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29792A - 用于土工设备的磨损组件、挖掘边缘和插入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土工设备的磨损组件、挖掘边缘和插入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29792A
CN116829792A CN202280011305.5A CN202280011305A CN116829792A CN 116829792 A CN116829792 A CN 116829792A CN 202280011305 A CN202280011305 A CN 202280011305A CN 116829792 A CN116829792 A CN 1168297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 member
bearing surfaces
profile
bearing surface
digging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113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S·汉克兰德
B·C·宾厄姆
S·H·泽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sc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sc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sco Corp filed Critical Esc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829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297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8Small metalwork for digging elements, e.g. teeth scraper bits
    • E02F9/2808Teeth
    • E02F9/2816Mountings therefor
    • E02F9/2825Mountings therefor using adapt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8Small metalwork for digging elements, e.g. teeth scraper bits
    • E02F9/2808Teeth
    • E02F9/2816Mountings therefor
    • E02F9/2833Retaining means, e.g. p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8Small metalwork for digging elements, e.g. teeth scraper bits
    • E02F9/2808Teeth
    • E02F9/2858Teeth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8Small metalwork for digging elements, e.g. teeth scraper bits
    • E02F9/2883Wear elements for bucket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40Special vehicles
    • B60Y2200/41Construction vehicles, e.g. graders, excavators
    • B60Y2200/412Excav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将磨损构件附接到基部的磨损组件,其中所述磨损构件包含跨在所述基部上的一对支腿以及在所述支腿之间的弯曲部分。所述弯曲部分包含两个向后会聚的侧表面和在其间延伸的中心表面。所述中心表面可具有在所述侧表面之间的非线性延伸部和/或在垂直方向上由至少两个不同曲率半径限定的弯曲轮廓。

Description

用于土工设备的磨损组件、挖掘边缘和插入件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21年1月29日提交的第63/143,046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益,所述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用于土工设备的磨损组件、挖掘边缘和/或插入件。
背景技术
通常的做法是沿着铲斗或其它设备的挖掘边缘固定磨损构件(例如,斗齿和护罩)。如可了解,磨损构件通常置于恶劣的工作条件下,磨损构件在其中经受重负荷和研磨环境。为了缓解对挖掘边缘的损坏和/或磨损以及执行其它功能(例如,加强贯穿力、聚集物料等),通常提供可更换的磨损构件。
此类磨损构件可由多个部分构成,包含例如转接器、尖端和锁。机械连接的转接器通常用于使更换更方便。示例包含常规的Whisler转接器和其它Whisler型转接器(例如第7,299,570号美国专利中所示)。在某些应用中,转接器具有带有跨在挖掘边缘上的分叉支腿的后部安装端以及用于安装尖端的向前突出鼻端。尖端具有前向破土(earth-penetrating)端和接收转接器鼻端的向后开放插口。锁可安装在磨损组件内以将尖端固定到转接器。
发明内容
本公开涉及将磨损构件固定到土工设备。
在一个示例中,一种用于土工设备的磨损构件包含至少一个支腿和安装构造以限定用以接收所述土工设备的基部的腔。所述至少一个支腿在所述基部上方向后延伸,并且所述安装构造接近所述腔的前部以抵靠上面安装所述磨损构件的所述基部的互补支撑件。所述安装构造包含一对侧向间隔开的侧承载表面和在所述侧承载表面之间延伸的后部承载表面,并且所述后部承载表面在所述侧承载表面之间在侧到侧方向上呈凹面。
在另一示例中,一种用于土工设备的磨损构件包含至少一个支腿和安装构造,从而限定用以接收所述土工设备的基部的腔。所述至少一个支腿在所述基部上方向后延伸,并且所述安装构造接近所述腔的前部以抵靠上面安装所述磨损构件的所述基部的互补支撑件。所述安装构造包含在远离所述至少一个支腿的竖直方向上弯曲的后部承载表面以限定弯曲上部轮廓和弯曲下部轮廓,并且所述上部轮廓或下部轮廓中的一者具有比所述上部轮廓或下部轮廓中的另一者更紧的曲率。
在另一示例中,一种用于土工设备的磨损构件包含至少一个支腿和安装构造,从而限定用以接收土工设备的基部的腔。所述至少一个支腿在所述基部上方向后延伸,并且所述安装构造在所述腔的前部以抵靠上面安装所述磨损构件的所述基部的互补支撑结构。所述安装构造包含一对侧承载表面和后部承载表面,所述侧承载表面朝向彼此会聚,以便大体上面向后向和横向方向,并且所述后部承载表面大体上面向后向并且具有非线性构造。
在另一示例中,一种磨损构件包含抵靠上面安装所述磨损构件的支撑结构的后向安装构造。所述后向构造包含面向外的侧承载表面和在所述侧承载表面之间延伸的面向后的中心表面。所述中心表面具有非线性侧到侧形状。
在另一示例中,一种磨损构件包含抵靠上面安装所述磨损构件的支撑结构的后向安装构造。所述后向构造包含面向外的侧承载表面和在所述侧承载表面之间延伸的面向后的中心表面。所述中心表面在横向于所述侧表面之间的所述中心表面的所述侧到侧延伸部的方向上包含多个不同曲率。
在一个示例中,一种磨损构件包含两个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大小和形状设定成与挖掘边缘中的插入件配合,所述插入件具有挖掘边缘的前导表面的突出臂的向后会聚的内表面。
在另一示例中,一种土工设备的挖掘边缘包含内表面、外表面、前导表面和接近所述前导表面以用于抵靠安装在所述挖掘边缘上的磨损构件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含两个会聚的侧向承载表面和面向前的前部承载表面。所述前部承载表面在侧到侧方向上具有凸面形状。
在另一示例中,一种土工设备的挖掘边缘包含内表面、外表面、前导表面和接近所述前导表面以抵靠安装在所述挖掘边缘上的磨损构件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含在从内表面到外表面的方向上弯曲以便限定弯曲上部轮廓和弯曲下部轮廓的前部承载表面,其中所述上部轮廓或下部轮廓中的一者具有比所述上部轮廓或下部轮廓中的另一者更紧的曲率。
在另一示例中,一种土工设备的挖掘边缘包含内表面、外表面、前导表面和接近所述前导表面以抵靠安装在所述挖掘边缘上的磨损构件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含在从所述内表面到所述外表面的方向上弯曲以便限定弯曲上部轮廓和弯曲下部轮廓的前部承载表面,其中所述上部轮廓或下部轮廓中的一者具有比所述上部轮廓或下部轮廓中的另一者更紧的曲率。
在另一示例中,插入件安装在挖掘边缘上。所述插入件包含主体和两个突出臂。所述主体和/或突出臂可在横向于所述挖掘边缘的方向上包含弯曲表面,其中所述弯曲表面由至少两个半径限定。
在另一示例中,插入件安装在挖掘边缘上。所述插入件包含主体和两个突出臂。所述插入件的主体的前表面沿在两个臂之间延伸的方向是非线性的。
在另一示例中,一种用于安装磨损构件的挖掘边缘的安装部分包含具有两个向后会聚的内表面和在其间延伸的中心表面的前导表面。所述中心表面在横向于所述挖掘边缘的方向上具有弯曲表面,所述弯曲表面由至少两个不同的半径限定。
在另一示例中,一种用于安装磨损构件的挖掘边缘的安装部分包含具有两个向后会聚的内表面和在其间延伸的中心表面的前导表面,其中所述中心表面沿在所述两个臂之间延伸的方向是非线性的。
在另一示例中,挖掘边缘的前导表面包含两个突出臂,每个突出臂包含抵靠并侧向支撑固定到所述挖掘边缘的磨损构件的内表面。中心承载表面在两个内表面之间延伸,所述中心承载表面在侧到侧方向上具有弯曲的凸面构造。限定凸面构造的半径的原点位于贯穿孔内或后方,所述贯穿孔用以接收将磨损构件固定到挖掘边缘的锁。
在另一示例中,挖掘边缘的前导表面包含两个突出臂,每个突出臂包含抵靠并侧向支撑固定到所述挖掘边缘的磨损构件的内表面。所述内表面在向后方向上成角度地会聚,其中两个内表面的延伸部与贯穿孔相交,所述通孔接收将磨损构件固定到挖掘边缘的锁。
在另一示例中,磨损组件包含转接器,所述转接器具有一对向后延伸的分叉支腿,所述分叉支腿各自包含面向挖掘边缘的内表面。所述内表面由弯曲部分连接,所述弯曲部分包含在两个向后会聚的表面之间延伸的中心表面。所述支腿中的至少一个支腿可包含接触用于支撑和/或稳定的凸台的后部构形。
在另一示例中,一种用于土工设备的磨损构件包含:一对间隔开的支腿,所述支腿在其间限定腔,其中每个支腿在土工设备基部上向后延伸;以及后向安装构造,其在所述腔的前部在所述支腿之间延伸以抵靠上面安装所述磨损构件的所述基部的互补支撑结构。所述安装构造包含一对侧向间隔开的侧承载表面和在所述侧承载表面之间延伸的中心承载表面。所述侧承载表面中的每个侧承载表面在侧向倾斜以面向外和向后。
在另一示例中,一种用于土工设备的磨损构件包含:一对间隔开的支腿,所述支腿在其间限定腔,其中每个支腿在土工设备基部上向后延伸;以及后向安装构造,其在所述腔的前部在所述支腿之间延伸以抵靠上面安装所述磨损构件的所述基部的互补支撑结构。所述安装构造包含一对侧向间隔开的侧承载表面和在所述侧承载表面之间延伸的中心承载表面。所述中心承载表面在从所述支腿中的一个支腿到另一支腿的方向上弯曲,以便限定上部弯曲轮廓和下部弯曲轮廓,其中上部轮廓具有与下部轮廓不同的曲率半径。
在另一示例中,一种用于土工设备的磨损构件包含:一对间隔开的支腿,所述支腿在其间限定腔,其中每个支腿在土工设备基部上向后延伸;以及后向安装构造,其在所述腔的前部在所述支腿之间延伸以抵靠上面安装所述磨损构件的所述基部的互补支撑结构。所述安装构造包含一对侧向间隔开的侧承载表面和在所述侧承载表面之间延伸的中心承载表面,其中所述中心承载表面在所述侧承载表面之间具有非线性侧到侧形状。
在另一示例中,一种土工设备的挖掘边缘包含内表面、外表面和前导表面。所述前导表面包含用于抵靠安装在所述挖掘边缘上的磨损构件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含两个向后会聚的内承载表面和在所述内承载表面之间延伸的中心承载表面,其中所述中心承载表面沿在所述内承载表面之间延伸的侧到侧方向是非线性的。
在另一示例中,一种土工设备的挖掘边缘包含内表面、外表面和前导表面。所述前导表面包含用于抵靠安装在所述挖掘边缘上的磨损构件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含两个向后会聚的内承载表面和在所述内承载表面之间延伸的中心承载表面。所述中心承载表面在从所述内表面到所述外表面的方向上弯曲,以便限定上部弯曲轮廓和下部弯曲轮廓,其中上部轮廓具有与下部轮廓不同的曲率半径。
在另一示例中,一种用于土工设备的挖掘边缘组件包含挖掘边缘、磨损构件和保持器。所述挖掘边缘包含内表面、外表面、前导表面和接近所述前导表面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含两个会聚的侧向承载表面和前部承载表面,其中所述侧向承载表面朝向彼此会聚,以便大体上面向前向和横向方向,并且所述前部承载表面在侧到侧方向上呈凸面。所述磨损构件包含:一对间隔开的支腿,所述支腿在其间限定接收挖掘边缘的腔,每个支腿在所述挖掘边缘上方向后延伸;以及安装构造,其接近所述腔的前部以抵靠所述支撑件。所述安装构造包含抵靠所述侧向承载表面的一对侧承载表面和抵靠所述前部承载表面的后部承载表面,所述侧承载表面朝向彼此会聚,以便大体上面向后向和横向方向,并且所述后部承载表面大体上面向后向并具有凹面构造。所述保持器将磨损构件固定到挖掘边缘。
在另一示例中,一种用于安装到用于土工设备的铲斗的挖掘边缘上的插入件包含主体和两个突出臂,其中所述主体的前表面沿在两个臂之间延伸的侧到侧方向是非线性的。
这些和其它方面将从参考附图仅作为示例给出的以下具体描述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具有唇缘的一部分的磨损组件的透视图。
图2是沿着图1的线2-2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3是图1的磨损组件和唇缘的分解视图。
图4A是图1的稳定系统和唇缘的一部分上的示例焊接图案的顶部透视图。
图4B是图1的稳定系统和唇缘的一部分上的示例焊接图案的仰视图。
图5A是待附接到唇缘的插入件的示例的前透视图。
图5B是图5的插入件的后透视图。
图6是待附接到唇缘的插入件的第二示例的透视图。
图7是附接到唇缘的插入件的俯视图。
图8A是图5A的插入件的横截面图。
图8B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的插入件的横截面图。
图8C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三示例的插入件的横截面。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磨损构件的横截面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磨损构件的后透视图。
图11是沿着线11-11的图10的转接器的横截面图。
图12是另一挖掘边缘的透视图。
图13是图12的挖掘边缘的俯视图。
图14是另一挖掘边缘的透视图。
图15是图14的挖掘边缘的俯视图。
图16是另一挖掘边缘的透视图。
图17是图16的挖掘边缘的俯视图。
图18是另一挖掘边缘的透视图。
图19是图18的挖掘边缘的俯视图。
图20是另一挖掘边缘的透视图。
图21是图20的挖掘边缘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3的示例中,磨损组件10包含安装到土工设备的支撑结构或基部上的磨损构件14。本文公开的支撑结构(即,用于支撑磨损构件14)可以是用于铲斗或其它设备的挖掘边缘12。为了便于论述,本文公开了将转接器14安装到铲斗的唇缘12。然而,磨损构件可以是护罩、翼护罩、磨损板等,并且基部可以是在例如疏浚刀头、滚筒、刀片等其它设备上的挖掘边缘。
在一个示例中,唇缘12限定电铲(cable shovel)的铲斗或斗勺的挖掘边缘,并且包含前导表面16、内面18和外面20。贯穿孔或销槽24可设置于唇缘12中,穿过内面18和外面20以接收用以将磨损构件固定到挖掘边缘的锁。然而,可省略销槽,并且使用不同类型的锁(例如,将锁置于凸台后面)。前导表面16示为弯曲表面或半圆形形状,但其它变化是可能的。虽然图中仅示出了唇缘12的一小部分,但唇缘12可包含一系列贯穿孔24以用于将其它斗齿安装到铲斗。各种构造(未示出)也可设置在贯穿孔24之间以用于安装护罩。
磨损组件10可包含稳定系统15、斗齿11和锁60。在示出的示例中,稳定系统15包含凸台28a、28b、销槽支撑件90、前部支撑件22和后部构件38,但包含更多或更少部件的其它构造也是可能的。磨损组件10安装在唇缘12上。所示斗齿11包含尖端45、磨损盖13和转接器14,但其它构造也是可能的。所示锁60包含带螺纹楔形件62和转轴64,例如第7,171,771号美国专利(其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所公开,但其它锁定构造也是可能的。
稳定系统15增加了磨损构件在唇缘上的强度和/或稳定性,从而使磨损构件和/或唇缘的使用寿命更长,和/或使唇缘的维护需求减少。
在图4A-4B所示的示例中,前部支撑件22、销槽支撑件90和凸台28a、28b可经由焊接W固定到铲斗唇缘12。凸台28a、28b优选地在每个贯穿孔24后方并与每个贯穿孔对准地固定到唇缘,以接收于转接器内。然而,除了内部凸台28a、28b之外或作为替代,可将凸台提供到贯穿孔24的每一侧以沿着转接器的外表面提供支撑。优选地,针对每个贯穿孔,将内凸台28a固定成沿着唇缘12的内面18延伸,并将外凸台28b固定成沿着外面20延伸。然而,可在内面18(或外面20)上使用单个凸台,或者,可省略凸台。尽管凸台28a、28b优选地焊接到唇缘,但所述凸台可形成为唇缘的整体部分或以其它方式固定。凸台28a、28b优选地以比唇缘12更硬的合金铸造,以帮助降低唇缘12的磨损速率和进行维护,但可使用硬度相同或更小的各种合金。
每个凸台28a、28b优选地至少包含主体30和对接件30a。在所示实施例中,主体30具有T形构造,具有基部32和侧向延伸凸缘或轨道34。在挖掘期间,对接件30a对接转接器支腿的后端。对接件可包含例如第7,171,771号美国专利中所公开的插入件30b。轨道34的下侧限定保持表面36,所述保持表面大体上面向唇缘以将转接器保持到唇缘并防止转接器14的支腿竖直扩展。轨道优选地固定到对接件30a以用于支撑。轨道34可具有用于支撑转接器支腿的楔形榫头或其它形状。或者,可省略轨道。虽然凸台优选地具有单件式构造,但它们可由多个部分限定。
唇缘12的内面18和外面20还可各自包含位于凸台28a、28b的后端处的后部构件38。在所示实施例中,凸台通过焊接W焊接(或以其它方式固定)到后部构件38,以帮助凸台28a、28b抵抗施加的负载和支腿的向后移位,并且因此降低转接器断裂的风险。在所示示例中,后部构件38与凸台28a、28b分离,但在其它示例中,凸台和后部构件可形成为单一件,或后部构件和/或凸台可形成为铸造唇缘的整体部分。
销槽支撑件90可设置为销槽插入件,其可具有含有中心主体92、内凸缘94和/或外凸缘96的大体C形构造(但其它形状是可能的)。内凸缘94和外凸缘96分别上覆于并焊接到唇缘12的内面18和外面20。中心主体92的后表面98优选地为弓形以接收楔形件62的前侧,但可具有其它形状,尤其在使用不同种类的楔形件或锁的情况下。销槽支撑件或插入件90用以提供楔形件62可抵靠的更长且更抗变形的承载表面。凸缘94、96的长度可彼此相同或变化,并且可包含塞焊焊缝。凸缘94、96可以是一个整体件,或分解成若干部件(例如,外凸缘96可由两个部件构成)。凸缘94、96优选地为转接器提供额外侧支撑,但可用于仅支撑销槽支撑件90。凸缘94、96可更长并且从贯穿孔24延伸更远,甚至延伸到前部支撑件22或前导表面16。通过使用更长的臂(或出于其它原因),一个或这两个凸缘94、96可以是远离中心主体92焊接到唇缘的单独部件。虽然示出焊接到唇缘的插入件,但销槽支撑件可通过其它构件(例如,螺栓)固定或一体地形成为铸造唇缘的部分。或者,可将凸缘提供到销槽的每一侧以抵靠转接器的外表面提供支撑。可省略一个或两个凸缘,并且可省略销槽支撑件90。
参考图5A-5B,示出用于挖掘边缘的前导表面16的示例性前部支撑件22。在示出的示例中,前部支撑件22提供为前部插入件22a,其可具有含有中心主体23、带有端57a、57b的臂25a、25b的大体C形构造。中心主体23和臂25a、25b提供转接器可抵靠的前部承载表面35和侧向承载表面51a、51b。然而,插入件22a是任选的。前部支撑件22可通过形成唇缘12(或另一基部)的前导表面16以提供前部承载表面35和侧向承载表面51a、51b来提供。
插入件22a相对于唇缘12的前导表面16上的凹陷部或切口49基本上互补地成形,但优选地略小以允许容纳焊接材料W(图4A-4B)。主体23包含后表面27、侧表面29a、29b、内表面或顶部表面31、外表面或底部表面33以及前部承载表面35。
后表面27可包含圆化拐角37a、37b,但其它构造也是可能的。例如,后表面27可从内表面31和外表面33会聚到后表面27的中心。在中心,在示出的示例中是焊接架40,但其它构造也是可能的。焊接架40围绕后表面27、圆化拐角37a、37b并沿着主体23的侧表面29a、29b环绕。示出的示例中的焊接架的长度停止以与唇缘的前导表面16对准,并且不延伸到臂25a、25b上,但其它构造是可能的。焊接架40接合唇缘12的切口49的内表面42(图4A-4B)。切口49是基本圆化矩形形状,但其它构造也是可能的。
在安装期间,插入件22c插入到唇缘的切口49中,直到焊接架40接合内表面42。焊接材料W可在焊接架40的两侧施加在插入件22c与唇缘12之间以形成前部支撑件22(图4A-4B)。随后,转接器14定位在支撑件22上。支撑件22可如图1所示在侧向嵌入或与转接器外表面齐平或从转接器向外延伸。此后,锁60可配合转接器的贯穿孔58a、58b和唇缘12的贯穿孔24。不管插入件的形式如何,臂25a、25b的突出部可比图示所示更向前或向后延伸。侧向承载表面51a、51b(无论是否使用插入件22a)可在前导表面16的其余侧向延伸部内,或齐平,或向外延伸。
在插入件22a的使用寿命结束期间,可像在安装中一样切除和更换整个件。其它插入件构造是可能的,例如,具有图6中所示的护套设计的插入件22'。插入件22'被设计成围绕唇缘12的前导表面16而非切口内部配合。插入件22'包含环绕前导表面16而非接合切口49的弯曲主体32'。图6中示出主体32'中的开口22a',所述开口用以容纳唇缘的前导表面16上的突出部。突出部可以但无需由转接器接合以用于额外侧方稳定。如果不存在或移除突出部,则可省略开口22a'。此外,虽然插入件22'示出为具有在唇缘12的内侧和外侧上延伸的支腿22b'、22c',但插入件可不包含一个或两个支腿。在省略两个支腿的情况下,插入件22'可焊接到唇缘的前边缘。
任何插入件也可形成为单独的臂和/或前部承载表面附接件而非单个部件。虽然优选插入件22或22',但唇缘12可直接形成有侧向承载表面51a、51b和前部承载表面35(即,不使用插入件或附接件)。
在图1-5B示出的所示实施例中,前部承载表面35位于侧向承载表面51a、51b之间。前部承载表面35在侧到侧方向,即,在从侧向承载表面51a延伸到侧向承载表面51b(例如,沿着水平平面)的方向上呈凸面。前部承载表面35在从内面20延伸到外面18的竖直方向上也呈凸面。
在一个示例中,前部承载表面35的侧到侧曲率与从位于接收锁60的贯穿孔24内的中心或原点形成的半径R1的截面角一致。或者,半径的原点可在贯穿孔24的后方或前方。在此示例中,前部承载表面35的侧向(即,侧到侧)形状形成以楔形件62的中心(或贯穿孔的其它部分)为中心的圆形的一部分,但其它构造也是可能的。在示出的示例中,前部承载表面35的侧向凸面形状与前导表面16的非支撑部分的线性表面侧向延伸部分形成对比。
前部承载表面35抵靠转接器14上的互补后部承载表面。使用具有侧到侧凸面前部承载表面35的支撑件22有助于保护唇缘免受转接器14引起的刨削或其它磨损,并且因此减少唇缘维护以及随之而来的机器停机时间。凸面侧到侧形状接近转接器14在使用期间共同经历的天然侧到侧运动,以减少磨损和应力集中。虽然示出圆形部分,但凸面前部承载形状可符合不是由均匀曲率半径限定的曲线。例如,侧向凸面曲率可由更宽或更陡的曲率或变化的曲率限定。侧向凸面形状也可由线性区段或线性区段和弯曲区段的组合形成。前部承载表面35还可具有其它侧到侧形状,包含例如线性、凹面、V形、抛物线、弯曲角、对数、黄金比率螺旋、指数、其它非单半径构造等。
侧向承载表面51a、51b在前部承载表面35前方且任选地在支撑件22外部的前导表面16前方突出,以帮助安装、稳定和支撑转接器14。然而,侧向承载表面51a、51b可位于图1-4B中所示的位置的前方或后方。例如,侧向承载表面51a、51b可与其余前导表面16齐平、相对于其余前导表面16凹入或在其余前导表面16前方延伸。侧向承载表面51a、51b位于转接器14的任一侧上,以抵抗转接器的侧到侧运动,并保持更稳定的配合。
在示出的示例中,臂25a、25b的长度L2示为插入件22a的总长度L1的约(图7),但其它构造也是可能的。每个侧向承载表面51a、51b的长度(即,从前表面35到其前端)可基本上类似于转接器14上抵靠侧向承载表面51a、51b的侧承载表面65a、65b的长度。当使用插入件22a时,臂25a、25b是具有内表面或顶部表面53a、53b、外部表面55a、55b和倾斜以向后会聚的内部承载表面51a、51b的凸缘。不使用插入件时,可提供相同的支撑构造。顶部和底部表面53a、53b在安装时与转接器14间隔开,并且优选地不抵靠转接器。
侧向承载表面51a、51b优选地是平面的,但可具有其它形状(例如,弯曲、凸面、凹面等)。内部承载表面51a、51b相对于纵向轴线C的角度α在0到60度之间,并且优选地在5到30度之间(即,在侧向承载表面51a、51b之间优选包含的夹角β为10-60度)。虽然倾斜的侧向承载表面51a、51b的延伸部在图7中示为与半径R1对准,但不必要如此。虽然前表面35的曲率半径的原点和倾斜的侧向表面51a、51b的延伸部的交点两者在图7中都在贯穿孔24中示出,但其中一者或这两者可移到所示位置的前方或后方,并且其中一者或这两者可位于贯穿孔24中或之外。侧向承载表面51a、51b接合转接器14以提供侧方稳定,并且抵抗转接器14的向后和侧到侧运动,以增加安装的转接器的稳定性、减少部件中的应力并且延长转接器14和唇缘12的磨损寿命。倾斜的侧向承载表面51a、51b被定向为承受向后的推力负荷、侧向负荷或其组合。
当在竖直方向上从内面20延伸到外面18时,前部承载表面35可任选地具有不均一构造。这种不均一构造可视为分成上部轮廓60和下部轮廓61。臂的前表面57a、57b和前部承载表面35可任选地共享相同或基本类似的竖直曲率,但其它构造也是可能的。由于臂的前表面优选地是不承重的,因此它们可具有几乎任何形状。此外,前部承载表面的竖直轮廓可以是平坦表面或由恒定半径限定。
前边缘支撑件22的前表面的竖直平面和水平平面两者或任一者的曲率针对在使用期间施加于斗齿尤其是施加到磨损构件的下部支腿的后向和侧向负载提供增加的稳定性和阻力。后部对接件通过抵抗轴向负载来进一步稳定斗齿并减小唇缘的前部上的应力。
尽管尖端磨损最频繁,但转接器也会磨损并需要定期更换。转接器例如由于转接器的下部支腿损坏而遭受底部磨损,这可导致过早损耗。改变前部承载表面35和互补后部承载表面63的横向轮廓60、61可降低过早断裂的风险。
在一个示例中,在图8A,示出由例如双半径R2、R3的多个曲率限定的前表面35,使得前部承载表面35的上部轮廓60具有比下部轮廓61的半径R3小的半径R2。在此示例中,半径R2、R3在中心线A下方的切点T处会聚,但平坦或另一弯曲表面可连接由半径R2、R3限定的两个曲线。中心线A将支撑件22的高度H一分为二,在此示例中,高度H是从内表面31到邻近前表面35的外表面33。对于下部轮廓61,高于半径R2的较大半径R3赋予前部承载表面更长的弧长。相比于常规唇缘(例如,其中半径R2和R3相等),这允许转接器14更多地插入到唇缘12中。这在图9中示出,图中线B示为与下部支腿侧表面67a和后部承载表面63相交,并且开始于底部表面且结束于后部承载表面63处。线B'与下部支腿侧表面67和常规后部承载表面63'相交。图9示出B与B'的长度之间在材料上的差异,其中B的长度大于B'的长度。由于缺乏磨损盖,底部支腿倾向于磨损得更快,因此这种额外插入件添加更多材料(B-B')以赋予下部支腿48a更大强度并延长转接器14的使用寿命。
尽管图8A示出上部轮廓和下部轮廓,每个轮廓由单个曲率半径限定,但变化也是可能的。例如,上部轮廓60和下部轮廓61可各自由一个或多个曲率半径限定,某些曲线之间(例如,在上部轮廓与下部轮廓之间的过渡处)存在或不存在一个或多个平坦区段。在图8A示例中,上部轮廓60由更紧的曲率和下部轮廓61限定。在一个示例中,上部轮廓60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上部曲率半径限定,下部轮廓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下部曲率半径限定,并且至少一个上部曲率半径小于任何下部曲率半径。
参考图8B,示出与图8A类似的示例,其中上部轮廓60'的半径R2'小于下部轮廓61'的半径R3',但半径R2'、R3'在高于中心线A的切点T'处会聚。半径R3'小于图8A的半径R3。与图8A相同的优点适用于图8B,但由于R3大于R3',这允许转接器14在图8A中比在图8B中插入得更多。如同上部轮廓60和下部轮廓61,上部轮廓60'和下部轮廓61'可各自由一个或多个曲率半径限定,某些曲线之间(例如,在上部轮廓与下部轮廓之间的过渡处)存在或不存在一个或多个平坦区段。在图8B示例中,上部轮廓60'由更紧的曲率和下部轮廓61'限定。在一个示例中,上部轮廓60'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上部曲率半径限定,下部轮廓61'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下部曲率半径限定,并且至少一个上部曲率半径小于任何下部曲率半径。
在图8A-8B的示例中,与图8B的较小的一个或多个半径R2'(即更紧曲线)相比,图8A的较大的一个或多个半径R2(即更宽曲线)允许转接器14在负荷期间接合更多材料。较大的半径吸收更多冲击并减少局部应力。通过减轻施加在唇缘12的前导表面16上的应力,唇缘12往往会使用更长时间,并且在其使用寿命期间需要更少的维护。改善的稳定性还可延长转接器和/或铲斗的使用寿命。图8A-8B的示例在顶部负载中更稳定。这是因为在图8A中,长度L2长于L3,并且在图8B中,顶部表面31的L2'长于底部表面33的长度L3'。
参考图8C,示出相反的情况,其中上部轮廓60"具有比下部轮廓61"的半径R3"大的半径R2"。在轮廓60"和61"在中心线A上方相交的位置创建切点T",但可将其配置为使切点位于中心线A的上方或下方。在此示例中,半径R2"大于半径R3",因此轮廓60"的弧长大于轮廓61"的弧长。由于轮廓60"、61"是向下偏置而非如图8A和8B中向上偏置,因此情况正好相反,使得上部支腿嵌入唇缘12中,从而允许更多的材料来加强上部支腿。或者,可降低磨损盖13,同时保持上部支腿强度,以有利地改变转接器上方的材料流。图8C的示例在底部负载中更稳定。这是因为顶部表面31的长度L2"小于底部表面33的长度L3"。上部轮廓60"和下部轮廓61"可各自由一个或多个曲率半径限定,某些曲线之间(例如,在上部轮廓与下部轮廓之间的过渡处)存在或不存在一个或多个平坦区段。在图8C示例中,下部轮廓61"由更紧曲率和上部轮廓60"限定。在一个示例中,下部轮廓61"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下部曲率半径限定,上部轮廓60"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上部曲率半径限定,并且至少一个下部曲率半径小于任何上部曲率半径。
参考图9-11,转接器14是安装到铲斗的唇缘12的磨损构件。转接器14支撑破土尖端45并将它们固定到唇缘。转接器14包含用于安装尖端45的向前突出鼻端44,以及具有分叉支腿48a、48b以跨在唇缘12上的安装端46。通过使用稳固的凸台和/或其它支撑件,转接器在挖掘边缘的内(或外)面上可仅具有一个支腿。
在一个示例中,支腿48a、48b具有相等的长度,并且各自设置有槽50a、50b,所述槽定形成分别接收内外凸台28a、28b和/或凸缘94、96。上部支腿48a定位成与唇缘12的内面18接合,并且下部支腿48b定位成与唇缘12的外面20接合。上部支腿48a包含孔58a,锁60可穿过所述孔插入。孔58a的大小和形状可设定成对应于铲斗唇缘12中的贯穿孔24。孔58a定位成使得当转接器14正确放置在铲斗唇缘12上时,孔58a与贯穿孔24对准以允许锁60穿过其中配合(图3)。类似地,底部支腿48b包含与顶部支腿48a的孔58a对准的孔58b。因此,在转接器14正确放置在铲斗唇缘12中之后,锁60可穿过孔58a、58b、24配合。
支腿48a、48b经由后向弯曲部分连接,所述后向弯曲部分限定安装部分68以抵靠支撑件22。后向安装部分68可包含抵靠支撑件22的侧向承载表面51a、51b的两个侧承载表面65a、65b,以及抵靠侧承载表面65a、65b之间的前部承载表面35的后部承载表面63。
在一个示例中,后部承载表面63呈凹面,并且在针对前部承载表面35公开的所有可能的变型的情况下,在侧到侧方向以及在竖直方向上与前部承载表面一致(即,具有相同或类似形状)。侧承载表面65a、65b的角度与支撑件22的内部承载表面51a、51b角度相同或类似,例如0到60度之间,并且优选5到30度之间。
两个侧承载表面65a、65b可延伸到转接器14的外侧表面。两个侧承载表面65a、65b示为凹入,使得当与支撑件22的两个内表面51a、51b完全接合时。当使用插入件22a时,臂25a、25b的外表面57a、57b在此示例中分别凹入于每个侧壁67a、67b内,但其它构造也是可能的(例如,齐平)。可给每个侧承载表面65a、65b的每个侧面提供任选的过渡或间隔表面。例如,侧承载表面65a、65b可能不延伸到转接器14的外侧,并且间隔表面(未示)可位于侧承载表面65a、65b与转接器的外侧之间。
两个侧承载表面65a、65b为转接器14提供侧方稳定,这防止围绕纵向轴线C的旋转移动和侧到侧移动,并且有助于将转接器14控制在其完全安装位置中。由于侧承载表面65a、65b抵抗转接器的后向、侧向和旋转移动,转接器往往会抵抗相对于支撑件22的移动,这减少了磨损并延长转接器和支撑件的可使用寿命,继而延长唇缘的可使用寿命。在示出的示例中,侧承载表面65a、65b是平面的或线性的,但其它构造也是可能的,例如非线性、弯曲、凸面、凹面等。侧承载表面65a、65b和/或侧向承载表面57a、57b可在竖直方向(如图中所示)上是连续的,或者这些承载表面可具有将表面分为上部区段和下部区段的间隙(未示)。
在图10示出的示例中,槽50a、50b为T形以配合地接收凸台28a、28b。槽50a、50b的形状和/或长度可变化,只要槽形状仍接收凸台28a、28b以提供所要支撑以抵抗支腿48上的侧向和/或向外压力。此外,槽50a、50b的形状可根据凸台28a、28b的形状和要抵抗的负载而变化。例如,如果凸台上没有设置轨道,则槽可具有大体平行六面体的横截面形状。在另一示例中,如果使用外部凸台而不使用内部凸台28a、28b,则可省略槽50a和/或50b。
在示出的示例中,槽50a、50b分别在支腿48a、48b的后壁52a、52b中开口,从而以滑动方式在其中接收凸台28a、28b。每个槽50a、50b包含与唇缘12的相应面18、20间隔开并面向所述相应面的凹入壁43。变窄部分41优选地设置在凹入壁43与唇缘12之间以限定保持表面47,以将轨道34接收并保持在槽50a、50b的沟槽59中。每个槽50a、50b优选地在后壁52前方延伸例如比凸台28a、28b的主体30的长度更大的距离。以此方式,槽50a、50b的前部处的侧壁54与凸台28a、28b的前壁56间隔开(但可能接触)。
支腿48a、48b的后壁52a、52b优选地在无负载的情况下各自与对接件30a和插入件30b间隔开,但例如当支腿在挖掘负载下轴向移位时对接插入件30b以抵抗施加的负载(图2)。通过使转接器支腿的后壁对接插入件30b并使前部承载表面35抵靠后部承载表面63,抵抗向后推挤负载的表面积可最大化,以降低磨损构件10和唇缘12中的应力。在一个示例中,后部承载表面的曲率可能不与前部承载表面的曲率匹配,但仍允许承载(例如,中心接合或端接合等)。支腿48a、48b的内表面68形成有通道97,其中接收凸缘25a、25b。
在组装中,转接器14向后滑动到铲斗上,其中一个支腿48a、48b滑到唇缘12的每一侧,使得凸台28被接收到槽50中,并且前部承载表面35和邻近的侧向承载表面51a、51b接触后部承载表面63和倾斜的侧承载表面65a、65b以彼此抵靠。在其它示例中,它们可彼此间隔开并且仅在负载下接合。在优选构造中,后壁52仅在磨损因铲斗的使用而开始扩大之后对接后部构件30。
图12和图13示出挖掘边缘1600的另一示例,其可理解为具有与支撑件22的承载表面(参见例如图4A和7)相比相反地布置的支撑件1602的承载表面1606、1608。挖掘边缘1600具有支撑件1602,所述支撑件包含中心突出部1604而非由前部承载表面35和侧向承载表面51a、51b形成的凹部。前部支撑件1602包含前部承载表面1606和侧向承载表面1608、1610。在此示例中,前部承载表面1606在侧到侧方向上呈凹面,但所述前部承载表面在侧向可呈凸面和/或具有例如针对前部承载表面35描述的其它变化。前部承载表面1606还可以与针对前部承载表面35所描述的相同方式设置有上部轮廓和下部轮廓,或具有均匀竖直轮廓。侧向承载表面1608、1610在向前方向上会聚,而侧向承载表面51a、51b在向后方向上会聚。侧向承载表面1608、1610可具有与关于侧向承载表面51a、51b所论述的相同变化。支撑件1602可由插入件(未示出)提供,或如在图12和13中,提供为沿着挖掘边缘1600的前导表面的构形。在此示例中,转接器的后部承载表面和侧承载表面将与挖掘边缘1600的前部承载表面1606和侧向承载表面1608、1610一致,以提供如针对转接器14和支撑件22所描述的类似稳定性和其它益处。
图14和图15示出呈挖掘边缘1800形式的挖掘边缘1600的变型。挖掘边缘1800类似于挖掘边缘1600,但挖掘边缘1800包含在侧到侧方向上呈凸面的前向前部承载表面1802,而前向前部承载表面1606在侧到侧方向上呈凹面。用于挖掘边缘1800的前部支撑构造可由插入件(未示出)提供,或如图14和15中,提供为沿着挖掘边缘的前导表面的构形。在此示例中,转接器的后部承载表面和侧承载表面将与挖掘边缘1800的前部承载表面1802和侧向承载表面一致,以提供如针对转接器14和支撑件22所描述的类似稳定性和其它益处。
图16和图17示出具有前部支撑件2002的挖掘边缘2000的另一示例。挖掘边缘2000包含中心突出部2008,所述中心突出部包含侧向承载表面2010、2012。前部承载表面2014由位于突出部2008的每一侧的两个前部承载区段2004、2006限定。侧向承载表面2010、2012在向前方向上会聚。侧向承载表面2010、2012可具有与关于侧向承载表面51a、51b所描述的相同变化。在此示例中,前部承载表面2014(即,包含每个区段2004、2006)在侧到侧方向上是弯曲的且呈凸面,但可具有与针对前部承载表面35所描述的相同的变化。前部承载表面2004还可以与针对前部承载表面35所描述的相同方式设置有上部轮廓和下部轮廓,或具有均匀竖直轮廓。支撑件2002可由插入件(未示出)提供,或如在图16和17中,提供为沿着挖掘边缘2000的前导表面的构形。在此示例中,转接器的后部承载表面和侧承载表面将与挖掘边缘2000的前部承载表面2014和侧向承载表面2010、2012一致,以提供如针对转接器14和支撑件22所描述的类似稳定性和其它益处。
图18和图19示出具有前部支撑件2202的挖掘边缘挖掘边缘2200的另一示例。挖掘边缘2200包含中心凹部2204,所述中心凹部包含侧向承载表面2210、2212。前部承载表面由位于凹部2204的每一侧的两个前部承载区段2206、2208限定。侧向承载表面2210、2212在向后方向上会聚。侧向承载表面2010、2012可具有与关于侧向承载表面51a、51b所描述的相同变化。在此示例中,前部承载表面2206、2208在侧到侧方向上弯曲且呈凸面,但可具有与针对前部承载表面35所描述的相同的变化。前部承载表面2206、2208还可以与针对前部承载表面35所描述的相同方式设置有上部轮廓和下部轮廓,或具有均匀竖直轮廓。支撑件2202可由插入件(未示出)提供,或如在图18和19中,提供为沿着挖掘边缘2200的前导表面的构形。在此示例中,转接器的后部承载表面和侧承载表面将与挖掘边缘2200的前部承载表面2206、2208和侧向承载表面2210、2212一致,以提供如针对转接器14和支撑件22所描述的类似稳定性和其它益处。
图20和图21示出呈具有支撑件2404的挖掘边缘2400形式的挖掘边缘2200的变型。挖掘边缘2400类似于挖掘边缘2200,但挖掘边缘2400包含在侧到侧方向上呈凹面的前向前部承载表面2406、2408,而前向前部承载表面2206、2208在侧到侧方向上呈凸面。用于挖掘边缘2400的前部支撑件2404可由插入件(未示出)提供,或如图20和21中,提供为沿着挖掘边缘的前导表面的构形。在此示例中,转接器的后部承载表面和侧承载表面将与突出部2402的前部承载表面2406、2408和侧向承载表面一致,以提供如针对转接器14和支撑件22所描述的类似稳定性和其它益处。
一旦转接器正确定位,锁60就插入到开口58a、58b和贯穿孔24中。具体地,将转轴64放置在开口58a、58b和贯穿孔24中。然后,通过接合具有脊部区段72的凹槽66并使楔形件围绕其轴线转动,将楔形件62螺纹旋拧到转轴64中(图3)。螺纹旋拧继续,直到楔形件62紧固到设定的扭矩水平。虽然楔形件62可直接抵靠贯穿孔24(图2)的前端88,但销槽支撑件90优选地在贯穿孔24的前部处焊接到位。然而,可使用其它锁布置。为了移除转接器14,转动楔形件62以向上驱动楔形件62,使得楔形件可升离所述组件。从组件移除转轴64。转接器14可接着从唇缘12拉出。
本文所公开的系统、装置和方法是本公开的原理在实践中应用的示例,并且各种其它实例也是可能的。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本文所述和/或图中所描绘的磨损组件10和方法的细节。在不脱离如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更广泛方面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其它示例以及许多改变。本公开的各方面已在其说明性示例方面进行了描述。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查看本公开后将会想到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和精神内的许多其它示例、修改和变化。一个示例中的特征能够与另一示例的特征一起使用。所给出的示例和所公开的特征的组合不在于在必须一起使用它们的意义上为限制性的。

Claims (48)

1.一种用于土工设备的磨损构件,所述磨损构件包括至少一个支腿和安装构造以限定用以接收所述土工设备的基部的腔,所述至少一个支腿在所述基部上方向后延伸,并且所述安装构造接近所述腔的前部以抵靠上面安装所述磨损构件的所述基部的互补支撑件,其中所述安装构造包含一对侧向间隔开的侧承载表面和在所述侧承载表面之间延伸的后部承载表面,并且所述后部承载表面在所述侧承载表面之间在侧到侧方向上呈凹面。
2.一种用于土工设备的磨损构件,所述磨损构件包括至少一个支腿和安装构造,从而限定用以接收所述土工设备的基部的腔,所述至少一个支腿在所述基部上方向后延伸,并且所述安装构造接近所述腔的前部以抵靠上面安装所述磨损构件的所述基部的互补支撑件,其中所述安装构造包含在远离所述至少一个支腿的竖直方向上弯曲的后部承载表面以限定弯曲上部轮廓和弯曲下部轮廓,并且其中所述上部轮廓或下部轮廓中的一者具有比所述上部轮廓或下部轮廓中的另一者更紧的曲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损构件,其中所述上部轮廓具有比所述下部轮廓更紧的曲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损构件,其中所述下部轮廓具有比所述上部轮廓更紧的曲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损构件,其中所述支腿中的至少一者包含孔以用于接收将所述磨损构件固定到所述基部的锁,并且所述后部承载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在侧到侧方向上符合起于与所述孔对准的位置的曲率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损构件,其中所述上部轮廓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上部曲率半径限定,所述下部轮廓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下部曲率半径限定,并且至少一个所述上部曲率半径小于任何所述下部曲率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磨损构件,其中所述安装构造包含各自面向向后方向和横向方向的一对侧向倾斜的侧承载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磨损构件,其中所述侧承载表面在向后方向上会聚,并且所述后部承载表面在所述侧承载表面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磨损构件,其中所述侧承载表面在向后方向上会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磨损构件,其中所述后部承载表面包含一对间隔开的后部承载区段,并且所述侧承载表面在所述后部承载区段之间在向前方向上会聚。
11.一种用于土工设备的磨损构件,其包括至少一个支腿和安装构造,从而限定用于接收所述土工设备的基部的腔,所述至少一个支腿在所述基部上方向后延伸,并且所述安装构造在所述腔的前部以抵靠上面安装所述磨损构件的所述基部的互补支撑结构,其中所述安装构造包含一对侧承载表面和后部承载表面,所述侧承载表面朝向彼此会聚,以便大体上面向后向和横向方向,并且所述后部承载表面大体上面向后向并且在侧到侧方向上具有非线性构造。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磨损构件,其中所述后部承载表面在侧到侧方向上弯曲。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磨损构件,其中所述后部承载表面在侧到侧方向上具有凹面构造。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磨损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支腿包含孔以用于接收将所述磨损构件固定到所述基部的锁,并且所述后部承载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在侧到侧方向上符合起于与所述孔对准的位置的曲率半径。
15.根据权利要求2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磨损构件,其中所述后部承载表面在侧到侧方向上具有凸面构造。
16.根据权利要求7至9或11至15所述的磨损构件,其中所述后部承载表面包含一对间隔开的后部承载区段,并且所述侧承载表面在所述后部承载区段之间在向前方向上会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磨损构件,其中所述后部承载区段中的每一者具有凹面弯曲构造。
18.根据权利要求1、7或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磨损构件,其中所述侧承载表面中的每一者在侧向倾斜以在向后方向上会聚以面向外和向后。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磨损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支腿包含孔以用于接收将所述磨损构件固定到所述基部的锁,并且所述侧承载表面以一定角度在向后方向上会聚,其中两个内承载表面的延伸部在与所述孔对准的位置处彼此相交。
20.根据权利要求1或8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磨损构件,其中所述后部承载表面在远离所述至少一个支腿的方向上弯曲以限定弯曲上部轮廓和弯曲下部轮廓,并且其中所述上部轮廓具有比所述下部轮廓更紧的曲线。
21.根据权利要求1或8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磨损构件,其中所述后部承载表面在远离所述至少一个支腿的方向上弯曲以限定弯曲上部轮廓和弯曲下部轮廓,并且其中所述下部轮廓具有比所述上部轮廓更紧的曲线。
22.根据权利要求1或8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磨损构件,其中所述后部承载表面在远离所述至少一个支腿的方向上弯曲以限定弯曲上部轮廓和弯曲下部轮廓,所述上部轮廓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上部曲率半径限定,所述下部轮廓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下部曲率半径限定,并且至少一个所述上部曲率半径小于任何所述下部曲率半径。
23.根据权利要求1或8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磨损构件,其中所述后部承载表面在远离所述至少一个支腿的方向上弯曲以限定弯曲上部轮廓和弯曲下部轮廓,所述上部轮廓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上部曲率半径限定,所述下部轮廓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下部曲率半径限定,并且至少一个上部曲率半径比任何所述下部曲率半径大。
24.根据权利要求1或7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磨损构件,其中所述侧承载表面彼此成120度或更小的角度定向。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磨损构件,其中所述侧承载表面之间的所述角度在10至60度之间。
26.根据权利要求1或7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磨损构件,其中所述侧承载表面是平面的。
27.根据权利要求1或7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磨损构件,其中所述侧承载表面是非平面的。
2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磨损构件,其包含一对间隔开的支腿以限定用以接收所述基部的所述腔。
29.一种土工设备的挖掘边缘,所述挖掘边缘包括内表面、外表面、前导表面和接近所述前导表面以抵靠安装在所述挖掘边缘上的磨损构件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含两个会聚的侧向承载表面和面向前的前部承载表面,其中所述前部承载表面在侧到侧方向上具有凸面形状。
30.一种土工设备的挖掘边缘,所述挖掘边缘包括内表面、外表面、前导表面和接近所述前导表面以抵靠安装在所述挖掘边缘上的磨损构件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含在从所述内表面到所述外表面的方向上弯曲以便限定弯曲上部轮廓和弯曲下部轮廓的前部承载表面,其中所述上部轮廓或下部轮廓中的一者具有比所述上部轮廓或下部轮廓中的另一者更紧的曲率。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挖掘边缘,其中所述支撑件包含一对侧向倾斜的侧向承载表面,所述侧向承载表面各自面向向前方向和横向方向。
32.一种土工设备的挖掘边缘,所述挖掘边缘包括内表面、外表面、前导表面和接近所述前导表面以抵靠安装在所述挖掘边缘上的磨损构件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含一对侧向承载表面和前部承载表面,其中所述侧向承载表面朝向彼此会聚以便大体上面向向前方向和横向方向,并且所述前部承载表面大体上面向向前方向并且在侧到侧方向上具有非线性构造。
33.根据权利要求29、31或32中任一项所述的挖掘边缘,其中所述前部承载表面在所述侧向承载表面之间,并且所述侧向承载表面在向后方向上会聚。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挖掘边缘,其包含孔以用于接收将所述磨损构件固定到所述挖掘边缘的锁,其中所述前部承载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在侧到侧方向上符合起于所述孔的曲率半径。
35.根据权利要求29、31或32中任一项所述的挖掘边缘,其中所述前部承载表面包含两个间隔开的前部承载区段,并且所述侧向承载表面在所述前部承载区段之间在向前方向上会聚。
36.根据权利要求29或31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挖掘边缘,其中所述侧向承载表面中的每一者是平面的。
37.根据权利要求29或31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挖掘边缘,其中所述侧向承载表面中的每一者是非平面的。
38.根据权利要求29或32所述的挖掘边缘,其中所述前部承载表面在从所述内表面到所述外表面的方向上弯曲以便限定弯曲上部轮廓和弯曲下部轮廓,并且其中所述上部轮廓或下部轮廓中的一者具有比所述上部轮廓或下部轮廓中的另一者更紧的曲率。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挖掘边缘,其中所述上部轮廓具有比所述下部轮廓更紧的曲率。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挖掘边缘,其中所述下部轮廓具有比所述上部轮廓更紧的曲率。
41.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挖掘边缘,其中所述侧向承载表面在向后方向上会聚,并且所述前部承载表面在所述侧向承载表面之间。
42.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挖掘边缘,其中所述前部承载表面包含一对间隔开的前部承载区段,并且所述侧向承载表面在所述前部承载区段之间在向前方向上会聚。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磨损构件,其中所述前部承载区段中的每一者具有凸面弯曲构造。
44.一种用于土工设备的挖掘边缘组件,所述挖掘边缘组件包括:
挖掘边缘,其包含内表面、外表面、前导表面和接近所述前导表面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含两个会聚的侧向承载表面和前部承载表面,其中所述侧向承载表面朝向彼此会聚以便大体上面向前向和横向方向,并且所述前部承载表面在侧到侧方向上是凸面的;
磨损构件,其包含:在其间限定接收所述挖掘边缘的腔的一对间隔开的支腿,所述支腿中的每一者在所述挖掘边缘上方向后延伸;和接近所述腔的前部以抵靠所述支撑件的安装构造,其中所述安装构造包含抵靠所述侧向承载表面的一对侧承载表面和抵靠所述前部承载表面的后部承载表面,所述侧承载表面朝向彼此会聚以便大体上面向后向和横向方向,并且所述后部承载表面大体上面向后向并具有凹面构造;以及
保持器,其用以将所述磨损构件固定到所述挖掘边缘。
45.一种用于安装到用于土工设备的铲斗的挖掘边缘上的插入件,所述插入件包括主体和两个突出臂,其中所述主体的前表面沿在所述两个臂之间延伸的侧到侧方向呈凸面。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插入件,其中所述臂中的每一者包含侧向承载表面,并且所述前部承载表面在所述侧向承载表面之间在侧到侧方向上具有弯曲形状。
47.根据权利要求45或46所述的插入件,其中所述前部承载表面在横向于所述侧到侧方向的方向上弯曲以便限定上部弯曲轮廓和下部弯曲轮廓,并且其中上部轮廓或下部轮廓中的一者具有比所述上部轮廓或下部轮廓中的另一者更紧的曲率。
48.根据权利要求45至47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入件,其中所述臂中的每一者包含侧向承载表面,并且所述侧向承载表面向后会聚。
CN202280011305.5A 2021-01-29 2022-01-28 用于土工设备的磨损组件、挖掘边缘和插入件 Pending CN1168297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143046P 2021-01-29 2021-01-29
US63/143,046 2021-01-29
PCT/US2022/014424 WO2022165259A1 (en) 2021-01-29 2022-01-28 Wear assembly, digging edge and inserts for earth working equipmen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29792A true CN116829792A (zh) 2023-09-29

Family

ID=82613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11305.5A Pending CN116829792A (zh) 2021-01-29 2022-01-28 用于土工设备的磨损组件、挖掘边缘和插入件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43428A1 (zh)
EP (1) EP4284983A1 (zh)
JP (1) JP2024507330A (zh)
KR (1) KR20230133965A (zh)
CN (1) CN116829792A (zh)
AR (1) AR124734A1 (zh)
AU (1) AU2022214337A1 (zh)
CA (1) CA3206506A1 (zh)
CL (1) CL2023002131A1 (zh)
CO (1) CO2023010201A2 (zh)
MX (1) MX2023008991A (zh)
WO (1) WO20221652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06208S (en) * 2021-03-03 2023-02-24 Liebherr Mining Equipment Colmar Sas Wear cap
USD1026967S1 (en) * 2022-04-15 2024-05-14 Sungbo Industrial Co., Ltd. Wear cap for excavator bucket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88488A (en) * 1965-11-29 1968-06-18 Duplessis Gerard Bucket and adaptor assembly for digging teeth
US5553409A (en) * 1995-08-22 1996-09-10 Foothills Steel Foundry Ltd. Shroud anchor system
US6986216B2 (en) * 2003-04-30 2006-01-17 Esco Corporation Wear assembly for the digging edge of an excavator
MY149408A (en) * 2005-08-30 2013-08-30 Esco Corp Wear assembly for excavating machines
US8061064B2 (en) * 2007-05-10 2011-11-22 Esco Corporation Wear assembly for excavating equip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65259A1 (en) 2022-08-04
KR20230133965A (ko) 2023-09-19
CL2023002131A1 (es) 2024-02-16
AR124734A1 (es) 2023-04-26
JP2024507330A (ja) 2024-02-19
EP4284983A1 (en) 2023-12-06
MX2023008991A (es) 2023-08-15
US20220243428A1 (en) 2022-08-04
CA3206506A1 (en) 2022-08-04
AU2022214337A1 (en) 2023-08-24
CO2023010201A2 (es) 2023-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91617A1 (en) Stabilizing features in a wear member assembly
KR101024445B1 (ko) 마모 조립체
US8356432B2 (en) Wear assembly
US6952892B1 (en) Lip assembly
CN116829792A (zh) 用于土工设备的磨损组件、挖掘边缘和插入件
US7559162B2 (en) Lip assembly including side portions with projections
EP2431539A2 (en) Dredge cutterhead
US9677252B2 (en) Ground engaging tools
US11274422B2 (en) Wear member, edge and process of installation
US20220325505A1 (en) Wear assembly
CN117062960A (zh) 耐磨组件
US20240044114A1 (en) Wear assembly for earth working equipment
OA21376A (en) Wear assembly.
US11821178B2 (en) Edge wear protector system
AU2012200752B2 (en) Wear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