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59485A - 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光伏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光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59485A
CN116759485A CN202310603279.1A CN202310603279A CN116759485A CN 116759485 A CN116759485 A CN 116759485A CN 202310603279 A CN202310603279 A CN 202310603279A CN 116759485 A CN116759485 A CN 1167594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a gel
photovoltaic module
front plate
curing
back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032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华
卢浩杰
陈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ixu Digit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ixu Digit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ixu Digit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ixu Digit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0327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594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59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594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48Encapsulation of modules
    • H01L31/0481Encapsulation of modu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encapsulation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48Encapsulation of modules
    • H01L31/049Protective back she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5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光伏系统。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包括:在前板的背面设置第一硅胶;在第一硅胶背离前板的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在太阳能电池背离第一硅胶的一侧,和第一硅胶未被太阳能电池遮挡的部分背离前板的一侧,设置第二硅胶;在第二硅胶背离前板的一侧设置背板;在背板的安装区和接线盒之间设置第三硅胶;将接线盒设于安装区,并在接线盒内设置第四硅胶,形成电池层叠件;对电池层叠件进行固化处理。如此,可以减少固化次数,缩短光伏组件的生产步骤和时间,有利于提高光伏组件的生产效率和降低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而且,利用硅胶进行连接和封装,可以提高光伏组件和品质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光伏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发电为一种可持续的清洁能源来源,其利用半导体p-n结的光生伏特效应可以将太阳光转化成电能。多个太阳能电池连接、封装,形成光伏组件。
目前,光伏组件的封装材料通常是EVA、POE、EPE等胶膜,需要通过层压机的高温高压条件实现封装效果。然而,这些胶膜往往因封装不严暴露在空气中而老化发黄,从而影响光伏组件的透光率和发电质量。而且,这样对光伏组件生产厂家的层压工艺要求比较高,例如,层压工艺中的交联度不达标容易造成EVA或POE胶膜与玻璃、背板膜粘接强度不足,会导致EVA或POE胶膜提前老化,影响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另外,光伏组件在层压过程中容易出现并串、隐裂等问题。而且,层压后,还要为设置接线盒再次进行固化。这样,会影响光伏组件的品质,并降低光伏组件的生产效率。
基于此,如何制作光伏组件以提高光伏组件的品质和生产效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光伏系统,旨在解决如何制作光伏组件以提高光伏组件的品质和生产效率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前板的背面设置第一硅胶;
在所述第一硅胶背离所述前板的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
在所述太阳能电池背离所述第一硅胶的一侧,和所述第一硅胶未被所述太阳能电池遮挡的部分背离所述前板的一侧,设置第二硅胶;
在所述第二硅胶背离所述前板的一侧设置背板;
在所述背板的安装区和接线盒之间设置第三硅胶;
将所述接线盒设于安装区,并在所述接线盒内设置第四硅胶,形成电池层叠件;
对所述电池层叠件进行固化处理。
可选地,所述在前板的背面设置第一硅胶,包括:
在所述背面的中央区域设置所述第一硅胶,所述中央区域的边缘至所述背面的对应边缘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mm。
可选地,所述在前板的背面设置第一硅胶的步骤中,所述第一硅胶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5mm;
和/或,所述设置第二硅胶的步骤中,所述第二硅胶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5mm。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第二硅胶背离所述前板的一侧设置背板的步骤中,所述背板覆盖并超出所述前板;对所述电池层叠件进行固化处理,包括:
将所述前板朝上,所述背板朝下,对所述电池层叠件进行固化处理。
可选地,在所述将所述前板朝上对所述电池层叠件进行固化处理的步骤之后,所述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包括:
对固化后的电池层叠件进行削边处理,清除溢出的硅胶和所述背板超出所述前板的部分。
可选地,所述在第二硅胶背离前板的一侧设置背板的步骤中,所述背板的边缘与所述前板的对应边缘的距离为1mm-3mm。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电池层叠件进行固化处理的步骤中,固化时长大于或等于3h。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电池层叠件进行固化处理的步骤中,固化湿度大于70%。
本申请提供的光伏组件,根据上述任一项的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制成。
本申请提供的光伏系统,包括上述的光伏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光伏系统,由于连接前板、太阳能电池和背板的硅胶、连接背板和接线盒的硅胶、以及接线盒内部的硅胶,一并进行固化,故可以减少固化次数,缩短光伏组件的生产步骤和时间,有利于提高光伏组件的生产效率和降低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而且,硅胶的耐老化性能、密封防水性能比胶膜更好,利用硅胶进行连接和封装,可以提高光伏组件和品质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制成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光伏组件100、前板11、第一硅胶12、太阳能电池13、背板14、标志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左”、“右”、“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它工艺的应用和/或其它材料的使用场景。
本申请中,由于连接前板、太阳能电池和背板的硅胶、连接背板和接线盒的硅胶、以及接线盒内部的硅胶,一并进行固化,故可以减少固化次数,缩短光伏组件的生产步骤和时间,有利于提高光伏组件的生产效率和降低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而且,硅胶的耐老化性能、密封防水性能比胶膜更好,利用硅胶进行连接和封装,可以提高光伏组件和品质和使用寿命。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组件100的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S11:在前板11的背面设置第一硅胶12;
步骤S12:在第一硅胶12背离前板11的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13;
步骤S13:在太阳能电池13背离第一硅胶12的一侧,和第一硅胶12未被太阳能电池13遮挡的部分背离前板11的一侧,设置第二硅胶;
步骤S14:在第二硅胶背离前板11的一侧设置背板14;
步骤S15:在背板14的安装区和接线盒之间设置第三硅胶;
步骤S16:将接线盒设于安装区,并在接线盒内设置第四硅胶,形成电池层叠件;
步骤S17:对电池层叠件进行固化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组件100的制作方法,由于连接前板11、太阳能电池13和背板14的硅胶、连接背板14和接线盒的硅胶、以及接线盒内部的硅胶,一并进行固化,故可以减少固化次数,缩短光伏组件100的生产步骤和时间,有利于提高光伏组件100的生产效率和降低光伏组件100的生产成本。而且,硅胶的耐老化性能、密封防水性能比胶膜更好,利用硅胶进行连接和封装,可以提高光伏组件100和品质和使用寿命。
具体地,在步骤S11前,可将前板11背面朝上地铺设在流水线上。如此,便于在前板11的背面设置第一硅胶12。
具体地,前板11的长度范围为1500mm-2000mm。例如为1500mm、1600mm、1700mm、1716mm、1800mm、1900mm、2000mm。如此,使得前板11的长度处于合适范围,可以避免前板11的长度过小导致的对电池的保护效果和与背板14的贴合程度不佳,也可以避免前板11的长度过大导致的浪费材料、提高成本。
具体地,前板11的宽度范围为1000mm-1200mm。例如为1000mm、1100mm、1128mm、1150mm、1180mm、1200mm。如此,使得前板11的宽度处于合适范围,可以避免前板11的宽度过小导致的对电池的保护效果和与背板14的贴合程度不佳,也可以避免前板11的宽度过大导致的浪费材料、提高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前板11的长度为1716mm,宽度为1128mm。如此,兼顾保护电池、与背板14贴合和降低成本,整体效果最好。
具体地,前板11可为无机玻璃。例如,前板11为超白玻璃。超白玻璃具有高透光率、高透明性,并且具有优越的物理、机械以及光学性能,超白玻璃的透光率可达92%以上,可在尽可能不影响太阳能电池13的效率的情况下对太阳能电池13进行保护。
具体地,在步骤S11中,可在前板11的背面整面设置第一硅胶12;也可在前板11的背面的局域设置第一硅胶12,例如在背面的边缘连续涂布一圈第一硅胶12。在此不对设置第一硅胶12的具体位置和范围进行限定。
具体地,在步骤S11中,第一硅胶12的可见光的透光率大于95%。如此,第一硅胶12呈透明状,可以减少对太阳光的遮挡,使得太阳光能够照射至太阳能电池13从而被太阳能电池13吸收。
具体地,在步骤S12中,可在第一硅胶12背离前板11的一侧设置串接在一起的多个太阳能电池13。换言之,可在第一硅胶12上设置电池串。如此,无需在铺设了太阳能电池13后再对太阳能电池13进行串接,有利于减少工艺难度和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多个电池串可形成电池方阵,也可在第一硅胶12背离前板11的一侧设置电池方阵。如此,可以进一步减少工艺难度和提高生产效率。
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在第一硅胶12背离前板11的一侧设置多个太阳能电池13,再通过设置焊带(汇流条、互联条)等方式来实现电池片的串接。在此不对在第一硅胶12背离前板11的一侧铺设的太阳能电池13的具体连接形式进行限定。
具体地,在步骤S12中,太阳能电池13的受光面朝向第一硅胶12。换言之,太阳能电池13的受光面朝下。如此,使得太阳能电池13的受光面朝向前板11,并通过第一硅胶12与前板11粘接。
具体地,在步骤S13中,可在太阳能电池13背离第一硅胶12的一侧整面设置第二硅胶,也可在太阳能电池13背离第一硅胶12的一侧局域设置第二硅胶;可在第一硅胶12未被太阳能电池13遮挡的部分背离前板11的一侧整面设置第二硅胶,也可在第一硅胶12未被太阳能电池13遮挡的部分背离前板11的一侧局域设置第二硅胶。在此不对设置第二硅胶的具体位置和范围进行限定。
具体地,在步骤S13中,第二硅胶的可见光的透光率小于5%。如此,第一硅胶12呈非透明状,可以减少对太阳光的透过,使得太阳光能够在光伏组件100内反射从而被太阳能电池13吸收。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硅胶也可呈透明状。
具体地,在步骤S13中,第二硅胶的颜色可为白色、黑色或其他颜色。如此,使得光伏组件100的背面更加美观,一致性更强。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硅胶的颜色为白色。如此,可以提高太阳光在光伏组件100内部反射的次数,从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具体地,在步骤S13中,第二硅胶的设置区域在前板11的正投影与第一硅胶12的设置区域在前板11的正投影完全重叠。如此,使得第一硅胶12和第二硅胶尽可能贴合,粘接效果、固化后的密封效果更好。
具体地,在步骤S14中,背板14可形成有开口。如此,便于引出太阳能电池13的引出线,方便将电流导出。
具体地,在步骤S14中,背板14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3mm。如此,使得背板14对太阳能电池13的保护效果更好。
具体地,背板14的长度范围为1600mm-2100mm。例如为1600mm、1700mm、1720mm、1800mm、2000mm、2100mm。如此,使得背板14的长度处于合适范围,可以避免背板14的长度过小导致的对电池的保护效果和与前板11的贴合程度不佳,也可以避免背板14的长度过大导致的浪费材料、提高成本。
具体地,背板14的宽度范围为1100mm-1300mm。例如为1100mm、1132mm、1200mm、1250mm、1300mm。如此,使得背板14的宽度处于合适范围,可以避免背板14的宽度过小导致的对电池的保护效果和与前板11的贴合程度不佳,也可以避免背板14的宽度过大导致的浪费材料、提高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背板14的长度为1720mm,宽度为1132mm。如此,兼顾保护电池、与前板11贴合和降低成本,整体效果最好。
具体地,背板14和前板11的中心点重叠。如此,保证背板14和前板11的中心对位,不会偏移,使得背板14和前板11更好地贴合。
具体地,在步骤S15中,安装区可位于背板14的开口处。如此,便于将从开口处引出的引线接入接线盒,使接线盒内部的金属导体与引线接触,实现电路导通,从而传输电流。
具体地,在步骤S15中,可在背板14的安装区设置第三硅胶,也可在接线盒的底部设置第三硅胶,还可在背板14的安装区和接线盒的底部均设置第三硅胶。进一步地,第三硅胶可呈圈状设置。如此,可以在保证粘接效果的同时,实现降低硅胶用量从而减少成本。
具体地,在步骤S16中,可在接线盒内部的金属导体与引线接触后,向接线盒内灌入第四硅胶。如此,可以高效地在接线盒内设置第四硅胶,对接线盒内部进行触电保护和密封。
具体地,在步骤S17中,可一次对一个或多个电池层叠件进行固化处理。
具体地,在步骤S17中,可将电池层叠件运输至固化间,在固化间为电池层叠件提供合适的固化环境;也可将电池层叠件送入固化设备进行固化。在此不对固化的具体形式进行限定。
具体地,在步骤S17后,可在光伏组件100设置标志15。标志15例如为铭牌、条码、二维码、编号等。
具体地,在步骤S17后,可对光伏组件100进行EL检测和外观检查,再将光伏组件100装箱打包。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步骤S11包括:
在前板11的背面的中央区域设置第一硅胶12,中央区域的边缘至背面的对应边缘的距离d1小于或等于2mm。例如为0mm、0.1mm、0.5mm、1mm、1.2mm、1.5mm、2mm。
如此,第一硅胶12与前板11的背面的边缘平齐或与边缘的距离较小,使得第一硅胶12在前板11的背面铺设的范围较大,使得前板11与电池和背板14的粘接效果更好,固化后的密封性和阻水性也更好。
请参阅图4,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13的数量为多个,形成电池方阵,电池方阵的边缘与前板11的对应边缘的距离d2大于或等于13mm。例如为13mm、14mm、15mm、16mm、20mm。如此,降低短路和漏电的风险,使得光伏组件100电气绝缘,更加安全。进一步地,电池方阵中的导电体与前板11的对应边缘的距离d2大于或等于13mm。
实施例三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步骤S11中,第一硅胶12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5mm。例如为0.5mm、0.6mm、0.7mm、0.8mm。
如此,第一硅胶12的厚度处于合适范围,使得前板11与太阳能电池13、背板14的粘接效果更好,固化后的密封性和阻水性也更好。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步骤S13中,第二硅胶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5mm。例如为0.5mm、0.6mm、0.7mm、0.8mm。
如此,第二硅胶的厚度处于合适范围,使得前板11与太阳能电池13、背板14的粘接效果更好,固化后的密封性和阻水性也更好。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6,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步骤S14中,背板14覆盖并超出前板11;步骤S17包括:
步骤S171:将前板11朝上,背板14朝下,对电池层叠件进行固化处理。
如此,利用背板14超出前板11的部分承接固化后溢出的硅胶,避免溢出的硅胶污染前板11的正面或流水线,有利于提高光伏组件100的品质和生产效率。
具体地,在步骤S11前,可将电池层叠件运送到固化间。如此,可在固化间内为电池层叠件提供固化所需的环境。而且,固化间可一次性放置多个电池层叠件,对多个电池层叠件进行批量固化,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地,在步骤S11中,将前板11的正面朝向流水线,使前板11的背面背离流水线;在步骤S12中,在朝上的背面上设置太阳能电池13;在步骤S13中,在太阳能电池13和第一硅胶12上设置第二硅胶;在步骤S14中,在第二硅胶上设置背板14;在步骤17中,将电池层叠件翻转,使得前板11朝上,背板14朝下。可以理解,此处的上下,是指,重力方向为下,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为上。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7,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步骤S17之后,光伏组件100的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S18:对固化后的电池层叠件进行削边处理,清除溢出的硅胶和背板14超出前板11的部分。
如此,使得光伏组件100的背板14和前板11对齐,四周更加整齐美观。而且,也便于运输和安装光伏组件100。
具体地,可利用激光切割背板14超出前板11的部分。如此,削边更加精准高效。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利用刀片切割背板14超出前板11的部分。
具体地,也可一并切割前板11和背板14的边缘部位。如此,保证前板11和背板14的边缘对齐。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步骤S18之后,还可对前板11和背板14进行清洗,使得光伏组件100的四周更加整齐美观,避免前板11正面的脏污遮挡光线,有利于使得测试的功率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更加准确。
实施例六
请参阅图7,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步骤S14中,背板14的边缘与前板11的对应边缘的距离d3为1mm-3mm。例如为1mm、1.5mm、2mm、2.5mm、3mm。
如此,使得背板14的边缘与前板11的对应边缘的距离处于合适范围,可以避免距离过小导致的硅胶溢出背板14而造成污染,也可以避免距离过大导致的浪费材料、提高成本。
具体地,背板14和前板11均呈矩形,背板14的边缘与前板11的对应边缘的距离是指两个矩形对应边的距离。
实施例七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步骤S17中,固化时长大于或等于3h。例如为3h、4h、5h等。
如此,使得固化时长处于合适范围,可以避免固化时长过小导致的固化不充分,有利于提高固化的效果,从而保证光伏组件100的密封性和阻水性。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步骤S17中,固化的温度为23℃-27℃。例如为23℃、24℃、25℃、26℃、27℃。如此,使得固化的温度大致为常温,不必为满足固化温度而做较大的投入,可以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保证固化效果。
实施例八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步骤S17中,固化湿度大于70%。例如为70%、80%、90%、98%。
如此,使得固化湿度处于合适范围,可以避免湿度过小导致的固化不充分,有利于提高固化的效果,从而保证光伏组件100的密封性和阻水性。
实施例九
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组件100,根据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八任一项的光伏组件100的制作方法制成。
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组件100,由于制作时,连接前板11、太阳能电池13和背板14的硅胶、连接背板14和接线盒的硅胶、以及接线盒内部的硅胶,一并进行固化,故可以减少固化次数,缩短光伏组件100的生产步骤和时间,有利于提高光伏组件100的生产效率和降低光伏组件100的生产成本。而且,硅胶的耐老化性能、密封防水性能比胶膜更好,利用硅胶进行连接和封装,可以提高光伏组件100和品质和使用寿命。
实施例十
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系统,包括实施例九的光伏组件100。
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系统,由于光伏组件100的制作方法中,连接前板11、太阳能电池13和背板14的硅胶、连接背板14和接线盒的硅胶、以及接线盒内部的硅胶,一并进行固化,故可以减少固化次数,缩短光伏组件100的生产步骤和时间,有利于提高光伏组件100的生产效率和降低光伏组件100的生产成本。而且,硅胶的耐老化性能、密封防水性能比胶膜更好,利用硅胶进行连接和封装,可以提高光伏组件100和品质和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光伏系统可应用在光伏电站中,例如地面电站、屋顶电站、水面电站等,也可应用在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的设备或者装置上,例如用户太阳能电源、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汽车、太阳能建筑等等。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光伏系统的应用场景不限于此,也即是说,光伏系统可应用在需要采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的所有领域中。以光伏发电系统网为例,光伏系统可包括光伏阵列、汇流箱和逆变器,光伏阵列可为多个光伏组件100的阵列组合,例如,多个光伏组件100可组成多个光伏阵列,光伏阵列连接汇流箱,汇流箱可对光伏阵列所产生的电流进行汇流,汇流后的电流流经逆变器转换成市电电网要求的交流电之后接入市电网络以实现太阳能供电。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前板的背面设置第一硅胶;
在所述第一硅胶背离所述前板的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
在所述太阳能电池背离所述第一硅胶的一侧,和所述第一硅胶未被所述太阳能电池遮挡的部分背离所述前板的一侧,设置第二硅胶;
在所述第二硅胶背离所述前板的一侧设置背板;
在所述背板的安装区和接线盒之间设置第三硅胶;
将所述接线盒设于所述安装区,并在所述接线盒内设置第四硅胶,形成电池层叠件;
对所述电池层叠件进行固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前板的背面设置第一硅胶,包括:
在所述背面的中央区域设置所述第一硅胶,所述中央区域的边缘至所述背面的对应边缘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前板的背面设置第一硅胶的步骤中,所述第一硅胶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5mm;
和/或,所述设置第二硅胶的步骤中,所述第二硅胶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硅胶背离所述前板的一侧设置背板的步骤中,所述背板覆盖并超出所述前板;对所述电池层叠件进行固化处理,包括:
将所述前板朝上,所述背板朝下,对所述电池层叠件进行固化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前板朝上对所述电池层叠件进行固化处理的步骤之后,所述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包括:
对固化后的电池层叠件进行削边处理,清除溢出的硅胶和所述背板超出所述前板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二硅胶背离前板的一侧设置背板的步骤中,所述背板的边缘与所述前板的对应边缘的距离为1mm-3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电池层叠件进行固化处理的步骤中,固化时长大于或等于3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电池层叠件进行固化处理的步骤中,固化湿度大于70%。
9.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制成。
10.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组件。
CN202310603279.1A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光伏系统 Pending CN1167594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03279.1A CN116759485A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光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03279.1A CN116759485A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光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59485A true CN116759485A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52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03279.1A Pending CN116759485A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光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5948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5234458B2 (en) Photovoltaic module with an electric device
US20180309013A1 (en) Single-cell encapsulation and flexible-format module architecture fo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the same
US20090014060A1 (en) Solar cell module
CN108512508B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
US20100243027A1 (en) Solar cell and solar cell module
CN108599684A (zh) 一种光伏发电瓦及光伏发电系统
US20050133086A1 (en) Solar cell module with conductor member and with bypass diode arranged on condcutor membe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CN104579158A (zh) 太阳能发电组件用接线盒及其加工方法
US20140182651A1 (en) Integrated junction insulation for photovoltaic module
CN219800861U (zh) 一种背接触电池、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
KR20160090897A (ko) 이중유리 포토볼테익 모듈
CN210073880U (zh) 光伏组件
CN116759485A (zh) 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光伏系统
CN116682885A (zh) 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光伏系统
CN115101616A (zh) 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10040229U (zh) 太阳能电池串组及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4361988U (zh) 太阳能发电组件用接线盒
CN108198885B (zh) 一种可提升发电量的双面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8820717U (zh) 一种光伏发电瓦及光伏发电系统
CN220367922U (zh) 一种背接触电池、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
CN210897312U (zh) 光伏组件
CN218004888U (zh) 一种反光膜带及光伏组件
CN219917176U (zh) 一种背接触电池、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
CN117613123A (zh) 一种光伏组件上二级管的封装工艺
CN219917177U (zh) 一种无主栅背接触电池、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