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74905A - 一种存储装置及相关数据分区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存储装置及相关数据分区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74905A
CN116774905A CN202210223806.1A CN202210223806A CN116774905A CN 116774905 A CN116774905 A CN 116774905A CN 202210223806 A CN202210223806 A CN 202210223806A CN 116774905 A CN116774905 A CN 1167749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data
target
area
storag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238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商捷
王金伟
沈绍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2380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7490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5459 priority patent/WO202316914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774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749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4Management of space entities, e.g. partitions, extents, poo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4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16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orage systems in relation to life time, e.g. increasing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 [MTB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31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by allocating resources to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Management of blo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46Horizontal data movement in storage systems, i.e. moving data in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or systems
    • G06F3/0652Erasing, e.g. deleting, data cleaning, moving of data to a wastebaske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55Vertical data movement, i.e. input-output transfer; data movement between one or more hosts and one or more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58Controller construction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55Vertical data movement, i.e. input-output transfer; data movement between one or more hosts and one or more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59Command handling arrangements, e.g. command buffers, queues, command schedu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Reliability Of Stor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存储装置及相关数据分区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装置包括控制器和M个存储块Block,M为大于0的整数,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确定区域配置信息,所述区域配置信息包括存储区域数量N、各个存储区域的大小、各个存储区域对应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N为大于1的整数;根据所述存储区域数量N和所述各个存储区域的大小,将所述M个存储块Block划分为N个存储区域;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的每个存储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Block;根据所述区域配置信息为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的每个存储区域配置各自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采用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升存储设备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存储装置及相关数据分区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存储装置及相关数据分区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计算机服务器的主流存储器件主要分为两种:机械硬盘(Hard Disk Driver,HDD)和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本质上都是用于数据存储的硬件,其本质上的区别在于存储介质不同。传统的机械硬盘以机械磁盘作为存储介质,通过磁臂和磁头、磁盘之间的机械构造进行数据存储和读取;而固态硬盘则是以NAND闪存(非易失性的存储器)作为存储介质,通过存储器内部的电荷数,即cell的通断电进行数据的读取和写入,进而实现数据存储。随着固态硬盘小型化以及其性价比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企业消费者和个人消费者采用固态硬盘进行数据的存储。目前,业界开始探索使用NAND闪存代替或卸载部分昂贵内存,如通过算法将手机内存中的数据暂存到SSD中,从而降低手机内存的开销,但这也对SSD的使用寿命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NAND闪存根据逻辑结构的划分,内部可分为不同的块(Block),每个块又由多个页(Page)组成;NAND闪存是以页为单位进行读写,以块为单位进行擦除(erase),即当一个块内的页被写过之后,不能直接对该页进行擦除操作,而需要将其所在块内的数据全部擦除,才能再次写入。因此,在NAND闪存的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GC)操作过程中,需要通过FTL(Flash Translation Layer,闪存转换层)管理数据分布,将块中的有效数据先备份到其他的块,才能进行擦除,在此过程中数据的写入和擦除都会增加SSD的硬件磨损,降低SSD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存储装置及相关数据分区管理方法,以提升存储设备的使用寿命。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案例提供一种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装置包括控制器和M个存储块Block,M为大于0的整数,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确定区域配置信息,所述区域配置信息包括存储区域数量N、各个存储区域的大小、各个存储区域对应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N为大于1的整数;根据所述存储区域数量N和所述各个存储区域的大小,将所述M个存储块Block划分为N个存储区域;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的每个存储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Block;根据所述区域配置信息为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的每个存储区域配置各自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外存(如SSD)的控制器对外存中的存储块(Block)进行分区,得到不同的存储区域,并且通过软件配置使得这些不同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不同,从而可基于多个存储区域的不同的特性(即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不同的特性)来存储对保存时间需求不同的数据(如将需要长时间保存的数据存储在最长数据保存时间长的存储区域,将只需短暂存储的数据存储在最长数据保存时间短的存储区域),使得整个外存的数据存储可以最大化的利用好各个存储区域的存储特性,有效地提升了外存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具体地,控制器基于配置信息,首先将外存中的多个Block分为N个存储区域;进一步地,由于存储块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可通过参数直接配置,因此外存中的控制器可直接通过软件配置不同存储区域中所包括的多个存储块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以实现不同存储区域的最大数据保存时间不同。而在一种现有技术中,不对待存储数据的目标保存时间进行感知,在进行数据存储时,为了保证数据不丢失,存储设备中的所有存储块都需要按照相同的且最大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来进行配置。但是,由于存储块具有最长数据保存时间越长,可擦除次数越少的特性,因此所有存储块都必须按照最低的擦除次数来配置,导致存储块未能充分发挥存储的能力,造成存储资源的浪费。但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不同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不同,因此控制器可以根据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留时间对存储块的可擦除次数进行合理的配置,避免了所有数据都按照相同的且最大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来存储数据,导致存储资源浪费的问题,从而提升了存储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此外,在另一种现有技术中,利用了存储块的场效应管特性(即存储块的编程电压越大,数据保存时间越长),基于该特性存储设备可根据待存储数据的目标保存时间去控制存储块的编程电压,以使得存储块按照待存储数据所需的目标保存时间存储数据,从而提升存储资源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但是,由于当前存储块的编程电压在生产过程中已经固定,无法通过软件调整,进而无法直接配置存储块的编程电压,因此需要和制造商提出额外的需求,导致整体成本上升的问题,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不依赖于介质的内部实现,仅根据介质的特性,无需与制造商提出额外的需求,因此能够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提升外存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例如,利用存储介质的数据保留时间和擦除次数的相关性,通过软件方式管理不同存储块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需求,并根据保留时间需求,可折算对应的擦除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接收主机发送的所述区域配置信息,或者与所述主机协商所述区域配置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区域配置信息可以由主机根据主机侧需求生成并下发给存储设备,也可以由存储设备与主机协商得到,从而使得存储设备的控制器能够基于该配置信息对存储块(Block)进行分区,并且控制器还可通过软件配置使得不同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不同,从而控制器可基于多个存储区域来存储数据,提升了存储设备(如外存SSD)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为每个所述存储区域生成对应的区域标识,并建立每个所述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和对应的区域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存储设备中的控制器基于区域配置信息将多个存储块划分为N个存储区域后,还可以为每个存储区域生成一个区域标识,以使得一个区域标识对应一个存储区域,接下来可建立每个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与区域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向主机发送这N个存储区域各自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与区域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以使得主机在生成写命令时,可以根据待存储数据的目标保存时间选择出目标存储区域,并将该目标存储区域的区域标识作为区域识别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所述存储系统的可用逻辑地址空间划分为N个逻辑地址段;建立每个所述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与所述N个逻辑地址段中的一个逻辑地址段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存储设备中的控制器基于区域配置信息将多个存储块划分为N个存储区域后,还可以将存储系统的可用逻辑地址空间划分为N个逻辑地址段,以使得一个逻辑地址段对应一个存储区域,接下来可建立每个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与逻辑地址段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向主机发送这N个存储区域各自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与逻辑地址段之间的映射关系,以使得主机在生成写命令时,可以根据待存储数据的目标保存时间选择出目标存储区域,并可将该目标存储区域的逻辑地址段作为区域识别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主机发送的写命令;所述写命令包括待存储数据和目标存储区域的目标区域识别信息;所述目标存储区域为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的一个,每个所述存储区域对应一个区域识别信息;基于所述写命令中的所述目标区域识别信息,将所述待存储数据写入到所述目标存储区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存储设备中的控制器基于区域配置信息将多个存储块划分为N个存储区域后,控制器所接收到的写命令中包括待存储数据和目标区域识别信息,进而控制器可基于目标区域识别信息将待存储数据存储在目标存储区域内,从而实现了按照待存储数据的目标保存时间进行数据存储,避免了所有数据都按照相同的且最长数据保存时间进行存储,导致存储资源浪费的问题,从而提升了外存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基于每个所述存储区域对应的所述最长数据保存时间,配置每个所述存储区域中所包括的Block的最大可擦除次数;存储区域对应的所述最长数据保存时间越短,所述存储区域中包括的Block的所述最大可擦除次数越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存储块来说,最长数据保存时间被配置的越短,每次数据写入时对存储块的硬件磨损越小,因此可配置较多的可擦除次数,提升存储块的利用率。相反地,最长数据保存时间被配置的越长,每次数据写入时对存储块的硬件磨损越大,为保证待存储数据不丢失,可配置较少的可擦除次数,避免过多的擦除存储块降低数据稳定性的问题,提升了外存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案例提供一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所述主机用于:生成区域配置信息,所述区域配置信息包括存储区域数量N、各个存储区域的大小、各个存储区域对应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N为大于1的整数;向存储设备发送所述区域配置信息,所述区域配置信息用于所述存储设备将M个存储块Block划分为N个存储区域,每个所述存储区域对应一个最长数据保存时间,M为大于1的整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主机向外存(如存储设备SSD)发送区域配置信息,进而可通过外存(的控制器对外存中的存储块(Block)进行分区,得到不同的存储区域,并且通过软件配置使得这些不同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不同,从而可基于多个存储区域的不同的特性(即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不同的特性)来存储对保存时间需求不同的数据(如将需要长时间保存的数据存储在最长数据保存时间长的存储区域,将只需短暂存储的数据存储在最长数据保存时间短的存储区域),使得整个外存的数据存储可以最大化的利用好各个存储区域的存储特性,有效地提升了外存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机还用于:根据待存储数据的需求信息,从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选择目标存储区域;所述需求信息中包括所述待存储数据期望的目标保存时间,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对应的所述最大数据保存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保存时间;每个所述存储区域对应一个区域识别信息;向所述存储设备发送写命令,所述写命令包括所述待存储数据和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目标区域识别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主机根据待存储数据所需的目标保存时间,从多个存储区域中选择最长数据保存时间大于或等于目标保存时间的目标区域。进一步地,在主机下发写命令时,写命令中不仅需要包括待存储数据,还需要携带上用于识别该目标存储区域的信息,以使得存储设备接收到写命令后,能够将待存储数据存储在目标存储区域内,从而实现了按照待存储数据的目标保存时间进行数据存储,避免了所有数据都按照相同的且最长数据保存时间进行存储,导致存储资源浪费的问题,从而提升了外存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机还用于:根据所述待存储数据的数据类型,确定所述目标保存时间,所述数据类型包括应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临时数据、后台应用匿名页对应的堆栈数据,应用关闭后可丢弃的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主机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访问需求不同,导致不同类型的数据所需的数据保存时间可能不同,因此主机可基于待存储数据的数据类型确定所需的目标保存时间,然后可基于目标保存时间确定目标存储区域,以使得存储设备接收到写命令后,能够将待存储数据存储在目标存储区域内,从而实现了按照待存储数据的目标保存时间进行数据存储,避免了所有数据都按照相同的且最长数据保存时间进行存储,导致存储资源浪费的问题,从而提升了外存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机具体用于:从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将所述最大数据保存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保存时间的存储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写命令,所述写命令包括所述待存储数据和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对应的目标区域标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主机获取到N个存储区域各自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与区域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后,主机可基于待存储数据的目标保存时间从N个存储区域中,将最大数据保存时间大于或等于目标保存时间的存储区域确定为目标存储区域。进一步地,主机在生成针对待存储数据的写命令时,可将目标存储区域对应的区域标识作为区域识别信息,以使得存储设备接收到写命令后,能够基于该区域标识将待存储数据存储在目标存储区域内,从而实现了按照待存储数据的目标保存时间进行数据存储,避免了所有数据都按照相同的且最长数据保存时间进行存储,导致存储资源浪费的问题,从而提升了外存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写命令中还包括目标逻辑地址,所述目标逻辑地址为所述主机的可用逻辑地址空间中的任意一个地址;所述目标逻辑地址与所述目标存储区域中的目标物理地址存在映射关系,所述目标物理地址为所述待存储数据在所述目标存储区域中实际存储的物理地址。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每个存储区域都具有一个唯一的区域标识,那么该区域标识可以作为区域识别信息。在此情况下,写命令中除了需要包括待存储数据和目标区域识别信息,还需要包括一个逻辑地址,以便后续主机能够基于该逻辑地址向存储设备读取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机具体用于:从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将所述最大数据保存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保存时间的存储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目标逻辑地址段,从所述目标逻辑地址段中选择目标逻辑地址;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写命令,所述写命令中携带所述待存储数据和所述目标逻辑地址。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主机获取到N个存储区域各自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与逻辑地址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后,主机可基于待存储数据的目标保存时间从N个存储区域中,将最大数据保存时间大于或等于目标保存时间的存储区域确定为目标存储区域。进一步地,主机在生成针对待存储数据的写命令时,可以从目标存储区域对应的逻辑地址段中选择一个地址作为目标逻辑地址,并将该目标逻辑地址作为区域识别信息,以使得存储设备接收到写命令后,能够基于该目标逻辑地址将待存储数据存储在目标存储区域内,从而实现了按照待存储数据的目标保存时间进行数据存储,避免了所有数据都按照相同的且最长数据保存时间进行存储,导致存储资源浪费的问题,从而提升了外存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案例提供一种数据分区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包括M个存储块Block,M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区域配置信息,所述区域配置信息包括存储区域数量N、各个存储区域的大小、各个存储区域对应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N为大于1的整数;根据所述存储区域数量N和所述各个存储区域的大小,将所述M个存储块Block划分为N个存储区域;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的每个存储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Block;根据所述区域配置信息为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的每个存储区域配置各自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主机发送的所述区域配置信息,或者与所述主机协商所述区域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为每个所述存储区域生成对应的区域标识,并建立每个所述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和对应的区域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存储系统的可用逻辑地址空间划分为N个逻辑地址段;建立每个所述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与所述N个逻辑地址段中的一个逻辑地址段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主机发送的写命令;所述写命令包括待存储数据和目标存储区域的目标区域识别信息;所述目标存储区域为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的一个,每个所述存储区域对应一个区域识别信息;基于所述写命令中的所述目标区域识别信息,将所述待存储数据写入到所述目标存储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每个所述存储区域对应的所述最长数据保存时间,配置每个所述存储区域中所包括的Block的最大可擦除次数;存储区域对应的所述最长数据保存时间越短,所述存储区域中包括的Block的所述最大可擦除次数越大。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案例提供一种数据分区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生成区域配置信息,所述区域配置信息包括存储区域数量N、各个存储区域的大小、各个存储区域对应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N为大于1的整数;向存储设备发送所述区域配置信息,所述区域配置信息用于所述存储设备将M个存储块Block划分为N个存储区域,每个所述存储区域对应一个最长数据保存时间,M为大于1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待存储数据的需求信息,从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选择目标存储区域;所述需求信息中包括所述待存储数据期望的目标保存时间,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对应的所述最大数据保存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保存时间;每个所述存储区域对应一个区域识别信息;向所述存储设备发送写命令,所述写命令包括所述待存储数据和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目标区域识别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待存储数据的数据类型,确定所述目标保存时间,所述数据类型包括应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临时数据、后台应用匿名页对应的堆栈数据,应用关闭后可丢弃的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写命令,包括:从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将所述最大数据保存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保存时间的存储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写命令,所述写命令包括所述待存储数据和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对应的目标区域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写命令中还包括目标逻辑地址,所述目标逻辑地址为可用逻辑地址空间中的任意一个地址;所述目标逻辑地址与所述目标存储区域中的目标物理地址存在映射关系,所述目标物理地址为所述待存储数据在所述目标存储区域中实际存储的物理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写命令,包括:从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将所述最大数据保存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保存时间的存储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目标逻辑地址段,从所述目标逻辑地址段中选择目标逻辑地址;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写命令,所述写命令中携带所述待存储数据和所述目标逻辑地址。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三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是上述第四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中包括处理器,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电子设备实现第三方面提供的一种数据分区管理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或是实现第四方面提供的一种数据分区管理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电子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该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电子设备实现上述第三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实现上述第四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生成或处理上述数据分区管理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电子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三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执行上述第四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机和存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机与存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配置存储区域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写入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区数据管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区数据管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分区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分区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分区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些术语进行简单介绍。
(1)与非闪存(Not AND Flash,NAND Flash)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即断电后仍能保存数据。它的发展目标就是降低每比特存储成本、提高存储容量。通常,NAND Flash以页(page)为单位读写,以块(Block)为单位擦除(erase)。由于Flash存储原理的原因,向Flash中写入数据,只能把数据(bit)从1改为0;而擦除只能把所有数据(bit)从0改为1。所以修改数据或者新写入数据,都必须写到已经擦除过的空闲页,否则数据会乱掉。
(2)固态驱动器(Solid State Disk或Solid State Drive,SSD),俗称固态硬盘,固态硬盘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SSD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片、DRAM芯片)组成。其中,SSD中的FLASH芯片通常采用上述NAND Flash芯片作为其存储单元。固态硬盘在接口的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的完全相同,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与普通硬盘一致。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车载、工控、视频监控、网络监控、网络终端、电力、医疗、航空、导航设备等诸多领域。
(3)闪存文件系统(Flash Friendly File System,F2FS),是文件在操作系统上的一种存储架构,是专门为基于NAND的存储设备设计的新型开源flash文件系统。F2FS支持Linux操作系统。适合用于NAND一类的闪存设备(例如固态硬盘、eMMC和SD卡等),也就是更加适合现在的移动端设备。
(4)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GC),是一种存储资源回收方法。当在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中删除文件时,操作系统只是在其内部文件表中做标记表示该文件已删除。由于NAND闪存设备不能覆盖现有数据,所以在固态硬盘SSD上,当前无效的数据仍然保存在硬盘上。这样的话就会产生大量的失效数据,也称为数据垃圾。为了提升SSD的利用效率,固态硬盘控制器会先复制所有有效数据(仍在使用中的数据)并将其写入不同数据区的空白页、擦除当前数据区中的所有数据单元,然后开始将新数据写入刚刚擦除过的数据区。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主机和存储设备。请参见图1A,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机和存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主机10可以为任何产生数据的计算设备,如服务器、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机、个人数字助理、智能穿戴设备等各类设备;存储设备103可以是任何为主机10提供存储/读取数据功能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设备103可以内置于主机10中,也可与主机10分别为独立的设备,还可以是存储设备103和主机10共同位于一个电子设备中,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主机10或存储设备103具体可以是芯片或芯片组或搭载有芯片或者芯片组的电路板,该芯片或芯片组或搭载有芯片或芯片组的电路板可在必要的软件驱动下工作。具体地,
主机10,可包括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100、内存储器101。可选的,还可以包括主机控制器102,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图1A中未示出的电源、其他输入输出控制器和接口等应用处理侧的所有物理器件。其中,
处理器100:可运行操作系统、文件系统(如闪存文件系统F2FS)或应用程序等,以控制连接到处理器100的多个硬件或软件元件,并且可处理各种数据并执行操作。处理器100可将存储设备103中存储的指令或数据加载到内存储器101中,并把需要运算的指令或数据调到处理器100中进行运算,当运算完成后处理器100再将结果临时存储在内存储器101中,并将需要长期存储的指令或数据通过主机控制器102存储至存储设备103中。处理器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也可称处理核),例如:处理器100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应用处理单元(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单元、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单元(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视频编解码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单元(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单元和神经网络处理单元(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器件中。可选的,处理器10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所述Cache可以保存处理器10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0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Cache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0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进一步地,处理器100还可被实现为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
内存储器101,通常为掉电易失性存储器,断电时会丢失其上存储的内容,也可称为内存(Memory)或主存储器。本申请中的内存储器101包括可读可写的运行内存,其作用是用于暂时存放处理器100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存储设备103或其他外部存储器交互数据,可作为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的临时数据的存储媒介。例如,运行于处理器100上的操作系统把需要运算的数据从内存储器101调到处理器100中进行运算,当运算完成后处理器100再将结果传送出来。
内存储器101可以包括,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DRAM又包括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DR SDRAM)简称DDR、二代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DR2)、三代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DR3)、四代低功耗双倍数据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Low Power Double DataRate 4,LPDDR4)和五代低功耗双倍数据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Low Power Double DataRate 5,LPDDR5)等。
主机控制器102,用于管理并控制主机10与存储设备103之间的通信,并为主机10和存储设备103之间的通信提供标准化(例如通用闪存存储UFS标准)的接口。具体地,主机控制器102可以根据处理器100发出的读/写等请求,向存储设备103传递命令(例如,写入、读取、擦除等命令)及数据,以及根据存储设备103读/写数据等结果向主机10反馈事件(如命令完成事件、命令状态事件、硬件出错事件等)。对于从处理器100发出的命令或数据,主机控制器102可将命令或数据通过封装的方式转换为支持某个协议的数据包,而对于主机10接收的数据主机控制器102则进行反向操作。可选的,一个主机可以支持多个主机控制器(Host Controller),以支持与不同协议的存储设备之间的通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机控制器102根据主机10与存储设备103之间所支持的协议(例如UFS协议)生成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写命令,并在生成的上述命令中可携带数据的区域识别信息,以向存储设备103指示数据需存放的区域。具体请参见后续关于一种存储系统及数据分区管理方法的具体描述,此处不作详细描述。可选的,该主机控制器102的功能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00中,即由处理器100完成主机控制器102的上述功能,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存储设备103可包括多个存储块,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将多个存储块进行分区,以使得存储设备103至少包括第一存储区域1031和第二存储区域1032。进一步地,该存储设备103还可以包括存储控制器103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存储区域1031和第二存储区域1032的存储性能不同,以分别用于存储不同性能需求的数据。也即是不同的存储区域中包括的块(Block)的数据保存时间不同。其中,
存储设备103,为非易失性存储器,断电后其存储的内容不会丢失。存储设备103(可包括第一存储区域1031和第二存储区域1032等)可用于长期存储主机10运行所涉及的指令和数据,如启动程序、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等。由于主机10中的处理器100不能直接读取存储设备103中的指令和数据也不能直接向存储设备103写入指令或数据,因此,处理器100在执行读(或加载)命令时,实际上是通过主机控制器102将存储在存储设备103中的待读内容(包括指令和/或数据)先临时加载至内存储器101中,然后再由处理器100从内存储器101中读出;而在执行写(即存储)命令时,实际上是由处理器100先将待存储数据(包括指令和/或数据)临时写入至内存储器101中,然后再通过主机控制器102从内存储器101存储至存储设备103中。若存储设备103的可用寿命较短,则会影响主机10的性能,因此,如何提升存储设备103的使用寿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在本申请中,将存储设备103中的存储块进行了分区,即存储设备103中至少包括第一存储区域1031和第二存储区域1032,且第一存储区域1031和第二存储区域1032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不同,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基于待存储数据所需的目标保存时间,将不同保存时间的数据存储在对应的存储区域,即对主机数据进行分区管理,避免了所有数据按照相同的保存时间来进行存储导致存储资源浪费的问题,也可以在不增加成本、不降低可用空间且不影响主机关键数据可靠性的前提下,提升存储设备103的使用寿命。后续实施例中将对此进行进一步说明,此处不作详述。
存储设备103可以包括Flash闪存(例如,NAND闪存、NOR闪存等)、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嵌入式多媒体卡eMMC、通用闪存存储多芯片封装uMCP存储器、嵌入式多媒体卡多芯片封装eMCP存储器、固态驱动器(SSD)等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设备103至少包括第一存储区域1031和第二存储区域1032,且第一存储区域1031和第二存储区域1032都可包括单层单元SLC存储区域、多层单元MLC存储区域、三层单元TLC存储区域、四层单元QLC存储区域、五层单元PLC存储区域中的一种或多种。但是,第一存储区域1031和第二存储区域1032所配置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不同。进一步地,存储设备103还可以包括其他存储介质如机械硬盘(Hard Disk Drive,HDD)等。
例如,如图1B所示,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存储区域1031可包括M个块(Block),每个Block包括N个页(page),而每个page中又包含一定数量的单元(cell),该第一存储区域1031中的所有Block中的所有page中的所有cell可以为单层单元(Single-Level Cell,SLC)、多层单元(Multi-Level Cell,MLC)或三层单元(Triple-level Cell,TLC)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此不作限定。同理,第二存储区域中可包括L个Block,每个Block包括N个page(此处数量也可以不为N),而每个page中又包含一定数量的cell,而该第二存储区域1032中的所有Block中的所有page中的所有cell也可以为单层单元(SLC)、多层单元(MLC)或三层单元(TLC)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此不作限定。进一步地,可通过软件对存储介质进行配置,使得不同存储区域中的Block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Page是NAND Flash中最小的寻址单位,即读/写的最小单位。一个Block中的Page数量根据不同的厂家不同的规格,数量是不一样的,Page本身的大小也不一样。例如,一个Block中有1024页,每页大小为(16KB+2208B),其中,16KB为数据区用于存储数据,2208B为元数据区用于存储元数据,比如16KB用于存储申请中的一个或多个目标数据,而2208B用于存储所述一个或多个目标数据分别对应的区域识别信息。其中,SLC和MLC的擦除性能类似,而SLC闪存的读性能(包括读速度)、写性能(包括写速度)和存储性能(包括存储寿命)等均优于MLC/TLC闪存。
存储控制器1033,是主机10与存储设备103的接口设备,其作用主要就是进行接口的转换,将主机10(例如主机10中的主机控制器)发出的读、写、删除等命令转换成存储设备103能够识别的信号,还可以完成主机10与存储设备103之间地址译码(例如,主机10逻辑地址和存储设备103中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数据格式的转换(比如数据位宽)等。总之,存储控制器1033可以按照一定的时序规则对其所在的存储设备103的访问进行必要控制的设备,包括地址信号、数据信号以及各种命令信号的控制,使主机10能够根据需求使用存储设备103上的存储资源。例如,存储控制器1033接收并解析主机10中的主机控制器102发送的读命令或写命令等,并根据读命令或写命令等中携带的数据的逻辑地址,将数据的逻辑地址根据固定地址映射关系解析为物理地址,进而查找待读或者待写数据的位置,并最终向第一存储区域1031或第二存储区域1032发出与命令对应的控制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实现本申请中的任意一种数据分区管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简称数据分区管理程序,可包括相关指令和相关数据,后续不再重复说明),涉及并包括多部分功能,其中一部分是主机10侧对于待存储数据的目标保存时间的确定,以及在写命令中携带该待存储数据的区域识别信息的过程;另一部分是存储设备103侧对于存储块进行分区的过程,以及接收到待存储数据,进行存储的处理过程。其中,目标保存时间的预测功能可以由处理器100所运行的操作系统中的数据分区管理程序来实现,目标保存时间确定后的保存管理功能可以由处理器100所运行的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如F2FS)来实现,存储块分区以及数据存储则可作为存储控制器1033中所运行的控制程序来实现。最终,通过上述数据分区管理程序所包含的多部分功能,提升存储设备103可用寿命。后续实施例中将对此进行进一步说明,此处不作详述。
可以理解的是,图1A或图1B中的主机10或存储设备103的结构只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主机10和存储设备103的结构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实现方式。
还可以理解的是,处理器100与内存储器101、主机控制器和存储设备103之间可以通过系统总线的方式相互通信,也可以通过其他连接方式进行通信,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主机10或存储设备103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主机10或存储设备103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系统示意图,下面将结合附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装置及处理装置进行详细描述。如图2所示,该存储系统20包括:主机201(可作为处理装置)和存储设备202(可作为存储装置),此外,存储设备202中又包括控制器2021和M个存储块Block,M为大于0的整数。需要说明的是,主机201的功能可包括上述图1A中的主机10的所有功能,存储设备202的功能可包括上述图1A中的存储设备103的所有功能,控制器2021可以为上述图1A中的存储控制器1033,存储块Block为存储设备202中的存储介质。其中,
所述控制器2021用于,确定区域配置信息,所述区域配置信息包括存储区域数量N、各个存储区域的大小、各个存储区域对应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N为大于1的整数。具体地,在存储设备202(如外存SSD)的控制器2021将多个存储块进行分区前,需要先确定区域配置信息,即先确定需要将存储介质划分为多少个存储区域,每个存储区域中需要包括多少个存储块(即存储区域的大小),以及每个存储区域对应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例如,可基于用户模型确定用户数据(User Data)与交换数据(Swap Data)比例为7:3,而这两类数据的保存时间需求分别为40℃ 1Year(在40摄氏度环境下,最长保存时间为1年)和40℃1Month(在40摄氏度环境下,最长保存时间为1个月),从而区域配置信息可以为将存储介质划分为2个存储区域,第一存储区域占总空间的70%,第二个存储区域占总空间的30%,第一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为1年,第二个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为1个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201,所述主机201用于:生成区域配置信息,所述区域配置信息包括存储区域数量N、各个存储区域的大小、各个存储区域对应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N为大于1的整数;向存储设备202发送所述区域配置信息,所述区域配置信息用于所述存储设备将M个存储块Block划分为N个存储区域,每个所述存储区域对应一个最长数据保存时间,M为大于1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2021还用于:接收主机201发送的所述区域配置信息,或者与所述主机201协商所述区域配置信息。具体地,区域配置信息可以由主机201根据主机201侧需求生成并下发给存储设备202,也可以由存储设备202与主机201协商得到,从而使得存储设备202的控制器2021能够基于该配置信息对存储块(Block)进行分区,并且控制器2021还可通过软件配置使得不同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不同,从而控制器2021可基于多个存储区域来存储数据,提升了外存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例如,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机与存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示意图,图中存储设备202的控制器2021中可以增加一个区域配置模块,用于接收主机201发送的区域配置信息,进一步地,区域配置模块可以基于该区域配置信息进行存储区域的划分。
所述控制器2021还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区域数量N和所述各个存储区域的大小,将所述M个存储块Block划分为N个存储区域;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的每个存储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Block。存储块Block为存储设备202中的存储介质,用于实际存储数据。具体地,当存储设备202的控制器2021确定了区域配置信息后,先按照该区域配置信息中的区域数量N和各个区域的大小,将多个存储块划分为N个存储区域,每个存储区域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块。例如,如图3所示,控制器2021中可以增加一个区域配置模块,区域配置模块可按照区域配置信息中的区域数量N和各个区域的大小,将多个存储块划分为N个存储区域(如图3中的第一存储区域、第二存储区域、第N存储区域等,需要说明的是,图中NAND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块Block)。
所述控制器2021还用于,根据所述区域配置信息为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的每个存储区域配置各自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具体地,控制器2021根据所述各个存储区域对应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配置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每个存储区域的所述最长数据保存时间。对于存储块来说,可通过软件配置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以实现不同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不同,从而控制器2021可基于多个存储区域来存储数据,提升了外存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例如,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配置存储区域的流程示意图,图中主机201(Host)根据需求,向存储设备202(如外存SSD)分配对应的保存区间大小和保存时间需求;SSD获取到配置命令后,解析命令,并获取保存区间大小,以及对应的保存时间需求;SSD根据保存区间的大小,分配对应大小的Block组成存储区域,并为每个存储区域配置对应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2021还用于:基于每个所述存储区域对应的所述最长数据保存时间,配置每个所述存储区域中所包括的Block的最大可擦除次数;存储区域对应的所述最长数据保存时间越短,所述存储区域中包括的Block的所述最大可擦除次数越大。具体地,对于存储块来说,最长数据保存时间被配置的越短,每次数据写入时对存储块的硬件磨损越小,因此可配置较多的可擦除次数,提升存储块的利用率。相反地,最长数据保存时间被配置的越长,每次数据写入时对存储块的硬件磨损越大,为保证待存储数据不丢失,可配置较少的可擦除次数,避免过多的擦除存储块降低数据稳定性的问题,提升了外存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此外,由于本申请中Block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是通过软件来进行配置的,因此无需与外存制造厂商进行个性化的硬件定制,可以在不增加成本、不降低可用空间且不影响数据可靠性的前提下,提升外存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存储系统还包括主机201,所述主机201用于:根据待存储数据的需求信息,从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选择目标存储区域;所述需求信息中包括所述待存储数据期望的目标保存时间,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对应的所述最大数据保存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保存时间;每个所述存储区域对应一个区域识别信息;向所述控制器2021发送写命令,所述写命令包括所述待存储数据和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目标区域识别信息。具体地,由主机201根据待存储数据所需的目标保存时间,从多个存储区域中选择最长数据保存时间大于或等于目标保存时间的目标区域。进一步地,在主机201下发写命令时,写命令中不仅需要包括待存储数据,还需要携带上用于识别该目标存储区域的信息,以使得存储设备202接收到写命令后,能够将待存储数据存储在目标存储区域内,从而实现了按照待存储数据的目标保存时间进行数据存储,避免了所有数据都按照相同的且最长数据保存时间进行存储,导致存储资源浪费的问题,从而提升了外存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例如,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写入的流程示意图,图中Host根据写入的数据保存时间需求,在命令预留字段附加Region信息(即区域识别信息),然后SSD控制器2021接收到命令后,先解析获取对应的Region信息,对照配置信息获取数据写入的位置信息,最后SSD根据Host的命令信息,将数据写入NAND Flash对应的存储区域。
在现有技术方案中,是先对待存储数据的目标保存时间进行预测得到一个预测值,然后再根据该预测值去控制存储块的编程电压,若该预测值与实际值有较大的偏差,则会导致关键数据丢失且该存储块整体均不满足保存时间需求的问题。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则是先统一配置好各个存储区域的不同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再将有相应时间保存需求的数据调度至最长数据保存时间匹配的存储区域,且保证目标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可以大于或等于待存储数据的目标保存时间,即使部分待存储数据的目标保存时间存在误差,也仅对该部分数据造成一些影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数据的稳定性,并不会使得整个存储区域的资源浪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机201还用于:根据所述待存储数据的数据类型,确定所述目标保存时间,所述数据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应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临时数据、后台应用匿名页对应的堆栈数据,应用关闭后可丢弃的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地,由于主机201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访问需求不同,导致不同类型的数据所需的数据保存时间可能不同,因此主机201可基于待存储数据的数据类型确定所需的目标保存时间,然后基于目标保存时间确定目标存储区域,以使得存储设备202接收到写命令后,能够将待存储数据存储在目标存储区域内,从而实现了按照待存储数据的目标保存时间进行数据存储,避免了所有数据都按照相同的且最长数据保存时间进行存储,导致存储资源浪费的问题,从而提升了外存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例如,待存储数据为应用程序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临时数据,或是后台应用匿名页对应的堆栈数据,或是生命周期仅限于应用开启阶段应用关闭后可丢弃的数据,由于此类型数据保存时间需求相较于正常数据更短,因此可以确定待存储数据的目标保存数据较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2021还用于:接收所述主机201发送的写命令;所述写命令包括待存储数据和目标存储区域的目标区域识别信息;所述目标存储区域为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的一个,每个所述存储区域对应一个区域识别信息;基于所述写命令中的所述目标区域识别信息,将所述待存储数据写入到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具体地,当存储设备202中的控制器2021基于区域配置信息将多个存储块划分为N个存储区域后,控制器2021所接收到的写命令中包括待存储数据和目标区域识别信息,进而控制器2021可基于目标区域识别信息将待存储数据存储在目标存储区域内,从而实现了按照待存储数据的目标保存时间进行数据存储,避免了所有数据都按照相同的且最长数据保存时间进行存储,导致存储资源浪费的问题,从而提升了外存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
综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主机201(HOST)与存储设备202(如外存SSD)进行参数和数据交互过程中,由SSD内部的控制器2021(Controller)管理NAND Flash中的数据排布和相关配置,承担HOST下发命令的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控制器2021中增加区域配置模块(Region Config)和数据存取模块(Data Access)功能子模块,进而可以借助这些功能子模块对不同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进行配置和访问,其中区域配置模块将NAND Flash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满足Host对不同保存时间的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2021还用于:为每个所述存储区域生成对应的区域标识,并建立每个所述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和对应的区域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可选的,控制器2021还用于向所述主机201发送所述映射关系。具体地,当存储设备202中的控制器2021基于区域配置信息将多个存储块划分为N个存储区域后,还可以为每个存储区域生成一个区域标识,以使得一个区域标识对应一个存储区域,接下来可建立每个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与区域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向主机201发送这N个存储区域各自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与区域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以使得主机201在生成写命令时,可以根据待存储数据的目标保存时间选择出目标存储区域,并将该目标存储区域的区域标识作为区域识别信息。例如,假设存储设备202中包括两个存储区域,且第一个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为1年,第二个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为3天。存储设备202可以为每个存储区域生成一个区域标识,并且建立各自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与区域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如第一个存储区域的区域标识为001且该标识与最长数据保存时间1年关联,第二个存储区域的区域标识为002且该标识与最长数据保存时间3天关联。而后,存储设备202会将两个区域标识和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之间的映射关系发送给主机201,以便主机201根据待存储数据的目标保存时间,从这两个存储区域中选择出一个作为目标存储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机201具体用于:从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将所述最大数据保存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保存时间的存储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向所述控制器2021发送写命令,所述写命令包括所述待存储数据和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对应的目标区域标识。具体地,当主机201获取到N个存储区域各自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与区域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后,主机201可基于待存储数据的目标保存时间从N个存储区域中,将最大数据保存时间大于或等于目标保存时间的存储区域确定为目标存储区域。进一步地,主机201在生成针对待存储数据的写命令时,可将目标存储区域对应的区域标识作为区域识别信息,以使得存储设备202接收到写命令后,能够基于该区域标识将待存储数据存储在目标存储区域内,从而实现了按照待存储数据的目标保存时间进行数据存储,避免了所有数据都按照相同的且最长数据保存时间进行存储,导致存储资源浪费的问题,从而提升了外存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写命令中还包括目标逻辑地址,所述目标逻辑地址为所述存储系统的可用逻辑地址空间中的任意一个地址;所述目标逻辑地址用于与所述目标存储区域中的目标物理地址建立映射关系,所述目标物理地址为所述待存储数据在所述目标存储区域中实际存储的物理地址。具体地,若每个存储区域都具有一个唯一的区域标识,那么该区域标识可以作为区域识别信息。在此情况下,写命令中除了需要包括待存储数据和目标区域识别信息,还需要包括一个逻辑地址,以便后续主机201能够基于该逻辑地址向存储设备202读取数据。
例如,如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区数据管理示意图,图中HOST侧可通过数据的特点(即特点不同的数据,所需的目标保存时间可能不同),划分不同的区间,包括正常用户数据对应的公共区域(Common Region)和放宽保存时间区域LR Region 1~N。进一步地,可通过配置的方式告知SSD侧存储区域的划分和管理。在数据写入时,需要携带区域识别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特性标识、通过逻辑地址区间等)来告知SSD数据写入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例子中,存储区域的配置过程为:首先,HOST可根据数据类型,确认需要的区间和对应的保存时间。接下来,主机201可通过自定义命令或协议预留字段,将分区数量(Region number)、各自的分区大小(Region size)和保存时间需求下发到存储设备202(如外存SSD)。进一步地,SSD控制器2021解析HOST的配置命令,获取对应的分区数量、各自的分区大小和保存时间,可保存到控制器2021内的区域配置模块(RegionConfig)。然后,SSD控制器2021根据各自的分区大小分配一定的Block,组成对应的存储区域,如果剩余的可用块数满足Region大小需求,则按照Region size分配对应的块数并记录分配的结果,SSD控制器2021恢复HOST设置成功;如果剩余的可用块数不足以满足Region大小需求,则SSD控制器2021返回设置失败。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该例子中,数据写入过程为:首先,HOST根据待存储数据的类型,在写命令的保存字段附带Region号(即区域识别信息),组帧下发给SSD。接下来,SSD接收到HOST下发的写命令时,解析对应的Region编号(即区域标识)。进一步地,SSD控制器2021查询对应的Region Config信息,确认是否与Host下发的写命令中Region编号匹配,如果查询到对应的Region信息,则获取对应Region的可写入位置,将数据写入对应的Region;如果查询不到对应的Region信息,则将数据写入公共区域(Common Region),按照正常用户数据处理。最后,SSD控制器2021回复HOST写入成功。可选的,若主机201下发的写命令Region无法匹配时,SSD可以选择回复HOST写入失败。例如,假设写命令中包括待存储数据,以及目标区域标识001。当SSD接收到该写命令后,会解析并识别目标区域标识001,然后将待存储数据存储在001对应的存储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无需要调整存储块的物理介质,进而无需要额外的定制,因此不会增加额外的成本;本发明实施例没有采用SLC/TLC Mode切换的方式来换取写入量,因此不影响用户的可用空间;本发明实施例结合业务特点,根据主机201侧的数据类型(即不同类型的数据,数据保存时间可能不同)进行分区管理,避免数据丢失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2021还用于:将所述存储系统的可用逻辑地址空间划分为N个逻辑地址段;建立每个所述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与所述N个逻辑地址段中的一个逻辑地址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可选的,控制器2021还用于向所述主机201发送所述映射关系。具体地,当存储设备202中的控制器2021基于区域配置信息将多个存储块划分为N个存储区域后,还可以将存储系统的可用逻辑地址空间划分为N个逻辑地址段,以使得一个逻辑地址段对应一个存储区域,接下来可建立每个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与逻辑地址段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向主机201发送这N个存储区域各自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与逻辑地址段之间的映射关系,以使得主机201在生成写命令时,可以根据待存储数据的目标保存时间选择出目标存储区域,并将该目标存储区域的逻辑地址段作为区域识别信息。例如,假设存储设备202中包括两个存储区域,且第一个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为1年,第二个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为3天。存储设备202将存储系统中可用逻辑地址空间划分为两个逻辑地址段,并且建立各自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与逻辑地址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如第一个存储区域的逻辑地址段为LBA0~LBAm且该逻辑地址段与最长数据保存时间1年关联,第二个存储区域的逻辑地址段为LBAm+1~LBAn且该逻辑地址段与最长数据保存时间3天关联。而后,存储设备202会将两个区域标识和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之间的映射关系发送给主机201,以便主机201根据待存储数据的目标保存时间,从这两个存储区域中选择出一个作为目标存储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机201具体用于:从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将所述最大数据保存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保存时间的存储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目标逻辑地址段,从所述目标逻辑地址段中选择目标逻辑地址;向所述控制器2021发送写命令,所述写命令中携带所述待存储数据和所述目标逻辑地址。具体地,当主机201获取到N个存储区域各自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与逻辑地址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后,主机201可基于待存储数据的目标保存时间从N个存储区域中,将最大数据保存时间大于或等于目标保存时间的存储区域确定为目标存储区域。进一步地,主机201在生成针对待存储数据的写命令时,可以从目标存储区域对应的逻辑地址段中选择一个地址作为目标逻辑地址,并将该目标逻辑地址作为区域识别信息,以使得存储设备202接收到写命令后,能够基于该目标逻辑地址将待存储数据存储在目标存储区域内,从而实现了按照待存储数据的目标保存时间进行数据存储,避免了所有数据都按照相同的且最长数据保存时间进行存储,导致存储资源浪费的问题,从而提升了外存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
例如,如图7所示,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区数据管理示意图,图中Host数据通过逻辑地址范围来标识数据的保存时间需求,SSD根据不同的LBA范围将数据写入不同的区域,如图8所示,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分区示意图,图中OS分区可表示系统文件,User Data可表示正常的用户数据,都需要按照40℃ 1Year(在40摄氏度环境下,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为1年)的规格保存在存储介质中,而Swap Data则对应文件系统中后台应用的匿名页数据,为了缓解内存(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压力,会将一部分暂时不用的后台应用对应的临时匿名页数据放到SSD的分区中暂存,便于后面应用切回前台时的快速响应,该部分数据整体保存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7天,且出现异常掉电时,没有保电恢复的诉求,对整机可靠性和用户体验没有影响,可以单独放到swap分区,放宽保存时间来提升可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例子中,存储区域的配置过程为:首先,HOST根据数据类型,基于用户模型获取User Data与Swap Data比例为7:3,而保存时间需求分别为40℃ 1Year(在40摄氏度的环境下,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为1年)和40℃ 1Month(在40摄氏度的环境下,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为1个月),根据保存时间与P/E(可擦除次数)对应关系,40℃ 1Year对应P/E规格为3000次,40℃ 1Month对应P/E规格为8000次(不同介质有差异,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要达到不同分区均衡的目的,User Data与Swap Data大小分配需满足7/3000*X=3/8000*(1-X),得出比例为User Data:Swap Data=0.86:0.14。接下来,主机201可通过自定义命令或协议预留字段,将分区数量(Region number)、LBA范围(各自的逻辑地址段)下发到SSD,根据分配的分区大小比例,将逻辑地址的86%约定为用户数据区,14%约定为Swap数据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将前86%设定为用户数据区,将后14%设定为Swap数据区。进一步地,存储设备202的控制器2021解析HOST的配置命令,获取对应的分区数量、LBA范围进行区域配置,并保存到控制器2021内。最后,SSD控制器2021可回复HOST设置成功。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该例子中,数据写入过程为:首先,Host根据数据类型从不同的逻辑地址区间申请空间,在该例子中,用户数据写入总空间0%~86%范围逻辑地址区间,Swap Data写入总空间86%~100%范围逻辑地址区间。接下来,SSD控制器2021接收到Host的写命令后,解析对应的逻辑地址LBA和写入长度,按照约定的逻辑地址分区配置,管理数据的写入方向。进一步地,控制器2021识别到写入0%~86%范围逻辑地址请求时,将数据写入对应的Common Region,类似的,识别到写入86%~100%范围逻辑地址的请求时,将数据写入对应的Swap Region。最后,SSD可根据逻辑地址LBA信息将数据写入NAND Flash后,回复HOST写入成功。
可以理解的是,按照用户的数据比例,可以保证公共区域(Common Region)使用到3K P/E(可擦除3000次)时,Swap Region使用到8K P/E(可擦除8000次),由于Host侧Swap数据的特性,不要求发生异常断电时保存Swap数据,因此,在发生异常断电后,Swap区域的数据可以清除,不需要进行对应的恢复重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外存(如SSD)的控制器2021对存储块(Block)进行分区,并且通过软件配置使得不同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不同,从而控制器2021可基于多个存储区域来存储数据,提升了外存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具体地,控制器2021基于配置信息,首先将多个Block块分为N个存储区域。进一步地,控制器2021基于配置信息中的各个存储区域对应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通过软件配置每个存储区域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Block块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以实现不同存储区域的最大数据保存时间不同。最终,控制器2021可按照待存储数据所需的保存时间将数据存储在对应的存储区域中,避免了所有存储块按照相同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进行配置,导致硬件资源浪费的问题,提升了外存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同时,由于将存储块进行分区使用,能够便于数据管理,也有利于存储设备202整体的性能保持和维护。此外,由于本申请中Block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是通过软件来进行配置的,因此无需与外存制造厂商进行个性化的硬件定制,可以在不增加成本、不降低可用空间且不影响数据可靠性的前提下,提升外存的使用寿命。
上述详细阐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系统,下面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相关方法。
请参见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分区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适用于上述图2中的一种存储系统以及包含所述存储系统的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301-步骤S303。所述存储系统包括存储设备,所述存储设备包括控制器和M个存储块Block,M为大于0的整数。详细描述如下:
步骤S301:通过所述控制器,确定区域配置信息。
具体地,所述区域配置信息包括存储区域数量N、各个存储区域的大小、各个存储区域对应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N为大于1的整数;
步骤S302:通过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存储区域数量N和所述各个存储区域的大小,将所述M个存储块Block划分为N个存储区域。
具体地,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的每个存储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Block;
步骤S303:通过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各个存储区域对应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配置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每个存储区域的所述最长数据保存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控制器,接收主机发送的所述区域配置信息,或者与所述主机协商所述区域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控制器,为每个所述存储区域生成对应的区域标识,并建立每个所述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和对应的区域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控制器,将所述存储系统的可用逻辑地址空间划分为N个逻辑地址段;建立每个所述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与所述N个逻辑地址段中的一个逻辑地址段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主机发送的写命令;所述写命令包括待存储数据和目标存储区域的目标区域识别信息;所述目标存储区域为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的一个,每个所述存储区域对应一个区域识别信息;基于所述写命令中的所述目标区域识别信息,将所述待存储数据写入到所述目标存储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控制器,基于每个所述存储区域对应的所述最长数据保存时间,配置每个所述存储区域中所包括的Block的最大可擦除次数;存储区域对应的所述最长数据保存时间越短,所述存储区域中包括的Block的所述最大可擦除次数越大。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提升存储设备的使用寿命。
请参见图10,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分区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适用于上述图2中的一种处理装置以及包含所述处理装置的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401和步骤S402。详细描述如下:
步骤S401:生成区域配置信息。
具体地,所述区域配置信息包括存储区域数量N、各个存储区域的大小、各个存储区域对应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N为大于1的整数;
步骤S402:向存储设备发送所述区域配置信息。
具体地,所述区域配置信息用于所述存储设备将M个存储块Block划分为N个存储区域,每个所述存储区域对应一个最长数据保存时间,M为大于1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待存储数据的需求信息,从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选择目标存储区域;所述需求信息中包括所述待存储数据期望的目标保存时间,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对应的所述最大数据保存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保存时间;每个所述存储区域对应一个区域识别信息;向所述存储设备发送写命令,所述写命令包括所述待存储数据和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目标区域识别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待存储数据的数据类型,确定所述目标保存时间,所述数据类型包括应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临时数据、后台应用匿名页对应的堆栈数据,应用关闭后可丢弃的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写命令,包括:从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将所述最大数据保存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保存时间的存储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写命令,所述写命令包括所述待存储数据和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对应的目标区域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写命令中还包括目标逻辑地址,所述目标逻辑地址为可用逻辑地址空间中的任意一个地址;所述目标逻辑地址与所述目标存储区域中的目标物理地址存在映射关系,所述目标物理地址为所述待存储数据在所述目标存储区域中实际存储的物理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写命令,包括:从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将所述最大数据保存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保存时间的存储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目标逻辑地址段,从所述目标逻辑地址段中选择目标逻辑地址;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写命令,所述写命令中携带所述待存储数据和所述目标逻辑地址。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种数据分区管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中包括处理器,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电子设备实现上述任意一种数据分区管理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电子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该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电子设备实现上述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生成或处理上述一种数据分区管理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电子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一种数据分区管理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能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具体可以是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其中,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包括: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缩写:ROM)或者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缩写:RAM)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6)

1.一种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装置包括控制器和M个存储块Block,M为大于0的整数,其中,
所述控制器用于:
确定区域配置信息,所述区域配置信息包括存储区域数量N、各个存储区域的大小、各个存储区域对应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N为大于1的整数;
根据所述存储区域数量N和所述各个存储区域的大小,将所述M个存储块Block划分为N个存储区域;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的每个存储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Block;
根据所述区域配置信息为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的每个存储区域配置各自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接收主机发送的所述区域配置信息,或者与所述主机协商所述区域配置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为每个所述存储区域生成对应的区域标识,并建立每个所述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和对应的区域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将所述存储系统的可用逻辑地址空间划分为N个逻辑地址段;
建立每个所述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与所述N个逻辑地址段中的一个逻辑地址段之间的映射关系。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接收所述主机发送的写命令;所述写命令包括待存储数据和目标存储区域的目标区域识别信息;所述目标存储区域为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的一个,每个所述存储区域对应一个区域识别信息;
基于所述写命令中的所述目标区域识别信息,将所述待存储数据写入到所述目标存储区域。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基于每个所述存储区域对应的所述最长数据保存时间,配置每个所述存储区域中所包括的Block的最大可擦除次数;存储区域对应的所述最长数据保存时间越短,所述存储区域中包括的Block的所述最大可擦除次数越大。
7.一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所述主机用于:
生成区域配置信息,所述区域配置信息包括存储区域数量N、各个存储区域的大小、各个存储区域对应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N为大于1的整数;
向存储设备发送所述区域配置信息,所述区域配置信息用于所述存储设备将M个存储块Block划分为N个存储区域,每个所述存储区域对应一个最长数据保存时间,M为大于1的整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还用于:
根据待存储数据的需求信息,从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选择目标存储区域;所述需求信息中包括所述待存储数据期望的目标保存时间,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对应的所述最大数据保存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保存时间;每个所述存储区域对应一个区域识别信息;
向所述存储设备发送写命令,所述写命令包括所述待存储数据和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目标区域识别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还用于:
根据所述待存储数据的数据类型,确定所述目标保存时间,所述数据类型包括应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临时数据、后台应用匿名页对应的堆栈数据,应用关闭后可丢弃的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具体用于:
从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将所述最大数据保存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保存时间的存储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存储区域;
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写命令,所述写命令包括所述待存储数据和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对应的目标区域标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写命令中还包括目标逻辑地址,所述目标逻辑地址为所述主机的可用逻辑地址空间中的任意一个地址;所述目标逻辑地址与所述目标存储区域中的目标物理地址存在映射关系,所述目标物理地址为所述待存储数据在所述目标存储区域中实际存储的物理地址。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具体用于:
从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将所述最大数据保存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保存时间的存储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存储区域;
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目标逻辑地址段,从所述目标逻辑地址段中选择目标逻辑地址;
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写命令,所述写命令中携带所述待存储数据和所述目标逻辑地址。
13.一种数据分区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包括M个存储块Block,M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区域配置信息,所述区域配置信息包括存储区域数量N、各个存储区域的大小、各个存储区域对应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N为大于1的整数;
根据所述存储区域数量N和所述各个存储区域的大小,将所述M个存储块Block划分为N个存储区域;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的每个存储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Block;
根据所述区域配置信息为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的每个存储区域配置各自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主机发送的所述区域配置信息,或者与所述主机协商所述区域配置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每个所述存储区域生成对应的区域标识,并建立每个所述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和对应的区域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存储系统的可用逻辑地址空间划分为N个逻辑地址段;
建立每个所述存储区域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与所述N个逻辑地址段中的一个逻辑地址段之间的映射关系。
17.如权利要求13-1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主机发送的写命令;所述写命令包括待存储数据和目标存储区域的目标区域识别信息;所述目标存储区域为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的一个,每个所述存储区域对应一个区域识别信息;
基于所述写命令中的所述目标区域识别信息,将所述待存储数据写入到所述目标存储区域。
18.如权利要求13-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每个所述存储区域对应的所述最长数据保存时间,配置每个所述存储区域中所包括的Block的最大可擦除次数;存储区域对应的所述最长数据保存时间越短,所述存储区域中包括的Block的所述最大可擦除次数越大。
19.一种数据分区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区域配置信息,所述区域配置信息包括存储区域数量N、各个存储区域的大小、各个存储区域对应的最长数据保存时间,N为大于1的整数;
向存储设备发送所述区域配置信息,所述区域配置信息用于所述存储设备将M个存储块Block划分为N个存储区域,每个所述存储区域对应一个最长数据保存时间,M为大于1的整数。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待存储数据的需求信息,从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选择目标存储区域;所述需求信息中包括所述待存储数据期望的目标保存时间,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对应的所述最大数据保存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保存时间;每个所述存储区域对应一个区域识别信息;
向所述存储设备发送写命令,所述写命令包括所述待存储数据和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目标区域识别信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待存储数据的数据类型,确定所述目标保存时间,所述数据类型包括应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临时数据、后台应用匿名页对应的堆栈数据,应用关闭后可丢弃的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写命令,包括:
从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将所述最大数据保存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保存时间的存储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存储区域;
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写命令,所述写命令包括所述待存储数据和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对应的目标区域标识。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写命令中还包括目标逻辑地址,所述目标逻辑地址为可用逻辑地址空间中的任意一个地址;所述目标逻辑地址与所述目标存储区域中的目标物理地址存在映射关系,所述目标物理地址为所述待存储数据在所述目标存储区域中实际存储的物理地址。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写命令,包括:
从所述N个存储区域中,将所述最大数据保存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保存时间的存储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存储区域;
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目标逻辑地址段,从所述目标逻辑地址段中选择目标逻辑地址;
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写命令,所述写命令中携带所述待存储数据和所述目标逻辑地址。
25.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3-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是上述权利要求19-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3-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是如权利要求19-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223806.1A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存储装置及相关数据分区管理方法 Pending CN1167749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23806.1A CN116774905A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存储装置及相关数据分区管理方法
PCT/CN2023/075459 WO2023169142A1 (zh) 2022-03-07 2023-02-10 一种存储装置及相关数据分区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23806.1A CN116774905A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存储装置及相关数据分区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74905A true CN116774905A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37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23806.1A Pending CN116774905A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存储装置及相关数据分区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74905A (zh)
WO (1) WO202316914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49469A (ja) * 2001-09-18 2002-05-24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データ格納装置
CN106598484A (zh) * 2016-11-17 2017-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的存储方法、闪存芯片以及存储装置
CN108733325B (zh) * 2018-05-25 2020-12-18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非挥发性存储器的数据自毁方法及系统
WO2021120137A1 (zh) * 2019-12-19 2021-06-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存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69142A1 (zh) 2023-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4431B (zh) 映射表更新方法、存储器控制电路单元与存储器存储装置
US11068170B2 (en) Multi-tier scheme for logical storage management
US11907538B2 (en) Extended utilization area for a memory device
JP7366795B2 (ja) メモリ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TWI682278B (zh) 記憶體系統及控制方法
US10884630B2 (en) Storage system
WO2017000658A1 (zh) 存储系统、存储管理装置、存储器、混合存储装置及存储管理方法
CN112035381B (zh) 一种存储系统及存储数据处理方法
US8656090B2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block management, and associated memory device and controller thereof
JP7353934B2 (ja) メモリ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US20100042775A1 (en) Block management method for flash memory, and storage system and controller using the same
CN107943710B (zh) 存储器管理方法及使用所述方法的存储控制器
US20230244394A1 (en) Gradually Reclaim Storage Space Occupied by a Proof of Space Plot in a Solid State Drive
US11775188B2 (en) Communications to reclaim storage space occupied by proof of space plots in solid state drives
TWI786288B (zh) 儲存裝置、儲存裝置的控制方法及記錄媒體
CN116795735B (zh) 固态硬盘空间分配方法、装置、介质及系统
CN113986773A (zh) 基于固态硬盘的写放大优化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US20220300185A1 (en) Storage device, storage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CN116774905A (zh) 一种存储装置及相关数据分区管理方法
CN117348789A (zh) 数据访问方法、存储设备、硬盘、存储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7766262B (zh) 调节并发写命令数量的方法与装置
TWI648629B (zh) 映射表更新方法、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與記憶體儲存裝置
US10671322B1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storage space management, associated data storage device, and controller thereof
CN114328297A (zh) 映射表管理方法、存储器控制电路单元与存储器存储装置
CN115951841A (zh) 存储系统及创建方法、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