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34580A - 充电站 - Google Patents

充电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34580A
CN116834580A CN202210298399.0A CN202210298399A CN116834580A CN 116834580 A CN116834580 A CN 116834580A CN 202210298399 A CN202210298399 A CN 202210298399A CN 116834580 A CN116834580 A CN 1168345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ivot
charging station
charging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983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仁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per Group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per Group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per Group Semiconduc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per Group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9839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345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34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345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1Charging colum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5Means for automatic or assisted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charging devices and vehicles
    • B60L53/38Means for automatic or assisted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charging devices and 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by 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充电站包含一前置模块、一支撑部、二移动组件、二支臂及至少一控制单元。前置模块具有一充电头。支撑部与前置模块彼此分离。每个移动组件包含一移动件与一马达装置。移动件受到支撑部的支撑,马达装置用以驱动移动件沿着支撑部移动。每个支臂分别枢接前置模块及其中一移动件。控制单元电连接马达装置,用以分别控制马达装置,从而调整前置模块的位置。透过所述架构,本充电站能够适时地对准电动车的充电线圈,从而优化充电站的充电效率及充电时程,以及驾驶的使用意愿。

Description

充电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充电站,尤指一种能够提供无线充电的充电站。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线充电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的充电应用上。举例来说,电动车停靠至充电站时,充电站的供电线圈与电动车的接收线圈相互感应,从而提供电动车所需电力。
然而,当电动车的停放位置与充电站有偏差时,电动车的接收线圈无法对准充电站的供电线圈,从而影响充电效率及充电时程及驾驶的使用意愿。
由此可见,上述技术显然仍存在不便与缺陷,而有待加以进一步改良。因此,如何能有效地解决上述不便与缺陷,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相关领域亟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站,用以解决以上先前技术所提到的困难。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站。充电站包含一前置模块、至少一控制单元、至少一支撑部、二移动组件及二支臂。前置模块包含一充电头与一供电线圈。供电线圈配置于充电头内,用以感应一移动载具的一充电线圈。支撑部与前置模块彼此分离。每个移动组件包含一移动件与一马达装置。移动件受到支撑部的支撑。马达装置用以驱动移动件沿着支撑部移动。每个支臂枢接前置模块及其中一移动件。控制单元电连接这些马达装置,用以分别控制这些马达装置,从而调整前置模块的位置。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前置模块还包含一前框及一凹槽。凹槽位于前框的一面,且收纳充电头。充电头的一部分凸出凹槽,或者,充电头内藏于凹槽内。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充电站还包含一转向模块。转向模块连接前框以及至少其中一支臂,用以控制充电头相对这些支臂的转角。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前置模块还包含一升降模块。升降模块包含一框架、至少一引导柱、一载体及一升降马达。引导柱竖立地位于前框上。载体可升降地套设于引导柱上,且连接前框。升降马达电连接控制单元,且连动载体,用以带动充电头沿着引导柱升降。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充电站还包含一转向模块。转向模块包含一第一齿轮及一转向马达。转向马达位于前置模块上,且电连接控制单元。第一齿轮同轴连接转向马达的转轴。框架具有一直立柱体与一第二齿轮。直立柱体贯穿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固定地连接直立柱体,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用以透过转向马达的运转,调整充电头相对支臂的转角。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充电站还包含一转向模块。转向模块包含一第三齿轮及一转向马达。转向马达固定于载体上,且电连接控制单元。第三齿轮同轴连接转向马达的转轴。载体具有一枢接部,前置模块还包含一第四齿轮与一旋转杆。旋转杆连接前框,且枢接至枢接部上。第四齿轮同轴连接旋转杆,并与第三齿轮相互啮合,用以透过转向马达的运转,调整充电头相对载体的转角。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前置模块还包含一底座。底座连接前框,并支撑充电头。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前置模块还包含一枢轴及一枢接框。枢接框固定地连接前框,且具有至少一第一枢接部。每个支臂的一端具有一第二枢接部。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同轴对齐,且共同被枢轴所穿设其中。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前置模块还包含一枢轴及一枢接框。枢接框具有一贯穿口与一第一枢接部。其中一支臂的一端具有一第二枢接部。第二枢接部与第一枢接部同轴对齐,且共同被枢轴所穿过。另个支臂的一端穿过贯穿口,且与前置模块相互枢接。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充电站还包含一侦测元件。侦测元件连接前框,且电连接控制单元,用以侦测移动载具的充电线圈的位置。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支撑部包含一线性框。线性框具有一容置沟槽。每个移动件包含一第一轴接框、一第二轴接框及一滚轮。第一轴接框位于容置沟槽之外,且可滑移地位于线性框上。第二轴接框位于容置沟槽之外,连接第一轴接框,且枢接至其中一支臂。滚轮可滚动地位于容置沟槽内,部分地凸出容置沟槽,且枢接至第一轴接框上。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支撑部包含一线性框与一狭长开槽。线性框具有一容置沟槽。狭长开槽形成于线性框的一侧,且接通容置沟槽。每个移动件包含一轴接框及一滚轮。轴接框位于容置沟槽之外,可滑移地位于线性框的此侧,且枢接至其中一支臂。滚轮完全位于线性框内,且可滚动地位于容置沟槽内,并且经由狭长开槽枢接至轴接框上。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支撑部包含一载板。载板具有一顶面。每个移动件包含一滚筒架及一滚筒件。滚筒架枢接其中一支臂,且可滑移地位于载板上。滚筒件可枢转地安装于滚筒架上,且抵靠载板的顶面,且马达装置同轴地配置于滚筒件内。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支撑部包含二螺杆。每个螺杆连接其中一马达装置。每个移动件包含一外壳、一移动螺帽及一轴接框。移动螺帽限位于外壳内,且螺接至其中一螺杆上。轴接框位于外壳上,且枢接至其中一支臂。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支撑部包含一线性框及二狭长开口。线性框具有一底板与二侧板。这些侧板分别位于底板的二相对侧,且朝同一方向延伸,并与底板共同定义出一容置沟槽。此些狭长开口分别形成于此些侧板上,且接通容置沟槽。每个移动件包含一滚筒架及一滚筒件。滚筒架位于容置沟槽之外,可滑移地位于线性框相对底板的一面,且枢接其中一支臂。滚筒件完全位于线性框内,且可滚动地位于容置沟槽内,并且经由狭长开口枢接至滚筒架上,且马达装置同轴地配置于滚筒件内。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支撑部包含一第一线性框及一第二线性框。第一线性框具有一第一容置沟槽。第二线性框具有一第二容置沟槽,第二容置沟槽平行第一容置沟槽。每个移动件包含一轴接框、一滚轮、一滑块及一枢轴。轴接框位于第一线性框与第二线性框之间,且可滑移地位于第一线性框上。滚轮可滚动地位于第一容置沟槽内,且枢接至轴接框的一端。滑块可滑移地位于第二容置沟槽内。枢轴将其中一支臂枢接至轴接框与第二线性框上,枢轴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轴接框的另端,枢轴的另端连接滑块。
如此,透过以上各实施例的所述架构,本发明能够适时地对准电动车的充电线圈,从而优化充电站的充电效率及充电时程,以及驾驶的使用意愿。
以上所述仅是用以阐述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发明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附图中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充电站与移动载具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从另一视角观察的示意图及其区域M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充电站与移动载具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从另一视角观察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充电站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从另一视角观察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充电站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从另一视角观察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充电站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充电站的示意图;以及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充电站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11、12、13、14、15、16:充电站
100、101、102、103、104:前置模块
110:充电头
111:供电线圈
120:前框
121:顶部
122:凹槽
123:旋转杆
124:第四齿轮
130:第一枢接框
131:第一枢接部
132:第一枢轴
140:第二枢接框
141:第一枢接部
142:贯穿口
143:第二枢轴
150:底座
160:支架
170:活动轮
200、201、202、203、204、205:支撑部
210:第一线性框
211:底板
212:侧板
213:第一容置沟槽
214:脚座
215:强化肋
220:线性框
221:容置沟槽
222:狭长开口
223:狭长开槽
230:载板
231:顶面
232:座体
240:螺杆
241:座体
242:齿轮
250:线性框
251:底板
252:侧板
253:容置沟槽
254:狭长开口
260:第二线性框
261:第二容置沟槽
300:移动组件
310:移动件
311:第一轴接框
311S:凹部
312:第二轴接框
312S:凹部
313:滚轮
314:轴接框
315:滑块
316:枢轴
320:滚筒件
330:滚筒架
330S:上凹部
331S:侧凹部
340:移动螺帽
341:轴接框
342:外壳
350、360:马达装置
351、361:转轴
352:本体
362:连动齿轮
370:移动件
400:支臂
401:第一端
402:第二端
410:第二枢接部
420:第三枢接部
430:固定部
440:弹簧元件
450:侦测元件
500、501、502:转向模块
510:转向马达
511:第一齿轮
512:第三齿轮
513:转轴
600:升降模块
610:框架
611:顶板
612:基座
613:支撑柱
614:第二齿轮
615:围绕口
620:引导柱
630:载体
631:枢接部
640:升降马达
700:控制单元
800:移动载具
801:端部
810:充电线圈
820:凹陷部
821:底面
830:凸部
M:区域
W:墙面
X、Y、Z:轴
θ: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充电站10与移动载具800的示意图。图2为图1从另一视角观察的示意图及其区域M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至图2所示,充电站10包含一前置模块100、一支撑部200、一或多个控制单元700、二移动组件300及二支臂400。前置模块100与支撑部200彼此分离。前置模块100包含一充电头110与一或多个供电线圈111。供电线圈111配置于充电头110内,用以接收一外部电源所传来的电力。此些移动组件300能够彼此独立地自由运动,更具体地,每个移动组件300包含一移动件310与一马达装置350。移动件310受到支撑部200的支撑,并且能够沿着支撑部200的长轴方向(如X轴)进行往复移动。每个马达装置350用以驱动移动件310进行运转。每个支臂400分别枢接前置模块100及其中一移动件310。举例来说,每个支臂400的一端枢接至前置模块100,其另端枢接至其中一移动件310。控制单元700电连接这些马达装置350,用以分别控制这些马达装置350的运转。
如此,当一移动载具800停靠至此充电站10时,控制单元700依据移动载具800的停靠位置而分别移动此些移动组件300,从而调整前置模块100的位置,使得供电线圈111恰好对接移动载具800的充电线圈810。故,前置模块100的供电线圈111能够感应移动载具800的充电线圈810,从而对移动载具800进行充电。
举例来说,当控制单元700控制此些移动组件300反向移动时,此些支臂400的夹角θ可以被改变,从而让充电头110产生伸缩运动。当控制单元700控制此些移动组件300同向移动时,充电头110的左右位置可以被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前置模块100包含一前框120及一凹槽122。凹槽122开设于前框120背对移动组件300的一面,且充电头110被收纳于凹槽122内。更具体地,充电头110的一部分位于凹槽122内,且另一部分从凹槽122内凸出,且供电线圈111位于凹槽122之外。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如图2所示,移动载具800的端部801具有一凹陷部820。充电线圈810于移动载具800内,面向凹陷部820的底面821。如此,当移动载具800停靠至充电站10时,透过调整充电头110的位置,充电头110能够恰好伸入凹陷部820内,让供电线圈111于凹陷部820内与充电线圈810产生感应,从而对移动载具800进行充电。凹陷部820例如呈矩形,且与前框120的外型一致,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如图1与图2所示,前置模块100还包含一第一枢接框130。第一枢接框130固定地连接于前框120背对凹槽122的一面。第一枢接框130具有至少一第一枢接部131(例如轴接孔)。
每个支臂400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端401与第二端402。每个支臂400的第一端401具有一第二枢接部410(例如轴接孔),第二端402具有一第三枢接部420(例如轴接孔)。
在支臂400与前置模块100彼此连接之后,此二支臂400的第二枢接部410与第一枢接部131沿一重心方向(如Z轴)彼此同轴对齐,以便被一第一枢轴132所共同穿设其中。所述重心方向(如Z轴)与支撑部200的长轴方向(如X轴)彼此正交。
故,此二支臂400能够彼此相对转动,以调整此二支臂400的夹角θ,同时,前置模块100也能够相对此二支臂400转动,以调整充电头110相对支臂400的转角。第三枢接部420枢接至移动件310上。故,每个支臂400能够独立地相对移动件310转动。
此外,充电站10还包含二弹簧元件440,每个弹簧元件440分别连接其中一支臂400与第一枢接框130的一端。如此,当前置模块100相对支臂400转动之后,前置模块100能够被弹簧元件440的回复力拉回原位。弹簧元件440例如为伸缩弹簧,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与图2所示,举例来说,支撑部200包含一第一线性框210及二脚座214,第一线性框210位于此些脚座214之间,且被此些脚座214所架高。控制单元700分别位于脚座214的外侧,并控制马达装置350连动对应的移动件310,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更具体地,第一线性框210的横截面呈U字形,且第一线性框210具有一底板211与二侧板212,这些侧板212分别位于底板211的二相对侧,且朝同一方向延伸,使得底板211与此些侧板212共同定义出一第一容置沟槽213。每个移动件310包含一第一轴接框311、一第二轴接框312及一滚轮313。第一轴接框311位于第一容置沟槽213之外,且可滑移地位于第一线性框210上。第二轴接框312位于第一容置沟槽213之外,连接第一轴接框311,且枢接至其中一支臂400的第三枢接部420。滚轮313可滚动地位于第一容置沟槽213内,部分地凸出第一容置沟槽213,且枢接至第一轴接框311上。
举例来说,第一轴接框311的横截面及第二轴接框312的横截面分别呈U字形,意即,第一轴接框311及第二轴接框312分别具有凹部311S、312S。滚轮313及第一线性框210位于第一轴接框311的凹部311S内,且滚轮313可枢转地安装于第一轴接框311上。其中一支臂400位于第二轴接框312的凹部312S内,且可枢转地安装于第二轴接框312上,意即,第三枢接部420位于第二轴接框312的凹部312S内,且枢接于第二轴接框312上。滚轮313位于第一容置沟槽213内,且可滚动地抵靠上述底板211,以沿着第一容置沟槽213相对移动,且滚轮313的轴心(如Y轴)与第一容置沟槽213的长轴方向(如X轴)相互正交。
这些马达装置350分别位于这些滚轮313内部。更具体地,每个马达装置350例如为轮内马达,包含一转轴351与一本体352。转轴351能够相对本体352转动。本体352被包覆于其中一滚轮313内,且转轴351透过滚轮313固接至第一轴接框311上。故,当马达装置350被启动时,马达装置350的本体352能够相对转轴351旋转,而带动滚轮313于第一容置沟槽213内滚动。
再者,充电站10还包含一侦测元件450。侦测元件450设置于前置模块100上,且电连接控制单元700。故,当移动载具800停靠至此充电站10时,侦测元件450侦测移动载具800的充电线圈810的位置,使得控制单元700能够调整前置模块100至移动载具800的充电线圈810。在本实施例中,举例来说,侦测元件450位于前置模块100的前框120上方。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充电站11与移动载具800的示意图。图4为图3从另一视角观察的示意图。如图3与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图1的实施例大致相同,其差异在于,支撑部201还包含位于第一线性框210下方的第二线性框260。第二线性框260具有第二容置沟槽261。上述第一容置沟槽213的长轴方向(如X轴)与第二容置沟槽261的长轴方向(如X轴)相互平行。每个移动件370可滑移地同时位于第一容置沟槽213、第二容置沟槽261上,以便让支臂400的移动更为稳定及顺畅。
更具体地,每个移动件370包含一轴接框311、一滚轮313、一滑块315及一枢轴316。轴接框311位于此二线性框210、260之间,且可滑移地位于所述线性框210、260上。滚轮313可滚动地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沟槽213内,且枢接至轴接框311的一端。滑块315可滑移地位于第二容置沟槽261内。枢轴316将其中一支臂400枢接至轴接框311与第二线性框260上。枢轴316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轴接框311的另端,枢轴316的另端固定地连接滑块315。滑块315能沿着X轴随着枢轴316于第二容置沟槽261内滑动,而无法沿着Z轴离开第二容置沟槽261。又,支撑部201还包含一强化肋215。强化肋215连接此二脚座214,以更强化支撑部201的结构。
此外,相较于凸出于凹槽122外,在本实施例中,充电头110完全内藏于凹槽122内,使得充电头110只占用凹槽122的一部分。移动载具800的端部801具有一凸部830。充电线圈810位于凸部830内。如此,当移动载具800停靠至充电站11时,透过调整充电头110的位置,凸部830能够恰好伸入前框120的凹槽122内,让供电线圈111与位于凹槽122内的充电线圈810产生感应,从而对移动载具800进行充电。再者,前置模块101的前框120的凹槽122并非矩形,而为圆形,且与凸部830的外型一致,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充电站12的示意图。图6为图5从另一视角观察的示意图。如图5与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图3的实施例大致相同,其差异在于,充电站12还包含一转向模块500。转向模块500至少连接前置模块102的前框120及其中一支臂400,以控制充电头110相对支臂400的转角。故,充电站12能够因应移动载具800的充电线圈810的所在位置,适当调整充电头110相对支臂400的转角。更具体地,转向模块500包含一转向马达510。转向马达510电连接控制单元700(图1),连接其中一支臂400上,且转向马达510的转轴(图中未示)固接前框120。故,转向马达510的转轴能够带动充电头110相对这些支臂400的转动。转向马达510例如为传统马达或伺服马达,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此外,前置模块102还包含一第二枢接框140。第二枢接框140位于前框120的顶部121,且第二枢接框140具有一贯穿口142与一第一枢接部141(例如轴接孔)。其中一支臂400的第一端401具有一第二枢接部(参考图1,例如轴接孔)。第二枢接部与第一枢接部141同轴对齐,且共同被一第二枢轴143所穿过。此支臂400能够相对前框120枢转。另一个支臂400穿过第二枢接框140的贯穿口142,且枢接前框120。更具体地,另一个支臂400的第一端401设有一固定部430,固定部430用以固定上述的转向马达510。
另外,支撑部202还包含一线性框220、一狭长开口222与一狭长开槽223。线性框220具有一容置沟槽221。狭长开口222与狭长开槽223分别形成于线性框220的二相对侧,且分别接通容置沟槽221,并且狭长开口222、狭长开槽223与容置沟槽221的长轴方向(如X轴)彼此平行。每个移动件310包含一轴接框314及一滚轮313。轴接框314位于容置沟槽221之外,可滑移地位于线性框220的所述侧,且枢接至其中一支臂400的第三枢接部420。滚轮313完全位于线性框220内,且可滚动地位于容置沟槽221内,并且经由狭长开槽223枢接至轴接框314上。此些马达装置360位于容置沟槽221之外,且每个马达装置360的转轴361经由狭长开口222连接滚轮313相对轴接框314的一侧。如此,透过马达装置360的转轴361同步转动滚轮313,滚轮313能够于容置沟槽221内实现往返移动。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充电站13的示意图。图8为图7从另一视角观察的示意图。如图7与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图1的实施例大致相同,其差异在于,相较于线性框,本实施例的支撑部203为一载板230,且载板230例如透过座体232固定于一墙面(图中未示)上,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每个移动件310包含一滚筒件320与一滚筒架330。滚筒架330可滑移地位于载板230上,且枢接至其中一支臂400的第三枢接部420。滚筒件320可枢转地安装于滚筒架330上,且抵靠载板230的顶面231,用以沿着顶面231相对移动。马达装置350同轴地配置于滚筒件320内。
更具体地,滚筒架330分别具有一上凹部330S及一侧凹部331S,载板230及滚筒件320皆位于滚筒架330的上凹部330S内,且滚筒件320枢接至上凹部330S内。支臂400的第三枢接部420位于滚筒架330的侧凹部331S内,且第三枢接部420枢接至侧凹部331S内。马达装置350例如为一滚轮马达,滚轮马达同轴地配置于滚筒件320内,马达装置350的本体352被包覆于其中一滚筒件320内,且其转轴351透过滚筒件320固接至滚筒架330上,且滚筒件320的轴心(如Y轴)与载板230的长轴方向(如X轴)相互正交。如此,当马达装置350被启动时,透过马达装置350的本体352相对转轴351旋转而同步转动滚筒件320,滚筒件320能够被带动而于载板230上实现往返移动。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充电站14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图1的实施例大致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支撑部204包含二螺杆240。此些螺杆240彼此同轴对齐。举例来说,螺杆240透过座体241固定于一墙面W上,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每个移动件310包含一外壳342、一移动螺帽340及一轴接框341。移动螺帽340限位于外壳342内,且螺接至其中一螺杆240上,使得位于外壳342内的移动螺帽340能够于螺杆240上螺转,从而带动外壳342沿着螺杆240进行往返移动。轴接框341位于移动螺帽340上,轴接框341的另端枢接至其中一支臂400的第三枢接部420。移动组件300的马达装置360的转轴361上环绕有一连动齿轮362。马达装置360分别透过连动齿轮362耦接螺杆240上的齿轮242,以同步让移动螺帽340于螺杆240上移动。每个螺杆240的长轴方向(如Y轴)与移动螺帽340的轴心(如Y轴)彼此同轴。在本实施例中,螺杆例如为滚珠螺杆,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此外,前置模块101还包含一底座150与一支架160,支架160连接前框120,立设于底座150上,且枢接至此些支臂400,如此,由于充电头110具有特定的重量,故,底座150不仅能够支撑前置模块101的充电头110,也能够减轻此些支臂400协助承载充电头110的负担。此外,前置模块101还包含多个活动轮170,这些活动轮170枢接于底座150下方,使得底座150可滑移地位于一地面,并协助前置模块101在地面上任意移动。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能以万向滚球替换上述轮体,以提高移动效率。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充电站15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图9的实施例大致相同,其差异在于,前置模块103还包含一升降模块600。升降模块600包含一框架610、二引导柱620、一载体630及一升降马达640。此二引导柱620竖立地位于框架610上。载体630可升降地位于引导柱620上,且固定地连接上述的前框120。升降马达640电连接控制单元700(图1),且升降马达640连动载体630,用以带动充电头110沿着引导柱620升降。
更具体地,框架610包含一顶板611、一基座612与一支撑柱613,顶板611与基座612彼此间隔配置,支撑柱613的一端立设于基座612上,且另端弯曲地连接顶板611相对基座612的一面。此二引导柱620竖立地位于顶板611与基座612之间。举例来说,升降马达640透过滚珠螺杆、皮带或齿条的已知手段,使得载体630得以被带动而沿着引导柱620进行升降。如此,充电站15能够因应移动载具800的充电线圈810(图1)的所在位置,透过升降马达640的运转,对应地控制前框120的升降,以适当地调整充电头的高度。
此外,充电站15的转向模块501包含一转向马达510及一第一齿轮511。转向马达510位于前置模块103上,例如位于上述的第二枢接框140上,且电连接控制单元700(图1)。第一齿轮511同轴连接转向马达510的转轴513。框架610更具有一第二齿轮614。支撑柱613贯穿第二齿轮614,且第二齿轮614固定地连接支撑柱613,与第一齿轮511相互啮合,用以透过转向马达510的运转,调整充电头110相对支臂400的转角。故,充电站15能够因应移动载具800的充电线圈810的所在位置(图1),透过转向模块501适当调整充电头110相对支臂400的转角。
再者,支撑部205包含一线性框250及二狭长开口254。线性框250具有一底板251与二侧板252。这些侧板252分别位于底板251的二相对侧,且朝同一方向延伸,并与底板251共同定义出一容置沟槽253。此些狭长开口254分别形成于此些侧板252上,且接通容置沟槽253。每个移动件310包含一滚筒架330及一滚筒件320。滚筒架330位于容置沟槽253之外,可滑移地位于线性框250相对底板251的一面,且枢接其中一支臂400。滚筒件320完全位于线性框250内,且可滚动地位于容置沟槽253内,并且经由狭长开口254枢接至滚筒架330上,且马达装置360同轴地配置于滚筒件320内。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充电站16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图10的实施例大致相同,其差异在于,相较于转向模块501位于支臂400与升降模块600之间,本实施例的转向模块502改为位于充电头110与升降模块600之间,使得充电头110能够相对升降模块600进行枢转。
更具体地,转向模块502包含一转向马达510及一第三齿轮512。转向马达510固定于载体630上,且电连接控制单元700(图1)。第三齿轮512同轴连接转向马达510的转轴(图中未示)。载体630具有一枢接部631(例如轴接孔),前置模块104还包含一第四齿轮124与一旋转杆123。旋转杆123连接前框120,且枢接至枢接部631上,且第四齿轮124同轴连接旋转杆123,并与第三齿轮512相互啮合。如此,透过转向马达510的运转,充电头110相对些载体630的转角可以得到调整。
此外,相较于图10的框架610,图11的框架610呈口字形,围绕出一围绕口615。此二引导柱620竖立地位于围绕口615内。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举例来说,马达装置350、360为无刷马达、伺服马达或步进马达、侦测元件450为影像撷取元件或光遮断元件,且控制单元700为中央处理单元、单晶片模块或云端伺服器,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侦测元件、控制单元与马达装置的种类与安装位置。此外,移动载具800为一电动车,充电线圈810埋设于电动车的后车厢内,或固定于后车厢之外,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最后,上述所揭露的各实施例中,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皆可被保护于本发明中。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充电站,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前置模块,包含一充电头与一供电线圈,该供电线圈配置于该充电头内,用以感应一移动载具的一充电线圈;
至少一支撑部,与该前置模块彼此分离;
二移动组件,每一该些移动组件包含一移动件与一马达装置,该移动件受到该支撑部的支撑,该马达装置用以驱动该移动件沿着该支撑部移动;
二支臂,每一该些支臂分别枢接该前置模块及该些移动件其中之一;以及
至少一控制单元,电连接该些马达装置,用以分别控制该些马达装置,从而调整该前置模块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站,其特征在于,该前置模块还包含:
一前框;以及
一凹槽,位于该前框的一面,且收纳该充电头,
其中该充电头的一部分凸出该凹槽,或者,该充电头内藏于该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转向模块,连接该前框以及该些支臂的至少其中之一,用以控制该充电头相对该些支臂的转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站,其特征在于,该前置模块还包含:
一升降模块,包含:
一框架;
至少一引导柱,竖立地位于该前框上;
一载体,可升降地套设于该引导柱上,且连接该前框;以及
一升降马达,电连接该控制单元,且连动该载体,用以带动该充电头沿着该引导柱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转向模块,包含:
一转向马达,位于该前置模块上,且电连接该控制单元;以及
一第一齿轮,同轴连接该转向马达的转轴,
其中该框架具有一直立柱体与一第二齿轮,该直立柱体贯穿该第二齿轮,且该第二齿轮固定地连接该直立柱体,与该第一齿轮相互啮合,用以透过该转向马达的运转,调整该充电头相对该些支臂的转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转向模块,包含:
一转向马达,固定于该载体上,且电连接该控制单元;以及
一第三齿轮,同轴连接该转向马达的转轴,
其中该载体具有一枢接部,该前置模块还包含一第四齿轮与一旋转杆,该旋转杆连接该前框,且枢接至该枢接部上,且该第四齿轮同轴连接该旋转杆,并与该第三齿轮相互啮合,用以透过该转向马达的运转,调整该充电头相对该些载体的转角。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站,其特征在于,该前置模块还包含一底座,该底座连接该前框,并支撑该充电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站,其特征在于,该前置模块还包含一枢轴及一枢接框,该枢接框固定地连接该前框,且具有至少一第一枢接部;以及
每一该些支臂的一端具有一第二枢接部,
其中该至少一第一枢接部与该些第二枢接部同轴对齐,且共同被该枢轴所穿设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站,其特征在于,该前置模块还包含一枢轴及一枢接框,该枢接框具有一贯穿口与一第一枢接部;以及
该些支臂其中之一的一端具有一第二枢接部,该第二枢接部与该第一枢接部同轴对齐,且共同被该枢轴所穿设其中,另一该些支臂的一端穿过该贯穿口,且与该前置模块相互枢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侦测元件,连接该前框,且电连接该控制单元,用以侦测该移动载具的该充电线圈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站,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包含:
一线性框,具有一容置沟槽;以及
每一该些移动件包含:
一第一轴接框,位于该容置沟槽之外,且可滑移地位于该线性框上;
一第二轴接框,位于该容置沟槽之外,连接该第一轴接框,且枢接至该些支臂其中之一;以及
一滚轮,可滚动地位于该容置沟槽内,部分地凸出该容置沟槽,且枢接至该第一轴接框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站,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包含:
一线性框,具有一容置沟槽;以及
一狭长开槽,形成于该线性框的一侧,且接通该容置沟槽;以及
每一该些移动件包含:
一轴接框,位于该容置沟槽之外,可滑移地位于该线性框的该侧,且枢接至该些支臂其中之一;以及
一滚轮,完全位于该线性框内,且可滚动地位于该容置沟槽内,并且经由该狭长开槽枢接至该轴接框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站,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包含:
一载板,具有一顶面;以及
每一该些移动件包含:
一滚筒架,枢接该些支臂其中之一,可滑移地位于该载板上;以及
一滚筒件,可枢转地安装于该滚筒架上,且抵靠该载板的该顶面,其中该马达装置同轴地配置于该滚筒件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站,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包含:
二螺杆,每一该些螺杆连接该些马达装置其中之一;以及
每一该些移动件包含:
一外壳;
一移动螺帽,限位于该外壳内,且螺接至该些螺杆其中之一上;以及
一轴接框,位于该外壳上,且枢接至该些支臂其中之一。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站,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包含:
一线性框,具有一底板与二侧板,该些侧板分别位于该底板的二相对侧,且朝同一方向延伸,与该底板共同定义出一容置沟槽;以及
二狭长开口,分别形成于该些侧板上,且接通该容置沟槽;以及
每一该些移动件包含:
一滚筒架,位于该容置沟槽之外,可滑移地位于该线性框相对该底板的一面,且枢接该些支臂其中之一;以及
一滚筒件,完全位于该线性框内,且可滚动地位于该容置沟槽内,并且经由该些狭长开口枢接至该滚筒架上,其中该马达装置同轴地配置于该滚筒件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站,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包含:
一第一线性框,具有一第一容置沟槽;
一第二线性框,具有一第二容置沟槽,该第二容置沟槽平行该第一容置沟槽;以及
每一该些移动件包含:
一轴接框,位于该第一线性框与该第二线性框之间,且可滑移地位于该第一线性框上;
一滚轮,可滚动地位于该第一容置沟槽内,且枢接至该轴接框的一端;
一滑块,可滑移地位于该第二容置沟槽内;
一枢轴,将该些支臂其中之一枢接至该轴接框与该第二线性框上,其中该枢轴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该轴接框的另端,该枢轴的另端连接该滑块。
CN202210298399.0A 2022-03-24 2022-03-24 充电站 Pending CN1168345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8399.0A CN116834580A (zh) 2022-03-24 2022-03-24 充电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8399.0A CN116834580A (zh) 2022-03-24 2022-03-24 充电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34580A true CN116834580A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62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98399.0A Pending CN116834580A (zh) 2022-03-24 2022-03-24 充电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3458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27416B2 (en) Two-wheeled self-balancing robot
CN109018119B (zh) 行驶模式可变的机动装置
CN111409056A (zh) 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
CN113120110B (zh) 一种轮足机器人
CN110843880A (zh) 电器底座及电器组件
CN213566222U (zh) 一种全向运动机器人
CN110371218A (zh) 一种模块式多功能agv
JP3239971U (ja) 充電ステーション
CN112319605A (zh) 具有转向与升降功能的移动平台及使用方法
CN210148093U (zh) 全向移动双臂机器人
WO2022052947A1 (zh) 可转向驱动机构及运输车
CN116834580A (zh) 充电站
WO2012008005A1 (ja) 倒立振子型移動体および移動ロボット
CN113815655A (zh) 挂轨式驱动装置及驱动系统、挂轨式机器人及机器人系统
CN112260588A (zh) 磁力驱动装置
CN112208675A (zh) 一种全向运动机器人
TWI835623B (zh) 充電站
CN209795097U (zh) 一种四轮驱动四轴独立转向的减震悬架移动底盘及机器人
CN209320730U (zh) 车辆充电用车载充电装置
KR102279737B1 (ko) 전방향 이동로봇의 구동장치
CN111874125B (zh) 具有驻车功能的轮式机器人
CN210971152U (zh) 电器底座及电器组件
CN208715337U (zh) 一种新型导航轮式机器人
CN208181253U (zh) 一种全方位双差速视觉导航智能agv车体结构
CN114290344B (zh) 一种巡视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