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59755A - 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59755A
CN116759755A CN202310924899.5A CN202310924899A CN116759755A CN 116759755 A CN116759755 A CN 116759755A CN 202310924899 A CN202310924899 A CN 202310924899A CN 116759755 A CN116759755 A CN 116759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onnection
conductive medium
connecting piec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248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圣立
张瑞朋
周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enio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enio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enio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enio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2489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597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59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597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3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inter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58Modular batteries; Casing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assemb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21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生产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设备,该电池,包括:至少两个单体电池,每一单体电池具有引出电极;至少一连接件,每一连接件连接在至少两个单体电池的对应的引出电极上,该连接件在至少两个单体电池之间形成有密封通道;所述连接件形成有开口;导电介质,通过所述开口填充在密封通道内,所述导电介质用以电连接至少两个单体电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至少两个单体电池的引出电极之间通过导电介质电连接,保证了至少两个单体电池之间的电连接,导电介质通过开口填充在密封通道内,有效地使得密封通道内的导电介质可通过开口填充或抽出。

Description

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生产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大、工作电压高、重量轻、体积小、循环寿命长、安全性好、绿色环保等优点,在便携式电器、电动工具、大型贮能、电动交通动力电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两个单体电池之间通过金属导体电连接,金属导体件一般无法更换,不利于保证电池的循环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电池,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电池,包括:
至少两个单体电池,每一单体电池具有引出电极;
至少一连接件,每一连接件连接在至少两个单体电池的对应的引出电极上,该连接件在至少两个单体电池之间形成有密封通道;所述连接件形成有开口;
导电介质,通过所述开口填充在密封通道内,所述导电介质用以电连接至少两个单体电池。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朝向所述单体电池的一面形成有对应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形成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连通所述密封通道,所述连接部密封地连接在所述单体电池上,所述引出电极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连接口内且与所述导电介质接触。
优选地,其中至少一个连接口为所述开口,用于填充或抽出所述导电介质。
优选地,围绕所述连接口,所述连接部向外形成有卡接部,所述引出电极形成有对应的卡接槽;或者所述连接部向内形成有卡接槽,所述引出电极形成有对应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密封地卡接于所述卡接槽中。
优选地,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密封地设置在所述卡接部和所述卡接槽之间。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凸出形成于所述连接件朝向所述单体电池的一面。
优选地,所述导电介质中包含导热介质。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绝缘连接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模组,包括冷却板和至少一个说明书前文所述的电池,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单体电池和所述冷却板之间。
优选地,沿其厚度方向所述冷却板依次设置有:
冷却部,具有冷却流道;
定位部,形成有定位槽,所述连接件安装于所述定位槽中。
优选地,还包括压持件,所述压持件设置于所述单体电池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侧,所述连接件被压持于所述单体电池和所述冷却板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分别与所述单体电池中未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引出电极电连接,所述连接片为所述模组的输出极和/或输入极。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用电设备,包括说明书前文所述的电池,或者说明书前文所述的模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电池,通过单体电池、连接件以及导电介质的配合使用,连接件用于连接至少两个单体电池的引出电极,连接件在两个单体电池之间形成有密封通道,密封通道内设置有用于电连接至少两个单体电池的导电介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至少两个单体电池的引出电极之间通过导电介质电连接,保证了至少两个单体电池之间的电连接。同时,连接件形成有开口,导电介质通过开口填充在密封通道内,有效地使得密封通道内的导电介质可通过开口填充或抽出,实现导电介质的更换,进而保证电池的循环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为本发明中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模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冷却板和连接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连接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冷却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M、模组;x、模组长度方向;z、模组宽度方向;y、模组厚度方向;
100、电池;
10、单体电池;11、引出电极;
20、连接件;21、密封通道;22、连接部;23、连接口;24、开口;
30、导电介质;
40、密封件;
50、卡接部;
60、卡接槽;
200、冷却板;210、冷却部;211、冷却流道;220、定位部;221、定位槽;
300、压持件;
400、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中出现的“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电设备,包括电池100,或者模组M。用电设备可以是汽车、手机、便携式设备、笔记本电脑、轮船、航天器、电动玩具和电动工具等等。汽车可以是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航天器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电动玩具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电动工具包括金属切削电动工具、研磨电动工具、装配电动工具和铁道用电动工具,例如,电钻、电动砂轮机、电动扳手、电动螺丝刀、电锤、冲击电钻、混凝土振动器和电刨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用电设备不做特殊限制。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模组M,包括电池100。具体地,电池100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若电池100为多个,多个电池100之间可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混联是指多个电池100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多个电池100之间可直接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形成一个整体;当然,也可以是多个电池100先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模块,多个电池模块再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形成一个整体。
请参阅图1~5,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100,包括至少两个单体电池10、至少一个连接件20以及导电介质30;每一单体电池10具有引出电极11;每一连接件20连接在至少两个单体电池10的对应的引出电极11上,该连接件20在至少两个单体电池10之间形成有密封通道21,所述连接件20形成有开口24;导电介质30通过所述开口24填充在密封通道21内,所述导电介质30用以电连接至少两个单体电池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100,通过单体电池10、连接件20以及导电介质30的配合使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至少两个单体电池10的引出电极11之间通过导电介质30电连接,保证了至少两个单体电池10之间的电连接;连接件20形成有开口24,导电介质30通过开口24填充在密封通道21内,有效地使得密封通道21内的导电介质30可通过开口24填充或抽出,实现导电介质30的更换,进而保证电池100的循环效果。同时,只需更换导电介质30即可保证循环效果,而无需将整个连接件20报废,因此操作简单且避免浪费。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5,所述连接件20朝向所述单体电池10的一面形成有对应的连接部22,所述连接部22形成有连接口23,所述连接口23连通所述密封通道21,所述连接部22密封地连接在所述单体电池10上,所述引出电极1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连接口23内且与所述导电介质30接触。通过连接部22的设置,连接部22形成在连接件20朝向单体电池10的一面,连接部22用于与单体电池10密封连接,连接部22通过连接口23与密封通道21连通,将连接件20安装在至少两个单体电池10上时,单体电池10的引出电极1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连接口23内,保证了引出电极11能够与密封通道21内的导电介质30接触,以实现至少两个单体电池10之间的电连接。
可以理解地是,连接件20与单体电池10的连接方式具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连接件20与单体电池10固定连接。具体地,连接件20通过连接部22固定密封在单体电池10上,以保证连接件20与单体电池10的连接牢固性。引出电极11通过连接口23与密封通道21内的导电介质30接触,实现至少两个单体电池10之间的电连接。请参阅图8,此时,开口24和连接口23均为独立的通孔,保证了密封通道21内的导电介质30的填充或抽出,以及连接件20和单体电池10的固定安装。
第二种,连接件20与单体电池10可拆卸连接。当连接件20或单体电池10损坏时,可通过拆卸更换对应损坏的连接件20或单体电池10,便于电池100的后期维护。避免了采用金属导体件与单体电池10的正负极焊接带来的负面效果,例如炸点爆点。请参阅图7~8,此时,由于连接件20和单体电池10可拆卸连接,开口24和连接口23可均为独立的通孔;也可以是其中至少一个连接口23为所述开口24,用于填充或抽出所述导电介质30。
具体地,请参阅图5~8,围绕所述连接口23,所述连接部22向外形成有卡接部50,所述引出电极11形成有对应的卡接槽60;或者所述连接部22向内形成有卡接槽60,所述引出电极11形成有对应的卡接部50;所述卡接部50密封地卡接于所述卡接槽60中。通过卡接部50和卡接槽60的配合使用,卡接部50或卡接槽60环绕连接口23设置,连接部22和引出电极11之间通过卡接部50和卡接槽60的卡接配合,有效地实现了连接件20和单体电池10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100,还包括密封件40,所述密封件40密封地设置在所述卡接部50和所述卡接槽60之间。通过密封件40的设置,密封件40设置于卡接部50和卡接槽60之间,用于对卡接部50和卡接槽60的连接处进行密封,有效地实现连接件20和单体电池10之间的密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22凸出形成于所述连接件20朝向所述单体电池10的一面。
可以理解地是,连接件20为一体成型的构件,有效地保证连接件20的结构强度。
电池100技术的发展要同时考虑多方面的设计因素,例如,能量密度、循环寿命、放电容量、充放电倍率等性能参数,另外,还需要考虑电池100的安全性。
发明人发现,单体电池10充放电过程中的放热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产生的热量没有得到有效消散,单体电池10的内部温度会迅速升高,进而影响单体电池10的容量、内阻、功率输出及电池100寿命,甚至引发热失控等安全问题。
发明人又发现,单体电池10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热量较大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引出电极11与电池100的电芯极耳的连接处。如果该连接处的热量无法及时传递至外部,容易导致单体电池10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的情况,进而影响单体电池10的容量、内阻、功率输出及单体电池10寿命,甚至引发热失控等安全问题。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通过在导电介质30中添加导热介质。引出电极11与电芯极耳的连接处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引出电极11,由于引出电极11与导电介质30接触,使得引出电极11可以与导电介质30中的导热介质实现热交换,有效地避免了大量的热量在该连接处聚集导致单体电池10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的情况,有效地降低了该连接处的温度,改善单体电池10的散热效果,有效地防止单体电池10持续升温后影响单体电池10的容量、内阻、功率输出及单体电池10寿命,甚至引发热失控等安全问题,进而提升单体电池10的循环性能。导热介质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的导热介质,本发明对导热介质的成分不作限定,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连接件20也可以设置为绝缘连接件,绝缘的方式可以是在金属连接件上涂覆绝缘材料,也可以是连接件自身即为绝缘材料制成,避免了导电介质30与单体电池10除引出电极11的其他部位接触,导致电池100短路。
可以理解地是,单体电池10包括电芯和电解液,电芯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离件。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涂覆于正极集流体的表面;正极集流体包括正极涂覆区和连接于正极涂覆区的正极极耳,正极涂覆区涂覆有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极耳未涂覆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涂覆于负极集流体的表面;负极集流体包括负极涂覆区和连接于负极涂覆区的负极极耳,负极涂覆区涂覆有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极耳未涂覆负极活性物质层。以锂离子电池100为例,正极集流体的材料可以为铝,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可以为钴酸锂、磷酸铁锂、三元锂或锰酸锂等。负极集流体的材料可以为铜,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活性物质可以为碳或硅等。隔离件的材质可以为PP(polypropylene,聚丙烯)或PE(polyethylene,聚乙烯)等。
单体电池10还包括壳体和端盖,壳体具有开口24且用于容纳电芯,电芯可以经由壳体的开口24装配到壳体内。端盖用于盖合于壳体的开口24以实现密封。
具体地,壳体可以为一侧开口24的空心结构,也可以是两侧开口24的空心结构。端盖盖合于壳体的开口24处并形成密封连接,以形成用于容纳电芯和电解液的容纳腔。壳体可以是多种形状,比如,圆柱体、长方体等。壳体的形状可根据电芯的具体形状来确定。比如,若电芯为圆柱体结构,则可选用为圆柱体壳体;若电芯为长方体结构,则可选用长方体壳体。端盖固定地连接于壳体。例如,端盖可通过焊接、卡接、粘接或其它方式连接于壳体,以将端盖固定在壳体上。端盖可以电连接于壳体,也可以绝缘地连接于壳体。
请参阅图1、图4~5,本发明实施例的模组M,包括冷却板200和至少一个上述实施例的电池100,所述连接件20设置于所述单体电池10和所述冷却板200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模组M,通过冷却板200和至少一个上述实施例的电池100的配合使用,该电池100包括单体电池10,以及连接在至少两个单体电池10的引出电极11上的连接件20,该连接件20设置于单体电池10和冷却板200之间,冷却板200用于与连接件20实现热交换,在单体电池10充放电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降低导电介质30和单体电池10的电芯的热量,避免单体电池10持续升温后影响单体电池10的容量、内阻、功率输出及单体电池10寿命,甚至引发热失控等安全问题,进而提升单体电池10的循环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电池100之间通过连接件20串联或并联或混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6、图9,沿模组M厚度方向y所述冷却板200依次设置有冷却部210和定位部220;冷却部210,具有冷却流道211;定位部220,形成有定位槽221,所述连接件20安装于所述定位槽221中。通过冷却部210和定位部220的配合使用,冷却板200对连接件20的定位作用,连接件20安装于定位部220的定位槽221中,有效地实现连接件20的定位安装,避免在装配过程中,连接件20出现偏移导致漏液或影响模组M的正常使用;冷却部210的冷却流道211内设置有冷流体,冷却板200通过冷流体与连接件20实现热交换,单体电池10充放电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降低导电介质30和单体电池10的电芯的热量。
可以理解地是,冷却板200为一体成型的构件,即冷却部210和定位部220为一个构件,有效地保证冷却板200的结构强度。冷流体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模组M还包括压持件300,压持件300设置于所述单体电池10远离所述连接件20的一侧,所述连接件20被压持于所述单体电池10和所述冷却板200之间。通过压持件300的设置,压持件300设置于单体电池10远离连接件20的一侧,用于将连接件20压持到单体电池10和冷却板200之间,辅助连接件20的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压持件300呈长条状,且压持件300沿模组M长度方向x延伸,以保证将每个连接件20均压持到对应的单体电池10和冷却板200之间。具体地,压持件300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多个压持件300沿模组M宽度方向z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模组M还包括连接片400,所述连接片400分别与所述单体电池10中未与所述连接件20连接的引出电极11电连接,所述连接片400为所述模组M的输出极和/或输入极。通过连接片400的设置,连接片400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和模组M中剩余的引出电极11,以保证模组M能够正常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模组M,包括以下安装步骤:
根据单体电池10的排列方式对应设置冷却板200的定位槽221的位置;
将连接件20安装在定位槽221内,并通过开口24将导电介质30填充至连接件20的密封通道21内;
依次将密封件40、单体电池10安装于连接件20上,并使用压持件300压持,以保证每个连接件20的连接在至少两个单体电池10的引出电极11上,且引出电极11至少一部分与导电介质30接触;
将装配后的单体电池10、冷却板200以及绝缘件形成的装置进行翻转,并取下冷却板200;
将连接片400分别与所述单体电池10中未与所述连接件20连接的引出电极11电连接,以形成模组M的输出极和/或输入极;
再将冷却板200复位,完成对模组M的组装。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3)

1.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单体电池(10),每一单体电池(10)具有引出电极(11);
至少一连接件(20),每一连接件(20)连接在至少两个单体电池(10)的对应的引出电极(11)上,该连接件(20)在至少两个单体电池(10)之间形成有密封通道(21);所述连接件(20)形成有开口(24);
导电介质(30),通过所述开口(24)填充在密封通道(21)内,所述导电介质(30)用以电连接至少两个单体电池(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0)朝向所述单体电池(10)的一面形成有对应的连接部(22),所述连接部(22)形成有连接口(23),所述连接口(23)连通所述密封通道(21),所述连接部(22)密封地连接在所述单体电池(10)上,所述引出电极(1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连接口(23)内且与所述导电介质(30)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一个连接口(23)为所述开口(24),用于填充或抽出所述导电介质(3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围绕所述连接口(23),所述连接部(22)向外形成有卡接部(50),所述引出电极(11)形成有对应的卡接槽(60);或者所述连接部(22)向内形成有卡接槽(60),所述引出电极(11)形成有对应的卡接部(50);所述卡接部(50)密封地卡接于所述卡接槽(60)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件(40),所述密封件(40)密封地设置在所述卡接部(50)和所述卡接槽(60)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2)凸出形成于所述连接件(20)朝向所述单体电池(10)的一面。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介质(30)中包含导热介质。
8.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0)为绝缘连接件。
9.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板(200)和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所述连接件(20)设置于所述单体电池(10)和所述冷却板(200)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组,其特征在于,沿其厚度方向所述冷却板(200)依次设置有:
冷却部(210),具有冷却流道(211);
定位部(220),形成有定位槽(221),所述连接件(20)安装于所述定位槽(221)中。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持件(300),所述压持件(300)设置于所述单体电池(10)远离所述连接件(20)的一侧,所述连接件(20)被压持于所述单体电池(10)和所述冷却板(200)之间。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片(400),所述连接片(400)分别与所述单体电池(10)中未与所述连接件(20)连接的引出电极(11)电连接,所述连接片(400)为模组M的输出极和/或输入极。
13.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或者如权利要求9-12任意一项所述的模组。
CN202310924899.5A 2023-07-26 2023-07-26 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设备 Pending CN1167597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24899.5A CN116759755A (zh) 2023-07-26 2023-07-26 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24899.5A CN116759755A (zh) 2023-07-26 2023-07-26 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59755A true CN116759755A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51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24899.5A Pending CN116759755A (zh) 2023-07-26 2023-07-26 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5975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54349A (zh) * 2023-11-01 2023-12-01 成都大学 一种便于更换的新能源电池模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54349A (zh) * 2023-11-01 2023-12-01 成都大学 一种便于更换的新能源电池模组
CN117154349B (zh) * 2023-11-01 2024-01-19 成都大学 一种便于更换的新能源电池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52944B1 (ko) 방열 특성이 향상된 배터리 팩
CN215896628U (zh) 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03119764A (zh) 具有包含双极性电极的长方六面体形电池的电池组
CN216213945U (zh) 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CN116759755A (zh) 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设备
CN216120451U (zh)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CN111769245A (zh) 一种电芯串并联的电池及电池模组
CN214313442U (zh) 一种电池结构及电池包
US20230268586A1 (en) Battery, power consumption device,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battery
CN115425368A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KR20230129053A (ko) 배터리, 전기 장치, 배터리 제조 방법 및 장치
CN112909376A (zh) 一种电芯及电池单体
CN220324659U (zh) 用于电池的集流盘、电池、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CN220021514U (zh) 圆柱电池、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US20220352573A1 (en) Battery cell, battery, power consumption device, and batte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evice
CN220172172U (zh) 圆柱电池、动力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6389518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8648031U (zh) 电池单体、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20066031U (zh) 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9017752U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20456515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9759742U (zh) 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20041972U (zh) 电池结构、动力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8456144U (zh) 一种焊接件、圆柱电池及用电设备
CN116526074A (zh) 电池和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