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54459A - 一种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54459A
CN116754459A CN202311058186.1A CN202311058186A CN116754459A CN 116754459 A CN116754459 A CN 116754459A CN 202311058186 A CN202311058186 A CN 202311058186A CN 116754459 A CN116754459 A CN 1167544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rmeability
round hole
concrete
level
concret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5818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54459B (zh
Inventor
符晶华
邓效荣
熊仁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to CN20231105818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544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54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544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544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544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Preparation Of Clay, And Manufacture Of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首先在一待测试的混凝土实体的上表面钻取第一圆孔,然后在混凝土实体的上表面钻取一具有开口且与第一圆孔间隔设置的容纳腔,之后在第一圆孔以及容纳腔内均注满水溶液,在第一时间段内自然饱水后,分别吸出第一圆孔与容纳腔中的剩余水分,再之后在容纳腔内注满一已知质量百分浓度的试验溶液,同时在第一圆孔内注满水溶液,再之后每隔第二时间段对渗入第一圆孔中的试验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值进行检测,累计24h后将此时渗入第一圆孔中的试验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值作为指标来评定既有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该方法无密封性要求,渗透路径明确,对混凝土损伤小,操作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房建、交通、铁路、城市轨道和市政工程等多个领域,也是工程领域使用最大宗的建筑材料之一。众所周知,由于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发展,目前混凝土结构实体的防水设计大多主要依赖混凝土自防水,不同混凝土结构部位的抗渗等级直接表征相应工程部位的防水等级;混凝土的抗渗等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主要是通过检测同批次混凝土的抗渗试件来实现,现实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混凝土抗渗试件制作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混凝土抗渗试件检测不合格,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50082-2009中规定的混凝土抗渗检测方法无法对既有混凝土实体进行验证检测。
目前,混凝土抗渗等级的现场检测方法主要有ISAT(混凝土初始表面吸水性测试仪)试验和Figg钻孔法。ISAT试验虽然操作简单,但是渗透路径无法量化,对密封性要求高,并且使用快干胶密封固化时间较长;Figg钻孔法操作过程简单,但是测量不同尺寸结构的混凝土时,对应挖的孔到混凝土侧面的距离不同,渗透路径存在差异,且对密封性要求较高。
因此,亟需一种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用于改善现有技术的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对密封性要求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在一待测试的混凝土实体的上表面钻取第一圆孔;
S20,在混凝土实体的上表面钻取一具有开口的容纳腔,容纳腔与第一圆孔间隔设置;
S30,在第一圆孔以及容纳腔内均注满水溶液,在第一时间段内自然饱水后,分别吸出第一圆孔与容纳腔中的剩余水分;
S40,在容纳腔内注满一已知质量百分浓度的试验溶液,同时在第一圆孔内注满水溶液;
S50,每隔第二时间段对渗入第一圆孔中的试验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值进行检测,累计24h后将此时渗入第一圆孔中的试验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值W1作为指标来评定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
优选地,S10步骤中,混凝土实体中粗集料的最大粒径记为d,第一圆孔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0.4d,第一圆孔的深度大于或者等于5d。
优选地,S20步骤中,容纳腔与第一圆孔的间距范围为2d~4d。
优选地,S40步骤中,试验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范围为40%~80%,试验溶液为丙三醇。
优选地,第一时间段为24h,第二时间段包括1h、2h、3h、4h、6h、8h、12h以及24h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S50步骤中,采用在线液体浓度传感器对渗入第一圆孔中的试验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值进行检测。
优选地,S20步骤中,容纳腔为第二圆孔,第二圆孔的直径与第一圆孔的直径相同,第二圆孔的深度与第一圆孔的深度相同。
优选地,S50步骤中,当W1≥1.00%时,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为A级抗渗性;当0.75%≤W1<1.00%时,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为B级抗渗性;当0.50%≤W1<0.75%时,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为C级抗渗性;当0.25%≤W1<0.50%时,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为D级抗渗性;当0≤W1<0.25%时,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为E级抗渗性。
优选地,S20步骤中,容纳腔为一圆环形槽,圆环形槽的圆心与第一圆孔的圆心重合,圆环形槽中的外直径与内直径的差值与第一圆孔的直径相同,圆环形槽的深度与第一圆孔的深度相同。
优选地,S50步骤中,当W1≥4.00%时,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为A级抗渗性;当3.00%≤W1<4.00%时,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为B级抗渗性;当2.00%≤W1<3.00%时,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为C级抗渗性;当1.00%≤W1<2.00%时,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为D级抗渗性;当0≤W1<1.00%时,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为E级抗渗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首先在一待测试的混凝土实体的上表面钻取第一圆孔,然后在混凝土实体的上表面钻取一具有开口且与第一圆孔间隔设置的容纳腔,之后在第一圆孔以及容纳腔内均注满水溶液,在第一时间段内自然饱水后,分别吸出第一圆孔与容纳腔中的剩余水分,再之后在容纳腔内注满一已知质量百分浓度的试验溶液,同时在第一圆孔内注满水溶液,再之后每隔第二时间段对渗入第一圆孔中的试验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值进行检测,累计24h后将此时渗入第一圆孔中的试验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值W1作为指标来评定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本发明提供的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通过在混凝土实体表面钻取一个第一圆孔和一个具有开口的容纳腔,之后在容纳腔内注满试验溶液同时在第一圆孔注满水溶液,从而通过检测渗入第一圆孔中的试验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值来评定既有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该方法无密封性要求,渗透路径明确,对混凝土损伤小,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中钻孔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中自然饱水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中检测试验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中钻孔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中钻孔俯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中自然饱水过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中检测试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流程图;其中,上述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
S10,在一待测试的混凝土实体10的上表面钻取第一圆孔11。
具体地,步骤S10还包括:
在一待测试的混凝土实体10的上表面使用钻孔机钻取第一圆孔11;其中,混凝土实体10中粗集料的最大粒径记为d,第一圆孔11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0.4d,第一圆孔11的深度大于或者等于5d。
具体地,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4.75mm以上的碎石砾石和破碎砾石。
S20,在混凝土实体10的上表面钻取一具有开口的容纳腔,容纳腔与第一圆孔11间隔设置。
具体地,步骤S20还包括:
在混凝土实体10的上表面使用钻孔机钻取一具有开口的容纳腔,容纳腔与第一圆孔11间隔设置;其中,容纳腔与第一圆孔11的间距范围为2d~4d。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容纳腔为第二圆孔12,第二圆孔12的直径与第一圆孔11的直径相同,第二圆孔12的深度与第一圆孔11的深度相同。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容纳腔为一圆环形槽13,圆环形槽13的圆心与第一圆孔11的圆心重合,圆环形槽13中的外直径与内直径的差值与第一圆孔11的直径相同,圆环形槽13的深度与第一圆孔的深度相同。
S30,在第一圆孔11以及容纳腔内均注满水溶液,在第一时间段内自然饱水后,分别吸出第一圆孔11与容纳腔中的剩余水分。
具体地,步骤S30还包括:
在第一圆孔11以及容纳腔内均注满水溶液,自然饱水24h后,分别吸出第一圆孔11与容纳腔中的剩余水分。
S40,在容纳腔内注满一已知质量百分浓度的试验溶液,同时在第一圆孔11内注满水溶液。
具体地,步骤S40还包括:
在容纳腔内注满一已知质量百分浓度的试验溶液,同时在第一圆孔11内注满水溶液;其中,试验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范围为40%~80%,验溶液优选为丙三醇。
S50,每隔第二时间段对渗入第一圆孔11中的试验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值进行检测,累计24h后将此时渗入第一圆孔11中的试验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值W1作为指标来评定混凝土实体10的抗渗性。
具体地,步骤S50还包括:
从此刻开始计时,每隔第二时间段对渗入第一圆孔11中的试验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值进行检测,并将此时的质量百分浓度值记录为W0i(i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累计记录k次后(满足累计24h条件),将第k次时的质量百分浓度值记录为W1,最后以第k次检测时的质量百分浓度值W1作为指标来评定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
具体地,当累计记录k次后的渗透时间累计满24h时,将第k次时的质量百分浓度值W1作为指标来评定混凝土实体10的抗渗性;当检测第一圆孔11渗透性的时间累积超过24h时,水溶液会持续蒸发,导致检测得到的质量百分浓度值偏高(24h内可以假定水分不蒸发,误差忽略不计)。
进一步地,采用在线液体浓度传感器对渗入第一圆孔11中的试验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值进行检测。
具体地,在线液体浓度传感器的测量液体浓度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测量溶液折射率这一光学测量方法,测量基于光在过程介质中的折射原理,测量光临界折射角的大小,得出折射率和待测溶液温度,结果通过电缆线发送至显示变送器。显示变送器根据折射率和待测溶液温度,以及预先规定的过程条件,算出液体浓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容纳腔为第二圆孔12:当W1≥1.00%时,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为A级抗渗性;当0.75%≤W1<1.00%时,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为B级抗渗性;当0.50%≤W1<0.75%时,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为C级抗渗性;当0.25%≤W1<0.50%时,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为D级抗渗性;当0≤W1<0.25%时,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为E级抗渗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容纳腔为一圆环形槽13:当W1≥4.00%时,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为A级抗渗性;当3.00%≤W1<4.00%时,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为B级抗渗性;当2.00%≤W1<3.00%时,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为C级抗渗性;当1.00%≤W1<2.00%时,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为D级抗渗性;当0≤W1<1.00%时,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为E级抗渗性。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容纳腔为第二圆孔12时,第一圆孔11的直径和深度均不能偏小,否则会影响结果精确度,使得测出的质量百分浓度值W1偏小;第二圆孔12的直径和深度均不能偏小,否则会影响结果精确度,也使得测出的质量百分浓度值W1偏小。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容纳腔为圆环形槽13时,第一圆孔11的直径和深度均不能偏小,否则会影响结果精确度,使得测出的质量百分浓度值W1偏小;圆环形槽13中的外直径与内直径的差值和圆环形槽13的深度均不能偏小,否则会影响结果精确度,也使得测出的质量百分浓度值W1偏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容纳腔与第一圆孔11的间距应与粗集料最大粒径d相匹配,过大过小均会使得测出的质量百分浓度值W1偏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30步骤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避免后续步骤中的第一圆孔11中水流失过多,另一方面可以在后续步骤中一定程度上起到加快溶液迁移的过程,节省时间的作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试验溶液中的溶质必须选用难以挥发、难以与混凝土发生化学反应的一类试剂,试验溶液中的溶剂必须为水;且这类试验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还必须能够被在线液体浓度传感器容易检测出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40步骤中的试验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小于40%时,会导致测出的质量百分浓度值W1偏小;S40步骤中的试验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大于80%时,会导致测出的质量百分浓度值W1偏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50步骤中的5个不同等级的抗渗性指标的评定标准为:质量百分浓度值W1与混凝土实体10的抗渗性成正比,即质量百分浓度值W1越大,混凝土实体10的抗渗性越差;5个不同等级的抗渗性指标中,A级抗渗性最差,E级抗渗性最好。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2至图4,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中钻孔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中自然饱水过程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中检测试验示意图。
具体地,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提供第一组C30混凝土试件,每组C30混凝土试件包括6个混凝土实体10,选用一待测试的混凝土实体10进行抗渗性测试:具体地,在一待测试的混凝土实体10的上表面钻取第一圆孔11,并清洗干净;其中,混凝土实体10中粗集料最大粒径d为25mm;第一圆孔11的直径为14mm,第一圆孔11的深度为200mm。
S20,在混凝土实体10的上表面钻取第二圆孔12,第二圆孔12与第一圆孔11间隔设置,并清洗干净;其中,第二圆孔12的直径为14mm,第一圆孔11的深度为200mm。第二圆孔12的圆心与第一圆孔11的圆心的间距为100mm。
S30,在第一圆孔11以及第二圆孔12内均注满水溶液,在24h内自然饱水后,分别吸出第一圆孔11与第二圆孔12中的剩余水分。
S40,在第二圆孔12内注满一已知质量百分浓度为60%的丙三醇水溶液,同时在第一圆孔11内注满水溶液。
S50,从此刻开始计时,每隔3h对渗入第一圆孔11中的试验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值进行检测,累计记录8次后使得检测渗透性的时间累计达到24h,其中第一次检测至第八次检测测出的质量百分浓度依次为0、0.05%、0.14%、0.26%、0.39%、0.48%、0.55%、0.61%以及0.61%。
具体地,由于累计记录8次后的渗透时间累计满24h,将第8次检测时对应的质量百分浓度值W1(0.61%)作为指标来评定混凝土实体10的抗渗性,此时,第一圆孔11所在的区域小范围内的混凝土实体10的抗渗性可定为C级抗渗性。由于混凝土实体10中不同位置的孔隙率及孔隙连通情况不同,其在不同位置的抗渗性也可能不同;具体混凝土实体10的整体结构中其他区域对应的抗渗性,可在其他区域对应的不同位置多次测量后再做评定。
对比例1:
在第一组C30混凝土试件中选用另外一个混凝土实体10进行抗渗性测试:根据《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GB50082-2009中6.2逐级加压法对该混凝土实体10进行抗渗等级测定,得到该混凝土实体10的抗渗等级为P6。
实施例2:
请参阅图5至图8,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中钻孔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中钻孔俯视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中自然饱水过程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中检测试验示意图。
具体地,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提供第二组C30混凝土试件,每组C30混凝土试件包括6个混凝土实体10,在第二组C30混凝土试件中选用一待测试的混凝土实体10进行抗渗性测试:具体地,在另一待测试的混凝土实体10的上表面钻取第一圆孔11,并清洗干净;其中,混凝土实体10中粗集料最大粒径d为25mm;第一圆孔11的直径为14mm,第一圆孔11的深度为200mm。
S20,在混凝土实体10的上表面钻取一圆环形槽13,圆环形槽13与第一圆孔11间隔设置,并清洗干净;其中,圆环形槽13的内直径D1为93mm,圆环形槽13的外直径D2为107mm,圆环形槽13的深度为200mm;圆环形槽13的中心与第一圆孔11的圆心重合,此时圆环形槽13的环中线与第一圆孔11的圆心相距100mm。
S30,在第一圆孔11以及圆环形槽13内均注满水溶液,在24h内自然饱水后,分别吸出第一圆孔11与圆环形槽13中的剩余水分。
S40,在圆环形槽13内注满一已知质量百分浓度为60%的丙三醇水溶液,同时在第一圆孔11内注满水溶液。
S50,从此刻开始计时,每隔3h对渗入第一圆孔11中的试验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值进行检测,累计记录8次后使得检测渗透性的时间累计达到24h,其中第一次检测至第八次检测测出的质量百分浓度依次为0、0.31%、0.74%、1.26%、2.09%、2.81%、3.20%以及3.20%。
具体地,由于累计记录8次后的渗透时间累计满24h,将第8次检测时对应的质量百分浓度值W1(3.2%)作为指标来评定混凝土实体10的抗渗性,此时,第一圆孔11所在的区域小范围内的混凝土实体10的抗渗性可定为B级抗渗性。由于混凝土实体10中不同位置的孔隙率及孔隙连通情况不同,其在不同位置的抗渗性也可能不同;具体混凝土实体10的整体结构中其他区域对应的抗渗性,可在其他区域对应的不同位置多次测量后再做评定。
对比例2:
在第二组C30混凝土试件中选用另外一个混凝土实体10进行抗渗性测试:根据《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GB50082-2009中6.2逐级加压法对该混凝土实体10进行抗渗等级测定,得到该混凝土实体10的抗渗等级为P4。
将实施例1与对比例1进行对比可知,实施例1测定的混凝土实体10的C级抗渗等级可近似对应为对比例1中逐级加压法测得到的抗渗等级P6;将实施例2与对比例2进行对比可知,实施例2测定的混凝土实体10的B级抗渗等级可近似对应为对比例2中逐级加压法测得到的抗渗等级P4。
将实施例1与实施例2进行对比可知,容纳腔为圆环形槽13相比容纳腔为第二圆孔12测出的渗入第一圆孔11中的试验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值偏大,这是由于实施例2相比实施例1增加了试验溶液由容纳腔至第一圆孔11方向渗透的渗透路径,这样评价得到的混凝土实体10的抗渗性的相对误差更小;因此,选用实施例2提供的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来测试混凝土实体10的抗渗性效果更好。
为了克服现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现场检测方法的不足,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方法,尤其是适用于已完工现场;该方法无密封性要求(逐级加压法对混凝土试件的密封性要求较高),渗透路径明确,对混凝土损伤小,操作简单方便,试验溶液无毒无害且价格便宜易获取,检测结果可靠。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首先在一待测试的混凝土实体10的上表面钻取第一圆孔11,然后在混凝土实体10的上表面钻取一具有开口且与第一圆孔11间隔设置的容纳腔,之后在第一圆孔11以及容纳腔内均注满水溶液,在第一时间段内自然饱水后,分别吸出第一圆孔11与容纳腔中的剩余水分,再之后在容纳腔内注满一已知质量百分浓度的试验溶液,同时在第一圆孔11内注满水溶液,再之后每隔第二时间段对渗入第一圆孔11中的试验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值进行检测,累计24h后将此时渗入第一圆孔11中的试验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值W1作为指标来评定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本发明提供的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通过在混凝土实体10表面钻取一个第一圆孔11和一个具有开口的容纳腔,之后在容纳腔内注满试验溶液同时在第一圆孔11注满水溶液,从而通过检测渗入第一圆孔11中的试验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值来评定混凝土实体10的抗渗性,该方法无密封性要求,渗透路径明确,对混凝土损伤小,操作简单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均属于同一发明构思,各实施例的描述各有侧重,在个别实施例中描述未详尽之处,可参考其他实施例中的描述。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在一待测试的混凝土实体的上表面钻取第一圆孔;
S20,在所述混凝土实体的上表面钻取一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圆孔间隔设置;
S30,在所述第一圆孔以及所述容纳腔内均注满水溶液,在第一时间段内自然饱水后,分别吸出所述第一圆孔与所述容纳腔中的剩余水分;
S40,在所述容纳腔内注满一已知质量百分浓度的试验溶液,同时在所述第一圆孔内注满所述水溶液;
S50,每隔第二时间段对渗入所述第一圆孔中的所述试验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值进行检测,累计24h后将此时渗入所述第一圆孔中的所述试验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值W1作为指标来评定所述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步骤中,所述混凝土实体中粗集料的最大粒径记为d,所述第一圆孔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0.4d,所述第一圆孔的深度大于或者等于5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0步骤中,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圆孔的间距范围为2d~4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0步骤中,所述试验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范围为40%~80%,所述试验溶液为丙三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段为24h,所述第二时间段包括1h、2h、3h、4h、6h、8h、12h以及24h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0步骤中,采用在线液体浓度传感器对渗入所述第一圆孔中的所述试验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值进行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0步骤中,所述容纳腔为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圆孔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圆孔的深度与所述第一圆孔的深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0步骤中,当W1≥1.00%时,所述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为A级抗渗性;当0.75%≤W1<1.00%时,所述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为B级抗渗性;当0.50%≤W1<0.75%时,所述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为C级抗渗性;当0.25%≤W1<0.50%时,所述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为D级抗渗性;当0≤W1<0.25%时,所述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为E级抗渗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0步骤中,所述容纳腔为一圆环形槽,所述圆环形槽的圆心与所述第一圆孔的圆心重合,所述圆环形槽中的外直径与内直径的差值与所述第一圆孔的直径相同,所述圆环形槽的深度与所述第一圆孔的深度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0步骤中,当W1≥4.00%时,所述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为A级抗渗性;当3.00%≤W1<4.00%时,所述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为B级抗渗性;当2.00%≤W1<3.00%时,所述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为C级抗渗性;当1.00%≤W1<2.00%时,所述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为D级抗渗性;当0≤W1<1.00%时,所述混凝土实体的抗渗性为E级抗渗性。
CN202311058186.1A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 Active CN1167544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58186.1A CN116754459B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58186.1A CN116754459B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54459A true CN116754459A (zh) 2023-09-15
CN116754459B CN116754459B (zh) 2023-11-07

Family

ID=87955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58186.1A Active CN116754459B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54459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86536A (en) * 1975-01-20 1977-09-21 Permeator Corp Method of maintaining and stabilizing the permeability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 rock
EP1775015A1 (en) * 2005-10-11 2007-04-18 Millipore Corporation A method of assessing the integrity of a porous material
CN103487570A (zh) * 2013-09-29 2014-01-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氯盐环境中钢筋混凝土的加速寿命方法
CN205506639U (zh) * 2016-04-08 2016-08-2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低渗透性岩土扩散系数测定仪
WO2017028716A1 (zh) * 2015-08-14 2017-02-23 清华大学 混凝土抗渗性的无损检测方法
CN109282783A (zh) * 2018-11-13 2019-01-29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一种混凝土碳化深度原位无损测量装置及方法
KR20200038200A (ko) * 2019-12-24 2020-04-10 신성종합건축사사무소(주) 콘크리트 초기동해 및 중성화 깊이 측정장치를 이용한 스마트 측정방법
CN111551481A (zh) * 2020-06-08 2020-08-18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混凝土防护涂层抵抗铯离子渗透效果测试与表征方法
JP2022080719A (ja) * 2020-11-18 2022-05-30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コンクリートの施工タイミングの予測方法、予測装置およびコンクリートの施工方法
US20230123095A1 (en) * 2021-04-02 2023-04-20 Southeast University Test method of medium transmission test device for concrete under temperature-osmotic pressure-load coupling effect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86536A (en) * 1975-01-20 1977-09-21 Permeator Corp Method of maintaining and stabilizing the permeability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 rock
EP1775015A1 (en) * 2005-10-11 2007-04-18 Millipore Corporation A method of assessing the integrity of a porous material
CN103487570A (zh) * 2013-09-29 2014-01-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氯盐环境中钢筋混凝土的加速寿命方法
WO2017028716A1 (zh) * 2015-08-14 2017-02-23 清华大学 混凝土抗渗性的无损检测方法
CN205506639U (zh) * 2016-04-08 2016-08-2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低渗透性岩土扩散系数测定仪
CN109282783A (zh) * 2018-11-13 2019-01-29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一种混凝土碳化深度原位无损测量装置及方法
KR20200038200A (ko) * 2019-12-24 2020-04-10 신성종합건축사사무소(주) 콘크리트 초기동해 및 중성화 깊이 측정장치를 이용한 스마트 측정방법
CN111551481A (zh) * 2020-06-08 2020-08-18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混凝土防护涂层抵抗铯离子渗透效果测试与表征方法
JP2022080719A (ja) * 2020-11-18 2022-05-30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コンクリートの施工タイミングの予測方法、予測装置およびコンクリートの施工方法
US20230123095A1 (en) * 2021-04-02 2023-04-20 Southeast University Test method of medium transmission test device for concrete under temperature-osmotic pressure-load coupling effect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国强;: "混凝土抗渗性的试验标准及评价", 福建建材, no. 06, pages 28 - 30 *
延永东;陆春华;刘荣桂;: "氯离子在轴向受压混凝土内的输运试验", 工业建筑, vol. 43, no. 01, pages 75 - 79 *
董伟等: "水和氯离子在风积沙混凝土中迁移规律",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vol. 40, no. 9, pages 908 - 91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54459B (zh) 2023-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80981B2 (ja) コンクリート表面の吸水試験方法及び吸水試験装置
US11480050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flow velocity and flow direction and geological parameters of groundwater through cross holes of deep wells
CN101738363B (zh) 透水系数测试仪及测试方法
Elsener et al. Non destructive determination of the free chloride content in cement based materials
CN202735215U (zh) 一种土壤渗透系数测定装置
Praticò et al. Permeability and volumetrics of porous asphalt concrete: a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CN116754459B (zh) 一种既有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检测方法
CN108425356B (zh) 一种基于原位测试技术的黄土湿陷敏感性评价方法
Zoghlami et al. Differential stone decay of the Spanish tower façade in Bizerte, Tunisia
CN102706927A (zh) 用分子印迹电化学修饰电极测定果实中赤霉素的方法
CN103033459A (zh) 室内测试水泥土搅拌桩水平方向渗透性的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2520134B (zh) 一种可原位测试土体pH值的环境探头
CN113176044B (zh) 一种基于示踪剂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检测方法
CN103276713A (zh) 一种可原位评价饱和土渗透特征的环境孔压静力触探探头
CN203229939U (zh) 一种可原位评价饱和土渗透特征的环境孔压静力触探探头
CN207231968U (zh) 混凝土透水系数测定装置
CN111623250B (zh) 水体渗漏量测量方法、系统及管道
CN114755269A (zh) 基于无损时域反射技术的黄土湿陷性原位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07389532A (zh) 一种用于测试多孔工程材料空隙分布特征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4492017A (zh)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N108693340A (zh) 一种检测排水沥青路面飞散病害的方法
CN207457017U (zh) 一种用于测试多孔工程材料孔隙分布特征的试验装置
CN104679986A (zh) 一种用于聚合物驱油藏非均质程度的检测方法
CN216433826U (zh) 一种原位表层混凝土透气性测试仪
Holst et al. Improved sensor concepts for durability monitoring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