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07467B - 基于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07467B
CN116807467B CN202310852282.7A CN202310852282A CN116807467B CN 116807467 B CN116807467 B CN 116807467B CN 202310852282 A CN202310852282 A CN 202310852282A CN 116807467 B CN116807467 B CN 1168074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oxygen
oxygen saturation
monitoring
early warning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522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07467A (zh
Inventor
赵雪成
仇兆浩
王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Yongkang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Yongkang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Yongkang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Yongkang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5228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074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807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074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074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074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optical sensors, e.g. spectral photometrical oximeters
    • A61B5/14551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optical sensors, e.g. spectral photometrical oxim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g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optical sensors, e.g. spectral photometrical oximeters
    • A61B5/14551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optical sensors, e.g. spectral photometrical oxim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gases
    • A61B5/1455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6Alarms related to a physiological condition, e.g. details of setting alarm thresholds or avoiding false alar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65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atient and care services, e.g. by using a telephone network
    • A61B5/747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atient and care services, e.g. by using a telephone network in case of emergency, i.e. alerting emergency servic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Physio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ritical Care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Nursing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包括:获取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通过求取平均值获取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分析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和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通过监测对象身体特征分析,设置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预警阈值;脉搏血氧仪按照设定监测周期循环监测血氧饱和度,获取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根据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结合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通过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与血氧饱和度预警阈值对比分析,进行个体适应性血氧饱和度智能监测预警。

Description

基于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监测预测预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基于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血氧饱和度通常由经验参照值作为监测参考,难以形成个性化精准监测预警;具体技术问题包括:如何获取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如何进行身体特征分析设置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预警阈值、如何进行血氧饱和度周期监测、如何进行血氧饱和度合理监测与预警分析、如何进行个体适应性监测预警等问题尚待解决;因此,有必要提出基于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系统,包括:
历史检测数据运算分系统,获取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通过求取平均值获取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分析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
身体特征分析阈值设置分系统,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和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通过监测对象身体特征分析,设置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预警阈值;
血氧饱和度周期监测分系统,脉搏血氧仪按照设定监测周期循环监测血氧饱和度,获取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
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分系统,根据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结合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通过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与血氧饱和度预警阈值对比分析,进行个体适应性血氧饱和度智能监测预警。
优选的,历史检测数据运算分系统包括:
血氧历史数据统计子系统,通过搜索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获取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
数据统计逻辑平均子系统,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通过平均值逻辑器求取平均值,获取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
逻辑平均参考分析子系统,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对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限值及标准参考值范围进行分析,分析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
优选的,身体特征分析阈值设置分系统包括:
身体特征信息采集子系统,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和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通过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采集获取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包括:年龄特征信息、性别特征信息、身高特征信息、体重特征信息、运动量特征信息及健康特征信息;
身体特征智能分析子系统,根据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通过特征信息智能分析单元,进行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和血氧饱和度个体特征关系智能分析,获取身体特征血氧饱和度个体精准特征值;
血氧预警阈值设置子系统,根据身体特征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特征值,设置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预警阈值。
优选的,血氧饱和度周期监测分系统包括:
指尖表面柔性贴合血氧检测子系统,通过指尖表面柔性贴合血氧检测单元,进行血氧饱和度检测,获取血氧饱和度检测信号;
检测供电红外信号传输子系统,通过微型红外无线信号传输单元,进行系统信号传输;
无线收发血氧仪监测子系统,脉搏血氧仪接收血氧饱和度感应检测信号,通过血氧饱和度检测信号分析血氧饱和度;按照设定监测周期循环监测,获取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
指尖表面柔性贴合血氧检测单元包括:指尖柔性贴合指套、第一波长红外发射片、第一波长红外检测片、第二波长红外发射片、第二波长红外检测片、电磁感应无线供电模块、红外检测控制模块、指尖感应检测触发模块;指尖柔性贴合指套通过透气薄层软硅胶贴合在监测对象的待检测指尖上;指尖感应检测触发模块感应指尖柔性贴合指套是否完整贴合待检测指尖,并将指尖感应信号传输到红外检测控制模块;第一波长红外发射片、第一波长红外检测片、第二波长红外发射片、第二波长红外检测片分别嵌合在指尖柔性贴合指套内,通过柔性波浪电源线和电磁感应无线供电模块电连接,并通过绞合微带线和红外检测控制模块通信连接;通过红外检测控制模块控制电磁感应无线供电模块分别向第一波长红外发射片和第二波长红外发射片供电触发第一波长红外射线和第二波长红外射线,第一波长红外射线和第二波长红外射线经过待检测指尖后形成第一波长红外吸收射线和第二波长红外吸收射线,第一波长红外检测片及第二波长红外检测片分别接收第一波长红外吸收射线和第二波长红外吸收射线,并将第一波长红外吸收射线和第二波长红外吸收射线分别转换为第一波长红外吸收射线电信号和第二波长红外吸收射线电信号,红外检测控制模块将第一波长红外吸收射线电信号和第二波长红外吸收射线电信号传输到微型红外无线信号传输单元。
优选的,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分系统包括:
血氧饱和度趋势预测子系统,根据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结合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预测监测对象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获取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预测曲线;
监测预警对比分析子系统,将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预测曲线与血氧饱和度预警阈值进行对比分析,获取血氧饱和度预测预警对比差异;
血氧饱和度预警子系统,根据血氧饱和度预测预警对比差异,当血氧饱和度预测预警对比差异超出血氧饱和度超限预警差异范围系统发出超限预警,进行个体适应性血氧饱和度智能监测预警。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方法,包括:
S100,获取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通过求取平均值获取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分析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
S200,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和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通过监测对象身体特征分析,设置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预警阈值;
S300,脉搏血氧仪按照设定监测周期循环监测血氧饱和度,获取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
S400,根据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结合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通过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与血氧饱和度预警阈值对比分析,进行个体适应性血氧饱和度智能监测预警。
优选的,S100包括:
S101,通过搜索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获取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
S102,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通过平均值逻辑器求取平均值,获取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
S103,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对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限值及标准参考值范围进行分析,分析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
优选的,S200包括:
S201,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和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通过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采集获取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包括:年龄特征信息、性别特征信息、身高特征信息、体重特征信息、运动量特征信息及健康特征信息;
S202,根据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通过特征信息智能分析单元,进行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和血氧饱和度个体特征关系智能分析,获取身体特征血氧饱和度个体精准特征值;
S203,根据身体特征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特征值,设置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预警阈值。
优选的,S300包括:
S301,指尖表面柔性贴合血氧检测子系统,通过指尖表面柔性贴合血氧检测单元,进行血氧饱和度检测,获取血氧饱和度检测信号;
S302,通过微型红外无线信号传输单元,进行系统信号传输;
S303,脉搏血氧仪接收血氧饱和度感应检测信号,通过血氧饱和度检测信号分析血氧饱和度;按照设定监测周期循环监测,获取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
指尖表面柔性贴合血氧检测单元包括:指尖柔性贴合指套、第一波长红外发射片、第一波长红外检测片、第二波长红外发射片、第二波长红外检测片、电磁感应无线供电模块、红外检测控制模块、指尖感应检测触发模块;指尖柔性贴合指套通过透气薄层软硅胶贴合在监测对象的待检测指尖上;指尖感应检测触发模块感应指尖柔性贴合指套是否完整贴合待检测指尖,并将指尖感应信号传输到红外检测控制模块;第一波长红外发射片、第一波长红外检测片、第二波长红外发射片、第二波长红外检测片分别嵌合在指尖柔性贴合指套内,通过柔性波浪电源线和电磁感应无线供电模块电连接,并通过绞合微带线和红外检测控制模块通信连接;通过红外检测控制模块控制电磁感应无线供电模块分别向第一波长红外发射片和第二波长红外发射片供电触发第一波长红外射线和第二波长红外射线,第一波长红外射线和第二波长红外射线经过待检测指尖后形成第一波长红外吸收射线和第二波长红外吸收射线,第一波长红外检测片及第二波长红外检测片分别接收第一波长红外吸收射线和第二波长红外吸收射线,并将第一波长红外吸收射线和第二波长红外吸收射线分别转换为第一波长红外吸收射线电信号和第二波长红外吸收射线电信号,红外检测控制模块将第一波长红外吸收射线电信号和第二波长红外吸收射线电信号传输到微型红外无线信号传输单元。
优选的,S400包括:
S401,根据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结合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预测监测对象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获取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预测曲线;
S402,将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预测曲线与血氧饱和度预警阈值进行对比分析,获取血氧饱和度预测预警对比差异;
S403,根据血氧饱和度预测预警对比差异,当血氧饱和度预测预警对比差异超出血氧饱和度超限预警差异范围系统发出超限预警,进行个体适应性血氧饱和度智能监测预警。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利用历史检测数据运算分系统,获取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通过求取平均值获取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分析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身体特征分析阈值设置分系统,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和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通过监测对象身体特征分析,设置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预警阈值;血氧饱和度周期监测分系统,脉搏血氧仪按照设定监测周期循环监测血氧饱和度,获取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分系统,根据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结合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通过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与血氧饱和度预警阈值对比分析,进行个体适应性血氧饱和度智能监测预警;能够通过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运算获取精准的监测参考数据,可以形成个性化精准监测预警,可以进行身体特征分析设置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预警阈值大幅提高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水平,可以进行血氧饱和度周期监测提高监测合理化及时性,能够进行血氧饱和度合理监测与预警分析及个体适应性监测预警,显著提高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精准性和及时性。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系统实施例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系统另一实施例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方法步骤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系统,包括:
历史检测数据运算分系统1,获取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通过求取平均值获取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分析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
身体特征分析阈值设置分系统2,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和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通过监测对象身体特征分析,设置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预警阈值;
血氧饱和度周期监测分系统3,脉搏血氧仪按照设定监测周期循环监测血氧饱和度,获取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
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分系统4,根据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结合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通过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与血氧饱和度预警阈值对比分析,进行个体适应性血氧饱和度智能监测预警。
上述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系统,包括: 历史检测数据运算分系统,获取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通过求取平均值获取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分析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身体特征分析阈值设置分系统,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和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通过监测对象身体特征分析,设置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预警阈值;血氧饱和度周期监测分系统,脉搏血氧仪按照设定监测周期循环监测血氧饱和度,获取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分系统,根据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结合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通过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与血氧饱和度预警阈值对比分析,进行个体适应性血氧饱和度智能监测预警;能够通过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运算获取精准的监测参考数据,可以形成个性化精准监测预警,可以进行身体特征分析设置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预警阈值大幅提高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水平,可以进行血氧饱和度周期监测提高监测合理化及时性,能够进行血氧饱和度合理监测与预警分析及个体适应性监测预警,显著提高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精准性和及时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历史检测数据运算分系统包括:
血氧历史数据统计子系统,通过搜索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获取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
数据统计逻辑平均子系统,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通过平均值逻辑器求取平均值,获取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
逻辑平均参考分析子系统,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对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限值及标准参考值范围进行分析,分析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
上述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为:利用历史检测数据运算,血氧历史数据统计子系统,通过搜索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获取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数据统计逻辑平均子系统,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通过平均值逻辑器求取平均值,获取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逻辑平均参考分析子系统,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对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限值及标准参考值范围进行分析,分析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身体特征分析阈值设置分系统包括:
身体特征信息采集子系统,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和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通过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采集获取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包括:年龄特征信息、性别特征信息、身高特征信息、体重特征信息、运动量特征信息及健康特征信息;
身体特征智能分析子系统,根据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通过特征信息智能分析单元,进行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和血氧饱和度个体特征关系智能分析,获取身体特征血氧饱和度个体精准特征值;
血氧预警阈值设置子系统,根据身体特征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特征值,设置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预警阈值。
上述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为:利用身体特征分析阈值设置,身体特征信息采集子系统,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和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通过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采集获取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包括:年龄特征信息、性别特征信息、身高特征信息、体重特征信息、运动量特征信息及健康特征信息;身体特征智能分析子系统,根据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通过特征信息智能分析单元,进行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和血氧饱和度个体特征关系智能分析,获取身体特征血氧饱和度个体精准特征值;血氧预警阈值设置子系统,根据身体特征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特征值,设置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预警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血氧饱和度周期监测分系统包括:
指尖表面柔性贴合血氧检测子系统,通过指尖表面柔性贴合血氧检测单元,进行血氧饱和度检测,获取血氧饱和度检测信号;
检测供电红外信号传输子系统,通过微型红外无线信号传输单元,进行系统信号传输;
无线收发血氧仪监测子系统,脉搏血氧仪接收血氧饱和度感应检测信号,通过血氧饱和度检测信号分析血氧饱和度;按照设定监测周期循环监测,获取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
指尖表面柔性贴合血氧检测单元包括:指尖柔性贴合指套、第一波长红外发射片、第一波长红外检测片、第二波长红外发射片、第二波长红外检测片、电磁感应无线供电模块、红外检测控制模块、指尖感应检测触发模块;指尖柔性贴合指套通过透气薄层软硅胶贴合在监测对象的待检测指尖上;指尖感应检测触发模块感应指尖柔性贴合指套是否完整贴合待检测指尖,并将指尖感应信号传输到红外检测控制模块;第一波长红外发射片、第一波长红外检测片、第二波长红外发射片、第二波长红外检测片分别嵌合在指尖柔性贴合指套内,通过柔性波浪电源线和电磁感应无线供电模块电连接,并通过绞合微带线和红外检测控制模块通信连接;通过红外检测控制模块控制电磁感应无线供电模块分别向第一波长红外发射片和第二波长红外发射片供电触发第一波长红外射线和第二波长红外射线,第一波长红外射线和第二波长红外射线经过待检测指尖后形成第一波长红外吸收射线和第二波长红外吸收射线,第一波长红外检测片及第二波长红外检测片分别接收第一波长红外吸收射线和第二波长红外吸收射线,并将第一波长红外吸收射线和第二波长红外吸收射线分别转换为第一波长红外吸收射线电信号和第二波长红外吸收射线电信号,红外检测控制模块将第一波长红外吸收射线电信号和第二波长红外吸收射线电信号传输到微型红外无线信号传输单元。
上述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为:利用血氧饱和度周期监测,指尖表面柔性贴合血氧检测子系统,通过指尖表面柔性贴合血氧检测单元,进行血氧饱和度检测,获取血氧饱和度检测信号;检测供电红外信号传输子系统32,通过微型红外无线信号传输单元320,进行系统信号传输;无线收发血氧仪监测子系统33,脉搏血氧仪接收血氧饱和度感应检测信号,通过血氧饱和度检测信号分析血氧饱和度;按照设定监测周期循环监测,获取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指尖表面柔性贴合血氧检测单元包括:指尖柔性贴合指套311、第一波长红外发射片312、第一波长红外检测片313、第二波长红外发射片314、第二波长红外检测片315、电磁感应无线供电模块316、红外检测控制模块317、指尖感应检测触发模块318;指尖柔性贴合指套通过透气薄层软硅胶贴合在监测对象的待检测指尖上;指尖感应检测触发模块感应指尖柔性贴合指套是否完整贴合待检测指尖,并将指尖感应信号传输到红外检测控制模块;第一波长红外发射片、第一波长红外检测片、第二波长红外发射片、第二波长红外检测片分别嵌合在指尖柔性贴合指套内,通过柔性波浪电源线和电磁感应无线供电模块电连接,并通过绞合微带线和红外检测控制模块通信连接;通过红外检测控制模块控制电磁感应无线供电模块分别向第一波长红外发射片和第二波长红外发射片供电触发第一波长红外射线和第二波长红外射线,第一波长红外射线和第二波长红外射线经过待检测指尖后形成第一波长红外吸收射线和第二波长红外吸收射线,第一波长红外检测片及第二波长红外检测片分别接收第一波长红外吸收射线和第二波长红外吸收射线,并将第一波长红外吸收射线和第二波长红外吸收射线分别转换为第一波长红外吸收射线电信号和第二波长红外吸收射线电信号,红外检测控制模块将第一波长红外吸收射线电信号和第二波长红外吸收射线电信号传输到微型红外无线信号传输单元。
在一个实施例中,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分系统包括:
血氧饱和度趋势预测子系统,根据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结合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预测监测对象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获取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预测曲线;
监测预警对比分析子系统,将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预测曲线与血氧饱和度预警阈值进行对比分析,获取血氧饱和度预测预警对比差异;
血氧饱和度预警子系统,根据血氧饱和度预测预警对比差异,当血氧饱和度预测预警对比差异超出血氧饱和度超限预警差异范围系统发出超限预警,进行个体适应性血氧饱和度智能监测预警;
根据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结合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预测监测对象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获取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预测曲线包括:根据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建立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周期分布图;分析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和血氧饱和度之间的影响紧密度,将影响紧密度按照由高到低的百分比表示,获取身体特征对血氧饱和度影响紧密度集合;将身体特征对血氧饱和度影响紧密度集合分别与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相乘并累加求取平均值,获取血氧饱和度身体特征预测平均值;通过血氧饱和度身体特征预测平均值,按监测周期循环延伸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周期分布图,获取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周期分布延伸趋势图;通过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周期分布延伸趋势图,预测监测对象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获取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预测曲线。
上述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为:利用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血氧饱和度趋势预测子系统,根据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结合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预测监测对象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获取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预测曲线;监测预警对比分析子系统,将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预测曲线与血氧饱和度预警阈值进行对比分析,获取血氧饱和度预测预警对比差异;血氧饱和度预警子系统,根据血氧饱和度预测预警对比差异,当血氧饱和度预测预警对比差异超出血氧饱和度超限预警差异范围系统发出超限预警,进行个体适应性血氧饱和度智能监测预警;根据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结合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预测监测对象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获取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预测曲线包括:根据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建立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周期分布图;分析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和血氧饱和度之间的影响紧密度,将影响紧密度按照由高到低的百分比表示,获取身体特征对血氧饱和度影响紧密度集合;将身体特征对血氧饱和度影响紧密度集合分别与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相乘并累加求取平均值,获取血氧饱和度身体特征预测平均值;通过血氧饱和度身体特征预测平均值,按监测周期循环延伸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周期分布图,获取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周期分布延伸趋势图;通过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周期分布延伸趋势图,预测监测对象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获取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预测曲线。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方法,包括:
S100,获取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通过求取平均值获取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分析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
S200,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和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通过监测对象身体特征分析,设置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预警阈值;
S300,脉搏血氧仪按照设定监测周期循环监测血氧饱和度,获取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
S400,根据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结合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通过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与血氧饱和度预警阈值对比分析,进行个体适应性血氧饱和度智能监测预警。
上述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方法,包括:获取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通过求取平均值获取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分析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和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通过监测对象身体特征分析,设置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预警阈值;脉搏血氧仪按照设定监测周期循环监测血氧饱和度,获取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根据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结合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通过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与血氧饱和度预警阈值对比分析,进行个体适应性血氧饱和度智能监测预警;能够通过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运算获取精准的监测参考数据,可以形成个性化精准监测预警,可以进行身体特征分析设置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预警阈值大幅提高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水平,可以进行血氧饱和度周期监测提高监测合理化及时性,能够进行血氧饱和度合理监测与预警分析及个体适应性监测预警,显著提高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精准性和及时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S100包括:
S101,通过搜索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获取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
S102,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通过平均值逻辑器求取平均值,获取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
S103,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对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限值及标准参考值范围进行分析,分析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
上述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为:利用历史检测数据运算,通过搜索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获取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通过平均值逻辑器求取平均值,获取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对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限值及标准参考值范围进行分析,分析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S200包括:
S201,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和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通过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采集获取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包括:年龄特征信息、性别特征信息、身高特征信息、体重特征信息、运动量特征信息及健康特征信息;
S202,根据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通过特征信息智能分析单元,进行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和血氧饱和度个体特征关系智能分析,获取身体特征血氧饱和度个体精准特征值;
S203,根据身体特征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特征值,设置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预警阈值。
上述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为:利用身体特征分析阈值设置,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和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通过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采集获取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包括:年龄特征信息、性别特征信息、身高特征信息、体重特征信息、运动量特征信息及健康特征信息;根据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通过特征信息智能分析单元,进行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和血氧饱和度个体特征关系智能分析,获取身体特征血氧饱和度个体精准特征值;根据身体特征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特征值,设置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预警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S300包括:
S301,指尖表面柔性贴合血氧检测子系统,通过指尖表面柔性贴合血氧检测单元,进行血氧饱和度检测,获取血氧饱和度检测信号;
S302,通过微型红外无线信号传输单元,进行系统信号传输;
S303,脉搏血氧仪接收血氧饱和度感应检测信号,通过血氧饱和度检测信号分析血氧饱和度;按照设定监测周期循环监测,获取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
指尖表面柔性贴合血氧检测单元包括:指尖柔性贴合指套、第一波长红外发射片、第一波长红外检测片、第二波长红外发射片、第二波长红外检测片、电磁感应无线供电模块、红外检测控制模块、指尖感应检测触发模块;指尖柔性贴合指套通过透气薄层软硅胶贴合在监测对象的待检测指尖上;指尖感应检测触发模块感应指尖柔性贴合指套是否完整贴合待检测指尖,并将指尖感应信号传输到红外检测控制模块;第一波长红外发射片、第一波长红外检测片、第二波长红外发射片、第二波长红外检测片分别嵌合在指尖柔性贴合指套内,通过柔性波浪电源线和电磁感应无线供电模块电连接,并通过绞合微带线和红外检测控制模块通信连接;通过红外检测控制模块控制电磁感应无线供电模块分别向第一波长红外发射片和第二波长红外发射片供电触发第一波长红外射线和第二波长红外射线,第一波长红外射线和第二波长红外射线经过待检测指尖后形成第一波长红外吸收射线和第二波长红外吸收射线,第一波长红外检测片及第二波长红外检测片分别接收第一波长红外吸收射线和第二波长红外吸收射线,并将第一波长红外吸收射线和第二波长红外吸收射线分别转换为第一波长红外吸收射线电信号和第二波长红外吸收射线电信号,红外检测控制模块将第一波长红外吸收射线电信号和第二波长红外吸收射线电信号传输到微型红外无线信号传输单元。
上述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为:利用血氧饱和度周期监测,通过指尖表面柔性贴合血氧检测单元,进行血氧饱和度检测,获取血氧饱和度检测信号;通过微型红外无线信号传输单元,进行系统信号传输;脉搏血氧仪接收血氧饱和度感应检测信号,通过血氧饱和度检测信号分析血氧饱和度;按照设定监测周期循环监测,获取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指尖表面柔性贴合血氧检测单元包括:指尖柔性贴合指套、第一波长红外发射片、第一波长红外检测片、第二波长红外发射片、第二波长红外检测片、电磁感应无线供电模块、红外检测控制模块、指尖感应检测触发模块;指尖柔性贴合指套通过透气薄层软硅胶贴合在监测对象的待检测指尖上;指尖感应检测触发模块感应指尖柔性贴合指套是否完整贴合待检测指尖,并将指尖感应信号传输到红外检测控制模块;第一波长红外发射片、第一波长红外检测片、第二波长红外发射片、第二波长红外检测片分别嵌合在指尖柔性贴合指套内,通过柔性波浪电源线和电磁感应无线供电模块电连接,并通过绞合微带线和红外检测控制模块通信连接;通过红外检测控制模块控制电磁感应无线供电模块分别向第一波长红外发射片和第二波长红外发射片供电触发第一波长红外射线和第二波长红外射线,第一波长红外射线和第二波长红外射线经过待检测指尖后形成第一波长红外吸收射线和第二波长红外吸收射线,第一波长红外检测片及第二波长红外检测片分别接收第一波长红外吸收射线和第二波长红外吸收射线,并将第一波长红外吸收射线和第二波长红外吸收射线分别转换为第一波长红外吸收射线电信号和第二波长红外吸收射线电信号,红外检测控制模块将第一波长红外吸收射线电信号和第二波长红外吸收射线电信号传输到微型红外无线信号传输单元。
在一个实施例中,S400包括:
S401,根据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结合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预测监测对象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获取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预测曲线;
S402,将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预测曲线与血氧饱和度预警阈值进行对比分析,获取血氧饱和度预测预警对比差异;
S403,根据血氧饱和度预测预警对比差异,当血氧饱和度预测预警对比差异超出血氧饱和度超限预警差异范围系统发出超限预警,进行个体适应性血氧饱和度智能监测预警;
根据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结合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预测监测对象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获取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预测曲线包括:根据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建立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周期分布图;分析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和血氧饱和度之间的影响紧密度,将影响紧密度按照由高到低的百分比表示,获取身体特征对血氧饱和度影响紧密度集合;将身体特征对血氧饱和度影响紧密度集合分别与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相乘并累加求取平均值,获取血氧饱和度身体特征预测平均值;通过血氧饱和度身体特征预测平均值,按监测周期循环延伸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周期分布图,获取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周期分布延伸趋势图;通过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周期分布延伸趋势图,预测监测对象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获取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预测曲线。
上述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为:利用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根据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结合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预测监测对象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获取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预测曲线;将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预测曲线与血氧饱和度预警阈值进行对比分析,获取血氧饱和度预测预警对比差异;根据血氧饱和度预测预警对比差异,当血氧饱和度预测预警对比差异超出血氧饱和度超限预警差异范围系统发出超限预警,进行个体适应性血氧饱和度智能监测预警;根据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结合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预测监测对象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获取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预测曲线包括:根据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建立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周期分布图;分析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和血氧饱和度之间的影响紧密度,将影响紧密度按照由高到低的百分比表示,获取身体特征对血氧饱和度影响紧密度集合;将身体特征对血氧饱和度影响紧密度集合分别与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相乘并累加求取平均值,获取血氧饱和度身体特征预测平均值;通过血氧饱和度身体特征预测平均值,按监测周期循环延伸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周期分布图,获取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周期分布延伸趋势图;通过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周期分布延伸趋势图,预测监测对象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获取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预测曲线。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6)

1.基于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历史检测数据运算分系统,获取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通过求取平均值获取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分析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
身体特征分析阈值设置分系统,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和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通过监测对象身体特征分析,设置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预警阈值;
血氧饱和度周期监测分系统,脉搏血氧仪按照设定监测周期循环监测血氧饱和度,获取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
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分系统,根据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结合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通过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与血氧饱和度预警阈值对比分析,进行个体适应性血氧饱和度智能监测预警;
血氧饱和度周期监测分系统包括:
指尖表面柔性贴合血氧检测子系统,通过指尖表面柔性贴合血氧检测单元,进行血氧饱和度检测,获取血氧饱和度检测信号;
检测供电红外信号传输子系统,通过微型红外无线信号传输单元,进行系统信号传输;
无线收发血氧仪监测子系统,脉搏血氧仪接收血氧饱和度感应检测信号,通过血氧饱和度检测信号分析血氧饱和度;按照设定监测周期循环监测,获取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
指尖表面柔性贴合血氧检测单元包括:指尖柔性贴合指套、第一波长红外发射片、第一波长红外检测片、第二波长红外发射片、第二波长红外检测片、电磁感应无线供电模块、红外检测控制模块、指尖感应检测触发模块;指尖柔性贴合指套通过透气薄层软硅胶贴合在监测对象的待检测指尖上;指尖感应检测触发模块感应指尖柔性贴合指套是否完整贴合待检测指尖,并将指尖感应信号传输到红外检测控制模块;第一波长红外发射片、第一波长红外检测片、第二波长红外发射片、第二波长红外检测片分别嵌合在指尖柔性贴合指套内,通过柔性波浪电源线和电磁感应无线供电模块电连接,并通过绞合微带线和红外检测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分系统包括:
血氧饱和度趋势预测子系统,根据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结合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预测监测对象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获取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预测曲线;
监测预警对比分析子系统,将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预测曲线与血氧饱和度预警阈值进行对比分析,获取血氧饱和度预测预警对比差异;
血氧饱和度预警子系统,根据血氧饱和度预测预警对比差异,当血氧饱和度预测预警对比差异超出血氧饱和度超限预警差异范围系统发出超限预警,进行个体适应性血氧饱和度智能监测预警;
根据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结合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预测监测对象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获取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预测曲线包括:根据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建立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周期分布图;分析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和血氧饱和度之间的影响紧密度,将影响紧密度按照由高到低的百分比表示,获取身体特征对血氧饱和度影响紧密度集合;将身体特征对血氧饱和度影响紧密度集合分别与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相乘并累加求取平均值,获取血氧饱和度身体特征预测平均值;通过血氧饱和度身体特征预测平均值,按监测周期循环延伸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周期分布图,获取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周期分布延伸趋势图;通过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周期分布延伸趋势图,预测监测对象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获取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预测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历史检测数据运算分系统包括:
血氧历史数据统计子系统,通过搜索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获取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
数据统计逻辑平均子系统,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通过平均值逻辑器求取平均值,获取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
逻辑平均参考分析子系统,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对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限值及标准参考值范围进行分析,分析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身体特征分析阈值设置分系统包括:
身体特征信息采集子系统,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和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通过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采集获取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包括:年龄特征信息、性别特征信息、身高特征信息、体重特征信息、运动量特征信息及健康特征信息;
身体特征智能分析子系统,根据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通过特征信息智能分析单元,进行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和血氧饱和度个体特征关系智能分析,获取身体特征血氧饱和度个体精准特征值;
血氧预警阈值设置子系统,根据身体特征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特征值,设置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预警阈值。
4.基于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00,获取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通过求取平均值获取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分析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
S200,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和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通过监测对象身体特征分析,设置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预警阈值;
S300,脉搏血氧仪按照设定监测周期循环监测血氧饱和度,获取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
S400,根据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结合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通过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与血氧饱和度预警阈值对比分析,进行个体适应性血氧饱和度智能监测预警;
S300包括:
S301,指尖表面柔性贴合血氧检测子系统,通过指尖表面柔性贴合血氧检测单元,进行血氧饱和度检测,获取血氧饱和度检测信号;
S302,通过微型红外无线信号传输单元,进行系统信号传输;
S303,脉搏血氧仪接收血氧饱和度感应检测信号,通过血氧饱和度检测信号分析血氧饱和度;按照设定监测周期循环监测,获取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
指尖表面柔性贴合血氧检测单元包括:指尖柔性贴合指套、第一波长红外发射片、第一波长红外检测片、第二波长红外发射片、第二波长红外检测片、电磁感应无线供电模块、红外检测控制模块、指尖感应检测触发模块;指尖柔性贴合指套通过透气薄层软硅胶贴合在监测对象的待检测指尖上;指尖感应检测触发模块感应指尖柔性贴合指套是否完整贴合待检测指尖,并将指尖感应信号传输到红外检测控制模块;第一波长红外发射片、第一波长红外检测片、第二波长红外发射片、第二波长红外检测片分别嵌合在指尖柔性贴合指套内,通过柔性波浪电源线和电磁感应无线供电模块电连接,并通过绞合微带线和红外检测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S400包括:
S401,根据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结合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预测监测对象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获取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预测曲线;
S402,将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预测曲线与血氧饱和度预警阈值进行对比分析,获取血氧饱和度预测预警对比差异;
S403,根据血氧饱和度预测预警对比差异,当血氧饱和度预测预警对比差异超出血氧饱和度超限预警差异范围系统发出超限预警,进行个体适应性血氧饱和度智能监测预警;
根据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结合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预测监测对象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获取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预测曲线包括:根据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建立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周期分布图;分析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和血氧饱和度之间的影响紧密度,将影响紧密度按照由高到低的百分比表示,获取身体特征对血氧饱和度影响紧密度集合;将身体特征对血氧饱和度影响紧密度集合分别与血氧饱和度周期循环监测值相乘并累加求取平均值,获取血氧饱和度身体特征预测平均值;通过血氧饱和度身体特征预测平均值,按监测周期循环延伸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周期分布图,获取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周期分布延伸趋势图;通过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周期分布延伸趋势图,预测监测对象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获取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预测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S100包括:
S101,通过搜索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获取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
S102,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通过平均值逻辑器求取平均值,获取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
S103,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对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限值及标准参考值范围进行分析,分析监测对象的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S200包括:
S201,根据血氧饱和度历史检测数据平均值和血氧饱和度标准参考范围,通过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采集获取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包括:年龄特征信息、性别特征信息、身高特征信息、体重特征信息、运动量特征信息及健康特征信息;
S202,根据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通过特征信息智能分析单元,进行监测对象身体特征信息和血氧饱和度个体特征关系智能分析,获取身体特征血氧饱和度个体精准特征值;
S203,根据身体特征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特征值,设置血氧饱和度个体适应性预警阈值。
CN202310852282.7A 2023-07-12 2023-07-12 基于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68074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52282.7A CN116807467B (zh) 2023-07-12 2023-07-12 基于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52282.7A CN116807467B (zh) 2023-07-12 2023-07-12 基于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07467A CN116807467A (zh) 2023-09-29
CN116807467B true CN116807467B (zh) 2024-05-14

Family

ID=88112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52282.7A Active CN116807467B (zh) 2023-07-12 2023-07-12 基于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0746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1067A (zh) * 2018-04-02 2018-09-07 武汉久乐科技有限公司 预警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995477A (zh) * 2019-11-20 2020-04-10 北京宝兰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动态阈值的预警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59244A (zh) * 2020-10-20 2021-01-22 吾征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血氧饱和度的疾病信息匹配系统
CN114974588A (zh) * 2022-06-08 2022-08-30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 糖尿病患者血糖分析装置及方法
CN217793033U (zh) * 2021-12-16 2022-11-15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一种可调节固定的脉搏血氧饱和度探头
CN115990002A (zh) * 2023-03-21 2023-04-2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一种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6327188A (zh) * 2023-05-29 2023-06-27 深圳市亿米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指夹式血氧仪的血氧分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311900A1 (en) * 2014-11-13 2017-11-02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monitoring a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a subject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1067A (zh) * 2018-04-02 2018-09-07 武汉久乐科技有限公司 预警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995477A (zh) * 2019-11-20 2020-04-10 北京宝兰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动态阈值的预警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59244A (zh) * 2020-10-20 2021-01-22 吾征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血氧饱和度的疾病信息匹配系统
CN217793033U (zh) * 2021-12-16 2022-11-15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一种可调节固定的脉搏血氧饱和度探头
CN114974588A (zh) * 2022-06-08 2022-08-30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 糖尿病患者血糖分析装置及方法
CN115990002A (zh) * 2023-03-21 2023-04-2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一种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6327188A (zh) * 2023-05-29 2023-06-27 深圳市亿米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指夹式血氧仪的血氧分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07467A (zh) 2023-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334972A1 (en) Remote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US20240130688A1 (en) Detecting Conditions Using Heart Rate Sensors
CN103040443B (zh) 智能健康调整系统
CN103393414B (zh) 生理指标检测仪
CN103393416B (zh) 基于电视系统的生理指标监控系统
US9375143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20050203707A1 (en) Data measuring device, healthcare data acquiring system, and healthcare data acquiring method
CN103395441A (zh) 汽车多功能方向盘
CN102323310B (zh) 无创血糖监测系统
CN105042769A (zh) 睡眠状态监控方法及装置、空调器系统
CN109528163B (zh) 一种睡眠监测的方法和设备
CN116807467B (zh) 基于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03412658A (zh) 无线鼠标
JP2016106812A (ja) 電子機器
TW201202995A (en) Physiology condition detection device and the system thereof
JP2015114761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電子機器、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205849445U (zh) 一种融合多传感器的人体生理特征信息采集装置
KR20170022579A (ko) 저전력 기반의 바이오 데이터 수집 및 관리 시스템
CN102421355B (zh) 一种在手指处测量血氧的方法及指夹式血氧测量仪
CN112137777B (zh) 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体外控制系统
CN209826737U (zh) 一种偏瘫习得性废用评估和治疗装置
CN201607814U (zh) 生理信息的无线传输装置
CN105241473A (zh) 运动监测系统及其信号采集装置、监测终端、鞋及鞋垫
CN217408796U (zh) 一种数据采集电路、装置及人体检测和康复仪
CN211834368U (zh) 一种运动员疲劳度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