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96453B - 一种减振孔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振孔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96453B
CN116796453B CN202310414985.1A CN202310414985A CN116796453B CN 116796453 B CN116796453 B CN 116796453B CN 202310414985 A CN202310414985 A CN 202310414985A CN 116796453 B CN116796453 B CN 1167964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information
peak
vibration reduction
numerical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1498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96453A (zh
Inventor
管晓明
姚颖康
谢先启
贾永胜
杨宁
孙金山
谢全民
彭斌
刘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han University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han University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han University,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ang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41498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964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96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964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964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964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10Numerical model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爆破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减振孔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炮孔的直径参数、炮孔与观测面之间的距离参数和减振孔与炮孔之间的距离参数,第二信息包括减振孔的原始设计方案;根据第一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信息建立第二信息对应的数值模型;依次对每个数值模型进行计算,得到第三信息,第三信息包括每个数值模型中所有单元网格的峰值振速和峰值拉应力;根据第三信息绘制曲线图,得到曲线信息,曲线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评价指标曲线;对曲线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减振孔的设计方案,本发明可以为现场减振设计参数提供指导。

Description

一种减振孔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爆破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减振孔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阶段,钻爆法依旧是岩质隧道开挖施工最普遍的方法,该方法依靠其较好的适用性、经济性和高效性被设计者青睐。然而当爆破作业处于临近建(构)筑物(下称保护物)时,爆炸产生的高速、高压冲击波和振动响应等负面效应是限制爆破施工效率的主要原因。在对爆炸敏感的工况下,采用科学合理的减振设计能够实现在保护物安全的前提下依旧发挥较高爆破效能。爆破减振设计中减振孔的参数设计优化与减振效率量化是当前热点研究方向,但是对于采用何种参数能够获得多大的减振效果并没有明确量化,因此,亟需一种减振孔设计方法可以为现场减振设计参数提供指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孔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以改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振孔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炮孔的直径参数、炮孔与观测面之间的距离参数和减振孔与炮孔之间的距离参数,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减振孔的原始设计方案;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信息建立第二信息对应的数值模型,所述数值模型用于模拟爆炸应力波由炮孔穿过减振孔传导至观测面的过程;
依次对每个所述数值模型进行计算,得到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每个数值模型中所有单元网格的峰值振速和峰值拉应力;
根据所述第三信息绘制曲线图,得到曲线信息,所述曲线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评价指标曲线,所述评价指标曲线用于表征减振孔的原始设计方案中参数变化与减振效率的关系;
对所述曲线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减振孔的设计方案。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振孔设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研究方案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炮孔的直径参数、炮孔与观测面之间的距离参数和减振孔与炮孔之间的距离参数,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减振孔的原始设计方案;
数值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信息建立第二信息对应的数值模型,所述数值模型用于模拟爆炸应力波由炮孔穿过减振孔传导至观测面的过程;
模型计算及数据处理模块,用于依次对每个所述数值模型进行计算,得到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每个数值模型中所有单元网格的峰值振速和峰值拉应力;
数据可视化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信息绘制曲线图,得到曲线信息,所述曲线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评价指标曲线,所述评价指标曲线用于表征减振孔的原始设计方案中参数变化与减振效率的关系;
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曲线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减振孔的设计方案。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振孔设计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减振孔设计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减振孔设计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首先通过理论解析确定包括减振孔半径、孔间距、覆盖范围和多排减振孔情况下排布形式、排数、排间距等六种可对爆破减振产生影响的因素。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按照控制变量法设计多组数值模型对上述典型因素进行对比研究。定义了可用于评价减振效果的总振速、总应力减振因子和最大振速、最大应力减振因子四个量化评价指标,并基于评价指标绘制评价指标曲线用于分析每个因素对爆破减振效果的变化趋势,最后总结量化给出设计参数可以产生的减振效果,有效的为现场减振孔设计参数提供了指导。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减振孔设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减振孔设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减振孔设计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四个量化评价指标在不同减振孔直径子方案下的曲线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四个量化评价指标在不同减振孔间距子方案下的曲线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四个量化评价指标在不同减振孔对炮孔的覆盖范围子方案下的曲线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四个量化评价指标在不同减振孔布置形式子方案下的曲线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四个量化评价指标在不同减振孔排数子方案下的曲线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四个量化评价指标在不同减振孔排间距子方案下的曲线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d1-d5子方案对应的具体布置方式示意图。
图中标注:901、研究方案获取模块;902、数值模型建立模块;903、压力云图生成模块;904、模型正确性判断模块;905、误差阈值和振速监测获取模块;906、模型计算模块;907、误差计算模块;908、误差精度判断模块;909、模型计算及数据处理模块;9010、数据可视化处理模块;9011、分析模块;90101、获取单元;90102、第一处理单元;90103、第二处理单元;90104、第三处理单元;90105、第四处理单元;901041、第五处理单元;901042、第六处理单元;901043、第七处理单元;901044、第八处理单元;901045、第九处理单元;901046、第十处理单元;901047、第十一处理单元;901048、第十二处理单元;800、减振孔设计设备;801、处理器;802、存储器;803、多媒体组件;804、I/O接口;805、通信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振孔设计方法,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铺设一个场景,例如:对采用钻爆法进行岩质隧道开挖施工时,需要设计减振孔以确保临近建筑物的安全的场景。
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本方法包括步骤S1、步骤S2、步骤S9、步骤S10和步骤S11。
步骤S1、获取第一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炮孔的直径参数、炮孔与观测面之间的距离参数和减振孔与炮孔之间的距离参数,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减振孔的原始设计方案;
可以理解的是,减振孔的原始设计方案包括减振孔直径、减振孔孔间距、减振孔覆盖炮孔的长度、减振孔的布置形式、减振孔排数及减振孔排间距,需要说明的是,原始设计方案中包括的六个参数为通过对减振孔减振机理进行理论解析所确定得到的,对减振孔减振机理进行理论解析为本领域人员所熟知的技术内容,故不在此赘述。
步骤S2、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信息建立第二信息对应的数值模型,所述数值模型用于模拟爆炸应力波由炮孔穿过减振孔传导至观测面的过程;
可以理解的是,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Ls-Dyna,按照控制变量法设计六组30个数值模型,每组对应一个原始设计方案中包括的参数,例如a1、a2、a3、a4和a5组分别表示不同减振孔直径对应的数值模型,b1、b2、b3、b4和b5分别表示不同减振孔孔间距对应的数值模型。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步骤S2后还包括步骤S3和步骤S4,其中具体为:
步骤S3、根据所述数值模型生成压力云图,所述压力云图为数值模型模拟的炮孔起爆后压力扩散云图;
可以理解的是,采用有限元软件可以根据数值模型每一时刻扩散的压力生成压力云图。
步骤S4、根据所述压力云图对数值模型的正确性进行判断,得到判断结果,其中,若爆炸应力波的产生到传播的过程中表现完整,且爆炸应力波到达边界后并未出现反射干扰,则判断数值模型正确。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判断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可以确定每个单元网格的合理性和模型构建过程的正确性。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步骤S4后还包括步骤S5、步骤S6、步骤S7和步骤S8,其中具体为:
步骤S5、获取振速误差阈值和现场实际测量的观察点的实际振速;
可以理解的是,现场实际测量的观察点的实际振速包括X方向、Y方向和Z方向三个方向上的实际振速。
步骤S6、根据数值模型进行计算,得到对应单元网格的模拟振速,所述对应单元网格为与观察点相对应的单元网格;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数值模型计算可以得到与实际测量点相对应的单元网格的模拟振速,模拟振速为三个方向上的模拟振速。
步骤S7、根据所述实际振速和所述模拟振速进行对比,得到实际振速和模拟振速之间的误差;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三个方向上对应的实际振速和模拟振速可以得到实际振速和模拟振速之间的误差。
步骤S8、根据所述实际振速和模拟振速之间的误差是否小于所述误差阈值,判断数值模型的数据是否有效。
可以理解的是,误差阈值设置为15%,即计算的模拟振速与实测振速误差保持在15%以下,数值模拟精度在工程范围内可以忍受。
步骤S9、依次对每个所述数值模型进行计算,得到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每个数值模型中所有单元网格的峰值振速和峰值拉应力;
步骤S10、根据所述第三信息绘制曲线图,得到曲线信息,所述曲线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评价指标曲线,所述评价指标曲线用于表征减振孔的原始设计方案中参数变化与减振效率的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步骤S10中还包括步骤S101、步骤S102、步骤S103、步骤S104和步骤S105,其中具体为:
步骤S101、获取减振观察线位置信息,所述减振观察线包括峰值振速观察线和峰值拉应力观察线;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炮孔之间距离较近,同时起爆后,爆炸应力波会出现叠加放大作用。为方便量化减振效率,本文首先在减振观察面上找到在z方向上的最大PPV(峰值振速)和PTS(峰值拉应力)出现的减振观察线,经分析发现最大PPV和PTS均近似出现在距离开挖面0.85m的轨迹线上。
步骤S102、根据所述减振观察线位置信息提取数值模型中对应位置上每个单元网格的峰值振速,并根据每个所述单元网格的峰值振速绘制峰值振速减振观察线;
可以理解的是,提取距离开挖面0.85m上每个单元网格的峰值振速,绘制峰值振速减振观察线。
步骤S103、根据所述减振观察线位置信息提取数值模型中对应位置上每个单元网格的峰值拉应力,并根据每个所述单元网格的峰值拉应力绘制峰值拉应力减振观察线;
可以理解的是,提取距离开挖面0.85m上每个单元网格的峰值拉应力,绘制峰值拉应力减振观察线。
步骤S104、根据峰值振速减振观察线上每个点的数据和峰值拉应力减振观察线上每个点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至少一个评价指标对应的值;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步骤S104中还包括步骤S1041、步骤S1042、步骤S1043和步骤S1044,其中具体为:
步骤S1041、提取所述峰值振速减振观察线上每个点的峰值振速,得到第四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在峰值振速减振观察线可以直接提取得到每个点的峰值振速。
步骤S1042、根据所述第四信息进行计算,得到第一评价指标对应的值;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第四信息进行计算,得到第一评价指标对应的值具体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VDF为第一评价指标,即总振速衰减因子,PPVbi为减振前的峰值振速,PPVai为减振后的峰值振速,n为单元网格的个数,需要说明的是,减振前的峰值振速为未设置减振孔的数值模型进行计算得到的。
步骤S1043、提取所述峰值拉应力减振观察线上每个点的峰值拉应力,得到第五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在峰值拉应力减振观察线可以直接提取得到每个点的峰值拉应力。
步骤S1044、根据所述第五信息进行计算,得到第二评价指标对应的值。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第五信息进行计算,得到第二评价指标对应的值,具体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TDF为第二评价指标,即总拉应力阻断因子,PTSbi为减振前的峰值拉应力,PTSai为减振后的峰值拉应力,n为单元网格的个数,需要说明的是,减振前的峰值拉应力为未设置减振孔的数值模型进行计算得到的。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步骤S1044后还包括步骤S1045、步骤S1046、步骤S1047和步骤S1048,其中具体为:
步骤S1045、提取所述第四信息中的最大值,得到峰值振速减振观察线上最大的峰值振速;
步骤S1046、根据所述峰值振速减振观察线上最大的峰值振速进行计算,得到第三评价指标对应的值;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峰值振速减振观察线上最大的峰值振速进行计算,得到第三评价指标对应的值,具体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MVDF为第三评价指标,即最大振速衰减因子,PPVmb为减振前的最大峰值振速,PPVma减振后的最大峰值振速。
步骤S1047、提取所述第五信息中的最大值,得到峰值拉应力减振观察线上最大的峰值拉应力;
步骤S1048、根据所述峰值拉应力减振观察线上最大的峰值拉应力进行计算,得到第四评价指标对应的值。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峰值拉应力减振观察线上最大的峰值拉应力进行计算,得到第四评价指标对应的值,具体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MTDF为第四评价指标,即最大拉应力衰减因子,PTSmb为减振前的最大峰值拉应力,PTSma减振后的最大峰值拉应力。
步骤S105、根据所有所述评价指标对应的值绘制曲线图,得到曲线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分成两组减振因子评价减振率的目的:主要目的是综合判断上述6种因素对于减振率的影响。具体上在于综合考虑最大峰值振速和最大峰值拉应力位置处的峰值振速、峰值拉应力的降低情况和整个观察线上所有数据提取位置的峰值振速和峰值拉应力降低情况,以实现对减振效果的准确衡量。
步骤S11对所述曲线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减振孔的设计方案。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分别表示6组数值模型对应的曲线,其中具体为,图4为四个量化评价指标在不同减振孔直径子方案下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1)减振率随减振孔直径的增加增长迅速,减振孔直径每增加约10cm,对应的减振率则成倍增加;(2)当孔直径达到孔间距的1/2时,减振效率约为25%。当超过1/2时,减振效率增幅加快,尤其是对于最大振速和最大应力的减振率增加更为明显,需要说明的是,子方案包括a1未设置减振孔、a2-a5减振孔直径依次为16cm、28cm、40cm和48cm。
图5为四个量化评价指标在不同减振孔间距子方案下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1)减振率随减振孔间距的减小而增大,当减振孔间距设置为孔直径的3倍时,减振效果低于10%,减振效果较差;(2)当减振孔间距减少至减振孔直径的2倍后,减振率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当减振孔间距为1.25时,能够获得约30%的总体减振和峰值减振效果;(3)随着减振孔间距的逐步减小并接近孔直径时形成减振沟,该形式下的减振效果接近90%。总减振因子和最大值减振因子数值基本一致,减振效果均衡,需要说明的是,子方案包括b1-b5,减振孔的孔间距依次为50cm、40cm、29cm、20cm、0cm。
图6为四个量化评价指标在不同减振孔对炮孔的覆盖范围子方案下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1)随着减振孔覆盖范围的增加,减振效率逐渐增加,但当覆盖范围超过炮孔布置范围后,减振效率增长速度放缓,并开始趋近于极限减振效率40%;(2)对于总减振因子,当减振孔范围超过炮孔范围的1.6倍时逐渐超过最大减振因子,因此在炮孔布置范围内布置小范围的减振孔对于总体振速和应力值会有较好的减振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子方案包括c1-c5,减振孔的宽度依次为80cm、200cm、320cm、440cm、550cm。
图7为四个量化评价指标在不同减振孔布置形式子方案下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1)炮孔的布置形式对于减振率具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同于上述减振孔直径和间距的变化对减振率的影响大;(2)最靠近炮孔的一排为错位布置形式的减振效果优于首排平行排布方案,表现在子方案d2优于d1,子方案d5优于d4,但减振率的增长幅度均小于5%,另外对于最大振速值和应力值的减振效果比总体减振效果更为明显。需要说明的是,子方案包括d1-d5,其具体布置方式为图10所示。
图8为四个量化评价指标在不同减振孔排数子方案下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1)减振孔排数增多,减振率也随之增加。对于最大振速和应力值的减振效果优于对总体减振和应力的降低效果,因此应以最大振速、应力值衡量减振孔排数的减振效果更合适;(2)两排减振孔的减振效率可达到一排的两倍,而继续增加减振孔排数至3排以上,减振率不再明显增加。五排减振孔的减振效果最佳,但仅能到达30%。需要说明的是,子方案包括e1-e5,减振孔的排数依次为1、2、3、4、5。
图9为四个量化评价指标在不同减振孔排间距子方案下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1)排间距逐渐增大,减振效果逐渐减弱。具体上,增加排间距对z方向长度的28cm至44cm范围内的较大振速区域具有减振效果,而对于两侧振速较小区域减振效果较差;(2)减振孔排数对于应力的衰减程度要优于振速的衰减;(3)当排间距接近减振孔直径时,减振效果仍未达到30%,而d5子方案的减振率仅为15%。需要说明的是,子方案包括f1-f5,减振孔的排间距依次为20cm、30cm、40cm、50cm、60cm。
上述六种方案参数的调整将对减振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综上所述,减振孔间距、孔直径因素的变化对于减振效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减振孔排数和减振孔覆盖范围因素次之,减振孔排间距和分布形式因素对于减振效率的影响很小;当减振孔直径与孔间距的比值超过50%时,减振率能够达到25%,比值继续增大,减振效果将明显变大。减振孔覆盖范围应在保护物与炮孔之间设置范围达到100%。两排减振孔减振效果明显优于单排,但排数超过三排,减振效果不再明显增加。现场若设置两排减振孔,建议排间距不大于两倍减振孔直径。减振孔布置形式对减振效果影响最小,建议设计施工人员无需着重考虑,本申请实现了总结量化给出设计参数可以产生的减振效果,有效的为现场减振孔设计参数提供了指导。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振孔设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研究方案获取模块901、数值模型建立模块902、模型计算及数据处理模块909、数据可视化处理模块9010和分析模块9011。
研究方案获取模块901,用于获取第一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炮孔的直径参数、炮孔与观测面之间的距离参数和减振孔与炮孔之间的距离参数,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减振孔的原始设计方案;
数值模型建立模块9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信息建立第二信息对应的数值模型,所述数值模型用于模拟爆炸应力波由炮孔穿过减振孔传导至观测面的过程;
模型计算及数据处理模块909,用于依次对每个所述数值模型进行计算,得到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每个数值模型中所有单元网格的峰值振速和峰值拉应力;
数据可视化处理模块9010,用于根据所述第三信息绘制曲线图,得到曲线信息,所述曲线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评价指标曲线,所述评价指标曲线用于表征减振孔的原始设计方案中参数变化与减振效率的关系;
分析模块9011,用于对所述曲线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减振孔的设计方案。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数值模型建立模块902后还包括压力云图生成模块903和模型正确性判断模块904,其中具体为:
压力云图生成模块903,用于根据所述数值模型生成压力云图,所述压力云图为数值模型模拟的炮孔起爆后压力扩散云图;
模型正确性判断模块904,用于根据所述压力云图对数值模型的正确性进行判断,得到判断结果,其中,若爆炸应力波的产生到传播的过程中表现完整,且爆炸应力波到达边界后并未出现反射干扰,则判断数值模型正确。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数值模型建立模块902后还包括误差阈值和振速监测获取模块905、模型计算模块906、误差计算模块907和误差精度判断模块908,其中具体为:
误差阈值和振速监测获取模块905,用于获取振速误差阈值和现场实际测量的观察点的实际振速;
模型计算模块906,用于根据数值模型进行计算,得到对应单元网格的模拟振速,所述对应单元网格为与观察点相对应的单元网格;
误差计算模块907,用于根据所述实际振速和所述模拟振速进行对比,得到实际振速和模拟振速之间的误差;
误差精度判断模块908,用于根据所述实际振速和模拟振速之间的误差是否小于所述误差阈值,判断数值模型的数据是否有效。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可视化处理模块9010中还包括获取单元90101、第一处理单元90102、第二处理单元90103、第三处理单元90104和第四处理单元90105,其中具体为:
获取单元90101,用于获取减振观察线位置信息,所述减振观察线包括峰值振速观察线和峰值拉应力观察线;
第一处理单元90102,用于根据所述减振观察线位置信息提取数值模型中对应位置上每个单元网格的峰值振速,并根据每个所述单元网格的峰值振速绘制峰值振速减振观察线;
第二处理单元90103,用于根据所述减振观察线位置信息提取数值模型中对应位置上每个单元网格的峰值拉应力,并根据每个所述单元网格的峰值拉应力绘制峰值拉应力减振观察线;
第三处理单元90104,用于根据峰值振速减振观察线上每个点的数据和峰值拉应力减振观察线上每个点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至少一个评价指标对应的值;
第四处理单元90105,用于根据所有所述评价指标对应的值绘制曲线图,得到曲线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处理单元90104中还包括第五处理单元901041、第六处理单元901042、第七处理单元901043和第八处理单元901044,其中具体为:
第五处理单元901041,用于提取所述峰值振速减振观察线上每个点的峰值振速,得到第四信息;
第六处理单元901042,用于根据所述第四信息进行计算,得到第一评价指标对应的值;
第七处理单元901043,用于提取所述峰值拉应力减振观察线上每个点的峰值拉应力,得到第五信息;
第八处理单元901044,用于根据所述第五信息进行计算,得到第二评价指标对应的值。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八处理单元901044后还包括第九处理单元901045、第十处理单元901046、第十一处理单元901047和第十二处理单元901048,其中具体为:
第九处理单元901045,用于提取所述第四信息中的最大值,得到峰值振速减振观察线上最大的峰值振速;
第十处理单元901046,用于根据所述峰值振速减振观察线上最大的峰值振速进行计算,得到第三评价指标对应的值;
第十一处理单元901047,用于提取所述第五信息中的最大值,得到峰值拉应力减振观察线上最大的峰值拉应力;
第十二处理单元901048,用于根据所述峰值拉应力减振观察线上最大的峰值拉应力进行计算,得到第四评价指标对应的值。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实施例3: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减振孔设计设备,下文描述的一种减振孔设计设备与上文描述的一种减振孔设计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减振孔设计设备800的框图。如图3所示,该减振孔设计设备800可以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该减振孔设计设备800还可以包括多媒体组件803,I/O接口804,以及通信组件805中的一者或多者。
其中,处理器801用于控制该减振孔设计设备800的整体操作,以完成上述的减振孔设计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器8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该减振孔设计设备800的操作,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该减振孔设计设备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以及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例如联系人数据、收发的消息、图片、音频、视频等等。该存储器8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多媒体组件803可以包括屏幕和音频组件。其中屏幕例如可以是触摸屏,音频组件用于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可以包括一个麦克风,麦克风用于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2或通过通信组件805发送。音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I/O接口804为处理器801和其他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其他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鼠标,按钮等。这些按钮可以是虚拟按钮或者实体按钮。通信组件805用于该减振孔设计设备800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例如Wi-Fi,蓝牙,近场通信(Near FieldCommunication,简称NFC),2G、3G或4G,或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因此相应的该通信组件805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减振孔设计设备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evi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的减振孔设计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减振孔设计方法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802,上述程序指令可由减振孔设计设备800的处理器801执行以完成上述的减振孔设计方法。
实施例4: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下文描述的一种可读存储介质与上文描述的一种减振孔设计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减振孔设计方法的步骤。
该可读存储介质具体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可读存储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减振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炮孔的直径参数、炮孔与观测面之间的距离参数和减振孔与炮孔之间的距离参数,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减振孔的原始设计方案;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信息建立第二信息对应的数值模型,所述数值模型用于模拟爆炸应力波由炮孔穿过减振孔传导至观测面的过程;
依次对每个所述数值模型进行计算,得到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每个数值模型中所有单元网格的峰值振速和峰值拉应力;
根据所述第三信息绘制曲线图,得到曲线信息,所述曲线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评价指标曲线,所述评价指标曲线用于表征减振孔的原始设计方案中参数变化与减振效率的关系;
对所述曲线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减振孔的设计方案;
其中,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信息建立第二信息对应的数值模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数值模型生成压力云图,所述压力云图为数值模型模拟的炮孔起爆后压力扩散云图;
根据所述压力云图对数值模型的正确性进行判断,得到判断结果,其中,若爆炸应力波的产生到传播的过程中表现完整,且爆炸应力波到达边界后并未出现反射干扰,则判断数值模型正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三信息绘制曲线图,得到曲线信息,包括:
获取减振观察线位置信息,所述减振观察线包括峰值振速观察线和峰值拉应力观察线;
根据所述减振观察线位置信息提取数值模型中对应位置上每个单元网格的峰值振速,并根据每个所述单元网格的峰值振速绘制峰值振速减振观察线;
根据所述减振观察线位置信息提取数值模型中对应位置上每个单元网格的峰值拉应力,并根据每个所述单元网格的峰值拉应力绘制峰值拉应力减振观察线;
根据峰值振速减振观察线上每个点的数据和峰值拉应力减振观察线上每个点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至少一个评价指标对应的值;
根据所有所述评价指标对应的值绘制曲线图,得到曲线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峰值振速减振观察线上每个点的数据和峰值拉应力减振观察线上每个点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至少一个评价指标对应的值,包括:
提取所述峰值振速减振观察线上每个点的峰值振速,得到第四信息;
根据所述第四信息进行计算,得到第一评价指标对应的值;
提取所述峰值拉应力减振观察线上每个点的峰值拉应力,得到第五信息;
根据所述第五信息进行计算,得到第二评价指标对应的值;
其中,第一评价指标对应的值具体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VDF为第一评价指标,即总振速衰减因子,PPVbi为减振前的峰值振速,PPVai为减振后的峰值振速,n为单元网格的个数;
其中,第二评价指标对应的值,具体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TDF为第二评价指标,即总拉应力阻断因子,PTSbi为减振前的峰值拉应力,PTSai为减振后的峰值拉应力,n为单元网格的个数。
4.一种减振孔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研究方案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炮孔的直径参数、炮孔与观测面之间的距离参数和减振孔与炮孔之间的距离参数,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减振孔的原始设计方案;
数值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信息建立第二信息对应的数值模型,所述数值模型用于模拟爆炸应力波由炮孔穿过减振孔传导至观测面的过程;
模型计算及数据处理模块,用于依次对每个所述数值模型进行计算,得到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每个数值模型中所有单元网格的峰值振速和峰值拉应力;
数据可视化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信息绘制曲线图,得到曲线信息,所述曲线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评价指标曲线,所述评价指标曲线用于表征减振孔的原始设计方案中参数变化与减振效率的关系;
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曲线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减振孔的设计方案;
其中,数值模型建立模块后,还包括:
压力云图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值模型生成压力云图,所述压力云图为数值模型模拟的炮孔起爆后压力扩散云图;
模型正确性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力云图对数值模型的正确性进行判断,得到判断结果,其中,若爆炸应力波的产生到传播的过程中表现完整,且爆炸应力波到达边界后并未出现反射干扰,则判断数值模型正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孔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可视化处理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减振观察线位置信息,所述减振观察线包括峰值振速观察线和峰值拉应力观察线;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减振观察线位置信息提取数值模型中对应位置上每个单元网格的峰值振速,并根据每个所述单元网格的峰值振速绘制峰值振速减振观察线;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减振观察线位置信息提取数值模型中对应位置上每个单元网格的峰值拉应力,并根据每个所述单元网格的峰值拉应力绘制峰值拉应力减振观察线;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峰值振速减振观察线上每个点的数据和峰值拉应力减振观察线上每个点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至少一个评价指标对应的值;
第四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有所述评价指标对应的值绘制曲线图,得到曲线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孔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处理单元,包括:
第五处理单元,用于提取所述峰值振速减振观察线上每个点的峰值振速,得到第四信息;
第六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四信息进行计算,得到第一评价指标对应的值;
第七处理单元,用于提取所述峰值拉应力减振观察线上每个点的峰值拉应力,得到第五信息;
第八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五信息进行计算,得到第二评价指标对应的值;
其中,第一评价指标对应的值具体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VDF为第一评价指标,即总振速衰减因子,PPVbi为减振前的峰值振速,PPVai为减振后的峰值振速,n为单元网格的个数;
其中,第二评价指标对应的值,具体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TDF为第二评价指标,即总拉应力阻断因子,PTSbi为减振前的峰值拉应力,PTSai为减振后的峰值拉应力,n为单元网格的个数。
7.一种减振孔设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减振孔设计方法的步骤。
8.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减振孔设计方法的步骤。
CN202310414985.1A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减振孔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7964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14985.1A CN116796453B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减振孔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14985.1A CN116796453B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减振孔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96453A CN116796453A (zh) 2023-09-22
CN116796453B true CN116796453B (zh) 2024-03-08

Family

ID=88045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14985.1A Active CN116796453B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减振孔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96453B (zh)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22599A (ja) * 2013-07-22 2015-02-02 株式会社Ihi 爆風によりタンクに作用する圧力の予測方法、及び、爆風によるタンク振動の予測方法
CN105224742A (zh) * 2015-09-29 2016-01-06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一种分析爆破作用下台阶边坡稳定性的方法
WO2016041189A1 (zh) * 2014-09-19 2016-03-24 杨顺伟 一种评价页岩气储层及寻找甜点区的方法
CN106289371A (zh) * 2016-07-22 2017-01-04 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 水下爆破安全测定装置与方法
CN108280308A (zh) * 2018-02-02 2018-07-13 王晓琼 基坑爆破对周围建筑结构动力响应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CN108592720A (zh) * 2018-05-16 2018-09-28 厦门爆破工程公司 一种减小地面爆破振动的减振孔布设方法
CN108645299A (zh) * 2018-05-03 2018-10-12 中国葛洲坝集团易普力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质点振动速度的岩石爆破块度分析方法
CN208313147U (zh) * 2018-05-16 2019-01-01 厦门爆破工程公司 综合运用雷管短时差和空孔减振技术的隧道掘进爆破系统
CN111121576A (zh) * 2020-01-13 2020-05-08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孤石深孔爆破方法
CN111707153A (zh) * 2020-07-01 2020-09-25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减振孔的桥梁群桩基础浅眼爆破减振结构及方法
CN111814372A (zh) * 2020-07-02 2020-10-23 大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联合数值计算和块度筛分的爆破块度控制方法
WO2022051890A1 (zh) * 2020-09-08 2022-03-17 中煤科工集团淮北爆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爆破振动预测技术的降振方法
CN114723863A (zh) * 2022-01-28 2022-07-08 北京理工大学 露天台阶爆破的振动速度云图预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4722614A (zh) * 2022-04-18 2022-07-08 长安大学 一种基于二维-三维协同的爆破动力响应模拟方法
CN114782845A (zh) * 2022-06-20 2022-07-22 青岛理工大学 爆破后建筑物新生裂缝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781040A (zh) * 2022-05-10 2022-07-22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建筑物爆破振动安全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936342A (zh) * 2022-04-18 2022-08-23 青岛理工大学 保护物近距离爆破药量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114833A (zh) * 2022-07-26 2022-09-27 武九铁路客运专线湖北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隧道掘进爆破合理微差时间控制方法
CN115186498A (zh) * 2022-07-19 2022-10-14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一种路基填筑工况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25893A (zh) * 2022-07-13 2022-11-11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隧道爆破扩挖施工方法及系统
CN115371791A (zh) * 2022-07-19 2022-11-22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地下管线振速测定方法及系统
CN115600368A (zh) * 2022-09-07 2023-01-13 青岛理工大学(Cn) 一种深孔爆破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22599A (ja) * 2013-07-22 2015-02-02 株式会社Ihi 爆風によりタンクに作用する圧力の予測方法、及び、爆風によるタンク振動の予測方法
WO2016041189A1 (zh) * 2014-09-19 2016-03-24 杨顺伟 一种评价页岩气储层及寻找甜点区的方法
CN105224742A (zh) * 2015-09-29 2016-01-06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一种分析爆破作用下台阶边坡稳定性的方法
CN106289371A (zh) * 2016-07-22 2017-01-04 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 水下爆破安全测定装置与方法
CN108280308A (zh) * 2018-02-02 2018-07-13 王晓琼 基坑爆破对周围建筑结构动力响应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CN108645299A (zh) * 2018-05-03 2018-10-12 中国葛洲坝集团易普力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质点振动速度的岩石爆破块度分析方法
CN108592720A (zh) * 2018-05-16 2018-09-28 厦门爆破工程公司 一种减小地面爆破振动的减振孔布设方法
CN208313147U (zh) * 2018-05-16 2019-01-01 厦门爆破工程公司 综合运用雷管短时差和空孔减振技术的隧道掘进爆破系统
CN111121576A (zh) * 2020-01-13 2020-05-08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孤石深孔爆破方法
CN111707153A (zh) * 2020-07-01 2020-09-25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减振孔的桥梁群桩基础浅眼爆破减振结构及方法
CN111814372A (zh) * 2020-07-02 2020-10-23 大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联合数值计算和块度筛分的爆破块度控制方法
WO2022051890A1 (zh) * 2020-09-08 2022-03-17 中煤科工集团淮北爆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爆破振动预测技术的降振方法
CN114723863A (zh) * 2022-01-28 2022-07-08 北京理工大学 露天台阶爆破的振动速度云图预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4722614A (zh) * 2022-04-18 2022-07-08 长安大学 一种基于二维-三维协同的爆破动力响应模拟方法
CN114936342A (zh) * 2022-04-18 2022-08-23 青岛理工大学 保护物近距离爆破药量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781040A (zh) * 2022-05-10 2022-07-22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建筑物爆破振动安全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782845A (zh) * 2022-06-20 2022-07-22 青岛理工大学 爆破后建筑物新生裂缝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325893A (zh) * 2022-07-13 2022-11-11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隧道爆破扩挖施工方法及系统
CN115186498A (zh) * 2022-07-19 2022-10-14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一种路基填筑工况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71791A (zh) * 2022-07-19 2022-11-22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地下管线振速测定方法及系统
CN115114833A (zh) * 2022-07-26 2022-09-27 武九铁路客运专线湖北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隧道掘进爆破合理微差时间控制方法
CN115600368A (zh) * 2022-09-07 2023-01-13 青岛理工大学(Cn) 一种深孔爆破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human comfor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blast vibration based on human physiological indexes and its application.《Applied Acoustics》.2023,第202卷全文. *
减振孔对爆破振动的影响规律研究;何兴贵;左宇军;赵明生;池恩安;周谊;莫金汕;;矿业研究与开发;20160930(第09期);全文 *
压缩脆性介质爆破破坏时冲击荷载与初始应力卸载特征;姚颖康;孙金山;贾永胜;吴亮;倪明亮;明胜;陈洋;;振动与冲击;20191228(第24期);全文 *
地铁车站深基坑爆破开挖振动控制技术;刘高飞;;铁道建筑;20151220(第12期);全文 *
地铁车站采用减振孔降低爆破振动速度的应用与研究;丁恒军;;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230(第24期);全文 *
城市地铁爆破施工中减振孔的减振效果试验研究;林正;;四川建材;20170412(第04期);全文 *
基于OMA隧道爆破振动下砌体结构的安全评价;曹杨;管晓明;王旭春;李伟;;工程爆破;20170415(第02期);全文 *
基于建筑物模态分析的隧道爆破减振技术;孙冰峰;傅洪贤;管晓明;王梦恕;;中国公路学报;20161015(第10期);全文 *
小净距双洞隧道下穿建筑物爆破振速控制技术研究;李立功;张亮亮;刘星;;隧道建设;20160526(第05期);全文 *
拆除爆破数值模拟中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建模及参数取值方法;孙金山;贾永胜;姚颖康;刘昌邦;黄小武;;爆破;20200915(第03期);全文 *
武汉地铁区间隧道下穿建筑物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研究;王松青;张全峰;汪海波;杨谢生;宗琦;王梦想;;工程爆破;20200215(第01期);全文 *
爆破地震荷载作用下高密度聚乙烯波纹管动力响应试验研究;张玉琦;蒋楠;贾永胜;周传波;罗学东;吴廷尧;;爆炸与冲击;20200728(第09期);全文 *
隧道掘进爆破下多层建筑的应力响应特征研究;王岗;安建永;王少民;金昕;雷海波;余志伟;管晓明;;低温建筑技术;20200328(第03期);全文 *
隧道超小净距下穿深埋供水管线爆破监测及减振技术研究;管晓明;余志伟;宋景东;胡宇斌;张鹏;华正实;;土木工程学报;20171215(第S2期);全文 *
隧道近距下穿管线的爆破振动特征及安全标准;管晓明;张良;王利民;傅洪贤;余道明;陈刚;丁一;姜万里;;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126(第11期);全文 *
露天矿山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的综合评价;董英健;于研宁;郭连军;徐振洋;贾建军;郭航伸;包松;;金属矿山;20200426(第04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96453A (zh) 2023-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71738B (zh) 一种用于获取巷道围岩Weibull分布参数的数值反演方法
CN108038305B (zh) 一种考虑膨胀演化的硬石膏隧道可靠性分析方法
CN111191316A (zh) 一种基于响应面的建筑自然通风性能优化模型及优化方法
CN115983062B (zh) 一种基于有限元模型修正的高拱坝地震损伤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1027240A (zh) 埋地管道安全评估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818442B (zh) 基于围岩空间变异性的隧道轴向差异变形设计值确定方法
CN112632656B (zh) 一种基于围岩空间随机特性的隧道位移分区计算方法
CN115325893A (zh) 一种隧道爆破扩挖施工方法及系统
US20230324574A1 (en) Stereoscopic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urbance stress evolution process of underground cave surrounding rock
CN115371791A (zh) 一种地下管线振速测定方法及系统
CN116796453B (zh) 一种减振孔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422630A (zh) 爆炸荷载作用下混凝土重力坝结构动力响应及破坏程度的评估方法
CN109711063B (zh) 一种适用于上软下硬地层的车站暗挖进尺调整方法与装置
CN115688428B (zh) 爆破近区支护结构爆炸药量临界值计算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4723863B (zh) 露天台阶爆破的振动速度云图预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2395667B (zh) 一种盾构隧道土体的随机场参数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6934729B (zh) 建筑检测鉴定方法及装置
Gabbai et al. Assessment of ASCE 7 standard wind load factors for tall building response estimates
CN110991641B (zh) 一种油藏类型分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306120B (zh) 邻近既有结构物的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影响分区方法
Kluckner et al. Estimation of the in situ block size in jointed rock masses using three-dimensional block simulations and discontinuity measurements
CN105490263A (zh) 风电接入电力系统小干扰概率稳定分析的方法及系统
Almustafa et al. Decay behavior and internal interactions of regularly reflected spherical blast waves
Pasbani Khiavi et al. The effect of strength parameters on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an arch dam using an uncertainty model
CN115496014B (zh) 一种裂缝型油藏封隔体注入控堵水模拟方法、系统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