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46000A - 控制电路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控制电路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46000A
CN116846000A CN202210295824.0A CN202210295824A CN116846000A CN 116846000 A CN116846000 A CN 116846000A CN 202210295824 A CN202210295824 A CN 202210295824A CN 116846000 A CN116846000 A CN 1168460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battery
signal interface
module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958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晓峰
彭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9582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460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46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460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66Testing of connections, e.g. of plugs or non-disconnectable joi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2Overcharge pro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电路和电子设备,控制电路可以通过连接器与电池电连接,连接器可以包括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控制电路可以用于与第一连接组件电连接,第一连接组件可以用于与第二连接组件电连接,第二连接组件可以用于与电池电连接。本申请不仅可以根据第一连接组件中功率接口和信号接口组件的电压确定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之间的连接状态,还可以根据信号接口组件中不同信号接口的电压确定电池中保护模块的状态,进而可以根据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之间的连接状态和保护模块的状态发出相应提示信息,能够避免对连接器和保护模块造成损坏。

Description

控制电路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和智能眼镜等电子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子设备通常可以包括控制电路、连接器和电池,控制电路可以通过连接器与电池连接,电池可以实现电子设备的续航。但是随着电池使用寿命的缩短,往往需要更换电池。更换后的电池与控制电路之间需要连接正常,才能满足用户的快充需求。若控制电路与电池之间连接异常或错误,会使连接器的两个连接组件之间的接触阻抗(也就是控制电路与电池之间的接触阻抗)增大,导致两个连接组件的接触点温度升高,进而导致电池无法进行充电,甚至导致连接器损坏。
相关技术中,控制电路往往根据连接器的温度检测接口或身份识别接口等获取电池与控制电路之间的连接状态。但是,仅能获取电池是否在位,无法获取控制电路与电池之间精确的连接状态,容易对连接器造成损坏。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确定电池与控制电路之间精确的连接状态,以避免对连接器造成损坏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电路和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连接组件中功率接口和信号接口组件的电压确定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之间的精确的连接状态。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可以通过连接器与电池电连接。连接器可以包括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
具体的,控制电路可以用于与第一连接组件电连接,第一连接组件可以用于与第二连接组件电连接,第二连接组件可以用于与电池电连接。
可选地,第一连接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功率接口、第二功率接口和第一信号接口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可以包括第三功率接口、第四功率接口和第二信号接口组件。
其中,第一功率接口、第二功率接口和第一信号接口组件各自的第一端可以分别用于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第一功率接口的第二端可以用于与第三功率接口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功率接口的第二端可以用于与第四功率接口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信号接口组件的第二端可以用于与第二信号接口组件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功率接口、第四功率接口和第二信号接口组件的第二端可以分别用于与电池电连接。
根据上述电连接关系,可以进一步得到:
控制电路可以用于:检测第一功率接口的第一电压、第二功率接口的第二电压和第一信号接口组件的电压,并根据第一电压、第二电压和第一信号接口组件的电压确定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之间的连接状态(下文简称为连接状态)。
可以想到的是,由于第一功率接口可以用于与第三功率接口电连接,第三功率接口又可以与电池(可以为电池的正极端)电连接,那么,在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的情况下,第一电压可以为电池的正极端电压。
类似的,由于第二功率接口可以用于与第四功率接口电连接,第四功率接口又可以与电池(可以为电池的负极端)电连接,那么,在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的情况下,第二电压可以为电池的负极端电压。
本申请提供的控制电路根据第一功率接口、第二功率接口和信号接口组件各自的电压确定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之间的连接状态,进而可以根据两个连接组件之间的连接状态发出相应的提示信息,能够避免对连接器造成损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池可以包括保护模块和电芯模块。
可选地,保护模块的第一端(可以为电池的正极端)可以用于与第三功率接口的第二端电连接,保护模块的第二端(可以为电池的负极端)可以用于与第四功率接口的第二端电连接,保护模块的第三端可以用于与电芯模块的第一端(可以为电芯模块的正极端)电连接,保护模块的第四端可以用于与电芯模块的第二端(可以为电芯模块的负极端)电连接。
根据上述电连接关系,可以进一步得到:
保护模块可以用于:对电芯模块进行保护。
电芯模块可以用于:根据电池的充放电电流进行充电或放电。
进一步地,保护模块可以包括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
其中,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作为保护模块的第一端,可以为保护模块的正极端) 可以用于与第三功率接口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作为保护模块的第三端) 可以用于与电芯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作为保护模块的第二端,可以为保护模块的负极端)可以用于与第四功率接口连接,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作为保护模块的第四端)可以用于与电芯模块的第二端连接。
更进一步地,第一开关模块可以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bipolar transistor,IGBT)或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等。类似地,第二开关模块也可以为IGBT或者MOSFET等。
当然,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还可以为其他半导体器件,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能够想到的是,在电池的实际充放电电流不超过电池的额定充放电电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的导通对电芯模块进行充电或放电。类似地,在电池的实际充放电电流超过电池的额定充放电电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的关断停止对电芯模块进行充电或放电,也就实现了对电芯模块的保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电路可以包括第一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第一检测模块可以用于与控制模块和第一连接组件电连接。
根据上述连接关系,可以进一步得到:
第一检测模块可以用于:检测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第一电压(可以为电池的正极端电压)、第二电压(可以为电池的负极端电压)和第一信号接口组件的电压。
控制模块可以具体用于:根据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确定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之间的接触阻抗(下文简称为接触阻抗),并根据接触阻抗可以确定连接状态。
可选地,上述控制模块和第一检测模块可以分开设置,也可以一体化设置,本申请不做限定。
在一示例中,第一检测模块还可以用于与检流电阻电连接,且检流电阻可以用于与第一连接组件电连接。
于是,第一检测模块可以具体用于:根据检流电阻检测电池的充放电电流。
示例性的,第一检测模块可以用于:获取检流电阻的阻值和检流电阻两端的电压降。根据检流电阻的阻值和检流电阻两端的电压降,并采用欧姆定律检测电池的充放电电流。
在另一示例中,控制模块还可以用于与充放电模块电连接,充放电模块还可以用于与第一功率接口连接。
于是,控制模块可以用于:根据连接状态发送控制命令给充放电模块。其中,控制命令可以用于指示充放电模块需要为电池充电,或者用于指示电池需要放电为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压。
充放电模块可以用于:根据控制命令控制电池的充放电电流,能够避免因实际充放电电流超过电池可承受的最大充放电电流而对电池造成损坏。
电池可以用于:根据电池的充放电电流进行充电或放电。
可以想到的是,由于充放电模块与第一功率接口电连接,因此,通过充放电模块可以构成电流回路,实现电池的充电或放电。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号接口组件可以包括第一信号接口和第二信号接口。第二信号接口组件可以包括第三信号接口和第四信号接口。
可选地,第一信号接口和第二信号接口各自的第一端可以分别用于与第一检测模块电连接,第一信号接口的第二端可以用于与第三信号接口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信号接口的第二端可以用于与保护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信号接口的第二端可以用于与第四信号接口的第一端电连接,第四信号接口的第二端可以用于与保护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
根据上述电连接关系,可以进一步得到:
第一检测模块可以具体用于:检测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第一电压、第二电压、第一信号接口的第三电压和第二信号接口的第四电压。
可以想到的是,由于第一信号接口可以用于与第三信号接口电连接,第三信号接口又可以用于与保护模块电连接,那么,在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的情况下,第三电压可以为保护模块的正极端电压(即电池的正极端电压),也就是第三电压和第一电压相等。
类似的,由于第二信号接口可以用于与第四信号接口电连接,第四信号接口又可以用于与保护模块电连接,那么,在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的情况下,第四电压可以为保护模块的负极端电压(即电池的负极端电压),也就是第四电压和第二电压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信号接口的第二端还可以与第二功率接口的第二端连接,或者可以与第二功率接口的第二端和保护模块的第一端之间的任一节点电连接,本申请不做限定。
类似的,第四信号接口的第二端还可以与第四功率接口的第二端连接,或者可以与第四功率接口的第二端和保护模块的第二端之间的任一节点电连接,本申请不做限定。
控制模块可以具体用于:根据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第一电压、第二电压、第三电压和第四电压确定,采用欧姆定律确定接触阻抗,并根据接触阻抗确定连接状态。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可以按照以下公式(1)确定接触阻抗:
Rdc=[(VP-VN)-(VBP-VBN)]/I 公式(1)
公式(1)中,Rdc可以表示触阻抗,VP可以表示第一电压(即电池的正极端电压), VN表示第二电压(即电池的负极电压),VBP可以表示第三电压(即保护模块的正极端电压),VBN可以表示第四电压(即保护模块的负极端电压),I表示电池的充放电电流(也就是说,电池充电时,I表示电池的充电电流。电池放电时,I表示电池的放电电流)。
需要说明的是,若不考虑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的方向,控制模块还可以按照以下公式(2) 确定接触阻抗:
Rdc=[(VBP-VBN)-(VP-VN)]/I 公式(2)
还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模块还可以采用除上述公式(1)和公式(2)以外的其他方式(包括公式(1)和公式(2)的变形)确定接触阻抗,本申请不做限定。
可选地,控制模块可以根据接触阻抗,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确定连接状态:
情况一:当接触阻抗小于或等于第一阻抗门槛值时,控制模块可以确定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可以理解为电池在位)。
进一步地,若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且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即电池需要充电),控制模块可以控制对电池以额定功率充电。若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且电池处于放电状态(即电池需要放电),电池直接放电为控制模块提供工作电压即可。
情况二:当接触阻抗大于第一阻抗门槛值,且接触阻抗小于或等于第二阻抗门槛值(第二阻抗门槛值大于第一阻抗门槛值,两者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时,控制模块可以确定连接状态为异常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异常状态为介于电池在位和电池不在位之间的一种状态,可以理解为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之间的连接不良,属于用户可以接受的状态。
进一步地,若连接状态为异常状态且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即电池需要充电),控制模块可以控制对电池以额定功率的预设比例(如70%或60%等)充电(即降功率充电)。若连接状态为异常状态且电池处于放电状态,为了不影响用户体验,控制模块可以降低自身的功耗。
情况三:当接触阻抗大于第二阻抗门槛值时,控制模块可以确定连接状态为错误状态 (可以理解为电池不在位,即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之间断开连接)。
进一步地,若连接状态为错误状态,电池无法进行继续充电(即若电池正在充电,则需要停止充电),且电池也无法为控制模块提供工作电压。那么,控制模块可以控制对电池停止充电或放电,并发出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电池(可以是用户可自拆卸的电池)需要送修或重新插拔。
本申请能够根据两个连接组件之间的接触阻抗确定两个连接组件之间精确的连接状态,而不是单纯的获取电池是否在位,且能够根据不同的连接状态给出相应提示信息,避免因接触阻抗增大导致电池无法进行充电或放电,且能够避免连接器因温度过高而损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号接口组件可以包括第五信号接口和第六信号接口。第二信号接口组件可以包括第七信号接口和第八信号接口。
可选地,第五信号接口和第六信号接口各自的第一端可以分别用于与第一检测模块电连接,第五信号接口的第二端可以用于与第七信号接口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七信号接口的第二端可以用于与电芯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第六信号接口的第二端可以用于与第八信号接口的第一端电连接,第八信号接口的第二端可以用于与电芯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检测模块可以具体用于:检测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第一电压、第二电压、第五信号接口的第五电压和第六信号接口的的第六电压。
可以想到的是,由于第五信号接口可以用于与第七信号接口电连接,第七信号接口又可以用于与电芯模块(可以为电芯模块的正极端)电连接,那么,在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的情况下,第五电压可以为电芯模块的正极端电压。
类似的,由于第六信号接口可以用于与第八信号接口电连接,第八信号接口又可以用于与电芯模块(可以为电芯模块的负极端)电连接,那么,在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的情况下,第六电压可以为电芯模块的负极端电压。
控制模块可以具体用于:根据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第一电压、第二电压、第五电压和第六电压,采用欧姆定律确定接触阻抗,并根据接触阻抗确定连接状态。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可以按照以下公式(3)确定接触阻抗:
Rdc=[(VP-VN)-(VB-VG)]/I 公式(3)
需要说明的是,若不考虑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的方向,控制模块还可以按照以下公式(4) 确定接触阻抗:
Rdc=[(VB-VG)-(VP-VN)]/I 公式(4)
还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模块还可以采用除上述公式(3)和公式(4)以外的其他方式(包括公式(3)和公式(4)的变形)确定接触阻抗,本申请不做限定。
可以想到的是,由于保护模块用于与第二连接组件和电芯模块连接,因此,控制模块根据在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第一电压、第二电压、第三电压以及第四电压确定的接触阻抗可以反应保护模块的状态(比如,保护模块异常状态下控制模块确定的接触阻抗比保护模块正常状态下控制模块确定的接触阻抗大)。那么,控制模块在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第一电压、第二电压的基础上,根据第三电压以及第四电压确定的接触阻抗比根据第五电压以及第六电压确定的接触阻抗更准确。
控制模块根据上述接触阻抗(根据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第一电压、第二电压、第五电压和第六电压确定)确定连接状态的具体介绍和根据连接状态采取对电池以额定功率充电、对电池以额定功率的预设比例充电、控制对电池停止充电或放电、发出提示信息等进一步措施可以参考上文,本申请不做赘述。
在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号接口组件可以包括第一总线接口。第二信号接口组件可以包括第二总线接口。
可选地,第一总线接口的第一端可以用于与第一检测模块电连接,第一总线接口的第二端可以用于与第二总线接口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总线接口的第二端可以用于与保护模块电连接。
根据上述电连接关系,可以进一步得到:
第一检测模块可以具体用于:检测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第一电压、第二电压以及第一总线接口的第七电压、第八电压、第九电压和第十电压。
控制模块可以具体用于:根据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第一电压、第二压、第七电压和第八电压,采用欧姆定律确定接触阻抗,并根据接触阻抗确定连接状态。或者,根据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第一电压、第二压、第九电压和第十电压,采用欧姆定律确定接触阻抗,并根据接触阻抗确定连接状态。
示例性的,第一总线接口可以采用I2C(即inter-integrated circuit)接口或者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当然,第一总线接口还可以为其他接口,本申请不做限定。
类似地,第二总线接口也可以为可以采用I2C接口或者SPI。当然,第二总线接口还可以为其他接口,本申请不做限定。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号接口组件除了包括第一信号接口和第二信号接口,还可以包括第五信号接口和第六信号接口。类似的,第二信号接口组件除了包括第三信号接口和第四信号接口,还可以包括第七信号接口和第八信号接口。
可选地,第五信号接口和第六信号接口各自的第一端分别用于与第一检测模块电连接,第五信号接口的第二端可以用于与第七信号接口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七信号接口的第二端可以用于与电芯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第六信号接口的第二端可以用于与第八信号接口的第一端电连接,第八信号接口的第二端可以用于与电芯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
于是,第一检测模块除了用于检测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第一检测模块还具体用于检测第五信号接口的第五电压和第六信号接口的第六电压。
控制模块还可以用于:根据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第三电压、第四电压、第五电压以及第六电压,采用欧姆定律确定保护模块的阻抗,并根据保护模块的阻抗确定保护模块的状态。
可选地,控制模块可以按照以下公式(5)确定保护模块的阻抗:
Rdp=[(VBP-VBN)-(VB-VG)]/I 公式(5)
需要说明的是,若不考虑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的方向,控制模块还可以按照以下公式(6) 确定保护模块的阻抗:
Rdp=[(VB-VG)-(VBP-VBN)]/I 公式(6)
还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模块还可以采用除上述公式(5)和公式(6)以外的其他方式(包括公式(5)和公式(6)的变形)确定保护模块的阻抗,本申请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具体可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确定保护模块的状态:
情况一:当保护模块的阻抗小于或等于第三阻抗门槛值时,确定保护模块的状态为正常状态。
那么,若保护模块的状态为正常状态且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即电池需要充电),控制模块可以控制对电池以额定功率充电。若保护模块的状态为正常状态且电池处于放电状态(即电池需要放电),电池直接放电为控制模块提供工作电压即可。
情况二:当保护模块的阻抗大于第三阻抗门槛值,且保护模块的阻抗小于或等于第四阻抗门槛值时,确定保护模块的状态为异常状态。
那么,若保护模块的状态为异常状态且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即电池需要充电),控制模块可以控制对电池以额定功率的预设比例(如70%或60%等)进行充电(即降功率充电)。若保护模块的状态为异常状态且电池处于放电状态(即电池需要放电),为了不影响用户体验,控制模块可以降低自身的功耗。
情况三:当保护模块的阻抗大于第四阻抗门槛值时,确定保护模块的状态为损坏状态。
那么,若保护模块的状态为损坏状态,电池无法进行继续充电(即若电池正在充电,则需要停止充电),且电池也无法为控制模块提供工作电压。于是,控制模块可以控制对电池停止充电或放电,并发出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电池(可以是用户可自拆卸的电池)需要送修或重新插拔。
可以看出,本申请可以根据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第三电压、第四电压、第五电压和第六电压确定保护模块的阻抗,并根据保护模块的阻抗确定保护模块的状态,且能够根据保护模块不同的状态采取对电池以额定功率充电、对电池以额定功率的预设比例充电、控制对电池停止充电或放电、发出提示信息等进一步措施,避免对保护模块造成损坏,也就是避免对电池造成损坏。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主板、电池、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可能实现的方式提供的控制电路。
可选地,第一连接组件和控制电路可以分别设置于主板上,第二连接组件可以设置于电池上。
其中,第一连接组件可以包括第一信号接口和第二信号接口,或者包括第五信号接口和第六信号接口。
类似的,第二信号接口组件可以包括第三信号接口和第四信号接口,或者包括第七信号接口和第八信号接口。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的电连接关系、第一连接组件和控制电路的电连接关系、第二连接组件和电池的电连接关系以及控制电路的相关介绍可以参考上文,本申请不做赘述。
基于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检流电阻。检流电阻的第一端可以用于和第二功率接口的第三端电连接,检流电阻的第二端可以用于接地。
另外,检流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以分别用于和第一检测模块电连接。于是,第一检测模块可以获取检流电阻的阻值和检流电阻两端的电压降,根据检流电阻的阻值和检流电阻两端的电压降,并采用欧姆定律检测电池的充放电电流。
基于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充放电模块。充放电模块的第一端可以接地,充放电模块的第二端可以和第一功率接口电连接,充放电模块的第三端可以和控制模块电连接。
可选地,控制模块可以用于:根据连接状态发送控制命令给充放电模块。其中,控制命令可以用于指示充放电模块需要为电池充电,或者用于指示电池需要放电为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压。
充放电模块可以用于:控制电池的充放电电流,能够避免因实际充放电电流超过电池可承受的最大充放电电流而对电池造成损坏。
电池可以用于:根据电池的充放电电流进行充电或放电。
可以想到的是,由于充放电模块与第一功率接口电连接,因此,通过充放电模块、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电池可以构成电流回路,实现电池的充电或放电。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主板、电池、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上述控制电路。第一连接组件和控制电路分别设置于主板上,第二连接组件可以设置于电池上。
其中,第一信号接口组件可以包括第一总线接口,第二信号接口组件可以包括第二总线接口。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的电连接关系、第一连接组件和控制电路的电连接关系、第二连接组件和电池的电连接关系以及控制电路的相关介绍可以参考上文,本申请不做赘述。
可选地,保护模块可以包括第二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可以用于与电芯模块的第一端、电芯模块的第二端、保护模块的第一端、保护模块的第二端和第二总线接口的第二端电连接。
根据上述电连接关系,可以进一步得到:
第二检测模块可以用于:检测保护模块的第一端的第十一电压(可以为电池的正极端电压,若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第十一电压与上文的第三电压相等)、保护模块的第二端的第十二电压(可以为电池的负极端电压,若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第十二电压与上文的第四电压相等)、电芯模块的第一端的第十三电压(可以为电芯模块的正极端电压,若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第十三电压与上文的第五电压相等)和电芯模块的第二端的第十四电压(可以为电芯模块的负极端电压,若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第十四电压与上文的第六电压相等),通过第二总线接口和第一总线接口将第十一电压、第十二电压、第十三电压和第十四电压传输给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可以是控制模块)可以具体用于:根据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第一电压、第二电压、第十一电压和第十二电压确定接触阻抗,并根据接触阻抗确定连接状态,或者,根据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第一电压、第二电压、第十三电压和第十四电压确定接触阻抗,并根据接触阻抗确定连接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的电连接关系、第一连接组件和控制电路的电连接关系、第二连接组件和电池的电连接关系等可以参考上文,本申请不做赘述。
基于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检流电阻。检流电阻的第一端可以用于和第二功率接口的第三端电连接,检流电阻的第二端可以用于接地。
另外,检流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以分别用于和第一检测模块电连接。于是,第一检测模块可以获取检流电阻的阻值和检流电阻两端的电压降,根据检流电阻的阻值和检流电阻两端的电压降,并采用欧姆定律检测电池的充放电电流。
基于第三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充放电模块。充放电模块的第一端可以接地,充放电模块的第二端可以和第一功率接口电连接,充放电模块的第三端可以和控制模块电连接。
可选地,控制模块可以用于:根据连接状态发送控制命令给充放电模块。其中,控制命令可以用于指示充放电模块需要为电池充电,或者用于指示电池需要放电为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压。
充放电模块可以用于:控制电池的充放电电流,能够避免因实际充放电电流超过电池可承受的最大充放电电流而对电池造成损坏。
电池可以用于:根据电池的充放电电流进行充电或放电。
可以想到的是,由于充放电模块与第一功率接口电连接,因此,通过充放电模块、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电池可以构成电流回路,实现电池的充电或放电。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一致,各方面及对应的可行实施方式所取得的有益效果相似,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种示意性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种示意性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种示意性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芯模块充电的一种示意性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芯模块放电的一种示意性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种示意性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模块确定进一步措施的一种示意性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示信息的一种示意性结构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种示意性结构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种示意性结构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种示意性结构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模块确定进一步措施的一种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实施例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模块。电路、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模块,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模块。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 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 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 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和智能眼镜等电子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通常可以包括主板10、控制电路20、连接器30和电池40。连接器30可以包括连接组件31(即第一连接组件)和连接组件32(即第二连接组件)。
其中,控制电路20和连接组件31分别可以设置于主板10上,连接组件32可以设置于电池40上(连接组件32可以设置于电池40的外壳上)。连接组件31的第一端(即连接组件31的左端)可以用于与控制电路20电连接,连接组件31的第二端(即连接组件 32的右端)可以用于与连接组件32的第一端(即连接组件32的左端)电连接,连接组件32的第二端(即连接组件32的右端)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flexible crinted circuit,FPC) 等与电池40电连接。
从图1可以看出,控制电路20可以通过连接器30(即连接组件31和连接组件32) 与电池40连接。也就是说,通过连接器30可以实现控制电路20与电池40的连接。
可选地,控制电路20可以获取连接组件31和连接组件32之间的连接状态(即控制电路20与电池40之间的连接状态),电池40可以实现电子设备1的续航。
随着电子设备1使用时间的延长,电池40的使用寿命会缩短,因此可以通过更换电池40保证电子设备1的续航能力。更换后的电池40与控制电路20之间需要连接正常,才能满足用户的快充需求。若控制电路20与电池40之间连接异常(可以理解为控制电路 20与电池40之间的连接不良)或错误(可以理解为控制电路20与电池40之间断开连接),即连接组件31和连接组件32之间的接触阻抗(也可以理解为控制电路20和电池40之间的接触阻抗)增大,会导致连接组件31和连接组件32的接触点温度升高,进而导致电池 40无法进行充电,甚至导致连接器30损坏。
为了精确地获取连接器的两个连接组件之间的连接状态(即控制电路与电池之间的连接状态),避免对连接器造成损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2所示。连接组件31可以包括功率接口VP1(即第一功率接口)、功率接口VN1(即第二功率接口) 和信号接口组件A(即第一信号接口组件)。类似的,连接组件32可以包括功率接口VP2 (即第三功率接口)、功率接口VN2(即第四功率接口)和信号接口组件B(即第二信号接口组件)。
参考图2,功率接口VP1、功率接口VN1和信号接口组件A各自的第一端(即功率接口VP1、功率接口VN1和信号接口组件A各自的左端)可以用于与控制电路20电连接。功率接口VP1的第二端(即功率接口VP1的右端)可以用于与功率接口VP2的第一端(即功率接口VP2的左端)电连接。功率接口VN1的第二端(即功率接口VN1的右端)可以用于与功率接口VN2的第一端(即功率接口VN2的左端)电连接。信号接口组件A的第二端(即信号接口组件A的右端)可以用于与信号接口组件B的第一端(即信号接口组件B的左端)电连接。功率接口VP2的第二端(即功率接口VP2的右端)、功率接口VN2 的第二端(即功率接口VN2的右端)和信号接口组件B的第二端(即信号接口组件B的右端)可以用于分别与电池40电连接。
那么,根据上述电连接关系,可以进一步得到:
控制电路可以用于:检测功率接口VP1的第一电压VP、功率接口VN1的第二电压 VN和信号接口组件A的电压,并根据第一电压VP、第二电压VN和信号接口组件A的电压确定连接状态。
可以想到的是,由于功率接口VP1可以用于与功率接口VP2电连接,功率接口VP2又可以与电池40(可以为电池40的正极端)电连接,那么,在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的情况下,第一电压VP可以为电池40的正极端电压。
类似的,由于功率接口VN1可以用于与功率接口VN2电连接,功率接口VN2又可以与电池40(可以为电池40的负极端)电连接,那么,在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的情况下,第二电压VN可以为电池40的负极端电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可以根据功率接口VP1、功率接口VN1和信号接口组件A各自的电压确定连接组件31和连接组件32之间的连接状态。进而可以根据连接状态发出相应的提示信息,能够避免对连接器造成损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电池40可以包括保护模块41和电芯模块42。
可选地,保护模块41的第一端(可以为电池40的正极端)可以用于与功率接口VP2的第二端电连接,保护模块41的第二端(可以为电池40的负极端)可以用于与功率接口 VN1的第二端电连接,保护模块41的第三端可以用于与电芯模块42的第一端(可以为电芯模块42的正极端DC+)电连接,保护模块41的第四端可以用于与电芯模块42的第二端(可以为电芯模块40的负极端DC-)电连接。
根据上述电连接关系,可以进一步得到:
保护模块41可以用于:对电芯模块42进行保护。例如,电池40的充电电流超过电池可承受的最大充电电流(可以理解为电池40的充电电流过大)时,保护模块41可以动作,断开电芯模块42与连接组件32的连接,避免电芯模块42因充电电流过大而损坏。
电芯模块42可以用于:根据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进行充电或放电。
也就是说,电芯模块42可以根据电池40的充电电流(可以用Ichg表示,即I=Ichg)进行充电。电芯模块42还可以根据电池40的放电电流(可以用Idis表示,即I=Idis)进行放电,即电芯模块42可以输出直流电压,并将直流电压提供给电子设备1(也就是电芯模块42为电子设备1提供工作电压)。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3,保护模块41可以包括开关模块411(即第一开关模块)和开关模块412(即第二开关模块)。
其中,开关模块411的第一端(即开关模块411的左端)可以与功率接口VP2连接,开关模块411的第二端(即开关模块411的右端)可以与电芯模块42的正极端DC+连接。
类似的,开关模块412的第一端(即开关模块412的左端)可以与功率接口VN2连接,开关模块412的第二端(即开关模块412的右端)可以与电芯模块42的负极端DC- 连接。
进一步地,开关模块411可以为IGBT或者MOSFET等。类似地,开关模块412也可以为IGBT或者MOSFET等。
当然,开关模块411和开关模块412还可以为其他半导体器件,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能够想到的是,在电池40的实际充放电电流不超过电池40的额定充放电电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开关模块411和开关模块412的导通对电芯模块42进行充电或放电。类似地,在电池40的实际充放电电流超过电池40的额定充放电电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开关模块411和开关模块412的关断对电芯模块42停止进行充电或放电,也就实现了对电芯模块42的保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控制电路20可以包括检测模块21(即第一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22。检测模块21可以用于与控制模块22和连接组件31(即功率接口VP1、功率接口VBN1和信号接口组件A)电连接。
根据上述电连接关系,可以进一步得到:
检测模块21可以用于:检测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第一电压VP和第二电压VN
控制模块22可以具体用于:根据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第一电压VP以及第二电压VN确定连接组件31和连接组件32之间的接触阻抗Rdc(下文简称为接触阻抗Rdc),并根据接触阻抗Rdc获取连接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控制模块可以根据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第一电压以及第二电压确定两个连接组件之间的接触阻抗,并根据接触阻抗获取两个连接组件之间的连接状态,也就是说,两个连接组件之间的接触阻抗能够精确反应两个连接组件之间是否连接不良或断开连接。若两个连接组件连接不良或断开连接,可以及时采取对电池以额定功率充电、对电池以额定功率的预设比例充电、控制对电池停止充电或放电、发出提示信息等进一步措施,进而能够避免因接触阻抗增大导致对连接器造成损坏,且能够避免电池出现无法继续充电或放电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模块22可以发送控制命令CC2给检测模块21,用于控制检测模块21。所以,控制模块22和检测模块21之间是双向通信的(下文类似)。
可选地,上述控制模块22和检测模块21可以分开设置,也可以一体化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本申请实施例是以控制模块22和检测模块21分开设置进行说明的。
可选地,控制模块22可以包括控制单元(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或者单片机等)、总线接口BI(businterface)3(I2C接口等)和存储单元。
其中,总线接口BI3可以用于实现控制单元与检测模块21等之间的通讯,并实现控制单元对检测模块21的控制。
存储单元可以用于存储接触阻抗Rdc和保护模块的阻抗Rdp的确定过程(参考下文介绍)等。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还可以包括检流电阻Rsen,如图3所示。检流电阻Rsen可以设置(如焊接等)于主板10上,检流电阻Rsen的第一端(可以为检流电阻Rsen的上端)可以与功率接口VN1的第三端(即功率接口VN1的下端)和检测模块21电连接,检流电阻Rsen的第二端(可以为检流电阻Rsen的下端)可以与检测模块21电连接。
可选地,检测模块21可以用于获取检流电阻Rsen的阻值(可以用Rsen表示)和检流电阻Rsen两端的电压降(可以用Vsen表示)。
在一示例中,检测模块21可以获取检流电阻Rsen第一端的电压(可以用Vsenp表示)和第二端的电压(可以用Vsenn表示)。
于是,检流电阻Rsen两端的电压降Vsen可以等于检流电阻Rsen第一端的电压Vsenp与检流电阻Rsen第二端的电压Vsenn的差,即Vsen=Vsenp-Vsenn
进一步地,检测模块21可以用于:根据检流电阻的阻值Rsen和检流电阻Rsen两端的电压降Vsen,并采用欧姆定律检测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
例如,检测模块21可以按照I=Vsen/Rsen获取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
继续参考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还可以包括充放电模块50。充放电模块50的第一端(即充放电模块50的左端)可以接地,充放电模块50的第二端(即充放电模块50的右端)可以和功率接口VP1的第三端(即功率接口VP1的上端)电连接,充放电模块50的第三端(即充放电模块50的下端)可以和控制模块22电连接。
于是,控制模块22还可以用于:根据连接状态发送控制命令(control command,CC) 1给充放电模块50。其中,控制命令CC1可以用于指示充放电模块50需要为电池40充电,或者用于指示电池40需要放电为电子设备1提供工作电压。
充放电模块50可以用于:根据控制命令CC1控制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以使电池40根据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进行充电或放电。
可以发现,充放电模块50能够避免因实际充放电电流超过电池40可承受的最大充放电电流而对电池40造成损坏。
从图3可以看出,电芯模块42、开关模块411、功率接口VP2、功率接口VP1、充放电模块50、检流电阻Rsen、功率接口VN1、功率接口VN2和开关模块412可以构成电流回路。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可以流经功率接口(包括功率接口VP1、功率接口VP2、功率接口VN1和功率接口VN2),无需流经信号接口组件A和信号接口组件 B。
在一示例中,如图4所示,在电芯模块42充电时,充电电流流经的路径可以为:充放电模块50、功率接口VP1、功率接口VP2、开关模块411、电芯模块42的正极端DC+、电芯模块42的负极端DC-、开关模块412、功率接口VN2、功率接口VN1和检流电阻 Rsen。
类似地,在另一示例中,如图5所示,在电芯模块42放电时,充电电流流经的路径可以为:电芯模块42的正极端DC+、开关模块411、功率接口VP2、功率接口VP1、充放电模块50、检流电阻Rsen、功率接口VN1、功率接口VN2、开关模块412和电芯模块 42的负极端DC-。
从图4和图5可以看出,在电芯模块42的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中,开关模块411位于电流回路的正极路径上,开关模块412位于电流回路的负极路径上。
那么,在充放电模块50发生故障导致电芯模块42的充电电流过大的场景中,开关模块411可以动作,断开功率接口VP2与电芯模块42的正极端DC+的电连接。类似地,开关模块412也可以动作,断开功率接口VN2与电芯模块42的负极端DC-的电连接。
也就是说,通过开关模块411和开关模块412可以断开电芯模块42与连接组件32的电连接,可以避免电芯模块42因充电电流过大而损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6所示,信号接口组件A可以包括信号接口VBP1(即第一信号接口)和信号接口VBN1(即第二信号接口)。信号接口组件B可以包括信号接口VBP2(即第三信号接口)和信号接口VBN2(即第四信号接口)。
可选地,在图3的基础上,图6中的信号接口VBP1的第一端(即信号接口VBP1的左端)可以用于与检测模块21电连接,信号接口VBP1的第二端(即信号接口VBP1的右端)可以用于与信号接口VBP2的第一端(即信号接口VBP2的左端)电连接,信号接口VBP2的第二端(即信号接口VBP2的右端)可以用于与保护模块41的第一端(可以是开关模块411的左端)电连接。
类似地,信号接口VBN1的第一端(即信号接口VBN1的左端)可以用于与检测模块21电连接。信号接口VBN1的第二端(即信号接口VBN1的右端)可以用于与信号接口 VBN2的第一端(即信号接口VBN2的左端)电连接,信号接口VBN2的第二端(即信号接口VBN2的右端)可以用于与保护模块41的第二端(可以是开关模块412的左端)电连接。
根据上述电连接关系,可以进一步得到:
检测模块21可以具体用于:检测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第一电压VP、第二电压 VN、信号接口VBP1的第三电压VBP、信号接口VBN1的第四电压VBN
可以想到的是,由于信号接口VBP1可以用于与信号接口VBP2电连接,信号接口VBP2又可以用于与保护模块41电连接,那么,在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的情况下,第三电压VBP可以为保护模块41的正极端电压(即电池40的正极端电压),也就是第三电压 VBP和第一电压VP相等。
类似的,由于信号接口VBN1可以用于与信号接口VBN2电连接,信号接口VBN2 又可以用于与保护模块41电连接,那么,在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的情况下,第四电压VBN可以为保护模块41的负极端电压(即电池40的负极端电压),也就是第四电压VBN和第二电压VN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信号接口VBP2的第二端还可以与功率接口VP2的第二端连接,或者可以与功率接口VBP2的第二端和保护模块41的第一端之间的任一节点电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类似的,信号接口VBN1的第二端还可以与功率接口VN2的第二端连接,或者可以与功率接口VN2的第二端和保护模块42的第二端之间的任一节点电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控制模块22可以具体用于:根据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第一电压VP、第二电压 VN、第三电压VBP以及第四电压VBN,并采用欧姆定律确定接触阻抗Rdc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22可以按照以下公式(1)确定接触阻抗Rdc
Rdc=[(VP-VN)-(VBP-VBN)]/I 公式(1)
需要说明的是,若不考虑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的方向,还可以按照以下公式(2)确定接触阻抗Rdc
Rdc=[(VBP-VBN)-(VP-VN)]/I 公式(2)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图6所示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除上述公式(1)和公式(2)以外的其他方式(包括公式(1)和公式(2)的变形)确定接触阻抗Rdc,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针对图6,控制模块22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得到对电池40以额定功率充电、发出提示信息等进一步措施(如图7所示的过程100):
步骤S101:检测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第一电压VP、第二电压VN、第三电压VBP和第四电压VBN
步骤S102:根据检测到的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第一电压VP、第二电压VN、第三电压VBP和第四电压VBN确定接触阻抗Rdc
步骤S103:根据接触阻抗Rdc确定连接状态。
步骤S104:确定不同连接状态对应的进一步措施。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控制模块22可以根据接触阻抗,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确定连接状态:
情况一:当接触阻抗Rdc小于或等于阻抗门槛值R1(即Rdc≤R1)时,控制模块22 可以确定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可以理解为电池40在位)。
进一步地,若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且电池40处于充电状态(即电池40需要充电),控制模块22可以控制充放电模块50对电池40以充放电模块50的额定功率充电。若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且电池40处于放电状态(即电池40需要放电),电池40直接放电为控制模块22提供工作电压即可。
情况二:若接触阻抗Rdc大于阻抗门槛值R1,且接触阻抗Rdc小于或等于阻抗门槛值R2(即R1<Rdc≤R2,阻抗门槛值R1和阻抗门槛值R2的取值可以根据电子设备1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时,控制模块22可以确定连接状态为异常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异常状态为介于电池40在位和电池40不在位之间的一种状态,可以理解为连接组件31和连接组件32之间的连接不良,属于用户可以接受的状态,电子设备1还可以继续使用)。
进一步地,若连接状态为异常状态且电池40处于充电状态,控制模块22可以控制充放电模块50对电池40以充放电模块50额定功率的预设比例(如70%或60%等)进行充电。若连接状态为异常状态且电池40处于放电状态,为了不影响用户体验,控制模块22 可以降低自身的功耗。
情况三:若接触阻抗Rdc大于阻抗门槛值R2(即Rdc>R2)时,控制模块22可以确定连接状态为错误状态(可以理解为电池40不在位,即连接组件31和连接组件32之间断开连接)。
进一步地,若连接状态为错误状态,电池40无法进行继续充电(即若电池40正在充电,则需要停止充电),且电池40也无法为控制模块22提供工作电压。控制模块22可以控制对电池40停止充电或放电,并发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电池需要送修或重新插拔)给电子设备1的显示模块,以提醒用户尽快进行送修。针对用户可自拆卸的电池,可以提示用户对电池进行重新插拔。
可选地,如图8所示,在电子设备1为手机的场景中,提示信息M可以显示于手机的屏幕上。用户可以点击“是”关闭手机,并将手机送修。若电池为用户可自拆卸,用户可以在关机后对电池进行重新插拔。
当然,若用户对手机有其他操作而不能立即关机,也可以点击“否”,并在其他操作退出后将手机关机并送修。类似的,若电池为用户可自拆卸,用户可以在关机后对电池进行重新插拔。
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根据两个连接组件之间的接触阻抗得到两个连接组件之间精确的连接状态,而不是单纯的获取电池是否在位,且能够根据不同的连接状态采取对电池以额定功率充电、对电池以额定功率的预设比例充电、控制对电池停止充电或放电且发出提示信息等进一步措施,避免因接触阻抗增大导致电池无法进行充电或放电,且能够避免连接器因温度过高而损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9所示,信号接口组件A可以包括信号接口VB1(即第五信号接口)和信号接口VG1(即第六信号接口)。信号接口组件B可以包括信号接口VB2(即第七信号接口)和信号接口VG2(即第八信号接口)。
可选地,在图3至图5的基础上,图9中的信号接口VB1的第一端(即信号接口VB1 的左端)可以用户与检测模块21电连接,信号接口VB1的第二端(即信号接口VB1的右端)可以用户与信号接口VB2的第一端(即信号接口VB2的左端)电连接,信号接口 VB2的第二端(即信号接口VB2的右端)可以用于与电芯模块42的正极端DC+连接。
类似地,信号接口VG1的第一端(即信号接口VG1的左端)可以用于与检测模块21电连接。信号接口VG1的第二端(即信号接口VG1的右端)可以用于与信号接口VG2 的第一端(即信号接口VG2的左端)电连接,信号接口VG2的第二端(即信号接口VG2 的右端)可以用于与电芯模块42的负极端DC-连接。
根据上述电连接关系,可以进一步得到:
检测模块21可以具体用于:检测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第一电压VP、第二电压 VN,信号接口VB1的第五电压VB、信号接口VG1的第六电压VG
可以想到的是,由于信号接口VB1可以用于与信号接口VB2电连接,信号接口VB2又可以用于与电芯模块42(可以为电芯模块42的正极端DC+)电连接,那么,在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的情况下,第五电压VB可以为电芯模块42的正极端电压。
类似的,由于VG1信号接口可以用于与信号接口VG2电连接,信号接口VG2又可以用于与电芯模块42(可以为电芯模块42的负极端DC-)电连接,那么,在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的情况下,第六电压VG可以为电芯模块42的负极端电压。
控制模块22可以用于:根据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第一电压VP、第二电压VN、第五电压VB以及第六电压VG,并采用欧姆定律确定接触阻抗Rdc,并根据接触阻抗Rdc确定连接状态。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22可以按照以下公式(3)确定接触阻抗Rdc
Rdc=[(VP-VN)-(VB-VG)]/I 公式(3)
需要说明的是,若不考虑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的方向,还可以按照以下公式(4)确定接触阻抗Rdc
Rdc=[(VB-VG)-(VP-VN)]/I 公式(4)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图9所示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除上述公式(3)和公式(4)以外的其他方式(包括公式(3)和公式(4)的变形)确定接触阻抗Rdc,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可以想到的是,由于保护模块41用于与连接组件32和电芯模块42连接,因此,控制模块22根据在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第一电压VP、第二电压VN、第三电压VBP以及第四电压VBN确定的接触阻抗Rdc可以反应保护模块41的状态(比如,保护模块41异常状态下控制模块22确定的接触阻抗Rdc比保护模块41正常状态下控制模块22确定的接触阻抗Rdc大)。那么,控制模块22在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第一电压VP、第二电压 VN的基础上,根据第三电压VBP以及第四电压VBN确定的接触阻抗Rdc比根据第五电压 VB以及第六电压VG确定的接触阻抗Rdc更准确。
控制模块20根据上述接触阻抗Rdc(根据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第一电压VP、第二电压VN、第五电压VB和第六电压VG确定)确定连接状态的具体介绍和根据连接状态采取对电池40以额定功率充电、对电池40以额定功率的预设比例充电、控制对电池40 停止充电或放电、发出提示信息等进一步措施可以参考上文和图7,本申请不做赘述。
再又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图6的基础上,信号接口组件A除了包括信号接口VBP1和信号接口VBN1,还可以包括信号接口VB1和信号接口VG1。信号接口组件B 除了包括信号接口VBP2和信号接口VBN2,还可以包括信号接口VB2和信号接口VG2,如图10所示。
可选地,图10中的信号接口VBP1的第一端可以用于与检测模块21连接,信号接口VBP1的第二端可以用于与信号接口VBP2的第一端电连接,信号接口VBP2的第二端可以用于与保护模块41的第一端电连接。信号接口VB1的第一端可以用于与检测模块21 电连接,信号接口VB1的第二端可以用于与信号接口VB2的第一端电连接,信号接口 VB2的第二端可以用于与电芯模块42的正极端DC+连接。
类似地,信号接口VBN1的第一端可以用于与检测模块21电连接。信号接口VBN1 的第二端可以用于与信号接口VBN2的第一端电连接,信号接口VBN2的第二端可以与保护模块41的第二端电连接。信号接口VG1的第一端可以用于与检测模块21电连接,信号接口VG1的第二端可以用于与信号接口VG2的第一端电连接,信号接口VG2的第二端可以用于与电芯模块42的负极端DC-电连接。
根据上述电连接关系,可以进一步得到:
检测模块21可以具体用于:检测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第一电压VP、第二电压 VN、第三电压VBP、第四电压VBN、第五电压VB和第六电压VG
控制模块22可以具体用于:根据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第一电压VP、第二电压 VN、第三电压VBP以及第四电压VBN,采用欧姆定律确定接触阻抗Rdc,并根据接触阻抗 Rdc确定连接状态。或者,根据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第一电压VP、第二电压VN、第五电压VB以及第六电压VG,采用欧姆定确定接触阻抗Rdc,并根据接触阻抗Rdc确定连接状态。
可以想到的是,由于保护模块41用于与连接组件32和电芯模块42连接,因此,控制模块22根据在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第一电压VP、第二电压VN、第三电压VBP以及第四电压VBN确定的接触阻抗Rdc可以反应保护模块41的状态(比如,保护模块41异常状态下控制模块22确定的接触阻抗Rdc比保护模块41正常状态下控制模块22确定的接触阻抗Rdc大)。那么,控制模块22在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第一电压VP、第二电压 VN的基础上,根据第三电压VBP以及第四电压VBN确定的接触阻抗Rdc比根据第五电压 VB以及第六电压VG确定的接触阻抗Rdc更准确。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22可以按照上述公式(1)或公式(3)确定接触阻抗Rdc,可参考上文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若不考虑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的方向,控制模块22还可以按照上述公式(3)和(4)确定接触阻抗Rdc,可参考上文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不做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图10所示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除上述公式(1)至公式(4)以外的其他方式(包括公式(1)至公式(4)的变形)确定接触阻抗Rdc,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类似的,控制模块20根据上述接触阻抗Rdc(根据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第一电压VP、第二电压VN、第三电压VBP和第四电压VBN确定,或者根据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第一电压VP、第二电压VN、第五电压VB和第六电压VG确定)确定连接状态的具体介绍和根据连接状态采取对电池40以额定功率充电、对电池40以额定功率的预设比例充电、控制对电池40停止充电或放电、发出提示信息等进一步措施可以参考上文和图7,本申请不做赘述。
再又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如图11所示,信号接口组件A可以包括总线接口BI1(即第一总线接口)。信号接口组件B可以包括总线接口BI2(即第二总线接口)。
可选地,总线接口BI1的第一端(即总线接口BI1的左端)可以用于与检测模块21电连接,总线接口BI的第二端(即总线接口BI1的右端)可以用于与总线接口BI2的第一端(即总线接口BI2的左端)电连接,总线接口BI2的第二端(即总线接口BI2的右端) 与保护模块41电连接。
示例性的,保护模块41除了包括开关模块411和开关模块412,还可以包括检测模块413(即第二检测模块),如图11所示。检测模块413与电芯模块42的正极端DC+、电芯模块42的负极端DC-、保护模块41的第一端、保护模块41的第二端以及总线接口 BI2的第二端连接。
于是,检测模块413可以用于:检测保护模块42的第一端的第十一电压V11(可以为电池40的正极端电压,若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第十一电压V11与上文的第三电压VBP相等)、保护模块42的第二端的第十二电压V12(可以为电池40的负极端电压,若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第十二电压V12与第四电压VBN相等)电芯模块42的第一端的第十三电压V13(可以为电芯模块40的正极端电压,若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第十三电压V13与第五电压VB相等)以及电芯模块42的第二端的第十四电压V14(可以为电芯模块42的负极端电压,若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第十四电压V14与第六电压VG相等),通过总线接口BI2和总线接口BI1将第十一电压V11、第十二电压V12、第十三电压V13和第十四电压 V14传输给检测模块21。
检测模块21可以用于:检测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第一电压VP和第二电压VN,并将接收总线接口BI1的第七电压V7(若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第七电压V7与第十一电压V11和第三电压VBP相等)、第八电压V8(若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第八电压V8与第十二电压V12和第四电压VBN相等)、第九电压V9(若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第九电压 V9与第十三电压V13和第五电压VB相等)和第十电压V10(若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第十电压V10与第十四电压V14和第六电压VG相等)传输给控制模块22。
控制模块22可以具体用于:根据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第一电压VP、第二电压 VN、第十一电压V11(即第三电压VBP)以及第十二电压V12(即第四电压VBN),采用欧姆定律确定接触阻抗Rdc,并根据接触阻抗Rdc确定连接状态。或者,根据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第一电压VP、第二电压VN、第十三电压V13(即第五电压VG),采用欧姆定律确定接触阻抗Rdc,并根据接触阻抗Rdc确定连接状态。
示例性的,总线接口BI1可以采用I2C接口或者串行外设接口SPI)。当然,总线接口BI1还可以为其他接口,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类似地,总线接口也可以为可以采用I2C接口或者SPI。当然,总线接口BI2还可以为其他接口,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类似地,控制模块22可以发送控制命令CC3,并通过检测模块21(起到传输作用)、总线接口BI1、总线接口BI2传输给检测模块413,用于控制检测模块413。所以,图11 中检测模块21和总线接口BI1之间、总线接口BI1和总线接口BI2之间以及总线接口BI2 和检测模块413之间均是双向通信的。
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控制模块22也可以按照上述公式(1)或公式(3)确定接触阻抗Rdc(参考上文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不做赘述)。
若不考虑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的方向,控制模块22还可以按照上述公式(3)和(4)确定接触阻抗Rdc(参考上文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不做赘述)。
可以想到的是,由于控制模块22能够处理的信号为数字信号,所以检测模块21可以将通过图11示出的方式获取的电压(可以为模拟信号,包括第一电压VP、第二电压VN等)转换为数字信号。也就是说,检测模块21具有模数转换功能。
类似地,检测模块413可以将通过图11示出的方式获取的电压(可以为模拟信号,包括电芯模块42的正极端电压、电芯模块42的负极端电压等)转换为数字信号。可以看出,检测模块413也具有模数转换功能。
可选地,检测模块413转换得到的数字信号可以通过总线接口BI2、总线接口BI1和检测模块21传输到检测模块21,检测模块21起到了传输数字信号给控制模块22的作用。
本申请图11所示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除上述公式(1)至公式(4)以外的其他方式(包括公式(1)至公式(4)的变形)确定接触阻抗Rdc,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模块20根据上述接触阻抗Rdc(根据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第一电压VP、第二电压VN、第五电压VB和第六电压VG确定)确定连接状态的具体介绍和根据连接状态采取对电池40以额定功率充电、对电池40以额定功率的预设比例充电、控制对电池40停止充电或放电、发出提示信息等进一步措施可以参考上文和图7,本申请不做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信号连接组件A和信号连接组件B的几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信号连接组件A和信号连接组件B还可以采用其他可能实现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而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几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电池40 的充放电电流I不流经信号接口组件A和信号接口组件B,只流经功率接口VP1、功率接口VP2、功率接口VN1和功率接口VN2。
示例性的,可以通过图6、图9、图10和图11中的检测模块21可以多次获取电池 40的充放电电流I、第一电压VP、第二电压VN、第三电压VBP、第四电压VBN、第五电压VB以及第六电压VG,以得到多个接触阻抗,进而得到连接阻抗的平均值Rdc_avg,并通过Rdc_avg可以确定连接状态。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图10和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控制模块22还可以用于:根据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第三电压VBP、第四电压VBN、第五电压VB以及第六电压VG,采用欧姆定律确定保护模块41的阻抗Rdp,并根据保护模块41的阻抗Rdp确定保护模块41的状态。
可选地,控制模块22可以按照以下公式(5)确定保护模块41的阻抗Rdp
Rdp=[(VBP-VBN)-(VB-VG)]/I 公式(5)
需要说明的是,若不考虑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的方向,控制模块22还可以按照以下公式(6)确定保护模块41的阻抗Rdp
Rdp=[(VB-VG)-(VBP-VBN)]/I 公式(6)
还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模块22还可以采用除上述公式(5)和公式(6)以外的其他方式(包括公式(5)和公式(6)的变形)确定保护模块41的阻抗Rdp,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针对图10和图11,控制模块22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得到对电池40以额定功率充电、发出提示信息等进一步措施(如图12所示的过程200):
步骤S201:检测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第三电压VBP、第四电压VBN、第五电压 VB和第六电压VG
步骤S202:根据检测到的电池40的充放电电流I、第三电压VBP、第四电压VBN、第五电压VB和第六电压VG确定保护模块41的阻抗Rdp
步骤S203:根据保护模块41的阻抗Rdp确定保护模块41的状态。
步骤S204:确定保护模块41的不同状态对应的进一步措施。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控制模块22具体可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确定保护模块 41的状态:
于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情况一:当保护模块41的阻抗Rdp小于或等于阻抗门槛值R3时,确定保护模块41 的状态为正常状态(即开关模块411和开关模块412可以正常动作)。
那么,若保护模块41的状态为正常状态且电池40处于充电状态(即电池40需要充电),控制模块22可以控制充放电模块50对电池40以充放电模块50的额定功率充电。若保护模块41的状态为正常状态且电池40处于放电状态(即电池40需要放电),电池 40直接放电为控制模块22提供工作电压即可。
情况二:当保护模块41的阻抗Rdp大于阻抗门槛值R3,且保护模块41的阻抗Rdp小于或等于阻抗门槛值R4时(即R3<Rdp≤R4,阻抗门槛值R3和阻抗门槛值R4的取值可以根据电子设备1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控制模块22可以确定保护模块42的状态为异常状态(可以理解为保护模块42中的开关模块411等可能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老化,不能可靠地动作)。
那么,若保护模块41的状态为异常状态且电池40处于充电状态,控制模块22可以控制充放电模块50对电池40进行以充放电模块50额定功率的预设比例(如70%或60%等)进行充电。保护模块41的状态为异常状态且电池40处于电状态,为了不影响用户体验,控制模块22可以降低自身的功耗。
情况三:当保护模块41的阻抗Rdp大于阻抗门槛值R4(即Rdp>R4)时,控制模块 22可以确定保护模块41的状态为损坏状态(可以理解为保护模块41中的开关模块411 等已损坏,无法动作)。
那么,若保护模块41的状态为损坏状态,电池40无法进行继续充电(即若电池40正在充电,则需要停止充电),且电池40也无法为控制模块22提供工作电压。于是,控制模块22可以控制对电池40停止充电或放电,并发出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电池40(可以是用户可自拆卸的电池)需要送修或重新插拔。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保护模块的阻抗确定保护模块的状态,且能够根据保护模块不同的状态采取对电池以额定功率充电、对电池以额定功率的预设比例充电、控制对电池停止充电或放电、发出提示信息等进一步措施,避免对保护模块造成损坏。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电路和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电路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电路,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电路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用于与第一连接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用于与电池电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功率接口、第二功率接口和第一信号接口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三功率接口、第四功率接口和第二信号接口组件;
所述第一功率接口、所述第二功率接口和所述第一信号接口组件各自的第一端分别用于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功率接口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第三功率接口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功率接口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第四功率接口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接口组件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第二信号接口组件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功率接口、所述第四功率接口和所述第二信号接口组件各自的第二端分别用于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功率接口的第一电压、所述第二功率接口的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一信号接口组件的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一信号接口组件的电压确定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之间的连接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保护模块和电芯模块,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三功率接口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第四功率接口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三端用于与所述电芯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保护模块的第四端用于与所述电芯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
所述保护模块用于:对所述电芯模块进行保护;
所述电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的充放电电流进行充电或放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与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电连接;
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的充放电电流、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一信号接口组件的电压;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的充放电电流、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一信号接口组件的电压确定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之间的接触阻抗,并根据所述接触阻抗确定所述连接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接口组件包括第一信号接口和第二信号接口,所述第二信号接口组件包括第三信号接口和第四信号接口;
所述第一信号接口和所述第二信号接口各自的第一端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接口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第三信号接口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信号接口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接口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第四信号接口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信号接口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具体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的充放电电流、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所述第一信号接口的第三电压和所述第二信号接口的第四电压;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的充放电电流、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所述第三电压和所述第四电压确定所述接触阻抗,并根据所述接触阻抗确定所述连接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接口组件包括第五信号接口和第六信号接口,所述第二信号接口组件包括第七信号接口和第八信号接口;
所述第五信号接口和所述第六信号接口各自的第一端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五信号接口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第七信号接口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七信号接口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电芯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六信号接口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第八信号接口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八信号接口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电芯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具体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的充放电电流、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所述第五信号接口的第五电压和所述第六信号接口的第六电压;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的充放电电流、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所述第五电压和所述第六电压确定所述接触阻抗,并根据所述接触阻抗确定所述连接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接口组件包括第一总线接口,所述第二信号接口组件包括第二总线接口;
所述第一总线接口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总线接口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第二总线接口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总线接口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保护模块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具体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的充放电电流、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以及所述第一总线接口的第七电压、第八电压、第九电压和第十电压;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的充放电电流、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所述第七电压和所述第八电压确定所述接触阻抗,并根据所述接触阻抗确定所述连接状态,或者,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所述第九电压和所述第十电压确定所述接触阻抗,并根据所述接触阻抗确定所述连接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还用于与检流电阻电连接,所述检流电阻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电连接;
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检流电阻检测所述电池的充放电电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接触阻抗小于或等于第一阻抗门槛值时,确定所述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
当所述接触阻抗大于所述第一阻抗门槛值,且所述接触阻抗小于或等于第二阻抗门槛值时,确定所述连接状态为异常状态;
当所述接触阻抗大于所述第二阻抗门槛值时,确定所述连接状态为错误状态;
所述第一阻抗门槛值小于所述第二阻抗门槛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连接状态为正常状态且所述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对所述电池以额定功率充电;
若所述连接状态为异常状态且所述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对所述电池以额定功率的预设比例充电;
若所述连接状态为异常状态且所述电池处于放电状态,降低所述控制模块的功耗;
若所述连接状态为错误状态,控制对所述电池停止充电或放电,并发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电池需要送修或重新插拔。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接口组件还包括第五信号接口和第六信号接口,所述第二信号接口组件还包括第七信号接口和第八信号接口;
所述第五信号接口和所述第六信号接口各自的第一端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五信号接口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第七信号接口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七信号接口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电芯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六信号接口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第八信号接口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八信号接口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电芯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检测模块还具体用于:检测所述第五信号接口的第五电压和所述第六信号接口的第六电压;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的充放电电流、所述第三电压、所述第四电压、所述第五电压和所述第六电压确定所述保护模块的阻抗,并根据所述保护模块的阻抗确定所述保护模块的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保护模块的阻抗小于或等于第三阻抗门槛值时,确定所述保护模块的状态为正常状态;
当所述保护模块的阻抗大于所述第三阻抗门槛值,且所述保护模块的阻抗小于或等于第四阻抗门槛值时,确定所述保护模块的状态为异常状态;
当所述保护模块的阻抗大于所述第四阻抗门槛值时,确定所述保护模块的状态为损坏状态;
所述第三阻抗门槛值小于所述第四阻抗门槛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保护模块的状态为正常状态且所述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控制对所述电池以额定功率充电;
若所述保护模块的状态为异常状态且所述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控制对所述电池以额定功率的预设比例充电;
若所述保护模块的状态为异常状态且所述电池处于放电状态,降低所述控制模块的功耗;
若所述保护模块的状态为损坏状态,对所述电池停止充电或放电,并发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电池需要送修或重新插拔。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电池、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控制电路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板上。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电池、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电路;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控制电路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板上;
所述保护模块包括第二检测模块,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用于与所述电芯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电芯模块的第二端、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一端、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总线接口的第二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一端的第十一电压、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二端的第十二电压、所述电芯模块的第一端的第十三电压和所述电芯模块的第二端的第十四电压,通过所述第二总线接口和所述第一总线接口将所述第十一电压、所述第十二电压、所述第十三电压和所述第十四电压传输给所述控制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的充放电电流、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所述第十一电压和第十二电压确定所述接触阻抗,并根据所述接触阻抗确定所述连接状态,或者,根据所述电池的充放电电流、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所述第十三电压和所述第十四电压确定所述接触阻抗,并根据所述接触阻抗确定所述连接状态。
CN202210295824.0A 2022-03-24 2022-03-24 控制电路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8460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5824.0A CN116846000A (zh) 2022-03-24 2022-03-24 控制电路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5824.0A CN116846000A (zh) 2022-03-24 2022-03-24 控制电路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46000A true CN116846000A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65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95824.0A Pending CN116846000A (zh) 2022-03-24 2022-03-24 控制电路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4600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93945B1 (en) Electronic device, charger within the electronic device, and detecting method for detecting abnormal status of connector of electronic device
JP5196366B2 (ja) 携帯端末および充電システム
DK3101756T3 (en) CHARGING SYSTEM
US1065886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harger within the electronic device, and detecting method for detecting abnormal status of connector of electronic device
US20130335010A1 (en) Connector and control chip
US20120249119A1 (en) Input-output circuit
US10243386B2 (en) Power supply circuit i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7028245B2 (ja) 直流電圧供給回路
CN105591356A (zh) 一种过压和欠压保护电路
JP2017191606A (ja) アクセス装置
CN114256939A (zh) 过放保护电路、电池保护板和电子设备
CN214375036U (zh) 移动装置测试系统
CN108155623A (zh) 一种终端usb接口保护方法、终端和外部设备
CN116846000A (zh) 控制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3809812A (zh) 双电池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JP6533123B2 (ja) 充電システム
EP4123867A1 (en) Smart batter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13036710A (zh) 获取电池状态的方法及装置、电池、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0875610A (zh) 电子设备供电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599519B2 (en) Charging a battery based on stored battery characteristics
CN214707259U (zh) 一种检测外部温度自动切换保护电路
CN115425716A (zh) 电子设备
CN220325335U (zh) 一种机械式快速检测负载接入电路
CN216121873U (zh) 开机控制电路及移动电源
CN220325334U (zh) 一种电子式快速检测负载接入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