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46413A - 一种基于复合通道的微波接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复合通道的微波接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46413A
CN116846413A CN202310879779.8A CN202310879779A CN116846413A CN 116846413 A CN116846413 A CN 116846413A CN 202310879779 A CN202310879779 A CN 202310879779A CN 116846413 A CN116846413 A CN 1168464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channel
receiving channel
sensitivity
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797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46413B (zh
Inventor
吴峰
曾耿华
邹小波
林海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Zhongwei Da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Zhongwei Da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Zhongwei Da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Zhongwei Da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7977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464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846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464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46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464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波传输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通道的微波接收系统,将传统的微波接收前端与经过高灵敏设计的高灵敏性接收前端相结合使用,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分别经过两种接收通道进行不同的处理,第一接收通道为传统接收通道,保证了信号的大动态范围,第二接收通道为高灵敏性接收通道,保证系统接收的高灵敏性,通过两种通道协同作用复合检测,解决了灵敏度与动态范围相互制约的问题,实现高灵敏性和大动态范围的同步提升,满足了系统高灵敏性和大动态范围的需求。同时通过多个复合通道组成复合通道阵列,用于不同频率信号的检测、微波信号无源测向或波束合成等。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复合通道的微波接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复合通道的微波接收系统。
背景技术
微波传输是一种最灵活、适应性最强的通信手段,广泛应用在通信、雷达、电子战等多个行业。现有微波信号接收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空间辐射信号由天线(接收孔径)接收,转为电信号,经过带通滤波后,由低噪放(LNA)进行第一次放大,系统灵敏度、噪声系数、动态范围等主要性能基本上就已确定;经过低噪放第一次放大的信号再经过一级带通滤波,通过下变频和再一级低频带通滤波,射频信号下变为中频信号;中频信号再次经过放大,由ADC采集,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再由信号处理模块进行数字信号处理,信号检测灵活度较高。
灵敏度是微波信号接收系统的关键指标,而第一级放大噪声系数和环境温度会直接影响系统灵敏度。灵敏度Pr的典型计算公式为:
其中K=1.380649 ×10-23J/K为玻尔兹曼常数,B为系统带宽,T为系统温度,GR为天线增益,F为系统噪声系数,L为处理损失,Gs为信号处理增益,CSNR为检测信噪比。
微波信号接收系统由天线孔径与接收机组成,采用增大接收孔径的方式可提升系统接收灵敏度,但系统灵敏度与系统动态范围相互牵制,无法在拓展系统动态范围的同时实现系统接收灵敏度与信号检测能力提升:
同样如式①所示,提升天线增益GR,在接收机灵敏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提升微波信号接收系统灵敏度,但由于接收机动态范围有限,此种方法可提升小信号接收性能,却导致了大信号接收性能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灵敏度与动态范围相互制约的技术问题,实现微波信号接收系统灵敏度与动态范围的同步提升,提出一种基于复合通道的微波接收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将传统的微波接收前端与经过高灵敏设计的高灵敏性接收前端相结合使用,通过两种通道相互协同,实现高灵敏性和大动态范围的同步提升,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复合通道的微波接收系统,包括第一接收通道和第二接收通道,所述第一接收通道与第二接收通道相互协同运作,组成复合通道。
所述第一接收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天线、一级带通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二级带通滤波器、下变频器、中频带通滤波器、中频放大器AMP、ADC采集器;
所述第二接收通道包括低温环控系统和依次连接的天线、低温低噪声放大前端、二级带通滤波器、下变频器、中频带通滤波器、中频放大器AMP、ADC采集器、信号处理系统;
所述低温低噪声放大前端包括限幅器、一级带通滤波器、低温低噪声放大器、隔热射频头;
所述低温低噪声放大前端处于所述低温环控系统中。
第一接收通道为传统的微波接收通道,第二接收通道通过高灵敏性设计,为高灵敏性接收通道。具体设计思路如下:接收灵敏度是指接收器在满足规定BER(例如0.1%)指标要求的条件下,天线口能够接收到的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在微波传输过程中,接收器的灵敏度Pr值越小,代表接收器的灵敏性越高,接收性能越好,根据灵敏度Pr的计算公式①可以看出,系统温度越低,越有利于提高接收器的接收性能。
本发明通过采用了低温低噪放大前端提高了微波信号接收机的灵敏性。
为了提高接收器的灵敏性,本发明第二接收通道采用低温环控系统为微波接收器前端创造一个超低温的环境,在这个超低温环境中,设置了第二接收通道,即高灵敏性放大通道,高灵敏性放大通道包括天线、限幅器、一级带通滤波器、低温低噪声放大器、二级带通滤波器、下变频器、中频带通滤波器、中频放大器AMP、ADC采集器、低温环控系统,其中限幅器、一级带通滤波器、低温低噪声放大器、隔热射频头一起称作低温低噪声放大前端,将低温低噪声放大前端置于超低温环境中,使其在这种超低温的环境中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放大性能,至少将低温低噪声放大器处于低温环控系统中,可保证器良好的放大性能。另外,设置限幅器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大信号烧毁通道,采用的带通滤波器与低温低噪声放大器响应频段一致。
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使得第二接收通道的接收灵敏性大幅提升,根据微波传输原理,微波信号接收系统由天线孔径与接收机组成,要想提升系统的接收灵敏性,一般采用增大接收孔径的方式,但系统灵敏度与系统动态范围相互牵制,在提升灵敏性的同时,系统的动态范围又变小了,因此这种方法无法在拓展系统动态范围的同时实现系统接收灵敏度与信号检测能力提升;同样如式①所示,提升天线增益GR,在接收机灵敏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提升微波信号接收系统灵敏度,但由于接收机动态范围有限,此种方法可提升小信号接收性能,却导致了大信号接收性能的损失。因此,本发明为了避免获得高灵敏性接收性能的同时牺牲了动态范围,考虑将传统通道和高灵敏通道两种通道复合使用,通过高灵敏性通道降低系统的噪声基底,实现系统的高灵敏性接收,通过传统通道保留了系统的高动态范围上限,两种通道协同运作,实现高灵敏和传统通道动态范围拼接(如图2所示),从而在实现高灵敏接收的同时实现了大动态范围,解决同一通道无法同时兼顾灵敏性和大动态范围的难题。本发明将信号接收系统分为两种通道,一种是传统的接收通道,包括天线、一级带通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二级带通滤波器、下变频器、中频带通滤波器、中频放大器AMP、ADC采集器,即第一接收通道;一种是高灵敏性通道,包括低温环控系统和依次连接的天线、低温低噪声放大前端、二级带通滤波器、下变频器、中频带通滤波器、中频放大器AMP、ADC采集器、信号处理器;所述低温低噪声放大前端包括限幅器、一级带通滤波器、低温低噪声放大器、隔热射频头;所述低温低噪声放大前端处于所述低温环控系统中,即第二接收通道。高灵敏性通道通过低温环控系统创造低温环境,实现高灵敏性接收,传统接收通道保留了信号在常温环境传输的大动态范围,两种通道组成复合通道,协同运作,在保留大动态范围的同时提升了传输灵敏度。
实际测量中,天线接收到的空间电磁波信号分为两路,一路进入所述第一接收通道,一路进入所述第二接收通道;
所述第一接收通道与所述第二接收通道的动态范围相互重叠。
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分别经过两种接收通道进行不同的处理,第一接收通道为传统接收通道,保证了信号的大动态范围,第二接收通道为高灵敏性接收通道,保证系统接收的高灵敏性,两个通道协同作用,满足了系统高灵敏性和大动态范围的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通道为多个,组成复合通道阵列,用于不同频率信号的检测、微波信号无源测向或波束合成等。每一个复合通道中均包含了第一接收通道和第二接收通道,即传统接收通道和高灵敏性接收通道,每个复合通道中的传统接收通道和高灵敏性接收通道同时接收同一信号,对信号信息进行复合检测,联合处理。由于微波接收的信号并不是单一频率的信号,而是涉及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为了测向或波束合成,需要设置多个复合通道,以实现不同频率的信号的接收和检测。
需要注意的是,在信号幅度很大的情况下需要对高灵敏通道进行保护,防止通道破坏。
当高灵敏性通道幅度 出现饱和情况,有两种方法进行低温高灵敏通道保护:第一种保护方式是通过天线后开关矩阵关闭高灵敏度通道;第二种保护方式是在天线后、低温高灵敏度通道前放置快速衰减器件,出现饱和后迅速打衰减,由于此时高灵敏性通道的数据已有信息损失,例如缺失了初始相位信息,可用衰减后的频率信息作为复合处理,因此此时系统检测以常温为主。
在天线与传统接收通道之间放置快速衰减器件,当 出现饱和或衰减后仍饱和时,迅速打开传统接收通道的衰减,从而实现信号测量,此时系统测量以常温为主。
进一步地,本发明公开了所述第一接收通道与第二接收通道相互协同运作的具体方式:
首先是高灵敏接收模式:当信号功率较小时,所述第一接收通道灵敏度不够,所述第二接收通道能收到信号,则采用高灵敏接收模式,以第二接收通道信号测量为主;
协同接收模式:当信号功率适中时,所述第一接收通道和所述第二接收通道都能收到信号,则采用协同接收模式,所述第一接收通道和所述第二接收通道测量结果进行相互验证、联合处理;当信号功率较大时,所述第二接收通道饱和,第一接收通道正常,则通过上述第二种保护方式对所述第二接收通道进行保护处理(即进行衰减处理),采用协同接收模式;
协同接收模式是本发明最核心的部分,传统常温通道(即第一接收通道)噪声基底Nord、通道增益Gord和低温高灵敏通道(即第二接收通道)噪声基底Ncryo、通道增益Gcryo有差异,在微波信号频率、初始相位、到达时间、幅度、脉宽等主要参数测量中,主要影响幅度测量。传统常温通道与低温高灵敏通道的动态范围有一部分重叠,即这部分幅度范围的信号,两种通道都能检测,称为复合测量范围,在复合测量范围内,两种通道的信号均是可用的,系统要对两种通道的信号进行相互验证,联合处理。
大信号模式:当所述第一接收通道和所述第二接收通道均饱和,所述第二接收通道前端衰减后仍然饱和,则用上述第一种保护方式对第二接收通道进行保护处理(即关闭第二接收通道),对所述第一接收通道进行衰减处理,采用大信号模式测量;当信号过大,所述第一接收通道经衰减处理后仍然饱和,则主动通过开关矩阵,关闭所有接收通道,保护系统。
上述提到,协同接收模式是本发明最核心的部分,在协同模式下,两种通道均能接收到信号,但由于传统常温通道(即第一接收通道)噪声基底Nord、通道增益Gord和低温高灵敏通道(即第二接收通道)噪声基底Ncryo、通道增益Gcryo有差异,在微波信号频率、初始相位、到达时间、幅度、脉宽等主要参数测量中,主要影响幅度测量。在动态范围重叠部分,即协同模式内的信号范围内,传统接收通道和高灵敏性通道的幅度值不同,为了使整个系统动态范围内的信号具备线性测量能力,因此需要对两种通道的幅度值进行归一化标定处理。具体地,用同一信号进行标定,将第一接收通道的幅度值乘以标定系数,归一化为所述第二接收通道的数值,即传统的幅度值向高灵敏性通道的归一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传统的微波接收前端与经过高灵敏设计的高灵敏性接收前端相结合使用,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分别经过两种接收通道进行不同的处理,第一接收通道为传统接收通道,保证了信号的大动态范围,第二接收通道为高灵敏性接收通道,保证系统接收的高灵敏性,通过两种通道协同作用复合检测,解决了灵敏度与动态范围相互制约的问题,实现高灵敏性和大动态范围的同步提升,满足了系统高灵敏性和大动态范围的需求。同时通过多个复合通道组成复合通道阵列,用于不同频率信号的检测、微波信号无源测向或波束合成等。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微波信号接收系统示意图;
图2 是基于复合通道的微波接收系统的复合通道示意图;
图3是基于复合通道的微波接收系统动态范围示意图;
图4是基于复合通道的微波接收系统幅度校正示意图;
图5是基于复合通道的微波接收系统复合通道阵列示意图;
附图标识:
1-天线,2-一级带通滤波器,3-低噪声放大器,4-二级带通滤波器,5-下变频器,6-中频带通滤波器,7-中频放大器AMP,8-ADC采集器,9-限幅器,10-低温低噪声放大器,11-低温环控系统,12-校正模块,13-信号处理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基于复合通道的微波接收系统,包括第一接收通道和第二接收通道,所述第一接收通道与第二接收通道相互协同运作,组成复合通道,如图2所示;
所述第一接收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天线1、一级带通滤波器2、低噪声放大器3、二级带通滤波器4、下变频器5、中频带通滤波器6、中频放大器AMP7、ADC采集器8;
所述第二接收通道包括低温环控系统11和依次连接的天线1、低温低噪声放大前端、二级带通滤波器4、下变频器5、中频带通滤波器6、中频放大器AMP7、ADC采集器8、校正模块12、信号处理系统13;
所述低温低噪声放大前端包括限幅器9、一级带通滤波器2、低温低噪声放大器10、隔热射频头;
所述低温低噪声放大前端处于所述低温环控系统11中。
第一接收通道为传统的微波接收通道,第二接收通道通过高灵敏性设计,为高灵敏性接收通道。具体设计思路如下:接收灵敏度是指接收器在满足规定BER(例如0.1%)指标要求的条件下,天线1口能够接收到的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在微波传输过程中,接收器的灵敏度Pr值越小,代表接收器的灵敏性越高,接收性能越好,根据灵敏度Pr的计算公式①可以看出,系统温度越低,越有利于提高接收器的接收性能。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了低温低噪放大前端提高了微波信号接收机的灵敏性。
为了提高接收器的灵敏性,本发明第二接收通道采用低温环控系统11为微波接收器前端创造一个超低温的环境,在这个超低温环境中,设置了第二接收通道,即高灵敏性放大通道,高灵敏性放大通道包括天线1、限幅器9、一级带通滤波器2、低温低噪声放大器10 、二级带通滤波器4 、下变频器5、中频带通滤波器6、中频放大器AMP7、ADC采集器8、低温环控系统11,其中限幅器9、一级带通滤波器2 、低温低噪声放大器10、隔热射频头一起称作低温低噪声放大前端,将低温低噪声放大前端置于超低温环境中,使其在这种超低温的环境中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放大性能,至少将低温低噪声放大器10处于低温环控系统11中,可保证器良好的放大性能。另外,设置限幅器9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大信号烧毁通道,采用的带通滤波器与低温低噪放响应频段一致。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法使得第二接收通道的接收灵敏性大幅提升,根据微波传输原理,微波信号接收系统由天线孔径与接收机组成,要想提升系统的接收灵敏性,一般采用增大接收孔径的方式,但系统灵敏度与系统动态范围相互牵制,在提升灵敏性的同时,系统的动态范围又变小了,因此这种方法无法在拓展系统动态范围的同时实现系统接收灵敏度与信号检测能力提升;同样如式①所示,提升天线增益GR,在接收机灵敏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提升微波信号接收系统灵敏度,但由于接收机动态范围有限,此种方法可提升小信号接收性能,却导致了大信号接收性能的损失。因此,本发明为了避免获得高灵敏性接收性能的同时牺牲了动态范围,考虑将传统通道和高灵敏通道两种通道复合使用,通过高灵敏性通道降低系统了的噪声基底,实现系统的高灵敏性接收,通过传统通道保留了系统的高动态范围上限,两种通道协同运作,实现高灵敏和传统通道动态范围拼接(如图3所示),从而在实现高灵敏接收的同时实现了大动态范围,解决同一通道无法同时兼顾灵敏性和大动态范围的难题。本发明将信号接收系统分为两种通道,一种是传统的接收通道,包括天线1、一级带通滤波器2、低噪声放大器3、二级带通滤波器4、下变频器5、中频带通滤波器6、中频放大器AMP7、ADC采集器8,即第一接收通道;一种是高灵敏性通道,包括低温环控系统11和依次连接的天线1、低温低噪声放大前端、二级带通滤波器4、下变频器5、中频带通滤波器6、中频放大器AMP7、ADC采集器8、信号处理器 ;所述低温低噪声放大前端包括限幅器9、一级带通滤波器2、低温低噪声放大器10、隔热射频头;所述低温低噪声放大前端处于所述低温环控系统11中,即第二接收通道。高灵敏性通道通过低温环控系统11创造低温环境,实现高灵敏性接收,传统接收通道保留了信号在常温环境传输的大动态范围,两种通道组成复合通道,协同运作,在保留大动态范围的同时提升了传输灵敏度。
实际测量中,天线1接收到的空间电磁波信号分为两路,一路进入所述第一接收通道,一路进入所述第二接收通道;
所述第一接收通道与所述第二接收通道的动态范围相互重叠。
天线1接收到的信号分别经过两种接收通道进行不同的处理,第一接收通道为传统接收通道,保证了信号的大动态范围,第二接收通道为高灵敏性接收通道,保证系统接收的高灵敏性,两个通道协同作用,满足了系统高灵敏性和大动态范围的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在信号幅度很大的情况下需要对高灵敏通道进行保护,防止通道破坏。
当高灵敏性通道幅度 出现饱和情况,有两种方法进行低温高灵敏通道保护:第一种保护方式是通过天线1后开关矩阵关闭高灵敏度通道;第二种保护方式是在天线1后、低温高灵敏度通道前放置快速衰减器件,出现饱和后迅速打衰减,由于此时高灵敏性通道的数据已有信息损失,例如缺失了初始相位信息,可用衰减后的频率信息作为复合处理,因此此时系统检测以常温为主。
在天线1与传统接收通道之间放置快速衰减器件,当 出现饱和或衰减后仍饱和时,迅速打开传统接收通道的衰减,从而实现信号测量,此时系统测量以常温为主。
本实施例中第一接收通道与第二接收通道相互协同运作的具体方式:
首先是高灵敏接收模式:当信号功率较小时,所述第一接收通道灵敏度不够,所述第二接收通道能收到信号,则采用高灵敏接收模式,以第二接收通道信号测量为主;
协同接收模式:当信号功率适中时,所述第一接收通道和所述第二接收通道都能收到信号,则采用协同接收模式,所述第一接收通道和所述第二接收通道测量结果进行相互验证、联合处理;当信号功率较大时,所述第二接收通道饱和,第一接收通道正常,则通过上述第二种保护方式对所述第二接收通道进行保护处理(即进行衰减处理),采用协同接收模式;
协同接收模式是本发明最核心的部分,如图3所示,传统常温通道(即第一接收通道)噪声基底Nord、通道增益Gord和低温高灵敏通道(即第二接收通道)噪声基底Ncryo、通道增益Gcryo有差异,在微波信号频率、初始相位、到达时间、幅度、脉宽等主要参数测量中,主要影响幅度测量。如图3所示,传统常温通道与低温高灵敏通道的动态范围有一部分重叠,即这部分幅度范围的信号,两种通道都能检测,称为复合测量范围,在复合测量范围内,两种通道的信号均是可用的,系统要对两种通道的信号进行相互验证,联合处理。
大信号模式:当所述第一接收通道和所述第二接收通道均饱和,所述第二接收通道前端衰减后仍然饱和,则用上述第一种保护方式对第二接收通道进行保护处理(即关闭第二接收通道),对所述第一接收通道进行衰减处理,采用大信号模式测量;当信号过大,所述第一接收通道经衰减处理后仍然饱和,则主动通过开关矩阵,关闭所有接收通道,保护系统。
上述提到,协同接收模式是本发明最核心的部分,在协同模式下,两种通道均能接收到信号,但由于传统常温通道(即第一接收通道)噪声基底Nord、通道增益Gord和低温高灵敏通道(即第二接收通道)噪声基底Ncryo、通道增益Gcryo有差异,在微波信号频率、初始相位、到达时间、幅度、脉宽等主要参数测量中,主要影响幅度测量。在动态范围重叠部分,即协同模式内的信号范围内,传统接收通道和高灵敏性通道的幅度值不同,为了使整个系统动态范围内的信号具备线性测量能力,因此需要对两种通道的幅度值进行归一化标定处理,如图4所示。具体地,用同一信号进行标定,将第一接收通道的幅度值乘以标定系数,归一化为所述第二接收通道的数值,即传统的幅度值向高灵敏性通道的归一化。
当信号幅度处于图4中A段时,信号强度很小,传统接收通道灵敏性不够,只有高灵敏性接收通道,在信号处理系统13进行信号融合时主要以高灵敏性接收通道的测量值为准,当信号幅度处于图4中C段时,即低温通道饱和、只有常温通道收到信号时,系统主动关闭低温通道或对低温通道信号进行衰减,达到保护低温高灵敏通道的作用,并且在信号融合时,以传统常温通道幅度测量值为准,主动舍弃低温通道幅度测量值。A-B-C三段合起来形成本发明的基于复合通道的微波接收系统的整个动态范围呈线性关系。
实施例2
相比实施例1,实施例2中的复合通道为多个,组成复合通道阵列,用于不同频率信号的检测、微波信号无源测向或波束合成等,如图5所示。每一个复合通道中均包含了第一接收通道和第二接收通道,即传统接收通道和高灵敏性接收通道,每个复合通道中的传统接收通道和高灵敏性接收通道同时接收同一信号,对信号信息进行复合检测,联合处理。由于微波接收的信号并不是单一频率的信号,而是涉及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为了测向或波束合成,需要设置多个复合通道,以实现不同频率的信号的接收和检测。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基于复合通道的微波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收通道和第二接收通道,所述第一接收通道与第二接收通道相互协同运作,组成复合通道;
所述第一接收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天线(1)、一级带通滤波器(2)、低噪声放大器(3)、二级带通滤波器(4) 、下变频器(5)、中频带通滤波器(6)、中频放大器AMP(7)、ADC采集器(8);
所述第二接收通道包括低温环控系统(11)和依次连接的天线(1)、低温低噪声放大前端、二级带通滤波器(4)、下变频器(5)、中频带通滤波器(6)、中频放大器AMP(7)、ADC采集器(8)、校正模块(12)、信号处理系统(13) ;
所述低温低噪声放大前端包括限幅器(9)、一级带通滤波器(2)、低温低噪声放大器(10)、隔热射频头;
所述低温低噪声放大前端处于所述低温环控系统(1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通道的微波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通道为多个,组成复合通道阵列,用于不同频率信号的检测、微波信号无源测向或波束合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通道的微波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通道与第二接收通道相互协同运作的方式为:
高灵敏接收模式,当信号功率较小时,所述第一接收通道灵敏度不够,所述第二接收通道能收到信号,则采用高灵敏接收模式,以第二接收通道信号测量为主;
协同接收模式:当信号功率适中时,所述第一接收通道和所述第二接收通道都能收到信号,则采用协同接收模式,所述第一接收通道和所述第二接收通道测量结果进行相互验证、联合处理;当信号功率较大时,所述第二接收通道饱和,第一接收通道正常,则通过在所述第二接收通道前端进行保护处理,采用协同接收模式;
大信号模式:当所述第一接收通道和所述第二接收通道均饱和,所述第二接收通道前端衰减后仍然饱和,则对第二接收通道进行保护处理,对所述第一接收通道进行衰减处理,采用大信号模式测量;当信号过大,所述第一接收通道经衰减处理后仍然饱和,则主动通过开关矩阵,关闭所有接收通道,保护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通道的微波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协同接收模式下,对所述第一接收通道和所述第二接收通道的幅度值进行归一化标定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通道的微波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归一化标定处理基于同一信号,将所述第一接收通道的幅度值乘以标定系数,归一化为所述第二接收通道的数值。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通道的微波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协同接收模式下,对所述第二接收通道进行保护处理的方法为:在天线(1)后、第二接收通道前放置快速衰减器件,出现饱和后迅速打开衰减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通道的微波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大信号模式下,对所述第二接收通道进行保护处理的方法为:通过天线(1)后开关矩阵关闭第二接收通道。
CN202310879779.8A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基于复合通道的微波接收系统 Active CN1168464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79779.8A CN116846413B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基于复合通道的微波接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79779.8A CN116846413B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基于复合通道的微波接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46413A true CN116846413A (zh) 2023-10-03
CN116846413B CN116846413B (zh) 2024-06-21

Family

ID=88170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79779.8A Active CN116846413B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基于复合通道的微波接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4641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2890A (zh) * 2012-08-09 2012-12-19 综艺超导科技有限公司 热电制冷的射频低温低噪声放大器系统
CN204347235U (zh) * 2014-12-30 2015-05-2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 大幅提升工作响应速度的多通道超导接收前端集成结构
CN106597249A (zh) * 2016-10-10 2017-04-2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W波段低噪声功率放大芯片的在片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210518283U (zh) * 2019-10-11 2020-05-12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化高灵敏度大动态宽带接收装置
CN111464196A (zh) * 2020-05-07 2020-07-28 成都众志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接收机
EP3842823A1 (en) * 2019-12-23 2021-06-30 MBDA ITALIA S.p.A. Microwave signal receiver
CN115267692A (zh) * 2022-07-28 2022-11-0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 一种w波段耐功率低温接收前端装置
US20230056713A1 (en) * 2021-07-31 2023-02-23 Sam Belkin Dynamically optimized radio receiver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2890A (zh) * 2012-08-09 2012-12-19 综艺超导科技有限公司 热电制冷的射频低温低噪声放大器系统
CN204347235U (zh) * 2014-12-30 2015-05-2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 大幅提升工作响应速度的多通道超导接收前端集成结构
CN106597249A (zh) * 2016-10-10 2017-04-2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W波段低噪声功率放大芯片的在片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210518283U (zh) * 2019-10-11 2020-05-12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化高灵敏度大动态宽带接收装置
EP3842823A1 (en) * 2019-12-23 2021-06-30 MBDA ITALIA S.p.A. Microwave signal receiver
CN111464196A (zh) * 2020-05-07 2020-07-28 成都众志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接收机
US20230056713A1 (en) * 2021-07-31 2023-02-23 Sam Belkin Dynamically optimized radio receiver
CN115267692A (zh) * 2022-07-28 2022-11-0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 一种w波段耐功率低温接收前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46413B (zh) 2024-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43053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amming using signal delay technology
US10001517B2 (en) Antenna system
US8666347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ducing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US11888540B2 (en) Apparatus for radio-frequency receiver with interference detection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7295145B2 (en) Selective-sampling receiver
WO2020057281A1 (zh) 同时同频全双工自干扰信号消除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262458B2 (en) Smart antenna module for GNSS receivers
CN116846413B (zh) 一种基于复合通道的微波接收系统
WO2006078314A2 (en) Selective-sampling receiver
KR101130053B1 (ko) 밀리미터파 대역 수신기
CN114257259B (zh) 一种太阳射电频谱仪接收系统及方法
US7899406B2 (en) Apparatus for suppressing cross modulation noise in diversity system of mobile terminal receiver
CN112485763B (zh) 一种新型副瓣匿影装置及方法
US20230216218A1 (en) Onboard antenna module
Li et al. Configurable GPS/GNSS antenna module resistant to RFI saturation
WO2021223121A1 (zh) 多频双向放大器、收发机、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USH2033H1 (en) Method and means for providing enhanced main beam nulling in antijamming antenna
KR100982698B1 (ko) 차량 레이더 시스템 간의 열잡음 간섭을 감소시키 위한 송신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레이더 시스템
CN205510032U (zh) 一种北斗一体化抗干扰信道装置
Irteza et al. Beamforming in compact antenna arrays for robust satellite navigation
CN116566414B (zh) 用于微波传输的低温低噪信号接收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07441978U (zh) 天线载噪比改良电路
CN116846414A (zh) 一种基于复合通道的微波信号联合处理方法
CN216490461U (zh) 一种抗干扰的无线信号接收机电路
Saha et al. An Adaptive Spatial Blocker Cancellation Receiver for Multiple Antenna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