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44276A - 一种Wi-Fi P2P连接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Wi-Fi P2P连接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44276A
CN116744276A CN202210208713.1A CN202210208713A CN116744276A CN 116744276 A CN116744276 A CN 116744276A CN 202210208713 A CN202210208713 A CN 202210208713A CN 116744276 A CN116744276 A CN 1167442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be request
service
information
response message
request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087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彦伟
由佳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0871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4427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7172 priority patent/WO202316535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744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442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Wi‑Fi P2P连接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能够降低通过Wi‑FiP2P连接提供服务的耗时,提升用户体验。具体地包括;第一设备确定探测(probe)请求消息,所述probe请求消息包括服务请求信息,所述服务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一服务;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probe请求消息。

Description

一种Wi-Fi P2P连接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Wi-Fi P2P连接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Wi-FiP2P连接通信中,要实现两个设备之间的通信,通常分设备发现和服务发现两个步骤进行,即首先将两个设备相互连接,达到可以相互通信的状态,然后再进行请求服务、提供服务等步骤。这样使得通过Wi-FiP2P连接实现服务提供的流程耗时较长。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Wi-Fi P2P连接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能够降低通过Wi-FiP2P连接提供服务的耗时,提升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Wi-Fi P2P连接的方法,包括:第一设备确定探测probe请求消息,所述probe请求消息包括服务请求信息,所述服务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一服务;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probe请求消息。
通过将服务相关的信息添加至probe请求消息中,使得设备发现与服务发现步骤在一个消息实现,从而降低了通过Wi-FiP2P连接提供服务的耗时,用户能够快速获取服务,提升了用户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探测probe请求响应消息,所述probe请求响应消息用于指示为所述第一设备提供所述第一服务。
通过probe请求响应消息,使得Wi-Fi设备获知服务请求成功,从而实现服务提供的快速实现,降低了通过Wi-Fi P2P连接提供服务的耗时,提升了用户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probe请求消息中包括的信息通过Wi-Fi P2P信息元素中的属性信息表现。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将probe请求消息中包括的信息通过属性信息表现,信息结构改动减小,提升了该方法的兼容性,便于实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probe请求响应消息中包括的信息通过Wi-FiP2P信息元素中的属性信息表现。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将probe请求响应消息中包括的信息通过属性信息表现,信息结构改动较小,提升了该方法的兼容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服务包括Bonjour方式的服务或UPnP方式的服务。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Wi-Fi P2P连接的方法,包括:第二设备接收探测probe请求消息,所述probe请求消息包括服务请求信息,所述服务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提供第一服务;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probe请求消息,确定是否发送探测probe请求响应消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probe请求消息,确定是否发送probe请求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probe请求消息以及所述第二设备本地保存的服务提供信息,确定是否发送所述probe请求响应消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probe请求消息以及所述第二设备本地保存的服务提供信息,确定是否发送所述probe请求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probe请求消息包括的所述服务请求信息与所述服务提供信息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所述第二设备确定发送所述probe请求响应消息;当匹配失败时,所述第二设备确定不发送所述probe请求响应消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probe请求消息中包括的信息通过Wi-FiP2P信息元素中的属性信息表现。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probe请求响应消息中包括的信息通过Wi-FiP2P信息元素中的属性信息表现。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服务包括:Bonjour方式的服务或UPnP方式的服务。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Wi-Fi P2P连接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描述的第一设备的功能。该功能可以基于硬件实现,也可以基于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该装置具体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探测probe请求消息,所述probe请求消息包括服务请求信息,所述服务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一服务;第一收发模块,用于发送所述probe请求消息。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探测probe请求响应消息,所述probe请求响应消息用于指示为所述第一设备提供所述第一服务。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probe请求消息中包括的信息通过Wi-Fi P2P信息元素中的属性信息表现。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probe请求响应消息中包括的信息通过Wi-FiP2P信息元素中的属性信息表现。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服务包括Bonjour方式的服务或UPnP方式的服务。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Wi-Fi P2P连接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所描述的第二设备的功能。该功能可以基于硬件实现,也可以基于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该装置具体包括:第二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探测probe请求消息,所述probe请求消息包括服务请求信息,所述服务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提供第一服务;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probe请求消息,确定是否发送探测probe请求响应消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probe请求消息,确定是否发送探测probe请求响应消息,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probe请求消息以及第二设备本地保存的服务提供信息,确定是否发送所述probe请求响应消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处理模块根据所述probe请求消息以及第二设备本地保存的服务提供信息,确定是否发送所述probe请求响应消息,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probe请求消息包括的所述服务请求信息与所述服务提供信息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确定发送所述probe请求响应消息;当匹配失败时,确定不发送所述probe请求响应消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probe请求消息中包括的信息通过Wi-FiP2P信息元素中的属性信息表现。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probe请求响应消息中包括的信息通过Wi-FiP2P信息元素中的属性信息表现。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服务包括:Bonjour方式的服务或UPnP方式的服务。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该第一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该第二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Wi-Fi P2P连接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与至少一个存储器耦合,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所述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或者以使所述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数据和/或信息,并将接收到的数据和/或信息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处理所述数据和/或信息,或者所述处理器根据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处理所述数据和/或信息。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执行的方法,或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执行的方法。这些计算机可读存储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的一个或者多个: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ROM(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的PROM(erasable PROM,EPROM)、Flash存储器、电EPROM(electrically EPROM,EEPROM)以及硬盘驱动器(hard drive)。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执行的方法,或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执行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Wi-FiP2P的P2P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P2P连接的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一种Wi-FiP2P连接的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Wi-FiP2P连接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P2P连接的装置500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Wi-FiP2P连接的装置600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P2P连接的装置10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1100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Wi-Fi直连通信(wi-fipeer to peer,Wi-FiP2P)也可以称为Wi-Fi Direct,支持在没有接入点(access point,AP)的情况下,两个Wi-Fi设备直连并通信。相比于蓝牙技术,Wi-FiP2P具有更大的连接范围,使用场景较广。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Wi-Fi设备可以指用户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Wi-Fi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Wi-Fi设备也可以是智能电视、机顶盒、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ugmented reality/virtual reality,AR/VR)等媒体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图1示出了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Wi-FiP2P的P2P架构图。如图1所示,P2P架构100中包括:1)在P2P架构中提供服务的Wi-Fi设备:Group Owner(GO)设备;2)在P2P架构中请求或委托服务的Wi-Fi设备:Group Client(GC)设备。其中,GC设备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例如图1中的GC设备1、GC设备2……GC设备n。GO设备与GC设备之间可以通过Wi-FiP2P连接通信,即通过Wi-FiP2P连接通信GO设备可以为一个或多个GC设备提供服务。从而,通过P2P架构,GO设备与GC设备之间可以实现传文件、屏幕共享、联机游戏等等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Wi-FiP2P连接的方法,能够降低通过Wi-FiP2P连接提供服务的耗时,提升用户体验。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P2P连接的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2所述,该方法200包括:
S201,第一设备确定probe请求消息(probe request),该probe请求消息包括服务请求信息,该服务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提供第一服务。
应理解,第一设备可以是GC设备,即第一设备请求其他设备为第一设备提供服务,其他设备可以是第二设备,该第二设备可以是GO设备。例如,第一设备为手机,第二设备为电视,手机可以请求与电视之间进行屏幕共享。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以将服务请求信息添加至probe请求消息中,该服务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二设备为第一设备提供第一服务。
S202,第一设备发送该probe请求消息,相应的,第二设备接收该probe请求消息;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发送probe请求消息的方式可以是,第一设备以Wi-FiP2P广播的形式发送该probe请求消息。
S203,第二设备根据probe请求消息,确定是否发送probe请求响应消息(proberesponse)。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在接收到probe请求消息后,可以对probe请求消息进行解析,获取服务请求信息。然后根据该服务请求信息以及第二设备中本地保存的服务提供信息,确定是否发送probe请求响应消息。
因此,上述通过将服务请求信息添加至probe请求消息来为Wi-Fi设备提供服务的方法,使得通过Wi-Fi P2P连接提供服务的步骤从设备发现和服务发现两步压缩为了一步,在一个消息中同时实现设备和服务的发现,能够降低通过Wi-FiP2P连接提供服务的耗时,用户快速获取服务,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可以将服务请求信息与本地保存的服务提供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第二设备将服务提供信息添加至probe请求响应消息中,并向第一设备发送probe请求响应消息;若匹配失败,则第二设备不向第一设备发送probe请求响应消息,即第二设备对第一设备的服务请求不响应。
应理解,上述服务请求信息与服务提供信息进行匹配的具体方式可以是,服务请求信息中包括的服务标识与服务提供信息中包括的服务标识进行对比,若存在两个相同的服务标识,则匹配成功,若不存在两个相同的服务标识,则匹配失败。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probe请求消息以及probe请求响应消息中包括的信息可以通过Wi-FiP2P信息元素(information element,IE)中的属性(attribute)信息表现,具体地,可以按照下面表1中的格式进行映射,即表1是probe请求消息或probe请求响应消息中包括信息的属性信息的帧格式映射表。
表1
对于上述表1中Attribute Data字段的内容,在Attribute Type中比特值为0和1时Attribute Data字段的内容是不同的:比特值为0时,表示该消息为probe请求消息,该消息中携带服务请求信息,具体该服务请求信息的格式可以为下述表2中的内容,即表2为服务请求信息的帧格式映射表;比特值为1时表示,该消息为probe请求响应消息,该消息中携带服务提供信息,具体该服务提供信息的格式可以为下述表4中的内容,即表4为服务提供信息的帧格式映射表。
表2
在上述表2中,当Service Type字段为0时,表示请求所有的服务列表,此时,Service Length字段为0,Service字段无内容,即Service字段是空白,无填写的;
在上述表2中,当Service Type字段为1时,表示请求bonjour方式的服务,Service字段为域名服务器(domain name system,DNS)名称;应理解,bonjour方式的服务为苹果为基于组播域名服务(multicast DNS)的开放性零设置网络标准所起的名字。
在上述表2中,当Service Type字段为2时,表示请求通用即插即用协议(universal plug and play,UPnP)方式的服务,Service字段为简单服务发现协议(simple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SSDP)SSDP发现请求的搜索目标(searchtarget,ST)头,对于UPnP格式的服务,存在多种服务名,即Service字段的内容可以参考下述表3;
表3
在上述表2中,当Service Type字段为3-255时,表示自定义服务类型,Service字段的内容为自定义内容。
表4
在上述表4中,当Service Type字段为1时,表示响应请求的bonjour方式的服务,此时,Service Data字段的内容格式如表5所示。
表5
在上述表4中,当Service Type字段为2时,表示响应请求的UPnP方式的服务,此时,Service Data字段的内容为简单服务发现协议(simple service discoveryprotocol,SSDP)SSDP响应消息的USN头。
在上述表4中,当Service Type字段为3-255时,表示自定义服务数据。
为了更加清楚地介绍上述方法200的实现方式,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一种Wi-FiP2P连接的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的方法300中的部分步骤与图2所示的方法200中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例如,图3中的步骤S303b、S301c、S302c-S305c、S306c分别与图2中的步骤S201、S202、S203、S204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地,该方法300包括S301a-S302a(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交互前,第二设备的操作)、S301b-S303b(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交互前,第一设备的操作)、S301c-S307c(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交互以及交互后的操作):
在S301a-S302a中:
S301a,在第二设备中,应用程序指示P2P模块中添加本地服务信息;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地服务信息可以理解为本设备可以提供的P2P服务的信息。可选的,本地服务信息可以替换为P2P服务信息。
S302a,在第二设备中,P2P模块添加本地服务信息,本地服务信息包括内置的Bonjour服务和/或内置的UPnP服务。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步骤使得第二设备的P2P模块保存本地服务信息。可选的,本地服务信息为本地服务提供信息,即本地提供的服务信息。
在S301b-S303b中:
S301b,在第一设备中,应用程序指示P2P模块添加P2P服务发现请求;
S302b,在第一设备中,应用程序触发服务发现;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步骤将触发服务发现步骤。可以理解为,此时,第一设备进入执行服务发现的状态中。
S303b,在第一设备中,P2P模块生成probe请求消息,该probe请求消息中包括服务请求信息;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触发服务发现后,P2P模块将服务请求信息与其他信息进行整合,生成了probe请求消息,该probe请求消息中包括服务请求信息。
在S301c-S307c中:
S301c,第一设备的P2P模块向第二设备的P2P模块发送probe请求消息,该probe请求消息中包括服务请求信息,相应的,第二设备接收该probe请求消息;
S302c,第二设备P2P模块解析probe请求消息;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可以通过解析probe请求消息,获取服务请求信息。
S303c,第二设备P2P模块将服务请求信息与本地服务信息匹配;
S304c,匹配成功后,第二设备的P2P模块将本地服务信息添加至probe请求响应消息中;
关于上述方法S303c-S304c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考上述方法200中的步骤S203,此处不再赘述。
S305c,第二设备的P2P模块向第一设备的P2P模块发送probe请求响应消息,相应的,第一设备的P2P模块接收probe请求响应消息;
S306c,第一设备的P2P模块解析probe请求响应消息,获取服务信息;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信息可以是指示请求服务成功的信息。
S307c,第一设备的P2P模块向第一设备的应用程序发送服务发现成功通知;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发现成功通知用于P2P模块指示应用程序请求服务成功。
此外,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Wi-FiP2P连接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应理解,Wi-Fi设备需要连接上路由器(WiFi热点或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 AP)才能上网,实现数据上报和远程控制。通常将Wi-Fi设备获取Wi-Fi热点的名字和密码的过程称作设备配网。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Wi-FiP2P连接的方法可以理解为,将Wi-FiP2P连接中的probe请求消息(probe request)以及probe请求响应消息(proberesponse)用于设备配网流程中。具体地,probe消息用于设备配网时,该Wi-FiP2P连接的方法400包括:
S401,第三设备发送probe请求消息,该probe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三设备的设备信息,相应的,第四设备接收probe请求消息。
应理解,第三设备与第四设备可以均为Wi-Fi设备。例如第三设备可以为智能音箱、智能电视等需要其他设备辅助配网的Wi-Fi设备,第四设备可以为手机等可以用于辅助其他设备实现配网的Wi-Fi设备。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S402,第四设备根据该probe请求消息以及第四设备中保存的设备信息,确定是否向第三设备发送probe请求响应消息,该probe请求响应消息中包括配网信息;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四设备将probe请求消息中第三设备的设备信息以及第四设备保存的设备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向第三设备发送probe请求响应消息;若匹配失败,则不发送probe请求响应消息,即不对probe请求消息进行响应。
可选的,配网信息包括路由器的服务集标识(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密码(password)以及注册码。
上文,结合图1至图4详细介绍了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Wi-FiP2P连接的方法。下面,结合图5至图8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以及系统。应理解,装置和系统实施例的描述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见上文方法实施例,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P2P连接的装置50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5所示的500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执行的相应步骤。
如图5所示,装置500可以包括:第一收发模块501和第一处理模块502。其中,第一收发模块501和第一处理模块502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200或300中第一设备的相关步骤。这些步骤具体可以参见上文中的相关步骤,此处不再详细赘述。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Wi-FiP2P连接的装置60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6所示的600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二设备执行的相应步骤。
如图6所示,装置600可以包括:第一收发模块601和第一处理模块602。其中,第一收发模块601和第一处理模块602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200或300中第二设备的相关步骤。这些步骤具体可以参见上文中的相关步骤,此处不再详细赘述。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500或600可以通过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实现,也可以通过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实现,或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实现,上述PLD可以是复杂程序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al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也可以通过软件实现图1至图4所示的Wi-Fi P2P连接的方法时,装置500或600及其各个模块也可以为软件模块。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P2P连接的装置10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该Wi-FiP2P连接的装置1000包括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接口1003和总线1004。其中接口1003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实现,具体来讲可以是网卡。上述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和接口1003通过总线1004连接。所述接口1003具体可以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用于Wi-FiP2P连接的装置实现上述收发。所述处理器1001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Wi-FiP2P连接的装置进行的处理。存储器1002包括操作系统10021和应用程序10022,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或指令,当处理器或硬件设备执行这些程序、代码或指令时可以完成方法实施例中的处理过程。可选的,所述存储器1002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中,所述ROM包括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output system,BIOS)或嵌入式系统;所述RAM包括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当需要运行Wi-FiP2P连接的装置1000时,通过固化在ROM中的BIOS或者嵌入式系统中的bootloader引导系统进行启动,引导Wi-FiP2P连接的装置1000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在Wi-Fi P2P连接的装置1000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后,运行在RAM中的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从而,完成方法实施例中涉及Wi-Fi P2P连接的装置1000的处理过程。图7仅仅示出了Wi-FiP2P连接的装置1000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Wi-Fi P2P连接的装置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接口,处理器或者存储器。
可选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该Wi-Fi P2P连接的装置1000可以是上述Wi-Fi P2P连接的装置500或6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此时,处理器1001与上述第一处理模块502或第二处理模块602具有相同的功能,接口1003与上述第一收发模块501或第二收发模块601具有相同的功能。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1100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8所示,该通信系统1100可以包括第一设备1101和第二设备1102。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或上述第二设备执行的方法。这些计算机可读存储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的一个或者多个: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ROM(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的PROM(erasable PROM,EPROM)、Flash存储器、电EPROM(electrically EPROM,EEPROM)以及硬盘驱动器(hard drive)。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负责所述芯片系统与外界的信息交互,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接口电路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进行上述各个方面的所述的方法中涉及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操作。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该芯片系统可以以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微处理器(microprocessing unit,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可编辑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的形式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应用于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系列指令,当所述指令被运行时,以进行上述各个方面的所述的方法中所述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操作。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部件”、“模块”、“系统”等用于表示计算机相关的实体、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通过图示,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部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线程中,部件可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2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部件可从在上面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部件可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例如来自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和/或网络间的另一部件交互的二个部件的数据,例如通过信号与其它系统交互的互联网)的信号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7)

1.一种Wi-Fi P2P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确定探测probe请求消息,所述probe请求消息包括服务请求信息,所述服务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一服务;
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probe请求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探测probe请求响应消息,所述probe请求响应消息用于指示为所述第一设备提供所述第一服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robe请求消息中包括的信息通过Wi-FiP2P信息元素中的属性信息表现。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robe请求响应消息中包括的信息通过Wi-FiP2P信息元素中的属性信息表现。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务包括Bonjour方式的服务或UPnP方式的服务。
6.一种Wi-Fi P2P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接收探测probe请求消息,所述probe请求消息包括服务请求信息,所述服务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提供第一服务;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probe请求消息,确定是否发送探测probe请求响应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probe请求消息,确定是否发送probe请求响应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probe请求消息以及所述第二设备本地保存的服务提供信息,确定是否发送所述probe请求响应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probe请求消息以及所述第二设备本地保存的服务提供信息,确定是否发送所述probe请求响应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probe请求消息包括的所述服务请求信息与所述服务提供信息进行匹配;
当匹配成功时,所述第二设备确定发送所述probe请求响应消息;
当匹配失败时,所述第二设备确定不发送所述probe请求响应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robe请求消息中包括的信息通过Wi-FiP2P信息元素中的属性信息表现。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robe请求响应消息中包括的信息通过Wi-FiP2P信息元素中的属性信息表现。
11.根据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务包括:Bonjour方式的服务或UPnP方式的服务。
12.一种Wi-Fi P2P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探测probe请求消息,所述probe请求消息包括服务请求信息,所述服务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一服务;
第一收发模块,用于发送所述probe请求消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探测probe请求响应消息,所述probe请求响应消息用于指示为所述第一设备提供所述第一服务。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robe请求消息中包括的信息通过Wi-Fi P2P信息元素中的属性信息表现。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robe请求响应消息中包括的信息通过Wi-FiP2P信息元素中的属性信息表现。
16.根据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务包括Bonjour方式的服务或UPnP方式的服务。
17.一种Wi-Fi P2P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探测probe请求消息,所述probe请求消息包括服务请求信息,所述服务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提供第一服务;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probe请求消息,确定是否发送探测probe请求响应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probe请求消息,确定是否发送探测probe请求响应消息,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probe请求消息以及第二设备本地保存的服务提供信息,确定是否发送所述probe请求响应消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根据所述probe请求消息以及第二设备本地保存的服务提供信息,确定是否发送所述probe请求响应消息,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probe请求消息包括的所述服务请求信息与所述服务提供信息进行匹配;
当匹配成功时,确定发送所述probe请求响应消息;
当匹配失败时,确定不发送所述probe请求响应消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robe请求消息中包括的信息通过Wi-FiP2P信息元素中的属性信息表现。
21.根据权利要求17-2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robe请求响应消息中包括的信息通过Wi-FiP2P信息元素中的属性信息表现。
22.根据权利要求17-2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务包括:Bonjour方式的服务或UPnP方式的服务。
23.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设备用于执行权利要求6-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Wi-Fi P2P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与至少一个存储器耦合,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如权利要求6-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5.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数据和/或信息,并将接收到的数据和/或信息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处理所述数据和/或信息,或所述处理器根据如权利要求6-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处理所述数据和/或信息。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或使得如权利要求6-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27.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或使得如权利要求6-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CN202210208713.1A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Wi-Fi P2P连接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Pending CN1167442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08713.1A CN116744276A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Wi-Fi P2P连接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PCT/CN2023/077172 WO2023165359A1 (zh) 2022-03-03 2023-02-20 一种Wi-Fi P2P连接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08713.1A CN116744276A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Wi-Fi P2P连接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44276A true CN116744276A (zh) 2023-09-12

Family

ID=87882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08713.1A Pending CN116744276A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Wi-Fi P2P连接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44276A (zh)
WO (1) WO202316535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49305B2 (en) * 2009-10-02 2018-04-17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KR101891145B1 (ko) * 2011-12-13 2018-08-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시스템에서 디바이스 디스커버리 운용 방법 및 장치
KR101868153B1 (ko) * 2012-02-21 2018-06-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와이파이 다이렉트 기반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KR102152713B1 (ko) * 2012-11-05 2020-10-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직접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 탐색 또는 광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069883B2 (en) * 2015-06-22 2018-09-04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in a multicast group
CN107529124A (zh) * 2016-06-21 2017-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直连建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132137A (zh) * 2019-09-16 2020-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Wi-Fi连接方法及设备
CN111372325B (zh) * 2020-02-21 2022-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Wi-Fi点对点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65359A1 (zh) 2023-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9521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multiple band service discovery
EP3731495B1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edge computing service
US10225710B2 (en) Cross-layer context management
JP6726426B2 (ja) 端末間のログイン不要方法及び装置
US8848915B2 (en) Method for automatic WLAN connection between digital devices and digital device therefor
CN110830925B (zh) 一种用户群组的会话管理方法及装置
US2013028105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service discovery
US978157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alizing terminal WIFI talkback
CN105612805A (zh) 可穿戴式设备的通信方法、通信系统及相关设备
US20150237169A1 (en) Remote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EP3934191A1 (en) Method for edge computing ser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for
CN106028266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149134B2 (en) Near field discovery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203243B (zh) 通信网络
CN108093390B (zh) 一种基于特征信息的智能设备发现方法
CN105052239B (zh) 策略控制方法、相关装置以及系统
CN116744276A (zh) 一种Wi-Fi P2P连接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WO2019067892A1 (en) SERVICE REGISTRATION BASED ON PREFERENCES AND SERVICE CAPABILITY REQUIREMENTS
CN104113582A (zh)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WO2022062182A1 (zh) 通信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5334467B (zh) 通信网络
EP4171168A1 (en) Relay sess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7956545A (zh) 无线联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12261706A (zh) 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63422A (zh) 一种发现智能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