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62289A - 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62289A
CN116862289A CN202310723183.9A CN202310723183A CN116862289A CN 116862289 A CN116862289 A CN 116862289A CN 202310723183 A CN202310723183 A CN 202310723183A CN 116862289 A CN116862289 A CN 1168622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st
area
project
abnormal
func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231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超
石炜昕
王英
袁冰
陆存松
应莺
杜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angzi Engineering Cost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angzi Engineering Cost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angzi Engineering Cost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angzi Engineering Cost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231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622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622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622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3Resource planning in a project enviro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工程造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若指导占据面积符合功能区域划分面积标准,则判断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区域面积造价是否超出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预算波动阈值;若超出则获取对应的异常成本项,并根据异常成本项生成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造价指标变动反馈报告;若指导占据面积不符合功能区域划分面积标准,则根据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价值需求标准对异常项目功能区域的指导占据面积进行调整,生成异常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面积平衡增益报告。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可提升在工程造价指标管理中各个功能面积的资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程造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工程造价指标是指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质量和进度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包括总投资、建筑面积、建筑材料价格、人工费用、机械设备费用、运输费用、税费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评估,可以更好地控制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确保项目能够按照预算和计划进行,并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的竞争力和市场价值。
在工程造价指标管理中,功能占据面积是指一个建筑项目中,各个功能所占用的地面面积,它是一个重要的工程造价指标,通常会影响整个项目的投资规模、施工进度、资源利用率和使用效益等方面。在一个建筑项目中,不同功能通常需要占据不同的面积。例如,在一个商业综合体项目中,商铺需要占据一定的面积,而停车场、电梯、走廊等则需要占据另外的一些面积。不同的功能所占据的面积比例是根据项目需求和实际情况来确定的。
在实际运用中,资源利用率低下是工程造价指标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例如,某些功能面积占据过大,可能导致其他功能面积的使用受到限制,导致整个项目的资源利用率低下,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增加了项目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提升在工程造价指标管理中各个功能面积的资源利用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工程项目;
解析所述目标工程项目,生成对应的项目功能区域;
识别所述项目功能区域,获取对应的指导占据面积;
若所述指导占据面积符合所述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区域划分面积标准,则判断所述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区域面积造价是否超出所述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预算波动阈值;
若所述区域面积造价超出所述预算波动阈值,则获取对应的异常成本项,并根据所述异常成本项生成所述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造价指标变动反馈报告;
若所述指导占据面积不符合所述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区域划分面积标准,则获取对应的异常项目功能区域;
根据所述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价值需求标准对所述异常项目功能区域的所述指导占据面积进行调整,生成所述异常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面积平衡增益报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析当前目标工程项目,可获取其包含每个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指导占据面积,若指导占据面积符合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区域划分面积标准,则说明对应项目功能区域的面积划分符合项目规划标准,为了对项目功能区域的造价指标进行深度分析,以减少因造价指标设定不标准造成项目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发生,则判断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区域面积造价是否超出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预算波动阈值,若超出则说明需要重新对该区域的造价指标进行适宜调整,随即根据超出预算波动阈值的异常成本项生成该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造价指标变动反馈报告,若指导占据面积不符合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区域划分面积标准,则说明当前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指导占据面积存在误差,为了有效获取该误差的消除调整方案,随即结合当前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价值需求标准对该异常项目功能区域的指导占据面积进行调整,生成异常项目功能区域符合项目功能需求的面积平衡增益报告,由于结合当前目标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项目功能区域的指导占据面积以及具体区域面积造价分别进行深度分析,从而提升在工程造价指标管理中各个功能面积的资源利用率。
可选的,若所述区域面积造价超出所述预算波动阈值,则获取对应的异常成本项,并根据所述异常成本项生成所述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造价指标变动反馈报告包括以下步骤:
若所述区域面积造价超出所述预算波动阈值,则获取所述异常成本项对应的当地市场成本动态数据;
根据所述当地市场成本动态数据调整所述异常成本项对应的造价管理指标,生成对应的动态造价管理指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当地市场成本动态数据,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造价管理指标进行适应调整,进而可以更准确地反映项目功能区域的实际造价,减少了预算超支情况的发生,从而有效提升了工程造价指标管理中各个功能面积的资源利用率。
可选的,在若所述区域面积造价超出所述预算波动阈值,则获取所述异常成本项对应的当地市场成本动态数据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若所述异常成本项为多个,则获取各个所述异常成本项对应所述当地市场成本动态数据中的成本幅度;
根据所述成本幅度设定所述异常成本项对应的成本异常等级,所述成本幅度与所述异常成本项对应的所述成本异常等级成正比;
获取所述成本异常等级对应的成本变动因素;
关联所述异常等级和所述成本变动因素,形成所述异常成本项对应的成本分析报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不同的异常成本项进行分类,然后分别计算成本幅度和成本异常等级,从而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各类异常成本项的变化情况,并及时对其做出相应的调整,提升了对异常成本项的分析调整效率。
可选的,若所述成本异常等级对应的所述成本变动因素之间存在关联变动关系,则获取对应的目标成本变动因素;
根据所述关联变动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成本变动因素中的主成本变动因素和从成本变动因素;
结合所述主成本变动因素和所述从成本变动因素,生成对应所述异常等级的变动因素关联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成本变动因素之间存在关联变动关系,确定目标成本变动因素中的主成本变动因素和从成本变动因素,从而通过主成本变动因素和从成本变动因素可以更加准确快速地对造成异常成本项的异常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从而提升了异常成本项分析处理效率。
可选的,若所述成本变动因素为多个,则获取各个所述成本变动因素对应的目标占比;
根据所述目标占比,生成对应所述异常等级的变动因素分布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各个成本变动因素对应的目标占比,项目相关管理人员可以更好地进行成本配置和资源分配,同时通过分析变动因素分布图便于得出出现成本波动的根本原因,并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关解决方案,从而提升了工程造价指标的管理效果。
可选的,获取所述目标工程项目对应所述功能价值需求标准的项目面积指标;
根据所述项目面积指标和所述指导占据面积,生成所述异常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面积调整差异;
获取所述面积调整差异对应的成本变动数据;
根据所述成本变动数据,生成所述异常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所述面积平衡增益报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对成本变动数据的分析,可有效预测未来成本的变化趋势,从而有助于项目相关管理人员做好相关预算和计算,以及开展有效的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提升了目标工程项目各个功能面积的资源利用率。
可选的,若所述面积调整差异超出预设面积调整阈值,则获取所述面积调整差异对应的调差风险后果;
识别所述调差风险后果,获取对应的调差平衡策略;
结合所述调差风险后果和所述调差平衡策略,生成所述异常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调差异常反馈报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识别并判断面积调整差异是否超出预设面积调整阈值,并提供相应的调差风险后果预警,从而有助于项目相关管理人员及时发现调差异常,并根据匹配到的相应调差平衡策略制定出有效的额调整规划方案,减少了调差风险的发生。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工程项目;
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目标工程项目,生成对应的项目功能区域;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项目功能区域,获取对应的指导占据面积;
第一分析模块,若所述指导占据面积符合所述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区域划分面积标准,则所述第一分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区域面积造价是否超出所述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预算波动阈值;
反馈模块,若所述区域面积造价超出所述预算波动阈值,则所述反馈模块用于获取对应的异常成本项,并根据所述异常成本项生成所述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造价指标变动反馈报告;
第二分析模块,若所述指导占据面积不符合所述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区域划分面积标准,则所述第二分析模块用于获取对应的异常项目功能区域;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价值需求标准对所述异常项目功能区域的所述指导占据面积进行调整,生成所述异常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面积平衡增益报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解析模块解析当前目标工程项目,可获取其包含每个项目功能区域,进一步通过识别模块识别可获取每个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指导占据面积,若指导占据面积符合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区域划分面积标准,则说明对应项目功能区域的面积划分符合项目规划标准,为了对项目功能区域的造价指标进行深度分析,以减少因造价指标设定不标准造成项目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发生,则通过第一分析模块判断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区域面积造价是否超出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预算波动阈值,若超出则说明需要重新对该区域的造价指标进行适宜调整,随即通过反馈模块并根据超出预算波动阈值的异常成本项生成该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造价指标变动反馈报告,若指导占据面积不符合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区域划分面积标准,则说明当前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指导占据面积存在误差,为了有效获取该误差的消除调整方案,随即通过调整模块并根据当前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价值需求标准对该异常项目功能区域的指导占据面积进行调整,生成异常项目功能区域符合项目功能需求的面积平衡增益报告,由于结合当前目标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项目功能区域的指导占据面积以及具体区域面积造价分别进行深度分析,从而提升在工程造价指标管理中各个功能面积的资源利用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计算机指令时,采用了上述的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上述的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生成计算机指令,并存储于存储器中,以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从而,根据存储器及处理器制作终端设备,方便使用。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采用了上述的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上述的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生成计算机指令,并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以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通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便计算机指令的可读及存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解析当前目标工程项目,可获取其包含每个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指导占据面积,若指导占据面积符合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区域划分面积标准,则说明对应项目功能区域的面积划分符合项目规划标准,为了对项目功能区域的造价指标进行深度分析,以减少因造价指标设定不标准造成项目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发生,则判断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区域面积造价是否超出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预算波动阈值,若超出则说明需要重新对该区域的造价指标进行适宜调整,随即根据超出预算波动阈值的异常成本项生成该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造价指标变动反馈报告,若指导占据面积不符合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区域划分面积标准,则说明当前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指导占据面积存在误差,为了有效获取该误差的消除调整方案,随即结合当前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价值需求标准对该异常项目功能区域的指导占据面积进行调整,生成异常项目功能区域符合项目功能需求的面积平衡增益报告,由于结合当前目标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项目功能区域的指导占据面积以及具体区域面积造价分别进行深度分析,从而提升在工程造价指标管理中各个功能面积的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中步骤S101至步骤S107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中步骤S201至步骤S202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中步骤S301至步骤S304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中步骤S401至步骤S403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中步骤S501至步骤S502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中步骤S601至步骤S604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中步骤S701至步骤S703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获取模块;2、解析模块;3、识别模块;4、第一分析模块;5、反馈模块;6、第二分析模块;7、调整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目标工程项目;
S102.解析目标工程项目,生成对应的项目功能区域;
S103.识别项目功能区域,获取对应的指导占据面积;
S104.若指导占据面积符合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区域划分面积标准,则判断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区域面积造价是否超出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预算波动阈值;
S105.若区域面积造价超出预算波动阈值,则获取对应的异常成本项,并根据异常成本项生成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造价指标变动反馈报告;
S106.若指导占据面积不符合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区域划分面积标准,则获取对应的异常项目功能区域;
S107.根据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价值需求标准对异常项目功能区域的指导占据面积进行调整,生成异常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面积平衡增益报告。
在步骤S101至步骤S102中,目标工程项目是指在工程造价中各个工程项目类型。例如,建筑工程中的住宅建筑对、商业建筑、酒店建筑以及医疗教育建筑等,交通运输工程中的道路、桥梁、隧道交通以及机场等。
进一步,通过解析上述目标工程项目,可生成对应的项目功能区域,该项目功能区域是指工程建设项目中根据各个功能区的实际需求和规格要求,将工程项目按照其功能进行划分,并确定各个功能区域的范围、内容和标准的过程。这些功能区域通常由建筑结构、空间布局、设备设施、环境要求等方面来定义。例如,目标工程项目为商业建筑,按照其功能进行划分为,娱乐休闲区、办公区、商业展示区、餐饮服务区等。
其中,在工程造价管理流程中,对项目功能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和估算,可以有效地为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提供依据。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其功能区域的划分方式和标准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步骤S103中,指导占据面积是指各个项目功能区域根据行业相关标准和惯例对应初始规划的占地面积。
具体地,项目功能区域对应指导占据面积的获取通常采用以下步骤:确定目标工程项目的功能区域,首先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确定各个功能区域的范围和内容,例如在一个商业建筑项目中,可以划分门厅接待区、商业展示区、办公区、餐饮服务区以及娱乐休闲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域;确定占地面积,在确定了各个功能区域后,需要测量这些功能区域的实际占地面积,这个过程通常可以使用建筑平面图或者现场测量来完成;计算指导占据面积,根据行业惯例,确定各个功能区域的指导占据面积比例,例如,在商业展示区中,建议采用5%~7%的指导占地面积比例;计算实际占据面积,将测量得到的实际占地面积与对应的指导面积比例相乘,计算出各个功能区域的实际指导占据面积。
其中,通过使用行业标准和惯例来计算指导占据面积,可以减少重复计算和错误估算情况的发生,以及减少因设计、规划等方面的差错而导致的额外成本和工期延误的风险出现。
在步骤S104中,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区域划分面积标准是指根据工程规划和设计要求,将目标工程项目所包含的功能区域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和分类,并给出各个功能区域的面积范围,这些功能区域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区、办公区、公共区、储藏区等。
其中,若项目功能区域的指导占据面积符合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区域划分面积标准,则说明该项目功能区域的指导占据面积符合规定,即工程项目按照原有的设计和规划要求进行的建设。
进一步,判断符合功能区域划分面积标准的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区域面积造价是否超出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预算波动阈值,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预算波动阈值是指根据工程规划和设计要求,针对各个功能区域所规定的造价预算范围进行设定的最大允许波动范围,即在建设过程中,在考虑到各种不可控因素的情况下,所能够允许的造价波动范围。通过上述对比分析可帮助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更好地掌握造价风险,确保项目能够按照预算完成,同时还可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优化工程资源配置,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
在步骤S105中,若上述区域面积造价超出预算波动阈值,则说明了工程项目的造价出现了异常变化,超出了原有的预期范围,这可能是由于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了不可控因素、成本管理不当等多种因素导致的。
进一步,为了使得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造价变化的原因及其程度,减少因为造价波动导致工程预算超支的风险,则获取上述超出预算波动阈值的异常成本项,并根据该异常成本项生成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造价指标变动反馈报告,该造价指标变动反馈报告包括造价指标变动详细内容、影响因素以及程度、调整方案等,以便于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及时了解造价变化的情况并提供相应的调整方向。
再者,若上述区域面积造价位于预算波动阈值,则将该区域面积造价对应的项目功能区域为稳定,并对其他项目功能区域进行分析判断,直至遍历该目标工程项目内的所有项目功能区域。
在步骤S106至步骤S107中,若指导占据面积不符合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区域划分面积标准,则说明了该工程项目的设计和规划存在瑕疵或者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差错,这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如施工成本超出预算、工期延误等。因此,需要及时监控和管理工程项目,确保各项费用得到合理的支出,也需要重新审视工程项目的设计和规划,找出问题所在,通过优化和改进来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
具体地,首先确定功能区域的功能价值需求标准,该标准可通过目标工程项目的规划和设计要求、行业标准进行确定;其次分析异常区域的功能区域,根据功能区域划分面积标准,对异常区域的功能区域进行详细分析并确定其功能价值需求;然后调整指导面积,根据所得到的分析结果,调整异常区域的指导占据面积,使其符合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价值需求标准,最后生成面积平衡增益报告,根据调整后的指导占据面积生成面积平衡增益报告,包括功能区域调整的详细内容、影响因素及其程度、调整方案等,以便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变化情况。
其中,经上述分析调整可帮助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更好地掌握工程项目的功能价值需求和造价控制,进一步完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同时还可优化工程资源配置,减少浪费和损失,确保工程按照预算目标完成。
例如,目标工程项目为商业综合体,该项目包括商场、写字楼和酒店等功能区域,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商场的指导占据面积超出了预算波动阈值;首先确定商场功能价值需求标准,商场的功能价值需求主要包括客流量、销售额、商品种类等,可以根据行业标准来确定;然后分析商场异常区域的功能区域,对商场功能区域进行详细测量,得到异常区域面积。
其次,调整指导占据面积,针对商场的功能价值需求标准,对异常区域的指导占据面积进行调整,如商场的主营业务是服装类商品,而办公区域占用了大量空间面积,可以将其调整为其他商品区域,如鞋帽区,以便更好地满足商场的功能需求,在调整占据面积时需结合当前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进行;最后生成占据面积调整后的平衡增益报告,该报告包括了调整内容、调整方案,以及调整后各个项目功能区域收益的变化差异。
本实施例提供的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解析当前目标工程项目,可获取其包含每个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指导占据面积,若指导占据面积符合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区域划分面积标准,则说明对应项目功能区域的面积划分符合项目规划标准,为了对项目功能区域的造价指标进行深度分析,以减少因造价指标设定不标准造成项目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发生,则判断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区域面积造价是否超出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预算波动阈值,若超出则说明需要重新对该区域的造价指标进行适宜调整,随即根据超出预算波动阈值的异常成本项生成该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造价指标变动反馈报告,若指导占据面积不符合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区域划分面积标准,则说明当前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指导占据面积存在误差,为了有效获取该误差的消除调整方案,随即结合当前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价值需求标准对该异常项目功能区域的指导占据面积进行调整,生成异常项目功能区域符合项目功能需求的面积平衡增益报告,由于结合当前目标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项目功能区域的指导占据面积以及具体区域面积造价分别进行深度分析,从而提升在工程造价指标管理中各个功能面积的资源利用率。
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步骤S105即若区域面积造价超出预算波动阈值,则获取对应的异常成本项,并根据异常成本项生成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造价指标变动反馈报告包括以下步骤:
S201.若区域面积造价超出预算波动阈值,则获取异常成本项对应的当地市场成本动态数据;
S202.根据当地市场成本动态数据调整异常成本项对应的造价管理指标,生成对应的动态造价管理指标。
在步骤S201中,区域面积造价是指在工程建设项目中,根据不同区域即项目功能区域的不同需求和要求,对每个区域的建筑面积进行测算,并计算出该区域所需要的材料、人力、设备等资源成本后得到的总费用。通常情况下,区域面积指的是建筑物内的一定区域,如房间、走廊或楼层等。
其中,若区域面积造价超出预算波动阈值,则说明该地区的工程实际所需材料和人力资源成本高于预算,可能是由于预算编制时对材料或人力成本估算不足造成,其次可能由于工程范围或要求有所变化,即在设计或施工过程中出现额外的需求或改变引起的,导致原定预算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又或者是由于施工质量问题,如施工不合格、浪费、损耗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工程造价超出预算。
进一步,获取当地市场成本动态数据可以帮助工程项目相关管理人员更加准确地估算成本,从而减少出现预算超支和工程延误情况的发生,当地市场成本动态数据是指当前目标工程项目所在地区在特定时间段内,某种材料、劳动力或者服务等的价格和供求情况的变化记录。这些数据可以通过调查、分析行业报告和采集市场信息等手段获取。
具体地,当地市场成本动态数据具有时效性和实用性,因为它们能够帮助企业或者项目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价格波动以及其他市场变化趋势,这些数据对于工程项目的预算编制、进度计划、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都非常重要。
例如,某个项目需要大量使用特殊型号的钢材,而当地市场上该类型的钢材价格突然出现较大波动且超出了其对应的预算波动阈值,可标定该钢材为异常成本项,随即通过获取当地市场成本动态数据及时了解该钢材价格波动情况以及原因,进而根据实际情况对该钢材造价指标进行适应性调整,或者寻找其他更经济和合适的替代材料。
在步骤S202中,收集到的当地市场成本动态数据包括市场相关标的的价格波动、供需变化以及行业趋势等信息,随即结合上述市场数据分析和项目实际需求情况调整原有的造价管理指标,并制定符合当前目标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的新指标,例如建筑材料价格突然上涨,可以通过参考相关当地市场成本动态数据调整每个区域的物料费用预算来控制成本。
进一步,根据新的造价管理指标更新项目管理计划,生成对应的动态造价管理指标,为了对该动态造价管理指标进行实时掌握,可在实施新的造价管理指标后,建立监控和反馈机制来确保其可操作性和是实效性。
例如,办公区对应区域面积造价为电力成本,该电力成本超出了预算,而当地市场上电力价格也在不断波动,那么可通过获取其对应的当地市场成本数据观测电力市场价格的变化情况,并相应地调整原有电力成本预算和控制指标。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获取当地市场成本动态数据,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造价管理指标进行适应调整,进而可以更准确地反映项目功能区域的实际造价,减少了预算超支情况的发生,从而有效提升了工程造价指标管理中各个功能面积的资源利用率。
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步骤S201即若区域面积造价超出预算波动阈值,则获取异常成本项对应的当地市场成本动态数据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301.若异常成本项为多个,则获取各个异常成本项对应当地市场成本动态数据中的成本幅度;
S302.根据成本幅度设定异常成本项对应的成本异常等级,成本幅度与异常成本项对应的成本异常等级成正比;
S303.获取成本异常等级对应的成本变动因素;
S304.关联异常等级和成本变动因素,形成异常成本项对应的成本分析报告。
在步骤S301中,若异常成本项为多个,则说明项目功能区域内出现多项造价异常,为了对上述各个异常成本项进行逐项分析,则获取上述各个异常成本项对应当地市场成本动态数据中的成本幅度。
其中,成本幅度是指某个异常成本项在市场价格上的波动范围,通常表示为百分比,例如,某个工程项目中材料成本预算为10万元,但由于市场供需关系和原材料价格等因素,实际材料成本为11万元,则材料成本的成本幅度为10%,成本幅度反映了某个成本项对总成本的影响程度,同时也是评估工程造价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例如,异常成本项分别为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收集其对应的历史市场成本数据,并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分别计算上述每个异常成本项在总成本所占比例,并计算出其所占比例与时间变化趋势之间的相关性系数,根据上述分析结果确定每个异常成本项在不同时间段内对造价指标的影响程度,并得出相应的成本幅度。
在步骤S302中,为了更直观地显示出各个异常成本项的实际情况,则根据上述得出的成本幅度设定异常成本项对应的成本异常等级,成本幅度与异常成本项对应的成本异常等级成正比,即成本幅度越大,异常成本项对应的成本异常等级就越高。
具体地,成本幅度越大,对造价指标的影响就越大,相应的成本异常等级也就越高。例如,当年某个成本项的成本幅度超过了预算的10%时,就可以判定为一级成本异常,当成本幅度超过了20%,就可以判定为二级成本异常。通过设定不同的成本异常等级,可以更加精细地评估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风险和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和优化成本结构。同时,不同行业和项目类型可能会有不同的成本异常等级设定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在步骤S303至步骤S304中,成本变动因素是指对于某个成本项而言,会导致其成本发生变化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包括市场供求关系,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政策法规等多种因素,在工程造价指标管理中,通过对各个异常成本项的成本变动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的成本结构和影响因素。
具体地,对于每个异常成本项,收集并整理其相关数据,包括成本幅度、市场价格变动、成本结构、供求关系等因素,以便进行分析,然后根据设定的成本异常等级标准,将各个异常成本项进行分类,并找出每个等级对应的主要成本变动因素,其次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各个成本变动因素进行相关性和趋势分析,确定它们与异常成本等级之间的关联程度和影响程度,最后汇总以上分析结果,形成成本分析报告,详细列出每个异常成本项对应的成本变动因素和其对造价指标的影响程度。
例如,某个工程项目中存在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两个异常成本项,其中人工成本已经被判定为一级成本异常,而材料成本属于二级成本异常,根据设定的成本异常等级标准,确定以及成本异常主要与人工成本变动因素相关,而二级成本异常则主要与材料价格变动因素相关,对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的变动因素进行相关性和趋势分析,确定它们与异常成本等级之间的关联程度和影响程度,并得出相应的成本幅度和影响程度,形成最终的成本分析报告。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将不同的异常成本项进行分类,然后分别计算成本幅度和成本异常等级,从而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各类异常成本项的变化情况,并及时对其作出相应的调整,提升了对异常成本项的分析调整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步骤S303即获取成本异常等级对应的成本变动因素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401.若成本异常等级对应的成本变动因素之间存在关联变动关系,则获取对应的目标成本变动因素;
S402.根据关联变动关系,确定目标成本变动因素中的主成本变动因素和从成本变动因素;
S403.结合主成本变动因素和从成本变动因素,生成对应异常等级的变动因素关联组。
在步骤S401中,若成本异常等级对应的成本变动因素之间存在关联变动关系,则说明这些成本项不是独立的孤立的因素,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这种关联变动关系可能是直接关联,如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即在建筑业中,如果某个区域存在用工荒或者原材料短缺的情况,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都会上涨;也可能是间接关联,如某个成本项的变动对其他成本项产生了连带影响。
在步骤S402至步骤S403中,根据关联变动关系,确定目标成本变动因素时,可以将各个成本变动因素分为主成本变动因素和从成本变动因素两类。
其中,主成本变动因素是指对造价指标影响最大、最重要的那个成本变动因素。它通常是与其他成本变动因素存在直接关联并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的成本项。例如,在工程项目中,如果人工成本的增加导致了材料成本的增加,那么人工成本就是主成本变动因素,而材料成本则是从成本变动因素;从成本变动因素则是指与主成本变动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但对造价指标影响相对较小或者次要的成本项。在实际操作中,可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灵活地选择主成本变动因素和从成本变动因素。
进一步,结合上述确定后的主成本变动因素和从成本变动因素,生成对应异常等级的变动因素关联组,通过该变动因素关联组可更直观显示出异常成本项对应异常等级以及之间成本的具体变动关联情况。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根据成本变动因素之间存在关联变动关系,确定目标成本变动因素中的主成本变动因素和从成本变动因素,从而通过主成本变动因素和从成本变动因素可以更加准确快速地对造成异常成本项的异常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从而提升了异常成本项分析处理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在步骤S303即获取成本异常等级对应的成本变动因素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501.若成本变动因素为多个,则获取各个成本变动因素对应的目标占比;
S502.根据目标占比,生成对应异常等级的变动因素分布图。
在步骤S501中,在工程造价指标管理中,项目功能区域中一个成本项通常涉及多个成本变动因素,为了更好地掌握各个成本变动因素对该成本项的影响,可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来获取成本变动因素对应的目标占比。
其中,目标占比是指每个成本变动因素对该成本项的贡献占比,即该因素对该成本项的影响程度;多元回归分析是一种用于研究两个或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可确定每个成本变动因素对成本项的影响力、方向和显著性,进而确定其各自的目标占比。
例如,在建筑工程中,项目功能区域中有一个成本项是劳务费用。这个成本项涉及多个成本变动因素,包括人工工资、社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等,可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来确定每个因素对劳务费用的影响程度,并给出相应的目标占比。
在步骤S502中,变动因素分布图是用于表示不同成本变动因素的目标占比和异常等级的一种图表形式。在该图中,使用条形图或饼图等方式来展示各个因素所占比例,并根据异常等级来标记颜色,以便更好地识别主要的成本变动因素和异常的因素。
例如,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项目功能区域内主要成本变动因素包括人工工资、材料价格和设备维修费用,通过使用条形图或饼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目标占比和异常等级。如果某个成本变动因素的目标占比偏差超过了一定阈值,可以用红色或黄色来标记其异常等级,以便更好地提示工程造价管理者需要重点关注这些因素,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根据各个成本变动因素对应的目标占比,项目相关管理人员可以更好地进行成本配置和资源分配,同时通过分析变动因素分布图便于得出出现成本波动的根本原因,并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关解决方案,从而提升了工程造价指标的管理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步骤S107即根据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价值需求标准对异常项目功能区域的指导占据面积进行调整,生成异常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面积平衡增益报告包括以下步骤:
S601.获取目标工程项目对应功能价值需求标准的项目面积指标;
S602.根据项目面积指标和指导占据面积,生成异常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面积调整差异;
S603.获取面积调整差异对应的成本变动数据;
S604.根据成本变动数据,生成异常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面积平衡增益报告。
在步骤S601至步骤S602中,项目面积指标是指根据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价值需求标准所得到的建筑面积;面积调整差异是指项目面积指标与指导占据面积之间的差异。如果项目面积指标大于指导占据面积,则表示该工程项目存在异常的功能区域,需要进行面积调整才能满足功能价值需求标准;如果项目面积指标小于指导占据面积,则可能存在空间浪费或效果不佳等问题,需要优化设计。
例如,根据目标工程项目的功能价值需求标准确定了总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根据该需求,可以计算出该工程项目的项目面积指标为5500平方米。与此同时,行业协会对该建筑制定的指导占据面积为6000平方米。这意味着,该工程项目可能存在一些异常的功能区域,即目标工程项目内项目功能区域对应占据面积不符合该目标工程项目的项目面积指标,需要进行面积调整来满足功能需求。
在步骤S603至步骤S604中,成本变动数据是指根据面积调整差异需要调整的数据,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设备费用等。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成本分析和预算编制等方法来获取,以便更好地了解各个异常功能区域的调整成本和经济效益。
例如,在建筑项目中,发现某个项目功能区域的面积需要进行调整才能满足目标工程项目所规定的功能需求,但这会产生一定的成本,可以通过成本分析和预算编制等方法来估计这个面积调整的成本,并将其加入面积平衡增益报告中。如果这个区域调整后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比如说提高了使用效率或者减少了能源消耗等,则可能是值得进行的一项投资。通过面积平衡增益报告,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各个异常功能区域的调整成本和经济效益,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根据对成本变动数据的分析,可有效预测未来成本的变化趋势,从而有助于项目相关管理人员做好相关预算和计算,以及开展有效的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提升了目标工程项目各个功能面积的资源利用率。
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在步骤S602即根据项目面积指标和指导占据面积,生成异常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面积调整差异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701.若面积调整差异超出预设面积调整阈值,则获取面积调整差异对应的调差风险后果;
S702.识别调差风险后果,获取对应的调差平衡策略;
S703.结合调差风险后果和调差平衡策略,生成异常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调差异常反馈报告。
在步骤S701中,若面积调整差异超出预设面积调整阈值,那么可能会带来一些风险后果,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这些风险,需要获取面积调整差异对应的调差风险后果,并做相应的风险评估。
其中,调差风险后果是指由于面积调整超出预设阈值而产生的风险后果,包括经济损失、时间延误、质量问题等。这些后果可能会对工程项目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需要及时识别和评估。风险评估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于识别、分析和评估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并为决策者提供依据以减少或避免风险后果。风险评估可以通过风险矩阵、风险指数等方法进行。
例如,建筑项目的预设面积调整阈值为10%,但实际面积调整差异超过了20%。在该情况下,需要对调差风险后果进行评估。如果面积调整后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如结构不稳定、设备损坏等,那么这可能会导致工程项目的延误和额外的经济成本。可以使用风险矩阵或风险指数等方法来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并为决策者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如果调差风险后果较大,则需要考虑是否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如增加投资、采用更安全的工程技术等,以减少风险后果。
在步骤S702至步骤S703中,调差平衡策略是指在面积调整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措施,以确保面积调整的经济效益和质量目标。这些策略包括改变原有设计方案、优化施工流程、增加投入等;调差异常反馈报告用于展示各个异常项目功能区域的调差风险后果和调差平衡策略。
例如,某个异常项目功能区域的面积调整差异超出预设面积调整阈值,并且评估发现该面积调整可能存在相应的调差风险后果,随即可通过优化该项目功能区域的设计方案、增加投入、加强监督检查等即调差平衡策略,以确保该项目功能区域的面积调整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质量目标。随即生成对应的调差异常反馈报告,将各个异常项目功能区域的调差风险后果和调差平衡策略展示出,以便更好地了解各种异常情况并为后续的决策提供依据。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识别并判断面积调整差异是否超出预设面积调整阈值,并提供相应的调差风险后果预警,从而有助于项目相关管理人员及时发现调差异常,并根据匹配到的相应调差平衡策略制定出有效的额调整规划方案,减少了调差风险的发生。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系统,如图8所示,包括:
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目标工程项目;
解析模块2,用于解析目标工程项目,生成对应的项目功能区域;
识别模块3,用于识别项目功能区域,获取对应的指导占据面积;
第一分析模块4,若指导占据面积符合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区域划分面积标准,则第一分析模块4用于判断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区域面积造价是否超出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预算波动阈值;
反馈模块5,若区域面积造价超出预算波动阈值,则反馈模块5用于获取对应的异常成本项,并根据异常成本项生成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造价指标变动反馈报告;
第二分析模块6,若指导占据面积不符合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区域划分面积标准,则第二分析模块6用于获取对应的异常项目功能区域;
调整模块7,用于根据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价值需求标准对异常项目功能区域的指导占据面积进行调整,生成异常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面积平衡增益报告。
本实施例提供的工程造价指标管理系统,根据解析模块2解析当前目标工程项目,可获取其包含每个项目功能区域,进一步通过识别模块3识别可获取每个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指导占据面积,若指导占据面积符合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区域划分面积标准,则说明对应项目功能区域的面积划分符合项目规划标准,为了对项目功能区域的造价指标进行深度分析,以减少因造价指标设定不标准造成项目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发生,则通过第一分析模块4判断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区域面积造价是否超出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预算波动阈值,若超出则说明需要重新对该区域的造价指标进行适宜调整,随即通过反馈模块5并根据超出预算波动阈值的异常成本项生成该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造价指标变动反馈报告,若指导占据面积不符合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区域划分面积标准,则说明当前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指导占据面积存在误差,为了有效获取该误差的消除调整方案,随即通过调整模块7并根据当前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价值需求标准对该异常项目功能区域的指导占据面积进行调整,生成异常项目功能区域符合项目功能需求的面积平衡增益报告,由于结合当前目标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项目功能区域的指导占据面积以及具体区域面积造价分别进行深度分析,从而提升在工程造价指标管理中各个功能面积的资源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系统,还包括与上述任意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的逻辑功能或逻辑步骤所对应的各个模块和/或对应的子模块,实现与各个逻辑功能或者逻辑步骤相同的效果,具体在此不再累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其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
其中,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者云端服务器等计算机设备,并且,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例如,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以及总线等。
其中,处理器可以采用中央处理单元(CPU),当然,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也可以采用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采用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其中,存储器可以为终端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的硬盘或者内存,也可以为终端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终端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C)、安全数字卡(SD)或者闪存卡(FC)等,并且,存储器还可以为终端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与外部存储设备的组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以及终端设备所需的其他指令和数据,存储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其中,通过本终端设备,将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存储于终端设备的存储器中,并且,被加载并执行于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上,方便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并且,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中,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
其中,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介质中,计算机指令包括计算机指令代码,计算机指令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件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指令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元器件。
其中,通过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将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且,被加载并执行于处理器上,以方便上述方法的存储及应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工程项目;
解析所述目标工程项目,生成对应的项目功能区域;
识别所述项目功能区域,获取对应的指导占据面积;
若所述指导占据面积符合所述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区域划分面积标准,则判断所述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区域面积造价是否超出所述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预算波动阈值;
若所述区域面积造价超出所述预算波动阈值,则获取对应的异常成本项,并根据所述异常成本项生成所述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造价指标变动反馈报告;
若所述指导占据面积不符合所述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区域划分面积标准,则获取对应的异常项目功能区域;
根据所述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价值需求标准对所述异常项目功能区域的所述指导占据面积进行调整,生成所述异常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面积平衡增益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区域面积造价超出所述预算波动阈值,则获取对应的异常成本项,并根据所述异常成本项生成所述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造价指标变动反馈报告包括以下步骤:
若所述区域面积造价超出所述预算波动阈值,则获取所述异常成本项对应的当地市场成本动态数据;
根据所述当地市场成本动态数据调整所述异常成本项对应的造价管理指标,生成对应的动态造价管理指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若所述区域面积造价超出所述预算波动阈值,则获取所述异常成本项对应的当地市场成本动态数据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若所述异常成本项为多个,则获取各个所述异常成本项对应所述当地市场成本动态数据中的成本幅度;
根据所述成本幅度设定所述异常成本项对应的成本异常等级,所述成本幅度与所述异常成本项对应的所述成本异常等级成正比;
获取所述成本异常等级对应的成本变动因素;
关联所述异常等级和所述成本变动因素,形成所述异常成本项对应的成本分析报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成本异常等级对应的成本变动因素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若所述成本异常等级对应的所述成本变动因素之间存在关联变动关系,则获取对应的目标成本变动因素;
根据所述关联变动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成本变动因素中的主成本变动因素和从成本变动因素;
结合所述主成本变动因素和所述从成本变动因素,生成对应所述异常等级的变动因素关联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成本异常等级对应的成本变动因素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若所述成本变动因素为多个,则获取各个所述成本变动因素对应的目标占比;
根据所述目标占比,生成对应所述异常等级的变动因素分布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价值需求标准对所述异常项目功能区域的所述指导占据面积进行调整,生成所述异常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面积平衡增益报告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目标工程项目对应所述功能价值需求标准的项目面积指标;
根据所述项目面积指标和所述指导占据面积,生成所述异常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面积调整差异;
获取所述面积调整差异对应的成本变动数据;
根据所述成本变动数据,生成所述异常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所述面积平衡增益报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项目面积指标和所述指导占据面积,生成所述异常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面积调整差异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若所述面积调整差异超出预设面积调整阈值,则获取所述面积调整差异对应的调差风险后果;
识别所述调差风险后果,获取对应的调差平衡策略;
结合所述调差风险后果和所述调差平衡策略,生成所述异常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调差异常反馈报告。
8.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目标工程项目;
解析模块(2),用于解析所述目标工程项目,生成对应的项目功能区域;
识别模块(3),用于识别所述项目功能区域,获取对应的指导占据面积;
第一分析模块(4),若所述指导占据面积符合所述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区域划分面积标准,则所述第一分析模块(4)用于判断所述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区域面积造价是否超出所述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预算波动阈值;
反馈模块(5),若所述区域面积造价超出所述预算波动阈值,则所述反馈模块(5)用于获取对应的异常成本项,并根据所述异常成本项生成所述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造价指标变动反馈报告;
第二分析模块(6),若所述指导占据面积不符合所述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区域划分面积标准,则所述第二分析模块(6)用于获取对应的异常项目功能区域;
调整模块(7),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功能价值需求标准对所述异常项目功能区域的所述指导占据面积进行调整,生成所述异常项目功能区域对应的面积平衡增益报告。
9.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采用了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采用了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
CN202310723183.9A 2023-06-17 2023-06-17 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8622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23183.9A CN116862289A (zh) 2023-06-17 2023-06-17 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23183.9A CN116862289A (zh) 2023-06-17 2023-06-17 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62289A true CN116862289A (zh) 2023-10-10

Family

ID=88234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23183.9A Pending CN116862289A (zh) 2023-06-17 2023-06-17 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6228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36988A (zh) * 2023-10-11 2023-12-15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输变电工程造价计算系统及造价计算方法
CN117592762A (zh) * 2024-01-18 2024-02-23 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项目工程动态数据的成本分析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36988A (zh) * 2023-10-11 2023-12-15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输变电工程造价计算系统及造价计算方法
CN117236988B (zh) * 2023-10-11 2024-02-27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输变电工程造价计算系统及造价计算方法
CN117592762A (zh) * 2024-01-18 2024-02-23 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项目工程动态数据的成本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7592762B (zh) * 2024-01-18 2024-04-05 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项目工程动态数据的成本分析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ilorme et al. Formation of risk mitigating strategi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jects of energy saving technologies
Song et al. Identifying critical risk factors of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 rough strength-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CN116862289A (zh) 一种工程造价指标管理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97297A (zh) 一种多维度窃电态势智能感知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US6988092B1 (en) Method for evaluation of energy utilities
Hsiao et al. Using fuzzy super-efficiency slack-based measur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o evaluate Taiwan’s commercial bank efficiency
CN109359894B (zh) 一种基于rpn的电力计量设备风险评价方法及装置
WO2018176863A1 (zh) 配电网可靠性投资经济效益分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US20080262898A1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Overall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Of Hydrocarbon Facilities
CN111260198A (zh) 一种台区同期线损合理度评判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Dzobo et al. Multi-dimensional customer segmentation model for power system reliability-worth analysis
WO2018164283A1 (ja) 省エネルギー診断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60282400A1 (en) Equipment failure prediction system, equipment failure prediction device and equipment failure prediction method
Stephen et al. Clarifying the interpretation and use of the LOLE resource adequacy metric
CN107194536A (zh) 一种项目投资的供电可靠性负效益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1967684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计量资产主动配送方法
Velychko et al.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results of the group expert assessment of metrological assurance of measurements
CN117349624A (zh) 一种电力能源监控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anasyuk et al. Classification of large and socially important enterprises of the region by the levels of their economic solvency
CN111047098A (zh) 一种建筑工程进度及造价管理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allnerström et al. Incentive scheme for efficient grid utilization in the Swedish revenue cap regulation from 2020
Wichapa et al. Ranking DMUs using a novel combination method for integrating the results of relative closeness benevolent and relative closeness aggressive models
RU2503015C2 (ru) Систе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электропотреблением промышленных предприятий и производств
Regulator Electricity distribution network service providers Annual benchmarking report
CN104331775A (zh) 一种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质量分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