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64035B - 一种单次剂量带二次发射的肾上腺素自动注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次剂量带二次发射的肾上腺素自动注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64035B
CN116764035B CN202311029850.XA CN202311029850A CN116764035B CN 116764035 B CN116764035 B CN 116764035B CN 202311029850 A CN202311029850 A CN 202311029850A CN 116764035 B CN116764035 B CN 1167640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cover
pen body
sleeve
bottom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298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64035A (zh
Inventor
熊长艳
徐黎明
候耀岭
任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shu Medical Technology (Nanto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iash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iash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iash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2985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640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64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640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640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640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次剂量带二次发射的肾上腺素自动注射装置,包括笔帽、保护壳、笔身、底盖、药包材和推杆,笔身的顶部安装有底盖,笔身的底部安装有笔帽;笔身内从上往下依次安装有副弹簧套筒和保护壳,保护壳的顶部与副弹簧套筒的底部连接在一起,保护壳的底部与下方的笔帽连接在一起;副弹簧套筒内从外至内依次设置有支架动力盖、推杆套筒、推杆动力卡和推杆,保护壳内从外至内依次设置有药包材支架和药包材。本发明可通过两步法的使用方式,依次实现出针、二次推进和注射过程,使用方便快捷,有效安全;本发明可将针头发射到设计位置再进行药液注射,解决了药液注射不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单次剂量带二次发射的肾上腺素自动注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次剂量带二次发射的肾上腺素自动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注射笔是由传统一次性注射器衍化的一种新型自我注射装置,其发展和诞生经过了传统注射器(瓶装+注射器)、耐用型注射系统(笔芯+耐用型注射笔)、预填充型注射系统(笔芯、注射笔合二为一)三个阶段。
肾上腺素笔是肾上腺素(药物)和自动注射器(医疗器械)的组合产品。它是预充式肾上腺素注射装置,专用于严重致命性过敏反应的院外急救(患者自救),被过敏患者称为救命神器。
一次性注射笔是一种预先填充好药物的笔型注射器,又称预充式注射笔。根据国际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对一次性医疗器械的最新释义“只在一个病人身上使用(包括可多次使用),用完即丢弃的医疗器械产品均属一次性医疗器械”,即一次性注射笔属于一次性医疗器械产品。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该类产品多用在糖尿病等慢性病领域,主要包括胰岛素、多肽类药物及各类高附加价值的生物制剂。
经过海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103889484B,公开了注射装置,包括:壳体;布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容器保持器,所述容器保持器被构造成用于容纳药物容器,所述药物容器具有附接至其一端的针和在其另一端密封地且可滑动地布置在所述药物容器内部的止动器;布置在注射装置的壳体内部并适于蓄积和储存能量的第一和第二蓄能构件;相对于壳体可滑动地布置的套筒;布置成可连接到容器保持器的柱塞保持器,所述柱塞保持器与所述第一蓄能构件可操作地相关联,使得由于来自所述第一蓄能构件的输出轴向力,柱塞保持器和容器保持器可相对于壳体朝向注射装置的近端从初始位置向紧随针穿刺后所处的位置沿轴向移动一预定距离,以及柱塞杆,所述柱塞杆布置成使其近端可与所述止动器接触,并且相对于柱塞保持器和容器保持器可滑动地布置,所述柱塞杆与所述第二蓄能构件可操作地相关联,使得由于来自所述第二蓄能构件的输出轴向力,柱塞杆可相对于容器保持器朝向注射装置的近端沿轴向从锁定位置移动到紧随药物注射后所处的位置,其中,在柱塞保持器的初始位置,柱塞保持器朝向注射装置的近端的运动基本上因至少一个第一可偏置构件与柱塞保持器的相互作用而禁止,当由套筒的开口和/或凹部重叠时,第一可偏置构件弹回,使得柱塞保持器被释放。
综上所述,现有的注射装置为单次剂量、三根弹簧蓄能驱动的两步法的操作方式,即依次为1、拔除笔帽以及2、按压注射。在启动注射时,出针和出药液是同步进行,会存在针未到达设计深度即有药液推出问题,对药液进入肌肉层的剂量存在损耗,影响治疗。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单次剂量带二次发射的肾上腺素自动注射装置,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次剂量带二次发射的肾上腺素自动注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次剂量带二次发射的肾上腺素自动注射装置,包括笔帽、保护壳、笔身、底盖、药包材和推杆,笔身的顶部安装有底盖,笔身的底部安装有笔帽;
笔身内从上往下依次安装有副弹簧套筒和保护壳,保护壳的顶部与副弹簧套筒的底部连接在一起,保护壳的底部与下方的笔帽连接在一起,保护壳可在笔身内沿着竖直方向移动预设距离一,保护壳可带动上方的副弹簧套筒在笔身内沿着竖直方向移动预设距离一;
副弹簧套筒内从外至内依次设置有支架动力盖、推杆套筒、推杆动力卡和推杆,保护壳内从外至内依次设置有药包材支架和药包材;
副弹簧套筒和底盖之间安装有副弹簧,支架动力盖的顶部与上方的底盖连接在一起,支架动力盖可与内侧的推杆套筒连接在一起,支架动力盖和推杆套筒之间安装有套筒弹簧,推杆动力卡与上方的底盖连接在一起,推杆动力卡可与内侧的推杆连接在一起,推杆套筒安装在药包材支架的顶部,药包材安装在药包材支架内,推杆的底部延伸至下方的药包材内;
推杆套筒可在支架动力盖内沿着竖直方向移动预设距离二,推杆套筒可带动下方的药包材支架在笔身内沿着竖直方向移动预设距离二;
推杆内安装有主弹簧,主弹簧的顶部通过主弹簧固定杆安装在推杆动力卡的内侧顶部,推杆可在推杆动力卡内沿着竖直方向移动预设距离三。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笔帽的内侧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有笔帽内壳,笔帽内壳的顶部沿着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弹性臂,弹性臂的顶部设置有内壳卡勾,笔帽内壳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内壳卡槽;
保护壳上的两侧均设置有保护上壳体,保护壳的底部内侧设置有两个可与内壳卡槽扣合在一起的保护壳下卡勾,保护上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保护壳上卡勾,保护上壳体的中部设置有保护壳限位槽,保护上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保护壳上卡槽;
笔身的内侧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笔身第一阶梯和笔身第二阶梯,笔身第一阶梯上方的笔身内为笔身第一活动腔体,笔身第一阶梯和笔身第二阶梯之间的笔身内为笔身第二活动腔体,笔身第二阶梯下方的笔身内设置有药筒仓,药筒仓外侧的笔身内设置有环形的笔身下限位槽,保护壳安装在笔身下限位槽内且可在笔身下限位槽沿着竖直方向移动,笔身第一阶梯上方的笔身第一活动腔体内设置有两个笔身卡勾,笔身卡勾可在保护壳限位槽内沿着竖直方向移动,笔身外侧靠近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可与保护壳上卡勾扣合在一起的笔身下卡槽,笔身下卡槽上方一侧的笔身上设置有笔身避位槽,笔身外侧靠近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笔身上卡槽;
底盖的顶部设置有卡接在笔身顶部的底盖上台阶,底盖上的外侧的两侧均设置有与笔身上卡槽扣合在一起的底盖下卡勾,底盖上台阶的内侧设置有底盖内壳,副弹簧套筒和支架动力盖的顶部均位于底盖内壳外侧的底盖内,推杆套筒和推杆动力卡的顶部均位于底盖内壳内,底盖内壳内侧顶部沿着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底盖上卡勾,相邻底盖上卡勾之间下方的底盖内壳内设置有底盖上限位台,底盖内壳外侧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底盖内壳卡勾,底盖内壳外侧的底盖的内侧顶部沿着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底盖内壳定位筋条;
副弹簧套筒的底部设置有副套筒下盖,副套筒下盖的两侧均设置有与保护壳上卡槽扣合在一起的副套筒卡勾,副套筒下盖上靠近中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副套筒避位槽;
支架动力盖上靠近中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动力盖卡勾,动力盖卡勾上方的支架动力盖上沿着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与底盖内壳卡勾扣合在一起的动力盖卡槽,支架动力盖的顶部沿着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与底盖内壳定位筋条卡接在一起的动力盖定位槽;
推杆套筒的底部设置有推杆套筒下盖,推杆套筒下盖上的两侧均设置有推杆套筒定位台阶,相邻推杆套筒定位台阶之间的推杆套筒上设置有推杆套筒外卡勾,推杆套筒上靠近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推杆套筒避位槽,相邻推杆套筒避位槽之间的推杆套筒上设置有可与动力盖卡勾扣合在一起的推杆套筒卡槽,推杆套筒下盖的内侧设置有推杆套筒下盖台阶;
推杆动力卡的顶部卡接在底盖上限位台和底盖上卡勾之间,推杆动力卡靠近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动力卡卡勾;
推杆上靠近中部的位置设置有推杆限位台阶,推杆限位台阶上方的推杆上设置有两个可与动力卡卡勾扣合在一起的推杆卡槽;
药包材支架从下往上依次包括支架筒体和支架上盖,支架筒体上设置有两个沿着竖直方向的支架行程止位筋条,支架行程止位筋条可在笔身第二活动腔体内沿着竖直方向移动,推杆套筒下盖安装在支架上盖内,支架上盖上设置有两个与推杆套筒定位台阶相配合的支架定位槽,且推杆套筒定位台阶定位在支架定位槽下方的支架定位架上,支架上盖上设置有两个与推杆套筒外卡勾扣合在一起的支架第二卡槽;
药包材的顶部设置有卡接在支架上盖上的药包材上台阶,药包材的底部安装有针头,针头外侧的药包材的底部安装有针头护帽,针头护帽上沿着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可与内壳卡勾扣合在一起的护帽卡槽,药包材内安装有活塞,推杆的底部可延伸至药包材内并与下方的活塞相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笔身的外侧安装有标签。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笔帽外侧的接触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推杆限位台阶下方的推杆上设置有推杆限位圈,推杆限位台阶和推杆限位圈之间的推杆上安装有计量调整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推杆套筒下盖和支架上盖之间设置有缓冲垫,缓冲垫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垫下台阶,缓冲垫下台阶卡接在药包材上台阶内,缓冲垫设置有两个缓冲垫卡勾,支架上盖上设置有两个与缓冲垫卡勾扣合在一起的支架第一卡槽,推杆套筒下盖台阶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与下方的缓冲垫相接触的推杆套筒内筋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副弹簧套筒的内侧设置有两个沿着竖直方向的副套筒导向槽,支架动力盖上设置有两个与副套筒导向槽相配合的动力盖导向筋,且支架动力盖内沿着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动力盖内筋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推杆套筒上设置有两个沿着竖直方向的推杆套筒定位槽,底盖内壳内设置有两个与推杆套筒定位槽相配合的底盖定位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一个底盖上限位台上设置有底盖防呆定位柱,推杆动力卡的顶部设置有与底盖防呆定位柱相配合的动力卡定位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推杆动力卡的内侧设置有两个沿着竖直方向的动力卡定位槽,位于推杆限位台阶顶部的推杆上设置有与动力卡定位槽相配合的推杆定位筋条。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可通过两步法的使用方式,依次实现出针、二次推进和注射过程,使用方便快捷,有效安全;
2、本发明可将针头发射到设计位置再进行药液注射,解决了药液注射不足的问题;
3、本发明可实现自动出针注射以及注射完隐针保护的功能;
4、本发明在注射前、注射中和注射后均可实现隐藏针头的功能,减少患者的针头恐惧;
5、本发明只有在针头完全穿透皮肤后才开始注射,在注射时可减少皮肤的反应;
6、本发明在使用时,拔出笔帽后,按压保护壳即可实现自动注射的功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单次剂量带二次发射的肾上腺素自动注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3是图2中笔帽第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笔帽第二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笔帽第三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笔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主视图;
图9是图7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2中副弹簧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2中支架动力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2中推杆动力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2中底盖第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2中底盖第二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2中药包材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2中药包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2中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2中缓冲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2中推杆套筒第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中推杆套筒第二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未使用时第一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未使用时第二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拔出笔帽并朝向底盖一侧按压保护壳时第一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拔出笔帽并朝向底盖一侧按压保护壳时第二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一级推进时第一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一级推进时第二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二级推进时第二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使用结束后解除按压保护壳时第一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本发明使用结束后解除按压保护壳时第二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笔帽1、保护壳2、笔身3、标签4、套筒弹簧5、副弹簧套筒6、副弹簧7、支架动力盖8、推杆动力卡9、底盖10、药包材支架11、药包材12、计量调整圈13、推杆14、缓冲垫15、推杆套筒16、主弹簧17、主弹簧固定杆18;
防滑凸起101、弹性臂102、笔帽内壳103、内壳卡勾104、内壳卡槽105;
保护上壳体201、保护壳下卡勾202、保护壳上卡勾203、保护壳限位槽204、保护壳上卡槽205;
药筒仓301、笔身下卡槽302、笔身避位槽303、笔身上卡槽304、笔身卡勾305、笔身第一阶梯306、笔身第二阶梯307、笔身下限位槽308;
副套筒下盖601、副套筒卡勾602、副套筒避位槽603、副套筒导向槽604;
动力盖导向筋801、动力盖卡勾802、动力盖卡槽803、动力盖定位槽804、动力盖内筋条805;
动力卡卡勾901、动力卡定位孔902、动力卡定位槽903;
底盖上台阶1001、底盖下卡勾1002、底盖上卡勾1003、底盖上限位台1004、底盖防呆定位柱1005、底盖定位筋1006、底盖内壳1007、底盖内壳卡勾1008、底盖内壳定位筋条1009;
支架筒体1101、支架行程止位筋条1102、支架上盖1103、支架第一卡槽1104、支架定位架1105、支架第二卡槽1106、支架定位槽1107;
药包材上台阶1201、针头护帽1202、活塞1203、护帽卡槽1204、针头1205;
推杆限位圈1401、推杆限位台阶1402、推杆卡槽1403、推杆定位筋条1404;
缓冲垫卡勾1501、缓冲垫下台阶1502;
推杆套筒下盖1601、推杆套筒定位台阶1602、推杆套筒外卡勾1603、推杆套筒避位槽1604、推杆套筒卡槽1605、推杆套筒定位槽1606、推杆套筒下盖台阶1607、推杆套筒内筋条160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0所示,
一种单次剂量带二次发射的肾上腺素自动注射装置,包括笔帽1、保护壳2、笔身3、底盖10、药包材12和推杆14,笔身3的顶部安装有底盖10,笔身3的底部安装有笔帽1;
笔身3内从上往下依次安装有副弹簧套筒6和保护壳2,保护壳2的顶部与副弹簧套筒6的底部连接在一起,保护壳2的底部与下方的笔帽1连接在一起,保护壳2可在笔身3内沿着竖直方向移动预设距离一,保护壳2可带动上方的副弹簧套筒6在笔身3内沿着竖直方向移动预设距离一;
副弹簧套筒6内从外至内依次设置有支架动力盖8、推杆套筒16、推杆动力卡9和推杆14,保护壳2内从外至内依次设置有药包材支架11和药包材12;
副弹簧套筒6和底盖10之间安装有副弹簧7,支架动力盖8的顶部与上方的底盖10连接在一起,支架动力盖8可与内侧的推杆套筒16连接在一起,支架动力盖8和推杆套筒16之间安装有套筒弹簧5,推杆动力卡9与上方的底盖10连接在一起,推杆动力卡9可与内侧的推杆14连接在一起,推杆套筒16安装在药包材支架11的顶部,药包材12安装在药包材支架11内,推杆14的底部延伸至下方的药包材12内;
推杆套筒16可在支架动力盖8内沿着竖直方向移动预设距离二,推杆套筒16可带动下方的药包材支架11在笔身3内沿着竖直方向移动预设距离二;
推杆14内安装有主弹簧17,主弹簧17的顶部通过主弹簧固定杆18安装在推杆动力卡9的内侧顶部,推杆14可在推杆动力卡9内沿着竖直方向移动预设距离三。
优选的,笔帽1的内侧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有笔帽内壳103,笔帽内壳103的顶部沿着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弹性臂102,弹性臂102的顶部设置有内壳卡勾104,笔帽内壳103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内壳卡槽105;
保护壳2上的两侧均设置有保护上壳体201,保护壳2的底部内侧设置有两个可与内壳卡槽105扣合在一起的保护壳下卡勾202,保护上壳体201的底部设置有保护壳上卡勾203,保护上壳体201的中部设置有保护壳限位槽204,保护上壳体201的顶部设置有保护壳上卡槽205;
笔身3的内侧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笔身第一阶梯306和笔身第二阶梯307,笔身第一阶梯306上方的笔身3内为笔身第一活动腔体,笔身第一阶梯306和笔身第二阶梯307之间的笔身3内为笔身第二活动腔体,笔身第二阶梯307下方的笔身3内设置有药筒仓301,药筒仓301外侧的笔身3内设置有环形的笔身下限位槽308,保护壳2安装在笔身下限位槽308内且可在笔身下限位槽308沿着竖直方向移动,笔身第一阶梯306上方的笔身第一活动腔体内设置有两个笔身卡勾305,笔身卡勾305可在保护壳限位槽204内沿着竖直方向移动,笔身3外侧靠近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可与保护壳上卡勾203扣合在一起的笔身下卡槽302,笔身下卡槽302上方一侧的笔身3上设置有笔身避位槽303,笔身3外侧靠近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笔身上卡槽304;
底盖10的顶部设置有卡接在笔身3顶部的底盖上台阶1001,底盖10上的外侧的两侧均设置有与笔身上卡槽304扣合在一起的底盖下卡勾1002,底盖上台阶1001的内侧设置有底盖内壳1007,副弹簧套筒6和支架动力盖8的顶部均位于底盖内壳1007外侧的底盖10内,推杆套筒16和推杆动力卡9的顶部均位于底盖内壳1007内,底盖内壳1007内侧顶部沿着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底盖上卡勾1003,相邻底盖上卡勾1003之间下方的底盖内壳1007内设置有底盖上限位台1004,底盖内壳1007外侧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底盖内壳卡勾1008,底盖内壳1007外侧的底盖10的内侧顶部沿着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底盖内壳定位筋条1009;
副弹簧套筒6的底部设置有副套筒下盖601,副套筒下盖601的两侧均设置有与保护壳上卡槽205扣合在一起的副套筒卡勾602,副套筒下盖601上靠近中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副套筒避位槽603;
支架动力盖8上靠近中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动力盖卡勾802,动力盖卡勾802上方的支架动力盖8上沿着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与底盖内壳卡勾1008扣合在一起的动力盖卡槽803,支架动力盖8的顶部沿着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与底盖内壳定位筋条1009卡接在一起的动力盖定位槽804;
推杆套筒16的底部设置有推杆套筒下盖1601,推杆套筒下盖1601上的两侧均设置有推杆套筒定位台阶1602,相邻推杆套筒定位台阶1602之间的推杆套筒16上设置有推杆套筒外卡勾1603,推杆套筒16上靠近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推杆套筒避位槽1604,相邻推杆套筒避位槽1604之间的推杆套筒16上设置有可与动力盖卡勾802扣合在一起的推杆套筒卡槽1605,推杆套筒下盖1601的内侧设置有推杆套筒下盖台阶1607;
推杆动力卡9的顶部卡接在底盖上限位台1004和底盖上卡勾1003之间,推杆动力卡9靠近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动力卡卡勾901;
推杆14上靠近中部的位置设置有推杆限位台阶1402,推杆限位台阶1402上方的推杆14上设置有两个可与动力卡卡勾901扣合在一起的推杆卡槽1403;
药包材支架11从下往上依次包括支架筒体1101和支架上盖1103,支架筒体1101上设置有两个沿着竖直方向的支架行程止位筋条1102,支架行程止位筋条1102可在笔身第二活动腔体内沿着竖直方向移动,推杆套筒下盖1601安装在支架上盖1103内,支架上盖1103上设置有两个与推杆套筒定位台阶1602相配合的支架定位槽1107,且推杆套筒定位台阶1602定位在支架定位槽1107下方的支架定位架1105上,支架上盖1103上设置有两个与推杆套筒外卡勾1603扣合在一起的支架第二卡槽1106;
药包材12的顶部设置有卡接在支架上盖1103上的药包材上台阶1201,药包材12的底部安装有针头1205,针头1205外侧的药包材12的底部安装有针头护帽1202,针头护帽1202上沿着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可与内壳卡勾104扣合在一起的护帽卡槽1204,药包材12内安装有活塞1203,推杆14的底部可延伸至药包材12内并与下方的活塞1203相接触。上述的药包材12即为常见的药筒的功能,在药包材12内注有肾上腺素。
优选的,笔身3的外侧安装有标签4。笔帽1外侧的接触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起101。推杆限位台阶1402下方的推杆14上设置有推杆限位圈1401,推杆限位台阶1402和推杆限位圈1401之间的推杆14上安装有计量调整圈13。
优选的,推杆套筒下盖1601和支架上盖1103之间设置有缓冲垫15,缓冲垫15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垫下台阶1502,缓冲垫下台阶1502卡接在药包材上台阶1201内,缓冲垫15设置有两个缓冲垫卡勾1501,支架上盖1103上设置有两个与缓冲垫卡勾1501扣合在一起的支架第一卡槽1104,推杆套筒下盖台阶1607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与下方的缓冲垫15相接触的推杆套筒内筋条1608。
优选的,副弹簧套筒6的内侧设置有两个沿着竖直方向的副套筒导向槽604,支架动力盖8上设置有两个与副套筒导向槽604相配合的动力盖导向筋801,且支架动力盖8内沿着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动力盖内筋条805。
优选的,推杆套筒16上设置有两个沿着竖直方向的推杆套筒定位槽1606,底盖内壳1007内设置有两个与推杆套筒定位槽1606相配合的底盖定位筋1006。
优选的,其中一个底盖上限位台1004上设置有底盖防呆定位柱1005,推杆动力卡9的顶部设置有与底盖防呆定位柱1005相配合的动力卡定位孔902。
优选的,推杆动力卡9的内侧设置有两个沿着竖直方向的动力卡定位槽903,位于推杆限位台阶1402顶部的推杆14上设置有与动力卡定位槽903相配合的推杆定位筋条1404。
本发明的实现原理简述:通过拔掉笔帽1后,按压保护壳2,触发弹簧机构,弹簧推动副弹簧套筒6将药包材12推动到指定位置,即出针位置,进而启动二次推进,推杆14将药液进行推出注射,注射完成后拔出注射针头,保护壳2弹出,实现隐针防护功能。
一、在未使用时,如图22和图23所示:
1)保护壳下卡勾202被内壳卡槽105勾住,此时的笔帽1未拔出,将保护壳2拉住并限制其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
2)内壳卡勾104勾住护帽卡槽1204;
3)带有注射液的药包材12安装于药包材支架11内,药包材支架11与顶部的推杆套筒16组装在一起;
4)主弹簧17在安装好时处于压缩状态;
5)缓冲垫15置于推杆套筒16和药包材12之间的药包材支架11内,可以有效的保护下方的药包材12;
6)推杆动力卡9卡住推杆14;
7)保护壳上卡勾203的初始位置位于笔身避位槽303内;
8)推杆14与药包材12内的活塞1203在初始位置未接触;
9)保护壳2和副弹簧套筒6上下卡合在一起;
10)药包材支架11和顶部的推杆套筒16卡勾在一起;
11)支架动力盖8和推杆套筒16卡勾在一起;
12)底盖10和支架动力盖8卡勾在一起;
13)副弹簧7安装在副弹簧套筒6上的外侧并处于压缩状态;
14)套筒弹簧5安装在推杆套筒16上的外侧并处于压缩状态。
二、在使用时(即拔出笔帽并朝向底盖一侧按压保护壳时),如图24和图25所示:
1)拔出笔帽1,笔帽1连带着将药包材12底部的针头护帽1202一起拔掉;
2)向上(即朝向底盖一侧的方向)按压保护壳2,使得保护壳2移动至笔身下限位槽308内朝向顶部的一侧;
3)保护壳2带动副弹簧套筒6朝向顶部的一侧移动,副弹簧7压缩。
三、在一级推进时,如图26和图27所示:
1)副弹簧7继续压缩,副弹簧套筒6上的副套筒避位槽603移动到动力盖卡勾802的上方,使得动力盖卡勾802被释放,解除支架动力盖8对推杆套筒16的卡勾处理;
2)之后,推杆套筒16朝向底部的一侧移动,并带动药包材支架11和药包材12朝向底部的一侧移动;
3)当支架行程止位筋条1102的底部完全到达笔身第二阶梯307的底部后,针头1205到达出针状态,实现出针动作。
四、在二级推进时,如图28所示:
1)推杆套筒16朝向底部的一侧移动时,当推杆套筒避位槽1604位于动力卡卡勾901的上方,动力卡卡勾901被释放,主弹簧17带动推杆14朝向底部的一侧推进,并推动活塞1203朝向底部的一侧移动,实现二次推进动作。
五、在使用结束后解除按压保护壳时,如图29和30所示:
1)此时解除对保护壳2的按压处理,副弹簧7的压缩状态被释放,使得副弹簧套筒6带动保护壳2朝向底部的一侧移动;
2)当保护壳2完全离开笔身下限位槽308后,保护壳上卡勾203位于笔身下卡槽302内,针头1205相当于回缩至保护壳2内。
六、本发明的组装方式如下:
1)组装底盖10和推杆动力卡9:将推杆动力卡9顶部的动力卡定位孔902对准底盖防呆定位柱1005压入底盖10,推杆动力卡9顶部的四周台阶和底盖10四周的底盖上卡勾1003进行扣合,完成半成品一组装。
2)组装支架动力盖8+底盖10,完成半成品二:将支架动力盖8顶部的动力盖定位槽804插入上方的底盖10内的底盖内壳定位筋条1009内,并通过动力盖卡槽803与底盖内壳卡勾1008卡勾在一起,完成半成品二组装。
3)组装副弹簧套筒6+副弹簧7+半成品二,完成半成品三组装。
将副弹簧7套入副弹簧套筒6,再套入半成品二,完成半成品三组装。
4)组装套筒弹簧5+推杆套筒16+半成品三,完成半成品四组装。
5)组装主弹簧17+推杆14+计量调整圈13+主弹簧固定杆18+半成品四,完成半成品五组装。
6)组装缓冲垫15+药包材12+药包材支架11,完成半成品六组装。
7)组装半成品五+半成品六,完成半成品七组装。
8)组装保护壳2和笔身3,完成半成品八组装。
9)组装半成品七和半成品八,完成半成品九组装。
10)组装笔帽1和半成品九,完成成品组装。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单次剂量带二次发射的肾上腺素自动注射装置,包括笔帽(1)、保护壳(2)、笔身(3)、底盖(10)、药包材(12)和推杆(14),所述笔身(3)的顶部安装有底盖(10),所述笔身(3)的底部安装有笔帽(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笔身(3)内从上往下依次安装有副弹簧套筒(6)和保护壳(2),所述保护壳(2)的顶部与副弹簧套筒(6)的底部连接在一起,所述保护壳(2)的底部与下方的笔帽(1)连接在一起,所述保护壳(2)可在笔身(3)内沿着竖直方向移动预设距离一,所述保护壳(2)可带动上方的副弹簧套筒(6)在笔身(3)内沿着竖直方向移动预设距离一;
所述副弹簧套筒(6)内从外至内依次设置有支架动力盖(8)、推杆套筒(16)、推杆动力卡(9)和推杆(14),所述保护壳(2)内从外至内依次设置有药包材支架(11)和药包材(12);
所述副弹簧套筒(6)和底盖(10)之间安装有副弹簧(7),所述支架动力盖(8)的顶部与上方的底盖(10)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架动力盖(8)可与内侧的推杆套筒(16)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架动力盖(8)和推杆套筒(16)之间安装有套筒弹簧(5),所述推杆动力卡(9)与上方的底盖(10)连接在一起,所述推杆动力卡(9)可与内侧的推杆(14)连接在一起,所述推杆套筒(16)安装在药包材支架(11)的顶部,所述药包材(12)安装在药包材支架(11)内,所述推杆(14)的底部延伸至下方的药包材(12)内;
所述推杆套筒(16)可在支架动力盖(8)内沿着竖直方向移动预设距离二,所述推杆套筒(16)可带动下方的药包材支架(11)在笔身(3)内沿着竖直方向移动预设距离二;
所述推杆(14)内安装有主弹簧(17),所述主弹簧(17)的顶部通过主弹簧固定杆(18)安装在推杆动力卡(9)的内侧顶部,所述推杆(14)可在推杆动力卡(9)内沿着竖直方向移动预设距离三;
所述笔帽(1)的内侧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有笔帽内壳(103),所述笔帽内壳(103)的顶部沿着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弹性臂(102),所述弹性臂(102)的顶部设置有内壳卡勾(104),所述笔帽内壳(103)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内壳卡槽(105);
所述保护壳(2)上的两侧均设置有保护上壳体(201),所述保护壳(2)的底部内侧设置有两个可与内壳卡槽(105)扣合在一起的保护壳下卡勾(202),所述保护上壳体(201)的底部设置有保护壳上卡勾(203),所述保护上壳体(201)的中部设置有保护壳限位槽(204),所述保护上壳体(201)的顶部设置有保护壳上卡槽(205);
所述笔身(3)的内侧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笔身第一阶梯(306)和笔身第二阶梯(307),所述笔身第一阶梯(306)上方的笔身(3)内为笔身第一活动腔体,所述笔身第一阶梯(306)和笔身第二阶梯(307)之间的笔身(3)内为笔身第二活动腔体,所述笔身第二阶梯(307)下方的笔身(3)内设置有药筒仓(301),所述药筒仓(301)外侧的笔身(3)内设置有环形的笔身下限位槽(308),所述保护壳(2)安装在笔身下限位槽(308)内且可在笔身下限位槽(308)沿着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笔身第一阶梯(306)上方的笔身第一活动腔体内设置有两个笔身卡勾(305),所述笔身卡勾(305)可在保护壳限位槽(204)内沿着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笔身(3)外侧靠近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可与保护壳上卡勾(203)扣合在一起的笔身下卡槽(302),所述笔身下卡槽(302)上方一侧的笔身(3)上设置有笔身避位槽(303),所述笔身(3)外侧靠近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笔身上卡槽(304);
所述底盖(10)的顶部设置有卡接在笔身(3)顶部的底盖上台阶(1001),所述底盖(10)上的外侧的两侧均设置有与笔身上卡槽(304)扣合在一起的底盖下卡勾(1002),所述底盖上台阶(1001)的内侧设置有底盖内壳(1007),所述副弹簧套筒(6)和支架动力盖(8)的顶部均位于底盖内壳(1007)外侧的底盖(10)内,所述推杆套筒(16)和推杆动力卡(9)的顶部均位于底盖内壳(1007)内,所述底盖内壳(1007)内侧顶部沿着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底盖上卡勾(1003),相邻所述底盖上卡勾(1003)之间下方的底盖内壳(1007)内设置有底盖上限位台(1004),所述底盖内壳(1007)外侧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底盖内壳卡勾(1008),所述底盖内壳(1007)外侧的底盖(10)的内侧顶部沿着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底盖内壳定位筋条(1009);
所述副弹簧套筒(6)的底部设置有副套筒下盖(601),所述副套筒下盖(601)的两侧均设置有与保护壳上卡槽(205)扣合在一起的副套筒卡勾(602),所述副套筒下盖(601)上靠近中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副套筒避位槽(603);
所述支架动力盖(8)上靠近中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动力盖卡勾(802),所述动力盖卡勾(802)上方的支架动力盖(8)上沿着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与底盖内壳卡勾(1008)扣合在一起的动力盖卡槽(803),所述支架动力盖(8)的顶部沿着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与底盖内壳定位筋条(1009)卡接在一起的动力盖定位槽(804);
所述推杆套筒(16)的底部设置有推杆套筒下盖(1601),所述推杆套筒下盖(1601)上的两侧均设置有推杆套筒定位台阶(1602),相邻所述推杆套筒定位台阶(1602)之间的推杆套筒(16)上设置有推杆套筒外卡勾(1603),所述推杆套筒(16)上靠近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推杆套筒避位槽(1604),相邻所述推杆套筒避位槽(1604)之间的推杆套筒(16)上设置有可与动力盖卡勾(802)扣合在一起的推杆套筒卡槽(1605),所述推杆套筒下盖(1601)的内侧设置有推杆套筒下盖台阶(1607);
所述推杆动力卡(9)的顶部卡接在底盖上限位台(1004)和底盖上卡勾(1003)之间,所述推杆动力卡(9)靠近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动力卡卡勾(901);
所述推杆(14)上靠近中部的位置设置有推杆限位台阶(1402),所述推杆限位台阶(1402)上方的推杆(14)上设置有两个可与动力卡卡勾(901)扣合在一起的推杆卡槽(1403);
所述药包材支架(11)从下往上依次包括支架筒体(1101)和支架上盖(1103),所述支架筒体(1101)上设置有两个沿着竖直方向的支架行程止位筋条(1102),所述支架行程止位筋条(1102)可在笔身第二活动腔体内沿着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推杆套筒下盖(1601)安装在支架上盖(1103)内,所述支架上盖(1103)上设置有两个与推杆套筒定位台阶(1602)相配合的支架定位槽(1107),且所述推杆套筒定位台阶(1602)定位在支架定位槽(1107)下方的支架定位架(1105)上,所述支架上盖(1103)上设置有两个与推杆套筒外卡勾(1603)扣合在一起的支架第二卡槽(1106);
所述药包材(12)的顶部设置有卡接在支架上盖(1103)上的药包材上台阶(1201),所述药包材(12)的底部安装有针头(1205),所述针头(1205)外侧的药包材(12)的底部安装有针头护帽(1202),所述针头护帽(1202)上沿着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可与内壳卡勾(104)扣合在一起的护帽卡槽(1204),所述药包材(12)内安装有活塞(1203),所述推杆(14)的底部可延伸至药包材(12)内并与下方的活塞(1203)相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次剂量带二次发射的肾上腺素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身(3)的外侧安装有标签(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次剂量带二次发射的肾上腺素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帽(1)外侧的接触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起(10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次剂量带二次发射的肾上腺素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限位台阶(1402)下方的推杆(14)上设置有推杆限位圈(1401),所述推杆限位台阶(1402)和推杆限位圈(1401)之间的推杆(14)上安装有计量调整圈(1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次剂量带二次发射的肾上腺素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套筒下盖(1601)和支架上盖(1103)之间设置有缓冲垫(15),所述缓冲垫(15)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垫下台阶(1502),所述缓冲垫下台阶(1502)卡接在药包材上台阶(1201)内,所述缓冲垫(15)设置有两个缓冲垫卡勾(1501),所述支架上盖(1103)上设置有两个与缓冲垫卡勾(1501)扣合在一起的支架第一卡槽(1104),所述推杆套筒下盖台阶(1607)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与下方的缓冲垫(15)相接触的推杆套筒内筋条(160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次剂量带二次发射的肾上腺素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弹簧套筒(6)的内侧设置有两个沿着竖直方向的副套筒导向槽(604),所述支架动力盖(8)上设置有两个与副套筒导向槽(604)相配合的动力盖导向筋(801),且所述支架动力盖(8)内沿着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动力盖内筋条(80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次剂量带二次发射的肾上腺素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套筒(16)上设置有两个沿着竖直方向的推杆套筒定位槽(1606),所述底盖内壳(1007)内设置有两个与推杆套筒定位槽(1606)相配合的底盖定位筋(1006)。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次剂量带二次发射的肾上腺素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底盖上限位台(1004)上设置有底盖防呆定位柱(1005),所述推杆动力卡(9)的顶部设置有与底盖防呆定位柱(1005)相配合的动力卡定位孔(90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次剂量带二次发射的肾上腺素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动力卡(9)的内侧设置有两个沿着竖直方向的动力卡定位槽(903),位于所述推杆限位台阶(1402)顶部的推杆(14)上设置有与动力卡定位槽(903)相配合的推杆定位筋条(1404)。
CN202311029850.XA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单次剂量带二次发射的肾上腺素自动注射装置 Active CN1167640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9850.XA CN116764035B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单次剂量带二次发射的肾上腺素自动注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9850.XA CN116764035B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单次剂量带二次发射的肾上腺素自动注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64035A CN116764035A (zh) 2023-09-19
CN116764035B true CN116764035B (zh) 2023-11-21

Family

ID=88010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29850.XA Active CN116764035B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单次剂量带二次发射的肾上腺素自动注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6403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989904U (zh) * 2018-05-23 2019-06-18 派格生物医药(苏州)有限公司 注射笔
CN209575432U (zh) * 2018-09-30 2019-11-05 江苏德尔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用于预灌封注射器的注射装置
CN112076364A (zh) * 2020-10-16 2020-12-15 山东威高普瑞医药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注射器
CN113117191A (zh) * 2021-05-13 2021-07-16 深圳惠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注射笔
CN113499513A (zh) * 2021-06-28 2021-10-15 苏州赛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注射笔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989904U (zh) * 2018-05-23 2019-06-18 派格生物医药(苏州)有限公司 注射笔
CN209575432U (zh) * 2018-09-30 2019-11-05 江苏德尔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用于预灌封注射器的注射装置
CN112076364A (zh) * 2020-10-16 2020-12-15 山东威高普瑞医药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注射器
CN113117191A (zh) * 2021-05-13 2021-07-16 深圳惠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注射笔
CN113499513A (zh) * 2021-06-28 2021-10-15 苏州赛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注射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64035A (zh) 202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67609B2 (ja) 自動注射器デバイス
KR102565164B1 (ko) 안전 바늘 커버를 구비한, 조성물을 주입하기 위한 의료용 장치
US11135371B2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 for injecting medicaments
JP5026405B2 (ja) 短針を有する注射器のための充填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9272098B2 (en) Auto-injector
US10201658B2 (en) Auto-injector
US4394863A (en) Automatic injector with cartridge having separate sequentially injectable medicaments
EP3256196B1 (en) Safe auto-needle device
US2006012912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epinephrine
US20010051789A1 (en) Low cost disposable needleless injector system for variable and fixed dose applications
US20130116626A1 (en) Medical Needle Safety Devices
CN102245236B (zh) 可倾斜安全针
KR20130138797A (ko) 자동 주사 장치
KR20130120479A (ko) 자동 주사 장치
JPH11513291A (ja) 外被付きカートリッジを含み針を使わず噴射による注射装置
USRE48593E1 (en) Auto-injector
CZ298721B6 (cs) Bezpečnostní injekční zařízení pro kapalné nebo polotuhé přípravky
CN101166504B (zh) 具有短针头的注射器的填装系统和方法
CN116764035B (zh) 一种单次剂量带二次发射的肾上腺素自动注射装置
CN211272886U (zh) 一种可替换药物的预充填自动注射器
US20230293818A1 (en) Medication delivery device including disposable and reusable portions
US20220355031A1 (en) Syringe
US20200405974A1 (en) Ultra-Low Waste Disposable Syringe with Self-Adjusting Integrated Safety Features
CA3237172A1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edicament delivery
WO2022150927A1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edicament deliv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05

Address after: No. 8 Park Road, Development Zone,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010

Patentee after: Jiashu Medical Technology (Nanto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5000 room d607, No. 388 Ruoshui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Jiashu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