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50477A - 一种手持式鼻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持式鼻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50477A
CN116850477A CN202310972041.6A CN202310972041A CN116850477A CN 116850477 A CN116850477 A CN 116850477A CN 202310972041 A CN202310972041 A CN 202310972041A CN 116850477 A CN116850477 A CN 1168504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indicator
semiconductor laser
light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7204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泓
王德田
赵一平
钟斌
李育新
李楠舟
康丽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ngmai Xiame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ngmai Xiame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ngmai Xiame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ngmai Xiame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7204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504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50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504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5/067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using laser ligh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5/0613Apparatus adapted for a specific trea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5/0601Apparatus for use inside the body
    • A61N5/0603Apparatus for use inside the body for treatment of body cavities
    • A61N2005/0607No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26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A61N2005/0627Dose monito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64Details
    • A61N2005/0667Fil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式鼻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激光器、指示器、光均化片、整形透镜和热沉片,激光器用于产生治疗激光,激光器连接于控制板,指示器产生可见指示激光,指示器连接于控制板,热沉片上固定设置有激光器和指示器,热沉片对激光器和指示器散热,光均化片位于热沉片和整形透镜之间,光均化片背离整形透镜的一端朝向激光器和指示器,激光器所产生的激光投射到光均化片上,光均化片对投射的激光分布为能量均匀的激光光斑,指示器指示激光光斑的位置,玻璃片朝向于整形透镜远离光均化片的一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用外照射激光,提高治疗激光的功率,治疗激光的激光光斑覆盖大面积区域,半导体激光治疗仪作用范围较大。

Description

一种手持式鼻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于激光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鼻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鼻炎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鼻腔的炎性疾病,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表现为鼻塞,多涕,嗅觉下降,头痛,头昏,食欲不振、易疲倦、记忆力减退及失眠。通常治疗鼻炎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鼻腔清洗以及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采用激素类药物,长期的使用使患者的耐药性增加;鼻腔的清洗长期使用会对鼻腔内膜产生损害;而手术治疗鼻炎容易使鼻炎复发。
目前新型的鼻炎治疗方法是采用激光治疗仪治疗,市面上均采用低功率即650nm波长的激光进行鼻腔内照射,具有无创,无副作用等优点,可实现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细胞代谢增强等作用,从而增强细胞抗病能力,起到缓解鼻粘膜水肿,减少渗出等作用,但是市面上的鼻炎激光治疗设备产生的是低功率激光,功率小于5mW,起效慢,激光的穿透深度浅,作用范围小。采用鼻腔的内照射时,需要每次清洗鼻腔和激光发射端,并将鼻炎激光治疗设备的激光发射端插入到鼻腔内,使用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鼻炎激光治疗仪的激光功率低,导致鼻炎治疗仪的作用范围小且使用麻烦,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式鼻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及其工作方法,本发明采用了7-10W的高功率的激光二极管,治疗激光功率远高于现有的鼻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采用的激光波长范围为800nm-1100nm,比低功率650nm激光具有更深的生物组织穿透深度,能够实现鼻腔的浅层和深层组织的同时照射,预期具有更快更好的治疗效果;采用鼻腔外照射,避免了清洗鼻腔和激光发射端,使得治疗过程更为简单。由于本发明采用高功率激光,使用安全风险较高,因此提出了多种安全措施保证了使用安全。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手持式鼻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包括:
激光器,所述激光器用于产生治疗激光,所述激光器通过电缆连接于控制板;
指示器,所述指示器产生可见指示激光,所述指示器通过所述电缆连接于所述控制板;
热沉片,所述热沉片上固定设置有所述激光器和所述指示器,所述热沉片对激光器和指示器的散热;
光均化片,所述光均化片位于所述热沉片和整形透镜之间,所述光均化片背离所述整形透镜的一端朝向所述激光器和所述指示器,光均化片用于激光器所产生的激光投射到光均化片上,光均化片对投射的激光分布为能量均匀的激光光斑,所述指示器指示所述激光光斑的位置;
玻璃片,所述玻璃片朝向于所述整形透镜远离所述光均化片的一端。
可选的,所述激光器采用采用垂直腔面发射的半导体激光器,激光器所产生的激光波长为808nm±10nm、830nm±10nm、850nm±10nm、880nm±10nm,905nm±10nm、940nm±10nm或980nm±10nm,激光器所产生激光的功率达到10-15W。
可选的,所述激光光斑为发散光斑,激光光斑的直径为2cm-3cm,激光光斑的发散角为40-50度。
可选的,所述指示器采用垂直腔面发射的半导体激光器或者发光二极管,指示器的波长为525nm、638nm或者可见光的波长,指示器的功率小于5mW。
可选的,所述整形透镜对所述光均化片发出的所述激光光斑进行整形,所述热沉片为带有散热柱矩阵的铜基板,热沉片上粘结有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通过所述电缆连接于所述控制板,热敏电阻用于检测激光器的温度。
可选的,所述控制板通过所述电缆连接于电容触碰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
所述电容触碰传感器用于检测鼻翼是否紧贴所述玻璃片,当鼻翼贴紧玻璃片时,电容触碰传感器输出高电平,否则输出低电平;
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鼻翼和玻璃片之间的距离,当鼻翼距离玻璃片小于0.1mm,距离传感器输出高电平,否则输出低电平。
可选的,所述控制板通过所述电缆连接于光强调节器,所述光强调节器用于打开激光器和调节激光器的激光强度;控制板通过电缆连接于安全锁,所述安全锁为可拨动的机械开关,所述安全锁打开的拨动力大于10N。
可选的,所述控制板上集成有电源指示灯、激光指示灯和报警灯,控制板通过所述电缆连接于电源适配器,所述电源适配器用于对控制板通电;
当控制板通电,所述电源指示灯点亮,否则不亮;
当控制板通电,所述激光器出光,所述电源指示灯点亮,否则不亮;
当所述激光器的温度超过阈值,或者激光器的驱动电流大于阈值,所述报警灯点亮,当报警灯点亮,控制板自动断电,同时电源指示灯和激光指示灯熄灭。
可选的,所述激光器中心线和所述指示器的中心线平行,激光器产生的激光和指示器产生的可见指示激光平行输出;
所述控制板集成设备开关、计时器、姿态传感器和蜂鸣器,所述设备开关用于对控制板的开启或关闭控制,所述计时器对激光器所产生激光的时间进行计时,计时器的个数具有两个,所述姿态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运动状态,若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处于静止状态,姿态传感器输出高电位,若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处于突然运动状态,姿态传感器输出低电位,激光器和整个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停止运行;
所述蜂鸣器用于激光器在工作中蜂鸣器每分钟产生声音,蜂鸣器提示激光器正在出激光和激光器的工作时间,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开、关机时,蜂鸣器发出声音提示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工作状态。
一种手持式鼻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闭合安全锁;
步骤2):对设备开关按3s,蜂鸣器产生声音,控制板通电,电源指示灯点亮,控制板驱动指示器工作,指示器射出可见指示激光,同时激光器停止工作;
步骤3):将玻璃片紧贴患者鼻翼,电容触碰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同时输出高电位;
步骤4):按下光强调节器,光强调节器对激光器的光强进行调节,其中,当第1次按下光强调节器,激光器开始工作,激光器产生的激光功率处于1档,激光指示灯点亮;当第2次按下光强调节器,激光器产生的激光功率为2档;当第3次按下光强调节器,激光器的光功率为3档;当第4次按下光强调节器,激光器停止工作,激光器指示灯熄灭;
步骤5):激光器射出激光,激光指示灯点亮,两个独立的计时器对激光器射出激光的时间进行计时,两个独立的计时器中的任意一个达到5分钟,就关闭控制板,整个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停止工作,激光器射出激光过程中,蜂鸣器每分钟发出声音来提示激光器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时间;
步骤6):对设备开关按3s,强制关闭整个半导体激光治疗仪,蜂鸣器发出声音,提示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关闭,激光指示灯和电源指示灯熄灭。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控制板控制激光器和指示器,控制板驱动指示器,指示器发出可见指示激光,控制板驱动激光器产生治疗激光,光均化片对投射的治疗激光分布为能量均匀的激光光斑,指示器指示激光光斑的位置,整形透镜对发射的激光光斑进行整形,通过玻璃片发射治疗激光和可见指示激光,激光器产生7-10W的高功率治疗激光,治疗激光功率远高于现有的鼻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采用的激光波长范围为800nm-1100nm,比低功率650nm激光具有更深的生物组织穿透深度,能够实现鼻腔的浅层和深层组织的同时照射,预期具有更快更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激光的功率提高,光均化片对投射的治疗激光分布为能量均匀的激光光斑,整形透镜对光均化片发射的激光光斑进行整形,激光光斑为发散光斑,激光光斑的直径为2cm-3cm,从而覆盖整个单侧鼻翼,激光光斑的发散角40-50度,保证激光光斑覆盖大面积区域,鼻炎治疗仪的作用范围增大。
2.本发明是当鼻翼和距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小于0.1mm以及鼻翼紧贴玻璃片后,电容触碰传感器检测到鼻翼紧贴玻璃片,电容触碰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的同时工作来驱动控制板。
3.本发明的安全锁打开后,控制板上集成的光强调节器为复位按键,复位按键的功能是打开激光器和调节激光器的强度,复位按键共有四档,分别为1档、2挡、3挡和停止,在安全锁闭合,设备开关闭合,玻璃片紧贴鼻翼,电容触碰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均输出高电位,第1次按下光强调节器,激光器开始工作,光功率处于1档,当第2次按下光强调节器,激光器的光功率为2档,第3次按下光强调节器,激光器的光功率为3档,第次按下光强调节器,激光器停止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方向剖面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前视方向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后视方向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热沉片侧视方向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治疗激光重复脉冲的占空比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激光器;2,指示器;3,光均化片;4,控制板;5,热沉片;6,热沉片;7,电容触碰传感器,8-距离传感器;9,玻璃片;10,控制板;11,安全锁;12,电源指示灯;13,激光指示灯;14,报警灯;15显示屏;16,设备开关;17,光强调节器;18,计时器;19,姿态传感器;20,蜂鸣器;21,风扇;22,电源适配器,23通风孔,24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手持式鼻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包括:激光器1、指示器2、光均化片3、整形透镜4、热沉片5和玻璃片9(发射窗口),激光器1用于产生治疗激光,激光器1通过电缆24连接于控制板10,指示器2产生可见指示激光,指示器2通过电缆24连接于控制板10,热沉片5上固定设置有激光器1和指示器2,热沉片5用于激光器1和指示器2的散热,光均化片3位于热沉片5和整形透镜4之间,光均化片3背离整形透镜4的一端朝向激光器1和指示器2,光均化片3用于激光器1所产生的激光投射到光均化片3上,光均化片3对投射的激光分布为能量均匀的激光光斑,指示器2指示激光光斑的位置,玻璃片9朝向于所述整形透镜4远离所述光均化片3的一端。
激光器1采用采用垂直腔面发射的半导体激光器,激光器1所产生的激光波长为808nm±10nm、830nm±10nm、850nm±10nm、880nm±10nm,905nm±10nm、940nm±10nm或980nm±10nm,激光器1所产生激光的功率达到10-15W,激光光斑的直径为2cm-3cm,激光光斑的发散角为40-50度,指示器2采用垂直腔面发射的半导体激光器或者发光二极管,指示器2的波长为525nm、638nm或者可见光的波长,指示器2的功率小于5mW。
整形透镜4对光均化片3发出的激光光斑进行整形,热沉片5为带有散热柱矩阵的铜基板,热沉片5上粘结有热敏电阻6,热敏电阻6通过电缆24连接于控制板10,热敏电阻6用于检测激光器1的温度,热敏电阻6通过热沉片5的传热检测激光器1的温度,控制板10通过电缆24连接于电容触碰传感器7和距离传感器8。
如图1-3、6所示,电容触碰传感器7用于检测鼻翼是否紧贴玻璃片9,当鼻翼贴紧玻璃片9时,电容触碰传感器7输出高电平,否则输出低电平;
所述距离传感器8检测鼻翼和玻璃片9之间的距离,当鼻翼距离玻璃片9小于0.1mm,距离传感器8输出高电平,否则输出低电平。
控制板10通过电缆24连接于光强调节器17,光强调节器17用于打开激光器1和调节激光器1的激光强度;控制板10通过电缆24连接于安全锁11(儿童安全锁),安全锁11为可拨动的机械开关,保证儿童轻易不能打开,拨动力需大于10N。
控制板10上集成有电源指示灯12、激光指示灯13和报警灯14,控制板10通过电缆24连接于电源适配器22,电源适配器22用于对控制板10通电,电源适配器22连接风扇22;
当控制板10通电,所述电源指示灯12点亮,否则不亮;
当控制板10通电,所述激光器1出光,所述电源指示灯12点亮,否则不亮;
当激光器1的温度超过阈值,或者激光器1的驱动电流大于阈值,报警灯14点亮,当报警灯14点亮,控制板10自动断电,同时电源指示灯12和激光指示灯13熄灭。
激光器1中心线和指示器2的中心线平行,激光器1产生的治疗激光和指示器2产生的可见指示激光平行输出;
控制板10集成设备开关16、计时器18、姿态传感器19和蜂鸣器20,设备开关16用于对控制板10的开启或关闭控制,计时器18对激光器1所产生激光的时间进行计时,计时器18的个数具有两个,姿态传感器19用于监测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运动状态,若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处于静止状态,姿态传感器19输出高电位,若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处于突然运动状态,姿态传感器19输出低电位,激光器1和整个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停止运行;
蜂鸣器20用于激光器1在工作中蜂鸣器20每分钟产生声音,蜂鸣器20提示激光器1正在出激光和激光器1的工作时间,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开、关机时,蜂鸣器20发出声音提示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工作状态。半导体激光治疗仪上设置有通风孔23,通风孔23形成空气流动通道,排出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内部的热量。
为了实现手持式和高功率的鼻炎半导体激治疗仪,激光器1以808nm、850nm、940nm或者980nm的波长为半导体的激光器。目前波长为808nm、850nm、940nm或者980nm的垂直发射半导体激光芯片的发光区尺寸为1.3mm×1.5mm,发光功率达到4W,发散角为20°×20°。
为了实现激光器1大于10W功率的输出,激光器1需要采用3片半导体激光器芯片串联构成。指示器2采用638nm垂直腔面发射激光芯片,采用1片即可。四片半导体激光芯片紧密封装,总体尺寸封装尺寸为4mm×4mm×1mm;光匀化片3尺寸为8mm×8mm×1mm,对激光光斑进行匀化;整形透镜4的直径为25mm,对激光光斑进行整形;如图4所示,热沉片5的体积为25mm×25mm×22mm,对激光器1和指示器2进行散热。整个热沉片5上连接设置有四个供电线口用安装四个供电线,四个供电线分别为激光器驱动线正极、激光器驱动线负极、指示器驱动线正极和指示器驱动线负极,激光器驱动线正极和激光器驱动线负极用于连接激光器1,指示器驱动线正极和指示器驱动线负极用于连接指示器2。激光器1的驱动电压为5.8V,驱动电流为5A,激光器1的输出光功率为12V,考虑到系统光损耗不大于95%,从玻璃片9输出的光功率可达11.4W。指示器2的驱动电压2.5V,驱动电流小于0.1A,出光功率小于5mW。整个半导体激治疗仪的体积在满足高功率输出的同时,还满足手持式要求。整体激光器1的激光芯片的封装数量由输出的总光功率决定,总光功率越高,封装数量越多。另外可以根据不同的波长组合封装成不同波长的激光芯片。
控制板10连接电源适配器22,控制板10本身具有控制电路、蜂鸣器20和计时器18,控制板10的体积为60mm×28m×15mm,输入电压15V,输入电流5A,满足激光器1、指示器2和风扇21的电功率需求。
本发明是主激光器1发射治疗激光,指示器2发射可见指示激光,指示器2用于指示治疗激光的位置。激光器1和指示器2紧贴的装配在热沉片5上,保证治疗激光和可见指示激光同轴输出;光匀化片3为均匀散射片对激光的发射光斑进行均匀化处理;整形透镜4对发射光斑进行整形,最后通过玻璃片9发射治疗激光和可见指示激光;热沉片5为带有散热柱矩阵的铜基板,对激光进行散热;热敏电阻6粘贴在热沉上,当热沉片5的温度变化,热敏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从而用来测量激光器的温度;控制板10驱动激光器1和指示器2运行;控制板10通过电缆24连接热敏电阻6,监测激光器1的温度,控制板10连接电容触碰传感器7和距离传感器8,电容触碰传感器7检测鼻翼是否紧贴玻璃片9,当鼻翼贴紧窗口片,电容触碰传感器输出高电平,否则输出低电平。距离传感器8检测鼻翼和玻璃片9的距离,当鼻翼距离玻璃片9有0.1mm,距离传感器8输出高电平,否则输出低电平。
控制板10集成显示屏15,显示屏15显示治疗激光的输出光功率;控制板10集成设备开关16,设备开关16为复位开关,只有持续按下3s以上,控制板10的电路才能导通;控制板集成光强调节器17,光强调节器17为复位按键,复位按键的功能是打开激光器和调节激光器1的强度。复位按键共有四档,分别为1档、2挡、3挡和停止。在儿童安全锁闭合,设备开关16闭合,玻璃片9紧贴鼻翼,电容触碰传感器7和位移传感器8均输出高电位,第1次按下光强调节器,激光器1开始工作,光功率处于1档,激光指示灯13点亮。当第2次按下光强调节器17,激光器1的光功率为2档。第3次按下光强调节器17,激光器1的光功率为3档。第4次按下光强调节器17,激光器1停止工作,激光指示灯13熄灭。
本发明中光强调节方式按照此方式依次循环;控制板10集成两个独立的计时器18,两个独立的计时器18对激光器1出光的过程进行计时,并在任意一个计时器18到达5分钟时,断开控制板10的电路,整个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停止运行,电源指示灯12和激光指示灯13熄灭。也就是说,本发明中激光器1的工作时间只能为5分钟,两个独立的计时器18保证计时的可靠性,保证激光器1按规定的时间可靠运行和停止;控制板10集成两个独立的计时器18,两个独立的计时器18对激光器1出光的过程进行计时,并在任意一个计时器18到达5分钟时,断开控制板10的电路,保证激光器1按规定的时间可靠运行。
控制板10集成蜂鸣器20,当激光器1工作,蜂鸣器20每分钟产生“滴”的声音,提示激光器1正在出光和激光器1的工作时间。当整个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开、关机时,蜂鸣器20发出“滴”的声音提示设备状态。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如图5所示,激光在生物组织中的传输为指数式衰减。激光功率越高,越有利于提高激光的穿透深度,到达病灶组织;另外激光功率提高,有利于降低治疗时间,提高用户体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发明的鼻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采用重复脉冲工作方式即激光器1产生的治疗激光通过重复脉冲工作方式射出,在重复脉冲工作模式下,穿透深度不变,通过占空比调节单位时间内的激光照射剂量。重复脉冲的占空比可调,使用者根据热感调节占空比,占空比为单个重复脉冲中发光时间的比值。占空比越高,单位时间内的激光照射剂量越高,热感越高;占空比越低,单位时间内的激光的照射剂量越低,热感越低,手持式鼻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采用重复脉冲工作模式,通过占空比调节单位时间内的照射剂量,控制热感,可以分为如图5的三挡调节或者其他调节方式,重复脉冲的工作频率为1KHz或者其他工作频率。
激光器1发出的激光为治疗激光,治疗激光采用近红外波长,对生物组织具有非常强的穿透性,能够从鼻腔外穿透到鼻腔内对鼻炎进行治疗。激光治疗鼻炎的原理为光生物调节作用和生物热作用。为了实现激光器1的小型化,本发明采用垂直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VCSEL),其可以在衬底上多个方向上排列多个激光器,从而形成并行光源或者面阵光源,有利于形成高功率激光输出。所述激光器1的波长为808nm±10nm、830nm±10nm、850nm±10nm、880nm±10nm,905nm±10nm、940nm±10nm或980nm±10nm,或者上述的波长组合,峰值激光功率达到10-15W。
整形透镜4对发射的激光光斑进行整形,激光光斑为发散光斑,使激光光斑的直径为2cm-3cm,从而覆盖整个单侧鼻翼,激光光斑的发散角40-50度,一方面保证激光光斑覆盖大面积区域,另外一方面更加安全。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2,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持式鼻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闭合安全锁11;
步骤2):对设备开关16按3s,蜂鸣器20产生声音,控制板10通电,电源指示灯12点亮,控制板10驱动指示器2工作,指示器2射出可见指示激光,同时激光器1停止工作;
步骤3):将玻璃片9紧贴患者鼻翼,电容触碰传感器7和位移传感器8同时输出高电位;
步骤4):按下光强调节器17,光强调节器17对激光器1的光强进行调节,其中,当第1次按下光强调节器17,激光器1开始工作,激光器1产生的激光功率处于1档,激光指示灯13点亮;当第2次按下光强调节器17,激光器1产生的激光功率为2档;当第3次按下光强调节器17,激光器1的光功率为3档;当第4次按下光强调节器17,激光器17停止工作,激光器指示灯13熄灭;
步骤5):激光器1射出激光,激光指示灯13点亮,两个独立的计时器18对激光器1射出激光的时间进行计时,两个独立的计时器18中的任意一个达到5分钟,就关闭控制板10,整个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停止工作,激光器1射出激光过程中,蜂鸣器20每分钟发出声音来提示激光器1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时间;
步骤6):对设备开关16按3s,强制关闭整个半导体激光治疗仪,蜂鸣器20发出声音,提示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关闭,激光指示灯13和电源指示灯12熄灭。
本发明显著的安全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发明中激光器的工作时间为有限时间,为5分钟,也可以设置为相近其他时间,并采用两个独立的计时器对激光器的工作时间进行严格限定,任意一个计时器达到限定时间,激光治疗仪停止工作,从而保证激光器能够可靠的停止工作。蜂鸣器对激光器的工作过程进行提示,每分钟会发出“滴”的声音对操作者进行提示;
2)本发明中采用了电容触碰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保证只有玻璃片紧贴皮肤组织时激光治疗仪才能工作,双传感器保证了检测的可靠性,防止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照射无关物体;
3)本发明中采用姿态传感器对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姿态进行检测,只有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处于静止状态时才能工作,当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处于运动状态时,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立即停止工作,从而防止激光治疗仪的非预期运动(例如无意的晃动)造成的安全风险;
4)本发明中采用安全锁、控制板电路等措施,避免儿童或无意者打开激光治疗仪。
实施例4
基于上述所有实施例,本发明利用控制板10控制激光器1和指示器2,按设备开关16,控制板10驱动指示器2,指示器2发出可见指示激光,当鼻翼和距离传感器8之间的距离小于0.1mm以及鼻翼紧贴玻璃片9后,电容触碰传感器7检测到鼻翼紧贴玻璃片9,电容触碰传感器7和距离传感器8的同时工作来驱动控制板10,控制板10驱动激光器1产生治疗激光。光均化片3对投射的治疗激光分布为能量均匀的激光光斑,指示器2指示激光光斑的位置,整形透镜4对发射的激光光斑进行整形,通过玻璃片9发射治疗激光和可见指示激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手持式鼻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激光器(1),所述激光器(1)用于产生治疗激光,所述激光器(1)通过电缆(24)连接于控制板(10);
指示器(2),所述指示器(2)产生可见指示激光,所述指示器(2)通过所述电缆(24)连接于所述控制板(10);
热沉片(5),所述热沉片(5)上固定设置有所述激光器(1)和所述指示器(2),所述热沉片(5)用于对激光器(1)和指示器(2)的散热;
光均化片(3),所述光均化片(3)位于所述热沉片(5)和整形透镜(4)之间,所述光均化片(3)背离所述整形透镜(4)的一端朝向所述激光器(1)和所述指示器(2),光均化片(3)用于激光器(1)所产生的激光投射到光均化片(3)上,光均化片(3)对投射的激光分布为能量均匀的激光光斑,所述指示器(2)指示所述激光光斑的位置;
玻璃片(9),所述玻璃片(9)朝向于所述整形透镜(4)远离所述光均化片(3)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鼻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1)采用采用垂直腔面发射的半导体激光器,激光器(1)所产生的激光波长为808nm±10nm、830nm±10nm、850nm±10nm、880nm±10nm,905nm±10nm、940nm±10nm或980nm±10nm,激光器(1)所产生激光的功率达到10-15W。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鼻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斑为发散光斑,激光光斑的直径为2cm-3cm,激光光斑的发散角为40-5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鼻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器(2)采用垂直腔面发射的半导体激光器或者发光二极管,指示器(2)的波长为525nm、638nm或者其它可见激光的波长,指示器(2)的功率小于5mW。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鼻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透镜(4)对所述光均化片(3)发出的所述激光光斑进行整形,所述热沉片(5)为带有散热柱矩阵的铜基板,热沉片(5)上粘结有热敏电阻(6),所述热敏电阻(6)通过所述电缆(24)连接于所述控制板(10),热敏电阻(6)用于检测激光器(1)的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鼻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10)通过所述电缆(24)连接于电容触碰传感器(7)和距离传感器(8);
所述电容触碰传感器(7)用于检测鼻翼是否紧贴所述玻璃片(9),当鼻翼贴紧玻璃片(9)时,电容触碰传感器(7)输出高电平,否则输出低电平;
所述距离传感器(8)检测鼻翼和玻璃片(9)之间的距离,当鼻翼距离玻璃片(9)小于0.1mm,距离传感器(8)输出高电平,否则输出低电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鼻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10)通过所述电缆(24)连接于光强调节器(17),所述光强调节器(17)用于打开激光器(1)和调节激光器(1)的激光强度;控制板(10)通过电缆(24)连接于安全锁(11),所述安全锁(11)为可拨动的机械开关,所述安全锁(11)打开的拨动力大于10N。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鼻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10)上集成有电源指示灯(12)、激光指示灯(13)和报警灯(14),控制板(10)通过所述电缆(24)连接于电源适配器(22),所述电源适配器(22)用于对控制板(10)通电;
当控制板(10)通电,所述电源指示灯(12)点亮,否则不亮;
当控制板(10)通电,所述激光器(1)出光,所述电源指示灯(12)点亮,否则不亮;
当所述激光器(1)的温度超过阈值,或者激光器的驱动电流大于阈值,所述报警灯(14)点亮,当报警灯(14)点亮,控制板(10)自动断电,同时电源指示灯(12)和激光指示灯(13)熄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鼻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1)中心线和所述指示器(2)的中心线平行,激光器(1)产生的治疗激光和指示器(2)产生的可见指示激光平行输出;
所述控制板(10)上集成设备开关(16)、计时器(18)、姿态传感器(19)和蜂鸣器(20),所述设备开关(16)用于对控制板(10)的开启或关闭控制,所述计时器(18)对激光器(1)所产生的治疗激光的时间进行计时,计时器(18)的个数具有两个,所述姿态传感器(19)用于监测所述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运动状态,若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处于静止状态,姿态传感器(19)输出高电位,若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处于突然运动状态,姿态传感器(19)输出低电位,激光器(1)和整个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停止运行;
所述蜂鸣器(20)用于激光器(1)在工作中蜂鸣器(20)每分钟产生声音,蜂鸣器(20)提示激光器(1)正在出激光和激光器(1)的工作时间,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开、关机时,蜂鸣器(20)发出声音提示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工作状态。
10.一种手持式鼻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工作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鼻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闭合安全锁(11);
步骤2):对设备开关(16)按3s,蜂鸣器(20)产生声音,控制板(10)通电,电源指示灯(12)点亮,控制板(10)驱动指示器(2)工作,指示器(2)射出可见指示激光,同时激光器(1)停止工作;
步骤3):将玻璃片(9)紧贴患者鼻翼,电容触碰传感器(7)和位移传感器(8)同时输出高电位;
步骤4):按下光强调节器(17),光强调节器(17)对激光器(1)的光强进行调节,其中,当第1次按下光强调节器(17),激光器(1)开始工作,激光器(1)产生的激光功率处于1档,激光指示灯(13)点亮;当第2次按下光强调节器(17),激光器(1)产生的激光功率为2档;当第3次按下光强调节器(17),激光器(1)的光功率为3档;当第4次按下光强调节器(17),激光器(17)停止工作,激光器指示灯(13)熄灭;
步骤5):激光器(1)射出治疗激光,激光指示灯(13)点亮,两个独立的计时器(18)对激光器(1)射出激光的时间进行计时,两个独立的计时器(18)中的任意一个达到5分钟,就关闭控制板(10),整个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停止工作,激光器(1)射出激光过程中,蜂鸣器(20)每分钟发出声音来提示激光器(1)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时间;
步骤6):对设备开关(16)按3s,强制关闭整个半导体激光治疗仪,蜂鸣器(20)发出声音,提示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关闭,激光指示灯(13)和电源指示灯(12)熄灭。
CN202310972041.6A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手持式鼻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及其工作方法 Pending CN1168504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72041.6A CN116850477A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手持式鼻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及其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72041.6A CN116850477A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手持式鼻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及其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50477A true CN116850477A (zh) 2023-10-10

Family

ID=88232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72041.6A Pending CN116850477A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手持式鼻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及其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5047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27729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targeted ultraviolet phototherapy
EP1986742B1 (en) Therapy device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harmful exposure to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JP5059102B2 (ja) 光反応療法のための光送達システム
KR101760370B1 (ko) 광 기반 피부과적 치료 장치를 위한 전원 장치
US5830211A (en) Probe to treat viral lesions
US20100069898A1 (en) Acne Treatment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US20110144410A1 (en) Therapy Device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Compositions, and Treatment Methods
US8518027B2 (en) Phototherapy device thermal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140207211A1 (en) Apparatus for Irradiating Skin Using Light
JP2014522704A (ja) 連続波レーザーのパルス化を特徴とした手持ち可能なレーザー装置
JP2013521948A (ja) 低レベルレーザーを用いた真菌感染症治療
CN204910516U (zh) 皮肤病治疗装置
US9550070B2 (en) Light pen dispenser
US9302118B2 (en) Phototherapy device thermal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6850477A (zh) 一种手持式鼻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及其工作方法
US2018014741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ppetite Suppression by Laser Stimulation of Acupuncture Points
CN117679656A (zh) 一种led脉冲光关节理疗仪
JPH11151307A (ja) レーザ治療器
CN218529556U (zh) 一种脉冲led光穴位照射理疗仪
TWI662978B (zh) 雷射速緩代謝治療裝置及雷射速緩治療裝置
KR102386722B1 (ko) 헬멧형 두피관리기기 및 그 기기의 구동방법
CN115192917A (zh) 一种脉冲led光穴位照射理疗仪
KR100899633B1 (ko) 휴대형 레이저조사기
CN117159932A (zh) 一种手持式面神经麻痹激光治疗仪
TWM558085U (zh) 雷射速緩代謝治療裝置及雷射速緩治療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