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05232A - 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05232A
CN116805232A CN202311071407.9A CN202311071407A CN116805232A CN 116805232 A CN116805232 A CN 116805232A CN 202311071407 A CN202311071407 A CN 202311071407A CN 116805232 A CN116805232 A CN 1168052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stability
rfi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714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05232B (zh
Inventor
张树德
沈树华
李维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ongshif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ongshif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ongshif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ongshif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7140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052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805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052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052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052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具体涉及物料管理技术领域,通过综合分析RFID识别过程信息和传送带运输稳定信息,利用归一化处理计算识别稳定预估系数,从而对单次的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进行识别的过程的效果进行评估,可以提前预测识别的效果,并生成不同等级的识别效果信号,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设定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对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识别过程中的隐患,提前预测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效果,以提高物料的出入库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管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用于通过无线电波自动识别和跟踪物体;RFID包括RFID标签和RFID读写器。RFID标签:RFID标签是一个小型设备,内部包含一个芯片和一个天线。芯片存储着与物体相关的数据,如识别码、序列号或其他信息。天线用于与读写器进行通信,并将标签内的数据传输到读写器。RFID读写器:RFID读写器是用于与RFID标签进行通信的设备。RFID读写器通过发送无线电波信号来激活附近的RFID标签,并接收从RFID标签返回的数据。RFID读写器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与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物料出入库时,RFID读写器通过发送无线电信号与附近的RFID标签进行通信。RFID标签接收到RFID读写器的信号后,通过提取信号中的能量激活芯片,并返回存储的信息给RFID读写器。RFID读写器将提取的信息传输到计算机或系统中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记录。这样可以实现物料出入库过程中的自动识别、记录和管理。
现有的存在一种通过传送带对物料进行出入库时,是通过固定的RFID读写器对经过的带有RFID标签的物料进行识别;但对RFID读写器和RFID标签的工作状态和匹配等情况的监测不够全面,对RFID读写器和RFID标签的识别过程是否正常的评估不全面,会造成无法及时发现读写器或标签的工作问题,导致库存管理的错误,如物料遗漏、误判入库或出库等问题,会导致物料追踪困难,例如,在物料流动过程中,如果无法确定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匹配是否正常,可能会导致物料跟踪的不准确或丢失。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采集RFID识别过程信息,根据RFID读写器发射功率与发射功率阈值计算稳定发射判定值,根据识别发送时间和识别处理时间计算响应及时指数;
步骤S2:采集传送带运输稳定信息,通过对传送带的传输速度计算传输速度稳定变化系数;
步骤S3:将稳定发射判定值、响应及时指数以及传输速度稳定变化系数通过归一化处理计算识别稳定预估系数;根据识别稳定预估系数与识别稳定评估阈值的比较,生成不同等级的识别效果信号;
步骤S4:对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内的识别稳定预估系数进行分析计算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通过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和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一阈值和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二阈值的比较,生成不同等级的物料识别信号。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RFID识别过程信息通过稳定发射判定值和响应及时指数体现;其中,稳定发射判定值的获取逻辑为:
设定发射功率阈值;获取单次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进行识别过程中的RFID读写器发射功率,计算稳定发射判定值,其表达式为,其中,/>分别为稳定发射判定值、RFID读写器发射功率以及发射功率阈值。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响应及时指数的获取逻辑为:获取单次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进行识别过程中从RFID读写器发送识别请求到成功识别RFID标签所需的时间,将单次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进行识别过程中从RFID读写器发送识别请求到成功识别RFID标签所需的时间标记为识别发送时间;
获取从RFID读写器发送识别请求到成功识别RFID标签后,进行后续处理的操作完成所需的时间,将RFID读写器发送识别请求到成功识别RFID标签后,进行后续处理的操作完成所需的时间标记为识别处理时间;
设定识别发送时间阈值,设定识别处理时间阈值;计算响应及时指数,其表达式为:;其中,/>分别为响应及时指数、识别发送时间、识别处理时间、识别发送时间阈值以及识别处理时间阈值;
将识别发送时间和识别处理时间的和标记为识别过程时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中,获取在识别过程时间内监测到的个传送带的传输速度,按照时间顺序对识别过程时间内监测的传送带的传输速度进行编号;
在识别过程时间内,计算传输速度稳定变化系数,其表达式为:;其中,/>分别为传输速度稳定变化系数、识别过程时间内监测到的第/>个传送带的传输速度以及识别过程时间内监测到的第/>个传送带的传输速度,/>表示识别过程时间内监测的传送带的传输速度的编号,/>为识别过程时间内监测到的传送带的传输速度的数量,/>,/>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设定识别稳定评估阈值;通过识别稳定预估系数与识别稳定评估阈值的比较,生成不同等级的识别效果信号:当识别稳定预估系数小于等于识别稳定评估阈值,生成一级识别效果信号;当识别稳定预估系数大于识别稳定评估阈值,生成二级识别效果信号;
当生成二级识别效果信号,获取该物料是否被RFID读写器识别成功,当识别成功,将该物料标记为识别合格;当未被识别成功,将该物料标记为识别不合格。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4中,设定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内包括有次的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过程,统计在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内识别稳定预估系数大于识别稳定评估阈值的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过程的次数;
计算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其表达式为:
,/>为在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内识别稳定预估系数大于识别稳定评估阈值的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过程的编号,/>为在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内识别稳定预估系数大于识别稳定评估阈值的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过程的次数,/>分别为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第个识别稳定预估系数以及识别稳定评估阈值,其中/>,/>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设定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一阈值和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二阈值,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一阈值小于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二阈值;
当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小于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一阈值,生成一级物料识别信号;
当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大于等于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一阈值,且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小于等于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二阈值,生成二级物料识别信号;
当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大于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二阈值,生成三级物料识别信号。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模块以及与数据处理模块通讯连接的第一信息采集模块、第二信息采集模块、识别效果评估模块以及物料识别评估模块;
第一信息采集模块采集RFID识别过程信息,将RFID识别过程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计算得到稳定发射判定值和响应及时指数;
第二信息采集传送带运输稳定信息,将传送带运输稳定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计算得到传输速度稳定变化系数;
将稳定发射判定值、响应及时指数以及传输速度稳定变化系数通过数据处理模块的归一化处理计算识别稳定预估系数;
识别效果评估模块根据识别稳定预估系数与识别稳定评估阈值的比较,生成不同等级的识别效果信号;
物料识别评估模块通过对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内的识别稳定预估系数进行分析计算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通过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和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一阈值和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二阈值的比较,生成不同等级的物料识别信号。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存储介质,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方法中采集的数据以及生成的信号。
本发明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综合分析RFID识别过程信息和传送带运输稳定信息,利用归一化处理计算识别稳定预估系数,从而对单次的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进行识别的过程的效果进行评估,可以提前预测识别的效果,并生成不同等级的识别效果信号,方便后续的处理和筛选,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通过设定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对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从而及时发现识别过程中的隐患,提前预测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效果。通过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和阈值的比较,生成不同等级的物料识别信号,以提高物料的出入库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给出了本发明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采集RFID识别过程信息,根据RFID读写器发射功率与发射功率阈值计算稳定发射判定值,根据识别发送时间和识别处理时间计算响应及时指数。
步骤S2:采集传送带运输稳定信息,通过对传送带的传输速度计算传输速度稳定变化系数。
步骤S3:将稳定发射判定值、响应及时指数以及传输速度稳定变化系数通过归一化处理计算识别稳定预估系数;根据识别稳定预估系数与识别稳定评估阈值的比较,生成不同等级的识别效果信号。
步骤S4:对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内的识别稳定预估系数进行分析计算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通过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和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一阈值和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二阈值的比较,生成不同等级的物料识别信号。
在步骤S1中,采集RFID识别过程信息,通过RFID识别过程信息获取单次的对RFID标签和RFID读写器之间的识别过程的效果进行判断。
RFID读写器发射信号至RFID标签时,获取RFID读写器发射功率,RFID读写器发射功率是指RFID读写器发送RFID信号的强度,它对RFID标签和RFID读写器之间的识别过程有重要影响,RFID读写器发射功率在电源波动、环境温度变化、电子元件老化、射频信号干扰以及软件或硬件故障等情况下,容易造成RFID标签和RFID读写器之间识别稳定性较差,容易造成识别故障。
RFID读写器发射功率过大或过小对RFID读写器和RFID标签之间识别过程的影响如下:
过大的RFID读写器发射功率可能导致标签接收到过多的能量,使得标签内部元件容易受损,缩短标签的使用寿命。过大的 RFID读写器发射功率会增加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通信范围,容易导致多个标签同时回传信息,造成信号碰撞和干扰,降低识别成功率。较大的 RFID读写器发射功率会增加读写器的能源消耗,缩短电池寿命或增加电源供应的负担。
RFID读写器发射功率过小会导致RFID读写器的识别范围减小,从而降低了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通信距离。 RFID读写器发射功率过小可能导致标签接收到的能量不足,延长了标签响应时间,使得识别速度下降。在环境中,过小的 RFID读写器发射功率容易受到阻挡和干扰,导致信号不稳定,影响识别效果。
通过射频功率计获取RFID读写器发射功率,射频功率计是专门用于测量射频设备发射功率的设备,将射频功率计连接到RFID读写器的天线输出端,通过射频功率计实时测量和显示RFID读写器发射功率。
RFID读写器和RFID标签识别响应的时间对RFID读写器和RFID标签识别过程的影响较大,RFID读写器和RFID标签识别响应的时间过长会导致RFID系统的识别速度变慢,影响物料出入库等操作的效率和吞吐量,影响实时监控和控制的能力,响应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读写器无法准确识别标签,增加了识别失败或误读的可能性,长响应时间导致标签获取能量的时间增加,可能导致标签在识别过程中能量不足。
RFID识别过程信息通过稳定发射判定值和响应及时指数体现。
其中,稳定发射判定值的获取逻辑为:
设定发射功率阈值,发射功率阈值是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实际RFID读写器的型号,在RFID读写器的发射功率要求标准等其他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此处不再赘述。
获取单次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进行识别过程中的RFID读写器发射功率,根据单次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进行识别过程中的RFID读写器发射功率与发射功率阈值的比较,计算稳定发射判定值,其表达式为,其中,/>分别为稳定发射判定值、RFID读写器发射功率以及发射功率阈值。稳定发射判定值越大,单次的RFID读写器发射功率偏离正常工作的发射功率越严重,对RFID读写器和RFID标签之间识别过程的不利影响越大,造成物料识别的准确性越低。
随着RFID读写器发射功率与发射功率阈值的偏差增加,其对RFID读写器和RFID标签之间识别过程的不利影响的影响程度的变化逐渐变缓;因为在一定范围内的RFID读写器发射功率与发射功率阈值的偏差对于RFID读写器和RFID读写器的识别效果的影响程度是显著的,然而,随着RFID读写器发射功率与发射功率阈值的偏差进一步增加,影响程度的改变会逐渐减小。当RFID读写器发射功率与发射功率阈值的偏差过大时,RFID标签可能无法正常接收和解码信号,从而导致较大的识别误差,然而,一旦RFID读写器发射功率超过某个阈值或偏差值达到某个临界点,RFID标签可能完全无法被识别,从而不再对进一步增加RFID读写器发射功率与发射功率阈值的偏差做出反应。
响应及时指数的获取逻辑为:
获取单次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进行识别过程中从RFID读写器发送识别请求到成功识别RFID标签所需的时间,将单次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进行识别过程中从RFID读写器发送识别请求到成功识别RFID标签所需的时间标记为识别发送时间。
获取从RFID读写器发送识别请求到成功识别RFID标签后,进行后续处理的操作完成所需的时间,将RFID读写器发送识别请求到成功识别RFID标签后,进行后续处理的操作完成所需的时间标记为识别处理时间,后续处理包括数据处理、验证以及存储。
将识别发送时间和识别处理时间的和标记为识别过程时间。
设定识别发送时间阈值,当识别发送时间大于识别发送时间阈值,说明从RFID读写器发送识别请求到成功识别标签所需的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物料出入库的效率和准确性,延长了操作时间,增加了等待时间。
设定识别处理时间阈值,当识别处理时间大于识别处理时间阈值,说明从RFID读写器发送识别请求到成功识别RFID标签后,进行后续处理的操作所需的时间过长,会影响后续数据处理和系统反馈的速度。这可能会导致数据更新不及时,影响实时监控和物料追踪的准确性。
根据识别发送时间、识别处理时间、识别发送时间阈值以及识别处理时间阈值,计算响应及时指数,其表达式为:;其中,/>分别为响应及时指数、识别发送时间、识别处理时间、识别发送时间阈值以及识别处理时间阈值;响应及时指数越大,RFID读写器发送识别请求到进行后续处理的操作完成的时间越长,会导致物料管理效率低下,导致物料出入库等操作的延迟,降低了物料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对物料追踪和管理产生不良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识别发送时间阈值和识别处理时间阈值是依据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实际中RFID读写器发送识别请求到成功识别RFID标签的时间的要求标准以及RFID读写器发送识别请求到成功识别RFID标签后进行后续处理的操作时间的要求标准等其他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S2中,采集在识别过程时间内的传送带运输稳定信息,传送带的速度稳定性对RFID读写器和RFID标签之间识别效果有重要影响。传送带速度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物料在RFID读写器范围内的停留时间和相对运动速度。如果传送带速度波动较大,可能导致物料在RFID读写器范围内停留时间过短或过长,从而影响识别成功率。识别成功率的降低会导致误识别、漏识别等问题,影响物料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传送带速度的不稳定性会影响物料在RFID读写器范围内的通过速度。过快的传送带速度可能导致RFID标签信号传递不完整,影响识别速度和准确性。过慢的传送带速度可能导致RFID读写器多次尝试识别同一标签,增加了系统的负担。
获取在识别过程时间内监测到的个传送带的传输速度,/>的大小取决于速度传感器的对速度的监测频次,按照时间顺序对识别过程时间内监测的传送带的传输速度进行编号。
在识别过程时间内,计算传输速度稳定变化系数,其表达式为:;其中,/>分别为传输速度稳定变化系数、识别过程时间内监测到的第/>个传送带的传输速度以及识别过程时间内监测到的第/>个传送带的传输速度,/>表示识别过程时间内监测的传送带的传输速度的编号,/>为识别过程时间内监测到的传送带的传输速度的数量,/>,/>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传输速度稳定变化系数越大,在识别过程时间内传送带的传送速度的变化情况越大,即对RFID读写器和RFID标签之间识别效果的不利影响越大。
在步骤S3中,将RFID识别过程信息和传送带运输稳定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单次的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进行识别的过程的效果进行评估。
将稳定发射判定值、响应及时指数以及传输速度稳定变化系数通过归一化处理计算识别稳定预估系数。例如,本发明可采用如下公式进行识别稳定预估系数的计算,其表达式为:;其中,/>为识别稳定预估系数;分别为稳定发射判定值、响应及时指数以及传输速度稳定变化系数的预设比例系数,/>均大于0。
识别稳定预估系数越大,该次的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进行识别的过程的效果越差。
设定识别稳定评估阈值,识别稳定评估阈值是依据识别稳定预估系数的大小,以及在本专业的技术领域内对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进行识别的过程的要求标准等其他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识别稳定预估系数与识别稳定评估阈值的比较,生成不同等级的识别效果信号:
当识别稳定预估系数小于等于识别稳定评估阈值,生成一级识别效果信号;此时,识别效果较好,能够正常的进行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进行识别的过程,准确完成对物料的识别。
当识别稳定预估系数大于识别稳定评估阈值,生成二级识别效果信号;此时,识别效果一般或不佳,容易造成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进行识别的过程的不准确,对物料的识别的不利影响较大。
当生成二级识别效果信号,在物料进出货系统中获取该物料是否被RFID读写器识别成功,当识别成功,将该物料标记为识别合格;当未被识别成功,基于传送带上方安装的摄像设备,利用图像追踪技术追踪该物料,并将该物料标记为识别不合格,在出库或进库时将其筛除,并重新识别后再进行出库或进库。
值得注意的是,一级识别效果信号所对应的识别效果好于二级识别效果信号所对应的识别效果。
识别稳定预估系数还可以对当次的识别过程进行评判,为后续的对一段时间内的综合的识别过程的效果进行分析,对识别的效果进行提前预测。
通过综合分析RFID识别过程信息和传送带运输稳定信息,利用归一化处理计算识别稳定预估系数,从而对单次的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进行识别的过程的效果进行评估,可以提前预测识别的效果,并生成不同等级的识别效果信号,方便后续的处理和筛选。通过归一化处理计算识别稳定预估系数,而不是简单地依赖某一个单一指标来评估识别效果。这样做可以更全面地反映RFID读写器和RFID标签之间的识别效果,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步骤S4中,设定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对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内的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过程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内的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过程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过程的隐患,提前预测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过程的效果,从而更好地提高对物料的出入库的准确性。
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内包括有次的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过程,每次的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过程对应一个识别稳定预估系数,统计在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内识别稳定预估系数大于识别稳定评估阈值的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过程的次数。
对在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内识别稳定预估系数大于识别稳定评估阈值的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过程对应的识别稳定预估系数与识别稳定评估阈值进行数学分析,判断在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内,偏离识别效果较好的程度,计算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其表达式为:,/>为在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内识别稳定预估系数大于识别稳定评估阈值的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过程的编号,/>为在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内识别稳定预估系数大于识别稳定评估阈值的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过程的次数,/>分别为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第/>个识别稳定预估系数以及识别稳定评估阈值,其中/>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越大,在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内,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过程的效果越差,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过程的隐患越大。
设定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一阈值和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二阈值,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一阈值小于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二阈值。
通过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和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一阈值和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二阈值的比较,生成不同等级的物料识别信号,对物料的出进货过程的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过程进行综合评估,从而采取对物料的出进货过程不同的措施。
当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小于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一阈值,生成一级物料识别信号,此时在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内的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较为糟糕,对物料正常进出库的不利影响较大,物料的信息发生错误概率较高,此时,根据生成的一级物料识别信号,暂停物料进出库的过程,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过程进行检修,对传送带进行检查或维修。
当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大于等于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一阈值,且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小于等于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二阈值,生成二级物料识别信号;此时在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内的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一般,存在物料正常进出库的不利影响,但影响较小,物料的信息发生错误存在较小的概率,此时,根据生成的二级物料识别信号,在此次物料进出库结束后,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过程进行检修,对传送带进行检查或维修。
当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大于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二阈值,生成三级物料识别信号,此时在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内的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较好,物料正常进出库,无需采取措施。
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一阈值和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二阈值是根据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的大小,以及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实际中对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过程的要求标准等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此处不再赘述。
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内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过程的数量是依据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根据监测需求等其他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设定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对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从而及时发现识别过程中的隐患,提前预测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效果。通过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和阈值的比较,生成不同等级的物料识别信号,方便采取对应措施,以提高物料的出入库准确性。通过综合分析多次识别过程的数据,计算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并设定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一阈值和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二阈值,从而根据评估值的不同,生成不同等级的物料识别信号。这种综合评估的方式考虑了多个关键因素,使得评估结果更加准确和全面。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是对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系统进行介绍。
图2给出了本发明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模块以及与数据处理模块通讯连接的第一信息采集模块、第二信息采集模块、识别效果评估模块以及物料识别评估模块。
第一信息采集模块采集RFID识别过程信息,将RFID识别过程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计算得到稳定发射判定值和响应及时指数。
第二信息采集传送带运输稳定信息,将传送带运输稳定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计算得到传输速度稳定变化系数。
将稳定发射判定值、响应及时指数以及传输速度稳定变化系数通过数据处理模块的归一化处理计算识别稳定预估系数。
识别效果评估模块根据识别稳定预估系数与识别稳定评估阈值的比较,生成不同等级的识别效果信号。
物料识别评估模块通过对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内的识别稳定预估系数进行分析计算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通过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和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一阈值和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二阈值的比较,生成不同等级的物料识别信号。
实施例3
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存储介质,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有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方法中采集的数据以及生成的信号,储存的采集的数据以及生成的信号用于实现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方法。
上述公式均是去量纲取其数值计算,公式是由采集大量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得到最近真实情况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预设参数以及阈值选取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他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采集RFID识别过程信息,根据RFID读写器发射功率与发射功率阈值计算稳定发射判定值,根据识别发送时间和识别处理时间计算响应及时指数;
步骤S2:采集传送带运输稳定信息,通过对传送带的传输速度计算传输速度稳定变化系数;
步骤S3:将稳定发射判定值、响应及时指数以及传输速度稳定变化系数通过归一化处理计算识别稳定预估系数;根据识别稳定预估系数与识别稳定评估阈值的比较,生成不同等级的识别效果信号;
步骤S4:对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内的识别稳定预估系数进行分析计算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通过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和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一阈值和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二阈值的比较,生成不同等级的物料识别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RFID识别过程信息通过稳定发射判定值和响应及时指数体现;其中,稳定发射判定值的获取逻辑为:
设定发射功率阈值;获取单次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进行识别过程中的RFID读写器发射功率,计算稳定发射判定值,其表达式为,其中,/>分别为稳定发射判定值、RFID读写器发射功率以及发射功率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及时指数的获取逻辑为:获取单次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进行识别过程中从RFID读写器发送识别请求到成功识别RFID标签所需的时间,将单次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进行识别过程中从RFID读写器发送识别请求到成功识别RFID标签所需的时间标记为识别发送时间;
获取从RFID读写器发送识别请求到成功识别RFID标签后,进行后续处理的操作完成所需的时间,将RFID读写器发送识别请求到成功识别RFID标签后,进行后续处理的操作完成所需的时间标记为识别处理时间;
设定识别发送时间阈值,设定识别处理时间阈值;计算响应及时指数,其表达式为:;其中,/>分别为响应及时指数、识别发送时间、识别处理时间、识别发送时间阈值以及识别处理时间阈值;
将识别发送时间和识别处理时间的和标记为识别过程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获取在识别过程时间内监测到的个传送带的传输速度,按照时间顺序对识别过程时间内监测的传送带的传输速度进行编号;
在识别过程时间内,计算传输速度稳定变化系数,其表达式为:;其中,/>分别为传输速度稳定变化系数、识别过程时间内监测到的第/>个传送带的传输速度以及识别过程时间内监测到的第/>个传送带的传输速度,/>表示识别过程时间内监测的传送带的传输速度的编号,/>为识别过程时间内监测到的传送带的传输速度的数量,/>,/>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识别稳定评估阈值;通过识别稳定预估系数与识别稳定评估阈值的比较,生成不同等级的识别效果信号:当识别稳定预估系数小于等于识别稳定评估阈值,生成一级识别效果信号;当识别稳定预估系数大于识别稳定评估阈值,生成二级识别效果信号;
当生成二级识别效果信号,获取该物料是否被RFID读写器识别成功,当识别成功,将该物料标记为识别合格;当未被识别成功,将该物料标记为识别不合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设定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内包括有次的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过程,统计在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内识别稳定预估系数大于识别稳定评估阈值的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过程的次数;
计算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其表达式为:,/>为在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内识别稳定预估系数大于识别稳定评估阈值的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过程的编号,/>为在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内识别稳定预估系数大于识别稳定评估阈值的RFID读写器对物料上的RFID标签的识别过程的次数,分别为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第/>个识别稳定预估系数以及识别稳定评估阈值,其中/>,/>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设定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一阈值和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二阈值,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一阈值小于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二阈值;
当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小于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一阈值,生成一级物料识别信号;
当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大于等于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一阈值,且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小于等于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二阈值,生成二级物料识别信号;
当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大于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二阈值,生成三级物料识别信号。
7.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系统,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处理模块以及与数据处理模块通讯连接的第一信息采集模块、第二信息采集模块、识别效果评估模块以及物料识别评估模块;
第一信息采集模块采集RFID识别过程信息,将RFID识别过程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计算得到稳定发射判定值和响应及时指数;
第二信息采集传送带运输稳定信息,将传送带运输稳定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计算得到传输速度稳定变化系数;
将稳定发射判定值、响应及时指数以及传输速度稳定变化系数通过数据处理模块的归一化处理计算识别稳定预估系数;
识别效果评估模块根据识别稳定预估系数与识别稳定评估阈值的比较,生成不同等级的识别效果信号;
物料识别评估模块通过对综合识别效果监测集合内的识别稳定预估系数进行分析计算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通过综合稳定识别评估值和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一阈值和综合稳定识别评估第二阈值的比较,生成不同等级的物料识别信号。
8.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方法中采集的数据以及生成的信号,储存的采集的数据以及生成的信号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方法。
CN202311071407.9A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8052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71407.9A CN116805232B (zh)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71407.9A CN116805232B (zh)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05232A true CN116805232A (zh) 2023-09-26
CN116805232B CN116805232B (zh) 2023-11-10

Family

ID=88079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71407.9A Active CN116805232B (zh)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05232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1432A (zh) * 2007-09-18 2008-02-27 澳门科技大学 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定位方法及其装置
KR100829794B1 (ko) * 2007-01-23 2008-05-16 아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Rfid 시스템에서의 무선태그 인식방법
JP2008146520A (ja) * 2006-12-13 2008-06-26 Nec Corp ワークフローシステム、ワークフローシステムの動作方法
CN107506675A (zh) * 2017-08-18 2017-12-22 上海上大鼎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优化rfid读写器多标签处理流程的方法
CN108491908A (zh) * 2018-04-08 2018-09-04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宿迁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的可视化智能仓储系统及方法
CN111080217A (zh) * 2020-01-20 2020-04-28 爱康普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仓储物流执行系统和物料出入库识别方法
CN111931525A (zh) * 2020-08-10 2020-11-13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一种利用射频识别定位仓储货架物品的方法
CN113326707A (zh) * 2021-04-19 2021-08-31 福建新大陆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移动rfid标签的方法及设备
CN113449531A (zh) * 2021-06-25 2021-09-28 无锡科睿坦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测试rfid标签读写距离的方法及装置
CN115270833A (zh) * 2022-07-06 2022-11-01 莆田市雷腾激光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识别id激光打标方法
CN115713087A (zh) * 2022-10-31 2023-02-24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南充供电公司 一种多方位rfid射频标签识别方法
CN116596000A (zh) * 2023-06-12 2023-08-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Rfid读写器的测试方法、标签、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46520A1 (ja) * 2007-06-01 2008-12-04 Omron Corporation タグ通信装置及びタグ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46520A (ja) * 2006-12-13 2008-06-26 Nec Corp ワークフローシステム、ワークフローシステムの動作方法
KR100829794B1 (ko) * 2007-01-23 2008-05-16 아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Rfid 시스템에서의 무선태그 인식방법
CN101131432A (zh) * 2007-09-18 2008-02-27 澳门科技大学 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定位方法及其装置
CN107506675A (zh) * 2017-08-18 2017-12-22 上海上大鼎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优化rfid读写器多标签处理流程的方法
CN108491908A (zh) * 2018-04-08 2018-09-04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宿迁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的可视化智能仓储系统及方法
CN111080217A (zh) * 2020-01-20 2020-04-28 爱康普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仓储物流执行系统和物料出入库识别方法
CN111931525A (zh) * 2020-08-10 2020-11-13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一种利用射频识别定位仓储货架物品的方法
CN113326707A (zh) * 2021-04-19 2021-08-31 福建新大陆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移动rfid标签的方法及设备
CN113449531A (zh) * 2021-06-25 2021-09-28 无锡科睿坦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测试rfid标签读写距离的方法及装置
CN115270833A (zh) * 2022-07-06 2022-11-01 莆田市雷腾激光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识别id激光打标方法
CN115713087A (zh) * 2022-10-31 2023-02-24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南充供电公司 一种多方位rfid射频标签识别方法
CN116596000A (zh) * 2023-06-12 2023-08-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Rfid读写器的测试方法、标签、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占彬;: "超高频RFID多天线识别系统研究与分析", 电脑知识与技术, no. 11, pages 219 - 22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05232B (zh) 2023-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96453B1 (en) System for correctly identifying specific rfid tags
US9658916B2 (en) System analysis device, system analysis method and system analysis program
US20060082444A1 (en)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hanced RFID system performance
CN102509062B (zh) 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rfid数据流多标签清洗方法
CN104091184B (zh) 电子标签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5600513B (zh) 一种岩溶塌陷监测预警及防控一体化信息化模拟研判系统
CN113822366A (zh) 业务指标异常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0782324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电子商务商品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3052278A (zh)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零售管理系统
CN116805232B (zh) 一种基于rfid的物料智能综合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832880A (zh) 对正在进行的生产批运行的质量指示符的计算机实现的确定
CN117112336B (zh) 智能通信设备异常检测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2882898B (zh) 基于大数据日志分析的异常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5879354A (zh) 异常检测系统和异常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71677B (zh) 基于谱半径-区间主成分分析的工业过程状态监测方法
CN111290953A (zh) 分析测试日志的方法与装置
CN115932661A (zh) 一种对变压器噪声合规性进行分析判断的方法
KR101606482B1 (ko) 알에프아이디 태그를 이용한 철도차량 관리 시스템
CN114266483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危险废物监管系统
CN112184119A (zh) 基于rfid和二维码的电网抢修资源入库系统及方法
KR102394129B1 (ko) 태깅 제품 움직임 및 방향 감지 장치 및 감지 방법
CN116861941B (zh) 一种基于rfid数据的资产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US20230308198A1 (en) Radio wave abnormality detection system, radio wave abnormality detection method, and radio wave abnormality detection program
CN117391100A (zh) 一种基于超高频rfid的快速防漏测温算法
CN117669623A (zh) 一种基于rfid的信号智能感知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