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67393A - 衣服系统 - Google Patents

衣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67393A
CN116867393A CN202180086784.2A CN202180086784A CN116867393A CN 116867393 A CN116867393 A CN 116867393A CN 202180086784 A CN202180086784 A CN 202180086784A CN 116867393 A CN116867393 A CN 1168673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temperature
humidity
unit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67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津川重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6867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673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02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controlled internal environment
    • A41D13/002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controlled internal environment by means of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02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controlled internal environment
    • A41D13/0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controlled internal environment with controlled tempera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02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controlled internal environment
    • A41D13/0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controlled internal environment with controlled temperature
    • A41D13/0053Cooled gar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2Overalls, e.g. bodysuits or bib overal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7/02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2007/0059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with an open fluid circuit
    • A61F2007/0063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with an open fluid circuit for cooling
    • A61F2007/0064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with an open fluid circuit for cooling of g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7/007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characterised by electric heating
    • A61F2007/0075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characterised by electric heating using a Peltier element, e.g. near the spot to be heated or cool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2007/0093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programm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7/02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 A61F2007/0225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connected to the body or a part thereof
    • A61F2007/0233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connected to the body or a part thereof connected to or incorporated in clothing or gar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衣服系统,具备:衣服,用于使用者穿着;送风单元,向所述衣服送出风;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送风单元,所述衣服被划分为与所述使用者身体的多个部位分别对应的多个区间,包括位于所述使用者一侧的内层,以及从该内层察位于所述使用者相反一侧的外层,所述送风单元针对所述多个区间的每一个,向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之间送出风,所述控制装置对送风单元向每个所述区间送出风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衣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者睡眠时使用的衣服系统。
背景技术
近来,人们难以保持高质量且足够良好的睡眠以保持心平气和及身体健康。另一方面,通常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与保持生命所必须的其他功能同样受到运动量减少等变化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发生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睡眠时间变短,浅睡增多,深睡减少。也就是说,痴呆症的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健康寿命也不可避免地缩短。
人一生(日常活动)的时间由大约34~50%的家庭之外的社会性活动、大约17~33%的家庭生活和其余约33%的睡眠时间构成,并由生物钟调节。显然,睡眠时间在保持记忆,保养内脏机能方面有重大作用,对工作效率的提高也不可或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睡眠时间以外的活动由心理或身体环境等亦即水分摄入、营养(反映消化、吸收、代谢、排泄等)、运动、睡眠、生活习惯、记忆、生存意义等支撑。反过来,睡眠反映身体或心理的疲劳、压力、心理状态、其他社会活动、营养、运动、生活习惯等,其质和量受到这些内容影响。
另外,众所周知地,睡眠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如体温变化、发热量(运动量、饮食内容等)和散热量(出汗能力等)的平衡等,睡眠还颇受居住地区的气候即温度、湿度、声音、光、氧饱和度、二氧化碳浓度、一氧化碳浓度等环境的影响。关于个体差异,在个体的身体组成、特别是与发热量相关的肌肉量、与骨骼、散热及出汗相关的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内脏的发育及年龄增长程度、生活方式病的组合、免疫及内分泌系统的平衡等、工作质量及内容等广泛范围内产生巨大差异。此外,实际上,即使从湿球黑球温度来看,体感舒适温度也颇受湿度影响。
其中,关于身体各部位温度由与温度上升相关的因素和与温度下降相关的因素规定。
首先,与温度上升相关的因素具有:
1热传递(主要通过动脉血),
2热产生(主要通过肌肉、内脏(例:肝脏)及充血、炎症反应),3热对流(从经过裸露的皮肤的高温气体(或液体)向皮肤传热),
4热传导(从直接接触的高于体温的表面(固体)向低温的体表面传热),
5抑制热对流传导(肥胖(体表面积减少)、厚衣服、挡风)。
其次,与温度下降相关的因素具有:
6散热及热辐射(为减小与周围环境的温差,红外线、体表面积(消瘦)、自律神经平衡产生影响)
7蒸发(例如,汗液气化带来的降温)
8热对流(向经过裸露的皮肤的低温气体(或液体)传热,例如,通风)
9热传导(从体表向比体表温度低的表面(固体)传热,或者,从直接接触的高温表面向低温(例如,缺血部位)表面传热)
10热输出(主要通过静脉血、皮下静脉、毛细血管引起的缺血)
热产生源于肌肉运动(60%)和内脏代谢(40%)。此外,交感神经兴奋、甲亢、过度肥胖等也会影响体温上升。另一方面,若副交感神经占优势、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或瘦弱,则导致体温下降。
早有报道称,若遇酷暑或严寒,在睡眠中因低体温症或中暑而陷入危险的老年人、过度肥胖者或老年衰弱者(frailty)、各种疾病合并症患者等身体会突然发生变化。虽然能够使用合适的空调进行相当的防范,但在近年的异常天气条件下,一般的空调是不够用的。为了慎重起见,让我们来重新审视一下保持体温的机制。
体温调节中枢(丘脑下部)感知充当身体表面和身体深部温度的各传感器的神经所感知到的身体的温度,以及肌肉、肝脏等脏器组织的温度,并适当地保持身体表面与深部之间的温度差。即,若指尖等末梢血管感知到寒冷,则通过交感神经的作用,收缩并降低散热来保持体温,并通过颤抖使肌肉产生热量,防止体温下降。但是,若因外部气温(湿度)的变化(室外的(极)低温、室内空调的过度使用)、过度减肥、运动不足导致的肌肉减少、甲状腺激素水平的降低等,引起产热降低、压力、老化,因变形性脊椎病等引起自律神经的平衡紊乱、血管的收缩功能下降,则无法保持与散热之间的平衡,全身的温度下降,形成低体温症。即,低体温症是在身体的散热远远超过产热的情况下发生的。此外,体内的热产生约60%源于肌肉,约40%源于肝脏等内脏。
另一方面,虽然身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偿热负荷的较大变动,但是,大量或长时间地暴露在超过其散热能力的热量下,会使深部体温升高并导致中暑。深部体温轻度短暂性的升高是能够忍耐的,但是,剧烈的上升(一般,超过41℃)会导致蛋白质变性,尤其,在高温条件下进行重体力劳动和激烈的运动时,导致促炎性细胞因子(例如,肿瘤坏死因子α、IL-1β)的释放。其结果,引发细胞功能障碍,激活炎症级联反应。这种病理生理学过程类似于长时间休克继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从上述内容得到如下启示:尤其,在睡眠过程中,在一个较小范围内,湿度及温度环境会带来熟睡,但只要稍稍偏离该范围,就会令人感到难以入睡,或者,若是老年人和患有基础病的人群,则会引起低温症或中暑,由于极度出汗引起脱水而导致脑梗塞、心肌梗塞、肺梗塞、心律失常,或者,在不能出汗的情况下,产生心力衰竭、肾功能下降等。如上所述,随着年龄的增长,上述自律性体温调节功能下降,舒适环境的范围变小。由此可以理解,根据个人的体温调节能力,针对老年人、过度肥胖或老年衰弱(frailty)、特定疾病的合并症患者,需要根据季节、身体状况、睡眠的各阶段积极地调节温度和湿度。
另外,基本常识是寒头暖足(使日间温热的脑部降温),若肉体过度疲劳,加之局部肌肉的急性炎症性变化,则温度上升,伴随温度上升的疼痛如同睡眠噪音。事实上,洗浴、按摩或冰袋也有效果。因为床上的局部温度控制归根结底是对与身体的接触点的温度控制,所以,可以同时使用被褥,但是,若考虑到翻身和身体移动,则在实际上,踢开了被褥而因冬季或打开冷气等而形成低体温状态是经常发生的,难以仅用传统的被褥或睡衣来控制温度。
为此,提出了各种能够调整使用者的身体的(体感)温度、湿度的衣服。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体感温度调节衣料,其安装有送出经除湿用冷却过滤器除湿及冷却后的空气的空气扇。从空气扇向使用者穿着的衣服的内侧送出空气。并且,从该空气扇送出的空气以空气扇为中心向衣服的内侧扩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996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例如,能够设想,在气温高的季节等,为了获得舒适的睡眠,在睡眠时穿着专利文献1的身体冷却用衣料来给身体降温。但是,适合身体各部位(例如,头部、颈部、手臂、腿部和腹部等)的温度是不同的。例如,既有诸如脑部、睾丸、急性炎症部位等需要强降温的部位,也有诸如慢性炎症部位、下肢、卵巢、肝脏、肾脏等内脏等无需过度降温的部位。因此,睡眠所期望的是依据季节、天气等环境、个人的身心状态等,以适合使用者身体各部位的温度送风。但是,专利文献1的技术难以分别单独地对身体各部位送风。考虑到以上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分别对与使用者的身体部位对应的每个区间适当地送风的衣服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衣服系统具备:供使用者穿着的衣服;对所述衣服送出风的送风单元;控制所述送风单元的控制装置,所述衣服被划分为分别与所述使用者的身体的多个部位对应的多个区间,包括位于所述使用者一侧的内层和从该内层观察位于与所述使用者相反一侧的外层,所述送风单元针对所述多个区间的每一个,向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之间送风,所述控制装置对送风单元向每个所述区间送出风进行控制。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优选方式的衣服系统针对衣服的与身体的各部位对应的多个区间的每一个(即,每个部位)控制送风。例如,能够使有无送风、送风时机、风量、温度以及湿度等因各个区间而不同。即,能够对各个身体部位分别单独适当地送风。因此,能够为穿着衣服系统睡觉的使用者提供舒适的睡眠。并且,能够不依赖于化学物质、药剂,而通过个体差异较小的物理学或环境方法,实现睡眠的个体优化,从根本上改善个人的睡眠质量,在预防包括传染病在内的各种疾病的同时,提高睡眠之外的活动的生产率。另外,通过实现舒适的睡眠,还能够保持认知功能并延长健康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衣服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衣服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衣服系统的功能的框图。
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存储装置所存储的学习完毕模型的说明图。
图5是变形例的衣服的示意图。
图6是变形例的送风单元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例第一实施方式的衣服系统100的结构图。衣服系统100是一种关于衣服的系统,使用者为实现舒适睡眠在睡眠时穿着所述衣服。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衣服系统100具备衣服10、送风单元20、处理装置30和检测单元40。
<衣服10>
第一实施方式的衣服10是呈与使用者的身体的形状相对应的人型的睡袋状衣服10。如图1所示,使用者的除了头部和颈部以外的部位被衣服10覆盖。具体而言,衣服10包括内层11和外层12。内层11在穿着状态下位于使用者一侧,是使用者直接接触的区域。从内层11观察,外层12位于上述使用者相反一侧。从穿着衣服10的使用者角度来看,外层12位于内层11的外侧。换言之,内层11位于使用者与外层12之间。
内层11和外层12是片状构件,形成为与颈部对应的部分开口的袋状。外层12和内层11以内层11位于外层12的内侧的方式相互连接。例如,在颈部开口的位置,内层11和外层12连接(例如,缝合)。但除与颈部开口对应的部分外,外层12的内表面(与内层11相对一侧的表面)与内层11的外表面(与使用者相反一侧的表面)不连接。即,在内层11的外表面与外层12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空间。此外,能够预计到:为实现独立穿着,在前表面正中的开口处,左右空气的交流难以在前表面进行。
内层11和外层12能够由任何材料(例如,纤维)形成。内层11优选由具有透气性的材料形成。此外,对衣服10进行处理,以应对螨虫、虱子等寄生虫和静电。另外,内层11容易产生污垢和臭味,所以需要容易更换和洗涤。因此,优选内层11相对于外层12能够装卸。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内层11和外层12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衣服10被划分为分别与使用者身体的多个部位对应的多个区间Rn(n=1~N)。例如,衣服10的多个区间Rn包括与右前臂对应的区间R1、与右上臂对应的区间R2、与左前臂对应的区间R3、与左上臂对应的区间R4、与右小腿对应的区间R5、与右大腿对应的区间R6、与左小腿对应的区间R7、与左大腿对应的区间R8、与腹部对应的区间R9以及与胸部对应的区间R10等。
但衣服10的多个区间Rn的个数是任意的。例如,可以将身体划分为前表面和背面各24~32个区间Rn以及与侧面对应的1个以上区间Rn。同样地,各区间Rn的位置或大小等是任意的。
用于在衣服10中划分各区间Rn的结构是任意的。例如,多个区间Rn的每一个由分隔该各区间Rn的构件(例如,布状构件)划分。另外,也可以沿着该区间Rn的周缘连接(例如,缝合)内层11的外表面和外层12的内表面,以确定各区间Rn。如根据上述说明能够理解的那样,在衣服10的多个区间Rn的每一个,考虑有由内层11和外层12划分出的空间H。
<送风单元20>
图4是示例衣服系统100的功能的框图。送风单元20是对衣服10送出风的设备。具体而言,送风单元20对衣服10的多个区间Rn的每一个分别单独地送出风。针对衣服10的多个区间Rn的每一个,向内层11与外层12之间送出风。即,在各区间Rn中,从送风单元20向由内层11和外层12划分的空间H内送出风。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单元20送出调节了温度和湿度的风。此外,内层11优选由透气性高的材料形成,以使从送风单元20送出的风能够经由内层11送出至使用者。
如图4所示,送风单元20具备送风机21、温度调节机构22和湿度调节机构23。送风机21例如是风扇、循环器或压缩机等各种送风设备。
温度调节机构22是对送风单元20所送出的风的温度进行调节(冷却或加热)的装置。例如,温度调节机构22包括:能够对送风单元20所送出的风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例如,珀尔贴元件);能够对送风单元20所送出的风进行加热的发热装置(例如,加热器)。但是,只要能够调节风的温度,则温度调节机构22的具体结构是任意的。温度调节机构22能够针对各区间Rn(部位)来调节送风单元20所送出的风的温度。
湿度调节机构23是对送风单元20送出的风的湿度进行调整(除湿或加湿)的装置。例如,包括:能够对送风单元20所送出的风进行除湿的除湿器;能够对送风单元20所送出的风进行加湿的加湿器。但是,只要能够调节风的湿度,湿度调节机构23的具体结构是任意的。此外,湿度调节机构23能够针对每个区间Rn(部位)来调节送风单元20所送出的风的湿度。
送风机21送出的风通过温度调节机构22和湿度调节机构23对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之后送出至各区间Rn。此外,衣服系统100所具备的送风单元20的数量是任意的。例如,也可以在衣服10的每个区间Rn设置送风单元20。
如图1至图3所示,送风单元20经由管T向各区间Rn送风。对于衣服10的各区间Rn均连接有一个管T。即,第一实施方式的衣服系统100具备分别与多个区间Rn(身体的多个部位)对应的多个管T。各管T连接于与该管T对应的区间Rn的外层12。
<检测单元40>
检测单元40是检测与使用者的生物体相关的各种信息的机构。具体而言,检测单元40包括第一检测部41和第二检测部42。第一检测部41是检测使用者的体温的检测设备。具体而言,第一检测部41针对使用者的多个部位的每一个,检测该部位的体温。例如,能够将红外线传感器用作第一检测部41。但也可以将通过安装在使用者的各部位而能够检测体温的温度计用作第一检测部41。
第二检测部42是检测使用者的体表湿度的检测设备。具体而言,第二检测部42对使用者多个部位的每一个检测该部位的体表湿度。例如,能够将可粘贴于使用者的各部位的湿度计用作第二检测部42。此外,在下述说明中,将第一检测部41检测出的体温标记为检测温度S1,将第二检测部42检测出的湿度标记为检测湿度S2。
<处理装置30>
处理装置30是用于控制送风单元20的装置。例如,处理装置30由具备控制装置31和存储装置32的计算机系统来实现。例如,将个人计算机或平板电脑等信息终端用作处理装置30。
控制装置31例如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等单个或多个处理电路构成,统一控制处理装置30的各部件。存储装置32例如是由磁记录介质或半导体记录介质等公知的记录介质构成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其存储控制装置31要执行的程序和要使用的各种数据。
控制装置31实现用于控制送风单元20的各种功能。具体而言,控制装置31能够对送风单元20向衣服10的每个区间Rn送风进行控制。如图4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31作为送风控制部321、温度控制部322和湿度控制部323发挥作用。
送风控制部321控制送风单元20的送风机21。具体而言,送风控制部321对送风单元20向每个区间Rn(即,身体的部位)送风进行控制。例如,根据针对每个区间Rn设定的与送风相关的各种参数(以下,称作“送风参数”)来控制送风单元20的送风。送风参数例如是送风机21的送风与否、风量、送风机21的送风时机、送风机21送风的时长等。此外,送风参数是任意的,可以是使用者事先设定好的。
温度控制部322控制送风单元20的温度调节机构22。例如,温度控制部322控制温度调节机构22,使得送风机以能使使用者各部位保持期望的体温(以下,称作“目标体温”)的温度来进行送风。此外,目标体温能够因部位(区间Rn)而异。例如,设定接近头部的部位(区间Rn)的目标体温低于接近脚部的部位(区间Rn)的目标体温。
具体而言,温度控制部322根据第一检测部41检测出的检测温度S1,控制温度调节机构22。若检测温度S1低于目标温度,则控制温度调节机构22以对送风机21送出的风进行加温。另一方面,若检测温度S1超过目标温度,则控制温度调节机构22以对送风机21送出的风进行冷却。此外,目标温度是任意的,可以由制造商在制造衣服系统100时进行设定,也可以由使用者自由设定。
如根据上述说明能够理解的那样,温度控制部322针对多个区间Rn的每一个,根据第一检测部41对与该区间Rn对应的部位检测出的检测体温,控制送风单元20送出的风的温度。因此,能够以适当的温度对各部位送风。
湿度控制部323控制送风单元20的湿度调节机构23。具体而言,湿度控制部323针对衣服10的每个区间Rn控制送风单元20送出的风的温度。例如,湿度控制部323控制湿度调节机构23,使得送风机以能使使用者各部位的体表维持期望湿度(以下,称作“目标湿度”)的湿度送风。目标湿度例如为40%~50%。此外,各部位(区间Rn)的目标湿度可以不同。
具体而言,湿度控制部323根据第二检测部42检测出的检测湿度S2,控制湿度调节机构23。若检测湿度S2低于目标湿度,则控制湿度调节机构23以对送风机21送出的风进行加湿。另一方面,若检测湿度S2超过目标湿度,则控制湿度调节机构23以对送风机21送出的风进行除湿。此外,目标湿度可以由制造商在制造衣服系统100时进行设定,也可以由使用者自由设定。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各区间Rn的外层12形成通气口13。送出至各区间Rn的风最终经由通气口13向衣服10外部排出。此外,通气口13并不是必须设置的。
如根据上述说明能够理解的那样,湿度控制部323针对多个区间Rn的每一个,根据第二检测部42针对与该区间Rn对应的部位检测出的湿度,来控制送风单元20送出的风的湿度。因此,能够以适当的湿度对各部位送风。
温度控制部322和湿度控制部323按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每2分钟~5分钟)进行控制。因此,第一检测部41的体温检测和第二检测部42的湿度检测也按该时间间隔进行。
如根据上述说明能够理解的那样,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衣服系统100中,因为针对衣服10的与身体的各部位对应的多个区间Rn的每一个(即,每个部位)对送风进行控制,所以,能够对身体各部位分别适当地送风。因此,能够给衣服系统100的使用者提供舒适的睡眠。
另外,根据第一检测部41检测出的检测体温,控制送风单元20送出的风的温度,根据第二检测部42检测出的检测湿度S2,控制送风单元20送出的风的温度。因此,能够考虑使用者的体温和体表湿度,向各区间Rn送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尤其,因为已按每个区间Rn对送风单元20送出的风的温度和湿度进行了控制,所以,能够以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对使用者的各身体部位送出风。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对于在以下示例的各方式中作用或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所使用的标记,并适当地省略各种详细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控制送风单元20的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送风单元20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处理装置30使用学习完毕模型来控制送风单元20。学习完毕模型是通过机器学习生成的统计推断模型。例如,作为学习完毕模型,优选使用诸如决策树或神经网络的各种统计推断模型。学习完毕模型通过组合程序(例如,构成人工智能软件的程序模块)和多个系数来实现,所述程序使控制装置31执行根据输入数据生成输出数据的运算,所述多个系数应用于该运算。通过使用多个训练数据的机器学习(尤其是深层学习)来设定多个系数并保存在存储装置32中。
如图4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学习完毕模型M1、第二学习完毕模型M2和第三学习完毕模型M3存储在存储装置32中,用于控制送风单元20。
第一学习完毕模型M1用于控制送风单元20的送风机21。具体而言,第一学习完毕模型M1是对睡眠时的和使用者相关的信息(以下,称作“使用者信息”)与送风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学习的模型。使用者信息例如是使用者自身的信息(例如,身体状况、体温、血压等)和与使用者所处的环境相关的信息(例如,季节、天气、气温、湿度等)。但是,使用者信息并不仅限于上述示例。第一学习完毕模型M1将使用者信息作为输入数据,并输出送风参数。此外,第一学习完毕模型M1能够对衣服10的每个区间Rn输出送风参数。
第二学习完毕模型M2用于控制送风单元20的温度调节机构22。具体而言,第二学习完毕模型M2是学习了使用者信息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关系的模型。第二学习完毕模型M2将使用者信息作为输入数据,并输出目标温度。此外,第二学习完毕模型M2能够对衣服10的每个区间Rn输出目标温度。
第三学习完毕模型M3用于控制送风单元20的湿度调节机构23。具体而言,第三学习完毕模型M3是学习了使用者信息与目标湿度之间的关系的模型。第三学习完毕模型M3将使用者信息作为输入数据,并输出目标湿度。此外,第三学习完毕模型M3能够对衣服10的每个区间Rn输出目标湿度。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处理装置30的控制装置31作为送风控制部321、温度控制部322和湿度控制部323发挥作用。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送风控制部321控制送风机21。第二实施方式的送风控制部321通过向第一学习完毕模型M1输入使用者信息,来输出送风参数。并且,送风控制部321根据第一学习完毕模型M1输出的送风参数来控制送风机21。即,送风控制部321根据向第一学习完毕模型M1输入使用者信息而得到的结果,来控制送风机的送风。此外,使用者能够事先设定使用者信息。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温度控制部322控制温度调节机构22。第二实施方式的温度控制部322通过向第二学习完毕模型M2输入使用者信息来输出目标温度。并且,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温度控制部322根据检测温度S1和目标温度来控制温度调节机构22。
如根据上述说明能够理解的那样,第二实施方式的温度控制部322根据向对使用者信息与送风单元20送出的风的温度(目标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学习的学习完毕模型(第二学习完毕模型M2)输入使用者信息而得到的结果、检测温度S1,来控制送风单元20送出的风的温度。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湿度控制部323控制湿度调节机构23。第二实施方式的湿度控制部323通过向第三学习完毕模型M3输入使用者信息,来输出目标湿度。并且,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湿度控制部323根据检测湿度S2和目标湿度来控制湿度调节机构23。
如根据上述说明能够理解的那样,湿度控制部323根据向对使用者信息与送风单元20送出的风的湿度(目标湿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学习的学习完毕模型(第三学习完毕模型M3)输入使用者信息而得到的结果、检测湿度S2,来控制送风单元20送出的风的湿度。
第二实施方式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尤其,因为通过对使用者信息与送风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学习的第一学习完毕模型M1、对使用者信息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学习的第二学习完毕模型M2、对使用者信息与目标湿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学习的第三学习完毕模型M3来控制送风单元20,所以,能够考虑到使用者信息来进行优化送风。
<变形例>
上述示例的各方式能够进行多种变形。下面将示例具体的变形方式。也能够适当地合并从下述示例中任意选出的两个以上的方式。
(1)虽然上述各方式示例了睡袋状的衣服10,但衣服10的形状是任意的。例如,可以将诸如衬衫或裤子这样具有一般服装形状的衣服10用于衣服系统100。如根据上述说明能够理解的那样,只要能够穿着在使用者的身上,衣服10的形状是任意的。此外,能够采用非人形的睡袋状衣服10。无论衣服10的形状如何,只要内层11与外层12能够以空出用以导入送风单元20送出的风的间隔来进行连接即可。若衣服10为睡袋之外的形状,则例如在内层11的周缘和外层12的周缘进行连接。
但睡袋型的衣服10优点在于,因为头部和颈部不露出,所以,能够应对多种睡姿,即使身体移动及翻身也不会被踢开。
(2)在上述各方式中,衣服10还可以包括不同于内层11和外层12的层。例如,可以有比内层11更靠内侧的层,也可以有比外层12更靠外侧的层。
(3)在上述各方式中,并不必须完全隔开相邻两个区间Rn。例如,在相邻的两个区间Rn,只要向一个区间Rn送出的风不影响向另一个区间Rn送出的风,也可以存在间隙。
(4)在上述各方式中,对于身体多个部位中有炎症的部位,可以将目标温度设定在27.5℃~30℃的范围内。
(5)在上述各方式中,例如,能够预计到,若向所有部位连续地送风,则在颈部附近会形成强风而非微风。因此,也可以对每个部位每隔5~10分钟间歇地送出控制了温度和湿度的微风,最终,向颈部始终送出稍强的风。
(6)上述各方式中,根据季节来变更层数(例如,3~6层)和材料。并且,对衣服10的每个区间Rn,尤其是在没有发热部位或疼痛部位的情况下,设定为从身体背面到前面、从身体末梢到躯干部螺旋状地逐渐升温。另外,在各温度和湿度下能通风,为了误差在0.2℃~0.5℃左右成为相同设定温度,使用学习完毕模型根据季节、天气、室内外温度、湿度等来改变吹向各部位的风的温度、湿度、风量、送风时机、送风时间等进行调整。
另外,针对诸如关节这样容易出现疼痛和僵硬的腰部、膝盖、上臂、前臂、肘部、大腿部、小腿、踝关节等,为应对慢性症状而升高目标温度,为应对急性症状而降低目标温度,能够按每个区间Rn来调整目标温度。另外,针对诸如卵巢、肝脏、肾脏、脾脏、胰脏等忌冷的部位,设定目标温度为较高。
另外,经过各部位的风最终在调整颈部的温度和湿度之后送出至衣服10的外部。
(7)在上述各方式中,也可以考虑到以下情况来构成衣服系统100。
·因为疼痛等,关节的弯曲引起血流下降,血压上升。
·在有轻度以上的心力衰竭等的情况下,若以左侧卧位就寝,则身体的一半以上位于心脏上方,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及压迫感,并增加心绞痛等风险。
·若蜷曲着睡觉,则因程度而异,肺部会不易扩展,呼吸受到抑制。
·尽量伸展背部、脊柱,使呼吸轻松。
·因为身体各部位重叠的位置会引起温度及湿度的上升,难以对温度及湿度进行控制,所以,尽量避免身体各部分的重叠。
但尤其在仲夏季节,为了应对室内也可能发生的中暑,整晚将空调设为20℃左右就寝,或者,在隆冬季节,在暖气温度达24℃的状态下,出着汗,踢开被褥等,体温因空调而变得过低并陷入低体温症的情况也不在少数。低体温症(原因:极端的减肥、压力、老化、深部体温(不是体表温度,而是脑部或心脏等维持生命所必须的脏器的温度,通常肝脏为38.5℃、直肠为38.0℃、舌下为37.0℃)在35℃以下的状态,32~35℃为轻症,28~32℃为中症,20~28℃为重症)虽因并发症而异,但会增加血液粘度,降低消化吸收等酶的反应速度,导致体温越来越低,在陷入脑梗死、心肌梗塞或肺梗塞等恶性循环的危险状态下,若长期持续下去,则生命的危险性也增大。
为了连续数日可靠地获得更好的睡眠,并将各部位的体感体温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睡眠时穿着的衣服10也非常重要。
因此,衣服系统100旨在监测包括炎症部位的身体各部的体温和湿度,并实现随时间变化的控制。因此,衣服10依据季节、室内温度及湿度、肥胖程度、基础代谢、并发症等,由具有各种功能性的多个层(3~6层)构成。通过各层的间隔,针对身体各部位(因尺寸而异,前(腹部)侧及背侧分别设置32~48个部位)的每一个,随时间变化地向内层11(最内层)送出调节了温度和湿度的微风,保持最佳温度及湿度。
如图5所示,为了防止内层11过度膨胀、凹陷或过度缩小,配置多个柱状接缝(以下,称作“柱状结构”)K以连接内层11的外表面和外层12的内表面。在各个柱状结构K上配置诸如风幡P那样的窄布片,通过学习完毕模型控制和管理微风的风向及风力、时机等,以将各部位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预计范围内。但各风幡P的长度不能到达相邻柱状结构K,不会发生风幡P卷入柱状结构K,各个风幡P彼此卷入,扭曲等妨碍风向及风力变化的情况。此外,作为上述各层的功能,能够预计到保温、吸湿、散热、补充弱电、电极及形态保持等。
(8)不仅限于新型冠状病毒,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传染病的应对措施也是必要的。因此,在变形例的送风单元20中,采用与传染病应对措施相关的结构。图6是变形例的送风单元20的结构图。具体而言,送风单元20具备温度调节机构22和湿度调节机构23一体成型的调整装置50。如图6所示,调整装置50包括紫外线照射装置、吸湿层和活性碳层。从送风机21(例如,压缩机)送出的空气经由管送出至衣服10的各区间Rn。从送风机21到衣服10之间设置紫外线照射装置、吸湿层和活性碳层。
从送风机21送出的空气(例如,风速0.05~0.1m/秒)首先通过紫外线照射装置,紫外线照射装置例如包括恒温槽和UVC灯(杀菌灯)。在设定为规定温度(例如,能够在18℃~28℃范围内以1℃为单位设定)的恒温槽中配置管,并利用UVC灯对该管进行照射。例如,用UVC灯照射10秒以上,显示对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充分消杀效果。另外,在紫外线照射装置中,能够设定为规定湿度(例如,在40%~52%范围内以2%为单位设定)。
经由紫外线照射装置的空气进一步经由能够调节湿度的吸湿层(例如,硅胶),被送出至活性碳层。在活性碳层中,捕捉紫外线照射装置中产生的臭氧。并且,经由活性碳层的空气被送出至衣服10的与各部位对应的位置。
虽然图6示例了调整装置50具备一个紫外线照射装置的结构,但是紫外线照射装置的数量是任意的,可以根据管的长度适当改变。无论紫外线照射装置的数量是多少,从获得充分的消杀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整体上可利用UVC灯照射10秒钟以上的结构。
此外,关于调整装置50的温度和湿度,预计在到达身体的各部位之前会发生变化。因此,可以包括外部气温、湿度、天气、用户的体温、包含各部位的炎症等身体状况等在内,根据各种风量、风速在学习完毕模型中利用机器学习来学习调整装置50的温度及湿度与各部位的温度及湿度之间的关系。并且,也可以利用学习完毕模型设定调整装置50的目标温度和目标湿度。
并且,在使用前及使用中1(通常)~2(轮班工作等情况)周内,既检查附带的熟睡检查表,也反馈本人的熟睡感、满足感等,使目标温度、目标湿度的时间经过设定为舒适模式,针对本人的四肢、身体移动、翻身等,随时间监测并记录体重、呼吸、打鼾、体温变化等各种参数,作为三维坐标轴上的时间性变化准确记录并掌握睡姿、身体移动、翻身的时间性、物理性或地理性变化,用作正式使用时的初始条件或辅助体位变更。此外,熟睡检查表例如如下所示,可以分多个阶段地改变处理。
(10)内层11由于直接接触使用者U而受发汗的影响较大,因此,优选由可拆卸且可洗涤的材料形成。
(11)温度调节机构22用于调节送风单元20所送出的风的温度的具体结构并不仅限于上述各方式的示例。例如,也可以使用能够加热、冷却的液体。
(12)观察到睡眠中,随时间经过而会出汗,出汗会增加体表湿度并降低体表温度。因此,睡眠期间的温度及湿度控制要求根据包括身体各部位的体温及湿度、出汗的变化等身心状态在内的时间经过进行。
考虑到以上情况,优选温度调节机构22在使用者U的睡眠期间随时间变化地调节送风单元20所送出的风的温度。在上述结构中,优选衣服系统100具备检测使用者是否入睡、从入睡起经过的时间的公知的任意传感器。
具体而言,入睡前,温度调节机构22降低送风单元20送出的风的温度,以使躯干部的深部体温与头颈部的温度一起降低,从而能缓解交感神经的兴奋状态而顺利入睡。另一方面,躯干部的深部体温持续下降,则会形成低体温状态,导致五脏六腑等内脏或组织的功能下降,另外,可能无法消除疲劳,起床后仍感到倦怠和疲劳,没有爽快和积极向上的感觉。因此,温度调节机构22从入睡后到起床前随时间变化地使送风单元20送出的风逐渐升温。
另外,温度调节机构22也可以根据使用者U的睡眠深度,控制送风单元20送出的风的温度。例如,在夜间排尿等导致起夜或早醒或使用者U处于Non雷姆睡眠的stage1及2,或者入睡后到起床预定时间的前1小时处于雷姆睡眠状态的情况下,温度调节机构22控制送风单元20送出的风的温度以使深部体温降低,深度睡眠增加(Non雷姆睡眠stage3),改善自律神经的平衡;若使用者U在起床预定时间1小时内处于雷姆睡眠状态,则第二控制部322控制温度机构22,以使深部体温上升。
在上述结构中,优选衣服系统100具备检测使用者U的睡眠状态的传感器。或者,输入起床时的熟睡程度进行反馈,并使AI(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学习及改善。此外,已知大部分生长激素在入睡后3小时内的深度睡眠时间分泌,其对内脏器官的维护和毛发的保养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需要确保入睡后3小时内的深度睡眠时间。
进而,还可以根据睡眠前使用者U的身心状态(例如,工作、家庭等环境、过劳、压力等)、生活状态(例如,洗浴、运动、有无摄入嗜好品等)、有无疾病等个体情形来控制温度调节机构22。
同样地,优选湿度调节机构23在使用者U睡眠期间随时间变化地调整送风单元20送出的风的湿度。
(11)本发明的衣服系统100也适用于促进身处宇宙飞船或深海潜艇等极端环境中的使用者U的熟睡。
附图标记说明
10:衣服
11:内层
12:外层
13:通气口
20:送风单元
21:送风机
22:温度调节机构
23:湿度调节机构
30:处理装置
31:控制装置
32:存储装置
40:检测单元
41:第一检测部
42:第二检测部
50:调整装置
100:衣服系统
321:送风控制部
322:温度控制部
323:湿度控制部
H:空间
K:柱状结构
M1:第一学习完毕模型
M2:第二学习完毕模型
M3:第三学习完毕模型
P:风幡
Rn:衣服的区间
S1:检测温度
S2:检测湿度
T:管

Claims (6)

1.一种衣服系统,能够控制送风,具备:
衣服,用于使用者穿着;
送风单元,向所述衣服送出风;
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送风单元,
所述衣服被划分为与所述使用者的身体的多个部位分别对应的多个区间,包括位于所述使用者一侧的内层以及从该内层观察位于所述使用者相反一侧的外层,
所述送风单元针对多个所述区间的每一个,向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之间送出风,
所述控制装置对送风单元向每个所述区间送出风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服系统,其中,
具备:多个管,分别与多个所述区间的每一个的所述外层连接,
所述送风单元经由所述管向该区间的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之间送出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衣服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温度控制部,控制所述送风单元送出的风的温度;
湿度控制部,控制所述送风单元送出的风的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衣服系统,其中,
所述温度控制部对所述送风单元向每个所述区间送出的风的温度进行控制,
所述湿度控制部对所述送风单元向每个所述区间送出的风的湿度进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服系统,其中,
具备:
第一检测部,对多个所述部位的每一个,检测该部位的体温;
第二检测部,对多个所述部位的每一个,检测该部位的体表湿度,
所述温度控制部对多个所述区间的每一个,根据所述第一检测部对与该区间对应的部位检测出的体温,来控制所述送风单元送出的风的温度,
所述湿度控制部对所述多个区间的每一个,根据所述第二检测部对与该区间对应的部位检测出的湿度,来控制所述送风单元送出的风的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服系统,其中,
所述温度控制部根据向对和使用者相关的信息与所述送风单元送出的风的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学习的学习完毕模型输入所述信息而得到的结果,以及所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来控制所述送风单元送出的风的温度,
所述湿度控制部根据向对所述信息与所述送风单元送出的风的湿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学习的学习完毕模型输入所述信息而得到的结果,以及所述第二检测部检测出的湿度,来控制所述送风单元送出的风的湿度。
CN202180086784.2A 2020-12-28 2021-12-23 衣服系统 Pending CN1168673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218673 2020-12-28
JP2020-218673 2020-12-28
PCT/JP2021/047967 WO2022145347A1 (ja) 2020-12-28 2021-12-23 衣類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67393A true CN116867393A (zh) 2023-10-10

Family

ID=82259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6784.2A Pending CN116867393A (zh) 2020-12-28 2021-12-23 衣服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49811A1 (zh)
EP (1) EP4268646A1 (zh)
JP (1) JPWO2022145347A1 (zh)
CN (1) CN116867393A (zh)
WO (1) WO20221453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9740A1 (ja) * 2022-10-24 2024-05-02 株式会社テクノスヤシマ 体温測定センシング装置、体温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ファン装置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21720B1 (ko) * 2007-03-20 2007-05-25 김동옥 보온성 가변식 방한바지
ATE538672T1 (de) * 2008-03-17 2012-01-15 First Snjezana Rogale Verstellbare gerippte wärmeisolationskammer mit stufenlos einstellbarer dicke und ihre verwendung
US20180317572A1 (en) * 2015-07-01 2018-11-08 Entrosys Ltd. Personal air-conditioning system
HK1221113A2 (zh) * 2016-03-21 2017-05-19 Clim8 Ltd 種溫度調節系統和種用於溫度調節系統的控制器
JP7134706B2 (ja) 2018-05-18 2022-09-12 株式会社クラレ ウェアラブル身体冷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2145347A1 (zh) 2022-07-07
WO2022145347A1 (ja) 2022-07-07
US20240049811A1 (en) 2024-02-15
EP4268646A1 (en) 2023-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44382B2 (en) Article comprising a temperature-conditioned surface, thermoelectric control unit, and method for temperature-conditioning the surface of an article
US11812859B2 (en) System for enhancing sleep recovery and promoting weight loss
US10179064B2 (en) WhipFlash [TM]: wearable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 for predicting and cooling hot flashes
US20190099009A1 (en) Wearable Technology for Sleep Environment Modification
US11633053B2 (en) Weighted blanket with thermally regulated fluid
JP2007175476A (ja) 温度調整マット
US20210219737A1 (en) Article and system for heating or cooling a surface
US11896132B2 (en) System for heat exchange with a circulating fluid
US11602611B2 (en) System for enhancing sleep recovery and promoting weight loss
US20220338642A1 (en) Device for creation of plurality of adjustable acoustic and/or thermal zones in a bed
CN116867393A (zh) 衣服系统
EP3515256A1 (en) Article comprising a temperature-conditioned surface, thermoelectric control unit, and method for temperature-conditioning the surface of an article
CN113711690A (zh) 用于调控家具物品的温度的系统和方法
Brück Heat balance and the regulation of body temperature
Weller Body temperature and its regulation
US11896774B2 (en) System for enhancing sleep recovery and promoting weight loss
US20240173516A1 (en) System for enhancing sleep recovery and promoting weight loss
US20240042164A1 (en) Bedding system
US20240108148A1 (en) Devices for Enhancing the Thermal Efficiency and Customizing the Shapes of Cooling or Heating Zones in a Bed
Makam Glabrous skin regions as thermal portals for human temperature regulation
KR20230157567A (ko) 수면 캡슐
Coenen SLEEP, THE BEDROOM, AND THE BED
KR20040072482A (ko) 수면 보온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