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91974B - 一种可切换多工作模式的锁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切换多工作模式的锁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91974B
CN116791974B CN202310521315.XA CN202310521315A CN116791974B CN 116791974 B CN116791974 B CN 116791974B CN 202310521315 A CN202310521315 A CN 202310521315A CN 116791974 B CN116791974 B CN 1167919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lock
lock body
clutch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213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91974A (zh
Inventor
陈坚
王喜锋
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Yuanz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Yuan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Yuanz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Yuan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2131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919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91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919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919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919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切换多工作模式的锁具,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锁具包括前锁体;后锁体;连杆;电动离合机构,具有第一离合件;机械锁芯,具有第二离合件;识别模块,与电动离合机构电性连接;第一开关件;阻挡件;第一联动机构,包括操作件、活动件以及联动件,活动件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位于第一工作位置的活动件能够触发第一开关件,第一开关件生成触发信号;位于第二工作位置的活动件能够驱使阻挡件移动以阻止第一离合件和驱动件相结合而使锁具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控制模块,根据触发信号控制锁具切换至第一工作模式。用户可根据所需的私密性程度来调整锁具的工作模式,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需要,拓宽锁具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可切换多工作模式的锁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切换多工作模式的锁具。
背景技术
目前,房门锁通常采用钥匙开锁的方式,在相关技术中也存在电动开锁的方式,为了满足用户在室内不想被打扰的要求,不管是钥匙开锁还是电动开锁的房门锁都配置有可以反锁的旋钮件,旋钮件通过驱动锁舌伸出的方式来实现反锁。
对于以上反锁的结构而言,位于房门之外的任何人都无法开启房门,当用户需要实现不同程度的私密性要求时,由于这种反锁方式的工作方式单一,该结构的锁具则无法满足用户的多种使用场景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切换多工作模式的锁具,以满足用户不同程度的私密性要求,也能够使用多种使用场景,拓宽锁具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切换多工作模式的锁具,所述锁具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所述锁具包括:前锁体;后锁体;连杆,一端与所述后锁体相连,另一端固连有伸入于所述前锁体内的驱动件;电动离合机构,设于所述前锁体,所述电动离合机构具有能够与所述驱动件相结合或者相分离的第一离合件;机械锁芯,设于所述前锁体,所述机械锁芯具有能够与所述驱动件相结合或者相分离的第二离合件;识别模块,设于所述前锁体,与所述电动离合机构电性连接;第一开关件,设于所述前锁体;阻挡件,活动设于所述前锁体;第一联动机构,所述第一联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后锁体的操作件、设于所述前锁体的活动件以及设于所述操作件与所述活动件之间的联动件,所述活动件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所述操作件能够通过所述联动件驱使所述活动件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和所述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的所述活动件能够触发所述第一开关件,所述第一开关件生成触发信号;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的所述活动件能够驱使所述阻挡件移动以阻止所述第一离合件和所述驱动件相结合而使所述锁具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控制模块,与所述识别模块、所述电动离合机构和所述第一开关件电性连接,并根据所述触发信号控制所述锁具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切换多工作模式的锁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以上结构的锁具利用第一联动机构可将锁具切换至第一工作模式或者第二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之下,活动件能够触发第一开关件以使控制模块仅能在接收到指定的识别信息时控制电动离合机构工作,从而限制锁具能够开启的条件;在第二工作模式之下,活动件能够驱使阻挡件移动以阻止第一离合件和驱动件相结合,此时输入任何识别信息都无法实现电动开锁,仅能通过钥匙开锁的方式来打开机械锁芯;通过以上结构,用户可根据所需的私密性程度来将锁具调整为第一工作模式或者第二工作模式,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需要,拓宽锁具的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具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时,所述识别模块接收管理员密码能够触发所述控制模块以驱动所述第一离合件所述驱动件相结合;所述锁具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时,用户仅能够通过钥匙插入所述机械锁芯以使得所述第二离合件与所述驱动件相结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的内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贯穿设置的通孔,所述联动件为穿设于所述通孔的杆件,所述操作件连接于所述杆件靠近所述后锁体的一端并凸出于所述后锁体的外表面,所述活动件连接于杆件靠近所述前锁体的一端并伸出于所述驱动件,所述活动件具有沿所述杆件的侧部凸出的第一偏心部,所述操作件能够驱使所述杆件和所述活动件一起绕第一轴线相对所述连杆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偏心部能够接触所述第一开关件或者所述阻挡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挡件通过第一枢轴转动设于所述前锁体,所述阻挡件的一端与所述活动件相对应,所述阻挡件的另一端能够转动至抵靠于所述第一离合件以阻止所述第一离合件与所述驱动件相结合,所述阻挡件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驱使所述阻挡件远离所述第一离合件以使所述第一离合件能够与所述驱动件相结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杆件为长条片,所述长条片可在所述通孔内自由转动,所述操作件设有供所述长条片的一端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槽,所述长条片的另一端设有T形防脱部,所述活动件设有与所述T形防脱部相匹配的第二插槽,所述活动件的外部设有用于驱使所述T形防脱部和所述第二插槽相紧配的卡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械锁芯包括锁套和可转动设于所述锁套内的芯体,所述芯体可联动所述第一离合件朝向所述驱动件伸出,所述芯体的钥匙孔处设有感应部件,所述锁套上活动设置有平行于所述钥匙孔的延伸方向设置的预顶件,所述锁具还包括报警模块、语音识别模组和用于驱动所述预顶件伸缩移动的直线驱动器,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当所述感应部件感应到所述钥匙孔内有钥匙时发出报警,所述语音识别模组、所述直线驱动器、所述报警模块和所述感应部件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语音识别模组所识别到的语音信息控制所述直线驱动器的伸缩和所述报警模块的工作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的内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贯穿设置的通孔,所述联动件为穿设于所述通孔的杆件,所述杆件的一端连接按压件,所述杆件的另一端连接推块,所述按压件与所述后锁体之间具有按压定位结构,所述按压定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按压件上的弹性卡块,所述后锁体内设有可供弹性卡块回转运动的导向轨道,所述导向轨道于所述按压件的按压方向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具有引导所述弹性卡块离开所述第一定位槽以进入所述第二定位槽的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定位槽具有引导所述弹性卡块离开所述第二定位槽以回到所述导向轨道的第二导向斜面,所述推块的相背两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关件相对应的第一侧推斜面和与所述阻挡件相对应的第二侧推斜面。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动离合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前锁体之内的电机、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转动块、以及可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的移动块,所述第二离合件为设于所述移动块的第二插销,所述驱动件设有与所述第二插销相对应的第二插孔,所述转动块与所述移动块之间设有磁性组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转动块转动时能够通过所述磁性组件驱使所述移动块靠近或者远离所述转动块,进而驱使所述第二插销插入或者离开所述第二插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锁体活动设置有能够闭合所述钥匙孔的盖板,所述盖板通过第二联动机构与所述活动件相联接,所述锁具还具有第三工作模式,所述活动件具有与所述第三工作模式相对应的第三工作位置,位于所述第三工作位置的所述活动件能够驱使所述阻挡件移动以阻止所述第一离合件和所述驱动件相结合且能够驱使所述盖板保持闭合所述钥匙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通过第二枢轴转动设于所述前锁体,所述第二枢轴上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驱使所述盖板开启所述钥匙孔,所述第二枢轴设有沿其径向凸出的侧伸部,所述第二联动机构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前锁体之内的杠杆,所述杠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动件相对应,所述杠杆的另一端能够拨动所述侧伸部以使所述第二枢轴转动,进而驱使所述盖板保持闭合所述钥匙孔。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可切换多工作模式的锁具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移除部分的前锁体和部分的后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纵剖示意图;
图4为图2的第一联动机构、连杆和驱动件相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前锁体的内部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联动机构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7为电动离合机构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8为前锁体的内部结构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发明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5,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切换多工作模式的锁具,锁具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锁具包括:前锁体100;后锁体200;连杆300,一端与后锁体200相连,另一端固连有伸入于前锁体100内的驱动件310;电动离合机构400,设于前锁体100,电动离合机构400具有能够与驱动件310相结合或者相分离的第一离合件410;机械锁芯500,设于前锁体100,机械锁芯500具有能够与驱动件310相结合或者相分离的第二离合件600;识别模块,设于前锁体100,与电动离合机构400电性连接;第一开关件710,设于前锁体100;阻挡件720,活动设于前锁体100;第一联动机构800,第一联动机构800包括设于后锁体200的操作件810、设于前锁体100的活动件820以及设于操作件810与活动件820之间的联动件830,活动件820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操作件810能够通过联动件830驱使活动件820在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位于第一工作位置的活动件820能够触发第一开关件710,第一开关件710生成触发信号;位于第二工作位置的活动件820能够驱使阻挡件720移动以阻止第一离合件410和驱动件310相结合而使锁具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控制模块,与识别模块、电动离合机构400和第一开关件710电性连接,并根据触发信号控制锁具切换至第一工作模式。
以上结构的锁具利用第一联动机构800可将锁具切换至第一工作模式或者第二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之下,活动件820能够触发第一开关件710以使控制模块仅能在接收到指定的识别信息时控制电动离合机构400工作,从而限制锁具能够开启的条件;在第二工作模式之下,活动件820能够驱使阻挡件720移动以阻止第一离合件410和驱动件310相结合,此时输入任何识别信息都无法实现电动开锁,仅能通过钥匙开锁的方式来打开机械锁芯500;通过以上结构,用户可根据所需的私密性程度来将锁具调整为第一工作模式或者第二工作模式,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需要,拓宽锁具的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具体而言,位于房间内的用户想要避免室外的除了指定人群之外的其他人的打扰时,将锁具调整为第一工作模式,此时指定人群之外的其他人即使输入普通的身份验证信息也无法启动电动离合机构400,但是,指定人群的身份验证信息则能够启动电动离合机构400来开锁。例如,小孩进入房间之后驱动操作件810动作,操作件810通过联动件830驱使活动件820移动至第一工作位置,此时活动件820触发第一开关件710,第一开关件710产生触发信号,控制模块根据触发信号调整识别模块能够识别的身份验证信息,除了父母之外的其他人不能通过电动离合机构400来开锁。又例如,单个或者多个用户进入房间之后进行相关私密的行为时,为了获得私密程度更高的使用功能,用户可以驱动操作件810以使活动件820移动至第二工作位置,此时活动件820能够驱使阻挡件720移动至阻止第一离合件410和驱动件310相结合的位置,因此电动离合机构400失效,位于房门外的人只能利用钥匙打开机械锁芯500来开锁,既起到更好的私密保护效果,又保留了能够开锁的功能,保障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锁具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识别模块接收管理员密码能够触发控制模块以驱动第一离合件410驱动件310相结合;锁具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用户仅能够通过钥匙插入机械锁芯500以使得第二离合件600与驱动件310相结合。需要说明的是,管理员密码可以是指定的数字密码、指纹密码、人脸信息中的至少一者,当操作件810处于初始位置时,锁具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以外的其他工作模式,此时任意预设的密码信息均能够开启该锁具,而当锁具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当且仅当识别模块接收到管理员密码时,控制模块方可控制电动离合机构400动作以实现电动开锁,从而达到一定程度的私密性保障。当用户需要更高级别的私密性保障时,用户驱动第一联动机构800以使阻挡件720移动以阻止第一离合件410和驱动件310相结合,此时即使第一离合件410具有朝向驱动件310的方向移动的趋势,在阻挡件720的阻挡下,第一离合件410也无法和驱动件310相结合。
参见图2、图3和图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杆300的内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贯穿设置的通孔320,联动件830为穿设于通孔320的杆件,操作件810连接于杆件靠近后锁体200的一端并凸出于后锁体200的外表面,活动件820连接于杆件靠近前锁体100的一端并伸出于驱动件310,活动件820具有沿杆件的侧部凸出的第一偏心部821,操作件810能够驱使杆件和活动件820一起绕第一轴线相对连杆300转动,以使第一偏心部821能够接触第一开关件710或者阻挡件720。可以理解的是,操作件810即为旋钮件,操作件810转动时带动杆件和活动件820一起转动,此时活动件820上的第一偏心部821能够触发第一开关件710或者能够带动阻挡件720移动至能够阻挡第一离合件410朝向驱动件310的方向移动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件710和阻挡件720分别位于活动件820的相对的两侧,顺时针转动操作件810、逆时针转动操作件810分别对应活动件820的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以上第一联动机构800的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相比于传统的利用锁舌实现反锁的方式的功能更加广泛,应用场景更多。而且,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的连杆300均为实心杆,在申请的锁具巧妙地在连杆300的内部开设通孔320,利用通孔320穿设联动件830,通过旋转的方式联动活动件820的第一偏心部821转动以触发第一开关件710或者带动阻挡件720阻止第一离合件410和驱动件310相结合,结构紧凑度高,也没有改变原有的锁具的基本结构,对锁具的制造产生积极影响。
参见图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阻挡件720通过第一枢轴721转动设于前锁体100,阻挡件720的一端与活动件820相对应,阻挡件720的另一端能够转动至抵靠于第一离合件410以阻止第一离合件410与驱动件310相结合,阻挡件720连接有第一弹性件722,第一弹性件722驱使阻挡件720远离第一离合件410以使第一离合件410能够与驱动件310相结合。需要说明的是,当活动件820的第一偏心部821未接触阻挡件720时,阻挡件720在第一弹性件722的作用下远离第一离合件410,避免阻挡第一离合件410和驱动件310相结合,当活动件820转动至第一偏心部821带动阻挡件720绕第一枢轴721转动时,阻挡件720远离第一偏心部821的一端转动至阻止第一离合件410朝向驱动件310伸出。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联动机构800的结构不限于以上形式,操作件810、联动件830和活动件820的运动方式也不限于转动。在此,申请人针对第一联动机构800提出另一种实施方式:参见图6,第一联动机构800包括杆件,杆件的一端连接按压件,杆件的另一端连接推块,按压件与后锁体200之间具有按压定位结构,具体而言,按压定位结构包括设于按压件上的弹性卡块811,后锁体200内设有可供弹性卡块811回转运动的导向轨道210,导向轨道210于按压件的按压方向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定位槽220和第二定位槽230,第一定位槽220具有引导弹性卡块811离开第一定位槽220以进入第二定位槽230的第一导向斜面221,第二定位槽230具有引导弹性卡块811离开第二定位槽230以回到导向轨道210的第二导向斜面231,推块的相背两侧设有第一侧推斜面823和第二侧推斜面824,当向前推动按压件前进一定距离时,弹性卡块811进入第一定位槽220中,此时第一导向斜面221抵接在第一开关件710上,锁具切换为第一工作模式,当再次向前推动按压件前进一定距离时,弹性卡块811顺着第一导向斜面221离开第一定位槽220以进入第二定位槽230中,此时第二导向斜面231抵靠在阻挡件720以使阻挡件720移动至能够阻止第一离合件410朝向驱动件310移动的位置,从而阻止第一离合件410与驱动件310相结合,当再次向前推动按压件前进一定距离时,弹性卡块811顺着第二导向斜面231离开第二定位槽230以回到导向轨道210中,按压件连接有驱使其复位运动的弹簧件,按压件即可后退以回到初始位置。以上第一联动机构800采用按压的方式也能够实现锁具的工作模式的切换。
参见图3和图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杆件为长条片,长条片可在通孔320内自由转动,操作件810设有供长条片的一端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槽812,长条片的另一端设有T形防脱部831,活动件820设有与T形防脱部831相匹配的第二插槽822,活动件820的外部设有用于驱使T形防脱部831和第二插槽822相紧配的卡箍840。可以理解的是,一般而言,操作件810和活动件820采用塑料材质构成,长条片采用金属材质构成,长条片的一端插入第一插槽812形成紧配效果,简化操作件810和杆件之间的连接结构,无需打螺丝固定或者使用胶水固定。由于活动件820位于前锁体100的内部,倘若活动件820从长条片上脱落会造成前锁体100内的其余零部件的卡死现象,而长条片的另一端设置T形防脱部831,将T形防脱部831穿设于第二插槽822有利于简化活动件820和杆件之间的连接结构,无需打螺丝固定或者使用胶水固定,而且利用卡箍840驱使T形防脱部831和第二插槽822相紧配有利于阻止活动件820相对杆件窜动。
参见图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机械锁芯500包括锁套和可转动设于锁套内的芯体,芯体可联动第一离合件410朝向驱动件310伸出,芯体的钥匙孔510处设有感应部件,锁套上活动设置有平行于钥匙孔510的延伸方向设置的预顶件520,锁具还包括报警模块、语音识别模组和用于驱动预顶件520伸缩移动的直线驱动器530,报警模块用于当感应部件感应到钥匙孔510内有钥匙时发出报警,语音识别模组、直线驱动器530、报警模块和感应部件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控制模块根据语音识别模组所识别到的语音信息控制直线驱动器530的伸缩和报警模块的工作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当锁具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电动离合机构400无法电动开锁,此时房间外的人仍然可以使用钥匙进行开锁,倘若房间内的人正在进行较为私密的行为时,为了确保此情况下不被打扰,当钥匙插入钥匙孔510时,感应部件感应到钥匙,并将信息传递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直线驱动器530驱使预顶件520伸出,从而阻止钥匙完全插入钥匙孔510来开锁,同时报警模块启动,房间内的人可通过语音指令来同意或者拒绝房间外的人使用钥匙进行开锁。具体的,当用户通过语音指令来同意时,报警模块停止,直线驱动器530驱使预顶件520缩回,钥匙能够完全插入钥匙孔510中,当用户通过语音指令来拒绝时,报警模块停止,直线驱动器530驱使预顶件520保持伸出,钥匙无法完全插入钥匙孔510中。其中,直线驱动器530可以为电动推杆。
参见图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动离合机构400包括固设于前锁体100之内的电机420、与电机420的输出轴相连的转动块430、以及可沿电机420的输出轴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的移动块440,第二离合件600为设于移动块440的第二插销,驱动件310设有与第二插销相对应的第二插孔,转动块430与移动块440之间设有磁性组件450,电机420驱动转动块430转动时能够通过磁性组件450驱使移动块440靠近或者远离转动块430,进而驱使第二插销插入或者离开第二插孔。具体而言,转动块430、移动块440均绕电机420的输出轴周向分布有一个第一磁体451和一个第二磁体452,第一磁体451和第二磁体452相互靠近的端部的磁极相反,两个第一磁体451和两个第二磁体452共同组成磁性组件450。在本实施例中,在转动块430朝向移动块440的端面上,转动块430上的第一磁体451和第二磁体452的磁极分别为N极和S极,在移动块440朝向转动块430的端面上,移动块440上的第一磁体451和第二磁体452的磁极分别为N极和S极,当两个第一磁体451对齐时,两个第二磁体452也对齐,从而产生相互排斥的作用,以使得移动块440上的第二插销插入第二插孔中;当两个第一磁体451分别与两个第二磁体452对齐时,从而产生相互吸引的作用,以使得移动块440上的第二插销离开第二插孔。以上电动离合机构400的构造简单,巧妙,动作响应快、噪音小。
参见图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前锁体100活动设置有能够闭合钥匙孔510的盖板910,盖板910通过第二联动机构920与活动件820相联接,锁具还具有第三工作模式,活动件820具有与第三工作模式相对应的第三工作位置,位于第三工作位置的活动件820能够驱使阻挡件720移动以阻止第一离合件410和驱动件310相结合且能够驱使盖板910保持闭合钥匙孔510。可以理解的是,当操作件810控制活动件820移动至第三工作位置时,活动件820既能够驱使阻挡件720来阻止第一离合件410和驱动件310相结合,又能够通过第二联动机构920来联动盖板910以保持闭合钥匙孔510,从而满足私密程度更高的使用需要。
参见图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盖板910通过第二枢轴930转动设于前锁体100,第二枢轴930上设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用于驱使盖板910开启钥匙孔510,第二枢轴930设有沿其径向凸出的侧伸部931,第二联动机构920包括转动设于前锁体100之内的杠杆,杠杆的一端与活动件820相对应,杠杆的另一端能够拨动侧伸部931以使第二枢轴930转动,进而驱使盖板910保持闭合钥匙孔510。具体而言,活动件820上还设有第二偏心部940,第二偏心部940和第一偏心部821沿着杆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当操作件810带动杆件和活动件820一起转动以使活动件820处于第三工作位置时,第一偏心部821驱使阻挡件720移动至能够抵靠于移动块440,从而阻止第一离合件410结合驱动件,与此同时,第二偏心部940能够拨动杠杆的一端,使得杠杆的另一端拨动侧伸部931,进而带动盖板910上的第二枢轴930转动,从而将盖板910保持闭合钥匙孔510。通过活动件820转动以切换锁具的工作模式的同时能够联动盖板910闭合钥匙孔510,无需另外设置锁定盖板910的结构,以简易的结构实现丰富的功能。当然,需要救援时,可通过破坏盖板910的方式来利用钥匙进行开锁,或者通过破坏房门的方式来开门。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可切换多工作模式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具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所述锁具包括:
前锁体(100);
后锁体(200);
连杆(300),一端与所述后锁体(200)相连,另一端固连有伸入于所述前锁体(100)内的驱动件(310);
电动离合机构(400),设于所述前锁体(100),所述电动离合机构(400)具有能够与所述驱动件(310)相结合或者相分离的第一离合件(410);
机械锁芯(500),设于所述前锁体(100),所述机械锁芯(500)具有能够与所述驱动件(310)相结合或者相分离的第二离合件(600);
识别模块,设于所述前锁体(100),与所述电动离合机构(400)电性连接;
第一开关件(710),设于所述前锁体(100);
阻挡件(720),活动设于所述前锁体(100);
第一联动机构(800),所述第一联动机构(800)包括设于所述后锁体(200)的操作件(810)、设于所述前锁体(100)的活动件(820)以及设于所述操作件(810)与所述活动件(820)之间的联动件(830),所述活动件(820)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所述操作件(810)能够通过所述联动件(830)驱使所述活动件(820)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和所述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的所述活动件(820)能够触发所述第一开关件(710),所述第一开关件(710)生成触发信号;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的所述活动件(820)能够驱使所述阻挡件(720)移动以阻止所述第一离合件(410)和所述驱动件(310)相结合而使所述锁具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控制模块,与所述识别模块、所述电动离合机构(400)和所述第一开关件(710)电性连接,并根据所述触发信号控制所述锁具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所述前锁体(100)活动设置有能够闭合所述机械锁芯(500)的钥匙孔(510)的盖板(910),所述盖板(910)通过第二联动机构(920)与所述活动件(820)相联接,所述锁具还具有第三工作模式,所述活动件(820)具有与所述第三工作模式相对应的第三工作位置;其中,所述联动件(830)为杆件,活动件(820)上还设有第二偏心部(940),第二偏心部(940)和所述活动件(820)的第一偏心部(821)沿着杆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当操作件(810)带动杆件和活动件(820)一起转动以使活动件(820)处于第三工作位置时,第一偏心部(821)驱使阻挡件(720)移动至能够抵靠于所述电动离合机构(400)的移动块(440)而阻止第一离合件(410)结合驱动件(310),同时,第二偏心部(940)能够拨动所述第二联动机构(920)的杠杆的一端,使得杠杆的另一端带动盖板(910)的第二枢轴(930)转动而将盖板(910)保持闭合钥匙孔(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切换多工作模式的锁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具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时,所述识别模块接收管理员密码能够触发所述控制模块以驱动所述第一离合件(410)所述驱动件(310)相结合;所述锁具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时,用户仅能够通过钥匙插入所述机械锁芯(500)以使得所述第二离合件(600)与所述驱动件(310)相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切换多工作模式的锁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300)的内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贯穿设置的通孔(320),所述联动件(830)为穿设于所述通孔(320)的杆件,所述操作件(810)连接于所述杆件靠近所述后锁体(200)的一端并凸出于所述后锁体(200)的外表面,所述活动件(820)连接于杆件靠近所述前锁体(100)的一端并伸出于所述驱动件(310),所述活动件(820)具有沿所述杆件的侧部凸出的第一偏心部(821),所述操作件(810)能够驱使所述杆件和所述活动件(820)一起绕第一轴线相对所述连杆(300)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偏心部(821)能够接触所述第一开关件(710)或者所述阻挡件(7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切换多工作模式的锁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件(720)通过第一枢轴(721)转动设于所述前锁体(100),所述阻挡件(720)的一端与所述活动件(820)相对应,所述阻挡件(720)的另一端能够转动至抵靠于所述第一离合件(410)以阻止所述第一离合件(410)与所述驱动件(310)相结合,所述阻挡件(720)连接有第一弹性件(722),所述第一弹性件(722)驱使所述阻挡件(720)远离所述第一离合件(410)以使所述第一离合件(410)能够与所述驱动件(310)相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切换多工作模式的锁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件为长条片,所述长条片可在所述通孔(320)内自由转动,所述操作件(810)设有供所述长条片的一端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槽(812),所述长条片的另一端设有T形防脱部(831),所述活动件(820)设有与所述T形防脱部(831)相匹配的第二插槽(822),所述活动件(820)的外部设有用于驱使所述T形防脱部(831)和所述第二插槽(822)相紧配的卡箍(8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切换多工作模式的锁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锁芯(500)包括锁套和可转动设于所述锁套内的芯体,所述芯体可联动所述第一离合件(410)朝向所述驱动件(310)伸出,所述芯体的钥匙孔(510)处设有感应部件,所述锁套上活动设置有平行于所述钥匙孔(510)的延伸方向设置的预顶件(520),所述锁具还包括报警模块、语音识别模组和用于驱动所述预顶件(520)伸缩移动的直线驱动器(530),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当所述感应部件感应到所述钥匙孔(510)内有钥匙时发出报警,所述语音识别模组、所述直线驱动器(530)、所述报警模块和所述感应部件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语音识别模组所识别到的语音信息控制所述直线驱动器(530)的伸缩和所述报警模块的工作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切换多工作模式的锁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300)的内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贯穿设置的通孔(320),所述联动件(830)为穿设于所述通孔(320)的杆件,所述操作件(810)为连接于所述杆件的一端的按压件,所述活动件(820)为连接于所述杆件的另一端的推块,所述按压件与所述后锁体(200)之间具有按压定位结构,所述按压定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按压件上的弹性卡块(811),所述后锁体(200)内设有可供弹性卡块(811)回转运动的导向轨道(210),所述导向轨道(210)于所述按压件的按压方向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定位槽(220)和第二定位槽(230),所述第一定位槽(220)具有引导所述弹性卡块(811)离开所述第一定位槽(220)以进入所述第二定位槽(230)的第一导向斜面(221),所述第二定位槽(230)具有引导所述弹性卡块(811)离开所述第二定位槽(230)以回到所述导向轨道(210)的第二导向斜面(231),所述推块的相背两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关件(710)相对应的第一侧推斜面(823)和与所述阻挡件(720)相对应的第二侧推斜面(82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切换多工作模式的锁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离合机构(400)包括固设于所述前锁体(100)之内的电机(420)、与所述电机(420)的输出轴相连的转动块(430)、以及可沿所述电机(420)的输出轴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的移动块(440),所述第二离合件(600)为设于所述移动块(440)的第二插销,所述驱动件(310)设有与所述第二插销相对应的第二插孔,所述转动块(430)与所述移动块(440)之间设有磁性组件(450),所述电机(420)驱动所述转动块(430)转动时能够通过所述磁性组件(450)驱使所述移动块(440)靠近或者远离所述转动块(430),进而驱使所述第二插销插入或者离开所述第二插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切换多工作模式的锁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910)通过第二枢轴(930)转动设于所述前锁体(100),所述第二枢轴(930)上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驱使所述盖板(910)开启所述钥匙孔(510),所述第二枢轴(930)设有沿其径向凸出的侧伸部(931),所述第二联动机构(920)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前锁体(100)之内的杠杆,所述杠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动件(820)相对应,所述杠杆的另一端能够拨动所述侧伸部(931)以使所述第二枢轴(930)转动,进而驱使所述盖板(910)保持闭合所述钥匙孔(510)。
CN202310521315.XA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可切换多工作模式的锁具 Active CN1167919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21315.XA CN116791974B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可切换多工作模式的锁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21315.XA CN116791974B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可切换多工作模式的锁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91974A CN116791974A (zh) 2023-09-22
CN116791974B true CN116791974B (zh) 2024-03-19

Family

ID=88047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21315.XA Active CN116791974B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可切换多工作模式的锁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9197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61197B1 (en) * 2005-06-22 2006-06-13 Wayne-Dalton Corp. Pivoting and barrier locking operator system
CN113236044A (zh) * 2021-06-25 2021-08-10 珠海优特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锁
CN114622774A (zh) * 2022-03-14 2022-06-14 中山市元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球锁
CN217405309U (zh) * 2022-06-13 2022-09-09 施耐德电气工业公司 双电源转换开关
CN115653406A (zh) * 2022-11-04 2023-01-31 中山市元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锁具结构
CN116065890A (zh) * 2023-02-10 2023-05-05 李军 一种开关锁机构及锁具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61197B1 (en) * 2005-06-22 2006-06-13 Wayne-Dalton Corp. Pivoting and barrier locking operator system
CN113236044A (zh) * 2021-06-25 2021-08-10 珠海优特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锁
CN114622774A (zh) * 2022-03-14 2022-06-14 中山市元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球锁
CN217405309U (zh) * 2022-06-13 2022-09-09 施耐德电气工业公司 双电源转换开关
CN115653406A (zh) * 2022-11-04 2023-01-31 中山市元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锁具结构
CN116065890A (zh) * 2023-02-10 2023-05-05 李军 一种开关锁机构及锁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91974A (zh) 2023-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11340B2 (ja) ドアロック装置
JP4528380B2 (ja) 電気機械式シリンダ錠
JP2005240540A (ja) 自動ラッチ掛け式磁気ラッチ掛け器具
KR100888514B1 (ko) 푸쉬풀식 디지털 도어록 장치
CN114450457B (zh) 锁定装置和系统
JP3788968B2 (ja) 電気錠
CN116791974B (zh) 一种可切换多工作模式的锁具
TW500676B (en) Protective device of cylinder lock
CN110359776B (zh) 一种机电锁
JP2008179997A (ja) 反転ラッチ式電気錠
TW202020284A (zh) 感應式鎖具
US20210304536A1 (en) Door lock and door system
US5884511A (en) Mechanical card lock
CN107989483B (zh) 一种锁具
CN207974659U (zh) 保险柜门锁
CN220849173U (zh) 一种电动球筒锁
KR101494360B1 (ko) 수동식 작동이 가능한 전동식 도어락 모티스
CN214424243U (zh) 一种解码装置及其锁具
TWM577048U (zh) Inductive lock
CN218438738U (zh) 一种智能锁的离合结构
CN212897985U (zh) 一种锁具传动装置及锁具
JPH065481Y2 (ja) 電気錠
KR100817916B1 (ko) 디지털 도어록 잠금 및 해제 장치
CN117231066A (zh) 一种电动球筒锁
CN212428368U (zh) 一种新型防盗电子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