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82197A -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82197A
CN116782197A CN202210227812.4A CN202210227812A CN116782197A CN 116782197 A CN116782197 A CN 116782197A CN 202210227812 A CN202210227812 A CN 202210227812A CN 116782197 A CN116782197 A CN 1167821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m card
card number
vehicle
user
communic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278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兴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teo Connect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teo Connect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teo Connect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teo Connect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2781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821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82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821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3Processing at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应用于车辆的整车控制器,所述车辆包括车载通信终端,所述车载通信终端配置有运营商的SIM卡写入权限;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第一SIM卡号,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号是否相匹配;响应于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号相匹配,向所述车载通信终端写入第二SIM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二SIM卡号共享所述第一SIM卡号的通信业务。本申请实施例中,无需通过蓝牙等方式将第一SIM卡号所在移动终端与车机连接,也无需额外插入SIM卡、额外购买网络通信套餐等,极大地方便用户通过车辆进行SIM卡通信业务。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车机系统的完善,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车辆进行语音通话、访问网络等SIM卡通信业务。
现阶段,需要将手机通过蓝牙、USB等方式与车辆连接,或在车辆中额外插入SIM卡,才能够利用车辆进行SIM卡通信业务。其中,将手机与车辆连接的方式繁琐,且在手机没电或者连接中断时无法整车进行通信;而在车辆中额外插入SIM卡则需要额外购买流量,也不便于租借车辆的其他人员使用车辆进行SIM卡通信业务。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提高和改进。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通信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其中,应用于车辆的整车控制器,所述车辆包括车载通信终端,所述车载通信终端配置有运营商的SIM卡写入权限;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第一SIM卡号,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号是否相匹配;
响应于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号相匹配,向所述车载通信终端写入第二SIM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二SIM卡号共享所述第一SIM卡号的通信业务。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应用于车辆的整车控制器,所述车辆包括车载通信终端,所述车载通信终端配置有运营商的SIM卡写入权限;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第一SIM卡号,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号是否相匹配;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号相匹配,向所述车载通信终端写入第二SIM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二SIM卡号共享所述第一SIM卡号的通信业务。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其中,包括整车控制器,所述车辆包括车载通信终端,所述车载通信终端配置有运营商的SIM卡写入权限;所述车辆还包括上述通信控制装置。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第一SIM卡号,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号是否相匹配;响应于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号相匹配,向所述车载通信终端写入第二SIM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二SIM卡号共享所述第一SIM卡号的通信业务。上述通信控制方法中,为车载通信终端配置运营商的SIM卡写入权限,在用户输入第一SIM卡号,且用户的身份信息与该第一SIM卡号相匹配的情况下,向车载通信终端写入第二SIM卡号,且控制第二SIM卡号共享第一SIM卡号的通信业务,使得车载通信终端可以通过该第二SIM卡号进行通信业务,无需通过蓝牙等方式将第一SIM卡号所在移动终端与车机连接,也无需额外插入SIM卡、额外购买网络通信套餐等,极大地方便用户通过车辆进行SIM卡通信业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控制方法的执行逻辑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4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示出了一种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车辆的整车控制器,该车辆包括车载通信终端,该车载通信终端配置有运营商的SIM卡写入权限;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101~步骤102。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车辆的车载通信终端配置运营商的SIM卡写入权限,该车载通信终端与车辆的整车控制器电连接,从而实现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车辆端定制SIM卡号的功能。
在实际应用中,该车辆可以为共享车辆或者出借车辆,由租车商或者共享方给与钥匙权限,并根据用车时间给与车载通信终端对应时段的SIM卡写入权限。
步骤101、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第一SIM卡号,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号是否相匹配。
上述步骤101中,在用户上车后,车机页面提示写入SIM卡号;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手写等方式输入对应的SIM卡号,也即上述第一SIM卡号。在用户输入上述第一SIM卡号后,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并通过运营商系统对用户进行身份识别,确定其身份信息与该第一SIM卡号是否相匹配,从而判断其是否为所输入的第一SIM卡号的真实拥有者。
具体地,在该用户的身份信息与该第一SIM卡号相匹配的情况下,确定其是所输入的第一SIM卡号的真实拥有者;在该用户的身份信息与该第一SIM卡号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其不是所输入的第一SIM卡号的真实拥有者。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输入的SIM卡号应为实名认证的SIM卡号;若为未经实名认证的SIM卡号,则可以利用车机通过运营商系统进行实名认证。
可选地,上述身份信息包括人脸信息、指纹信息等。
步骤102、响应于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号相匹配,向所述车载通信终端写入第二SIM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二SIM卡号共享所述第一SIM卡号的通信业务。
上述步骤102中,在用户的身份信息与上述第一SIM卡号相匹配的情况下,说明当前用户为该第一SIM卡号的真实拥有者,可以允许使用该第一SIM卡的通信套餐及相应的通信业务,又因为车载通信终端配置有运营商的SIM卡写入权限,因而向车载通信终端写入与该第一SIM卡号相关联的第二SIM卡号,并控制第二SIM卡号共享第一SIM卡号的通信业务,使得车载通信终端可以通过该第二SIM卡号进行通信业务,而无需额外插入SIM卡,也无需额外购买网络通信套餐等。
在实际应用中,该第二SIM卡号与第一SIM卡号不同;当前,在运营商权限允许的情况下,该第二SIM卡号也可以与第一SIM卡号相同。另外,该第一SIM卡号可以是用户移动终端如手机中所使用SIM卡对应的卡号。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第一SIM卡号,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号是否相匹配;响应于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号相匹配,向所述车载通信终端写入第二SIM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二SIM卡号共享所述第一SIM卡号的通信业务。上述通信控制方法中,为车载通信终端配置运营商的SIM卡写入权限,在用户输入第一SIM卡号,且用户的身份信息与该第一SIM卡号相匹配的情况下,向车载通信终端写入第二SIM卡号,且控制第二SIM卡号共享第一SIM卡号的通信业务,使得车载通信终端可以通过该第二SIM卡号进行通信业务,无需通过蓝牙等方式将第一SIM卡号所在移动终端与车机连接,也无需额外插入SIM卡、额外购买网络通信套餐等,极大地方便用户通过车辆进行SIM卡通信业务。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控制方法,上述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号是否相匹配的步骤,包括步骤1011~步骤1012。
步骤1011、在所述用户的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关联的人脸信息相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号相匹配。
上述步骤1011中,上述所述第一SIM卡关联的人脸信息为第一SIM卡注册或实名认证时所录入的用户人脸信息;通过驾驶员监控系统(Driver Monitor System,DMS)获取用户的人脸信息,然后利用人脸识别技术,确定当前用户的人脸信息与第一SIM卡关联的人脸信息的匹配情况;其中,当前用户的人脸信息与第一SIM卡关联的人脸信息相匹配的情况,具体可以是当前用户的人脸信息与第一SIM卡关联的人脸信息相同,则确定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与第一SIM卡号相匹配,说明当前用户为第一SIM卡的注册用户本人。
步骤1012、在所述用户的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关联的人脸信息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号不匹配。
上述步骤1012中,在当前用户的人脸信息与第一SIM卡关联的人脸信息不相匹配的情况,具体可以是当前用户的人脸信息与第一SIM卡关联的人脸信息不同,则确定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与第一SIM卡号不相匹配,说明当前用户不是第一SIM卡的注册用户本人。
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用户的身份信息与第一SIM卡号相匹配的情况下,向车载通信终端写入第二SIM卡号,并控制第二SIM卡号共享第一SIM卡号的流量数据,以及控制第二SIM卡号转接第一SIM卡号的呼叫请求,使得第二SIM卡号共享第一SIM卡号的通信业务,使得车载通信终端可以通过该第二SIM卡号进行通信业务,无需通过蓝牙等方式将第一SIM卡号所在移动终端与车机连接,也无需额外插入SIM卡、额外购买网络通信套餐等,极大地方便用户通过车辆进行SIM卡通信业务。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控制所述第二SIM卡号共享所述第一SIM卡号的通信业务,包括步骤201和/或步骤202~步骤203:
步骤201、控制所述第二SIM卡号共享所述第一SIM卡号的流量数据。
该步骤201中,利用车载通信终端通过运营商系统设置第二SIM卡号共享第一SIM卡号的流量数据,使得第二SIM卡号无需额外购买流量即可使用移动网络,实车使用APP等,也使得大数据平台可以根据该第二SIM卡定位直接在高速或者收费站处查出大数据形成,方便防疫放行检查。
步骤202、在检测到第一呼叫终端针对所述第一SIM卡号的第一呼叫请求时,生成针对所述第二SIM卡号的第二呼叫请求;
步骤203、在接收到针对第二呼叫请求的应答请求时,建立所述车载通信终端与所述第一呼叫终端的通信连接。
该步骤202中,即在第一呼叫终端通过所插入的第三SIM卡号向第一SIM卡号发出第一呼叫请求时,系统向第二SIM卡号发出第二呼叫请求;同时,因为第二SIM卡号写入了车载通信终端,因而可以在车辆上展示该第二呼叫请求对应的呼叫提示,用户可以通过车辆确定是否响应该第二呼叫请求。
该步骤203中,在接收到针对第二呼叫请求的应答请求时,说明用户希望与上述第一呼叫终端侧的用户进行通话,因而建立车载通信终端与第一呼叫终端的通信连接。而在未接收到针对第二呼叫请求的应答请求时,说明用户不希望与上述第一呼叫终端侧的用户进行通话,因而不建立车载通信终端与第一呼叫终端的通信连接。
通过步骤202及步骤203,在用户所使用的第一SIM卡号码接收到呼叫请求时,可以直接呼入车辆,用户可以直接通过车机系统接听电话,不需要再上车连接蓝牙电话或者掏出手机接听,防止在行车过程中操作手机,产生危险。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的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103~104。
步骤103、控制所述车载通信终端连接防诈服务器。
上述步骤103中,控制车载通信终端连接防诈服务器,使得防诈中心可以监听第二SIM卡号的通话及短信,进而可以在出现诈骗情况下时向车载通信终端发出防诈信息,以进行防诈骗提醒。
步骤104、在接收到所述防诈服务器的防诈信息时,展示所述防诈信息。
上述步骤104中,因为车载通信终端与整车控制器电连接,因而在车载通信终端接收到防诈信息时,可以由整车控制器控制在车辆中控显示屏直接显示该防诈信息,也可以控制在车辆音响系统播放在防诈信息,从而直观、有效对用户进行防诈提醒。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105。
步骤105、响应于所述用户离开所述车辆,控制所述车载通信终端退出所述第二SIM卡号。
上述步骤105中,在监测到用户离开车辆时,控制车载通信终端退出第二SIM卡号,即将该第二SIM卡号从车载通信终端中退出或擦除,避免了被下一位用户非法使用,也起到保护用户隐私的作用。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控制方法,在上述步骤102之后,还包括步骤106。
步骤106、响应于未检测到所述用户对应的账号,生成第一账号,并控制所述第一账号关联所述第一SIM卡号及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上述步骤106中,在确定了用户是第一SIM卡号的注册用户的情况下,若没有检测到该用户对应的账号,则生成关联所述第一SIM卡号及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第一账号,使得用户再次用车时,可以直接根据第一账号选择上次输入的号码,省去用户再次输入SIM卡号码的繁琐操作。可选地,上述第一账号可以为DMS账号。另外,用户也可以选择重新写入新号码。
请参阅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控制方法的执行逻辑图。
如图2所示,在步骤211中,在用户上车后,由车机提示写入SIM卡号;
在步骤212中,在用户输入SIM卡号后,系统检测是否为实名制SIM卡,是则进入步骤213中,否则进入步骤215中;
在步骤213中,启动车辆DMS确认是否为当前用户是否为SIM卡号对应的注册用户本人,是则进入步骤214中,否则退出验证流程,即不使用该SIM卡号;
在步骤214中,控制车机共享所输入SIM卡号流量,且控制来电可直接用车机接听,实现车机共享所输入SIM卡号的通信业务;
在步骤215中,询问是否进行实名认证,是则进入步骤216,否则退出验证流程,即不使用该SIM卡号;
在步骤216中,对所输入SIM卡号进行实名认证,并在实名认证成功后进入步骤213。
实施例二
参照图3,示出了一种通信控制装置300的框图,应用于车辆的整车控制器,所述车辆包括车载通信终端,所述车载通信终端配置有运营商的SIM卡写入权限;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31,用于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第一SIM卡号,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号是否相匹配;
第一控制模块32,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号相匹配,向所述车载通信终端写入第二SIM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二SIM卡号共享所述第一SIM卡号的通信业务。
可选地,所述装置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32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二SIM卡号共享所述第一SIM卡号的流量数据;
和/或
呼叫请求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第一呼叫终端针对所述第一SIM卡号的第一呼叫请求时,生成针对所述第二SIM卡号的第二呼叫请求;
呼叫应答单元,用于在接收到针对第二呼叫请求的应答请求时,建立所述车载通信终端与所述第一呼叫终端的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离开所述车辆,控制所述车载通信终端退出所述第二SIM卡号。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账户生成模块,用于响应于未检测到所述用户对应的账号,生成第一账号;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账号关联所述第一SIM卡号及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第一SIM卡号,由确定模块31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号是否相匹配;响应于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号相匹配,由第一控制模块32向所述车载通信终端写入第二SIM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二SIM卡号共享所述第一SIM卡号的通信业务。上述通信控制装置中,为车载通信终端配置运营商的SIM卡写入权限,在用户输入第一SIM卡号,且用户的身份信息与该第一SIM卡号相匹配的情况下,向车载通信终端写入第二SIM卡号,且控制第二SIM卡号共享第一SIM卡号的通信业务,使得车载通信终端可以通过该第二SIM卡号进行通信业务,无需通过蓝牙等方式将第一SIM卡号所在移动终端与车机连接,也无需额外插入SIM卡、额外购买网络通信套餐等,极大地方便用户通过车辆进行SIM卡通信业务。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整车控制器,所述车辆包括车载通信终端,所述车载通信终端配置有运营商的SIM卡写入权限;所述车辆还包括上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参见图4,包括整车控制器401,所述车辆包括与所示整车控制器电连接的车载通信终端402,所述车载通信终端402配置有运营商的SIM卡写入权限;
整车控制器401,用于执行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第一SIM卡号,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号是否相匹配;以及响应于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号相匹配,向所述车载通信终端写入第二SIM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二SIM卡号共享所述第一SIM卡号的通信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上述车辆中,为车载通信终端配置运营商的SIM卡写入权限,在用户输入第一SIM卡号,且用户的身份信息与该第一SIM卡号相匹配的情况下,向车载通信终端写入第二SIM卡号,且控制第二SIM卡号共享第一SIM卡号的通信业务,使得车载通信终端可以通过该第二SIM卡号进行通信业务,无需通过蓝牙等方式将第一SIM卡号所在移动终端与车机连接,也无需额外插入SIM卡、额外购买网络通信套餐等,极大地方便用户通过车辆进行SIM卡通信业务。
对于装置及车辆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通信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非持续性的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辆的整车控制器,所述车辆包括车载通信终端,所述车载通信终端配置有运营商的SIM卡写入权限;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第一SIM卡号,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号是否相匹配;
响应于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号相匹配,向所述车载通信终端写入第二SIM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二SIM卡号共享所述第一SIM卡号的通信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第二SIM卡号共享所述第一SIM卡号的通信业务,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SIM卡号共享所述第一SIM卡号的流量数据;
和/或
在检测到第一呼叫终端针对所述第一SIM卡号的第一呼叫请求时,生成针对所述第二SIM卡号的第二呼叫请求;
在接收到针对第二呼叫请求的应答请求时,建立所述车载通信终端与所述第一呼叫终端的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号是否相匹配,包括:
在所述用户的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关联的人脸信息相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号相匹配;
在所述用户的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关联的人脸信息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号不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车载通信终端连接防诈服务器;
在接收到所述防诈服务器的防诈信息时,展示所述防诈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用户离开所述车辆,控制所述车载通信终端退出所述第二SIM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未检测到所述用户对应的账号,生成第一账号,并控制所述第一账号关联所述第一SIM卡号及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7.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辆的整车控制器,所述车辆包括车载通信终端,所述车载通信终端配置有运营商的SIM卡写入权限;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第一SIM卡号,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号是否相匹配;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号相匹配,向所述车载通信终端写入第二SIM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二SIM卡号共享所述第一SIM卡号的通信业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二SIM卡号共享所述第一SIM卡号的流量数据;
和/或
呼叫请求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第一呼叫终端针对所述第一SIM卡号的第一呼叫请求时,生成针对所述第二SIM卡号的第二呼叫请求;
呼叫应答单元,用于在接收到针对第二呼叫请求的应答请求时,建立所述车载通信终端与所述第一呼叫终端的通信连接。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整车控制器,所述车辆包括车载通信终端,所述车载通信终端配置有运营商的SIM卡写入权限;所述车辆还包括如权利要求7~8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210227812.4A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7821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27812.4A CN116782197A (zh)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27812.4A CN116782197A (zh)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82197A true CN116782197A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86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27812.4A Pending CN116782197A (zh)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8219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43214B (zh) 在线激活车载单元的系统、方法、终端、应用程序和后台
CN106652227B (zh) 一种智能汽车支付系统以及支付方法
CN106897874B (zh) 移动支付方法、装置及系统
TWI756200B (zh) 帳號綁定和業務處理的方法及裝置
WO2020011194A1 (zh)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及设备
CN110022552A (zh) 用户身份识别模块数据写入方法、设备、平台及存储介质
CN112948809A (zh) 一种应用授权方法以及装置
CN112543431A (zh) 一种账户同步方法、介质及服务端
CN112562100B (zh) 一种用户绑定方法及装置
US11604865B2 (en) Method for the secured access of data of a transportation vehicle
CN111786995B (zh) 账号密码管理方法、管理中间件、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90115377A (ko) 외부 전자 장치의 키를 공유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CN113065622A (zh) 一种业务办理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11582871A (zh) 公共交通收费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782197A (zh)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15717B (zh) 道路收费的收费方法、系统、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552985B (zh) 一种信息核验方法和装置
CN113590979A (zh) 基于车牌与礼物的社交方法、装置、服务器、客户端、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328971A (zh) 访问资源认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534047A (zh) 一种基于Trust应用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866961A (zh) 一种共享网络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1202169B2 (en) Social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783834B (zh) 一种整合兼容多种登录方式中冗余数据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KR102369668B1 (ko) 차량 번호에 기반을 둔 결제 처리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3259373B (zh) 一种资源转移方法、装置、系统及物联网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