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01590A - 一种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01590A
CN116801590A CN202310792540.7A CN202310792540A CN116801590A CN 116801590 A CN116801590 A CN 116801590A CN 202310792540 A CN202310792540 A CN 202310792540A CN 116801590 A CN116801590 A CN 1168015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ot water
control valve
heat source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925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育铭
蔡宪逸
彭爱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chuang Mobile Energy Innovation Center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chuang Mobile Energy Innovation Center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chuang Mobile Energy Innovation Center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chuang Mobile Energy Innovation Center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9254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015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01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015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45Thermal management, e.g. inverter temperatur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36Liquid coolant with phase cha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所述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包括有蒸汽压缩单元、热源冷却单元、热水回收单元和可热回收空调单元,蒸汽压缩单元包括第一换热器、四通阀、压缩机、第二换热器和膨胀阀,热源冷却单元包括热源、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热水回收单元包括热水箱、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可热回收空调单元包括有换热管。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在对热源进行冷却时,可以将热源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而且该热管理系统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可以满足实际工作场景下多元化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光储充及光储充放、光储充检等相关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对高温器件进行降温处理。传统的散热方式为风冷散热,通过风机将热量带出,并排放到大气环境中,但是该种方式存在散热效果差、能耗高、成本高、噪音大、热排放无法利用且污染环境等问题。
公开号为“CN115866983A”、名称为“充电系统的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冷却系统,通过制冷剂在蒸发器处对发热的功率模块进行冷却降温,制冷剂吸收的热量在冷凝器处对外排放,如此采用液冷散热,散热效果好,但是热量仍被排放到大气环境中,热能无法利用且污染环境。此外,现有的冷却系统的功能有限,例如,仅能对发热的功率模块进行冷却,无法满足生活热水和室内的制冷/制热需求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冷却系统的热能无法回收利用且功能有限无法满足多种需求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能够对热能进行回收,而且还能实现生活热水、室内的制冷/制热等多元化需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包括:
蒸汽压缩单元,所述蒸汽压缩单元包括第一换热器、四通阀、压缩机、第二换热器和膨胀阀;
热源冷却单元,所述热源冷却单元包括热源、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被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并进行热交换的第一冷却支路中,所述第二控制阀被设置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通并进行热交换的第二冷却支路中,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和第二冷却支路并联设置,所述热源与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形成有第一冷却回路,所述热源与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形成有第二冷却回路;
热水回收单元,所述热水回收单元包括热水箱、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被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并进行热交换的第一加热支路中,所述第四控制阀被设置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通并进行热交换的第二加热支路中,所述第一加热支路和第二加热支路并联设置,所述热水箱与所述第一加热支路形成有第一加热回路,所述热水箱与所述第二加热支路形成有第二加热回路;
可热回收空调单元,所述可热回收空调单元包括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被设置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通并进行热交换的空调回路中。
进一步地,
所述蒸汽压缩单元还包括有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为空气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并联设置,所述第三换热器所在的并联支路上设有第五控制阀,所述第一换热器所在的并联支路上设有第六控制阀。
进一步地,
所述热源为光储充系统中的发热部件。
进一步地,
所述可热回收空调单元的空调回路中还包括有第七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第五控制阀、第六控制阀、第七控制阀均为流量控制阀。
进一步地,
所述热源冷却单元还包括有第一液泵和冷液箱,所述第一液泵驱动用于所述冷液箱中的第一冷却液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或第二冷却回路中循环;所述可热回收空调单元还包括有第二液泵和缓冲箱,所述第二液泵用于驱动所述缓冲箱中的第二冷却液在所述空调回路中循环;所述热水回收单元还包括有水泵,所述水泵用于驱动水在所述第一加热回路或第二加热回路中循环。
进一步地,
所述热水箱上设有出水口和补水口;所述热水箱内还设有浮球阀,所述浮球阀与所述补水口连接,当热水箱内水位低于设定水位时,浮球阀打开向热水箱内补充自来水;所述热水箱还包括有温度传感器、电磁阀、溢流口和电加热器,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热水箱内水温超过设定的温度上限时,电磁阀打开,补水口向热水箱内强制补充自来水,多余的水从所述溢流口流出,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热水箱内水温低于设定的温度下限时,所述电加热器辅助加热。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用于控制所述热源冷却单元工作的第一需求指令;
接收用于控制所述可热回收空调单元工作的第二需求指令;
接收用于控制所述热水回收单元工作的第三需求指令;
根据所述第一需求指令、第二需求指令和第三需求指令控制所述热管理系统工作。
进一步地,
所述热源冷却单元的热源处设有测温装置,所述测温装置根据检测的温度大小发送所述第一需求指令。
可选地,
所述热管理系统能够根据需求工作于热源冷却、空调制热、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冷却、空调制热、不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冷却、空调制冷、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冷却、空调不制热不制冷、提供热水模式;热源不冷却不加热、空调制冷、提供热水模式;热源不冷却不加热、空调不制热不制冷、不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加热、空调制冷、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加热、空调制冷、不提供热水模式。
可选地,
所述蒸汽压缩单元还包括有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为空气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并联设置,所述第三换热器所在的并联支路上设有第五控制阀,所述第一换热器所在的并联支路上设有第六控制阀;
所述热管理系统能够根据需求工作于热源冷却、空调制热、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冷却、空调制热、不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冷却、空调制冷、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冷却、空调制冷、不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冷却、空调不制热不制冷、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冷却、空调不制热不制冷、不提供热水模式;热源不冷却不加热、空调制热、提供热水模式;热源不冷却不加热、空调制热、不提供热水模式;热源不冷却不加热、空调制冷、提供热水模式;热源不冷却不加热、空调制冷、不提供热水模式;热源不冷却不加热、空调不制热不制冷、提供热水模式;热源不冷却不加热、空调不制热不制冷、不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加热、空调制热、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加热、空调制热、不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加热、空调制冷、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加热、空调制冷、不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加热、空调不制热不制冷、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加热、空调不制热不制冷、不提供热水模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能够在对热源进行冷却时,将热源产生的热量回收利用,用于生活热水和空调制热等,减少了对环境的热排放,环保节能,并实现清洁能源的生产。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可满足多元化的工作需求,例如可在热源冷却单元对热源进行冷却时回收热能,也可在热源冷却单元不对热源进行冷却时实现制冷/制热、生活热水使用等等。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可应用在光储充系统中,通过液冷的方式给储能系统和充电系统冷却,按照相关要求设定较低的温度,提高换热效率,满足大功率充电散热需求,并保证其高效稳定工作。
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各单元只需要通过管路接头来连接,不采用传统的风机散热方式,方便生产安装、后期维护,而且噪音低,防护等级高,延长了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
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各换热器中的各流道独立循环且充分换热,各单元相对独立,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蒸汽压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热源冷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热水回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可热回收空调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蒸汽压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蒸汽压缩单元1,第一换热器11,第一制冷剂流道111,第一冷却流道112,第一加热流道113,第六控制阀114,四通阀12,压缩机13,第二换热器14,第二制冷剂流道141,第二冷却流道142,第二加热流道143,空调流道144,膨胀阀15,第三换热器16,第五控制阀161,第一风机162;
热源冷却单元2,热源21,第一控制阀22,第一冷却支路221,第二控制阀23,第二冷却支路231,第一液泵24,冷液箱25;
热水回收单元3,热水箱31,出水口311,补水口312,浮球阀313,温度传感器314,电磁阀315,溢流口316,电加热器317,第三控制阀32,第一加热支路321,第四控制阀33,第二加热支路331,水泵34;
可热回收空调单元4,空调回路41,第二液泵42,缓冲箱43,辐射盘管44,第七控制阀Ⅰ441,风机盘管45,第七控制阀Ⅱ451,第二风机4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包括有蒸汽压缩单元1、热源冷却单元2、热水回收单元3和可热回收空调单元4,其中,
蒸汽压缩单元1包括有第一换热器11、四通阀12、压缩机13、第二换热器14和膨胀阀15,四通阀12包括接口C、接口D、接口E和接口S,第一换热器11包括有第一制冷剂流道111,第二换热器14包括有第二制冷剂流道141,当第一换热器11需要作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4需要作为冷凝器时,四通阀12切换至接口E和接口S连通、接口C和接口D连通,制冷剂沿逆时针方向依次经过第一换热器11、接口E、接口S、压缩机13、接口D、接口C、第二换热器14、膨胀阀15循环;当第一换热器11需要作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4需要作为蒸发器时,四通阀12切换至接口C和接口S连通、接口D和接口E连通,制冷剂沿顺时针方向依次经过第三换热器14、接口C、接口S、压缩机13、接口D、接口E、第一换热器11、膨胀阀15循环。
热源冷却单元2包括有热源21、第一控制阀22和第二控制阀23,第一换热器11还包括有第一冷却流道112,第一控制阀22通过管路与第一冷却流道112连接形成有第一冷却支路221,第一冷却支路221通过第一冷却流道112与第一制冷剂流道111进行热交换;第二换热器14还包括有第二冷却流道142,第二控制阀23通过管路与第二冷却流道142连接形成有第二冷却支路231,第二冷却支路231通过第二冷却流道142与第二制冷剂流道141进行热交换。第一冷却支路221和第二冷却支路231并联设置,热源21为产生热量的发热源,热源21与第一冷却支路221相连形成有第一冷却回路,热源21与第二冷却支路231相连形成有第二冷却回路;切换至第一控制阀22导通,第一冷却回路工作,可以使热源21与第一换热器11换热,切换至第二控制阀23导通,第二冷却回路工作,可以使热源21与第二换热器14换热。
热水回收单元3包括热水箱31、第三控制阀32和第四控制阀33,第一换热器11还包括第一加热流道113,第三控制阀32通过管路与第一加热流道113连接形成有第一加热支路321,第一加热支路321通过第一加热流道113与第一制冷剂流道111进行热交换;第二换热器14还包括第二加热流道143,第三控制阀32通过管路与第二加热流道143连接形成有第二加热支路331,第二加热支路331通过第二加热流道143与第二制冷剂流道141进行热交换。第一加热支路321和第二加热支路331并联设置,热水箱31用于提供可用于洗浴的生活热水,热水箱31与第一加热支路321相连形成有第一加热回路,热源21与第二加热支路331相连形成有第二加热回路;切换至第三控制阀32导通,第一加热回路工作,可以使热水箱31与第一换热器11换热,切换至第四控制阀33导通,第二加热回路工作,可以使热水箱31与第二换热器14换热。
可热回收空调单元4包括有换热管,换热管可选但不限于是辐射盘管44
、风机盘管45等,用于在室内制冷或制热。第二换热器14还包括有空调流道144,换热管通过管路与空调流道144连接形成有空调回路41,空调回路41工作时,通过空调流道144与第二制冷剂流道141进行热交换。
这样,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当热源冷却单元2中的热源21产生热量时,通过液冷的方式对其进行冷却,冷却效果好,而且可以通过蒸汽压缩单元1将热量搬运至热水回收单元3的热水箱31中用来提供生活用热水,或者将热量搬运至可热回收空调单元4的换热管中用来给室内进行制热,如此可以实现对热能的回收利用,减少了热排放,环保节能。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热管理系统,除了可以在热源21产生热量时进行冷却和热回收外,还具有其他多种功能,可满足实际应用场景下的多元化的需求。
如图1和图2所示,在蒸汽压缩单元1中还包括有第三换热器16,第三换热器16为空气换热器,可选但不限于是管翅换热器等,包括有第三制冷剂流道,且配有第一风机162对风道实现强制对流,以实现第三换热器16与空气源的热交换。第三换热器16与第一换热器11并联设置,并且在第三换热器16所在的并联支路上设有第五控制阀161,在第一换热器11所在的并联支路上设有第六控制阀114,切换至第五控制阀161导通时,第三换热器16工作;切换至第六控制阀114导通时,第一换热器11工作。
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制冷剂流道111、第二换热器14的第二制冷剂流道141和第三换热器16的第三制冷剂流道中的制冷剂可选但不限于是R32制冷剂、R410A制冷剂、R134A制冷剂等;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冷却流道112、第二换热器14的第二冷却流道142中的液体可选但不限于是乙二醇水溶液;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加热流道113、第二换热器14的第二加热流道143中的液体优选为水;第二换热器14的空调流道144中的液体可选但不限于是水。
第一换热器11的数量优选为一个,将第一制冷剂流道111、第一冷却流道112和第一加热流道113集成在一个第一换热器11中,或者也可以设置多个独立的第一换热器11进行换热,例如设置第一换热器11为两个,两个第一换热器11分别设置第一冷却流道112和第一加热流道113用于热交换。同样,第二换热器14的数量优选为一个,将第二制冷剂流道141、第二冷却流道142、第二加热流道143和空调流道144集成在一个第二换热器14中,或者也可以设置多个独立的第二换热器14进行换热,例如设置第二换热器14为三个,三个第一换热器11分别设置第二冷却流道142、第二加热流道143和空调流道144用于热交换;或者也可以设置第二换热器14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二换热器14设置第二冷却流道142、第二加热流道143和空调流道144中的两种,另一个第二换热器14设置剩下的第三种。
蒸汽压缩单元1可分为制热循环和制冷循环两种模式,其中,制热循环模式指的是第二换热器14为冷凝器进行制热;制冷循环模式指的是第二换热器14为蒸发器进行制冷。
制热循环模式下,第二换热器14为冷凝器,第一换热器11和/或第三换热器16为蒸发器,第一换热器11和/或第三换热器16中的低温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的接口E再流过接口S,然后被压缩机13吸入做功,压缩成高温的制冷剂,高温的制冷剂流过四通阀12的接口D和接口C,随后流向第二换热器14,高温的制冷剂在第二换热器14中放热,变成中温制冷剂,然后通过膨胀阀15节流后变成低温制冷剂,随后流入第一换热器11和/或第三换热器16,低温的制冷剂在第一换热器11和/或第三换热器16处吸热,在第二换热器14处放热,实现闭式的制热循环。
制冷循环模式下,第二换热器14为蒸发器,第一换热器11和/或第三换热器16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4中的低温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的接口C再流过接口S,然后被压缩机13吸入做功,压缩成高温的制冷剂,高温的制冷剂流过四通阀12的接口D和接口E,随后流向第一换热器11和/或第三换热器16,高温的制冷剂在第一换热器11和/或第三换热器16中放热,变成中温制冷剂,然后通过膨胀阀15节流后变成低温制冷剂,随后流入第二换热器14,低温的制冷剂在第二换热器14处吸热,在第一换热器11和/或第三换热器16处放热,实现闭式的制冷循环。
第五控制阀161和第六控制阀114均为流量控制阀,可以通过第五控制阀161和第六控制阀114进行制冷剂流量调节。
如图1和图3所示,在热源冷却单元2中,还包括有第一液泵24和冷液箱25,冷液箱25中设有第一冷却液,第一冷却液可选但不限于是乙二醇水溶液,第一液泵24用于驱动冷液箱25中的第一冷却液在第一冷却回路或第二冷却回路中循环,具体地,第一冷却液经过热源21吸收热量后,变成中温流体并进入蒸汽压缩单元1中,与蒸汽压缩单元1中第一换热器11处或第二换热器14处低温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放出热量后变成低温的流体再流入冷液箱25,形成闭式的冷却循环。
热源2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当热源21为多个时,各热源21并联设置。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可选但不限于应用在光储充系统中,形成光储充热系统,对储能系统和充电系统等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多个散热部件并联设置,具体地,光储充系统包括有光伏系统、电网、配电系统、储能系统和充电桩等,光伏系统和电网给配电系统供电,储能系统在峰时放电至配电系统,谷时取电于配电系统,充电桩同样取电于配电系统给汽车等充电设备充电。在光储充系统中存在多个充、放电过程,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将储能系统和充电桩等发热部件并联设置,并且通过液冷的方式对其进行冷却,提高换热效率,满足大功率充电散热需求,保证光储充系统高效稳定工作。
当蒸汽压缩单元1为制热循环模式时,第二换热器14形成为冷凝器,如果需要对热源21进行冷却,则第一换热器11形成为蒸发器,打开第一控制阀22,关闭第二控制阀23,冷液箱25中的第一冷却液通过第一液泵24提供动力,将低温的流体输入热源21,吸收其热量后,通过第一控制阀22进入第一换热器11,与第一换热器11中低温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放出热量后变成低温的流体流入冷液箱25,形成闭式的冷却循环;如果不需要对热源21进行冷却,第一冷却回路不工作,第一液泵24不工作。当蒸汽压缩单元1为制冷循环模式时,第二换热器14形成为蒸发器,如果需要对热源21进行冷却,则第一换热器11形成为冷凝器,关闭第一控制阀22,打开第二控制阀23,冷液箱25中的第一冷却液通过第一液泵24提供动力,将低温的流体输入热源21,吸收其热量后,通过第二控制阀23进入第二换热器14,与第二换热器14中低温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放出热量后变成低温的流体流入冷液箱25,形成闭式的冷却循环;如果不需要对热源21进行冷却,第二冷却回路不工作,第一液泵24不工作。热源21是否需要冷却,可以通过在热源21处设置测温装置进行检测,例如,当测得的温度超过高温阈值(如25℃)时,表示热源21需要冷却,当测得的温度低于高温阈值时,表示热源21无需冷却。
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光储充系统中,储能系统在温度过低时,储能电池的活性低,充电效率慢,此时,本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还可以对这些热源21进行加热,当蒸汽压缩单元1为制热循环模式时,第二换热器14形成为冷凝器,关闭第一控制阀22,打开第二控制阀23,冷液箱25中的第一冷却液通过第一液泵24提供动力,将低温的流体通过第二控制阀23输入第二换热器14,与第二换热器14中高温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吸收热量后,变成中温的流体流入冷液箱25,再经过热源21处进行加热,形成闭式循环。当蒸汽压缩单元1为制冷循环模式时,第二换热器14形成为蒸发器,第一换热器11形成为冷凝器,打开第一控制阀22,关闭第二控制阀23,冷液箱25中的第一冷却液通过第一液泵24提供动力,将低温的流体通过第一控制阀22输入第一换热器11,与第一换热器11中高温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吸收热量后,变成中温的流体流入冷液箱25,再经过热源21处进行加热,形成闭式循环。同样,热源21是否需要加热,可以通过测温装置进行检测,例如,当测得的温度低于低温阈值(如0℃)时,表示热源21需要加热,当测得的温度高于低温阈值时,表示热源21无需加热。
第一控制阀22和第二控制阀23均为流量控制阀,第一冷却回路可以通过第一控制阀22进行冷却液流量调节,第二冷却回路可以通过第二控制阀23进行冷却液流量调节。
如图1和图4所示,在热水回收单元3中,还包括有水泵34,水泵34用于驱动水在第一加热回路或第二加热回路中循环,具体地,热水箱31中的冷水通过水泵34驱动,与蒸汽压缩单元1中的第一换热器11处或第二换热器14处高温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吸收热量后变成热水,再流入热水箱31中,形成闭式的加热循环。
本实施例在热水箱31上设有出水口311和补水口312,出水口311用于放出热水使用,补水口312用于补充冷水即自来水,热水箱31内还设有浮球阀313,浮球阀313与补水口312连接,当热水使用至热水箱31内水位低于设定水位时,浮球阀313打开向热水箱31内自动补充自来水至浮球上升关闭浮球阀313为止。
热水箱31还包括有温度传感器314、电磁阀315、溢流口316和电加热器317,当温度传感器314检测到热水箱31内水温超过设定的温度上限(如40℃等合适的生活热水温度)时,电磁阀315打开,补水口312向热水箱31内强制补充自来水控温,多余的水从溢流口316流出,确保热水箱31内有足够的空间补充自来水来吸收热量,保证在特殊情况下水位依然处于安全状态,能够正常工作;其中电磁阀315和浮球阀313并联设置,即两者分别单独与补水口312连接,从而保证在缺水或者水温过高时都能进行补水,互不影响。当温度传感器314检测到热水箱31内水温低于设定的温度下限(如40℃等合适的生活热水温度,或者为0℃等可能发生结冰的温度)时,电加热器317辅助加热,从而保证需要热水时,出水口311始终有热水供应;并且确保在寒冷的冬季不会结冰,避免损坏设备。
本实施例的热水箱31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热水箱31为多个时,多个热水箱31优选为并联。
当蒸汽压缩单元1为制热循环模式时,第二换热器14为冷凝器,如果需要提供热水,关闭第三控制阀32,打开第四控制阀33,热水箱31中的冷水通过水泵34做功,通过第四控制阀33再流过第二换热器14,吸热后变成热水再流入热水箱31中,完成闭式的换热循环;如果不需要提供热水,第二加热回路不工作,水泵34不工作。当蒸汽压缩单元1为制冷循环模式时,第二换热器14为蒸发器,如果需要提供热水,第一换热器11形成为冷凝器,打开第三控制阀32,关闭第四控制阀33,热水箱31中的冷水通过水泵34做功,通过第三控制阀32再流过第一换热器11,吸热后变成热水再流入热水箱31中,完成闭式的换热循环;如果不需要提供热水,第一加热回路不工作,水泵34不工作。
第三控制阀32和第四控制阀33均为流量控制阀,第一加热回路可以通过第三控制阀32进行水流量调节,第二加热回路可以通过第四控制阀33进行水流量调节。
如图1和图5所示,在可热回收空调单元4中,还包括有第二液泵42和缓冲箱43,缓冲箱43中设置第二冷却液,第二冷却液优选为水,第二液泵42用于驱动缓冲箱43中的第二冷却液在空调回路41中循环,具体地,缓冲箱43中的第二冷却液通过第二液泵42驱动,流过换热管后,与蒸汽压缩单元1中的第二换热器14进行热交换,吸收或放出热量后进入缓冲箱,再流经换热管对室内进行制热/制冷,完成换热循环。
换热管用于对室内进行制热或制冷,本实施例中的换热管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换热管为多个时,多个换热管优选为并联设置。
本实施例中换热管为两个,分别为辐射盘管44和风机盘管45,辐射盘管44以地暖或毛细管辐射居多,通过辐射的方式向周围传递能量;风机盘管45由翅片管式换热器和第二风机452组成,通过对流换热的方式向周围传递能量。在空调回路41中还设有第七控制阀,具体地,包括第七控制阀Ⅰ441和第七控制阀Ⅱ451,第七控制阀Ⅰ441设置在辐射盘管44所在的并联支路上,第七控制阀Ⅱ451设置在风机盘管45所在的并联支路上。
当蒸汽压缩单元1为制热循环模式时,第二换热器14为冷凝器提供热能,第二冷却液在第二换热器14处吸收热量后形成高温的流体,打开第七控制阀Ⅰ441,高温的流体可经过辐射盘管44通过辐射的方式向周围转移热量,打开第七控制阀Ⅱ451,高温的流体可经过风机盘管45通过对流换热的方式向周围转移热量,最终实现制热需求。当蒸汽压缩单元1为制冷循环模式时,第二换热器14为蒸发器提供冷源,第二冷却液在第二换热器14处放出热量后形成低温的流体,打开第七控制阀Ⅰ441,低温的流体可经过辐射盘管44通过辐射的方式向周围转移冷量,打开第七控制阀Ⅱ451,低温的流体可经过风机盘管45通过对流换热的方式向周围转移冷量,最终实现制冷需求。
第七控制阀Ⅰ441和第七控制阀Ⅱ451均为流量控制阀,可以通过第七控制阀Ⅰ441在辐射盘管44处进行冷却液流量调节,可以通过第七控制阀Ⅱ451在风机盘管45处进行冷却液流量调节。
本实施例还提供以上所述热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用于控制热源冷却单元2工作的第一需求指令;
接收用于控制可热回收空调单元4工作的第二需求指令;
接收用于控制热水回收单元3工作的第三需求指令;
根据第一需求指令、第二需求指令和第三需求指令控制热管理系统工作。
对于热源冷却单元2,可分为需要冷却、需要加热、不需要冷却也不需要加热三种情况,例如当热源21的温度超过高温阈值(如25℃)时,需要进行冷却;当热源21的温度低于低温阈值(如0℃)时,需要进行加热;而当热源21的温度处于低温阈值和高温阈值之间时,不需要冷却也不需要加热。可以通过测温装置在热源21处进行温度检测,根据检测的温度情况自动发送所述第一需求指令给控制器。控制器可自动控制蒸汽压缩单元1工作,将热源21的温度维持在合适的使用温度范围。
对于可热回收空调单元4,也可分为需要制热、需要制冷、不需要制热也不需要制冷三种情况,例如在低温的冬季,需要开启制热模式,对室内进行制热;在高温的夏季,需要开启制冷模式,对室内进行制冷;而在舒适的温度季节或者为了节省电能时,不需要制热也不需要制冷。第二需求指令可以由工作人员手动操作发送,或者也可以通过检测环境温度并与设定阈值比较来自动选择工作模式,并发送相应的第二需求指令给控制器。
对于热水回收单元3,可分为需要提供热水和不需要提供热水两种情况,例如在低温季节,自来水温度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时,则需要提供热水;在高温季节,自来水温度能够满足使用需求或者为了节省电能时,则不需要提供热水。第三需求指令可以由工作人员手动操作发送,或者也可以通过检测环境温度并与设定阈值比较来自动选择工作模式,并发送相应的第三需求指令给控制器。
在热源冷却单元2的各种情况下,可热回收空调单元4分别有三种情况;在可热回收空调单元4的各种情况下,热水回收单元3又分别有两种情况。如下表1所示,列出了各种需求情况。
表1
根据表1,本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根据需求可实现以下工作模式:
(1)热源冷却、空调制热、提供热水模式
该工作模式下,热源21需要冷却,空调即换热管需要制热,四通阀12切换使得第一换热器11形成为蒸发器,第六控制阀114打开,第二换热器14形成为冷凝器,蒸汽压缩单元1为制热循环模式,第一控制阀22打开,第二控制阀23关闭,第一冷却回路工作对热源21进行冷却,热源21的热量从第一换热器11搬运至第二换热器14,空调回路41工作进行制热;
此时由于需要提供热水,第三控制阀32关闭,第四控制阀33打开,第二加热回路工作对热水箱31中的水进行加热。当回收热不能满足空调制热和热水需求时,通过打开第五控制阀161和第三换热器16能够进行辅助供热,第五控制阀161根据需求可从0%到100%无极调节,对空气源进行热吸收,从而补偿第一换热器11的换热量。第一控制阀22、第四控制阀33、第六控制阀114、第七控制阀Ⅰ441、第七控制阀Ⅱ451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流量调节。
(2)热源冷却、空调制热、不提供热水模式
该工作模式下,热源21需要冷却,空调即换热管需要制热,四通阀12切换使得第一换热器11形成为蒸发器,第六控制阀114打开,第二换热器14形成为冷凝器,蒸汽压缩单元1为制热循环模式,第一控制阀22打开,第二控制阀23关闭,第一冷却回路工作对热源21进行冷却,热源21的热量从第一换热器11搬运至第二换热器14,空调回路41工作进行制热;
此时由于不需要提供热水,第一加热回路和第二加热回路均不工作,水泵34关闭,第三控制阀32和第四控制阀33可关闭。当回收热不能满足空调制热需求时,通过打开第五控制阀161和第三换热器16能够进行辅助供热,第五控制阀161根据需求可从0%到100%无极调节,对空气源进行热吸收,从而补偿第一换热器11的换热量。第一控制阀22、第六控制阀114、第七控制阀Ⅰ441、第七控制阀Ⅱ451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流量调节。
(3)热源冷却、空调制冷、提供热水模式
该工作模式下,热源21需要冷却,空调即换热管需要制冷,四通阀12切换使得第二换热器14形成为蒸发器,蒸汽压缩单元1为制冷循环模式,第一控制阀22关闭,第二控制阀23打开,第二冷却回路对热源21进行冷却,空调回路41工作进行制冷;
此时由于需要提供热水,第一换热器11形成为冷凝器,第六控制阀114打开,热源21和空调的热量从第二换热器14处搬运至第一换热器11,第三控制阀32打开,第四控制阀33关闭,第一加热回路工作,对热水箱31中的水进行加热。通过打开第五控制阀161和第三换热器16能够进行辅助放热,向空气中辅助排放热量。第二控制阀23、第三控制阀32、第六控制阀114、第七控制阀Ⅰ441、第七控制阀Ⅱ451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流量调节。
(4)热源冷却、空调制冷、不提供热水模式
该工作模式下,热源21需要冷却,空调即换热管需要制冷,四通阀12切换使得第二换热器14形成为蒸发器,蒸汽压缩单元1为制冷循环模式,第一控制阀22关闭,第二控制阀23打开,第二冷却回路对热源21进行冷却,空调回路41工作进行制冷;
此时由于不需要提供热水,第一加热回路和第二加热回路均不工作,水泵34关闭,第三控制阀32和第四控制阀33可关闭。此时,第三换热器16形成为冷凝器,第五控制阀161打开,第六控制阀114可关闭,热源21和空调的热量从第二换热器14处搬运至第三换热器16向空气中排放。第二控制阀23、第五控制阀161、第七控制阀Ⅰ441、第七控制阀Ⅱ451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流量调节。
(5)热源冷却、空调不制热不制冷、提供热水模式
该工作模式下,热源21需要冷却,空调即换热管不需要制热且不需要制冷,空调回路41不工作,第二液泵42关闭,第七控制阀Ⅰ441和第七控制阀Ⅱ451可关闭;
此时由于需要提供热水,四通阀12切换使得第一换热器11形成为蒸发器,第六控制阀114打开,第二换热器14形成为冷凝器,蒸汽压缩单元1为制热循环模式;第一控制阀22打开,第二控制阀23关闭,第一冷却回路工作对热源21进行冷却,热源21的热量从第一换热器11搬运至第二换热器14,第三控制阀32关闭,第四控制阀33打开,第二加热回路工作对热水箱31中的水进行加热;当热回收不能满足热水需求时,通过打开第五控制阀161和第三换热器16能够进行辅助供热,第五控制阀161根据需要可从0%到100%无极调节,对空气源进行热吸收,从而补偿第一换热器11的换热量;第一控制阀22、第四控制阀33、第六控制阀114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流量调节;
或者,四通阀12切换使得第一换热器11形成为冷凝器,第六控制阀114打开,第二换热器14形成为蒸发器,蒸汽压缩单元1为制冷循环模式,第一控制阀22关闭,第二控制阀23打开,第二冷却回路工作对热源21进行冷却,热源21的热量从第二换热器14搬运至第一换热器11,第三控制阀32打开,第四控制阀33关闭,第一加热回路工作对热水箱31中的水进行加热;通过打开第五控制阀161和第三换热器16能够进行辅助放热,向空气中辅助排放热量;第二控制阀23、第三控制阀32、第六控制阀114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流量调节。
(6)热源冷却、空调不制热不制冷、不提供热水模式
该工作模式下,热源21需要冷却,空调即换热管不需要制热且不需要制冷,空调回路41不工作,第二液泵42关闭,第七控制阀Ⅰ441和第七控制阀Ⅱ451可关闭;
此时由于不需要提供热水,水泵34关闭,第三控制阀32和第四控制阀33可关闭,四通阀12切换使得第二换热器14形成为冷凝器,蒸汽压缩单元1为制热循环模式,第三换热器16形成为蒸发器,第五控制阀161打开,第六控制阀114可关闭,第一控制阀22关闭,第二控制阀23打开,第二冷却回路工作对热源21进行冷却,通过第三换热器16向空气中排放热量;第二控制阀23、第五控制阀161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流量调节。
(7)热源不冷却不加热、空调制热、提供热水模式
该工作模式下,热源21不需要冷却且不需要加热,空调即换热管需要制热,第一液泵24关闭,第一控制阀22和第二控制阀23可关闭,四通阀12切换使得第二换热器14形成为冷凝器,蒸汽压缩单元1为制热循环模式,第三换热器16形成为蒸发器,第五控制阀161打开,第六控制阀114可关闭,通过第三换热器16从空气源吸热至第二换热器14,空调回路41工作进行制热;
此时由于需要提供热水,第三控制阀32关闭,第四控制阀33打开,第二加热回路工作对热水箱31中的水进行加热。第四控制阀33、第五控制阀161、第七控制阀Ⅰ441和第七控制阀Ⅱ451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流量调节。
(8)热源不冷却不加热、空调制热、不提供热水模式
该工作模式下,热源21不需要冷却且不需要加热,空调即换热管需要制热,第一液泵24关闭,第一控制阀22和第二控制阀23可关闭,四通阀12切换使得第二换热器14形成为冷凝器,蒸汽压缩单元1为制热循环模式,第三换热器16形成为蒸发器,第五控制阀161打开,第六控制阀114可关闭,通过第三换热器16从空气源吸热至第二换热器14,空调回路41工作进行制热;
此时由于不需要提供热水,水泵34关闭,第三控制阀32和第四控制阀33可关闭。第五控制阀161、第七控制阀Ⅰ441和第七控制阀Ⅱ451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流量调节。
(9)热源不冷却不加热、空调制冷、提供热水模式
该工作模式下,热源21不需要冷却且不需要加热,空调即换热管需要制冷,第一控制阀22和第二控制阀23可关闭,四通阀12切换使得第二换热器14形成为蒸发器,蒸汽压缩单元1为制冷循环模式;
此时由于需要提供热水,第一换热器11形成为冷凝器,第六控制阀114打开,第三控制阀32打开,第四控制阀33关闭,热量从第一换热器11处搬运至第二换热器14,第一加热回路工作对热水箱31中的水进行加热,空调回路41工作进行制冷;通过打开第五控制阀161和第三换热器16能够向空气进行辅助放热;第三控制阀32、第六控制阀114、第七控制阀Ⅰ441和第七控制阀Ⅱ451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流量调节。
(10)热源不冷却不加热、空调制冷、不提供热水模式
该工作模式下,热源21不需要冷却且不需要加热,空调即换热管需要制冷,第一液泵24关闭,第一控制阀22和第二控制阀23可关闭,四通阀12切换使得第二换热器14形成为蒸发器,蒸汽压缩单元1为制冷循环模式;
此时由于不需要提供热水,水泵34关闭,第一加热回路和第二加热回路不工作;第三换热器16形成为冷凝器,第五控制阀161打开,第六控制阀114可关闭,热量从第二换热器14搬运至第三换热器16向空气中放热。第五控制阀161、第七控制阀Ⅰ441和第七控制阀Ⅱ451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流量调节。
(11)热源不冷却不加热、空调不制热不制冷、提供热水模式
该工作模式下,热源21不需要冷却且不需要加热,空调即换热管不需要制热且不需要制冷,第一液泵24关闭,第二液泵42关闭,第一控制阀22、第二控制阀23、第七控制阀Ⅰ441和第七控制阀Ⅱ451可关闭;
此时由于需要提供热水,第二换热器14形成为冷凝器,蒸汽压缩单元1为制热循环模式,第三换热器16形成为蒸发器,第五控制阀161打开,第六控制阀114可关闭,第三控制阀32关闭,第四控制阀33打开,通过第三换热器16从空气源吸热至第二换热器14,第二加热回路工作对热水箱31中的水进行加热。第四控制阀33和第五控制阀161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流量调节。
(12)热源不冷却不加热、空调不制热不制冷、不提供热水模式
该工作模式下,热源21不需要冷却且不需要加热,空调即换热管不需要制冷且不需要制热,第一液泵24关闭,第一控制阀22、第二控制阀23、第七控制阀Ⅰ441和第七控制阀Ⅱ451可关闭;
此时由于也不需要提供热水,水泵34关闭,第三控制阀32、第四控制阀33、第五控制阀161、第六控制阀114也可关闭。该工作模式下,各单元均不工作,相当于待机模式。
(13)热源加热、空调制热、提供热水模式
该工作模式下,热源21需要加热,空调即换热管需要制热,四通阀12切换使得第二换热器14形成为冷凝器,蒸汽压缩单元1为制热循环模式,第一控制阀22关闭,第二控制阀23打开,第三换热器16形成为蒸发器,第五控制阀161打开,第六控制阀114可关闭,通过第三换热器16从空气源吸热至第二换热器14,第二冷却回路对热源21进行加热,空调回路41工作进行制热;
此时由于需要提供热水,第三控制阀32关闭,第四控制阀33打开,第二加热回路对热水箱31中的水进行加热。第二控制阀23、第四控制阀33、第五控制阀161、第七控制阀Ⅰ441和第七控制阀Ⅱ451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流量调节。
(14)热源加热、空调制热、不提供热水模式
该工作模式下,热源21需要加热,空调即换热管需要制热,四通阀12切换使得第二换热器14形成为冷凝器,蒸汽压缩单元1为制热循环模式,第一控制阀22关闭,第二控制阀23打开,第三换热器16形成为蒸发器,第五控制阀161打开,第六控制阀114可关闭,通过第三换热器16从空气源吸热至第二换热器14,第二冷却回路对热源21进行加热,空调回路41工作进行制热;
此时由于不需要提供热水,水泵34关闭,第三控制阀32和第四控制阀33可关闭。第二控制阀23、第五控制阀161、第七控制阀Ⅰ441和第七控制阀Ⅱ451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流量调节。
(15)热源加热、空调制冷、提供热水模式
该工作模式下,热源21需要加热,空调即换热管需要制冷,四通阀12切换使得第一换热器11形成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4形成为蒸发器,蒸汽压缩单元1为制冷循环模式,第六控制阀114打开,第一控制阀22打开,第二控制阀23关闭,热量从第二换热器14搬运至第一换热器11,第一冷却回路工作对热源21进行加热,空调回路41工作进行制冷;
此时由于需要提供热水,第三控制阀32打开,第四控制阀33关闭,第一加热回路工作对热水箱31中的水进行加热,通过打开第五控制阀161和第三换热器16能够进行辅助放热。第一控制阀22、第三控制阀32、第六控制阀114、第七控制阀Ⅰ441和第七控制阀Ⅱ451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流量调节。
(16)热源加热、空调制冷、不提供热水模式
该工作模式下,热源21需要加热,空调即换热管需要制冷,四通阀12切换使得第一换热器11形成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4形成为蒸发器,蒸汽压缩单元1为制冷循环模式,第六控制阀114打开,第一控制阀22打开,第二控制阀23关闭,热量从第二换热器14搬运至第一换热器11,第一冷却回路工作对热源21进行加热,空调回路41工作进行制冷;
此时由于不需要提供热水,水泵34关闭,第三控制阀32和第四控制阀33可关闭。通过打开第五控制阀161和第三换热器16能够进行辅助放热。第一控制阀22、第六控制阀114、第七控制阀Ⅰ441和第七控制阀Ⅱ451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流量调节。
(17)热源加热、空调不制热不制冷、提供热水模式
该工作模式下,热源21需要加热,空调即换热管不需要制热且不需要制冷,第二换热器14形成为冷凝器,蒸汽压缩单元1为制热循环模式,第一控制阀22关闭、第二控制阀23打开,第三换热器16形成为蒸发器,第五控制阀161打开,通过第三换热器16从空气吸热至第二换热器14,第二冷却回路工作对热源21进行加热,第二液泵42关闭,第六控制阀114、第七控制阀Ⅰ441和第七控制阀Ⅱ451可关闭;
此时由于需要提供热水,第三控制阀32关闭,第四控制阀33打开,第二加热回路工作对热水箱31中的水进行加热。第二控制阀23、第四控制阀33和第五控制阀161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流量调节。
(18)热源加热、空调不制热不制冷、不提供热水模式
该工作模式下,热源21需要加热,空调即换热管不需要制热且不需要制冷,第二换热器14形成为冷凝器,蒸汽压缩单元1为制热循环模式,第一控制阀22关闭、第二控制阀23打开,第三换热器16形成为蒸发器,第五控制阀161打开,通过第三换热器16从空气吸热至第二换热器14,第二冷却回路工作对热源21进行加热,第二液泵42关闭,第七控制阀Ⅰ441和第七控制阀Ⅱ451可关闭;
此时由于不需要提供热水,水泵34关闭,第三控制阀32和第四控制阀33可关闭。第二控制阀23和第五控制阀161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流量调节。
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可满足实际工作场景下的多元化的需求。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下,可根据需求选择需要的各种工作模式,例如在光储充应用场景,热源21需要加热时表示环境气温较低,此时空调无需制冷,因此在光储充等应用场景下一般不采用热源加热、空调制冷、提供热水模式即上述工作模式(15)和热源加热、空调制冷、不提供热水模式即上述工作模式(16),这些工作模式可在其他应用场景下采用,例如热源21的低温阈值较高时的应用场景。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在对热源进行冷却时,可以将热源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用于提供生活热水和空调热能,而且该热管理系统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可以满足实际工作场景下多元化的需求。
实施例二:
如图6-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和实施例一相比,在蒸汽压缩单元1中没有采用第三换热器16、第五控制阀161和第六控制阀114,本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也具有若干种工作模式,具体为热源冷却、空调制热、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冷却、空调制热、不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冷却、空调制冷、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冷却、空调不制热不制冷、提供热水模式;热源不冷却不加热、空调制冷、提供热水模式;热源不冷却不加热、空调不制热不制冷、不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加热、空调制冷、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加热、空调制冷、不提供热水模式。这些工作模式可对应参照实施例一执行,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三换热器16不参与工作。本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也具有若干种工作模式,可一定程度上满足多元化的工作需求。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流程图中所示出的各个步骤的执行顺序为优选实现方式,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各步骤所涉及的功能进行调整,例如可以同时执行或按相反的顺序执行。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Claims (10)

1.一种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蒸汽压缩单元(1),所述蒸汽压缩单元(1)包括第一换热器(11)、四通阀(12)、压缩机(13)、第二换热器(14)和膨胀阀(15);
热源冷却单元(2),所述热源冷却单元(2)包括热源(21)、第一控制阀(22)和第二控制阀(23),所述第一控制阀(22)被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11)连通并进行热交换的第一冷却支路(221)中,所述第二控制阀(23)被设置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14)连通并进行热交换的第二冷却支路(231)中,所述第一冷却支路(221)和第二冷却支路(231)并联设置,所述热源(21)与所述第一冷却支路(221)形成有第一冷却回路,所述热源(21)与所述第二冷却支路(231)形成有第二冷却回路;
热水回收单元(3),所述热水回收单元(3)包括热水箱(31)、第三控制阀(32)和第四控制阀(33),所述第三控制阀(32)被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11)连通并进行热交换的第一加热支路(321)中,所述第四控制阀(33)被设置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14)连通并进行热交换的第二加热支路(331)中,所述第一加热支路(321)和第二加热支路(331)并联设置,所述热水箱(31)与所述第一加热支路(321)形成有第一加热回路,所述热水箱(31)与所述第二加热支路(331)形成有第二加热回路;
可热回收空调单元(4),所述可热回收空调单元(4)包括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被设置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14)连通并进行热交换的空调回路(4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压缩单元(1)还包括有第三换热器(16),所述第三换热器(16)为空气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16)与所述第一换热器(11)并联设置,所述第三换热器(16)所在的并联支路上设有第五控制阀(161),所述第一换热器(11)所在的并联支路上设有第六控制阀(1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21)为光储充系统中的发热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热回收空调单元(4)的空调回路(41)中还包括有第七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22)、第二控制阀(23)、第三控制阀(32)、第四控制阀(33)、第五控制阀(161)、第六控制阀(114)、第七控制阀均为流量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冷却单元(2)还包括有第一液泵(24)和冷液箱(25),所述第一液泵(24)用于驱动所述冷液箱(25)中的第一冷却液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或第二冷却回路中循环;所述可热回收空调单元(4)还包括有第二液泵(42)和缓冲箱(43),所述第二液泵(42)用于驱动所述缓冲箱(43)中的第二冷却液在所述空调回路(41)中循环;所述热水回收单元(3)还包括有水泵(34),所述水泵(34)用于驱动水在所述第一加热回路或第二加热回路中循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箱(31)上设有出水口(311)和补水口(312);所述热水箱(31)内还设有浮球阀(313),所述浮球阀(313)与所述补水口(312)连接,当热水箱(31)内水位低于设定水位时,浮球阀(313)打开向热水箱(31)内补充自来水;所述热水箱(31)还包括有温度传感器(314)、电磁阀(315)、溢流口(316)和电加热器(317),当所述温度传感器(314)检测到热水箱(31)内水温超过设定的温度上限时,电磁阀(315)打开,补水口(312)向热水箱(31)内强制补充自来水,多余的水从所述溢流口(316)流出,当所述温度传感器(314)检测到热水箱(31)内水温低于设定的温度下限时,所述电加热器(317)辅助加热。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用于控制所述热源冷却单元(2)工作的第一需求指令;
接收用于控制所述可热回收空调单元(4)工作的第二需求指令;
接收用于控制所述热水回收单元(3)工作的第三需求指令;
根据所述第一需求指令、第二需求指令和第三需求指令控制所述热管理系统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冷却单元(2)的热源(21)处设有测温装置,所述测温装置根据检测的温度大小发送所述第一需求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能够根据需求工作于热源冷却、空调制热、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冷却、空调制热、不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冷却、空调制冷、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冷却、空调不制热不制冷、提供热水模式;热源不冷却不加热、空调制冷、提供热水模式;热源不冷却不加热、空调不制热不制冷、不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加热、空调制冷、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加热、空调制冷、不提供热水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压缩单元(1)还包括有第三换热器(16),所述第三换热器(16)为空气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16)与所述第一换热器(11)并联设置,所述第三换热器(16)所在的并联支路上设有第五控制阀(161),所述第一换热器(11)所在的并联支路上设有第六控制阀(114);
所述热管理系统能够根据需求工作于热源冷却、空调制热、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冷却、空调制热、不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冷却、空调制冷、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冷却、空调制冷、不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冷却、空调不制热不制冷、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冷却、空调不制热不制冷、不提供热水模式;热源不冷却不加热、空调制热、提供热水模式;热源不冷却不加热、空调制热、不提供热水模式;热源不冷却不加热、空调制冷、提供热水模式;热源不冷却不加热、空调制冷、不提供热水模式;热源不冷却不加热、空调不制热不制冷、提供热水模式;热源不冷却不加热、空调不制热不制冷、不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加热、空调制热、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加热、空调制热、不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加热、空调制冷、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加热、空调制冷、不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加热、空调不制热不制冷、提供热水模式;热源加热、空调不制热不制冷、不提供热水模式。
CN202310792540.7A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Pending CN1168015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92540.7A CN116801590A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92540.7A CN116801590A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01590A true CN116801590A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36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92540.7A Pending CN116801590A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0159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42416B (zh) 空调系统、复合冷凝器、空调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422082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57597B (zh) 一种氟泵多联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506479A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112046236A (zh) 热管理系统、热管理方法和电动汽车
KR20110076527A (ko) 축열식 시스템 냉난방 장치
CN114811997A (zh) 一种新型冷却装置
CN114388924B (zh) 电动车热管理系统及电动车
CN103939994A (zh) 一种机房节能空调
CN117337001A (zh) 数据中心冷却控制方法、冷却系统及数据中心
CN102927646A (zh) 一种机房空调
CN112297757B (zh) 一种冷却液集中循环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9910542B (zh) 一种车辆及车辆热管理系统
CN116066958A (zh) 一种空调器制热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4581537U (zh) 一种用水作导热介质运行的空调热泵一体机控制系统
CN116801590A (zh) 一种整合能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JP2006017440A (ja) ヒートポンプ空調機
KR101170712B1 (ko) 지열을 이용한 가스엔진히트펌프 냉난방 시스템
CN106765782B (zh) 一种太阳能与地热能联合应用的酒窖空调系统
CN220229698U (zh) 一种废热回收系统
CN220911734U (zh) 冷却系统
CN214172502U (zh) 双冷源热管背板多联机空调系统
CN219473844U (zh) 集成热回收与自然冷却的空调系统
KR20140112928A (ko) 공기열 이원 사이클 히트펌프 냉난방 장치
CN118168071B (zh) 双向热平衡能量回收型储能节能空调主机及工作流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