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81575A - 一种并发业务测试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并发业务测试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81575A
CN116781575A CN202310723774.6A CN202310723774A CN116781575A CN 116781575 A CN116781575 A CN 116781575A CN 202310723774 A CN202310723774 A CN 202310723774A CN 116781575 A CN116781575 A CN 1167815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server
user
tested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237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传森
韩杰
王艳辉
王晓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2377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815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81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815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7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func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4Multichannel or multilink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并发业务测试方法、装置和系统,包括:响应测试策略确定业务测试指令,所述业务测试指令用于确定待测试业务和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从服务器获取满足所述待测试业务的注册用户信息,确定与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相同的多个会管用户;为每个会管用户建立与服务器的通信连接并创建独立的业务线程;针对每个会管用户,通过对应的业务线程确定待测试业务的业务包,并通过其对应的通信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包。本发明实施例模拟了多个会管业务系统对单个服务器的并发业务测试,实现了服务器的并发业务测试,保障了在各种业务场景下业务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并发业务测试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并发业务测试方法、一种测试装置和一种并发业务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当进行会议时,需要会管业务系统连接服务器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如果想要检测服务器的业务性能,则需要同时多个会管业务系统向服务器发送业务指令。
现有的会议业务过程中,只有单个会管业务系统连接服务器进行相应的业务,无法检测在多个会管业务系统连接服务器进行并发业务时,服务器是否存在问题。同时,由于每台电脑上只能运行一个会管业务系统,如果要测单个服务器对应多个会管业务系统场景,就必须在多台电脑上安装会管业务系统,然而测试人员无法同时操作多台电脑上的会管业务系统,导致无法进行服务器并发业务测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并发业务测试方法、一种测试装置和一种并发业务测试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并发业务测试方法,包括:
响应测试策略确定业务测试指令,所述确定业务测试指令用于确定待测试业务和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
从服务器获取满足所述待测试业务的注册用户信息,基于所述注册用户信息确定与所述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相同的多个会管用户;
为每个会管用户建立与所述服务器的通信连接,并为每个会管用户创建独立的业务线程;
针对每个会管用户,通过对应的业务线程确定所述待测试业务的业务包,并通过其对应的通信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包。如上述方法,可选地,所述待测试业务包括:多个待测试业务功能和所述多个待测试业务功能的执行顺序;
相应地,针对每个会管用户,通过对应的业务线程确定所述待测试业务的业务包,并通过其对应的通信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包,包括:
针对每个会管用户,通过对应的业务线程按照所述执行顺序依次确定待测试业务功能的业务包;
针对每个会管用户产生的业务包,按照所述执行顺序依次通过其对应的通信连接并发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包。
如上述方法,可选地,所述确定待测试业务功能的业务包,包括:
调用所述待测试业务功能对应的业务模块接口,以便所述业务模块接口根据传入的参数,按照所述待测试业务功能对应的通信协议进行命令包封装,并返回封装好的业务命令包信息,根据所述业务命令包信息确定所述待测试业务功能的业务包;
将所述业务包发送至发包队列中。如上述方法,可选地,所述业务命令包信息包括所述业务包对应的会管用户的用户标识和所述业务包的业务标识;:相应地,针对每个会管用户产生的业务包,按照所述执行顺序依次通过其对应的通信连接并发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包,包括:
获取所述发包队列中的业务包,根据所述业务包中的用户标识确定所述业务包与服务器的通信连接,按照所述执行顺序依次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将所述业务包并发发送到所述服务器中。
如上述方法,可选地,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业务响应包,获取所述业务响应包的业务标识和业务响应信息;
将所述业务响应信息存放到业务响应集合中;
解析所述业务响应集合中所有业务响应信息,确定每个待测试业务的业务处理结果;
根据每个待测试业务的业务处理结果生成所述服务器的并发业务性能测试报告。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并发业务测试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获取注册用户信息请求;
将所述注册用户信息发送至测试装置,以便所述测试装置确定满足待测试业务的注册用户信息,并基于所述注册用户信息确定与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相同的多个会管用户;
与所述测试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后接收业务包,其中所述业务包是所述测试装置通过为每个会管用户创建的独立的业务线程确定的;
处理接收到的每个业务包,确定业务处理结果;
将所述业务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测试装置,以便所述测试装置确定并发业务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测试装置,包括: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测试策略确定业务测试指令,所述确定业务测试指令用于确定待测试业务和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
获取模块,用于从服务器获取满足所述待测试业务的注册用户信息,基于所述注册用户信息确定与所述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相同的多个会管用户;
创建模块,用于为每个会管用户建立与所述服务器的通信连接,并为每个会管用户创建独立的业务线程;
发包模块,用于针对每个会管用户,通过对应的业务线程确定所述待测试业务的业务包,并通过其对应的通信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并发业务测试系统,包括:
如上所述的测试装置和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执行上述并发业务测试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
其上存储有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当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上所述的并发业务测试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并发业务测试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注册用户信息确定多个会管用户,为每个会管用户建立与服务器的通信连接,并为每个会管用户创建独立的业务线程,使得每个会管用户利用独立的业务线程同时处理业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每台电脑上只能运行一个会管业务系统的问题,通过通信连接向服务器发送业务包,模拟了多个会管业务系统对单个服务器的并发业务测试,实现了服务器的并发业务测试,保障了在各种业务场景下业务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并发业务测试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服务器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并发业务测试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又一种并发业务测试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测试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种并发业务测试系统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现有技术中,如果想要检测服务器的业务性能,则需要同时多个会管业务系统向服务器发送业务指令。由于每台电脑上只能运行一个会管业务系统,如果要测单个服务器对应多个会管业务系统场景,就必须在多台电脑上安装会管业务系统,然而测试人员无法同时操作多台电脑上的会管业务系统,导致无法进行服务器并发业务测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响应测试策略确定业务测试指令,所述业务测试指令用于确定待测试业务和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从服务器获取满足所述待测试业务的注册用户信息,基于所述注册用户信息确定与所述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相同的多个会管用户;为每个会管用户建立与所述服务器的通信连接,并为每个会管用户创建独立的业务线程;针对每个会管用户,通过对应的业务线程确定所述待测试业务的业务包,并通过其对应的通信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包,,从而模拟了多个会管业务系统对单个服务器的并发业务测试,实现了服务器的并发业务测试,保障了在各种业务场景下业务稳定运行。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并发业务测试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响应测试策略确定业务测试指令,所述确定业务测试指令用于确定待测试业务和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
具体地,服务器为网络中的设备,所有业务均基于服务器完成,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服务器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具体可以包括:
主控设备:服务器的大脑,接收、处理业务层发送的命令以及向业务层反馈业务结果,单个服务器中只能有一个主控设备;
分控设备:级联在主控设备下,可以有多个,主要负责数据转发;
终端:级联在分控设备下的物理设备或者模拟设备,每个分控设备下可以有多个终端。
当需要对服务器进行并发业务测试时,即测试在多个会管业务系统连接服务器进行并发业务时,服务器是否存在问题。首先测试装置响应测试策略,确定业务测试指令。测试策略可以是用户在测试装置页面输入的测试策略,也可以是用户根据测试装置提供的选项,选择的测试策略,测试策略包括需要测试的业务,记为待测试业务,以及要连接到服务器的会管业务系统个数,记为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其中用户可以为测试人员。测试装置响应于测试策略,确定业务测试指令,业务测试指令用于确定待测试业务和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
步骤S120、从服务器获取满足所述待测试业务的注册用户信息,基于所述注册用户信息确定与所述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相同的多个会管用户;
具体地,测试装置通过服务器ip和端口,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并通过服务器中的管理员账号和密码登录到服务器中。具体地,测试装置封装获取服务器用户列表指令,来获取服务器中所有注册用户信息,命令信息主要包含:操作码(获取用户列表)、业务标识、用户名等。服务器中主控设备接收到命令后,判断用户名是否管理账号,如果不是则返回失败,如果是则返回含有所有注册用户信息的响应包,即只有管理账号才有权限获取用户信息。
服务器返回的响应包主要包括:操作码(获取用户列表响应)、业务标识、用户信息列表(用户标识、用户名、登录密码、用户角色等)、结果(0表示成功,其他失败)等,其中,用户标识为该用户在服务器中唯一标识,用户角色中0表示管理账号;1表示网管账号;2表示会管账号。
测试装置解析响应包,并把获取的注册用户信息存入本地数据库中,测试装置从用户列表中确定满足待测试业务且与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相同个数的会管账号信息,将这些会管账号信息作为会管用户。
步骤S130、为每个会管用户建立与所述服务器的通信连接,并为每个会管用户创建独立的业务线程;
具体地,测试装置通过服务器ip和端口,循环给每个会管账号建立与服务器的连接,并使用会管账号和密码登录到服务器中,同时本地保存每个会管用户和服务器的通信连接对象,保存格式为:{用户标识:与服务器的连接对象}。
测试装置为每个会管用户创建一个独立的业务线程,所有会管用户同时在各自的线程中处理业务。
步骤S140、针对每个会管用户,通过对应的业务线程确定所述待测试业务的业务包,并通过其对应的通信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包。
具体地,针对每个会管用户,测试装置通过为其创建的业务线程进行业务处理,确定待测试业务的业务包。
针对每个会管用户产生的业务包,测试装置通过其对应的通信连接向服务器发送业务包,服务器接收到业务包之后,对业务包进行处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注册用户信息确定多个会管用户,为每个会管用户建立与服务器的通信连接,并为每个会管用户创建独立的业务线程,使得每个会管用户利用独立的业务线程同时处理业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每台电脑上只能运行一个会管业务系统的问题,通过通信连接向服务器发送业务包,模拟了多个会管业务系统对单个服务器的并发业务测试,实现了服务器的并发业务测试,保障了在各种业务场景下业务稳定运行。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待测试业务包括:多个待测试业务功能和所述多个待测试业务功能的执行顺序;
相应地,针对每个会管用户,通过对应的业务线程确定所述待测试业务的业务包,并通过其对应的通信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包,包括:
针对每个会管用户,通过对应的业务线程按照所述执行顺序依次确定待测试业务功能的业务包;
针对每个会管用户产生的业务包,按照所述执行顺序依次通过其对应的通信连接并发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包。
具体地,用户可以根据测试场景选择需要测试的多个功能模块,记为多个待测试业务功能,例如上传会议、开始会议、切换发言方、添加参会成员、删除参会成员、结束会议、删除会议等,并设置各待测试业务功能的执行顺序。例如:1、上传会议;2、开始会议;3、删除参会成员;4切换发言方等,用户点击保存,测试装置把用户设置信息作为测试策略保存在本地数据库中,保存信息包含:编号、测试策略名称、策略详情等,测试策略详情为:1、上传会议;2、开始会议;3、删除参会成员;4切换发言方等;用户可以设置多条测试策略,从列表中选择需要生效的测试策略。
之后,针对每个会管用户,测试装置按照待测试业务功能的执行顺序依次通过会管用户对应的业务线程确定待测试业务功能的业务包,并按照该执行顺序通过会管用户对应的通信连接并发向服务器发送业务包。
在实际应用中,测试装置发包和收包过程是同步进行的,若收包后判断当前业务处理结果为失败,则停止后续业务过程,若成功,则按照业务执行顺序继续产生业务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可以设置多个待测试业务功能,并设置其执行顺序,模拟了多个会管业务系统多个业务功能对单个服务器的并发业务测试,进一步提高了服务器的并发业务测试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待测试业务功能的业务包,包括:
调用所述待测试业务功能对应的业务模块接口,以便所述业务模块接口根据传入的参数,按照所述待测试业务功能对应的通信协议进行命令包封装,并返回封装好的业务命令包信息,根据所述业务命令包信息确定所述待测试业务功能的业务包;将所述业务包发送至发包队列中。具体地,测试装置提供多个业务模块接口供用户选择,如上传会议、开始会议、切换发言方、添加参会成员、删除参会成员、结束会议、删除会议等。每个业务模块接口根据传入的参数,按照对应业务功能的通信协议进行命令包封装,并返回封装好的业务命令包信息,将该业务命令包信息作为该业务的业务包,并将业务包发送至发包队列中。
例如:上传会议业务模块接口:输入参数为会议成员信息集合和用户标识,该业务模块接口获取参数“会议成员信息集合”,根据通信协议封装上传会议命令包,命令包主要信息包含:上传会议的操作码、全局唯一的业务标识、随机生成的全局唯一的会议全局标识、参会方列表信息等。
开始会议模块接口:输入参数为全局会议标识和用户标识,该业务模块接口获取参数“全局会议标识”,根据通信协议封装开始会议命令包,命令包主要信息包含:开始会议的操作码、业务标识、会议全局标识等。
切换发言方模块接口:输入参数为发言方全局设备号码和用户标识,该业务模块接口获取参数“发言方全局设备号码”,根据通信协议封装切换发言方命令包,命令包主要信息包含:切换发言方的操作码、业务标识、会议全局标识、发言方全局设备号码等。
上述各业务模块接口返回的命令包信息格式为:业务标识,{用户标识:业务命令包}。用户标识主要标记是哪个会管用户的命令包;业务标识用来区分不同的业务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封装业务模块接口根据参数封装业务包,模拟会管业务系统处理各个业务功能,进一步提高了服务器的并发业务测试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业务命令包信息包括所述业务包对应的会管用户的用户标识和所述业务包的业务标识;
相应地,针对每个会管用户产生的业务包,按照所述执行顺序依次通过其对应的通信连接并发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包,包括:
获取所述发包队列中的业务包,根据所述业务包中的用户标识确定所述业务包与服务器的通信连接,按照所述执行顺序依次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将所述业务包并发发送到所述服务器中。
具体地,每个会管用户通过创建的独立的业务线程进行业务处理,包括:根据需要测试的业务功能和执行顺序,调用业务模块接口生成业务包,并放入发包队列中。测试装置获取队列中的业务包,根据用户标识找到该用户与服务器的通信连接,并发业务包通过通信连接发送到服务器中。
例如,测试装置循环获取发包队列中的业务包,获取业务包对应的用户标识,根据用户标识找到该用户与服务器建立的通信连接,最后把业务包通过该通信连接发送给服务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发包队列向服务器并发发包,模拟了多个会管业务系统对单个服务器的并发业务测试,实现了服务器的并发业务测试,保障了在各种业务场景下业务稳定运行。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业务响应包,获取所述业务响应包的业务标识和业务响应信息;
将所述业务响应信息存放到业务响应集合中;
解析所述业务响应集合中所有业务响应信息,确定每个待测试业务的业务处理结果;
根据每个待测试业务的业务处理结果生成所述服务器的并发业务性能测试报告。
具体地,测试装置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业务响应包,根据通信协议解析业务响应包,得到业务响应包的业务标识和业务响应信息,并发保存到业务响应集合中。具体地,测试装置收到服务器返回的业务响应包后,根据通信协议进行解析,获取响应包的业务操作、业务标识、业务处理结果、业务信息等,其中业务处理结果可以用0表示成功,其他数字或符号表示失败。测试装置将解析出的业务响应信息存放到业务响应集合中,存放方式为:{业务标识:业务响应信息}。
测试装置从业务响应集合中获取业务处理结果,根据结果进行后续业务处理,业务结束后,测试装置生成业务执行统计报告。具体地,测试装置根据业务标识,从业务响应集合中获取业务处理结果,如果没有获取到,则等待第一预设时间,例如等待0.5秒后再次获取,直到第二预设时间,例如10秒后如果还未获取到业务标识对应的业务响应包,则表示未收到服务器的业务响应包,该业务失败,记录业务执行报告后不再进行后续业务;如果有获取到业务响应包,则解析业务响应包中信息业务处理结果是否为0,如果不为0,该业务失败,记录业务执行报告后不再进行后续业务;如果业务响应包的业务处理结果为0,则记录业务执行测试报告,并开始按顺序执行下一个业务。
所有业务执行完成后,测试装置根据记录的业务执行报告进行统计,统计结果主要信息:模拟会管个数、业务成功率、业务执行详情等,其中业务成功率=业务成功数/业务总数*100%,业务执行详情可以包括:
业务1执行成功次数、业务1执行失败次数、业务1失败原因;
业务2执行成功次数、业务2执行失败次数、业务2失败原因;
业务3执行成功次数、业务3执行失败次数、业务3失败原因;
……
通过上述过程,详细记录了服务器的并发业务测试结果,保障了在各种业务场景下业务稳定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还可进一步设置每个会管用户的会议个数,以及每个会议中的参会设备个数。具体地,用户配置本次测试需要的参会设备,后续所有需要参会设备的业务都从配置的设备列表中选择,设备信息主要包含:设备号码、全局设备号码、设备类型、设备物理类型、设备参会状态等。用户选择测试策略并设置每个会管用户创建会议个数,以及每个会议中参会设备个数后,点击开始测试。
测试装置获取测试策略中需要测试的业务功能模块和执行顺序,获取当前模拟的会管用户连接信息,即所有会管用户与服务器建立的连接信息,如:{用户标识1:用户与服务器连接对象1}、{用户标识2:用户与服务器连接对象2}等,根据需要测试的业务功能模块和执行顺序,调用业务模块接口,循环给每个会管用户创建业务包。
测试装置为每个会管用户创建一个独立线程,所有用户同时在各自的线程中处理以下业务:
从配置的参会设备中随机获取预设个数的状态为未参会的设备信息,作为参数给业务模块接口,同时修改选中设备状态为已参会;
业务模块接口返回封装好的业务包后,获取业务包的业务标识,并将业包信息放入发包队列中;
循环获取发包队列中的业务包,获取业务包对应的用户标识,根据用户标识找到该用户与服务器建立的通信连接对象,最后把业务包通过该通信连接发送给服务器;
根据业务标识,从业务响应集合中获取业务处理结果,根据业务处理结果确定当前测试结果。
由于用户设置了每个会管用户建立多个会议,因此重复执行上述步骤多次,以模拟多个会议过程。
以视联网为例,测试装置提供多个业务模块接口供测试人员选择,如上传会议、开始会议、切换发言方、添加参会成员、删除参会成员、结束会议、删除会议等。测试人员根据测试场景选择需要测试的业务功能模块,并为每个功能模块设置执行顺序。测试装置获取服务器中所有注册用户信息,测试人员配置需要模拟会管业务系统的个数,测试装置从用户列表中获取满足待测试业务的指定个数的会管账号信息,并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
测试装置为每个会管用户创建独立的业务线程进行业务处理:根据需要测试的业务功能模块和执行顺序,调用业务模块接口生成业务包,并放入发包队列中;
测试装置中的发包模块获取队列中的业务包,根据用户标识找到与服务器的通信连接,并发业务包通过通信连接发送到服务器中。测试装置中的收包模块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业务响应包,根据视联网协议解析业务数据并发保存到业务响应集合中。
测试装置从业务响应集合中获取业务处理结果,根据结果进行后续业务处理。业务结束后,测试装置生成业务执行统计报告。
通过上述步骤,实现了在视联网中模拟多个会管业务系统对单个服务器进行业务并发的测试,保障了视联网在各种业务场景下业务稳定运行。
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另一种并发业务测试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应用于服务器侧,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0、接收获取注册用户信息请求;其中,所述获取注册用户信息请求是测试装置在响应测试策略确定业务测试指令后发送的,所述测试业务指令用于确定待测试业务和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
步骤S320、将所述注册用户信息发送至测试装置,以便所述测试装置确定满足待测试业务的注册用户信息,并基于所述注册用户信息确定与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相同的多个会管用户;
步骤S330、与所述测试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后接收业务包,其中所述业务包是所述测试装置通过为每个会管用户创建的独立的业务线程确定的;
步骤S340、处理接收到的每个业务包,确定业务处理结果;
步骤S350、将所述业务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测试装置,以便所述测试装置确定并发业务性能。
具体地,当需要对服务器进行并发业务测试时,首先测试装置响应测试策略,确定业务测试指令,业务测试指令用于确定待测试业务和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
测试装置通过服务器ip和端口,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并通过服务器中的管理员账号和密码登录到服务器中。具体地,测试装置封装获取服务器用户列表指令,来获取服务器中所有注册用户信息,命令信息主要包含:操作码(获取用户列表)、业务标识、用户名等。服务器中主控设备接收到命令后,判断用户名是否管理账号,如果不是则返回失败,如果是则返回含有所有注册用户信息的响应包,即只有管理账号才有权限获取用户信息。
服务器返回的响应包主要包括:操作码(获取用户列表响应)、业务标识、用户信息列表(用户标识、用户名、登录密码、用户角色等)、结果(0表示成功,其他失败)等,其中,用户标识为该用户在服务器中唯一标识,用户角色中0表示管理账号;1表示网管账号;2表示会管账号。
测试装置解析响应包,并把获取的注册用户信息存入本地数据库中,测试装置从用户列表中确定满足待测试业务且与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相同个数的会管账号信息,将这些会管账号信息作为会管用户。
测试装置通过服务器ip和端口,循环给每个会管账号建立与服务器的连接,并使用会管账号和密码登录到服务器中,同时本地保存每个会管用户和服务器的通信连接对象,保存格式为:{用户标识:与服务器的连接对象}。
测试装置为每个会管用户创建一个独立的业务线程,所有会管用户同时在各自的线程中处理业务。
针对每个会管用户,测试装置通过为其创建的业务线程进行业务处理,确定待测试业务的业务包。
针对每个会管用户产生的业务包,测试装置通过其对应的通信连接向服务器发送业务包,服务器接收到业务包之后,对业务包进行处理。
服务器处理完业务包之后,向测试装置返回每个业务包的业务处理结果,测试装置根据这些业务处理结果,确定服务器的并发业务性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注册用户信息确定多个会管用户,为每个会管用户建立与服务器的通信连接,并为每个会管用户创建独立的业务线程,使得每个会管用户利用独立的业务线程同时处理业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每台电脑上只能运行一个会管业务系统的问题,通过通信连接向服务器发送业务包,模拟了多个会管业务系统对单个服务器的并发业务测试,实现了服务器的并发业务测试,保障了在各种业务场景下业务稳定运行。
参照图4,示出了本发明又一种并发业务测试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测试装置提供多个业务模块接口供测试人员选择,如上传会议、开始会议、切换发言方、添加参会成员、删除参会成员、结束会议、删除会议等;
步骤S402、测试人员根据测试场景选择需要测试的业务功能模块,并为每个业务功能模块设置执行顺序,例如:1、上传会议;2、开始会议;3、删除参会成员;4、切换发言方等,测试人员点击保存。
步骤S403、测试人员配置本次测试需要的参会设备,后续所有需要参会设备的业务都从配置的设备列表中选择,设备信息主要包含:设备号码、全局设备号码、设备类型(0表示虚拟设备,1表示实体设备)、设备物理类型(1-极光5;2-极光5H;3-启明;.....)、状态(0未参会;1已参会)等。测试装置把测试人员设置信息保存在本地数据库中,保存信息包含:编号、测试策略名称、策略详情(即1、上传会议;2、开始会议;3、删除参会成员;4、切换发言方)等;可以设置多条,测试人员可以从列表中选择需要生效的策略。
步骤S404、测试装置通过服务器ip和端口,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并通过服务器中的管理员账号和密码登录到服务器中,测试装置封装获取服务器用户列表指令,来获取服务器中所有注册用户信息,命令信息主要包含:操作码(获取用户列表)、业务标识、用户名等。
步骤S405、服务器中主控设备收到命令后,判断用户名是否管理账号,如果不是回失败,如果是返回所有用户信息。返回信息主要包含:操作码(获取用户列表响应)、业务标识、用户信息列表(用户标识、用户名、登录密码、用户角色等)、结果(0表示成功,其他失败)等。其中用户角色中:0表示管理账号;1表示网管账号;2表示会管账号。
步骤S406、测试装置解析响应包,并把获取的用户信息存入到本地数据库中。
步骤S407、测试人员配置需要模拟会管业务系统的个数。
步骤S408、测试装置获取模拟会管业务系统的个数。
步骤S409、并测试装置从用户列表中满足待测试业务的指定个数的会管账号信息,具体地,通过服务器ip和端口,循环给每个会管账号建立与服务器的连接,并用会管账号和密码登录到服务器中,同时本地保存每个会管用户和服务器的连接对象,保存格式为:{用户标识:与服务器连接对象}。
步骤S410、测试装置给每个会管用户创建一个独立线程,所有用户同时在各自的线程中处理业务。例如,测试人员选择测试策略并设置每个会管用户创建会议个数,以及每个会议中参会设备个数后,点击开始业务,测试装置获取测试策略中需要测试的功能模块和执行顺序,测试装置获取当前模拟的会管用户连接信息,即所有会管用户与服务器建立的连接信息,如:{用户标识1:用户与服务器连接对象1}、{用户标识2:用户与服务器连接对象2}等。
步骤S411、测试装置根据需要测试的功能模块和执行顺序,调用业务模块接口,循环给每个会管用户创建业务包,例如,需要每个会管用户创建3个会议,每个会议5个参会设备,策略详情为:1:上传会议;2、开始会议;3、切换发言方等。每个业务模块接口根据传入的参数,按照对应业务的视联网协议进行命令包封装,并返回封装好的业务命令包信息,例如:
上传会议业务模块接口(会议成员信息集合,用户标识):该业务模块接口获取参数“会议成员信息集合”,根据视联协议封装上传会议命令包,命令包主要信息包含:操作码(上传会议)、业务标识、会议全局标识(随机生成,保持该系统中唯一即可)、参会方列表信息等;
开始会议业务模块接口(全局会议标识,用户标识):该业务模块接口获取参数“全局会议标识“后,根据视联协议封装开始会议命令包,命令包主要信息包含:操作码(开始会议)、业务标识、会议全局标识等;
切换发言方业务模块接口(发言方全局设备号码,用户标识):该业务模块接口获取参数“发言方全局设备号码”,根据视联网协议封装切换发言方命令包,命令包主要信息包含:操作码(切换发言方)、业务标识、会议全局标识、发言方全局设备号码等;
返回的命令包信息格式为:业务标识,{用户标识:业务命令包};
用户标识主要标记是哪个会管用户的命令包;业务标识用来判断该标识的业务包发送后,是否有收到服务器的响应(命令和响应包中,通过业务标识一一对应)。
测试装置从配置的参会设备中随机获取5个状态为0(即未参会)的设备信息,作为参数给上传会议模块接口,同时修改选中设备状态为1(即已参会);上传会议模块接口返回封装好的业务包。
步骤S412、测试装置获取业务包的业务标识、业务命令包信息(即{用户标识:业务包}),并把业务包放入发包队列中。
步骤S413、循环获取发包队列中的业务包信息,获取业务包对应的用户标识和业务命令包,根据用户标识找到该用户与服务器建立的通信连接对象。
步骤S414、将业务包通过该通信连接对象发送给服务器。
步骤S415、服务器接收到业务包之后,解析业务包,并进行业务处理。
步骤S416、服务器向测试装置返回业务响应包。
步骤S417、测试装置收到服务器返回的业务响应包后,根据视联网协议进行解析,获响应包的业务操作、业务标识、业务处理结果(0成功,其他失败)、业务信息等;
步骤S418、测试装置把解析出的业务响应信息放到业务响应集合中,存放方式为:{业务标识:业务响应信息}。
步骤S419、测试装置根据业务标识,从业务响应集合中获取业务包,判断是否获取到业务包,若是,执行步骤S420,否则执行步骤S425;
步骤S420、测试装置对业务响应信息进行解析。
步骤S421、测试装置判断业务是否处理成功,若是,执行步骤S422,否则执行步骤S426。如果获取到业务响应包,则解析业务响应包中信息业务处理结果是否为0,如果不为0,该业务失败,记录业务执行报告后不再进行后续业务;如果业务响应包业务处理结果为0,则记录业务执行测试报告。
步骤S422、测试装置记录业务执行报告,继续后续业务,执行步骤S411。
步骤S423、测试装置再次获取业务结果响应;
步骤S424、测试装置等待0.5秒;
步骤S425、测试装置判断等待是否超时,超时则执行步骤S426,否则执行步骤S424,直到10秒后如果还未获取到业务标识对应的响应包,则表示未收到服务器业务响应,该业务失败,记录业务执行报告后不再进行后续业务;
步骤S426、测试装置确定业务失败,记录业务执行报告,并结束后续业务。业务执行报告信息主要包括:会管用户名、业务名称、全局会议标识、执行结果、失败详情等;
测试人员设置的是要每个会管用户创建3个会议,因此上述流程需要执行3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注册用户信息确定多个会管用户,为每个会管用户建立与服务器的通信连接,并为每个会管用户创建独立的业务线程,使得每个会管用户利用独立的业务线程同时处理业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每台电脑上只能运行一个会管业务系统的问题,通过通信连接并发地向服务器发送业务包,模拟了多个会管业务系统对单个服务器的并发业务测试,实现了视联网中服务器的并发业务测试,保障了视联网在各种业务场景下业务稳定运行。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参照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测试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响应模块510,用于响应测试策略确定业务测试指令,所述业务测试指令用于确定待测试业务和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
获取模块520,用于从服务器获取满足所述待测试业务的注册用户信息,基于所述注册用户信息确定与所述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相同的多个会管用户;
创建模块530,用于为每个会管用户建立与所述服务器的通信连接,并为每个会管用户创建独立的业务线程;
发包模块540,用于针对每个会管用户,通过对应的业务线程确定所述待测试业务的业务包,并通过其对应的通信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包。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待测试业务包括:多个待测试业务功能和所述多个待测试业务功能的执行顺序;
相应地,所述发包模块540具体用于:
针对每个会管用户,通过对应的业务线程按照所述执行顺序依次确定待测试业务功能的业务包;
针对每个会管用户产生的业务包,按照所述执行顺序依次通过其对应的通信连接并发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包。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发包模块540具体用于:
调用所述待测试业务功能对应的业务模块接口,以便所述业务模块接口根据传入的参数,按照所述待测试业务功能对应的通信协议进行命令包封装,并返回封装好的业务命令包信息,根据所述业务命令包信息确定所述待测试业务功能的业务包;将所述业务包发送至发包队列中。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业务命令包信息包括所述业务包对应的会管用户的用户标识和所述业务包的业务标识,所述发包模块540还用于:
获取所述发包队列中的业务包,根据所述业务包中的用户标识确定所述业务包与服务器的通信连接,按照所述执行顺序依次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将所述业务包并发发送到所述服务器中。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
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业务响应包,获取所述业务响应包的业务标识和业务响应信息;
将所述业务响应信息存放到业务响应集合中;
解析所述业务响应集合中所有业务响应信息,确定每个待测试业务的业务处理结果;
根据每个待测试业务的业务处理结果生成所述服务器的并发业务性能测试报告。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参照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并发业务测试系统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具体可以包括测试装置610和服务器620。
测试装置610用于响应测试策略确定业务测试指令,所述业务测试指令用于确定待测试业务和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从服务器获取满足所述待测试业务的注册用户信息,基于所述注册用户信息确定与所述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相同的多个会管用户;为每个会管用户建立与所述服务器的通信连接,并为每个会管用户创建独立的业务线程;针对每个会管用户,通过对应的业务线程确定所述待测试业务的业务包,并通过其对应的通信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包。服务器620用于接收获取注册用户信息请求;将所述注册用户信息发送至测试装置,以便所述测试装置确定满足待测试业务的注册用户信息,并基于所述注册用户信息确定与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相同的多个会管用户;与所述测试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后接收业务包,其中所述业务包是所述测试装置通过为每个会管用户创建的独立的业务线程确定的;处理接收到的每个业务包,确定业务处理结果;将所述业务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测试装置,以便所述测试装置确定并发业务性能。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参照图7,示出了本发明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结构框图,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710、机器可读介质720和总线730;
其中,处理器710和机器可读介质720通过所述总线73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710用于调用机器可读介质720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响应测试策略确定业务测试指令,所述业务测试指令用于确定待测试业务和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从服务器获取满足所述待测试业务的注册用户信息,基于所述注册用户信息确定与所述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相同的多个会管用户;为每个会管用户建立与所述服务器的通信连接,并为每个会管用户创建独立的业务线程;针对每个会管用户,通过对应的业务线程确定所述待测试业务的业务包,并通过其对应的通信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包。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响应测试策略确定业务测试指令,所述业务测试指令用于确定待测试业务和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从服务器获取满足所述待测试业务的注册用户信息,基于所述注册用户信息确定与所述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相同的多个会管用户;为每个会管用户建立与所述服务器的通信连接,并为每个会管用户创建独立的业务线程;针对每个会管用户,通过对应的业务线程确定所述待测试业务的业务包,并通过其对应的通信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响应测试策略确定业务测试指令,所述业务测试指令用于确定待测试业务和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从服务器获取满足所述待测试业务的注册用户信息,基于所述注册用户信息确定与所述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相同的多个会管用户;为每个会管用户建立与所述服务器的通信连接,并为每个会管用户创建独立的业务线程;针对每个会管用户,通过对应的业务线程确定所述待测试业务的业务包,并通过其对应的通信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包。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并发业务测试方法、一种测试装置和一种并发业务测试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并发业务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测试策略确定业务测试指令,所述业务测试指令用于确定待测试业务和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
从服务器获取满足所述待测试业务的注册用户信息,基于所述注册用户信息确定与所述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相同的多个会管用户;
为每个会管用户建立与所述服务器的通信连接,并为每个会管用户创建独立的业务线程;
针对每个会管用户,通过对应的业务线程确定所述待测试业务的业务包,并通过其对应的通信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试业务包括:多个待测试业务功能和所述多个待测试业务功能的执行顺序;
相应地,针对每个会管用户,通过对应的业务线程确定所述待测试业务的业务包,并通过其对应的通信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包,包括:
针对每个会管用户,通过对应的业务线程按照所述执行顺序依次确定待测试业务功能的业务包;
针对每个会管用户产生的业务包,按照所述执行顺序依次通过其对应的通信连接并发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待测试业务功能的业务包,包括:
调用所述待测试业务功能对应的业务模块接口,以便所述业务模块接口根据传入的参数,按照所述待测试业务功能对应的通信协议进行命令包封装,并返回封装好的业务命令包信息;
根据所述业务命令包信息确定所述待测试业务功能的业务包;
将所述业务包发送至发包队列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命令包信息包括所述业务包对应的会管用户的用户标识和所述业务包的业务标识;
相应地,针对每个会管用户产生的业务包,按照所述执行顺序依次通过其对应的通信连接并发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包,包括:
获取所述发包队列中的业务包,根据所述业务包中的用户标识确定所述业务包与服务器的通信连接,按照所述执行顺序依次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将所述业务包并发发送到所述服务器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业务响应包,获取所述业务响应包的业务标识和业务响应信息;
将所述业务响应信息存放到业务响应集合中;
解析所述业务响应集合中所有业务响应信息,确定每个待测试业务的业务处理结果;
根据每个待测试业务的业务处理结果生成所述服务器的并发业务性能测试报告。
6.一种并发业务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获取注册用户信息请求;将所述注册用户信息发送至测试装置,以便所述测试装置确定满足待测试业务的注册用户信息,并基于所述注册用户信息确定与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相同的多个会管用户;
与所述测试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后接收业务包,其中所述业务包是所述测试装置通过为每个会管用户创建的独立的业务线程确定的;
处理接收到的每个业务包,确定业务处理结果;
将所述业务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测试装置,以便所述测试装置确定并发业务性能。
7.一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测试策略确定业务测试指令,所述业务测试指令用于确定待测试业务和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
获取模块,用于从服务器获取满足所述待测试业务的注册用户信息,基于所述注册用户信息确定与所述模拟会管业务系统个数相同的多个会管用户;
创建模块,用于为每个会管用户建立与所述服务器的通信连接,并为每个会管用户创建独立的业务线程;
发包模块,用于针对每个会管用户,通过对应的业务线程确定所述待测试业务的业务包,并通过其对应的通信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包。
8.一种并发业务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测试装置和服务器;
所述测试装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并发业务测试方法;
所述服务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并发业务测试方法。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
其上存储有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当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并发业务测试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并发业务测试方法。
CN202310723774.6A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并发业务测试方法、装置和系统 Pending CN1167815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23774.6A CN116781575A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并发业务测试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23774.6A CN116781575A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并发业务测试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81575A true CN116781575A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94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23774.6A Pending CN116781575A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并发业务测试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8157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89189B (zh) 一种基于企业微信的消息推送方法
CN110740053A (zh) 业务编排方法及装置
EP0944986A2 (en) An operational test device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an operational test for a system under test
WO2019020171A1 (en) METHOD, SYSTEM AND OPTIONS FOR MULTI-OPERATOR SERVICE LIFE CYCLE MANAGEMENT
WO2023131343A1 (zh) 压力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57846B (zh) 云游戏服务调度的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597057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25810B (zh) 设备登录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416234A (zh) 通信设备、通信系统、通信管理系统、通信控制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4465867A (zh) 服务器的维护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6781575A (zh) 一种并发业务测试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231965A (zh) 一种云端设备、应用程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765745A (zh) 一种业务性能测试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595749B (zh) 基于irc平台实现多方网络节点互通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4443334A (zh) 故障信息的复现方法、装置、复现故障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610605A (zh) 测试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632815A (zh) 一种数据的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12253B (zh) 视频会议中的监控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28196A (zh) 数据防泄漏系统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71923B (zh) 一种弹幕连接方法、存储介质、系统及客户端
US9667777B1 (en) Automated bulk provisioning of primary rate interface and SIP trunk telephone numbers
CA2943658C (en) Provisioning resources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11147796B (zh) 一种视频会议中的监控数据展示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6331270B (zh) 管理联系人的号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12615876B (zh) 在会议中直播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