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30708A -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30708A
CN116830708A CN202180090794.3A CN202180090794A CN116830708A CN 116830708 A CN116830708 A CN 116830708A CN 202180090794 A CN202180090794 A CN 202180090794A CN 116830708 A CN116830708 A CN 1168307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nformation
time
data block
network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07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健
刘云峰
余雅威
郭志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830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307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04L1/001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applied to payloa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04L1/000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applied to payloa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04L1/000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by modifying the frame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29Reduction of the amount of signalling, e.g. retention of useful signalling or differential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对于数据跨时隙传输的情况,可以为待传输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块配置该数据块对应的MCS,以提高数据的传输质量。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将第一数据划分成至少两个数据块,至少两个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映射的时域位置不同,第一数据为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待传输数据,第一数据占用的时隙的数量大于1;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用于传输至少两个数据块所使用的至少两个MCS;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与第一网络设备传输第一数据。

Description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中,数据在无线网络上是以无线帧(frame)为单位进行传输的。无线帧的持续时间为10毫秒(ms),一个无线帧包括10个子帧,也就是说,一个子帧的持续时间为1ms。一个子帧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时隙。按照数据传输的方向,时隙可以分为上行(uplink,UL)时隙、下行(downlink,DL)时隙和特殊时隙。其中,上行时隙包括上行符号,用于传输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下行时隙包括下行符号,用于传输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特殊时隙既可以传输上行数据也可以传输下行数据。
通常,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通信之前,网络设备会为待传输数据配置传输该待传输数据需要的配置信息,例如,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等。后续,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根据该配置信息传输待传输数据。该待传输数据可以在一个时隙内传输,也可以跨时隙传输(在多个时隙上传输)。若该待传输数据在一个时隙内传输,网络设备配置的配置信息用于该一个时隙。若该待传输数据跨时隙传输,网络设备配置的配置信息用于多个时隙,这样会导致数据的传输质量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对于数据跨时隙传输的情况,可以为待传输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块配置该数据块对应的MCS,以提高数据的传输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该终端设备确定将第一数据划分成至少两个数据块,该第一数据为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待传输数据,第一数据占用的时隙的数量大于1,该至少两个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映射的时域位置不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用于传输至少两个数据块所使用的至少两个MCS,该至少两个MCS不全相同;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与第一网络设备传输第一数据。
基于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对于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待传输数据跨时隙传输的情况,可以将该待传输数据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两个数据块,为每个数据块配置该数据块对应的MCS,以提高数据的传输质量,例如,可以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吞吐量,降低误码率等。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一次调度信息(例如,第二信息),即可指示待传输数据占用的多个时隙对应的相关配置信息(例如,MCS等),可以减小信令开销。而且跨时隙传输的情况下,时域资源增多,相比于在 1个时隙内传输1个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的情况,跨时隙传输的TB一般较大,有利于获得更多的编码增益。另外,时域资源的增多,可以减少频域资源,而在相同的总发射功率下,频域资源越少的子载波上的发射功率越高,因此信道估计的性能也越好。跨时隙传输的情况下,还可以结合多个时隙的联合信道估计,提升信道估计的准确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数据对应的(transport block size,TBS),对TB进行码块(code block,CB)拆分。基于上述方法,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数据对应的TBS,对TB进行CB拆分,这样终端设备可以将比特映射到不同的CB中,对每个CB进行信道编码,进而发送第一数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至少两个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包括至少一个CB,每个数据块包括的CB不同,该至少两个数据块包括在一个TB中;或者,该至少两个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包括至少一个TB,每个数据块包括的TB不同。基于上述方法,第一数据可以有两种划分方式,其中一种划分方式是根据CB划分,第一数据包括在一个TB中。另一种划分方式是根据TB划分,第一数据可以包括在不同的TB中。如此可以根据具体需要来灵活划分第一数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至少两个数据块是以时隙为单位划分的;或者,该至少两个数据块是以时隙中的符号为单位划分的。基于上述方法,第一数据可以基于不同的粒度(时隙或符号)划分。其中,相对于基于时隙来划分的情况,基于符号来划分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的复杂度更高,在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划分粒度。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信息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的帧结构的信息,第一数据的传输受到该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的数据的干扰;或者,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划分该第一数据的方式,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数据中,相邻两个数据块的边界。基于上述方法,终端设备根据第二网络设备的帧结构的信息,或者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确定将第一数据划分成至少两个数据块。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第一数据对应的TBS是根据该第一数据对应的时域位置所在的时域资源和该第一数据对应的频域位置所在的频域资源能够传输的信息的比特数N info得到的;其中,N info满足公式: N info(m)为第一时频资源能够传输的信息的比特数,该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第一数据块对应的时域位置所在的时域资源和第一数据块对应的频域位置所在的频域资源,该第一数据块为该至少两个数据块中的任一数据块,M为至少两个数据块的数量,m为该第一数据块在至少两个数据块中的索引。基于上述方法,可以得到第一数据对应的时域位置所在的时域资源和第一数据对应的频域位置所在的频域资源能够传输的信息的比特数,进而根据该比特数可以得到第一数据对应的TBS。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N info(m)满足公式:N info(m)=N RE(m)·R m·Q m·ν;其中,N RE(m)为该第一时频资源中用于传输该第一数据块的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E)的数量,R m为该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码率,Q m为该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调制方式,ν为传输该第一数据的层数或流数。基于上述方法,可以得到第一时频资源能够传输的信息的比特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N RE(m)满足公式N RE(m)=N′ RE(m)·n PRB;其中,N′ RE(m)为该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中的RE的数量,n PRB为该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PRB的数量。基于上述方法,可以得到第一时频资源中用于传输该第一数据块的RE的数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N′ RE(m)满足公式 其中, 为一个PRB在频域上包括的子载波数, 为该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的符号数量, 为该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的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开销, 为该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的高层信令开销。基于上述方法,可以得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PRB中的RE的数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第一数据块包括的CB的数量满足公式: 其中,K cb为一个CB能够包括的最多比特,L为循环冗余校验CRC长度,B m为该第一数据块的比特数。基于上述方法,可以确定每个数据块能够包括的CB的数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该第一数据块为至少两个数据块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块,B m满足公式: 若该第一数据块不是至少两个数据块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块,B m满足公式:B M=N info(m);其中,B为第一数据对应的TBS与CRC码长度之和。基于上述方法,可以得到每个数据块包括的CB的数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TB对应的TBS是根据第一TB对应的时域位置所在的时域资源和第一TB对应的频域位置所在的频域资源能够传输的信息的比特数N info得到的,该第一TB为该第一数据中的任一TB;其中,N info满足公式:N info=N RE·R m·Q m·ν,N RE为第二时频资源中用于传输该第一TB的RE的数量,该第二时频资源包括该第一TB对应的时域位置所在的时域资源和第一TB对应的频域位置所在的频域资源,R m为该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码率,Q m为该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调制方式,ν为传输该第一数据的层数或流数。基于上述方法,可以得到第一TB对应的时域位置所在的时域资源和第一TB对应的频域位置所在的频域资源能够传输的信息的比特数,进而根据该比特数可以得到第一TB对应的TBS。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N RE(m)满足公式N RE=N″ RE·n PRB;其中,N″ RE为该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PRB中的RE的数量,n PRB为该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PRB的数量。基于上述方法,可以得到第二时频资源中用于传输该第一TB的RE的数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N″ RE满足公式 其中, 为一个PRB在频域上包括的子载波数, 为该第二时频资源包括的符号数量, 为该第二时频资源包括的DMRS开销, 为该第二时频资源包括的高层信令开销。基于上述方法,可以得到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PRB中的RE的数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该第一TB对应的TBS与CRC码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一个CB能够包括的最多比特,则不对第一TB进行CB拆分;若该第一TB对应的TBS与CRC码长度之和大于一个CB能够包括的最多比特,则对第一TB进行CB拆分。基于上述方法,可以确定是否对第一TB进行CB拆分。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将第一数据划分成至少两个 数据块,第一数据为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待传输数据,第一数据占用的时隙的数量大于1,至少两个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映射的时域位置不同;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用于传输该至少两个数据块所使用的至少两个MCS,该至少两个MCS不全部相同;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与终端设备传输第一数据。
基于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对于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待传输数据跨时隙传输的情况,可以将该待传输数据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两个数据块,为每个数据块配置该数据块对应的MCS,以提高数据的传输质量,例如,可以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吞吐量,降低误码率等。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一次调度信息(例如,第二信息),即可指示待传输数据占用的多个时隙对应的相关配置信息(例如,MCS),可以减小信令开销。而且跨时隙传输的情况下,时域资源增多,相比于在1个时隙内传输1个TB的情况,跨时隙传输的TB一般较大,有利于获得更多的编码增益。另外,时域资源的增多,可以减少频域资源,而在相同的总发射功率下,频域资源越少的子载波上的发射功率越高,因此信道估计的性能也越好。跨时隙传输的情况下,还可以结合多个时隙的联合信道估计,提升信道估计的准确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获取该第一数据对应的传输块大小TBS,对传输块TB进行码块CB拆分。基于上述方法,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数据对应的TBS,对TB进行CB拆分,这样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比特映射到不同的CB中,对每个CB进行信道编码,进而发送第一数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至少两个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包括至少一个CB,每个数据块包括的CB不同,该至少两个数据块包括在一个TB中;或者,该至少两个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包括至少一个TB,每个数据块包括的TB不同。基于上述方法,第一数据可以有两种划分方式,其中一种划分方式是根据CB划分,第一数据包括在一个TB中。另一种划分方式是根据TB划分,第一数据可以包括在不同的TB中。如此可以根据具体需要来灵活划分第一数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至少两个数据块是以时隙为单位划分的;或者,该至少两个数据块是以时隙中的符号为单位划分的。基于上述方法,第一数据可以基于不同的粒度(时隙或符号)划分。其中,相对于基于时隙来划分的情况,基于符号来划分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的复杂度更高,在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划分粒度。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的帧结构的信息,该第一数据的传输受到该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的数据的干扰;或者,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划分该第一数据的方式,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数据中,相邻两个数据块的边界。基于上述方法,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网络设备的帧结构的信息,使得终端设备设备根据第二网络设备的帧结构的信息,确定将第一数据划分成至少两个数据块。或者,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使得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确定将第一数据划分成至少两个数据块。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数据对应的TBS是根据该第一数据对应的时域位置所 在的时域资源和第一数据对应的频域位置所在的频域资源能够传输的信息的比特数N info得到的;其中,N info满足公式: N info(m)为第一时频资源能够传输的信息的比特数,该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第一数据块对应的时域位置所在的时域资源和第一数据块对应的频域位置所在的频域资源,该第一数据块为该至少两个数据块中的任一数据块,M为至少两个数据块的数量,m为该第一数据块在至少两个数据块中的索引。基于上述方法,可以得到第一数据对应的时域位置所在的时域资源和第一数据对应的频域位置所在的频域资源能够传输的信息的比特数,进而根据该比特数可以得到第一数据对应的TBS。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N info(m)满足公式:N info(m)=N RE(m)·R m·Q m·ν;其中,N RE(m)为该第一时频资源中用于传输该第一数据块的RE的数量,R m为该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码率,Q m为该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调制方式,ν为传输该第一数据的层数或流数。基于上述方法,可以得到第一时频资源能够传输的信息的比特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N RE(m)满足公式N RE(m)=N′ RE(m)·n PRB;其中,N′ RE(m)为该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PRB中的RE的数量,n PRB为该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PRB的数量。基于上述方法,可以得到第一时频资源中用于传输该第一数据块的RE的数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N′ RE(m)满足公式 其中, 为一个PRB在频域上包括的子载波数, 为该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的符号数量, 为该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的DMRS开销, 为该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的高层信令开销。基于上述方法,可以得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PRB中的RE的数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第一数据块包括的CB的数量满足公式: 其中,K cb为一个CB能够包括的最多比特,L为循环冗余校验CRC长度,B m为该第一数据块的比特数。基于上述方法,可以确定每个数据块能够包括的CB的数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该第一数据块为至少两个数据块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块,B m满足公式: 若该第一数据块不是至少两个数据块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块,B m满足公式:B M=N info(m);其中,B为第一数据对应的TBS与CRC码长度之和。基于上述方法,可以得到每个数据块包括的CB的数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TB对应的TBS是根据第一TB对应的时域位置所在的时域资源和第一TB对应的频域位置所在的频域资源能够传输的信息的比特数N info得到的,该第一TB为该第一数据中的任一TB;其中,N info满足公式:N info=N RE·R m·Q m·ν,N RE为第二时频资源中用于传输该第一TB的RE的数量,该第二时频资源包括该第一TB对应的时域位置所在的时域资源和第一TB对应的频域位置所在的频域资源,R m为该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码率,Q m为该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调制方式,ν为传输该第一数据的层数或流数。基于上述方法,可以得到第一TB对应的时域位置所在的时域资源和第一TB对应的频域位置所在的频域资源能够传输的信息的比特数,进而根据该比特数可以得到第一TB对应的TBS。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N RE(m)满足公式N RE=N″ RE·n PRB;其中,N″ RE为该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PRB中的RE的数量,n PRB为该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PRB的数量。基于上 述方法,可以得到第二时频资源中用于传输该第一TB的RE的数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N″ RE满足公式 其中, 为一个PRB在频域上包括的子载波数, 为该第二时频资源包括的符号数量, 为该第二时频资源包括的DMRS开销, 为该第二时频资源包括的高层信令开销。基于上述方法,可以得到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PRB中的RE的数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该第一TB对应的TBS与CRC码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一个CB能够包括的最多比特,则不对第一TB进行CB拆分;若该第一TB对应的TBS与CRC码长度之和大于一个CB能够包括的最多比特,则对第一TB进行CB拆分。基于上述方法,可以确定是否对第一TB进行CB拆分。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相应的单元或部件。该装置包括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方式实现。该装置例如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为可支持终端设备实现上述方法的芯片、芯片系统、或处理器等。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相应的单元或部件。该装置包括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方式实现。该装置例如可以为第一网络设备、或者为可支持第一网络设备实现上述方法的芯片、芯片系统、或处理器等。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装置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装置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芯片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芯片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装置和/或上述第四方面所述的装置,或者该系统包括上述第五方面所述的装置和/或上述第六方面所述的装置,或者该系统包括上述第七方面所述的装置和/或上述第八方面所述的装置,或者该系统包括上述第九方面和/或上述第十方面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或者该系统包括上述第十一方面和/或上述第十二方面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者该系统包括上述第十三方面所述的芯片和/或上述第十四方面所述的芯片。
可以理解的,上述提供的任一种通信装置、芯片、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通信系统等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时隙调度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101和网络设备102的帧结构示意图一;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101和网络设备102的帧结构示意图二;
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101和网络设备102的帧结构示意图三;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数据的划分示意图一;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数据的划分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该通信系统可以为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系统、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相关的通信系统、未来演进的通信系统、或多种系统融合的系统等,不予限制。其中,5G还可以称为NR。下面以图1A所示通信系统10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描述。
如图1A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10的架构示意图。图1A中,通信系统10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01-网络设备102,可以与网络设备101进行通信的终端 设备103和终端设备104,以及可以与网络设备102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105和终端设备106。其中,网络设备101和网络设备102也可以进行通信。图1A仅为示意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适用场景的限定。
在图1A中,网络设备101或网络设备102可以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接入服务。具体来说,每个网络设备都对应一个服务覆盖区域,进入该区域的终端设备可通过Uu口与网络设备通信,以此来接收网络设备提供的无线接入服务。可选地,该服务覆盖区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例如,网络设备101可以为终端设备103和/或终端设备104提供无线接入服务,网络设备102可以为终端设备105和/或终端设备106提供无线接入服务。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例如:网络设备101或网络设备102可以是任意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LTE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NR中的基站(gNodeB或gNB)或收发点(transmission receiving point/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3GPP后续演进的基站,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等。基站可以是:宏基站,微基站,微微基站,小站,中继站,或,气球站等。多个基站可以支持上述提及的同一种技术的网络,也可以支持上述提及的不同技术的网络。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网络设备中或者和网络设备匹配使用。以下以网络设备为基站为例进行说明。所述多个网络设备可以为同一类型的基站,也可以为不同类型的基站。基站可以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中继站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终端设备可以与不同技术的多个基站进行通信,例如,终端设备可以与支持LTE网络的基站通信,也可以与支持5G网络的基站通信,还可以支持与LTE网络的基站以及5G网络的基站的双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03、终端设备104、终端设备105或终端设备106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终端设备还可以称为终端,终端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其中,UE包括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或计算设备。示例性地,UE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或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或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终端设备中或者和终端设备匹配使用。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终端设备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1A所示的通信系统10仅用于举例,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通信系统10还可以包括其他设备,同时也可根据具体需要来确定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数量,不予限制。
图1A中,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通信之前,网络设备会为待传输数据配置传输待传输数据需要的配置信息。后续,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配置信息传输待传输数据。该待传输数据可以在一个时隙内传输,也可以跨时隙传输(在多个连续或非连续时隙上传输)。若该待传输数据在一个时隙内传输,网络设备配置的配置信息用于该一个时隙。若该待传输数据跨时隙传输,网络设备配置的配置信息用于多个时隙,也就是说,每个时隙对应的配置信息是相同的。例如,图1B中,网络设备在时隙0上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在时隙2-时隙4中接收待传输数据,时隙2、时隙3和时隙4对应的配置信息相同。
然而,对于数据跨时隙传输的情况,不同时隙受到的影响是不同的,例如,不同时隙受到的干扰的影响不同。下面以下述三种场景为例,介绍不同时隙受到的干扰的情况。可以理解的,下述三种场景仅是示例性的,在具体应用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下述三种场景。
场景1:多个网络设备同时接收数据的过程中,会互相干扰。
示例性的,以图1A所示的通信系统10为例,网络设备101和网络设备102为宏基站。通信系统10中存在全上行的帧结构。例如,网络设备101和网络设备102采用的帧结构如图2A所示。图2A中,网络设备101和网络设备102的时隙0-时隙3都是上行时隙。其中,网络设备101在时隙0-时隙2上接收来自终端设备103或终端设备104的数据,网络设备102在时隙1-时隙3上接收来自终端设备105或终端设备106的数据。因为网络设备102在时隙0上不传输数据,所以网络设备101的时隙0中的符号不受网络设备102的时隙0的干扰。网络设备102在时隙1-时隙2上接收数据,所以网络设备101的时隙1-时隙2中的符号会受网络设备102的时隙1-时隙2的干扰。因此,网络设备101在接收数据时,时隙0-时隙2受到的干扰的影响不同。类似的,因为网络设备101在时隙1-时隙2上接收数据,所以网络设备102的时隙1-时隙2中的符号会受到网络设备101的时隙1-时隙2的干扰,而网络设备101在时隙3上不传输数据,所以网络设备102的时隙3中的符号不受网络设备101的时隙3的干扰。因此,网络设备102在接收数据时,时隙1-时隙3受到的干扰的影响不同。
场景2:宏基站的帧结构和微基站的帧结构异配比。也就是说,宏基站的帧结构与微基站的帧结构不同。微基站在接收数据的过程中,若宏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微基站接收的数据会受到宏基站的干扰。
示例性的,以图1A所示的通信系统10为例,网络设备101为宏基站,网络设备102为微基站。网络设备101和网络设备102采用的帧结构如图2B所示。图2B中,对于网络设备101,时隙0-时隙2为下行时隙,时隙3为特殊时隙,时隙4为上行时隙。对于网络设备102,时隙0为下行时隙,时隙1为特殊时隙,时隙2-时隙4为上行时隙。其中,网络设备101在时隙1-时隙2和符号201上向终端设备103或终端设备104发送下行数据,在符号202和时隙4上接收来自终端设备103或终端设备104的上行数据,网络设备102在符号203和时隙2-时隙4上接收来自终端设备105或终端设备106的上行数据。因为网络设备101在时隙1-时隙2和符号201上传输下行数 据,所以网络设备102的符号203、时隙2中的符号和符号204受到网络设备101时隙1-时隙2以及符号201的干扰。而网络设备101在符号202和时隙4上接收数据,所以网络设备102的符号205和时隙4中的符号不受网络设备101的符号202和时隙4的干扰。因此,网络设备102在接收数据时,时隙1-时隙4受到的干扰的影响不同。
可以理解的,微基站对宏基站的影响有限,所以场景2中未涉及宏基站在接收数据的过程中,若微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宏基站接收的数据会受到微基站的干扰的情况。但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也可以应用到这种场景中。
场景3:宏基站的帧结构和微基站的帧结构异配比。宏基站覆盖范围内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宏基站的下行数据的过程中,若微基站覆盖范围内的终端设备向微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宏基站覆盖范围内的终端设备接收的数据会受到微基站覆盖范围内的终端设备的干扰。
示例性的,以图1A所示的通信系统10为例,网络设备101为宏基站,网络设备102为微基站。网络设备101和网络设备102采用的帧结构如图2C所示。图2C中,对于网络设备101,时隙0-时隙2为下行时隙,时隙3-时隙4为上行时隙。对于网络设备102,时隙0为下行时隙,时隙1为特殊时隙,时隙2-时隙4为上行时隙。其中,网络设备101在时隙0-时隙2上向终端设备103或终端设备104发送数据,网络设备102在符号208和时隙2-时隙4上接收来自终端设备105或终端设备106的数据。因为网络设备102的时隙0和符号208上未传输数据,所以网络设备101的时隙0中的符号和符号206不受网络设备102的时隙0和符号208的干扰。而网络设备102在符号209和时隙2上接收数据,所以网络设备101的符号207和时隙2中的符号会受到网络设备102的符号209和时隙2的干扰。因此,终端设备103或终端设备104在接收数据时,时隙0-时隙2受到的干扰的影响不同。
综上所述,不同的时隙受到的影响不同,若每个时隙对应的配置信息相同,会导致数据的传输质量较低,例如,数据的传输效率低或数据的误码率高等。以上述场景1为例,网络设备101的时隙0中的符号不受网络设备102的时隙0的干扰,网络设备101的时隙1-时隙2中的符号会受网络设备102的时隙1-时隙2的干扰,因此,网络设备101的时隙0的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大于网络设备101的时隙1-时隙2的SINR。若网络设备101按照时隙0的情况配置MCS,对于网络设备101的时隙1-时隙2,该MCS偏高,会导致网络设备101的时隙1-时隙2上的误码率较高。若网络设备101按照时隙1-时隙2的情况配置MCS,对于网络设备101的时隙0,该MCS偏低,会导致传输效率较低。
为了解决数据的传输质量较低的问题,可以将第一数据划分成至少两个数据块,每个数据块对应不同的时域位置,每个数据块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第一数据为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待传输数据。这样网络设备可以为不同的数据块配置该数据块对应的配置信息,以提高数据的传输质量。
可以理解的,第一数据的划分方式可以有多种,本申请实施例是以根据码块(code block,CB)或者根据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划分第一数据为例进行介绍的,具体可参考下述方式一和方式二中所述。应理解,在具体应用中,第一数据的划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这两种方式。
方式一:根据CB划分第一数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少两个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包括至少一个CB。每个数据块包括的CB不同。至少两个数据块包括在一个TB中,或者说,第一数据包括在一个TB中。
示例性的,如图3A所示,为第一数据的划分示意图。图3A中,第一数据包括在一个TB中,第一数据被划分为三个数据块,分别为数据块301-数据块303。数据块301,数据块302和数据块303包括至少一个CB。数据块301,数据块302,和数据块303包括的CB不同。例如,该一个TB包括m个CB。数据块301包括CB 1至CB n,数据块302包括CB n+1至CB p,数据块303包括CB p+1至CB m,其中,n<p<m,n,p和m都为正整数。
方式二:根据TB划分第一数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少两个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包括至少一个TB,每个数据块包括的TB不同。
示例性的,如图3B所示,为第一数据的划分示意图。图3B中,第一数据被划分为三个数据块,分别为数据块304-数据块306。数据块304,数据块305和数据块306包括至少一个TB。数据块304,数据块305,和数据块306包括的TB不同。例如,数据块304包括TB 1,数据块305包括TB 2,数据块306包括TB 3,TB 1,TB 2和TB 3不同。
可以理解的,在根据上述方式一或方式二对第一数据进行划分的过程中,可以以时隙为单位进行划分,也可以以时隙中的符号为单位进行划分。
示例性的,以第一数据占用时隙1,时隙2和时隙3,每个时隙包括14个符号,第一数据被划分为数据块1和数据块2为例,数据块1可以占用时隙1和时隙2,数据块2可以占用时隙3。或者,数据块1可以占用时隙1,数据块2可以占用时隙2和时隙3。或者,数据块1可以占用时隙1,和时隙2的前6个符号,数据块2可以占用时隙2的后8个符号和时隙3。
可以理解的,上述方式一中的第一数据包括在一个TB中,上述方式2中的第一数据包括至少两个TB。而每个TB在传输的过程中都需要加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码,所以方式一对应的CRC开销小于方式二。但是,方式二对现有标准的改动较小,更容易推广。在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采用方式一还是方式二划分第一数据。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图1A中的各网元,例如网络设备101、网络设备102、终端设备103、终端设备104、终端设备105或终端设备106,可以是一个装置内的一个功能模块。可以理解的是,该功能模块既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元件,例如,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中的通信芯片或通信部件,也可以是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功能模块,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
例如,图1A中的各网元均可以通过图4中的通信装置40来实现。图4所示为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4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01和至少一个通信接口404,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该通信装置40还可以包括通信线路402和存储器403。
处理器4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线路4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例如总线。
通信接口404,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通信接口404可以是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如可以是以太网接口、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接口、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接口、收发器、管脚、总线、或收发电路等。
存储器4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402与处理器401相耦合。存储器403也可以和处理器401集成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存储器通常可以具有非易失性。其中,存储器4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所涉及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4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401用于执行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
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4中的CPU0和CPU1。
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装置4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4中的处理器401和处理器407。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装置4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405和/或输入设备406。输出设备405和处理器401耦合,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4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406和处理器401耦合,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406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上述的通信装置40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通信装置40的类型。
下面结合图1A-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传输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可以根据具体的上下文理解为发送和/或接收。传输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在不强调动作的执行主体时,常常用传输代替发送和/或接收。例如,短语传输上行数据,从终端设备的角度来看,可以理解为发送上行数据,而从基站的角度来看,可以理解为接收上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各个网元之间的消息名字或消息中各参数的名字等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表示前后关联的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和/或”可以用于描述关联对象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
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进行区分。该“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例子、例证或说明,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便于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一种技术特征,通过“第一”、“第二”、“第三”、“A”、“B”、“C”和“D”等区分该种技术特征中的技术特征,该“第一”、“第二”、“第三”、“A”、“B”、“C”和“D”描述的技术特征间无先后顺序或者大小顺序。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同一个步骤或者具有相同功能的步骤或者技术特征在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互相参考借鉴。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和/或终端设备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这些步骤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步骤或者各种步骤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本申请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全部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并未特别限定,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方法即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或者为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中的部件,例如,芯片,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或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或者为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部件,例如,芯片,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下述实施例以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执行主体分别为第一网络设备、终端设备为例进行描述。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该数据的传输方法包括S501-S503。
S501: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图1A中的网络设备101或网络设备102。若第一网络 设备为图1A中的网络设备101,则终端设备可以为图1A中的终端设备103和/或终端设备104。若第一网络设备为图1A中的网络设备102,则终端设备可以为图1A中的终端设备105和/或终端设备106。
示例性的,以上述三个场景为例,对于场景1,第一网络设备为网络设备101,终端设备为终端设备103和/或终端设备104;或者,第一网络设备为网络设备102,终端设备为终端设备105和/或终端设备106。对于场景2,第一网络设备为网络设备102,终端设备为终端设备105和/或终端设备106。对于场景3,第一网络设备为网络设备101,终端设备为终端设备103和/或终端设备104。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可以用于终端设备确定将第一数据划分成至少两个数据块。其中,第一数据为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待传输数据,第一数据占用的时隙的数量大于1,也就是说,第一数据跨时隙传输。每个数据块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时隙可以包括多个时域符号,例如,一个时隙包括2个符号,7个符号,或14个符号等。本申请实施例中,时域符号可以为正交频分调制(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odulation,OFDM)符号。
可以理解的,第一数据可以被划分为至少两个数据块,每个数据块映射的时域位置不同,也就是说,每个数据块对应的时域位置不同。这样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每个数据块配置适合该数据块的配置信息,例如MCS,如此可以提高数据的传输质量。应理解,除了MCS,该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信息,例如,上行预编码,频域资源分配指示,时域资源分配指示等,不同数据块对应的配置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第一数据的划分方式的介绍可以参考上述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在此不做赘述。
下面对第一信息的内容进行具体阐述。第一信息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1: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划分第一数据的方式。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中,相邻两个数据块的边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指示信息包括1比特。示例性的,若该1比特的值为“0”,则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对第一数据进行划分;若该1比特的值为“1”,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采用上述方式一或方式二对第一数据进行划分,反之亦然。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指示信息包括2比特。示例性的,若该2比特的值为“00”,则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对第一数据进行划分;若该2比特的值为“01”,则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采用上述方式一对第一数据进行划分;若该2比特的值为“10”,则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采用上述方式二对第一数据进行划分。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时隙的标识。示例性的,若第一数据在时隙0-时隙2上传输,第一数据被划分为数据块1和数据块2,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时隙1的标识,则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块1和数据块2的边界为时隙1的最后一个符号,或者时隙1的第一个符号。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块1和数据块2的边界为时隙1的最后一个符号,则数据块1可以映射到时隙0和时隙1上,数据块2可以映射到时隙2上。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块1和数据块2的边界为时隙1 的第一个符号,则数据块1可以映射到时隙0上,数据块2可以映射到时隙1和时隙2上。
可以理解的,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的时隙的标识可以是该时隙在一个无线帧中的索引,也可以是该时隙在一段周期性重复的连续时隙中的索引。例如,若子载波间隔为30kHz,则一个10ms无线帧包括20个时隙,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的时隙的标识可以是该时隙在该20个时隙中的索引。又例如,若一段周期性重复的连续时隙包括5个时隙,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的时隙的标识可以是该时隙在该5个时隙中的索引。
进一步的,若第一数据是以时隙中的符号为单位进行划分的,第二指示信息还包括符号的标识。该符号的标识可以为该符号在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时隙中的索引。该符号可以为OFDM符号。
示例性的,若第一数据在时隙0-时隙2上传输,第一数据被划分为数据块1和数据块2,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时隙1的标识和符号的索引k,k为大于或等于0,并且小于或等于N的整数,N为一个时隙中符号的总个数,则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块1和数据块2的边界为时隙1中符号索引为k的符号。也就是说,数据块1可以映射到时隙0和时隙1中的符号索引为0-k的符号上,数据块2可以映射到时隙1中的符号索引为k+1-N的符号和时隙2上;或者,数据块1可以映射到时隙0和时隙1中的符号索引为0-k-1的符号上,数据块2可以映射到时隙1中的符号索引为k-N的符号和时隙2上。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根据第一网络设备的帧结构和第二网络设备的帧结构确定,第一数据的传输受到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的数据的干扰。因此,S501之前,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的帧结构的信息。其中,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的帧结构的信息可以包括在参考信号或系统信息中。若第一网络设备为图1A中的网络设备101,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图1A中的网络设备102,若第一网络设备为图1A中的网络设备102,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图1A中的网络设备101。
进一步的,第一数据中,相邻两个数据块对应的时域资源受到的干扰的影响不同。也就是说,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用于传输第一数据的时域资源受到的干扰的大小,确定第一数据中,相邻两个数据块的边界。
示例性的,对于上述场景1,若第一网络设备为网络设备101,第一数据可以被划分为数据块1和数据块2,数据块1和数据块2的边界为时隙0的最后一个符号。也就是说,数据块1映射到网络设备101的时隙0上,数据块2映射到网络设备101的时隙1-时隙2上。若第一网络设备为网络设备102,第一数据可以被划分为数据块1和数据块2,数据块1和数据块2的边界为时隙1的最后一个符号。也就是说,数据块1映射到网络设备102的时隙1-时隙2上,数据块2映射到网络设备102的时隙3上。
示例性的,对于上述场景2,第一网络设备为网络设备102,第一数据被划分为数据块1和数据块2,数据块1和数据块2的边界为符号204中最后一个符号,或者,数据块1和数据块2的边界为时隙2的最后一个符号,或者,数据块1和数据块2的边界为时隙3的最后一个符号。若数据块1和数据块2的边界为符号204中最后一个 符号,数据块1映射到网络设备102的符号203,时隙2和符号204上,数据块2映射到网络设备102的符号205和时隙4上。若数据块1和数据块2的边界为时隙2的最后一个符号,数据块1映射到网络设备102的符号203和时隙2上,数据块2映射到网络设备102的时隙3和时隙4上。
示例性的,对于上述场景3,第一网络设备为网络设备101,第一数据被划分为数据块1和数据块2,数据块1和数据块2的边界为符号206中最后一个符号,或者,数据块1和数据块2的边界为时隙0的最后一个符号,或者,数据块1和数据块2的边界为时隙1的最后一个符号。若数据块1和数据块2的边界为符号206中最后一个符号,数据块1映射到网络设备101的时隙0和符号206上,数据块2映射到网络设备101的符号207和时隙2上。若数据块1和数据块2的边界为时隙0的最后一个符号,数据块1映射到网络设备101的时隙0上,数据块2映射到网络设备101的时隙1和时隙2上。若数据块1和数据块2的边界为时隙1的最后一个符号,数据块1映射到网络设备101的时隙0和时隙1上,数据块2映射到网络设备101的时隙2上。
情况2:第一信息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的帧结构的信息。
其中,第二网络设备的帧结构的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的帧结构。这样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信息后,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二网络设备的帧结构,根据第二网络设备的帧结构和第一网络设备的帧结构确定将第一数据划分成至少两个数据块。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数据的传输受到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的数据的干扰。其中,第一数据中,相邻两个数据块的边界可以根据用于传输第一数据的时域资源受到的干扰的影响确定。具体的可以参考上述情况1中所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信息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的介绍可以参考上述情况1中所述。进一步的,第一信息还包括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的帧结构中特殊时隙的上行传输符号和下行传输符号的配比。其中,上行传输符号还可以称为上行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数据,下行传输符号还可以称为下行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数据。以特殊时隙包括14个符号,该14个符号包括上行传输符号,下行传输符号,保护间隔(guard period,GP)符号为例,若GP包括2个符号,上行传输符号与下行传输符号的配比为1:1,则特殊时隙中有6个符号可以用于传输上行数据,有6个符号可以用于传输下行数据。可以理解的,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不包括在第一信息中,而是包括在下述第二信息中。第二信息的介绍可以参考S502中所述。若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中都未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则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传输第一数据中每个数据块所使用的MCS相同。
可以理解的,第二网络设备的帧结构的信息除了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之外,还可以是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例如,第二网络设备的帧结构的信息可以包括在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系统信息中。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信息可以不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的帧结构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信息包括在高层信令,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中。
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信息后,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数据 中,相邻两个数据块的边界。进一步的,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数据的划分方式。
对于上述情况1,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数据的划分方式,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数据中,相邻两个数据块的边界。
示例性的,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采用方式一划分第一数据,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时隙1的标识,则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数据的划分方式为方式一,第一数据被划分为数据块1和数据块2,数据块1和数据块2包括至少一个CB,数据块1和数据块2包括的CB不同,数据块1和数据块2的边界为时隙1的最后一个符号,或者时隙1的第一个符号。
示例性的,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采用方式二划分第一数据,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时隙1的标识和符号的索引k,k为大于或等于0,并且小于或等于N的整数,N为一个时隙中符号的总个数,则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数据的划分方式为方式二,第一数据被划分为数据块1和数据块2,数据块1和数据块2包括至少一个TB,数据块1包括的TB与数据块2包括的TB不同,数据块1和数据块2的边界为时隙1中符号索引为k的符号。
对于上述情况2,终端设备根据第一网络设备的帧结构和第二网络设备的帧结构确定第一数据中,相邻两个数据块的边界。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数据的划分方式。
可以理解的,终端设备根据第一网络设备的帧结构和第二网络设备的帧结构确定第一数据中,相邻两个数据块的边界的过程与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边界的过程类似。因此,终端设备根据第一网络设备的帧结构和第二网络设备的帧结构确定第一数据中,相邻两个数据块的边界的过程可以参考上述S501中,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边界的过程的描述。
进一步的,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三指示信息确定第二网络设备的帧结构中特殊时隙的上行符号和下行符号的配比。可以理解的,终端设备确定了该配比后,可以便于以时隙中的符号为单位对第一数据进行划分。
S502: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用于传输上述至少两个数据块所使用的至少两个MCS。可以理解的,每个数据块可以对应一个MCS,每个数据块对应的MCS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也就是说,一个MCS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数据块。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信息包括传输每个数据块所使用的MCS的标识。其中,MCS的标识可以为MCS在MCS表格中的索引。
示例性的,以第一数据被划分为数据块1、数据块2和数据块3为例,若传输数据块1所使用的MCS为MCS 1,传输数据块2所使用的MCS为MCS 2,传输数据块3所使用的MCS为MCS 3,则第二信息包括MCS 1,MCS 2和MCS 3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信息包括传输第一个数据块所使用的MCS的索引和第一偏移量。其中,第一偏移量包括传输第一个数据块之后的每个数据块所使用的MCS的索引相对于传输第一个数据块所使用的MCS索引的偏移量。
示例性的,以第一数据被划分为数据块1、数据块2和数据块3为例,若传输数 据块1所使用的MCS为MCS 1,传输数据块2所使用的MCS为MCS 3,传输数据块3所使用的MCS为MCS 5,则第二信息包括MCS 1,2和4。
可以理解的,对于方式二,一个码字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TB。第二信息可以指示每个TB对应的MCS。例如,若第一数据被划分为2个数据块,这2个数据块通过1个码字发送,则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每个TB对应的MCS。又例如,若第一数据被划分为2个数据块,这2个数据块通过两个码字发送,则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一个码字中,每个TB对应的MCS,第二指示信息还指示第二个码字中,每个TB对应的MCS。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不会受到第二网络设备的干扰的数据块对应的MCS,高于受到第二网络设备干扰的数据块对应的MCS;或者,受到第二网络设备干扰小的数据块对应的MCS,高于受到第二网络设备干扰大的数据块对应的MCS。
示例性的,以上述场景2为例,在网络设备102的符号205和时隙4中的符号上传输的数据块对应的MCS,高于在网络设备102的符号203、时隙2中的符号和符号204上传输的数据块对应的MCS。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信息还用于指示传输第一数据的时域资源。例如,第二信息还包括该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的位置和第一数据占用的符号长度。这样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信息后,可以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一数据的时域资源。可以理解的,第二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信息,例如,频域资源分配指示,时域资源分配指示,上行预编码等,不予限制。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信息包括在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中。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S501和S502的执行顺序,可以先执行S501再执行S502,也可以先执行S501再执行S502,还可以同时执行S501和S502。
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信息后,根据第二信息确定至少两个数据中每个数据块所使用的MCS。
示例性的,以第一数据被划分为数据块1、数据块2和数据块3为例,若第二信息包括MCS 1,MCS 2和MCS 3,则终端设备确定传输数据块1所使用的MCS为MCS 1,传输数据块2所使用的MCS为MCS 2,传输数据块3所使用的MCS为MCS 3
示例性的,以第一数据被划分为数据块1、数据块2和数据块3为例,若第二信息包括MCS 1,2和4,则终端设备确定传输数据块1所使用的MCS为MCS 1,传输数据块2所使用的MCS为MCS 3,传输数据块3所使用的MCS为MCS 5
S503: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与第一网络设备传输第一数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至少两个数据块,至少两个数据块所使用的MCS是第二信息中指示的。至少两个数据块可以承载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上。
可以理解的,若第二信息还用于指示其他信息,例如,传输第一数据的时域资源和/或上行预编码等,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至少两个数据块进行处理后,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
对应的,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接收第一数据。
基于图5所示的方法,对于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待传输数据跨时隙传输的情况,可以将该待传输数据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两个数据块,为每个数据块配置该数据块对应的MCS,以提高数据的传输质量,例如,可以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吞吐量,降低误码率等。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一次调度信息(例如,第二信息),即可指示待传输数据占用的多个时隙对应的相关配置信息(例如,MCS、时频资源、上行预编码等),可以减小信令开销。而且跨时隙传输的情况下,时域资源增多,相比于在1个时隙内传输1个TB的情况,跨时隙传输的TB一般较大,有利于获得更多的编码增益。另外,时域资源的增多,可以减少频域资源,而在相同的总发射功率下,频域资源越少的子载波上的发射功率越高,因此信道估计的性能也越好。跨时隙传输的情况下,还可以结合多个时隙的联合信道估计,提升信道估计的准确性。
其中,上述S501-S503中的第一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的动作可以由图4所示的通信装置40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可以理解的,S503之前,第一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获取第一数据对应的传输块大小(transport block size,TBS),对TB进行CB拆分。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在S501和S502之间,获取第一数据对应的TBS,对TB进行CB拆分。终端设备可以在S502和S503之间,获取第一数据对应的TBS,对TB进行CB拆分。
如图6所示,在图5所示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5所示的方法还包括S601-S602。
S601: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一数据对应的TBS,对TB进行CB拆分。
对于上述方式一,第一数据对应的TBS是根据第一数据对应的时域位置所在的时域资源和第一数据对应的频域位置所在的频域资源能够传输的信息的比特数得到的。其中,第一数据对应的时域位置所在的时域资源和第一数据对应的频域位置所在的频域资源能够传输的信息的比特数N info满足公式: 其中,N info(m)为第一时频资源能够传输的信息的比特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第一数据块对应的时域位置所在的时域资源和第一数据块对应的频域位置所在的频域资源,第一数据块为至少两个数据块中的任一数据块。M为至少两个数据块的数量。m为第一数据块在至少两个数据块中的索引。
进一步的,N info(m)满足公式:N info(m)=N RE(m)·R m·Q m·ν。N RE(m)为第一时频资源中用于传输第一数据块的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E)的数量,R m为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码率,Q m为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调制方式,ν为传输第一数据的层数或流数。
进一步的,N RE(m)满足公式N RE(m)=N′ RE(m)·n PRB。其中,N′ RE(m)为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中的RE的数量,n PRB为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PRB的数量。
进一步的,N′ RE(m)满足公式 其中, 为一个PRB在频域上包括的子载波数, 为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的符号数量, 为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的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开销, 为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的高层信令开销。
可以理解的,对于上述方式一,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一数据对应的TBS后,可以根据第一数据对应的TBS对第一数据进行CB拆分。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数据块包括的CB的数量满足公式: 其中,K cb为一个CB能够包括的最多比特,L为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长度,B m为第一数据块的比特数。
进一步的,若第一数据块为至少两个数据块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块,B m满足公式: 若第一数据块不是至少两个数据块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块,B m满足公式:B M=N info(m)。其中,B为第一数据对应的TBS与CRC码长度之和。
对于上述方式二,第一网络设备可以获取第一数据中每个TB对应的TBS。后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每个TB的TBS对该TB进行CB拆分。首先,以第一数据中的任一TB,即第一TB为例,介绍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一TB对应的TBS的过程。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TB对应的TBS是根据第一TB对应的时域位置所在的时域资源和第一TB对应的频域位置所在的频域资源能够传输的信息的比特数得到的。其中,第一TB对应的时域位置所在的时域资源和第一TB对应的频域位置所在的频域资源能够传输的信息的比特数N info满足公式:N info=N RE·R m·Q m·ν。其中,N RE为第二时频资源中用于传输第一TB的RE的数量,第二时频资源包括第一TB对应的时域位置所在的时域资源和第一TB对应的频域位置所在的频域资源。R m为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码率,Q m为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调制方式,ν为传输第一数据的层数或流数。
进一步的,N RE(m)满足公式N RE=N″ RE·n PRB。其中,N″ RE为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PRB中的RE的数量,n PRB为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PRB的数量。
进一步的,N″ RE满足公式 其中, 为一个PRB在频域上包括的子载波数, 为第二时频资源包括的符号数量, 为第二时频资源包括的DMRS开销, 为第二时频资源包括的高层信令开销。
可以理解的,对于上述方式二,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一TB对应的TBS后,可以根据第一TB对应的TBS对第一TB进行CB拆分。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第一TB对应的TBS与CRC码长度之和B小于或等于一个CB能够包括的最多比特K cb,则第一网络设备不对第一TB进行CB拆分,CB数量为1;若B大于K cb,则第一网络设备对第一TB进行CB拆分,CB的数量C满足公式 L为CRC码长度。
S602: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数据对应的TBS,对TB进行CB拆分。
可以理解的,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和第一网络设备类似的方法获取第一数据对应的TBS,对TBS进行CB拆分,所以S602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考上述S601中对应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S602之后,终端设备可以将比特映射到不同的CB中,对每个CB进行信道编码。
基于图6所述的方法,终端设备可以获取第一数据对应的TBS,对TB进行CB拆分。如此,终端设备可以将比特映射到不同的CB中,对每个CB进行信道编码,进而发送第一数据。
其中,上述S601-S602中的第一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的动作可以由图4所示的通信装置40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等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操作,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第一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比如,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7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70的结构示意图。通信装置70包括接收模块701和处理模块702。
示例性地,通信装置70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通信装置70例如为图5所示的实施例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所述的终端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70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者其他具有上述终端设备功能的组合器件、或部件等。当通信装置70是终端设备时,接收模块701可以是接收器,接收器可以包括天线和射频电路等,处理模块702可以是处理器(或者,处理电路),例如基带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当通信装置70是具有上述终端设备功能的部件时,接收模块701可以是射频单元,处理模块702可以是处理器(或者,处理电路),例如基带处理器。当通信装置70是芯片系统时,接收模块701可以是芯片(例如基带芯片)的输入接口,处理模块702可以是芯片系统的处理器(或者,处理电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收模块701可以由接收器或接收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处理模块702可以由处理器或处理器相关电路组件(或者,称为处理电路)实现。
例如,接收模块701可以用于执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全部接收操作,例如S501-S502,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处理模块702可以用于执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除了接收操作之外的全部操作,例如S503,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又例如,接收模块701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全部接收操作,例如S501,S502,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处理模块702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除了接收操作之外的全部操作,例如S601,S602,S503,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其中,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通 信装置70确定将第一数据划分成至少两个数据块,第一数据为第一网络设备与通信装置70之间的待传输数据,第一数据占用的时隙的数量大于1,至少两个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映射的时域位置不同。
接收模块701,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用于传输至少两个数据块所使用的至少两个MCS,至少两个MCS不全相同。
处理模块702,用于根据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与第一网络设备传输第一数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模块702,还用于获取第一数据对应的TBS,对TB进行CB拆分。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少两个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包括至少一个CB,每个数据块包括的CB不同,至少两个数据块包括在一个TB中;或者,至少两个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包括至少一个TB,每个数据块包括的TB不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少两个数据块是以时隙为单位划分的;或者,至少两个数据块是以时隙中的符号为单位划分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信息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的帧结构的信息,第一数据的传输受到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的数据的干扰;或者,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划分第一数据的方式,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中,相邻两个数据块的边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数据对应的TBS是根据第一数据对应的时域位置所在的时域资源和第一数据对应的频域位置所在的频域资源能够传输的信息的比特数N info得到的;其中,N info满足公式: N info(m)为第一时频资源能够传输的信息的比特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第一数据块对应的时域位置所在的时域资源和第一数据块对应的频域位置所在的频域资源,第一数据块为至少两个数据块中的任一数据块,M为至少两个数据块的数量,m为第一数据块在至少两个数据块中的索引。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N info(m)满足公式:N info(m)=N RE(m)·R m·Q m·ν;其中,N RE(m)为第一时频资源中用于传输第一数据块的RE的数量,R m为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码率,Q m为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调制方式,ν为传输第一数据的层数或流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N RE(m)满足公式N RE(m)=N′ RE(m)·n PRB;其中,N′ RE(m)为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PRB中的RE的数量,n PRB为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PRB的数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N′ RE(m)满足公式 其中, 为一个PRB在频域上包括的子载波数, 为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的符号数量, 为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的DMRS开销, 为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的高层信令开销。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数据块包括的CB的数量满足公式: 其中,K cb为一个CB能够包括的最多比特,L为CRC长度,B m为第一数据块的比特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第一数据块为至少两个数据块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块,B m满足公式: 若第一数据块不是至少两个数据块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块,B m满足公式:B M=N info(m);其中,B为第一数据对应的TBS与CRC码长度之 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TB对应的TBS是根据第一TB对应的时域位置所在的时域资源和第一TB对应的频域位置所在的频域资源能够传输的信息的比特数N info得到的,该第一TB为该第一数据中的任一TB;其中,N info满足公式:N info=N RE·R m·Q m·ν,N RE为第二时频资源中用于传输该第一TB的RE的数量,该第二时频资源包括该第一TB对应的时域位置所在的时域资源和第一TB对应的频域位置所在的频域资源,R m为该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码率,Q m为该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调制方式,ν为传输该第一数据的层数或流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N RE(m)满足公式N RE=N″ RE·n PRB;其中,N″ RE为该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PRB中的RE的数量,n PRB为该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PRB的数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N″ RE满足公式 其中, 为一个PRB在频域上包括的子载波数, 为该第二时频资源包括的符号数量, 为该第二时频资源包括的DMRS开销, 为该第二时频资源包括的高层信令开销。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该第一TB对应的TBS与CRC码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一个CB能够包括的最多比特,则不对第一TB进行CB拆分;若该第一TB对应的TBS与CRC码长度之和大于一个CB能够包括的最多比特,则对第一TB进行CB拆分。
当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时,关于通信装置70所能实现的其他功能,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相关介绍,不多赘述。
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通信装置70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形式。比如,图4中的处理器4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通信装置7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示例性的,图4中的接收模块701和处理模块7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7中的处理模块7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4中的接收模块701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中的通信接口404来实现。
比如,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8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80的结构示意图。通信装置80包括发送模块801和处理模块802。
示例性地,通信装置80用于实现第一网络设备的功能。通信装置80例如为图5所示的实施例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80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者其他具有上述第一网络设备功能的组合器件、或部件等。当通信装置80是第一网络设备时,发送模块801可以是发送器,发送器可以包括天线和射频电路等,处理模块802可以是处理器(或者,处理电路),例如基带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当通信装置80是具有上述第一网络设备功能的部件时,发送模块801可以是射频单元,处理模块802可以是处理器(或者,处理电路),例如基带处理器。当通信装置80是芯片系统时,发送模块801可以是芯片(例如基带芯片)的输出接口,处理模块802可以是芯片系统的处理器(或者,处理电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发送模块801可以由发送器或发送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处理模块802可以由处理器或处理器相关电路组件 (或者,称为处理电路)实现。
例如,发送模块801可以用于执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第一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发送操作,例如S501-S502,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处理模块802可以用于执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第一网络设备所执行的除了发送操作之外的全部操作,例如S503,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又例如,发送模块801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第一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发送操作,例如S501,S502,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处理模块802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第一网络设备所执行的除了发送操作之外的全部操作,例如S601,S602,S503,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其中,发送模块801,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将第一数据划分成至少两个数据块,第一数据为通信装置80与终端设备之间的待传输数据,第一数据占用的时隙的数量大于1,至少两个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映射的时域位置不同。
发送模块801,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用于传输至少两个数据块所使用的至少两个MCS,至少两个MCS不全部相同。
处理模块802,用于根据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与终端设备传输第一数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模块802,还用于获取第一数据对应的TBS,对TB进行CB拆分。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少两个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包括至少一个CB,每个数据块包括的CB不同,至少两个数据块包括在一个TB中;或者,至少两个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包括至少一个TB,每个数据块包括的TB不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少两个数据块是以时隙为单位划分的;或者,至少两个数据块是以时隙中的符号为单位划分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信息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的帧结构的信息,第一数据的传输受到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的数据的干扰;或者,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划分第一数据的方式,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中,相邻两个数据块的边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数据对应的TBS是根据第一数据对应的时域位置所在的时域资源和第一数据对应的频域位置所在的频域资源能够传输的信息的比特数N info得到的;其中,N info满足公式: N info(m)为第一时频资源能够传输的信息的比特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第一数据块对应的时域位置所在的时域资源和第一数据块对应的频域位置所在的频域资源,第一数据块为至少两个数据块中的任一数据块,M为至少两个数据块的数量,m为第一数据块在至少两个数据块中的索引。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N info(m)满足公式:N info(m)=N RE(m)·R m·Q m·ν;其中,N RE(m)为第一时频资源中用于传输第一数据块的RE的数量,R m为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码率,Q m为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调制方式,ν为传输第一数据的层数或流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N RE(m)满足公式N RE(m)=N′ RE(m)·n PRB;其中,N′ RE(m)为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PRB中的RE的数量,n PRB为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PRB的数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N′ RE(m)满足公式 其中, 为一个PRB在频域上包括的子载波数, 为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的符号数量, 为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的DMRS开销, 为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的高层信令开销。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数据块包括的CB的数量满足公式: 其中,K cb为一个CB能够包括的最多比特,L为循环冗余校验CRC长度,B m为第一数据块的比特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第一数据块为至少两个数据块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块,B m满足公式: 若第一数据块不是至少两个数据块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块,B m满足公式:B M=N info(m);其中,B为第一数据对应的TBS与CRC码长度之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TB对应的TBS是根据第一TB对应的时域位置所在的时域资源和第一TB对应的频域位置所在的频域资源能够传输的信息的比特数N info得到的,该第一TB为该第一数据中的任一TB;其中,N info满足公式:N info=N RE·R m·Q m·ν,N RE为第二时频资源中用于传输该第一TB的RE的数量,该第二时频资源包括该第一TB对应的时域位置所在的时域资源和第一TB对应的频域位置所在的频域资源,R m为该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码率,Q m为该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调制方式,ν为传输该第一数据的层数或流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N RE(m)满足公式N RE=N″ RE·n PRB;其中,N″ RE为该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PRB中的RE的数量,n PRB为该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PRB的数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N″ RE满足公式 其中, 为一个PRB在频域上包括的子载波数, 为该第二时频资源包括的符号数量, 为该第二时频资源包括的DMRS开销, 为该第二时频资源包括的高层信令开销。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该第一TB对应的TBS与CRC码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一个CB能够包括的最多比特,则不对第一TB进行CB拆分;若该第一TB对应的TBS与CRC码长度之和大于一个CB能够包括的最多比特,则对第一TB进行CB拆分。
当用于实现第一网络设备的功能时,关于通信装置80所能实现的其他功能,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相关介绍,不多赘述。
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通信装置80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形式。比如,图4中的处理器4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通信装置8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示例性的,图4中的发送模块801和处理模块8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8中的处理模块8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4中的发送模块801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中的通信接口404来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 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8)

  1.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将第一数据划分成至少两个数据块,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待传输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占用的时隙的数量大于1,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映射的时域位置不同;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用于传输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块所使用的至少两个调制与编码策略MCS,所述至少两个MCS不全相同;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传输所述第一数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传输块大小TBS,对传输块TB进行码块CB拆分。
  3.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将第一数据划分成至少两个数据块,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待传输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占用的时隙的数量大于1,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映射的时域位置不同;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用于传输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块所使用的至少两个调制与编码策略MCS,所述至少两个MCS不全部相同;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传输所述第一数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传输块大小TBS,对传输块TB进行码块CB拆分。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包括至少一个CB,每个数据块包括的CB不同,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块包括在一个TB中;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包括至少一个TB,每个数据块包括的TB不同。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块是以时隙为单位划分的;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块是以时隙中的符号为单位划分的。
  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的帧结构的信息,所述第一数据的传输受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的数据的干扰;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划 分所述第一数据的方式,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中,相邻两个数据块的边界。
  8. 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TBS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时域位置所在的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频域位置所在的频域资源能够传输的信息的比特数N inf o得到的;
    其中,N inf o满足公式: N inf o(m)为第一时频资源能够传输的信息的比特数,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第一数据块对应的时域位置所在的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一数据块对应的频域位置所在的频域资源,所述第一数据块为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块中的任一数据块,M为至少两个数据块的数量,m为所述第一数据块在至少两个数据块中的索引。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 inf o(m)满足公式:N inf o(m)=N RE(m)·R m·Q m·ν;其中,N RE(m)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块的资源单元RE的数量,R m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码率,Q m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调制方式,ν为传输所述第一数据的层数或流数。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 RE(m)满足公式N RE(m)=N′ RE(m)·n PRB;其中,N′ RE(m)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物理资源块PRB中的RE的数量,n PRB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PRB的数量。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 RE(m)满足公式 其中, 为一个PRB在频域上包括的子载波数, 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的符号数量, 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开销, 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的高层信令开销。
  12. 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块包括的CB的数量满足公式: 其中,K cb为一个CB能够包括的最多比特,L为循环冗余校验CRC长度,B m为所述第一数据块的比特数。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数据块为至少两个数据块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块,B m满足公式: 若所述第一数据块不是至少两个数据块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块,B m满足公式:B M=N inf o(m);其中,B为第一数据对应的TBS与CRC码长度之和。
  14.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通信装置确定将第一数据划分成至少两个数据块,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通信装置之间的待传输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占用的时隙的数量大于1,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映射的时域位置不同;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用于传输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块所使用的至少两个调制与编码策略MCS,所述至少两个MCS不全相同;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传输所述第一数据。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传输块大小TBS,对传输块TB进行码块CB拆分。
  16.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发送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将第一数据划分成至少两个数据块,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待传输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占用的时隙的数量大于1,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映射的时域位置不同;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用于传输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块所使用的至少两个调制与编码策略MCS,所述至少两个MCS不全部相同;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传输所述第一数据。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传输块大小TBS,对传输块TB进行码块CB拆分。
  18. 根据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包括至少一个CB,每个数据块包括的CB不同,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块包括在一个TB中;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包括至少一个TB,每个数据块包括的TB不同。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块是以时隙为单位划分的;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块是以时隙中的符号为单位划分的。
  20. 根据权利要求14-19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的帧结构的信息,所述第一数据的传输受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的数据的干扰;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划分所述第一数据的方式,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中,相邻两个数据块的边界。
  21. 根据权利要求15或1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TBS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时域位置所在的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频域位置所在的频域资源能够传输的信息的比特数N inf o得到的;
    其中,N inf o满足公式: N inf o(m)为第一时频资源能够传输的信息的比特数,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第一数据块对应的时域位置所在的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一数据块对应的频域位置所在的频域资源,所述第一数据块为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块中的任一数据块,M为至少两个数据块的数量,m为所述第一数据块在至少两个数据块中的索引。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N inf o(m)满足公式: N inf o(m)=N RE(m)·R m·Q m·ν;其中,N RE(m)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块的资源单元RE的数量,R m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码率,Q m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调制方式,ν为传输所述第一数据的层数或流数。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N RE(m)满足公式N RE(m)=N′ RE(m)·n PRB;其中,N′ RE(m)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物理资源块PRB中的RE的数量,n PRB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PRB的数量。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N′ RE(m)满足公式 其中, 为一个PRB在频域上包括的子载波数, 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的符号数量, 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开销, 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的高层信令开销。
  25. 根据权利要求21-2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块包括的CB的数量满足公式: 其中,K cb为一个CB能够包括的最多比特,L为循环冗余校验CRC长度,B m为所述第一数据块的比特数。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数据块为至少两个数据块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块,B m满足公式: 若所述第一数据块不是至少两个数据块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块,B m满足公式:B M=N inf o(m);其中,B为第一数据对应的TBS与CRC码长度之和。
  27.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 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80090794.3A 2021-02-03 2021-02-03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68307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75003 WO2022165660A1 (zh) 2021-02-03 2021-02-03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30708A true CN116830708A (zh) 2023-09-29

Family

ID=82740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0794.3A Pending CN116830708A (zh) 2021-02-03 2021-02-03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14968A1 (zh)
EP (1) EP4274342A4 (zh)
CN (1) CN116830708A (zh)
WO (1) WO202216566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9011B (zh) * 2017-01-07 2023-1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8400857B (zh) * 2017-02-06 2020-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JP7302482B2 (ja) * 2018-01-16 2023-07-04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20210022082A1 (en) * 2018-04-06 2021-01-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ower Control for Feedback Signaling
US11277756B2 (en) * 2018-06-01 2022-03-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aggregated slots via multiple beamformed channels
US10873488B2 (en) * 2019-01-22 2020-1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ra-packet rate adaptation for high capacity
US11509415B2 (en) * 2019-03-22 2022-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e block segment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74342A4 (en) 2024-02-28
EP4274342A1 (en) 2023-11-08
WO2022165660A1 (zh) 2022-08-11
US20240014968A1 (en) 2024-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7095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cast resource allocation
US10785010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05069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advance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on PDSCH at the UE
EP3780843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quiring resource indicator value
US11659568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11330610B2 (en) Data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258969B (zh) 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WO2020169063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1867095A (zh) 一种通信方法与终端装置
EP364144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data
CN116530137A (zh) 一种tbs确定方法
CN116830708A (zh)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423313B (zh) 传输块大小确定方法及装置
US20230362928A1 (en) Pucch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4216464A1 (en) Resource mapp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6488781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5913452A (zh) 一种数据速率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97128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