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61647A - 用于预填充注射器的注射终点信号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预填充注射器的注射终点信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61647A
CN116761647A CN202080108378.7A CN202080108378A CN116761647A CN 116761647 A CN116761647 A CN 116761647A CN 202080108378 A CN202080108378 A CN 202080108378A CN 116761647 A CN116761647 A CN 1167616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shield
circuit
signal device
endpoin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837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马尔科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ocorp Production SA
Original Assignee
Biocorp Production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ocorp Production SA filed Critical Biocorp Production SA
Publication of CN1167616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616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205Apparatus for removing or disposing of used needles or syringes, e.g. containers; 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from used needles
    • A61M5/321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by used needles
    • A61M5/3243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by used needles being axially-extensible, e.g. protective sleeves coaxially slidable on the syringe barre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28Syringe ampoules or carpules, i.e. ampoules or carpules provided with a needle
    • A61M5/281Syringe ampoules or carpules, i.e. ampoules or carpules provided with a needle using emptying means to expel or eject media, e.g. pistons, deformation of the ampoule, or telescoping of the ampou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15Pistons; Piston-rods; Guiding, blocking or restricting the movement of the rod or piston; Appliances on the rod for facilitating dosing ; Dosing mechanisms
    • A61M5/31565Administration mechanisms, i.e.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modes of administering a dose
    • A61M5/31566Means improving security or handling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5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having means for preventing re-use, or for indicating if defective, used, tampered with or unsterile
    • A61M5/5086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having means for preventing re-use, or for indicating if defective, used, tampered with or unsterile for indicating if defective, used, tampered with or unsteri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2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local intradevice communic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5Communication
    • A61M2205/3546Range
    • A61M2205/3569Range sublocal, e.g. between console and disposa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5Communication
    • A61M2205/3576Communication with non implanted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s, e.g. using external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 A61M2205/3592Communication with non implanted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s, e.g. using external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using telemetric means, e.g. radio or optical transmis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5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with microprocessors or comput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用于安装在预填充注射器上的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包括针头护罩,其中,护罩从第一缩回位置平移到第二延伸位置。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包括近场通信(NFC)电路和激活开关,并且当安装在预填充注射器上时,在护罩的第一缩回位置,激活开关将NFC电路保持在非激活状态,在非激活状态下,注射终点信息对于NFC电路是不可访问的,而在护罩的第二延伸位置,激活开关将NFC电路保持在激活状态,在激活状态下,注射终点信息对于NFC电路是可访问的。激活开关经由护罩的一部分与激活开关之间的相互配合的表面接合而从非激活状态移动到激活状态。

Description

用于预填充注射器的注射终点信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填充注射器和相关技术。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近场通信电路(通常缩写为NFC)的用于预填充注射器的信号组件。
背景技术
预填充注射器本身对于技术人员是已知的,并且通常用于各种固定或单位剂量物质的施用,无论是药品还是其他物质。例如,预填充注射器通常用于药物(诸如,免疫接种活动和方案的疫苗)的施用,或用于长期病症(诸如,例如糖尿病或其它疾病,这些其它疾病需要固定、预测量和存储剂量的药品的施用管理,例如,用于治疗蛇或蜘蛛咬伤的抗毒剂)的治疗,或用于治疗或处理其它可能危及生命情况(诸如急性疼痛或创伤、心肌梗塞、过敏性休克、细菌或中毒休克等)的紧急注射。因此,预填充注射器的应用为广泛的和周知的。
这种预填充注射器通常包括:
细长中空注射器主体,该细长中空注射器主体具有近侧末端和远侧末端,在近侧末端具有第一开口,以及在所述近侧末端围绕所述第一开口从中空注射器主体向外突出的套环或凸缘;
注射针,该注射针安装或可安装于中空细长注射器主体的远侧末端,并且在所述远侧末端处闭合中空细长注射器主体的第二开口;
受控量的可注射材料,该可注射材料引入至中空主体中;和
柱塞,该柱塞的尺寸配置成经由中空注射器主体的近侧末端和相应的近侧开口插入到所述中空细长注射器主体中,该柱塞具有柱塞主体,该柱塞主体包括位于柱塞主体的远侧末端的止动器和位于所述柱塞主体的近侧末端的柱塞头。
这种预填充注射器的一般问题之一是能够知道注射器何时被实际使用,以避免试图重复使用,或处于追踪目的,例如为了解可注射物质是否已从预填充注射器施用和施用的量。为此,各种追踪系统已与这种预填充注射器相关联,以试图克服这种一般问题。
例如,公布为WO2014089086的国际专利申请涉及一种使用电子药品装置(例如自动注射器)的方法,该自动注射器包括药品,例如用于治疗过敏性休克的肾上腺素。该装置包括传感器、ID标签(例如RFID、NFC或用于短程无线通信(例如蓝牙通信)的其它标签)、存储器、显示器、扬声器以及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处理器将这些部件的一者或多者互连,并且该通信接口包括的接口可用于经由wifi、移动运营商网络或卫星进行通信。该处理器配置为响应于事件的发生(例如药品的施用和药品的过期)经由通信接口与至少一个远程系统(例如移动电话)通信。传感器用于检测装置的激活,并且包括易碎元件,该易碎元件在装置激活时完成或断开电子电路。传感器将信号提供至ID标签以响应于自动注射器装置的使用而执行动作,并且更改存储器来指示该装置已被使用以及使用时间的记录。ID标签还将信息从自动注射器装置提供至无线读取器,例如支持NFC的移动装置,例如移动电话。使用RFID、NFC或其它无线通信,移动电话读取药品信息,该药品信息打印在自动注射器装置上或存储在自动注射器装置存储器中。
类似地,公布为US2019038840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预填充注射器,该预填充注射器包括两个天线(第一传输天线和第二旁路天线)的复杂布置,该第一传输天线配置为将控制信号传输到外部设备,连接至第一传输天线的控制电子设备配置为将指令提供至传输天线以传输控制信号;该第二旁路天线的定位配置为当旁路天线处于未受干扰位置时防止控制电子设备将指令提供至传输天线,并且当旁路天线从未受干扰的位置移位时允许控制电子设备将指令提供至传输天线。两个天线和控制电子设备的复杂布置集成在注射器柱塞的近端,并由按钮覆盖。旁路天线配置为物理上可破坏电开关,当注射器的使用者按下按钮时,该物理可破坏电开关的电接触断开。按下按钮导致不可修复地破坏旁路天线的电接触,从而激活初级天线电路并发出注射器开始使用的信号。
此外,公布为WO2018111969A1的国际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适于将药品推出注射器的柱塞杆,该柱塞杆包括大小和尺寸适于作用于注射器上的活塞的轴,以及包含无线传感器的至少两个子单元的手指致动头部。在预激活配置中,子单元通过物理屏障彼此隔开,并且无线传感器不可操作。在激活后配置中,子单元相互连接,传感器可操作以发送信号。使用者激活手指致动头部以可逆地移动物理屏障,并将柱塞杆从预激活配置移动到激活后配置。传感器发送的信号包括与将药品喷出注射器有关的信息,并由远程接收器接收。
尽管在上述文档中公开了解决方案,但是使用近场通信的注射终点检测和信号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挑战需要克服。对于特别修改以特定方式起作用的预填充注射器尤其如此。例如,集成安全机构的预填充注射器也是已知的,以保护使用者在注射完成后免受针刺伤害。这种预填充注射器通常包括一个系统,该系统在注射完成后自动保护使用者不受针头伤害或将针头移除。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目的,申请人提供了一种注射终点信号装置,该注射终点信号装置适于并配置为安装在预填充注射器上并与其一起使用,该预填充注射器包括针头安全机构,其中,一旦针头安全机构已被激活,与注射终点有关的信息仅能够经由无线通信电路(例如,近场通信电路)发出信号。
这些和其他目的将在下文中描述,或者从以下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提供一种注射终点信号装置,该注射终点信号装置适于并配置为安装在预填充注射器上,预填充注射器包括注射后针头护罩,针头护罩配置为从第一位置平移到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护罩缩回并且预填充注射器的针头暴露,在第二位置,护罩延伸并且预填充注射器的针头完全被护罩包围,其中:
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包括无线注射终点信号系统,无线注射终点信号系统包括近场通信(NFC)电路和激活开关;并且
当安装在预填充注射器上时:
在所述护罩的第一缩回位置,激活开关将NFC电路保持在非激活状态,在非激活状态下,NFC电路是断开的,并且在非激活状态下,注射终点信息对于NFC电路是不可访问的;以及
在所述护罩的第二延伸位置,激活开关将NFC电路保持在激活状态,在激活状态下,NFC电路是接通的,并且在激活状态下,注射终点信息对于NFC电路是可访问的;
其中,激活开关经由护罩的一部分与激活开关之间相互配合的表面接合而从非激活状态移动到激活状态。
从本发明可以理解,预填充注射器基本上如上所述,并且包括:
细长中空注射器主体,该细长中空注射器主体具有近侧末端和远侧末端,在近侧末端具有第一开口,以及在所述近侧末端围绕所述第一开口从中空注射器主体向外突出的套环或凸缘;
注射针,该注射针安装或可安装于中空细长注射器主体的远侧末端,并且在所述远侧末端处闭合中空细长注射器主体的第二开口;
受控量的可注射材料,该可注射材料引入至中空主体中;和
柱塞,该柱塞的尺寸配置成经由中空注射器主体的近侧末端和相应的近侧开口插入到所述中空细长注射器主体中,该柱塞具有柱塞主体,该柱塞主体包括位于柱塞主体的远侧末端的止动器和位于所述柱塞主体的近侧末端的柱塞头。
一般来说,大多数这种预填充注射器仅用于单次使用,例如,在注射疫苗或其他单剂量施用药品时,使用后应根据当前适当的良好使用规范进行处置。
预填充注射器包括注射后针头护罩。就本说明书而言,“注射后针头护罩”一词应理解为指配备有被动或主动针头护罩的预填充注射器,该被动或主动针头护罩在注射器内容纳的物质喷射完成时或此后立即可操作。在本文中,关于针头安全护罩的表述“被动”和“主动”分别是指:
“被动”——针头护罩是由于预填充注射器的一个或多个部件相对于针头护罩的移动而自动激活的,该激活独立于预填充注射器使用者的任何动作,除了实现从注射器腔内喷射出物质;
“主动”——针头护罩是通过单独的或有意的操作来将注射器腔内的可注射物质正常排出,并在排出操作结束后由预填充注射器的使用者进行激活。
如上所述,针头护罩配置为从第一位置平移到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护罩缩回并且预填充注射器的针头露出,在第二位置,护罩延伸并且预填充注射器的针头完全被护罩包围。以这种方式操作的预填充注射器的一个示例是由Becton Dickinson销售的商标名为"BD Ultrasafe Passive"TM的注射器,该注射器涉及一种用于预填充ISO标准玻璃注射器的被动针头防护机构,可单手进行注射。在该装置中,针头安全护罩处于第一位置,在该第一位置中,在注射运动的开始和整个过程中,当柱塞沿着注射器的中心纵向轴线在远端方向上移动时,针头露出,直到注射器的柱塞头与一对可弹性变形的释放翼片接合,从而从中心轴线径向向外推动释放翼片,释放翼片又在针头护罩的近端处压在针头护罩的可弹性变形部分上。针头护罩在护罩近端处的弹性变形导致护罩的孔沿其长度略微变宽。支座套筒位于护罩的孔内,并且定位成与注射器筒管的外表面固定轴向接合接触。预约束的偏压弹簧位于护罩的孔中,在护罩的远端和支座套筒的面向远侧的接触表面之间,该弹簧与支座套筒的面向远侧的接触表面相抵。在注射完成时,由柱塞头与可弹性变形的翼片相互作用引起的护罩的弹性变形变宽允许预约束的偏压弹簧沿着中心轴线轴向膨胀,同时推压支座套筒的面向远侧的接触表面,从而在远端方向上驱动护罩。当护罩沿远端方向从护罩缩回位置朝向护罩延伸位置移动时,护罩开始覆盖注射期间暴露的针头。
此外,当护罩沿远端方向移动时,护罩近端的弹性变形被释放,护罩的孔的内径开始恢复正常。通过位于护罩上邻近护罩近端的至少一个凹部来防止护罩向远侧延伸超过预定的轴向极限,该凹部接收位于支座套筒上并从支座套筒延伸的至少一个径向突出的齿。近侧凹部、支座套筒的位置和偏压弹簧的相应膨胀分别决定了护罩从第一针头暴露位置到第二针头覆盖位置以及护罩延伸位置的轴向行进范围。
如上所述,注射终点信号装置还包括无线注射终点信号系统,该系统包括近场通信电路和激活开关。当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安装在诸如上述的预填充注射器上时,在护罩的第一缩回位置,激活开关将近场通信电路保持在非激活状态,在该非激活状态中,所述电路断开,并且在该非激活状态下,注射终点信息对于NFC电路是不可访问的。如本文所用,术语“非激活”和“断开”涉及NFC电路不可能检索或发现注射终点信息。例如,所讨论的终点信息可以简单到单个比特的数据,或者电脉冲,或者允许带电粒子(例如电子)通过的打开或关闭的导电或半导电门的简单状态。
相反地,在护罩的第二延伸位置,激活开关将NFC电路保持在激活状态,在该激活状态中,所述电路接通,并且因此,在该激活状态下,注射终点信息对于NFC电路是可访问的。因此,如本文所用,术语“激活”和“接通”涉及NFC电路在通电时可以以已知方式检索或发现注射终点信息。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只有当激活开关处于激活或“接通”状态时,NFC电路才能获得终点信息,并且只有实际已经完成的注射才能通过NFC电路传送到单独的NFC读取器或适当地配备有NFC的智能手机设备。
作为RFID技术的衍生物或演进的近场通信(NFC)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国际标准ISO/IEC 14443和ISO/IEC 18000-3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前者定义了用于存储信息的ID卡的功能,例如在NFC ID标签中发现的信息,而后者定义了配备NFC的设备使用的RFID通信。NFC的基础可以在射频识别或RFID技术中找到,该技术提供了适当配备的硬件,以使用无线电波向无电源或未通电的无源电子标签供电并与之通信。因此,本发明中使用的NFC电路包括无源ID标签,其存储了一组信息,例如,可注射物质的类型、单位剂量、浓度、有效期等,以及任何其他有用的或需要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适当地存储在这种NFC ID标签的范围内。NFC电路还包括相应的适当通信部件,其通常使NFC电路在通电时能够与另一个支持NFC的设备(例如智能手机)交换所述信息。还提供了形成NFC电路一部分的天线,以捕获NFC协议的特定功能频率的无线电波,从而使电路通电。
此外,如上所述,近场通信电路的激活开关,当安装在如上所述的预填充注射器上时,通过护罩的一部分和激活开关之间的相互配合的表面接合而从非激活状态移动到激活状态。因此,激活开关与安全护罩机构的一部分的物理相互作用接合并且通过该物理相互作用而移动。
有利地,根据另一个目的,只有当护罩定位在完全延伸位置时,在激活开关和针头安全护罩的相应部分之间才提供相互配合的表面接合。换言之,近场通信电路仅在护罩到达其完全覆盖预填充注射器的针头的最终延伸位置时才激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定的是,不仅预填充注射器可以安全地处理,而且还可以确定已经到达喷射和/或注射终点,并且使得集成到终点信号装置中的NFC电路相应地可以访问终点信息,然后可以通过位于注射点信号装置中的NFC电路的通电,以通常的方式向配备NFC的读取器设备发送终点信息。
根据另一个目的,通过护罩的近侧部分和激活开关之间的配合表面接合,激活开关从非激活状态移动到激活状态。护罩的合适的近侧部分可以是位于护罩中、在护罩的近端附近的凹部,该凹部接收位于支座套筒上并从支座套筒延伸的至少一个径向突出的齿,如上所述。在这样的配置中,激活开关安装在护罩上并且处于非激活状态时,激活开关被定位成从凹部上方面向护罩的孔的位置占据由凹部提供的空间。当注射完成时,由于偏压弹簧抵靠支座套筒的相互作用,护罩如上所述在近端方向上轴向移动,使得支座套筒的突出的齿结合在护罩的凹部中,并推压激活开关,以将所述开关从非激活或“断开”状态移动到激活或“接通”状态。
根据另一个目的,当电路支架主体安装在预填充注射器主体和/或针头安全护罩上时,激活开关平行于并沿着中心纵向轴线定位。
根据另一个目的,激活开关是可替换的或可移动的电触点。
根据另一个目的,可替换的或可移动的电触点选自由微动开关、偏压或受约束的导电金属条和可移动的导电表面组成的组。可替换的或可移动的电触点通常设置为可移动或替换,从第一非激活或“断开”位置到第二激活或“接通”位置,在第一非激活或“断开”位置,没有电流或电荷可以通过与电触点相互作用的电路;在第二激活或“接通”位置,电触点允许电荷或电流流过与电触点相互作用的电路。在导电表面被实施为开关的情况下,这种导电表面可以有效地包括分布在这种表面中或表面上的导电材料,例如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一系列技术中的任何一种,如分层、嵌入、化学或物理沉积、蚀刻、雕刻、掺杂等。在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例中,位于电触点涂抹器上的导电表面包括碳或金属颗粒。当护罩移动到完全延伸位置时,一旦使支座套筒的突出的齿凹入护罩上提供的相应凹部中,该导电表面将形成电触点。在达到这样的位置之前,导电表面被配置成防止建立任何电触点,使NFC电路不能访问终点信息。
根据另一个目的,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包括近场通信电路支架主体,其中,电路支架主体安装在预填充注射器的纵向主体的向外表面上。
根据另一个目的,有利地,电路支架主体安装在针头安全护罩的向外表面上。所谓“向外”,可以理解为是指护罩的外表面,即,面向外的表面,与护罩的内表面或向内表面相反,向内表面面向进入护罩的孔内。
根据另一个目的,电路支架主体在平行于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内安装在预填充注射器上。
此外,有利地,根据另一个目的,电路支架主体安装在针头护罩的向外表面上,并且还与预填充注射器的至少一部分接合,使得电路支架本体不能从护罩上移除,但可以使护罩沿中心纵向轴线从护罩的第一缩回位置轴向移动到护罩的第二延伸位置。这种安装的最终结果是,电路支架主体不仅平行于注射器的中心纵向轴线,而且在所述平行的纵向平面内基本上正交于所述中心纵向轴线并且在所述中心纵向轴线的两侧延伸。
此外,根据另一个目的,有利地,NFC电路的激活开关的可替换的或可移动的电触点通过护罩在平行于中心纵向轴线的方向上从没有建立电触点的第一非激活位置平移到建立电触点的第二接触位置而建立激活电触点。因此,护罩用于直接地或间接地,例如经由支座套筒的突出的齿,将激活开关从NFC电路的电间隙或电隔离区域移开,从而闭合电路,并允许电流或电荷流动,从而使得NFC电路访问终点信息。
根据另一个目的,电路支架主体包括插座,该插座的尺寸被配置为适于接收和定位近场通信电路的NFC微控制器。设置在电路支架主体中的插座用于防止NFC微控制器相对于电路支架主体移动,例如,当将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安装在预填充注射器上时。
此外,根据另一个目的,近场通信电路有利地集成到盘形电路板上,NFC微控制器位于电路板的第一面上,激活开关位于电路板相对的第二面上。这样的配置一方面使得盘形电路板能够通过微控制器和电路支架主体的座插座之间的物理表面相互作用而被固定,另一方面使得激活开关能够自由地与针头护罩进行相应的配合表面接合。
根据另一个目的,盘形电路板的第一面通过至少一个或多个固定凸耳保持抵靠电路支架主体的盘形基座的向内表面。固定凸耳有助于将盘形电路板固定在电路支架主体中,并与插座一起适当地定位电路板,因此,当装置安装在预填充注射器上时,相对于针头护罩适当地定位相应的激活开关。
根据另一个目的,固定凸耳围绕电路支架主体的盘形基座的旋转轴线径向分布。
根据另一个目的,电路支架主体的盘形基座的旋转轴线垂直于预填充注射器的中心纵向轴线。由此可以理解,并且如本说明书其他地方所提到的,终点信号装置至少部分是盘形的,并且当盘安装在预填充注射器上时,该盘位于既平行于注射器的中心纵向轴线又在平行平面内正交于注射器的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内。因此,电路支架主体的盘形基座的旋转轴线垂直于与中心纵向轴线平行的水平面。
根据另一个目的,电路支架主体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壁,该至少一个或多个壁位于盘形基座的外周上,并且在远离盘形基座的相同方向上延伸。壁被成形和配置为与预填充注射器和/或针头护罩的至少一部分接合。
根据另一个目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延伸壁是弧形的,并且当装置安装在预填充注射器和/或针头安全护罩上时,所述壁与预填充注射器和/或针头安全护罩的至少一个侧壁弹性可变形地接合。
因此,从上面可以理解,电路支架主体有利地包括基座,最好为盘形,并且该基座设置有例如一对壁,该壁从所述基座的外周延伸,并且远离所述基座,最好在正交于电路支架主体的基座平面的方向上延伸。此外,壁有利地在基本上平行于电路支架主体的基座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延伸,以形成接合表面,该接合表面在安装在预填充注射器和/或针头护罩上时是可弹性变形的,并且该接合表面防止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围绕中心纵向轴线的任何横向运动。
根据另一个目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延伸壁各自包括可抓握的肩部,该可抓握的肩部从相应的延伸壁中的每一个的近端基本上正交于中心纵向轴线并远离中心纵向轴线延伸。可抓握的肩部被设计成与安装在针头护罩上的手指止动件(也称为支撑件)接合并邻接,并且肩部提供了一个表面,在使用过程中,一只手的手指压在该表面上,而柱塞通常由同一只手的拇指按压。
根据另一个目的,可抓握的肩部从肩部的径向远端沿近端方向延伸,以形成卷曲的唇部,该卷曲的唇部配置为与相应的手指止动件或支撑件以可弹性变形的卡扣接合方式接合,手指止动件或支撑件从护罩正交地向外延伸。卷曲的唇部用于将电路支架主体夹持或卡在注射器的支撑件上,并在注射期间在使用者用拇指按压柱塞时防止终点信号装置的任何不希望的移动。
根据另一个目的,可抓握的肩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可弹性变形的座凸耳,座凸耳远离肩部向近端延伸,以协助与手指止动件或支撑件接合。当支撑件与肩部接合时,这些座凸耳弹性移动,导致肩部移动越过支撑件的外周边缘,弹性变形,然后当支撑件的边缘固定时返回到它们的初始未变形状态。
根据另一个目的,一个或多个延伸壁、可抓握的肩部和卷曲的唇部由后盖封闭,该后盖从至少一个延伸壁的后边缘延伸到另一个延伸壁的后边缘。在这样的配置中,终点注射信号装置基本上是全封闭的,以防止例如使用者对装置的篡改,和/或流体、灰尘等的意外进入,这些可能潜在地干扰NFC电路的运行。
根据另一个目的,后盖包括可旋转的铰链,例如,便于将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安装在预填充注射器上,一旦装置已经安装在预填充注射器上,则随后关闭后盖。
因此,可以预见进一步的目的,可旋转的铰链是沿着延伸壁之一的边缘设置的。以这种方式,后盖因此基本上被配置为面板或门,具有与其中一个延伸壁的边缘对齐的铰接铰链。后盖还可以设置有相应的相对闩锁机构,以及设置在相对壁的相对边缘中的相应的相对凹部,以接收闩锁,以便后盖从安装信号装置期间的打开位置移动到安装到预填充注射器之后的关闭位置时固定后盖。
简单地说,注射终点信号装置被设计成具有以下功能:
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安装在具有可轴向平移的针头护罩的预填充注射器的外表面上,该护罩沿着预填充注射器的中心纵向轴线从注射前的护罩第一缩回位置平移到注射完成后的护罩第二延伸位置,在该第二位置,预填充注射器的针头被完全覆盖,从而使得预填充注射器对于使用者随后的处置是安全的。该信号装置具有激活开关,该激活开关定位成与预填充注射器的中心纵向轴线平行对齐,并且该开关还定位在护罩近端附近设置的凹部中。护罩的近端凹槽接收突出的齿,该突出的齿设置在与注射器筒管的远端固定接触并位于注射器筒管远端附近的支座套筒上。当注射完成后,预填充注射器的柱塞头激活护罩的释放机构,护罩沿着中心纵向轴线在远端方向上移动。与支座套筒的固定位置相比,护罩的相对移动导致近端凹部作为护罩的一部分在近端方向上移动,直到其与支座套筒的突出的齿接触。此时,突出的齿进入凹部,并与激活开关接合,使其从“断开”位置移动到“接通”位置。假设突出的齿防止了护罩的任何进一步轴向移动,激活开关在该位置保持在“接通”或激活状态,并且注射终点信息,无论是单独存储的数据位、电脉冲,还是简单的电流检测,都可以被NFC电路访问,NFC电路可以以已知的方式通电,例如,通过将预填充注射器接近配备NFC的智能手机或相应的NFC读取器,反之亦然。终点信号装置的适当通电的NFC电路然后可以使得存储在NFC电路中的任何标签信息,包括最近呈现的可访问的终点信息,以NFC电路的已知方式和功能被广播和/或通信和/或由读取器接收。
附图说明
现在将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附图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而提供的:
图1A和图1B表示配备有被动针头安全护罩机构的预填充注射器的顶部和底部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上已安装根据本发明的终点信号装置;
图2A和图2B表示图1的预填充注射器的前部和后部的示意性轴向图,该预填充注射器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终点信号装置;
图3A和图3B表示从下方看到的根据本发明的终点信号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显示了与近场通信电路的位置有关的细节;
图4A和图4B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终点信号装置的进一步细节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5A和图5B表示具有如图1所示的被动针头安全护罩机构的预填充注射器的示意性截面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针头护罩和相应的终点信号装置的两个主要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配备有安全护罩的预填充注射器(1)分别在图1A的立体顶视图和图1B的立体底视图中进行了说明,并在图5A和图5B的示意性截面图中更详细地进行了说明。预填充注射器(1)具有细长中空注射器主体(2),该细长中空注射器主体(2)具有近侧末端(3)和远侧末端(4),在近侧末端(3)具有第一开口(5),以及在所述近侧末端(3)围绕所述第一开口(5)从中空注射器主体(2)向外突出的套环(6)或凸缘。由可拆卸或易碎的针帽(8)覆盖的注射针(7)安装在中空细长注射器主体(2)的远侧末端(4),并在所述远侧末端(4)处闭合中空细长注射器本体(2)的第二远侧开口(7)。在注射器部件的组装期间,将受控量的可注射材料(未示出)(例如液体或剂型的药物)引入至中空主体(2)中。
柱塞(9)的尺寸配置成经由中空注射器主体(2)的近侧末端(3)和相应的近侧开口(5)插入到中空细长注射器主体(2)中,该柱塞(9)具有柱塞主体或柱塞杆(10),该柱塞主体或柱塞杆(10)包括位于柱塞主体(10)的远侧末端(12)的止动器(11)。止动器(11)可以以已知的方式连接到柱塞主体(10),例如,通过在柱塞主体(9)的远侧末端(12)处提供螺纹突出部(13)以及在止动器(11)内提供相应的螺纹孔(14)。柱塞主体(10)还具有位于所述柱塞主体(10)的近侧末端(16)的柱塞头(15)。柱塞(9)和注射器主体(2)沿着注射器主体(2)的中心纵向轴线(17)基本上纵向对齐。针头护罩(18)沿着并围绕着注射器主体(2)的外部延伸,并具有近侧末端(19)和远侧末端(20)。例如Becton Dickinson以商标名BD UltrasafePassive TM销售的带有安全针头护罩的商业产品。
在图5A和图5B中可以更详细地看到,针头护罩(18)配置为从护罩的第一缩回位置(参见图5A)移动到护罩第二的延伸位置(如图5B所示),在护罩的第一缩回位置,一旦易碎的或可拆卸的针帽(8)被移除,针头(7)就暴露出来;护罩的第二延伸位置仅在注射完成时有效,在护罩的第二延伸位置,针头(7)完全被针头护罩(18)覆盖。针头护罩(18)限定了孔(21),并且具有近端(19)和远侧延伸部(20)。护罩(18)从位于临近注射器(2)近端(3)的近端(19)沿着注射器(2)的外部延伸,越过注射器(2)的远端(4)并向远侧延伸到护罩(18)的远端(20),使得注射器(2)被保持在护罩(18)的孔(21)内。护罩(18)在护罩的近端(19)通过可弹性变形的部分(24)接合抵靠注射器(2)。压缩的偏压弹簧(25)位于孔内并抵靠护罩(18)的远端(20)固定。弹簧(25)的近端(26)抵靠支座套筒(27),该支座套筒(27)围绕注射器(2)的外表面(28)并安装在其上的固定位置,靠近注射器(2)的近端(4)的近侧,但邻近注射器(2)的近端(4)。支座套筒(27)还包括至少一个突出的齿(29),该突出的齿(29)与护罩的向内表面(30)以滑动接合方式接合,例如与中心纵向轴线(17)纵向对齐的凹槽。护罩(18)还设置有凹部(31)或孔口,该凹部(31)或孔口从护罩(18)的向外表面(32)延伸到护罩(18)的向内表面(30),该凹部或孔口(31)位于护罩(18)的近端(19)的远侧,但邻近护罩(18)的近端(19)。
如图5A和图5B中更详细的说明,注射终点信号装置(33)安装在护罩(18)的向外表面(32)上并与其接合。在初始的护罩缩回位置(图5A),注射终点信号装置(33)位于护罩(18)的近端(19)附近,下文将对此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2A和图2B示意性地示出了注射终点信号装置(33)安装在配备有针头安全护罩的预填充注射器上时的视图。图2A显示了从远端(4、20)沿预填充注射器的中心纵向轴线(17)的视图,图2B显示了从配备有针头安全护罩的预填充注射器的近端(3、19)的视图。从这些结合图1A和图1B的视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注射终点信号装置(33)横跨护罩(18)的宽度,位于与中心纵向轴线正交(A-A')和平行(B-B')的平面内,此外与护罩的平行于所述中心纵向轴线的相应侧壁(34)接合。从图2A和图2B中可以看出,注射终点信号装置(33)类似于一个按钮帽,位于护罩(18)的宽度上并横跨护罩(18)的宽度,从护罩(18)的向外表面(32)略微凸起。
图3A、图3B、图4A和图4B表示注射终点信号装置(33)的更详细的示意图,特别是注射终点信号装置(33)相关部件的立体图。
图3A和图3B显示了电路支架主体(35)的后立体图,以显露注射终点信号装置(33)的进一步细节。电路支架主体(35)被成形和配置为接收和保持近场通信(NFC)电路(36),其类型和功能本身是已知的。NFC电路(36)包括盘形印刷电路板(37),并在盘形电路板(37)的第一面(39)上集成天线(38)以及激活开关(40)。在电路板(37)的相对的第二面(41)上,提供了NFC微控制器(42,图5A、图5B),用于控制NFC电路(36)的运行。电路支架主体(35)包括盘形或基本盘形的基座(43),该基座(43)的尺寸配置成接收并保持盘形电路板(37)。为此,电路支架主体(37)的基座(43)设置有插座(44),该插座(44)的尺寸和定位配置为接收并固定位于电路板(37)相对的第二面(41)上的NFC微控制器(42)。当终点信号装置(33)安装在护罩(18)上时,插座(44)还使得电路板(37)的相对面(41)上的激活开关(40)能够正确地定位成与预填充注射器(1)的中心纵向轴线(17)平行对齐。从图1A和图1B中可以看出,当终点信号装置(33)安装在护罩(18)上,且护罩(18)处于初始的、缩回位置时,激活开关(40)从外表面(32)穿透并卡在凹部(31)中,延伸到护罩(18)的孔(21)中。基座(43)还设置有从基座(43)的外周(46)延伸并围绕基座(43)的外周(46)的周壁(45),周壁(45)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径向间隔开的固定凸耳(47),固定凸耳(47)包括突出到由基座(43)和周壁(46)限定的内部容积中的头部(48)。当电路板(37)插入该内部容积时,凸耳(47)径向向外弹性变形,以允许盘形电路板通过,然后再次向内移动以闭合电路板,突出的头部(48)与电路板(37)的第一面(39)以保持表面接合的方式接合。
如图3A、图3B、4A和图4B所示,电路支架主体(35)还包括一对可弹性变形的侧壁(49、50),该侧壁(49、50)从基座(43)的外周沿相同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基座(43)正交。侧壁(49、50)各自有一个第一端(51、51')和一个第二端(52、52'),以及一个外边缘(53、53')。侧壁(49、50)具有弧形的形状,对应于由盘形基座(43)的外周限定的弧形,并且还至少部分地围绕基座(43)的外周延伸,相应的第一端(51、51')和第二端(52、52')在它们之间限定了一个空间,该空间稍小于护罩(18)的宽度,使得在安装终点信号装置(33)时,侧壁弹性变形并通过其各自的第一端(51、51')和第二端(52、52')与护罩(18)的相应侧壁(34、34')在中心纵向轴线(17)的任一侧摩擦和弹性地接合。电路支架主体(35)还包括一对可抓握的肩部,每个肩部(54、54')从各自延伸的侧壁(49、50)的第一端或近端(51、51')远离中心纵向轴线(17)并基本正交于中心纵向轴线(17)延伸。可抓握的肩部(54、54')从肩部(54、54')的第一径向远端(55、55')延伸到与肩部的第一端间隔开的第二端(56、56'),以形成卷曲的唇部(57、57'),配置为与相应的手指止动件或支撑件(58)以可弹性变形的卡扣接合的方式接合,该手指止动件或支撑件(58)从预填充注射器(1)的主体(2)正交地向外延伸并且安装在护罩(18)上。可抓握的肩部(54、54')有利地设有一个或多个可弹性变形的座凸耳(59、59'),该座凸耳(59、59')远离肩部延伸,以协助与手指止动件或支撑件接合。在安装终点信号装置(33)期间,当支撑件(58)与肩部接合时,这些座凸耳(59、59')弹性移动,导致肩部(54、54')移动越过支撑件(58)的外周边缘,弹性变形,然后当支撑件(58)的边缘安装在肩部(54、54')上时,返回到它们的初始未变形状态。
从图中可以看出,特别是从图1B中,电路支架主体(35)表示为无背的,即它没有后盖。然而,尽管未示出,但为一个或多个延伸壁、可抓握的肩部和卷曲的唇部提供一个后封闭盖是有用的,该后封闭盖从至少一个延伸侧壁(49)的第一边缘(53)延伸到另一个延伸侧壁(50)的相对边缘(53')。后盖可以进一步提供可旋转铰链,该可旋转铰链例如位于沿着其中一个延伸侧壁(49、50)的一个边缘(53、53')。例如,这对防止灰尘和/或液体进入终点信号装置(33)特别有利,但特别是要防止使用者篡改终点信号装置的任何部件,例如,电路板、天线、NFC微控制器和/或激活开关。当将终点信号装置(33)安装到护罩(18)上时,这样的铰接式后盖当然是打开的,并且一旦装置(33)的安装已经完成,则该铰接式后盖关闭。后盖的关闭可以通过后盖上的闩锁和对应的用于闩锁的接收凹部的组合来适当地提供,该接收凹部设置在提供铰链或铰链点的边缘(53)相对的边缘(53')上。
再次参考图5A和图5B,现在将解释终点信号装置(33)的功能。在图1A所示的护罩缩回位置,护罩缩回位置是护罩(18)在注射之前和注射过程中所采用的位置,一旦易碎的或可拆卸的针帽(8)被移除,护罩(18)就会露出针头(7)。终点信号装置的激活开关平行于中心纵向轴线(17),并且接合在护罩(18)的凹部(31)中,并且延伸到护罩(18)的孔(21)中。随着注射的进行,柱塞(9)和柱塞头(15)在远端方向上朝向注射器的近端(3)移动。当注射完成后,柱塞(9)和柱塞头位于注射器的近端,柱塞(9)的止动器(11)位于注射器的远端(4)。在这一点上,针头安全机构被激活,例如,如本说明书中其他地方所述,导致压缩的偏压弹簧膨胀并推压支座套筒(27),该支座套筒(27)与注射器主体(2)的外表面处于固定位置接触。支座套筒(27)和注射器主体(2)的移动方向与护罩(18)的移动方向相反,护罩(18)从缩回位置移动到覆盖针头的延伸位置。当支座套筒(31)和相关的突出的齿(29)已经沿着护罩(18)的内表面移动到突出的齿(29)接合在凹部(31)中的点时,沿着护罩(18)的中心纵向轴线(17)相对于注射器主体(2)的相反的平移运动被阻止。正是在这一点上,突出的齿(29)也与激活开关(40)表面接触。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当突出的齿进入凹部时,开关向上移动并移出凹部(31),从而将开关从非激活或“断开”状态移动到激活或“连通”状态。激活开关从“断开”状态移动到“连通”状态,使得NFC电路先前无法获得的注射终点信息变得可见或可被所述NFC电路获得。现在可以将注射器(1)靠近配备有NFC的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或NFC读取器,这将使终点信号装置(33)内的NFC电路(36)通电,并使存储在NFC电路中的任何信息,包括现在可访问的注射终点信息,被传送到NFC读取器或配备有NFC的智能手机设备。

Claims (22)

1.一种注射终点信号装置,所述注射终点信号装置适于配置为安装在预填充注射器上,所述预填充注射器包括注射后针头护罩,所述针头护罩配置为从第一位置平移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护罩缩回并且所述预填充注射器的针头暴露,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护罩延伸并且所述预填充注射器的针头完全被所述护罩包围,其中:
所述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包括无线注射终点信号系统,所述无线注射终点信号系统包括近场通信(NFC)电路和激活开关;并且
当安装在所述预填充注射器上时:
在所述护罩的第一缩回位置,所述激活开关将所述NFC电路保持在非激活状态,在所述非激活状态下,所述NFC电路是断开的,并且在所述非激活状态下,注射终点信息对于所述NFC电路是不可访问的;以及
在所述护罩的第二延伸位置,所述激活开关将所述NFC电路保持在激活状态,在所述激活状态下,所述NFC电路是接通的,并且在所述激活状态下,所述注射终点信息对于所述NFC电路是可访问的;
其中,所述激活开关经由所述护罩的一部分与所述激活开关之间相互配合的表面接合而从所述非激活状态移动到所述激活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其中,当所述护罩定位在完全延伸位置时,在所述激活开关和所述针头护罩之间提供相互配合的表面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包括近场通信电路支架主体,其中,所述电路支架主体安装在所述预填充注射器的纵向主体的向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其中,所述电路支架主体安装在所述针头安全护罩的向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其中,所述电路支架主体在平行于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内安装在所述预填充注射器上。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其中,所述电路支架主体包括插座,所述插座的尺寸被配置为接收和定位所述近场通信电路的微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其中,所述近场通信电路集成到盘形电路板上,所述微控制器位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面,所述激活开关位于所述电路板相对的第二面。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其中,所述盘形电路板的第一面通过至少一个或多个固定凸耳与所述电路支架主体的盘形基座的向内表面保持抵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其中,所述固定凸耳围绕所述电路支架主体的盘形基座的旋转轴线径向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其中,所述盘形基座的旋转轴线垂直于所述预填充注射器的中心纵向轴线。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其中,所述盘形基座的旋转轴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水平面平行于所述中心纵向轴线。
12.根据权利要求3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其中,所述电路支架主体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壁,所述至少一个或多个壁位于所述盘形基座的外周,并且在远离所述盘形基座的相同方向上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或多个延伸壁是弧形的,并且当所述装置安装在所述预填充注射器和/或所述针头安全护罩上时,所述壁与所述预填充注射器和/或所述针头安全护罩的至少一个侧壁弹性可变形地接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或多个延伸壁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可抓握的肩部,所述肩部从相应的延伸壁中的每一个的近端基本上正交于所述中心纵向轴线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其中,所述可抓握的肩部从所述肩部的径向远端沿近端方向延伸,以形成卷曲的唇部,所述卷曲的唇部配置为与相应的手指止动件以可弹性变形的卡扣接合方式接合,所述手指止动件从所述预填充注射器的主体正交地向外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延伸壁、可抓握的肩部和卷曲的唇部由后盖封闭,所述后盖从至少一个延伸壁的后边缘延伸到另一个延伸壁的后边缘。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其中,所述后盖包括可旋转的铰链。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其中,所述可旋转的铰链沿着所述延伸壁之一的边缘设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其中,当所述电路支架主体安装在所述预填充注射器主体和/或所述针头安全护罩上时,所述电路板激活开关平行于所述中心纵向轴线并沿着所述中心纵向轴线定位。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其中,通过所述护罩的近端部分和所述激活开关之间的配合表面接合,所述激活开关从所述非激活状态移动到所述激活状态。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其中,所述激活开关是可替换的或可移动的电触点。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注射终点信号装置,其中,所述可替换的或可移动的电触点选自由微动开关、偏压或受约束的导电金属条和可移动的导电表面组成的组。
CN202080108378.7A 2020-12-16 2020-12-16 用于预填充注射器的注射终点信号装置 Pending CN1167616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B2020/001081 WO2022129969A1 (en) 2020-12-16 2020-12-16 Injection end point signalling device for pre-filled syring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61647A true CN116761647A (zh) 2023-09-15

Family

ID=74661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8378.7A Pending CN116761647A (zh) 2020-12-16 2020-12-16 用于预填充注射器的注射终点信号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33442A1 (zh)
EP (1) EP4262934A1 (zh)
JP (1) JP2023554409A (zh)
KR (1) KR20230121843A (zh)
CN (1) CN116761647A (zh)
AU (1) AU2020481273A1 (zh)
CA (1) CA3201848A1 (zh)
MX (1) MX2023007010A (zh)
WO (1) WO202212996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55827A1 (en) 2012-12-03 2014-06-05 Mylan, Inc. Medica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nd method
GB201402826D0 (en) * 2014-02-18 2014-04-02 Owen Mumford Ltd Injection device
WO2018111969A1 (en) 2016-12-14 2018-06-21 Medimmune, Llc Embedded multiple-part sensor within a plunger rod to capture and transmit injection information
US10478561B2 (en) 2017-08-03 2019-11-19 Minhong Yu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integrated sensing capability
EP3710081B1 (en) * 2017-11-14 2023-12-27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Electronic modules for a syrin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62934A1 (en) 2023-10-25
MX2023007010A (es) 2023-06-27
US20240033442A1 (en) 2024-02-01
CA3201848A1 (en) 2022-06-23
JP2023554409A (ja) 2023-12-27
KR20230121843A (ko) 2023-08-21
WO2022129969A1 (en) 2022-06-23
AU2020481273A1 (en) 2023-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9474273B2 (en) Injection end point signalling assembly for pre-filled syringes
US20230025726A1 (en) Medicament delivery device with usage monitoring
US10639423B2 (en) Auto-injector and drive unit therefor
US9757513B2 (en) Auto-injector
EP2879735B1 (en) Auto-injector
US9757521B2 (en) Auto-injector
US20220217511A1 (en) Communication module for an autoinjector
CN116761647A (zh) 用于预填充注射器的注射终点信号装置
US20220387730A1 (en) Assembly, cassette and medicament delivery device
EP4260887A1 (en) Electronic module and autoinjector
WO2023198412A1 (en) Electronic module and autoinj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