氧基三苯甲基、2-氯三苯甲基或三苯甲基,
工序c1中,使由式(XIX)表示的化合物与苯甲酰化剂反应,得到由式(XX)表示的化合物,
/>
工序c2中,使所得到的式(XX)的化合物水解,得到由式(XXI)表示的化合物,
工序c3中,使所得到的式(XXI)的化合物与氯化剂反应,得到由式(XXII)表示的化合物,
工序c4中,使所得到的式(XXII)的化合物与由式(XXIII)表示的化合物反应,得到由式(XXIV)表示的化合物,
工序c5中,从所得到的式(XXIV)的化合物将苯甲酰基去保护,得到由式(XXV)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工序c6中,使所得到的式(XXV)的化合物或其盐与三苯甲基化剂反应,得到式(VIII’)的化合物或其盐,式(VIII’)中,A1以及PG5如上定义。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工序c7和工序c8,
工序c7中,使所得到的式(VIII’)的化合物或其盐与硅烷化剂反应,接着与酰化剂或烷氧基羰基化剂反应,得到由式(XXVII)表示的化合物,式(VIII’)中,A1以及PG5如权利要求34所定义,
式(XXVII)中,
PG4为苯甲酰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叔丁氧基羰基、9-芴基甲基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2,2,2-三氯乙氧基羰基、或苄基氧基羰基,
PG5如上定义,以及,
PG7为羟基的保护基,
工序c8中,对所得到的式(XXVII)的化合物的保护基PG7进行去保护,得到由式(VII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式(VIII)中,
A2为以及,
PG4以及PG5如上定义。
36.根据权利要求34或35所述的方法,其中,
工序c3的氯化剂为选自由三氯异氰脲酸、氯异氰脲酸、二氯异氰脲酸、N-氯琥珀酰亚胺、1,3-二氯-5,5-二甲基海因、以及四氯化碳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工序c3的反应在选自由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三邻甲苯基亚磷酸酯、三苯基亚磷酸酯、三乙基亚磷酸酯、以及三苯基膦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的存在下实施。
37.根据权利要求34~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工序c4在选自由碳酸铯、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以及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的存在下实施。
38.根据权利要求34~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工序c6的三苯甲基化剂为选自由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氯、4-甲氧基三苯甲基氯、2-氯三苯甲基氯、以及三苯甲基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39.根据权利要求35~3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工序c7的酰化剂或烷氧基羰基化剂为选自由苯甲酰化剂、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化剂、叔丁氧基羰基化剂、9-芴基甲基氧基羰基化剂、烯丙氧基羰基化剂、2,2,2-三氯乙氧基羰基化剂、以及苄基氧基羰基化剂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40.根据权利要求34~3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式(XXIII)的化合物通过以下的工序c9、工序c10以及工序c11来制造,
工序c9中,从由式(XXVIII)表示的化合物将叔丁氧基羰基去保护,得到由式(XXIX)表示的化合物,
工序c10中,使所得到的式(XXIX)的化合物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炔烃的还原反应,接着进行还原氨基化反应,得到由式(XXX)表示的化合物,
工序c11中,使所得到的式(XXX)的化合物与苯甲酰化剂反应,得到式(XXIII)的化合物。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式(XXVIII)的化合物通过以下的工序c12和工序c13来制造,
工序c12中,使由式(XXXI)表示的化合物在1-甲基咪唑的存在下与叔丁氧基羰基化剂反应,得到由式(XXXII)表示的化合物,
工序c13中,使所得到的式(XXXII)的化合物与丙醛二乙基乙缩醛反应,得到式(XXVIII)的化合物。
42.根据权利要求34~39以及4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式(XXIV)的化合物通过以下的工序c14和工序c15代替所述工序c4来制造,
工序c14中,使所述式(XXII)的化合物与所述式(XXIX)的化合物反应,得到由式(XXXIII)表示的化合物,
工序c15中,使所得到的式(XXXIII)的化合物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炔烃的还原反应,接着进行还原氨基化反应,进而与苯甲酰化剂反应,得到式(XXIV)的化合物。
43.一种化合物,其由式(XX)表示:
44.一种化合物,其由式(XXII)表示:
45.一种化合物,其由式(XXIV)表示:
46.一种化合物或其盐,其由式(XXV)表示:
47.一种化合物或其盐,其由式(VIII’-1)表示:
式(VIII’-1)中,PG5为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4-甲氧基三苯甲基、2-氯三苯甲基或三苯甲基。
48.一种化合物,其由式(XXVII)表示:
/>
式(XXVII)中,
PG4为苯甲酰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叔丁氧基羰基、9-芴基甲基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2,2,2-三氯乙氧基羰基、或苄基氧基羰基,
PG5为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4-甲氧基三苯甲基、2-氯三苯甲基或三苯甲基,以及,
PG7为三甲基硅烷基、三乙基硅烷基、三异丙基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叔丁基二苯基硅烷基、或三苯基硅烷基。
49.一种化合物,其由式(XXVIII)表示:
/>
CN202280012523.0A 2021-02-01 2022-01-31 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新型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68677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14624 2021-02-01
JP2021-066316 2021-04-09
JP2021066316 2021-04-09
PCT/JP2022/003512 WO2022163846A1 (ja) 2021-02-01 2022-01-31 抗体-免疫賦活化剤コンジュゲートの新規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67795A true CN116867795A (zh) 2023-10-10

Family

ID=88222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12523.0A Pending CN116867795A (zh) 2021-02-01 2022-01-31 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新型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6779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3078218C (en) Antibody-pyrrolobenzodiazepine derivative conjugate
JP7483975B2 (ja) 新規環状ジヌクレオチド誘導体及びその抗体薬物コンジュゲート
EP3677589A1 (en) Improve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tibody-drug conjugate
EP3950061A1 (en) Antibody-pyrrolobenzodiazepine derivative conjugate
EP3949988A1 (en) Combination of antibody-pyrrolobenzodiazepine derivative conjugate and parp inhibitor
EP3949987A1 (en) Anti-her2 antibody-pyrrolobenzodiazepine derivative conjugate
EP4115909A1 (en) Antibody-drug conjugate including novel cyclic dinucleotide derivative
BR112021009251A2 (pt) conjugado anticorpo-fármaco, anticorpo ou um fragmento funcional do mesmo, polinucleotídeo, vetor de expressão, célula hospedeira, composição farmacêutica, e, métodos para produção de um anticorpo com glicano remodelado, de um conjugado anticorpo-fármaco, do anticorpo ou um fragmento funcional do mesmo e para tratamento de um tumor.
WO2022163846A1 (ja) 抗体-免疫賦活化剤コンジュゲートの新規製造方法
CN116867795A (zh) 抗体-免疫刺激剂偶联物的新型制造方法
WO2024024935A1 (ja) 抗腫瘍効果を有する抗体薬物複合体の新規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