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2871A - 公共交通收费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公共交通收费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2871A
CN111582871A CN202010349152.8A CN202010349152A CN111582871A CN 111582871 A CN111582871 A CN 111582871A CN 202010349152 A CN202010349152 A CN 202010349152A CN 111582871 A CN111582871 A CN 1115828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mobile terminal
passenger
public trans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91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82871B (zh
Inventor
李冠彬
鲁金彪
陆杰文
邵慧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to CN20201034915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828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82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28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828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28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4Identity check for transactions
    • G06Q20/40145Biometric identity che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5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using wireless netwo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7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06Q20/3276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using a pictured code, e.g. barcode or QR-code, being read by the M-devic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公共交通收费方法、装置及系统,方法包括:采集公共交通站点预设范围内的移动终端信号;根据移动终端信号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将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发送至进入站点的公共交通工具,并接收公共交通工具根据站点用户生物特征数据库和采集的乘客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的待收费记录数据;根据接收到的待收费记录数据进行收费处理。本发明通过自动接收站台一定范围内的移动终端信号,实时建立一个站点的特征数据库,快速完成无感支付,乘客无需输入特定字符串,避免导致排队上车时出现堵塞。

Description

公共交通收费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付技术,具体的讲一种公共交通收费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快速发展,无感支付技术正在逐步应用普及到各种线下支付场景中。
现有技术中,无感支付主流的人脸支付产品,主要采用1:1和1:N两种匹配策略,其中1:1模式,需要消费者输入一个特定字符串,如:静态密码、手机号码后四位或完整手机号码,系统再根据字符串提取数据库存储的人脸特征信息与现场采集的人脸信息进行精确匹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感支付,1:N模式是从数据库中提取N个人脸特征信息,与现场采集的人脸信息进行模糊匹配,当数据库存储的人脸信息较多时,会存在效率问题。
发明内容
为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共交通收费方法,该方法包括:
采集公共交通站点预设范围内的移动终端信号;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信号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
将所述的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发送至进入站点的公共交通工具,并接收所述公共交通工具根据站点用户生物特征数据库和采集的乘客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的待收费记录数据;
根据接收到的待收费记录数据进行收费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信号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信号向移动终端运营商发送解析请求确定移动终端号码;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号码向后台服务器发送生物识别请求,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其中,后台服务器中包括:预先存储的移动终端号码及其对应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根据获取的移动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WiFi网络将所述的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发送至进入站点的公共交通工具,并通过WiFi网络接收公共交通工具生成的待收费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待收费记录数据包括:根据站点用户生物特征数据库和采集的乘客的生物特征信息确定的乘客的移动终端号码及待收费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根据接收到的待收费记录数据进行收费处理包括:
根据确定的乘客移动终端号码将所述待收费记录数据发送至后台服务器进行收费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人脸图像、指纹及虹膜。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公共交通收费装置,其包括:
终端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公共交通站点预设范围内的移动终端信号;
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信号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
数据收发模块,用于将所述的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发送至进入站点的公共交通工具,接收所述公共交通工具根据站点用户生物特征数据库和采集的乘客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的待收费记录数据;
待收费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待收费记录数据进行收费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生成模块包括:
终端号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信号向移动终端运营商发送解析请求确定移动终端号码;
生物特征信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号码向后台服务器发送生物识别请求,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其中,后台服务器中包括:预先存储的移动终端号码及其对应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站点数据库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移动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数据收发模块通过WiFi网络将所述的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发送至进入站点的公共交通工具,并通过WiFi网络接收公共交通工具生成的待收费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待收费记录数据包括:根据站点用户生物特征数据库和采集的乘客的生物特征信息确定的乘客的移动终端号码及待收费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待收费数据处理模块根据确定的乘客移动终端号码将所述待收费记录数据发送至后台服务器进行收费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人脸图像、指纹及虹膜。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公共交通收费系统,包括:公共交通收费装置、后台服务器;其中,
所述的公共交通收费装置包括:
终端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公共交通站点预设范围内的移动终端信号;
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信号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
数据收发模块,用于将所述的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发送至进入站点的公共交通工具,接收所述公共交通工具根据站点用户生物特征数据库和采集的乘客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的待收费记录数据;
待收费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待收费记录数据生成收费请求发送至后台服务器进行收费处理;
所述的后台服务器包括:
生物特征信息存储装置,用于预先存储的移动终端号码及其对应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支付请求处理装置,用于接收的收费请求进行收费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共交通收费系统的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生成模块包括:
终端号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信号向移动终端运营商发送解析请求确定移动终端号码;
生物特征信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号码向后台服务器发送生物识别请求,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其中,后台服务器中包括:预先存储的移动终端号码及其对应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站点数据库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移动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
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共交通收费系统的数据收发模块通过WiFi网络将所述的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发送至进入站点的公共交通工具,并通过WiFi网络接收公共交通工具生成的待收费数据。
公共交通收费系统的后台服务器还包括:
注册装置,用于根据乘客的注册请求,存储乘客的移动终端号码、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及付费帐户信息。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特征识别的公交收费系统及方法,通过自动接收站台一定范围内的移动终端信号如手机信号,获取手机号码并通过手机号码获取加密的人脸特征信息,并在公交车到站后通过网络传输给公交车,实时建立一个站点的特征数据库,再实现站点生物数据库的人脸特征信息与排队上车的乘客的人脸进行1:N模糊匹配,人脸匹配成功后登记待支付记录,准实时完成扣费,从而将人脸支付应用到城市公交的场景中。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在进行人脸识别的支付过程中,通过本发明在乘客上车前提前采集信息建立小范围的人脸库,实现乘客上车时快速完成人脸识别,乘客无需输入特定字符串,避免导致排队上车时出现堵塞。并且通过本发明在车辆到站时使用WIFI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解决车辆使用无线网络且位置经常变动导致的网络环境不稳定问题。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公共交通收费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公共交通收费装置的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公交收费系统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站台终端装置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人脸识别请求受理服务器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支付请求受理服务器结构;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公交收费的方法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的无感支付产品,主要采用1:1和1:N两种匹配策略,该两种模式收银端都需要与后台数据库实时进行交互,提取后台数据库存储的人脸信息,用于比对,即现有技术的两种模式对网络环境的稳定性存在一定依赖,不太适用于城市公交这种需要快速完成支付且网络环境不稳定的场景。
鉴于现有技术及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公共交通收费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采集公共交通站点预设范围内的移动终端信号;
步骤S102,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信号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
步骤S103,将所述的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发送至进入站点的公共交通工具,并接收所述公共交通工具根据站点用户生物特征数据库和采集的乘客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的待收费记录数据;
步骤S104,根据接收到的待收费记录数据进行收费处理。
本发明提供的公共交通收费方法,通过提前采集预设范围内的移动终端信号,获取可能的乘客信息建立小范围的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实现乘客上车时快速完成生物特征识别,乘客无需输入特定字符串,避免导致排队上车时出现堵塞,提高无感支付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102中,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信号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信号向移动终端运营商发送解析请求确定移动终端号码;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号码向后台服务器发送生物识别请求,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其中,后台服务器中包括:预先存储的移动终端号码及其对应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根据获取的移动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
本发明提供的公共交通收费方法,其通过WiFi网络将所述的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发送至进入站点的公共交通工具,并通过WiFi网络接收公共交通工具生成的待收费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待收费记录数据包括:根据站点用户生物特征数据库和采集的乘客的生物特征信息确定的乘客的移动终端号码及待收费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运营商提供的服务从移动终端信号解析获取终端号码(如手机号码),根据手机号码提取预留的生物特征信息,如人脸特征信息,建立实时人脸信息库并通过WIFI无线网络传输给公交车,并接收公交车返回的待扣费信息并转发给预设的支付请求受理服务器完成扣费处理。本发明的提供的公共交通收费方法中,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使用无线网络且位置经常变动导致的网络环境不稳定问题,避免由于网络不稳导致排队上车时出现堵塞的问题。
另外,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人脸图像、指纹及虹膜,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清楚或者其并不限于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公共交通收费装置,如图2所示其包括:
终端信号采集模块201,用于采集公共交通站点预设范围内的移动终端信号;
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生成模块202,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信号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
数据收发模块203,用于将所述的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发送至进入站点的公共交通工具,接收所述公共交通工具根据站点用户生物特征数据库和采集的乘客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的待收费记录数据;
待收费数据处理模块204,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待收费记录数据进行收费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生成模块202包括:
终端号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信号向移动终端运营商发送解析请求确定移动终端号码;
生物特征信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号码向后台服务器发送生物识别请求,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其中,后台服务器中包括:预先存储的移动终端号码及其对应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站点数据库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移动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
下面结合基于人脸识别实现公交收费的方法及装置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公交收费系统,本实施例通过在公交站台加装电子设备,自动接收站台一预设范围内的手机信号,获取手机号码并通过手机号码获取加密的人脸特征信息,通过与运营商合作,乘客事先完成注册,在系统中预留人脸特征信息并与手机号码关联,进行手机信号解析确定手机号码,实时建立一个人脸数据库,并在公交车到站后通过WIFI无线网络传输给公交车,再实现人脸数据库的人脸特征信息与排队上车的乘客的人脸进行1:N模糊匹配,人脸匹配成功后登记待支付记录,准实时完成扣费,从而将人脸支付应用到城市公交的场景中。
本实施例提供了基于人脸识别的公交收费系统,本实施例中的系统包括:
手机终端、站台终端装置、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网络设备、人脸识别请求受理服务器、支付请求受理服务器、运营商服务器,系统借助站台终端装置自动接收站台一定范围内的手机信号,通过访问运营商服务器从手机信号解析出手机号码,进而获取手机号码关联的人脸特征信息,并在公交车到站后通过WIFI无线网络传输给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实时建立一个人脸数据库,最终实现人脸数据库的人脸特征信息与排队上车的乘客的人脸进行1:N模糊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准实时发起扣费。
乘客使用该系统前,需使用手机终端进行注册,即开通人脸识别自动支付方式乘车,在系统中预留支付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号码、人脸特征信息、用于免密代扣的银行卡号等。
优选的,本系统还可支持补缴功能,对于上车前未提前注册的乘客,可在上车后通过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保存人脸特征信息,并使用手机终端扫描公交车的车厢内张贴的二维码,二维码信息带有当前公交车的唯一编号和补缴功能的url地址,访问补缴页面,乘客按照页面引导完成在线支付及留存人脸特征信息,系统实时将通过手机终端采集的人脸特征信息与上车时通过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保存的人脸特征信息进行比对,核销待扣费记录,同时系统还可引导乘客完善信息(如手机号码、用于免密代扣的银行卡号等)完成注册,下次乘客上车时可通过人脸识别自动完成支付,无需再次扫码,同时,系统可定期对于超期未核销的人脸特征信息进行导出(即乘客上车后未使用手机终端扫描公交车车厢内张贴的二维码访问补缴页面完成补缴),作为乘客逃票的证据上报给政府执法部门。
本实施例提供的公交收费方案中,还支持禁用名单管理功能,存储禁用乘客名单,根据存储的禁用乘客名单对采集的站点人脸信息(包括前述的其他生物特征信息)进行标识,标识生成的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的禁用乘客,在传输给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的人脸特征信息数据中增加是否禁用名单标识。同样,本实施例的公交收费系统还包括存储装置,设置于站台终端装置,存储禁用乘客名单,支持禁用名单管理功能,对于因绑定人脸特征信息用于免密代扣的银行卡余额不足或状态异常等原因导致事后扣费失败的乘客,系统自动将乘客加入禁用名单,即在传输给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的人脸特征信息数据中增加是否禁用名单标识,加入禁用名单成功后自动向乘客预留手机号码发送短信通知,短信正文可附带补缴功能的url地址,乘客下次乘车时系统识别到其在禁用名单时会主动提示司机该乘客不能使用人脸识别自动支付方式乘车,乘客需主动完成补缴后才能再次使用人脸识别自动支付方式乘车,同时,乘客也可以使用手机终端扫描公交车车厢内张贴的二维码访问补缴页面完成补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的公交收费系统的示意图,包括:手机终端1、站台终端装置2、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3、网络设备4、人脸识别请求受理服务器5、支付请求受理服务器6、运营商服务器7。
手机终端1,用于乘客进行注册(即开通人脸识别自动支付方式乘车),在系统中预留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号码、人脸特征信息、用于免密代扣的银行卡号等在内的信息,以及在乘客到达公交车站后,向站台终端装置2发送手机信号,触发站台终端装置2建立实时人脸信息库的流程。
优选的,对于上车前未提前注册的乘客,可选择使用在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3保存人脸特征信息事后补缴的方式,手机终端1还可用于扫描公交车车厢内张贴的二维码完成补缴。
站台终端装置2,还用于向乘客展示公交车班次、站点信息,接收手机信号,通过运营商提供的服务从手机信号解析获取手机号码,向人脸识别请求受理服务器5发起请求,根据手机号码提取预留的人脸特征信息建立实时人脸信息库并通过WIFI无线网络传输给公交车,以及接收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3上传的待扣费信息并转发给支付请求受理服务器6完成扣费处理。
优选的,为防止人脸特征信息泄露,本实施例提供的公交收费系统可对通过WIFI无线网络的预留人脸特征信息进行加密,后续乘客进行人脸识别时系统先将现场采集的人脸特征信息采用同样的方式加密后再进行比对。
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3,用于接收站台终端装置2通过WIFI无线网络传输的人脸特征信息,完成乘客人脸识别,对于未注册客户或已加入禁用名单客户扫描公交车车厢内张贴的二维码完成补缴,对于正常注册且未加入禁用名单客户在车辆下次到站接入WIFI无线网络时,将待扣费信息上传至站台终端装置2,触发扣费处理。
网络设备4,用于站台终端装置2向运营商服务器7请求手机信号解析的网络通信处理;站台终端装置2向人脸识别请求受理服务器5、支付请求受理服务器6发起交易请求和接收交易处理结果的网络通讯处理;站台终端装置2和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3之间传输预留人脸特征信息和待扣费记录的网络通讯处理。
人脸识别请求受理服务器5,用于受理手机终端1发起的注册请求,在系统中预留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号码、人脸特征信息、用于免密代扣的银行卡号等在内的信息,并提供查询服务;接收站台终端装置2上传的手机号码,从人脸特征信息库中提取相应的人脸特征信息,并将人脸特征信息返回给站台终端装置2建立实时人脸信息库;根据支付请求受理服务器6上传的扣费信息进行禁用名单的加入和移除;提供补缴功能的人脸匹配,将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3采集的乘客人脸特征信息(乘客未注册)与在线补缴时乘客保存的人脸特征信息进行比对。
优选的,人脸识别请求受理服务器5还可提供超期未核销的人脸特征信息导出功能,即导出上车后未使用手机终端扫描公交车车厢内张贴的二维码访问补缴页面完成补缴乘客信息。
支付请求受理服务器6,用于接收站台终端装置2上传的待扣费记录,完成扣费处理,其中获取免密代扣的银行卡号的操作通过调用人脸识别请求受理服务器5的服务完成,并将扣费结果上传给人脸识别请求受理服务器5,用于禁用名单的加入和移除;受理手机终端1发起补缴请求,其中人脸特征信息比对的操作通过调用人脸识别请求受理服务器5的服务完成。
人脸识别请求受理服务器5和支付请求受理服务器6共同组成后台系统。
所述的运营商服务器7,用于对站台终端装置2接收的手机信号进行解析,确定手机号码。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站台终端装置2,具体包括:无线通讯模块21(含手机信号接收模块)、人机交互模块22(含控制模块)。
无线通讯模块21,用于接收乘客携带的手机发出的手机信号,以及接入WIFI无线网络,并通过网络设备4完成如下工作:站台终端装置2与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3交互的数据传输处理,传输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人脸特征信息和待扣费记录;向人脸识别请求受理服务器5和支付请求受理服务器6发起交易请求和接收交易处理结果的数据传输处理;向运营商服务器7发送解析请求,解析手机信号获取手机号码的数据传输处理。
人机交互模块22,用于向乘客展示公交车班次、站点信息以及控制整体处理流程。人机交互模块22中的控制模块接收到乘客携带的手机发出的手机信号后,向运营商服务器7发送解析请求,解析手机信号获取手机号码;根据解析确定的手机号码向人脸识别请求受理服务器5请求人脸特征信息,建立实时人脸信息库;在公交车到站时,利用无线通讯模块21通过WIFI无线网络将建立的实时人脸信息库传输给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3,并接收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3发送的待扣费记录;无线通讯模块将待扣费记录上送给支付请求受理服务器6,完成扣费处理。
优选的,对于上车前未提前注册的乘客,如选择使用在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3保存人脸特征信息事后补缴的方式,人机交互模块22还需接收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3保存的人脸特征信息,并将相关信息上送给支付请求受理服务器6,进行待扣费记录核销。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3,具体包括如下模块:摄像头模块31、公交车人机交互模块(含控制模块)32、公交车无线通讯模块33。
摄像头模块31,用于采集乘客的人脸特征信息。
公交车人机交互模块(含控制模块)32,用于与乘车乘客进行人机交互,引导乘客完成人脸特征信息采集并展示人脸识别结果,对于未注册客户或已加入禁用名单客户提示其通过扫描公交车车厢内张贴的二维码完成补缴,以及控制整体处理流程,具体包括:在公交车到站,通过WIFI无线网络接收站台终端装置2传输的实时人脸信息库;完成摄像头模块31采集的人脸特征信息与实时人脸信息库的比对;将待扣费记录通过WIFI无线网络传输给站台终端装置2。
优先的,对于上车前未提前注册的乘客,如选择使用在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3保存人脸特征信息事后补缴的方式,公交车人机交互模块32还需将保存的人脸特征信息传输给站台终端装置2,触发待扣费记录核销流程。
公交车无线通讯模块33,用于接入WIFI无线网络通过网络设备4完成如下工作: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3与站台终端装置2交互的数据传输处理。
如图6所示,人脸识别请求受理服务器5,具体包括:控制模块51、结构化数据模块52、非结构化数据模块53、加解密模块54、通讯模块55。
控制模块51,用于控制整体处理流程,包括:受理手机终端1发起的注册请求,在系统中预留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号码、人脸特征信息、用于免密代扣的银行卡号等在内的信息,接收站台终端装置2的请求,根据手机号码提取人脸特征信息传输给站台终端装置2建立实时人脸信息库。
优选的,对于上车前未提前注册的乘客,如选择使用在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3保存人脸特征信息事后补缴的方式,控制模块51还负责接收支付请求受理服务器6的请求,完成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3保存的现场采集的人脸特征信息和乘客在补缴页面上传的人脸特征信息的比对,同时将接收到的人脸特征信息进行保存。
优选的,对于上车前未提前注册的乘客,如选择使用在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3保存人脸特征信息事后补缴的方式,控制模块51还负责将超期未核销的人脸特征信息导出(即乘客上车后未使用手机终端扫描公交车车厢内张贴的二维码访问补缴页面完成补缴),作为乘客逃票的证据上报给政府执法部门。
结构化数据模块52,用于按手机号码存储人脸特征编号、用于免密代扣的银行卡号、是否禁用名单标识等信息。
非结构化数据模块53,用于存储人脸特征信息,具体使用时通过人脸特征编号提取人脸特征信息。
加解密模块54,用于人脸识别请求受理服务器5接收手机终端1、站台终端装置2、支付请求受理服务器6发送的请求报文以及向手机终端1、站台终端装置2、支付请求受理服务器6发送应答报文时的加解密处理。
通讯模块55,用于人脸识别请求受理服务器5接收手机终端1、站台终端装置2、支付请求受理服务器6发送的请求报文以及向手机终端1、站台终端装置2、支付请求受理服务器6发送应答报文时的通讯处理。
如附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支付请求受理服务器6,具体包括:控制模块61、扣款结算模块62、加解密模块63、通讯模块64。
控制模块61,用于控制整体处理流程,包括:接收站台终端装置2上传的待扣费记录,调用人脸识别请求受理服务器5的服务获取用于免密代扣的银行卡号完成扣费;对于银行卡余额不足或状态异常等原因导致事后扣费失败的乘客,向人脸识别请求受理服务器5发起请求,将乘客加入禁用名单,同时通过运营商服务器7乘客预留手机号码发送短信通知,引导乘客补缴;受理手机终端1发起的补缴请求。
优选的,对于上车前未提前注册的乘客,如选择使用在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3保存人脸特征信息事后补缴的方式,控制模块51还需接收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3保存的现场采集的人脸特征信息和乘客在补缴页面上传的人脸特征信息,传输给人脸识别请求受理服务器5进行比对,并对比对成功的记录进行核销。
扣款结算模块62,用于完成扣费处理,具体包括已注册乘客的免密代扣,以及受理未注册客户或已加入禁用名单客户通过补缴页面主动发起的补缴请求。
加解密模块63,用于支付请求受理服务器6接收手机终端1、站台终端装置2发送的请求报文以及向手机终端1、站台终端装置2发送应答报文时的加解密处理;向人脸识别请求受理服务器5发送请求报文以及接收应答报文时的加解密处理。
通讯模块64,用于支付请求受理服务器6接收手机终端1、站台终端装置2发送的请求报文以及向手机终端1、站台终端装置2发送应答报文时的通讯处理;向人脸识别请求受理服务器5发送请求报文以及接收应答报文时的通讯处理。
如图8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公交收费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步骤如图8所示,其包括:
步骤S601:乘客使用手机终端1访问人脸识别请求受理服务器5进行注册(即开通人脸识别自动支付方式乘车),在系统中预留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号码、人脸特征信息、用于免密代扣的银行卡号等在内的信息。
步骤S602:乘客到达公交车站后,站台终端装置2接收到乘客携带的手机发出的手机信号,向运营商服务器7请求通过解析手机信号获取手机号码。
步骤S603:站台终端装置2使用手机号码向人脸识别请求受理服务器5请求人脸特征信息,建立实时人脸信息库。
步骤S604:公交车到站后,站台终端装置2通过WIFI无线网络将实时人脸信息库传输给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3。
步骤S605:乘客上车,根据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3的提示进行人脸识别。
步骤S606:系统根据人脸识别结果进行具体处理。
步骤S607: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3保存待扣费记录。
步骤S608: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3保存人脸特征信息,提示乘客扫描公交车的车厢内粘贴的二维码,访问补缴页面进行补缴。
步骤S609:公交车到站,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3通过WIFI无线网络将待扣费记录传输给站台终端装置2。
步骤S610:站台终端装置2将待扣费记录传输给支付请求受理服务器6。
步骤S611:支付请求受理服务器6访问人脸识别请求受理服务器5获取用于免密代扣的银行卡号完成扣费。
步骤S612:判断交费是否成功,根据扣费结果进行具体处理。
步骤S613:支付请求受理服务器6将待扣费记录置为已扣费,处理结束。
步骤S614:支付请求受理服务器6调用人脸识别请求受理服务器5的服务将乘客加入禁用名单,发送短信通知乘客补缴。
步骤S615:乘客使用手机终端1访问支付请求受理服务器6完成补缴,补缴时上传人脸特征信息。
步骤S616:公交车到站,公交车人脸支付装置3通过WIFI无线网络将人脸特征信息传输给站台终端装置2。
步骤S617:站台终端装置2将人脸特征信息传输给支付请求受理服务器6,支付请求受理服务器6调用人脸识别请求受理服务器5的服务进行人脸识别,完成待补缴记录核销。
步骤S618:人脸识别请求受理服务器5定期对于超期未核销的人脸特征信息进行导出(即乘客上车后未使用手机终端扫描公交车车厢内张贴的二维码访问补缴页面完成补缴),作为乘客逃票的证据上报给政府执法部门。
本发明改进了传统的无感支付技术,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公交收费系统及方法,通过在公交站台加装电子设备,自动接收站台一定范围内的手机信号,获取手机号码并通过手机号码获取加密的人脸特征信息,并在公交车到站后通过WIFI无线网络传输给公交车,实时建立一个人脸数据库,再实现人脸数据库的人脸特征信息与排队上车的乘客的人脸进行1:N模糊匹配,人脸匹配成功后登记待支付记录,准实时完成扣费,通过本发明在乘客上车前提前采集信息建立小范围的人脸库,实现乘客上车时快速完成人脸识别,乘客无需输入特定字符串,避免导致排队上车时出现堵塞。通过本发明在车辆到站时使用站台终端装置与车辆之间的WIFI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传输数据包含预留人脸特征信息和待扣费记录,解决车辆使用无线网络且位置经常变动导致的网络环境不稳定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可将人脸支付应用到城市公交的场景中,即拓展了人脸支付的使用范围,也为公交出行带来更加便捷的体验。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台式计算机、平板电脑及移动终端等,本实施例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其内容被合并于此,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600的系统构成的示意框图。如图9所示,该电子设备600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100和存储器140;存储器140耦合到中央处理器100。值得注意的是,该图是示例性的;还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结构,来补充或代替该结构,以实现电信功能或其他功能。
一实施例中,公共交通收费功能可以被集成到中央处理器100中。其中,中央处理器100可以被配置为进行如下控制:
采集公共交通站点预设范围内的移动终端信号;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信号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
将所述的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发送至进入站点的公共交通工具,并接收所述公共交通工具根据站点用户生物特征数据库和采集的乘客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的待收费记录数据;
根据接收到的待收费记录数据进行收费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信号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信号向移动终端运营商发送解析请求确定移动终端号码;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号码向后台服务器发送生物识别请求,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其中,后台服务器中包括:预先存储的移动终端号码及其对应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根据获取的移动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公共交通收费装置可以与中央处理器100分开配置,例如可以将公共交通收费装置配置为与中央处理器100连接的芯片,通过中央处理器的控制来实现公共交通收费功能。
如图9所示,该电子设备600还可以包括:通信模块110、输入单元120、音频处理单元130、显示器160、电源170。值得注意的是,电子设备600也并不是必须要包括图9中所示的所有部件;此外,电子设备600还可以包括图9中没有示出的部件,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如图9所示,中央处理器100有时也称为控制器或操作控件,可以包括微处理器或其他处理器装置和/或逻辑装置,该中央处理器100接收输入并控制电子设备600的各个部件的操作。
其中,存储器140,例如可以是缓存器、闪存、硬驱、可移动介质、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其它合适装置中的一种或更多种。可储存上述与失败有关的信息,此外还可存储执行有关信息的程序。并且中央处理器100可执行该存储器140存储的该程序,以实现信息存储或处理等。
输入单元120向中央处理器100提供输入。该输入单元120例如为按键或触摸输入装置。电源170用于向电子设备600提供电力。显示器160用于进行图像和文字等显示对象的显示。该显示器例如可为LCD显示器,但并不限于此。
该存储器140可以是固态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SIM卡等。还可以是这样的存储器,其即使在断电时也保存信息,可被选择性地擦除且设有更多数据,该存储器的示例有时被称为EPROM等。存储器140还可以是某种其它类型的装置。存储器140包括缓冲存储器141(有时被称为缓冲器)。存储器140可以包括应用/功能存储部142,该应用/功能存储部142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和功能程序或用于通过中央处理器100执行电子设备600的操作的流程。
存储器140还可以包括数据存储部143,该数据存储部143用于存储数据,例如联系人、数字数据、图片、声音和/或任何其他由电子设备使用的数据。存储器140的驱动程序存储部144可以包括电子设备的用于通信功能和/或用于执行电子设备的其他功能(如消息传送应用、通讯录应用等)的各种驱动程序。
通信模块110即为经由天线111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发送机/接收机110。通信模块(发送机/接收机)110耦合到中央处理器100,以提供输入信号和接收输出信号,这可以和常规移动通信终端的情况相同。
基于不同的通信技术,在同一电子设备中,可以设置有多个通信模块110,如蜂窝网络模块、蓝牙模块和/或无线局域网模块等。通信模块(发送机/接收机)110还经由音频处理器130耦合到扬声器131和麦克风132,以经由扬声器131提供音频输出,并接收来自麦克风132的音频输入,从而实现通常的电信功能。音频处理器130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缓冲器、解码器、放大器等。另外,音频处理器130还耦合到中央处理器100,从而使得可以通过麦克风132能够在本机上录音,且使得可以通过扬声器131来播放本机上存储的声音。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其中当在电子设备中执行所述程序时,所述程序使得计算机在所述电子设备中执行如上面实施例所述的公共交通收费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使得计算机在电子设备中执行上面实施例所述的公共交通收费。
以上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的许多特征和优点根据该详细的说明书是清楚的,因此所附权利要求旨在覆盖这些实施方式的落入其真实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些特征和优点。此外,由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很多修改和改变,因此不是要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限于所例示和描述的精确结构和操作,而是可以涵盖落入其范围内的所有合适修改和等同物。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公共交通收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
采集公共交通站点预设范围内的移动终端信号;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信号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
将所述的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发送至进入站点的公共交通工具,并接收所述公共交通工具根据站点用户生物特征数据库和采集的乘客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的待收费记录数据;
根据接收到的待收费记录数据进行收费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共交通收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信号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信号向移动终端运营商发送解析请求确定移动终端号码;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号码向后台服务器发送生物识别请求,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其中,后台服务器中包括:预先存储的移动终端号码及其对应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根据获取的移动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共交通收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
通过WiFi网络将所述的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发送至进入站点的公共交通工具,并通过WiFi网络接收公共交通工具生成的待收费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共交通收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收费记录数据包括:根据站点用户生物特征数据库和采集的乘客的生物特征信息确定的乘客的移动终端号码及待收费数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共交通收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接收到的待收费记录数据进行收费处理包括:
根据确定的乘客移动终端号码将所述待收费记录数据发送至后台服务器进行收费处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共交通收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人脸图像、指纹及虹膜。
7.一种公共交通收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公共交通收费装置包括:
终端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公共交通站点预设范围内的移动终端信号;
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信号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
数据收发模块,用于将所述的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发送至进入站点的公共交通工具,接收所述公共交通工具根据站点用户生物特征数据库和采集的乘客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的待收费记录数据;
待收费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待收费记录数据进行收费处理。
8.一种公共交通收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包括:公共交通收费装置、后台服务器;其中,
所述的公共交通收费装置包括:
终端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公共交通站点预设范围内的移动终端信号;
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信号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
数据收发模块,用于将所述的站点乘客生物特征数据库发送至进入站点的公共交通工具,接收所述公共交通工具根据站点用户生物特征数据库和采集的乘客的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的待收费记录数据;
待收费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待收费记录数据生成收费请求发送至后台服务器进行收费处理;
所述的后台服务器包括:
生物特征信息存储装置,用于预先存储的移动终端号码及其对应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支付请求处理装置,用于接收的收费请求进行收费处理。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010349152.8A 2020-04-28 2020-04-28 公共交通收费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15828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9152.8A CN111582871B (zh) 2020-04-28 2020-04-28 公共交通收费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9152.8A CN111582871B (zh) 2020-04-28 2020-04-28 公共交通收费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2871A true CN111582871A (zh) 2020-08-25
CN111582871B CN111582871B (zh) 2023-09-26

Family

ID=72112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9152.8A Active CN111582871B (zh) 2020-04-28 2020-04-28 公共交通收费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8287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4704A (zh) * 2021-03-09 2021-06-25 三一智造(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通讯的公交车快速支付方法
CN113192355A (zh) * 2021-04-25 2021-07-30 浙江恒隆智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电子站牌的终端管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2414A (zh) * 2017-12-29 2018-06-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通行检测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8492111A (zh) * 2018-03-30 2018-09-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工具的支付系统及方法
CN109684923A (zh) * 2018-11-20 2019-04-26 厦门快商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公共交通工具的信息采集装置、计费系统及方法
US20190259222A1 (en) * 2018-02-22 2019-08-22 Fangsong WANG Mobile sensing and smart payment system
CN110322248A (zh) * 2018-03-29 2019-10-11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公交车自动付费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公交车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2414A (zh) * 2017-12-29 2018-06-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通行检测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US20190259222A1 (en) * 2018-02-22 2019-08-22 Fangsong WANG Mobile sensing and smart payment system
CN110322248A (zh) * 2018-03-29 2019-10-11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公交车自动付费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公交车
CN108492111A (zh) * 2018-03-30 2018-09-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工具的支付系统及方法
CN109684923A (zh) * 2018-11-20 2019-04-26 厦门快商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公共交通工具的信息采集装置、计费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4704A (zh) * 2021-03-09 2021-06-25 三一智造(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通讯的公交车快速支付方法
CN113192355A (zh) * 2021-04-25 2021-07-30 浙江恒隆智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电子站牌的终端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3192355B (zh) * 2021-04-25 2022-09-02 浙江恒隆智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电子站牌的终端管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2871B (zh) 2023-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35852B (zh) 乘车支付方法、系统、支付受理设备和服务器
CN109801388B (zh) 收费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1556947B1 (ko) 주차장 관리 방법, 주차장 관리 서버 및 주차장 관리 시스템
JP3786601B2 (ja) 携帯端末を利用した有料道路料金支払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
US20220366728A1 (en) Accounting apparatus, account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JP6425103B2 (ja) 車両番号と車両番号から認識された車種に基づいた車両入出場管理方法及び車両入出場管理システム
CN109410634B (zh) 车辆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US20080177662A1 (en) Mobile merchant user interface
US20070291741A1 (en) Payment System and Its Method for Supporting User Verification in Voip Configuration
CN104700654A (zh) 停车位预定方法及系统
CN111128170B (zh) 语音存取车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JP4098635B2 (ja) 料金支払者変更管理方法、料金支払者変更管理プログラム、料金支払者変更管理装置
CN110827014A (zh) 基于企业账户的乘车支付方法、系统及一种企业端、用户终端
WO2023060902A1 (zh) 公共交通工具的乘车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2200968B (zh) 扫码支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82871A (zh) 公共交通收费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819976A (zh) 停车场控制方法和装置
JP2016224545A (ja) 経費管理システム、経費管理装置、経費管理プログラム及び経費管理方法
CN106485926A (zh) 停车场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738478A (zh) 支付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348845A (zh) 优惠券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730226A (zh) 基于手机号码的停车费支付方法及系统
US20150127546A1 (en) Methods for providing internet services through a toll free connection to a user and devices thereof
CN109598803B (zh) 高速公路收费方法、服务器、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3259873B (zh) 基于5g消息的预约换卡方法、系统及银行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