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94919A - 一种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94919A
CN116794919A CN202311085893.XA CN202311085893A CN116794919A CN 116794919 A CN116794919 A CN 116794919A CN 202311085893 A CN202311085893 A CN 202311085893A CN 116794919 A CN116794919 A CN 1167949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ombining
emitted
splitting
exci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858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94919B (zh
Inventor
彭水海
聂思永
陈怡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bin Jimi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bin Jimi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bin Jimi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bin Jimi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8589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949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94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949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949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949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该光源系统通过补充光(如激光)与受激发光(如荧光)进行混合合光,可以结合两种光的优势,从而大幅提升人眼舒适度,避免激光的彩边问题的同时色域也较高,并提高对比度,因此可以提升投影设备的画质;并且合光方式可兼容多种组态,实现较大幅度的亮度范围,提升投影设备的兼容性。

Description

一种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投影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背景技术
在投影显示产品中,光源系统是非常重要的部件,它的功能在于将不同颜色、不同角度分布、不同亮度和不同形状的光线,转换成照射到显示芯片有效区域的均匀光斑。
在投影显示领域,传统的灯泡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已越来越不被采用,而LED、荧光粉和激光等新型光源在亮度、色彩、寿命、能耗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特性,逐渐成为投影显示用光源的主流。在这些新型光源技术中,LED光源难以实现高亮度,而激光光源存在散斑困扰。因此如何实现高亮度的优质画质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本申请提供一种光源系统,可以用于投影设备,避免激光的彩边问题的同时色域也较高,并提高对比度,因此可以提升投影设备的画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光源系统,光源系统中包括光源组件、光导引组件、合光组件、光变换元件和匀光元件,光导引组件中包括导光元件和第一透镜组,合光组件中包括第一合光元件,光变换元件包括至少一个波长变换区,光源组件能出射激发光和至少一种补充光;
光源组件出射激发光和/或目标补充光时,光源组件出射的激发光经导光元件和第一透镜组射入光变换元件的目标波长变换区,目标波长变换区被激发光激发产生目标受激发光,目标受激发光经第一透镜组和导光元件射入第一合光元件;
目标受激发光经第一合光元件射入匀光元件,经匀光元件进行匀光后出射;或者,光源组件出射的目标补充光射入第一合光元件与射入第一合光元件的目标受激发光合光后射入匀光元件,经匀光元件进行匀光后出射;或者,光源组件出射的目标补充光射入第一合光元件,经第一合光元件射入匀光元件,经匀光元件进行匀光后出射,目标补充光为至少一种补充光中的任一种,目标波长变换区为至少一个波长变换区中的任一波长变换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变换元件包括反射区;
光源组件出射激发光时,激发光经导光元件和第一透镜组射入反射区,反射区反射的激发光经导光元件和第一透镜组引导射入合光组件,经合光组件引导至匀光元件,经匀光元件进行匀光后出射。
在一些实施例中,合光组件中还包括第二合光元件,反射区反射的激发光经第一透镜组和导光元件射入第一合光元件,第一合光元件反射激发光中的部分光并透射另一部分光,反射的部分激发光射入匀光元件,透射的部分激发光射入第二合光元件,经第二合光元件反射后射入第一合光元件,透过第一合光元件射入匀光元件;
或者,合光组件中还包括调节元件,反射区反射的激发光经第一透镜组和导光元件射入第一合光元件,透过第一合光元件射入调节元件,经调节元件反射后射入第一合光元件,透过第一合光元件射入匀光元件;
或者,光导引组件中还包括调节元件,反射区反射的激发光经第一透镜组和导光元件射入调节元件,经调节元件反射回导光元件,透过导光元件射入第一合光元件,经第一合光元件反射或透射至匀光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射区为反射镜、磨光的金属层或者金属板、基板镀反射膜、具有漫反射的粒子、微结构反射层、反射式扩散片中的任一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种补充光包括第一补充光和第二补充光,第二补充光的波长在预设波段范围内且偏振态为目标偏振态,第一合光元件反射或透射目标受激发光、激发光,透射或反射第一补充光和第二补充光;
或者,第一合光元件中包括目标区域;目标区域透射或反射目标补充光,第一合光元件中目标区域以外的区域反射或透射目标受激发光;
或者,至少一种补充光包括第一补充光和第二补充光,至少一个波长变换区中包括第一波长变换区和第二波长变换区;第一合光元件透射或反射第一补充光,反射或透射第一波长变换区产生的受激发光;第一合光元件中包括目标区域,目标区域透射或反射第二补充光,第一合光元件中目标区域以外的区域反射或透射第二波长变换区产生的受激发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光元件中包括目标透光区,目标透光区设置在导光元件中远离第一合光元件的一端,光源组件出射的激发光从目标透光区射入第一透镜组,从光源组件射向第一透镜组的激发光的主光线与从光变换元件射向第一透镜组的目标受激发光和激发光的主光线不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组件中包括第一光源和/或第二光源;
激发光中包括第一光源产生的第一激发光或第二光源产生的第二激发光;
或者,光源组件还包括分光合光组件,第一光源产生第一激发光,第二光源产生第二激发光,经分光合光组件合光为激发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组件中包括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分光合光组件,第一光源能产生第一补充光、第二补充光和第一激发光,第二光源能产生第二激发光;
分光合光组件中包括第一分光合光元件和第二分光合光元件,第一补充光经第一分光合光元件和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出射,第二补充光经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出射;或者,第一补充光中包括至少两束光,分光合光组件中包括与至少两束光分别对应的分光合光元件和第二分光合光元件,至少两束光分别经对应的分光合光元件出射或至少两束光分别经对应的分光合光元件和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出射,第二补充光经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出射;或者,第一补充光中包括至少两束光,分光合光组件中包括第一分光合光元件和第二分光合光元件,至少两束光经第一分光合光元件出射,第二补充光经第一分光合光元件和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出射;或者,第一补充光中包括至少两束光,分光合光组件中包括第一分光合光元件、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和第三分光合光元件,至少两束光经第一分光合光元件出射,第二补充光中的部分光被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反射后经第一分光合光元件出射,另一部分光透过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后射入第三分光合光元件,经第三分光合光元件反射后经第一分光合光元件出射;或者,第一补充光中包括至少两束光,分光合光组件中包括与至少两束光分别对应的分光合光元件、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和第三分光合光元件,至少两束光分别经对应的分光合光元件出射,第二补充光中的部分光被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反射,另一部分光透过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后射入第三分光合光元件,经第三分光合光元件反射,被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和第三分光合光元件反射的第二补充光经至少两束光分别对应的分光合光元件后出射;
分光合光组件中还包括第四分光合光元件,第一激发光与第二激发光在第四分光合光元件处合光后出射;或者,分光合光组件中还包括第四分光合光元件和第五分光合光元件,第一激发光经第五分光合光元件后射入第四分光合光元件,与第二激发光在第四分光合光元件处合光后出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激发光的波长在第一波段范围内,第二激发光的波长在第二波段范围内;和/或,第一激发光的偏振态为第一偏振态,第二激发光的偏振态为第二偏振态;
或者,第一激发光为目标波段的第一偏振态的光,第二激发光为目标波段的第二偏振态的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导引组件中包括第一扩散元件或第二透镜组;
光源组件出射的目标补充光经第二透镜组进行聚焦后,射入合光组件;
或者,光源组件出射的目标补充光经第一扩散元件进行扩散后,射入合光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合光组件与匀光元件之间设置有整形扩束透镜组和/或第二扩散元件,第二扩散元件中包括至少一个扩散区;
或者,光变换元件中包括至少一个扩散区;
其中,射入合光组件的激发光和目标补充光中的至少一种光经至少一个扩散区进行扩散后,再射入匀光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扩散区中包括第一扩散区、第二扩散区和第三扩散区;至少一种补充光包括第一补充光和第二补充光,至少一个波长变换区包括第一波长变换区和/或第二波长变换区;
第一补充光经第一扩散区进行扩散后,再射入匀光元件;第二补充光经第二扩散区进行扩散后,再射入匀光元件;激发光经第三扩散区进行扩散后,再射入匀光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扩散区的扩散半角为第一角度,第二扩散区的扩散半角为第二角度,第三扩散区的扩散半角为第三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激发光和目标补充光中的至少一种光经至少一个扩散区进行扩散后再射入匀光元件,其主光线在射入匀光元件时的入射角度在目标角度范围内,以在匀光元件中进行多次反射。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光源系统出射的光中包括目标受激发光时,将第二扩散元件移出光路;
或者,光变换元件或第二扩散元件中包括透射区,当光源系统出射的光中包括目标受激发光时,将所述光变换元件或所述第二扩散元件的透射区置于光路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组件能出射第一补充光、第二补充光和激发光;
光变换元件仅包括目标波长变换区;光源系统依时序分别出射第一补充光或第一补充光与目标波长变换区产生的受激发光的合光,第二补充光或第一补充光和第二补充光与目标波长变换区产生的受激发光的合光、第一补充光和第二补充光的合光中的任一项,第二补充光或第二补充光与目标波长变换区产生的受激发光的合光,第二补充光与激发光的合光,激发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激发光中包括第一激发光和/或第二激发光,第一激发光和/或第二激发光对应的发光芯片与至少一种补充光中任一种或所有补充光对应的发光芯片封装成一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组件中包括第一光源和动态调节元件,第一光源能产生第一激发光,激发光中包括第一激发光;
第一光源出射第一激发光,动态调节元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激发光沿第一光路射入目标波长变换区;
第一光源出射第一激发光,动态调节元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激发光沿第二光路射入匀光元件,经匀光元件进行匀光后出射。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投影设备,包括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光源系统通过补充光(如激光)与受激发光(如荧光)进行混合合光,可以结合两种光的优势,从而大幅提升人眼舒适度,避免激光的彩边问题的同时色域也较高,并提高对比度,因此可以提升投影设备的画质;并且合光方式可兼容多种组态,实现较大幅度的亮度范围,提升投影设备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其中:
图1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的光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的光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光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光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光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光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光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光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的投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虽然本申请中公开内容按照示范性一个或几个实例来介绍,但应理解,可以就这些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也可以单独构成一个完整技术方案。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地”、“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的一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概念。
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是仅用于区分描述。 “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所列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为了彻底理解本申请,将在下面提供详细的描述,以便阐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申请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源系统,光源系统中包括光源组件、光导引组件、合光组件、光变换元件和匀光元件,光导引组件中包括导光元件和第一透镜组,合光组件中包括第一合光元件,光变换元件包括至少一个波长变换区,光源组件能出射激发光和至少一种补充光;
光源组件出射激发光和/或目标补充光时,光源组件出射的激发光经导光元件和第一透镜组射入光变换元件的目标波长变换区,目标波长变换区被激发光激发产生目标受激发光,目标受激发光经第一透镜组和导光元件射入第一合光元件;
目标受激发光经第一合光元件射入匀光元件,经匀光元件进行匀光后出射;或者,光源组件出射的目标补充光射入第一合光元件与射入第一合光元件的目标受激发光合光后射入匀光元件,经匀光元件进行匀光后出射;或者,光源组件出射的目标补充光射入第一合光元件,经第一合光元件射入匀光元件,经匀光元件进行匀光后出射,目标补充光为至少一种补充光中的任一种,目标波长变换区为至少一个波长变换区中的任一波长变换区。
其中,波长变换区中具有波长转换材料,该波长转换材料可以是荧光体或荧光粉等;例如可以是具有被激发出射黄色光的黄荧光体,如作为活化剂而含有铈(Ce)的钇铝石榴石(YAG)系荧光体;也可以是绿荧光粉、红荧光粉、青荧光粉、橙荧光粉等。每个波长变换区可以对应一种波长转换材料,可以产生至少一种波段与激发光的波段不同的色光,即受激发光中包括至少一种波段与激发光的波段不同的色光,例如受激发光可以是红荧光、绿荧光、黄荧光、青荧光、橙荧光中的至少一种,目标受激发光可以是红荧光、绿荧光、黄荧光、青荧光、橙荧光中的任一种。如至少一个波长变换区包括第一波长变换区和第二波长变换区,第一波长变换区可以产生红荧光或黄荧光或橙荧光,第二波长变换区可以产生绿荧光,对应第一波长变换区产生的受激发光可以是红荧光或黄荧光或橙荧光,第二波长变换区产生的受激发光可以是绿荧光。
匀光元件可以是复眼或光棒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组件中包括第一光源或第二光源;激发光中包括第一光源产生的第一激发光或第二光源产生的第二激发光。
其中,第一光源和第一激发光不做限制,第二光源和第二激发光不做限制;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可以是LED光源或激光LD光源以及其他新型光源,或者LED光源和激光LD光源的混合光源等。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中发光芯片的数量不做限制,可以是单个发光芯片也可以是发光芯片阵列。例如第二光源也可以是LD光源,第二激发光可以是蓝激光、UV光等。例如第一光源可以是LD光源,第一激发光可以是蓝激光。
可选地,光源组件中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激发光中包括第一激发光和第二激发光,第一激发光和/或第二激发光对应的发光芯片与至少一种补充光中任一种或所有补充光对应的发光芯片封装成一体。举例来说,可以第一激发光与所有补充光对应的发光芯片封装成一体形成第一光源;第一光源可以是对LD发光芯片阵列封装得到,如可以将一排蓝激光LD发光芯片、一排绿激光LD发光芯片和一排或两排红激光LD发光芯片封装成一体,封装成一体的光源结构紧凑,可以减小投影设备的体积。可选地,可以由第一光源产生至少一种补充光;如至少一种补充光可以是红激光、绿激光、蓝激光中的至少一种。至少一种补充光中可以包括第一补充光和第二补充光,第一补充光和第二补充光不做限制,例如第一补充光可以是红激光,第二补充光可以是绿激光。
可选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可以是两个互相独立的光源,也可以是封装成一体的光源。封装成一体的光源结构紧凑,可以减小投影设备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组件还包括分光合光组件,第一光源产生第一激发光,第二光源产生第二激发光,经分光合光组件合光为激发光。
可选地,第一光源能产生第一补充光、第二补充光和第一激发光,第二光源能产生第二激发光。光源组件中的分光合光的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方式一、分光合光组件中包括第一分光合光元件和第二分光合光元件,第一补充光经第一分光合光元件和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出射,第二补充光经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出射;分光合光组件中还包括第四分光合光元件,第一激发光与第二激发光在第四分光合光元件处合光后出射,或者,分光合光组件中还包括第四分光合光元件和第五分光合光元件,第一激发光经第五分光合光元件后射入第四分光合光元件,与第二激发光在第四分光合光元件处合光后出射。
举例来说,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多种光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中(a)或(b)所示,假设第一光源01产生蓝激光、红激光和绿激光,第二光源02产生的蓝激光。第一光源01产生的红激光经第一分光合光元件DM1反射后,再透过第二分光合光元件DM2后出射;第一光源01产生的绿激光经第二分光合光元件DM2反射后出射;第一光源01产生的蓝激光经第四分光合光元件DM4反射或透射,与第四分光合光元件DM4透射或反射的第二光源02产生的蓝激光合光后出射,或者,如图1中(c)所示,第一光源01产生的蓝激光经第五分光合光元件DM5反射后射入第四分光合光元件DM4,与透射的第一光源02产生的蓝激光在第四分光合光元件DM4处合光后出射。第一分光合光元件和第五分光合光元件可以是反射元件(反射镜、基底镀反射膜等),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可以是二向色元件,具有反射绿激光透射蓝激光的特性。
方式二,第一补充光中包括至少两束光,分光合光组件中包括与至少两束光分别对应的分光合光元件和第二分光合光元件,至少两束光分别经对应的分光合光元件出射或至少两束光分别经对应的分光合光元件和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出射,第二补充光经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出射;分光合光组件中还包括第四分光合光元件,第一激发光与第二激发光在第四分光合光元件处合光后出射。
例如,如图1中(d)所示,假设第一光源01产生两束红激光,产生的两束红激光分别经分光合光元件DM10和分光合光元件DM11反射后出射,或如图1中(e)所示,产生的两束红激光分别经分光合光元件DM10和分光合光元件DM11反射后,透过第二分光合光元件DM2后出射;第一光源01产生的绿激光经第二分光合光元件DM2反射后出射;第一光源01产生的蓝激光经第四分光合光元件DM4反射,与第四分光合光元件DM4透射的第二光源02产生的蓝激光合光后出射。DM10和DM11可以将红激光的光斑放大,DM2可以是反射式的凹面镜对绿激光进行聚焦。
方式三,第一补充光中包括至少两束光,分光合光组件中包括第一分光合光元件和第二分光合光元件,至少两束光经第一分光合光元件出射,第二补充光经第一分光合光元件和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出射;分光合光组件中还包括第四分光合光元件,第一激发光与第二激发光在第四分光合光元件处合光后出射。
例如,如图1中(f)所示,假设第一光源01产生两束红激光,产生的两束红激光经第一分光合光元件DM1反射后出射;第一光源01产生的绿激光经第二分光合光元件DM2反射后,透过第一分光合光元件DM1后出射;第一光源01产生的蓝激光经第四分光合光元件DM4反射,与第四分光合光元件DM4透射的第二光源02产生的蓝激光合光后出射。方式一
方式四,第一补充光中包括至少两束光,分光合光组件中包括第一分光合光元件、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和第三分光合光元件,至少两束光经第一分光合光元件出射,第二补充光中的部分光被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反射后经第一分光合光元件出射,另一部分光透过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后射入第三分光合光元件,经第三分光合光元件反射后经第一分光合光元件出射。
例如,如图1中(g)所示,第一光源01产生的两束红激光经第一分光合光元件DM1反射后出射;第一光源01产生的绿激光中的部分光经第二分光合光元件DM2反射后经第一分光合光元件DM1出射,另一部分光透过第二分光合光元件DM2后射入第三分光合光元件DM3,经第三分光合光元件DM3反射后经第一分光合光元件DM1出射;第一光源01产生的蓝激光经第四分光合光元件DM4反射,与第四分光合光元件DM4透射的第二光源02产生的蓝激光合光后出射。通过DM2 和DM3可以将绿激光的光斑扩大,后续再射入匀光元件,可以加大入射时的入射角度,增加在匀光元件中的反射次数,从而可以减少投影设备的散斑现象。
方式五,第一补充光中包括至少两束光,分光合光组件中包括与至少两束光分别对应的分光合光元件、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和第三分光合光元件,至少两束光分别经对应的分光合光元件出射,第二补充光中的部分光被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反射,另一部分光透过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后射入第三分光合光元件,经第三分光合光元件反射,被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和第三分光合光元件反射的第二补充光经至少两束光分别对应的分光合光元件后出射;分光合光组件中还包括第四分光合光元件,第一激发光与第二激发光在第四分光合光元件处合光后出射。
例如,如图1中(h)所示,假设第一光源01产生两束红激光,产生的两束红激光分别经分光合光元件DM10和分光合光元件DM11反射后出射;绿激光中的部分光经第二分光合光元件DM2反射后,经分光合光元件DM10出射,另一部分光透过第二分光合光元件DM2后射入第三分光合光元件DM3,经第三分光合光元件DM3反射后,经分光合光元件DM11出射;第一光源01产生的蓝激光经第四分光合光元件DM4反射,与第四分光合光元件DM4透射的第二光源02产生的蓝激光合光后出射。
可选地,第一激发光的波长在第一波段范围内,第二激发光的波长在第二波段范围内;第一波段范围和第二波段范围不做限制,例如,第一波段范围的主波长可以为465nm,第二波段范围的主波长可以为455nm。通过不同波长的第一激发光和第二激发光的合光作为激发光或作为出射光,可以改善散斑和投影画面偏紫的问题。第四分光合光元件可以通过波长合光,透射或反射第一波段范围内的光,反射或透射第二波段范围内的光。
可选地,第一激发光的偏振态为第一偏振态,第二激发光的偏振态为第二偏振态;第一偏振态和第二偏振态不做限制,例如可以第一偏振态为P态,第二偏振态为S态,或第一偏振态为S态,第二偏振态为P态。第四分光合光元件可以通过偏振态合光,可以反射或透射S态的光,透射或反射P态的光;如可以是偏振分光元件,如偏振分光棱镜或镀偏振分光膜。
可选地,第一激发光为目标波段的第一偏振态的光,第二激发光为目标波段的第二偏振态的光。其中,目标波段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自定义设置,例如目标波段可以是440~464nm。第四分光合光元件可以透射或反射目标波段的第一偏振态的光,反射或透射目标波段的第二偏振态的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光源组件中的分光合光方式仅为示例,实际应用中,为了使光束按照一定光路或方向出射,还可以添加其他的反射镜、二向色镜等等。其次,当光源组件中无第二光源时,第四分光合光元件也可以为反射镜。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组件中包括第一光源和动态调节元件,第一光源能产生第一激发光,激发光中包括第一激发光;第一光源出射第一激发光,动态调节元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激发光沿第一光路射入目标波长变换区;第一光源出射第一激发光,动态调节元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激发光沿第二光路射入匀光元件,经匀光元件进行匀光后出射。
其中,动态调节元件可以是包括透射区和反射区的元件,具有对应的驱动装置;第一状态表示该驱动装置驱动动态调节元件的透射区位于光路中,则第一光路为第一激发光透过该透射区射入第四分光合光元件,经第四分光合光元件后出射,然后经导光元件和第一透镜组射入光变换元件的目标波长变换区;第二状态表示该驱动装置驱动动态调节元件的反射区位于光路中,则第二光路为第一激发光被该反射区反射后出射,然后被光导引组件和/或合光组件引导至匀光元件;可选地,该反射区还可以透射第二补充光或第一补充光。动态调节元件也可以是具有驱动装置的反射镜或二向色镜,第一状态表示该驱动装置驱动动态调节元件移出光路,则第一光路为第一激发光直接射入第四分光合光元件,经第四分光合光元件后出射,然后导光元件和第一透镜组射入光变换元件的目标波长变换区;第二状态表示该驱动装置驱动动态调节元件位于光路中,则第二光路为第一激发光被该动态调节元件反射后出射,然后经光导引组件和/或合光组件引导至匀光元件;可选地,若为二向色镜,则还可以透射第二补充光或第一补充光。在需要第一激发光作为出射光时,可以通过动态调节元件改变其光路,使其经过较少的元件,减少经过不同元件时光的损失,从而提高光的利用率。
可选地,从光源组件射向第一透镜组的激发光的主光线与第一透镜组的光轴之间相距的距离为目标距离。若第一透镜组中包括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目标距离可以根据第一透镜的折射率、第一透镜第一面的曲率半径、第一透镜第二面的曲率半径、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第二透镜的折射率、第二透镜第一面的曲率半径、第二透镜的第二面的曲率半径、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距离确定。例如目标距离的取值可以在2~12mm范围内。可选地,激发光的主光线与光变换元件的法线的夹角范围为25~75度。
可选地,第一透镜组中包括至少一个非球面镜和至少一个球面镜;非球面镜的一个面的曲率半径范围在第一预设半径范围内,曲面系数范围在第一预设系数范围内,另一个面曲率半径在第一预设半径范围内,曲面系数范围在第二系数范围内;球面镜的一个面的曲率半径范围在第二预设半径范围内,另一个面的曲率半径在第三预设半径范围内。第一预设半径范围、第二预设半径范围、第三预设半径范围、第一预设系数范围和第二系数范围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自定义设置。例如,非球面镜的一个面的曲率半径范围在15mm~30 mm内,曲面系数范围在1~2内,另一个面曲率半径在15 mm ~30 mm内,曲面系数范围在0.3~1内;球面镜的一个面的曲率半径范围在10 mm ~20 mm内,另一个面的曲率半径大于等于150。再如,非球面镜的一个面的曲率半径范围在-30mm~30 mm内,曲面系数范围在-20~20内,另一个面曲率半径在-30 mm ~30 mm内,曲面系数范围在-10~10内;球面镜的一个面的曲率半径范围在10 mm ~20 mm内,另一个面的曲率半径大于等于100。如图2所示的光源系统,其包括的第一透镜组07和08中,可以07为球面镜08为非球面镜,或者08为球面镜07为非球面镜。通过合理设置透镜组的曲率参数(曲率半径和曲面系数等),可以使得产生的目标受激发光的光斑为椭圆形,更匹配后续匀光元件的形状,可以提高光的利用率。
可选地,光导引组件中还可以包括其他聚焦透镜组,设置在各元件(如光源组件、导光元件、第一合光元件等)的出光侧或入光侧。聚焦透镜组中的透镜的数量不做限制,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透镜;透镜的曲率参数也可以不做限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置。
可选地,导光元件中包括目标透光区,光源组件产生的激发光从目标透光区透射至第一透镜组。目标透光区可以是通孔、扩散区域、增透区域、偏振分光区域、二向色区域中的任一项;扩散区域可以是扩散片,增透区域可以是透光基板镀增透膜,偏振分光区域可以是透光基板镀偏振分光膜(如反射或透射S光,透射或反射P光)或偏振分光片;二向色区域也可以是透光基板镀二向色膜,该二向色膜透射激发光反射目标受激发光,例如该二向色膜透射蓝激光反射红荧光和绿荧光,可以反射波段至少包括500~680nm,透射波段至少包括440~470nm。目标透光区为通孔时,可以使激发光在透过导光元件时无损失或损失较少。例如,导光元件可以是具有开孔的反射镜,激发光从目标透光区透射至第一透镜组,反射镜反射目标受激发光和激发光。可选地,目标透光区可以位于导光元件的任一端。
可选地,目标透光区设置在导光元件中远离第一合光元件的一端,或者,目标透光区设置在导光元件中靠近第一合光元件的一端,光源组件出射的激发光从目标透光区射入第一透镜组,从光源组件射向第一透镜组的激发光的主光线与从光变换元件射向第一透镜组的目标受激发光和激发光的主光线不重合。通过导光元件的任一端向光变换元件射入激发光,后续再经过合光组件和光导引组件后再射入匀光元件和空间光调制器中时,可以使激发光和目标受激发光的光斑的主光线重合,并且光斑的长轴和短轴可以分别与匀光元件和空间光调制器的长边和短边对应,可以提高光的利用率。
可选地,目标透光区与目标受激发光在导光元件上形成的光斑区域之间的重叠面积小于等于预设比例的目标透光区的面积。预设比例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自定义设置,例如比例在0~10%内。目标透光区的形状可以不做限制,可以是矩形、圆形、椭圆形等。
可选地,目标透光区的目标边长度是根据导光元件的长边长度、目标距离和激发光的光斑的长轴长度确定的。其中,目标边可以是与目标受激发光的长轴或导光元件的长边平行的边。例如,目标透光区的大小可以在11 mm *15mm~ 9.4 mm *4.5mm范围内,即目标边的长度在9.4mm~ 15mm范围内。
可选地,光源组件产生的激发光也可以避开导光元件,从导光元件的侧边(远离或靠近第一合光元件的一侧)直接射入第一透镜组,侧边射入可以是指激发光的光斑与导光元件的边沿相距预设距离,预设距离大于等于零;即相对上述具有目标透光区的导光元件,该导光元件可以是缩短了的反射镜;可以减少激发光在导光元件上的损失。可选地,导光元件也可以是一端为L型的元件,激发光从L型端射入第一透镜组。
可选地,至少一种补充光包括第一补充光和第二补充光,第二补充光的波长在预设波段范围内且偏振态为目标偏振态,第一合光元件反射或透射目标受激发光、激发光,透射或反射第一补充光和第二补充光。
预设波段范围和目标偏振态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自定义设置,如642nm ~648 nm。例如,第二补充光为绿激光,波长在642 nm ~648 nm内,目标偏振态可以为S态;第一补充光为红激光,波长在640 nm~650nm内;目标受激发光可以为黄光,第一合光元件可以反射或透射540 nm ~620 nm波段范围的黄光。
可选地,第一合光元件中包括目标区域;目标区域透射或反射目标补充光,第一合光元件中目标区域以外的区域反射或透射目标受激发光。
目标区域可以是通孔、扩散区域、增透区域、偏振分光区域、二向色区域中的任一项;扩散区域可以是扩散片,增透区域可以是透光基板镀增透膜,偏振分光区域可以透光基板镀偏振分光膜(如反射或透射S光,透射或反射P光);目标区域也可以是透光基板镀二向色膜,该二向色膜反射目标受激发光透射目标补充光。例如,光源组件产生的红激光和绿激光都从目标区域透射,光变换元件产生的红荧光、黄荧光、绿荧光等或反射区反射蓝激光被目标区域以外的区域反射。
可选地,至少一种补充光包括第一补充光和第二补充光,至少一个波长变换区中包括第一波长变换区和第二波长变换区;第一合光元件透射或反射第一补充光,反射或透射第一波长变换区产生的受激发光;第一补充光与第一波长变换区产生的受激发光为不同波段的光,如第一合光元件透射或反射红激光,反射或透射红荧光或黄荧光,红激光与红荧光或黄荧光的波段不同。第一合光元件中包括目标区域,目标区域透射或反射第二补充光,第一合光元件中目标区域以外的区域反射或透射第二波长变换区产生的受激发光;第二补充光与第二波长变换区产生的受激发光为相同波段的光或具有重叠波段的光,例如,目标区域透射或反射绿激光,目标区域以外的区域反射或透射绿荧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导引组件中包括扩散元件或第二透镜组;光源组件出射的目标补充光经第二透镜组进行聚焦后,射入合光组件;或者,光源组件出射的目标补充光经第一扩散元件进行扩散后,射入合光组件。
其中,第一扩散元件可以是静态扩散片或扩散轮或动态消散斑元件,动态消散斑元件可以是能高频运动的扩散片。
可选地,合光组件与匀光元件之间设置有整形扩束透镜组和/或第二扩散元件,第二扩散元件中包括至少一个扩散区;或者,光变换元件中包括至少一个扩散区。第二扩散元件可以是静态扩散片或扩散轮或动态消散斑元件;如扩散轮中包括至少一个扩散区。
其中,射入合光组件的激发光和目标补充光中的至少一种光经至少一个扩散区进行扩散后,再射入匀光元件。在各光射入匀光元件之前,对各光进行扩散,可以减少投影设备的散斑现象。
可选地,至少一个扩散区中包括第一扩散区、第二扩散区和第三扩散区;第一补充光或第一补充光和第一波长变换区产生的受激发光合光经第一扩散区进行扩散后,再射入匀光元件;第二补充光或第二补充光和第二波长变换区产生的受激发光合光后经第二扩散区进行扩散后,再射入匀光元件;激发光经第三扩散区进行扩散后,再射入匀光元件。例如,红激光或红激光和红荧光的合光经第一扩散区、绿激光或绿激光和绿荧光的合光经第二扩散区、蓝激光经第三扩散区进行扩散。
可选地,第一扩散区的扩散半角为第一角度,第二扩散区的扩散半角为第二角度,第三扩散区的扩散半角为第三角度。其中,第一角度、第二角度和第三角度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自定义设置;例如,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为5度,第三角度为8度。不同色光对应不同的扩散角度,可以使各色光在射入匀光元件时的入射角度大致相等,从而使投影设备的均匀性较好,减少散斑。
可选地,激发光和目标补充光中的至少一种光经至少一个扩散区进行扩散后再射入匀光元件,其主光线在射入匀光元件时的入射角度在目标角度范围内,以在匀光元件中进行多次反射。目标角度范围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自定义设置,例如匀光元件为光棒时,目标角度范围在12度至28度;通过将光以较大的角度射入光棒中,可以使光在光棒中反射的次数增多,从而使投影设备的均匀性较好,减少散斑。
可选地,当光源系统出射的光中包括目标受激发光时,将第二扩散元件移出光路;光源系统中可以包括第二扩散元件对应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在光源系统出射的光中包括目标受激发光时,将第二扩散元件移出光路,在光源系统出射的光中不包括目标受激发光时,将第二扩散元件移入光路,对目标补充光和激发光进行扩散。或者,光变换元件或第二扩散元件中包括透射区,当光源系统出射的光中包括目标受激发光时,将所述光变换元件或所述第二扩散元件的透射区置于光路中;该透射区可以镀增透膜或者是透明基板等。目标补充光和激发光经光变换元件或第二扩散元件的扩散区进行扩散。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变换元件可以包括透射区;光源组件出射激发光时,激发光经光导引组件射入透射区,透射区透射的激发光经光导引组件引导射入合光组件,经合光组件引导至匀光元件,经匀光元件进行匀光后出射。透射区可以是透射式扩散片、透光基底镀增透膜、透光基底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系统中还可以包括滤色元件;滤色元件可以是滤光轮,包括多个滤光区,分别对激发光、目标受激发光和目标补充光进行滤光;例如滤色元件包括对蓝光、红光、绿光进行滤光的滤光区。滤色元件可以一面镀二向色膜,一面为扩散片;或者为双层结构,一层为扩散片,一层为滤光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变换元件包括反射区;光源组件出射激发光时,激发光经导光元件和第一透镜组射入反射区,反射区反射的激发光经导光元件和第一透镜组引导射入合光组件,经合光组件引导至匀光元件,经匀光元件进行匀光后出射。
反射区具有反射所有光线的特性,例如可以为反射镜、磨光的金属层或者金属板、基板镀反射膜、具有漫反射的粒子、微结构反射层、反射式扩散片中的任一项。可选地,反射区的反射面和波长变换区大致处于同一平面上。
可选地,反射区反射后的激发光的光路可以包括如下几种:
(1)合光组件中还包括第二合光元件,反射区反射的激发光经第一透镜组和导光元件射入第一合光元件,第一合光元件反射激发光中的部分光并透射另一部分光,反射的部分激发光射入匀光元件,透射的部分激发光射入第二合光元件,经第二合光元件反射后射入第一合光元件,透过第一合光元件射入匀光元件;
举例来说,如图2所示,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源系统的示意图,图中不同形式的带箭头的虚线用于示意性地表示各光的光路。该光源系统中包括光源组件、聚焦透镜组03和04、导光元件05、第一透镜组07和08、光变换元件09、聚焦透镜组10、第二透镜组13和14、第一合光元件15、第二合光元件06、聚焦透镜组16和17和匀光元件18;光源组件中包括第一光源01和第二光源02和分光合光组件,光源组件出射蓝激光、红激光和绿激光,光源组件的合光方式不做限制;光变换元件中包括产生绿荧光的波长变换区、反射区和扩散区。
当需要光源系统出射红光时,光源组件出射红激光,红激光透过第二透镜组13和14、第一合光元件15、聚焦透镜组16和17和光变换元件09的扩散区射入匀光元件18。
当需要光源系统出射绿光时,光源组件出射蓝激光;蓝激光透过聚焦透镜组03和04、导光元件05和第一透镜组07和08射入光变换元件09的产生绿荧光的波长变换区,该波长变换区被蓝激光激发产生绿荧光,绿荧光经第一透镜组07和08和导光元件05射入第一合光元件15;射入第一合光元件15的绿荧光经第一合光元件15反射后,透过聚焦透镜组16和17和光变换元件09的扩散区射入匀光元件18。
当需要光源系统出射蓝光时,光源组件出射蓝激光;蓝激光透过聚焦透镜组03和04、导光元件05和第一透镜组07和08射入光变换元件09的反射区,反射区反射的蓝激光经第一透镜组07和08和导光元件05射入第一合光元件15,第一合光元件15反射激发光中的部分光并透射另一部分光,反射的部分激发光透过聚焦透镜组16和17和光变换元件09的扩散区射入匀光元件18,透射的部分激发光射入第二合光元件06,经第二合光元件06反射后射入第一合光元件15,透过第一合光元件15、聚焦透镜组16和17和光变换元件09的扩散区射入匀光元件18。
(2)合光组件中还包括调节元件,反射区反射的激发光经第一透镜组和导光元件射入第一合光元件,透过第一合光元件射入调节元件,经调节元件反射后射入第一合光元件,透过第一合光元件射入匀光元件。可选地,调节元件的尺寸大于等于导光元件的尺寸;调节元件的长边和短边的尺寸分别大于等于目标补充光的光斑的长轴和短轴的尺寸;可以减少调节元件的厚度对目标补充光的损失。目标透光区设置在导光元件中远离第一合光元件的一端。
举例来说,如图3所示,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源系统的示意图。与图2所示的光源系统相比,无第二合光元件并增加调节元件12;光源组件出射蓝激光、红激光和绿激光;第一合光元件15反射荧光(绿荧光和红荧光或黄荧光)透射蓝激光、红激光和绿激光,调节元件12透射红激光和绿激光反射蓝激光;光变换元件中包括产生绿荧光的波长变换区和/或产生红荧光或黄荧光的波长变换区、反射区和扩散区。
当需要光源系统出射红光时,光源组件出射红激光和蓝激光;蓝激光透过聚焦透镜组03和04、导光元件05和第一透镜组07和08射入光变换元件09的产生红荧光或黄荧光的波长变换区,该波长变换区被蓝激光激发产生红荧光或黄荧光,红荧光或黄荧光经第一透镜组07和08和导光元件05射入第一合光元件15;光源组件出射的红激光透过第二透镜组13和14射入第一合光元件15,与射入第一合光元件15的红荧光或黄荧光合光后,透过聚焦透镜组16和17和光变换元件09的扩散区射入匀光元件18。
当需要光源系统出射绿光时,与出射红荧光类似,不再赘述。
当需要光源系统出射蓝光时,光源组件出射蓝激光;蓝激光透过聚焦透镜组03和04、导光元件05和第一透镜组07和08射入光变换元件09的反射区,反射区反射的蓝激光经第一透镜组07和08和导光元件05射入第一合光元件15,透过第一合光元件15射入调节元件12,经调节元件12反射后射入第一合光元件15,透过第一合光元件15、聚焦透镜组16和17和光变换元件09的扩散区射入匀光元件18。或者,光变换元件包括产生青光的波长变换区,当需要光源系统出射蓝光时,可以使蓝激光射入产生青光的波长变换区,该波长变换区产生青光,具体可参照产生红荧光的描述,不再赘述;经调节元件12或第一合光元件15后截取需要的蓝光波段,得到蓝光。
举例来说,如图4所示,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源系统的示意图。与图3所示的光源系统相比,图4所示的光源系统中不包括第二透镜组13和14,增加第一扩散元件19,第一扩散元件19可以是动态消散斑元件,也可以无第一扩散元件19,替换为光变换元件09具有至少一个扩散区;光源组件的合光方式可以如上述图1中的(g)所述,也可以无第二光源02,此时第四分光合光元件可为反射镜;光变换元件中包括产生红荧光或黄荧光的波长变换区和反射区。其中,调节元件12的尺寸大于等于导光元件05的尺寸;调节元件12透射红激光和绿激光反射蓝光,调节元件12的长边和短边的尺寸分别大于等于红激光和绿激光的光斑的长轴和短轴的尺寸。导光元件05可以是具有通孔的反射镜,具有较高的受激发光的反射效率,减小受激发光的损失。
当需要光源系统出射红光时,光源组件出射红激光和蓝激光;蓝激光透过聚焦透镜组03和04、导光元件05和第一透镜组07和08射入光变换元件09的产生红荧光或黄荧光的波长变换区,该波长变换区被蓝激光激发产生红荧光或黄荧光,红荧光或黄荧光经第一透镜组07和08和导光元件05射入第一合光元件15;光源组件出射的红激光经第一扩散元件19进行扩散后射入调节元件12,透过调节元件12射入第一合光元件15,与射入第一合光元件15的红荧光或黄荧光合光后,透过聚焦透镜组16和17射入匀光元件18。
当需要光源系统出射绿光时,光源组件出射绿激光,绿激光经第一扩散元件19进行扩散后射入调节元件12,透过调节元件12射入第一合光元件15,透过第一合光元件15和聚焦透镜组16和17射入匀光元件18。
当需要光源系统出射蓝光时,与上述图3类似,只是不经过光变换元件09的扩散区,这里不再赘述。或者,光源组件中可以包括动态调节元件(图中未示出),当需要光源系统出射蓝光时,第一光源出射蓝激光,动态调节元件处于第二状态,该蓝激光经动态调节元件反射后,经第一分光合光元件DM1、第一扩散元件19、调节元件12、第一合光元件15、聚焦透镜组16和17射入匀光元件18。
(3)光导引组件中还包括调节元件,反射区反射的激发光经第一透镜组和导光元件射入调节元件,经调节元件反射回导光元件,透过导光元件射入第一合光元件,经第一合光元件反射或透射至匀光元件。调节元件可以是反射式扩散片、反射镜等。目标透光区设置在导光元件中靠近第一合光元件的一端。
举例来说,如图5所示,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源系统的示意图;与图3所示的光源系统相比,调节元件12调换了位置,调节元件12反射激发光。红激光和绿激光无需经过调节元件12,可以减少光的损失。
光变换元件09的反射区反射的蓝激光经第一透镜组07和08和导光元件05射入调节元件12,经调节元件12反射回导光元件05,透过导光元件05射入第一合光元件15;经第一合光元件15反射后,透过聚焦透镜组16和17和光变换元件09的扩散区至匀光元件18,或者,如图6所示,透过第一合光元件15、聚焦透镜组16和17和第二扩散元件22至匀光元件18,第二扩散元件22可以是扩散轮或静态扩散片等;同时第一合光元件15反射红激光和绿激光。
举例来说,如图7所示,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源系统的示意图;与图5所示的光源系统相比,第二透镜组13和14替换为第一扩散元件19,聚焦透镜组16和17替换为第二扩散元件22,匀光元件18可以是复眼。光变换元件中可以包括产生红荧光或黄荧光的波长变换区和/或产生绿荧光的波长变换区和反射区。
光源组件中的红激光有两束,通过分光合光元件DM10和DM11以及第一扩散元件19可以将红激光光斑扩大,并在第一合光元件15处与红荧光可通过波长合光;光源组件中绿激光经过反射式的凹面镜DM2进行聚焦,再经过第一扩散元件19射入第一合光元件15目标区域,目标区域的尺寸可以设置得较小,减小光损失,提高光利用率。红激光和绿激光再经过第二扩散元件22进行光斑放大和散斑消除,可以提高投影设备的投影画面的均匀性。可选地,光变换元件也可以包括扩散区,也可以将第一扩散元件19替换为光变换元件中的扩散区。可选地,也可以将第一合光元件替换为动态消散斑元件,并不设置第二扩散元件22,可以减少荧光损失。
举例来说,如图8所示,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源系统的示意图;与图7所示的光源系统相比,光源组件中包括两束红激光,红激光更靠近复眼,避免距离太远光斑发散太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组件能出射第一补充光、第二补充光和激发光,光变换元件包括第一波长变换区和/或第二波长变换区和反射区;光源系统依时序分别出射第一补充光或第一补充光与第一波长变换区产生的受激发光的合光,第一补充光或第一补充光和第二补充光与第二波长变换区产生的受激发光的合光、第一补充光和第二补充光的合光、第二补充光或第一补充光和第二补充光与第一波长变换区产生的受激发光的合光中的任一项,第二补充光或第二补充光与第二波长变换区产生的受激发光的合光,第二补充光或第二补充光和第二波长变换区产生的受激发光与激发光的合光,激发光。
例如,光源系统可以依时序分别出射红激光或红激光与红荧光的合光、红激光与绿激光的合光或红激光与绿荧光的合光或红激光和绿激光与绿荧光的合光或红激光和绿激光与红荧光的合光或绿激光与红荧光的合光、绿激光或绿激光与绿荧光的合光、绿激光与蓝激光的合光或绿激光和绿荧光与蓝激光的合光、蓝激光。可选地,蓝激光也可以替换为波长变换区产生的青荧光。
光变换元件仅包括目标波长变换区;光源系统依时序分别出射第一补充光或第一补充光与目标波长变换区产生的受激发光的合光,第二补充光或第一补充光和第二补充光与目标波长变换区产生的受激发光的合光、第一补充光和第二补充光的合光中的任一项,第二补充光或第二补充光与目标波长变换区产生的受激发光的合光,第二补充光与激发光的合光,激发光。
例如,目标波长变换区产生黄荧光,光源系统可以依时序分别出射红激光或红激光与黄荧光的合光、红激光和绿激光合光或红激光和绿激光与黄荧光的合光或绿激光与黄荧光的合光、绿激光或绿激光与黄荧光的合光、绿激光与蓝激光的合光、蓝激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系统也可以依时序分别出射第一补充光或第一补充光与第一波长变换区产生的受激发光的合光、第二补充光或第二补充光与第二波长变换区产生的受激发光的合光、激发光。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光源系统通过补充光(如激光)与受激发光(如荧光)进行混合合光,可以结合两种光的优势,从而大幅提升人眼舒适度,避免激光的彩边问题的同时色域也较高,并提高对比度,因此可以提升投影设备的画质;并且合光方式可兼容多种组态,实现较大幅度的亮度范围,提升投影设备的兼容性。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投影设备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如图9所示,投影设备包括图像处理器101和投影光机102。其中:
图像处理器101可以是微控制器、专用图像处理芯片等,微控制器可以是ARM芯片、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 等;专用图像处理芯片可以是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ing,ISP)、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GPU)、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 units,NPU)等。图像处理器101可以用于视频解码、画质处理等。
投影光机102可以包括驱动芯片、空间光调制器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光源系统等。其中,空间光调制器可以是数字微镜器件(Digtial Micromirror Devices,DMD)、液晶器件(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硅基液晶器件(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LCOS)等;驱动芯片与空间光调制器对应,例如数字微镜器件可以采用数字光处理元件(DigitalLight Processing,DLP)驱动。投影光机102用于将需要投影的图像投射成投影画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投影设备还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中央控制器103,该中央控制器可以是CPU、ARM、MCU等控制器。中央控制器103是该投影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投影设备的各个部分,可以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操作系统,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数据。可选地,图像处理器101和中央控制器103可集成为一个处理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投影设备还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4、输入模块105以及通信模块106、电源107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投影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投影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操作系统,中央控制器103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的软件程序和操作系统,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04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投影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04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104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中央控制器103对存储器104的访问。
该投影设备还可包括输入模块105,该输入模块105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遥控器、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
该投影设备还可包括通信模块106,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模块106可以包括无线模块,投影设备可以通过该通信模块106的无线模块进行短距离无线传输,从而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比如,该通信模块106可以用于帮助用户访问流式媒体等。
投影设备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07,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107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中央控制器103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107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系统中包括光源组件、光导引组件、合光组件、光变换元件和匀光元件,所述光导引组件中包括导光元件和第一透镜组,所述合光组件中包括第一合光元件,所述光变换元件包括至少一个波长变换区,所述光源组件能出射激发光和至少一种补充光;
所述光源组件出射激发光和/或目标补充光时,所述光源组件出射的激发光经所述导光元件和所述第一透镜组射入所述光变换元件的目标波长变换区,所述目标波长变换区被所述激发光激发产生目标受激发光,所述目标受激发光经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导光元件射入所述第一合光元件;
所述目标受激发光经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射入所述匀光元件,经所述匀光元件进行匀光后出射;或者,所述光源组件出射的目标补充光射入所述第一合光元件与射入所述第一合光元件的目标受激发光合光后射入所述匀光元件,经所述匀光元件进行匀光后出射;
或者,所述光源组件出射的目标补充光射入所述第一合光元件,经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射入所述匀光元件,经所述匀光元件进行匀光后出射,所述目标补充光为所述至少一种补充光中的任一种,所述目标波长变换区为所述至少一个波长变换区中的任一波长变换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变换元件包括反射区;
所述光源组件出射激发光时,所述激发光经所述导光元件和所述第一透镜组射入所述反射区,所述反射区反射的激发光经所述导光元件和所述第一透镜组引导射入所述合光组件,经所述合光组件引导至所述匀光元件,经所述匀光元件进行匀光后出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合光组件中还包括第二合光元件,所述反射区反射的激发光经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导光元件射入所述第一合光元件,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反射所述激发光中的部分光并透射另一部分光,反射的部分激发光射入所述匀光元件,透射的部分激发光射入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经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反射后射入所述第一合光元件,透过第一合光元件射入所述匀光元件;
或者,所述合光组件中还包括调节元件,所述反射区反射的激发光经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导光元件射入所述第一合光元件,透过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射入所述调节元件,经所述调节元件反射后射入所述第一合光元件,透过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射入所述匀光元件;
或者,所述光导引组件中还包括调节元件,所述反射区反射的激发光经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导光元件射入所述调节元件,经所述调节元件反射回所述导光元件,透过所述导光元件射入所述第一合光元件,经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反射或透射至所述匀光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区为反射镜、磨光的金属层或者金属板、基板镀反射膜、具有漫反射的粒子、微结构反射层、反射式扩散片中的任一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种补充光包括第一补充光和第二补充光,所述第二补充光的波长在预设波段范围内且偏振态为目标偏振态,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反射或透射所述目标受激发光、所述激发光,透射或反射所述第一补充光和所述第二补充光;或者,所述第一合光元件中包括目标区域;
所述目标区域透射或反射所述目标补充光,所述第一合光元件中所述目标区域以外的区域反射或透射所述目标受激发光;
或者,所述至少一种补充光包括第一补充光和第二补充光,所述至少一个波长变换区中包括第一波长变换区和第二波长变换区;
所述第一合光元件透射或反射所述第一补充光,反射或透射所述第一波长变换区产生的受激发光;所述第一合光元件中包括目标区域,所述目标区域透射或反射所述第二补充光,所述第一合光元件中所述目标区域以外的区域反射或透射所述第二波长变换区产生的受激发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元件中包括目标透光区,所述目标透光区设置在所述导光元件中远离所述第一合光元件的一端,所述光源组件出射的激发光从所述目标透光区射入所述第一透镜组,从所述光源组件射向所述第一透镜组的激发光的主光线与从所述光变换元件射向第一透镜组的目标受激发光和激发光的主光线不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组件中包括第一光源和/或第二光源;
所述激发光中包括第一光源产生的第一激发光或所述第二光源产生的第二激发光;
或者,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分光合光组件,所述第一光源产生所述第一激发光,所述第二光源产生所述第二激发光,经所述分光合光组件合光为所述激发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中包括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分光合光组件,所述第一光源能产生第一补充光、第二补充光和所述第一激发光,所述第二光源能产生所述第二激发光;
所述分光合光组件中包括第一分光合光元件和第二分光合光元件,所述第一补充光经所述第一分光合光元件和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出射,所述第二补充光经所述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出射;或者,所述第一补充光中包括至少两束光,所述分光合光组件中包括与所述至少两束光分别对应的分光合光元件和第二分光合光元件,所述至少两束光分别经对应的分光合光元件出射或所述至少两束光分别经对应的分光合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出射,所述第二补充光经所述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出射;或者,所述第一补充光中包括至少两束光,所述分光合光组件中包括第一分光合光元件和第二分光合光元件,所述至少两束光经所述第一分光合光元件出射,所述第二补充光经所述第一分光合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出射;或者,所述第一补充光中包括至少两束光,所述分光合光组件中包括第一分光合光元件、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和第三分光合光元件,所述至少两束光经所述第一分光合光元件出射,所述第二补充光中的部分光被所述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反射后经所述第一分光合光元件出射,另一部分光透过所述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后射入所述第三分光合光元件,经所述第三分光合光元件反射后经所述第一分光合光元件出射;或者,所述第一补充光中包括至少两束光,所述分光合光组件中包括与所述至少两束光分别对应的分光合光元件、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和第三分光合光元件,所述至少两束光分别经对应的分光合光元件出射,所述第二补充光中的部分光被所述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反射,另一部分光透过所述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后射入所述第三分光合光元件,经所述第三分光合光元件反射,被所述第二分光合光元件和所述第三分光合光元件反射的第二补充光经所述至少两束光分别对应的分光合光元件后出射;
所述分光合光组件中还包括第四分光合光元件,所述第一激发光与所述第二激发光在所述第四分光合光元件处合光后出射;或者,所述分光合光组件中还包括第四分光合光元件和第五分光合光元件,所述第一激发光经所述第五分光合光元件后射入所述第四分光合光元件,与所述第二激发光在所述第四分光合光元件处合光后出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激发光的波长在第一波段范围内,所述第二激发光的波长在第二波段范围内;和/或,所述第一激发光的偏振态为第一偏振态,所述第二激发光的偏振态为第二偏振态;
或者,所述第一激发光为目标波段的第一偏振态的光,所述第二激发光为所述目标波段的第二偏振态的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引组件中包括第一扩散元件或第二透镜组;
所述光源组件出射的目标补充光经所述第二透镜组进行聚焦后,射入所述合光组件;
或者,所述光源组件出射的目标补充光经所述第一扩散元件进行扩散后,射入所述合光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合光组件与所述匀光元件之间设置有整形扩束透镜组和/或第二扩散元件,所述第二扩散元件中包括至少一个扩散区;
或者,所述光变换元件中包括至少一个扩散区;
其中,射入所述合光组件的激发光和目标补充光中的至少一种光经所述至少一个扩散区进行扩散后,再射入匀光元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扩散区中包括第一扩散区、第二扩散区和第三扩散区;所述至少一种补充光包括第一补充光和第二补充光,所述至少一个波长变换区包括第一波长变换区和/或第二波长变换区;
所述第一补充光经所述第一扩散区进行扩散后,再射入所述匀光元件;所述第二补充光后经所述第二扩散区进行扩散后,再射入所述匀光元件;所述激发光经所述第三扩散区进行扩散后,再射入所述匀光元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散区的扩散半角为第一角度,所述第二扩散区的扩散半角为第二角度,所述第三扩散区的扩散半角为第三角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激发光和目标补充光中的至少一种光经所述至少一个扩散区进行扩散后再射入所述匀光元件,其主光线在射入所述匀光元件时的入射角度在目标角度范围内,以在所述匀光元件中进行多次反射。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光源系统出射的光中包括所述目标受激发光时,将所述第二扩散元件移出光路;
或者,所述光变换元件或所述第二扩散元件中包括透射区,当光源系统出射的光中包括所述目标受激发光时,将所述光变换元件或所述第二扩散元件的透射区置于光路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能出射第一补充光、第二补充光和激发光;
所述光变换元件仅包括目标波长变换区;所述光源系统依时序分别出射所述第一补充光或所述第一补充光与所述目标波长变换区产生的受激发光的合光,所述第二补充光或所述第一补充光和所述第二补充光与所述目标波长变换区产生的受激发光的合光、所述第一补充光和所述第二补充光的合光中的任一项,所述第二补充光或所述第二补充光与所述目标波长变换区产生的受激发光的合光,所述第二补充光与所述激发光的合光,所述激发光。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光中包括第一激发光和/或第二激发光,所述第一激发光和/或第二激发光对应的发光芯片与所述至少一种补充光中任一种或所有补充光对应的发光芯片封装成一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中包括第一光源和动态调节元件,所述第一光源能产生第一激发光,所述激发光中包括所述第一激发光;
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第一激发光,所述动态调节元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激发光沿第一光路射入所述目标波长变换区;
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第一激发光,所述动态调节元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激发光沿第二光路射入所述匀光元件,经所述匀光元件进行匀光后出射。
19.一种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系统。
CN202311085893.XA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Active CN1167949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85893.XA CN116794919B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85893.XA CN116794919B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94919A true CN116794919A (zh) 2023-09-22
CN116794919B CN116794919B (zh) 2023-12-12

Family

ID=88040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85893.XA Active CN116794919B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94919B (zh)

Citation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7166A (zh) * 2009-06-30 2011-01-0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光源中使用了激光的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
WO2013007818A1 (en) * 2011-07-14 2013-01-17 Barco N.V. Rotating 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
US20140226306A1 (en) * 2013-01-29 2014-08-1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lor Sequence Illumination System with Phosphor Light Filter
CN104020633A (zh) * 2013-02-28 2014-09-03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及相关投影系统
US20150267880A1 (en) * 2014-02-05 2015-09-24 Osram Gmbh Lighting Device Comprising A Wavelength Conversion Arrangement
CN105093794A (zh) * 2015-06-03 2015-11-25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激光光源
US20160327851A1 (en) * 2015-05-08 2016-11-10 Coretronic Corporation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CN106597785A (zh) * 2015-10-14 2017-04-26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轮及双色激光光源
CN207067642U (zh) * 2017-05-26 2018-03-02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US20190004409A1 (en) * 2017-06-30 2019-01-0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CN109656084A (zh) * 2017-10-10 2019-04-19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光源模组及激光投影设备
CN110361919A (zh) * 2019-07-26 2019-10-22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复合色轮的三色激光光源
CN110471244A (zh) * 2018-05-10 2019-11-19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
CN210142253U (zh) * 2019-07-17 2020-03-13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扩散旋转装置及投影装置
CN110888291A (zh) * 2018-09-07 2020-03-17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及投影装置
CN110888290A (zh) * 2018-09-07 2020-03-17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及投影系统
CN110908227A (zh) * 2018-09-17 2020-03-24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旋转装置及投影装置
WO2020078188A1 (zh) * 2018-10-18 2020-04-23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及显示设备
US20200333697A1 (en) * 2019-04-16 2020-10-2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CN212160327U (zh) * 2020-06-11 2020-12-1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投影光源模组装置及激光投影仪
CN112118430A (zh) * 2019-06-20 2020-12-22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投影设备
CN112147836A (zh) * 2019-06-28 2020-12-29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系统及显示设备
WO2021139501A1 (zh) * 2020-01-07 2021-07-15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结构、色轮及投影装置
US20210218937A1 (en) * 2018-09-03 2021-07-15 Appotronics Corporation Limited Light source system, method for improving light efficiency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900339A (zh) * 2020-06-22 2022-01-07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组件和投影设备
CN114624947A (zh) * 2022-01-27 2022-06-14 无锡视美乐激光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波长转换装置、光源装置及投影系统
CN114675482A (zh) * 2021-09-27 2022-06-28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光源和投影设备
CN217034494U (zh) * 2022-03-22 2022-07-22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光源系统和投影设备
CN114911123A (zh) * 2022-03-22 2022-08-16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光源系统和投影设备
CN115032856A (zh) * 2021-03-05 2022-09-09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组件和投影设备
CN115793369A (zh) * 2022-11-30 2023-03-14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光源装置及投影显示系统
CN116224700A (zh) * 2021-12-06 2023-06-06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引擎以及投影系统
CN116430600A (zh) * 2023-06-13 2023-07-14 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光系统及投影设备
CN116430662A (zh) * 2023-06-13 2023-07-14 宜宾市极米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US20230244131A1 (en) * 2020-06-25 2023-08-03 Sharp Nec Display Solutions, Ltd.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or

Patent Citation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7166A (zh) * 2009-06-30 2011-01-0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光源中使用了激光的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
WO2013007818A1 (en) * 2011-07-14 2013-01-17 Barco N.V. Rotating 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
US20140226306A1 (en) * 2013-01-29 2014-08-1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lor Sequence Illumination System with Phosphor Light Filter
CN104020633A (zh) * 2013-02-28 2014-09-03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及相关投影系统
US20150267880A1 (en) * 2014-02-05 2015-09-24 Osram Gmbh Lighting Device Comprising A Wavelength Conversion Arrangement
US20160327851A1 (en) * 2015-05-08 2016-11-10 Coretronic Corporation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CN105093794A (zh) * 2015-06-03 2015-11-25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激光光源
CN106597785A (zh) * 2015-10-14 2017-04-26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轮及双色激光光源
CN207067642U (zh) * 2017-05-26 2018-03-02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US20190004409A1 (en) * 2017-06-30 2019-01-0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CN109656084A (zh) * 2017-10-10 2019-04-19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光源模组及激光投影设备
CN110471244A (zh) * 2018-05-10 2019-11-19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
US20210218937A1 (en) * 2018-09-03 2021-07-15 Appotronics Corporation Limited Light source system, method for improving light efficiency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888291A (zh) * 2018-09-07 2020-03-17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及投影装置
CN110888290A (zh) * 2018-09-07 2020-03-17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及投影系统
CN110908227A (zh) * 2018-09-17 2020-03-24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旋转装置及投影装置
WO2020078188A1 (zh) * 2018-10-18 2020-04-23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及显示设备
US20200333697A1 (en) * 2019-04-16 2020-10-2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CN112118430A (zh) * 2019-06-20 2020-12-22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投影设备
CN112147836A (zh) * 2019-06-28 2020-12-29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系统及显示设备
CN210142253U (zh) * 2019-07-17 2020-03-13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扩散旋转装置及投影装置
CN110361919A (zh) * 2019-07-26 2019-10-22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复合色轮的三色激光光源
WO2021139501A1 (zh) * 2020-01-07 2021-07-15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结构、色轮及投影装置
CN113156750A (zh) * 2020-01-07 2021-07-23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结构、色轮及投影装置
CN212160327U (zh) * 2020-06-11 2020-12-1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投影光源模组装置及激光投影仪
CN113900339A (zh) * 2020-06-22 2022-01-07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组件和投影设备
US20230244131A1 (en) * 2020-06-25 2023-08-03 Sharp Nec Display Solutions, Ltd.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or
CN115032856A (zh) * 2021-03-05 2022-09-09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组件和投影设备
CN114675482A (zh) * 2021-09-27 2022-06-28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光源和投影设备
CN116224700A (zh) * 2021-12-06 2023-06-06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引擎以及投影系统
CN114624947A (zh) * 2022-01-27 2022-06-14 无锡视美乐激光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波长转换装置、光源装置及投影系统
CN217034494U (zh) * 2022-03-22 2022-07-22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光源系统和投影设备
CN114911123A (zh) * 2022-03-22 2022-08-16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光源系统和投影设备
CN115793369A (zh) * 2022-11-30 2023-03-14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光源装置及投影显示系统
CN116430600A (zh) * 2023-06-13 2023-07-14 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光系统及投影设备
CN116430662A (zh) * 2023-06-13 2023-07-14 宜宾市极米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94919B (zh) 202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72028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apparatus
CN116430662B (zh) 一种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CN111562713A (zh) 激光投影设备
CN111258165A (zh) 激光投影设备
CN219642076U (zh) 一种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CN110389486B (zh) 光源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16430600B (zh) 一种合光系统及投影设备
CN111679542A (zh) 一种激光投影装置
US10634981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apparatus
WO2021259276A1 (zh) 光源组件和投影设备
US10288992B2 (en) Laser light source for projector and laser projection device
WO2021105790A1 (en) Light-source optical system, light-source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N116794919B (zh) 一种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WO2021259268A1 (zh) 光源组件和投影设备
WO2021259274A1 (zh) 光源组件和投影设备
CN116893565A (zh) 光源装置
CN220829648U (zh) 一种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CN109459906B (zh) 光学系统
CN220357416U (zh) 一种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CN219831608U (zh) 一种聚焦透镜组、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CN219533605U (zh) 一种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CN220709524U (zh) 一种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CN220709523U (zh) 一种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CN117311074A (zh) 一种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CN219831613U (zh) 一种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