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97434A - 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97434A
CN116797434A CN202311084653.8A CN202311084653A CN116797434A CN 116797434 A CN116797434 A CN 116797434A CN 202311084653 A CN202311084653 A CN 202311084653A CN 116797434 A CN116797434 A CN 1167974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ark
target
urba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846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97434B (zh
Inventor
魏伟
杨巧婉
庹飞
李妍汀
林晗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lanning And Design Consulting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lanning And Design Consulting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lanning And Design Consulting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lanning And Design Consulting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8465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974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97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974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974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974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城市管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与目标区域关联的区域信息;显示模块用于对区域信息进行三维可视化,得到三维城市模型;三维城市模型包含目标区域内的所有公园绿地以及与各个公园绿地关联的空间信息;空间信息用于描述与各个公园绿地关联的建筑信息和道路信息;控制模块用于生成对三维城市模型的控制指令;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控制指令生成与三维城市模型对应的第一目标信息;显示模块还用于在三维城市模型中显示第一目标信息。该系统实现了对城市公园绿地的统筹管理,提高了其实用性,同时实时的三维可视化呈现也提高了对城市公园绿地的展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城市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生态维护、环境美化、减灾避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目前部分城市有建立相应的“一张图”平台,仅仅以城市中的公园、绿道或者古树名木中的一种作为管控对象,通过客户端、网页或小程序方式呈现。然而,上述方式不仅无法实现对城市中的多个城市公园绿地的统筹管理,降低了实用性,同时,现有技术通过客户端、网页或小程序方式呈现的也仅仅是二维图像,即无法对城市中的多个城市公园绿地进行三维呈现,导致展示效果低下。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实现对城市中的多个城市公园绿地的统筹管理,降低了实用性,也无法对城市中的多个城市公园绿地进行三维呈现,导致展示效果低下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与目标区域关联的区域信息;所述区域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城市公共空间的信息;所述城市公共空间包括城市公园绿地;
显示模块,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区域信息进行三维可视化,得到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三维城市模型;其中,所述三维城市模型包含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所有公园绿地以及与所述公园绿地关联的空间信息;所述空间信息用于描述与所述公园绿地关联的建筑信息和道路信息;
控制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用于生成对所述三维城市模型的控制指令;
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显示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以及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生成与所述三维城市模型对应的第一目标信息;
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三维城市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一目标信息。
可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具体包括: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从多个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目标区域关联的区域信息;
数据整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区域信息分类,得到主体信息要素、场景信息要素以及辅助信息要素;其中,主体信息要素包括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城市公园绿地以及所述城市公园绿地对应的属性信息、建设信息以及服务信息;所述场景信息要素包括所述目标区域的自然环境信息和城市场所空间;所述辅助信息要素包括所述目标区域的地理信息、与所述目标区域关联的相关部门信息以及人口信息。
可选的,所述显示模块具体包括:
模型管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区域信息进行三维可视化,得到所述三维城市模型;
显示管理单元,用于对所述三维城市模型的显示信息进行调整;所述显示信息包括所述三维城市模型的显示风格、显示视角及透明度;
信息查询单元,根据用户输入的待查询信息输出第二目标信息;
信息展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第一目标信息。
可选的,所述待查询信息包括:待查询城市公园绿地、关键字信息、时间信息、位置信息、配置信息及人流热力信息;所述信息查询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查询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所述待查询城市公园绿地,并在所述三维城市模型中显示所述待查询城市公园绿地;
第二查询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所述关键字信息,根据所述关键字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目标信息,并在所述三维城市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二目标信息;
第三查询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所述时间信息,根据所述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目标信息,并在所述三维城市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二目标信息;
第四查询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所述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目标信息,并在所述三维城市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二目标信息;
第五查询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所述配置信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目标信息,并在所述三维城市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二目标信息;
第六查询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所述人流热力信息,根据所述人流热力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目标信息,并在所述三维城市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二目标信息。
可选的,所述控制指令携带有控制信息;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统计分析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控制信息的类型为统计类型时,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统计信息,并根据所述统计信息生成所述第一目标信息;
规划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控制信息的类型为规划类型时,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规划信息,并根据所述规划信息生成所述第一目标信息;
信息交互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控制信息的类型为互动类型时,将所述控制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一目标信息。
可选的,所述规划信息包括目标城市公园绿地和目标分析内容;所述统计分析单元具体包括:
主体要素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城市公园绿地;
分析内容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分析内容;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城市公园绿地和所述目标分析内容,生成所述第一目标信息。
可选的,所述统计分析单元还包括:
第一服务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城市公园绿地对应的属性信息和建设信息对所述目标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情况进行检测,得到第一服务检测结果;
所述第一生成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城市公园绿地、所述目标分析内容以及所述第一服务检测结果,生成所述第一目标信息。
可选的,所述规划单元具体包括;
规划方案录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以及对所述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的规划需求;
规划方案统计分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规划需求对所述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所述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的分析结果;
第二服务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规划需求,以及所述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对应的属性信息和建设信息,对所述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情况进行检测,得到第二服务检测结果;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所述分析结果以及所述第二服务检测结果,生成所述第一目标信息。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具体包括;
控制端口,用于实现用户对所述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的控制;
权限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被触发的控制端口确定所述用户的控制权限;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控制权限生成在所述控制权限内的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控制端口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及第三端口;所述权限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端口被触发时,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为管理人员,并确定所述用户的控制权限为第一权限;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端口被触发时,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为技术人员,并确定所述用户的控制权限为第二权限;在检测到所述第三端口被触发时,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为使用人员,并确定所述用户的控制权限为第三权限;其中,所述第二权限低于所述第一权限;所述第三权限低于所述第二权限。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与目标区域关联的区域信息;所述区域信息包括目标区域中的城市公共空间的信息;城市公共空间包括城市公园绿地;显示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用于对区域信息进行三维可视化,得到目标区域对应的三维城市模型;三维城市模型包含目标区域内的所有公园绿地以及与各个公园绿地关联的空间信息;空间信息用于描述与各个公园绿地关联的建筑信息和道路信息;控制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用于生成对三维城市模型的控制指令;数据处理模块,与显示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以及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控制指令生成与三维城市模型对应的第一目标信息;显示模块还用于在三维城市模型中显示第一目标信息。该系统实现了对城市公园绿地的统筹管理,提高了其实用性,同时,实时的三维可视化呈现以及实时根据控制指令对三维城市模型的调整,也提高了对城市公园绿地的展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中数据整理单元对区域信息进行分类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中显示模块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中数据处理模块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的控制模块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使用不同功能时的三维城市模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10,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1、显示模块12、数据处理模块13及控制模块14。控制模块14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11、显示模块12及数据处理模块13通信连接,数据采集模块11与显示模块12通信连接,显示模块12与数据处理模块13通信连接。
数据采集模块11用于获取与目标区域关联的区域信息;所述区域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城市公共空间的信息;所述城市公共空间包括城市公园绿地。
显示模块12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区域信息进行三维可视化,得到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三维城市模型;其中,所述三维城市模型包含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所有公园绿地以及与所述公园绿地关联的空间信息;所述空间信息用于描述与所述公园绿地关联的建筑信息和道路信息。
控制模块13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用于生成对所述三维城市模型的控制指令。
数据处理模块14与所述显示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以及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生成与所述三维城市模型对应的第一目标信息。
所述显示模块12还用于在所述三维城市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一目标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10可以安装于终端设备上,此时,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控制模块14对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10进行控制。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笔记本或者台式电脑等。
目标区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此处不作限制,示例性的,目标区域可以是任意一个城市。
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采集模块11可以从互联网和数据库中获取到与目标区域关联的区域信息。其中,与目标区域关联的区域信息包括目标区域中的城市公共空间的信息。
在本申请的所有实施例中,城市公共空间包括城市公园绿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区域信息还包括目标区域的交通网络和建筑信息。
基于此,显示模块12可以从数据采集模块11中获取区域信息,并对该区域信息进行三维可视化,以得到目标区域对应的三维城市模型。
具体地,显示模块12可以根据区域信息中的交通网络构建目标区域的整体交通系统模型,之后在交通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对区域信息中的建筑信息的GIS等矢量数据进行数据化处理,生成目标区域的建筑初模,接着根据区域信息中的公园和绿地等勾勒目标区域的公园和绿地的轮廓范围,并对局部绿地景观、植物及草坪等进行细化,最后结合城市的山脉、植被及水系等自然环境要素,形成目标区域的三维城市模型。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10上设置第一预设控件,用户可以通过触发该第一预设控件触发调整请求。控制模块14检测到调整请求可以是:检测到用户触发第一预设控件。即控制模块14若检测到用户触发了第一预设控件,则认为检测到上述调整请求。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展示效果和用户体验,在显示模块12显示上述三维城市模型后,控制模块14可以接收用户发送的调整请求,并根据该调整请求生成对三维城市模型的控制指令,并将该控制指令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13。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控制指令可以用于指示对三维城市模型中的某个/些城市公园绿地的某些信息进行展示。
数据处理模块13在接收到控制模块14发送的控制指令时,可以根据该控制指令生成与上述三维城市模型对应的第一目标信息,并将该第一目标信息发送至显示模块12。其中第一目标信息可以是文字信息,也可以是图片信息,此处不作限制。
显示模块12在接收到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的第一目标信息后,可以在上述三维城市模型中显示该第一目标信息。
以上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与目标区域关联的区域信息;区域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城市公共空间的信息;城市公共空间包括城市公园绿地;显示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用于对区域信息进行三维可视化,得到目标区域对应的三维城市模型;三维城市模型包含目标区域内的所有公园绿地以及与各个公园绿地关联的空间信息;空间信息用于描述与各个公园绿地关联的建筑信息和道路信息;控制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用于生成对三维城市模型的控制指令;数据处理模块,与显示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以及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控制指令生成与三维城市模型对应的第一目标信息;显示模块还用于在三维城市模型中显示第一目标信息。该系统实现了对城市公园绿地的统筹管理,提高了其实用性,同时,实时的三维可视化呈现以及实时根据控制指令对三维城市模型的调整,也提高了对城市公园绿地的展示效果。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中数据采集模块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数据采集模块11具体包括:
数据采集单元111用于从多个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目标区域关联的区域信息。
数据整理单元112用于对所述区域信息分类,得到主体信息要素、场景信息要素以及辅助信息要素;其中,主体信息要素包括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城市公园绿地以及所述城市公园绿地对应的属性信息、建设信息以及服务信息;所述场景信息要素包括所述目标区域的自然环境信息和城市场所空间;所述辅助信息要素包括所述目标区域的地理信息、与所述目标区域关联的相关部门信息以及人口信息。
本实施例中,多个数据库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存储与各个区域关联的相关部门的公开数据、地理信息公开数据及主管单位工作计划等的第一数据库,用于存储使用者反馈信息的第二数据库,以及用于存储对目标区域进行规划的规划模拟信息的第三数据库。其中,各个区域关联的相关部门指用于管理各个区域的部门。
数据采集单元111在获取到与目标区域关联的区域信息后,可以将该区域信息发送至数据整理单元112,数据整理单元112可以对该区域信息进行分类,得到主体信息要素、场景信息要素以及辅助信息要素。其中,主体信息要素包括目标区域中的城市公园绿地以及城市城市公园绿地对应的属性信息、建设信息以及服务信息;场景信息要素包括目标区域的自然环境信息和城市场所空间;辅助信息要素包括目标区域的地理信息、与目标区域关联的相关部门信息以及人口信息。
其中,城市公园绿地对应的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名称、类型、等级及规模等;城市公园绿地对应的建设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建设时间、主管单位、运营单位、主题特色、设施配置等;城市公园绿地对应的服务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使用状态、公众评价、活动组织等。
目标区域的自然环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目标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山体、水体、植被等;目标区域的城市场所空间包括但不限于:目标区域内的道路、建筑、公园、广场、绿道等。
目标区域的地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目标区域的卫星图、高程等;与目标区域关联的相关部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目标区域的行政管理边界、重点规划研究区域范围、城市更新整备项目范围等空间信息,用地用海分类、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等法定规划信息;目标区域的人口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目标区域的人口分布和实时人流等。
其中,辅助信息还包括其它信息,该其它信息包括目标区域的信息点(Point ofInformation,POI)和兴趣面(Area of Interest,AOI)。
在实际应用中,每一个POI至少包含四项基本信息:名称、地址、类别、及经纬度坐标,POI可以是一栋房子、一个商铺、一个小区门口或一个公交站等。
每一个POI至少包含四项基本信息:名称、地址、类别、及经纬度坐标,主要用于在地图中表达区域状的地理实体,如一个居民小区、一所大学、一个写字楼、一个产业园区、一个综合商场、一个医院、一个景区或一个体育馆等。
以上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单元,用于从多个数据库中获取与目标区域关联的区域信息;数据整理单元,用于对区域信息分类,得到主体信息要素、场景信息要素以及辅助信息要素;其中,主体信息要素包括目标区域中的城市公园绿地以及城市公园绿地对应的属性信息、建设信息以及服务信息;场景信息要素包括目标区域的自然环境信息和城市场所空间;辅助信息要素包括目标区域的地理信息、与目标区域关联的相关部门信息以及人口信息,从而实现了对目标区域中的各类信息的统筹管理,提高了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的实用性。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中显示模块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显示模块12具体包括:
模型管理单元121用于对所述区域信息进行三维可视化,得到所述三维城市模型。
显示管理单元122用于对所述三维城市模型的显示信息进行调整;所述显示信息包括所述三维城市模型的显示风格、显示视角及透明度。
信息查询单元123根据用户输入的待查询信息输出第二目标信息。
信息展示单元124用于显示所述第一目标信息。
本实施例中,显示模块11在接收到目标区域的区域信息后,显示模块11中的模型管理单元121可以对该区域信息进行三维可视化,得到三维城市模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2,模型管理单元121可以对区域信息中的主体信息要素进行三维可视化,以得到三维城市模型。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模型管理单元121包括对不同三维城市模型的导入功能、创建功能、编辑功能及删除功能。
模型管理单元121在显示上述三维城市模型后,显示管理单元122可以对三维城市模型的显示信息进行调整。其中,显示信息包括三维城市模型的显示风格、显示视角及透明度等。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显示管理单元122还用于对三维城市模型中不同要素的启用和禁止,以及对三维城市模型中的显示内容、图例及窗口状态的调整。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显示管理单元122还用于对调整后的三维城市模型的显示信息、显示内容、图例及窗口状态进行存储。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显示模块12显示的三维城市模型上设置第二预设控件,用户可以通过触发该第二预设控件触发查询请求。信息查询单元123检测到查询请求可以是:检测到用户触发第二预设控件。即信息查询单元123若检测到用户触发了第二预设控件,则认为检测到上述查询请求。其中,查询请求携带有待查询信息。
基于此,本实施例中,在显示模块12显示上述三维城市模型后,信息查询单元123可以接收用户发送的查询请求,并从该查询请求中提取用户的待查询信息,并根据该待查询信息输出第二目标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3,待查询信息可以包括:待查询城市公园绿地、关键字信息、时间信息、位置信息、配置信息及人流热力信息等,因此,信息查询单元123具体包括:
第一查询子单元1231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所述待查询城市公园绿地,并在所述三维城市模型中显示所述待查询城市公园绿地。
第二查询子单元1232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所述关键字信息,根据所述关键字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目标信息,并在所述三维城市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二目标信息。
第三查询子单元1233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所述时间信息,根据所述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目标信息,并在所述三维城市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二目标信息。
第四查询子单元1234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所述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目标信息,并在所述三维城市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二目标信息。
第五查询子单元1235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所述配置信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目标信息,并在所述三维城市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二目标信息。
第六查询子单元1236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所述人流热力信息,根据所述人流热力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目标信息,并在所述三维城市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二目标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控件包括但不限于第一子控件、第二子控件、第三子控件、第四子控件、第五子控件及第六子控件。其中,第一子控件与第一查询子单元1231关联,第二子控件与第二查询子单元1232关联,第三子控件与第三查询子单元1233关联,第四子控件与第四查询子单元1234关联,第五子控件与第五查询子单元1235关联,第六子控件与第六查询子单元1236关联。
基于此,用户可以通过点击三维城市模型上述的第一子控件,实现在三维城市模型中对某个城市公园绿地的查询;用户可以通过点击三维城市模型上述的第二子控件,实现在三维城市模型中对与某些关键字相关的信息的查询;用户可以通过点击三维城市模型上述的第三子控件,实现在三维城市模型中对某个时间下的所有信息的查询;用户可以通过点击三维城市模型上述的第四子控件,实现在三维城市模型中对与某个位置信息相关的信息的查询;用户可以通过点击三维城市模型上述的第五子控件,实现在三维城市模型中对与某个配置信息相关的信息的查询;用户可以通过点击三维城市模型上述的第六子控件,实现在三维城市模型中对满足某个人流热力信息的信息的查询。
本实施例中,显示模块12在接收到第一目标信息后,显示模块12中的信息展示单元124可以显示该第一目标信息。
示例性的,当第一目标信息为文字信息时,信息展示单元124可以展示如“某范围内现有郊野公园N处,城市公园N处,社区公园N处,其中市管公园N处,区管公园N处”等的文字内容;当第一目标信息为图片信息时,信息展示单元124可以展示如信息表、饼状图、柱状图、折线图等的图片内容。
以上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中的显示模块包括模型管理单元,用于对区域信息进行三维可视化,得到所述三维城市模型;显示管理单元,用于对三维城市模型的显示信息进行调整;显示信息包括三维城市模型的显示风格、显示视角及透明度等;信息查询单元,根据用户输入的待查询信息输出第二目标信息;信息展示单元,用于显示第一目标信息,进一步提高了三维城市模型的展示效果。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中数据处理模块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模块13具体包括:
统计分析单元131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控制信息的类型为统计类型时,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统计信息,并根据所述统计信息生成所述第一目标信息。
规划单元132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控制信息的类型为规划类型时,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规划信息,并根据所述规划信息生成所述第一目标信息。
信息交互单元133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控制信息的类型为互动类型时,将所述控制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一目标信息。
本实施例中,控制指令携带有控制信息,统计分析单元131在检测到控制信息的类型为统计类型时,可以根据该控制信息确定统计信息,并根据该统计信息生成第一目标信息。其中,统计信息包括三维城市模型中的目标城市公园绿地,以及对该目标城市公园绿地的目标分析内容。
基于此,请继续参阅图4,统计分析单元131具体包括:
主体要素确定单元1311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城市公园绿地。
分析内容确定单元1312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分析内容。
第一生成单元1313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城市公园绿地和所述目标分析内容,生成所述第一目标信息。
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对显示模块12显示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全选、框选、点选或根据要素信息筛选等操作方式确定待统计分析的目标城市公园绿地,并通过在对显示模块12显示的三维城市模型的预设位置中输入目标分析内容,从而完成向控制模块14输入包括待统计分析的目标城市公园绿地和目标分析内容的控制信息的操作。
基于此,数据处理模块13中的主体要素确定单元1311可以根据控制信息确定待统计分析的目标城市公园绿地。
同时,数据处理模块13中的分析内容确定单元1312也可以根据上述控制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分析内容。
其中,目标分析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对单一信息的统计分析和对多项信息的比对分析。同时,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设定对目标城市公园绿地中的单一信息或多项信息的分析类目和主次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单一信息的统计分析是指根据主体要素信息中的某个建设信息(即单一类目),如主题特色、规模等进行的统计。多项信息的比对分析是指根据主体要素信息中的两项或以上类目进行的交叉分析统计,如10公顷及以上的公园主题特色和10公顷以下的公园主题特色等。
第一生成单元1313在得到目标城市公园绿地和目标分析内容后,可以结合数据采集模块11中的所有信息,实时生成第一目标信息。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4,统计分析单元131还包括:
第一服务检测单元1314用于根据目标城市公园绿地对应的属性信息和建设信息对目标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情况进行检测,得到第一服务检测结果。
基于此,第一生成单元还用于根据目标城市公园绿地、目标分析内容以及第一服务检测结果,生成第一目标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一服务检测单元1314具体指根据目标城市公园绿地的对应的属性信息和建设信息,对该目标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能力、服务范围进行的分析评价,包括根据目标城市公园绿地的位置、规模、设施配置等情况对其服务能力进行的分析,对目标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覆盖情况的分析,以及任意空间位置在一定时间内对目标城市公园绿地通过不同交通方式的可达性情况的分析。
本实施例中,控制指令携带有控制信息,规划单元132在检测到控制信息的类型为统计类型时,可以根据控制信息确定规划信息,并根据该规划信息生成第一目标信息。
请继续参阅图4,规划单元132具体包括:
规划方案录入单元1321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以及对所述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的规划需求。
规划方案统计分析单元1322用于根据所述规划需求对所述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所述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的分析结果。
第二服务检测单元1323用于根据所述规划需求,以及所述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对应的属性信息和建设信息,对所述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情况进行检测,得到第二服务检测结果。
第二生成单元1324用于根据所述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所述分析结果以及所述第二服务检测结果,生成所述第一目标信息。
本实施例中,规划方案录入单元1321用于根据控制信息确定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以确定三维城市模型的规划范围,同时根据该控制信息确定对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的规划需求,以实现对三维城市模型中的现有的城市公园绿地或者模拟的规划城市公园绿地进行增补、删减及调整等操作。
基于此,规划方案统计分析单元1322可以根据规划需求对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的分析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对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的统计分析包括但不限于对单一信息的统计分析和对多项信息的比对分析。同时,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设定对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中的单一信息或多项信息的分析类目和主次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单一信息的统计分析是指根据主体要素信息中的某个建设信息(即单一类目),如主题特色、规模等进行的统计。多项信息的比对分析是指根据主体要素信息中的两项或以上类目进行的交叉分析统计,如10公顷及以上的公园主题特色和10公顷以下的公园主题特色等。
本实施例中,第二服务检测单元1323可以根据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对应的属性信息和建设信息对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情况进行检测,得到第二服务检测结果。
具体地,根据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对应的属性信息和建设信息对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情况进行检测具体指根据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的对应的属性信息和建设信息,对该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能力、服务范围进行的分析评价,包括根据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的位置、规模、设施配置等情况对其服务能力进行的分析,对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覆盖情况的分析,以及任意空间位置在一定时间内对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通过不同交通方式的可达性情况的分析。
本实施例中,控制指令携带有控制信息,信息交互单元133在检测到控制信息的类型为互动类型时,可以直接将控制信息确定为第一目标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互动类型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管理人员通过控制模块14发布的如某个城市公园绿地的属性信息、建设信息、服务信息等第一类信息,和使用人员对某个城市公园绿地的产生的客观使用状态或主观评价、建议,包括人群热力、定位打卡、照片发布、评价建议等第二类信息等。
本实施例中,信息交互单元133的功能包括:信息发布、信息反馈及信息互动等。
其中,信息发布是指管理人员通过控制模块14发布的如某个城市公园绿地的属性信息、建设信息、服务信息等第一类信息,基于此,使用人员可以通过相应的模块对主体要素进行查看、查找、筛选等操作。
信息反馈是指使用人员对某个城市公园绿地的产生的客观使用状态或主观评价、建议,包括人群热力、定位打卡、照片发布、评价建议等第二类信息等,基于此,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可将上述相关信息上传至系统的数据库,用于运营管理或规划分析。
信息互动是指通过相应的模块所产生的管理人员、使用人员及技术人员之间的互动操作,互动操作可由三方任意一方发起,由管理人员负责互动环节的制定、流程及内容的审核、信息的回收和利用。
以上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统计分析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控制信息的类型为统计类型时,根据控制信息确定统计信息,并根据统计信息生成第一目标信息;规划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控制信息的类型为规划类型时,根据控制信息确定规划信息,并根据规划信息生成第一目标信息;信息交互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控制信息的类型为互动类型时,将控制信息确定为第一目标信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系统的实用性。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中数据处理模块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控制模块14具体包括:
控制端口141用于实现用户对所述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的控制。
权限确定单元142用于根据被触发的控制端口确定所述用户的控制权限。
控制单元143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控制权限生成在所述控制权限内的控制指令。
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任意身份信息的用户都可以对目标区域的三维城市模型进行肆意修改,提高目标区域的三维城市模型的信息安全,控制端口可以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及第三端口。其中,第一端口可以是管理端,即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操作的端口,第二端口可以是规划端,即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操作的端口,第三端口可以是公众端,即使用人员进行相关操作的端口。
基于此,权限确定单元142可以根据被触发的控制端口确定用户的控制权限。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权限确定单元142具体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端口被触发时,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为管理人员,并确定所述用户的控制权限为第一权限;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端口被触发时,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为技术人员,并确定所述用户的控制权限为第二权限;所述第二权限低于所述第一权限;在检测到所述第三端口被触发时,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为使用人员,并确定所述用户的控制权限为第三权限;所述第三权限低于所述第二权限。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端口为管理端,因此,权限确定单元在检测到第一端口被触发时,可以确定用户的身份信息为管理人员,从而可以确定用户的控制权限为第一权限。
由于第二端口为规划端,因此,权限确定单元在检测到第二端口被触发时,可以确定用户的身份信息为技术人员,从而可以确定用户的控制权限为第二权限。其中,第二权限低于第一权限。
由于第三端口为规划端,因此,权限确定单元在检测到第三端口被触发时,可以确定用户的身份信息为使用人员,从而可以确定用户的控制权限为第三权限。其中,第三权限低于第二权限。
基于此,控制单元143可以根据用户的控制权限生成在控制权限内的控制指令。
本实施例中,管理人员的第一权限包括统筹目标区域的景观的数据管理和运营维护工作,技术人员的第二权限包括对目标区域的城市公园绿地进行信息查询、统计分析及规划模拟,使用人员的第三权限包括对目标区域的城市公园绿地进行信息查询。
以上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中的控制模块包括控制端口,用于实现用户对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的控制;权限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被触发的控制端口确定用户的控制权限;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控制权限生成在控制权限内的控制指令,从而提高了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的信息安全。
以下将结合图1~图5以具体的实例对本申请中的方法进行说明。该实例的背景为:A地区的绿地景观。
首先,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可以通过数据采集模块11获取到A地区的环境信息和城市公园绿地。
之后,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中的显示模块12可以根据区域信息中的交通网络构建A地区的整体交通系统模型,接着在交通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对区域信息中的建筑信息的GIS等矢量数据进行数据化处理,生成A地区的建筑初模,接着根据人类活动空间的公园和绿地等勾勒A地区的公园和绿地的轮廓范围,并对局部绿地景观、植物及草坪等进行细化,最后结合城市的山脉、植被及水系等自然环境要素,形成A地区的三维城市模型并进行显示。
同时,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可以通过显示模块12和数据处理模块13设计上述三维城市模型的各种功能。
其中,各种功能包括导出功能、辅助信息功能、保存显示内容功能、显示视角功能、显示内容功能、显示风格功能、禁用/启用POI功能、公园规划分析功能及公园信息管理功能。
示例性的,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不同功能下的三维城市模型示意图。如图6中的(a)所示,图6中的(a)为使用显示风格功能,并将显示风格选择为线框风格下的三维城市模型示意图,图6中的(b)为使用启用POI功能下的三维城市模型示意图,其中,P即为POI标记。
导出功能用于支持将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中更改或新增等数据、图片导出,以及操作录屏输出。
保存显示内容功能用于支持实时对A地区的三维景观的规划方案进行保存、另存为当前更改的方案,或打开或删除档文件。
显示内容功能用于支持将A地区的建筑、山体、河流、道路分层,勾选相应图层,场景中能够高亮显示,并可通过三维数字底座中的滑动条控制相应图层透明度的变化。
公园规划分析功能包括:公园信息展示及统计功能、筛选功能、自定义分组功能、单一公园分析功能及特定位置分析功能。
公园信息展示及统计功能包括公园现状信息统计功能和预设分组功能。
公园现状信息统计功能包括:
1.信息展示:展示现状公园数量、公园面积、人均公园面积、公园活动场地覆盖率等数据信息
2.显示覆盖情况:支持对现状公园300米和500米范围内所覆盖情况展示。
3.活动场地实达性:显示现状公园在步行、骑行、机动车等交通方式可在5分钟、15分钟可到达的居住区域。
预设分组功能包括:
1.公园分级分类:支持统计分级分类分组下公园数量、公园面积、详细统计等数据信息。
2.公园主题特色:支持统计主题特色分组下公园数量、公园面积、详细统计等数据信息。
3.公园分布
1)按重点片区:可展示重点片区公园数量、公园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园服务覆盖情况等数据图表。
2)按街道:可展示街道公园数量、公园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园服务覆盖情况等数据图表。
3)按社区:可展示社区公园数量、公园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园服务覆盖情况等数据图表。
4.公园服务
1)服务覆盖情况:可展示300米/500米重点片区、各街道、各社区下公园服务覆盖情况数据图表。
2)实达性情况:可根据运算逻辑,自动计算出现状所有公园,15分钟等时圈范围、15分钟等时圈范围内居住用地覆盖、未覆盖情况,并可展示300米/500米重点片区、各街道、各社区下公园服务覆盖情况数据图表。
5.公园热力:可统计热力分组下公园数量、公园面积、详细统计等数据信息。
6.公园设施
1)公园设施情况:可统计该设施下公园数量、公园面积、详细统计等数据信息。
2)公园设施评价:场景依据左下角图例呈现一星、二星、三星。可统计设施分组下公园数量、公园面积、详细统计等数据信息。
7.公园状态:可统计状态分组下公园数量、公园面积、详细统计等数据信息。
筛选功能包括
1.点选:场景中显示所有公园,可通过点选的方式选择相应公园。
2.框选:场景中显示所有公园,可通过框选的方式选择多个公园。
示例性的,请继续参阅图6,图6中的(c)为使用筛选功能中的框选功能时的三维城市模型示意图,其中,区域B即为框选中的目标对象。
3.筛选:依据公园分级分类、公园主题特色、公园热力、公园设施、公园状态、主管单位、公园评价、图例选择以及点选、框选等多维度筛选,场景中可显示符合条件的公园。并可统计符合条件的公园数量、公园面积、详细统计等数据信息。
4.保存:系统支持新建存档,储存在自定义分组中。所保存的数据包括公园分级分类、公园主题特色、公园热力、公园设施、公园状态、主管单位、公园评价、图例选择以及点选、框选得到的公园数据。此外,系统还将统计当前选择公园的数量、面积以及详细的数据信息,并一并保存。
自定义分组功能包括:
1.新增分组:通过多维度选择,包括公园分级分类、公园主题特色、公园热力、公园设施、公园状态、主管单位、公园评价、区位、面积等,可新建一个存档并储存在列表中。
2.选择分组:点击列表中的分组,系统会读取该分组所对应的公园分级分类、公园主题特色、公园热力、公园设施、公园状态、主管单位、公园评价、区位、面积等公园数据进行多维度筛选,场景中可显示符合条件的公园,同时可展示公园数量、公园面积、详细统计等数据信息。
3.删除分组:点击列表中的删除图标,即可删除该分组。
单一公园分析功能指通过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如步行、骑行或机动车,并选择5/15分钟,系统会在场景中显示所有公园。在场景中点击任意一个公园,可显示该公园的名称、类型、面积、特色、建设/提升时间、位置、现阶段的主管单位、设施、投资等相关数据信息。同时,系统也会显示哪些能够到达该公园的居住区。
特定位置分析功能指通过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如步行、骑行或机动车,并选择5/15分钟,系统可显示出所有在该时间范围内可到达的公园。
公园信息管理功能包括:
1.更改公园信息功能:系统可支持用户随时选择并编辑公园的名称、类型、面积、特色、建设/提升时间、位置、现阶段的主管单位、设施、投资等等信息。
2.新增规划公园功能:允许用户创建新的公园信息,包括名称、类型、面积、特色、建设/提升时间、位置、主管单位、设施、投资等并支持新建公园列表中储存或删除。
基于此,用户可以在上述三维城市模型中根据上述功能输入针对A地区的任意一个城市公园绿地的控制信息,之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控制信息在A地区的三维城市模型上显示根据该控制信息确定的第一目标信息。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所述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与目标区域关联的区域信息;所述区域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城市公共空间的信息;所述城市公共空间包括城市公园绿地;
显示模块,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区域信息进行三维可视化,得到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三维城市模型;其中,所述三维城市模型包含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所有公园绿地以及与各个所述公园绿地关联的空间信息;所述空间信息用于描述与各个所述公园绿地关联的建筑信息和道路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生成对所述三维城市模型的控制指令;
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显示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以及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生成与所述三维城市模型对应的第一目标信息;
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三维城市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一目标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具体包括: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从多个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目标区域关联的区域信息;
数据整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区域信息分类,得到主体信息要素、场景信息要素以及辅助信息要素;其中,主体信息要素包括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城市公园绿地以及所述城市公园绿地对应的属性信息、建设信息以及服务信息;所述场景信息要素包括所述目标区域的自然环境信息和城市场所空间;所述辅助信息要素包括所述目标区域的地理信息、与所述目标区域关联的相关部门信息以及人口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具体包括:
模型管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区域信息进行三维可视化,得到所述三维城市模型;
显示管理单元,用于对所述三维城市模型的显示信息进行调整;所述显示信息包括所述三维城市模型的显示风格、显示视角及透明度;
信息查询单元,根据用户输入的待查询信息输出第二目标信息;
信息展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第一目标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查询信息包括:待查询城市公园绿地、关键字信息、时间信息、位置信息、配置信息及人流热力信息;所述信息查询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查询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所述待查询城市公园绿地,并在所述三维城市模型中显示所述待查询城市公园绿地;
第二查询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所述关键字信息,根据所述关键字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目标信息,并在所述三维城市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二目标信息;
第三查询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所述时间信息,根据所述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目标信息,并在所述三维城市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二目标信息;
第四查询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所述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目标信息,并在所述三维城市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二目标信息;
第五查询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所述配置信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目标信息,并在所述三维城市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二目标信息;
第六查询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所述人流热力信息,根据所述人流热力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目标信息,并在所述三维城市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二目标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所述控制指令携带有控制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统计分析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控制信息的类型为统计类型时,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统计信息,并根据所述统计信息生成所述第一目标信息;
规划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控制信息的类型为规划类型时,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规划信息,并根据所述规划信息生成所述第一目标信息;
信息交互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控制信息的类型为互动类型时,将所述控制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一目标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信息包括目标城市公园绿地和目标分析内容;所述统计分析单元具体包括:
主体要素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城市公园绿地;
分析内容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分析内容;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城市公园绿地和所述目标分析内容,生成所述第一目标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分析单元还包括:
第一服务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城市公园绿地对应的属性信息和建设信息对所述目标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情况进行检测,得到第一服务检测结果;
所述第一生成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城市公园绿地、所述目标分析内容以及所述第一服务检测结果,生成所述第一目标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划单元具体包括;
规划方案录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以及对所述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的规划需求;
规划方案统计分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规划需求对所述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所述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的分析结果;
第二服务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规划需求,以及所述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对应的属性信息和建设信息,对所述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情况进行检测,得到第二服务检测结果;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规划城市公园绿地、所述分析结果以及所述第二服务检测结果,生成所述第一目标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包括;
控制端口,用于实现用户对所述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的控制;
权限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被触发的控制端口确定所述用户的控制权限;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控制权限生成在所述控制权限内的控制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口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及第三端口;
所述权限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端口被触发时,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为管理人员,并确定所述用户的控制权限为第一权限;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端口被触发时,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为技术人员,并确定所述用户的控制权限为第二权限;在检测到所述第三端口被触发时,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为使用人员,并确定所述用户的控制权限为第三权限;其中,所述第二权限低于所述第一权限;所述第三权限低于所述第二权限。
CN202311084653.8A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 Active CN1167974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84653.8A CN116797434B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84653.8A CN116797434B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97434A true CN116797434A (zh) 2023-09-22
CN116797434B CN116797434B (zh) 2024-04-02

Family

ID=88045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84653.8A Active CN116797434B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9743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21392A1 (en) * 2012-06-05 2013-12-05 Rudolph van der Merwe Identifying and Parameterizing Roof Types in Map Data
CN105677890A (zh) * 2016-01-29 2016-06-15 东南大学 一种城市绿量数字地图制作及显示方法
CN109214669A (zh) * 2018-08-24 2019-01-15 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监测系统
CN208752672U (zh) * 2018-08-24 2019-04-16 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监测系统
CN112561392A (zh) * 2020-12-25 2021-03-26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城市公园绿地服务水平的评价系统及方法
CN114240098A (zh) * 2021-12-02 2022-03-25 浙江大学德清先进技术与产业研究院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智慧园林监管及公园选址的方法
CN116341967A (zh) * 2023-03-20 2023-06-27 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gis模型的公园绿地方案评价与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21392A1 (en) * 2012-06-05 2013-12-05 Rudolph van der Merwe Identifying and Parameterizing Roof Types in Map Data
CN105677890A (zh) * 2016-01-29 2016-06-15 东南大学 一种城市绿量数字地图制作及显示方法
CN109214669A (zh) * 2018-08-24 2019-01-15 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监测系统
CN208752672U (zh) * 2018-08-24 2019-04-16 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监测系统
CN112561392A (zh) * 2020-12-25 2021-03-26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城市公园绿地服务水平的评价系统及方法
CN114240098A (zh) * 2021-12-02 2022-03-25 浙江大学德清先进技术与产业研究院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智慧园林监管及公园选址的方法
CN116341967A (zh) * 2023-03-20 2023-06-27 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gis模型的公园绿地方案评价与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智慧城市三维建模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基础科学辑, no. 01, pages 150 - 153 *
李文;秦铭泽;周甜;: "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研究", 山西建筑, no. 05, 10 February 2018 (2018-02-10), pages 204 - 206 *
苏昱玮;王江萍;: "基于GIS的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公平性研究――以襄阳市襄城区为例", 绿色科技, no. 21, 15 November 2018 (2018-11-15), pages 1 - 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97434B (zh) 202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37096B1 (ko) 3차원 bim 객체 모델을 이용한 3차원 모니터링 서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3차원 모니터링 시스템
WO2021103323A1 (zh) 一种历史城市保护发展协同控制方案辅助设计系统
CN112149027A (zh) 一种城市运行数据可视化管理系统
CN111221867B (zh) 一种保护性建筑信息管理系统
Li et al. Webvrgis based city bigdata 3d visualization and analysis
US20200043110A1 (en) Land acquisition and property development analysis platform
CN113593029A (zh) 基于大数据和三维技术的水利工程信息管理系统
CN112802611A (zh) 一种基于疫情风险模型的可视化区域防控方法
Parrot et al. Urban GIS applications
CN110765104A (zh) 一种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动态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06875091A (zh) 一种基于地址云服务的城市危险源管理系统
CN116797434B (zh) 一种城市公园绿地的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系统
CN111784830A (zh) 一种基于规则的三维地理信息模型空间分析方法与系统
Dawidowicz et al. Is it possible to create a unified urban greenery management system (UGMS) on a national scale? The concept for EU Member State of Poland
KR20220110349A (ko) 부동산 물건의 유형별 입지 및 상권 분석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Adawiyah et al. Development of Tourism Objects and Micro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MSMEs) Based 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in Tanggetada District
Huang et al. Development of a campus information navigation system based on GIS
Dizdaroglu Designing a Smart, Livable, and Sustainable Historical City Center
Koshak et al. Object-oriented data modeling and warehousing to support urban design
Pham et al. Expanding in the mountains: spatial patterns of urban form in a rapidly urbanising small city of Vietnam
CN109408607A (zh) 一种以三维地理坐标为地址的云存储和云访问方法
Xiajie et al.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urban green space management system—Taking Wuxi city as an example
Cheng et al. Measuring Urban mixed-use conditions and their impact on street vitality: a mixed-method approach tested in the context of Hong Kong’s New Towns
Gan et al. Infrastructure and Industry Economy
Ozturan et al. Web-GIS based urba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the case of satellite cities in Istanbu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