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40900A - 基于地震数据的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地震数据的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840900A CN116840900A CN202210287256.XA CN202210287256A CN116840900A CN 116840900 A CN116840900 A CN 116840900A CN 202210287256 A CN202210287256 A CN 202210287256A CN 116840900 A CN116840900 A CN 1168409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ult
- seismic data
- layer
- disc
- valu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12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01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1 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1—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seismic cross-sections or geostructures
- G01V1/302—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seismic cross-sections or geostructures in 3D data cub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4—Geostructures, e.g. in 3D data cubes
- G01V2210/644—Connectivity, e.g. for fluid mov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地震数据的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包括:步骤1,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开展断层面的构造解释,形成断层面平面构造图;步骤2,利用三维地震资料以断层面为目标层做层拉平,并建立沿层拉平地震数据体;步骤3,利用层拉平地震数据体对断层上下盘地层分别提取属性,求取断层两侧属性差比值A;步骤4,利用已知开启断层的A值明确断层两盘砂体连通的A值范围,定义为阈值B,依据B和属性图A明确整条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该方法以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充分利用了测井等资料,应用较为简便。在三维地震资料覆盖区能较为有效的开展断层两盘砂体的错层连通性,为断块油藏间错层注水的可行性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勘探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基于地震数据的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胜利油田东部探区在中浅层及红层等多个层系广发发育断块油藏。断块油藏靠近断层边界部署的井位通常由于同一断块内注水后波及面积较小导致注水见效差,但是对于断层两盘错层对接的砂体,可以通过断层对盘错层注水的方式来解决注水波及面积小的问题,提高断块油藏采收率。断层两盘地层错层对接砂体的连通性评价是确定断块间错层注水方案的关键。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主要以定性的分析岩性对接关系为主,但是岩性对接法难以量化,精度较低,无法达到开发上精细注水的要求。
随着三维地震资料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处理形成的多种资料已广泛应用,断层的成像越来越精确,开展断层两盘对接地层砂体的连通性评价,对于断块间错层开发注水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申请号:CN201710376308.X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分别建立工区的横向连通性砂体样本、纵向连通性砂体样本和内部连通性砂体样本,并将每类砂体样本分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利用预设的机器学习算法对每类砂体样本的训练样本进行训练,建立对应的砂体连通性预测模型;根据每类砂体样本的测试样本对对应的砂体连通性预测模型进行优化,以使对应的砂体连通性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根据优化后的砂体连通性预测模型,对所述工区内待识别砂体对应的砂体数据进行砂体连通性评价,获得评价结果。该申请实施例可提高砂体连通性评价的准确度和效率。
在申请号:CN201611217596.6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注入井和生产井间储层连通性评价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注入井的指定储层,作为第一指定储层集中的指定储层;从所述第一指定储层集选取与生产井具有连通关系的指定储层,作为第二指定储层集中的指定储层;获取生产井的指定储层,作为第三指定储层集中的指定储层;从所述第三指定储层集选取与注入井具有连通关系的指定储层,作为第四指定储层集中的指定储层;基于所述第一指定储层集中各指定储层的厚度值、所述第二指定储层集中各指定储层的厚度值和渗透率值、所述第三指定储层集中各指定储层的厚度值、以及所述第四指定储层集中各指定储层的厚度值和渗透率值,评价注入井和生成井间指定储层的连通性。
在申请号:CN201510309557.8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利用地震正演模拟的叠置砂体识别方法,属于油田储层预测技术领域。该发明首先根据探区的地震资料获取探区地震的频谱范围、主频以及探区的砂体的岩石物性参数;然后根据探区的砂体的岩石物性参数建立不同叠置砂体结构的地质正演模型;利用获取的频谱范围和主频针对不同的地质正演模型进行地震正演模拟;最后将地震正演模拟结果与实际地震反射进行比较,确定能够将砂体叠置部分波形完全分开的正演模拟结果,根据该正演模拟结果进行叠置砂体的识别。该文申请通过地震正演技术模拟不同叠置砂体结构的地震反射特征,与实际地震反射剖面对比分析,辨别叠置砂体,落实砂体的连通性,为勘探开发的整体评价与部署提供依据。
以上现有技术均与本发明有较大区别,未能解决我们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基于地震数据的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简便,在断层面构造解释基础上,建立沿断层面的层拉平地震数据体,借助层拉平地震数据体开展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评价的基于地震数据的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基于地震数据的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该基于地震数据的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包括:
步骤1,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开展断层面的构造解释,形成断层面平面构造图;
步骤2,利用三维地震资料以断层面为目标层做层拉平,并建立沿层拉平地震数据体;
步骤3,利用层拉平地震数据体对断层上下盘地层分别提取属性,求取断层两侧属性差比值A;
步骤4,利用已知开启断层的A值明确断层两盘砂体连通的A值范围,定义为阈值B,依据B和属性图A明确整条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1中,综合分析研究区三维地震资料、速度资料、井资料,依据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断层面的构造解释,获取断层面平面构造图。
在步骤2中,首先利用三维地震资料,以步骤1中解释的断层层位为目标层做层拉平,然后建立沿该层面的虚拟拉平地震数据体,再将该虚拟体转换成实际拉平地震数据体。
在步骤2中,拉平地震数据体中的0时面是原地震数据体中解释的断层面。
在步骤2中,在建立虚拟拉平地震数据体时,上下时窗值的取值要满足后续沿层属性提取时的时窗需要。
在步骤2中,在沿层拉平地震数据体中断层面上盘时间为负数,且离断层面越远,数值绝对值越大;而相应的断层面下盘时间为正数,同样离断层面越远数值越大。
在步骤3中,在拉平地震数据上对断层上盘、下盘地层分别利用Z-Z提取属性方式设定好时窗后进行断层上下盘断层面的属性提取,并计算断面两侧属性插值比A。
在步骤3中,计算断面两侧属性插值比A的计算公式为:A=A1/(A1-A2),其中,A1为断层上盘地层振幅值,A2断层下盘地层振幅值。
在步骤4中,分析已知两盘砂体连通的断层处的属性差比值A值,建立属性差比值与砂体错层连通之间的量化关系,明确断层两盘错层注水见效时砂体连通处对应的断层属性差比值A值的范围B,依据B对整条断层属性A进行评价,明确断层空间上两盘错层砂体的连通性。
本发明中的一种基于地震数据的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在精细落实断面构造形态的基础上,以断层面为目标层建立层拉平地震数据体,在层拉平地震数据体上利用Z-Z提取属性方式设定好上下时窗后对断层上下盘地层分别提取属性,并计算断层上下盘地层属性差比值。同时依据已知断层两盘砂体错层连通处断层对应的属性差比值,建立属性差比值与砂体错层连通之间的量化关系,明确基于属性差比值的断层两盘砂体错层连通时的表征阀值。该方法以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充分利用了测井等资料,应用较为简便。在三维地震资料覆盖区能较为有效的开展断层两盘砂体的错层连通性,为断块油藏间错层注水的可行性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地震数据的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原始地震数据体中断层面的某一纵向地震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断层面平面构造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原始地震体中沿断层面层拉平地震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沿断层面的拉平地震数据体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沿断层面的拉平地震数据体的某一纵向地震剖面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断层面上盘的均方根振幅属性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断层面下盘的均方根振幅属性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断层面两盘的均方根振幅属性差比值图;
图10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确定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属性值与连通砂体高度的散点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所示,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的基于地震数据的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包括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开展断层面的构造解释,形成断层面平面构造图;利用三维地震资料以断层面为目标层做层拉平,并建立层拉平地震数据体;利用层拉平地震数据体对断层上盘、下盘地层分别提取属性,断层上盘地层属性为A1,断层下盘地层属性为A2;计算已知断层两盘砂体错层连通处断层的属性差比值A=(A1-A2)/A1,并明确断层两侧砂体错层连通时的属性差比值范围,定为阈值B。依据B和属性图A最终明确断层两盘砂体的连通性。
以下为应用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应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1中,该基于地震数据的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包括了以下几个步骤:
在步骤1中,综合分析研究区三维地震资料、速度资料、井资料,依据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断层面的构造解释,获取断层面的平面构造图。
在步骤2中,利用三维地震资料以解释断层面的插值层位为目标层位做层拉平,然后沿目标层上下取合适的时窗建立沿断层面的虚拟拉平地震数据体,再将该虚拟体转换成实际拉平地震数据体。
在步骤3中,在拉平地震数据上对断层上盘、下盘地层分别利用Z-Z提取属性方式设定好时窗后进行断层上下盘断层面的属性提取,并计算断面两侧属性插值比A,A=A1/(A1-A2),A1为断层上盘地层振幅值,A2断层下盘地层振幅值。
在步骤4中,分析已知两盘砂体连通的断层处的属性差比值A值,建立属性差比值与砂体错层连通之间的量化关系,明确断层两盘错层注水见效时砂体连通处对应的断层属性差比值A值的范围B,依据B对整条断层属性A进行评价,明确断层空间上两盘错层砂体的连通性。
实施例2
在应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2中,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地震数据的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在步骤101,综合分析研究区三维地震资料、速度资料、井资料,依据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断层面的构造解释(如图2),获取断层面的平面构造图(如图3)。图3利用三维地震资料针对目标断层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形成断层面平面构造图。流程进入到步骤102;
在步骤102,利用三维地震资料以断层面为目标层做层拉平,并建立沿层拉平地震数据体(如图4);然后沿目标层上下取合适的时窗建立沿断层面的虚拟拉平地震数据体,再将该虚拟体转换成实际拉平地震数据体(如图5、图6),图6中,H为原始地震数据体中解释的断层面。流程进入到步骤103;
在步骤103,利用层拉平地震数据体对断层上下盘地层分别提取属性,求取断层两侧属性差比值A,A=A1/(A1-A2),A1为断层上盘地层属性值,A2断层下盘地层属性值(如图7、图8、图9),图7中,时窗范围上为-30,下0;图8中,时窗范围上为0,下30。流程进入到步骤104;
在步骤104,分析已知两盘砂体连通的断层处的属性差比值A值,建立属性差比值与砂体错层连通之间的量化关系,明确断层两盘错层注水见效时砂体连通处对应的断层属性差比值A值的范围B(图10),依据B对整条断层属性A进行评价,明确断层空间上两盘错层砂体的连通性。
实施例3
在应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3中,本发明中的一种基于地震数据的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在精细落实断层面构造形态的基础上,以断层面为目标层建立层拉平地震数据体,在层拉平地震数据体上利用Z-Z提取属性方式设定好上下时窗后对断层上下盘地层分别提取属性,并计算断层上下盘地层属性差比值。同时依据已知断层两盘砂体错层连通处断层对应的属性差比值,建立属性差比值与砂体错层连通之间的量化关系,明确基于属性差比值的断层两盘砂体错层连通时的表征阀值。该方法以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充分利用了测井等资料,应用较为简便。在三维地震资料覆盖区能较为有效的开展断层两盘砂体的错层连通性,为断块油藏间错层注水的可行性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在济阳坳陷沙二段、沙四下及孔店组的断块油藏间开展错层注水开发中具有较广的推广应用价值。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Claims (9)
1.基于地震数据的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于地震数据的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包括:
步骤1,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开展断层面的构造解释,形成断层面平面构造图;
步骤2,利用三维地震资料以断层面为目标层做层拉平,并建立沿层拉平地震数据体;
步骤3,利用层拉平地震数据体对断层上下盘地层分别提取属性,求取断层两侧属性差比值A;
步骤4,利用已知开启断层的A值明确断层两盘砂体连通的A值范围,定义为阈值B,依据B和属性图A明确整条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数据的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综合分析研究区三维地震资料、速度资料、井资料,依据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断层面的构造解释,获取断层面平面构造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数据的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首先利用三维地震资料,以步骤1中解释的断层层位为目标层做层拉平,然后建立沿该层面的虚拟拉平地震数据体,再将该虚拟体转换成实际拉平地震数据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地震数据的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拉平地震数据体中的0时面是原地震数据体中解释的断层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地震数据的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在建立虚拟拉平地震数据体时,上下时窗值的取值要满足后续沿层属性提取时的时窗需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地震数据的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在沿层拉平地震数据体中断层面上盘时间为负数,且离断层面越远,数值绝对值越大;而相应的断层面下盘时间为正数,同样离断层面越远数值越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数据的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在拉平地震数据上对断层上盘、下盘地层分别利用Z-Z提取属性方式设定好时窗后进行断层上下盘断层面的属性提取,并计算断面两侧属性插值比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地震数据的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计算断面两侧属性插值比A的公式为:A=A1/(A1-A2),其中,A1为断层上盘地层振幅值,A2断层下盘地层振幅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数据的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分析已知两盘砂体连通的断层处的属性差比值A值,建立属性差比值与砂体错层连通之间的量化关系,明确断层两盘错层注水见效时砂体连通处对应的断层属性差比值A值的范围B,依据B对整条断层属性A进行评价,明确断层空间上两盘错层砂体的连通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287256.XA CN116840900A (zh) | 2022-03-23 | 2022-03-23 | 基于地震数据的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287256.XA CN116840900A (zh) | 2022-03-23 | 2022-03-23 | 基于地震数据的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840900A true CN116840900A (zh) | 2023-10-03 |
Family
ID=88165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287256.XA Pending CN116840900A (zh) | 2022-03-23 | 2022-03-23 | 基于地震数据的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840900A (zh) |
-
2022
- 2022-03-23 CN CN202210287256.XA patent/CN116840900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661489C1 (ru) | Способ комплексирования исходных данных для уточнения фильтрационного строения неоднородных карбонатных коллекторов | |
WO2016070587A1 (zh) | 基于trap-3d软件寻找油气藏的方法 | |
CN107558999B (zh) | 一种孤立缝洞体剩余油定量预测方法 | |
CN111722277B (zh) | 用于断溶体油气藏勘探的断溶体圈闭描述方法及装置 | |
CN109375269B (zh) | 一种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信息建立油/气藏模式的方法 | |
CN110632658B (zh) | 断层的侧向封闭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 |
CN112698392A (zh) | 一种多层系储集体立体刻画与油气空间分布及定容方法 | |
CN110632657B (zh) | 泥岩涂抹型断层封闭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 |
CN111444621A (zh) | 基于动静态渗流界面的高含水油藏流动单元划分方法 | |
CN110414085B (zh) | 已开发断块油藏原始油水界面确定方法 | |
CN112489208A (zh) | 基于蚂蚁算法的裂缝片提取方法和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方法 | |
CN112946782B (zh) | 一种致密油气储渗体地震精细刻画方法 | |
CN111830558B (zh) | 一种断裂带雕刻方法 | |
CN114185083B (zh) | 一种碎屑岩地层中断层封闭性的定量评价方法 | |
CN116840900A (zh) | 基于地震数据的断层两盘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 | |
CN107329168B (zh) | 一种沉积体岩性识别方法及系统 | |
CN112287532B (zh) | 一种缘控地震驱动建模方法 | |
CN114114411B (zh) | 三维断层疏导性的定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 |
CN111608649B (zh) | 外源补给型页岩气勘探有利区预测方法 | |
CN113514884A (zh) | 一种致密砂岩储层预测方法 | |
CN110795513B (zh) | 河流相源储异位型致密油气甜点区分布的预测方法 | |
CN114114452A (zh) | 一种针对断溶体型碳酸盐岩储层的表征方法及系统 | |
CN113534248A (zh) | 圈闭断层的封闭性定量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7823123B (zh) | 一种砂岩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描述方法 | |
CN113589378B (zh) | 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的断层封堵性评价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