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39461A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39461A
CN116839461A CN202310800080.8A CN202310800080A CN116839461A CN 116839461 A CN116839461 A CN 116839461A CN 202310800080 A CN202310800080 A CN 202310800080A CN 116839461 A CN116839461 A CN 1168394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electronic device
central axis
slider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000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ouku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ouku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ouku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ouku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0008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394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39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394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7/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壳体、滑动件、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检测模块。其中,滑动件滑动地设置在壳体上;第一线圈与滑动件同步运动;第二线圈相对于壳体固定设置,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中的一个线圈用于施加交流电,另一个用于响应所述交流电产生感应电流;检测模块与一个线圈连接,用于根据该线圈上感应电流或或感应电压的变化确定第一线圈的位置。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利用第二线圈与第一线圈互感的现象,可以根据第一线圈或第二线圈的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压的变化确定滑动件相对壳体滑动的位置。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结构简单,受到干扰较小,检测结果准确。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案件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讯和互联网的发展,用户对于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性能需求日益提高,对于按键等控制部件的灵敏度和耐用度体验需求更为严苛。相关技术的电子设备中利用磁铁方案实现控制部件的位置检测,但这种方式容易受到干扰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装置。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包括:
壳体,
滑动件,滑动件滑动地设置在壳体上;
第一线圈,第一线圈与滑动件同步运动;和,
第二线圈,第二线圈相对于壳体固定设置,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中的一个线圈用于施加交流电,另一个用于响应所述交流电产生感应电流;以及
检测模块,检测模块与一个线圈连接,并用于根据该线圈上的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压的变化确定第一线圈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利用第二线圈与第一线圈互感的现象,可以根据第一线圈或第二线圈中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压的变化确定滑动件相对壳体滑动的位置,电子装置的结构简单,受到干扰较小,检测结果比较准确。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智能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滑动件与壳体的配合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智能手机1000、电子装置100、壳体10、限位结构110、弹性件111、定位块112、容置槽120、滑动件20、定位槽210、线圈30、第一线圈31、第二线圈32、第一中心轴线301、第二中心轴线302、检测模块40、控制模块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本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100,电子装置100可以应用于具备多媒体功能的电子设备,例如,应用于智能手机1000、平板电脑、智能学习机、电子手表、车载电脑等电子设备上。电子装置100包括滑动件20,电子装置100可以根据滑动件20的位置控制电子设备的功能切换。
以智能手机1000为例,滑动件20可以安装在智能手机1000的侧边,滑动件20可以作为智能手机1000的侧按键。用户操作智能手机1000,可以使滑动件20移动到不同位置,进而通过电子装置100对滑动件20位置的检测,控制智能手机1000切换不同的状态,例如,将智能手机1000设置为静音、振动或响铃。用户也可以通过电子装置100操作智能手机1000完成自定义的其他的功能,例如屏幕的锁定与解锁、播放上一曲或下一曲音乐等。
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包括壳体10、滑动件20、第一线圈31、第二线圈32和检测模块40。其中滑动件20滑动地设置在壳体10上;第一线圈31与滑动件20同步运动;第二线圈32相对于壳体10固定设置,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中的一个线圈用于施加交流电,另一个用于响应所述交流电产生感应电流;检测模块40与一个线圈连接,用于根据该线圈上的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压的变化确定第一线圈31的位置。
本申请提供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利用第二线圈32与第一线圈31互感的现象,可以根据第一线圈31或第二线圈32的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压的变化确定滑动件20相对壳体10滑动的位置,电子装置100的结构简单,受到干扰较小,检测结果比较准确。
具体的,壳体10设置有容置空间。滑动件20可以是滑块,安装在壳体10侧边与容置空间相背的一侧。滑动件20可以相对于壳体10运动,可以是沿壳体10的侧边上下移动。线圈30包括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放置在壳体10的容置空间内。第一线圈31可以与滑动件20固定连接,与滑动件20同步运动。第二线圈32相对于壳体10固定设置。
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相对设置,并且具有预定的距离。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之间的预定距离不大于第一线圈31或第二线圈32通入电流后所激发的磁场的分布范围。
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分别通有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第一电流激发的磁场为第一磁场,第一磁场的磁力线至少部分穿过第二线圈32。第二电流激发的磁场为第二磁场,第二磁场的磁力线至少部分穿过第一线圈31。
在下文的说明和附图中,I1指示第一电流,I2指示第二电流,β1指示第一磁场,β2指示第二磁场。第一磁场穿过第二线圈32的磁力线产生的磁通量用Φ12表示,第二磁场穿过第一线圈31的磁力线产生的磁通量用Φ21表示。第一电流发生变化时,Φ12也发生变化,从而在第二线圈32中产生感应电动势e12和感应电流i12,这种情况下,第一电流作为驱动电流,第二线圈32作为受电线圈。同理,当第二电流变化时,Φ21也随第二电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而在第一线圈31中产生感应电动势e21和感应电流i21,这种情况下,第二电流作为驱动电流,第一线圈31作为受电线圈。
可以理解,如上述第一线圈31(或第二线圈32)中电流的变化在第二线圈32(第一线圈31)中引起电磁感应的现象称为互感现象,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12、e21称为互感电动势。
第一线圈31运动时,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之间的距离大小改变,Φ12或Φ21随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之间的距离大小的改变而变化,从而利用互感原理使得受电线圈中的电流大小和受电线圈所在电路中的电压与第一线圈31的运动位置直接相关。
请参阅图3和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中的一个线圈用于施加交流电,另一个线圈用于产生感应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线圈31中施加交流电I1,激发第一磁场β1,至少部分β1的磁力线穿过第二线圈32。在第一线圈31与滑动件20同步运动的过程中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第一磁场β1被第二线圈32穿过的磁通量Φ12变化,进而在第二线圈32中产生感应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线圈32中施加交流电I2,激发第二磁场β2,至少部分β2的磁力线穿过第一线圈31。在第一线圈31运动的过程中,第二磁场被第一线圈穿过的磁通量Φ21发生变化,使得第一线圈31中产生感应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均通入交流电,第一磁场和第二磁场均被激发。第一线圈31运动改变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的相对位置,Φ12和Φ21均发生变化,从而在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中均能产生互感感应电流。产生感应电流可以使得第一线圈31(或第二线圈32)中电流的频率、大小等参数发生变化。同理,感应电压可以使得线圈所在电路中某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通过检测第一线圈31或第二线圈32中电流或电压的变化,可以得到第一线圈31相对第二线圈32相对位置的变化。
请参阅图2和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检测模块40与产生感应电流的线圈连接,并用于根据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压的变化确认第一线圈31移动的位置。
具体的,检测模块4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可控硅、变压器等元件。第一线圈31(或第二线圈32)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线圈31中通入交流电作为驱动电流,第二线圈32作为受电线圈,第二线圈32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检测模块40可以接入第二线圈32所在电路,测量第二线圈32的电流或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流作为驱动电流,第一线圈31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检测模块40接入第一线圈31所在电路,测量第一线圈31的电流或电压。
相关技术中,滑动件设置为磁性件,配合霍尔传感器器件,实现滑动件位置的检测。相关技术的实现需要设计复杂算法,易受干扰,且成本较高。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由于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动势)与第一线圈31的位置具有单一关系,而第一线圈31和滑动件20所处位置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故而可以通过简单算法确认滑动件20的位置,不易受干扰。通过检测模块40检测线圈中的电流或电压,成本较低,检测便捷。
请参阅图2和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均为平面线圈,第一线圈31线圈的运动方向为第一线圈31的径向。
如此,平面线圈体积小,所占空间小,有利于电子装置100的微小化。
具体的,第一线圈31为平面线圈,由多个线圈组合构成,多个线圈设置在同一平面内。第一线圈31具有与所在平面垂直的中心轴线。第一线圈31通入第一电流,第一磁场的磁力线从第一线圈31发出,绕第一线圈31向外发散,最终回到第一线圈31,磁力线闭合。第一磁场的磁力线分布不均匀,在第一线圈31所在平面密集分布,分布密度随着磁力线与第一线圈31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进一步的,第二线圈32可以和第一线圈31具有相同的匝数和相同大小的半径。第二线圈32的绕线方向可以是与第一线圈31相同,也可以是与第一线圈31相反。第二线圈32也是平面线圈,第二线圈32的组成和磁场分布与上述第一线圈31同理。
第一线圈31的运动方向与第一线圈31的径向相同。第一线圈31所在平面、滑动件20的运动轨迹和壳体10的侧边面可以是两两平行的。第一线圈31具有至少一个径向与滑动件20的运动方向相同。滑动件20沿壳体10的侧面上下移动,第一线圈31沿第一线圈31的径向移动,与滑动件20同步,相对于壳体10上下移动。
可以理解,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第一线圈31通入电流并且上下移动时,第二线圈32切割第一线圈31的第一磁场的磁力线,在第二线圈32中产生感应电流i12和感应电动势e12。同理,第二线圈32通入电流时,第一线圈31沿第一线圈31的径向进行移动,相当于切割第二磁场的磁力线,从而在第一线圈31中产生感应电流i21和感应电动势e21
请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线圈31的中心轴线与第二线圈32的中心轴线平行。
如此,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平行设置,可以使得第一线圈31运动时穿过第一线圈31或第二线圈32的磁通量变化更显著,有利于提高电子装置100的灵敏度。
具体的,第一线圈31通入电流,第一磁场的磁力线在第一线圈31处分布密集,在远离第一磁场处分布稀疏,且磁力线分布密度随所在位置与第一磁场的距离增大而减小。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的中心轴线平行,第一线圈31所在平面和第二线圈32所在平面平行,且第一线圈31所在平面和第二线圈32所在平面之间具有预定的距离。
第二线圈32的中心轴线和第一线圈31的中心轴线平行,则第一线圈31的径向与第二线圈32的径向指向相同的方向,从而第一线圈31沿第一线圈31的径向运动等效于相对于第二线圈32沿第二线圈32的径向运动。
第一线圈31沿第二线圈32的径向运动,可以是从第二线圈32的中心轴线向第二线圈32的外周移动,也可以是从第二线圈32的外周向第二线圈32的中心轴线移动。容易想到,随着第一线圈31从第二线圈32的中心轴线向第二线圈32的外周的移动,第二线圈32与第一线圈31的距离增加。随着第一线圈31从第二线圈32的外周向第二线圈32的中心轴线的移动,第二线圈32与第一线圈31的距离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线圈31沿第一线圈31的径向从第一线圈31的中心轴线向第一线圈31的外周运动的过程中,第一线圈31与第二线圈32之间距离的增大,第一磁场穿过第二线圈32的磁通量Φ12减小。第一线圈31沿第一线圈31的径向从第二线圈32的外周向第二线圈32的中心轴线运动的过程中,第一线圈31与第二线圈32之间距离的减小,第一磁场穿过第二线圈32的磁通量Φ12增大。Φ12变化的过程中,第二线圈32中产生感应电动势e12和感应电流i12。感应电动势e12和感应电流i12的方向可以根据楞次定律判断。
请再次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线圈31能够相对于壳体10在多个位置之间滑动,在第一线圈31处于多个位置中的中间位置的情况下,第一线圈31的中心轴线与第二线圈32的中心轴线偏置。
如此,可以避免滑动件20和第一线圈31的运动轨迹相对于第二线圈32的中心轴线对称、进而避免滑动件20处于运动轨迹的最上端和最下端两种位置的Φ12(或Φ21)相等,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相同而无法区分和判断的情况。
具体的,第一线圈31与滑动件20同步运动,第一线圈31相对于壳体10在多个位置之间滑动的同时滑动件20也相对于壳体10在多个位置之间滑动。滑动件20相对于壳体10滑动的各个位置与第一线圈31相对于壳体10滑动的多个位置一一对应。滑动件20的运动轨迹可以是沿壳体10的侧边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第一线圈31与滑动件20同步运动,运动方向是沿第一线圈31的径向,第一线圈31的径向与壳体10的侧边可以是平行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件20在壳体10侧边的三个位置之间运动。三个位置可以是上端位置、中间位置和下端位置。相应的,第一线圈31也在上端位置、中间位置和下端位置三个位置之间运动。第一线圈31处于上端位置时,滑动件20也处于上端位置;第一线圈31处于中间位置时,滑动件20也处于中间位置;第一线圈31处于下端位置时,滑动件20也处于下端位置。可以理解,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均为平面线圈,第一磁场β1的磁力线相对于第一线圈31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第二磁场β2的磁力线相对于第二线圈32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假定第一线圈31处于中间位置时第一线圈31的中心轴线与第二线圈32的中心轴线重合,则上端位置和下端位置相对于第二线圈32的中心轴线对称,第一线圈31处于上端位置和下端位置的Φ12相等,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也相同,第二线圈32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12和感应电流i12也相同,干扰电子装置100通过检测e12或i12判断第一线圈31的位置。同理上、下位置的Φ21也相等,检测模块40同样难以根据e21或i21确定第一线圈的位置。
因此第一线圈31处于中间位置的情况下,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设置为第一线圈31的中心轴线相对第二线圈32的中心轴线偏置,避免出现误判。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件20和第一线圈31运动的位置可以不限于三个。在滑动件20和第一线圈31运动的位置的数量为奇数个的情况下,奇数个的运动位置中存在一个中间位置,在这个中间位置第一线圈31的中心轴线与第二线圈32的中心轴线偏置,使得第一线圈31在各个位置之间运动时,检测到的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动势电压是不同的。在滑动件20和第一线圈31运动的位置的数量为偶数个的情况下,在第一线圈的运动轨迹的中间位置,第一线圈31的中心轴线与第二线圈32的中心轴线偏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滑动件20相对于壳体10静止的情况下,第一线圈31的中心轴线与第二线圈32的中心轴线偏置。滑动件20相对于壳体10静止的情况下,第一线圈31也随滑动件20相对于壳体10静止,也相对于第二线圈32静止。滑动件20可以在自身运动轨迹的任一位置静止。第一线圈随滑动件20静止,位于第一线圈运动轨迹中任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线圈31的中心轴线相对于第二线圈32的中心轴线偏置,而不与第二线圈32的中心轴线重合。与前文所述同理,假定第一线圈31的轴心轴线与第二线圈32的中心轴线在某一位置重合,则第一线圈31在运动过程中可能存在两个关于该位置对称的位置,在这两个位置的Φ12(或Φ21)相等,对应这两个位置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也相同,容易出现误判。因此,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均为平面线圈的情况下,第一线圈31的中心轴线相对于第二线圈32的中心轴线偏置。
.请参阅图4和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线圈31是绕第一中心轴线301的螺线管,第二线圈32是绕第二中心轴线302的螺线管,第一线圈31沿第一中心轴线301的延伸方向运动,第二中心轴线302与第一中心轴线301平行或重合。
如此,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均为螺线管,激发的磁场均匀性好,有利于电子装置100中根据感应电流对第一线圈31的位置进行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均为圆柱形空心螺线管。螺线管中通入电流,激发的磁场具有沿螺线管中心轴线从空心中穿入和穿出的磁力线。磁力线从空心中穿出,延伸向远离螺线的位置,最终回到螺线管的空心中,磁力线闭合。螺线管的磁力线在中心处分布最密,与螺线管中心轴线距离越远的位置,磁力线分布越稀疏。
第一线圈31沿第一中心轴线301的延伸方向运动,滑动件20的运动方向可以与第一中心轴线301平行。也可以说,第一线圈31设置为平行于壳体10的侧边,可以与滑动件20相对于壳体10的高度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不限于平面线圈或螺线管,能够产生互感的一对或一组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均可以作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元件。其中能够与滑动件20同步运动的为第一线圈31,相对于壳体10固定设置的为第二线圈32。
第二中心轴线302与第一中心轴线301平行或重合,第一线圈31运动时相对第二线圈32的位置变化单一,有利于感应电流检测算法的简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中心轴线302与第一中心轴线301重合,则第二线圈32与第一线圈31同轴,可以是平行于壳体10的侧边。第二线圈32可以设置在沿第一中心轴线301轴线向下、与第一线圈31具有预定距离的位置。第一线圈31沿第一中心轴线301向上运动,第一线圈31与第二线圈32之间的距离变大。第一线圈31沿第一中心轴线301向下运动,第一线圈31与第二线圈32之间的距离变小。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之间距离的变化量等于第一线圈31向上或向下运动的位置变化量。
请参阅图4和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线圈31的半径小于第二线圈32的半径,第一线圈31能够运动至第二线圈32内。
如此,第一线圈31的半径小于第二线圈32的半径使得第一线圈31的磁力线可以穿过第二线圈32,从而使得第一线圈31的运动能够引起被穿过的磁通量变化,进而产生感应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均为空心圆柱形螺线管,第一中心轴线301和第二中心轴线302重合且与滑动件20的运动轨迹平行。第一线圈31的半径小于第二线圈32,第一线圈31能够运动至第二线圈32中。第一线圈31与滑动件20同步运动,运动的初始状态可以是第一线圈31嵌套在第二线圈32中。滑动件20相对于壳体10向上运动,第一线圈31相对于第二线圈32向上运动,逐渐远离第二线圈32,使得第一线圈31的磁力线穿过第二线圈32的部分变稀疏,Φ12减小,第二线圈32中产生感应电流i12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感应电流的变化量与第一线圈31移动的位置具有单一关系。
如此,通过检测感应电流的变化量可以得出第一线圈31和滑动件20移动的位置,检测准确性高,检测不需要复杂算法,受干扰误判的可能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线圈32用于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第一线圈31中通入交流电I1,激发第一磁场,第一磁场至少部分地穿过第二线圈32。第一磁场穿过第二线圈32的部分磁力线所得的磁通量Φ12随第一线圈31的运动而变化。Φ12变化时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出现互感,第二线圈32中产生感应电动势e12和感应电流i12。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互感现象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于穿过受电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与穿过受电线圈的磁通量变化ΔΦ12的方向相反。而由于Φ12和I1成正比,ΔΦ12和ΔI1也成正比,感应电动势e12的大小可以表示为:
其中,M12是第一线圈31对第二线圈32的互感系数,互感系数的大小取决于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的几何形状、大小、匝数、相对位置和线圈周围介质的磁导率,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测定。对于特定几何形状和大小,已知匝数,相对位置和单一环境下发生互感的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M12是一个固定常数。第二线圈32接入的电路中总阻抗不发生变化或变化量忽略不计,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第二线圈32中感应电流i12的变化量与感应电动势e12的变化量成正比。
基于上述原理,第二线圈32中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的变化与第一线圈31移动的位置具有单一关系。检测第二线圈32中的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动势可以确认第一线圈31的移动位置,进而确认滑动件20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线圈31作为受电线圈,同理感应电动势e21的大小可以表示为:
第一线圈31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21和感应电流i21与滑动件20的位置具有单一关系,通过检测第一线圈31的电压或电流可以确认滑动件20相对于壳体10滑动的位置。
请参阅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0设置有限位结构110,限位结构110用于限制滑动件20的滑动位置。
如此,通过设置限位结构110,限定滑动件20的滑动位置,便于检测。
壳体10相对于限位结构110设置有容置槽120。限位结构110包括弹性件111、定位块112和定位槽210。定位槽210相对于容置槽120设置在滑动件20上。弹性件111的一端顶持所述容置槽120的底部,另一端顶持定位块112,以使得定位块112与滑动件20上的定位槽210配合。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111可以为压缩弹簧,而定位块112可以为小球结构,具体可以为不锈钢小球。
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限位结构110还可以是其它结构,譬如弹性探针等,关于这部分的拓展特征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亦不再一一列举并详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滑动件20的运动轨迹上设置有三个定位槽210,,用于配合限位结构110限制滑动件20滑动并停止在上、中、下的位置,以使滑动件20可以进行三段式滑动。感应电流的变化量可以与以下六种情况一一对应:滑动件20从上端位置移动到中间位置;滑动件20从上端位置移动到中间位置;滑动件20从中间位置移动到下端位置;滑动件20从中间位置移动到上端位置;滑动件20从下端位置移动到中间位置;滑动件20从下端位置移动到上端位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限位结构1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限位结构110沿滑动件20的运动方向排布。
如此,通过设置限位结构110的数量可以使得滑动件20进行两端式、三段式、四段式等多段式滑动以及连续滑动。
具体的,限位结构110可以设置在壳体10的侧边,朝向与容置空间相背的一侧。多个限位结构110可以是均匀分布在滑动件20的运动轨迹上。所述定位槽210设置在滑动件20在朝向限位结构110的一侧表面,沿滑动件20的滑动方向分布,如图中箭头指示的X方向。可选地,定位槽210的数量至少设置为两个(本申请实施例的图示中以设置三个定位槽210为例进行说明)。滑动件20可相对于壳体10在图中箭头X方向上滑动,滑动件20在滑动至不同位置时,通过定位块112与不同的定位槽210配合,实现对所述滑动件20的不同位置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请再次参阅图2和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0包括控制模块50,控制模块50用于根据第一线圈的位置控制电子装置100在多个模式之间切换,所述多个模式包括静音模式、振动模式和响铃模式。
如此,用户可以通过滑动件20的滑动位置控制电子设备的功能切换,电子装置100误判可能性小,操作便捷,用户体验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可以安装在智能手机1000上,滑动件20可以滑动到上、中、下位置。滑动件20滑动的上、中、下位置可以与智能手机1000的静音、振动、响铃状态一一对应,检测模块40检测到的感应电流对应滑动件20的位置处于上端,控制模块50控制智能手机1000切换为静音状态;检测模块40检测到的感应电流对应滑动件20的位置处于中间位置,控制模块50控制智能手机1000切换为振动状态;检测模块40检测到的感应电流对应滑动件20的位置处于下端,控制模块50控制智能手机1000切换为响铃状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滑动件,所述滑动件滑动地设置在壳体上;
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滑动件同步运动;
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相对于所述壳体固定设置,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中的一个线圈用于施加交流电,另一个线圈用于响应所述交流电产生感应电流;以及
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一个线圈连接,并用于根据该线圈上的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压的变化确定所述第一线圈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均为平面线圈,所述第一线圈线圈的运动方向为所述第一线圈的径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线圈的中心轴线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在多个位置之间滑动,在所述第一线圈处于所述多个位置的中间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线圈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线圈的中心轴线偏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是绕第一中心轴线的螺线管,所述第二线圈是绕第二中心轴线的螺线管,所述第一线圈沿所述第一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运动,所述第二中心轴线与第一中心轴线平行或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线圈的半径,所述第一线圈能够运动至所述第二线圈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流的变化量与所述第一线圈移动的位置具有单一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滑动件的滑动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结构沿所述滑动件的运动方向排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线圈的位置控制所述电子装置在多个模式之间切换,所述多个模式包括静音模式、振动模式和响铃模式。
CN202310800080.8A 2023-06-30 2023-06-30 电子装置 Pending CN1168394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00080.8A CN116839461A (zh) 2023-06-30 2023-06-30 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00080.8A CN116839461A (zh) 2023-06-30 2023-06-30 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39461A true CN116839461A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72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00080.8A Pending CN116839461A (zh) 2023-06-30 2023-06-30 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3946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50410B2 (en) Position detection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position detection sensor
US9196437B2 (en) Operation input apparatus and operation input detection apparatus
EP1135745B1 (en) Position sensor
US8350559B2 (en) Position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sensor unit
JP6593825B2 (ja) 非接触型センサー
US2009008569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f signal transmission in a slider phone
US7511482B2 (en) Inductive proximity switch
CN116839461A (zh) 电子装置
KR102180134B1 (ko) 터치 판정 제어 장치
KR102340385B1 (ko) 전원 버튼 및 인덕티브 터치 포스 센서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7430207A (zh) 位置传感器
US11340064B2 (en) Tilt switch based on differential sensing
KR100573675B1 (ko) 자기센서를 이용한 비접촉식 조이스틱형 포인팅 장치 및그의 좌표발생방법
KR102313316B1 (ko) 인덕티브 포스 센서 및 그 동작 방법
JPH05313808A (ja) コードレスデジタイザ
JP2016125940A (ja) 位置検出装置
JPH05250083A (ja) コードレスデジタイザ
JPH07271498A (ja) デジタイザ及び入力ペン
JPH05341902A (ja) コードレスデジタイザ
JP2012115512A (ja) 景品識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