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95329B - 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95329B
CN116795329B CN202311042339.3A CN202311042339A CN116795329B CN 116795329 B CN116795329 B CN 116795329B CN 202311042339 A CN202311042339 A CN 202311042339A CN 116795329 B CN116795329 B CN 1167953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
plan
work report
projec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423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95329A (zh
Inventor
邹纪根
赖旭军
甘国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de Brother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de Brothe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de Brother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de Brothe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423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953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95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953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953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953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通过项目管理系统在接收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时,根据所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获取目标人员对应的项目需求,以及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终端接收到的计划设置数据;根据所述项目需求以及所述计划设置数据,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阶段工作计划;根据所述阶段工作计划以及所述终端发送的阶段工作数据,生成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提高了生成工作报告的准确性、可信度和生成效率。

Description

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相关的项目管理方案中,申请号为201711447940.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项目管理系统及其方法,其方案主要公开了任务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项目中任务的创建、录入、审核及查阅,包括有新建任务管理单元、任务列表管理单元、日志列表管理单元、待审核任务列表管理单元、已完成任务列表管理单元及已拒绝任务列表管理单元;以及个人管理模块,用于用户对新增项目进度及个人任务列表、日志管理,包括个人任务列表管理单元、工作日志管理单元及新增项目进度管理单元。通过对项目及项目任务进行系统化、流程化管理,有效、及时地保证项目方案的正常实施,人性化项目分配及流程,满足现有的工作需求。
然而,在需要生成个人报告时,不仅需要管理人员在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进行任务工作日志及工作记录的编写和审核,还需要管理人员从任务管理模块中获取任务信息,以及从个人管理模块中获取个人工作信息,并将任务信息与个人工作信息进行匹配整理,以生成个人工作报告。因此,通过当前的项目管理方案生成个人工作报告,需要大量的人力工作,使得生成的个人工作报告容易出现信息错误,进而导致个人工作报告的可信度和生成效率不高。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旨在解决通过当前的项目管理方案生成个人工作报告,需要大量的人力工作,使得生成的个人工作报告容易出现信息错误,进而导致个人工作报告的可信度和生成效率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应用于项目管理系统,所述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接收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时,根据所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获取目标人员对应的项目需求,以及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终端接收到的计划设置数据;
根据所述项目需求以及所述计划设置数据,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阶段工作计划;
根据所述阶段工作计划以及所述终端发送的阶段工作数据,生成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阶段工作计划以及所述终端发送的阶段工作数据,生成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阶段工作计划,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工作复杂度和工作内容,以及根据所述阶段工作数据,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工作时长和工作成果;
根据所述工作时长和所述工作复杂度,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工作量数据,以及根据所述工作内容和所述工作成果,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工作完成情况;
基于所述工作量数据和所述工作完成情况,生成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项目需求以及所述计划设置数据,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阶段工作计划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项目需求进行解析,获得至少包括软件功能需求、和/或软件原型需求、和/或软件测试需求的解析结果;
根据所述计划设置数据,对所述解析结果进行计划设置,生成至少包括功能开发计划、和/或原型设计计划、和/或测试检验计划的工作计划;
基于预设阶段周期,以及所述工作计划,生成所述阶段工作计划。
可选地,所述当接收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时,根据所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获取目标人员对应的项目需求,以及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终端接收到的计划设置数据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进行解析,获取所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携带的人员标识;
根据所述人员标识,确定所述目标人员;
根据所述目标人员,于预设项目需求表中,获取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所述项目需求。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阶段工作计划以及所述终端发送的阶段工作数据,生成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目标人员通过所述终端发送的勘误指令时,将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发送至核对终端;
接收核对人员通过所述核对终端返回的无误信息和/或更正报告;
将所述无误信息和/或更正报告发送至所述终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阶段工作计划以及所述终端发送的阶段工作数据,生成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接收到工作报告读取指令时,对所述工作报告读取指令进行解析,获取所述工作报告读取指令携带的终端信息,以及所述工作报告读取指令所要读取的目标工作报告;
根据所述终端信息,确定发送所述工作报告读取指令的终端,是否具有读取所述目标工作报告的权限;
若是,允许所述终端读取所述目标工作报告;
若否,向所述发送所述工作报告读取指令的终端,发送无权读取的提示。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阶段工作计划以及所述终端发送的阶段工作数据,生成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调用预设权限设置规则;
基于所述权限设置规则,对所述阶段工作报告进行权限限制,所述权限限制包括读取权限、查看权限和变更权限。
可选地,所述当接收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时,根据所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获取目标人员对应的项目需求,以及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终端接收到的计划设置数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人员的个人信息,并根据所述个人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部门和职位;
调用预设计划设置数据库,并根据所述部门和所述职位,于所述预设计划设置数据库,确定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计划设置数据;
将所述计划设置数据发送至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所述终端。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设备,所述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程序,所述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程序,所述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接收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并根据工作报告生成指令,获取目标人员对应的项目需求,以及目标人员对应的终端接收到的计划设置数据;然后,根据项目需求和计划设置数据,确定目标人员的阶段工作计划;最后,根据阶段工作计划和终端发送的阶段工作数据,生成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相较于人工生成工作报告,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项目管理系统生成工作报告,能够减少人力工作量;通过在项目管理系统对项目需求、计划设置数据和阶段工作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减少人为的计算错误,进而提高了工作报告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根据工作报告生成指令确定目标人员,避免了人工生成工作报告时,人员信息的混乱和错误。因此,通过该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提高了生成工作报告的准确性、可信度和生成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设备的硬件运行环境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的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的第六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通过项目管理系统在接收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时,根据所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获取目标人员对应的项目需求,以及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终端接收到的计划设置数据;根据所述项目需求以及所述计划设置数据,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阶段工作计划;根据所述阶段工作计划以及所述终端发送的阶段工作数据,生成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提高了生成工作报告的准确性、可信度和生成效率。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作为一种实现方案,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设备的硬件运行环境的架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存储器102,通信总线103。其中,存储器102可以是高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2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1的存储装置。通信总线103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2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存储模块、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程序。
在图1所示的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设备中,处理器101、存储器102可以设置在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设备中,所述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设备通过处理器101调用存储器102中存储的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当接收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时,根据所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获取目标人员对应的项目需求,以及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终端接收到的计划设置数据;
根据所述项目需求以及所述计划设置数据,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阶段工作计划;
根据所述阶段工作计划以及所述终端发送的阶段工作数据,生成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1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2中存储的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阶段工作计划,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工作复杂度和工作内容,以及根据所述阶段工作数据,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工作时长和工作成果;
根据所述工作时长和所述工作复杂度,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工作量数据,以及根据所述工作内容和所述工作成果,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工作完成情况;
基于所述工作量数据和所述工作完成情况,生成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1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2中存储的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对所述项目需求进行解析,获得至少包括软件功能需求、和/或软件原型需求、和/或软件测试需求的解析结果;
根据所述计划设置数据,对所述解析结果进行计划设置,生成至少包括功能开发计划、和/或原型设计计划、和/或测试检验计划的工作计划;
基于预设阶段周期,以及所述工作计划,生成所述阶段工作计划。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1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2中存储的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对所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进行解析,获取所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携带的人员标识;
根据所述人员标识,确定所述目标人员;
根据所述目标人员,于预设项目需求表中,获取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所述项目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1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2中存储的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当接收到所述目标人员通过所述终端发送的勘误指令时,将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发送至核对终端;
接收核对人员通过所述核对终端返回的无误信息和/或更正报告;
将所述无误信息和/或更正报告发送至所述终端。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1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2中存储的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当接收到工作报告读取指令时,对所述工作报告读取指令进行解析,获取所述工作报告读取指令携带的终端信息,以及所述工作报告读取指令所要读取的目标工作报告;
根据所述终端信息,确定发送所述工作报告读取指令的终端,是否具有读取所述目标工作报告的权限;
若是,允许所述终端读取所述目标工作报告;
若否,向所述发送所述工作报告读取指令的终端,发送无权读取的提示。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1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2中存储的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调用预设权限设置规则;
基于所述权限设置规则,对所述阶段工作报告进行权限限制,所述权限限制包括读取权限、查看权限和变更权限。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1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2中存储的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目标人员的个人信息,并根据所述个人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部门和职位;
调用预设计划设置数据库,并根据所述部门和所述职位,于所述预设计划设置数据库,确定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计划设置数据;
将所述计划设置数据发送至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所述终端。
基于上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设备的硬件架构,提出本发明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的实施例。
参照图2,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当接收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时,根据所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获取目标人员对应的项目需求,以及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终端接收到的计划设置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工作报告生成指令,确定发送该工作报告生成指令的目标人员;进而根据目标人员获取目标人员对应的项目需求,以及对应的终端接收到的计划设置数据。
可选地,项目需求,包括但不限于目标软件工程中,软件操作功能和数据处理能力等功能需求;系统稳定性、可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和安全性等非功能需求;功能性测试需求、性能测试需求、安全性测试需求和可用性测试需求等测试需求;以及主要包括界面设计的原型设计需求。
计划设置数据,用于根据相应的项目需求,划分工作任务,并对工作任务,按照难易程度和优先级进行排序,从而对每个工作任务制定包括任务的开始时间、交付时间、里程碑等明确的计划,进而形成阶段工作计划。
终端可以是管理人员使用的管理终端、核对人员使用的核对终端、开发人员使用的开发终端、原型设计人员使用的原型设计终端以及测试人员使用的测试终端等。
可选地,项目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网络接口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发送特定的API请求,或采用协议与系统进行交互,向系统发送工作报告生成指令,或接收计划设置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工作报告生成指令,获取目标人员对应的项目需求,可以通过对工作报告生成指令进行解析,以获取所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携带的人员标识;然后,根据该人员标识,确定该人员标识对应的目标人员;进而可以根据该目标人员,于预设项目需求表中,获取该目标人员对应的项目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工作报告生成指令中的人员标识,可以准确地确定要生成哪个人员的工作报告,并获取与该目标人员对应的项目需求。
步骤S200:根据所述项目需求以及所述计划设置数据,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阶段工作计划。
在本实施例中,对项目需求进行分析,并通过计划设置数据,将项目需求拆分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并将工作任务按照难易程度和优先级,生成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计划。
在本实施例中,阶段工作计划包括工作任务的开始时间、交付时间、完成目标和里程碑,以及难易程度和优先级。其中,里程碑是阶段工作计划中,设立的节点,用于标记和评估工作任务的进展。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有些任务需要在其他任务完成之后才能开始,而有些任务可能可以同时进行。因此需要根据任务的优先级设置阶段工作计划,以确保工作任务的安排的合理性。并且,可以根据难易程度确定每个工作任务所需的时间,设置工作任务的开始时间和交付时间,以确保工作任务的开始时间和交付时间设置的合理性。
步骤S300:根据所述阶段工作计划以及所述终端发送的阶段工作数据,生成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
在本实施例中,项目管理系统对接收到的,由目标人员通过终端发送的阶段工作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分析得到的结果,与阶段工作计划对应,以获得阶段工作报告的数据,再基于阶段工作报告的数据形成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
在本实施例中,阶段工作数据可以包括工作时长、工作成果、工作进展、工作总结、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信息;阶段工作报告可以包括目标人员信息、工作量数据、工作完成情况、问题解决过程以及目标达成情况等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阶段工作计划以及所述终端发送的阶段工作数据,生成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可以通过根据所述阶段工作计划,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工作复杂度和工作内容,以及根据所述阶段工作数据,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工作时长和工作成果;然后,根据所述工作时长和所述工作复杂度,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工作量数据,以及根据所述工作内容和所述工作成果,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工作完成情况;最后,基于所述工作量数据和所述工作完成情况,生成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的方式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复杂度指的是工作计划中,目标人员所面临的工作任务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可以根据工作任务的任务需求和完成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确定;工作内容指的是工作计划中,目标人员需要完成的相关开发工作、或测试工作、或问题解决等具体任务的工作内容,具体地,可以根据工作任务的任务需求和目标人员的职责确定。
可选地,可以根据工作时长和工作复杂度的乘积,确定目标人员的工作量数据。其中,工作量数据可以表示为小时数、或任务量、或代码量等。需要说明的是,工作量数据的单位可以根据目标人员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工作量单位,以使工作量数据具有可衡量性、可比较性。
可选地,可以根据工作量数据,生成工作量图表或者工作量表格等,以呈现工作量数据;以及根据工作完成情况,确定目标人员完成的任务数量、任务完成率等任务进展情况。然后基于工作量图表或者工作量表格,以及目标人员完成的任务数量、任务完成率等任务进展情况,生成阶段工作报告内容;最后,对阶段工作报告内容进行排版,以获得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
示例性地,假设软件工程项目的项目管理人员,通过管理终端向项目管理系统发送工作报告生成指令,项目管理系统接收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后,对工作报告生成指令进行解析,获取人员标识,确定要生成目标人员A的工作报告。
项目管理系统根据目标人员A对应的项目需求和终端接收的计划设置数据,确定任务一需要编写的代码量较大,需要较长时间完成,而任务二相对简单,需要较少的代码量。项目管理系统根据任务的复杂度和优先级,确定了目标人员A的阶段工作计划:任务一,编写功能A的代码,预计需要20小时完成,其中代码量为1000行;任务二,编写功能B的代码,预计需要10小时完成,其中代码量为500行。
项目管理系统根据目标人员A对应的阶段工作计划和终端发送的阶段工作数据,确定目标人员A对应的工作量数据和工作完成情况,并生成工作量数据表和工作完成情况表:
工作量数据表:
任务一:代码量1000行,预计完成时间20小时;
任务二:代码量500行,预计完成时间10小时。
工作完成情况表:
任务一:已完成,代码量1000行,实际用时18小时;
任务二:已完成,代码量500行,实际用时12小时。
基于工作量数据表和工作完成情况表,生成目标人员A的阶段工作报告:
姓名:A;
部门:软件开发部门;
工作量数据:任务一代码量1000行,任务二代码量500行;
工作完成情况:任务一实际用时18小时,任务二实际用时12小时。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接收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并根据工作报告生成指令,获取目标人员对应的项目需求,以及目标人员对应的终端接收到的计划设置数据;然后,根据项目需求和计划设置数据,确定目标人员的阶段工作计划;最后,根据阶段工作计划和终端发送的阶段工作数据,生成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相较于人工生成工作报告,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项目管理系统生成工作报告,能够减少人力工作量;通过在项目管理系统对项目需求、计划设置数据和阶段工作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减少人为的计算错误,进而提高了工作报告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根据工作报告生成指令确定目标人员,避免了人工生成工作报告时,人员信息的混乱和错误。因此,通过该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提高了生成工作报告的准确性、可信度和生成效率。
参照图3,基于上述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项目需求以及所述计划设置数据,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阶段工作计划的步骤包括:
步骤S210:对所述项目需求进行解析,获得至少包括软件功能需求、和/或软件原型需求、和/或软件测试需求的解析结果;
步骤S220:根据所述计划设置数据,对所述解析结果进行计划设置,生成至少包括功能开发计划、和/或原型设计计划、和/或测试检验计划的工作计划;
步骤S230:基于预设阶段周期,以及所述工作计划,生成所述阶段工作计划。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文本分析工具或模块,对项目需求进行解析和提取进而获取项目需求中的需求信息。可选地,可以通过关键词匹配、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识别和提取项目需求中的软件功能需求、和/或软件原型需求和/或软件测试需求等需求信息。
具体地,若项目需求中包括与软件功能相关的需求信息,则将这些需求信息提取为软件功能需求;若项目需求中包括与用户交互和界面原型相关的需求信息,则将这些需求信息提取为软件原型需求;若项目需求中包括与测试用例和测试环境相关的需求,则将这些需求信息提取为软件测试需求。
可选地,根据计划设置数据,对解析结果进行计划设置,可以先对解析结果进行任务划分,生成阶段任务;然后,根据解析结果确定每个阶段任务的优先级和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而对每个阶段任务进行起始日期设置、截止日期设置和里程碑设置等计划设置,以生成至少包括功能开发计划、和/或原型设计计划、和/或测试检验计划的工作计划。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项目需求的不同的解析结果,所采用的计划设置数据,可以是与相应的解析结果对应的,进而生成解析结果所对应的工作计划。例如,包括软件功能的详细设计和实现步骤的功能开发计划;包括设计步骤和原型创建步骤的原型设计计划;包括测试策略、测试用例和测试进度的测试检验计划。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阶段周期是由软件工程项目的负责人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求确定的。用于对工作计划进行划分,生成阶段工作计划。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计划设置数据,对项目需求进行解析,获得至少包括软件功能需求、和/或软件原型需求、和/或软件测试需求的解析结果进行计划设置,生成至少包括功能开发计划、和/或原型设计计划、和/或测试检验计划的工作计划;然后,基于预设阶段周期,以及工作计划,生成阶段工作计划。通过解析项目需求并生成工作计划,以对软件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的组织和规划,进而确保软件工程项目按计划进行;通过基于预设阶段周期,将工作计划划分成若干个阶段,生成阶段工作计划,用于生成阶段工作报告,以对目标人员的每个阶段的工作进度进行控制和监测。因此,通过基于计划设置数据生成工作计划,并根据预设阶段周期生成阶段工作计划,进而可以基于阶段工作计划生成阶段工作报告,可以进一步实现对软件工程项目的人员的工作进行合理地组织、规划和监控,以提高软件工程项目团队的工作效率。
参照图4,基于上述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阶段工作计划以及所述终端发送的阶段工作数据,生成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步骤S410:当接收到所述目标人员通过所述终端发送的勘误指令时,将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发送至核对终端;
步骤S420:接收核对人员通过所述核对终端返回的无误信息和/或更正报告;
步骤S430:将所述无误信息和/或更正报告发送至所述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当项目管理系统收到所述目标人员通过终端发送的勘误指令之后,对接收到的勘误指令进行验证和分析,以获取勘误指令的内容。然后,根据勘误指令的内容确定目标人员,并根据目标人员的身份和相关信息,定位并确认目标人员所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然后,将目标人员所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发送核对终端,供核对人员对阶段工作报告进行核对,以确定该阶段工作报告是否出现错误。
核对人员通过核对终端接收到阶段工作报告之后,通过核对终端对阶段工作报告进行核对工作。可选地,通过核对终端对阶段工作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等内容进行核对。在核对工作完成之后,若阶段工作报告的核对结果是没有错误,则生成无误信息,并将无误信息返回至项目管理系统;若发现阶段工作报告存在错误和或/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则对工作报告的错误和/或不符合要求的内容进行更正,并生成更正报告返回至项目管理系统。
项目管理系统在接收到无误信息和/或更正报告之后,将无误信息和/或更正报告返回至发送勘误指令的终端。使通过终端发送勘误指令的目标人员知悉阶段工作报告核对的结果。
可选地,勘误指令包括待勘误标注。在一实施例中,项目管理在将阶段工作报告发送核对终端的同时,将通过对勘误指令进行分析获取的内容发送至核对终端。以减少核对人员对阶段工作报告的时间,进一步提高阶段工作报告的核对效率。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项目管理系统在接收到勘误指令之后,根据勘误指令,将通过终端发送勘误指令的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发送至核对终端,并接收核对人员通过核对终端返回的无误信息和/或更正报告;然后,将所述无误信息和/或更正报告发送至目标人员对应的终端。可以使目标人员在发现阶段工作报告有误时,通过终端向项目管理系统发送勘误指令,并接收来自核对人员通过核对终端返回的无误信息和/或更正报告。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阶段工作报告的勘误效率。
参照图5,基于上述实施例,在第四实施例中,所述据所述阶段工作计划以及所述终端发送的阶段工作数据,生成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步骤S510:当接收到工作报告读取指令时,对所述工作报告读取指令进行解析,获取所述工作报告读取指令携带的终端信息,以及所述工作报告读取指令所要读取的目标工作报告;
步骤S520:根据所述终端信息,确定发送所述工作报告读取指令的终端,是否具有读取所述目标工作报告的权限;
步骤S530:若是,允许所述终端读取所述目标工作报告;
步骤S540:若否,向所述发送所述工作报告读取指令的终端,发送无权读取的提示。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工作报告读取指令中,携带的终端标识,确定发送所述工作报告读取指令的终端,是否具有读取所述目标工作报告的权限。
可选地,无权读取的提示可以是权限不足或未经授权等无权读取的具体的原因。
可选地,对于不同的终端,可以设定不同的工作报告读取权限。
示例性地,对于财务终端,其工作报告读取权限可以设置为,允许读取所有人员的工作报告;对于监管终端,其工作报告读取权限可以设置为,允许读取与其关联的所有目标人员的工作报告;对于原型设计终端、测试终端、核对终端等非监管终端以及非财务终端,其工作报告读取权限可以设置为,仅允许读取与自己对应的工作报告。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项目管理系统解析接收到的工作报告读取指令,以确定工作报告读取指令携带的终端信息和要读取的目标工作报告;然后,根据终端信息确定发送所述工作报告读取指令的终端的权限,进而根据终端的权限,允许终端读取所述目标工作报告,或者向终端,发送无权读取的提示。通过解析工作报告读取指令,确定发送所述工作报告读取指令的终端的权限,确保只有具有权限的终端才能读取目标工作报告,可以进一步防止未经授权的终端读取工作报告,导致工作报告的泄露,进而提高了工作报告的保密性。
参照图6,基于上述实施例,在第五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阶段工作计划以及所述终端发送的阶段工作数据,生成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步骤S610:调用预设权限设置规则;
步骤S620:基于所述权限设置规则,对所述阶段工作报告进行权限限制,所述权限限制包括读取权限、查看权限和变更权限。
在本实施例中,项目管理系统调用预设权限设置规则。可选地,预设权限设置规则定义了每个人员或者每个终端在项目管理系统中的权限范围。其中,权限包括但不限于读取权限、查看权限和变更权限。例如,管理人员的管理终端具有读取、查看和变更工作报告的完全权限,而普通人员的终端只具有读取和查看工作报告的权限。进而可以明确每个角色或用户的职责边界,以避免信息的滥用和误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项目管理系统调用的权限设置规则,对生成的阶段工作报告进行权限限制,以确保只有具备相应权限的人员或者终端才能进行相应操作。可选地,管理人员的管理终端,可以对工作报告的权限进行调整,使某个人员或者终端具有特定的临时权限。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项目管理系统调用的权限设置规则,对生成的阶段工作报告进行权限限制。可以明确每个角色或用户的职责边界,以避免信息的滥用和误操作;并且,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和修改工作报告,进而提高工作报告的安全性。
参照图7,基于上述实施例,在第六实施例中,所述当接收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时,根据所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获取目标人员对应的项目需求,以及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终端接收到的计划设置数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步骤S710:获取所述目标人员的个人信息,并根据所述个人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部门和职位;
步骤S720:调用预设计划设置数据库,并根据所述部门和所述职位,于所述预设计划设置数据库,确定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计划设置数据;
步骤S730:将所述计划设置数据发送至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所述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项目管理系统中的员工信息模块,获取目标人员的个人信息,并根据个人信息中的相关字段,如姓名、编号等,确定目标人员所属的部门和具体职位。
目标人员所属的部门和具体职位信息,用于在预设计划设置数据库,确定该目标人员对应的计划设置数据。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部门、不同的职位,所对应的计划设置数据是不同的。
在确定了目标人员对应的计划设置数据之后,项目管理系统将该计划设置数据发送至目标人员所使用的终端上。使目标人员能够根据项目需求和计划设置数据,制定工作计划。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目标人员的个人信息,确定目标人员的部门和职位;然后根据部门和职位,在预设计划设置数据库中,确定目标人员对应的计划设置数据;最后将计划设置数据发送至目标人员对应的终端。可以向目标人员提供对应的计划设置数据,使目标人员可以了解需要完成的任务和计划,以提高目标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准确性;进而可以提高目标人员向项目管理系统发送的阶段工作数据的准确性,以使工作报告的可信度得以进一步提高,并且,可以进一步减少工作报告出现错误的情况。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步骤。
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程序,所述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实施例所述的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的各个步骤。
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中,获取的相关的个人信息,都是经当事人同意,并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下进行的。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存储介质,为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所采用的存储介质,故而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所介绍的方法,本领域所属人员能够了解该存储介质的具体结构及变形,故而在此不再赘述。凡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所采用的存储介质都属于本申请所欲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应当注意的是,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步骤。位于部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4)

1.一种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项目管理系统,所述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时,根据所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获取目标人员对应的项目需求,以及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终端接收到的计划设置数据;
根据所述项目需求以及所述计划设置数据,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阶段工作计划;
根据所述阶段工作计划以及所述终端发送的阶段工作数据,生成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
其中,所述当接收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时,根据所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获取目标人员对应的项目需求,以及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终端接收到的计划设置数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人员的个人信息,并根据所述个人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部门和职位;
调用预设计划设置数据库,并根据所述部门和所述职位,于所述预设计划设置数据库,确定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计划设置数据;
将所述计划设置数据发送至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所述终端;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项目需求以及所述计划设置数据,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阶段工作计划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计划设置数据,对所述项目需求进行拆分,形成至少两个工作任务;
根据所述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和优先级,形成所述目标人员的阶段工作计划;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阶段工作计划以及所述终端发送的阶段工作数据,生成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阶段工作计划,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工作复杂度和工作内容,以及根据所述阶段工作数据,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工作时长和工作成果;
根据所述工作时长和所述工作复杂度,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工作量数据,以及根据所述工作内容和所述工作成果,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工作完成情况;
基于所述工作量数据和所述工作完成情况,生成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项目需求以及所述计划设置数据,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阶段工作计划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项目需求进行解析,获得至少包括软件功能需求、和/或软件原型需求、和/或软件测试需求的解析结果;
根据所述计划设置数据,对所述解析结果进行计划设置,生成至少包括功能开发计划、和/或原型设计计划、和/或测试检验计划的工作计划;
基于预设阶段周期,以及所述工作计划,生成所述阶段工作计划;
其中,所述当接收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时,根据所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获取目标人员对应的项目需求,以及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终端接收到的计划设置数据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进行解析,获取所述工作报告生成指令携带的人员标识;
根据所述人员标识,确定所述目标人员;
根据所述目标人员,于预设项目需求表中,获取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所述项目需求;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阶段工作计划以及所述终端发送的阶段工作数据,生成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目标人员通过所述终端发送的勘误指令时,将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发送至核对终端;
接收核对人员通过所述核对终端返回的无误信息和/或更正报告;
将所述无误信息和/或更正报告发送至所述终端;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阶段工作计划以及所述终端发送的阶段工作数据,生成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接收到工作报告读取指令时,对所述工作报告读取指令进行解析,获取所述工作报告读取指令携带的终端信息,以及所述工作报告读取指令所要读取的目标工作报告;
根据所述终端信息,确定发送所述工作报告读取指令的终端,是否具有读取所述目标工作报告的权限;
若是,允许所述终端读取所述目标工作报告;
若否,向所述发送所述工作报告读取指令的终端,发送无权读取的提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阶段工作计划以及所述终端发送的阶段工作数据,生成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阶段工作报告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调用预设权限设置规则;
基于所述权限设置规则,对所述阶段工作报告进行权限限制,所述权限限制包括读取权限、查看权限和变更权限。
3.一种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程序,所述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程序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的步骤。
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程序,所述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的步骤。
CN202311042339.3A 2023-08-18 2023-08-18 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7953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42339.3A CN116795329B (zh) 2023-08-18 2023-08-18 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42339.3A CN116795329B (zh) 2023-08-18 2023-08-18 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95329A CN116795329A (zh) 2023-09-22
CN116795329B true CN116795329B (zh) 2023-11-14

Family

ID=88037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42339.3A Active CN116795329B (zh) 2023-08-18 2023-08-18 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9532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1289A (zh) * 2015-06-02 2015-09-02 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 基于gjb5000a的软件研制过程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6201888A (zh) * 2016-07-18 2016-12-07 四川君逸易视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视频叠加处理器自动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1695326A (zh) * 2020-06-04 2020-09-22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Xbrl报告核对方法及装置
CN115113909A (zh) * 2022-06-29 2022-09-27 北京永信至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项目自动化运维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00852A (zh) * 2022-09-20 2023-01-13 长沙朗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n) 项目分配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55265A1 (en) * 2003-03-26 2004-12-16 Brown William M.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ject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1289A (zh) * 2015-06-02 2015-09-02 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 基于gjb5000a的软件研制过程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6201888A (zh) * 2016-07-18 2016-12-07 四川君逸易视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视频叠加处理器自动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1695326A (zh) * 2020-06-04 2020-09-22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Xbrl报告核对方法及装置
CN115113909A (zh) * 2022-06-29 2022-09-27 北京永信至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项目自动化运维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00852A (zh) * 2022-09-20 2023-01-13 长沙朗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n) 项目分配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95329A (zh) 2023-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77320B2 (en) Software testing supporting high reuse of test data
EP1577760A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esting software development activity
US2010005811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management of compliance of a target asset to predetermined requirements
US11681685B1 (en) System for uploading information into a metadata repository
US9104811B1 (en) Utilizing testing data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organizations to generate test scenario templates that suit a user profile
Colin et al. Empirical perspective on activity durations for project-management simulation studies
Ali et al. Identifying challenges of change impact analysis for software projects
US9239777B1 (en) Generating test scenario templates from clusters of test steps utilized by different organizations
CN103377101A (zh) 一种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CN111274136B (zh) 一种机载软件测试管理系统和测试过程管理方法
CN115841310A (zh) 预案流程模型的构建方法、事件处理方法和装置
Tiwari et al. An approach of generating test requirements for 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US9201772B1 (en) Sharing test scenarios among organizations while protecting proprietary data
CN116795329B (zh) 软件工程的工作报告生成方法、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08024982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 discovery
JP2008226054A (ja) 工数管理システム、サーバ端末、工数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US9170925B1 (en) Generating test scenario templates from subsets of test steps utilized by different organizations
Satyarthi et al. Framework for Requirement Management using Requirement Traceability.
Sethi et al. Information system and system development life cycle
US1159346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ird-party library management
CN113742329A (zh) 数据核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84477A (zh) 一种企业项目管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Lavazza et al. Defining and evaluating software project success indicators: A GQM-based case study
CN112799794A (zh) 一种大数据调度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装置
Uddagiri et al.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requirements in middleware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