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45998A - 机电致动器、遮蔽装置和包括这种机电致动器或这种遮蔽装置的封闭、遮蔽或遮阳设备 - Google Patents

机电致动器、遮蔽装置和包括这种机电致动器或这种遮蔽装置的封闭、遮蔽或遮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45998A
CN116745998A CN202180086322.0A CN202180086322A CN116745998A CN 116745998 A CN116745998 A CN 116745998A CN 202180086322 A CN202180086322 A CN 202180086322A CN 116745998 A CN116745998 A CN 1167459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torque support
mounting plate
cover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63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布龙代
N·哈夫纳
艾蒂安·布鲁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mfy SA
Original Assignee
Somfy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FR21033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FR3116955B1/fr
Application filed by Somfy SA filed Critical Somfy SA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EP2021/08383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2117679A2/fr
Publication of CN116745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459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用于驱动封闭、遮蔽或遮阳设备的卷绕管的机电致动器至少包括壳体(17)、布置在壳体的第一端部处的扭矩支撑件(21)、电源引线、电动马达、至少包括电子板(15b)的电子控制单元,以及安装在扭矩支撑件的头部上的盖(22),该盖包括基部和侧向表面。电子板被布置在扭矩支撑件的容置部(44)内,盖封闭容置部。扭矩支撑件包括安装板(90),安装板通过安装在盖的侧向表面的切口(110)中而固定到扭矩支撑件的头部的一个端部(21d)。安装板设置有开口(92),开口与保持装置的固定支撑部的突出部分协作,以承受由机电致动器施加的负载。

Description

机电致动器、遮蔽装置和包括这种机电致动器或这种遮蔽装 置的封闭、遮蔽或遮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封闭、遮蔽或遮阳系统的机电致动器,即,封闭、遮蔽或遮阳系统的机电致动器,以及包括这种致动器的电动驱动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封闭、遮蔽或遮阳设备,该封闭、遮蔽或遮阳设备包括由这种机电致动器驱动而进行移动的屏纱,或者包括这种电动驱动装置。
总体上,本发明涉及遮蔽装置领域,该遮蔽装置包括使屏纱在至少一个第一位置和至少一个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电动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驱动装置通常包括可移动的封闭、遮蔽或遮阳元件的机电致动器,该可移动的封闭、遮蔽或遮阳元件例如为百叶窗、门、大门、遮帘或任何其他等效设备,在下文中被称为屏纱。
用于封闭、遮蔽或遮阳系统的机电致动器是已知的,该机电致动器包括壳体、扭矩支撑件、电源引线、电动马达、电子控制单元和盖。扭矩支撑件被布置在壳体的一个端部处,并与保持装置协作以承受由机电致动器施加的负载。电源引线被构造成连接到电能供应网络。电动马达被安装在壳体内部,通过电源引线被供应电能。电子控制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电子板,该电子板被布置在扭矩支撑件的内部。盖被安装在扭矩支撑件的头部上。
当安装这种机电致动器时,通常必须使扭矩支撑件适配于保持装置的支撑部。存在各种各样的支撑部,这些支撑部具有不同的形状,扭矩支撑件必须与这些支撑部兼容才能安装。
通常的做法是将适配器添加到扭矩支撑件上,从而实现保持装置的支撑部与扭矩支撑件之间的连接,而不必调整扭矩支撑件的形状。这种适配器通常附接到扭矩支撑件的一个端部。
然而,这些适配器的缺点是这些适配器被插入保持装置的支撑部与扭矩支撑件之间,这在机电致动器的端部产生额外的厚度。这种额外的厚度导致屏纱周围、在屏纱与安装有封闭、遮蔽或遮阳系统的开口的侧向边缘之间出现间隙,从而导致漏光。因此,由屏纱产生的遮蔽较低。因此,适配器的添加不美观,并且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遮蔽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这些缺点,并提出一种机电致动器,以及包括这种机电致动器的封闭、遮蔽或遮阳设备,该机电致动器可以容易地适配于保持装置的支撑部,而不会降低由属于该设备的屏纱提供的遮蔽效果。
在这方面,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驱动封闭、遮蔽或遮阳设备的卷绕管的机电致动器,该机电致动器至少包括:
-壳体,
-扭矩支撑件,扭矩支撑件被布置在壳体的第一端部,
-电源引线,电源引线被配置成连接到电能供应网络。
-电动马达,电动马达被安装在壳体内,电动马达经由电源引线被供应电力,
-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电子板,
-盖,盖被安装在扭矩支撑件的头部上,盖包括基部和侧向表面。
根据本发明,电子板被布置在扭矩支撑件的容置部内,盖封闭扭矩支撑件的容置部。此外,扭矩支撑件包括安装板,安装板通过安装在盖的侧向表面的切口中而固定到扭矩支撑件的头部的一个端部。此外,安装板设置有开口,开口被构造成与保持装置的固定支撑部的突出部分协作,以承受由机电致动器施加的负载。
由于本发明,安装板被集成到机电致动器中,使得安装板不从盖突出,并且不在机电致动器的端部产生外伸部。这意味着保持装置的支撑部和机电致动器之间的距离是最小的,这提高了由包括这种机电致动器的设备的屏纱提供的遮蔽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但非强制性的方面,机电致动器包含了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这些特征被单独使用或以任何技术上可行的组合被使用:
-安装板将组装好的盖保持在扭矩支撑件上。
-盖包括周缘,安装板包括肩部,周缘和肩部具有互补的形状,并且在机电致动器的组装构造中,肩部抵靠周缘。
-安装板和盖能独立地互换。
-安装板的外表面与盖的侧向表面齐平。
-安装板的两个主表面是大致平坦的,不具有凸起且彼此平行。
-扭矩支撑件还包括开口,开口被构造成接纳不同形状的支撑部的各个突出部分,并且安装板的开口与扭矩支撑件的开口对准。
-安装板的开口包括至少一个支承表面。
-安装板的开口包括多个臂,每个臂具有两个支承表面。
-扭矩支撑件包括托架,托架被构造成相对于保持装置保持扭矩支撑件,安装板包括凹陷部,凹陷部的形状与托架的形状互补,并且在机电致动器的组装构造中,扭矩支撑件的托架被布置在安装板的凹陷部中。
-盖的基部包括至少一个开口,该开口被构造成面对由电子板承载的电子部件。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封闭、遮蔽或遮阳设备的遮蔽装置,该遮蔽装置包括卷绕管、位于卷绕管上的卷绕屏纱、驱动屏纱移动的机电致动器、以及包括至少一个固定支撑部的保持装置,机电致动器是根据本发明的并如上所述的机电致动器,板的开口的形状与固定支撑部的突出部分的形状互补,并且板的开口被构造成接纳该突出部分。
根据第三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封闭、遮蔽或遮阳设备,该封闭、遮蔽或遮阳设备包括屏纱,该屏纱可以在卷绕管上卷起并由机电致动器驱动而进行移动,该机电致动器是根据本发明的并如上所述的机电致动器,或者该设备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并如上所述的遮蔽装置。
该遮蔽装置和该设备具有上述与根据本发明的机电致动器相关的特征和优点相似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参照附图作出的描述中变得明显,附图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给出,在附图中:
[图1]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遮蔽设备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2]图2是图1所示的设备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3]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并属于图1和图2所示的设备的机电致动器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4]图4是图3所示的机电致动器的局部纵向横截面图;
[图5]图5是图3和图4的机电致动器的一部分的端部的局部透视图;
[图6]图6是图3至图5的机电致动器的一个端部的分解透视图,包括图5所示的部分;
[图7]图7是从另一角度示出的图6的机电致动器的同一端部的分解透视图;
[图8]图8是从图5的角度示出的图3和图4的机电致动器的另一部分的同一端部的透视图;以及
[图9]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两个变型的两个安装板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和图2,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设备6,该设备6包括封闭、遮蔽或遮阳装置3,被安装在包括开口1的建筑物B中,该开口是窗户或门。该设备6被配备有属于封闭、遮蔽或遮阳装置3的屏纱2,特别是电动遮帘。
封闭、遮蔽或遮阳装置3在下文中被称为“遮蔽装置”。遮蔽装置3包括屏纱2。
遮蔽装置3可以包括遮帘,例如可卷起的帆布、百褶帘或板条遮帘。本发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遮蔽装置。
参照图1和图2,描述了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机电致动器的卷轴遮帘。
遮蔽装置3包括卷绕管4和电动驱动装置5。电动驱动装置5包括图3和图4所示的机电致动器11。
遮蔽装置3的屏纱2被卷起到由电动驱动装置5驱动的卷绕管4上。因此,屏纱2可以在卷起位置(特别是高位置)和展开位置(特别是低位置)之间移动。
遮蔽装置3的屏纱2是封闭、遮蔽和/或遮阳屏纱,该屏纱可以围绕卷绕管4卷绕和松开,卷绕管4的内直径大于机电致动器11的外直径,使得在组装遮蔽装置3时,机电致动器11可以插入卷绕管4中。
有利地,遮蔽装置3还包括保持装置9、23。
有利地,保持装置9、23可包括两个固定支撑部23。特别地,在遮蔽装置3的组装构造中,在卷绕管4的每一端部设置有固定支撑部23。
因此,卷绕管4由固定支撑部23保持。在图1中仅可见一个固定支撑部23。固定支撑部23允使得遮蔽装置3能够机械地连接到建筑物B的结构上,特别是连接到建筑物B的墙M上。
有利地,保持装置9、23可包括盒子9。另外,特别是在遮蔽装置3的组装构造中,卷绕管4和屏纱2的至少一部分被容置在盒子9内。
通常,盒子9被布置在开口1的上方,或被布置在开口1的上部。
在此,如图1所示,固定支撑部23也被容置在盒子9内。
有利地,盒子9包括两个颊板10,如图2所示。特别是在遮蔽装置3的组装构造中,盒子9的每个端部布置有一个颊板10。
在变型中,如图2所示,卷绕管4经由盒子9保持,特别是经由盒子9的颊板10保持,而无需使用诸如上文所述的固定支撑部23的支撑部。
有利地,遮蔽装置3还可以包括两个侧向滑动件26,仅如图2所示。每个侧向滑动件26包括凹槽29。特别是在遮蔽装置3的组装构造中,侧向滑动件26中的一个侧向滑动件的每个凹槽29与屏纱2的侧向边缘2a协作,即被构造成与屏纱2的侧向边缘2a协作,以便在屏纱2围绕卷绕管4卷起和展开期间引导屏纱2。
机电致动器11例如是管状类型的。这使得卷绕管4能够围绕旋转轴线X旋转,使得遮蔽装置3的屏纱2可以展开或卷起。
因此,屏纱2可以在卷绕管4上卷起和展开。在安装状态下,机电致动器11被插入到卷绕管4中。
遮蔽装置3还包括用于在屏纱2上施加张力的负载杆8。
形成遮蔽装置3的卷轴遮帘包括帆布,该帆布形成卷轴遮帘3的屏纱2。在遮蔽装置3的组装构造中,屏纱2的第一端部,特别是屏纱2的上端部,固定到卷绕管4上。此外,在遮蔽装置3的组装构造中,屏纱2的第二端部,特别是屏纱2的下端部,固定到负载杆8。
在此,形成屏纱2的帆布由纺织材料制成。
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屏纱2的第一端部具有折边,杆、特别是由塑料制成的杆,被布置成穿过该折边。屏纱2的第一端部的这种折边是通过对形成屏纱2的帆布进行缝制来实现的。当将屏纱2组装到卷绕管4上时,屏纱2的第一端部处的折边和杆滑入卷绕管4外侧的凹槽中,特别是在卷绕管4的整个长度上,使得屏纱2固定到卷绕管4上并且可以使屏纱2围绕卷绕管4卷绕和松开。
在任何情况下,屏纱2的第一端部被布置在保持装置9、23处,使得该第一端部在遮蔽装置3的组装构造中保持在开口1的上方。
在卷轴遮帘的情况下,上部卷起位置对应于预定的上部行程结束位置,或者对应于屏纱2的负载杆8支承抵靠卷轴遮帘3的盒子9的边缘,下部展开位置对应于预定的下部行程结束位置,或者对应于屏纱2的负载杆8支承抵靠开口1的槛部7,或者对应于屏纱2的完全展开。
有利地,电动驱动装置5由命令单元来命令。命令单元可以是例如本地命令单元12或中央命令单元13。
有利地,本地命令单元12可以经由有线或无线连接连接到中央命令单元13。
有利地,中央命令单元13可以控制分布在整个建筑物中的本地命令单元12和其他类似的本地命令单元。
电动驱动装置5优选地被配置成执行用于关闭或打开遮蔽装置3的屏纱2的命令,该命令可以特别地由本地命令单元12和/或中央命令单元13发出。
设备6包括本地命令单元12、中央命令单元13、或者本地命令单元12和中央命令单元13两者。
现在参照图3和图4更详细地描述属于图1和图2的设备6的机电致动器11。
机电致动器11包括电动马达16。电动马达16在图4中通过其轮廓示出,没有其内部部件的细节,这些细节本身是已知的。
在此,电动马达16包括未示出的转子和定子,并且在电动驱动装置5的安装构造中,转子和定子围绕卷绕管4的旋转轴线X同轴地定位。
用于命令机电致动器11以实现遮蔽装置3的屏纱2的移动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电子控制单元15。该电子控制单元15能够接通机电致动器11的电动马达16,特别是能够向电动马达16供应电能。
因此,如前所述,电子控制单元15特别地命令电动马达16,以便打开或关闭屏纱2。
用于命令机电致动器11的装置包括硬件装置和/或软件装置。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硬件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微控制器30。
有利地,电子控制单元15还包括第一通信模块27,该第一通信模块特别是用于接收命令指示,该命令指示由命令发射器(诸如本地命令单元12或中央命令单元13)发出,这些指示旨在控制电动驱动装置5。
有利地,电子控制单元15的第一通信模块27是无线的。具体地,第一通信模块27被配置成接收无线电命令指示。
有利地,第一通信模块27还可以允许接收通过有线装置发送的命令指示。
有利地,电子控制单元15、本地命令单元12和/或中央命令单元13可以与位于建筑物B内部或远距建筑物B外部的气象站进行通信,气象站特别地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该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可以被配置成在气象站被设置在建筑物B外部的情况下确定例如温度、亮度或风速。
有利地,电子控制单元15、本地命令单元12和/或中央命令单元13也可以与服务器28进行通信,如图2所示,以便根据经由通信网络(特别是可连接到服务器28的因特网网络)远程提供的数据来控制机电致动器11。
电子控制单元15可以由本地命令单元12和/或中央命令单元13控制。本地命令单元12和/或中央命令单元13设置有控制键盘。本地命令单元12或中央命令单元13的控制键盘包括一个或多个选择元件14和可选的一个或多个显示元件34。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选择元件可以包括按钮和/或触摸感应键。显示元件可以包括发光二极管和/或LC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或TFT(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显示器。选择元件和显示元件也可以通过触摸屏实现。
本地命令单元12和/或中央命令单元13包括至少第二通信模块36。
因此,本地命令单元12或中央命令单元13的第二通信模块36被配置成特别地通过无线装置(例如无线电)或有线装置来发射命令指示,即,本地命令单元或中央命令单元的第二通信模块特别地通过无线装置(例如无线电)或有线装置来发射命令指示。
此外,本地命令单元12或中央命令单元13的第二通信模块36也可以被配置成特别地通过相同的装置来接收命令指示,即,本地命令单元或中央命令单元的第二通信模块特别地通过相同的装置来接收命令指示。
本地命令单元12或中央命令单元13的第二通信模块36被配置成与电子控制单元15的第一通信模块27进行通信,即,本地命令单元或中央命令单元的第二通信模块与电子控制单元的第一通信模块进行通信。
因此,本地命令单元12或中央命令单元13的第二通信模块36与电子控制单元15的第一通信模块27单向或双向地交换命令指示。
有利地,本地命令单元12是命令点,该命令点可以是固定命令点或移动命令点。固定命令点可以是固定在建筑物B的墙M的立面上或固定在窗户或门框的表面上的控制盒子。移动命令点可以是遥控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有利地,本地命令单元12和/或中央命令单元13还包括控制器35。
电动驱动装置5,特别是电子控制单元15,优选地被配置成执行用于控制遮蔽装置3的屏纱2的移动(特别是关闭和打开)的命令指示。这些命令指示可以由例如本地命令单元12或中央命令单元13发出。
电动驱动装置5可以由用户控制,例如通过接收对应于按下本地命令单元12或中央命令单元13的选择元件14或选择元件14中的一个选择元件的命令指示而由用户控制。
电动驱动装置5也可以被自动控制,例如通过接收对应于来自电子控制单元15(特别是微控制器30)的至少一个传感器(未示出)的至少一个信号和/或来自电子控制单元(特别是微控制器)的时钟(未示出)的信号的命令指示而被自动控制。传感器和/或时钟可以集成在本地命令单元12或中央命令单元13中。
机电致动器11包括壳体17,特别是管状壳体。特别是在机电致动器11的组装构造中,电动马达16被安装在壳体17内。
在此,机电致动器11的壳体17是圆柱形的,特别地围绕旋转轴线X旋转对称。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7由金属材料制成。
机电致动器壳体的材料不是限制性的,可以是不同的。特别地,机电致动器壳体的材料可以是塑料材料。
有利地,遮蔽装置3还包括电能供应装置31。
在此,机电致动器11被配置成电连接到电能供应装置31,即,机电致动器电连接到电能供应装置。
机电致动器11还包括电导体37。
在此,电导体37在电子控制单元15和电动马达16之间延伸,如图4所示。
机电致动器11还包括电源引线18。
电导体37被配置成借助于电源引线18连接到电能供应网络52。
通过电导体37向电动马达16供应电力,电导体进而电连接到电源引线18。
因此,电动马达16被配置成通过电源引线18被供应来自电能供应网络52的电能,即,电动马达通过电源引线被供应来自电能供应网络的电能。
有利地,电源引线18借助于电连接器55连接到电能供应网络52,如图3所示。
以这种方式,机电致动器11的电导体37被配置成电连接到电源引线18,即,机电致动器的电导体电连接到电源引线。
在此,机电致动器11还包括电子控制单元15。
有利地,电子控制单元15包括第一电子板15a和第二电子板15b。
有利地,电子控制单元15以及更具体地,第一电子板15a和第二电子板15b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40a、40b。
有利地,印刷电路板40a、40b或每个印刷电路板配备有电子部件56。
电导体37借助于电子控制单元15的印刷电路板40a、40b或每个印刷电路板的电线和/或电迹线制成。在图4中仅可见由电线制成的电导体37的一部分。
有利地,电子部件56包括第一通信模块27和微控制器30。
电源引线18包括电连接器59,电连接器被配置成将电源引线18电连接(即电连结)到电子控制单元15,特别是电连接(即电连结)到第一电子板15a和第二电子板15b,更具体地,电连接(即电连结)到这些第一电子板15a和第二电子板15b中的每一个的印刷电路板40a、40b。
在此,电源引线18借助于电源引线18的电连接器59电连接(即被配置成电连接)到第一印刷电路板40a的电迹线(未示出)。
在此,电能供应网络52的电压优选地是连续的,并且被称为“非常低的电压”。电能供应网络52的电压值优选地小于或等于120伏,更具体地,小于或等于50伏。电能供应网络52的电压值可以例如约12伏、24伏或48伏。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电能供应网络52可以是“PoE”(以太网供电,Power overEthernet)网络。
在此,电动马达16可以是电子换向无刷(也被称为“BLDC”(无刷直流,BrushLessDirect Current)或“永磁同步”)型的,或直流型的。
有利地,电能供应装置31可包括至少一个电池24。
电池24可被布置在遮蔽装置3的盒子9中。因此,电池24可被布置在盒子9的内部或外部。电池24也可被布置在卷绕管4的内部,但在壳体17的外部。机电致动器11也可包括电池24。因此,特别是在机电致动器11的组装构造中,电池24可被布置在壳体17的内部。
有利地,特别是在机电致动器11被配置成电连接(即,电连接)到所谓的“PoE”电源网络的情况下,电能供应装置31还可包括至少一个集线器57和可选的至少一个适配器58。
有利地,电源引线18被配置成特别是从电能供应装置31、特别是从电池24向机电致动器11、特别是向电子控制单元15和电动马达16供应电能,即,电源引线特别是从电能供应装置、特别是从电池向机电致动器、特别是向电子控制单元和电动马达供应电能。
有利地,电池24包括一个或多个储能单元。电池24的储能单元例如可以是可充电电池(在这种情况下,电池24是可充电型的)或电池单元。
有利地,电动驱动装置5,特别是电子控制单元15,包括充电元件,该充电元件被配置成从外部电能供应源25供应的电能对电池24进行充电,如图2所示。
有利地,外部电能供应源25是充电器,该充电器可以连接(即,连接)到墙壁插座,以从主电能供应源给电池24充电。
有利地,第一电子板15a被配置成控制电动马达16。此外,第二电子板15b被配置成借助于选择装置41和可能的显示装置42(未示出)来访问用于设置参数和/或配置机电致动器11的功能。另外,第二电子板15b可以被配置成使得能够对电池24进行充电。
在此,并不是限制性地,加载元件被布置在第二电子板15b上。
机电致动器11还包括输出轴20。
有利地,机电致动器11还包括未示出的齿轮箱,该齿轮箱包括至少一个减速级。减速级可以是周转齿轮系。齿轮箱被构造成布置(即,被布置)在电动马达16和输出轴20之间。
每个齿轮箱的减速级的类型和数量不是限制性的。
有利地,机电致动器11还包括未示出的制动器。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制动器可以是弹簧制动器、凸轮制动器、磁性制动器或电磁制动器。
制动器被配置成制动和/或旋转地锁定输出轴20,以当屏纱2移动时调节卷绕管4的转速,并且当机电致动器11被电停用时使卷绕管4保持锁定。
制动器被配置成布置(即,被布置)在齿轮箱的两个减速级之间,或者布置在电子控制单元15和电动马达16之间(即,在电动马达16的输入处),或者布置在齿轮箱和输出轴20之间(即,在齿轮箱的输出处),或者布置在电动马达16和齿轮箱之间(即,在电动马达16的输出处)。
有利地,在机电致动器11的组装构造中,齿轮箱以及潜在地制动器被布置在机电致动器11的壳体17内。
卷绕管4围绕旋转轴线X和机电致动器11的壳体17旋转,并由两个枢轴连接件支撑。
第一枢轴连接件通过环53在卷绕管4的第一端部形成。因此,环53使得能够形成轴承。
未示出的第二枢轴连接件在卷绕管4的第二端部形成。
机电致动器11还包括扭矩支撑件21,该扭矩支撑件也可以被称为“致动器头”。
在此,特别是在机电致动器11的组装构造中,扭矩支撑件21被布置在机电致动器11的壳体17的第一端部17a上。
扭矩支撑件21使得能够承受由机电致动器11施加的负载,并且使得能够特别地确保由机电致动器11施加的负载(特别是由机电致动器11施加的扭矩)被建筑结构B吸收。有利地,扭矩支撑件21还能够承受由卷绕管4施加的负载(特别是卷绕管4、机电致动器11和屏纱2的重量),并且能够确保该负载被建筑结构B吸收。
因此,机电致动器11的扭矩支撑件21使得机电致动器11能够被固定到保持装置9、23,特别是固定到一个固定支撑部23或盒子9的一个颊板10。
有利地,扭矩支撑件21从机电致动器11的壳体17的第一端部17a突出,特别是从壳体17的接纳环53的端部17a突出。特别是在遮蔽装置3的组装构造中,环53构成或被构造成构成用于旋转引导卷绕管4的轴承。
有利地,机电致动器11的扭矩支撑件21可使得壳体17的第一端部17a能够被遮挡。
此外,机电致动器11的扭矩支撑件21可以支撑电子控制单元15的至少一部分。
有利地,特别是在机电致动器11的组装构造中,扭矩支撑件21借助于一个或多个紧固元件54固定到壳体17。一个或多个紧固元件54可以是例如凸台(如图3、图5、图6和图8所示)、紧固螺钉、弹性卡扣紧固元件、凹陷部中的凹槽或其组合。
有利地,扭矩支撑件21包括被称为内部部分的第一部分21a和被称为外部部分的第二部分21b。
有利地,特别是在机电致动器11的组装构造中,扭矩支撑件21的第一部分21a被构造成与机电致动器11的壳体17协作,即,扭矩支撑件的第一部分与机电致动器的壳体协作。此外,特别是在遮蔽装置3中的机电致动器11的组装构造中,扭矩支撑件21的第二部分21b被构造成与保持装置9、23协作,即,扭矩支撑件的第二部分与保持装置协作。
有利地,包括由单件制成的第一部分21a和第二部分21b的扭矩支撑件21的结构提高了扭矩支撑件21的刚性。
有利地,特别是在机电致动器11的组装构造中,扭矩支撑件21的第一部分21a的至少一部分是大体圆柱形的并且被布置在机电致动器11的壳体17内。
有利地,扭矩支撑件21的第二部分21b的至少一部分的外直径大于机电致动器11的壳体17的外直径。
有利地,扭矩支撑件21还包括限位止动件33。此外,特别是在机电致动器11的组装构造中,止动件33在壳体17的第一端部17a处与壳体17邻接,即止动件被构造成在壳体的第一端部处与壳体邻接。
因此,扭矩支撑件21的限位止动件33使得能够沿着旋转轴线X的方向限制扭矩支撑件21的第一部分21a陷入壳体17中。
此外,扭矩支撑件21的限位止动件33将扭矩支撑件21的第一部分21a和第二部分21b相对于彼此界定。
因此,特别是在机电致动器11的组装构造中,在将扭矩支撑件21装配到壳体17内之后,只有扭矩支撑件21的第一部分21a被布置在机电致动器11的壳体17内,直到限位止动件33为止,并且扭矩支撑件21的第二部分21b延伸到壳体17的外部。
在此,扭矩支撑件21的限位止动件33包括肩部,并且更具体地,限位止动件被制成凸缘的形式,特别是具有圆柱形形状并且具有直母线。
在此,如图3至图5以及图8所示,特别是在机电致动器11的组装结构中,环53围绕扭矩支撑件21,特别是围绕扭矩支撑件21的第二部分21b插入。
在未示出的变型中,特别是在机电致动器11的组装构造中,环53围绕机电致动器11的壳体17的第一端部17a插入。
有利地,机电致动器11的输出轴20被布置在卷绕管4的内部并且至少部分地被布置在机电致动器11的壳体17的外部。
在此,输出轴20的一个端部从机电致动器11的壳体17突出,特别是从壳体17的与第一端部17a相对的第二端部17b突出。
有利地,机电致动器11的输出轴20被构造成使连接到卷绕管4的连接元件(未示出)旋转。连接元件为轮子的形式。
当机电致动器11被接通时,电动马达16和齿轮箱使输出轴20旋转。此外,机电致动器11的输出轴20经由连接元件使卷绕管4旋转。
因此,卷绕管4使遮蔽装置3的屏纱2卷绕,使得开口1打开或关闭。
机电致动器11的电子控制单元15包括用于在屏纱2卷绕期间和在屏纱2松开期间检测障碍物和行程终点的装置(未示出)。
借助于电子控制单元15的微控制器30,特别是借助于由该微控制器30实现的算法来实施在屏纱2卷绕和松开期间检测障碍物和行程终点的装置。
在此,电子控制单元15,特别是第一电子板15a和第二电子板15,借助于电源引线18被供应电能。
有利地,电子控制单元15被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机电致动器11的壳体17的内部。
此外,电子控制单元15可被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机电致动器11的壳体17的外部,并且特别地,安装在扭矩支撑件21中。
在此,特别是在机电致动器11的组装构造中,电子控制单元15的第一电子板15a被布置在机电致动器11的壳体17的内部。此外,特别是在机电致动器11的组装构造中,第二电子板15b被布置在机电致动器11的扭矩支撑件21内。
在此,电子控制单元15不具有用于接纳第一电子板15a的壳体。特别是在机电致动器11的组装结构中,该第一电子板15a一方面被保持(特别是被插入)在扭矩支撑件21中,特别是被保持(特别是被插入)在扭矩支撑件21的称为中心部分的第三部分21c中,如图4所示,另一方面被保持(特别是插入)在被安装在电动马达16的端部的支撑件(未示出)中。
在此,第二电子板15b被保持(特别是被插入)在扭矩支撑件21的中心肋中,特别是被保持(特别是被插入)在扭矩支撑件21的第二部分21b的中心肋中。
特别地,第二电子板15b被布置在形成在扭矩支撑件21的第二部分21b中(更准确地说,形成在第二部分21b的头部21e中)的容置部44内。一方面,容置部44沿轴线X由扭矩支撑件21的壁21d界定,该壁21d在图4以及图6至图8中可见并且沿着轴线X形成扭矩支撑件21的第二部分21b的头部21e的一个端部,另一方面,容置部由扭矩支撑件21的壁21f界定,该壁21f在图6和图7中可见,大致平行于壁21d,并且沿着轴线X被布置在扭矩支撑件21的壁21d和第一内部部分21a之间。此外,第二部分21b的头部21e的外表面是圆柱形的。
有利地,第一电子板15a和第二电子板15b通过未示出的连接电缆彼此连接。
此外,电子板15b包括连接器19,连接器被安装在印刷电路板40b上并使得第一电子板和第二电子板之间的连接电缆能够连接。
在此,如图3所示,扭矩支撑件21还包括盖22。特别是在机电致动器11的组装构造中,盖22被安装在扭矩支撑件21的第二部分21b的端部上,更准确地说,被安装在第二部分21b的头部21e上。此外,在机电致动器的组装构造中,盖22封闭容置部44。在图4和图8中,为了清楚起见,省去了盖22。
扭矩支撑件21包括至少一个选择装置41,特别是按钮,该按钮可以是例如下压按钮。
一个或多个选择装置41被配置成在被激活时,通过一个或多个配置模式来执行机电致动器11的调节,以将机电致动器11与一个或多个命令单元12、13配对,以重置一个或多个参数(该参数可以是例如结束位置),从而重置经配对的一个或多个命令单元12、13或控制屏纱2的移动。
在此,扭矩支撑件21包括单个选择装置41。
扭矩支撑件的选择装置的数量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可以是不同的。特别地,扭矩支撑件的选择装置的数量可以大于或等于2。
扭矩支撑件21包括至少一个显示装置42。
该显示装置或这些显示装置42被配置成显示视觉指示,该视觉指示可以例如代表电磁致动器11的操作模式(特别是配置模式或控制模式),或者代表电动驱动装置5或电能供应装置31的构件的状态,特别是电池24的充电状态。
有利地,显示装置42包括安装造第二电子板15b上的至少一个照明源(未示出),特别是发光二极管。
在此,扭矩支撑件21包括单个显示装置42。
显示装置的数量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可以是不同的。特别地,显示装置的数量可以大于或等于2。
有利地,选择装置41和显示装置42电连接(即,被配置成电连接)到电子控制单元15。
在此,选择装置41和显示装置42电连接(即,被配置成电连接)到第二电子控制板15b。
有利地,选择装置41和显示装置42被安装在印刷电路板40b上。
在变型中,选择装置41和/或显示装置42可电连接(即,可被配置成电连接)到第一电子控制板15a。
扭矩支撑件2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选择装置41或一个或多个显示装置42,或者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选择装置41和一个或多个显示装置42。
特别是在机电致动器11的组装构造中,容置部44至少容纳(即,被配置成容纳)一个或多个选择装置41或一个或多个显示装置42。
以这种方式,特别是在机电致动器11的组装构造中,容置部44接纳(即,被配置成接纳)选择装置41或显示装置42中的至少一个。
在此,扭矩支撑件21包括单个容置部44,该单个容置部中容纳有选择装置41和显示装置42。
有利地,机电致动器11还包括罩部70,罩部部分地插入容置部44中并封闭该容置部44,罩部围绕第二电子板15b。
在此,罩部70包括按钮72,该按钮被配置成在用户触摸时操作选择装置41。
此外,罩部70包括光导74,光导被配置成将显示装置42发射的光引导至机电致动器11的外部。
在此,罩部70被盖22包围,使得罩部被盖覆盖。特别地,盖覆盖并隐藏容置部44的壁21d、21f与罩部70之间的接合线。因此,在机电致动器11的组装构造中,罩部70不能被移除。当盖22被移除时,罩部70才能从容置部44移除,以使得第二电子板15b可接近。
换言之,盖22保护第二电子板15b和罩部70。
有利地,在未示出的变型中,罩部70被构造成通过增加在罩部70的外部和第二电子板15b之间由于静电放电而行进的爬行路径来保护第二电子板15b免受静电放电的影响,并且可能地保护第二电子板15b免受水和湿气的影响。盖具有坚固的外表面,选择装置41的启动是通过罩部本身的运动或通过罩部的柔性部分在检测装置处的变形来完成的。
由机电致动器施加在建筑物B的结构上的负载的吸收由扭矩支撑件21确保,实际上,该吸收是通过防止扭矩支撑件21围绕扭矩支撑件的轴线X21相对于建筑物B旋转来实现的,在致动器11的组装构造中,扭矩支撑件的轴线X21与旋转轴线X重合。
特别是在遮蔽装置3中的机电致动器11的组装构造中,通过扭矩支撑件与保持装置9、23的协作,实现了扭矩支撑件21的旋转的锁定,从而实现了机电致动器11的固定元件(例如壳体17)的旋转锁定。
实际上,扭矩支撑件21包括开口80,该开口平行于轴线X21从扭矩支撑件的壁21d延伸到扭矩支撑件21中。
在此,开口80包括中心部分80a和围绕中心部分80a彼此垂直布置的四个臂80b。因此,在该示例中,开口80具有十字形状。
在变型中,开口80具有不同的形状,例如五角星形状、三角形形状或另一多边形形状。
开口80被构造成接纳(即,接纳)保持装置9、23的一部分,更特别地被构造成接纳(即,接纳)固定支撑部23的突出部分。
在图2所示的变型中,其中不使用固定支撑部23并且卷绕管4经由盒子9的颊板10保持,开口80被构造成接纳附接托架的附接到盒子9的颊板10的突出部分。为了简单起见,在说明书的其余部分中,这种附接托架将被称为固定支撑部23。
众所周知,在保持装置9、23内可以使用各种不同形状的固定支撑部23来保持卷绕管4。
为了避免必须使开口80的形状适应于设备6的固定支撑部23的形状(这将意味着需要大量不同型号的扭矩支撑件21来适配所有形状的固定支撑部23),扭矩支撑件还包括安装板90。
扭矩支撑件21的安装板90固定在扭矩支撑件的壁21d上并设置有开口92,该开口92与扭矩支撑件的开口80对齐,并且该开口92的形状与固定支撑部23的突出部分的形状相适应,即与固定支撑部23的形状互补。
在图7中,为了说明,用点划线示出了固定支撑部23及其突出部分23a的轮廓。在此,固定支撑部23是板形的,并且固定支撑部的突出部分23a沿着轴线X23垂直于支撑部延伸,该突出部分23a的横截面为四分支23b十字形形状,每个分支限定在两个表面23c之间。突出部分23a还包括圆形中心部分23d,分支23b从该圆形中心部分23d延伸。
在此,安装板90的开口92包括中心部分92a和围绕中心部分92a彼此垂直布置的四个臂92b。因此,在该示例中,开口92具有十字形形状。
此外,每个臂92b具有两个支承表面92c。
“支承表面”被定义为当力施加到其上时产生扭矩以使扭矩支撑件21旋转的安装板90的开口92的任何表面,即当扭矩支撑件旋转时将力传递到支承在其上的表面的任何表面,该力阻碍扭矩支撑件的旋转。
因此,开口92接纳固定支撑部23的突出部分23a,并且开口92的支承表面92c以紧密的操作间隙与固定支撑部23的突出部分23a的表面23c接触,使得在设备6中的机电致动器11的安装构造中防止扭矩支撑件21围绕轴线X21旋转。
因此,扭矩支撑件21的开口80具有通用的形状,旨在能够接纳从不同形状的固定支撑部23突出的各个部分,并且扭矩支撑件21的旋转的锁定由安装板90的开口92来确保,该开口92特别适合于突出部分23a。
此外,安装板90的开口92的在垂直于轴线X21的平面中突出的轮廓内接在扭矩支撑件21的开口80的在同一平面中突出的轮廓中。换言之,多个开口92与扭矩支撑件的开口80兼容,使得多个板90与扭矩支撑件21兼容,从而使得机电致动器11施加的力能够通过与固定支撑部23的突出部分23a协作而被承受。
有利的是,防止扭矩支撑件21通过安装板90中的开口而不是直接通过扭矩支撑件中的开口80旋转,因为安装板90便宜且易于制造。这使得容易提供多种安装板90,每个安装板90适合于一种类型的固定支撑部23,更具体地适合于突出部分23a的几何形状,从而使得单个扭矩支撑件21能够适合于多种固定支撑部23。
该系统的另一个优点是,该系统使得不同的材料能够用于安装板90和扭矩支撑件21。实际上,由于当电磁致动器11工作时,安装板比扭矩支撑件承受更大的由固定支撑部23的反作用力而产生的力,因此优选的是,安装板90的材料非常坚固,特别是比扭矩支撑件21的材料更硬。
在此,硬度被理解为材料抵抗穿入的机械阻力。
例如,安装板由金属材料(例如不锈钢)制成,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即耐磨性,扭矩支撑件由聚合材料制成,优选地通过模制制成,这使得能够以低成本生产复杂形状。
有利地,安装板90是单件。
实际上,安装板90通过加工实心板获得,在该实心板中切割出安装板,然后在该实心板中切割出开口92。
然后,安装板90限定大致平坦的外表面S90和内表面S’90,该外表面和内表面不具有凸起并且彼此平行。
术语“不具有凸起”意味着安装板90不包括从表面S90和S’90延伸的任何突起。
在变型中,安装板由刚性聚合物材料制成。
此外,安装板90借助于紧固元件(例如螺钉)附接到扭矩支撑件21,紧固元件在图中以其轴线95示出。
实际上,扭矩支撑件21包括孔94,安装板90包括孔96,孔94和96适于接纳螺钉95。
有利地,并且更具体地,当紧固元件是锥形头螺钉时,安装板的孔96各自包括埋头孔,该埋头孔被构造成容纳锥形螺钉的头部,使得该头部不会从安装板90突出。
在此,扭矩支撑件21和安装板90各自包括两个孔94、96。在变型中,孔94、96的数量是不同的,例如有三个孔94和三个孔96。
因此,将安装板90附接到扭矩支撑件21和将安装板移除特别简单,因为这是使用简单且快速的紧固元件来完成的。因此,例如,如果在安装机电致动器11期间,用户发现安装板90与固定支撑部23不适配,则容易更换安装在扭矩支撑件21上的安装板。
如图5至图7所示,盖22为圆柱形,具有基部100和侧向表面102。
在机电致动器11的组装构造中,侧向表面102平行于扭矩支撑件21的壁21d并与之接触。
在此,侧向表面102包括开口104,当盖22被安装在扭矩支撑件21上时,该开口被布置成与选择装置41相对,使得选择装置41可从机电致动器11的外部通过开口104接近和激活。
实际上,罩部70的按钮72延伸穿过开口104,从而能够致动选择装置41。
类似地,侧向表面102包括开口106,当盖22被安装在扭矩支撑件21上时,该开口被布置成与显示装置42相对,使得由显示装置22发出的视觉指示从机电致动器11的外部通过开口106可见。
实际上,罩部70的光导74延伸穿过开口106,以通过盖22传递显示器22发出的视觉指示。
因此,开口104和106使得第二电子板15b能够连接到机电致动器11的外部,面对由第二电子板承载的电子部件。
实际上,盖22的开口104、106的数量与第二电子板15b的选择装置41和显示装置42的数量相适应。例如,如果电子板不包括显示设备42,则盖22不包括开口106。
盖22的侧向表面102包括切口110,安装板90安装在该切口中。
有利地,切口110的形状与安装板90的形状互补。因此,盖22和安装板90是互补的,以隐藏扭矩支撑件21的头部21e。
因此,在机电致动器11的组装构造中,安装板90不从盖22突出,并且安装板的外表面S90与侧向表面102齐平。
“齐平”是指安装板90的外表面S90和盖22的侧向表面102之间的距离(沿旋转轴线X测量)小于2mm,优选地小于1mm。
安装板90的外表面S90与盖22的侧向表面102齐平的事实是特别有利的,因为这使得固定支撑部23和机电致动器11之间的距离最小化,从而当屏纱2处于展开位置时,特别是当设备6不包括侧向滑动件26时,避免了屏纱2周围漏光。机电致动器11也更美观。
有利地,盖22的侧向表面102包括围绕切口110布置的周缘112,即槽口。实际上,周缘112是在侧向表面102的部分厚度上使侧向表面102朝向切口110延伸的外伸部。
此外,安装板90有利地设置有肩部114,肩部沿着安装板的外边缘90a设置,边缘90a正对扭矩支撑件21的壁21d。
此外,肩部114和周缘112在形状上是互补的,使得在机电致动器11的组装构造中,肩部抵靠在周缘上,并且可以在周缘上施加平行于轴线X21并朝向壳体17的力。
因此,当安装板90附接到扭矩支撑件21的壁21d时,盖22通过安装板的边缘被安装板保持,与肩部接触。
因此,安装板90还保持组装在扭矩支撑件21上的盖22。
在变型中,侧向表面102的周缘112仅设置在切口110的一部分上,肩部114仅设置在安装板90的外边缘90a的一部分上。例如,周缘112在切口110上形成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的长度介于5毫米至20毫米之间,肩部在边缘90a上形成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的长度介于5毫米至20毫米之间。
在变型中,安装板90不包括肩部114。于是,外边缘90a抵靠盖22的周缘112,以便保持组装在扭矩支撑件21上的盖。有利地,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沿轴线X21测量的安装板90的厚度(即表面S90和S’90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沿轴线X21测量的盖22的侧向表面102的厚度,使得安装板的外表面S90与侧向表面102齐平。这使安装板的刚性最大化。
在此,盖22还包括凸耳116,凸耳被接纳在扭矩支撑件21的凹部118中,使得盖22卡合到扭矩支撑件21上。
因此,盖22通过下述两个步骤安装在扭矩支撑件21上:首先,盖22与凸耳116卡合,然后与安装板90固定。
此外,通过下述两个步骤将盖22从扭矩支撑件上移除:首先移除安装板90,然后用工具(例如一字螺丝刀的尖端)或者通过盖的弹性变形将凸耳116从凹部118移开。
这种组装和拆卸具有特别简单的优点,这使得能够容易地更换盖22。
因此,盖22易于更换,例如根据设备6的使用者的偏好,改变颜色或材料。
在变型中,盖22仅通过闩锁在扭矩支撑件21上而被保持。有利地,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安装板90不包括肩部114,并且盖22不包括周缘112。此外,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盖22可以独立于安装板90被安装和拆卸,即,无论安装板被安装还是拆卸,盖都可以被安装和拆卸。类似地,安装板90可以独立于盖22被安装和拆卸。因此,盖22和安装板90可独立地互换。
总之,机电致动器11是特别有利的,因为无论固定支撑部23是何种类型,机电致动器都易于适应固定支撑部23,并且由于安装板90和盖22易于互换,机电致动器易于定制。
此外,安装板90和/或盖22可以在不拆卸或修改扭矩支撑件21或断开扭矩支撑件处的电连接的情况下进行更换。这是特别有利的,因为扭矩支撑件21更复杂并且移除风险更大,这是由于存在附接到扭矩支撑件的电子板15a和15b并且由于例如在连接器19处的连接,当移除扭矩支撑件时必须断开该连接器并且该连接器可能是敏感的。
此外,当安装板90从扭矩支撑件21移除时,仅开口80的壁21的一部分可从机电致动器11的外部接近。因此,在这种结构中,机电致动器的易损部件,例如电子控制单元15(特别是第二电子板15b)和连接器19,是不可接近的。因此,更换安装板90不会造成任何损坏机电致动器的风险。这一优点从以下事实中特别明显:由于安装板仅覆盖扭矩支撑件21的壁21d的一部分,因此安装板90的尺寸比扭矩支撑件21的尺寸小。当盖22被移除时,由于电子板15b被保持在由罩部70封闭的容置部44中,并且当盖22被移除时,容置部的表面21d限制对电子板15b的接近,因此存在相同的优点。
有利地,扭矩支撑件21还包括托架120,托架平行于轴线X21从壁21d延伸。
在该示例中,扭矩支撑件21包括两个托架120。
托架120形成独立于安装板90的构件,该构件用于相对于固定支撑部23保持扭矩支撑件21并防止扭矩支撑件21围绕轴线X21旋转。例如,托架120被构造成接纳属于固定支撑部23并平行于轴线X23延伸的两个附接销。
因此,扭矩支撑件21为固定支撑部23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安装选择。
有利地,安装板90还包括两个凹陷部122,凹陷部的形状与托架120的形状互补。当安装板90附接到扭矩支撑件21时,扭矩支撑件的托架120被布置在凹陷部122中,使得安装板90部分地围绕托架,并且托架120与安装板的外表面S90齐平,如图8中所示。这使得托架120能够在必要时保持自由。
现在参照图9中的插图A)和B)描述安装板90的两种变型,更具体地描述这两种变型与图3、图6、图7和图8中所示的安装板90之间的差异。
插图A)的安装板90的开口92包括围绕中心部分92a布置的四个臂92b,该臂的长度基本上与图6和图7中的安装板相同。与图6和图7的安装板的中心部分92a相比,插图A)的安装板的中心部分更大,即,插图A)的安装板的中心部分可以容纳具有直径更大的圆形中心部分23d的突出部分23a,而臂92b更短。
插图B)的安装板90的开口92仅包括围绕中心部分92a布置并径向相对的两个臂92b。此外,与插图A)的臂92b相比,插图B)的安装板的臂更宽,即,每个臂的两个支承表面92c之间的垂直于这些支承表面测量的距离更大。因此,开口92可以容纳具有较粗分支23b的突出部分23a。类似地,臂92b的长度大于插图A)的臂的长度。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
在变型中,支撑部的突出部分23a具有不同的几何形状,例如具有星形横截面、具有两个或三个分支的横截面或多边形横截面。在这种情况下,开口92的几何形状是适配的。于是,开口92包括不同数量的臂92b,例如两个臂或三个臂,或者开口具有不同的形状,例如三角形。安装板92的开口必须在所有情况下保持与扭矩支撑件的开口80兼容,即开口92的形状适配扭矩支撑件的开口80的形状。
不管开口92的形状如何,开口具有至少一个支承表面92c。
在未示出的变型中,盖22中的开口110基本上等于安装板90的周长,使得安装板装配到盖22中的开口中,而扭矩支撑件21在盖和安装板之间是不可见的。在该实施例中,安装板90不包括肩部,并且盖的开口不包括周缘。该板简单地装配到盖的开口中,两者都可以单独移除。
在未示出的变型中,特别地在遮蔽装置3的组装构造中,机电致动器11插入轨道中,特别是插入具有方形或矩形横截面的轨道中,该轨道可以在一端或两端敞开。此外,机电致动器11可被配置成驱动驱动轴,用于使屏纱2移动和/或定向的绳索卷绕在该驱动轴上。
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组合预期的实施例和变型以形成本发明的新实施例。

Claims (13)

1.一种用于驱动封闭、遮蔽或遮阳系统(6)的卷绕管(4)的机电致动器(11),所述机电致动器(11)至少包括:
-壳体(17),
-扭矩支撑件(21),所述扭矩支撑件被布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部(17a)处,
-电源引线(18),所述电源引线被配置成连接到电能供应网络(52),
-电动马达(16),所述电动马达被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动马达经由所述电源引线被供应电力,
-电子控制单元(15),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电子板(15b),
-盖(22),所述盖被安装在所述扭矩支撑件(21)的头部(21e)上,所述盖包括基部(100)和侧向表面(102),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板被布置在所述扭矩支撑件(21)的容置部(44)内,所述盖封闭所述扭矩支撑件的容置部,所述扭矩支撑件(21)包括安装板(90),所述安装板通过安装在所述盖(22)的侧向表面(102)的切口(110)中而附接到所述扭矩支撑件(21)的头部(21e)的一个端部(21d),并且所述安装板(90)设置有开口(92),所述开口被构造成与保持装置(9,23)的固定支撑部(23)的突出部分(23a)协作,以承受由所述机电致动器(11)施加的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致动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90)将组装好的所述盖(22)保持在所述扭矩支撑件(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电致动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22)包括周缘(112),所述安装板(90)包括肩部(114),所述周缘和所述肩部具有互补的形状,并且在所述机电致动器(11)的组装构造中,所述肩部抵靠所述周缘。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致动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90)和所述盖能独立地互换。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致动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90)的外表面(S90)与所述盖(22)的侧向表面(102)齐平。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致动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两个主表面是大致平坦的,不具有凸起且彼此平行。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致动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支撑件(21)还包括开口(80),所述开口被构造成接纳不同形状的支撑部(23)的各个突出部分(23a),并且所述安装板(90)的开口(92)与所述扭矩支撑件的开口(80)对准。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致动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90)的开口(92)包括至少一个支承表面(92c)。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电致动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90)的开口(92)包括多个臂(92b),每个臂具有两个支承表面(92c)。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致动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支撑件(21)包括托架(120),所述托架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保持装置(9,23)保持所述扭矩支撑件,所述安装板(90)包括凹陷部(122),所述凹陷部的形状与所述托架(120)的形状互补,并且在所述机电致动器(11)的组装构造中,所述扭矩支撑件的托架被布置在所述安装板的凹陷部中。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致动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22)的基部包括至少一个开口(104,106),所述开口被构造成面对由所述电子板(15b)承载的电子部件。
12.一种用于封闭、遮蔽或遮阳设备(6)的遮蔽装置(3),所述遮蔽装置包括卷绕管(4)、位于所述卷绕管上的卷绕屏纱(2)、驱动所述屏纱移动的机电致动器(11)、以及包括至少一个固定支撑部(23)的保持装置(9,2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电致动器(11)是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致动器,并且所述板(90)的开口(92)的形状与所述固定支撑部(23)的突出部分(23a)的形状互补,并且所述板的开口被构造成接纳所述突出部分。
13.一种封闭、遮蔽或遮阳设备(6),所述封闭、遮蔽或遮阳设备包括屏纱(2),所述屏纱能在卷绕管(4)上卷起并由机电致动器(11)驱动而进行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电致动器(11)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致动器,所述封闭、遮蔽或遮阳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遮蔽装置。
CN202180086322.0A 2020-12-02 2021-12-01 机电致动器、遮蔽装置和包括这种机电致动器或这种遮蔽装置的封闭、遮蔽或遮阳设备 Pending CN1167459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FR2012553 2020-12-02
FR2103355A FR3116955B1 (fr) 2020-12-02 2021-03-31 Actionneur électromécanique, dispositif d’occultation et installation de fermeture, d’occultation ou de protection solaire comprenant un tel actionneur électromécanique ou un tel dispositif d’occultation
FR2103355 2021-03-31
PCT/EP2021/083834 WO2022117679A2 (fr) 2020-12-02 2021-12-01 Actionneur électromécanique, dispositif d'occultation et installation de fermeture, d'occultation ou de protection solaire comprenant un tel actionneur électromécanique ou un tel dispositif d'occulta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45998A true CN116745998A (zh) 2023-09-12

Family

ID=87904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6322.0A Pending CN116745998A (zh) 2020-12-02 2021-12-01 机电致动器、遮蔽装置和包括这种机电致动器或这种遮蔽装置的封闭、遮蔽或遮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4599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71853B1 (en) Window covering motorized lift and control system motor and operation
US10597940B2 (en) Motor-driven contro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movable screen consisting of a windable canvas of a window-covering device or projection screen
CN111201362B (zh) 管状机电致动器,具有这种致动器的家用自动化控制设备以及这种致动器的装配方法
CN111201363B (zh) 管状机电致动器以及具有这种致动器的住宅自动化设备
US10227822B2 (en) Home-automation equipment for closure or solar protection and method for recharging a battery for such equipment
US20220018185A1 (en)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and blackout device comprising such an actuator
CN114901108B (zh) 机动驱动装置、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及家庭自动化设备
US11136820B2 (en) Mechanical module for filtering vibrations,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comprising such a mechanical module for filtering vibrations, and closure, covering or solar protection installation comprising such an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US11236545B2 (en) Tubular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home-automation installation comprising such an actuato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such an actuator
US20240003185A1 (en)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covering device and closure, covering or solar protection installation comprising such an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or such a covering device
US11634947B2 (en)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comprising a module for filtering vibrations, and closure, covering or solar protection system comprising such an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CN116745998A (zh) 机电致动器、遮蔽装置和包括这种机电致动器或这种遮蔽装置的封闭、遮蔽或遮阳设备
US11306531B2 (en) Tubular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and home-automation installation comprising such an actuator
US11713619B2 (en) Screening device
US10934773B2 (en) Motorized manoeuvring device intended to manoeuvre a moving windable fabric screen of a window or projection screen cover device
CN111201364B (zh) 管状机电致动器以及具有这种致动器的住宅自动化设备
US20220228437A1 (en)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and closure, covering or solar protection installation comprising such an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US10544617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 motorised drive device of a sliding window for a building
US20240088761A1 (en)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motorized drive device comprising such an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and concealment device comprising such a motorized drive device
US20230323734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 shading device, and associated shading device
US20240159104A1 (en)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and closure, covering or solar protection installation comprising such an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US20220408957A1 (en) Motorized drive device of an occultation or sunscreen device, occultation or sunscreen device and associated installation
US11781378B2 (en) Shading device comprising a motorised drive device
EP4095344A1 (en) Control device for lighting elements to be mounted on a roll-up cover installation
CN115715346A (zh) 用于百叶窗设备的机电致动器以及包括这种机电致动器的百叶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