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17404A - 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新风空调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新风空调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17404A
CN116817404A CN202210282630.7A CN202210282630A CN116817404A CN 116817404 A CN116817404 A CN 116817404A CN 202210282630 A CN202210282630 A CN 202210282630A CN 116817404 A CN116817404 A CN 1168174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air
air conditioner
rotating speed
indoor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826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8263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174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17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174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新风空调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在新风空调处于温度调节状态下,获取所述新风空调的新风风机的运行转速;所述温度调节状态下所述新风空调的室内风机驱动室内空气经过所述新风空调调节温度后送入室内;根据所述运行转速确定所述室内风机的第一目标转速;控制所述室内风机以所述第一目标转速运行。本发明旨在减少新风引入室内时室内环境的温度波动,提高室内用户舒适性。

Description

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新风空调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新风空调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空调器的性能越来越多样化,新风空调也应运而生。新风空调为同时具有室内空气内循环调节功能与新风功能的空调设备。
然而,用户在使用内循环功能调节室内空气的过程中,室内外环境会存在一定的温度差,室外新风引入室内后会使得室内温度的波动变大,影响室内用户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新风空调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减少新风引入室内时室内环境的温度波动,提高室内用户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所述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新风空调处于温度调节状态下,获取所述新风空调的新风风机的运行转速;所述温度调节状态下所述新风空调的室内风机驱动室内空气经过所述新风空调调节温度后送入室内;
根据所述运行转速确定所述室内风机的第一目标转速;
控制所述室内风机以所述第一目标转速运行。
可选地,所述第一目标转速与所述运行转速呈正相关。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运行转速确定所述室内风机的第一目标转速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运行转速对应的转速调整值,所述转速调整值与运行转速呈正相关;
根据所述转速调整值增大所述室内风机的当前转速,获得所述第一目标转速。
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新风空调的新风风机的运行转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运行转速小于或等于预设转速阈值时,控制所述室内风机维持当前转速运行;
当所述运行转速大于所述预设转速阈值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运行转速确定所述新风空调的室内风机的第一目标转速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新风空调处于温度调节状态下,响应于所述新风空调的新风模式启动指令,获取所述新风风机运行的第二目标转速;
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所述第二目标转速运行,并开始计时获得计时时长;
当所述计时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执行所述获取新风空调的新风风机的运行转速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室内风机以所述第一目标转速运行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间隔第二预设时长,获取所述新风空调所在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的温差值;
根据所述温差值调节所述新风空调,以使所述新风空调的新风模式开启前后的室内环境的温度变化量小于设定阈值。
可选地,所述新风空调包括压缩机,所述根据所述温差值调节所述新风空调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新风空调处于制冷模式时,当所述温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时,提高所述压缩机的频率;
当所述温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时,维持所述压缩机的当前频率。
可选地,所述新风空调包括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用于调节新风温度,所述根据所述温差值调节所述新风空调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新风空调处于制热模式时,当所述温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差时,开启所述加热模块;
当所述温差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差时,关闭所述加热模块。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新风空调,所述新风空调包括:
室内风机;
新风风机;
控制装置,所述室内风机和所述新风风机均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新风空调的控制程序,所述新风空调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新风空调的控制程序,所述新风空调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在新风空调处于温度调节状态下根据新风风机的运行转速确定用于驱动室内空气内循环调温的室内风机运行的第一目标转速,从而实现新风空调对室内空气的温度调节效率可与新风引入的速度相匹配,使与室内空气具有一定温差的新风可在内循环调节的作用下快速地接近室内空气的温度,从而减少新风引入室内时室内环境的温度波动,提高室内用户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新风空调一实施例运行涉及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基于包括用于驱动室外新风进入室内的新风风机和用于驱动室内空气内循环的新风风机的新风空调,在新风空调处于温度调节状态下,获取所述新风风机的运行转速;所述温度调节状态下所述新风空调的室内风机驱动室内空气经过所述新风空调调节温度后送入室内;根据所述运行转速确定所述室内风机的第一目标转速;控制所述室内风机以所述第一目标转速运行。
由于现有技术中,用户在使用内循环功能调节室内空气的过程中,室内外环境会存在一定的温度差,室外新风引入室内后会使得室内温度的波动变大,影响室内用户舒适性。
本发明提供上述的解决方案,旨在减少新风引入室内时室内环境的温度波动,提高室内用户舒适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新风空调,具体的可为具有新风功能的壁挂式空调、具有新风功能的柜式空调、具有新风功能的窗式空调、具有新风功能的移动空调、具有新风功能的吊顶式空调等任意具有新风功能的空调器。
具体的,新风空调包括内循环模块2、新风模块3以及控制装置1。内循环模块2和新风模块3均与控制装置1连接。
内循环模块2包括热泵系统,热泵系统包括冷媒循环回路,冷媒循环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室外换热器、节流装置以及室内换热器。在本实施例中,热泵系统为允许制热运行和制冷运行切换的系统;在其他实施例中,热泵系统也可为具有仅允许制热运行和制冷运行中之一的系统。冷媒循环回路中室内换热器对应设有室内风机,室内风机用于驱动室内空气内循环。在室内换热器处于蒸发状态或冷凝状态时,室内风机的驱动下室内环境中的空气进入内循环模块2经过室内换热器吸收冷量或热量后中送入室内,室内环境的空气不断按照此方式循环,以实现新风空调对室内环境温度的调节。
新风模块3包括新风风机,所述新风风机用于驱动室外新风进入室内。新风风机开启时可驱动室外环境中的空气进入到室内。新风风机为转速允许调节的装置。进一步的,新风模块3还包括加热模块,加热模块用于加热新风。在本实施例中,加热模块为电辅热模块;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模块也可为存储内循环模块2产生热量的蓄热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内循环模块2的风道和新风模块3的风道相互独立。在其他实施例中,内循环模块2和新风模块3也可共用一个风道,也就是室外新风进入新风空调后可与内循环风道内的空气混合后送入室内,具体的室外新风可与未经过室内换热器换热的室内空气混合,或者室外新风也可与经过室内换热器换热后的室内空气混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参照图1,新风空调的控制装置1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存储器1002,计时器1003等。控制装置1中的各部件通过通信总线连接。存储器1002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2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计时器1003具体用于统计新风空调运行调控过程所涉及的时长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装置结构并不构成对装置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2中可以包括新风空调的控制程序。在图1所示的装置中,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新风空调的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实施例中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的相关步骤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新风空调。
参照图2,提出本申请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在新风空调处于温度调节状态下,获取所述新风风机的运行转速;所述温度调节状态下所述新风空调的室内风机驱动室内空气经过所述新风空调调节温度后送入室内;
在温度调节状态下,新风空调的内循环模块制冷运行或制热运行,内循环模块制冷运行或制热运行时压缩机开启、室内换热器处于蒸发状态或蒸发状态、室内风机开启,室内风机驱动室内空气进入内循环模块中与室内换热器换热后送入室内环境。新风空调处于温度调节状态下,室内环境温度不同于室外环境温度。
新风风机的运行转速具体通过检测新风风机中电机当前的电参数(如电流或电压或电功率等)得到。
步骤S20,根据所述运行转速确定所述室内风机的第一目标转速;
不同的运行转速对应不同的第一目标转速。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目标转速与运行转速呈正相关,也就是第一目标转速随运行转速的增大呈增大趋势,第一目标转速随运行转速的减小呈减小趋势。
具体的,运行转速与第一目标转速之间的对应关系可预先设置,可为映射关系、计算公式等。基于该对应关系,可通过将运行转速代入预设公式中计算得到的结果作为第一目标转速;也可通过运行转速查询预设的映射关系,将映射关系中匹配得到的结果作为第一目标转速。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目标转速与运行转速也可为第一目标转速与运行转速呈负相关。例如,可获取室内环境温度和新风空调的设定温度,制热模式下室内环境温度大于设定温度,第一目标转速与运行转速可呈负相关,制热模式下室内环境温度小于设定温度第一目标转速与运行转速可呈正相关;制冷模式下室内环境温度小于设定温度,第一目标转速与运行转速可呈负相关,制冷模式下室内环境温度大于设定温度第一目标转速与运行转速可呈正相关。
步骤S30,控制所述室内风机以所述第一目标转速运行。
室内风机以第一目标转速运行时新风模式开启前后室内环境的温度变化量小于设定阈值。
具体的,在控制室内风机以第一目标转速运行的同时控制新风风机维持以上述运行转速运行。在检测到新风风机的转速增大或减小时,返回执行步骤S10。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在新风空调处于温度调节状态下根据新风风机的运行转速确定用于驱动室内空气内循环调温的室内风机运行的第一目标转速,从而实现新风空调对室内空气的温度调节效率可与新风引入的速度相匹配,使与室内空气具有一定温差的新风可在内循环调节的作用下快速地接近室内空气的温度,从而减少新风引入室内时室内环境的温度波动,提高室内用户舒适性。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新风空调处于温度调节状态下,响应于所述新风空调的新风模式启动指令,获取所述新风风机运行的第二目标转速;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所述第二目标转速运行,并开始计时获得计时时长;当所述计时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执行所述获取新风空调的新风风机的运行转速的步骤。
这里的启动指令可为用户发出的指令,也可为新风空调监测到室内环境的污染物浓度大于设定阈值时自动生成。
第二目标转速可通过获取用户输入的风速设置指令确定,也可根据监测到的室内环境当前的污染物浓度确定。
这里的第一预设时长可为系统默认配置的固定时长,也可由用户自行确定的时长,还可以是根据当前的室内外温差所确定的时长,第一预设时长与室内外温差呈负相关。
在本实施例中,在空调器进入新风模式后,在新风风机按照其目标转速运行一段时间后再对室内风机转速适应于新风风机的运行进行调控,从而在新风引入量达到会造成室内环境波动的影响的量时才对室内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一方面保证室内风机转速调控的有效性,另一方面避免室内风机转速过早提高增大新风引入的阻力,确保新风可尽快进入室内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度的提高,从而实现提高室内空气新鲜度与室内温度舒适性的有效兼顾。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包括:确定运行转速对应的转速调整值,根据转速调整值增大室内风机的当前转速,获得第一目标转速。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运行转速与转速调整值呈正相关,也就是说,转速调整值随运行转速的增大呈增大趋势,转速调整值随运行转速的减小呈减小趋势。
具体的,可预先设置运行转速与转速调整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为映射关系、计算关系等。基于该对应关系可通过将运行转速代入预设公式中计算得到的结果作为转速调整值;也可通过运行转速查询预设的映射关系,将映射关系中匹配得到的结果作为转速调整值。将转速调整值和当前转速的和值作为第一目标转速。
在本实施例中,新风风机的转速可以风档进行表征,基于新风风机转速大小的不同可预先划分有至少两个风档,本实施例新风风机的风档包括高风档、中风档以及低风档,在其他实施例中,新风风机也可根据实际需求划分为更多或更少的风档。具体的,新风风机为高风档时,确定转速调整值为第一调整值;新风风机为中风档时,确定转速调整值为第二调整值。第一调整值大于第二调整值,第二调整值大于第三调整值。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整值为80r/min,第二调整值为40rmin。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调整值和第二调整值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数值。
在其他实施例中,运行转速与转速调整值也可为正相关以外的其他相关的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新风风机的运行转速提升室内风机的当前转速,从而实现室内空气进入到新风空调中循环换热的速度可适应于新风风机引入新风的速度增大,保证进入到室内的新风可通过内循环尽快地调节温度,有效减少新风引入造成的室内环境温度的波动,进一步提高室内用户舒适性。
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运行转速与转速调整值(或第一目标转速)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可为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运行工况所确定的关系。具体的,可获取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与新风空调的设定温度的温差值及/或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以及温差值获取运行转速与转速调整值(或第一目标转速)的目标对应关系,基于目标对应关系确定当前新风风机的运行转速所对应的室内风机的第一目标转速。基于此,有利于保证所确定的第一目标转速的准确性,进一步减少新风引入造成的室内环境温度的波动,进一步提高室内用户舒适性。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实施例,提出本申请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之后,还包括:当所述运行转速小于或等于预设转速阈值时,控制所述室内风机维持当前转速运行;当所述运行转速大于所述预设转速阈值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运行转速确定所述新风空调的室内风机的第一目标转速的步骤。
预设转速阈值具体为预先设置的用于区分当前引入的新风是否会造成室内环境温度波动幅度大于设定幅度的转速临界值。
运行转速小于或等于预设转速阈值时,表明新风的引入不会造成室内环境温度大幅度波动,此时控制室内风机维持当前转速运行不但有利于保证空调运行稳定性,并且使空气与室内换热器可充分换热,保证出风温度可满足用户舒适性;运行转速大于预设转速阈值时,表明新风的引入会造成室内环境大幅度波动,此时适应于新风的运行转速对室内风机的转速进行调控,从而减少新风引入造成的室内温度波动,提高用户舒适性。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出本申请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步骤S30之后,还包括:
步骤S40,间隔第二预设时长,获取所述新风空调所在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的温差值;
第二预设时长可为预先设置的默认值,也可以是根据新风模式开启时室内外温差所确定的数值,第二预设时长与室内外温差呈负相关。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室内风机维持第一目标转速运行、且新风风机维持上述的运行转速运行。
温差值的获取过程具体如下,检测新风空调所在环境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将室内环境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之间差值的绝对值作为温差值。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室内环境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直接作为温差值。
在本实施例中,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的温差值为新风空调进入新风模式时而采用上述实施例提及的方式对室内风机进行调控时检测的温差值。在其他实施例中,温差值也可为采用上述实施例提及的方式对室内风机进行调控后并间隔第二预设时长后实时检测到的温差值。
步骤S50,根据所述温差值调节所述新风空调,以使所述新风空调的新风模式开启前后的室内环境的温度变化量小于设定阈值。
具体的,可根据温差值确定目标调节模块的运行参数,根据运行参数控制目标调节模块运行。目标调节模块为用于调节新风温度或室内换热器的换热量的模块。目标调节模块可为预先设置的固定模块,也可为根据新风空调当前运行的换热模式所确定的模块。例如,新风空调为仅允许制冷运行和制热运行中的一种运行时,目标调节模块为预先设置的固定模块,其中新风空调仅允许制冷运行时目标调节模块可预先设置为压缩机和/或电子膨胀阀等具有提高制冷量功能的模块中的一个,新风空调仅允许制热运行时目标调节模块可预先设置为压缩机和/或电子膨胀阀等具有提高制热量功能的模块中的一个、且/或新风风道内的加热模块等具有提高新风温度的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新风空调为具有制冷运行和制热运行切换功能的空调,基于此,步骤S50之前,还可包括:获取所述新风空调当前运行的换热模式;根据所述换热模式确定所述目标调节模块,不同的换热模式对应不同的目标调节模块。换热模式为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中的一种。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换热模式为制冷模式时,确定所述新风空调的压缩机为所述目标调节模块;当所述换热模式为制热模式时,确定所述新风空调的加热模块为所述目标调节模块,所述加热模块用于调节新风出风温度,加热模块设于新风风道内可对从室外进入新风风道的新风进行加热后送入室内。在其他实施例中,换热模式为制热模式时也可确定压缩机为目标调节模块;当换热模式为制冷模式时,也可确定室内外换热器之间的节流装置作为目标调节模块。基于此,可保证无论新风空调运行哪种换热模式,也可确保室外新风的引入不会造成室内环境温度的大幅度波动。
不同的温差值对应目标调节模块不同的运行参数。温差值与运行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可根据空调器当前的运行模式和目标调节模块的类型进行设置。基于该对应关系可通过温差值计算或查询映射关系得到目标调节模块的运行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新风空调包括压缩机,上述目标调节模块可为压缩机,所述根据所述温差值调节所述新风空调的步骤包括:在所述新风空调处于制冷模式时,当所述温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时,提高所述压缩机的频率;当所述温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时,维持所述压缩机的当前频率。第一预设温差具体为用于区分制冷模式下室外新风引入是否会造成室内环境温度的波动幅度大于设定幅度的临界温差值。基于此,在制冷模式下温差值过大时,通过压缩机提高频率运行可保证新风空调输出的制冷量可增大以弥补引入新风带来的热量,从而有效减少新风的引入造成室内温度的大幅度波动。在制冷模式下温差值较小时,表明新风引入不会造成室内温度的大幅度波动,在确保室内用户舒适性的前提下维持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以节约能耗。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新风空调包括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用于调节新风出风温度,上述目标调节模块可为这里的加热模块,所述根据所述温差值调节所述新风空调的步骤包括:在所述新风空调处于制热模式时,当所述温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差时,开启所述加热模块;当所述温差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差时,关闭所述加热模块。第二预设温差具体为用于区分制热模式下室外新风引入是否会造成室内环境温度的波动幅度大于设定幅度的临界温差值。基于此,在制热模式下温差值过大时,通过开启加热模块加热新风可保证引入新风的温度不会过低,从而有效减少新风的引入造成室内温度的大幅度波动;在制热模式下温差值较小时,表明新风引入不会造成室内温度的大幅度波动,在确保室内用户舒适性的前提下关闭加热模块以节约能耗。
其中,新风模式开启时室外新风引入室内环境,新风模式关闭时室外新风停止引入室内环境。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施例方案,下面以一个具体例子说明:
当空调处于温度调节状态而未开启新风功能时,记录室内环境温度T1和室外环境温度T4差值的绝对值ΔT,根据新风风机转速调整室内风机转速后运行3min后判断ΔT的大小,在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当ΔT≥12℃(即上述的第一预设温度)时,从室外进入室内的新风会影响室内的温度,这样会大大影响用户使用空调的舒适度,因此,在空调正常运行的压缩机频率基础上增加5HZ;当ΔT<12℃时,此时,进入室内的新风并不会对室内的温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压缩机运行的频率与未开新风功能保持一致;在空调运行制热模式时,当ΔT≥12℃(即上述的第二预设温度)时,从室外进入室内的新风会影响室内的温度,这样会大大影响用户使用空调的舒适度,因此,室内机位于新风风道内PTC加热器开启,使得空调器新风出风温度升高,提升空调使用的舒适性,当ΔT<12℃时,此时,进入室内的新风并不会对室内的温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室内机PTC加热器处于关闭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式,可保证在室内风机转速适应于新风风机转速进行调控之后,进一步适应于室内外温差对新风空调的运行进行调控,从而确保新风空调开启新风功能引入新风后室内环境温度可接近新风空调未开启新风功能之前的室内环境温度,进一步有效降低新风引入造成的室内环境的温度波动,以确保用户舒适性。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新风空调的控制程序,所述新风空调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任一实施例的相关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新风空调,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新风空调处于温度调节状态下,获取所述新风空调的新风风机的运行转速;所述温度调节状态下所述新风空调的室内风机驱动室内空气经过所述新风空调调节温度后送入室内;
根据所述运行转速确定所述室内风机的第一目标转速;
控制所述室内风机以所述第一目标转速运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转速与所述运行转速呈正相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运行转速确定所述室内风机的第一目标转速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运行转速对应的转速调整值,所述转速调整值与运行转速呈正相关;
根据所述转速调整值增大所述室内风机的当前转速,获得所述第一目标转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新风空调的新风风机的运行转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运行转速小于或等于预设转速阈值时,控制所述室内风机维持当前转速运行;
当所述运行转速大于所述预设转速阈值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运行转速确定所述新风空调的室内风机的第一目标转速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新风空调处于温度调节状态下,响应于所述新风空调的新风模式启动指令,获取所述新风风机运行的第二目标转速;
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所述第二目标转速运行,并开始计时获得计时时长;
当所述计时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执行所述获取新风空调的新风风机的运行转速的步骤。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室内风机以所述第一目标转速运行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间隔第二预设时长,获取所述新风空调所在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的温差值;
根据所述温差值调节所述新风空调,以使所述新风空调的新风模式开启前后的室内环境的温度变化量小于设定阈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空调包括压缩机,所述根据所述温差值调节所述新风空调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新风空调处于制冷模式时,当所述温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时,提高所述压缩机的频率;
当所述温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时,维持所述压缩机的当前频率。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空调包括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用于调节新风温度,所述根据所述温差值调节所述新风空调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新风空调处于制热模式时,当所述温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差时,开启所述加热模块;
当所述温差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差时,关闭所述加热模块。
9.一种新风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空调包括:
室内风机;
新风风机;
控制装置,所述室内风机和所述新风风机均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新风空调的控制程序,所述新风空调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新风空调的控制程序,所述新风空调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210282630.7A 2022-03-22 2022-03-22 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新风空调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8174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82630.7A CN116817404A (zh) 2022-03-22 2022-03-22 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新风空调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82630.7A CN116817404A (zh) 2022-03-22 2022-03-22 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新风空调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17404A true CN116817404A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24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82630.7A Pending CN116817404A (zh) 2022-03-22 2022-03-22 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新风空调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1740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12480B (zh)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空气调节设备
WO2022127108A1 (zh) 空调器及其温湿度调控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817404A (zh) 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新风空调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64612A (zh) 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环境调节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5289639A (zh) 一种氟泵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074446A (zh) 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36199B (zh) 空调器及其温湿度调控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147153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10972B (zh) 定频空调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22242B (zh) 空调器及其空调温湿度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4704949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
JPH0763392A (ja)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CN115900007B (zh) 一种机架式空调的调温除湿方法及装置
CN114838484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07260A (zh) 空调器及其空调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824109A (zh) 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环境调节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5682364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419438A (zh) 新风设备的控制方法、新风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366774A (zh) 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空气处理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7346235A (zh) 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空气处理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5682345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989628A (zh) 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环境调节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7190387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7346311A (zh) 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空气处理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8031399A (zh) 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环境调节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