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32406A - 一种骨科术后用康复训练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骨科术后用康复训练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32406A
CN116832406A CN202310807790.3A CN202310807790A CN116832406A CN 116832406 A CN116832406 A CN 116832406A CN 202310807790 A CN202310807790 A CN 202310807790A CN 116832406 A CN116832406 A CN 1168324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ressing plate
supporting
component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077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久翔
黄晓文
左强
梁文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80779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324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324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3240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04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lower limbs
    • A63B23/1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lower limbs for feet or to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骨科术后用康复训练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与脚趾上下两侧位置对应的两个压板,壳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用于支撑两个压板的支杆,支杆与两个压板之间均设置有调节组件,壳体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与两个压板上调节组件均活动贴合的移动组件。本发明通过支杆、移动组件和调节组件等之间的配合,将两个压板设置成可容脚趾插入的形式,当带动任意一个压板偏转开始训练时,可使得相反一侧的另一个压板保持不动,使得无论上翻还是下翻,都不会受到相反一侧另一个压板的影响,可以保证脚趾上下翻动的有效训练。

Description

一种骨科术后用康复训练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骨科术后用康复训练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脚趾关节损伤为骨科诊疗中较为常见的,脚趾骨折后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脚趾屈伸活动以及脚踝管节肌肉的锻炼,通常会配合一些动作来锻炼脚趾骨骼关节,如用到康复训练装置来对脚趾进行上翻和下翻训练。
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1530031A,公开了名为一种医疗骨科用脚趾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主体架,所述主体架上表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主体架内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踏板机构,主体架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机构,主体架内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趾压机构。该装置能够让操作者根据训练强度进行调节,有利于对指关节灵活性及承载力进行有效的训练,适用于骨科脚趾关节损伤后的康复训练。
该装置的转动板和压指板始终处于相对活动状态,在脚趾翻动时转动板和压指板会同步偏转,在脚趾上翻时需要先翻转每个压指板以供脚趾放入,翻转后压指板对脚趾顶部会产生较强的挤压感,使得患者的体验感较差,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骨科术后用康复训练装置及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术后用康复训练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上翻时下压板不动,下压时上压板不动,可以顺利完成脚趾训练且操作简单的康复训练装置及方法。
基于上述思路,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术后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与脚趾上下两侧位置对应的两个压板,壳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用于支撑两个压板的支杆,支杆与两个压板之间均设置有调节组件,壳体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与两个压板上调节组件均活动贴合的移动组件;当调节组件与移动组件贴合时支杆与对应压板之间呈相对固定状态,当任意一个压板偏转时可带动移动组件移动,使得移动组件与另一个压板上的调节组件分离,进而使得另一个压板与支杆之间从相对固定状态转为活动状态;所述支杆的外表面开设有与调节组件相配合的若干个卡槽,当调节组件与移动组件贴合时,调节组件卡合在对应的卡槽内使得支杆与对应压板之间呈相对固定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压板滑动配合的滑板和卡块,滑板的一侧与移动组件活动贴合且另一侧与对应压板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卡块位于支杆的上方且与卡槽相适配,卡块与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绳。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侧板,侧板的一侧转动安装有与两个压板上滑板均活动贴合的多个活动轮,其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与壳体滑动配合的短杆,短杆与壳体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用于支撑脚掌的支撑组件,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隔板与壳体之间共同设置有与支撑组件活动贴合且与下方活动轮位置对应的限位组件;当支撑组件呈水平状态时限位组件与下方活动轮分离,当支撑组件呈倾斜状态时限位组件与下方活动轮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与壳体转动连接的圆杆,圆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脚掌且与限位组件活动贴合的托板,托板的底部与壳体之间固定安装有第四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与隔板滑动配合的顶杆、与壳体转动配合的换向轮以及固定安装在壳体内的立柱,顶杆的一端与支撑组件活动贴合,其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立柱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与下方活动轮位置对应的竖杆,竖杆的底部与壳体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七弹簧,竖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绕过换向轮并与顶杆固定连接牵引绳。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托板和顶杆的相对一侧均设置成弧面,当托板顺时针/逆时针转动时,顶杆均可以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相对靠近托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轮包括与侧板固定连接的两个长板,两个长板之间转动安装有滚轮,竖杆位于两个长板之间且与滚轮靠近侧板的一侧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两个所述压板的相反一侧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第六弹簧,通过第六弹簧使得两个压板之间的空间与脚趾相适配。
本发明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术后用康复训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脚趾伸入两个压板之间;
S2、向上/下带动其中一个压板偏转时,通过移动组件使得另一个压板保持不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支杆、移动组件和调节组件等之间的配合,将两个压板设置成可容脚趾插入的形式,当带动任意一个压板偏转开始训练时,可使得相反一侧的另一个压板保持不动,使得无论上翻还是下翻,都不会受到相反一侧另一个压板的影响,可以保证脚趾上下翻动的有效训练;该训练方式在进行上翻时,无需手动调节上方压板的位置,同时上方压板也不会对脚趾顶部产生较强的挤压感,简化了操作步骤并提高体验感,整体的实用性更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移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支杆和卡槽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托板和顶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立柱和竖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滚轮和楔形槽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楔形槽和齿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支撑组件;3、支杆;4、上压板;5、下压板;6、移动组件;7、调节组件;8、套环;9、第一滑槽;10、第二滑槽;11、限位组件;12、第三滑槽;13、支架;14、凸块;15、第八弹簧;101、圆筒;102、隔板;201、圆杆;202、托板;203、第四弹簧;301、卡槽;601、侧板;602、活动轮;603、短杆;604、第一弹簧;6021、长板;6022、滚轮;6023、楔形槽;701、滑板;702、卡块;703、拉绳;704、第二弹簧;1101、顶杆;1102、立柱;1103、竖杆;1104、牵引绳;1105、第三弹簧;1106、齿块。
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骨科术后用康复训练装置及方法,主要用于提高脚趾的训练效果,该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支杆3,支杆3的外表面通过套环8活动套设有上压板4和下压板5,上压板4与下压板5之间留有间隙使得患者的脚趾可以伸入,当脚趾伸入其底部与下压板5接触,脚趾顶部与上压板4接触。支杆3与上压板4和下压板5之间均设置有调节组件7,壳体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与上压板4和下压板5上调节组件7均活动贴合的移动组件6,当调节组件7与移动组件6活动贴合时,支杆3与上压板4和下压板5之间均可以同步转动。
其中,训练方法具体为:当脚趾下压时带动下压板5和支杆3转动,下压板5带动移动组件6右移使得移动组件6与上压板4的调节组件7分离,进而使得上压板4上的调节组件7与支杆3分离,最终解除上压板4与支杆3之间的相对限位状态,使得下压板5和支杆3转动时上压板4不转动。当脚趾上翻时带动上压板4和支杆3转动,移动组件6和下压板5上调节组件7的移动与下压板5转动时一致,即最终使得上压板4和支杆3转动时下压板5不转动。
请参阅图1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在支杆3的外表面且对应套环8的位置开设有呈环形阵列排布的若干个卡槽301,当调节组件7与移动组件6贴合时调节组件7卡合在对应的卡槽301内,使得上压板4/下压板5与支杆3形成同步转动,当调节组件7与移动组件6分离时,调节组件7也与卡槽301分离,进而使得上压板4/下压板5转为与支杆3的相对活动状态。
进一步的,调节组件7包括与上压板4/下压板5滑动配合的滑板701和卡块702,滑板701与移动组件6活动贴合且与卡块702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绳703,在滑板701与上压板4/下压板5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704,在第二弹簧704的作用下滑板701有向上压板4/下压板5外滑出的趋势,而此时滑板701受到移动组件6的贴合限位故保持不动。卡块702与卡槽301的位置对应且尺寸适配,当滑板701向上压板4/下压板5外滑出时,可通过拉绳703带动卡块702向远离支杆3的方向滑动,进而使得卡块702与卡槽301分离。
具体的,在上压板4/下压板5的内部均开设有以供滑板701滑动的第一滑槽9和以供卡块702滑动的第二滑槽10,当滑板701沿着第一滑槽9向外滑动时,可通过拉绳703带动卡块702沿着第二滑槽10滑动并远离卡槽301;当滑板701受移动组件6作用向第一滑槽9内复位并挤压第二弹簧704时,卡块702受重力作用可自动下滑插入对应的卡槽301内(卡块702位于支杆3的上方)。当然,为了保证滑块向第一滑槽9内复位时,卡块702向支杆3方向的稳定移动,还可以在卡块702远离支杆3的表面与第二滑槽10的槽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五弹簧(图中未示出),在第五弹簧的作用下卡块702具有向支杆3方向移动的趋势。
进一步的,移动组件6包括侧板601,侧板601的左侧转动安装有与上压板4和下压板5上滑板701均活动贴合的多个活动轮602,多个活动轮602与上压板4/下压板5的位置对应,也呈上下对应分布,通过侧板601使得多个活动轮602具有同步移动的趋势。在侧板60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与壳体1滑动配合的短杆603,短杆603的右端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604,在第一弹簧604的作用下,短杆603、侧板601和活动轮602均具有向壳体1左侧移动的趋势。
在上述结构中,还可以在壳体1的右侧螺纹连接与第一弹簧604右端相抵的螺纹杆,通过螺纹杆可以调节初始状态时短杆603对第一弹簧604的作用下,进而实现脚趾上翻和下翻时需要的作用力,即改变所需要的力度。
具体的,在壳体1的内右壁向外突出形成有与短杆603活动贴合的圆筒101,通过圆筒101实现短杆603与壳体1的滑动配合,且第一弹簧604设置在壳体1的圆筒101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上压板4与支杆3转动时下压板5的位置稳定,以及下压板5与支杆3转动时上压板4的位置稳定,上压板4和下压板5的相反一侧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第六弹簧(图中未示出)。在第六弹簧的作用下,上压板4/下压板5可以保持初始的相对位置不变,使得脚趾可以顺利进入。
使用时,脚放入壳体1内并使得脚趾位于上压板4和下压板5之间,当想要进行脚趾的主动翻转训练时(即脚掌不动而脚趾进行翻转),可向下或向上翻动脚趾,脚趾在向下/向上翻动时会挤压下压板5/上压板4,使得下压板5向下/上压板4向上。下压板5向下/上压板4向上时,下压板5逆时针转动/上压板4顺时针转动,可通过下方滑板701/上方滑板701带动下方活动轮602/上方活动轮602右移,下方活动轮602/上方活动轮602通过侧板601带动上方活动轮602/上方活动轮602和短杆603右移并挤压第一弹簧604,即无论下压板5向下还是上压板4向上,均可以带动侧板601右移,并使得与脚趾翻动方向相反的上压板4/下压板5与活动轮602分离。
当活动轮602与上压板4/下压板5分离时也与滑板701分离,此时滑板701在第二弹簧704的作用下向第一滑槽9外滑出并拉动拉绳703,拉绳703带动卡块702沿着第二滑槽10滑动与卡槽301分离,使得上压板4/下压板5与支杆3之间从相对固定状态转为活动状态,进而使得当下压板5和支杆3转动时上压板4不转,当上压板4和支杆3转动时下压板5不转。
综上所述,通过活动轮602、滑板701、支杆3和卡块702等结构的配合,将上压板4和下压板5设置成可容脚趾插入的形式,当带动上压板4/下压板5偏转开始训练时,可使得相反一侧的下压板5/上压板4保持不动,使得无论上翻还是下翻,都不会受到相反一侧下压板5或上压板4的影响,可以保证对脚趾上翻和下翻的主动有效训练。该训练方式在进行上翻时,还无需手动调节上压板4的位置,同时上压板4也不会对脚趾顶部产生较强的挤压感,简化了操作步骤并提高使用感,整体的实用性更高。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7,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了提高脚趾的训练效果,壳体1的内部转动设置有用于支撑脚掌的支撑组件2,支撑组件2与下压板5的顶部位置对应,当脚放入壳体1内后脚掌位于支撑组件2上,而脚趾伸入上压板4和下压板5之间。
进一步的,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102,隔板102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共同设置有与支撑组件2活动贴合且与下方活动轮602位置对应的限位组件11,当支撑组件2呈水平状态时限位组件11与位于下方活动轮602的下方,二者不接触,当支撑组件2呈倾斜状态时限位组件11上升与下方活动轮602接触并实现对其的有效限位,使下方活动轮602不能再向右移动,进而使得侧板601和上方活动轮602也不能右移。
请参阅图1至图8,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撑组件2包括与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的圆杆201,圆杆20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脚掌且与限位组件11活动贴合的托板202,托板202的顶部与下压板5的顶部保持齐平,使得脚可以顺利放入。托板202的左侧底部固定安装有第四弹簧203,第四弹簧203的底部与壳体1的内底壁接触,在第四弹簧203的作用下托板202可以保持稳定水平状态,且此时限位组件11不动,当托板202从水平状态转为倾斜状态时,可通过限位组件11实现下方活动轮602的限位。
进一步的,限位组件11包括与隔板102呈左右水平滑动配合的顶杆1101、与壳体1内底壁转动配合的换向轮以及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底壁的立柱1102,顶杆1101的右端与托板202的左端活动贴合,而顶杆110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1105,在第三弹簧1105的作用下顶杆1101具有向右移动的趋势,并可以与托板202始终保持贴合状态。立柱1102的内部呈上下滑动安装有与下方活动轮602位置对应的竖杆1103,竖杆1103的底部与壳体1的内底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七弹簧(图中未示出),在第七弹簧的作用下竖杆1103具有沿着立柱1102竖直上滑的趋势,竖杆1103的底部还固定安装有牵引绳1104,牵引绳1104绕过换向轮的底部然后与顶杆1101的左端固定连接,通过托板202对顶杆1101的挤压使其拉紧牵引绳1104,也使得当顶杆1101右移时可释放牵引绳1104并使得竖杆1103在第七弹簧的作用下上升与下方活动轮602接触。
在上述结构中,托板202的左端和顶杆1101的右端均采用弧面设计,使得当托板202在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顶杆1101均可以在第三弹簧1105的作用下沿着隔板102向右移动并释放牵引绳1104,进而通过牵引绳1104和第七弹簧带动竖杆1103实现升降;而顶杆1101整体呈T形设计,即顶杆1101向右移动的行程受限,不会右移从隔板102上脱离。
具体的,活动轮602包括与侧板601固定连接的两个长板6021,两个长板6021之间转动安装有滚轮6022,竖杆1103位于两个长板6021之间且与滚轮6022靠近侧板601的一侧位置对应(此时竖杆1103位于滚轮6022的右下方并不接触),当竖杆1103上升时即进入两个长板6021之间,并与滚轮6022的右侧接触使得滚轮6022无法再右移。
使用时,将脚趾放入上压板4和下压板5之间并向下或向上翻动脚趾进行主动训练,脚趾在向下/向上翻动时会带动下压板5/上压板4偏转,并使得相反一侧的上压板4/上压板4保持位置稳定,该部分工作过程和效果与实施例一中相同,在此不重复赘述。区别在于:当脚趾放入上压板4和下压板5之间时,脚掌正好落在托板202的顶部实现支撑,在下压板5逆时针偏转时可带动下方滚轮6022右移,此时滚轮6022不会竖杆1103发生干涉,当上压板4顺时针偏转时下方滚轮6022的移动也不与竖杆1103发生接触,以此完成对脚趾的主动训练。
使用时还可以基于托板202顺时针/逆时针偏转脚掌,此时托板202可同步顺时针/逆时针转动,而无论托板202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转动,顶杆1101在第三弹簧1105的作用下均可以右移并释放牵引绳1104,当牵引绳1104释放时竖杆1103在第七弹簧的作用下可竖直上升,并与下方滚轮6022的右侧接触,使得侧板601和整体滚轮6022均不能右移,而上下排布的滚轮6022又与上压板4和下压板5贴合对应,进而可以实现上压板4和下压板5的有效限位,即使得当脚掌偏转时上压板4和下压板5保持初始状态无法移动,此时脚趾被限位在上压板4和下压板5之间而脚掌自由偏转,以此完成对脚趾的被动训练。
实施例一中,通过脚趾的上下翻动可以起到主动训练效果,但是在实际时还需要固定脚趾并偏转脚掌的训练方式,该训练方式可使得脚掌主动移动与脚趾形成错位,进而达到对脚趾的被动训练效果并加速康复进度,而实施例一中上压板4和下压板5无法实现同步限位的状态,进而无法实现脚掌移动脚趾不动的被动训练,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相比于实施例一,通过托板202、顶杆1101、牵引绳1104和竖杆1103等结构的配合,在脚趾进行主动上下翻动训练时,竖杆1103与下方滚轮6022错位不会影响主动训练,当移动脚掌进行脚趾被动训练时,可带动竖杆1103上升与下方滚轮6022接触进而实现对上压板4和下压板5的有效限位,使得脚趾被相对固定在上压板4和下压板5之间,此时脚掌的转动可以实现良好的被动训练效果。且在被动训练时患者的脚掌无需偏转较大的角度,即稍微偏转一定角度(30度以内)即可实现对脚趾的最大化被动训练效果,同时本方案的被动训练也无需调节上压板4的位置,使得脚趾的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可以无缝衔接,进而进一步简化了康复训练步骤并提高使用感,整体方案与托板202和滚轮6022的设置结合在一起,适用性更强。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10,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脚趾的训练效果,上压板4和下压板5的表面均设置有与滚轮6022外表面位置对应的按压组件,按压组件的一侧相对突出上压板4的底部和下压板5的顶部,按压组件的另一侧与滑板701的表面位置对应进而与滚轮6022形成接触,当脚趾伸入上压板4和下压板5之间时即可与相对突出的按压组件形成接触。
为了实现按压组件的移动,在滚轮6022的外表面开设有呈环形阵列排布的楔形槽6023,因滚轮6022可以自由转动所以滚轮6022的外表面和楔形槽6023的槽壁可依次与按压组件形成接触,当按压组件与滚轮6022的外表面接触时可相对突出上压板4和下压板5,当按压组件与楔形槽6023的槽壁接触时可自动收进上压板4/下压板5,进而形成按压组件的往复移动对脚趾形成持续按压。
请参阅图1至图10,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按压组件包括与滑板701滑动配合且与滚轮6022外表面活动贴合的支架13,支架13远离滚轮602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相对突出上压板4/下压板5的凸块14,支架13的表面与上压板4/下压板5之间固定安装有第八弹簧15,在第八弹簧15的作用下支架13具有向滚轮6022方向移动的趋势,进而可以带动凸块14向上压板4/下压板5内收缩。
具体的,在上压板4/下压板5的内部均开设有以供支架13滑动的第三滑槽12,支架13整体呈T形设计可带动所有的凸块14同步移动。支架13是呈贯穿滑板701设计的,支架13与滚轮6022外表面接触时其端部与滑板701的表面齐平,支架13与楔形槽6023接触时可可在第八弹簧15的作用下移动并相对滑板701突出。
进一步的,竖杆1103的左侧壁固定安装有与楔形槽6023尺寸适配且从上往下依次排列的若干个齿块1106,当竖杆1103上升时齿块1106即卡入楔形槽6023内进而带动滚轮6022开始转动,使得滚轮6022的外表面和楔形槽6023依次与支架13的右端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3还向上延伸具有两个端部且这两个端部的左侧壁也固定安装有同样的若干个齿块1106,以此实现上下两侧滚轮6022的驱动转动;滚轮6022开设的楔形槽6023使得滚轮6022具有了齿,并可以与齿块1106形成传动配合。
使用时,可以脚掌位于托板202上不动而脚趾上下翻动进行主动训练,使得与脚趾翻动方向相反的上压板4/上压板4保持位置稳定;还可以脚掌带动托板202偏转使得上压板4和下压板5均保持相对固定,此时脚趾被限位并完成被动训练,该部分工作过程和效果与实施例二中相同,在此不重复赘述。区别在于:主动训练时上压板4/上压板4在偏转过程中,均可以带动滚轮6022右移并自由转动,此时滚轮6022的外表面和楔形槽6023可以与支架13接触,通过第八弹簧15可实现凸块14相对于脚趾的往复移动;被动训练时脚趾被限位在上压板4和下压板5之间,此时竖杆1103上升带动齿块1106同步移动,使得齿块1106与楔形槽6023接触并带动滚轮6022转动,也使得滚轮6022的外表面和楔形槽6023依次与支架13接触,也通过第八弹簧15实现凸块14相对于脚趾的往复移动。
实施例二中,虽然可以自由实现对脚趾的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但是上压板4和下压板5与脚趾的接触面积固定,导致对脚趾的训练效果十分有限,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相比于实施例二,通过滚轮6022、楔形槽6023、凸块14和支架13等结构的配合,当脚趾进行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时,均可以带动凸块14相对于脚趾往复移动,既改变上压板4和下压板5与脚趾的接触面积,还可以起到对脚趾的按压按摩,为康复训练提供辅助作用,整体方案与滚轮6022的设置和竖杆1103的移动结合在一起,满足了实际使用中的更多需求。

Claims (10)

1.一种骨科术后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与脚趾上下两侧位置对应的两个压板,壳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用于支撑两个压板的支杆,支杆与两个压板之间均设置有调节组件,壳体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与两个压板上调节组件均活动贴合的移动组件;当调节组件与移动组件贴合时支杆与对应压板之间呈相对固定状态,当任意一个压板偏转时可带动移动组件移动,使得移动组件与另一个压板上的调节组件分离,进而使得另一个压板与支杆之间从相对固定状态转为活动状态;所述支杆的外表面开设有与调节组件相配合的若干个卡槽,当调节组件与移动组件贴合时,调节组件卡合在对应的卡槽内使得支杆与对应压板之间呈相对固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术后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压板滑动配合的滑板和卡块,滑板的一侧与移动组件活动贴合且另一侧与对应压板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卡块位于支杆的上方且与卡槽相适配,卡块与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术后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侧板,侧板的一侧转动安装有与两个压板上滑板均活动贴合的多个活动轮,其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与壳体滑动配合的短杆,短杆与壳体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科术后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用于支撑脚掌的支撑组件,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隔板与壳体之间共同设置有与支撑组件活动贴合且与下方活动轮位置对应的限位组件;当支撑组件呈水平状态时限位组件与下方活动轮分离,当支撑组件呈倾斜状态时限位组件与下方活动轮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科术后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与壳体转动连接的圆杆,圆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脚掌且与限位组件活动贴合的托板,托板的底部与壳体之间固定安装有第四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科术后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与隔板滑动配合的顶杆、与壳体转动配合的换向轮以及固定安装在壳体内的立柱,顶杆的一端与支撑组件活动贴合,其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立柱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与下方活动轮位置对应的竖杆,竖杆的底部与壳体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七弹簧,竖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绕过换向轮并与顶杆固定连接牵引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科术后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和顶杆的相对一侧均设置成弧面,当托板顺时针/逆时针转动时,顶杆均可以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相对靠近托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科术后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轮包括与侧板固定连接的两个长板,两个长板之间转动安装有滚轮,竖杆位于两个长板之间且与滚轮靠近侧板的一侧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骨科术后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压板的相反一侧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第六弹簧,通过第六弹簧使得两个压板之间的空间与脚趾相适配。
10.一种骨科术后用康复训练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脚趾伸入两个压板之间;
S2、向上/下带动其中一个压板偏转时,通过移动组件使得另一个压板保持不动。
CN202310807790.3A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骨科术后用康复训练装置及方法 Withdrawn CN1168324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07790.3A CN116832406A (zh)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骨科术后用康复训练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07790.3A CN116832406A (zh)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骨科术后用康复训练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32406A true CN116832406A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73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07790.3A Withdrawn CN116832406A (zh)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骨科术后用康复训练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3240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25165A (zh) 一种医疗用骨科恢复用锻炼装置
CN211610609U (zh) 一种康复辅助固定装置
CN113057861B (zh) 一种康复治疗用病人按摩床
CN215136484U (zh) 一种用于骨科康复的踝关节康复支具
CN116832406A (zh) 一种骨科术后用康复训练装置及方法
CN107115198A (zh) 小腿骨正面按摩器
CN110448429A (zh) 一种用于妇科手术的体位架装置
CN112973023B (zh) 一种医疗骨科用脚趾康复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
KR20210092955A (ko) 멀티 코어운동을 위한 헬스장치
CN210447978U (zh) 一种腿部康复床
CN115137629A (zh) 一种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足下垂的装置
CN109528438B (zh) 一种多连杆式骨折康复设备
CN205054244U (zh) 床旁ct机的移动装置
KR200334080Y1 (ko) 발목 펌프 건강기
CN202699361U (zh) 下肢防外旋装置
CN207693880U (zh) 小腿骨正面按摩器
CN216318753U (zh) 一种具有挤压按摩功能的踝泵运动辅助装置
CN218129167U (zh) 一种坐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CN219646654U (zh) 一种体育拉筋器
CN210125137U (zh) 一种神经外科术后可移动式护理装置
CN112473089B (zh) 一种脚踝康复仪及转动升降装置
CN219271460U (zh) 一种康复训练辅助装置
CN215781184U (zh) 一种体育训练用自动调节跳高架
CN115006804B (zh) 一种偏瘫患者重心前后转移训练装置
CN220801843U (zh) 一种康复辅助训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100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